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读书笔记

2024-07-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亮剑》读书笔记(共15篇)

《亮剑》读书笔记 篇1

中国人经常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那是识时务者为俊杰,还美其名曰:保存实力。”但李云龙说:“古代剑客和高手狭路相逢,假定这个对手是天下第一剑客,你明知不敌该怎么办?是转身逃走还是求饶?当然不能退缩,要不你凭什么当剑客?这就对了,明知是个死,也要宝剑出鞘,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就叫做亮剑。”这是李云龙的最后演讲中的一句话,其中还有一句话也给了我很深的影象:“狭路相逢勇者胜,逢敌亮剑当自强。剑锋所指,所向披靡!团结拼搏、奋勇争先是民族的风貌;是敢于攀登,善于啃硬骨头的不畏艰难的英雄主义精神,是在攀登科学技术高峰时遇挫折不气馁、敢于向科学最前沿发起的猛攻;对它,研究它,战胜它,哪怕失败一千一万次!也坚决不放弃!但我好像就不太经常能够做到这一点,一碰到一点小困难就掉头或绕道。相信以后我不会再这样了。

当然《亮剑》也讲了当时艰苦的生活环境,那时的人们吃不饱,穿不暖。可以说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各位革命前辈用鲜血,甚至是用生命换来的。而我们现在这样吃家肴,穿名牌。即使有这么好的环境大家还是不好好学习。听我的长辈讲过,还嫌这嫌那不好,我想如果让现在的孩子们去体验一下当时的那种生活环境。大家一定会有很大的感触和改变,

如今生活来之不易,希望大家好好珍惜,把握好每一寸光阴!!

剑,古之兵器圣器至尊至贵,曾被历代王公显贵、文士侠客、奉为神器顶礼膜拜,从西周到清末,象征身份地位的佩剑之风盛行一时,剑又是杀伐斩决的利器,它是王者问鼎天下的霸气,它是将军纵横驰骋的骁勇,它是侠士扫除邪恶的利器,它已不是物质的了,而今它已成为一种精神的代表,这就是象征着中华民族威武不屈、顽强拼搏、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亮剑精神。

“如果祖国遭受到侵害,热血男儿当自强,喝干这碗家乡的酒,壮士一去不复返……,就让鲜血染红最美的花,洒在我们的胸膛上……”。伴随这激昂的旋律,主人公李云龙和他的战友们奋勇杀敌,前赴后继的壮烈场面—浮现在眼前,李云龙在作战中,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逢敌必亮剑,绝不含糊,在对手面前要勇于亮剑,这才不丢脸”,亮剑就是宣言,它宣告中华儿女誓死捍卫国土,坚决抵抗侵略的决心和意志。

亮剑是一种胆识和气魄,在影片中,多次出现了李云龙带领部队与自己强大敌人顽强战斗最终赢得胜利的场景,骑兵连为了掩护部队撤退,被几倍于自己的敌人包围,但他们仍然昂然面对,一次次催马挥刀,呐喊冲杀;到最后只剩下了连长孙德胜,他目光坚定、面无惧色在那一片显得异常空旷的原野上,一边嘶哑的喊着“骑兵连进攻”,一边用只剩下的一只手臂挥舞战刀冲向敌阵,是何等的英勇、何等的壮烈,这就是面对危险、困境显现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这种亮剑精神激励和感染了每个中国人,也让侵略者佩服,正是凭着这种亮剑精神,李云龙和他的部队才会威镇敌胆,才能狭路相逢勇者胜。

《亮剑》是以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不断发展壮大的环境为背景,它刻画了一个战场上的传奇人物——李云龙,他近乎完美,但又缺点十足。

他,是一个完美的指挥家。李云龙出身于农民家庭,带有浓重的农民气息,在当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年代,他属于革命性最强的群体。从红军长征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他指挥过无数次战役,曾与警卫员双入敌区,杀死日军多名军官,给日军以重创,因此而升职,后因杀死被招安的土匪而被降职,曾三降三升。他创造了战场上不败的神话,日军曾花十万元买其一颗人头,但是却没有人能赚这笔钱。从独立团到野战军,由于有一个火爆的首长,使全团全军上下的军官士兵的脾气都变得火爆。他拥有超乎常人的军事才能,似乎他就是为战争而生的,离开战场,他的人生就变得毫无意义,这使得他晚年非常寂寞,他几乎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在战场上他从不会退缩,即使知道前路渺茫,他也会勇敢的亮剑。即使是牺牲,也只用前胸去迎接子弹,而不是用后背,沧海横流,血肉横飞,方显英雄本色。

他,是一个孝子严父。李云龙曾与母亲沿街乞讨,母亲总把食物留给他,不料母亲饿死途中,每当看到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回想往事,他都潸然泪下。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家里无米下锅,其保姆感觉自己拖累了李家,便绝食自尽,而李云龙却视张妈为母亲,声言:李家与她乃一家人,李家人要与她同甘共苦,李家人吃什么,张妈也跟着吃什么。几句平凡的话语,道出多少人间辛酸啊!

前几日又看了一遍《亮剑》,除了见识到李云龙将军强烈的个性以外,还领悟到了一个道理。

全国解放之后,南京军事指挥学院任命国民党的常教员来给李云龙等共产党将领上课。这位常教员在军事上可谓是博学了,不仅能够知晓二战中的一些著名战役,而且还能够给予深刻的分析和评价。但就是他,为什么还当了斗大字不识一个的李云龙的俘虏呢?

除了当时的国民党不得民心以外,我想国民军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太不注重实际情况。马谡失街亭的古训难道还不值得思考吗?

当时李云龙将军在学习《孙子兵法》时以外地发现原来书中介绍的许多兵法就是自己在实际战斗中所用的战术。

我想,在李将军有了文化之后,他也可以写一部兵法,一部集自己和战友战斗经验的兵法,这本书一定会和他本人一样有个性。

生活中,也许会有人指导我们怎么去创造生活,也许有人帮助我们如何去寻找快乐。但自己的生活由自己去过活,自己是自己天地里最自由的鸟儿,不受羁绊,不遭束缚,展翅在自己的天空中绘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蓝图。

快乐不止一种,别人可以那样快乐,我可以这样快乐。

在我眼中,所有的权威都并非权威,别人可以影响我,但绝对不可能命令和强制我去怎么做。

在此,我也希望世上每个人都能不刻意地去寻求什么,做独立的自己。该是自己的,要拿得起,不要羞涩;不该是自己的,要放得下,不要依恋。

这种大敌当前、困难面前顾全大局,不顾个人利益,相互配合、团结协作的崇高精神是取得这次战役胜利的关键。商场如战场,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这种顾全大局,舍“小家”、为“大家”,相互配合、团结协作的亮剑精神对一个企业来说,同样显得尤为重要。试想,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合力,还有什么不能解决的困难呢?

如何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企业战斗力、竞争力,关键是如何整合企业的现有资源,统一全员全局意识,精诚团结。各部门要相互信任,朝着共同目标奋勇前进。为了眼前利益或个人私利,对同事、上级互相猜疑,工作态度消极,情绪化等狭隘思想只会阻碍企业的健康发展,最终断送自己的前程。

电视连续剧《亮剑》刻画了一个敢想、敢做、无所畏惧、无坚不摧、逢敌亮剑的英雄人物李云龙。英雄永远都是值得我们去尊敬和学习的,但英雄的精神——尤其是亮剑精神,更是我们每个人必须去学习和弘杨的。

《亮剑》中一次规模宏大、战绩斐然的特大悲壮战役——平安县之战,就充分展示了“相互配合、相互信任、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精神的重要性和作用。

《亮剑》读书笔记 篇2

笔者曾经对所在学校中高年级的一百名学生就读书笔记问题做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发现,不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学生有67人,无所谓的有26人,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只有7人(笔者所在学校的读书笔记分为三大部分:阅读的内容的基本情况、摘抄、感想)。

学生不喜欢读书笔记有这样一些理由:

“老师规定了字数,我们在写的时候手都写麻了。”“一天一页读书笔记,很是烦人。”“写完之后,我又不会去看它。”“整天都是写文字,烦死了,一点趣都没有。”……

老师为什么让学生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中的那些规定项目有什么样的根据?

