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半期试题(推荐6篇)
重庆八中
命题:余东 审题:王亚岚 校对:余东、王亚岚
一、基础知识:(40分)
1、下列加点字字音字形都无误的一项是()(3分)
A、解剖(pōu)长髭(zī)锃亮(zhâng)风雨如磐(pán)B、匿名(lì)鬈发(juǎn)掠起(lüâ)目光灼灼(zhuó)C、号叫(háo)脂粉奁(lián)蜿蜒(wān)罄竹难书(qìng)D、尴尬(gān)酒肄(sì)宽恕(shù)黯然失色(àn)
2、下面的句子依次应填的词语是()(3分)
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 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A.虽然 但是 尽管 然而 B.由于 所以 终于 但是 C.因为 虽然 终于 然而 D.因为 所以 尽管 但是
3、请各用一个成语替换下面语段中加横线的部分,使语言更精炼。(4分)
生活就像一条千回百折的小溪,需要我们有无论经受多少挫折都决不退缩①的勇气。生活是一位公正的法官,他不会宽恕那些蹉跎岁月的“玩看”者。如果没有脚踏实地的跋涉,一切幻想都是非常空虚不切实际的②。生活中有酸甜苦辣,也有喜悦、恼怒、悲哀、快乐③。我们要踏着青春的脚步,快快追赶,追赶属于自己的生活,做一个勇敢的不断向前奋进④的开拓者,争得青春无悔!① ② ③ ④
4、请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话
乘车时希望有个座位,这无可厚非,坐着毕竟比站着要舒服。但是,也应该看到,那些年纪大的老人,(a)只能站在车厢内随着车辆的颠簸而摇摇晃晃,(b)由于体质弱“竞争”不过年轻人,(c)他们会不会因体力不支而跌倒?车厢内有人想过这个问题没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重老人,古人都推崇备至,我们怎能连古人都不如呢?面对老弱病残,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3分)
(1)文中有一个句子因用词不当而造成表意重复,应该删去的是:
(2)文中画直线的句子(a)(b)(c)顺序不恰当,应调整为: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意有缺陷,应改为: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国家教育部为加强各校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计划实施,特制定了响当当,硬邦邦的五项措施,遏止学术腐败现象。
B.对于南京大学“辛酸父亲”来信事件,有关人士认为应该理性看待,不能不管三七二十一,全部否定。
C.共同犯罪,特别是重大经济犯罪,案犯之间盘根错节,每个案犯的存在都以其他案犯为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拔出萝卜带出泥”就有可能。
D.我的父亲1965年报考名牌中学,虽然成绩优异,但由于家庭出身不好,最终榜上无名,只能成为名牌中学的门外汉。
6、读对联,注意揣摩其中的寓意。下边是某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题写的两幅对联,请写出此人具有哪些具体的兴趣爱好。(2分)
(1)品韵方晓丝竹雅(2)和二弦撷趣生旦净
执毫始觉草篆神 调七彩寄情梅竹松
7、根据下面画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2分)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 仿写:,;,;
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3分)
网络的开放性对于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而开放性所带来的有害信息的泛滥,是青少年网络行为失范的环境因素。劳凯声教授指出,我们的道德教育缺乏对个体作为一个公民的基本道德品质的培养,对个体缺乏足够的重视,使青少年在德育过程中没有形成最基本的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道德品质,更未将这种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内在道德要求。网络社会所要有的道德是一种以“慎独”为特征的道德。即在个人独处之际,没有任何的外在监督和控制,也能遵从道德规范,恪守道德准则。传统社会中以服从为主的道德范式在网络社会中已部分失效了。(1)青少年网络行为失范的原因是。(2)规范青少年网络行为的有效措施是。
9、孩子是家长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为了孩子,很多家长尽力满足孩子的要求。但也有专家疾呼:再富也要苦苦孩子。就此,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要陈述理由。(理由至少两点,看法深刻另加1分)(2分)
10、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标上“√”,错误的标上“×”。(4分)(1)“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描写了海燕“高傲地飞翔”的气势,突出了海燕搏击风云、无所畏惧的性格()
(2)鲁迅在《雪》的自然景物描写中寄托了自己的爱憎之情,向往江南雪中美景,而憎恶朔方的雪景()(3)句子成分是指构成句子的各个相关的部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主语和谓语处于第一层面()(4)《屈原》全剧共分五幕,《雷电颂》选自第五幕第二场。风雷电象征了破坏社会的力量()
11、积累、赏析(11分)
(1)夹岸高山,皆生寒树。(1分)(2),松柏有本性!(1分)
(3)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当人们看到陈旧的事物日趋没落,新生的事物逐渐兴起时,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包含着新陈代谢规律的两句诗:“,”。(2分)(4)《过零丁洋》中比喻飘摇不定的南宋朝廷的一句是。(2分)(5)请写出《水调歌头》中表现人生哲理的句子。(2分)。
(6)诗歌赏析
西 部 扬 帆
我等得太久太长,啊!喊一声号子振一回臂膀,祖辈都有富裕的梦想,冒一回那风险的潮涨。啊!高原的罡风大漠的太阳,抖落历史的荒凉,没有吹弯我负重的脊梁,披上世纪的盛装。未晒干我图强的渴望。终于等来大船的起航,撕开千年的屏障,冲一次那开发的巨浪,露出宽阔的胸膛,更新岁月的万象,拥抱开发的曙光。奏响时代的绝唱,我等得太久太长,注:[罡](gāng)强烈
认真阅读上面歌词后,请从文学欣赏的某一两个角度,谈谈自己的欣赏感受。(3分)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习题12-17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①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②是人多以③书假余,余因得遍观全书。
12、在上文括号内填入省略的内容。(2分)
13、解释加“•”的词。(3分)
致: 走: 逾约:
14、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15、用简洁的文字概括这个文段的内容。(2分)
16、用原文回答,课文是如何解决“嗜书”和“家贫”这一矛盾的?(2分)
17、认真揣摩“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此句中“稍”的深刻含义。(3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阅读文段,完成文后题
(一)(10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的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18、朔方的雪的质地、形态是怎样的?(2分)
19、联系全文内容填空。(2分)
滋润美艳的“南方的雪”寄托了作者对 的炽热追求,旋转飞腾的“朔方的雪”蕴蓄了作者 的斗争品格。在这两幅鲜明的对立的图景中,贯穿了作者一个共同的哲理:,抒发了作者。20、试分析打“• ”的词语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2分)
21、作者用重墨写江南雪的美艳,孩童的欢乐、雪罗汉的有趣,表现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而且因为雪罗汉的消融流露出对美好事物不能常在的惋惜,但作者并不是沉迷于优美然而虚幻的情境中以求得精神上的安慰,渴望从自然的伟力中汲取斗争的勇气和力量。试结合“蓬勃地奋飞”、“灿灿地生光”、“旋转升腾”等词语。谈谈你对北方的雪的理解。(4分)。
(二)(20分)心中有个世界
