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夫妻共同财产(推荐12篇)
意见稿)20051017
2010-4-14 15:24:3
4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及司法解释若干问题的讨论纪要(征求意见稿)二00五年十月十七日
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理解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解释
(一)》、《解释
(二)》,公正、及时地审理婚姻家庭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法律规定,现对我省人民法院适用婚姻法的有关问题作如下规定。
一、【关于当事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离婚诉讼中,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提出一方当事人患有精神疾病,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认定其是否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特别程序进行认定。对法官明显感觉一方当事人患有精神疾病,但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均怠于履行义务,不申请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民事行为能力进行鉴定的情形,人民法院应当向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进行释明,询问是否申请对当事人的民事行为能力进行鉴定。如果当事人、利害关系人申请确认其民事行为能力,人民法院则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特别程序,先行认定当事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但如果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拒不申请,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则存在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如果当事人或其利害关系人拒不申请,人民法院不宜进行强制鉴定,应当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7条的规定,对于曾进行过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或者医院诊断的,可根据鉴定结论或者诊断结果确认;未进行过司法鉴定或医院诊断的,可以参照当事人单位或者住所地一般人公认的当事人精神状态直接进行认定,但以利害关系人没有异议为限。
另一种意见认为,当事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只能依据司法精神病学鉴定,通过特别程序予认定。
二、【关于彩礼】
(一)彩礼的认定。
人民法院对具体案件中金钱、实物的给付是否构成彩礼,应当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以及客观案情进行认定。如果当地有彩礼给付的习俗,且给付的金钱数额较大,或者给付的实物价值较高,均可以认定为彩礼。至于达到多大的数额或者多高的价值,由人民法院结合各地的经济状况等实际情况酌情确定。除了金钱之外,实物也可纳入彩礼的范围。
(二)返还彩礼诉讼当事人的确定。
如果男女双方办理结婚手续后,一方当事人提起离婚诉讼,并在离婚诉讼中要求返还彩礼的,应以婚姻当事人为彩礼的返还义务人,不列彩礼的实际收受人为第三人。一方以对方不是彩礼的实际给付人或者自己不是彩礼的实际收受人或使用人为抗辩,拒不返还彩礼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但如果是男女双方未办结婚登记手续,一方要求对方返还彩礼的,应由实际收受方为当事人。该类诉讼非离婚诉讼,而系普通的返还财产之诉。实际收受人为返还义务人,如女方使用了该财产,可作为共同返还义务人。
(三)返还尺度的掌握。
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当事人同居时间长短或者结婚时间长短、双方的家庭状况、财产用途去向、有无子女、当地经济条件等具体情况,酌情全部或者部分返还。
(四)“生活困难”的认定。
对《解释
(二)》第十条规定的“生活困难”的认定,应采用绝对困难标准,即根据《解释
(一)》第二十七条对《婚姻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的“一方生活困难”的解释为“依靠个人财产和离婚时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
(五)离婚案件中一方起诉离婚,另一方提出返还彩礼的,应否作为反诉处理。离婚案件属于复合之诉,当事人的返还彩礼的请求,不应作为反诉处理。但返还彩礼部分的诉讼费用应由提出返还请求的当事人预缴。
三、【关于夫妻忠诚协议的认定】
男女双方订立“忠诚协议”,约定一方违反忠诚约定,应当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量的违约金。如一方违反忠诚的约定,无论对方是单独起诉或在离婚诉讼中主张对方按“忠诚协议”的约定支付违约金的,人民法院不应予支持。如果一方违反忠诚协议,符合婚姻法规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情形,当事人可以据此请求离婚损害赔偿。另一种意见认为,夫妻相互忠诚虽为道德上的义务,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根据婚姻法第四条的规定起诉一方违反忠诚义务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在双方将此义务作为约定义务时,如一方违反,另一方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的,应予支持,以倡导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
四、【为解除不当同居关系承诺给付补偿款的处理】
当事人为解除“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关系,以借款形式确定补偿金的,一方不履行协议,另一方诉至法院要求履行的,人民法院不应保护。如一方已履行协议后要求对方返还的,也不予支持。
五、【关于禁止结婚疾病的认定】
判断哪些疾病属于影响婚姻效力的疾病时,人民法院应当征询医学专家的意见,结合医学专家对疾病的意见,对婚姻效力作出相应认定。
六、【关于事实婚姻的处理】
如果当事人符合事实婚姻构成条件,则与合法登记的婚姻同等对待。因此,人民法院可以调解或判决准予离婚,也可以判决不准离婚。
七、【关于骗取结婚证案件的处理】
以他人名义或以虚假身份骗领结婚证,如果男女双方感情破裂,婚姻登记机关不予撤销结婚证的,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时,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人民法院在处理该类纠纷时应当区分是以他人名义还是以虚假名义进行登记两种情况分别认定。对于当事人以他人名义进行结婚登记的,由于被冒用的人实际存在,故涉及到结婚证上所列婚姻双方当事人之间、实际同居生活的双方当事人之间两种关系的认定。因结婚是一种要式行为,以登记为成立要件,结婚证上载明的当事人履行了合法的登记行为,故他们之间应认定为合法有效的婚姻关系,如果一方请求离婚,人民法院应当依照离婚案件进行处理;对于真实同居生活的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根据法律规定和双方具体情况认定其系事实婚姻关系或同居关系予处理。
对于以虚假名义进行结婚登记骗取结婚证的,由于结婚证上载明的一方主体根本不存在,故一般应认定该婚姻关系虚假;对于实际共同生活的当事人之间,根据法律规定及双方的具体情况认定其系事实婚姻关系或为同居关系予处理。
八、【关于诉讼外离婚协议的效力】
男女双方在离婚诉讼前所达成的离婚协议中关于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的约定,是以双方协议离婚为前提,一方或者双方为了达到离婚的目的,可能在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方面作出有条件的让步。在双方未能在婚姻登记机关协议离婚的情况下,该协议未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均不产生法律约束力,其中关于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的约定,不能当然作为人民法院处理离婚案件的直接依据。但是,这并不妨碍人民法院在处理离婚案件时将之作为子女抚养、财产处理的参考。
九、【关于离婚损害赔偿】
因重婚导致离婚,重婚一方已经受到刑事处罚,另一方依照《婚姻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要求重婚方离婚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十、【关于探望权】
(一)人民法院对探望权的判决是否以当事人明确提出请求为前提。
人民法院对探望权的判决应当针对事人的诉讼请求进行,不能超出当事人请求范围。在双方当事人均未主张探望权的情况下,法官应当就探望权问题向当事人进行释明。如果当事人在法院释明后仍不主张探望权的,人民法院则不应当就探望权作出判决。当事人在离婚后就探望权发生争议的,可以依照《解释
(一)》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另行起诉。
(二)人民法院对探望权的判决内容宜粗还是宜细。
依照法律规定,发生探望权纠纷时,首先应当由当事人双方协商解决。人民法院审理期间,应从更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组织双方当事人对探望时间、地点、方式等具体情况进行协商。如果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并能就探望细节达成一致意见的,人民法院可以不对探望细节作出判决。如果当事人不能自愿协商,探望权判决主文的表述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一般情况下,探望权的判决主文不宜过于详细。但如果子女年纪较小,或者双方当事人对探望权争议较大,或者
