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信访制度的认识

2024-09-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对信访制度的认识(精选8篇)

对信访制度的认识 篇1

实现“三个转变” 强化“三个机制” 着力做好农村基层信访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人民群众的信访活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反映社会是否稳定的“晴雨”表。做好信访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战略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改革不断深化、国家各项政策的逐渐深化和社会利益关系的逐步调整,地方种类复杂的社会矛盾日显突出,全社会的信访工作都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都遇到了纷繁复杂的棘手的问题,有些难点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各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一、信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领导、干部对信访工作认识不到位。一是认为凡是来上访的群众就是“刁民”,对上访者服态度差,语言生硬,处理简单;二是认为信访工作都是政府的事,有事找政府,由政府处理就行了,把政府当成了“挡箭牌”,服务意识差,群众观念淡薄。

2、相关政策因素增加了信访工作的难度。一是一些政策的制定远离实际,脱离群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的合法权益,造成了群众对政府不满,给乡村一级工作增加了难度。二是一些新政策出台后,对可能出现的情况预见性不够,准备不足,造成乡村一级工作被动,威信降低。三是政出多门,口径不统一,相互推诿,造成一些工作操作困难,群众不满。

3、群众自身思想观念存在误区。一是信“上”不信“下”,有问题不找基层,认为只有找上面的大部门、大领导才能解决问题;二是信“多”不信“少”,不论什么事,总认为多找几个部门和领导反映不会错,多多益善;三是信“闹”不信“理”,不管有理无理,先闹再说,即使是没有理的问题,他也要到上级去上访。

4、个别干部素质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一是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提出的意见不能引起足够重视,不及时报送信息,也不及时采取措施,把群众“逼”上上访之路。二是一些干部摆不正位子,放不下架子,遇到问题不主动与群众勾通,听之任之,工作方法简单,从而促使矛盾激化。三是一些部门工作作风不实,官僚主义严重,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处理不及时、不到位,甚至于不闻不问,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严。

(一)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狠抓服务理念,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信访工作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我们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实际调查了解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密切关注群众的思想动态,及时掌握第一手材料,然后有针对性地解决好群众反映的问题,从而实现变群众止访反映的问题、找我们解决问题为我们主动下去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服务态度,群众还会上访吗?

二是狠抓工作方法,变被动应付为主动预防。各村(社)、各部门尤其是政法部门和各窗口单位要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的作用,工作中要拓宽信息渠道,广泛了解社情民意,超前获得上访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客观分析问题,认真制定工作方案,把信访苗头消除在内部,化解在村组,解决在初始。这样的预防方式和工作方法,群众还能上访吗?

三是狠抓干部作风,变单纯信访为综合治理。信访工作是一项很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不能把群众信访的问题都看成是政府的事。事实上大多数群众上访是要请求某个部门、某个单位应该解决的问题。因此,各部门的干部职工要认真履行职责,发挥主体作用,努力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协调到位。切实转变观念,竭力做好群众的服务者,为他们办好事、办实事。这样,群众还好意思上访吗?

(二)强化“三个机制”

1、强化领导责任机制。领导是信访工作的主体,是群众信访的直接对象,是解决群众反映问题的直接主导,因此要发挥领导在信访工作中的主导作用,首先必须机制上加以保证。这就要求我们上至党政领导、下到村(社)、部门的领导,以及包组领导,乃至全乡干部职工都要重视信访工作。同时不是一时抓好,而是坚持长期抓好抓落实。在工作要做到“三落实”:一是落实领导干部岗位责任制,按照党政领导一把手负总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责任机制,让制度管人。二是落实领导干部制度责任制,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阅批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处理信访问题。三是落实领导干部包查责任制,定期排查重大疑难信访问题,包片包案处理,对于包案件,挂包领导要亲自挂帅,督查处理,建立追究领导责任制度,把以上三项责任制作为工作任务纳入党委对我们党政领导德能勤绩的考核,对因工作失职导致发生恶性事件,造成不良影响的,由党委严格追究相关责任。

2、强化分级负责机制。分级负责,归口办理是信访工作的基本原则。对群众上访的问题,必须落实制度,分解到位,责任到人,逐级解决。根据信访事项及案情程度,按照归口办理办法,确定具体办理人员。各村(社)、各部门要将信访工作与其他工作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严格实行信访工作首问制度。

3、强化信访工作督查机制。乡信访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大对信访工作的调查和督查,使群众信访的问题得以尽快的解决,改变过去存在问题决而不行,拖而不办,小事拖大,大事拖严。要积极采取事前督查、跟踪督查和事后督查的办法,加强对我乡信访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的督查,推动有关部门工作步伐,加快节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推、拖、踢等不良现象的发展。

对信访制度的认识 篇2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与基本养老保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主要体现在两种养老保险的性质和功能上的不同, 其联系主要体现在两种养老保险的政策和水平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管理方式, 由国家以立法方式强制城镇所有企业和劳动者参加, 其资金由国家、企业与个人三者共同负担, 不足部分由国家承担最后支付责任;而企业年金采取自愿实施原则, 国家给予税收政策的支持, 实行个人账户和基金形式管理 (强调完全积累, 非共济) 、市场化运作的方式。

我国发展企业年金的指导思想是:在政府建立基本养老保险, 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的同时, 通过发展企业年金提高职工退休后的养老待遇, 激发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职工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

一、发展企业年金的基本原则是:

1、自愿参与原则。

在我国, 是否建立企业年金计划是企业自愿行为, 由企业和职工共同协商决定, 这可以进一步实现职工参与企业的效益分配与管理, 能将企业与职工的利益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2、个人账户原则。