①总爱一个人悄悄翻开一本诗词集,时光就极静极静地拂着面颊,流过。心沉醉在长短句中,好舒适。于是就有了一个好舒适的名字——境界。②进入了“境界”,长短句就有了一种音乐流程般的美。读来,满口噙香。顺着音乐流出的是:如七弦古琴的低低哀诉,如吴侬软语的绵绵温柔,如朔风胡马的悲壮,如大漠风沙的豪迈。深山古寺的空灵,天地一沙鸥的浩渺,江湖夜雨的漂泊,银鞍白马的飘逸,尽融于此境界中。
③心中印满了诗词,以至稍有触动,就要流出来。窗外下雨——“幕雨萧条过凤城,霏霏飒飒重还轻”“雨滴梧桐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点燃一盏孤灯——“落叶他乡村,孤灯独夜人”“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皓月当空——“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每天发生在身边的事何止听雨、观灯、弄月?于是都在诗词的感觉中度过。心细腻到了极点,就会变得多愁善感,如那位林妹妹。花开花谢,草青草黄,雁来雁往,都能惹人洒几滴泪珠。然而就在悲伤的一刹间,又感觉一种诗词境界的美,它的名字叫忧郁。
④在古诗词中,好像那流传千古的名句中都有一丝淡淡的忧郁。“丁香空结雨中愁”“一江春水向东流”“人比黄花瘦”,莫不如此。当读到这些诗词时,细细吟诵品味,于是心也沉浸在这种氛围中了,好像自己就是那位红楼怨女、天涯游子。
⑤爱品味这种忧郁的滋味,也喜爱那些悲凉的怨歌。如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每句话都是一幅画,每幅画都能引发人的许多联想。读它,就如同在清冷月光下长吟,幽深、清远又寂寥。⑥常有人问我:“你工作之余的生活是什么?”我说:“读古诗词。”于是,一种异样的眼光就无可回避地落在我身上了。古诗词太静,太遥远,静得有些枯燥,遥远得又捉摸不定,但可爱的就是这静,就是这遥远,静中却能激起心上的惊涛骇浪,遥远却能向你心中更深处靠近。
⑦当一本本诗集词集刻在脑中,诗词的精华也融于精神中,忽然发现:不管是在象牙塔内还是飘然于塔外,只要我爱,时光就会静静地流过,拂过面颊。
⑧身外有个世界,杂乱纷繁的世界。心中有个世界,古诗词的世界,静静的,静静的„„
22、请你对第③段“心中印满了诗词,以至稍有触动,就要流出来”中加点的“流”字进行赏析。(3分)
23、第③段中加点的“林妹妹”指的是《 》中的,这本书的作者是。(3分)
24、古诗词中写“月”或“雨”的句子很多,除了作者在文中引用的,请你再写出两句写月或雨的古诗词。(4分)
25、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⑤段作者“爱品味这种忧郁的滋味”的原因。(3分)
26、作者心中有个什么样的世界?作者为什么充满深情地赞颂心中的这一世界?(3分)
27、古诗词中你喜欢读谁的?为什么?结合你的阅读感受谈一谈。(4分)
(三)(10分)
人类何时飞出太阳系
人类的航天时代,如果从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算起,已有40多年的历史。这期间,人类挣脱了地球的引力,飞出了地球村,登上了月球。可人类总嫌飞天的步伐太慢,总以焦急的心情盼望着——如何才能飞出太阳系,进入宇航时代。20世纪70年代人类放飞的太空天使“先驱者”和“旅行者”探测器,到目前已飞出了二三十年,跋涉60亿千米,已飞越了最远的冥王星轨道,但它是否已飞出了太阳系呢?
其实,太阳系的边界十分广阔,如果以太阳风影响所及的范围来计算,半径可达135亿千米~180亿千米;如果以太阳的引力所及的范围来计算,半径可达15万亿千米,约1.5光年。由此可见,上述的飞行探测器离太阳系的边界还差得很远很远。从宇宙的尺度来说,太阳系只是沧海一粟,跨越一条小河沟容易,要跨越大洋,就必须具备足够的条件。就目前人类对宇航的了解认识所具有的航天技术,对宇航来讲是远远不够的,还远远不能适应飞出太阳系的要求。
所以“先驱者”与“旅行者”探测器只能算是冲出地球大气层的“航天”,还远远谈不上冲出太阳系的“宇航”。对于飞出太阳系的宇宙航行来说,眼下还只是一张白纸,任凭人们去设计、去幻想。目前人们的设想之一是必须开发质量小、作用时间长和高能的空间动力能源。如电能火箭、激光火箭、核能火箭以及微波动力飞船、激光动力飞船、反物质推进星际飞船等等。必须大大提高宇宙飞船速度,以每秒几百千米、几千千米、几万千米甚至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飞行,这样,人们在数十年的有生之年,才有可能飞出太阳系,去别的恒星系、银河系或更遥远的星系进行星际航行。
何时能飞出太阳系,取决于我们地球人类的智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努力吧,也许在几十年、上百年后,人类向往星际航行的梦想就会成为现实。
28、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请从文中摘录出能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3)
29、联系全文内容,说说第2段中加点的“沧海一粟”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
30、请简要概括出“先驱者”与“旅行者”没有飞出太阳系的原因。(2分)
31、如果有一天人类飞出了太阳系,实现了星际航行的梦想,能够充分利用太空资源,人类的生活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请发挥你的想象,描述一个人类未来生活美景的片断。(3分)
四、写作(55分)
纽约公共图书馆前馆长,卡•耐基金会总裁瓦顿曾说起他的童年:他出身贫寒,6岁丧母,祖母在伊朗北部山区把他带大,她曾经告诉小瓦顿:“孩子,有两点你一定要记住:第一是出身,这一点你无法改变;第二是你的人格,而这一点则任你控制,你可以失去你的健康与你的财富,但永远不要失去你的人格,你的人格永远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请在“ ”线上填上词语完善题目,并以《 掌握在自己手里》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供参考词语(命运、前途、学习、进步、成功„„)
重庆一中2004—2005学下期初二年级半期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40分)
1、C(3分)
2、C(3分)
3、①百折不回或百折不挠 ②海市蜃楼或空中楼阁,如答“虚无缥缈”也视为正确。③喜怒哀乐。④勇往直前。(此题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4分)
4、(1)删去“年纪大”或“老”。(2)将b句放到a句前。(3)修改正确即可。例:面对老弱病残起身让个座,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3分)
5、D(“门外汉”指某方面的知识还没入门的外行,而不是指站在门外的人)(2分)6(1)音乐、书法(2)戏剧(京剧)绘画(2分)
7、示例:读《西游记》,我们能学到孙悟空的嫉恶如仇;读《红楼梦》,我们能体会到封建社会大家庭衰落的必然性;读《格列佛游记》,我们了解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朽与罪恶,读《童年》,我们体会到当时俄罗斯下层人民生活的苦难;读《水浒》,我们感受到什么是义薄云天。(3分)
8、(3分)(1)青少年自我监控能力不强,开放性所带来的有害信息的泛滥(1分)(2)加强对青少年自律性道德的培养。(2分)
9、(1)看法:家长尽力满足孩子是很有必要的。(只要答到对一个方面的看法即可)(2)理由:溺爱①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②不利于磨练克服困难的意志;③不利于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④导致依赖心理严重;⑤养成懒惰的行为习惯(也可以从正面来答,意思对即可。能论述“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是应该的,或“苦”也要注意一个度即为看法深刻)(2分)
10、(1)√(2)×(3)√(4)×(4分)
11、(11分)(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1分)(2)岂不罹凝寒(1分)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分)(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2分)(5)人有悲观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2分)(6)(1)歌词表现的是当今社会的重大主题——西部开发,以拟人化手法形象地展示了西部的等待渴望、扬帆起航、乘风破浪、驶向辉煌的企盼与希冀,表现西部儿女不甘落后、渴望进取、英勇奋斗、与时俱进、用浓墨重彩来描绘宏伟蓝图的美好心愿和精神面貌。(2)歌词中句句散射出铿锵之声,处处洋溢着豪迈之情,给人信心和力量,催人昂扬和奋进。(3)歌词构思精巧,句式中排比与骈散结合,韵律和谐优美,语言铿锵有力,气势恢宏磅礴,尤其是多数句子前面的动词运用,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西部人民的阳刚之美,壮志豪情、勇于奋斗敢于实践的个性特点和伟大气魄。(3分)
12、余、余(2分)
13、买到 跑 超过约定的期限(3分)
14、手指冻得不能够伸开、弯曲,也不敢放松。(4分)
