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折纸圣诞老人(精选5篇)
跟着这个手工折纸的圣诞帽折纸大全图解教程来制作一个漂亮的折纸圣诞帽吧。带着这个手工diy折纸的圣诞帽让自己摇身一变变成可爱的圣诞老人,或者也可以制作许多这样的手工折纸圣诞帽,然后将他们用漂亮的棉绳悬挂起来,同样非常的好看。到底怎么样才能够让这个圣诞帽变得更加的出彩,完全在于你的创意啦!
1、既然是和圣诞老人搭配的圣诞帽,自然要选择红色的纸张作为基本的折纸材料。这个教程所使用的纸张就是红色的单面纸张。将红色的一面朝上,然后进行两个对角线所在角的对折,接着展开在中间留下纵横交错的折痕。
2、然后将纸张的底角向上翻折,翻折的折痕在纸张的下半部分。
3、接着再向上翻折一次。
4、将前一步折叠新形成的底边再向上翻折一次。
5、然后再将折纸圣诞帽模型的底边再向上翻折一次。
6、将折纸圣诞帽模型的顶角小幅度的.向下翻折一点。
7、翻转折纸模型。
8、先将折纸模型左边的部分向右边折叠,折叠的折痕在折纸图谱中可以看到。
9、再将此时折纸图示箭头底部所在的三角形部分向上翻折起。
10、将折纸模型右边的三角形向左边折叠。
11、然后再将此时折纸圣诞帽左下的角向右上方折叠。
12、再将此时在折纸模型下方突出的三角形向内翻折。
13、翻转折纸模型。
14、将折纸圣诞帽模型的顶部根据折痕向后右方翻折。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手工制作,立体纸工
一、立体纸工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意义
在美术教学中, “手工是运用手的技能和使用简单的工具对材料进行加工与创造的造型活动, 同时手工又是一种培养创造意识、设计思维、动手动脑能力的教育活动。”[1]
“立体纸工, 是以纸制品为材料进行立体的造型训练, 在三维空间内进行设计、制作的造型活动过程 (具有长、宽及纵深的空间。) 折纸, 纸花、纸浮雕, 造纸型等形式的造型都属于这一范畴。”[2]立体纸工需要学生大胆创新在实践中探索各种纸张材料的可能性, 运用各种不同质地、纹理、厚薄和色彩的纸质制作的作品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是不同的。
折纸, 只有通过将纸张折叠所创造出来的并且是具有造型特征的实物才能叫做折纸。纸是你可以从身边得到的最便宜而且最常用的材料。不同的纸张有不同的厚度、纹理和不同的保持折痕的能力, 所以折纸的时候对于纸张的选择很重要。“设计折纸是一个复杂的程序, 因为你要在折纸定义限制的基础上来实现自己的思想。”[3]折纸有多种技法如内翻折、兔耳型折法和沉降式水槽折法等, 这些需要在反复实践中探究、掌握其规律、熟能生巧。通过学习折纸能很好的提高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及缜密的逻辑思维并且还有其实用性, 可应用于家具装饰、节日装饰等中, 美化环境增添生活情趣。
纸浮雕是通过对卡纸、绘画纸、瓦楞纸等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厚度的纸材料进行裁切, 弯曲, 插接、黏贴等技法, 形成半立体造型和浮雕效果。
在立体纸工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制作技法同时也需要具有三围立体思维以及立体造型能力。所以是有其重要的教学意义的:其一, 立体纸工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沟通协作的能力, 解决矛盾问题的能力。其二, 能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形成一定的设计意识。立体纸工要涉及到各种不同的纸质材料, 在三维空间内进行设计、制作, 这需要学生充分发掘其创造潜能, 敢于突破习惯思维, 乐于创新, 制作出具有创意的作品。
二、立体纸工教学课程开发
1. 立体纸工教学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纸质废旧物的再利用
在提倡低碳生活的今天,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刻不容缓, 在立体纸工教学中, 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多的从生活中收集各种纸质材料, 就地取材, 巧妙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尝试不同的工具, 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材料, 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 大胆的自由的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情表现出来, 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4]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的材料都可以作为立体纸工的材料, 如:包装纸盒、挂历纸、招贴、杂志、报纸、瓦楞纸等等。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废旧物进行组合创造, 打破原有的思维习惯再以一种全新的概念、方法, 重新组合出一种新的形象。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感受到动手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也能让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去发现美和创造美。
2. 明确教学目标, 培养创造能力