很多老师是这样回答的:“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是因为要有一个手段来督促学生读书,而且当学生在做读书摘抄的时候,也能够积累一些好的词句,以便在写作文的时候用得上(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还是没有用上读书摘抄下来的好词句)。写感想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感受,进而受到教育。”

读书笔记上的感想和摘抄的依据是什么,很多老师都说没有思考过。只是说凭自己的感觉要这样做,或者是看到别人这样做了,所以也这样做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很多老师还是认同这样的事情:读书笔记我也知道学生不喜欢,而且学生写了读书笔记之后阅读能力也没有多么大的提高。但是不这样做就不能够检查学生是否阅读了课外书。

由此看来,读书笔记是一个让老师和学生都不喜欢的东西。但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为了应付老师对于阅读的检查督促,双方都在承受着煎熬。

读书笔记似乎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读书笔记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还是留下来?如果留下来,怎么样留下来?

理性审视之,写读书笔记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可以增强记忆,便于查阅,容易梳理故事情节……因此,提出让读书笔记走开的想法是不对的。完全从成人的角度来写读书笔记,而且在写作的时候随意为之,不去考虑所作的项目是不是符合逻辑, 是否有理论依据, 这样的读书笔记学生是不欢迎的。因此,读书笔记的记录还是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来设计,并且在记录的过程中要有目的性,所作的记录项目要符合逻辑。鉴于此,我尝试用读书日记来代替读书笔记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用一本24开、24页的笔记本来做读书记录。每天记录一页,每页的第一行写上日期,第二行写上书名、作者、如果有小标题写上小标题,没有小标题就直接写上从第几页到第几页。第三行开始写书中的主要人物,一个人写一行。然后隔一行写上地点、时间。剩余的地方,要求学生在旁边画上自己所感兴趣的和与阅读内容有关的一幅画。每周五利用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自己的阅读日记,或者交换阅读其他同学的阅读日记。

从一开始记录读书日记的时候,我就告诉学生,我们是在写一本书,这是我们读完别人的书之后所写的书。这就让学生产生一种创作的冲动。这样做还有一种隐喻在里面:那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历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既然这是一部精神发育的历史,就应该留下他的足迹。其次,对于每天记录的日期,是让学生养成每天都阅读的习惯。当然更是“美好的一天从阅读开始”的隐喻所在。同时也是一种任务驱动的做法,以便于教师的检查和督促。

记录人物、地点、时间的做法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在记录读书笔记的时候,学生往往都是在读完整本书后就忙着写感想,学生所感受到的往往只是一个局部,或者是泛泛而谈的一些适合所有文章的万金油式的话语。而学生在做读书日记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把讲述中所出现的人物都写出来。按照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写日记的过程就是一个学生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回忆的过程。学生对于人物关系的梳理过程就是学生对于所阅读内容的整理过程,这样的过程也是一段重新温习的过程。

当学生整理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之后,随后要求对于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用箭头线段来表示。这样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回忆思考阅读内容的过程。学生在整理这些人物关系的时候也就是学生探究文本关系的过程。

所谓文本的意义就是文本中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物的关系、物和物的关系等诸多关系的总概括。所以,从这样的角度来审视阅读内容中的众多关系的联系过程就是对文本意义的探究过程。

之所以要求学生在读完之后画出这样的图示,是基于人的遗忘规律来考虑的。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这条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 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 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由此看来,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要能够在一天之内进行复习,要求学生画出人物关系图就是一种方法。

之所以让学生画画,是学生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具体化的过程。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图画成了施展创造性想像力的源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图画能‘打开话匣子’,它能让平时沉默寡言的、非常腼腆的儿童都开口说话。”

事实证明,孩子对于画画是非常感兴趣的。有一个孩子曾经这样对我说:“我发现我们现在所阅读的内容不光可以说出来和写出来,还可以画出来。”是啊,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强求学生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呢?

让学生撰写阅读日记之后,我发现这样做有一些好处:

阅读日记给阅读交流提供意义支撑点。

以往,在组织学生讨论所阅读的书籍的时候,学生只能从自己的头脑中去寻找所阅读的内容,但是那毕竟是没有支撑点的,而且在这个时候,留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也往往是比较概括性的。而往常,学生虽然写读书笔记,他们所写的往往只是在读完书后的一个局部的感受,或者是一个整体的万金油式的感想。只不过是学生在阅读之后的一种被动地说话而已。

阅读日记虽然记录的是一些简单的要点,但是这些要点能够让学生回忆起与之有关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激活学生大脑里的库存信息,达到阅读内容的重现。它能够为学生在读书交流中提供发言的支撑点。

阅读日记激发学生的二次阅读欲望。

笔者认为对于学生而言,要学会对于所阅读的书籍进行再次阅读。“旧书不厌百回读”说出了再次阅读的重要意义。

作为教师都知道,真正能够对自己发生影响的书籍是在再次阅读之后,只有通过二次或者三次甚至多次地阅读同一本书,我们才能够从中获得阅读的乐趣所在。而学生通过每周五翻阅自己的阅读日记,往往会为自己所记载的内容感到惊奇,进而能够产生再次阅读的欲望。通过调查,笔者发现,通过读阅读日记来再次阅读同一本书的学生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八,这一比例远远大于写读书笔记的学生。

阅读日记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成就感。

往常的阅读中,我们往往偏重于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但是学生只是进行了一次性阅读,阅读之后往往就会忘记,甚至连书中的故事梗概都忘记了。时间一长,学生甚至连书中的主要人物都忘记了。这样的阅读能够给学生带来怎么样的阅读帮助?但是通过阅读日记,所记录的是一些简要的内容,它能够给学生带来一种阅读的成就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能够写出一本书,这样的做法还是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的。

阅读日记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亮剑读书笔记300字 篇3

一、一个团队一定要民心所向,齐心协力的团结在一起才有力量,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折不断。

二、一个团队要具有不怕困难敢闯敢干的精神。对于领导下达的命令要服从,领导下达的任务要不怕 困难,想办法完成。实在是因为客观因素无能完成的要向领导报告,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不管在多么艰苦的环境下工作都应迎难而上,想方设法去完成,未完成好一件事要查找自身的因素,不给自己找理由,不去追究客观因素。

《亮剑》读书笔记 篇4

《亮剑》是海润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出品,。由陈健、张前执导,都梁、江奇涛编剧,李幼斌、何政军、张光北、张桐、童蕾、王全有、由力等联袂主演的战争类电视连续剧。《亮剑》于9月12日登陆CCTV1黄金档。

该剧描述了革命军人李云龙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历史时期,军人本色始终不改的故事。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决定向全国青少年推荐100种优秀图书、100部优秀影视片,《亮剑》等23部电视剧榜上有名。

亮剑的读书心得 篇5

该书第24章,丁伟少将参加军事学院的毕业论文答辩,十分精准的预见到了我国未来冲突的对象将会是印度和苏联。

这引起了我的思考,站在这个建国六十周年的历史关头,我国下一场冲突的对手将会是谁?俄国乎?美国耶?朝鲜乎?日本吗?印度?台湾乎?南海诸国乎?中亚乎?蒙古乎?规模会有多大?战争持续时间会有多长?我国胜还是负?以及战后政治格局将会是什么样子?