我国的企业年金计划统一实行个人账户管理方式, 个人账户的企业年金缴费积累具有私人产权性质和继承性。个人账户管理方式意味着, 一方面, 企业年金个人账户基金积累属于个人产权,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占、挪用职工企业年金个人账户资产;另一方面, 企业年金个人账户基金在退休前依法“锁定”, 职工未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的, 不得从个人账户中提前提取资金。

3、信托原则。

企业和职工与计划受托人之间建立信托关系, 依照《信托法》的有关规定执行;计划受托人与投资管理人、账户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和有关中介机构之间建立委托代理关系, 按照《合同法》的有关规定执行。计划受托人可以是自然人组成的理事会, 也可以是一个依法成立的法人机构。计划受托人承担最终责任, 自己可以承担基金投资和账户管理等职责, 如果受托人缺乏基本条件和管理能力, 也可以将部分或全部职能委托管理服务机构承担, 但是基金托管人职能必须对外委托。管理服务机构接受计划受托人要求和合同约定的内容提供基金托管、投资管理和账户管理服务。

4、市场化管理原则。

市场化管理是指由政府制订企业年金法律法规和操作规范, 并从外部实施监管, 企业年金基金运营管理, 包括基金筹集、投资、给付和账户管理等职能委托外部管理服务机构。政府监管机构只负责企业年金计划的监管工作, 不干预企业年金基金的经营过程。市场化管理的目的是充分发挥市场在竞争性领域的积极作用, 提高企业年金基金运营效率。

5、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不同职工的企业年金待遇因劳动贡献不同而有所区别, 对于贡献较大的或者特殊岗位的职工, 企业可以提高其缴费标准。同时, 不同职工或企业的企业年金待遇也因投资收益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企业年金与企业经济效益和个人劳动贡献挂钩, 能够促进职工关心企业生产经营, 提高劳动积极性。

发展企业年金的意义

选择什么样的企业年金管理模式, 是一个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中国的企业年金管理模式应在借鉴国际惯例、立足国情的基础上, 体现出中国特色, 其发展必将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竞争力提高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完善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

多支柱养老保障模式的出现既是社会保障发展过程中公平与效率平衡的结果, 更是体现了一种新的保障文化。这种保障文化倡导国家责任、企业责任与个人责任的协调, 提供养老保障不再是国家单方的责任。国家只负责提供最低生活保障, 维护适度的社会公平;企业提供企业福利制度, 承担有限的社会责任;个人必须明确自我责任意识,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单一支柱的公共养老金制度使政府包揽了养老保障的全部或大部分责任, 抑制了企业保障责任, 窒息了个人自我保障的动力, 挤压了市场发挥作用的空间;并且由于个人过分依赖政府, 政府保障责任无限扩大, 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政府能够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以及职工缺乏自我保障意识, 企业没有自主建立企业保障计划的积极性。与此同时, 基本养老保险的现收现付实质和与之相适应的政府承担无限责任的现实, 也挤压了以市场化管理为特征的企业年金发挥作用的空间。走向三支柱养老保障模式, 最直接的影响是调动了政府、企业与个人三方面的积极性。企业年金的建立与发展将有利于将当前高达86%的基本养老保险实际替代率降下来, 使政府养老保障责任从无限转变为有限;有利于还原企业保障职能, 解决当前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剥离国企养老保障功能与降低政府责任的矛盾;有利于激发企业活力、增强企业与个人的社会责任感。

三、推进劳动力市场发育

对市场化程度不高的发展中国家和社会经济处于转型阶段的国家而言, 企业年金推进劳动力市场发育的作用非常明显。从对我国市场发育程度、市场化水平等指标进行考察的结果来看, 资本和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市场发育进程是非常缓慢和相对滞后的。目前, 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作为生产要素市场的主体, 由于缺乏流动性, 导致全社会生产效率受到了严重影响。因此, 让资本和劳动力流动起来, 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重大课题之一。, 由于个人账户受益权具有可携带性和可转换性, 采取个人账户管理方式的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将有利于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 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

四、提高企业竞争力

中国自2001年11月正式加入WTO后, 预期大量涌入的外资和外资企业必将导致企业间竞争更趋激烈。国内企业所面对的是一种严酷的国际化竞争, 是国际规则、国际惯例对国内企业的挑战, 而企业年金就是一种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通行的做法。因此, 发展企业年金将促进我国企业激励机制、收入分配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等微观机制趋于完善, 提高企业竞争力, 有利于国内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企业年金作为一项企业与职工共同协商建立的制度, 具有收入分配、员工激励和养老保障等方面的功能。从激励角度看, 企业年金计划将职工待遇与企业经营状况紧密联系在一起, 员工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统一, 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吸引住高素质、高品位的人才, 稳定企业人力资源, , 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从收入分配角度看, 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和企业年金市场的发育, 是对传统的企业福利制度的根本性改革, 是一种新型的企业薪酬福利制度安排, 它与企业年薪制、雇员持股计划、期权计划等企业薪酬福利制度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对于完善初次分配形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意义重大;从公司治理角度看, 规模日渐庞大的企业年金基金将从传统的积极投资管理战略转变为消极投资管理战略, 作为重要机构投资者的企业年金基金将无法选择“退出权”规避股票市场风险, 不得不参与公司治理, 从而将促进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从经理人控制公司为主要方式转变为投资人控制公司为主要方式。

五、推动金融深化

对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认识与思考 篇3

关键词:社区矫正;刑罚制度;非监禁刑

一、社区矫正制度的价值分析

社区矫正制度正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是当今世界各国刑罚执行理论和实践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也是以非监禁刑逐步取代监禁刑占主导地位的国际行刑趋势的主要标志之一。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变,出现了国家与社会的分离,国家将部分权力让渡或者归还给社会,由此从政治国家的一元社会结构到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二元社会结构演变。市民社会的建构,对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同样,在犯罪惩治与罪犯矫正这一刑事领域,也应该从完全依赖国家到调动更多的社会积极性,吸收公众参与这样一种嬗变。社区矫正在我国刑法体系中的确立,无疑是我国在行刑社会化发展中的一次里程碑式的规定。

