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复习计划(精选12篇)
任课教师:
一、复习的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复习使学生在半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5、把半学期所学知识归类复习,针对单元测试卷、作业中容易出错的题作重点的渗透复习。
6、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
二、复习的主要内容: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5各数。
2、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看一幅图列一个算式或二个算式。
3、比较熟练地口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复习的重、难点:
重点:用上、下、前、后、左、右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
难点: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
四、复习措施:
1、复习前,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弄清学生对哪些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哪些知识还存在问题,存在什么问题,从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复习活动,以增强复习的实效性。
2、复习加减法计算时,可以采用游戏、竞赛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练习,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促进计算技能的形成。
3、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4、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5、把上半学期所学知识分块归类复习,针对单元测试卷、练习册、作业中容易出错的题作重点的渗透复习、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
师:今天, 老师将与同学们一同上一节复习课。
师:同学们, 你们认为本学期所学知识中哪部分的内容最困难?
生:应用题部分 (绝大部分同学) 。
师:数学应用题部分内容确实很困难, 但是老师告诉大家, 这部分内容是十分重要的。
师:我们每一位同学都不是困难的懦夫, 老师相信你们每一位同学都能勇敢地战胜困难。 你们说是不是?
生:是! (齐声说)
分析:老师言语和蔼、态度可亲。 如“一同、大家、我们”等字眼无形中把老师和同学融为一体。 师生成为共同学习、共同探讨的伙伴, 消除了学生的畏惧心理。 老师激励性的问话恰到好处, 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决心。 此“导入”突出了高度尊重学生, 相信学生, 全面依靠学生。 强调学生是教育的真正主体, 是学习的真正主人的生本理念, 为师生共同学习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
二、研讨求知
第一板块:
看图编题并解答。
师:出示多媒体。
师:上面画了些什么?
生:苹果和桃子 (齐声答) 。
师: (追问) 谁能很快说出上面画了几个苹果? 几个桃子?
大部分能急着点数, 有少部分能急切地大声说:“12个苹果, 6个桃子”, “6个桃子, 12个苹果”。
师:好!你们真是眼明手快呀! 就是12个苹果, 6个桃子 (板书:12个苹果, 6个桃子) 。
师: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 你是怎样很快说出12和6的?
生纷纷举手, 有部分定睛不语。
生1:有3行苹果, 每行4个, 一共12个;桃子就是6个, 我一眼就看出来了。
生2:有4行苹果, 每行3个, 一共12个;桃子就是3个3个的数, 3加3就是6个。
生3:老师, 我还有办法, 把苹果从中间分左右两部分, 每部分6个苹果, 一共6×2=12个;桃子不用数就行。
其他学生茅塞顿开, 跃跃欲试。
师:同学们, 你们表现得都很勇敢也很聪明 (特别是生3) 。下面看看题目是怎么要求我们的?
【块一分析 】教师提出问题有很强的激励性, 而问题又具有竞争性和挑战性。 这样很好地把握了二年级小学生爱表行自己的心理特点。 注重“以学定教”, 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营造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把学生当做学习任务的“首要责任人”, 把思考的权利、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思想和展示思维过程的舞台。 学生表现积极踊跃, 有效培养了学生勇敢的品质, 培养了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特别是生3的回答无疑是创新。 教师及时给予鼓励,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二板块:
生:读题 (同桌议2分钟) 。
师:你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谁想试一试?
生1:有12个苹果, 6个桃子。苹果桃子共有多少个?
12+6=18 (个)
生2:有12个苹果, 6个桃子。 苹果是桃子的多少倍?
12÷6=2
生3:有12个苹果, 6个桃子。桃子比苹果少多少个?
12-6=6 (个)
生4:我也能编将它们分装在盘子里, 每个盘子装6个, 需要几个盘子?
(12+6) ÷6=3 (个)
师引导学生:能不能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 把题编得更有意义些呢?
生1:姥姥生病了, 我买了12个苹果, 6个桃子去看望姥姥。
师:编完了吗?
生:编完了。 其他学生有疑惑 (缺少问题) 。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这道有意义的题补上问题呢?
生2:姥姥吃了1个苹果1个桃子还剩多少个水果?
12+6-2=16 (个)
生3: (再次补充问题) 买的苹果是桃子的多少倍?
12÷6=2
生4: (我也能编) 我也能编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吃。 每个小朋友吃几个水果? (12+6) ÷9=2 (个)
师: (追问) 有12个苹果, 而桃子只有6个, 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吃, 从总数上讲是平均的。 可是从生活角度上讲9个小朋友吃到的水果一样吗? “平均”分得合理吗?
