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

2024-07-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效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共11篇)

高效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 篇1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安全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维护参加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管理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村居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政府多方筹资,以住院补偿为主、兼顾门诊补偿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省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及其相关工作人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人。

第四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县(市、区)为单位统筹。农村居民较少或有其他原因需要提高统筹层次的,可以实行地级市统筹。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目标管理。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二章 管理组织与经办机构

第七条 省、市人民政府成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地区人民政府成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由政府主管负责人担任组长或主任,卫生、财政、发展改革、农业、民政、公安、审计、监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编制、药品监督管理、物价等部门为成员。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设计、运行指导和监测评价,并监管定点医疗机构。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配合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第九条 省、市级人民政府在本级卫生行政部门设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统筹地区人民政府在本级卫生行政部门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并向乡镇派驻经办人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

第十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的日常事务管理、医药费用审核结算报销、定点医疗机构监督管理、基金会计核算、运行数据统计分析上报、信息系统维护、工作档案管理等。

第十一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的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根据工作需要由同级财政予以保障。经办机构的办公用房和监管设施由当地人民政府提供。

第三章 参加人权利与义务

第十二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加对象为全体农村居民。参加对象以户为单位自愿参加户籍所在地或长期居住地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小学生必须随其家庭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参加人不得同时参加两种以上政府举办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第十三条 参加人享有下列权利:

(一)按规定享受参加的医药费用补偿和其他医疗待遇;

(二)查询、核实个人缴费及获得补偿的情况;(三)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服务进行监督。第十四条 参加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以户为单位按时足额缴纳个人缴费;(二)遵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项规章制度;

(三)在就诊和获得医药费用补偿时如实提供个人相关信息。

第四章 基金筹集与使用

第十五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政府补助、个人缴费、集体扶持相结合的筹资方法。鼓励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愿无偿扶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扶持资金不得冲抵个人缴费、政府补助以及集体扶持资金。

第十六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每筹集一次,按自然运行。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按不低于国务院规定的标准执行。鼓励各地根据当地财政状况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和个人缴费标准。

财政补助部分由中央财政补助和地方财政补助组成。地方各级财政分担比例由省级人民政府规定。各级财政补助资金,按实际参加人数和省人民政府规定的每人补助标准,及时足额拨付。鼓励市级人民政府对所辖县(市、区)提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补助。

参加人的个人缴费以户为单位于当年的2月底前一次性缴清。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负责收缴。具体收缴方式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确定。

第十七条 农村五保户、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等医疗救助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缴费,由医疗救助基金全额资助。

第十八条 参加人在不同医疗保障制度间的转移接续,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只能用于补偿参加人的医药费用,不得用于其他任何用途。统筹地区卫生、财政部门按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管理和使用。

第二十条 参加人发生的下列医药费用,不属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付范围:

(一)应当由责任方承担或赔偿的医药费用;(二)应当由工伤或者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的费用;(三)因交通肇事、斗殴、自杀、自残、吸毒、酗酒、美容、非功能性整形等就医的费用;

(四)在非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医药费用;

(五)在境外或国外发生的医药费用;

(六)已获由政府主办的其他基本医疗保险补偿的医药费用;

(七)医疗费用中享有国家专项资金补助的部分;(八)医疗费用中已经由医疗机构减免的部分;(九)应由政府另行补助的公共卫生服务费用。

(十)其他不属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的药品和诊疗费用。

第二十一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结余的基金转入下一使用。风险基金从统筹基金中提取,规模保持在当年统筹基金总额的10%。

第二十二条 当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用基金入不敷出时,从历年基金滚存结余和风险基金中解决,不足部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追加补助资金,维持基金收支平衡。

第五章 医疗保障待遇

第二十三条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登记注册,发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卡)。参加人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卡),享受参加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待遇。

第二十四条 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财政部门确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补偿范围与补偿标准,制定相对统一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指导方案,规定可报销的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及医疗服务设施范围。根据农村居民基本医疗需求变化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情况,可适时适当调整。统筹地区卫生、财政部门根据省级卫生、财政部门的规定,结合当地实际,制定补偿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五条 参加人因门诊和住院发生的医药费用,按参加人所在统筹地区当年补偿方案的规定予以补偿。

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后,仍无力支付剩余基本医疗费用的,由当地政府通过医疗救助给予适当补助。

第二十六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定点医疗服务。除急诊、抢救等特殊情况外,参加人应选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在统筹地区内,参加人可自主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就医。

第二十七条 到统筹地区外的定点医疗机构就诊,需履行简便的转诊或备案手续。未经转诊或备案到统筹地区以外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者,其住院医药费用补偿比例应低于经转诊或备案者。因病情急、危、重等特殊原因,来不及办理转诊备案手续的,应当及时报告参加地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

第二十八条

省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行“即时结报”,鼓励各地与本地转诊病人相对集中的省外定点医疗机构、本地农民工相对集中的打工地的定点医疗机构签定“即时结报”协议,方便转诊病人和跨省务工农民看病和报销。

第二十九条 参加人在开展即时结报的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只需缴纳相当于个人自付部分医疗费用额度的预交金,出院结算时多退少补。在没有实行即时结报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须持有效票据、证件及相关医疗文书到参加地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申请补偿。

第六章 定点医疗机构监管

第三十条 省、市、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方便就医、布局合理、技术适宜、公平竞争的原则,分级确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

第三十一条 符合下列全部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资格:(一)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二)愿意遵守并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章制度;(三)提供的医疗服务符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要求;(四)按照不高于政府规定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服务价格收费。

卫生行政部门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核准或者不核准决定。对核准的,予以公示;对不核准的,书面说明原因。

第三十二条 卫生行政部门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资格退出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确定或暂停、取消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资格在全省范围内互认。

第三十三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经办机构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日常监管,定期监测和公布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人次、医药费用、补偿比例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对定点医疗机构平均医药费用水平及其增长幅度实行上限控制。

第三十四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应规范执业行为,落实诊疗规范和管理规定,合理收治,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建立医药费用内部控制机制。

第三十五条 定点医疗机构须公布就诊及补偿流程,公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药物目录、诊疗项目报销目录及其价格等。实行病种定价限额的,应公布病种价格以及住院患者个人自付金额。

第三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授权同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经办机构对定点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和收费情况进行定期考核,考核结果与定点资格和协议管理挂钩。

第三十七条 开展即时结报的定点医疗机构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患者垫付的补偿款,由患者所在地的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卫生和财政部门与其定期结算并于一个月内补还。对不符合新农合补偿规定的费用,经办机构不予结算,由医疗机构承担。

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八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关政策,基金筹集、使用和补偿情况等,应列为各级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村(居)民委员会村务公开和乡镇卫生院院务公开的内容,定期主动发布、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十九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有权举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违法违规以及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利,并对举报有功者适当奖励。

第四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报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和基金筹集、使用和补偿情况,接受人民代表监督。

第四十一条 审计机关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筹集、管理与使用情况定期实施审计监督。监察、司法机关按职责范围,依规依法查处涉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违纪违法行为。需要追究负责人、责任人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的,监察、人事和公安等部门应当及时立案,组织查处。

第四十二条 有关部门及受权履行职责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经办机构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检查中,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查阅、记录、复制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收支有关的账簿、发票以及相关资料,对可能被转移、隐匿或篡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料予以封存;

(二)要求与调查核实事项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对与调查事项有关的问题作出说明、提供有关证明材料;

(三)对隐匿、转移、侵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行为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予以通报批评;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直接责任人和责任领导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采取虚拨或拨后撤资等手段不兑现政府配套补助资金的;

