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是什么

2024-08-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企业培训是什么(精选12篇)

企业培训是什么 篇1

什么是个人独资企业,企业特点与优缺点是什么?

2018/1/19

很多人想创业没有太多的资金就可以注册一个个人独资企业,大小也可以按照实际情况来定,那么什么是个人独资企业呢?接下来和创财税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独资企业,即为个人出资经营、归个人所有和控制、由个人承担经营风险和享有全部经营收益的企业。以独资经营方式经营的独资企业有无限的经济责任,破产时借方可以扣留业主的个人财产。主要盛行于零售业、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服务业和家庭作坊等。这类企业拥有着相同的特点。

特点:(1)企业的建立与解散程序简单。

(2)经营管理灵活自由。企业主可以完全根据个人的意志确定经营策略,进行管理决策。

(3)业主对企业的债务负无限责任。当企业的资产不足以清偿其债务时,业主以其个人财产偿付企业债务。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利益,但独资企业不适宜风险大的行业。

(4)企业的规模有限。独资企业有限的经营所得、企业主有限的个

深圳市和创财税科技有限公司

规模的扩大。人财产、企业主一人有限的工作精力和管理水平等都制约着企业经营(5)企业的存在缺乏可靠性。独资企业的存续完全取决于企业主个人的得失安危,企业的寿命有限。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独资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优缺点:

1、独资企业的优点

独资企业是企业制度序列中最初始和最古典的形态,也是民营企业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其主要优点为:

1)企业资产所有权、控制权、经营权、收益权高度统一。这有利于保守与企业经营和发展有关的秘密,有利于业主个人创业精神的发扬。2)企业业主自负盈亏和对企业的债务负无限责任成为了强硬的预算约束。企业经营好坏同业主个人的经济利益乃至身家性命紧密相连,因而,业主会尽心竭力地把企业经营好。

3)企业的外部法律法规等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进入与退出、设立与破产的制约较小。

2、独资企业的缺点

虽然独资企业有如上的优点,但它也有比较明显的缺点:

1)难以筹集大量资金。因为一个人的资金终归有限,以个人名义借

深圳市和创财税科技有限公司

贷款难度也较大。因此,独资企业限制了企业的扩展和大规模经营。2)投资者风险巨大。企业业主对企业负无限责任,在硬化了企业预算约束的同时,也带来了业主承担风险过大的问题,从而限制了业主向风险较大的部门或领域进行投资的活动。这对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极为不利。

3)企业连续性差。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的产权结构,虽然使企业拥有充分的自主权,但这也意味着企业是自然人的企业,业主的病、死,他个人及家属知识和能力的缺乏,都可能导致企业破产。4)企业内部的基本关系是雇佣劳动关系,劳资双方利益目标的差异,构成企业内部组织效率的潜在危险。

企业培训是什么 篇2

在我们深入理解德鲁克的“事业理论”之前, 先来看看关于管理的原则。德鲁克列出了七条关于管理的原则, 其中他特别强调:“对所有企业来讲, 我们都应该记住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结果只存在于企业的外部。商业经营的目标是让顾客满意;医院的目标是治愈病人;学校的目标是使学生学到一些在10年后参与的工作中能使用的知识。”

之所以要先理解这一点, 是因为如果我们不理解管理的基本原则——管理之“道”, 而一头扎到管理的“术”中, 就可能“一叶障目”, 忽视企业的方向。

顾客决定企业性质

“在相当长时期里, 一直没有产生过像今天这样多新的重要管理技术。然而, 除了利用外部资源和重组外, 这些工具的作用主要是以不同的方式来做已经在做的事情。它们都是“如何做”的工具。而“做什么”今天已越来越成为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这段话是德鲁克在《事业理论》一文中的开场白。

同时, 他还指出:“一个企业是什么性质的企业, 并不是由其名称、企业规章制度所决定的。决定企业机构的, 应该是顾客——顾客购买产品或服务的需要。”在此基础上, 德鲁克的“事业理论”就不难理解了。

IBM是德鲁克列举的一个例子。从计算机开始出现, IBM就坚信, 计算机一定会飞速发展。IBM也因此成为世界计算机主导厂商和计算机工业标准制订者。但是, 帮助IBM在1950年取得优势的同样假设在30年后却被证明是无效的。在70年代, IBM假设计算机是同样的东西, 就像50年代它所作的假设一样。然而个人电脑的出现使这一假设失效了。所幸的是, IBM很快接受了个人电脑的现实。几乎是一夜之间, 它把那些业已证明并经过时间考验的政策、规则和规定都放在一边, 立即设立了两个互相竞争的开发小组, 从事设计个人电脑业务。两年后, IBM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个人电脑制造商, 并由它来制订工业标准。

但几年后IBM却在大型机和个人电脑两方面都陷入苦苦挣扎的状态。突然间它又不能前进了, 无法采取决定性的行动, 无法做出改变了。直到2004年, IBM重新做出了决策, 出售它的个人电脑事业部, 回到大型机和服务器上来。

IBM在50年代和80年代做出了两次重大调整。这是因为, IBM所处的环境已经与它对环境的设想完全不符了, 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 公司也必须做出调整。原来公司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那些假设已经完全变化了, 公司的“事业理论”也必须随之改变。

非客户是最大利润来源

“事业理论”不仅适用于大型企业, 对中小企业同样适用, 对其他的机构和组织, 比如非营利组织, 也同样适用。

一个有效的“事业理论”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假设, 同时也必须满足四个方面的条件才能成立。在“事业理论”的三个假设中, 对企业所处的环境的假设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客户、市场又是这个假设中的关键。对客户和客户的认知价值, 德鲁克有一组有名的问题:“我们的业务是什么?我们的客户是谁?客户的认知价值是什么?”这三个问题乍看起来非常简单, 但是回答起来却没有那么简单。企业要满足客户的需求, 必须非常了解客户需要的究竟是什么。

市场学发展到今天, 几乎每一本市场营销的书籍都在谈论“客户”, 都在研究“客户”。企业也都已经认识到客户的重要性。但是, 没有一本市场学的书研究了, 也很少有企业在研究他们的“非客户”——一个德鲁克独创的名字。

德鲁克说, 即使一个成功的企业拥有了30%的市场份额, 还有70%不是它的客户。企业就必须研究为什么这70%的客户不买它的产品或服务。为什么这些客户不来买?他们想买什么?什么是他们的“价值”?

实际上, 这还是德鲁克问的问题:我们的业务是什么?我们的客户是谁?客户的认知价值是什么?

“客户”仅仅是关于环境的假设中的一个环节。在对环境的假设中, 除了客户, 还有关于销售渠道、市场、技术、竞争、社会和社会结构、人口因素的考虑等其他诸多环节。

什么是社会企业 篇3

首先要表明我的态度,我支持后一种观点。我想简单说明一下什么是社会企业,什么不是社会企业,以及未来社会企业的发展前景如何。

社会企业这个概念引进到中国,始于2006年。那一年,默罕默德·尤努斯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他创办的格莱珉银行以小额贷款的方式帮助了数十万穷人。格莱珉银行就是典型的社会企业,在此之前它已经运转了32年,类似的组织也早已存在多年。这说明事实往往比概念要领先,先有社会企业这种形态,然后才有社会企业这个概念。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格莱珉银行帮助了数十万穷人,但它本身并非公益机构。社会企业首先是一个企业,有盈利诉求,要照章纳税,也有股东分红。这和以比尔·盖茨基金会为代表的各种慈善基金有本质的不同,慈善基金会虽然也有资本运作,但本身不能追求盈利和分红,而且要以非商业化的方式,帮助那些有需要的穷人和机构。

社会企业和一般意义上的商业企业有何异同呢?通常的说法是,社会企业是以商业化的方式来实现一些社会目标;与此对应的是,商业企业主要还是以盈利为目的,不用关心社会目标——这通常被认为是NGO和政府要做的事情。不过,这种说法也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认为这类区分方法把社会企业的社会目标狭义化理解了。

什么是社会目标?通常的理解是包括环境保护、少年教育、穷人脱贫等带有公益性质的目标。但如果我们把视野稍稍放宽一点,就业问题、员工发展和客户需求都可以称之为社会目标。从广义的社会目标来看,许多商业企业都可以称之为社会企业,因为他们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在满足很多社会目标。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单独强调其社会企业的特点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社会企业同时具备了商业和公益特性。一方面,它的运作模式是商业化的,这保证了组织的专业性和运行效率,以及它在资金上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它从事的事业和公益事业贴得更近,也可以说,它是用商业化的手段改造了公益事业,使之更有效率和可持续性。

如果弄清了这个道理,就不用在意社会企业是否能追求盈利和股东分红了,利润和分红并不是一种“恶”。正如市场经济是一种手段,商业化运作也是一种手段,而且是目前为止最有效率的手段。通过商业化的操作来做一些带有公益性质的事业,可以让这个组织获得更好发展,何乐而不为呢?