双方矛盾过于尖锐,判决主文宜详细具体。但无论“细”还是“粗”,均以利于子女健康成长、便于双方当事人、易于执行为基本原则。
(三)关于探望权发生的费用负担。
如一方当事人要求对方当事人承担因探望女子发生的费用,人民法院应不予支持。
十一、【关于夫妻共同财产中涉及违章建筑的处理】
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中,如夫妻共同财产中涉及违章建筑的,在处理时应注意以下原则:第一,要防止通过人民法院的判决将违章建筑合法化的倾向;第二,除非行政机关已作出明确认定,不宜在判决书中认定建筑物是否为违章建筑;第三,违章建筑的既得收益应当在离婚案件中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对于违章建筑物的具体处理问题,因合法财产方受法律保护,没有依法办理相应手续的违章建筑不受法律保护。因此,无论行政主管部门是否已明确确认为违章建筑,当事人请求对违章建筑物进行分割的,人民法院均不予处理。如果离婚后,当事人补办了相应合法手续,违章建筑物成为合法建筑的,当事人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另行提出分割主张。对于违章建筑已经产生的既得收益,应当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对于违章建筑可能产生的预期收益,人民法院不予处理。
十二、【关于房屋权属性质的认定】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所有权的房屋,无论是登记于夫妻一人名下还是双方名下,原则上均为夫妻共同财产。但是,如果一方当事人能够举出足够的证据,证明房屋系其以婚前个人财产购买,且所有权登记于个人名下,只是婚后方领取权属证书的,该房屋应认定为是一方个人财产形态上的转化,故应认定为登记一方的个人财产。
十三、【关于按揭房屋的权属认定】
夫妻一方婚前以个人名义办理房贷,且用个人财产支付首期房款,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如果婚后取得房屋所有权的,无论登记于一方还是双方名下,均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对于一方婚前支付的首期付款,由另一方返还一半;尚欠的贷款,作为夫妻共同债务,由双方返还。
夫妻一方婚前以个人名义办理房贷,且用个人财产支付首期房款,如果所有权系婚前取得且登记在一方名下,但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又用共同财产还贷的,该房屋应认定为登记一方的个人财产。对于婚后以夫妻共同财产偿还的贷款部分,由享有所有权的一方予以返还。如夫妻另一方要求分割房屋增值部分收益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十四、【关于房改房权属的认定】
《解释
(二)》第十九条明确了一方婚前承租、婚后以夫妻共同财产购买并登记于一方名下的房改房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如果一方婚前承租、婚后以个人财产购买并登记于一方名下的房改房,性质上如何认定,《解释二》未作规定。
因房改房的出售和价格都受国家房改政策的调整,夫妻双方的工龄、职务、人口等福利因素可能均影响到房屋的价格,且一方购买房改房还可能影响到另一方对该福利政策的再次享有,使对方因此失去了享受福利购房的机会。因此,无论是从有所权取得时间上,还是从房屋的福利性质上,都应当认定该房屋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在实际分割时,可以考虑出资方的利益适当予以多分。
但如果一方当事人能够举出足够的证据,证明该房改房的取得完全是其婚前利用个人的福利因素取得,与对方没有任何关系,只是产权证在婚后取得的,可以认定为一方的个人财产。
十五、【关于夫妻一方在有限责任公司出资的处理】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涉及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中以一方名义在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额,另一方不是该公司股东,如果夫妻双方离婚时无法就转让份额与价款达成一致意见的,如何处理,有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如果条件许可,经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可以启动鉴定程序,以确定股权价值,对另一方当事人进行折价补偿。如果当事人不申请鉴定,或者当事人虽申请鉴定,但因涉及到公司其他股东等案外人的利益,鉴定无法进行的,人民法院可告知当事人就公司股权问题另行诉讼,离婚案件中不予处理。
另一种意见认为,如果具备了鉴定条件,人民法院可以启动鉴定程序,确定股权价值,对另一方进行折价补偿。如果鉴定无法进行的,可以由婚姻当事人征求公司其他股东的意见,如果超过半数的股东同意转让,且放弃优先购买权的,股东的配偶可以依照《公司法》的规定,成为公司股东;如果过半数股东既不同意股东的配偶成为公司股东,又不购买该出资的,视为同意股东的配偶成为公司股东。因此,无论双方是否达成一致意见,均可参照《解释
(二)》第十六条的规定处理。但是,如果涉及的是夫妻二人公司,除非双方同意对公司进行清盘,或者同意将部分出资转让给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均不宜处理,由双方依照公司法的规定另行处理。
十六、【关于夫妻双方对共同财产平等处理权问题】
夫妻双方共有的房屋,只登记于一方名下,登记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将房屋出售与第三人,另一方提出异议的,该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如何认定,有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房屋虽然只登记于一方名下,但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双方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处理权,一方当事人未经另一方同意,擅自处分房屋的,属于无权处分行为,另一方不予追认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
另一种意见认为,从物权理论角度出发,买受人没有义务审查出卖人是否结婚、房屋是否为夫妻共同财产。依照不动产登记的公示公信力,如第三人有理由相信登记人有权处分房屋的,从保护交易安全出发,应当认定房屋买卖合同有效。如果第三人已取得物权,应予保护;如果第三人未取得物权的,可向出卖人主张违约赔偿。
十七、【关于夫妻共同债务】
从夫妻债务的外部关系而言,只要是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以一方名义所欠的债务应作为共同债务处理,债权人有权要求夫妻双方共同偿还。但在夫妻关系内部,如
借债的一方要求配偶共同偿还债务时,必须要证明所借债务是基于双方的共识对外所借,或者借债是用于共同生活,如证明不了,则配偶另一方不应承担还款义务。即使夫妻共同对外偿还了债务,夫妻一方在向对方追偿时,也应由借债这一方对债务的性质承担举证责任。
十八、【关于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形成的侵权之债的处理】
对夫妻一方因承担侵权赔偿形成的债务性质的认定,有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虽然该债务形成于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但该债务是否为夫妻共同债务,应由债权人承担举证责任。如果债权人能证明侵权人债务的形成与家庭共同生活有关,则债务人的配偶应共同偿还,比如夫妻一方因从事交通运输,因自己有过错而致交通事故引起的赔偿。但如果债务人侵权债务的形成纯属个人行为,则其配偶无义务承担,比如因打架斗殴或其他犯罪行为形成的侵权之债。
另一种意见认为,只要债务形成于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尽管是因一方侵权行为形成,但夫妻双方对外仍应共同承担偿还之责。夫妻一方在承担共同偿还之责后,可向对方追偿。如果实施侵权行为的配偶一方证明不了债务的形成与家庭共同生活有关,则应承担返还之责。
十九、【关于亲子鉴定】
(一)亲子鉴定应当以双方自愿为原则。
(二)申请亲子鉴定的一方应当完成相当的证明义务。在一方拒绝做亲子鉴定的案件中,提出亲子鉴定主张的一方应当承担与其主张相适应的证明责任。只有申请人完成了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足以使法官产生内心确信的基础上,才能够请求进行亲子鉴定。在司法实践中,要正确掌握申请亲子鉴定一方的证明责任,合理及时把握行为意义上举证责任转换的时机,是判定亲子鉴定中举证妨碍的重要条件。既不能过分强调申请一方的证明责任,也不能轻视或忽略申请一方的证明责任。总之,要避免亲子鉴定的随意化。
(三)举证妨碍的认定条件应当从严掌握。如果被申请人拒绝做亲子鉴定,导致亲子关系无法确认的,在同时具备以下条件时,应当推定对其不利的事实成立:
1、提出申请的一方应当是亟待抚养和教育的非婚生子女或与非婚生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母一方;
2、提出申请的一方已经完成了与其请求相当的证明责任;
3、被申请人提不出足以推翻亲子关系存在的证据;
4、被申请人拒绝做亲子鉴定。2005年10月17日
一、人力资本列入我国夫妻共同财产范畴中的必要性
人力资本这个概念在我国夫妻共同财产制度中的提出, 主要是从妇女权益的角度出发, 特别是对农村妇女权益的维护。波斯纳曾指出, 劳动分工通过使丈夫和妻子间互补活动的专业化, 从而促进了家庭全部实际收入的最大化。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妻子在家里负责照顾老人和孩子, 并且打工赚钱供其丈夫在外求学。但是丈夫在取得学历后, 就留在了外地工作, 继而与妻子离婚。对于这种情况, 丈夫在取得高学历后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 将来生活是有很高的保障。而这个文化程度不高的妻子, 因为之前对家庭的投入放弃了自己对人力资本的投入, 她未来的生活没有安稳保障, 对其是十分不公平的。在婚姻关系中, 我国婚姻法应该对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保护。
