八上语文综合性学习(精选9篇)
成长的烦恼 宣传口号:因为生活,所以烦恼。因为烦恼,所以成长。
活动类型:(1)开展“成长别烦恼”的主题班会(2)让每位同学把自己的烦恼写在一张纸上(3)与同学互相倾诉烦恼
你是怎么解决成长中的烦恼的? 保持一种自信与乐观的态度,自信与乐观都是化解烦恼的办法;不要被那些成长的烦恼打倒,不要灰心,鼓起勇气,努力奋斗,那些烦恼一定会被自信踩在脚下。
黄河 宣传口号:清流再多一点点,沙子再少一点点。
活动类型:(1)出一期关于母亲河的黑板报(2)发出保护母亲河的号召,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3)搜集有关黄河的知识,在课后互相交流
保护母亲河,你有什么建议?
1、不要往黄河里扔垃圾、废电池以及食品包装袋等。
2、选一个好日子拎上水桶,扛几棵树苗,拿上铁锹,到黄河边上植几棵树苗,为防止水土流失尽一份力。
3、如果看到有人往黄河里扔垃圾、废电池等要及时制止。
4、保护黄河里的珍惜水生动物,不要滥捕滥杀,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我也追“星” 宣传口号:敬仰使人明智,崇拜使人愚昧。
活动类型:(1)开展一场“追星是否有益”的辩论会(2)开展关于名人知识的竞赛活动(3)写一篇“我心目中的星”的作文
请你介绍一位你心目中的“星” 答:刘翔,为了在雅典奥运会中取得骄人的成绩,不畏艰辛,刻苦训练。每天,他都要举着杠铃做下蹲起立,一做就是几千下。做起仰卧起坐来,一练就是几千个。他的那个12秒88是用无数个12秒88就是这么换来的。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关于黄河的俗语,成语,诗句。答: 俗语: 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黄河清,圣人出 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黄河面恶心善,长江面善心恶 黄河归来不看川,黛眉归来不看山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 九曲黄河十八湾 成语:中流砥柱鲤鱼跳龙门泾渭分明气吞山河砥柱中流 海晏河清 河清海晏
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究竟是什么?语文综合性学习, 其综合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学习内容上的综合, 二是在学习方式上的综合。对此, 许多教师认识较为充分。在理解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性”的同时, 却忽视了“语文性”。其实, 语文性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根本, 离开了语文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就不是语文课程, 只有认清这一点, 语文综合实践才能正本清源, 回归其最本质的目的, 发挥其在语文课程的作用。
当前在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认识误区主要表现在, 混淆了其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区别。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区别于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与其他课程并列的“综合实践活动”。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教学方式, 是依附于语文课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课程, 是独立存在的。但现在有种普遍的倾向, 语文学科内的综合性学习忽略了学科边界, 从而失去了“语文性”。
不少执教者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对主题的把握有所偏差, 直接导致其内容上的非语文化。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的“黄河, 母亲河”, 侧重点应该是“母亲河”, 应该是通过对黄河的了解, 促使学生对黄河的珍视, 通过听说读写的形式激发学生对黄河的热爱, 而不应该纠结于“为什么说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说出黄河从哪儿发源、流到哪里、黄河有多长、流经哪几个省区”等这些科学常识的积累。
认清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语文性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直接影响到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全面认识。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特征是以语文性为基础的。《义务制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提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提高学习效率, 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可见,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是以语文性为基础的, 体现为语文识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学习目标的综合, 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 使学生学会在各个领域重视语文的跨学科学习目标的综合, 重视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课内外学习方式的综合。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性特征也是以语文性为基础。语文综合性学习从形式上而言, 是一门实践活动课, 强调学生的实践体验, 这也是对语文学习规律的充分体现。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方法到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语文, 学习语文, 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发展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由此可见, 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是通过语文课作为载体得以展开的, 实践性是显性特点, 语文性是隐性特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指向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但其实际效果又往往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是以语文性为基础。《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 既是一种学习方式, 也是综合性学习活动衍生的必然特征, 但不管我们以何种形式开展活动, 涉及哪个领域哪门学科, 落脚点都应该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上, 是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合作的学习和实践。
如何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的实施中体现其语文性特征, 是当前语文新课改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我们认为, 对于“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语文性的把握和体现, 关键还是看老师对文本的理解和挖掘, 继而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引导和点拨。
首先, 语文性特征体现在对文本主题内涵的挖掘上。“综合性学习要求教师转变角色, 由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平等的参与者、合作者, 由教学的主宰者转变为学生的支持者和指导者, 由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课程资料的开发者。”因此, 语文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对主题内涵的挖掘和把握, 就直接影响到学生活动的方向性和实效性。而对语文性的把握, 恰恰是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前提和根本。只有把握到这一点, 才不会上成形式丰富却偏离语文课程轨道的“杂糅课”, 才使得语文综合性学习更可能饱满地体现以语文性为源点的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其次, 语文性特征体现在教师课堂导向点拨之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体现出自主选择、自由组合、主动探究的特点, 往往容易导致教师指导作用的缺失, 造成学习活动的偏差和失控。”教师给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搜集资料、自主探究, 并不等于就是放任自留被学生牵着鼻子走。适时引导, 伺机点拨, 巧妙促进, 是一个语文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 教师应做好前期的预设工作, 这样, 才能在引导学生过程中, 让语文性如“春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地渗透进学生心灵, 让其领略到语文的无限魅力。
再次, 语文性特征也体现在学生综合性学习的成果中。语文性在学生综合性学习成果中的体现尤为可贵。学生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培养自己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又能在实践中回归语文学习的本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往往是多方面的, 是一个综合的成果, 如何将这一成果语文化, 也是其语文性的一个重要体现。
语文不仅仅是交际工具, 它还具有丰富的人文性, 是人的精神活动的载体。它的学习外延是很宽广的, 应创设良好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环境让学生去感悟、理解, 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内隐学习。综合性学习顺应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 是语文课程学习的一种补充和扩展。而反过来说,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为学生语文学习服务的, 它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由此可见, 语文性是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必然体现, 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本质特征。
一、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携手,共建综合性学习平台
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是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的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科间融合的大语文教育,可进一步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学科融合过程中,落脚点必须在语文素养的提升上,只注重形式的丰富多样而脱离了语文宗旨的综合性学习,是舍本逐末。
人教版课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内容是《话说千古风流人物》,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了解一些在历史上建功立业、对中华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人物事迹,找到自己前进的动力。开展这次学习离不开中国历史,但不少教师在教学时,主要引导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的事迹、评价人物的功过,结果将语文综合性学习课上成了历史课。
再如,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青春随想》。教材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活动认识到青春的重要性,为自己加油、鼓劲、歌唱。这应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但有的教师教学时,把歌唱“青春”和绘画“青春”当作了“主旋律”,然后还经过评比,评出“唱歌优胜组”和“绘画最美组”,并进行表彰和总结。热闹过后冷静一想,这不等于上了一节音乐课或美术课吗?在这热闹的唱和画之后,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否得到提升呢?