(二)以虚报参加人数等手段套取上级财政补助资金的;

(三)滞留、挤占、挪用、套取及骗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

(四)违反规定,擅自改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用途的;

(五)未按规定将筹集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存入财政专户的;

(六)利用职权徇私,造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流失的;

(七)其他严重违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四十四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经办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流失的,承担赔偿责任;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直接责任人和领导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贪污、套取、截留、挪用、挤占、转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或者用于支付经办机构、个人缴费征缴部门人员和工作经费的;

(二)采取拖延支付、克扣补偿款等方式,向定点医疗机构或参加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三)为他人骗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或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四)擅自更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范围及补偿标准造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流失或损害参加人合法权益的;

(五)编造、虚报、瞒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计数据信息的;

(六)丢失或者篡改缴费记录、补偿记录,造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流失的;

(七)其他违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规定,造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流失的行为。

第四十五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及其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造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流失或病人利益受损的,由定点医疗机构承担;视情节轻重,由卫生行政部门或授权执法单位分别给予定点医疗机构通报批评、暂停或取消定点资格等处理;按照法定程序和人事管理权限,分别给予直接责任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分;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和《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等予以处罚;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采取伪造病历、处方、收费票据以及虚增费用等手段套取或骗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

(二)出具虚假医疗文书或医学证明,帮助他人骗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

(三)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外的药品、诊疗项目、生活用品及食品等串换为报销范围内的;

(四)不按入院标准收住患者,或无正当理由拒绝接诊患者的;

(五)采用虚假宣传以及不正当手段诱骗参加人住院的;

(六)将不合理的医药费用转嫁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病人承担。

(七)不因病情施治、不按诊疗规范诊治,过度用药、过度检查、私设项目收费,重复收费,增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出或病人经济负担的;

(八)其他导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损失或病人经济负担加重的行为。

第四十六条 参加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由统筹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会同相关部门调查处理。涉及骗取补偿款的,全额追回补偿款;并视情节轻重对参加人给予批评教育、注销合作医疗证、停止补偿待遇、取消下一参加资格等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以涂改医疗文书或医药费用票据的方式,骗取补偿款;

(二)以伪造医疗文书或票据等手段,骗取补偿款;

(三)授意、串通医护人员弄虚作假,骗取补偿款;

(四)转借或出租《合作医疗证(卡)》给他人,为他人骗取补偿款提供便利。

第九章 附则

第四十七条 本办法所称“参加对象”,是指居住在农村地区的居民。包含以下情形:

(一)具有统筹地区农村户籍的农民和中小学生。

(二)长期居住在非户籍所在地的农村,但尚未办理户籍转移手续的农村居民。

(三)虽有城镇户籍但在城镇无固定职业且事实上长期居住在农村的居民;

(四)农、林、牧、渔场职工及开发区和风景区的农村户籍居民。

(五)在统筹地区企业务工的农民工。

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所称的“统筹地区”是指独立经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业务并负责筹集、管理和支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县(市、区)或地级市。

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所称的“监管设施”主要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网络系统、“一卡通”设施、稽查交通工具、监控设施等。

高效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 篇2

一、安徽省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现状及趋势

2009年底, 按户籍人口统计, 安徽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969.4万, 占全省总人口的14.26%。从发展速度看, 2005年至2009年的四年间, 安徽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增加了208万, 平均每年增长52万人。安徽省是一个经济不发达地区, 是在经济发展没有达到一定阶段迎来的人口老龄化, 而且农村人口老龄化形势非常严峻。我们首先可以通过把安徽省和周边省市做一对比来看下安徽省的农村人口老龄化状况。表1是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和华东六省一市老年人口城乡分布情况, 安徽省的老年人口有75.56%分布在农村, 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同时在华东地区也是最高的, 安徽省农村老龄化形势不容乐观。表2是2006年全国和华东六省一市农村人口年龄构成情况。一方面, 安徽省在华东六省一市中, 虽然农村老年人口比重不高, 但是可以看出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增长快, 安徽省2000年农村65岁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为7.80%, 到了2006年增长到10.75%。由此可见农村老年人口增长速度之快。另一方面, 安徽省在华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属于欠发达地区, 这也给解决老龄化带来的医疗问题带来了经济困难。其次, 我们还可以通过把安徽省的城镇和农村做一对比来看下农村人口老龄化形势, 2006年安徽省65岁以上老年人口城市比重为9.61%, 镇为8.96%, 乡村为10.75%。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01年)

资料来源:2006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

从上述数据可见, 安徽省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非常突出。2005年, 全省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66.5%, 而农村老年人口占全省老年人口总数比例为76.5%。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农村生产要素由农业向非农业的流动,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不断加快, 农村老年人的基本医疗保障越来越难得到有效实现。再加上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 家庭结构的变化, 农村老年医疗保障的问题将日益突出。

二、人口老龄化对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影响

安徽省农村人口严重的老龄化现状及趋势, 不仅不利于我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使农村陷入“未富先老”的发展困境, 而且, 使得本省正在积极推进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也面临了严峻的挑战, 使未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面临着沉重的医疗费用支付和筹资的压力。

(一) 筹资来源少。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收益难题是资金来源问题。相比其他年龄人口, 老年人患病率高, 医疗划分多, 疾病风险大, 保险风险大。高风险必然对于高成本, 这无疑增加了筹资难度。一般而言, 社会保障采取“三方负担”原则解决保障项目筹资问题, 即个人、单位和国家共同负担。然而, 农村老年人属于弱势群体, 他们已经基本丧失劳动能力, 又不能象城镇退休人员一样领取退休金。因此, 依靠老年人个人缴费筹资非常困难。而集体经济组织的衰退和解题, 使得大部分农民得不到“单位”的资助。因此, 筹资的重担就落在政府肩上。然而, 各级政府也难以独自承担这一重任。在城镇社会保障体系都勉强支撑的情况下, 国家没有能力为农村老人建立免费的医疗保障制度。美国拥有高度发达的经济和数量更少的老年人口, 但仍然无力支撑起一个免费的老年医疗保障制度。因此, 如何筹资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

(二) 支付压力大。

具有明显的乘数效应和加权效应的人口老龄化趋势, 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收定支, 当年自求平衡, 没有积累”的财务模式存在未来费用支付上的巨大压力。在人口日益老龄化的情况下, 合作医疗基金的支付负担将不断加大, 如果要维持原有的保障水平, 就必须不断提高筹资水平;如果筹资水平不变, 要维持基金的当年平衡, 就只能降低保障水平。安徽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 因此,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所提供的医疗基金水平还很有限。由于安徽省农村老年人口的逐年递增, 对医疗基金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 未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面临支付费用上的压力。对此, 我们应及早认识, 并在制度设计方面加以考虑和解决。

(三) 农村老年人文化水平较低, 对新农合制度理解有限。

在安徽省广大农村地区, 由于教育水平低, 在老年人口中存在着相当一大部分文盲。一部分老年人由于对新农合认识不够, 对新农合制度存在着犹豫或抵触情绪, 使得新农合制度在宣传和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一定的阻力。

三、政策建议

(一) 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能力。

随着农村老龄人口增加到一定比例, 在现有筹资水平下, 现收现付制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面临医疗费用支付上的危机。因此, 有必要在对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 合理确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筹资标准, 并适时提高筹资水平, 以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筹资能力与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此外, 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增加基层卫生机构和机构人员、改善医疗设备和技术以满足农村农民就医的需求。与此同时, 也应该扩大筹资途径, 使医疗资金的的保障更加稳定。实践中, 鉴于农村老人收入低的特点, 可以采取多种模式。