婚姻财产代表着夫妻双方共同享有对本质上属于合伙实体的投资成果, 之所以将人力资本加以分割, 是因为人力资本的取得凝结着夫妻的共同努力, 法律的公平和正义不应该允许获得教育的夫妻一方对另一方为其获得专门性教育或从业资格证所做的牺牲、贡献不加以补偿, 就可以独立地保有。补偿并不是因为一方需要扶养, 而是对贡献方付出的一种交代。
李友根先生在他《人力资本出资问题研究》的著作中提到, 从学历文凭及职业资格证书本身的角度来看, 其代表着从事职业劳动者的知识、技能、经验, 是人力资本的表征, 是一个收入能力的标志。此类资本是一种生产出来的东西, 是投资的产物, 是未来满足和未来收入的源泉。夫妻一方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获得的学历、从业资格证、职业资格证书, 应该属于夫妻共同协力的成果, 对于夫妻搭配合作所产生的利益均应作为夫妻共同财产, 列入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目前学界对于人力资本已有比较可行的评估方法, 并正在逐步的完善。
二、对人力资本列入我国夫妻共同财产制度的几点建议
(一) 从具体法条中逐渐渗透人力资本相关问题的规定
《婚姻法》第46条规定:无过错方离婚有权请求损害赔偿。有下列情形之一, 导致离婚的, 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 重婚的; (二) 有配偶者或者与他人同居的; (三) 实施家庭暴力的; (四) 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建议在此之后增加 (五) 夫妻一方于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在另一方的帮助和牺牲下取得了学历、从业资格证、职业资格证书或知识技能等表征性人力资本。
夫妻一方之所以愿意为接受专门的教育, 通过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获得某一行业的从业资格证等人力资本的一方作出贡献, 不仅是基于对婚姻的承诺, 更是基于对受教育后, 人力资本所带来的利益期待。如果夫妻一方在为另一方人力资本的获得过程中做出贡献, 而对方在人力资本获得后随即提出离婚, 这样会导致人的期待利益落空。如果法律不对贡献方做出救济, 显然有失公平。如上述建议增加 (五) , 就能通过法律规定来为贡献方提供了私权利救济。
(二) 补偿性的扶养
加拿大的司法实践创设了补偿性扶养制度, 在美国的司法实践中采取的是补偿性扶养主义和财产性分割主义。随着我国家庭越来越重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离婚时涉及到人力资本的纠纷情况越来越多。我国可以借鉴补偿性的扶养这一理论, 来解决人力资本在夫妻共同财产制度中贡献方的私权利救济问题。补偿性的扶养, 是指在夫妻一方为对方接受专门的教育或取得某一行业的从业资格证时作出贡献, 且在对方接受教育或取得从业资格证过程中完成教育或取得从业资格证之后不久, 夫妻双方随即离婚的情况下, 接受教育或取得从业资格证的一方对贡献方所承担的补偿义务。
补偿性的扶养应具备以下条件: (1) 夫妻一方获得专门性的教育或从业资格认证; (2) 夫妻一方获得专门性的教育或从业资格证是在另一方的金钱资助下取得的; (3) 夫妻一方获得专门性的教育或从业资格证后不久, 甚至在教育期间, 取得人力资本的一方提出离婚的。
在补偿性的扶养的数额上, 夫妻双方可协议解决, 不能协议解决的, 法官可采取补偿成本或分享收益的方法自由裁量。补偿性扶养的补偿成本具体计算公式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为另一方获得专门性的教育或从业资格做出贡献的时间×夫妻户籍所在地的个人日平均工资+夫妻一方获得专门性的教育或从业资格证时对另一方的金钱投资。补偿性扶养分享收益的计算方法是获得专门性的教育或从业资格证的一方将每月收入的15%补偿给贡献方。
婚姻法中的人力资本问题极其复杂, 要想深入研究还需涉及到其他民事法律和经济学。为避免家庭夫妻双方因夫妻共同财产的人力资本问题产生纠纷, 就要从完善我国夫妻共同财产制度开始。期待能有更多的学者参与我国婚姻法中人力资本这一问题的探讨, 使其能够尽快的完善, 并早日落实到我国的婚姻法中。
参考文献
[1]余延满, 梁小平.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人力资本与离婚损害赔偿[J].江西社会科学, 2013 (03) .
[2]赖钟炜.人力资本在夫妻共同财产中的界定和分割[D].福建师范大学, 2012.
[3]郝文静.离婚财产分割、损害索赔指南与赔偿计算标准[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 2012 (6) .
所谓夫妻财产制,是规定夫妻财产关系的法律制度,包括夫妻婚前财产和婚后所得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和处分,以及家庭生活费用的负担,夫妻债务的清偿,婚姻终止时夫妻财产的清算和分割等内容,其核心是夫妻婚前财产和婚后所得财产的所有权归属问题。法律设立夫妻财产制,调整夫妻财产关系,对保护夫妻的合法权利和财产利益,维护平等、和睦的家庭关系,并保障夫妻与第三人交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夫妻财产制的类型,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我国法律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如工资和奖金、从事生产、经营的收益等,归夫妻共同所有。这一规定表明,我国的夫妻共同财产制采用的是婚后所得共同制,即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除个人特有财产和夫妻另有约定外,夫妻双方或一方所得的财产,均归夫妻共同所有,夫妻双方享有平等的财产所有权的制度。这里的共同所有指的是共同共有,不是按份共有。
二、我国夫妻共同财产制的特征
1.夫妻共同财产的主体,是具有婚姻关系的夫妻,未形成婚姻关系的男女两性,如未婚同居、婚外同居等,以及无效或被撤销婚姻的男女双方,不能成为夫妻共同财产的主体。
2.夫妻共同财产,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婚前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自合法婚姻缔结之日起,至夫妻一方死亡或离婚生效之日止。
3.夫妻共同财产的来源,为夫妻双方或一方所得的财产,既包括夫妻通过劳动所得的财产,也包括其他非劳动所得的合法财产,当然,法律直接规定为个人特有财产的和夫妻约定为个人财产的除外。这里讲的“所得”,是指对财产权利的取得,而不要求对财产实际占有,如果一方在婚前获得某项财产如稿费,但并未实际取得,而是在婚后出版社才支付稿费,此时这笔稿费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同理,如果在婚后出版社答应支付一笔稿费,但直到婚姻关系终止前也没有得到这笔稿费,那么这笔稿费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4.夫妻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所有权,双方享有同等的权利,承担同等的义务。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特别是夫妻一方对共同财产的处分,除另有约定外,应当取得对方的同意。
5.不能证明属于夫妻一方的财产,推定为夫妻共同财产。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11月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规定:“对个人财产还是夫妻共同财产难以确定的,主张权利的一方有责任举证。当事人举不出有力证据,人民法院又无法查实的,按夫妻共同财产处理。”此规定即是这一原则在法律上的体现。
6.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应当均等分割。根据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财产的来源等情况,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7.夫妻一方死亡,如果分割遗产,应当先将夫妻共同财产的一半分归另一方所有,其余的财产为死者遗产,按照继承法处理。
三、我国夫妻共同财产制的范围
(一)工资、奖金。这里的“工资、奖金”应作广义的理解,泛指工资性收入,目前我国职工的基本工资只是个人收入的一部分,在基本工资之外,还有各种形式的补贴、奖金、福利等,甚至还存在着一定范围的实物分配,这些共同构成了职工的个人收入,当然,在一些现代企业或外资企业中,也存在着一定比例的高工资、高收入,甚至年薪、股份期权等,这些收入都属于工资性收入,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
(二)生产、经营的收益。如果说工资、奖金属于夫妻的劳动所得,那么,从事生产、经营的收益,既包括劳动所得,也包括大量的资本性收入。这里的“生产、经营收益”,既包括农民的生产劳动收入,也包括工业、服务业、信息业等行业的生产、经营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知识产权是一种智力成果权,它既是一种财产权,也是一种人身权,具有很强的人身性,与人身不可分离,婚后一方取得的知识产权权利本身归一方专有,权利也仅归权利人行使,作者的配偶无权在其著作中署名,也不能决定作品是否发表。但是,由知识产权取得的经济利益,则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如因发表作品取得的稿费,因转让专利获得的转让费等,归夫妻共同所有。