再说说当下很火的“企业社会责任”,很多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还停留在“捐款捐物”的阶段,而没有把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自身的竞争战略和能力联系起来。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不无尖锐地指出:“公司的公益事业并非那些首席执行官‘感觉良好’的问题,公益事业如果没有和公司的竞争力和技能联系起来,那么它应该是政府和慈善机构的任务。”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最直接的做法就是为社会创造价值,履行“企业公民”的义务,做一个“好企业”。什么是好企业呢?马云的概括是:“好企业就是让客户满意,让员工幸福,让股东放心。”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就是把企业经营好,为顾客创造价值,同时善待自己的员工和股东,并积极为社区作贡献,做一个优秀的企业公民。

商业企业也可以用社会企业的思路来做公益事业。迈克尔·波特认为,没有一个企业有足够的能力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它们必须选取和自己的业务有交叉的社会问题来解决。而选取的关键也不是看某项事业是否崇高,而是看是否能创造出共享价值——既有益于社会,也有利于企业。他把这种方法定义为创造共享价值(CSV),以替代传统的企业社会责任(CSR)。

什么是企业教练 篇4

企业教练的定义:

企业教练的名词经常出现在很多企业学习的杂志和训练中,在安清导师从事多年的企业教练技术的传播过程中,很多人问起:到底什么是企业教练?

作为全球一门新兴的管理技术,企业教练技术的提法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和明确的概念。如果不清楚它是什么,那么可以先明确它不是什么,然后再来明确它是什么。首先,企业教练不是顾问。

顾问(Consultant)是某个行业的专家。当事人聘请顾问的时候,其实就是购买他的专业知识,顾问会为当事人的问题寻找答案,提供解决方案。而教练相信,大部分的时候最好的答案是在当事人心中,只是当局者迷,暂时发现不到而已。教练是没有既定答案的,所要做的是引导当事人了解自己真实的情况,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美国著名的企业教练Timothy Gallwey曾提出过,如果要当事人学的最多,教练就必须教的最少。

企业教练不是辅导

辅导(Counseling)往往包含当事人的行为脱离了“正轨”的意思,所以,辅导的目的是帮助当事人返回“正轨”。但是,教练相信,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正轨”。没有所谓的偏差和不偏差,当事人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人。教练的目的是协助他做得更好,将优势发挥到最大化,而不是将焦点集中在修改缺点上,所以不会强制别人改变。一个好的教练是不会要求当事人做一些他们不愿意、未有心理准备的或者不认同的事情的。

企业教练不是教师

教师(Teacher)的知识面是非常渊博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注重的是知识和技巧,当他有一桶水的时候才会给你一碗水。有时候甚至是苦口婆心的说教。而教练则不会直接告诉你问题的答案,可能被教练者在某专业领域上比教练懂得更多。教练注重的是打动被教练者的心灵,拓宽他们的信念和提升他们的素质。

企业教练不是师傅

师傅(Mentor)是后辈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师傅是专家,他们对某个行业或者工序有非常熟练的掌握,并传授后辈经验和技巧。

事实上,教练不需要对某些工作的技巧有非常独到的掌握,专业的教练是知道如何发挥人的优点,协助当事人订立目标和达成目标。譬如比赛,教练最多在场外呐喊,在中场休息时给予鼓励,从来不会代替被教练者入场参赛,教练只是以第三只眼睛协助当事人看的更远更清楚。当然,企业教练也要掌握现代企业的运营规则,懂得企业运营知识,否则,怎么能赢!企业教练不是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是治疗人的心理疾病。心理疾病很多时候是由过去的经历和创伤所致,主要反映在个人情绪和行为的偏差上。心理治疗的目的在于协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治疗手法上很多的时候是清理过去的不愉快经历,从而建立健康的未来。

教练不是心理治疗师,教练面对的是心理健康的人,他们不太重视当事人过去的经历,当事人也没有任何行为上的偏差和心理毛病。教练只是会协助当事人理清他们的发展目标。当然,教练会懂得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因为当他发觉被教练的人有心理疾患的时候,会建议他先去进行心理治疗。

企业教练不是培训

培训(Training)是为当事人寻找现状和理想的差距,然后通过提供训练和教育的方式缩短这种差距。培训是传授概念和技术,意味着是将一套已有的知识和技能灌输到当事人身上。教练不是培训,教练并不是灌输概念和技术。很多的时候,企业当中,人之所以表现的不理想,不是因为不会做,而是因为不愿意做,是心态的问题。教练是“对人不对事”,而不是

“对事不对人”。

教练会令当事人看清真相,找到产生问题的真正原因,增强当事人的动机,从而自然地解决问题。

市场上真正的教练技术的训练,其实不是一个训练,不是一个课程,而是借用一个专业的术语告诉大家,这是一个“旅程”。旅程的意思是说,这里所发生的一切是关于做到,而不是关于知道。学员要亲身去体验和经历。

企业教练不是体育教练

虽然企业教练的概念引自体育教练,两者的共同之处都是让运动员去拿奖牌而不是教练去拿奖牌,但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因为在运动竞技场上,无论比赛双方如 何出色,如何尽力,都只有一名冠军。换句话说,竞技运动是一场不赢即输的游戏。但在企业当中,教练是引领被教练者创造双赢和多赢的局面,让更多的人成为 “冠军”。

教练的提法最早由英文Coach翻译过来,Coach在英文里是马车的意思,马车不能告诉当事人去哪里?但当事人(被教练者)可以告诉马车你要去哪 里,马车可以协助你到那里。也就是说,教练不会告诉你去哪里。教练的角色是承诺于被教练者的承诺。教练是个工具。教练是通过与被教练者建立一个相互信任的关系,这种关系包含相互尊重、安全、有挑战性和负责任的环境。这种关系激励被教练者,在工作业绩和日常生活中都力争最佳,并获得非凡成就。

那么教练是什么呢?

教练是一面镜子,他以教练的技巧反映对方的心态,使对方洞悉自己,并就其表现的有效性给予直接的回应。

教练是催化剂,点燃被教练者内在的发动机,提升个人的表现、加速企业的发展。教练是指南针,协助被教练者清晰他们的发展方向,更有效更快捷地达成目标。

CEO成为企业教练之身心语言教练工具

身心语言教练工具有许多种,我们在这里选一个常用的逻辑层次教练工具供CEO参考,主要运用在企业定位、区分问题、理清目标、突破提升等方面。

布拉德福特说:“人们必须为自己部门的成长与发展承担更多的责任,而不能依赖营养保健部。教练能帮助我们紧紧掌握住工作中的巨大变化,也能帮助我们改变许多”。

法国一位跨国集团的总经理说,他发现在国际性的大企业中,教练是急需的热门行业,他也庆幸自己率先接触了教练。他认为教练可以协助他解决最迫切的问题,了解自己的领导风格。GE前任CEO杰克.韦尔奇在接受杨澜的采访时说,他退休以后要做企业教练。中国前足球队总教练米卢36岁时上了教练技术课之后,其事业有了转折。微软前中国区总经理吴士宏在其所著《逆风飞扬》一书中也对其在微软中接受的教练技术课有精彩描述。据美国《商业周刊》统计,全美企业每年用于教练技术上的培训费用超过100亿美金。源自《中国企业家》 在我国,运用过教练技术的乐百氏集团主席何伯权说:“教练员工是一项有价值的投资,因为教练能促进员工的成长和发展,给企业带来长远的效益。”

什么是企业文化 篇5

(2004-07-05 10:41:41)

核心提示 厦门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目光投向了企业文化。要真正做大做强企业,企业必须有属于自己的灵魂,在这个灵魂的指导下,整合企业各要素,实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这个灵魂就是企业文化。在我市首届企业文化节期间举办的首场企业家文化沙龙上,企业家们聆听了专家对企业文化的阐述。理性阐述与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将给我市企业家产生深刻激荡,让所在企业在这种融合中得到提升。

什么是企业文化?

刘叔铭从七个方面来阐述企业文化的定义。一是《辞源》对文化的解释是“文治和教化”,“文”是慢慢积累的意思,所以企业文化是无法一蹴而就的。二是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个性:团体的共同信仰、价值观和行为。三是企业文化是象征的、整体的、惟一的、稳定的、难于改变的。四是企业文化既有有形的部分,也有无形的部分,是由有意识学习与无意识学习组成的,不是书面的理想、愿景和使命,而是日常的实务、沟通和信仰。五是简单地说,它是在一个企业里事情如何做好。六是企业文化还可以看做一个循环、哲学表达价值,价值体现于行为上、行为说明哲学。七是企业文化也可以看作一个系统。

企业文化现象有哪些?

刘教授认为企业文化现象有七个方面:一是风俗、习惯、舆论,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舆论,有可能成为这个地方的企业的文化现象。二是思维方式。刘教授以一个事例来说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美国人和日本人一同遇到狮子时,日本人把鞋带系紧准备跑,美国人就嘲笑日本人:“你跑得过狮子吗?”日本人回答:“我只要跑得过你就行!”三是行为准则。美国人在办企业时,利字当头,而日本人则更讲究忠诚。四是价值观念。主要有利润价值观和服务价值观两个方面。五是精神境界。六是作风。有的企业推行强势管理,有的企业倡导“仁”字。七是待人艺术。

企业文化有哪些要素?