这两个案例之所以将语文课上成了历史课、音乐课、美术课,是因为教师没有把握好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沟通的“度”。怎样适度地沟通呢?还以上面的两个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一里罗列的风流人物中不乏毛泽东、诸葛亮、曹操、范仲淹这样的文人代表,他们的文学作品、文人情怀、文学素养,才是课堂中应当引导学生重点认识和把握的内容。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教学的重点应是突出他们的文学价值和文学影响,让学生通过学习达到增加积累的目的。与这些人物相关的历史知识,要么作为楔子引出相关人物,要么作为查阅资料、积累素材的课外作业。这样就厘清了语文课与历史课的界限,还语文综合性学习真面目了。
案例二可以巧用音乐课和美术课的相关因素,将其演化成语文课堂中的亮点。第一步,以《青春进行曲》为背景音乐,男、女主持人配乐朗诵散文诗《青春的宣言》。第二步,选择你最崇敬的古今中外的一个青年名人,先用简单的线条画出他的肖像(像不像无关紧要),然后给画配上一段文字或者一首詩。第三步,分小组选取你最喜欢的青春歌曲,就歌词中你最喜欢的一句,结合自己对青春的认识和体验,写一段点评文字,或谈谈你的感受。第四步,评选出最优秀的配图诗文和最短小精炼的歌词赏析文段,进行表彰。第五步,学生用最投入的状态、最丰富的情感大声朗读自己选择的青春座右铭。
这样设计,音乐和绘画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它们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每项活动的真正落脚点都在语文上,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的学习无疑具有“语文味”。
二、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共促综合性学习发展
生活是语文之源。没有生活就没有语文,没有语文综合性学习,更没有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这意味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生活出发,把语文学习和学生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提升语文实践能力,又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到的语文知识,真正实现语文课堂和现实生活的无缝对接。
笔者曾观摩过一节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的课:先分小组介绍之前搜集的家乡名胜古迹的信息(包括文字、图片以及影像资料),接着介绍家乡的特产(特产名称,为何叫特产),然后介绍家乡节日有哪些风俗习惯,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将上述内容进行整理、编辑成册。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必须要走进生活,通过观察、采访等了解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这体现了语文的生活化,但不难看出,整个活动中,介绍生活知识成了活动的主体,形似一次家乡风情的宣传介绍和展览,“语文味”又有几分呢?
实际上,这些活动只要巧妙地变换一下形式,就可以很好地发挥语文的主体地位。比如,介绍家乡的名胜古迹可以采用解说词的形式,介绍家乡的特产可以用广告词的形式,家乡风俗习惯可针对每个节日以诗词等形式呈现。解说词、广告词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语言形式,选用这样的形式开展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解说词、广告词的写法,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收集、积累古诗词的过程,又是丰富学生文学素养的过程。这样既采了人文地理之风,又展了语文素养之味,可谓一举两得。
再来看一个案例。组织学习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时,笔者本着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开展了以下活动:组织学生在班级中调查零用钱的消费状况,并用三段论式的结构写一篇简短的调查报告;教师以金钱的口吻,写一篇《金钱的劝告》的下水文,供全班学生朗读,以深化学生对“金钱不是万能的”认识;组织学生倾听歌曲《钞票》,写出自己听后的感受;要求学生制作“诚信誓言书”,并在上面完成“面对金钱,我懂得——”的誓言,拿回家去与家人共同张贴在家中大厅的墙壁上。这些活动的设计,既起到了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对待金钱的作用,又锻炼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真正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
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但万变不离其宗,此“宗”即为“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紧扣“语文素养”这个关键词,综合性学习就不会失去语文的本色。
2.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
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代表作品: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海上劳工》。
3.《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最有代表性的神话寓言故事有,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
4.朱自清,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主
要作品有《雪朝》、《踪迹》、《背影》、《春》。
5.余秋雨,当代中国文化史学者,文学家,散文家,作家,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著
有系列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文化通史《问学余秋雨》,长篇记忆文学《借我一生》等,学术专著《中国戏剧史》、《艺术创造论》等。
6.茅以升,江苏镇江人。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著有《中国的古桥和新
桥》等。
7.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
动家。代表作品: 《隔膜》《线下》《倪焕之》《脚步集》《西川集》《稻草人》。
8.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
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9.刘禹锡,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曾
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同称“刘白”。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代表作品: 《陋室铭》、《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