(四)因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除外。共同财产制关注更多的是家庭,是夫妻共同组成的生活共同体,而不是个人,在这一制度下,夫妻一方经法定继承或遗嘱继承的财产,同个人的工资收入、知识产权收益一样,都是满足婚姻共同体存在的必要财产,应当归夫妻共同所有。在遗嘱继承中,可以将遗嘱人交由夫妻一方继承的遗产视为留给整个家庭的财产,如果遗嘱人的本意是只给夫妻一方,不允许其配偶分享,则可以在遗嘱中指明,确定该财产只归一方所有,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该遗产就不是夫妻共同财产而是一方的特有财产了,这样,也就体现遗嘱人的意愿了。关于赠与的财产,与此同理。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这项规定属于概括性规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在不断地扩大,共同财产的种类在不断地增加,目前,夫妻共同财产已由原来简单的生活用品发展到汽车、房产、股票、债券乃至整个公司、企业等,今后还将出现一些新的财产类型。上述四项只是列举了现已较为明确的共同财产的范围,但难以列举齐全,因此,作了这项概括性规定。
1、工资、奖金。
这里的“工资、奖金”应作广义的理解,泛指工资性收入,目前我国职工的基本工资只是个人收入的一部分,在基本工资之外,还有各种形式的补贴、奖金、福利等,甚至还存在着一定范围的实物分配,这些共同构成了职工的个人收入,当然,在一些现代企业或外资企业中,也存在着一定比例的高工资、高收入,甚至年薪、股份期权等,这些收入都属于工资性收入,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范围。
2、生产、经营的收益。
这里的“生产、经营收益”,既包括农民的生产劳动收入,也包括工业、服务业、信息业等行业的生产、经营收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人买卖股票和债券,投资于公司、企业经营,还有不少人依靠自己的资本或筹资兴办公司、企业,这些人成为大量资本的拥有者,经营收益丰厚。这些经营收益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3、知识产权的收益。
知识产权是一种智力成果权,它既是一种财产权,也是一种人身权,具有很强的人身性,与人身不可分离,婚后一方取得的知识产权权利本身归一方专有,权利也仅归权利人行使,作者的配偶无权在其著作中署名,也不能决定作品是否发表。但是,由知识产权取得的经济利益,则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如因发表作品取得的稿费,因转让专利获得的转让费等,归夫妻共同所有。
4、因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除外。
关于因继承所得的财产,有人提出,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女婿、儿媳不在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之内,如果将一方继承的财产作为夫妻共同财产,等于扩大了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与继承法的规定相违背;而遗嘱继承则体现了强烈的个人意志性,遗嘱人将其财产指定由特定的人继承,体现了对其所拥有财产的处分权,如果将夫妻一方因遗嘱继承而得到的财产视为夫妻共同财产,等于变更了遗嘱,这违背了遗嘱人的意愿,限制了其对财产的自由处分权,因此,婚姻存续期间,一方继承的财产不宜作为夫妻共同财产。
5、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根据《婚姻法解释(二)》第11条规定,“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包括:
(1)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2)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
(3)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补偿费。
夫妻要是协议离婚的话,只要不违反相关法律的规定,那么可以任意的约定关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但如果是诉讼离婚的话,则法官就要按照法律规定来分割财产。
2005年李某和王某结婚登记,2009年李某取得了国家技术比赛第三名,获得了奖金1万元,2010年王某以夫妻感情破裂为由向法院起诉离婚,并要求分割李某的奖金。
[析案]李某所获比赛奖金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呢?
一种意见认为,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在比赛中获得的奖金,应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其理由是夫妻一方在比赛中获得的奖金,无论奖金的自身价值,还是荣誉价值,都不是个人行为所能获得的,它与另一方在家庭中的奉献和支持分不开。
第二种意见认为,它不具有夫妻共同财产的属性。理由是一方在比赛中获得奖金,是对其获得优异成绩的奖励,是个人的荣誉象征,具有特定的人身性质,应视为个人所有的财产。奖金代表社会对取得优异成绩的人员个人的一种评价,对获奖人员来说,即为一种荣誉,在法律上表现为其享有的荣誉权。而荣誉权是属人身权的范围,是与特定的人身分不开的。在民法上,人身权只能由特定的人独立享有,不能与他人分享;人身权也不能转让。正是人身权的这种属性,决定了所获奖金的个人所有的属性,其不能与他人分享。当然,奖金本身又具有物质性,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但它在用于奖励上时,其经济价值仅是不同奖励等级在量上的区别价值,其财产价值属性已经弱化为零,即它不再是财产量的比较和区别,而是比赛成绩高低的比较和区别的替代物。因此,不能因奖金的物质性及其经济价值,而将它等同于一般财产。获奖人员取得优异成绩,当然和他人,包括家庭成员等一切为其做出过某种贡献的人的支持、帮助分不开,但这种支持、帮助并不能产生法律上的权利要求,而是一种情感上的问题。处理法律问题,应当根据法律要求处理,不能用其他要求代替。综上,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
医疗费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李先生问:去年我因交通事故受伤,肇事司机赔偿我医疗费三万元。最近,我与妻子准备协议离婚。这三万元的医疗费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
中顾网律师解答:根据规定,夫妻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等费用,属于单方财产。所以,这笔医疗费是你的个人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未作婚前财产公证,离婚后房产如果分配
【案例】
我在登记结婚之前贷款购买了一套房屋房产证写的我的名字我爱人也有一套房屋是她的名字我们没有做过婚前财产公证。现在我们要办理离婚这个房屋是否我们要共同对半分配?? 是否我的房子要分她一半她的房子也要分我一半?
【律师解答】
因您介绍的情况不是太清楚,现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1、如您婚前购买的房屋在登记结婚前已取得房屋产权证书,婚后共同偿还部分贷款的,双方离婚时,原则上该套房屋仍归原产权登记人所有,剩余未偿还的债务也由该产权登记人偿还,但对于婚后共同偿还部分以及共同偿还部分所对应的房屋增值部分,要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处理;
2、如您婚前购买的房屋在登记前未取得房屋产权证书,由于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此类房屋在司法实践中的处理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认定归婚前购买一方所有,剩余未偿还的债务也由该购买方偿还,但对于婚后共同偿还部分以及共同偿还部分所对应的房屋增值部分,要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处理;另一种情况认定该种房屋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按共同财产进行分割,但对于婚前购买一方已付房款及相对应的增值部分,要考虑婚前购买一方的利益。
至于你妻子婚前所有的一套房屋问题,如也是结婚登记前购买且属于一次性付款,未涉及按揭贷款的,则该套房屋属于你妻子所有,你无权参与分割,除非你们双方婚后通过书面约定该套房屋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如是按揭贷款购买并涉及婚后偿还贷款的,具体处理方式同你婚前所购买的房屋
家庭财产如何分割
案情简介: 60多岁的王某在丈夫去世后,一直与儿子及儿媳共同生活。儿子与儿媳在外经营生意,王某则在家操持家务,照顾孙子。在儿媳刘某怀孕、哺乳期间,王某也曾经外出跟儿子一起照顾生意。1999年,村里拆迁房屋,根据房屋拆迁补偿协议,全家得到拆迁补偿款25万余元,再加上以共有财产购得的房屋三居室及二居室各一套,以及多年积蓄的存款80多万元和价值4万元的实物,这个家庭过得殷实而幸福。然而,2001年王某儿子因意外事故不幸身亡。儿子去世后,王某主张分家,但因为财产的问题与儿媳刘某闹起了矛盾。王某认为财产属家庭共有,要求均分和继承财产。而儿媳刘某认为这些财产是夫妻共同财产,王某仅操持家务,且由自己和丈夫赡养,因而仅有继承的权利。对此双方争执不下,王某将儿媳、孙子及孙女起诉到法院,要求确认其对二居室房屋的所有权;对家庭共有财产进行析产、继承后要求分得34万元;此外,还要求给付儿子去世后获得的赔偿金中专门属于自己的6万多元。
法院判决:
法院经审理认为,王某应占家庭财产30%的份额,据此判决:儿媳刘某给付王某23万元,并确认了王某对一套二居室房屋及室内财产及已掌握的15万元存款的所有权。
律师意见:
家庭共有财产与夫妻共有财产的分割,应先将夫妻共同财产从家庭共同财产中分离出来,然后才能进行夫妻共同财产分割。一个家庭是否存在家庭共有财产,取决于三个条件:一是家庭成员之间是否有共同生活的关系;二是家庭成员有无共同的生产经营活动;三是家庭不是仅仅由一对夫妻和未成年子女组成。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网站
拆迁房屋是夫妻一方的婚前个人财产还是婚后共同财产
导读:目前,离婚案件中涉及到房屋拆迁问题的越来越多,已成为分割夫妻财产的难点问题。离婚案件一旦涉及房屋拆迁问题,首先要确定被拆迁房屋的性质,即被拆迁房屋是夫妻一方的婚前个人财产还是婚后共同财产?