学生大都疑惑不解, 有个别学生恍然大悟, 说:“有人吃不到桃子”;“还有人吃到2个桃子呢”。 (看法种种)
师:对呀! 那么, 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
多数同学恍然大悟, 说:“6个桃子不够9个人分。 ”
师:生活中, 如果我们遇到这种情况, 应该怎么办呢? (前提是很爱吃的桃子)
生1:我爱吃苹果。
生2:我把桃子让给别的小朋友吃。
师:两位同学发言都很诚实。 我们学习数学不但要从数学的角度分析问题, 还要结合生活实际。 生活中, 当然要学会“礼让”, 这是我们民族的美德。 但是, 这道题应该怎样改一下呢?
生1: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吃。
生2: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吃。
生3: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吃。
师:三位同学改编得都很好, 那么, 怎样分才最合理?
【块二分析 】课堂 “放开”畅所欲言, 关注学生学习水平、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上的差异, 善待、宽容、欣赏学生, 捕捉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让每位学生在师生的激励下不断超越自我, 获得身心全面发展, 使学生潜在的智能得以充分的开发与展示。 教师积极肯定学生参与, 为进一步学习起到“加油”作用。 学生不拘一格的发言烘托了课堂气氛, 老师恰如其分的引导使枯燥的数学教学变为兴趣教学。 本版块的品德教育十分得体, 体现了教育以育人为本的教育目标。
第三板块:
师:让同学们分组讨论 (怎样分最合理) 。
生:小组讨论 (平均分给2人、3人、6人怎样合理分) 。
生:小组汇报结果 (12÷2=6 (苹果) , 6÷2=3 (桃子) ;3人分……, 6人分……)
【块三分析 】分组讨论旨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 共同探索的良好品质。 本版块设计实现了在这一目标。
三、巩固拓展
师:布置作业 (留意生活, 用所学数学知识自编自解十题) 。
1. 现在钟面上的时间是( ),秒针走一圈后的时间是( )。
2.
铅笔长( )厘米( )毫米。
3.在( )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两块橡皮厚2( ) 妈妈体重54( )。
小军的身高12( ) 王伟每天写作业大约用50( )
长江长约6300( ) 小平跑60米用了9( )
4.在里填上“﹥”、“﹤”或“=”。
50秒1分 70秒7分
9分540秒 3时300分
7厘米70毫米 4毫米20厘米
6吨70千克 9000米9千米
5.两个加数的和是830,其中一个加数是357,另一个加数是( )。
6.小云和小兰约定上午8:40在杏花公园门口集合,但小兰迟到了12分钟,小兰是( )到的。
7.90毫米=( )厘米 200毫米=( )分米
5000米=( )千米 4吨=( )千克
3000千克=( )吨 7分米=( )厘米
2分=( )秒 8时=( )分
( )分=300秒 540分=( )时
8.每台机器500千克,8台这样的机器重( )吨。
二、我是小法官(5分)
1.小明做一次深呼吸用了大约1小时。 ( ) 2.比308少169的数是239。 ( ) 3.一张银行卡的厚度约是1厘米。 ( ) 4.60毫米和6厘米一样厚。 ( ) 5.一个两位数加一个三位数,和一定是三位数。 ( ) 三、我会选(5分)
1.动车每小时可行驶( )。
A.200米 B.200千米 C.200分米
2.妈妈做中午饭用了30( )。
A.分 B.时 C.秒
3.小红的体重约24( )。
A.克 B.吨 C.千克
4.不是给287-160=127验算的算式是( )。
A.287-127 B.287+127 C.160+127
5.历史文化名城寿县的博物馆上午9:00开门,小玲8:40已经到了博物馆门口,她还要等( )。
A.20分 B.30分 C.10分
四、计算题(22分)
1.直接写出得数。
1米-6分米=( )分米 2900米-900米=( )千米
350千克+1650千克=( )吨 3千米+8000米=( )千米
36+54= 80-29= 240-180=
360+240= 200-150= 210+180=
2.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482-256= ※358+587=
369+274= ※800-236=
五、操作题(16分)
1.画一条比5厘米少1厘米5毫米的线段。
2.根据作息时间,在下面的钟面上画出时针和分针,再计算从上一个钟面到下一个钟面所经过的时间并填在( )里。
六、解决问题(22分)
1.微微超市营业时间是上午8:00到晚上9:00。这个超市一天的营业时间是几小时?