1.“捆绑式”合作医疗模式。

可以采取以户为单位入保的形式将农村老人与其他年龄人口一起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样, 既可以有效防止“逆选择”的发生, 又可以使老人的高医疗风险在所有年龄人口中得到分散, 从而降低出险的概率和合作医疗制度的赔付支出, 节约制度的成本。

2.“劳务储蓄”模式。

农村由于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和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家庭内部的护理服务功能下降, 难以满足巨大的老年护理服务需求。同时又无力象美、日等发达国家那样建立老年护理保险制度, 就可以考虑建立“劳务储蓄”模式。“劳务储蓄”一般是指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提供护理服务, 组织机构记录存盘后, 待低龄老人年长需要时可以享受同样长时间的服务。它是老年人“自己服务自己”, 是应对老龄化的新举措。

(二) 考虑建立农民个人健康账户。

建立农民个人健康账户的目的之一, 就是要发挥个人健康账户的积累功能。面对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 我们应该利用当前劳动人口比例较高的优势, 通过建立个人健康账户, 提高农民个人健康保障意识, 并发挥个人健康账户的积累功能, 解决农民未来 (年老时) 医疗费用之需。随着农民收入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提高, 农民从收入中拿出一部分用于未来医疗费用的积累, 从经济上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个人健康账户由个人使用, 这样既可以达到积累医疗保障基金的目的, 也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三) 提高认识。

安徽省农村人口老龄化正处于一个逐渐加速发展的过程, 在发展的过程中其影响会日益显现。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进中, 社会各方面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和趋势以及可能带来的医疗危机仍认识不足, 在制度构建中尚未考虑人口老龄化对制度的影响。我们只有在对农村人口老龄化及其影响因素预先研究和认识的基础上, 才能及早做好准备, 尽可能克服和避免因其带来的不利影响。随着安徽省人口的逐渐老龄化, 老年人口逐步成为新农合制度的服务主体, 必然会给新农合制度的发展带来一系列的挑战。而且安徽省经济并不发达, 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承受能力、医疗消费水平向适应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摘要:农村人口的老龄化是新时期农村人口的一大特征。要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对农村人口的这个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给以高度重视, 并及早进行研究和采取措施加以应对。本文描述了安徽省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趋势及其对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影响, 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在老龄化背景下完善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出建议和设想。

关键词:农村人口,老龄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1].高丽敏, 王洪伟.农村人口特征与医疗保障制度构建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6, 5

[2].邓大松, 杨红燕.人口老龄化与农村老年医疗保障制度[J].公共管理学报, 2005, 5

[3].刘洋.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6, 11

高效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 篇3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管理;

一、加强基金筹集管理,降低筹集成本

在我国新农合制度刚刚开始实施的阶段,存在多种不同的基金收缴方式,如主动收缴、上门收缴等等,这给基金制度的管理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也使收缴成本有所增大。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对收缴方式进行统一。可采取协议委托的方式对基金进行收缴,这种收缴方式是目前较为稳妥的实现方式之一,相对以往的收缴方式而言,其具有收缴效率高、收缴成本低等优越性,并且该收缴方式是从应发给农民的资金中直接进行扣除,这样能够防止少数农民拒缴的现象发生;其次,应降低资金筹集成本。根据规模经济论的观点,参合率越高,平均筹资成本就越低。然而,按照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与参合率成正比,这是影响农民积极参加新农合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应当在政府允许的范围内,不断提高农民的人均收入,并通过多种途径加大新农合的宣传力度,使农民对新农合制度有所了解,借此来提高参合率,以达到降低筹资成本的目的;再次,应对筹资截留现行予以严厉打击,避免资金挤占和挪用行为等情况的发生,一经发现截留现象,必须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二、强化基金分配与使用管理,保障基金安全完整

强化新农合基金分配与使用管理是提高新农合基金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利于保障基金的安全完整,提高基金使用效率。首先,科学合理确定基金支付范围。为了确保新农合基金能够切实解决农民医疗难题,基金管理机构应在全面考虑区域经济水平、农民消费水平以其支付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基金起付标准、封顶标准与补偿比例,力求扩大基金收益面,维护参合农民的合法权益;其次,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主要包括对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报销操作规程、合理用药、科学诊疗以及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监督和检查。同时,还要在调查分析市场药品种类、患病农民就医情况的前提下,制定符合农民实际需求的新农合医疗基本诊疗目录和药品目录。相关部门要强化定点医疗机构对合作医疗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违规违纪行为,若发现过度医疗问题必须予以严肃处理;再次,为进一步健全基金的分配及使用管理,各地区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以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借此来实现经办与医疗两大机构之间的联网,这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为农民提供更加快捷和优质的服务。同时在基金的使用上应注意信息的公开性,使农民能够了解到基金的实际用途,这样有利于增强农民的参合率和认可度,从而吸引更多的农民参加新农合。此外,应尽可能缩短基金结报周期,并对医疗补偿金予以及时给付,以此来体现出新农合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三、完善基金结余管理,确保基金保值增值

在基金实际运作的过程中,要想使其达到绝对平衡显然是不现实的。为此,首先应针对基金结余高低不一的问题,对基金收支预算管理予以加强,通过建立健全基金运行风险预警制度,提高基金的总体利用率;其次,为避免各别地区基金结余过高以及少数地区收支不相抵的情况发生,应建立并完善新农合基金预警指标体系,并对预警区域和预警值进行合理设置,若是超出这一范围应随时进行报警提示。这样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率;再次,应做好基金结余的保值和增值。这项工作是新农合基金财务管理必须履行的责任。在确保基金合理支付这一基础上,盈利性和安全性是结余基金投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具体来讲,就是要投资风险低、回报高的项目,如高速公路等。同时也可对社保基金的一些投资渠道加以借鉴。另外,基金管理部门应当与金融机构进行必要地沟通,在不违反有关原则的前提下,要求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其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借此来保证基金的保值和增值。

四、构建新农合基金监管体系,保证基金高效运行

构建新农合基金监管体系是实现基金收支与使用透明化、高效化管理的必要措施。首先,基金管理机构要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成立独立于基金高层管理部门之外的基金理事会,负责对管理部门实施监督评价,以及对管理机构重大决策的制定进行监督或审批;其次,构建新农合基金外部监管体系,由财政部门、卫生主管部门、基金监督委员会、社会公众等组成外部监督体系,明确各机构或部门的监管职责,对基金筹集、使用、分配、结余进行全方位监督,确保基金健康高效运行;再次,重视审计工作,积极落实报告制度,以审计为基础强化对新农合基金的监管力度。协同发挥内部审计、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的作用,根据不同审计类型的审计侧重点不同来及时发现和纠正基金使用中存在的违规行为,以保证基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参考文献:

[1]傅继英: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管理水平的对策[J].当代经济.2010(14).