刘教授说企业文化包含五个要素:一是企业文化。不同的地方有可能产生不同的企业文化,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二是价值观,这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三是英雄人物,即企业的灵魂人物,“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领导就可能带出什么样的一帮下属。四是习俗与仪式。五是文化网络。企业内部的信息是通过什么样的渠道在传送,这就形成了网络,而文化网络一旦形成,较难改变,除非继任者强行推翻它。

为什么了解企业文化 是重要的?

刘教授认为了解企业文化至少有几个方面的意义:一是作为企业的执行人员,识别、了解和影响组织文化,可以确保公司的敏捷性和财务成功。二是作为潜在雇员,瞥见组织的真实文化,可以帮助你决定一家公司是否适合你做出贡献与发挥。三是可以作为公司的用人的依据,去聘请到能在公司成功的人。四是制定政策和任务来增加公司获利能力和对市场需求作出反应。五是面对真正威胁时,公司能够作出正确的反应。

如何识别企业文化?

刘教授告诉大家可以从十个方面进行识别:一是识别工作团队的态度、行为偏好和工作环境。二是要同时观看有形的和无形的。三是看建筑物、办公室、店面和公众形象、公众关系。四是看真正的报酬结构。五是看建筑和设计。六是看服饰。七是看组织过程和结构。八是看仪式、象征和庆祝方式。九是看常用语言和口头禅。十是看标志、宣传文件和宣传标语等。

企业文化如何影响企业发展?

最后,刘教授对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的关系作了八点总结:一是振兴企业、改善管理。刘教授说,海尔集团于1995年收购青岛线星电厂后,没有投入资金,却救活了这条“休克鱼”,就是应用了海尔的企业文化。二是目标导向、全面发展。三是注重协调,促进文明发展。四是凝聚人心、增加向心力和合力。五是美化环境、优化生活。六是教化激励、培育人才。七是道德约束、制度控制。八是服务公众、辐射社会。

建设一个企业的文化,好比塑造一个人的性格,急不得。在本次企业家文化沙龙上,刘叔铭教授一再强调:企业好比人,企业的命运好比人的命运,是由性格所决定。要改变企业的命运就必须先改变企业的性格,要改变企业的性格就必须先改变企业的习惯,要改变企业的习惯就必须先改变企业的行为,要改变企业的行为就必须先改变企业的观念。而完成这一系列的改变,就是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所以,一切从改变观念入手。当有企业家问建设一个企业的文化需要多长时间时,刘教授不容置疑地答道:“对不起,这无法确定。企业文化纲领的撰写可能只需要一两分钟,但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急不得。”

首场企业文化沙龙举办

7月3日晚上,牡丹万鹏宾馆的五楼会议室,灯火辉煌,来自政府部门、经济学界、商界和新闻界等60多位官员、学者和企业家集聚一堂,共同探讨“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这场由厦门市委宣传部、厦门日报社联合主办,厦门路亚企业顾问咨询有限公司承办的企业家文化沙龙,是厦门首届企业文化节之“企业文化论坛”的首场沙龙。厦门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总工会、市交通委、市旅游局、市经发局、厦门日报等首次企业文化节成员单位领导参加了沙龙活动。

沙龙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林书春首先向企业家们介绍了厦门首届企业文化节的情况。首届厦门企业文化节,是根据张昌平市长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为加强我市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和海湾型城市建设步伐,由厦门市政府主办,于今年5月1日正式开幕,各项活动从5月至10月陆续展开。文化节由四个系列组成,由厦门日报承办的企业文化论坛系列就是其中之一,旨在搜索厦门企业文化建设事迹,探究城市经济发展中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打造企业文化相互交流的平台,加速企业建设的进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以达到“弘扬优秀文化,打响企业品牌,蕴聚城市内涵,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首场沙龙主题为“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特别邀请了来自新加坡的企业管理学专家刘叔铭教授担任主讲。“企业家文化沙龙”共有四场次,其他三场将于9月前陆续举办。

启示企业生存发展

(以代表发言先后为顺序)年月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林书春:这个沙龙加深了人们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为企业文化节开了个好头,为引导企业怎么在市场上求生存求发展起到了启示作用。企业文化不仅适用于企业,而且也适用于党政机关的部门管理。惠尔康食品有限公司:“尊重、责任、诚信、创新”是我们的企业文化精髓。十几年的经营之路进一步证实了企业文化对一家公司的意义,管理出效益,这是公司成败的关键;以人为本,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

海沧公交公司:我们公司现在拥有160台公交车,我们能够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企业文化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但是今天参加了这个沙龙,尤其是听了刘教授的主讲,我们觉得企业文化在我们公司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天宇集团:天宇集团企业文化的核心是“认同”,就是适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什么样的企业文化都没关系,关键是这样的文化能把企业做强做大才是关键。晨晟贸易有限公司:我们的公司成立于6月6日,能在公司成立之初就聆听到这样的讲座,参加这样的沙龙,对我们的企业文化的建设起到启蒙的作用。

颠覆力有限公司:我们倡导的企业文化是公正平等,员工与老板之间直呼其名,每个人都是老板,共同承担着责任,共同分享着成功。同时,我们还倡导学习型企业,要互相学习,做正直的生意。

邮政局:我们的经营理念是客户的需求是我们的要求,提倡准确、安全、方便,弘扬“邮政百年”的优良传统。

圣达威有限公司:我们请书法家做品牌代言人,从文化艺术上去装饰店面,内部加强学习,提高内外文化含量。贵州大利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我们从贵州来到厦门,为打进市场,我们积极倡导企业文化,比如在歌舞剧院、体育场、电影院,不断开展赠送产品的活动。

市文明办:民族文化是整个民族的向心力所在,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利器。厦门是个非常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城市,比如前阵子举办的“行业之歌”比赛,就无形地提高了行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市交通委:一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一样重要,要两手抓两手硬;二是企业要改变这样的一种错误观念,以为企业文化就是唱歌跳舞,我们的沙龙有助于引导人们走出这种误区。

市旅游局:任何物质的都会穷尽,只有文化是生生不息的。我们旅游局和所有的企业一样都迫切需要提升企业文化,以吸引四面八方的来客。

厦门日报:作为主办方,我们很乐意为企业文化建设搭一个好的平台,让大家在这个平台上互相交流。

刘叔铭教授

台湾政治大学会计系商学士新加坡国立大学企管硕士澳大利亚中昆士兰大学博士研究生

现任澳大利亚巴拉瑞特大学客座教授、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企业管理学院客座教授

历任马来西亚、新加坡企业机构人事、行政、财务、行销经理及总经理职

什么是企业文化 篇6

1、企业哲学:是一个企业特有的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方法论原则。它是指导企业行为的基础。

2、价值观念:是人们基于某种功利性或道义性的追求而对人们(个人、组织)本身的存在、行为和行为结果进行评价的基本观点。

3、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并经过精心培养而形成的企业成员群体的精神风貌。

4、企业道德:是指调整本企业与其它企业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企业内部职工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从伦理关系的角度,以善与恶、公与私、荣与辱、诚实与虚伪等道德范畴为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企业。

5、团体意识:团体意识是指组织成员的集体观念。团体意识是企业内部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心理因素。

6、企业形象:是企业通过外部特征和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被消费者和公众所认同的 企业文化企业总体印象。

7、企业制度:是在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人的行为带有强制性,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种规定。

8、企业文化:结构是指企业文化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时空顺序,主次地位与结合方式,企业文化结构就是企业文化的构成、形式、层次、内容、类型等的比例关系和位置关系。

9、企业使命:是指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应担当的角色和责任。是指企业的根本性质和存在的理由,说明企业的经营领域、经营思想,为企业目标的确立与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应该怎样认识、理解企业文化?

首先,要有哲学的方法,从中国企业文化的现实出发,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把握企业文化各种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依据实践经验,从感认认识到理性认识,进行科学的概括、总结。其次,要通过实践把所认知的企业文化的本质及一般的特征去伪存真,从而确定企业文化的本质。第三,要认识到企业文化不是单一的因素构成的,找出企业文化最基本的决定性的因素及其与诸因素的关系。第四,要看到企业文化这个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发展中形成,并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丰富和变化。

对企业文化涵义的片面认识常有哪些?

企业文化这个名词,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陌生。而人们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也是见仁见智,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在企业内搞的各种文体活动,如打球、唱歌、跳舞等;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形象设计,也就是CIS战略;也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自己办厂刊厂报,为职工提供一个文化园地,还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搞思想教育……

从现在的观点来看,这些说法都不够全面。上述种种只是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或者说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并不能等同于企业文化。应该明确的是:企业文化不是企业加文化,也不是企业与文化嫁接,更不是企业家与文化人的联谊会。

1.什么是失能老人

2.什么是创客?

3.什么是军民融合

4.什么是三定方案

5.什么是职场人的第一修养

6.解读什么是真正的职业?

7.什么是断崖式降级?

8.为什么是抗战

9.阿里的企业文化建设案例

10.腾讯企业文化案例精选评析

企业文化建设的常规工作是什么? 篇7

将文化的三个方面在“建设”中相互割裂

文化虽然可分为三块内容, 但这三类的“文化”不是相互独立而是相互渗透的。也就是说, 物质的文化可以延伸到行为和精神层面, 行为的文化可以有物质和精神层面, 而精神的文化更离不开物质的载体和行为的体现。比如, 谈到物质文化, 必然涉及使用这个物质所引发的行为以及相关的精神影响;再如, 文学、艺术都是人类的精神产品, 但如果没有具体的物质载体 (如书本、舞台等等) , 这些精神也难以传播。也就是说, 无论说到哪一类的文化, 都无法脱离与之相关的其它两类文化。因此, 文化建设的过程就需要思考, 如何将这三方面的内容相互融合?