10.周敦颐,原名敦实,北宋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文学家。谥号元公,号濂溪,世称
“濂溪先生”。代表作品:《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
11.《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
子戴圣。《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12.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
山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代表作品:《水调歌头》《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
13.王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代表作品: 《九
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观猎》、《使至塞上》。
14.孟浩然,字浩然,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
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代表作品: 《夏日南亭怀辛大》、《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的整体布局基本和中考保持一致,题型也旨在与中考靠近。难易程度适中,在0.75到0.8之间。试卷注重课内知识,如看拼音写汉字、默写、名著导读、第一篇现代文以及第一篇文言文阅读,分值近乎百分之三十。这很好的引导了教师和学生不能忽视了平时对课本的学习和体会。注重课内知识的同时,试卷也注意考察学生语文的能力素养。特别是第二篇现代文阅读,对学生的概括和语言鉴赏分析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试卷也体现了一定的地方色彩,如第一大题的第六小题就很好的把地方文化结合到语文能力的考察中去了。个人觉得试卷欠缺在于缺乏创新性,体现时代特色的地方几乎没有。作文也缺乏新意。
二、定量分析
样本类型:所任教的两个班级(林城中学初二3班、初二4班)
三、定性分析(答题情况分析)
答题错误及其原因分析
第一大题: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第1题看拼音写汉字,“萌”和“第”大多数同学写对了,错得比较多的是“融”字,很多学生把它与“熔”与“溶”混淆了。
第2题考察学生词语的积累,“豁然开朗”、“祸不单行”、“别具匠心”、“安居乐业”,这四个词语学生应该基本上知道他们的含义,错误的原因主要是怎么把词语放在句子中使用。
第3题考察文学常识,失分的原因是因为平时没有识记。
第4题中的第一小题改错别字,“经久奈用”的“奈”大多数学生可以改得来,但“造形”的“形”很多学生就找不到了,原因还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第二小题的修改病句,错在句子少了宾语,因为缺乏语法知识的学习,所以学生很难找到错误的地方。第三小题原因在于学生不了解顿号的使用方法。
第5题失分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平时根本没背诵;二是背是背了但不细心,写错了部分字。
第6题,学生概括能力的缺乏和对新闻标题的要求的理解不透彻。
第7题,第一空原因在于学生对《骆驼祥子》不熟悉。第二空很多同学粗心大意,写成了作者的姓名。第三空基本是对的。
第二大题:现代文阅读
(一)
第8题,部分学生文字不简练
第9题学生对什么是描写方法还不理解。
第10题归结于平时上课不专心,或者是复习不到位。
第11题得分率较高。
(二)
第12题有些学生写成了“食”的概念,指一个天体被另一个天体或其黑影全部或部分掩遮的天文景象,原因是没有审清题目的要求。
第13题学生基本可以回答到一部分,但不全面,原因在于学生对信息的筛选能力有所欠缺。
第14题中选项B都能选对,答案在第一自然段中就明确提到。而D项很多同学没有选对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说明文没兴趣,导致在阅读的时候只是草草读罢,没有仔细阅读,其实这个答案在文中也说明得很清楚,文中说到“重庆市发生的时间比乐山晚10分钟”。
第15题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的鉴赏方法与能力欠缺。
第三大题:古诗文阅读
(一)
第16题:学生对短语类型不够了解。
第17题:学生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欠缺。其实这类题目平时在上课的时候和讲解试题的时候都会重点强调的,也告之了一定的方法,比如从写作方法、修辞方法,表达情感等角度去思考。
(二)
第18题:文言词语积累没得到重视。课内文言文的学习不扎实。
第19题:“与”字翻译成了参加,“奇”翻译成了奇怪。原因还是平时学习不重视,没去积累。
第20题:这是对诗歌情感的把握,也考察的是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很多同学只写到了对山川景色的喜爱与赞美,而没有答出作者能够与古代名人比肩的得意之情。
(三)
第21题:错误最多的是选择了A项,可能很多同学就简单的把“累”理解成了“劳累”之类的意思,而没有把它放在语境中去理解。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很弱。
第22题:“遣”字很多同学没有翻译出来,只说到“给了些钱感谢了楚士”。
⊙总体构思
引导学生在确定写作目的的前提下,学会选材、掌握详略的处理方法,写出一篇既有地方特色又有独特感受的游记来。
⊙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本次作文要求: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一处旅游景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游记。写作要求:见课本
⊙总体构思
《新课标》要求7~9年级的学生能“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因此,在教学中,须强调议论文的体裁特点——以议论为主,事实论据要简洁概括,理论论据的运用难度大,运用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想水平。同时要培养学生思考生活的意识,引导学生学会挖掘生活中的真、善、美,写出较有说服力的议论文。
⊙过程设计
【教法学法】
教师通过巩固议论文有关知识,选取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论点,运用恰当的论据、论证,完成一篇议论文的初步构思。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确立论点、选用论据、进行论证,体会议论文的写作。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运用多媒体展示中国教育报2004年2月1日的关于湖北省黄石二中旁有个陪读村的报道。2.要求同学们思考这一报道,谈谈自己的看法。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提出看法:只有深入思考,才能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我们不少同学写议论文,往往是一个简单的判定是非好坏的观点加若干事例的堆砌,就凑成一篇,很少做深入的分析说理。“理不够,例子凑”,多写是什么,很少花力气去探究为什么,不能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有的尽管说了原因,却十分肤浅,很少有较为精辟独到的见解,不能给人以启迪和教育。学会深入思考生活能使我们的作文立意新颖、说理深刻,具有感染力。
(二)复习。
请同学们回忆本单元所学的议论文知识。1.什么是议论文?