其二

该书第20章,赵刚初次与冯楠见面时,冯楠问赵刚:“一个青年学生投身革命二十年,出生入死,百战沙场。从此,世界上少了一个渊博的学者,多了一个杀戮无数的将军,请问,你在追求什么?为了什么?”赵刚回答说:“我追求一种完善的、合理的、充满人性的社会制度,为了自由和尊严”。冯楠:“说得真好,尤其是提到人的自由与尊严,看来,你首先是赵刚,然后才是共产党员。那么请你再告诉我,如果有一天,自由和尊严受到伤害,受到挑战,而你又无力改变现状,那时你会面临着一种选择,你将选择什么呢?反抗或死亡,有时,死亡也是一种反抗。赵刚说:“冯楠,你要说什么?我想任何一种理论的正确与否,都需要社会实验去证明,如果这种理论出现偏差,而社会实验已经展开,你考虑过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吗?老实说,想过,但没有结论,因为任何社会变革和社会实验都要付出代价,不能因为有代价就什么都不做,我们共产党愿意和各民主党派一起去创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不但要完善这个社会制度,也要完善我们自身和理论,尽量少付出代价,我现在做的,就是为这些。”

看完这段小说,我心中不禁涌出一种想痛哭一场的感觉。

其三

该书第25章,田雨的父亲与赵刚在北京见面,席间,二人相见恨晚。赵刚端起酒杯道:“田先生,恕晚辈不敬,使先生不愉快了,来,请干了这杯……”他一饮而尽,脸色开始泛红,情绪也有些激动起来。赵刚说:“田先生,我明白,您是有些担心,伯执政党的政策和法律流于形式。您有两点疑问,第一是我们的法律是否公正。第二是法律对权力的限制问题。您是担心我们党能否做到这两条?”田墨轩说:“不是担心,而是已见兆头,任何一个政党,哪怕他的理论再先进,也难免有缺点,要连这点起码的道理都不懂,也就无所谓先进的政党了。我要说的是权力的限制问题,其实,贵党的国家体制也是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建立起来的,至少是参考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我们的人大常委会相当于国会,行使立法权。我们的国家主席相当于总统,行使行政权。我们的法院也同样是行使司法权。这种模式虽然建立起来了,但……恕我直言,这只是一种表象,事实上无法做到互相制约,还是贵党一家说了算,缺乏最基本的监督,民众缺乏干预能力,这样就出现一个问题,如果贵党的国策出现偏差和失误,而民众又无监督与干预能力,那么只好等贵党自身去改正和调整,这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也许很漫长,整个民族会付不起这种代价的。此外,贵党的阶级斗争理论作为国策也值得商讨。我认为,政府的职责是管理国家,调和各阶级、各阶层由于政治、经济地位的不平衡所产生的矛盾,尽量去减小这种差别,使矛盾趋于缓和。而不该激化这种矛盾,使某一阶级或阶层成为贵族,而某一阶级或阶层沦为奴隶。管理国家需要法治,颠覆国家的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公正审判,而不是个人意志的随心所欲……”赵刚激动地打断他的话:“难道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各民主党派的监督,还有司法机关、监察机关都是流于形式?我们就真的解决不了?这样说是否也有失公正?”田墨轩缓和了口气:“赵刚啊,远的不谈,胡风一案总是刚刚过去吧?我们的司法程序恐怕还抵不上一个御批。在我眼里,这位胡先生本是个大左派,怎么一下就成了反革命分子?似乎很难解释得通。”

《论法的精神》之读书笔记 篇6

《论法的精神》研究指向的是什么问题, 或者说, 孟德斯鸠在该书中主要想解决什么问题?这也是我写这篇读书笔记所想要和大家分享的。接下来, 我将对本书中的几个重要的观点加以阐述。

一、政体决定法律

在孟德斯鸠的思想中, 对法律影响最大的是政体。孟德斯鸠把国家政体分为两大要素:政体性质和政体原则。在政体的两大要素中, 对法律影响最大的是政体原则。

(一) 政体性质决定基本法律

在孟德斯鸠的语言中, 所谓“政体的性质是构成政体的东西”。因此,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政体性质就是指国家权力结构和行使的最基本现象, 或最本质因素。

孟德斯鸠将政体按照传统的方法划分为三种:共和政体、君主政体、专制体。共和政体的性质就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共和政体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民主政治—由全体人民握有最高权力;另一种是贵族政治—有一部分握有最高权力。君主政体的性质是单独一个人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执政的政体。专职政体的性质是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的政体。

(二) 政体原则决定法律

孟德斯鸠认为, 政体的原则不同于政体的性质。政体的性质是“政体本身的构造”;政体的原则是“使政体运动的人类的感情”。同时, 孟德斯鸠强调, 所谓政体的原则, 不是说各种政体中已有的或现有的东西, 而是应有的东西, 即“应该要有这些原则, 否则政体就不完全。”总的看来, 孟德斯鸠所说的政体的原则主要是指处于某一政体中的人们的思想、品质、情感、观念之类的主观精神状态。简单的说, 孟德斯鸠所谓的“政体的原则”是一种政体中的主导性群体所应当具有的精神、观念、情感、意识等。

二、对安全的追求决定法律

(一) 为保障国家安全、防御外敌而采取的措施, 决定相应的法律

孟德斯鸠认为, “政治法都是从同一个原则出发, 就是:‘人民的安全就是最高的法律’。”对安全的追求, 是一个国家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不同的政体有不同的保障国家安全的办法。共和政体从本质上说, 并不安全、稳定。他认为, “一个共和国, 如果小的话, 则亡于外力;如果大的话, 则亡于内部的邪恶。”无论是民主制的共和国还是贵族制的共和国都不能避免这种弊端, 以至它们都容易被君主专制所取代。专制国家通常用荒废边境部分土地以便与外界隔离, 或者设置藩镇以便与外敌隔离的办法来保障本国的安全;君主国家通常用设置要塞、驻扎军队的办法保障自己的安全, 这些都分别表现为相应的法律规定。

(二) 为自卫而攻击、征服他国后所采取的统治被征服地居民的措施, 决定相应的法律

孟德斯鸠认为, 就像公民拥有自卫权一样, 国际法也规定国家有进行自卫战争的权利。孟德斯鸠甚至认为, 如果一个民族预见到他民族可能会发动旨在灭亡自己的攻击行动时, 就可以主动攻击该民族。不同政体的国家对被征服地会采取不同的统治措施, 这会决定被征服地的法律。一般来说, 征服国对待被征服国有下列四种统治方式:“ (一) 按照被征服国原有的法律继续治理其国家, 而征服国则仅仅行使政治及民事方面的统治权; (二) 在被征服国建立崭新的政治和民事的治理机构; (三) 毁灭这个社会而把它的成员分散到其他的社会里去; (四) 把它的公民全体灭绝。”

孟德斯鸠指出, 根据自然法, 万物莫不力求保存其种类, 可以推论出, 政府是为了取得, 包含着保存和使用, 而不能是破坏。传统上认为征服者在征服之后可以屠杀被征服者的权利是不存在的。同样, 有杀人权引申出的奴役权也是不存在的。如果一个民主共和国征服了其他国家, 应当将被征服国纳入民主范围;应当尽可能地以良好的政治法规和民事法规来弥补征服统治的弊端。

(三) 对自由的追求, 决定了国家政体和相应的法律

孟德斯鸠认为, 自由是人们珍视和重视的东西。对政治自由的追求, 可以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的目的。围绕着实现政治自由这一目的, 对一个国家有关政体的法律和有关公民行为的法律都形成一些原则性要求。