确定被拆迁房屋的性质,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被拆迁房屋是夫妻一方婚前财产,安置房是按使用人口标准安置的,夫妻另一方有一定的产权份额。
2、被拆迁房屋是夫妻一方的婚前财产,夫妻双方婚后对房屋进行了扩建或者添附,夫妻另一方也有一定的产权份额。
3、被拆迁房屋是夫妻一方父母的财产,安置房是按使用人口标准安置的,夫妻双方均有一定的产权份额。
4、被拆迁房屋是夫妻一方父母的财产,夫妻双方在与父母共同生活期间对房屋进行了扩建或者添附,夫妻双方均有一定的产权份额。另外还有其他一些特殊情况。前两种情况下,夫妻双方占安置房所有权的分额有较大悬殊,在具体分配房屋时,应着重考虑所有权分额较多的一方,给予对方相应的补偿;后两种情况下,安置房所有权的主要分额是夫妻一方父母的,夫妻双方所占分额相对较少,应结合实际情况予以处理。
在审理涉及房屋拆迁问题的离婚案件时,按《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几种做法:
一、依法分割。夫妻双方因离婚而导致夫妻关系终止时,夫妻共同财产关系也终止。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应坚持平等原则和采取各半分受主义,对妇女和未成年子女利益适当予以照顾。夫妻离婚时分割拆迁安置房也应当遵循上述原则进行。
二、调解处理。离婚案件中涉及到拆迁房屋处理的,只要关系到案外人的民事权利,只能进行调解。大多数情况下,促成当事人和案外人就拆迁房屋问题的处理达成一致意见,法院仅就其中的夫妻共同财产部分对拆迁房屋处理意见中具有可执行内容部分制作民事调解书。
三、另案处理。通常情况下,法院只能就离婚问题和范围明确的夫妻共同财产部分先行作出处理,而对涉及其他共有人权利的拆迁房屋的处理,可告知当事人另案起诉。
文章来源:律伴网 http://www.lvban365.net/
律伴让法律服务更便捷!律伴网(www.lvban365.net)律伴让法律服务更便捷!
一、婚姻合伙理论产生的背景
合伙具有悠久的历史, 它起源于人类需要合作——共同生产劳动——这一简单事实。早在远古的血缘家庭里, 由于人们劳动的必然竞合, 人身关系上的互相制约, 共有不便分散, 家庭就有了共产合伙的一般特征。[1]
合伙具有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合伙人为了经营共同的事业而结合在一起, 婚姻关系作为一种基本的家庭关系, 其是否属于共同事业的范畴?解决这一点的关键在于婚姻是什么。“从法律的角度讲, 婚姻可以被视为一种身份;一种契约;一种财产形式一种信托关系;一个法律实体或一个微小的主权。身份和契约的模式自然已经广为流行并最引人注目”, 但是其他模式“在婚姻法律制度中也都以不同的方式得到反映。”[2]学术界关于婚姻性质存在两种不同的学说:婚姻契约说和伦理共同说。
二、婚姻合伙理论的内涵
婚姻合伙理论将婚姻视为一个分工合作、互惠共享的合伙共同体, 配偶双方共同出资, 共同经营, 在不同程度上对婚姻作出不同的贡献。夫妻二人不再是单独的个体, 他们作为合伙人, 必需为了共同的幸福作出努力。因此, 该理论最大的特点就是共享性, 即承认夫妻各方共同创造了婚姻的利益。该特性建立在平等理念的基础上, 因此, 也是离婚时平等分割婚姻财产的依据。
(一) 婚姻合伙与普通合伙的共同点
1. 主体的平等性。
平等原则是民法的首要原则, 任何民事主体在民法上都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权益得到同等的保护。[3]婚姻的缔结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其应受民事法律的调整, 把婚姻视为合伙, 旨在消除婚姻内的不平等, 承认夫妻双方人格身份权利的平等、承认夫妻双方对于婚姻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平等, 总之, 夫妻间地位的平等是婚姻合伙理论成立的前提条件。
2. 意志自由性。
意思自治是民事法律行为最显著的特征, 合伙是合伙人之间基于意思自治的联合, 合伙人通过达成一致协议得以建立合伙关系。婚姻合伙成立的必要条件就是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即男女双方作出结婚的意思表示, 且意思表示真实、一致。
3. 以相互信赖、忠诚为纽带、以共同事业为经营方向。
合伙具有高度人合性, 它建立在合伙人之间高度信任基础上, 是合伙人相互选择的结果。婚姻的成立与维系离不开夫妻之间的忠诚与信赖, 夫妻双方以不同的形式对家庭做出不同的贡献, 以便共同经营婚姻家庭的事业。用心“经营婚姻”已成为现代人参悟婚姻的重要表现。[4]
(二) 婚姻合伙与普通合伙的区别
爱情是维系婚姻合伙的重要情感纽带, 这是其区别普通合伙的显著特征, 当维系婚姻的爱情消失, 婚姻合伙就面临随时解散的危险。因此, 在我国司法审判实践中, 判决离婚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爱情的无私性又使婚姻合伙具备第二个独有的特征, 即互惠的利他主义。普通合伙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 在商场如战场的时代, 其必被打上利己主义的烙印。婚姻合伙理论强调互惠的利他主义, 既能有效地保证婚姻各方的独立利益, 又能促进婚姻共同事业的发展。
三、夫妻共同财产制
夫妻财产制, 是确定夫妻婚前财产和婚后所得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以及婚姻终止时的财产分割等问题的法律制度。
(一) 夫妻财产制的基本类型
夫妻财产制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学者陈苇在《婚姻家庭立法研究》一书中, 详细、精确的介绍了夫妻财产制的基本类型。按照陈苇教授的观点, 夫妻财产制的基本类型如下:按照夫妻财产制的发生依据可以分为法定财产制和约定财产制;按照夫妻财产制适用的情况又可以分为法定财产制与非法定财产制;按照夫妻财产制内容可分为共同财产制、分别财产制、剩余共同财产制、统一财产制和联合财产制;按照夫妻财产制度设计的夫妻财产归属氛围共同财产制与特有财产制。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 夫妻财产内容必然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但一些制度因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也为人们所遗弃, 现在为各国所经常采用的主要有:分别财产制、剩余共同财产制和夫妻共同财产制。
(二) 夫妻共同财产制
夫妻共同财产制, 是指确立夫妻婚前财产和婚后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以及对外的财产责任、婚姻关系终止时的财产清算、分割等问题的法律制度。夫妻共同财产制承认妇女家庭劳动的价值, 承认夫妻双方婚姻的成功所作出的贡献都是平等的, 从而实现了男女实质意义上的平等。
夫妻共同财产制根据财产的范围不同, 又分为一般共同制、动产及所得共同制、婚后所得共同制、劳动所得共同制等形式。[5]根据我国现行婚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 我国目前实行的夫妻共同财产制度为婚后所得共同制+约定财产制。
四、婚姻合伙与我国的夫妻共同财产制
婚姻合伙理论的基本原则起源于夫妻共同财产制度, 二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 对于夫妻共同财产基本原则更为合理的表述应该是, 夫妻双方作为平等的法律主体, 各方为婚姻合伙事业的完成共同做出了实质的有意义的贡献。
(一) 婚姻合伙视野下我国夫妻共同财产的界定
我国目前的夫妻共同财产制度采用的是婚后所得制度, 但是扩大了夫妻特有财产的范围, 体现了对夫妻个人财产的保护;同时增2013年第3期中旬刊加了约定财产制, 以尊重夫妻双方的意思自治。
1.婚姻合伙视野下我国法定夫妻共同财产界定。
我国现行《婚姻法》以例示的方式对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进行了规定,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工资、奖金。这里的工资、奖金应作广义的解释, 即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付出劳动所得的一切报酬;第二, 生产、经营的收益。生产、经营的收益, 是指夫妻双方或一方在婚后从事生产、经营所得的劳动收入和资本性收入 (如买卖股票、债券或投资于公司、企业的股份分红所得收入) ;[6]第三, 知识产权的收益, 包括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实际取得或者已经明确可以取得的财产性收益;第四, 因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第五, 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以上财产类型中, 颇受争议的当属第4项。关于继承、赠与所得的财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长久以来一直争议不断。我国《继承法》明确规定, 女婿、儿媳并非法定继承人, 但是将一方继承的财产作为夫妻共同财产, 等于扩大了法定继承人的范围, 与继承法的规定相违背;而遗嘱继承体现了个人对其所有财产的处分权, 如果将夫妻一方因遗嘱继承而得到的财产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等于变更了遗嘱, 违背了遗嘱人意志, 限制了其财产的自由处分权。[7]基于此, 有的学者甚至提出应修改《继承法》。关于此争议, 笔者认为运用婚姻合伙理论便迎刃而解。婚姻合伙理论强调婚姻的共同体性质,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应当互惠共享, 在此期间只要没有当事人相反意思表示, 因继承或赠与、遗赠取得的财产就是以婚姻共同体名义受领的, 理应属于婚姻共同财产。