学生回答后,教师运用投影指出:议论文是议论说理的文章,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主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事实材料、逻辑推理来阐发作者的观点,表明赞同什么,反对什么。2.议论文必须包含哪些要素?
学生回答后,教师运用投影指出:
(1)论点:文章所要议论、阐发的观点,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
(2)论据: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3)论证: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目的在于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
教师:同学们在进行议论文写作前必须牢固掌握议论文的有关知识,认真思考,确立正确的论点,选用典型、新颖并与论点保持一致的论据,运用恰当的论证方式、方法,才能使读者信服你的观点。
(三)课堂指导。
展示题目:《美与丑》,指导学生确立论点,选取材料,酝酿精彩的开头和结尾,列提纲,完成初步的构思。
1.教师引导:美与丑是个热门话题,它是一个内容十分宽泛的话题:人的仪表美丑、心灵美丑,大自然中的美丑,社会环境中的美丑,文艺作品中的美丑,舞台形象的美丑……写这个题目,同学们不能面面俱到,也不必过多地进行理论探讨,应该选你为之激动的或苦恼的具体话题。这种话题,不但有话可说,感受真切,也容易说清楚。
2.请同学们认真思考,确立自己的论点。
(1)要求学生把自己确立的论点写在事先准备的稿纸上,教师巡视。
(2)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论点,教师进行恰当评价。
(3)教师运用投影向学生展示一些正确的论点:
心灵美比外表美更迷人
智慧让人美丽,无知让人丑陋
行为的丑可以掩盖外表的美
要善于发现美,勇于揭露丑
自私最丑陋,奉献最美丽
(4)指导学生怎样提出论点: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论点要鲜明、准确、概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定。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①文题;②开篇;③文章中;④结尾。
3.论点确立后,请同学们打开大脑仓库,筛选论据。(学生写在稿纸上)
(1)教师提示:论据必须围绕中心论点。选用事实论据还要注意几点:①论据必须具有典型性,即论据要具有代表性。②论据必须新颖。类似的内容不是说不可以用,而是说你用,他用,大家都用,谁的作文与众不同呢?③论据的表述要精练、简要,与记叙文的表述不同,它只要求表述出与论点相关的内容即可。
(2)请学生说说自己所选的论据,教师评价。
(3)运用投影展示搜集的一些论据。
名言警句:
人并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托尔斯泰
美貌转瞬即逝,而丑陋是永远的。——巴尔扎克
人要是没有内在的美,我们常常会厌恶他漂亮的外表。——奥斯特洛夫斯基
外貌美只能取悦一时,内心美方能经久不衰。——歌德
你可以从外表的美来评论一朵花或一只蝴蝶,但你不能这样来评论一个人。——泰戈尔
(4)经典事例:
①当曹操决定将自己聪明伶俐的女儿嫁给半瞎子丁异时,人们大为不解,曹操解释说:“比丁异长得好的多的是,但像他那样品德、才能兼优的却很难找。”
②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诸葛亮,年轻时才能超群,向他求婚的很多,但他却娶了一个长相很丑的姑娘为妻,因为她聪明贤惠,颇有知识和才干。
③大画家列宾十分欣赏马雅可夫斯基漂亮的头发,便邀请马雅可夫斯基,要为他画像。到了那天,诗人却剃了个光头,马雅可夫斯基认为,一个人内在美要比外形更为重要。他剃光头,就是要画家更鲜明突出地刻画他内在的气质。
⑤许多著名历史人物,生理有缺陷,容貌并不美,但其才过人。楚国大夫孙叔敖,左腿长,右腿短,且是秃子;被尊为大圣人的周公,背伛,直不起腰来;虞舜之名臣皋陶,面如削瓜,脸皮青绿色,很难看……然而夏桀和商纣这两个暴君,却都生得俊美。
4.引导学生选取恰当的论证方式和方法。(学生写)
教师:论证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一环,它包含的内容较多。
(1)论证的基本类型:立论、驳论。立论从正面论述,驳论从反面论述。我们写议论文一般以立论为主。
(2)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
(3)常用的论证方法:①例证法,用典型事例作论据来证明论点。运用例证法要注意对事例叙述的方法。注意并列的几个事例的顺序,还要注意安排详略,大家熟知的材料要略写,不熟知的要详写。②喻证法,增强了作品论证的形象性。运用喻证法要注意本体、喻体的相似性。③对比论证,这种方法可以增强论证的鲜明性,使读者清楚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④引证法,除引用名人名言以外,我建议同学们应该多积累一些古典诗词中的名句,它一方面能加强论证的力量,另一方面,它还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议论文的文学性。
5.好的开头是作文成功的一半,精彩的结尾可以增强文章的力度。将全班分成两大组,一组写开头,一组写结尾,教师巡视指导。
(1)选出好的习作进行范读,教师随机点评。
(2)教师:
好头一开,妙文自然来: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可有的人因为自己长得漂亮,就以为有了骄傲的资本,内心时时有一种优越感,可是一俊难以遮百丑啊!“我比你漂亮”老压在心头,其他许多方面有可能就漂亮不起来了。
结尾的精髓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
追求完美是人的天性。正因为如此,人类的生活总是明天更美好。如果每个人都在为创造美好的明天而奋斗,那才是进入了高尚的超凡脱俗的境界。6.指导学生列写作提纲,完成构思,准备写作。
【板书设计】
提出论点是什么
讲清道理为什么
举出例子理更足
正面说了反面说
提出建议怎么办
归纳全文下结论
《缩写小说》教学设计
⊙总体构思
“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是一种重要而实用的语文能力。这节课精心设计导写材料,力求精要有效地让学生习得缩写要领,通过组织商讨备写方案的合作活动,激活学生的深层思维。在此基础上,创造情境,让学生进行片断缩写、评点得失,在实践中养成提取信息的能力。
⊙过程设计
【教法学法】
通过提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组织起两次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习得缩写方法并学以致用;创设情境,提供写作实践与检验平台,通过扎实有效的训练,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准备:
1.请一擅长朗诵的学生课前熟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三激”、“三打”情节,反复训练声情并茂地按原文讲故事的能力。
2.准备一张材料,印有两篇缩写例文,按班级人数课前印发,以备比较得失,习得缩写方法。
(二)导入。
提到缩写小说,老师不禁想起《红楼梦》 不多也不少,恰恰是这样,你若照这样儿画,必不讨好。”又说:“该多该少,分主分宾,该添的要添,该藏该减的要藏要减,该露的要露。这一起了稿子,再端详斟酌,方成一幅图样。”(一面板书:缩写要领:分主宾、添、藏、减、露、再斟酌)我想,缩写小说时,原著就像这大观园一般样样不少,缩写之时,就要分清主要人物次要人物、主要情节次要情节,添上过渡词句使得文从句顺;藏去可有可无的情节,化繁为简,再保留最能展示人物个性的部分。这以后再通篇斟酌,就可大功告成了。大家手中有一份材料,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1—7段的片断缩写。大家边阅读边对比,讨论一下孰优孰劣,运用缩写的10字要领来说说理由。
(三)活动探究,评说优劣。1.例文甲。
三人来酒楼坐下。酒保道:“官人,打多少酒?”“先打四角酒来。”酒保又问,鲁达大怒:“但有,只顾卖来。”
三人正说些闲话,说得入港,只听隔壁有人在哭,鲁达大怒:“洒家在吃,却有人在哭,打扰洒家,洒家不曾少给你酒钱。”酒保道:“是个绰酒座的。”原来是一个妇人和老头,是东京人氏,受一个叫镇关西的大官人折磨,鲁达看金老爷父女可怜,便资助父女回乡。2.例文乙。
鲁达、史进和李忠三人来到潘家酒楼,点了酒菜,边说些闲话边喝酒。正在兴头上,听见隔壁阁子里有人哽哽咽咽啼哭。鲁达焦躁,把碟儿盏儿丢在楼板上。唤来小二,一问,方知是绰酒座儿唱的金氏的父女俩。父女道是“镇关西”霸道,仗势欺人。鲁达大怒,欲杀郑屠,被李、史二人劝阻,鲁达倾其所有,又向史进借了十两银子给了金氏父女。与李、史二人分了手,径自回府。
例文乙“三人”前添上“鲁达、史进、李忠”,表意更明确;甲文 投影、课件、展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缩的文章可以让我们更快的把握住文章的内容,今天就让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这种写作技能——缩写。
一、明确缩写的概念
二、掌握缩写的方法
三、掌握缩写的原则
师:缩写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的方面(出示课件6)
1、文章的体裁和中心,主要情节以及表达顺序千万不能改变,否则就成了改写了。
2、缩写后的文章也要做到独立成篇,结构完整。不能将原文写成一个片段或者提纲。
3、缩写时要体现出自己原文的理解。不能出现照搬原文语句或者段落,生硬地东摘一句,西抄一句,那样缩写出的作品就会前言不搭后语,让读者不知道你在表达什么了。
师:因此,我们要在充分阅读和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进行缩写,做好材料的取舍。缩写的基本原则是,在改变叙述内容时,段落层次应和原文保持统一,如原文自然段较多,可适当加以合并,原文中的长句不是重要内容要善于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原文中同主要内容无关的细节描写可改成叙述,确实不起作用的,可去掉。原文中对话,除重要的可保持外,则也需改成叙述。同时要注意意思的连贯,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衔接,用自己的理解和语言把内容完整精炼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四、布置新作文
师:同学们,学到这里感觉怎么样?缩写果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吧!这可是对我们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大考验哦!不过不要担心,好作文是改出来,好作文也是练出来的,掌握方法,大胆动笔就会有收获的。下面我面就来实践实践吧(出示课件7)
题目:从本单元中选一篇小说进行缩写。
要求:
1、篇幅不能超过500字
2、要基本符合原作人物形象特征
3、要保留故事的主要情节。
四、板书设计
化繁为简 巧缩善裁 方法一:摘取法
方法二:概括法
方法三:分层法
结合使用,巧缩善裁
《学写事理说明文》教学设计
⊙总体构思
此次事理说明文写作课,主要激发学生的主动写作意识,注意写作过程中的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修改加工等环节,写作后通过自改和互改,让学生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共同提高,以期达到新课标的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同时联系现实生活,引发学生对祖国和人类未来的思考、强化正确的环保意识。
⊙过程设计
【教法学法】
安排六个环节。
一、情语导入。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鸣,激发表达的热情。
二、趣文明律。欣赏趣味短文、整体感知事理说明文写作。
三、要领感悟,师生互动交流,领悟事理说明文写作要领。
四、收集素材。引导学生明确实践活动目的,自己动手动脑,占有丰富资料。
五、自主写作。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及占有的材料进行写作实践。
六、交流品评。互动评改,分享感受,沟通见解,以求共同提高。
【教学流程】
(一)情语导入。
1.导语。3.师生互动交流。
要点:(1)写作前要有探索自然,观察社会的兴趣,有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积极地多方面占有材料,以期对说明对象有较全面的理解。
了解“绿化”的类型(沙漠造林、荒山造林、退耕还林、城市绿化等)、特点、作用以及它的现状,发展态势等。介绍绿化的好处,材料要具体、可靠。
(2)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和事物内部的逻辑关系安排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果溯因,由一般到个别等,并从多角度说明事物特征。
可先下定义,然后逐一说明各种绿化形态的组成及对人类的好处,最后提及全球(或本国、本地区、本单位)绿化的现状,呼吁人们重视绿化造林,优化环境、美化祖国。
(3)语言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尽量少用术语,通过解释性的表达方法,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将深奥的道理通俗化。