在立体纸工的教学实施阶段应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 加强其趣味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教师在立体纸工的教学中应用心设计每一个环节, 特别是新课导入阶段应该尽可能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视线和兴趣点, 让学生有跃跃欲试的急切感。通过各种纸工的制作技法如剪、拼、撕、折、贴等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改变传统的以传授技能和模仿制作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 自主运用各种材料及变现手法展开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 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实践中学会观察和思考, 引导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立体纸工教学应以活泼多样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出现, 创设有趣的情境,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老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从视觉、听觉各方面刺激学生, 给学生营造一种愉悦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自主探究。重视制作过程中的审美导向, 将其贯穿于纸立体艺术创作的全过程中, 浸透到纸立体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3. 培养创新意识, 让个性飞扬
信息时代需要每个人充分发挥其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因此, “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采取多种方法, 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 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是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2]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不能只教授某个作品的制作技法或步骤, 而是应该让学生通过认知材料的特性和基本的操作技法自主实践探索, 感受不同材料、不同方法所能产生的不同效果, 这样才不会限制学生的思维, 导致他们只会简单的模仿而不会创新。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大胆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鼓励学生质疑、表达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见解。鼓励学生在失败和挫折面前不懈努力, 发散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人格。
4. 分享制作成功, 多元教学评价
评价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 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2]对立体纸工教学的评价应以学生个体的综合水平为基点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应该包括:学习态度、制作表现、协作精神、表达能力、作品创意等。对学生做出肯定的、积极的和客观的评价。评价应是多元的可以是教师评价、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等, 让学生参与整个评价活动, 有利于让他们养成自我反省、自我检查的习惯而且能使他们在互评中发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 从而主动投入学习。在评价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鼓励不同想法, 关注学习过程、突出创新探究等特点。
综上所述, 立体纸工的教学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及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纸质材料是生活中最常见、最易得到的材料, 而且可塑性非常强, 如此平常的材料如何将其做成一件工艺品这促使学生对材料进行联想与想象, 积极地开动脑筋, 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把自己的想法在实践中动手制作出来, 从中拓展思维空间、使之更加宽泛、敏捷。
参看文献:
参考文献
[1]汪志萍.加强手工教学促进美术素质教育[J].教育教学研究, 2009
[2]孙小燕.中师手工课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研究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2010
[3]瑞克·比奇.折纸大全[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4
今年80岁的老人沙继春,1989年曾去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进行学术访问。当他在美国街头正拍摄着异国景致时,却被当地人微笑着冲他喊道“Japanese(日本人)”。分明是把自己误认为日本人了,这令沙继春心里十分不是滋味,却又哭笑不得。他回到住处沉思良久,很快翻出行李,从里面找出一些工具,想创作出既能体现中国特色,又是别国所没有的东西来,以表明自己“中国人”的身份。