社区矫正制度具有以下价值:①有利于犯罪分子重新融入社会。犯罪分子罪犯基本上是在原来的环境中进行改造,大大降低人身危险性,避免直接交叉感染,有利于其顺利回归社会。②有利于降低国家行刑成本,缓解监狱拥挤。在社区内进行刑罚大大缩减了对犯罪分子进行羁押的成本,能够起到优化行刑资源配置、提高行刑效益的作用。③有效避免实践中形成放任不管的局面。在具体司法实践中,被判处管制、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的监管往往易流于形式,社区矫正如若成功实施则会避免上述弊端。

二、发达国家社区矫正制度的经验启示

1.社区矫正普遍具有人道性、谦抑性待征

社区矫正不仅是人道主义与刑罚经济理念的产物,而且是刑罚人道化、谦抑性的载体与表现。英国的社区矫正的人道性特点表现在量刑的适用性与行刑的宽容性上。在量刑时要求根据犯罪人的人身情况和社区环境及家庭状况分别适用不同的社区矫正措施;在行刑上对于被执行社区矫正的犯人,尽量减少因执行刑罚而给其带来的痛苦和消极影响。为此,英国法律明确规定每项社区矫正措施不得与罪犯的宗教信仰和他所承受的其他社区令的要求有任何冲突,也不得与罪犯的正常工作、上学或接受其他教育有任何冲突。

2.社区矫正种类繁多,形式多样

基于刑罚个别化和标签理论的深入,各国刑事立法日益强调非监禁刑及非监禁刑措施的针对性,同时希望在刑事诉讼全过程尤其是审前就避免人身拘禁的烙印影响,以更好地实现矫正罪犯、保障人权的目的。澳大利亚的社区矫正的种类繁多,大约有15种之多,其多种形式的矫正种类为恰当处理和帮助犯罪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不仅如此,澳大利亚在矫正实践中,还不断地根据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寻找更好的处理措施。

3.重视各部门之间的衔接配合

社区矫正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也不是一个独立发挥其矫正功能的设施。社区矫正的存在与规模的扩大和缩小,与刑事审判机关适用非监禁刑的政策密切相关。为了更好地行刑与矫正,还必须有检察机关、民政部门和社会福利保障部门取得联系并赢得帮助,否则社区矫正的教育矫正和帮助服务的任务就实现不了,许多矫正项目便为纸上谈兵。在任何国家,社区矫正都不是一个部门单独完成得了的工作,它需要多个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

4.落实完善对违法后果的规定

在国外实践中,一般采取定期与罪犯会面和交谈的方式监督是否遵守各类规定,随时掌握其动向。一旦不遵守规定,处罚的制度是现实的且严厉的。对于不遵守社区矫正制度的要予以训诫;对严重违反社区矫正规定的,可以考虑增加一些惩罚性服务,比如对该类人员,要求在规定时间到一些公益性单位进行义务劳动等;对于故意逃离社区矫正监控逃避刑罚社区服刑人员,应按照严重违反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相关规定改为监禁刑罚,从而形成轻重渐变的处罚措施,以使社区矫正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三、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制度之建言

1.制定专门的《社区矫正法》

社区矫正的实践发展对刑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制定一部统一的《社区矫正法》。通过统一立法、统一分工协调,能够解决目前社区矫正关于概念、性质等不同争议。从目前的社区矫正实践看,我国现行刑罚制度还难以适应社区矫正工作快速发展的需要,改革与社区矫正相关的刑罚制度是历史的必然。要彻底解决制约社区矫正发展的法律问题,必须规范社区矫正工作,使社区矫正工作有法可依。

2.扩大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

从总体来看,我国适用社区矫正人数少、比例偏低、适用范围狭窄。扩大我国的社区矫正适用范围,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其一,增加社区矫正适用数量。对短刑犯、未成年犯、过失犯要增加缓刑的适用量,同时扩大重刑犯、长刑犯的假释量;其二,增加社区矫正种类。我国的社区矫正与国外相比,不仅种类少而且执行的手段也少。我国可以增加社区服务令、罚款以及宵禁和电子监控等社区矫正措施和方法,以增加法院裁决及社区矫正适用的灵活性。

3.建立社区矫正适用前的调查评估制度

对我国廉租房制度的认识 篇4

摘要当今世界,住房难题几乎困扰着所有国家的平民百姓,我国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房地产业从复苏到快速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城市住宅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城市居民住房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但部分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还比较困难。因此,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就成了住房建设和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国自1998年提出廉租房制度构想,至今已经进行了十余年,各地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推进廉租房制度建设,并在一些城市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全国来看,廉租房制度的推行仍然十分缓慢。关键词:住房问题;廉租房制度;低收入家庭

0 前言

住房是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价格和住宅价格迅速上涨,使得部分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不足,城市低收入家庭买房难的问题显得日益突出。作为现代城市的社会问题之一,住房问题是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产物,具有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的双重含义。从社会方面来说,房地产的暴利使大量社会财富在短时间内流向少数人的手里,引起财富杠杆发生严重倾斜,最终造成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的动荡因素,威胁社会的和谐稳定;从经济方面来说,房地产吸引了大量资金,造成我国在工业、制造业等方面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投入降低,使我们经济的科研含金量降低,并使产业的制造成本提高,给我国的经济持续发展留下隐患。特别对每个个体来说,飞速上涨的房价,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消费负荷,甚至出现了“房奴”这样的字眼,未来消费已经严重透支于住房,这对其他领域的消费会造成较大影响,形成不平衡的消费结构,因此住房问题对我国是一个集社会、经济为一体的重大问题,而这个重大社会经济问题的重中之重是如何解决最低收入家庭住问题。廉租房保障制度综述