过度重视精神和物质形象层面, 忽视了文化建设的制度和行为层面

这个问题其实是上述问题的延伸。很多企业的所谓文化建设, 就是提炼总结一些理念, 然后去“宣”和“贯”, 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员工记住、执行;此外, 很多企业也做了形象设计和实施;再就是员工的关怀, 过过生日、发点儿咸带鱼什么的。所以, 许多企业在文化建设中, 只是关注了精神层面和物质形象层面, 对于行为与制度层面关注不多, 或者压根儿认为这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事儿。同时, 即便在精神层面的“建设活动”, 也仅仅流于宣传教育的形式。

说到企业文化的建设, 我经常打一个比方, 一个人有病了, 你是仅仅从精神上鼓励他、替他遮盖病容?还是督促他赶紧去医院救治?我们都知道, 重要的是后者。企业文化也一样。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毛病, 就是败坏文化的重要根源, 企业有毛病时, 仅仅教育和遮盖是没用的, 必须从经营管理的实践中去发现病情、分析原因, 找出治病救人的办法。同样, 一种新文化的产生, 也是一个从实践中“做”出来的过程, 而不仅仅是“喊”出来的, 无论是从上到下, 还是从下到上都是如此。

所以, 只重视所谓思想教育、物质形象和简单的生活关怀, 是我们许多企业在文化建设中的误区。长此以往, 一些从业者认为, 这些活动就是企业文化的常规活动, 但做来做去还是无法产生良好的“文化建设”效果, 弄得自己不满意, 员工觉得你虚虚呼呼、可有可无, 领导也很不高兴。

因此, 如果不能将企业文化建设的常规工作目标转移到制度和行为上来, 如果不能将理念的宣导和企业真实的经营管理活动链接起来, 如果不能将理念延伸到管理实践中作为实践的指导, 所谓文化建设将一直无法突破老框框, 很难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业绩。

什么是企业奥林匹克 篇8

每年的6月25日晚上10点,奥林匹克竞赛随着全球商业国际空间站的“挑战”宣言而开始。各国参赛队会有24小时同时进行“挑战”竞争。经过24小时之后,一支新西兰本土的冠军队伍将与各国参赛队中的胜利者进行角逐。世界冠军在新西兰时间两天后的凌晨产生。

什么是“挑战”?

这个“挑战”在竞赛开始之前仍是个迷,但可以确知的是它将与科学、技术、创造力和创业有关,并与具有世界重要性的共同话题联系紧密。

参赛队伍必须做什么?

参赛队伍需要根据“挑战”的本质做出一种产品并准备一份商业计划。他们需要向国际评判提交一份两页的简练商业计划总结以及产品的数码相片或者幻灯片图表。另外还需要准备一个3分钟的口头介绍。这一过程将被现场记录下来,并通过网上实时转播,让所有的国家都可以同时看到整个比赛。

新西兰的队伍是如何被挑选出来的?

新西兰队将通过激烈的全国竞赛选拔出来。80名年轻企业家(塔拉那奇40名,新西兰全国各地40名)将集中在塔拉那奇。学生们被分成8支队伍。每支队伍需要完成国际“挑战”并在国际展示开始之前向新西兰评审团介绍作品。胜出的队伍将会代表新西兰参赛。

谁是裁判?

裁判将由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职员组成。他们将在国际任务控制室观察整个比赛。

比赛将在哪里举行?

新西兰的国家比赛会在新普利茅斯举行,而新普利茅斯区委会即市政中心将是我们的“任务控制室”。而国际竞赛将在苏格兰的格拉斯哥科学中心举行。比赛将从国际空间站开始,并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休斯顿空间中心进行评比。

企业奥林匹克的背景

这个奥林匹克是由一个叫做学生企业目标论坛(SCAF)的自发组织最早发起的。SCAF最初的目标是扩展在年轻企业计划中的学生技能。

“这是一个很有雄心的计划,充满危险和不确定性,但是它肯定非常激动人心,因为它所涉及的是关于企业的一切,让企业的运作体现出来。每个国家组织都必须有时刻准备好,能够大胆出发的人,而奖品就是为那一天做出贡献的满足感,这个贡献是全球1千多名年轻人永远不会忘记的。”——苏格兰《企业洞察》执行总裁戈登·麦克威

国际竞赛

一旦国内的胜者产生,他们将走出国门去参加国际竞赛。每个国家将需要通过电子邮件形式提交一份简短的报告,并通过实时网站制作一份3分钟的英语介绍传给由NASA宇航员担任主席的国际评审团。

主要的发起人:TSB社会信用公司

他们可贵的支持促成了塔拉那奇企业奥林匹克。

“根据新西兰政府对银行业的改革,TSB社会信用公司成立于1988年。塔拉那奇储蓄银行从那时起成为一家新的公司,TSB银行有限公司,代表塔拉那奇社会利益的TSB社会信用公司成为其惟一的持股人。它负责将TSB银行有限公司用于社会利益的红利广泛分发到塔拉那奇的各个地方。

什么是三级安全培训 篇9

按照建设部《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的规定:

建筑业企业职工每年必须接受一次专门的安全培训。

(一)企业法定代表人、项目经理每年接受安全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30学时;

(二)企业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除按照建教(1991)522号文《建设企事业单位关键网位持证上岗管理规定》的要求,取得岗位合格证书并持证上岗外,每年还必须接受安全专业技术业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0学时;

(三)企业其他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每年接受安全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四)企业特殊工种(包括电工、焊工、架子工、司炉工、爆破工、机械操作工、起重工、塔吊司机及指挥人员、人货两用电梯司机等)在通过专业技术培训并取得岗位操作证后,每年仍须接受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五)企业其他职工每年接受安全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15学时;

(六)企业待岗、转岗、换岗的职工,在重新上岗前,必须接受一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建筑业企业新进场的工人,必须接受公司、项目(或工区、工程处、施工队,下同)、班组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一)公司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等。培训教育的时间不得少于15学时。

(二)项目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工地安全制度、施工现场环境、工程施工特点及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培训教育的时间不得少于15学时。

(三)班组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安全案例、劳动纪律和岗位讲评等。培训教育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⒈公司教育内容是: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等,主要内容:

①、讲党和国家的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

②、讲公司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劳动、安全纪律。

③、讲“三不伤害”即:遵守操作规程不伤害自己,讲究职业道德不伤害他人,居安思危不被他人伤害。

④、讲遵章守纪,反对违章指挥,反对违章操作。

⑤、讲公司内、外工伤事故血的教训。

⒉项目经理部教育内容是:工地安全制度、施工现场环境、工程施工特点及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主要内容: ①、讲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安全防火等规章制度与奖惩制度。

②、讲施工生产特点,危险地段,应注意的事项,防范措施与方法。③、讲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劳动纪律。

⒊施工班组教育内容是:本工种的安全操纵规程、事故案例剖析、劳动纪律和岗位讲评等,主要内容: ①、讲各工程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劳动纪律。②、讲施工现场应注意的事项,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

③、讲使用生产工具(设备的性能,用途和构造,使用的基本方法)。

什么是软件企业文化? 篇10

-----从软件行业的困境,联想谈到软件企业的文化

前段时间,软件业界在探讨中国软件产业国际化的问题,如何提高国际竞争力,如何开拓国际市场......几乎所有软件企业谈到“国际化”时,好像“国际化”就意味着“钱”途美好等。但相对于国内占绝大多数的中小型软件企业,我个人认为,如何在越来越激烈的国内软件市场,占有足够的市场份额,这才是最重要的事。很多中小型的软件企业基本就靠吃一单活一单,很少有现金充足的情况,有人危言耸听地说:“中国软件行业现在需要考虑的不是发展问题,而是生存问题”。

在2004年6月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揭晓,其中一项数据是:继01、02年营业利润率下滑后,2003年中国软件类企业利润率更史无前例地下滑了57%,整体销售收入也下降2%。作为“排头兵”的软件上市公司业绩也整体变“软”,营业利润率走低。神州数码毛利率03财年仅为0.3%,金蝶软件04年财前半年2.02亿的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为1836千万元,其营业利润率为0.9%,用友软件2003年净利润也下降了18%,东软股份2003年净利润下降21.92%,中软股份净利润下滑了8.8%,浪潮软件的净利润也有所下滑。

2004年6月曾首家通过国家财政部评审的Windows版财务软件的深圳市深软电子实业有限公司(小蜜蜂财务软件)拖欠贷款及工资,并遣散员工,2004年 7月中旬,一篇有关“金蝶裁员”的消息在网络上流传,引起业界关注。

软件企业的困境或症结是什么?出路在哪里?

得到不同的回答是:国内管理软件市场不够成熟、管理软件产品成熟度及适用性的问题、实施服务的问题、ERP实施成功率较低、员工异动......我个人认为,表面看是“软件企业的经营绩效”,更深层面的是“软件企业的文化”的问题。

从神州数码管理系统有限公司提出“让ERP在中国普遍成功”,新中大“超越客户期待”,东软金算盘“缔造卓越管理”,金蝶“帮助客户成功”,用友的“推动管理进步”等......企业文化的最核心是什么?