2.
电饭煲288元 微波炉599元 电磁炉308元
估算一下,妈妈买这三种商品需要带多少钱?
3.胜利小学原有学生760人,今年毕业了145人,招收了138个新生。现在胜利小学有学生多少人?
4.超市运来5吨大米,第一周卖出1200千克,第二周卖出800千克。还剩下多少千克?合多少吨?
5.28人出去划船,小船每条票价28元,可以坐4人;大船每条36元,可以坐6人。
(1)如果每条船都坐满,有几种租船方案?
1)2、4、6、( )、( )、( )、( )。
2)20、18、16、( )、( )、( )。
3)( )、( )、17、19。
4)4、3、6、( )、( )。
5)( )、( )、15、( )、( )
二、1~20中,最大的双数是( ),最小的单数是( )
三、16里有( )个十和( )个一,19里面有( )个一和( )个十。
四、1个( )和3个( )是13,( )个一是20。
五、16前面是( ),( )后面是14。
六、选择题(填序号)
1) 1个十和1个一组成( )。
A、2, B、10, C、11。
2) 12○20
A、>, B、<, C、=。
3) 19后面一个数是( )。
A、13, B、14, C、16。
4) ( )的前面是15。
A、13, B、14, C、16。
5) 与10相邻的数是( )。
A、9, B、11, C、9和11。
七、写出比20小的单数___。
八、写出比2大,比18小的双数___。
复习目标:
1、听读识字的方法认读生字,了解笔画、笔顺及笔顺规则,初步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
2、复习汉语拼音,基本上能做到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所学声母,韵母和音节。
3、尝试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根据拼音写出要求学会的汉字。
4、会正确背诵指定的课文。复习理解或掌握课文中的词语。不断丰富、积累词汇,能在口头或书面语言中运用部分词语。
5、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基本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复习内容:
1、汉语拼音: 8声母 和6个韵母。
2、1—7单元生字认读和拼写,课文背诵与理解。
复习重难点:
重点:掌握正确的书写笔顺。认清形、发准音,掌握拼读方法,正确拼读。难点:根据拼音写出要求学会的汉字。
复习措施:
1、紧扣课后练习和单元练习,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强的查漏补缺的复习。
2、对学生易错易忘的拼音和字词进行比较,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3、复习内容要有阶段性,体现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
4、对学生进行音节词句的训练。
熊家岩小学:黄世彬
一、复习的内容
本学期主要有如下几块教学内容:
1、数的认识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正确读、写20以内数(规范
工整),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能从任意一个数进行正确数数(顺数、倒数、2个2 个数、5个5个数等);
(2)明确基数和序数的含义,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3)直观体会“十进数”的特点,两位数的组成,知道十位、个位的名称和各自表示的含义(几个十
几个一);
(4)能比较数(式)的大小,并用>、<、=连接数与算式。
2、数的运算与应用
(1)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能说出列式依据或算式意义;
(2)能看图意正确写式,(一图一式、二式、四式
含“
”
和“?”、以及三个数的加减等);
(3)能选择三个数写出四个加减算式;
(4)能解决简单的用图画呈现实际问题(求总数、求剩余、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5)能观察和填写简单的数或图形个数排列规律。
3、比较和认识钟表
(1)会正确比较多少、长短、高矮;
(2)能正确辨认时针和分针(长短
粗细
方向与快慢);
(3)会认读整时、半时的钟面,能连线和判断,会画整时、半时的钟面;能判断过1个小时,和1个小时前的整时、半时。
(4)知道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大致时间规律(整时)
如:上学
上课
放学
吃午饭
某个定点活动
睡觉等
4、空间和图形
(1)能以自已为观察标准,确定物体或数据的前后、上下、左右位置和顺序(左数右数 有几个与第几数);
(2)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会正确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数出这些图形的个数并能按标准分类。
5、分类
(1)会对一堆实物自主进行分类;(2)会按单一标准、多个标准分类
二、复习重难点
复习重点: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根据加、减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难点:分类和钟表的认识,用数学。
三、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在学校有了近一个学期的学习体验,初步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了一定的数学方法,数学学习兴趣浓厚。知识掌握方面有90%以上的学生掌握较好;技能方面有80%以上学生达到一年级现阶段应有水平,如口算1分钟完成;听讲常规、行为习惯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有少数学困生还不能很好的掌握学习方法,需要针对每个人的实际问题分析,查漏补缺,对症下药。
四、复习措施
根据本班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措施进行复习:
1、将学生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进行梳理,形成互相联系的知识网络。巩固强化算理和算法。