廉租房作为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中面向最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性住房,是住房保障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我国住房相关的社会保障的重要体现,其基本内容体现了我国社会保障和住房保障的根本宗旨——是为解决达到城镇居民最低收入标准并且住房困难家庭(即“双困”家庭)的住房问题而提出的救济政策,是为提高该人群的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所实施的一项住房保障措施,是社会保障制度在住房领域的拓展,也是住房制度对社会保障的体现。

1.1 我国廉租房保障制度建立前提

建立廉租住房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城镇化发展的现实选择。首先,由于工作强度、人的能力、技能存在巨大的差别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必然产生高、中、低收入阶层,在住房市场化的过程中,大量低收入家庭没有自行解决住房问题的能力;其次,由于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据有关部门统计,最近年来,我国进城务工人员的数量超过2亿人,由此带来的住房问题也是我国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最后,过去计划经济下的传统住房分配体制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按级别、职称分配的弊端,导致了住房分配的不公平,因此建立一种相对公平、公正的住房保障制度,是当前社会和每个社会成员的迫切愿

望。

1.2 我国廉租房制度的概念

我国的廉租住房制度是指政府在住房领域实施社会保障职能,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同时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租金相对低廉的普通住房的住房保障制度。由此概念可以看出,政府介入最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是由虽低收入住房保障的特点所决定的。

廉租住房制度具有社会保障性、政府主导性、非盈利性三大特点。

一是社会保障性。廉租房保障不是普遍性的社会福利,也不属于中等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共同享受的福利,廉租住房保障的对象只能是无力通过市场获得住房的最低收入家庭。因为我国实行住房商品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中,在以市场机制调节的住房分配体系中,廉租住房保障在本质上只能弥补市场的缺陷,对最低收入家庭提供帮助和救济,所以廉租房是一种在住房方面的社会保障,有其保障的底线标准。

二是政府主导性。政府对廉租房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政府在其中担当主导角色,既是廉租房产权的拥有者和廉租房的运营者,又是土地的提供者和主要建设者,同时又是国家宏观调控者。政府实施廉租住房制度,目的是改善没有能力通过市场解决住房问题的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追求的是社会效益最大化,如:提高城镇居民整体居住水平,提升城市形象等,因此只有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政策与保障措施,才能发挥廉租房保障制度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稳定器”和“安全网”的作用,也只有政府才能应承担起构建城镇廉租住房制度的重任,充分行使其社会职能,提供政策支持,建立合理的资金来源和房屋来源,同时进行有效的运营。

三是非营利性。目前,我国住宅供应体系包括商品住宅、普通商品住宅、限价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五种形态,商品住宅、普通商品住宅属完全市场化产品,房地产开发企业以获取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利润水平由市场来决定,政府不直接干预,具有营利性;限价房以市场化为主导、略带保障色彩,其生产、分配、交换以及消费受政府和市场双重干预,营利性中等;经济适用房基本上属于保障性质,国家在土地使用权的取得、税费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在房价中除了可计入1%-3%的管理费外,还可计入3%的利润,其营利性较弱;廉租房则完全属于住房保障产品,国家无偿划拨土地,税费大幅度减免,完全没有营利性。因此政府建立廉租房制度的关键就在于“保障”和“底线救济”而非营利。

1.3 廉租房制度的保障对象

《2009--2011年廉租住房保障规划》明确指出,廉租住房保障对象是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具体条件由市、县政府确定。具备的基本条件为:一是收入困难,必须是本地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以领取民政部门的困难补助为衡量标准;二是住房困难,各城市对住房困难的认定各有标准,以各城市为准,平均确定标准为人均10平米以下;三是申请家庭成员中至少有一人为当地非农业常住人口。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测算,目前全国人均建筑面积10平方米以下的低收入住房困 难家庭近1000万户,占城镇家庭总户数的5.5%。这1000万户家庭是今后廉租住房保障的主要对象。

有学者提出,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还应包括城镇中大量所谓流动但常驻城镇的农业户口中的低收入住房困难户。2008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4041万人。

1.4 廉租房制度的标准

面积标准:各地廉租住房面积标准差异较大,确定保障面积标准时,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按照廉租住房为城镇平均住房水平60%的标准进行测算,制定本地的保障住房建设标准。2

廉租住房保障建造面积标准控制在人均建筑面积13平方米左右,套型建筑面积50平方米以内,以保证居住的基本功能。

租金补贴标准:由于各地保障能力、职工收入水平和市场房屋租赁价格水平差异较大,确定的补贴标准也不应相同。租赁补贴额应根据当地平均市场租金、家庭住房支付能力合理确定,合理的标准尺度应该是补贴的金额能租赁到基本满足需要的住房。另外,根据保障能力的提高和市场租金水平的变化,各地应每年对补贴标准进行一次核定,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此适应市场租金水平的不断变化。

租金核减标准:凡属于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家庭,租住直管公房或单位产权房,可享受租金核减政策。租金减免部分应由政府负担,从专项资金中直接补贴给房管局(所)或有关产权单位。

1.5 廉租房制度保障方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9部门下发的《廉租住房保障办法》规定,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方式有三种:发放租赁住房补贴,实物配租、租金核减。

发放租赁住房补贴,是指政府向符合“双困”条件的申请对象发放补贴,由其到市场上租赁住房,资金来源以财政预算安排为主、发展多种渠道筹措资金的原则,主要包括: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土地出让净收益中安排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比例不得低于10%;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的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余额;政府的廉租住房租金收入;社会捐赠的资金。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资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专项用于租赁住房补贴的发放、廉租住房的建设、维修和物业管理等,不得挪作他用。