孟德斯鸠首先着手阐明自由的含义。孟德斯鸠认为, 尽管不同的人对自由有不同的理解, 但确切的说, “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心境的平安状态。这种心境的平安是从人人都认为它本身是安全的这个看法产生的。要享有这种自由, 就必须建立一种政府, 在它的统治下一个公民不惧怕另一个公民。”

三、自然地理环境决定或影响法律

孟德斯鸠在人类思想史上率先从自然条件的角度看待法律问题。他认为, 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对法律的产生、发展有重大影响作用, 甚至可能有决定作用。

(一) 气候条件对法律的影响作用

孟德斯鸠认为, 法律在最初产生时, 受人们的精神气质、内心感情的影响相当大;而人们的这种精神气质、感情因素又受到气候条件影响和作用, 因此, 处于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不同民族因情感、气质因素的不同而创造出的法律各不相同。炎热的气候条件下, 人们大多表现为懒惰、怯懦、心神不定, 这种气质适合于暴君统治, 而暴君统治又必然制定较严酷的法律;寒冷的气候条件下, 人们意志刚强、勇敢、自信、豪放, 这种气质的人们珍视并善于捍卫自由, 所以适合于建立共和国, 并产生出维护自由的法律。他认为, 亚洲多专制政体, 欧洲多共和政体, 主要是气候条件所决定的。

(二) 国家的地理条件对法律的影响和作用

孟德斯鸠认为, 一国的地理条件也对政体、法律有着重大影响。一般说来, 土壤肥沃、地势平坦, 国家不易防守、易被征服, 容易使人缺乏毅力、眷恋生命。于是, 在这种地理环境条件下适合于专制政体, 且法律简单、残暴。相反, 地貌多山、土壤贫瘠, 国家可以据险防守, 人们勇敢善战, 崇尚自由。于是, 在这样的地方容易建立共和制度, 且法律倾向自由。

《亮剑》读书笔记 篇7

在惠安馆这一章中,作者介绍了一个“疯子”母亲——秀贞。秀贞与一位书生相爱,没结婚,就给他生了一个孩子。但这孩子脖子后头正中间有一块青记,秀贞的母亲就单纯地认为这是阎王爷一生气,用手指头给戳到世上来的,简直是造孽!所以就把孩子抱走扔掉了,打这儿以后秀贞就再也没有见到孩子,书生也消失地无影无踪。对丈夫和孩子过度的思念,使她近乎疯狂,但她仍然给孩子起名、做衣服,并打算去找孩子。

在当时,几乎所有认识秀贞的人都认为她是一个疯子,为一个可能已经不存在的孩子而神魂颠倒。但小英子却不这么认为,她认为秀贞只是一个因失去孩子而过度悲伤的母亲,并不是所谓的疯子。我觉得小英子说的对,作为一个母亲,孩子一生下来就没见到过孩子,是多么的“杯具”啊!后来即使她疯了,但她对孩子的爱却像所有正常的母亲一样,没有丝毫的.减退。不管她的孩子在或者不在,知道或者不知道,明白或不明白,她的爱就在那里,不离不弃。

俗话说的好,“儿行千里母担忧。”意思是不管孩子走到哪里,父母都会时时刻刻惦记着孩子,惦记着孩子的吃饭、惦记着孩子的睡觉,惦记着孩子的安全……。在我家,是“女行一步父母皆担忧”。

有一次,我到同学家去玩。临走之前,爸爸反复叮咛我注意安全,电话一定保持开机状态……。我刚到同学家不一会儿,爸爸妈妈的电话就一个接一个地轮番上阵,他们好像早已算计好时间一样,真是一对“黄金搭档”啊!当我问爸爸为什么总是给我打电话的时候,爸爸只说了一句话:“我太担心你了……”

《亮剑》读书笔记 篇8

“狼”这个动物是很不受人们欢迎的,甚至是恨。有些大人为了哄小孩,就说是“狼来了”;有些大色鬼,人们都叫他们“大色狼”有许多;还有很多故事里把狼写的很坏很坏。可是,你们就不能换一个角度看狼吗?

这个寒假,我一口气读完姜戎的《狼图腾之——小狼小狼》,让我彻底改变了以前对狼的种种看法。这本书记述了作者30多年前在内蒙古额仑草原上亲历的生活。他钻狼洞,掏狼崽,养小狼,与他心爱的小狼共同度过了自己的青年时代,并与小狼结下了生死之情。作者以沉痛的忏悔和深情的笔墨,使得小狼在书中复活。

书中的小狼是那么可爱、聪明、顽强、倔强,同时又是那么可怜!读完书才明白草原人为什么对图腾狼,死后又那么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尸体去喂狼。当最后小狼终于死时,我也看得泪留满面。

谈如何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篇9

一、教给学生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读书笔记有多种多样的写法, 在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学会摘录好句子、编提纲、写体会或心得。

摘录式:是指导学生把课内外阅读时的精彩段落或名言、警句等摘录下来, 进行语言的积累。摘录时不改动原文, 注明作者和出处。如果是报纸、杂志上的文章, 要写清楚报纸或杂志的名称、日期, 以便查找。其作用在于积累知识, 为作文奠定基础, 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养成勤记的习惯。

提要式:就是分析原文的纲目主次, 概括段落的意思和文章的思想意旨。其作用在于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以及掌握谋篇布局的方法。

心得式: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将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及时写下来, 这种笔记也就是读后感。写读后感可以就整篇文章谈谈自己的感想, 也可以就文章中的某一点写一写自己的见解。

总之, 写读书笔记, 应紧扣原文, 不能脱离文章内容而空谈感想, 还应联系实际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经常写读书笔记, 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阅读能力, 还可以增长知识。

二、采取多种措施, 提高读书笔记的质量

1. 勤查笔记严要求

对读书笔记的要求是:质量要“高”, 内容要“实”, 书写要“洁”, 形式要“新”。教师要做到每天一检查, 检查学生是否达到“高”、“实”、“洁”、“新”的要求, 将检查的结果及时予以反馈, 以督促学生坚持写高质量的读书笔记。

2. 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写读书笔记的兴趣,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1) 精彩3分钟:每天利用课前的3分钟, 让学生轮流朗诵或背诵摘抄的内容, 谈谈读书心得、阅读感言等。 (2) 定期评优:定期举办优秀读书笔记评比活动, 将内容新颖、书写工整的读书笔记复印贴在学习园地中, 让学生学习别人的长处, 弥补自己的不足。 (3) 举办主题小报:定期挑选学生读书笔记上的内容制成主题突出、版面精美、内容丰富的小报。

三、激励学生, 让做读书笔记成为习惯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并不是一件轻松之事, 学生有时会把做读书笔记当作是简单的“复制”, 内容随意, 书写潦草。为此, 一开始做笔记时, 教师应严格要求, 规范书写, 要求摘录的内容要富有意义和价值, 心得或感想中的情感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教师要经常激励学生, 让学生做读书笔记的兴趣日渐浓厚。比如, 教师可以寻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小练笔”, 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进行点评。点评时, 以表扬为主, 从而让学生愿记、乐记读书笔记。

《亮剑》读书笔记 篇10

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叫《神农尝百草》。它主要讲了神农教会人们耕田种粮食后,看到人们经常因为乱吃东西而得病,甚至丧命,在疾病面前,人类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等死。神农心里很焦急,他决心尝遍所有的草他做了两只大口袋,一直挂在身子的左边,一直挂在右边。他每尝一样东西,觉得可以吃的就放在左边袋子里,觉得能治病的就放在右边的口袋里,将来当药用。