2. 婚姻合伙视野下我国法定夫妻特有财产界定。
夫妻特有财产制, 指基于法律规定或者夫妻约定, 婚后由夫妻一方保留部分财产作为各自所有, 各自管理、使用、收益和处分的夫妻财产制度。夫妻特有财产与共同财产制相并存, 是对共同财产制的限制与补充。
我国《婚姻法》第18条明确规定了夫妻特有财产的范围,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 一方婚前财产, 包括动产、不动产及婚前取得的权利, 在婚后实际取得的财产;第二, 一方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第三, 遗嘱或赠与合同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第四, 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第五, 其他应当归一方所有的财产。
本条第一项规定涉及到婚前财产婚后消耗如何处理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11月《财产分割具体意见》第16条规定:“婚前个人财产在婚后共同生活中自然毁损、消耗、灭失, 离婚时一方要求以夫妻共同财产抵偿的, 不予支持。”
该司法解释虽然颁布已久, 但是其并未与现行法律发生冲突, 因此, 仍然有效。但其存在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比如, 在北方农村, 男女结婚, 男方多提供住房, 女方则提供如家具、家电类嫁资。女方提供的嫁资多属动产, 容易磨损, 贬值也非常快, 但是, 男方置备的房屋往往不贬值反而升值。此种情况下, 如果根据《财产分割具体意见》进行处理则显失公平。笔者认为, 在审判实践中, 法官可以参考婚姻合伙理论来解决矛盾纠纷, 将男女双方各自的婚前个人财产看作对婚姻合伙的投资, 根据共同负担、共享收益的原则, 将已经消耗掉的婚前个人财产从婚姻共同财产中扣除予以补偿。
此外, 2011年8月份颁布的《婚姻法》司法解释三扩大了夫妻特有财产的范围, 该解释第五条规定:“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 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 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从法律角度讲, 个人财产收益可分为孳息、投资经营收益、自然增值。孳息分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两种。天然孳息是指依物的本性天然而长, 不需要人力作用就能获得, 比如鸡生的蛋;法定孳息, 是根据法律的规定, 由法律关系所产生的收益, 比如出租房屋的租金等。自然增值, 指非人为的增值, 是夫妻个人婚前财产在不改变状态的情况下实现的增值, 其增值主要受市场价格等非人为因素的影响, 比如, 房屋价格的增长。投资经营收益, 指投入一定的物或者资本, 通过经营、管理、交易等行为产生的收益, 根据我国现行《婚姻法》的规定, 生产、经营性收益属夫妻共同财产。
根据《物权法》规定, 孳息的归属应跟随原物、一物之上也不能存在两种不同的所有权,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将原物与其产生的收益相剥离, 是否与《物权法》相冲突?笔者认为, 运用婚姻合伙说的共享原则能够灵活解决这一问题。
婚姻合伙同普通合伙一样, 强调合伙人共同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夫妻一方或双方以不同的方式共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其产生的收益理应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虽然孳息、自然增值附属于原物, 但是,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其并不是夫妻共同劳动所得, 因此, 把孳息、自然增值划分为夫妻特殊财产并无不妥。
(二) 婚姻合伙视野下特殊共同财产的界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财产形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除了一般的动产、不动产以及既得权利、利益之外, 出现了区别于常规的特殊财产, 例如, 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指, 人的技能、知识和通过对个人在时间、精力和金钱上的投资获得的或增加的社会阅历, 是一种提高未来收入的丰富形式。[8]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力资本在家庭财产积累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成为家庭财富的主要源泉。[9]
我国审判实践中, 要求分割人力资本的案件不在少数, 但是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尚未对此涉及, 因此, 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往往作出不予处理的结果。相比之下, 早在1965年美国著名的奥布润案件中, 奥布润在取得医生执照的两个月后, 向法院起诉离婚, 法院考虑到奥布润夫人在奥布润求学期间, 赚钱维持家庭生活, 才得以使奥布润完成学业并取得执照, 因此, 法院判决奥布润支付相当于他医生执照价值的40%的金额给其妻子。
一样的案例不一样的判决结果, 原因在于, 人力资本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时予以分割。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 婚姻财产分割不能仅局限于有形财产, 毕竟像人力资本这样的无形财产, 其投入的成本与得到的利益都是巨大的。笔者认为, 婚姻合伙理论很好的解决了人力资本是否应作为夫妻共同财产予以分割的难题。
人力资本具有专属性, 夫妻一方取得的文凭、执照或个人职业信誉理应归一方所有, 为什么夫妻另一方可以分享这种权利?对此, 婚姻合伙理论作了很好的论证。该理论认为,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一方取得的学位或执照等, 应属于夫妻合伙事业的收益。因为, 在获取这一成果的过程中, 取得文凭或执照的一方, 需要亲自参加学习、培训, 是直接的贡献者;夫妻另一方, 虽然不参加学习和培训, 但是其要从事家务劳动或者外出工作来维持家庭生活, 甚至可能用自己的工作收入为对方支付培训费用, 这也是对对方取得学位、执照等人力资本的间接贡献。这两种贡献不分大小、应具有同等价值。
婚姻合伙说的核心原则是夫妻共享, 夫妻作为合伙人,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为婚姻事业付出自己的努力, 按照合伙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基本原则, 夫妻双方还要各自同等地享受合伙成果中的经济利益。因此, 夫妻双方共同享有夫妻一方在婚姻期间取得的文凭或执照中的经济利益, 是公平合理的。[10]
五、结尾
婚姻合伙理论作为解读婚姻关系的新视角, 对于解读、审视和建构我国的夫妻共同财产制度有着积极的意义。它有效解决了夫妻共同财产制度中的理论和实践难题, 同时有助于鼓励夫妻双方团结互助、相亲相爱、同甘共苦, 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凝聚力, 从而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本文的不足与局限:婚姻合伙理论在我国尚属于起步阶段, 有关该学说的文献也较少, 本文仅局限于对婚姻合伙视野下夫妻共同财产界定相关问题的分析, 应该看到, 该理论也能较好地解决夫妻共同财产的管理、分割等问题。笔者希望通过此篇文章, 为审判实践中夫妻共同财产相关问题作出绵薄之力, 也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写出更多有关该学说的文章。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财产形式呈现多样化特点, 夫妻共同财产的界定、管理和处分也日益复杂, 夫妻财产关系不再简单。为了解决审判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也为了协调夫妻个人利益和婚姻共同体利益的冲突, 婚姻合伙视野下的夫妻共同财产制度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解读我国的夫妻财产制度。
关键词:合伙,婚姻合伙,夫妻共同财产制,人力资本
参考文献
[1]赵旭东.企业法律形态论[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1994.