[2]石 晶:浅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金财务管理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2(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 篇4

为实现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健康中国”建设目标,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根据《关于印发《前郭县201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前卫计联发[2016]1号),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相关管理办法。

一、门诊管理制度

(一)对门诊医生相关要求

1、参合农民来院就诊,坚持“先验证,后补偿”的原则,即“挂号室”或“农合办公室”验证当年是否参合之后再进行相关操作。

2、实行门诊登记上报制度,门诊日志注明是否参合。

3、实行门诊对参合农民的告知义务及法律法规的宣传,以免造成不应有的争执和误解。

4、按照处方填写按要求填写,正规书写处方,不得缺项,所开的药必须是农合报销范围内规定用药,医生必须对自己所开的处方负全责。

5、实行统一处方,统一编号,统一管理。

6、处方不得损坏丢失。

(二)对药房的要求

1、必须核对大夫所开额度处方有无违规现象,如:大处方、人情方、药品超过五种、抗生素在两种以上等,即对处方进行初验。

2、核对无误后进行划价,价格应准确无误并签字,标明价格。

药房药师必须对自己划价的处方负全责。

(三)对收费室的要求

1、认真查对门诊参合人员的证件。

2、认真查对所开处方的价目,看有无空项。

3、认真分类登记门诊病人所有花费。

4、认真填写门诊统筹补登记表,不丢项。谁填表谁签字。

5、对每一个病人几番缴费时,告知先看病、取药后再来结算室进行直补。

6、交一项费用,填一项内容。

7、把处方原件和“备查联”一并交与药房保管。

8、把“患者留存联”交与病人,以便报销。

9、其他费用单据如平常保留,以便和科室对账。

10、结算完成后在病人合疗本记录本次看病的总费用和报销费用。

二、住院管理制度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必须严格掌握住院适应症,本着方便群众、应治必治、不能救治即转诊的原则,收治(转诊)每位参合人员。

2、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住院时,可以在前郭县辖区内自由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同时,定点医疗机构合医办应立即进行登记。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住院时,就诊时须向经治医生出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本人身份证或者户口本,并到定点医疗机构合管办登记。

3、经治医生要认证核对住院患者的《吉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身份证、户口本及其他相关证明,人证不符时,要查明原因,并将结果立即通知到本单位合管办负责人及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知情不报、有意隐瞒者,追究其相关责任。

4、定点医疗机构合管办工作人员要掌握院内住院参合者就诊基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

5、定点医疗机构要正确填写相关医疗文件,并且字迹要清晰,工整规范,同时要做到病程记录与用药相符、处方和诊疗项目与医嘱相符,处方药品量与实际投药量相符,检查项目与检查报告单相符。

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处方必须专用,要求复写,单独装订结算。

7、患者出院后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合管办对住院票据进行审核、登记、汇总,按照规定标准先行垫付报销资金,然后由定点医疗机构合管办统一报县合管办审批。

8、住院治疗用药管理严格按照《吉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品目录》执行,患者不得点名要药,超出范围的药品须有患者或者家属签字,并自行承担费用,严禁将自费药品转为药品结算。

9、严格执行《吉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诊疗项目目录》,超出范围的诊疗项目须有患者或者患者家属签字,并自行承担费用。

10、定点医疗机构不得将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患者住院费用与医护人员工资、奖金挂钩。

11、加强住院管理,严禁挂床住院及顶替住院。出院带药不得超出三日口服量(门诊慢病可以带十五日量,居住偏远的乡镇的结核病患者可以带三十日量。)

三、处方管理制度

1、经注册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在执业地点经批 准取得相应的处方权。

2、处方开具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的, 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限,但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3天。

3、每张处方只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所开药品必须符合《吉林省新农合药品基本目录》要求。

4、一般处方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 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 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必须注明理由。

5、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处方用量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开麻醉处方时,应有病历记录。

6、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保存1年,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及戒毒药品处方保留2年,麻醉药品处方保留3年。

四、审核制度

1、认真审核患者是否参合以及核对医生所开的药品及相关检查是否在农合报销范围内,县级定点医疗机构目录外医药费的比例分别不得超出7%,医疗康复项目、中医医疗服务项目和物理治疗项目日均费用合计不得超过230元。

2、农合办负责整个医院农合相关工作,有权对每个有关科室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

3、对每一个环节上出现的失误,有权及时提出整改,使之正规化操作。

4、严格审核审批合疗门诊报销程序。

5、建立台帐。

6、对每天所发生的直补情况输入微机。

7、做到四相符即:登记表、合疗证、处方、台帐相符。

8、每月20号上报农合报销统筹等有关资料。

五、档案管理制度

1、档案管理实行专人负责制,专人专管。

2、质控完成后档案交接入库管理时有交接登记记录。

3、档案按年统一入库管理,以时间顺序编排存放。

4、档案复印或借阅是需要相关主治医生、分管领导及档案保管员三方共同完成。

5、如果档案发生丢失或者外传现象,责任落实到个人。

高效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 篇5

日期:2007-05-28 12:23:09

来源:桐合医会发[2006] 2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

为了加强和规范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及定点药店的管理工作,县合医会认真组织制定了《桐梓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和《桐梓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零售药店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特此通知

桐梓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二OO六年十二月十日

桐梓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根据《桐梓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定点医疗机构是指经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合格,报经县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批准,为参合人员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

第三条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各类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可申请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资格。

第四条申请定点资格的医疗机构,应向县合医办提供下列材料:

(一)《定点医疗机构申请书》;

(二)《执业许可证》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三)合作医疗服务的各项内部制度、服务程序和管理措施。

第五条县合医办根据医疗机构的申请和提供的各项材料,对医疗机构进行审查,并报经县合医会批准。审查合格的,发给定点医疗机构标牌,并向社会公布,供参合人员选择就医。

第六条县合医办与定点医疗机构签订包括服务对象、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质量等内容的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协议有效期为1年。任何一方因故要求解除协议,须提前15日通知对方,并报县合医会裁定。

第七条定点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本县合作医疗的各项政策、规定,严格执行物价部门规定的各项收费标准。并将各项收费标准张榜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第八条定点医疗机构必须统一悬挂《桐梓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标牌,设立合作医疗工作机构,并有相应的管理人员、经办人员、电脑操作人员。负责审查参合人员的人、证、卡是否相符;审核合作医疗处方用药、功能检查、住院诊治等医疗行为是否符合规定;协调处理合作医疗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准确地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提供有关情况及报送有关信息。

第九条定点医疗机构应使用全县统一印制的各种单据和报表。

第十条定点医疗机构应对参合人员的医疗费用进行单独列帐管理,实行医药分开核算,保证药品质量,严格执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进药渠道和物价部门规定的药品零售价和批零差价。

第十一条定点医疗机构要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优质服务,热情接待参合患者,及时抢救危重病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参合患者,不得伪造住院病历、医疗记录、谎报医疗结论。

第十二条定点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据病情进行合理检查,因病施治,合理用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规定 篇6

1.目的

为保证广大参合农民享受基本医疗服务,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认真履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协议,更好的为新农合患者服务。2.服务对象

新农合患者。3.适用范围

医保科、临床科室。4.规程

4.1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坚持因病施治原则,优先向患者推荐基本医疗、基本药物和适宜技术。做到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收费,减轻患者负担。

4.2接收参合患者住院前,应认真核实患者身份,确认该患者是否在当地新农合管理办公室办理转诊、备案,未办理者应及时告知患者相关政策,协助患者及时联系当地新农合管理办公室办理相关手续。

4.3接诊医师、管床医师、责任护士(护士长)必须对参合住院患者身份进行核对并签字,如发现病人身份与新农合信息不符者,应拒绝出具相关证明,并及时通知新农合管理办公室处理,杜绝冒名顶替。

4.4严格执行《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基本药品目录》,应优先和合理使用我省新农合报销基本药物目录和诊疗项目目录,采取措施,严格控制目录外药品、不予报销的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费用,所占比例不得超过总费用的10%。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切实维护参合人员的合法权益,新农合住院患者实际补偿比在40%以上。