神农的足迹遍布了江河山川,高山峻岭。他尝遍各种花草,认识了许多药草,用它们救了无数人的性命。最后,神农因为尝了“断肠草”而毒发身亡。人们隆重地安葬了神农,尊他为农耕和医药之祖。我被神农舍己救人、助人为乐的精神所折服。

《亮剑》读书笔记 篇11

虽然对于现代人而言,旅行已经变得同吃饭睡觉一样容易,稍有点经济基础的人,只要念头一起,马上就可以说走就走。唯一不同的是我们旅行的目的,你是喜欢一群人热闹的放松压力,还是一家人休闲团聚,或者是背包客式的独自精神旅行,不同的方式会带给你不同感受。

一个人背着几十斤的背包在异国他乡旅行十几年,每天接触新鲜的人和事,通过旅行了解世界,认识自己,独立思考,治愈心灵,这样有情怀的事虽然是人人都向往的,但却不是人人都有勇气去实现的梦想。幸运的我通过阅读发现了这样一个已实现梦想的人—小鹏,他去过的地方多的连他自己都数不清,读他的《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就像自己身临其境南美旅行一般。

就像大冰在本书的推荐序言中所说,”或许当下的旅行文学有一千种一万种,但这一本和其他的皆不相同。“

本书于我之前看过的其它旅行文学确实有所区别,以前在我的印象里各色游记中最吸引人的是那些精彩纷呈,引人入胜的旅行图片,而作者的文字只如同小小点缀般在其中穿插。而本书能看到的图片并不多,幅面也很小,阅读时我关注的重点是他的文字所表达的意境与图片的呼应效果。

另一个与众不同是作者描写的旅行内容表现出许多精神层面的力量。全书记述了作者小鹏在南美大陆游历的全过程。他的这次旅行没有走人们熟知的常规路线,而是选择了格瓦拉在《摩托日记》中走的从阿根廷到智利再到秘鲁的摩托日记之路。这既是他致敬自己的精神领袖格瓦拉,也是为了学习格瓦拉在旅行中解答一些关于人生信仰的疑惑。

从旅途开始申请签证的一波三折到遇贵人相助,再到行程意外改变之后的所见所闻和惊喜惊讶。这一路所行作者小鹏带给我更重要的是他对旅行途中各种挫折与众不同的积极态度。

”我们的生活都不是童话故事,总会有无风而起的波澜,现状虽然不能尽如人意,但也还要继续,凡事只要不死心就还有希望。“——当他被秘鲁大使馆拒发签证时他说。

”我始终相信旅行中的阴差阳错永远都未必是坏事,说不定转个弯儿就邂逅了新的惊喜。″——当他长途车坐过站之后他说。

“看来所谓的平常心往往都是在遭遇了挫折后磨砺出来的,那些声称看淡风云的人不知道吃过了多少苦。″——当他遭遇抢劫未遂事件之后他说。

”所谓贵人并不是给你金银的人,而是给你机会的人,往往机会的价值永远超过金银。″——当他遇到能重新为他办理签证的人时他说。

“眼前的风景永远有比现在更好的时刻,也永远有比现在更坏的时刻,但那些都不是我们的。跟我们有关的只是当下,是用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看到的,听到的,呼吸到的,也只有这一刻才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当他被旅行中的恶劣天气折磨时他说。

”我们用旅行认识自己,这与具体的目的地无关,而与过程有关。在旅行中我们经常要独自面对一些突发事件,这时我们就能观察自己在第一时间的本能反应,是勇敢还是懦弱,是善良还是冷漠,是敏感还是麻木,这也是自己最真实的一面。"我非常认同他所说的这些话。

当我们通过一次次的旅行,一次次的碰壁,一次次的解决问题,我们自身也会不断的成长,对自己的认识也会日益清晰。

旅行真正的意义在于帮我们和世界建立了一种联系,通过我们走的路,遇到的人,感受到的存在,使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慢慢发生改变。它既可以让人们忘却曾经的烦恼,也可以让我们和未来的自己无限接近。

马克吐温说过,20年后你不会为你做过的事后悔,会让你后悔的都是你没来得及做的事情。

《亮剑》读书笔记 篇12

首先看内容:所谓的好词——多半是教科书单元整理“词语盘点”中里的词语,或者带生字的词语,或者教辅书上列出的词,甚至有些词连老师也看不懂——仔细看看,才明白原来是学生将前后不相连的字阴差阳错地连成了词。所谓好句——大多是修辞句,有的则是随便摘下的,更有些爱偷懒的学生,专挑简短的句子抄!再看读后感受——扉页、或文前文后有现成的就抄现成的;没得抄,就写几句“我从中知道了……”“文中的xx真……”之类的句子,内容单一,思路狭窄,话语笼统空洞,基本上看不到学生对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的把握,看不到读完作品之后对自己心灵的触动和启迪。

再看态度: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学生做读书笔记基本上是被动、无奈的,很少学生能自发地、用心地把它当成一项与自己的学习、成长有关的大好事来对待。更让人困惑的是学生做了笔记后对待笔记本的态度——老师不组织读,学生一般是不会去读的,等学期结束,笔记本也就随着废旧书本进了收购站。

这种状况下做出的这样的读书笔记,哪位老师敢说它有多大效果呢?那么,是什么原因致使学生不爱做、不认真做读书笔记呢?笔者以为,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外,还应该在老师身上找点原因。

第一,制度化的要求让学生烦躁做笔记。有的老师凡布置学生看书,必要求做笔记,做笔记成了读书的制度要求。学生盼星星盼月亮盼到的阅读课,本打算捧上心爱的书好好饱览一番,老师这么一要求,学生为完成任务,只有在选词摘句中痛苦地度过,“悦读梦”粉碎了!

第二,程式化的要求让学生厌倦做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好段;写主要内容、结构脉络;写读后感受、分析值得借鉴的地方……这成了读书笔记的固定格式。学生读书得像“红学家”研究《红楼梦》那样费力。认真对待的学生叫苦不迭,马虎的学生就找有现成答案的书本“搬运”一通。按这种程式写读书笔记,学生怎么会喜欢呢?

第三,做而无“功”,让学生不明白做笔记的价值。儿童学骑自行车,学会了可以骑着好玩,可以代步上路,所以乐此不疲……可见,学生对一件事的兴趣通常来自他从这件事中获得的成功或好处,而做读书笔记并没有立竿见影的“成功或好处”,学生自然不愿意做这没有“好处”的事。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才有实效呢?

不管是儿童还是成人,做读书笔记都是为了增强阅读效果,享受阅读乐趣,积淀语文要素,提升写作能力……我们的指导要立足于这样的目的来展开。读书笔记应成为增强阅读效果的助推器,而不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包袱!