15、叙述幼时求学情形,写得书之难和读书刻苦。(2分)
16、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2分)
17、“稍”有稍稍之意,这里强调他坚守信约,决不耽误,即使困难再大也是这样。(3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10分)
18、如粉,如沙,决不粘连。(2分)
19、美好理想 反抗冷酷的现实社会 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
天一般美好的世界 同凛冽的严冬一样的社会勇猛奋战的激情(2分)20、作者在描写完江南的雪之后,用一个峻急的“但是”转入对“朔方雪”的描述,强调了朔方的雪在作者心中的位置。(2分)
21、孤独的北方的雪俨然一个斗士,在凛冽的天宇下,它“蓬勃地奋飞”,弥漫于天际中,“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像是一个奔放的挑战者,“灿灿地生光”是那么夺目、那么壮观,在孤独寂寞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义无反顾,决意向死而生,“从无希望中得救”。(4分)
(二)(20分)
22、“流”字一方面表现了作者积累诗词之多,联想之丰富;另一方面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3分)
23、红楼梦 林黛玉 曹雪芹(3分)24例:写月的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写雨的有“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等(4分)。
25、因为忧郁是一种诗词境界的美,更容易令读者的情感与主人公融合,产生共鸣(3分)。
26、作者心中有一个古诗词的世界。因为这一世界寄托了作者远离尘世喧嚣、世俗纷争,追求宁静、淡泊情怀。(3分)
27、(略。从某一角度展开,可从风格、情怀、语言、意境等方面考虑;可适当引用诗句。例如:我喜欢杜甫诗的沉郁顿挫;喜欢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等。)(4分)
(三)28、时间顺序。1957年→20世纪70年代→目前→眼下→几十年、上百年后(时间顺序1分,找出词语2分)(3分)
29、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太阳系在宇宙中很小很小。(2分)30、原因:(1)太阳系的边界十分广阔;(2)目前人类对宇宙的了解认识和所具有的航天技术,对宇航来讲还远远不够,还远远不能适应飞出太阳系的要求。(2分)
31、答案多元。想象要新颖奇特,合乎情理,描述要生动形象,语言要简洁流畅。(3分)
Ⅷ.词语运用 (1×5分)
根据句意, 用所给单词、短语的适当形式填空, 每词或词组只限使用一次。
61. He __________________ the bike.
62. We wear the caps __________________ us from the sun.
63. You should do your homework by ___________________.
64. One _________________ of the teachers in our school are women teachers.
65. By doing the experiment, the students Mr. Wang’s theory was right.
Ⅸ.连词成句 (标点已给出) (1×5分)
66. a, not, why, have, res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 of , is, made, Danny’s, hat, stra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8. is, my, how, clever, sist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9. is, its, the, for, city, lake, famous, beautifu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0. I, the, up, sun, this, before, woke, rose, morn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X. 任务型阅读 (2×5分)
阅读短文, 并按要求完成71 ~ 75题。
Forests have always been useful and important to the people who make use of them in many ways. Every day trees are serving people everywhere. Trees supply ( 提供 ) people with fruits and building materials ( 材料 ) in the form of wood. Without trees it would be impossible to build houses, boats, bridges and so on. Furniture, such as desks, chairs and beds, is made of wood. Trees can stop people from the terrible heat.
71题判断正误 (“T”表示正确, “F”表示错误) ;72题完成句子;73 ~ 74题简略回答问题;75题将文中划线句子译成汉语。
71. Without trees it would be possible to build houses, boats, bridges and so on. ( )
7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s very important to plants.
73. What are desks, chairs and beds made o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4. What is the result if there were no forest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Ⅺ.书面表达 (10分)
76. 写一篇短文, 介绍一下家乡 (hometown) 张家口的气候特点, 并叙述在不同季节里人们的活动。要求60—80个单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英语答案
卷 I (70 分)
听力部分 (1×20分)
1—5. B A C B A 6—10. C B C A A
11—15. C B C A B 16—20. B B C C A
笔试部分 (50分)
V. 单项选择 (1×20分)
21—25. D A D C B 26—30. A B D C B
31—35. B B C D A 36—40. C C B D A
VI. 完形填空 (1×10分)
41—45. B C D C D 46—50. D A B B D
Ⅶ. 阅读理解 (2×10分)
51—55. D C A A D 56—60. D B B C A
卷Ⅱ (30 分)
Ⅷ. 词汇 (1×5分)
61. fell off 62. to protect 63. yourself/yourselves
64. fi fth 65. discovered
Ⅸ. 连词成句 (1×5分)
66. Why not have a rest?
67. Is Danny’s hat made of straw?
68. How clever my sister is!
69. The city is famous for its beautiful lake.
70. I woke up before the sun rose this morning.
X. 任务型阅读 (2×5分)
71. F 72. The rich surface soil
73. They are made of wood. 74. The land would become desert.
75. 过去人们没有足够的自然科学知识, 他们砍到了他们居住地的太多树木, 并且从不种新的。
Ⅺ. 书面表达 (10分)
One possible version:
Zhangjiakou is my hometown. It is a beautiful city. The weather here is very different in the four seasons. In spring, it often winds, and people like fl ying kites. It is a little hot in the day time in summer, so people like to go swimming. In autumn, it’s cool and sunny, you can go and have a picnic outside. In winter, it’s very cold and there are many snowy days. People can go skating or skiing. I like my hometown.