如用事实说话(举例子),用数字说明(列数字),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采用比喻,拟人的方法,文章则会更加生动形象。为了吸引读者,这种文章也可采用叙事式、散文式、童话式来表述,在科学性的基础上焕发艺术性,让说明的事理更能让人接受。
(四)积累素材。
1.点明这一环节的目的、意义、实施方法。
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让本次作文“有东西可写”。对说明对象有了足够的理解,弄清要说明的事理,有利于科学地说明事理;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接受教育,拓展视野,发展智力,蕴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通过动手动脑,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施方法:
(1)个人或组成小组行动,利用双休日及课余时间,搜集素材。
(2)或查资料,或向其他学科老师咨询,或进行社会调查,每人以日记形式记录收集材料的活动过程(教师随时了解学生实施情况)。
(3)自约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对材料进行取舍。2.班级交流。
学生对遇到的问题质疑、咨询,当堂寻找解决方法,教师帮助排忧解难。
(五)自主写作。1.布置写作作业:
(1)运用所占有的材料,以“绿化好处多”为题,独立写作一篇500字以上的事理说明文。
(2)工整地抄写在作文稿纸上。
2.把写作活动延伸到课外的意图告知学生,体现对学生(尤其是待提高的学生)的宽容、关爱。
要点:初次写作事理说明文,不必用一节课的时间来限制学生的实践过程,要让学生在一周内有宽裕的时间反复斟酌、修改,写出有创意,有个性的文章,品尝成功的喜悦。
(六)交流品评。
一、以主题统摄综合性学习的活动内容
综合性学习可以视作为一种课程形态, 在确立课程活动内容时, 我们应坚持以主题统摄综合性学习内容, 即通过“主题”或“问题”沟通语文学科内、学科间知识的联系, 建立起以语文为核心的学科综合性课程。通过主题统摄学习内容, 一方面可以提升知识的整合度, 力图打破学科封闭的框架模式, 突出语文学科内在的联系。另一方面提升了知识的开放度。“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使学生超越文本、超越课堂, 走进广阔的自然、社会生产、生活环境中去体验、去探索、去创新。诚然, 当我们打开闭锁的目光, 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多元的文化, 以创新的精神审视身边的“平常”时, 那么语文课程就会变得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例如, 在中秋节来临之际, 我们以“中秋”为主题确立活动目标, 统摄教学内容,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继承并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积累与体悟有关中秋的文学作品, 提高语文素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二、以实践彰显综合性学习的课程特色
语文综合学习课程特色是实践性, 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亲身感受和直接经验, 在实践中体验感悟, 学会学习。因此, 让学生走出课堂, 走向社会, 使小河边、田野旁、树林里、草地上……广阔天地无一不可以成为语文的课堂;使路边的野花、紫色的桑葚、茂密的芦苇丛、蜜蜂蝴蝶、鸣蝉青蛙、霜露冰雪……无一不可以成为语文的教材;乡村习俗、俚语戏曲、农家菜肴……无一不是等待我们开发的课程资源。例如: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自主策划《中秋之夜》语文综合学习活动方案, 搜集传说、成语、诗词等语文知识, 表达学生的独特体验。尤其是让同学创作并朗读了自己的“中秋”习作等, 活动中, 学生们既能积累知识、培养语感、训练表达, 又能陶冶性情、提高审美情趣, 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有机统一。
三、以生为本构建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语文综合性学习可视作为一种学习方式, 其改变了长期以来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被动接受知识的弊端, 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氛围。例如《中秋之夜》综合性学习展示如下:
第一乐章明月几时有
1. 开场白:
明月几时有?八月十五月儿明。如洗的天空中一轮圆月散发着无限温馨的金黄的光芒。我们凝神遐思, 遨游月宫, 聆听一个个古老而美丽的传说, 尽情享受明月带给我们的绮丽与浪漫。
2. 活动:
学生讲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传说故事。
第二乐章把酒问青天
1.开场白:
中秋节的历史源远流长, 追溯到远古时代, 是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古书中记载, 这一天各家都要“陈瓜果于庭”、“其祭果饼必圆”、“向月供而拜”表达祈愿。今夜, 我们以最真挚的情许下心中最美的愿望, 以最虔诚的心向善良的嫦娥祈福, 保佑我们吉祥平安, 实现美好的心愿。
2.活动:
方桌上摆好四盘糕点与瓜果:月饼、苹果 (或其它圆形水果) 、蛋糕、饼干 (圆形) 。朝东方向点上两根高烛, 中间焚三柱香, 摆上一杯酒。
学生面对朗月, 闭上眼睛, 默默许下心愿。
第三乐章千里共婵娟
1.开场白:
当夕阳收起最后一抹余辉, 我们就翘首期盼圆月的升起。在这如水如绸的月光下, 我们欢聚一堂, 用文学、用歌舞、用我们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欢度这一佳节, 传送我们“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的祝福。
2.活动:
成语接龙:学生分成四组, 每组依次说出带“月”的成语, 胜者奖品为月饼。
诗词吟诵:学生上台表演或吟诵搜集的诗词 (可配乐) , 而后介绍作者及背景, 并作简单赏析;也可朗诵自创习作。
文娱表演:学生演唱歌曲、表演舞蹈、相声、小品等节目。
传送祝福:学生手持“中秋贺卡”, 借这一轮皓月, 传送给远在他乡的亲人或身处异地的朋友真诚祝福。
晚会在《千里共婵娟》的歌声中落下帷幕。
【关键词】小学语文 综合性学习 能力培养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综合性、开放性与实践性,它注重学科内外的联系和学习过程,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等。因此,课标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能力呢?