第一,要保证学生能潜心阅读,不要因为做笔记而中断阅读,使一篇结构完整、意思连贯的美文成了肢离破碎的的零件,以致笔记做得糊涂,书又没读好,白浪费功夫!告诉学生要先读书再做笔记,如果读得起劲可以先不管做笔记的事,只一口气往下读,读完这篇后,在回味中再做笔记,就像到一个地方旅游回来欣赏和保存照片一样,将值得欣赏的词句和思想记载下来。当然,如果在第一次阅读时觉得某个地方写得很精彩,也可以当即用笔批划下来,便于看完后摘抄。

第二,做笔记的要求要因文、因人而异,不要千篇一律。做笔记应是一项有弹性的作业,要求应因人而异,不必要求每读必做,每人必做。允许后进生少做,优秀生多做。要不要做,做多少,应完全由学生自己根据阅读的感觉而定,不强求千篇一律。有人爱随性阅读,不做笔记也能在脑子里储存很多好东西,一样有效果。我们不能看到这样的学生没做多少笔记就责罚他。做老师的应懂得给学生一点个性化的空间。

第三,笔记的体例要恰当,内容的要求要有丰富的角度供学生选择,要体现层次性。笔记的项目不要贪多求全,初学者应以摘抄好词好句为主,高年级可适当写点感受、感悟或评价。对学生的要求要由浅入深,逐步提高。可以设置这样的递度来进行训练:一是摘取“新鲜的好词”。就是类似人教课标版教科书上的“词语盘点”中的词语,经常摘抄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二是摘抄“经典说法”。把文中表意十分准确,自己遇过类似情境却不知怎么表达的词句摘抄下来。“熟语”、“俗语”和名言警句是传统语言的精华,应属此类。三是摘录“传神的描写”。文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细节描写或优美的句段。如果时间充裕,还可以倡导学生在书上或所摘的词句后面写点简单的评析,会更有收效。四是写“读后感触”或“评论”。只要是好文章好书,只要用心去读了,就一定会引发许多思考,一定会有话想说,老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这一状态,把想说的话及时写下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字数不限,可以是受到的感动、得到的启发、引发的联想、写法上的特色等等。

为了使学生尽快学会做阅读笔记,老师不妨在教课文时教教学生怎样做课文的读书笔记,再让学生用类似的方法做课外读书笔记。

第四,老师要用好学生的笔记,让学生爱上做笔记。比如讲讲名人做笔记的轶事,批阅笔记时写上激励性评语,经常交流做得好的笔记内容,创设一些情境或设计安排活动课让学生应用笔记,复习时段,还可以教学生归类整理笔记。老师强调多了,笔记用得多了,学生自然觉得做笔记是有趣的、有用的,也就渐渐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

做读书笔记是阅读的良好习惯,只要我们重视它,科学地指导好学生,一定能使学生爱做读书笔记,做好读书笔记,使读书笔记成为增强阅读效果、提高语文素养的助推器!

摘要:小学中高段的语文老师一般都会布置学生做读书笔记, 可当前学生做读书笔记的实效性不高却是不争的事实!

《亮剑》读书笔记 篇13

《夏洛的网》是一本经典的童话。早就想找个机会看一看电影版,没想到老师给了我这个机会。电影中的小猪威尔伯和我想象中的完全一样,非常可爱。时间就在这只小猪与夏洛的友谊中无声划过。看完后,觉得只过了一点时间,再回想回想,在这感觉很少的时间中,却又看见了那么多丰富多彩的事物。电影中的动物们表面上看上去很冷漠,事不关己。但内心却无一不善良。电影中他们聚在一起商量该织什么字什么字时的那个场景,既好玩,又温馨。他们在农场里见证了爱,见证了一段纯洁无瑕,感人至深的友谊。

猪和蜘蛛,这两种动物在印象中是绝对凑不到一起的,可在《夏洛的网》中,他们就是一对好朋友。夏洛和威尔伯有许多非常令人感动的对白,许多人为夏洛感到不值,威尔伯什么也没为她做,但事实上,威尔伯给了她十分珍贵的友谊与认可,当谷仓里的动物都讨厌她时,只有威尔伯真心待她,这是爱,多么平凡而又伟大的爱。威尔伯威风的出风头时,她只能在角落里默默地看着,甚至到死,都是静静的,不为任何人关注。但她心甘情愿,为小猪编织着一张张爱的网,用尽最后的力气。

《亮剑》读书笔记 篇14

我最喜欢酷酷的笑猫,它是那么的有思想有个性,而且有爱心。它善于观察,有时还会用哲学家的脑子去看世界去思考。本来我对老鼠也是没什么好感,没想到故事里的老老鼠也是那么的善良。

我最喜欢《保姆狗的阴谋》这篇,讲了一只阴险的腊肠狗妒忌主人所喜欢的牧羊犬,想尽各种办法去加害它,牧羊犬在笑猫的帮助下渡过了一个又一个危险,最终腊肠狗自作自受反而害死了自己。看得我心惊肉跳,一个个阴谋真是层出不穷。腊肠狗被嫉妒心迷惑,忽视了牧羊犬对它的爱,忽视了身边的幸福。警觉的笑猫功劳最大,它从第一次见到腊肠狗时就对它产生怀疑,也被牧羊犬的纯真所感动。最感动我的是腊肠狗在它临死前说的一段话,尽管它意识到错误但是为时已晚,真应了那句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无论是人还是动物,都应该有好的性格,这样才会有好的命运。牧羊犬就是用美好的心灵去感受这个世界所以它很幸福。这本书告诉我,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每个人都有自己美丽的天空。

《亮剑》读书笔记 篇15

关键词:《做新闻》,框架理论,建构主义,新闻专业主义

“新闻”一词并不陌生, 新闻系学生都能背出陆定一先生的定义:“新闻是对于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再不济也能记住那句“狗咬人不是新闻, 人咬狗才是新闻”。但这种粗糙而不精确的描述实在令人生疑。

新闻到底是什么?能否简单等价于“事实”?什么样的事件才能成为“新闻”?定义总是很难给出。大多数人习惯于将自身置于受传者角度, 往往以新闻报道的出现为逻辑起点, 导致我们都忽略了新闻到达受众之前的生产过程。因此, 看到塔奇曼开篇就将“新闻”比作“了解世界的窗口”, 虽并无新鲜感, 但当她紧接着转折“但是新闻这个框架本身也有自己的问题”, 就产生了比“窗口”之喻本身要有趣而深入得多的思考。

一、新闻框架与社会建构

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新闻业变化显著, 首先表现在不同媒介之间的竞争加剧, 报纸、电视等媒体都为了自身发展而在新闻内容、形式、人员雇佣等方面付诸努力。与此同时, 自60年代以来的重大新闻事件, 如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公民权利运动等, 以及70年代初的水门事件, 对于新闻媒体的考验不断加剧。大事件频出的年代, 媒体表现如何自然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研究的对象, 塔奇曼的研究也正是基于这段时期的案例调查和分析。

她的关注焦点非常明确, 在第一章就直接归纳出全书的研究重点:“本书把新闻看成是一种框架, 并考察这种框架是如何建构的, 或者说考察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机构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考察的重心是报纸和电视作为复杂的组织所必然遵循的程序, 以及新闻工作者所承担的职业关怀。”因此, “框架”不仅是行文的结构基础, 框架理论也是贯穿全书始终的理论基础。

具体来说, 塔奇曼也就是在探讨“新闻通过哪些环节实现社会建构”, 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对媒介组织进行分析, 并反思 “新闻专业主义”这一被新闻行业奉为圭臬的准则。

二、文献综述与塔奇曼的理论创新

在新闻生产与社会建构的问题上, 李普曼早已有过表述, 他在《公众舆论》中提出了“拟态环境”的说法, 认为媒介对环境的描写使人只能接触到被建构的环境, 而非真正的外在现实, 人脑海中所形成的景象则更加偏离这种真实。这意味着存在三种层次的“现实”——真实环境、拟态环境以及脑海中的环境。

媒介构造的“现实”环境与人脑海中的“现实”恰好对应框架建构的两种类型, 一种是由媒介在生产新闻时所制造并依据的框架, 另一种则是每个个体先天所有的认知体系代表的框架。个体层面的这种框架与李普曼的“刻板成见”一说不谋而合, 刻板印象由我们所生存的文化背景决定, 如同一种社会基因保留在个体的认知体系中, “使我们投射在这个世界上的我们自身的意识, 我们自身的价值观念, 我们自身的立场和我们自身的权利”。[1]

这与心理学的“图式”概念接近, 个体进行社会认知时, 图式对于输入的信息进行解释, 影响着人注意、编码和提取过程中信息的取舍。因此, 它不仅仅作用于处于受众地位的个体, 同样作用于作为新闻生产者的个体, 对于新闻生产过程中框架的形成与运用产生一定影响。