一、评分原则
1. 本题总分为 10 分, 按五个档次给分。
2. 评分时, 先根据短文的内容和语言初步确定其所属档次, 然后以该档次的要求来衡量, 确定或调整档次, 最后给分。
3. 文中若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或地名, 酌情减分。
二、评分标准
三、说明
1. 内容要点可以用不同方式表达。
1. 阅读微型语段,回答(1)—(4)题。
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liàn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不过用萤火虫照亮来读书,而且一夜读到天亮,这能行吗?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大gài是不行的。(选自课文《端午的鸭蛋》)
(1)给加下划线字注音。
A.东晋_______B.卷子_______
(2)按拼音写汉字。
A.liàn[ ]囊B.大gài[]
(3)请在田字格内写出两个与“囊萤映雪”词义相近的成语。
(4)请谈谈你了解了“囊萤映雪”这一典故后的感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回忆课文有关知识,选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 )
A.《云南的歌会》字里行间洋溢着沈从文对自然、人、艺术的品味与赞赏。
B.《端午的鸭蛋》十分典型地体现了汪曾祺散文“小叙事”的特点,我们从中品尝到了人生的滋味。
C.萧乾的《吆喝》写的是现实生活中业已渐行渐远的“生活交响曲”,质朴简单,但趣味良多。
D.冯骥才的《春酒》是一篇诗化的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对童年、对故乡和对母亲的无限追思。
3. 请在下面语段的“□”内填写恰当的短语,以展示歌会酬和的方式。
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选自《云南的歌会》)
4. 某理发店打出了这样一则广告:“美丽从头开始。”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请说说其中的妙处,然后根据这一职业的特点,拟写一副对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仿照句中加横线的部分,补全句子,要求句式相似,意旨相通。
我爱读书,经常在书的海洋里遨游。读《西游记》,我仿佛跟随孙悟空去西天取经,领略了他斩妖除魔的高超本领;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全诗句,并指出它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
曾经沧海难为水,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下面四个句子中,反映出我国古代民风民俗的一句是( )
A.沙场秋点兵 B.零丁洋里叹零丁
C.箫鼓追随春社近 D.闲来垂钓碧溪上
8.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陕北民歌“信天游”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过去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再现。过去和现在,陕北民歌“信天游”都以它那高昂的气势、悠扬的旋律和催人泪下的真情感动着不同时代的人。但是,由于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陕北民歌“信天游”同样面临着危机,特别是年轻一代对艺术的时尚化追求,更使得陕北民歌处于被冷落的境地。
材料二:我国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针政策已被确立;2005年12月,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1)阅读了上面的材料后,小明和萧军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小明认为应该保护“信天游”,保护传统文化;萧军则认为时代总是在发展的,总会出现新的艺术形式,不需要保护“信天游”。你的观点是怎样的?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增强人们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请你拟写一则宣传标语。(不超过2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及分析
(一)阅读《云南的歌会》选段,回答9—11题。
在昆明乡下,一年四季,早晚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由呈贡赶火车进城,向例得骑一匹老马,慢吞吞地走十里路。有时赶车不及,还得原路退回。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有时面前三五步路旁边,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经赶马女孩子一喝,才扑着翅膀掠地飞去。这种鸟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像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
9. 请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选段用了很多笔墨描写景色,这和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何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选段的场面描写在写作方面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端午的鸭蛋》选段,回答12—18题。
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丝□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槛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避邪吗?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把点着的黄烟子□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
12. 依次填入文中“□”内的动词,恰当的一项是:( )
A.绕灌扔抵B.绕装丢顶
C.缠装扔顶D.缠灌丢抵
13.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端午节的哪些风俗?这些风俗反映了家乡人怎样的心理与追求?
风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理与追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既然文题为《端午的鸭蛋》,作者为什么用大段文字来写家乡端午的其他风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对施放“黄烟子”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一种燃放的炮仗。B.用以熏除室内的害虫。
C.用来避邪。D.给小孩练习写字。
16. 这段文字写家乡风俗是从成人还是孩童的视角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作者在选段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在你的家乡,人们是怎样过端午节的?对过端午节,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课外美文《坐歌堂》,回答19—24题。
坐歌堂
张喜洋
在川西北农村,至今仍保留着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坐歌堂”。
姑娘出嫁的前一天晚上,众多亲朋好友和左邻右舍早早聚在女方家的院子里,摆上十几桌酒席,在四川叫做吃“十大碗”。顾名思义,“十大碗”就是每桌限定十个菜,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四川的传统菜,像扣肉、东坡肘子、墩子肉等。这些菜都是厨师用竹制蒸笼蒸出来的,空气中弥漫着四川特有的咸菜香。土制的高粱酒香在席间弥漫,混合着菜香味儿,夹杂着锅碗瓢盆交响曲,渗和着乡亲们的欢声笑语,婚庆气氛格外热烈。孩提时代的我,觉得那就是农村最美好的生活。
“十大碗”刚一散席,只见三四张八仙桌往堂屋正中并排一放,两边都摆上长条木凳,供大家围坐。这时,出嫁女由村中两个年龄较长的姑娘陪伴着坐在八仙桌的最上方,“坐歌堂”节目就要开场。
“坐歌堂”开场时有个规矩:大家得合唱一首歌,由村中比较有威望的长者主持,随后他宣布:“‘歌堂’开始,‘东方红,太阳升……’预备起!”黑夜中的山村被悬挂的煤油灯照得通明,这里便开始成了歌的海洋,因此,当时村里的男女老少没有不会唱《东方红》的。
虽然没有任何伴奏,但是这朴素的歌声余音绕梁,在充满浓雾而又潮湿的夜空中穿行,久久回荡在山谷中,乡亲们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欢乐。
接下来,便开始你一首、我一首竞唱。往往这首歌的最后一个字还没有唱完,那首歌在另一个角落里已开始唱了起来。歌唱者不分男女,不分尊卑长幼,不设任何奖励,反正谁的歌唱得最多,嗓门儿最亮,谁得到的掌声就最多。歌曲类型不限,不管老歌新歌儿歌,只要你不停地唱,争着唱、抢着唱,就可以通宵达旦,乡亲们越是掌声雷动、呐喊声声,主人家就越高兴,也越觉得自己有面子。有时大家因为一首歌谁先唱、谁后唱竟然争得脸红脖子粗,不过大家并不真正生气。那热烈的场面,绝不亚于港台明星的演唱会。
还记得当年奶奶唱的那首古老的川西北情歌:“陈妹儿生得一枝花呀,花呀,李哥儿看了很爱她呀,爱她呀,爱她就爱她呀,请到我家耍,说来就要来哟,我在家里打草鞋呀,打了三双零一只呀,伊儿呀儿哟,把草鞋打好了呀,我就接你到我家呀……”
长大成人后,我一直在南方的城市间穿梭,十余年没回家乡参加“坐歌堂”了,想必乡亲们“坐歌堂”的热情一定会不减当年吧!
19. 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坐歌堂”开始的时候,大家合唱《东方红》,寄托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文章结尾写奶奶唱情歌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孩提时代的我,为什么“觉得那就是农村最美好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男女老少合唱《东方红》的时候,作者说“这里便开始成了歌的海洋”,这样写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本单元结束后,任课教师组织了“到民间去采风”的活动,请把你“采撷”到的“风”写下来,与同学们共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
从以下文题中任选其一,完成作文。
作文(1) 题目:我家乡的__________节
写作前请先补全题目。要体现出家乡过这个节的风俗习惯和热闹场景,抒发自己的感情。
作文(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给“健康”下过一个定义:健康不仅仅指躯体上没有疾病,还应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健全与最佳状态。
陶行知认为“健康先健心”。
罗曼·罗兰说:“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
请以“健康”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抒写真情实感。
②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1.(1)A. j€靚B. ju€鄋(2)A.练B.概(3)凿壁借光闻鸡起舞牛角挂书悬梁刺股(写出两个即可) (4)略。2. D3. 见景生情 互嘲互赞4.这则广告运用了一语双关的手法,表明经过理发后人就会变得美丽,另一方面暗指重新开始。这一广告语指出了理发的作用,强调了理发的必要性,获得了形式美、意境美的效果。对联:换新颜从头开始,改旧貌以剪收场。5.略。 6.除却巫山不是云 出自元稹的《离思》。 7. C 8. 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即可。(1)示例:①我认为应该保护。因为“信天游”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就是保护我们的民族之根。“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②我认为不需要保护。因为历史总是在向前发展的,“信天游”也有其局限性,如果它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应该被自然淘汰。(2)略。
二、9. 山路漫歌10. 用写实的手法描绘出充满自然情趣的山野风光,为赶马女孩子的歌唱创设了动人的场景,使赶马女孩子的歌唱与山鸟的鸣唱相应和,交织成一首动人的山野田园交响曲。11.示例:场面描写要做到点面结合。12.D13.风俗有: ①系百索子;②做香角子;③贴五毒;④贴符;⑤喝雄黄酒;⑥放黄烟子;⑦午饭要吃“十二红”。心理与追求:避邪祛灾,祈福吉利、美食健体、喜庆红火。14.写家乡端午的其他风俗是为下文写咸鸭蛋作铺垫,也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恋乡情结。单是故乡一个小小的鸭蛋,就让作者难以忘怀了,何况其他呢!15. B16. 从孩童的视角写的。这样写使家乡风俗更显淳朴,使文章更生动有趣,更有人情味。17. 流露出对淳朴欢乐的童年生活、对丰富奇妙的家乡习俗的怀念之情。18. 略。19. 排比;增强语势,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地写出了婚庆的热闹气氛。20.不但营造出“坐歌堂”的气氛,而且表达了对毛主席的怀念、感激之情。21. 将文章情节推向高潮,增添了文章的情味。22. 因为“坐歌堂”表现了淳朴的民俗风情。23.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参加合唱的人员多,歌声高,热情饱满。24. 示例:贴春联;闹花灯;吃年夜饭。
新人教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分)
妖ráo()沉jìn()润如油gāo()强聒.不舍()媚.上欺下()怒不可遏.()
2、选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3分)A、谀词灰尽愕然恣雎 B、隐晦眺望拮据脑羞成怒 C、抽噎发窘辍耕一代天娇 D、禁锢旁骛扶掖红装素裹
3、下面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军人沈星勇救落水少年壮烈牺牲,英雄壮举可歌可泣....,传遍大江南北。B、巴金的《家》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很有感染力。C、易中天老师在演讲中,时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简直令同学们目不暇接....。D、这山里的天气,一会儿风,一会儿雨的,真是风雨突变....