一、巧设话题,激发兴趣
可以通过谈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学生兴趣,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如新学年开始,我设计了 “我爱旅游”的专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旅游经历,谈旅游趣闻,画祖国美景,抒胸中豪情。孩子们刚刚经历了暑假,去了很多好玩好看的地方,都有很多话要说。课上展示时,有的同学拿来了照片,有人制作了课件,还有人把旅游时的录像也放给大家看。在轻松快乐、兴趣盎然的交流汇报中,孩子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也展现了各自的风采,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二、乡土资源,充分利用
保定是一座文明古城,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上有很多名人出自保定或与保定有关。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有的老师设计了“可爱的保定”专题,让学生们课下问家长、查资料、看新闻、拍图片,然后分组分话题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保定。在交流汇报课上,同学们或说或唱,或演或画,或读或写……从“辉煌的历史、丰富的物产、优美的风景、腾飞的现在”等多个方面介绍了保定。“保定名人,保定三宝、白洋淀、狼牙山、冉庄地道、长城汽车……”孩子们在兴致勃勃中加深了对家乡的了解,在快乐参与中增强了对家乡的热爱,语文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就连教师也是获益良多。
三、借力生活,巧学语文
语文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学语文自然也离不开生活。引导孩子们从生活中寻找语文资源,可以随时随地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语文能力。
看书报杂志时,可以让学生运用跳读、泛读、细读、略读、品读等读书方法,通过摘抄、札记等方法积累资料,提高个人的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及读书思维;看电视、听广播时,可以顺便学习普通话,练习朗读、讲故事、复述、新闻写作、广告设计、评论等能力;与人交谈时,又可以练习听说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还可以搜集民间故事、风土人情、谚语……以丰富语文知识。
春暖花开时,让学生观察小区里,街道旁桃花的特点,并通过查资料了解桃树的相关知识。还可以组织学生或建议家长带孩子去顺平参加桃花节,了解尧乡风情和民俗文化。
四、发现问题,善学语文
四五年级的孩子作文中经常会出现错别字,屡次提醒纠正,效果都不明显。根据这个情况,保定师范附属小学的一位老师设计了“遨游汉字王国”的专题。经过和学生讨论,决定从“汉字之源、汉字之美、汉字之用(包括歇后语、绕口令、字谜等内容)、汉字之法、汉字规范”等方面进行探讨。活动分组分任务进行。接受任务后,孩子们立刻上网查找、求教家长、街头寻找拍摄,作业里咬文嚼字……一派热火朝天的气象。
汇报交流时,有的小组自编了《汉字三字经》进行表演,有的通过课件和现场互动展示汉字的形美、音美、意美,有的表演歇后语相声来介绍歇后语的特点、种类和学习心得,还有的甚至让听课的老师也参与到绕口令和猜字谜的活动中……
小小课堂,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在短短的40分钟里,遨游汉字王国,感受汉字神奇,体验身为华夏儿女的自豪;也认识到了正确使用汉字的重要,掌握了正确使用汉字的方法。
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认识自然、社会的同时,实现语文学习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洪志玲.立足文本,挖掘资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综合性学习途径的思考[J].成才之路.2011.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根据汉字写拼音,完成短语。
1、《新闻两则》
毛泽东
绥靖()()阌()乡杜聿()明逃窜()kuì()退 锐不可dāng()
歼()灭
阻â()星宿()
高屋建líng()guī()宝
气势磅()
2、《芦花荡》
孙犁
寒jìn()
疟()子
疟()疾
qíu水提()防 竹gāo 转弯抹()往上窜()仄歪
月明风()
张()
失()
烧zhuï()
3、《蜡烛》
西蒙诺夫
瓦砾()
拂()晓揣()在兜里
地jiào()
jū()
躬
匍匐()()迫()击炮 名()其实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勒特上尉的信》雨果
sǒng()立
箱qiâ()
qiǎn()责
瞥()见
杀lù()
缀()满
fà láng()()
惊hài()
晨xī()
制cái()
()然无存
眼花()乱
不可()状
富丽堂()5.《亲爱的爸爸妈妈》 聂华苓
zhì()嫩
杀lù()
荒miù()
肃mù()chōng jǐng()()
响彻云()
6、《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惧dàn()
针jiǔ()
粗zhuō()
huáng()急
疮()疤
jiã()问
憎恶()()
霹lì()
莫()其妙
言简意gài()
相形见chù()
7、《背影》
朱自清
交xiâ()
狼jí()
jí()
贯
fù()闲
tuǒ tiē()()
chïu chú()()
pán shān()()
tuí()唐
suǒ xiâ()()
diàn()记
举()
提笔
yū()腐
不能自yǐ()
8、《台阶》 李森祥
gān gà()()
xián()水
烦zào()揩()汗
掺()水
黏()性 微不足()大()广众
9、《老王》杨绛
zhì()笨
骷髅()()
膝()盖
门kǎn()
荫yì()
荒pì()
tà()败
取dì()
愧zùo()
10、《信客》 余秋雨
â()耗
伎俩()颠pâi()
吊yàn()
长途bá shâ()()
穷愁liáo()倒
cù()然
huì()气
嫉()妒
时máo()
huì()声()色
11、《中国石拱桥》 茅以升
yān()没
饮涧()
肖()像
生肖()巧妙绝()
长()饮()推chōng()
石砌()
()妙()肖 交头()耳
就地取()
纤()细 《桥之美》吴冠中
前zhān()后顾
mâi()力煞
()它风景
xiāo()魂
13、《苏州园林》叶圣陶
Xuān()
榭.