实物配租,是指政府向符合“双困”条件的申请对象直接提供住房,并按照廉租住房租金标准收取租金,实物配租的廉租房来源主要有5种,包括政府出资建设的廉租住房、政府出资收购的住房、腾空的公有住房、社会捐赠的住房、其他渠道筹集的住房,并且规定实物配租的廉租住房来源应当以收购现有旧住房为主,限制集中兴建廉租住房。

租金核减,是指产权单位按照当地市、县人民政府的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对现已承租公有住房的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给予租金减免。

1.6 廉租房制度资金的来源

稳定的资金来源是建立城市廉租住房的制度的根本保证,它直接关系到廉租住房制度的覆盖面的大小。2007年的《廉租住房保障办法》提出了五条资金来源渠道:一是财政预算安排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二是土地出让净收益中安排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比例不得低于l0%;三是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的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余额;四是政府的廉租住房租金收入;五是社会捐赠及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同时,对于中西部财政困难地区,特别按照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中央财政廉租房保障专项补助资金的有关规定给予一定支持。

2008年中国廉租住房建设共投入286亿元,是2007年投入资金的3.7倍。但要将廉租住房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今后五年每年的资金需求要接近500亿元,才能解决廉租住房保障资金不足问题。廉租房的发展历程

2.1 廉租房的启动阶段(1998年)

国务院于1998 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提出对不同收入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规定对于最低收入家庭租赁由政府或单位提供的廉租房,此时廉租房建设的资金主要来源是政府拨款。这标志着廉租房制度正式成为我国住房供应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廉租房制度开始在我国起步。

2.2 廉租房探索推广阶段(1999年—2007年)1999年4月发布了《城镇廉租房管理办法》,其中对廉租房的房源、廉租房租金标准、廉租房建设和廉租房的申请程序问题予以明确的规定,开始探索规范化的廉租房制度。2003年12月31日,国建建设部等五部局联合下发了《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房管理办法》,该办法在城镇廉租房建设的资金来源方面要求实行以财政预算安排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原则。2006年5月17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的六点意见(“国六条”),将城镇廉租房制度建设置于一个更为显著的位置。

2.3 廉租房改进完善阶段(2007年至今)

2008年1月1日起财政部颁发并实施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管理法》,确保了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正规渠道来源。这使国家加强和加快廉租住房的建设从原来大多数的纸上谈兵,发展到了实际操作,使住有所居的基本国策从根本上得以落实。2008年12月17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中明确提出,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2009年4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加快推进医药卫生、教育、文化、社会保障、住房等民生领域改革,改善居民支出预期和消费意愿。中央财政近日下拨2010年中央廉租住房保障专项资金167亿元,支持财政困难的地区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在中央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的廉租房建设将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从廉租房制度的演进历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央政府对廉租房制度的重视程度逐步增强,政策不断明朗化和具体化、可操作性逐步增强,廉租房制度在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廉租房制度实施的意义

廉租房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住房保障制度,能够在真正意义上解决住房弱势群体的居住问题,该制度的实施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3.1 提高住房弱势群体的居住水平

1998年我国政府下半年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其中针对最低收入家庭专项提供可供租赁的廉租房。廉租房制度的实施为住房弱势群体提供了最基本的生活居住保障,满足了人们“安居”的要求,体现了政府对低收入阶层的关怀,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对稳定社会治安,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社会秩序。

3.2 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

弱势群体的存在是一种必然现象,尤其是在经济转型时期,由于产业结构的转型与优化,必然导致某些行业的从业者从某些领域中退出,形成结构性失业人群。而这部分人的住房问题,只依靠市场是难以解决的。我们知道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有自身的缺陷。因此廉租房制度的引入对解决低收入家庭和弱势群体的住房困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政府采取的廉租房制度,通过行政、法律、资金及政策等多种手段,对一部分财产进行再分配,为住房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的居住条件,从而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保证市场机制的良性运作。参考文献:

对信访制度的认识 篇5

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征求大家的意见和深刻反思,我感到自己还有些差距,首先,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学习还没有完全做到全面、系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认真思考,只从字面上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没有深刻认识思想精髓,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理解得不深不透。

其次。在工作思路、目标要求和具体措施方面距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差距。主要表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创新意识不强,习惯于默守陈规、循规蹈矩;不是按照变化了的形势提出有针对性的新举措,而是凭老经验办事,遇事求稳怕乱,求稳怕险;在有关工作的摆布上有顾此失彼的现象,尤其是在新课改中照搬照套情况严重,不能结合本校本班的实际而有所变通,在课文讲授中不敢大胆取舍。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归纳和分析,我觉得主要涉及以下几点:

1、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宗旨观念和大局意识树得不牢,尤其是联系实际改造主观世界的自觉性不强,对科学发展观理解得不深刻。

2、以人为本的观念树得不牢。对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学生思想工作研究不够,思考不多,对学生在想什么、需要我们做什么,了解比较少。

3、思想解放不够。未能自觉地运用党的基本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这就造成了思想不够解放,手脚放不开,政策运用的不活、不准、不到位,班级管理不严、不细、不规范,进而出现这样那样的不适应。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针对上述问题和不足,今后的努力方向和主要整改措施是:

1、切实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修养。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保持忠于党、忠于祖国和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改进学习的方式方法,注重向领导和身边同志学习,不懂就问;注重学习各类新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注重记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提高学习的质量。

2、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勇气和魄力。发扬奋发向上的精神,高标准、严要求,开拓进取。增强群众观念、大局意识,主动、积极承担工作任务,经常深入学生中去发现矛盾和问题,防患于未然。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力戒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增强宗旨意识,把社会是否满意,社会是否答应做为衡量工作的唯一标准。