我个人认为,企业文化最核心:负责任。对客户负责任、对公司负责任、对员工负责任、对股东负责任。

第一、对客户负责任。

案例1:有几次听到几家软件公司的负责人感恩涕淋:我们现在主要靠老客户在维持生存,因为老客户有实施维护费,也可能增购新的功能模块。我听了也很感动,感慨道:“无论外围市场环境如何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对客户负责任”!因为客户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期望通过选择实施ERP,优化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最优化的利润。然而,统计数字显示,绝大多数企业实施ERP的效果差强人意。早已在业界盛行的一句名言:“上ERP早死,不上ERP等死”。指的是中国大陆很多ERP项目实施失败的案例太多。如何实施服务才能确保ERP项目成功?

在中国大陆混乱的管理软件市场,请大家不要太多关注,如何应对竞争,而是如何将最

佳的价值带给客户。海尔的售后服务是产品销售的最后一道环节,是产品设计的第一个环节。ERP实施失败率为什么这么高?“签约”不应是ERP销售的最后一道环节,软件企业应该更多关注辅导客户如何实施,确保快速成功的正式上线,且帮助客户不断固化优化!中国大陆的管理软件企业,有责任有义务,为共同致力于建立中国大陆企业管理软件市场的新秩序,给客户及管理软件企业带来新的希望!

第二、对公司负责任。

案例1:某自称国内某行业领先的管理软件厂商,当地高新技术企业。实际情况是:公司经常巡回参加展会、在市场及品牌建设投入很多资金,收购并包装一些不成熟的软件产品,个别分公司半年下来不见有业绩,员工异动频繁。CEO在忙啥?听员工说“天天忙融资!”

案例2:华北地区知名的企业管理软件供应商,03年以来,因没有业绩,有分公司总经理出走的,有的分公司与当地代理合作进行重组的。但其公司负责人仍经自诩公司品牌知名度,在当地的影响力。市场及销售总监经常大谈市场渠道策略。在所有上市或融资成为泡影之后,这家公司现在还活着...但是就是这样的软件企业,当我几次与公司的高层领导、人力资源部总监、事业部总经理进行交流时,听到这些中层管理干部表示:我们公司的管理制度非常完善且规范,且执行也很到位,员工素质较强,且各种培训较为到位,员工归属感与责任感较强,公司市场影响力,经营绩效也较为理想!我个人认为,这是少数管理人员对公司极为不负责任的言行,其公司文化也非常浮躁!

第三、对员工负责任。

案例1:一家当地知名的ERP供应商,公司成立4年来已经有较多所谓成功案例用户,但03年以来举步为艰,公司曾几度关闭,几个月后再开工。客户服务跟不上,客户抱怨及客户投诉不断,这样的公司今天还活着,仅活着而已......大量人员流失,包括销售及实施服务人员,或部分技术人员......案例2:某软件企业(主营产品:ERP、OA、电子政务)自称有来自当地政府强力支持,辉煌时间总部100多人的开发与咨询顾问团队,据说04年以来大量裁员,且写字楼地址都已经搬迁。流失的员工到处择业,有的甚至痛苦的改行......在日益激烈的企业管理软件市场竞争环境中,组建、培养优秀的团队,和加强对各项业务活动的管理,确保实现企业绩效。是越来越多软件企业面临最重要、最迫切的管理问题。如果没有规范化的业务流程,与训练合格的团队(激情、专业),如何执行战略,监控绩效?如何确保软件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第四、对股东负责任。

案例1:某港资背景的软件公司,公司有30几位员工,公司总经理与市场销售总监,成了公司的“超级业务员”,经常在外面跑单,经常三个月一下来,一单未签。每月烧掉近30万元的费用。这样的软件企业,对股东来说是可悲的!因为这样的经营状况还在持续着......从软件行业的困境,联想谈到软件企业的文化。我一直认为,当一个机构内部的改进低于外部变化的速率时,离公司关门的时候也不远了。软件行业需要有所改变!行动吧!!

企业合并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篇11

因集团业务发展的需要,我集团旗下将有两家关联公司进行合并重组,其中一家存续,另一家则注销,人员和相关业务均并入存续的公司。请问判定企业合并或注销的标准是什么,存续的公司是否需要与员工重新签订合同,又应该如何操作?

劳动法专家陈敕赫回复(以下简称专家回复):

首先是所谓的“合并”方式,因为是关联公司的吸收合并,所以合并公司之间的交易方式一定要厘清。依照《公司法》,一般的合并方式有:股权收购、资产收购等,一般都要由股东会决议来确认公司的股权、资产如何处理;其次,是相关的审批或者程序的变更文件,只要工商登记变更或者注销,这些文本都会齐全;最后,是避免直接注销这种形式,因为这种形式会构成其他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事由,与纯粹吸收还是有区别。

如果贵公司采用了以上合并的模式,那么是不需要和被吸收公司的员工重新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四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法律拟制的无需订立合同情形,而只需依照原合同继续履行即可。

在实践中,建议用人单位根据公司合并吸收的目的来确定具体的操作方式。如果新公司是想保持原状运营,则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即可,这样可以避免个别员工趁机提出其他无关要求或无法完成全部签订新合同的目标,也不必担心有不签合同而产生的双倍工资问题。

什么是语音?什么是字母? 篇12

什么是字母?语音是由音素构成的, 字母是音素的符号。②

语音学就是根据语音的定义建立的, 语音学只研究语音, 也就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不研究语言所表达的意义。语音学认为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因此, 语音学是通过物理学和生理学的方法来分析和研究语音并用字母来描述语音系统的构成。上述语音和字母的定义是西方人提出来的, 语音学也是由西方人建立起来的。

语音的定义正确吗?字母的定义正确吗?西方人为什么这样研究语音呢?他们是用什么样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认识语音和研究语音呢?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本文讨论五个问题: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吗?西方人为什么孤立地研究语音呢?音素是独立存在的吗?字母是音素的符号吗?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吗?分析西方语音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吗?

我认为这样定义语音是不正确的, 不能认为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因为根据这个定义, 语言还有一个精神内核, 语言是由物质外壳和精神内核两部分构成的, 这样, 语音就成了语言的一部分, 语音和语言就成了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而实际上, 语言是人发出和听到的表达意义的声音, 人是通过语言的声音来感知语言的存在的, 也就是说, 没有语音就没有语言, 二者不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另外, 语言的声音是表达意义的声音, 如果认为语言是由物质外壳和精神内核构成的, 这样, 语言的声音和意义就成了可以分开的两部分。而实际上, 没有意义的声音不是语音, 是语音就一定有意义, 也就是说, 语言的声音和意义是一个不能分开的整体, 是二者共同构成了语言。

因为语言的声音和意义是一个不能分开的整体, 所以从研究语言的角度来说, 就不应孤立地研究语音。研究语言应该从听觉认知的角度研究语音是如何表达语义的, 如果孤立地研究语音, 也就是说, 把语音和语义分开来研究就不是研究语言了。

既然孤立地研究语音就不是研究语言了, 那西方人为什么孤立地研究语音呢?

西方人是为了创造文字。西方的字母文字, 如最早出现的腓尼基字母以及后来的希腊字母、拉丁字母等都是西方人在分析语音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通过分析语音, 西方人认为语音是由一些不同的音素构成的, 认为音素是独立存在的, 于是就创造了一些不同的视觉图形来代表这些音素, 这些视觉图形就是字母, 如“A”“B”“C”“D”“E”等。但字母不表示意义, 所以西方人并不是只孤立地分析语音, 还分析语音是如何表示意义的。他们发现由几个音素拼合的语音片段表示一定的意义, 于是就把几个代表音素的字母拼写在一起, 从而就用字母创造出了表示意义的文字单位——词 (英文叫word) 。于是西方人就认为“字母是音素的符号”, 字母代表音素, 字母表示音素, 用字母拼合的文字就是语音的符号, 文字代表语音, 文字表示语音, 这就是为什么西方人把他们的文字称为表音文字的原因。因为西方人认为他们的字母文字是表音文字, 用字母拼写的文字单位代表语言单位, 表示语言单位, 所以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认为“语言是心境的符号, 文字是语言的符号”③, 而文字是用于书写的, 既然字母是记录音素的, 用字母拼写的文字单位是记录语言单位的, 于是西方人就认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 文字是研究语言的材料, 应通过书写的文字材料来认识语言。西方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也没有否定西方人对文字的传统看法, 而是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 即“文字表现语言”④。也就是说, 字母表现音素, 文字表现语音, 文字单位表现语言单位。根据索绪尔的“文字表语说”, 字母就是音素, 文字单位就是语言单位, 文字也是语言, 是书面语言, 书面语言表现口说语言, 文法 (grammar) 就是语法。因此, 索绪尔主张语言学只研究语言, 不研究文字, 因为文字只是研究语言的材料, 文字不是独立存在的, 文字是由语言决定的, 是从属于语言的。也就是说, 索绪尔把文字当作了语言。