4.5严格掌握药品适应症和用药原则,使用目录外药品费用占药品总费用的比例不得超过3%。【药物目录】内同种或同类药品有若干选择时,在质量标准相同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甲类药物或价格较低的品种,不得要求病人到门诊或药店购药。

4.6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内参合人员次均住院费用增长幅度不超过5%。参合患者使用大型检查(MRI、CT、彩色多普勒等)的阳性检查率在70%以上,病程中应有相关说明及分析。

4.7及时为参合住院患者打印发放费用清单(重大疾病救治和单病种付费患儿除外),对使用自费项目和超限价一次性材料,必须征得患者和家属同意并签字,未签字使用发生纠纷的,其费用由科室承担。

4.8参合人员住院期间,适当减低住院押金的数额。参合患者出院不得带与本次疾病无关的药,按规定不超过7天,疾病相关药品品种不超过5种。

4.9对转诊手续齐全的参合患者出院时实行即时结报,严格掌握入(出)院标准,杜绝挂床住院、分解住院。4.10及时协助需回新农合参合所在地报销的患者办理报销所需要资料。

4.11病程记录应清晰、准确、完整、真实,即时手写签名,化验检查、用药和治疗应在病程记录中说明,并有结果分析。4.12 严格做到票据、费用清单、住院医嘱、诊疗记录和病程记录“五吻合”。严禁为参合农民提供假病历、假票据等虚假证明,骗取合作医疗补助资金。

高效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 篇7

1 新农合管理程序

1.1 新农合管理评估

有计划、有目的、系统地收集新农合资料, 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资料及有关政策规定, 对新农合工作作出大概推断, 理出管理思路, 为新农合管理工作提供基本依据。

1.2 新农合管理诊断

根据新农合评估, 分析参加新农合群体表现的特点, 做出新农合管理上的诊断。诊断如下:

1.2.1 参合农民患者对医院环境感到陌生, 特别是对市级大医院的陌生恐惧、紧张焦虑、羞涩无助、忧心忡忡, 较城市患者更胜一筹。

1.2.2 参合农民对自己的健康不重视, 因资金短缺“小病不治, 大病硬拖”的现象较普遍。很少主动的到医院来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1.2.3 参合农民文化程度偏低, 理解和接受能力差, 对医护人员依赖性极高。把渴望了解疾病发生、发展、转归、注意事项等的信息都寄托在医护人员身上。

1.2.4 参合农民不良生活习惯长期养成。不良卫生习惯大多对其所患疾病的治疗与康复不利。

1.2.5 参合农民所患疾病多为器质性病变, 病种多, 病情重, 情况复杂, 对一些介入性操作 (如导尿、灌肠等) 怀羞涩、恐惧等心理。

1.2.6 参合农民对新农合政策理解不全面, 担心得不到相关比例的报销。报销外的花费依然不小, 延误农活等复杂心理并存。

1.2.7 医护人员没有吃透可报补、部分报补、不给予报补规定的政策精神, 在政策掌握上存在偏差。

1.2.8 医护人员认为该群体理解、接受能力差, 和他们交流存在障碍, 于是乎随便做做就行了。

1.3 新农合管理计划

根据以上新农合诊断, 制定新农合管理计划, 保障参合农民的因病施治, 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具体计划如下:

1.3.1 加强领导、组织保障。

1.3.2 宣传动员, 统一思想。

1.3.3 加强诊疗服务, 规范管理。

1.3.4 精心组织, 建立考核制度。

1.4 新农合管理实施根据新农合管理计划, 逐步扎实实施。

1.4.1 成立领导小组

为了更好的为参合农民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做好我院的新农合管理工作。医院成立了“新农合管理领导小组”, 实行院长负总责、分管院长具体抓的领导责任制, 实行统一领导, 逐级负责, 积极做好参合患者的医疗服务工作。把落实新农合制度, 规范和严格控制新农合医疗费用, 纳入医院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1.4.2 成立新农合管理办公室

具体承担相关工作, 遵循“把握精神, 吃透政策, 大力宣传, 稳步推进, 狠抓落实”的总体思路, 认真开展各项工作, 多次举办全院性新农合政策专题培训。利用每周的业务学习时间, 组织全院医务人员, 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及省、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和各项政策, 努力为广大参合农民患者提供优质的基本医疗服务, 要求全院干部职工以强烈的责任感, 高度的主人翁态度积极投入到新农合的服务工作中去。

1.4.3 设立新农合服务窗口

积极、耐心、细致地向每一位农民宣传、解释相关管理规定, 认真解答参合农民提出的各种问题, 努力做到不让一位农民患者带着不满和疑惑离开。

1.4.4 规范诊疗行为, 提高服务质量

坚决控制药品费用比例, 在临床用药中, 坚持做到因病施治, 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 热情为参合农民患者服务。严格按照新农合药品目录用药, 便宜药能治好的决不准用昂贵的, 国产药能解决的问题决不用进口药, 能用一种药就不用多种药, 彻底降低参合农民患者的医疗费用。每月对参合农民患者住院费用、用药情况、大型检查、病历书写等进行详细检查, 一旦发现违规行为, 立即对责任医生和相关科室给予处罚。

1.4.5 强化监管, 多措并举

成立新农合专家组, 对新农合住院患者做到“四查四看”:一查患者, 看人、证是否相符, 防止冒名顶替;二查病历, 看病历记录与医嘱执行是否真实, 病情诊断与检查治疗是否相符、合理, 防止弄虚作假;三查处方医嘱, 看手术、检查、药品、材料是否规范, 防止过度医疗行为;四查费用清单, 看医疗价格是否符合规定, 防止乱收费。将医疗行为规范和费用控制的具体指标落实到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和医护人员, 做到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落实, 随时掌控。同时, 还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诊疗方案, 以此来规范和管理参合患者的诊疗服务流程, 落实履行职责。

1.4.6 不断完善新农合管理的软硬设施

随着新农合试点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和扩大范围, 逐步完善了新农合管理的软硬件设施, 随时掌控, 为此配备了专门的电脑和软件管理系统以及微机操作员以应对逐渐增多的参合患者的诊疗需求。

1.4.7建立健全新农合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为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努力提高新农合患者可报销费用比例, 切实减轻新农合患者的医疗负担, 让农民朋友真正受益, 新农合用药目录手册, 临床医生人手一册;制作新农合宣传单及宣传彩页, 就诊患者人手一册;制作参合患者就诊流程图, 分别放置于门诊楼和住院楼前;各科室护士站及病房张贴温馨提示;住院登记处在住院通知单、科室住院患者一览表、住院病历上盖有明显的新农合专用章标识, 尽可能地方便参合患者就诊, 使参合患者处处感受到新农合的温暖。建立了新农合患者就诊流程, 对危重、急诊、大手术后或接受新技术、新疗法、新开展手术的患者, 以及病情较为复杂的患者, 开设了新农合绿色通道。建立了新农合管理流程、新农合管理考核细则、新农合即时结算流程, 并在院周会上向科室主任和护士长对新农合的具体工作作进一步强调, 引起全院职工的高度重视。

1.4.8 改善就诊环境

为了更好的服务农村患者, 努力改善就诊环境, 病房、就诊大厅、院内绿化等都进行了大调整和装修。全院提出“以患者为中心”的“无障碍、一站式”服务口号, 在住院病区内为患者免费提供热水、一次性口杯及代步轮椅等便民措施;全院更是把能否做到对农村患者“主动问一声, 需要扶一把”, 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医护人员必须做到对患者“多一份微笑, 少一点冷淡;多一些耐心, 少一点急躁;多一些解释, 少一点抱怨;多一份关爱, 少一点冷漠”, 充分让农村患者感受到家的温馨。并且在病区开设了健康园地, 定期选择经验丰富的护士为参合患者及其家属耐心地进行治疗配合指导, 以及心理护理、家庭护理知识示范和健康咨询指导等。帮助参合患者树立积极应对疾病的心态, 改变不良习惯, 改善生活质量。