[2][美]威廉.J.欧德纳尔、大卫.艾.琼斯.美国婚姻与婚姻法[M].顾培东、杨遂全译, 重庆:重庆出版社, 1986.12.
[3]李开国.民法总则研究[M].法律出版社, 2003.67~68.
[4]胡苷用.婚姻合伙视野下的夫妻共同财产制度研究[M].法律出版社, 2010.20.
[5]胡苷用.婚姻合伙视野下的夫妻共同财产制度研究[M].法律出版社, 2010.50.
[6]陈苇.婚姻家庭继承法学[M].群众出版社, 2005.132.
[7]马原.新婚姻法释义[M].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2.136~137.
[8]Joan M.Krauskopf, “Recompense for Financing Spouse'sEducation:Legal Protection for the Marital Investor in Human Capital", Kan.L.Rev.Vol.28 (1980) , pp.379, 381.
[9]Joan M.Krauskopf, “Recompense for Financing Spouse's Education:Legal Protection for the Marital Investor in Human Capital”, Kan.L.Rev.Vol.28 (1980) , pp.379, 381.
婚前我夫有房产一处,婚后出租每年得租金数万元,因近年房价大涨,他的房屋增值近百万元。现因感情破裂我们准备离婚,我主张,他婚前的房屋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出租所得和房屋的增值,属共同收益,按夫妻共同财产分割,他不同意。如诉之法院,我的主张能否得到法律的支持?
香艳
香艳朋友:
按《婚姻法》的规定,我国实行的是法定婚后所得共同制,夫妻婚前个人财产的所有权原则上不因婚姻的成立而改变,如果将个人财产用于投资,不管这种投资是在婚前还是在婚后,其本金仍归个人所有。对于婚后这些财产的增值,是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还是个人财产,要根据《婚姻法》第17条,夫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生产经营的收益、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11条,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属于婚姻法第11条规定的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等规定,分别情况予以确定:1?郾对于用婚前财产在婚后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得的增值,如开公司、作买卖,投资入股当股东所得的盈利,所分的红利,属于“从事生产、经营的收益”,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2?郾对于一方婚前财产的婚后自然孳息,根据物权原理,孳息所得应归物的所有人或合法权利人,一方婚前存款的利息、婚前房屋自然的增值、出租而未通过劳动所取得的房屋租金,应认定为一方个人的财产。3?郾一方用婚前个人积蓄在婚后购买的有形财产,其只是原财产价值形态发生了变化,价值的取得始于婚前,财产的性质没有变,也仍应认定为一方的婚前财产。4?郾一方用婚前财产生产经营的负增值即亏损,依照最高法院相关司法解释,婚前个人财产在婚后共同生活中自然毁损、消耗、灭失,离婚时一方要求以夫妻共同财产抵偿的,不予支持,应由其婚前财产所有人自行承担。
在省直事业单位的考试中,民法内容的考查一直是重头戏,其中对夫妻个人财产和共同财产的区分是经常出现的一个考点,这个考点的考查有一定难度,往往考查对法条内容的掌握和理解,并对二者进行区分。那么,你对它们的区别掌握了吗?我们现在就通过以下几道题来检验一下你对它们二者的区别是否真正掌握。
【例题】甲、乙为夫妻,结婚前,甲父母为两人购置了一套商品房,房屋产权人为甲。婚后两年,甲乙由于感情不和诉至法院请求离婚,根据《婚姻法》此商品房的产权应归属于()。
A.甲 B.乙 C.甲的父母 D.甲乙共有
【答案】A。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的个人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该题目中,已明确告知甲乙结婚前,甲父母为两人购置了一套商品房,但是房屋产权人为甲,所以应认定该商品房为甲父母对甲个人的赠与,故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该商品房为甲的父母对甲个人的赠与,且已经登记在甲的名下,产权已经发生转移,因此不属于甲的父母所有,故C选项错误。该商品房属于甲的父母对甲个人的赠与,属于婚前个人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故D选项错误。
【例题】甲婚前全款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并办理了房产证,婚后甲主动表示将商品房一半产权赠予妻子乙,并重新办理了署有二人名字的房产证。后甲和乙感情破裂,欲离婚,该商品房应作为()来分割。
A.甲婚前个人财产 B.乙婚后个人财产 C.甲和乙夫妻共同财产 D.产权不明财产
【答案】C。解析:A选项,该商品房为甲婚前购买,原本属于甲的婚前个人财产,但是婚后甲主动将该商品房一半产权赠与妻子乙,并办理了产权变更,此时该商品房的一半产权已经转移,甲仅拥有该商品房的一半产权,故该选项错误。B选项,甲赠与乙的只是该商品房产权的一半,并非全部,所以该选项表述错误。C选项,乙接受甲的赠与,拥有了该商品房的一半产权,故该商品房属于甲和乙夫妻共同财产,该选项正确。D选项,该商品房的产权很明确,即甲乙各占一半,因此该选项表述错误。
【例题】甲、乙结婚后,甲父去世留下遗嘱,将其拥有的一套房子留给甲,并声明该房屋只归甲一人所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甲将该房屋出租,租金为甲个人财产 B.甲、乙无权约定将该房屋变为共同财产 C.该房屋经甲继承十年后变成甲乙共有财产
D.如甲将该房屋出租,该房屋及租金均属甲乙共同财产
【答案】 A。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五条规定:“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A选项,根据甲父的遗嘱,该房屋由甲一人继承,房屋产权归属于甲,即该房屋属于甲的个人财产。该房屋出租所得租金,属于孳息,应当认定为甲的个人财产,因此该选项正确。B选项,甲因继承取得该房屋的所有权,基于对房屋的所有权,甲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因此该选项的表述错误。C选项,该房屋经甲继承十年后变成甲乙共同财产的表述明显错误。D选项,该房屋产权归属于甲,房屋所有权及出租所得租金,均属于甲的个人财产,因此该选项表述错误。
以上是吉林事业单位招聘信息为考生做的知识点归纳整理,供大家参考借鉴!