啊。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国家发改委已对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逐步完善,新方案将成品油价周期由现行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天。B、雾霾压顶,“美丽中国”面临严重考验,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C、为了减少PM2.5,使头一遭元宵节没有燃放烟花的我市掀起了“环境监管风暴”。
D、市教委出台“减负提质十条”规定后,卓越课堂就在我市中小学课堂中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5、下列文学常识和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出师表》选自《三国志·蜀传·诸葛亮传》。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B、《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C、伏尔泰是法国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
D、《沁园春·雪》是一首写景抒怀的佳作。全词抒情、写景、议论有机结合,浑然一体。
6、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3分)
中新网西昌4月30号电(张利文 孙自法)北京时间4月30号凌晨4时50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中国第十二、第十三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顺利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导航卫星,也是中国首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两颗地球中高轨道卫星。
本次“一箭双星”发射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及“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60次航天飞行。
主要内容:
7、综合性学习。(12分)
一手漂亮的钢笔字能让人赏心悦目。写好钢笔字,既是语文课的教学要求,也是同学们学习和生活的需要。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写钢笔字的知识,提高写钢笔字的水平,班上准备开展“走进硬笔(钢笔)书法”的综合实践活动。(1)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个活动方案。活动主题(3分):
活动方式(至少2种)(3分):
活动目的(3分):。(2)班上同学的书写,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而书写又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学习和前途。对此,老师也大伤脑筋,你能给老师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吗?至少两条。(3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10分)
8、过尽千帆皆不是。(《望江南》温庭筠)
9、塞下秋来风景异。(《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10、簌簌衣襟落枣花。(《浣溪沙》苏轼)
11、《观刈麦》中,最能表现农民劳动艰苦的句子是:。
1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1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表现了战斗场面激烈的句子是:。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15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4、解释词语。(4分)
卑鄙()驱驰()
感激()不毛()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6、“先帝之殊遇”或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事是什么?请概括。(3分)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什么?请用选段中的原文回答。(1分)
17、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像诸葛亮那样中心报国的文臣武将,请从语文或历史教材中列举出两位名人,分别概括他们的事迹或写出一句与他们有关的名句。(3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18分)
活着要对得起自己的生命
(1)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的名作《热爱生命》发表后,引起全国巨大轰动,在接受华盛顿邮政记者采访时,他意味深长的说:“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不容易,无论如何不能对不起生命。”的确,生命只有一次,珍贵无比,一辈子光阴弹指一挥间,没有了生命任何东西都无用,所以人一生一世活着就要珍爱生命,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生命。
(2)对得起生命,就要学会享受人生的一切快乐。上天恩赐我们生命,同时也要我们体会其中的酸、甜、苦、辣,要我们享受勤劳的成就感,享受胜利的欢呼,享受爱情的美好,享受父爱母爱,享受天伦之乐,享受清风明月任你取,享受春雨、冬雪,享受鸟语花香„„细细物物品味其乐无穷,回味悠长„„
(3)要对得起生命,就要极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能量,能活多精彩就活多精彩。奥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是他热爱生命,没有自暴自弃。在病榻上,他用自己的战斗经历做素材,以顽强的毅力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获得了巨大成功,受到同时代人的真诚而热烈的称赞,他也因此活得精彩。牛年春晚小品“不差钱”有一句台词绝了:“人最痛苦的事是人死了钱没花完。”在我看来,人生最痛苦的事是莫过于该做的事不敢做,没做。不管你是伟人还是俗子,人哭着来到这个世上,一定要把自己的生命之歌唱好,不管有无观众喝彩,一定要唱得嘹亮高亢、响彻云霄。
(4)要对得起生命,就别委屈自己,枉来世上,一生遇见情投意合心仪的姑娘,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要错过一生好姻缘,痛苦一生。碰到升职好机会要尽力争取,公平竞争,智者上,智者得天下。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可贵的,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要为一点蝇头小利而仰人鼻息,听人驱使如同犬马。男子汉要堂堂正正顶天立地,学学苏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
(5)要对的起生命,就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有一个好身体。有人整天沉醉于酒色之中,放纵自己,有的人为了钱不惜身体,有的人为了名利、权利如牛负重,这些是对生命的践踏。他们对不起生命,对生命不负责任,不珍惜活着,是活着的死人,多数人英年早逝,活得累。人活着要活出气质,活出质量,淡泊名利,顺其自然,把健康放在第一位,把健康看成比金子还珍贵的东西,人要离开健康,什么金钱、名利地位还有什么用?