但李普曼时代还没有系统的框架理论, 更没有被引入传播学范畴, 首先完成这种结合的是戈夫曼。他首次将框架概念应用于传播情境中, 其对于框架的阐释在本书中成为一根主线。戈夫曼对于框架理论的定义是“个人组织事件的心理原则与主观过程”, 而新闻制造的过程就是“将日常生活的现实图景纳入框架之中, 以便于对社会情境进行理解和反映”。[2]这显然符合新闻从业者在新闻制造过程中的实际状态。框架理论在戈夫曼之后有了新的发展, 彼得·博格和托马斯·卢克曼认为个体在日常世界中的建构不断客观化, 逐渐形成可以被其他人感知的制度世界, 而不仅仅局限于戈夫曼着眼的日常生活既定框架, 这也是塔奇曼在本书中更为青睐的框架理念, 因为塔奇曼希望达成的是对于新闻生产制度层面的分析, 而不是个体经验或感受的总结。

在前人的基础上, 塔奇曼更多地对框架转化的制度性机制进行了探讨。社会意义在社会互动交往中形成并慢慢成为一种共识, 这种共识可以被转化为制度化、组织化的规则和程序, 并理所当然地被用来作为判断行动或组织生产的资源。这意味着新闻从业者对于现实发生的事件总是基于过往的历史经验进行解读与加工, 这种加工方式却并不被与其产生的背景关联思考, 而是完全脱离语境被单独继承。

这有点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成语误用, 许多成语的典故与产生渊源并不为人所知或者被人为忽略。现代人只是想当然地在当前语境中使用, 并不会思考是否与其本意脱节或者使用情境是否恰当。然而语言的意义改变可以被欣然接纳, 因为其作为工具的存在价值就是被最普遍地使用, 因此当所有人都错误地使用某个成语时, 那只管将错就错即可。但新闻制造如果被模式化的意义和制度所绑架, 可能并不应该顺理成章地接受, 如塔奇曼所说, 这些既定模式和制度可能“对新的新闻形式出现产生阻碍作用”, 其合法性需要被质疑。

因此, 制度化的框架必然影响新闻生产的方式, 新闻专业主义作为一条经典的从业规范, 也是塔奇曼在书中论述的重点。但对于新闻专业主义的怀疑并非塔奇曼所独有, 迈克尔·舒德森对新闻专业主义和其中最关键的“客观性”在《挖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一书中进行了详细的著述。尽管李普曼一再呼吁新闻从业者要接受严格的教育, 掌握专业性理念, 借助科学来使得整个行业专业化, 但舒德森并不以为然。他指出客观性理念虽然是一个很流行的新闻学专业价值观, 但新闻报道的主观性是不可能被克服的。[3]

塔奇曼在遵循吉登斯的以“意义框架的创造和再生产” 为中心的“双重解释”基础上, 对于新闻生产过程及其现象意义深入解释, 指出新闻与社会成员间的互动以这种制度框架为基础, 并且资源与规则的运用无法排除权力的因素。这也就意味着新闻专业主义所标榜的“新闻是社会生活的真实报道” 是一个神话, 与舒德森的判断相呼应。

三、前窗与后窗间的行文逻辑

从“新闻是窗口”的逻辑起点出发, 塔奇曼认识到这个窗口所代表的框架存在自身的问题, 因此窗口的大小、窗格的多少、窗玻璃的明暗就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对象。全书的逻辑架构也非常清晰, 前七章作为“前窗”围绕着新闻生产组织的新闻源、分工、叙述手法等方面, 通过大量的案例说明, 展示“日常发生的事情是怎样被变成了新闻这种具有现实时空的报道”;而八到十章则着眼于理论探讨, 用社会学的视角重新审视新闻生产过程背后隐藏的东西, 告知读者新闻生产之所以如此的深层原因, 给出研究结论和理论参照。

有了框架作为研究的坐标系, 塔奇曼将新闻生产从空间、 时间、类型化、灵活性、叙述表达等维度进行解构。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体验与塔奇曼在第二、三两章的新闻时空特征研究联系紧密。诸如新华社在各行政区划分设记者站, 负责不同地理区域的新闻报道活动, 而《扬子晚报》因其地区都市报的定位主要着眼于江苏这一行政区划的新闻事件。同时, 每家媒体也会对条口进行划分, 经济条口与社会条口的记者不会彼此越界。而常有重大新闻出现的组织, 如警察局、国企等则会有通讯员这一身份或者有媒体派遣的常驻记者。这种地理边界化、组织专门化、部门分工化的规律揭示出媒介组织在获取信息源时的分工状况, 以及对于新闻生产节奏的安排, 共同建构出时空关联下的新闻网络, 形成全面的新闻覆盖。

在这两章中, 塔奇曼还论述了对于新闻事件的类型划分, 以及当出现新闻信息源获取或材料加工的矛盾时, 新闻从业者应当如何协商来保持新闻网络的良好时空秩序。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显然都建立在新闻价值判断的基础上, 主要在第四章《灵活性与专业性》中讲述, 探讨选择信息源和寻找事实这两个方面如何相辅相成, 互相作用, 也为“后窗”的新闻专业主义讨论作了铺垫。承接前文两个方面所构成的新闻事实网, 更具体地说明我们在构建事实网络时, 是在根据已知的程序来搭建, 这个网络无所不在, “一方面指导着记者去发掘新闻, 另一方面最终又把自己重新构建成一种新闻的框架”。

在新闻事件的叙述手法上, 塔奇曼主要在第六章进行了阐述。一般而言的叙述与文字相关, 语言如何架构、细节如何描摹、引用哪些受访者语言, 新闻报道的模式不仅与新闻内容息息相关, 更决定着受众在看到新闻时所感知到的意义, 这其中就暗藏着媒体想要传递的附加信息。在电视新闻的制作过程中, 镜头的运用同样有要求。尽管电视画面给人以真实感, 但电视新闻也是对现实的建构, 镜头的空间位置、组接运用、 快慢长短都存在着特定的行规。

例如, 平拍的视角往往给人以客观的感受;俯拍针对没有生命的事物或者自然景观;特写镜头则意味着亲近的个人距离。观众的感官容易被镜头“欺骗”, 也往往被镜头“塑造”。 电视画面上的犯罪嫌疑人总会以偏离正面的角度出现, 违背常规的视角给人以强烈的负面印象。而重大灾难事故现场出现的中央领导人则会占据更多画幅, 通常处于画面中较高的位置。尽管电视新闻片拒绝多种角度的拍摄, 一般要求摄像机处于和普通人视线相同的水平高度, 但在镜头上的细小改变并不会使观众变得警觉, 也不会使其警惕媒体是否蓄意构建另一种现实。尽管真相就是电视在掩盖其对于时间和空间的安排, 但没有观众会试图思考电视新闻存在着时空的重构, 于是媒体就得以继续遵循自身的框架来建构社会并试图将这种框架施加给受众。

在“前窗”第七个章节中, 塔奇曼特别以妇女运动的报道进行了详细剖析, 用以验证前面几个章节对于新闻生产过程的分析。

到“后窗”的三个章节中, 塔奇曼转换到理论层面的梳理, 分别从新闻专业主义、框架理论和知识社会学角度, 说明新闻组织及其工作者在建构现实的过程中使自身或者社会合法性的证明。