2、利用变换练习,游戏活动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加强对20以内加减法算式的练习。
4、收集平时的错例进行专项练习。
5、加强对中下生进行个别辅导
五、课时安排
复习内容
课时1、20以内的数
1课时2、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2课时
3、认识图形、认识钟表。
1课时
4、比一比、分类
1课时
5、用数学
1课时
6、综合练习
2课时
期中考试结束了,对本次成绩非常不满意,这份试卷的难易程度中等,只有一道题目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大部分学生都在这里丢分,其他题目在考试前都反复接触过,可仍有部分学生做错,为什么?针对这种现象,仔细反思,到底是自己没有讲清楚,还是教学方法、教学常规上存在薄弱之处。对于这个问题,我从几个方面做了一些分析思考。
一、学生方面
1、学生的认知能力参差不齐,班上人数虽不多,但各种层次的学生都有,造成有时上课难以做到教学面向全体,兼顾优、中、差。正是因为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强弱之分,所以我们不能认为自己讲了很多遍之后,学生就记住了、掌握了。
2、相当一部分的同学基础知识不扎实,不过关。有几个学生甚至连加、减的运算都不导致做起题来丢三落四的,错误百出。还有部分学生中存在着思维不够灵活,在运用所学知识方面不够灵活,题目稍微“转了个弯”,就解答不出来;另外,由于做题不够小心谨慎,也容易失分。而失分的原因多在于做题马虎,不细心,把数字看错或漏写。这里面也包括一些优等生。
3、学生对成绩对知识的掌握缺乏必要的责任感,很多同学无所谓,当时讲能明白,过后没有巩固,过了几天又忘了。
4、有一部分学生,年龄较小习惯差,还有一部分学生在生活和学习无法得到父母的照顾和指导,在家学习上无人指导和监督,就变得自由散慢,学习无自主性。
二、教师方面
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作为老师,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挖掘教材不够深,知识的渗透度不高,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
2、对后进生的耐心辅导不够.3、对学生每节课所学知识点巩固的不够及时,主要是不能及时检查家庭作业,不能及时批改作业。
4、与家长缺少沟通。主要是不能及时向家长反应学生在校的一些不良学习习惯。
三、采取的措施
面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为了能更好的完成下学期的教学任务,在以后的教学中,将采取以下措施:
过关。就因
1、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做到一步一个脚印的教学。每一个知识都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过关,尽量帮学生批改书上的习题,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
2、狠抓后进生,采用多种方法帮辅,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对他们的 作业争取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针对学困生,让他们知道自己为什么差,差在什么地方,同时,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奋勇争先,力争赶上优秀生;优秀生,让他们平时不仅要管好自己,使自己天天向上,还要经常帮助学困生。开展“一帮一”教学的活动,让每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都与成绩较差的学生交朋友,互为小老师,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和提高。
3、教育学生计算细心,做题后及时检查、验算,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注重拓宽知识面,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5、教学中注意题意的引导要全面深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识题能力。
6、注意与生活实践多联系,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
7、增加练习题量,提高学生灵活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学得活,记得牢,能做到举一反三。
一、拼音
1、写出由下列单韵母可以组的复韵母。( 8分)
a o e i u ü
2、给下面的`字母分类。( 9分)
ai b zhi yuan ui f yin r ei yun ci h l o ang er yue yu
声母:
韵母:
整体认读音节:
3、我能把音节补充完整。(4分)
l—üè→( ) j—( )—ɑn→juɑn h—u—ó→( )
q—ǘn→( ) ( )—inɡ→minɡ x—ü—ǎn→( )
ch—én→( ) ɡ—u—( )→ɡuànɡ
4、我会连。[10分]
电话 sōng shǔ 礼物 lǐ wù
松鼠 tái dēng 知道 zhī dào
报纸 luó bo 飘落 piāo lu
萝卜 bào zhǐ 告诉 gào su
菜园 cài yuán 漂亮 piào liang
二、字、词、句。
1、我会读拼音写汉字。[8分]
kāi xīn fēnɡ yún jīn nián ɡōnɡ zhènɡ
diàn chē yǔ yī zhōnɡ wén mǎ shànɡ
2、读拼音写笔画,再写出带有笔画的汉字。( 4分)
shù gōu shù wān gōu
héng piě shù zhé zhé gōu
3、按要求填空。[6分]
“皮”共有( )画,笔顺: ,第三画是( )。
“火” 共有( )画,笔顺: ,第二画是( )。
“出” 共有( )画,笔顺: ,第三画是( )。
4、比一比,写一写,我给生字找朋友。[10分]
走( ) 手( ) 生( ) 木( ) 两( )
足( ) 毛( ) 升( ) 目( ) 雨( )
来( ) 几( ) 巾( ) 有( ) 东( )
米( ) 儿( ) 今( ) 又( ) 车( )
5、我会写反义词。[3分]
大——( ) 进——( ) 黑——( )
短——( ) 多——( ) 左左——( )
6、把下面的字减一笔或加一笔,变成新字再组词。( 6分)