(6)要对得起生命,我们会活的有价值、有意义、有活力,更有幸福,越活越年轻。生命里的长河里是那样宽广浩荡„„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9.本文开篇引用杰克·伦敦的话,有什么作用?(3分)
20、第(3)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分)
21、本文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请简要概括。(4分)
22、阅读下列链接材料,请结合本文作者的观点,谈谈你的感受。(4分)
链接材料:据报道,2012年某市有13名中小学生以自杀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比2010年增加了5人。其中初中学生10人,高中学生3人;男生6人,女生7人。因家庭矛盾而自杀的有4起,死亡学生5人;因家庭教育不当而自杀的有4人,如:2名学生分别因深夜玩电子游戏和看电子书被父母训斥后,情绪激动,走了极端;因情感问题、患抑郁症等坠楼自杀的有4人。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3——27题。(22分)
父爱的尊严是一种痛
①回老家时,同学从他居住的县城来看我,我差点认不出他。几年不见,头发已经白了一半。对他来说,这是沧桑生活的见证。他从贫苦的农村家庭走出来,中专毕业,娶了个多病的妻子,妻子病刚好,又要为随之而来的孩子操心。等家庭的一切都有了好转的迹象,自己却下岗了,一切又得从头开始。
②终于,同学想办法摆了一个地摊,卖儿童玩具、零食之类的小杂货,诚实和热情,为他赢得了很好的生意。他很高兴,我们也替他高兴。可是现在?我猜不出他的生活究竟又发生了什么变
化。
25、第⑨段中的划线句“他对父亲最大的错处”指的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表述。(4分)③同学苦笑了一下,才说出了原因。原来,不知不觉他儿子已到了入学的年龄,小学就在他摆摊的500米外。一开始倒没有什么,后来班里的同学都知道了儿子的父亲是个摆地摊的人,就开始嘲笑他。头几次,儿子忍住了,后几次,他就忍不住偷偷地哭。经多次追问,儿子道出了实情。为此,他每天走很多路,绕开小学的门口,推着小车沿街叫卖,生意已大不如前。他极力躲闪着放学的孩子,躲闪着儿子和儿子的同学。④这又是何苦呢?我试探着说,你可以和儿子说清楚,他会理解的。同学说,他希望儿子不理解,儿子若是理解了,就过早地承受了一份本不属于他这个年龄的生活压力。为什么要用生活的沉重来代替他童年的无忧无虑呢?我无话可说,只是想着他推着车子串街走巷的样子,有点崇高,也有点悲怆。生活的困顿,不该剥夺做父亲的尊严,这是他精神的最后一块领地,凛然不可侵犯。⑤我想,可能这世上任何矮小的男人都是高大的父亲。父亲的尊严是男人精神的高度,是荣誉、权威、自尊、傲岸的代名词,它赐予任何一个普通男人被尊重被崇拜的陶醉和满足。然而,为了捍卫这种神圣的高度,却需要一个男人付出辛酸的代价。⑥我想起我在读大学时遇到的一名校园清洁工。他负责打扫学生公寓的楼道和厕所。50岁的模样,头发花白,脸像松树皮一样黝黑且皴裂开来。他每天的活又脏又累,而且被世俗的眼光所轻视。但奇怪的是,每次下班后他都精心地打扮自己。抹些自来水用梳子将花白的头发梳得平平整整,一丝不苟,换上洁白、干净的衬衫,而且还会扣上封领扣,并滑稽地戴上一副眼镜。这时的表情慈爱而庄严,与平时判若两人。后来他觉察出我们的好奇,就解释说,他有个女儿在初中读书,他每天下班后都去接她回家,女儿只知道他在大学工作,而不知道他具体干什么„„⑦所以,在见到女儿的一刹那,他要把自己打扮得接近于教授:山一般伟岸的身躯,海一般渊博的学识,沉默如幽谷博大深沉,言辞如江河滔滔不绝,口角表露着自信、仁慈、悲悯的微笑,眼神流露出太阳神阿波罗般智慧的光芒。这是天下儿女心目中理想的父亲形象。⑧我的一位朋友跟我很痛心地谈到这样一件事。他一直崇拜他的父亲,他父亲对此也了然于心。在父亲生命的晚期,病痛折磨得他不堪其苦。可是,他每次回家,父亲总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对他报以顽强的笑容。这时他便肃然起敬地欣赏父亲。⑨有一次父亲伸手去拿一只茶杯,茶杯却中途落到了地上。父亲离去了,那只半空中颤抖的手却一直凝固在他的记忆中。他觉得这便是他对父亲最大的错处,正是他崇拜的眼神怂恿了父亲对病痛的忍耐,让生命最后时刻的父亲,也不能自然地、人性地通过呻吟来宣泄痛苦„„ ⑩看来,对父亲形象的光辉歌颂,只能怂恿男人在生活中做鱼死网破的挣扎。让父亲做一个很平常很自然的男人吧!他既有可能是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雄浑;也有可能是轻舟淡月小桥流水的纤细。真正爱父亲就要学会接纳父亲的卑微和渺小。
23、为了“父亲的尊严”,文中写到的三位父亲分别做了什么事情?(3分)
24、文章第⑤段中作者说“这世上任何矮小的男人都是高大的父亲”,你怎么理解句中看似矛盾的两个加点词语?(4分)
26、(1)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什么是父爱的尊严?(3分)(2)作者在文章的标题中,为什么又说“父爱的尊严是一种痛”?(3分)
27、作者在文章最末说:“真正爱父亲就要学会接纳父亲的卑微和渺小。”你赞同这个说法吗?为什么?(3分)你在生活中是怎样对待父亲的?(2分)
四、作文(55分)(任选一题)
1、那夕阳中的一行飞雁,那枝头上的一片红叶,那废墟里的半边楼台......是一种美;那离家时重复的一句叮咛,那挫折时伸来的一支手臂,那乏味时传来的一首乐曲.,那困境中的一种坚
持.......也是一种美。享受美的时候,也就是心动的时候。请以“是一种美”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字数不少于600字。(4)不得出
现与考生相关的真实人名、校名、班级。
2、染墨流年,岁月沉香。如果人生就是一次旅途,那么一程有一程的风景,一季有一季的盛放。我们走过了秋水长天,就会迎来素雪纷飞。拾一抹暖意于岁月中,走过秋凉。让那些平淡的时光像花儿一样在指尖绽放,向着阳光,温暖前行,体味岁月的静美,且行且惜,其实最好的风景一直在脚下,在路上,在心中......请以“最好的风景”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字数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与考生相关的真实人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一班的英语教学工作,总体来说还是差强人意的。一班是原班人马,磨合已经较好,因此教起来较为得心应手。回首过去的半学期,我感触不少。
一、必须学会因材施教。一班学生之间本身是存在一定差距的。有的学生好学、上进、自觉、班级凝聚力强,教学效果也较好;有的学生则较为懒散、被动学习者居多、班级缺少主心骨,出来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虽然我已经意识到这样一种差距的存在,并采取了一定的对策,如在本班口语上课的比例尽量减少,更多地采取鼓励教学和爱心教育的形式,但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变能力还是不够,也没随着形势的改变作出应有的调整,导致本班的起色不大。在新学期里,针对以上情况,必须下更多的功夫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做到有的放矢,使学生之间综合水平尽量靠拢。
二、钻研学科特点,但还要与实际相结合。从上学期开始,我开始更多的关注我们英语学科教学的特点,通过观看优秀教师视频、研读教育专家作品、钻研所用教材的具体特点、改进教学理念并结合自身所具有的专业素养,使自己向一名出色的教育工作者进一步靠拢。作为一名英语教学工作着,我一直认为英语是说会的,不是学会的。在教学中,我一再向学生们强调“说”的重要性。但由于英语起步较晚,以及自身性格较为羞涩等原因,大部分学生还是不敢大胆地说英语。尽管我认为“说”才是英语教学的精髓,但针对咱们农村英语教学的现状以及从升学的角度考虑,语法的教学工作也必须跟上,说与练相结合势在必行。要让学生既会说英语,也会学英语。
三、教学过程中切忌单打独斗。闭门造车是一种极其愚蠢的行为,最终结果往往是拼得遍体鳞伤却又沦为大家的笑柄。作为年轻教师的我们往往多了些年少轻狂,少了些虚心接受,对待别人的指点往往嗤之以鼻,不以为然。诚然,我们有自信的资本,也有老教师可能没有的活力,但我们欠缺的是经验,缺少的是人生的历练,当我们被狂妄冲昏头脑时,来自同事的一句善意提醒,来自班主任老师的一句金玉良言,甚至是来自学生的一句大胆进言都有可能给我们以当头棒喝,让我们有醍醐灌顶的感觉。我要说呀,让单打独斗见鬼去吧,通力合作才是王道!要和谐、和谐、再和谐……
四、奖惩结合、爱严结合。长期以来,我一直与学生保持着一种朋友似的关系,也一直对自己能与学生保持良好关系而自鸣得意。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学生学习的明显懈怠,对老师是随便有余而敬畏不足。意识到问题的我立刻着手做出了改变。一方面我继续保持对待学生一向的亲和态度,但另一方面,我加大了对没能按时完成学科作业及任务学生的惩罚力度,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学生们或许是意识到老师行为上的一些转变,种种行为也变得相对收敛起来,面对老师时少了些嬉皮笑脸,多了些敬畏,同时也加强了对自身的约束。可以说在赢回自身位置的同时,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也得到了改观,不能不说是一箭双雕,这种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才是我所最求的最高境界。我也相信,这种民主,轻松却又不失严肃的气氛更利于学生的成长,历经磨练,学生们一定会越来越优秀。日复一日,优秀必将成为一种习惯!