1.4.9 加强宣传和引导

为让参合患者就诊舒心, 住院放心, 离院报销省心, 医院开辟了新农合就诊绿色通道, 在大厅设立咨询台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诊流程图, 让参合患者减少问寻时间, 提高就诊效率。同时, 医院还设立了患者投诉意见箱, 主动接受参合患者的意见和建议, 不断地改进我院的诊疗服务和管理方法。

1.5 新农合评价

对以上计划的实施进行评价, 对未达目标的计划要重新进入下个程序。

1.5.1 巩固达标, 阶段提高

在新农合管理小组的组织领导下, 在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 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 服务质量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院今年实现全市直接补偿, 据不完全统计, 一年来我院共接诊参合农民患者5 000余人次, 使用护理程序管理新农合工作, 在2008年第四季度参合农民在我院报补比率全市最高, 目录外用药比例全市最低。我院的新农合合作, 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的普遍好评, 满意度在97.5%, 参合农民也随之增加, 实现了政府得民心、农民得实惠、医院得发展的目标。

1.5.2 克服困难, 落实垫付报补

为进一步推动我院新农合工作规范、高效、便民、有序的开展, 确保参合农民真正享受到新农合医疗服务, 从2008年3月份我院开始对淮上区新农合患者实行即时结算工作, 极大地方便了参合农民。今年我院又主动与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蚌山区、禹会区、龙子湖区联系, 实现直接补偿, 得到了参合农民的高度赞扬, 同时也提高了我院两个效益。

2 利用第二次管理程序, 解决新农合新问题

2.1 努力降低医疗费用, 提高报销补贴比例, 使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坚持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 在药品和器械配置时考虑新农合目录。

2.2 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 争取为参合住院人群建立随访档案, 做到出院后定期随访, 指导用药及保健, 使新农合医疗服务向健康保健、预防延伸。

2.3 加强对农村医疗扶持, 以乡镇卫生院为基础, 向乡卫生院延伸, 使市级医疗水平通过基层服务于广大群众。通过义诊、讲座、培训等多种形式参与农村健康教育活动。

2.4 加强监督管理。以管理工作制度化、管理程序规范化、管理手段信息化的要求, 进一步完善新农合管理制度。及时向各级新农合管理中心通报各种信息, 更好地为新农合基金良性运转提供第一手资料。

2.5 新农合管理办公室做为院新农合服务机构, 主动学习、领会新农合政策, 加强向各级新农合管理中心学习、沟通, 努力为参合群众提供便捷、规范、公正的新农合政策服务, 同时, 做好参合人群、医院、农合基金之间的桥梁, 在实际工作中树立一切为了人民的理念。

高效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 篇8

1 新农合基金管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1 基金的筹集阶段

1.1.1 农民个人缴纳基金进入专户缺乏及时性

国办“3号文件”规定:新农合基金收入应全部、及时和足额存入财政部门在银行开设的新农合基金账户,农民个人缴费原则上由乡镇财税所临时代收,收齐后应及时缴入财政专户。月末没有及时缴存的收入,市县财政部门委托开户行将全部新农合基金全部划入财政基金专户。然而,有些地区利用规定中的漏洞加之地方财政能力有限等原因,不能及时将参合农民上缴的基金存入专户,导致基金面临被挪用的风险。

1.1.2 新农合基金存在挤占的风险

新农合基金的收缴方式包括协议委托、上门收缴、滚动收缴等多种方式,由于各地的具体情况不同,这种多样化收缴方式基本行得通,然而随着新农合制度的不断发展变化,多样化的基金收缴方式必然会给基金的管理方面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在收缴资金的时候,财政部门、卫生部门、银行等组织都需要投入一定的财力、物力、人力,这就会提高基金筹资的成本,各地区政府就可能将这部分支出列入新农合基金支出账户,挤占基金。

1.2 资金拨付和储存阶段

1.2.1 财政资助资金到位程序复杂,补助发放滞后

新农合财政资助资金发放需要经历足额匹配到补助下发的过程。财政资金的匹配则需要在农民筹资全部到账后,县级政府直接从国库中匹配资金划拨如专户,最后由市、省、中央财政逐级将资对应配套到位。财政补助下发则是由上至下逐层拨付过程,先是要统计参合实际人数,中央根据人数向地方层层拨付补助金。这些过程经历时间较长,使得政府资助资金难以按时到位,参合农民补助发放滞后。

1.2.2 资金不能及时进专户,导致账户外滞留现象

由于各省市县对每一级财政办理资金拨付的时间、手续和要求没有进行统一的规定,在下拨过程中,可能就会由于某一部门负责人不在或者其他特殊情况而延长资金下拨的时间,资金滞留在“专户”外,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新农合基金的风险。

1.3 新农合基金使用阶段

1.3.1 基金结余问题突出

一些定点医疗机构受利益驱使,违规操作,以“住院补偿多”等诱使参合农民住院治疗,增加医疗消费,新农合基金的支付负担过重,造成基金的严重超支;某些地方政府通过制定严格的报销流程来维持地区的收支平衡,从而使得新农合基金出现“惜付”现象,新农合基金用途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得不到保证。

1.3.2 新农合基金被套取现象严重

部分医疗机构为了收益,虚构参合农民住院,伪造病历材料,然后开具真实的住院发票;有些参合农民对新农合基金缺乏正确认识,担心自己所缴纳的费用为他人所用,将自己的新农合医疗证借给自己未参保的亲戚朋友所用。甚至出租、帮他人购药等方式来套取新农保基金,这些都会造成新农保基金的超支,严重影响新农保基金的正常支付,对新农保的可持续发展也会造成不利影响。

1.4 新农合基金管理阶段

1.4.1 基金经办机构财会人员业务素质较低

基金经办机构人员素质,对新农合基金的合理使用和管理起着直接作用。新农合基金管理机构一般为新组建的单位,人员素质不同,大多数乡镇的会计担任基金管理机构的财务人员,由于其缺乏专业的基金管理知识,培训不到位,缺乏有效的考核聘用机制,使得基金财务管理漏洞百出,基金科学和安全运转难以保证,这就必然使得新农合医疗基金财务管理水平大打折扣。

1.4.2 机构设置和岗位职责不明晰

新农合是一项新兴的事业,人员及编制不到位现象在各地新农保经办机构普遍存在,这就使得新农合经办机构的内部设置不完善,“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和要求就难以实现,职责权限模糊,相互制衡机制就无法形成。

1.4.3 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水平不高

新农合基金规模的不断扩大,基金总额不断增加,基金的会计核算业务也必然会增加,传统的依靠人工来完成繁琐复杂的会计核算的方式显然已不适应新农合的快速发展,这就使得信息管理系统的引进成为必要。但部分地区虽然已配备计算机等硬件设施,但是信息化网络平台还没有建立,手工操作依旧是基金管理的主要方式,基金的会计电算化管理难以实现,致使财务管理效率低下。

2 科斯定理应用于新农合基金管理的思考

2.1 科斯定理

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是科斯在1960年发表的论文《社会成本问题》中所表达出来的。科斯定理是由三个定理组成的定理组:

科斯第一定理:如果市场交易费用为零(即定价制度的运行毫无成本)且权利得到明确界定,无论产权属于何方经济当事人都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即资源配置与产权安排无关。

科斯第二定理:在(市场)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会对经济制度运行的效率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在交易费用不为零的世界中,产权的初始界定影响经济效率和产出水平,产值最大化不可能不受产权安排的影响,不同的产权界定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

科斯第三定理:当存在交易成本时,通过明确分配已界定权利所实现的福利改善,可能优于通过交易实现的福利改善。该定理假设政府能够比较低的近似估计并比较不同权利界定的福利影响,同时它还假设政府至少能公平、公正地界定权利。沿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逻辑关系来看,交易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既然科斯定理将最优配置原则具体适用于产权,那么交易就是产权实现最优配置的途径。

2.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的科斯定理分析

根据以上对交易及其交易费用的阐述,我国政府所提供的社会保障服务活动也可以看成是一种交易活动,同样,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的各种关系也可以界定为交易活动,并产生一定的交易费用。

首先,参合农民自愿去定点医疗机构就诊,这是一种平等人之间的交易,即参合农民疾病得到治疗,医疗机构也获得了收益,这属于买卖交易;其次,医疗定点机构和政府之间存在着上下级关系,根据康芒斯对交易的界定,管理的交易发生在上级和下级之间,政府是法律上的上级,有合法的权利发出命令,而定点医疗机构是法律上的下级,只要这种关系存在,他在法律上就有服从的义务,那么医疗定点机构和政府之间的交换关系就属于管理交易;最后,参合农民缴纳医疗保险金,政府利用其费用来提供医疗服务,那么政府与参合农民之间的交换关系属于限额交易。

总而言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过程中各主体的活动都可以界定为交易,并产生相应的交易成本。而如前所述,我国新农合基金运行和管理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系统性的基金管理还未形成,缺乏对基金管理有效利用。

2.3 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和管理的思考

2.3.1 加强新农合基金管理的法制化

根据科斯定理,产权的界定和明晰是以相应的法律为前提的,而不是个体行为,没有明确而权威的法律作保障,必然会使得新农合基金的管理混乱,也必然会导致新农合基金资源的低效率。

对此,国家应对新农合基金管理进行专项立法,并就中央财政资金的程序和拨付办法进行统一规范,使得各级财政补助资金能够及时、合理的进入县财政专户。同时,还必须对现行制度,如《新农合基金管理制度和基金会计核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管理制度》等进行不断地修改和完善,使其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2.3.2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引入多元主体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根据科斯定理,不断交易和转手资源产权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市场交易是有成本的,产权的调整受到市场交易成本的影响。如果交易费用太高,那么最佳的产权安排,以及由此能够带来的更高的产值,将不会通过市场交易而实现。因此,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产权的初始界定便是重要的。所以,一方面,应当比较政府和市场配置新农合基金的成本及配置效率,使政府有选择的行使其权利,并可以在资金管理和资金征集中引入多元主体,发挥市场和其他主体的补充作用;另一方面,新农合属于国家惠民政策,巩固政府在新农合基金的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发挥政府在基金管理方面宏观调控的优势。

2.3.3 理顺新农合基金管理机构间的关系,明晰各部门的职责

科斯定理认为,产权的明晰化有利于交易成本的降低,因此,在管理新农合基金的过程中,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将是缓解我国新农合基金面临的问题,提高新农合基金资源利用率的必由之路。

就目前我国新农合基金管理来看,其涉及到不同部门,新农合制度的组织和筹资主要是由行政部门来管理,新农合制度的实施是由卫生部门来负责,而各级政协、人大、新闻媒体、参合农民对新农合制度进行监督,要使得新农合基金资源得到优化合理配置,就必须对主管机构、基金经营机构、经办机构以及监督机构进行合理的界定,使其各司其职,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这有利于缓解新农合基金被挤占的现象。

2.3.4 加大新农合基金管理机构的整合力度

科斯定理提出产权合并是减少交易成本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交易费用大于零时,产权主体之间存在摩擦,通过对产权的重新确定,建立新农合基金管理统一的体制,使得交易成本内部化,缓和产权主体之间的矛盾,从而减少新农合基金管理和配置所产生的费用。

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定点医疗机构,参合农民等,其每个人对于内部费用的减少都负有一定的责任,这就要求每个人都要有合理使用新农保基金的意识,从而来保障新农合基金,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率;同时,政府应该树立风险意识,关注基金运行情况,对各层次所可能面临的风险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这对于防止基金透支或过多结余,基金被套取现象的消除大有裨益。

3 结论

基于对新农合健康发展的现实需求以及基金管理面临的问题,对新农合和科斯定理进行了分析,我国新农合的基金管理活动体现了科斯定理的内容,将科斯定理应用于新农合基金管理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这对于扩大参合农民的受益面、提高新农合基金使用的安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1] 袁庆明,熊衍飞.科斯三定理的新表述与新证明[J].当代财经,2010,(7).

[2] 马骋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风险量化管理实证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5,(11).

[3] 张光先.对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公共领域的思考——基于科斯定理视角的分析[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管理制度 篇9

一、院长全面负责本单位新农合的监督管理,是监管工作的主要责任人。

二、建立以院长为组长,有医、药、技、护、财等各类人员代表参加的医院新农合管理领导小组。

三、新农合领导小组结合有关规定负责制定本院出入院及“双向转诊”标准、诊治规范、操作常规等规章制度。

四、新农合领导小组负责对结算报销人员、统计报表人员、及医院其他人员进行培训及管理。

五、新农合领导小组负责定期对辖区村卫生所及本院院门诊参合病人的登记处方、收费及资料留档进行检查。

六、卫生院应安排一名脱产或半脱产、有技术职称及执业资格的医技人员担任新农合专职管理人员。

七、新农合专职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日常工作监督管理,对本院病人的出人院指诊、合理诊断、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进行审查,对新农合录入清单的内容、项目、收费标准进行签字把关。

高效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 篇10

新农合基金管理使用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我院新农合基金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保障新农合基金使用效益,根据县卫计局《关于印发<全县开展新农合基金管理使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监卫计发〔2015〕5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为指导,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政府部门履职尽责等工作要求,强化经办机构监管、严肃查处违规违法行为、建立健全新农合基金管理使用制度,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新农合各项制度健康持续发展。

二、主要任务

(一)开展住院补偿违规行为专项整治行动

1、查处以不当方式招揽病人行为 ①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义诊”备案制度。②建立医疗机构“让利”报告制度。

③严禁医疗机构向各类机构和人员支付“住院病人”介绍费。

④严禁医疗机构外包科室。

2、查处医疗机构门诊转住院、挂床住院行为 ①医院建立入院评估制度,结合医院实际,制定常见疾病入院指征。

②落实住院病人管理制度。③落实病历书写制度。

3、查处违规收费行为

①严格执行向患者提供“一日清单”制度。②严格执行住院患者自费项目知情认可签字制度。③迅速按物价政策和新农合政策清理和对应收费项目和标准。

4、查处过度医疗行为 ①推进院内质控管理。

②严格执行抗生素临床用药指导原则,降低药品收入比例。

③严禁给医务人员下达创收任务指标。④严肃查处医务人员收受药品回扣行为。

5、查处支付方式改革执行不力行为

①严查单病种定额付费管理过程中不按规定纳入或退出单病种管理行为。

②严查内部控费措施不力,导致总额预付及例均费用超标。

6、严查以各种方式套取新农合基金行为

①严查农民“被住院”、无病当有治、信息造假、虚增住院天数、假用药、假手术等行为。

②严查医务人员变通病种或药品违规补偿、将目录外用药纳入补偿等行为。

③严查借卡看病、冒名顶替行为。

④严查搭车开药、搭车检查、搭车治疗、小病大治等过度医疗行为。

⑤严查重复收费或收费不服务(空计费)行为。⑥严查利用虚假票据和病历资料套取新农合资金、诱骗农民“合谋”新农合资金等行为。

(二)开展新农合服务管理提升行动

1、大力推进新农合住院患者先诊疗后付费服务行为。

2、坚持公开、透明、公平、公正,严格执行新农合基金预决算和额度分配等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审查备案和向社会公开制度。