在盘点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历史时, 塔奇曼参考了舒德森的研究和观点。舒德森认为, 美国的便士报与自由市场经济的成长密切相关。大众报刊在相互之间以及与其他媒体争夺读者和广告的竞争中遵守了自由市场的社会规则。在此基础上便士报促成了信奉政治独立和报道事实性新闻的身份转变, 并逐渐培养了新闻行业对于新闻真实性的理解, 也就是专业性的中立与客观。如果说便士报时期媒体还可以扮演政府与民众的中间人角色, 那么20世纪初的经济秩序改变将完全打破原有新闻行业格局依附的社会经济背景。按照舒德森的说法, “20世纪的媒体卷入了新的经济转变过程中, 这就是集中、集权和企业联合的过程”。

当这段历史映照在我们所处的时空背景下, 可以看到极其相似的历史轮回。抛开体制的问题, 中国也依然不乏大量的媒体与权力合谋案例, 媒体为权力和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寻租缝隙, 这与塔奇曼对于20世纪初美国媒体专业主义的质疑完全一致。媒体没能在界定公众和私人的概念时表现出新闻敏感性, 何况其本身也在向企业、垄断者的身份迈进。因此, 当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向各国扩张时, 往往会遭遇质疑和反对, 新闻行业其他从业者担忧默多克的资本集团与本国政治权力之间是否形成了某种联合。如果存在这种联合, 则势必会破坏新闻业的生态平衡以及行业原则。

四、建构主义的研究层面

传统的传播学研究都以功能主义作为支持, 从而给出结论:新闻定义的基础是社会结构, 而不是新闻工作者和新闻组织的活动。这种将社会视为先天的客观存在完全否认了个体努力可能给社会结构带来的变化。事实上, 社会环境的存在本就不可以被等同于自然环境的存在, 后者的确是客观等待被发掘的对象, 而前者显然是因为有了人类劳动和思想层面的主观能动性才得以成形, 同时也并不是一形成就固定下来不可改变。

塔奇曼显然不认可功能主义对于新闻和社会变化关系的传统观念。她关注到新闻观念与社会结构的并存发展, 认为新闻价值的概念源自新闻工作者的实践, 也就意味着社会结构的创造源于人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塔奇曼试图用解释学的方法研究新闻, 从而给出了“窗框”的比喻, 并在分析妇女运动、软新闻与硬新闻的案例中加以运用, 证明新闻工作者如何把日常事件变成新闻事件, 这些都在强调是人们的积极活动建构了社会意义。这些案例的研究从媒介组织的角度出发, 把新闻组织看做一个复杂的机构来考察。

塔奇曼的建构主义思路有力反驳了功能主义导致的绝对二元论或者决定论等观念, 避免其逻辑走向因果论, 也否认了 “任何变化都可以顺利从所谓的系统中找到原因, 任何变化的结果就是推动或者带动了系统的改变。” [4]这同时也是对施拉姆、拉斯韦尔等人传播理论的突破。

在建构主义的基础上, 作者还引入了民族方法学者加芬克尔的研究方法, 关注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实践活动, 利用“自反性”和“指称性”这对概念描述人们如何把对生活世界的叙述理解为新闻报道, 记者如何理解事件, 以及人们如何在任何特殊的细节中推断出生活世界的特征。“自反性”和“指称性”在新闻生产中的运用形成了人们理解和解释生活世界意义和秩序的一个个“框架”, 在这里塔奇曼再次回归到了框架理论, 强调了“新闻是一种框架”的观点。

五、塔奇曼的答案与空白

新闻究竟是如何被建构的?其实书中的每一章都是答案的一部分, 信息源的获取、新闻信息的采集、内容加工、新闻组织内部分工、新闻叙述方式、新闻的类型化等等, 这些无一不揭露出:那些被人们以为是客观存在的对象或者文本, 都是由特定主体主观选择行为形成的因素。媒介组织通过这些环节逐步实现新闻生产过程中对于事实的建构, 新闻的框架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

因为对这种建构合法性的质疑, 塔奇曼重新思考了新闻专业主义的合理性。通过对NBC纪录片公正性等案例的剖析, 作者发现专业主义实践限制了激进思想向新闻消费者的传播, 因而也限制了每一个人把媒体作为政治和社会资源来利用的自由, 结果最终限制了人们的知情权。因此新闻也是一种意识形态, 阻碍了质询精神, 阻碍了言论自由和公众统治的理性主义模式的实现。可以看出塔奇曼对于新闻专业主义本身持怀疑态度, 新闻作为日常知识无法被每个个体等同且客观地认知, 而结构性规则对于个体认知带来的限制、权力因素对于客观性的干扰, 都说明新闻专业主义所认定的真实与客观并“不能反映出新闻作为集体共同参与社会构建的实质”。

然而, 塔奇曼并没有给出任何方法来指导新闻业应该如何践行“专业主义”, 或者说如何尽可能克服新闻专业主义中的“主观”色彩。同时, 尽管对于新闻生产的框架分析详彻且细致, 塔奇曼海还是未提及这种建构该何去何从, 她的逻辑从新闻框架的形成到如何被运用层层展开, 却在现象描述完成后戛然而止。

尽管塔奇曼对于新闻专业主义的可靠性进行了否认, 但并非意味着这条新闻行业准则就可以被抛弃。专业主义不够 “专业”是因为存在着外部压力, 但这些压力为其所作的辩解并不意味着其无需批评, 而批评也不等于抛弃, 这就像对于新闻客观性的理解:“之所以进行辩护, 不过想提醒批评者, 由于客观性存在问题就简单丢弃客观性是十分危险的, 就像相信客观便以为任何人任何媒介任何报道都是客观一样。”[5]

诚然, 所谓客观、独立、公正都是没办法完全企及的程度, 客观性与主观性之间也不存在一条非此即彼的分野可以作为精准的分割线供从业者们自我纠偏, 但无疑客观性是新闻生产必须追求的方向, 只要新闻业依然将自身定位为“第四种权力”, 是“社会发展的瞭望者”, 就理应以此准则为目标。哪怕这种专业主义所建构的合法性有待考证, 但只要其行为目的和行为方式是良善的, 至少符合了功利主义层面的社会利益最大化, 使得新闻与真实之间的距离最小化。一如追溯美国新闻客观性的来源时, 可以看到其根植于美国社会的自由民主传统, “关联着新闻媒介的社会角色, 以及政治体系、民众与媒介三者的关系平衡。新闻客观性以民主为最高价值”。

六、启发

本书中塔奇曼的建构主义思路显然是尤其值得我们借鉴的一点。我们对于议题或者选题的思考, 往往受到功能主义的熏染, 总试图寻找原因。将一切问题从社会背景中找到看似合理的归因, 于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被类型化, 最终找到一个决定性因素附会。

然而现实中的社会议题往往微观而具体, 过度地将问题抽象化理解导致“一个本来充满互动的生活世界被抽空, 余下的是概念化逻辑化了的躯壳——研究者观察的现象——客体, 把主体间性的世界约化为研究者和研究客体的二元关系, 犹如把新闻和新闻生产者的活动剥离一样”。

同时, 塔奇曼的研究案例也启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细节都可以被作为分析对象, 撇开过于高大上的研究思维和目标, 将生活经验运用于专业探讨能使这个过程更丰富而有趣。

参考文献

[1]黄旦.舆论:悬在虚空的大地?——李普曼《公众舆论》阅读札记[J].新闻记者, 2005 (11) :70.

[2]孙彩芹.框架理论发展35年文献综述——兼述内地框架理论发展11年的问题和建议[J].国际新闻界, 2010 (9) :18.

[3]迈克尔·舒德森 (美) .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M].陈昌凤, 常江,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143, 70, 137-139, 145.

[4]黄旦.由功能主义向建构主义转化[J].新闻大学, 2008 (2) :47.

[5]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108-111.

上一篇:尚客优快捷酒店的发展之路下一篇:辅导机构教师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