因为西方的字母文字是在分析语音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西方人一直认为语音是由音素构成的, 音素是独立存在的, 所以他们认为文字是由语音决定的, 根据音素创造的字母文字是世界上最好、最先进的文字。而中国的文字不是根据音素创造的文字, 因此, 汉字被西方人认为是原始、落后的文字。于是西方的一些传教士就用根据音素创造字母的方法来学习他们不懂的语言, 还用这种方法帮助一些没有文字的民族来创造自己的文字或者用这种方法把非字母文字改造成像西方一样的字母文字, 如现代越南文。

通过分析语音来创造文字的结果使西方人认为研究语音就是研究语言, 研究语音就是分析语音的音素并用字母来描写语音的构成, 也就是说, 最初西方人把研究语音看作是研究语言的一部分。直到近代, 西方各国学者才建立了以专门研究语音为对象的普通语音学。普通语音学采用现代研究声学的方法以及生理学和人体解剖学的方法来研究语音。因为语音是一种声音, 从研究声音的角度说, 各种声音都可以作为声学的研究对象。所以语音也可以作为声学的研究对象, 可以从声音的物理属性, 如音高、音长、音强和音色等方面进行研究。另外, 人发出语音是人体器官运动的结果, 因此, 从生理解剖学的角度, 还可以对人体器官的发音机理进行研究。为了便于学术交流, 西方研究语音的学者于1886年成立了国际语音协会。为了把各种语言的音素精确地标注出来, 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和公布了一个《国际音标》。

中国的普通语音学是从西方引进的, 是根据西方人的理论建立起来的。中国历史上是没有语音学的, 中国的音韵学过去是为学习使用汉字服务的。中国古代是诗、文并重, 诗词不仅要抒情达意, 而且朗读出来还要合辙押韵, 富有音乐美, 于是中国历代学者为了写诗填词的方便就根据当时汉字的读音编写了大量的韵书。明清两代, 西方人来到了中国, 是高本汉等一些西方语言学家将西方人研究语音的原则和方法引进了中国, ⑤于是中国的不少学者也就开始把中国传统的文字学看成是语言学, 也认为语音是由音素构成的, 就把中国的音韵学改造成了西方的语音学。他们利用中国古代的韵书和字书, 开始了“古音重建”, 开始用西方的字母来描写中国古代汉语的语音系统。

根据语音学的理论, 语音是由音素构成的, 字母是音素的符号, 文字是语音的符号, 中国的语音学家自然也认为西方的字母文字是世界上最好、最先进的文字。因此, 中国的语音学家是主张汉字拉丁化的, 是在理论上支持中国进行文字改革的, 认为“新的拼音文字方案必须在语音学的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设计, 才会是科学的, 完善的文字”⑥, 也就是说, 汉字是不科学的, 不完善的, 于是中国的语音学家就根据普通话的语音系统创造出了一个西方字母文字方案, 现在我们所使用的《汉语拼音方案》就是这个文字方案, 创造这个文字方案的人是想用它来替代汉字的, 目前是暂被用作辅助学习汉语普通话的工具。

通过上一节的分析, 我们知道西方人的“文字是语言的符号”的理论是建立在“文字是语音的符号”的基础上的, 而“文字是语音的符号”的理论是建立在“字母是音素的符号”的基础上的, 而“字母是音素的符号”的理论是建立在“音素是独立存在的”基础上的。因此, 研究西方的语言文字理论应从两个最基本的概念研究起, 一个是音素, 一个是字母。音素是什么?音素是独立存在的吗?字母是什么?字母是音素的符号吗?

西方语音学家认为音素是构成语音的最小元素, 也就是说, 音素是独立存在的。

音素是独立存在的吗?

我认为音素不是独立存在的, 因为语音是不可以切分的。语音是人发出和听到的表达意义的语流, 人说话时是会出现停顿, 也就是说, 语流是一段一段连成的, 但一段语流是不可以切分的, 是不能从语流中切分出音素的。因为语流不是静止的, 是流动的。认为语流可以切分, 就像是认为水流可以切分一样可笑。另外, 人在发出最小的语音片段时口腔的运动也不是几个割裂的动作, 而是一个连贯的动作。

语音看不见, 没有形象, 人们使用电子仪器可以把语流转化成电流的脉冲信号图形。尽管这种图形不是语音的形象, 但就是这样的图形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也不是由一个一个有明显界限的小图形拼合的, 而是一个整体的图形, 由此也可以证明:语音是不可以切分的, 语音是一个整体, 部分和整体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 语流中的音素是分不开的, 是紧密地连在一起的, 而不是独立存在的。

实际上, 音素是人们从语流中分析出来的, 或者说, 是人为分离出来的。

因为语流不能切分, 但人的口腔却能单独发出最小的声音片段, 人也可以听到这最小的声音片段, 语音学家把这最小的声音片段称为音节。而音节的声音是有差异的, 如∕ba∕和∕ma∕, 于是语音学家就根据这些差异认为音节是由比音节更小的元素构成的并把这最小的元素称为音素。也就是说, 音素在语流中不是独立存在的, 而是人为分析出来的。

有人会说, 既然音素不是独立存在的, 那为什么人们可以把一个音节分成两部分, 还能把每一部分单独发出来呢?如“ma”这个音节可以分成“m”“a”两个单音, 而且人们也可以把这两个单音发出来, 这单独发出的音不就是音素吗?

单独发出的音不是音素, 或者说, 也不是单音。人的发音器官可以发出各种声音, 如口技演员可以模仿火车和飞机以及各种鸟叫的声音, 但发出的声音不都是语音。也就是说, 人的发音器官可以把从语流中人为分离出来的声音发出来, 但这些孤立的声音已经不是语流中的音素了, 因为这些声音已经失去了和其他音素的联系。也就是说, “m”和“a”的发音已经不是语流中的音素了。打个比方说, 心脏是人体中的一个器官, 但人体的心脏不是独立存在的, 是和人体的其他器官联系在一起而存在的。人体是个整体, 人们可以把心脏从人体中切下来, 但切下的心脏就不是人体的心脏了, 而是一块死肉了, 切下的心脏失去了和人体其他器官的联系, 已经不具有心脏的功能了。

字母是音素的符号吗?

我认为字母不是音素的符号, 因为认为字母是音素的符号的前提是符号所指的事物应该是独立存在的, 而实际上, 音素在语流中不是独立存在的, 也就是说, 符号所指的事物不是独立存在的, 所以字母就不能说是音素的符号。其实, 西方字母文字中的很多现象可以证明字母不是音素的符号, 如英文中拼写“write”和“right”的字母是不同的, 如果字母是音素的符号的话, 这两个词的发音应该是不同的, 但这两个词的发音是相同的。

字母不是音素的符号, 字母不代表音素, 也不表示音素, 那字母是什么呢?字母不是音素的符号, 文字也就不是语言的符号了, 那文字是什么呢?

我认为字母不是符号, 而是符号的构件, 字母只是西方人根据语音的差异创造出的一种视觉图形, 西方人拼写这些视觉图形才创造出了大量的表示意义的视觉符号——文字单位 (word) 。也就是说, 西方人分析的是语音, 但创造出的却是视觉表意符号。字母是“字”之“母”, 是文字单位之母, 而不是语音之母, A、B、C、D等西方人创造的字母就像是拼图游戏中的不规则的碎片, 这些碎片本身什么也不表示, 只有把它们拼合成一个完整的图形才知道这个图表示的是什么。拿英文的文字单位来说, book这个文字单位是由四个字母拼合成的, 单个字母什么也不表示, 只有拼合在一起才表示一定的意义。因此, 文字不是语言的符号, 不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 而是用来书写文章的表示意义的视觉符号。因为文字是人为创造出来的, 创造什么样的字形是由人决定的, 而不是由语音决定的, 所以语言不决定文字, 文字不是从属于语言的, 语言和文字是两种不同的具有本质区别的、相对独立的表示意义的符号系统, 语言是听懂的, 是听觉符号, 是以“音”示“义”, 文字是看懂的, 是视觉符号, 是以“形”示“义”。因为西方文字是根据语音创造的, 文字是要学习的, 通过学习文字, 字形和语音在大脑中建立了联系, 所以文字可以读出音来。但是字音不是文字的本质, 因为人只要知道字形所表示的意义, 就是不读出字音 (默读) , 或者读不出字音 (聋哑人) , 也是可以看懂文章的, 但即使能读出字音, 却不知道字形表示的意义, 也还是看不懂文章, 所以文字的本质不是字音, 而是字形, 没有字形就没有文字。⑦另外, 语言可以写成文字, 但写成的已经不是语言了, 文字也可以读成语言, 但读成的已经不是文字了, 这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听觉符号系统和视觉符号系统通过人的大脑和器官进行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现象。因此, 我们应该区分语言和文字, 不应把语言和文字混为一谈。

因为字母不是音素的符号, 字母不代表音素, 也不表示音素, 所以西方的字母文字不是表音文字, 而是表意文字。因为音素在语流中不是独立存在的, 所以用独立的字母, 就是用国际音标描写的也不是语言的语音系统。