众所周知,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但不是唯一。除了教学,在其他方面我也是感触良多。思想方面,我从来没有放松自己的不断提高,能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自己的理念,向先进积极靠拢;生活方面,我不过多的追求物质享受,注意精神境界上的提升,时刻关注国家国际大事,多看教学著作,吸取更多的精神食粮;同时,我深知不能光说不练的道理,既要让自己做思想上的巨人,也不能做行动上的矮子!
4.本学期语文教材要求我们阅读的必读的两部名著作品是《 》和《 》(2分)。
5.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共16分)
(1)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2),天涯若比邻。(3)无意苦争春。
(4)《送友人》中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之情的诗句是:。(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高尚情操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是。
(6)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7)鹏之徙于南冥也。
(8)白居易《卖炭翁》中的“,”表
现了主人公的复杂矛盾心理。
(9)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有两句诗各含有一个成语,这两句诗是:“ ” “ ”。
二、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12分)
【甲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八年级语文试题
2018.6.13
一、积累与运用(24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聊城段运河的旅游开发注重水系与两岸生态的恢复与保护,注重区域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重与“江北水城 运河古都”城市品牌的衔接。春日里,阳光和煦,cǎo zhǎng yīng fēi(),游客chuān liú bù xī(),流连忘返。2.表述无误的一项是(2分)
A.西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指的是老人,“垂髫”指的是儿童。
B.南宋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称为四书,将《诗》《词》《礼》易》《春秋》称为五经。
C.庄子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和老子合称“老庄”。D.《回延安》是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2分)
A.随着苏宁集团成为有着百年历史的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的大股东,使我国球迷对中国足球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无线的联想。
B.读者深受喜爱的鲁迅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犀利。富有战斗精神的作品。
C.制作上的硬伤并没有影响《欢乐颂2》收视率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它贴近女性视角,贴近现实和年轻人的生活。
D.2017年5月5日14点01分,在数百名现场嘉宾的注视下,国产大飞机C919终于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飞上蓝天,圆了中国航空工业半个世纪的梦想。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⑴选贤与.能,讲信修睦()⑵故人不独亲.其亲()⑶缘.溪行,忘路之远近()⑷停数日,辞去.:()7.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⑵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8【乙文】的“世外桃源”与【甲文】的“大同”社会有什么关联之处?两文各自侧重于哪种表达方式?(4分)
三。现代文阅读(34分)
(一)DNA存数据 王佳蕾 编译
①2016年4月,著名的好莱坞影视技术公司特艺集团的研发团队宣称自己已经在几段DNA上储存了100万份电影《月球旅行记》的拷贝。
②DNA一直是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数量惊人的数据储存在极小的体积里,因此也是最高效的:在体积不到一只蚂蚁的百分之一的人类细胞核中,DNA包含有35亿对碱基,后者是编码遗传信息的最基本的材料。在硬盘上,信息以“字节”(0或1)形式记录,每个字节要占200纳米(0.0002毫米)的空间;而在DNA上,记录一个字节只需0.2~0.3纳米。2
③那么,DNA是如何记录视频的呢?特艺集团请来美国基因学家当顾问。他们首先将电影数码化,转化成电脑能识读的二进制语言,也就是转化成一系列0和1的编码。然后研究人员将这些二进制编码转化成由四个碱基(A、C、G、T)构成的DNA编码。得到这串编码后,就能制成相应的DNA序列,并在合成器(一种能自动拼接A、C、G、T的机器)的帮助下,拷贝数千份。这样就获得了DNA片段,它们如头发丝一样漂浮在装有液体的玻璃容器里,每一份都包含着电影的一个片段。
④DNA储存的另一张王牌就是它的持久性。只要储藏空间保存寒冷干燥且避光,保存时效就可长达数世纪,甚至更长。人们在冰层里发现了几万年前猛犸象的DNA,还能成功将其破译出来,就是最好的证明。现有的其它载体,无论是硬盘、CD还是DVD,最多只能保存数十年;过了这个期限,首先硬件就会更新换代,再也找不到读取它的机器了。但DNA储存就没有此类问题:只要人类存在,就一定会有破译编码的技术。
⑤不过DNA储存还无法立即取代硬盘。读取(排序)尤其是写入(合成)所需的时间还是太漫长了。不仅如此,这两个步骤目前耗资甚巨,合成成本可达数百甚至数千欧元。
⑥但数十年后,或许..DNA储存就会普及。对于没有迫切使用需求的信息,我们就可以考虑用DNA来储存。事实上,DNA储存已经引起了电影公司、博物馆、档案室,还有诸如亚马逊、Google之类有长期信息储存需求的机构的兴趣。
⑦信息技术巨头微软公司即于2016年4月宣布,将购买1000万条DNA,用于研究数据储存。这次可以肯定的是,科学终于追上了科幻小说的步伐。
9.下列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碱基是DNA编码遗传信息的最基本的材料。
B.电影数码化是通过合成器将电影资料转化成二进制语言的。
C.DNA片段如头发丝一样漂浮在装有液体的玻璃容器里,可见DNA储存都是在液体里。
D.2016年4月,好莱坞影视技术公司特艺集团的研发团队宣称自己已经购买1000万条DNA,储存了100万份电影《月球旅行记》的拷贝。
10.结合全文,概括说明DNA储存的优势和不足。(4分)
11.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选择一种说明其作用。(2分)
12.第⑥段加点词语“或许”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2分)
13.DNA储存普及后会在生产生活中起到什么作用?试举一例。(文中例子除外)(2分)
(二)大先生
赵威
①先生姓凌,有绝活儿,能把戏里的场景搬到木头上,一块巴掌大的破木板,只需半炷香的工夫,就能让人瞧明白刻的是“桃园三结义”还是“三英战吕布”。所以凌先生起初是凌木匠。
②凌木匠不是本地人,早年间逃荒来的。凌木匠来到村里的日子,是那年冬天日头最短的时候。薄暮下,先是一根打狗棍进了三叔家的院门,继而是一个身影,像用那根棍子挑进来的,破衣旧絮,褡裢挂在肩头,趿拉着一双单布鞋的脚,有一只似乎受了伤,缠着破布条。正在院里喂鸡的三婶,委实被吓着了,以为大白天撞到鬼。刚要喊人,“鬼”却先开口,怯生生地道:“大娘啊,要饭的来了,给口吃的吧。”三婶仔细一瞧,是个讨饭的。只见他端着搪瓷缸子的手捂在胸口,哀求就是从那里发出来的。给完吃的,三叔三婶看他可怜,天又冷,就留他在磨坊里过夜。凌木匠望着三叔三婶的眼睛,变得浑浊了。天亮后,他见磨坊里堆着
打磨了一半的木料,知道这家要盖房。就对三叔说,他会做木工,可以帮忙,给口吃的就行。三叔寻思,正好雇的木匠有事,就让他试试吧。没想到,凌木匠的手艺精得很,不但会做门窗,还会木雕,窗棂花饰、门簪颂语,好看极了。就这样,他留在了我们村,经常帮村里人做木工活,成了远近闻名的凌木匠。
③后来,村里人又知他不光有好手艺,还装着一肚子墨水。嘿,正好村小缺个先生。就这样,他就成了凌先生。“手艺人”在村人口中格外尊贵,而凌先生的尊贵,一部分来自他的手艺,一部分来自肚子里的墨水。因此,“手艺人”和“先生”似乎都配不上凌先生了,村人便称他为“大先生”。
④大先生活儿细,字儿好,可闷头做活儿可以,写信作文也行,只是嘴太笨,肚子里的学问也便像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来。而大先生却总认为自己的理儿多,不光要讲个“知其然”,还要讲个“知其所以然”,于是越讲越糊涂,化简单为复杂了。渐渐地,就不受娃们待见,老是捉弄他。一开始,大先生气得直跺脚,骂道:“朽木不可雕也!孺子不可教也!”后来,习惯了,也便没了火气,只顾讲他的,哪管下面乱成一锅粥?大先生是文人,文人最瞧不上文人,他总是跟我们讲,历代风流才子中只佩服李白,还是半个。他说李白一半是诗,一半是酒,他最讨厌喝酒,也便只佩服半个李白了。
⑤大先生喜欢讲唐诗,尤其是李白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大先生说李白的床不是床,而是井栏。说这话时,身为木匠的大先生显得颇有把握。我们却哄堂大笑,床就是床,怎么可能是井栏呢?每次我们一笑,他就一窘,嗓门提高了,像是要争辩,说:“你们想想,床在屋里,窗户是木头的,还贴着纸,哪会看得见月光?在院子里,就着月光,看到井栏,才会思乡,背井离乡嘛!”