丘hâ()
lín xún()()
池沼()
镂()空
因地()()
自出()()
别()匠心
重峦叠()
珠光宝()
14、《故宫博物院》黄传锡
áo()头
鸣钟击()
中轴()线
压轴()戏
蟠()龙()
zhàn()
蓝
yōng()正
()然不同
紫禁()城
chù()
立
井然有()龙凤()祥()然不同
15、《说屏》
wãi()
幕
cāng()俗
流yíng()休qì()
16、《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piān()
然
()声()迹
连翘()
风雪载()途
周而()
始
草长()
飞
jiǒng()然不同
17、《奇妙的克隆》
繁yǎn()
pēi()
胎
jǐ()
椎
两栖()
bīn()
临
渗()透
孵()化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zhě zhîu()()yǔn()石
地壳()
追sù()jiã()难
天衣无()
19、《生物入侵者》
藩()篱
归jiù()
â()运
在()
难逃
五彩()()
()聚山林
()()无策
物()天择
无动于()
顷()刻
20《落日的幻觉》
吟咏()()绮()丽 殷()红
变化多()日()西山
气息()()
二、根据汉字写拼音:
萌()发
翩()然
簌()簌
孕()育
物候()
刺槐()
连翘()
蟾蜍()()
囊胚()()
哺()乳
分泌()
濒()临
脊()椎
两栖()
遗骸()
携()带
陨()石
鸟巢()
蜥蜴()()
顷()刻
面颊()
啄()米
嘈()杂
洨()河
点缀()
对称()
丘壑()
模()样
湛()蓝
御()道
檀()木
帷()幕
煞()风景
憎恶()
絮()说
惶()急
菩萨()()
辟()头
掳掠()()
惧惮()()
淡薄()
疮疤()()
哀悼()
差()使
奔()丧
踌躇()()
妥帖()()
迂()腐
晶莹()()
颓()唐
捆扎()
灰黯()
落魄()
名誉()
糟()糕
伎()俩
赚()钱
唏嘘()()
嫉妒()()
震颤()
猝()然
呵()斥
处()置
骨骼()
巡捕()
焦灼()
吊唁()
跋涉()()
文绉()绉
歼()灭
阻遏()
疟()子
疟()疾
寒噤()
仄()歪
瓦砾()
地窖()
琐屑()
赋()闲
凹凼()()门槛()
尴尬()()
伛偻()()
镶嵌()
取()
滞()笨
珐()琅
惊骇()
瞥()见
劫()掠
箱箧()
蜿蜒()()
屹()立
烦躁()
转弯抹()角
张皇()失措
名副()其实
高屋建瓴()
气势磅礴()()
从()容不迫
良莠()不齐
风雪载()途
臭名昭()著 迥()然不同
雕镂()琢磨
盘曲嶙峋()()
鸣钟击磬()
惟妙惟肖()
草长()莺飞
前瞻()后顾
骇()人听闻
穷愁潦()倒
如履()平地
拥毳()衣
三、根据拼音写汉字:
狼jí()繁yǎn()
zhě()皱
jiã()难
鸟tún()目 追sù()
rïng()化
â()制
â()运
归jiù()
斑lán()
遵xún()
分biàn()
hú()形
和xiã()休qì()
zhù()足
险jùn()
轩xiâ()
cāng()俗
烦suǒ()
粗zhuō()震sǒng()
jiã()问
pán()跚
nián()性
烦zào()tā()败
荒pì()
愧zuî()
shì()泪
ɡān()尬
颠pâi()
案dú()
轻miâ()
迟dùn()
昏juã()
颠pâi()
huì()气
qiǎn()责 liú()璃
晨xī()
纳cuì()
荒miù()
chōng()憬
额 fāng()
鸿rú()
修xiá()
飞shù()
雾sōng()锐不可dāng()长途bá()
穷愁liáo()倒
黄发垂tiáo()xiāo()声匿迹
shuāi()草连天
物jìng()天择
无动于zhōng()
重峦叠zhàng()
自出心cá(i)
金luán()殿
眼花liáo()乱
莫míng()其妙
响彻云xiāo()
不可míng()状
yí()和园
四、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转弯摸角()锐不可挡()名付其实()铸剑为梨()
丰功伟迹()眼花潦乱
()大廷广众()消声匿迹
()
遣责
()连声喏喏()穷困撩倒()束手无测()
一愁莫展()
烦燥()巧妙绝论()令人消魂()
重峦叠障()惟妙惟削()张皇失措()
围追堵接()
弄巧成绌()见议思迁()莫不关心()适得其返()
无精打彩()毛骨耸然()不可名状()自出新裁()
无动于中()哀草连天()因地制夷()俯仰生恣()
【八上语文综合性学习】推荐阅读:
浅谈语文综合性学习07-05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07-03
“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小学语文)11-07
综合性学习初中语文教学论文09-19
七上语文复习一:综合性学习11-12
《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公开课教案06-04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阶段性总结07-25
语文综合性学习: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11-11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进行综合性学习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