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编辑要点

2024-10-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闻编辑要点(精选8篇)

新闻编辑要点 篇1

① 新闻传播的主导性工作:①体现在报道的定位②报道的策划③报社的编前会制度

②新闻传播的整合性工作:它不是将报道个体简单相加或随意拼凑,而是根据优化原则,对它们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和配置,彰显和发掘它们各自的内涵,形成“量变效应”,使新闻报道总体升值。

③新闻传播的把关性工作:全程性的把关、综合性的把关、终审性的把关

2、新闻编辑人员的必备素质:

①高度的责任意识:A首先表现为始终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B要求着力维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C 要求着力消除新闻报道的副作用D包括多方面的要求 ② 广阔的知识视野 ③ 执着的探索精神

3、报道定位:是新闻媒体编辑部对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和个性特征所做的总体规范。它从根本上决定了新闻报道的方向、特色和质量,是新闻报道乃至新闻媒体安身立命的基石。

4、新闻报道定位的内容:政治定位、业务定位。

5、报道策划:是新闻工作者根据新闻规律,对报道运作诸环节的预先谋虑,及对报道什么和怎么报道的思考与设想。它追求创意和良谋,着眼于报道效果和优化。

6、报道策划的原则:

① 取信原则:实事求是,取信于受众,这是报道策划应当遵循的首要原则。这就要求报道策划从实际出发,注重调查,搭准社会的脉搏和受众的需求,不能脱离实际,不闭门造车,不硬做文章,同时必须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和纯洁性,不能弄虚作假。②立异原则: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 ③应变原则④ 集思原则

7、报道策划的类型:

①阶段性报道策划:是对一个时期的报道作总体上的部署与安排,通常形成书面方案,以便采编人员遵循。主要任务:阐明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确定报道要点和重要选题,并根据竞争态势,提出创新举措和创优项目。对阶段内将要发生的重要事件和活动也应提上日程,以便早做准备。这类策划宜粗不宜细,以给记者、编辑留有发展和丰富的余地。②专题性报道策划 ③即时性报道策划

8策划的方法:参照方法、系统方法、逆向方法(考选择题可能性大,参照方法重点)9新闻选择的注意事项:

④ 要有全面的观点:第一层意思是,不能只看到稿件中积极的一面,而忽略了其中可能存在的消极的一面。第二层意思是,不能只看到新闻消极的一面,而忽视了其中可能转化成积极的一面。

⑤要有平衡的观点:①重点与一般的平衡 ②地区、领域、行业及其各构成要素的平衡

③肯定性因素与否定性要素的平衡

此外,还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注意报道对事物的不同看法

10、新闻梳理的优化:

1)凝聚主题:一线串珠、削去枝蔓、以少胜多、精简过程、详略得当。

2)凸现精华:①改变体裁,调整结构 ②取其一点,独展所长③化整为零,各显其要

11、新闻标题的两大原则:1)新闻标题必须揭示新闻事实 2)新闻标题必须符合新闻事实

12、报道的配置:(理解P201)

1)综合性配置。配置要领:点面结合、庄谐结合、褒贬结合、图文结合、长短结合、多种文体结合。

2)同一性配置。分为强标识组合(方法:借助标题、借助专栏)、弱标识组合。3)延伸性配置。广度延伸、深度延伸。4)解释性配置。文字材料、示意图表。

13、报道编排设计的能动作用:

1)表态功能。一般来说,位置居前或刺激力度强的,容易引起受众的注意,因而显得重要;位置居后或刺激力度弱的,不易引起受众的注意,因而显得次要。2)启示功能。启示功能具有两重性,一种是消极的,一种是积极的。3)吸引功能。

14、编排设计的原则

1)相符原则:第一层意思是,要与媒体的性质和特点相一致。

第二层意思是,要与新闻单元的性质与特点相一致。

第三层意思是,要与稿件的价值和特点相一致。2)重点原则:即编排设计要突出重点,分清主次。3)有序原则:即编排设计要分清条理和层次。

4)便易原则:即编排设计要以与受众阅读或获取信息。

15、标题的题型:平列式、参差式、宝塔式、对称式、叠字式。

标题的位置涉及题文组合:盖文题、偏盖文题、眉心题、中心题、对角题。

16、版面编排的方式:重点式编排、集中式编排、对比式编排、对称式编排、交叉式编排、模块式编排、冲击式编排、分解式编排。

17、版面设计的程序:

①了解要求,考虑布局 ②计算篇幅,调剂余缺 ③画板样 ④看大样

18、新闻的发掘(P102):新闻的综合与解读、网民反馈信息精选 异介质信息的转换、新闻排行榜的运用

19、对新闻资源进行综合和重组:

新闻编辑要点 篇2

1.1 新闻传播活动的总设计和总指挥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媒体与媒体之间形成了激烈的竞争, 这种竞争首先表现在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之间的竞争, 这些竞争会在新闻传播效果上得到了明确的体现。公众所喜欢的是新闻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可信度高、可读性强并且能够让他们参与到传播活动中的媒体。而媒体的这些品质都不可能自然生成, 必须在创意新闻产品设计和有意识、有组织的新闻传播活动基础上形成的。设计媒体的新闻产品和策划、组织新闻报道是新闻编辑工作中意象比较重要的工作任务。