3、进一步研讨新课标,分析地情、校情、学情,并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体系,形成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

4、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趋“优”不避“差”,要敢于正视差生。由于我校的历史问题,本校生源本身比较差,如果仅仅是怨天尤人,趋“优”避“差”,只能使差生越来越差。这不光使教学成绩难以提高,同时对这些差生的放任自流,还会败坏学风,校风。相反,如果能对差生正确引导,扬长避短,则可使他们学会做人、立足社会,或许还会使之思想、行为、学习发生大转变。

对信访制度的认识 篇6

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整个企业管理活动具有根本性的影响。确立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是明确现代理财思想和建立现代理财方法措施须重点考虑的问题。发展至今,财务制度严格上来说已经不能算是一种制度化管理措施,它早已发展成为一种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之一。

制度向文化的质变

财务管理制度文化是指介于有形的财务物质文化和无形的财务精神文化之间的一种文化状态。财务物质文化,财务行为文化属于表层财务文化;财务精神文化属于深层财务文化,而财务制度属于中层财务文化。

其实每个国家、每个企业的财务管理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他们的国家文化和企业文化。美国的财务管理制度文化正是他们国家的管理理念,管理哲学的产物,同样中国的财务制度文化是在我国财务管理实践中长期形成的,它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财务制度文化的特点

财务物质文化是影响财务制度发展变化的最重要因素。由于财务物质文化在财务文化层面上具有易改变和易被接受的特点,从而导致财务制度文化随着生产力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因此财务管理制度文化具有一定的可变性。财务文化中最难改变的是财务精神文化,这使得财务管理制度thldl.org.cn文化又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

张宇先生,管理会计领域的金牌讲师,国资委下属企业CMA集训班特聘讲师,国内多家培训机构的特聘讲师。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法国国立桥路大学MBA、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会员。10年的职业讲师经验,前4年主要讲授营销以及质量和设备管理、最近6年主要讲授管理会计的知识体系。成为职业讲师之前有10年世界500强企业的管理经验。目前致力于管理会计的教学和咨询,推动管理会计在中国企业内的实践,提高国内企业的决策和管理水平。具有扎实而全面的企业管理理论素养。现任北京天下伐谋咨询财务领导力学院院长,高级合伙人,独家讲师。

财务行为文化具有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性。财务活动是由人来进行的,人是财务活动的主体。因此,财务与人的社会心理必然有一定的联系,而人的社会心理所包括的感情、风俗、习惯、成见、自发的倾向和信念等,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它们对人们处理财务关系及财务活动必然产生深刻的影响,其中交织着理性和非理性因素。由于社会心理不同,反映到财务方面就会有不同的筹资、投资、分配心理以及不同的财务竞争观念和不同的财务管理意识。

作为财务文化中层结构的财务制度文化,相对于财务物质文化,财务行为文化和财务精神文化有其自身特点:

1、财务管理制度文化具有一定继承性。新社会文化环境下产生的财务制度文化,幷不意味着完全否定旧社会文化环境下的财务制度文化;新的财务制度文化可以从旧的财务制度文化中吸取有益的养分,幷继承其优秀的文化传统,使之发扬光大。

2、财务管理制度文化的先导性。财务制度有时相对于落后的经济形态,落后的生产组织方式,可能是超前的。先进的财务制度有时大大超过了落后的生产力,落后的经济基础,但是它却能强有力地推动财务管理的改革与发展。

3、财务管理制度文化的改革性。财务制度作为一个组织的基本制度,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在同一社会文化环境下,财务制度文化变化的根本价值在于对其根植其中的财务制度进行改革。财务制度文化不是以破坏现有的社会文化环境为目标,而是使这一文化环境不断得到完善与发展。

4、财务管理制度文化具有具体与抽象的统一性。由于财务制度文化介于具体的财务物质文化和抽象的财务精神文化之间,因此具有具体与抽象的统一性。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物

质财务文化越来越丰富。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长期形成的财务制度文化却各有特点。这是由于价值观念、信仰、态度等不同的文化因素所造成的。

对新高校财务制度的几点认识 篇7

一、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的特点

高等学校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 它具有公益性, 资金来源以财政拨款为主;同时担当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 在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过程中有自己的特点。

(一) 资金来源多元化

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以政府承担为主, 直到1985年出现分水岭, 之前完全由政府单一的财政拨款渠道举办。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提出了“对高等学校计划外招生收取一定的培养费。”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同时第一次明确, “改革对高等学校的财政拨款机制, 充分发挥拨款手段的宏观调控作用。”即发挥政府财政拨款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宏观导向作用。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同时提出“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向高等教育投入。”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明确“高等教育实行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学校设立基金接受社会捐赠等筹措经费的机制。”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格局已经做了比较明确的规范, 之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新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都是在此基础上做的进一步从法律层面的规范和制度化。

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的格局及多种来源渠道已经固化下来。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也是世界的趋势, 并且国际高等教育拨款呈现出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政府投入的强度在减弱;学校担负筹措资金的责任在增强。二是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拨款更强调竞争性拨款, 一般性拨款强度在弱化。如美国公立大学原来按照学生人数平均分配资金, 现在更强调竞争性拨款, 如某所学校有能力承担任务、且办学条件好、办学质量高就多给些因素下达更多的拨款, 这是一个大趋势。

(二) 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化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高校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经济活动也更加复杂。高校这种经济活动的复杂化就带来风险和管理问题。如部分高校利用银行贷款搞建设、改善基本办学条件, 势必带来利息和还款的压力, 如何防范财务风险;部分高校经历了规模扩张与院校合并, 资产规模成倍增长, 如何加强资产管理。此外, 随着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落实, 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无论是从规模、数量、还是从开支的水平、保障的程度, 都有了大幅提高, 如何管好用好资金就是当务之急。