因为字母是有形的, 把字母和字母拼写在一起是拼形, 不是拼音, 所以西方的字母文字不能叫拼音文字, 而应叫拼形文字。也就是说, 一切文字都是“拼形表意”。文字的本质是一样的, 文字的字形都是由人创造的, 是由人决定的, 而不是由语音决定的。汉字是中国人创造的拼形表意文字, 只是中国人创造字形的方式与西方人不同, 也就是说, 中国人创造的汉字字形不是不科学的, 不完善的, 而是独特的。中国方言众多, 说不同语言的人能使用同一种文字, 几千年不衰, 这是中国人创造文字的智慧。应该承认西方人通过分析语音创造字母文字也是一种智慧, 但这种创造文字的方式使研究语言文字的西方学者犯了一个重大错误, 这就是认为字母是音素的符号,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 把书写的文字当成听觉的语言了, 而没认识到文字是视觉表意符号。

虽然索绪尔认为语言和文字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 但他没有指出这两种符号系统有什么不同。因为他对符号认识有问题, 把符号只看作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 没有认识到符号的类型是由人的感官决定的, 没有认识到符号必须是表示意义的, 所以他没有认识到语言是听觉表意符号, 文字是视觉表意符号, 因此, 他才提出了“文字表现语言”的错误理论。其实, 语言是无形的, 是听觉符号, 是看不见的;但是由人创造出的文字是有形的, 是视觉符号, 是看得见的, 而有形的文字是不可能表现无形的语言的。实际上, 索绪尔根据西方字母文字的现象也发现“文字表现语言”的提法有问题, 他也指出“口说的词中没有一个音是用固有的符号表示的, 这可连那语言的一点儿影子也没有了。”他也警告人们“文字遮掩了语言的面貌, 文字不是一件衣服, 而是一种假装。”⑧总之, 索绪尔始终没有走出“文字表现语言”的思维。其实, 文字连语言的假装也不是, 文字就是文字本身, 文字是用本身的形体来表示意义的, 因为人不仅有听觉认知能力, 还有视觉认知能力。也就是说, 文字不是表现语言的, 字母表现的不是音素, 字母的拼合表现的也不是音节, 文字单位表现的更不是语言单位, 文字单位是用于书写文章的单位。因为索绪尔认为“文字表现语言”, 把文字当成了语言, 所以他就用文字材料来研究语言, 于是就把文字单位当成了语言单位, 把“文法”当成了“语法”。也就是说, 索绪尔并没有真正地研究听觉的语言, 他的所谓现代语言学理论也不是建立在真正研究语言的基础上的, 还是建立在西方字母文字的基础上的。

因为西方语言学不区分语言和文字, 所以西方人没有认识到语言是自然产生的, 而文字是人为创造的, 语言和文字的产生方式和社会功能是不同的, 因此, 西方人没有认识到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实, 语言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基本要素, 而文字的产生才使人类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 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人类创造的能够超越时空的文字对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比一发即逝的语言要大得多。试问如果中国没有汉字, 中国会是今天的中国吗?如果世界没有文字, 世界会是今天的世界吗?

因为西方语言学不区分语言和文字, 所以西方人不区分语言单位和文字单位, 认为语言单位和文字单位是相同的, 认为写文章要“我笔写我口”。其实, 语言单位和文字单位是不同的, 人听说语言的“语法”和读写文章的“文法”是不一样的, 是“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因为西方语言学不区分语言和文字, 所以也不区分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 因此, 西方人没有认识到人获得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的方式是不同的。其实, 世界各国都有文盲, 文盲的现象说明人听说语言的能力自然可以获得, 是不用教的, 应该教的是读写文字的能力。因为人读写文字的能力必须通过学习才可以获得, 也就是说, 学校的基础教育应该是教儿童读写从古至今的文章, 而不是教听说当下现时的语言。

综上所述, 认为文字是语言的符号, 文字表现语言, 西方人对语言和文字之间关系的认识, 不论是“符号说”, 还是“表现说”都是错误的, 而这些都是语言文字的基础理论。也就是说, 西方的语音学和语言学的基础理论是错误的, 而中国的语音学和语言学都是从西方引进的, 错误的理论导致错误的实践。中国发生的文字改革运动、中国人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普遍下降、中国的教改屡遭诟病、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出现断裂以及与方言相关的地域文化的式微等诸多文化教育问题, 从学术层面分析, 都与引进西方语音学和语言学的错误理论密切相关。

语言和文字的教学理念源于语言和文字的基础理论。西方语言学不区分语言和文字, 所以源于西方语言学的教学理念也不区分语言教学和文字教学, 不仅认为教文字就是教语言;而且还认为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 音素合成音节, 音节合成词汇, 词汇合成句子, 也就是说, 语言是合成的, 而语言的合成论源于语音的合成论。

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吗?语言是合成的吗?

我认为语音不是由音素合成的。如果是由音素合成的, 就是认为音素产生在语音之前, 是先有音素, 后有语音, 有了音素才能合成语音。而实际上, 并不是先有音素, 音素在语流中不是独立存在的, 是人为分析出来的, 我们不能根据人为可以分析出音素就认为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一棵大树可以分析出树干、树枝和树叶, 能说大树是由树干、树枝和树叶合成的吗?显然不行。大树的树干、树枝和树叶是由种子生长成的, 而不是合成的;人体也可以分析出不同的器官, 但人体也不是由器官合成的, 而是受精卵在母体中由小到大生长成的。所以不能说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

第二语言教学的实践证明语音是不能合成的, 语言也是不能合成的。

语言的“合成论”在第二语言教学上的应用就是“合成法”。合成法认为字母是音素的符号, 音素合成音节, 音节合成词, 词合成句子, 合成法认为是先有砖头, 后有房子, 盖房子, 要先准备好砖头, 然后用砖头盖房子。因此, 合成法的教学过程是先用字母教音素, 然后用字母的拼合教音节和词汇, 最后用词汇合成句子, 也就是讲解以“词”造“句”的语法规则。合成法的教学效果如何呢?具有教学经历的教师都会发现, 学生可以准确地发出字母的读音, 也可以准确地发出词的音, 但一说话, 也就是说一个句子, 整个语流就是不像标准的语音。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语音不能合成, “合成法”不是一种正确的教语音的方法。另外, 教了词汇, 也讲解了以词造句的语法规则, 学生可以读懂文字, 但是不会说话, 成了“哑巴英语”。如果语言是合成的, 为什么我们给了词汇和语法规则, 学生却听不懂和说不出句子呢?语言是先有的砖头, 后有的房子吗?“哑巴英语”的现象证明语言是先有的房子, 不是先有的砖头, 语言是不能合成的, “合成法”也不是一种正确的教语言的方法。其实, 教师并没有教“第二语言” (英语) , 教的是“第二文字” (英文) , 所以学生只获得了读写文字的能力, 但没有获得听说语言的能力。

儿童自然获得语言的现象证明语言不是合成的, 而是生成的。

儿童生活在说句子的语言环境中, 儿童学语言是从听人说话开始的, 儿童听到的不是音素, 而是语流。音素不是独立存在的, 儿童听到的也不是孤立的词, 而是一个一个表达意义的句子, 儿童是先听懂的句子, 所以儿童不是先发出音素, 而是先发出语流, 不是获得了词和语法规则后才把句子造出来的, 而是先模仿句子, 后仿造句子。儿童的认知是先整体后部分, 也就是说, 语言不是先有的砖头, 后有的房子, 而是先有的房子。儿童是在大量听说句子的过程中获得了听说语言的能力。这说明:人的语言能力不是由音素、词汇合成的, 而是在语言环境的作用下, 由人体的语言器官自然生成的。

因此, 我们不仅要区分母语和母文, 还要区分第二语言和第二文字, 应该根据母语自然习得的规律来指导第二语言教学, 根据母文的学习规律来指导第二文字教学。

母语和第二语言都是语言, 母语是自然习得的, 第二语言可以用人工的方式来培养, 也就是说, 可以通过教学来获得, 但是人工培养应遵循自然生长的规律。因为母语的听说能力不是合成的, 而是生成的, 所以教第二语言不应采用合成法, 而应采用生成法。语音是人听到和发出的表达意义的声音, 所以教语音就是教学生获得听懂和发出表达意义的声音。也就是说, 教语言就是教语音, 不应把语言教学和语音教学截然分开, 应在课堂中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教学过程不应从教音素到教词汇, 从教词汇到教句子, 而应该从听句子入手, 以句子为基本单位, 从模仿句子到仿造句子, 只有在大量的听说句子的过程中才能使学生获得第二语言的听说能力。

母文是通过教学获得的, 第二文字也要通过教学获得, 因此, 第二文字教学应遵循母文教学的规律。因为母语是自然习得的, 不需要教, 而母文需要教, 所以一个文明社会的基础教育是母文教学。语言是当下现时的, 人们只能说当下现时的语言, 而文字是超时的, 人们能学习历史上的经典古文, 可以读写从古至今的文章。因此, 文字的历史越长, 母文的文献积累得越多, 教师教授母文的经验就越丰富, 教师也就越了解母文教学的规律。

自中国人的祖先创造了汉字, 中国人就有了自己的母文教学——汉文教学, 距今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在三千多年的长期教学实践中, 中国的教育家已经认识了汉文教学的规律, 已经找到了使学生能快速获得汉文读写能力的捷径。

通过前面的分析, 我们发现西方人对语言和文字以及语言和文字之间的关系等基础理论问题之所以产生错误的认识是因为他们没有正确地认识什么是语音和什么是字母以及语音和字母之间的关系。

本节要讨论的是西方人为什么会认为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呢?为什么会认为语言分为语音和语义两部分呢?为什么会认为语音是由音素构成的呢?为什么会认为字母是音素的符号呢?为什么会认为语音是合成的呢?也就是说, 西方人是用什么样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认识语音和研究语音的呢?