灭 ( ) 王 ( ) 人 ( )
日 ( ) 禾 ( ) 生 ( )
期中考试结束了,对本次成绩非常不满意,一年级有三个班,平均分最高分为89.79分,最低分是88.28分,也就是我的一三班。成绩非常不理想。一三班有39人,参加考试的人数为29人,其中最低分是66分,满分有3人,70—80分阶段的有1人,80—90分有16人,90—100分的有16人。这份试卷的难易程度中等,只有一道题目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大部分学生都在这里丢分,其他题目在考试前都反复接触过,可仍有部分学生做错,为什么?针对这种现象,仔细反思,到底是自己没有讲清楚,还是教学方法、教学常规上存在薄弱之处。对于这个问题,我从几个方面做了一些分析思考。
一、学生方面
1、学生的认知能力参差不齐,班上人数虽不多,但各种层次的学生都有,造成有时上课难以做到教学面向全体,兼顾优、中、差。正是因为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强弱之分,所以我们不能认为自己讲了很多遍之后,学生就记住了、掌握了。
2、相当一部分的同学基础知识不扎实,不过关。有几个学生甚至连加、减的运算都不过关。就因为对所学知识掌握不扎实、不牢固,导致做起题来丢三落四的,错误百出。
还有部分学生中存在着思维不够灵活,在运用所学知识方面不够灵活,题目稍微“转了个弯”,就解答不出来;另外,由于做题不够小心谨慎,也容易失分。而失分的原因多在于做题马虎,不细心,把数字看错或漏写。这里面也包括一 些优等生。
3、学生对成绩对知识的掌握缺乏必要的责任感,很多同学无所谓,当时讲能明白,过后没有巩固,过了几天又忘了。
4、有一部分学生,年龄较小习惯差,还有一部分学生在生活和学习无法得到父母的照顾和指导,在家学习上无人指导和监督,就变得自由散慢,学习无自主性。
二、教师方面
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作为老师,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挖掘教材不够深,知识的渗透度不高,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
2、对后进生的耐心辅导不够.3、与家长缺少沟通。主要是不能及时向家长反应学生在校的一些不良学习习惯。
三、采取的措施
面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为了能更好的完成下学期的教学任务,在以后的教学中,将采取以下措施:
1、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做到一步一个脚印的教学。每一个知识都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过关,尽量帮学生批改书上的习题,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
2、狠抓后进生,采用多种方法帮辅,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对他们的作业争取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针对学困生,让他们知道自己为什么差,差在什么地方,同时,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奋勇争先,力争赶上优秀生;优秀生,让他们平时不仅要管好自己,使自己天天向上,还要经常帮助学困生。开展“一帮一”教学的活动,让每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都与成绩较差的学生交朋友,互为小老师,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和提高。
3、教育学生计算细心,做题后及时检查、验算,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注重拓宽知识面,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5、教学中注意题意的引导要全面深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识题能力。
6、注意与生活实践多联系,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
7、增加练习题量,提高学生灵活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学得活,记得牢,能做到举一反三。
在下半学期里,我将根据上半学期所得的情况和制定的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一、默写单韵母。(6分)
二、按顺序在()里填上声母。(6分)
b()()fj()x()ch()()
三、照样子拼读,写出拼音。(10分)
b—ā→bāt—óu→
j—ǚ→f—ēi→
l—ǐng→h—u—ā→
四、选拼音,写在图下面的四线格里。(16分)
zhú sǔn xiǎo gǒu yù mǐ xióng māo
一、我会按顺序默写单韵母。(3分)
二、我也会按顺序默写声母。(12分)
三、我能在整体认读音节下面划“—”。(6分)
jiāo wu yonɡ zhi xiánɡ die yuan xionɡ rì
yīnɡ ye zhōnɡ bú xuán niú sǎo zhuō yuè
四、我会拼读,也会连线。(8分)
尺子苹果星星西瓜
pínɡ ɡuǒ chǐ zi xī ɡuā xīng xinɡ
月牙小羊木头太阳
xiǎo yánɡ yuè yá tài yánɡ mù tou
五、我能在正确的的.音节后面打“√”。(共6分)
1、wǒmen() 2、lǎoshī() 3、kāihuì()
wǒmén() lǎosī() kāihuéi()
五、读拼音,写汉字。(8分)
shān shuǐ huǒ
六、照样子,写下面的字。(9分)
六 早()
牙()四()
七、读拼音,写反义词。(9分)
dǎ——xiǎoshàng——xiàshu——huo
八、读拼音,写词语。(10分)
mù mǎ xi ni shāng shui zi shàng
九、读拼音,填空。(20分)
tíng tái lìu qī zuò bā jǐu shí zhī huā
1、亭台座,枝花。
yòng shǒu yòu yòng nǎo cái néng yóu chuàng zào
2、脑,能有创造。
十、填空,读句子。(6分)
tài yáng shēng qǐ lái le
小学一年级语文独立作业
班级 姓名等级
一、我们已经学完了所有的.声母,你能按顺序填一填吗?