经费来源渠道的多元化, 也使社会各界对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 高校需要提供多方位的财务信息以满足各方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同时, 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绩效管理、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也愈加强烈。

所以在这样的特性下, 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 就必须要对经济活动进行规范, 这也是新制度出台的背景之一。

(三) 按收益原则来分担办学成本

高等教育是成本很高、成本递增的产业。这种成本支出, 可以看成是一种投资, 一种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它可以获得两个方面的收益:一是社会收益;二是个人收益。据世界银行教育经济学家萨卡拉波罗斯的研究结果, 教育的收益率是很高的, 特别是在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 教育投资的个人收益率通常要高于全社会收益率。因此, 高等学校的办学成本政府、社会、学校、个人都要分担, 这就是成本补偿理论。该理论是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兴起的, 20世纪60年代一些主要欧美国家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大众化之后上学的人数多了, 政府不再能够承担这种经济压力, 政府负担不起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 就出现了成本补偿理论, 就是给受教育者负担办学费用找到一个理论依据。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国家接受高等教育都要缴费, 这主要和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我国从1985年首次提出, 至今已逐步建立起分担机制。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分担比例的合理确定, 就是按培养成本的多少比例分担合适。培养成本的概念很复杂, 高校不同于企业, 培养成本的核定很复杂很困难。高校除了教学教辅支出外, 还有科研支出、后勤保障支出、离退休支出等等。这些该不该算?按什么比例算?此外, 培养成本还可分为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以及标准成本。标准成本是保证正常教育教学需要而发生的支出。标准成本出来之后就是分担了。政府能拿多少?受教育者能分担多少?国际上学费占户均收入的比例是有警戒线的, 目前我国的收费水平基本还在警戒线之内。以上特点也决定了单独制定高校行业财务制度的必要性。

二、新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一) 按要求设置总会计师岗位、落实总会计师的职权职责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 “在高等学校试行设立总会计师职务, 提升经费使用和资产管理专业化水平。公办高等学校总会计师由政府委派。”新《制度》也更进一步理清了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体制, 确定了高等学校“校长负责、总会计师协助”的财务工作领导体制。上述规定不仅明确要求高校应设置总会计师这一专业岗位, 且明确提出总会计师岗位的权利和责任。总会计师是双重身份, 一是代表政府, 二在校内它是副校级承担相应的领导和管理责任, 这是很明确的。

在国外, 政府对高等学校特别是公立大学的监管力度是非常大的。一般来说政府机构派出专人在高等学校担任相当于常务副校长的职务, 他的职责就是监督学校是不是按国家规定政策来办学, 以及使用政府拨款。

我国正是比照国际上的这种通行做法, 通过设立总会计师来统筹学校的财经活动。这不仅包括那些原来由财务处长做的一些事情, 更多的是要统筹学校所有的资源, 管理各项财经活动包括对外投资、固定资产、基本建设、后勤管理等。2012年, 教育部已在6所直属高校试点, 同年底再委派1名总会计师到直属单位任职, 其目的就是加强制度监督、社会监督、媒体监督, 让高等教育领域的资源配置在阳光下进行。

(二) 要不断完善预决算管理新《制度》对高校预算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第一, 预算编制要将“结转与结余”的因素考虑进去。第二, 强调了预算编制、审批和调整的程序。预算建议方案要遵照“三重一大”的决策机制, 经学校领导班子集体审议通过后才能上报;经过“法定程序审核批复”后才能执行。“三重一大”这项制度不仅是一个决策机制也是一个责任追究机制, 同时还是推进决策民主化、公开化的一个途径。2012年底, 教育部为“三重一大”贯彻执行情况做过专项检查。目前也是在管理过程中特别强调的, 而且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第一个要审计的就是所有经济活动有没有经过“三重一大”决策。因此, 高校要在推进管理过程中, 要把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当作重要的事情、当作大事来抓, 要不断健全机制、完善程序。第三, 在预算管理中增加了决算工作的规定, 决算是预算执行结果的年度报告, 决算管理是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 对于提高预算执行进度和强化预算绩效考核至关重要。新《制度》增加了三条高等学校决算管理的内容, 分别对决算是什么、如何编制决算、如何加强决算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 要求高等学校应当按照规定编制年度决算, 加强决算审核和分析, 保证决算数据的真实、准确。第四, 增加了预算管理办法的内容。增加了“国家对高等学校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转和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这一预算管理办法。同时规定:“定额或者定项补助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财力可能, 结合事业特点、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学校收支及资产状况等确定。”这一办法完全是与《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一致, 是国家对事业单位预算收支管理方式的规定, 经历了多次历史演变。

(三) 要加强资产管理, 严格控制对外投资

1. 高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按照科学规范、从严控制、保障事业发展需要的原则合理配置资产, 建立资产共享、共用制度, 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2012年底, 教育部直属高校和直属事业单位资产总量将近7000亿, 应该来说规模非常庞大, 但是资产使用和配置效益如何是要打折扣的。闲置的设备、闲置的校舍量较大。在高校中有的部门资源很充足;同时有的部门办公、教学条件又很紧张, 这里面就有个学校如何调配问题。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 国有资产在单位内部是可以无偿调拨的, 在院系里或单位里不能说这个楼谁的、或者说这个资源是谁的, 而应由学校统一调拨。不能够说物理楼起来了、化学楼没有, 物理楼盖得很大用不完, 化学楼那边没有又要盖一栋, 学校要通盘考虑, 物理楼有富余的无偿的调拨或划拨, 尽可能充分地发挥资源的效率, 不能搞重复建设, 要提高资产的使用率。