⑥讲到这里,他突然停住了,扭头望着窗外,我们也停止了议论,只有窗外不知谁家的羊在不知趣地叫着。大先生陷入沉思,眼睛变得浑浊。然后.他又扭过头来,说:“这是思归之辞也!”教室里又是一片笑声,“死鬼之词”,大先生骂李白是个死鬼哩……不知从哪冒出来的灵感,我站起来说了一句:“就是想家了嘛!”大先生用浑浊的目光向我投来赞许之意,似乎还念叨了一句:“孺子可教也。”
⑦农村撤点并校后,大先生也退了。教了几十年的书,一下子闲下来,不知所措,于是,大先生又拾起了木匠活儿。让他想不到的是,国家针对民办教师的新政策出台后,给大先生补上了退休待遇。头次领到工资,他就跑到支书家里,不干了,说:“我教书时,每月不到300块,现在不教了,怎么还拿3000块呢?不能白拿这钱。”支书命令道:“国家的政策,拿着!”大先生的眼睛又浑浊起来。
⑧后来,大先生用每月领到的钱设了助学会,村里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他就赞助一笔。直到有一天,他心满意足地躺进自己打制的棺材。
⑨大先生死的那天,我特地查了《辞海》,其中一条写:“床,井上围栏。” 14.请依次概括大先生为村里人所做的有益的事。(3分)
15.第②段开头部分对“那年冬天”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2分)
16.第②自然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7.第③段划线句子中称呼的变化有何作用?(2分)
18.第②⑥⑦自然段共三次写到大先生眼睛的“浑浊”,请分别说出“浑浊”流露出他内心怎样的情感。(3分)(1)凌木匠望着三叔三婶的眼睛,变得浑浊了。
(2)大先生陷入沉思,眼睛变得浑浊。
(3)大先生的眼睛又浑浊起来。
19.结合选文内容,说说大先生是个怎样的人。(6分)
20.第⑨自然段言简义丰,独具匠心,请谈谈这一结尾的妙处。(4分)
.作文(50分)
生活是快乐的源泉,幸福的家庭、精彩的课堂、美丽的大自然,都会让我们快乐;买了新书,穿了新衣,学了新知识,长了新本领,交了新朋友,也会让我们快乐……享受生活,快乐多多!请以“快乐多多”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选择最能驾驭的文体(诗歌、戏剧除外),表达真情实感;恰当使用标点符号;书写正确、规范、工整、美观;600字以上。
四
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答案卡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每空1分)
2、(2分)
3、(2分)
4、(2分)
5、(1)
(2)
(3)
(4)
(5)
(6)
(7)
(8)
(9)
(每空1分)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6、(1)
(2)
(3)
(4)
(每题1分)
7、(1)
(2)
(每题2分)
8、(4分)
三、现代文阅读
9、(2分)
10、(4分)
11、(2分)
12、(2分)
13、(2分)
14、(3分)
15、(2分)
16、(4分)
17、(2分)
18、(1)
(2)
(3)
(3分)
19、(4分)20、(4分)
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草长莺飞
川流不息
2、D
3、D
4、《傅雷家书》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5、(1)
红旗飘飘把手招
(2)
海内存知己
(3)一任群芳妒
(4)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5)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6)
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7)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8)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9)
曲径通幽
万籁俱寂
二、文言文阅读
6、(1)同“举”推举
(2)
以…… 为亲(3)沿着(4)离开
7、(1)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
(2)渔人对此很惊奇,他继续往前走,想走完这片桃花林。
8、两文反映的都是古人对“大同”社会的向往与追求(1分)[乙文]“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甲文]“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1分)(或:“世外桃源”是对“大同”社会生活风貌的艺术再现)。[甲文]侧重于议论(或“阐述”)(1分),[乙文]侧重于记叙(或描写)(1分)。
三、现代文阅读
9、A
10、优势:①高效性:能将数量惊人的信息储存在极小的体积里。②持久性:保存时效可长达数世纪,甚至更长。(2分)
不足:①DNA储存还无法立即取得硬盘。读取(排序),尤其是写入(合成)所需 的时间还很漫长;②这两个步骤目前耗资甚巨,合成成本可达数百甚至数千欧元。
11、示例一:作比较,将一个字节在DNA和硬盘上所占空间进行比较,突出说明了DNA储存的高效。
示例二: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DNA储存的高效。
12、“或许”表推测,是可能的意思,说明了数十年后,DNA储存可能就会普及,这个词语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13、银行、保险公司以把数据储存在DNA上永久储存
14、为村里人做木工活,(1分)在村里小学做先生,教孩子读书,(1分)用退休
工资设立助学金,赞助村里考上大学的孩子。
15、(1)交代大先生来到村子里的时间,(2)渲染悲凉气氛,为下文三叔三婶同情帮助的情节发展做铺垫
16、外貌描写,细节描写(2分)描写了凌木匠的衣着,表现了他的穷困,窘迫(落魄)(1分)为下文三叔三婶同情、帮助他做铺垫。
17、写出村里人对大先生的尊重敬佩,侧面表现大先生手艺好有学问。
18、(1)对三叔三婶的感激。
(2)对家乡的思念。
(3)对国家给他补上退休待遇的感动、激动。
19、大先生是一个手艺精湛、学识渊博、知恩图报、善良(乐于助人)、淳朴、不善表达的人。
【八年级语文半期试题】推荐阅读:
八年级语文试题 20185则范文09-16
一年级上语文半期12-04
八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02-03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11-14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和答案06-05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六单元测试题07-03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题及参考答案12-30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01-16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