3、加强新农合服务建设,做到布局合理,环境整洁,设备齐全,并提供新农合报销政策宣传折页。工作人员业务娴熟、服务热情、按时到岗。

4、经办机构应设置并向社会公示咨询投诉电话,政策咨询人员相对固定,应熟悉政策,解答问题耐心细致,对投诉事项应如实记录并及时交办处理。

5、精简办事流程,公开新农合办事须知和流程。

三、时间安排

(一)制定方案(2015年8月)

按照省卫生计生委制定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要求,县卫生计生局制定本次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进行安排部署,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迅速召开动员会议,细化分解工作任务,强化落实管理责任,在完成规定任务的同时,对突出问题制定落实有针对性的整改方案,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大力宣传《社会保险法》、新农合报销规定、工作流程、管理规范和专项整治行动内容等,将此次新农合基金管理使用专项整治行动推向深入。

(二)自查自纠(2015年8月-9月)

对照活动内容,深入查找新农合管理和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不仅要着重查找普遍存在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还要积极查找逐渐滋生的新问题,不仅要查找并纠正存在的问题,还要深入剖析问题存在的根源,确保从不断完善的制度上堵塞和遏制问题的再次发生。要做到有案必查,违法必究,形成高压严打态势,确保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效,同时对查找出的问题分门别类,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销号式管理,确保所有问题整改到位。

(三)督导检查(2015年9-10月)

医院组织专业力量,对新农合基金管理使用专项整治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严肃处理顶风违规行为。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医院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将此次新农合基金管理使用专项整治行动作为首要工作来抓,要迅速成立由一把手牵头的工作专班,明确时间节点,落实主体责任,细化工作分工,确保专项整治行动扎实有序推进。同时,全面对外公示投诉举报电话,积极搜集群众反映的案件线索,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办满意”。

(二)强化追责问责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将结合卫生计生系统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工作开展,严格落实追责问责机制,对专项整治中发现的违规行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走过场。对违规套取新农合基金行为,坚决全额追回并上缴基金专户;对专项整治行动中发现情节严重、涉嫌违纪违法的,坚决移送纪检部门或司法机关处理;对专项整治行动落实不力、整改不到、刻意隐瞒的单位及个人,坚决追究主要领导责任。

(三)加强舆论宣传

要主动参与到专项整治行动中来,积极强化经办人员履职尽责的服务意识,借助此次行动开展,收集、总结并宣传、推广新农合基金管理使用中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营造社会各界参与监督的良好氛围,将新农合基金规范管理和使用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高效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 篇11

由于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良好正常,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得到了很好的推进,档案管理工作从开始的阶段性工作已经逐渐转变为常规性工作。但在档案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想要准确把握新时期新型合作医疗发展的特点,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档案管理,这已是合作医疗现代化管理的一部分。接下来,将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功能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改善措施几方面进行分析。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现状与问题

缺乏指标管理体系。虽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经推广的很好,但是其在档案管理方面还没有一整套有效的管理方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目前而言还处在阶段性的档案管理,但随着医疗业务的深入,档案管理逐级转为常规性,那么阶段性的管理模式将不再适用。这造成许多单位只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档案管理,缺乏系统性的管理模式。由于人员间的认知不同,造成档案室中档案管理参差不齐,年初和年终也没有计划考核,也没有相应的文件来规范制度,这就使得档案可能发生丢失、更新不及时等情况发生。

档案管理意识不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以医疗为主,长期的社区服务使得人员缺乏档案管理方面的意识。因为没有响应的文件规范,也没有计划考核,领导层面到下属业务方面的人员对于档案管理的意识都相对薄弱,没有很好的正视档案管理这一问题。也正是有这样的问题存在,才导致有部分人员便于工作利用,随意取放档案,任意扣押或丢弃摆放,造成档案混乱。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医疗技术在进步的同时,从事医疗保险方面的工作人员的知识面也应该不断提升。但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面,人员的知识层面更新不够快,素质培养不到位,这也是造成档案管理意识薄弱的原因之一。而就目前的状况来看,从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员专业水平还有待提升,缺乏复合型的管理人才。在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档案管理人员进修学习的机会也就不多,缺乏系统性的学习培养,不能够灵活应变。

档案利用率低。在多数的情况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关业务的从事人员会将档案封存,而原本是查阅的文件失去了其本来效用。封存的档案越来越多,加上管理制度不严格,没有做到详细分类,等到需要查阅的时候发现档案已经十分混乱。

档案管理与医疗业务不同步。虽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经对医疗设备、医疗规模、技术水平等等方面都做了详尽的规划,但是在档案管理方面却并没有纳入其中,造成实际生活当中医疗业务与档案不能同步。另外,因为许多医疗社区未能加入现代化的管理方式,造成档案堆积,占据空间紧张,查阅档案只停留在手动查阅的当时,使得业务效率下降,甚至是造成档案丢失。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功能和制度建设的相关措施

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针对已经产生的医疗档案,相关人员应当做到理顺档案管理体制,细致分类区别,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以文件的形势下发。从领导开始,逐层落实,并且有相关的专业人员1~2名,复杂专兼职管理档案。对档案管理做年初计划、年终考核,对档案的分析做到详尽、整齐、一目了然。查阅有记录,避免档案丢失或者混乱的情况发生。

提高全员的档案管理意识。加强全员的档案管理意识,从领导开始重视,以此为前提,将档案管理列为首要管理事项。做到管理制度文件人人阅读,人人了解,重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与业务同步规划发展。大力宣传档案管理工作,做到全员了解,全员重视,认识档案与日常业务的重要联系,这样才能更好的落实档案管理工作。

重视人才培养,提高员工素质。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定期安排相关课程学习,不定期考察验证,做到档案管理落实与理论相结合。做到实时宣导,使得业务人员对于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同样有所了解,从而改善随意取放、任意扣押或丢弃的不好习惯,从根本上解决档案管理难度大的问题。

规划医疗档案管理,促进档案与医疗业务同步利用。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当中的档案合理规划分类,加入现代化设备进行管理,使得档案与业务同步利用发展,加入计算机、扫描仪、打印机等等相关的管理设备。做到实时查阅、查阅有迹可循,提高档案信息的基础质量,扩充档案种类,这样不但使得档案分类详尽,也使得人员查阅方便,与业务同步利用,逐渐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

以上是档案管理功能和制度建设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探讨的相关件数,主要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改善措施几方面的分析。虽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应用当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但是给国民在就医方面带来的好处也是不言而喻的。不断的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其深入到全国农民当中,为更多的国民做出贡献。本文中所提及的还尚有不足,但在日后的学习与生活当中,本人将努力探索,为我国社会做出一份微薄的贡献。

(作者单位:河北省平泉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

邮寄地址:河北省平泉县政务服务中心608 .联系人:王建华13643249398

上一篇:吴铺小学课外活动安排下一篇:上海大剧院经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