我认为这与西方的哲学有关, 西方的科学源于西方的哲学, 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源于哲学的认识论。西方的传统哲学是一种认为整体可分为部分的哲学, 为什么西方人一直热衷于讨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呢?因为西方人认为物质和意识是可分的。所谓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也认为整体是可分为部分的, 只不过对整体和部分之间关系的看法与形而上学不一样。这与中国传统哲学是不同的。中国传统哲学是认为整体不可分为部分的哲学, 是“阴阳观”。中国人认为“阴”与“阳”构成了一个整体, “阴”不能离开“阳”而单独存在, “阳”也不能离开“阴”而单独存在, 中国人还认为“阴阳者, 天地之道, 万物之纲纪, 变化之父母”, 所以中国人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哲学家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 也就是说, 物质世界和人的意识是分不开的, 没有物质世界, 哪儿来的精神世界呀!因此, 用“阴阳观”观察万物的中国人不会提出“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这种把语言的声音和意义截然分开的概念, 也不会用这种认识论来认识语言和研究语言。

法国思想家笛卡儿被黑格尔称为西方“现代哲学之父”, 也被西方科学界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 因为他所倡导的科学方法论对西方近代科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笛卡儿哲学是二元对立的认识论, 他倡导的科学方法论是还原论 (reductionism) 和合成论, 还原论认为存在的事物都是可以分析还原的。也就是说, 事物的整体都可分为基础部分, 整体是由基础部分构成的, 部分代表整体, 部分反映了事物的结构和属性, 是部分合成了整体。因此, 还原论认为不了解部分就不能认识整体, 因此, 有必要把部分从整体中分离出来, 单独地、分别地进行专门的研究。根据还原论来认识语言, 西方人认为语言也是可以分为语音和语义两部分。根据合成论来研究语音, 西方人认为语音是由音素构成的, 音素的构成反映语音的结构和属性, 是音素合成了语音, 所以就认为人为分析出的音素是独立存在的并用人造的视觉图形来代表它。结果, 不仅用文字来描写语言, 形成了错误的合成论的语言观, 而且还把视觉的文字当成听觉的语言, 又形成了错误的文字观。也就是说, 西方学者提出的“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这一概念以及关于语言和文字等一系列错误理论是西方的传统哲学和笛卡儿所倡导的还原论和合成论在语言和文字研究上的反映。

近400年来, 西方的近代科学是一个以还原论和合成论为主导的世界。其实, 还原论和合成论是有局限性的, 特别是自然产生的有机物是不能还原和合成的, 如自然界的生命现象等。而且这种科学方法论导致了诸多全球性问题乃至文明的危机, 如环境问题, 这一点目前有些西方学者已经认识到了, 他们把目光转向了中国哲学, 希望从中国哲学中获取智慧, 以使全球走出危机。因为中国哲学是整体论哲学, 认为整体是不能分割成部分的, 整体存在于部分之中, 部分是依赖于整体而存在的, 部分不反映整体, 不能代表整体, 整体也不是由部分合成的。中国哲学的方法论是研究任何事物, 首先把所研究的对象看成是一个整体, 从整体来认识和分析局部, 否则, 那是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是“盲人摸象”, 就是把象的局部摸得再清楚, 也不可能得到对大象的整体认识, 反而会对大象得出错误认识。中医理论就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体是不能分成部分的, 人体也不是由部分合成的, 而是自然生成的。因此, 注重“阴阳”关系的中国人自古就没有像西方人那样用二元对立的认识论来认识自然产生的语言, 不会把语言的声音和意义分开进行单独的研究, 也不会用还原论和合成论的方法来研究语音和语言, 认为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 语言是由词汇合成的, 当然更不会把人为创造的文字当成自然产生的语言, 把学习文字当成学习语言。

人的语言和人体一样不是合成的, 是自然生成的。这一点, 西方人从儿童自然获得母语能力的过程中已经观察到了。但他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并没有转变, 还继续相信还原论, 而不是整体论, 还继续使用合成论, 而不是生成论, 因此, 还认为文字是语言的符号, 文字表现语言, 还使用西方的字母文字来建立所谓的“普遍语法”, 我认为这是西方语言研究不能深入下去的主要原因。其实, 儿童自然获得母语的现象已经证明还原论和合成论不是普遍真理。爱因斯坦曾对中国哲学中没有类似西方哲学中的那些概念, 但却发展出那么发达的古代文明而感到困惑, 觉得这是个迷。今天谜底已经揭开, 这就是中国的整体论哲学。自西学东渐以来, 我们中国不仅引进了西方的各种学科, 而且还引进了西方哲学的认识论和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因此, 现在不是继续思考我们如何与西方的学术接轨的问题, 而是到了对西方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进行反思的时候了。也就是说, 研究语言, 我们不仅要纠正西方人所提出的一系列错误概念, 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在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上转向, 应从还原论转向整体论, 从合成论转向生成论。怎么转向呢?首先要区分语言和文字, 区分自然产生的语言和人为创造的文字, 不能把人为创造的文字当成自然产生的语言。⑨也就是说, 不能把人造之物当成自然之物, 应建立生成论的语言观和合成论的文字观, 应正确处理语言和文字的关系, 使自然的语言和人造的文字和谐相处, 人类是要创造和使用文字, 但不应以破坏自然的语言环境为代价, 应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一样来保护自然的语言环境。另外, 区分两种不同的表示意义的符号系统, 自然产生的语言是听觉表意符号系统, 人为创造的文字是视觉表意符号系统。符号都是由人的感官接收, 由大脑认知的。所以我们要改变研究的方法, 不应通过文字来研究语言;而应对语言和文字分别进行研究, 应通过听觉认知来研究语言, 通过视觉认知来研究文字。也就是说, 要区分语言的听觉材料和文字的视觉材料, 不能把文料当作语料, 不能把研究视觉的文字当作研究听觉的语言。其次是区分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 应通过听觉认知来研究人的语言能力是如何自然获得的, 应通过视觉认知来研究人的文字能力是如何学习获得的。另外, 语言的听觉符号和文字的视觉符号都是存储在人脑中并由神经网络连接起来的, 所以人的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通过人脑是可以进行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 所以我们还要结合人脑的结构和机制来研究人听说语言的能力和读写文字的能力是如何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

自中国引进西方的语音学和语言学以来, 中国有位著名的语言学家就认为“为什么直到大约七八十年前, 中国人的语言生活是这样一种畸形现象:嘴里说的是方言, 笔底下写的是文言, 两不相干?”⑩于是他就主张消灭方言和废除文言文。这显然是用“文字是语言的符号”“文字表现语言”等西方的语言文字理论来观察中国的语言文字现象, 是要用西方的错误理论来改造中国。其实正相反, 中国人的语言生活和使用文字的现象不是畸形的, 而是正常的, 中国人“说方言”和“书同文”不是两不相干, 而是密切相关, 因为只有这样, 中国的语言和文字才能和谐相处。

中国人研究和教授中国的文字已有几千年历史了。我们不能把中国古人研究和教授用汉字写的古文当作是研究和教授语言, 不应废除古文教学, 而应继承中国人研究和教授古文的传统, 因为这些不是糟粕, 而是精华。“文法”不是“语法”, “文法”是人类创造文字、传承文化之法, 不是语言自然产生之法。“文法”是字形的构造和组合之法, 不是语音的构造和组合之法。“文法”是学习读写文章之法, 不是学习听说语言之法。

中国方言众多, 方言的存在并不是中国发展的不利条件, 而是国家宝贵的语言资源。语言是自然产生的, 不同的语言是人类不同的生活方式,

我们研究语言的主要目的不是为消灭方言, 不是为创造西方的字母文字以利早日实现语言的统一。而是为保护中国人生活的自然语言环境免遭人为的破坏, 是为正确认识方言 (母语) 和通用语 (第二语言) 的关系, 为使方言和通用语和谐共存。因此, 我们研究语言应由分析语言的构成元素转向对语言的生成环境和生成过程的研究, 为需要学习通用语或第二语言的人给予理论的指导, 为如何保护中国多方言的语言环境提供科学的依据。

几百年后……如果方言消失了, 中国人都说一种语言, 那将是中国巨大的智力灾难!

注释

1罗常培、王均《普通语音学纲要》, 商务印书馆, 1981

2亚里士多德《范畴篇》, 方书春译, 商务印书馆, 1959

3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商务印书馆, 1982

4王力《中国语言学史》,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0

5张朋朋《论文字的本质》, 见《文字论》, 华语教学出版社, 2007

6张朋朋《语言和文字不属于同一类事物》, 见《汉字文化》2008年第2期

上一篇:重庆市巴蜀小学校下一篇:母亲的路为题目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