b ( ) m ( ) d ( ) n l g ( ) h j ( ) x zh ( ) sh( ) z c ( ) ( ) ( )
二、把下面的字母送回家。
m iu en ci y un wu
d yu eng g ying w yi
声母
韵母
整体认读音节
三、看图,与相应音节连线。
ài xīntài yáng xīng xīng xiào liǎn
四、分解合成音节。
ju ( ) ( ) sh an( )
que ( ) ( ) x ü ( )
lüe ( ) ( ) g u ang ( )
五、看拼音写词语。
wǒ men yòng cānmù mǎ
餐 | ||
lì zhèng liú shuǐ zǎo shàng
流
六、根据拼音写出下面的笔画。
shù wānshù wān gōu
xié gōu shù zhé zhé gōu
héng zhé wān gōu
七、我会把拼音和汉字连起来。
dōngchūguāzuǒ érgé
出 瓜 东 革 左 儿
九、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公园里有 桥、 车和 洞。
2、 有两 宝,双 和脑。
3、一去二里,烟村家。
一、填补空白。(每题2分,共24分)
1.根据14×35=49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14×350=140×350=()
2.一瓶“可乐”250毫升,20瓶共()毫升,合()升。
3.计算498×21时,可以看作()×()来估算,结果大约是()。
4.在里填上“>,<”或“=”。
4升3999毫升7000毫升6升
25×2825×4×7160×21160×20+20
5.4个小朋友互相握一次手,一共要握()次手;他们互相寄一封信,一共要寄()封信。
6.用右图的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三角形
或()三角形。
7.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第三条边的长度一定大于()厘米,同时小于()厘米。
8.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它的一个底角是45°那么它的顶角是()°,按角分,它又是一个()三角形。
9.四边形内角和是()°,五边形内角和是()°。
10.右图中,有()个平行四边形,()个梯形。
11.把下列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
40×3=120480÷120=456+4=60
12.一只量杯中装有400ml的水,当放入两个相同的玻璃
球后,水面刻度指示为600ml,每个玻璃球的`大小相
当于()ml的水。
二、火眼金睛。(对的打“√”,错的打“×”)(5分)
1.2、5、8三个数字能组成6个不同的三位数。()
2.制作“杯琴”时,杯子相同,水的多少不同,敲出的声音就不同。()
3.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角。()
4.460+40÷5加上括号变成(460+40)÷5,运算顺序发生变化。()
5.“算24点”时,如果是1、3、5、7四张扑克牌,是算不出“24”的。()
三、择优录取。(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5分)
1.与25×120的积不相等的算式是()。
A.250×12B.25×40×3C.25×4+30
2.一升水正好倒满5个纸杯,那么一个纸杯的容量是()。
A.毫升B.200毫升C.500毫升
3.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是相对应的,右图中
与底边40相对应的高是()。
A.10B.20C.40
4.在4名男生和3名女生中挑选出一男一女两名主持人有()种组合。
A.7B.8C.12,
5.由于小马虎把20×(□+2)错算成了20×□+2他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相差()。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复习计划】推荐阅读: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复习计划03-26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07-07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03-21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02-04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质量分析09-28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11-07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计划06-30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复习知识点归类07-12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计划09-29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复习计划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