(征求意见稿)》
为了进一步规范执行程序中的查封、扣押、冻结措施,维护执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实践经验,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查封、扣押、冻结裁定)
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冻结被执行人的动产、不动产及其他财产,应当制作查封、扣押、冻结裁定。
采取前款措施需要有关单位协助的,应当向有关单位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连同裁定书副本一并送达。
第二条(查封、扣押、冻结时责任财产的确定)
查封、扣押、冻结时,对无权属登记的动产按照占有状况确定财产归属,由被执行人占有、使用的动产视为被执行人所有;对于不动产和有权属登记的动产及其他财产,按照法定管理部门的登记确定权属,登记在被执行人名下的,视为被执行人所有。
未登记的建筑物,依据土地使用权的审批文件和其他相关证据确定权属。
对于第三人占有的动产或者登记为第三人所有的不动产、特定动产和其他财产,第三人与被执行人均认为该财产属于被执行人的,可以查封、扣押、冻结。
第三条(申请执行前的财产保全)
作为执行依据的法律文书生效后至申请执行前,债权人可以向有执行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保全债务人的财产。人民法院应当在接到该申请后五日内作出保全裁定,并立即执行。
第四条(财产保全措施的转化)
进入执行程序前已经采取保全措施的,在对同一被执行人终局执行时,该保全措施自动转化为执行中的查封、扣押、冻结措施,并适用关于查封、扣押、冻结期限的规定,期限自执行立案之日起计算。
第五条(禁止查封的财产)
被执行人的下列财产不得查封、扣押、冻结:
(一)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及衣服、家具、炊具、餐具及其他家庭生活必需的物品;
(二)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三个月的生活必需费用;当地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生活必需费用依照其标准执行;
(三)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的家属义务教育所必需的物品;
(四)未公开发表的发明或者著作;
(五)被执行人及其家属由于身体缺陷而必需的辅助工具,以及用作医疗的物品;
(六)祭祀、礼拜用品;
(七)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其基本的生产资料;
(八)被执行人所得的勋章及其他表彰荣誉的物品;
(九)金融机构交存在人民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及其营业场所、使用中的运钞车;
(十)基于扶养关系、抚养关系、赡养关系产生的给付请求权;
(十一)国家机关的财政性资金及履行职务不可缺少的财物。
(十二)公益法人正在使用的为完成公益事业所必需的房屋、机器、设备及其他物品。
前款第(十一)项规定的情形,如果国家机关应当清偿的债务列有预算项目的,可以执行其财政性资金。
第六条(禁止执行财产的变通)
对被执行人明显超过最低生活标准所必需的房屋和明显超过普通生活用品价值的生活用品,执行法院可以根据申请执行人的申请,由申请执行人提供保障被执行人基本生活标准所需要的房屋和普通生活必需品后,可以予以执行。
第七条(动产查封、扣押的方法)
查封、扣押动产的,由执行法院实施占有。如果将查封的动产交付其他人保管的,应当在该动产上加帖封条或者采取其他足以公示查封的适当方法。
第八条(不动产和有登记的特定动产及其他财产的查封、冻结方法)
对不动产和有登记的特定动产及其他财产的查封、冻结,应当向有关管理机关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由其办理查封、冻结登记。同时可以责令被执行人将有关财产权证照交人民法院保管。
执行法院以办理查封、冻结登记的方法实施查封、冻结的,查封、冻结自协助执行通知书送达登记机关时起生效。
执行法院仅采取加贴封条或者张贴公告的方法查封,而未办理查封登记的,或者冻结其他权利性财产未办理冻结登记的,不得对抗其他人民法院的查封、冻结。
第九条(对尚未登记的机动车辆的查封、扣押)
对尚未登记的机动车辆扣押时,应当在扣押清单上记载该机动车辆的发动机编号,并由执行法院保管该车辆。如在扣押期间该车辆办理了登记手续,执行法院应当补办相应的查封登记手续。
第十条(查封、扣押物的保管和使用)
贵重物品和有价证券被查封、扣押后,应当由执行法院保管。查封的财产不由执行法院保管的,一般应当指定由被执行人负责保管。如继续使用查封财产对其价值无重大影响的,可以允许被执行人继续使用。查封的财产不宜由被执行人保管和使用的,可以委托第三人保管,也可以委托申请执行人保管。
查封、扣押的财产由执行法院保管或者委托其他单位、个人、申请执行人保管的,保管人不得使用。
第十一条(对其他人享有优先权的财产的查封、扣押)
对担保物权人占有的担保财产查封时,一般应当指定该担保物权人作为保管人。该财产由执行法院或者其他人保管的,质权或者留置权不因转移占有而消灭。
第十二条(对共有财产的查封和分割)
对被执行人与其他人共有的财产,可以查封、扣押。查封、扣押后执行法院应当依当事人或者其他共有人的申请作出财产分割裁定。在分割程序中,应当传唤各共有人进行听证。财产分割后应当解除对其他共有人的份额的查封、扣押。当事人对分割裁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定书后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共同共有财产的共有人协议分割共有财产,并经债权人认可的,可以认定有效。查封、扣押的效力及于协议分割后被执行人享有的份额。
第十三条(对第三人占有的被执行人财产的查封、扣押)
对第三人保管或者因其他原因为被执行人的利益占有的被执行人的财产,可以查封、扣押。查封、扣押时,执行法院可以责成第三人继续保管或者占有该财产,但不得向被执行人交付。
对第三人依法为自己的利益占有使用的被执行人的财产,可以查封,但不得影响第三人的占有和使用。第三人不得向被执行人交付该财产。
第十四条(对卖方保留所有权或未办理过户登记的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
被执行人基于买卖合同的约定出卖给第三人,第三人已经支付部分价款并实际占有,但被执行人保留所有权或者尚未为第三人办理产权过户手续的财产,可以查封、扣押、冻结。第三人要求继续履行合同的,应当于第三人依合同约定的付款期限和付款方式向执行法院交付全部价款后,解除查封、扣押、冻结。
答:在我国的《婚姻法》中,对于养老保险金属于夫妻的共同财产还是个人财产没有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一条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解释,指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下列财产属于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的‘其他应当共同所有的财产’: (一)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二)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三)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补偿费。”
所以,根据以上规定可知,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男女双方实际或者应当取得的养老保险金属于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那么,在离婚时,应当按照共同财产进行分割。为此,养老保险手续虽然是以祝某的个人名义办理的,但是,那笔养老保险金却不等于是其个人财产,而是其与钟某的共同财产,在离婚时应由双方进行分割。
保险金能否作为遗产继承不可一概而论
凌传昌
问:最近,张某的父亲驾驶摩托车进城办事时,被一辆货车撞伤,抢救无效死亡,经交管部门调解,货车司机承担了相应的损害赔偿。因他父亲生前办理了保险,保险公司赔偿了两万多元的人身保险金,同时因摩托车被毁坏,还给付了3200元财产保险金,对于这两笔保险金如何分割在他家人中产生了分歧。请问:保险金能否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
答:保险金能否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应当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我国最高人目法院《关于保险金能否作为被保险人遗产的批复》规定:“人身保险金能否列入被保险人的遗产,取决于被保险人是否指定了受益人。指定受益人的,被保险人死亡后,其人身保险金应付给受益人;未指定受益人的,被保险人死亡后,其人身保险金应作为遗产处理,可以用来清偿债务或者赔偿。”同时,该《批复》还明确指出:“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不同。财产保险不存在指定受益人的问题。因而,财产保险金属于被保险人的遗产。”
所以,那笔两万多元的人身保险金能否作为遗产,应看是否指定了受益人,如指定了受益人,则应付给受益人;如没有指定受益人,则是按照遗产进行分割。而那笔财产保险金则无可非议应当作为遗产,在有继承权的人当中进行分割。
1.甲乙双方在婚姻存续期间,甲乙双方因拆迁安置补偿的所得视为各自的个人所有。如甲方拆迁补偿的钱不够交纳房屋的差价款,而在乙方处拿了钱视为借支(如离婚全数偿还)。双方的个人财产单方面均无处置权;2.甲乙双方在婚姻存续期间,其他收益视为共同财产。由于甲乙双方在婚姻存续期间育有一子**。如离婚,除开约定财产其余应作为三份分配(甲方一份、乙方一份、儿子**一份);3.乙方的所有财产全部归儿子**继承,无论离婚与否、再婚与否。他人无继承权,如乙方在儿子**还未成年时便去世,乙方所有财产全部冻结,儿子**的监护人只可以领取儿子**的生活费及学杂费,等到儿子**年满22周岁便可继承;4.甲方的所有财产全部归儿子**继承,他人无继承权。如甲方在儿子**还未成年时便去世,甲方所有财产全部冻结,儿子**的监护人只可以领取儿子**的生活费及学杂费,等到儿子**年满22周岁便可继承。甲方如再婚、再育子女,儿子**可享受甲方全部财产50%的继承权;5.如离婚,甲方自愿放弃其子**的监护权,监护权顺应归属乙方,乙方在享有儿子**的监护权以后,无论再婚与否,自愿放弃生育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