2. 新《制度》要求高等学校严格控制对外投资, 不得使用财政拨款及其结余进行对外投资。国家三令五申不准在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买债券、股票。特别是在二级市场上买债券、股票风险很大, 造成的损失是无法挽回的。这是高压线碰不得, 一旦发现将会严肃处理。

(四) 要加强对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 防范财务风险, 特别要树立风险意识, 健全风险的防控机制

1. 完善财务监督制度

(1) 高校要对财务运行的全过程实施监督, 包括对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结转和结余管理、专用基金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等的监督。 (2) 建立健全财务监督机制。要形成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 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监督机制。 (3) 实行内部和外部监督相结合制度。高校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经济责任制度、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等监督制度, 并自觉依法接受主管部门和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

2. 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

新《制度》针对高校债务负担加重、财务风险加剧的现状, 明确提出建立健全财务风险控制机制的规定。 (1) 规范和加强借入款项的管理。高校要对贷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 落实还款渠道和计划, 严格执行相关审批程序。 (2) 建立财务风险控制机制。高校应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风险预警系统, 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3) 不得违反规定提供担保。高校作为以公益性事业单位, 原则上不允许进行担保。

三、贯彻执行新制度的几点建议

(一) 要高度重视制度的贯彻执行工作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改革必将对高校财务工作带来深远的影响。地方各级教育部门、分管财务工作的领导、高校分管财务工作的校领导首先要学习新制度, 因为不知道新制度到底有什么新变化, 就不可能谈到执行。因此, 要将领导班子特别是主管领导学习新制度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 这样将为制度的执行打下一个良好基础。

(二) 要组织好单位内部财会人员的学习培训工作

班子领导学了, 具体的经办人、财务管理人员更要深入学习新《制度》。加强队伍建设, 拓宽财会人员及相关人员的知识领域, 提高其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 使其尽快熟悉新制度的内容, 不断提升高校财务工作水平。

(三) 要加快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办法的修定工作

事业单位财务制度, 在事业单位这个层面各项财务性的管理制度当中, 它是最基本的, 最重要的, 也是最复杂的一项制度。财务制度的三层体系中, 最基层的就是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办法。高校要对新《制度》修订的必要性、原则、主要内容等加深理解、统一认识, 制定出一套适合本单位特点的内部财务管理办法, 规范内部的财务行为。同时“办法”制定出来后, 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改、补充, 使其更加完善、丰富。

(四) 要全面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新制度的执行是一个难得的契机。高校一定要抓住新制度执行这个难得的机遇把基础性的工作做好, 进一步完善制度、健全机制, 配齐人员, 培训提高专业水平, 以适应新形势下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财教[2012]488号.

[2]《事业单位财务规则》 (2012财政部令第68号) .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

[4]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直属高校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意见 (教监[2011]7号) .

[5]《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1998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号公布) .

[6]1993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对信访制度的认识 篇8

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政治实践活动中的有益成果,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它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官僚体制与行政管理、文化教育等整个中华文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对其的科学认识,是学习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基础,也是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国国情的前提条件,对正确理解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状况、正确认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明确我们的发展任务和责任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概念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按照其含义,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制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权、政权、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而中央集权是相对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二者相辅相成,其目的都是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中央政府的权威。皇权至高无上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特征。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形成的基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形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导致旧的生产关系解体,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经济的统治地位,这种经济的特点便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的个体小农经济,它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保护其土地私有制度,镇压农民的反抗,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而韩非子创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理论,则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过程

战国时期初步形成。主要表现:在思想上,韩非子提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主张;在实践上,商鞅变法建立县制,是中央集权制的开端。

秦汉时期得以确立和发展。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将君主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起一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到西汉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除了王国的威胁;在思想上实行“大一统”,实现了政治、经济乃至思想文化上的大一统。这样,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到了巩固,这在客观上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需要,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隋唐时期得以完善。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分散了丞相和中央机构的权力。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把秦朝以来的丞相职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同时又把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的权力分给六部,防止专权,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实行科举制,选拔了一批优秀人才做官,扩大了统治基础,皇帝把用人的主动权从地方收归中央。

宋元时期得以加强。北宋统治者采取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组建禁军并由皇帝直接控制等一系列措施,削弱地方权力和剥夺大将的兵权,将财权、行政权和兵权收归中央,由皇帝直接控制,有力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元朝时期实行行省制度,有效地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

明清时期得以进一步强化。明初把丞相权分六部,设厂卫特务机构和三司,采取八股取士。清初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分散丞相权力和地方长官的权力,加强皇权,加强对官吏和人民的监督与思想控制。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表明封建制度的衰落。

纵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呈现上升趋势,皇权逐渐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严密。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在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过程中,存在着“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两大矛盾,严重影响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实施。许多封建皇帝为维护其地位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主要表现为:一是通过分权而集权,把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吏的权力越分越小,彼此之间形成相互牵制的模式,最后权归中央;二是控制人事权,封建皇帝通过选官制度、监察制度等,把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三是削弱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把地方的财政权收归中央;四是加强思想禁锢,形成思想的统一。这样就形成皇帝个人单独处理国家事务的局面,维护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5.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其形成初期,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巩固了国家统一,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有利于民族融合,使中国产生了高于同一时期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是它也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影响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自由发展。这种制度又往往取决于君主个人政治品质的优劣,皇帝个人因素对政局影响巨大,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可以说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副产品。在封建社会后期其消极作用越来越大,特别是明清以后,它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禁锢了人们的头脑,造成了生产力的停滞。这也是中国长期停滞于封建社会的重要政治原因,使整个民族裹足不前,落后于世界。

上一篇:感悟《小时代》作文下一篇:反洗钱业务知识测试题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