沙继春凭着记忆,用黑白色的绒毛代替颜料制作出黑白相间的熊猫造型,很快,一件带有浮雕效果的熊猫浮雕画诞生了。当时国际间的通讯还不发达,很多美国人都未曾亲眼目睹过中国国宝———熊猫,当见到沙继春手中的这件活灵活现的“熊猫”作品时,一下子就被它那黑白相间的立体感和动感十足的可爱劲吸引住了。于是,22年前那件熊猫“毛贴”画就被美国一位当地的医学专家收藏了。
用中国特色“熊猫毛贴画”与美国人交流,沙继春很快就获得了周围人的信任与接纳。3个月多的学术访问时间,他靠着精良的医学知识,借助国外的良好科研环境,使医学技术更进一步。在那期间,他渴望早一天把交流所获经验带回中国,为家乡医学做贡献。很快,1989年底,他回到了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口腔医学科研建设的大潮中。
1992年,沙继春回想起在美国制作“熊猫毛贴画”的日子,那种被外国人仰慕的感觉膨胀变大,使沙继春又看到了中国民俗给自己带来的自信心。
于是,他开始走上了手工毛贴画和剪纸的艺术之路。不久,沙继春参加了南京市剪纸协会。入会后他了解到,一张小小的剪纸也能成为了收藏界的宠儿,甚至有些精品剪纸的价值可与名画家的作品相媲美。沙继春曾拜师求教学剪纸,被当众奚落,心有不甘的他在剪纸协会里非常努力,很快学成归来。
他的剪纸作品,包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一幅小小的雀图,暗藏了百余只形态各异的鸟儿,百姓熟知而喜爱的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亭台楼阁,也都成了他手下的作品。每逢过年过节或是喜事临门,他还会将剪出的“福”、“喜”之类的字,送给亲朋好友。技艺增加了,沙继春也开始走出房间四处采风,经常到美景胜地去寻求剪纸素材,顺便再寻访生活在民间的民俗艺人,了解他们的生活。很快这项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剪纸艺术,在沙继春身边推广开来。
不到一年时间,他的剪纸作品被频繁送去参加各类展览。每每获奖,沙继春总要感谢自己从事了一辈子的口腔、整形外科工作,因为是这项工作,练就了一双娴熟、准确而灵巧的双手。
民俗艺术带给沙继春的除了文化与快乐的增值,更多的是一种民族自豪感。在沙继春的的家中,四壁挂满迎春图、吉祥鸟、生肖图、鸳鸯鸟、仙佛、凤凰、金玉满堂图、并蒂莲、玫瑰图、合欢图等,除此外,仍有各式各样的剪纸存满立柜。其中最令沙继春得意的,仍是他创作的熊猫毛贴画。
第二只熊猫毛贴画是在2010年国庆即将到来的时候,沙继春早早就开始酝酿创作一幅以国庆为主题的作品。想来想去他仍然觉得国宝熊猫最符合国庆主题。如何来体现呢,沙繼春仍旧按布贴画的方式,改用绒毛粘贴。这一次,沙继春先勾勒出熊猫的轮廓,然后用细毛做填充物。他小心地把熊猫的轮廓边缘用胶水粘合,中心故意不粘,这样中间部分鼓胀,有立体感,非常好看。
成功做出第二只熊猫毛贴画后,沙继春便开始大胆地创作形态、动作各异的熊猫毛贴画,还经常去南京的红山动物园去观赏熊猫和其他小动物的表情、形态。因此他手下的毛贴画栩栩如生。
对于鸵鸟来说,可能在许多小朋友中的印象就是他们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总会将自己长长的脖子买到沙土中。所以今天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完成一个儿童折纸鸵鸟的制作,通过这个简单的折纸教程,小朋友们可以制作一个有趣的`折纸鸵鸟,但是比较遗憾的是这个鸵鸟可不能够在危险的时候将自己的头埋到土壤中哦!
1.首先将纸张有颜色的一面朝上。然后将顶角折向底角。然后展开在中间留下折痕。
2.接着将顶角和底角都向前一步制作的折痕进行折叠。
3.然后将前一步操作的上下两个角按照图示中所示的二分之一折痕所在出向反方向进行展开式折叠。
4.接着将折纸模型上半部分向后进行翻折。
5.然后将左边的角向上折起。
6.再将右边的角向内下方进行压折。
7.将折纸模型逆时针进行旋转。
8.然后再将顶头的部分向前进行折叠。
2013-04-12 | 王老 折纸 示意
活动目标:
1、能按要求折出船的形状。
2、培养幼儿手指的灵活性及根据图示折纸的能力。
活动准备:
折纸示意图一张,折好的船一只。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例作品,引起幼儿兴趣。
1、小朋友你们知道坐过船吗?你们喜欢坐船吗? 你们知道船是 什么样子的吗?
2、今天王老师带来了一架小船,你们想看吗?
3、范例作品,请幼儿观察
引导幼儿思考:它是怎么折出来的呢?好看吗?你想知道它是怎么折出来的吗?
那请小朋友们跟着王老师一起来做吧!现在请小朋友先看王老师折小船。
二、根据图示折纸。
1、出示折纸示意图:这些线表示什么?箭头呢?请幼儿仔细观察示意图并进行相应的讲解。
2、根据示意图,教师示范折船。要求幼儿仔细观察。
3、首先沿对角线对折,要折痕。
4、再对折,这时候是一个长长的矩形。
5、沿着上面的 三角折一个三角形,然后再平分。一共是两个边,四个角。
6、两边在对折一次,这个事船帮,为的是压住刚才的四个角。
7、拿住两端,从里往外翻,把蓬拉起来。小船就做好了。
小朋友你们刚才看了王老师折小船你们想想也折一个小船呢?
三、我也来折船。
1、讲解折纸常规。保持安静。
2分法折纸材料,幼儿根据示意图折纸。
四、巡回指导。
教师在旁边指导,鼓励动手能力弱的幼儿,提醒幼儿各个部骤间要对线折直。
提醒幼儿注意折叠要注意方向。
五、讲评。
1、小结本次活动,表扬幼儿的进步。
2、展示幼儿作品。
【手工折纸圣诞老人】推荐阅读:
适合中班幼儿手工折纸05-29
简单幼儿大象手工折纸教程12-18
手工制作小狗折纸方法介绍01-20
手工折纸康乃馨的做法10-25
圣诞星折纸教程10-13
圣诞麋鹿折纸教程12-17
圣诞树折纸12-27
折纸飞机作文05-30
折纸教案中班06-20
折纸课反思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