1.2 新闻传播活动的集大成者和总把关人

若是记者工作的对象仅仅是作为一个新闻单一作品呈现出来的, 那么编辑的工作对象则是报纸、频道以及栏目等一些集合体。例如, 在报纸编辑部中, 因为编辑工作的目标是将由各类稿件组合成的综合产品——报纸生产出来, 报纸编辑所处的位置必须是精加工和综合

不受广大观众的喜欢, 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新闻中的专业数据过多, 导致非专业人士无法理解,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经济内容的新闻在播放形式上比较单一, 缺乏深入的创新, 从而不能与观众形成一定的互动, 导致收视率大大降低。

3结束语

综上所述, 电视新闻编辑是一项专业性极高的工作, 需要电视新闻工作者从中找到新闻发展的规律。在对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进行聘用的时候, 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 同时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新闻工作本成上。编辑部的各类工作人员, 例如记者、资料员、评论员、照排技术人员等, 与编辑工作之间的关系是尤为密切的, 在编辑工作的基础上, 他们的劳动成果汇集成为一体。在已经运营计算机采编系统的报社, 网络系统上存在的每一个编辑工作站, 事实上都属于一个枢纽, 在这些工作站中, 存在来自各方面的稿件。这些稿件通过各部门编辑视线分类、选择、加工, 出现不合格的产品就会被退还, 将那些准备采用并且编辑好的稿件放在成品库中。

1.3 新闻素材价值的提升者

当记者、作者将新闻稿上交到编辑部的时候, 这些稿件已经是选择和加工原始新闻素材以后的成品, 但是, 这些成品并不一定与报纸的要求相互符合。编辑选择和处理稿件, 首先应该重新认识新闻素材。因为新闻采写和编辑工作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和不同, 通常情况下, 编辑和记者都会站在不同的角度上看待新闻选题和新闻素材的, 那些工作在一线的记者对于事物的感受会表现的更加真实和贴切, 但是也有可能因为

身作为一种创造性劳动, 就要求编辑在遵循客观规律的条件下, 不断创新, 拉近新闻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也只有在提升自己创新意识的基础上, 才能提高电视新闻的收视率, 并为今后的电视新闻发展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红.电视新闻编辑创新能力的探析[J].东南传播, 2010, (5) :155-156.

[2]刘荟.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及手段[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自己身在其中而无法保持冷静, 而且受到视野的限制。编辑所处的位置相对就显得比较超脱, 大部分都是站在全局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在把握报纸的报道立场和原则过程中会更加到位, 针对同类情况也具备更多相关的经验, 所以, 很有可能看到记者还没有意识到的问题, 从新闻素材中找出其存在的价值, 从而找到更佳的报道位置。

2 新闻编辑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的新闻编辑工作来分析, 新闻播出和出版的时效性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 新闻编辑工作的时间被压缩的很短, 在这个短暂的时间内, 不仅需要达到时效性的相关要求, 而且也需要使新闻编辑的准确有效得到保障, 在这种情况下, 新闻编辑工作出现问题就成为必然。针对其所出现的问题, 我们应该针对其原因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 然后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逐一解决, 并且在此基础上, 逐渐形成新闻编辑工作的要点, 从而使今后新闻编辑工作能够与时代的发展相互适应, 达到新闻工作的目标。当前, 新闻编辑工作存在以下几

[3]邹纯洁.电视新闻编辑在和谐社会下如何创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4]费敏.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18) :

(山东省苍广播电视台, 山东临沂277700)

方面的问题:

2.1 新闻编辑工作缺乏连续性和互动性

当前, 在新闻必出和出版的过程中, 因为新闻媒体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在新闻播出中, 现场直播已经逐渐成为其重要形式, 这样一来, 新闻编辑就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怎么样能够在短时间内及时有效地编辑已经成为重点问题。与此同时, 新闻编辑工作的连续性和互动性也不会做的很好。

2.2 新闻编辑工作与新闻采编被人为分离

在大部分电视台和编辑部中, 新闻编辑工作和新闻采编工作所属的部门是完全不同的, 在这种情况下, 新闻编辑工作和新闻采编工作不能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相互促进, 相互作用, 这样尽管对两个部门的独立运作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但是却基本上无法保证其时效性, 并且针对同一新闻事件在看法上也会出现不同意见, 容易产生矛盾。

2.3 新闻编辑工作人员看待问题的视角不够全面

新闻编辑工作是需要在编辑人员的基础上得以完成的, 新闻编辑工作人员视角在新闻播出和出版过程中的准确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站在当前情况来分析, 尽管新闻在播出和出版过程中不存在政治性错误, 但是在具体问题视角上, 却还不能达到要求。

3 解决新闻编辑工作存在问题的具体措施分析

3.1 新闻编辑要提高思想认识

新闻编辑养成创新能力的基础就是提高思想认识。要提高思想认识, 是以稳定扎实深入的理论知识为基础的, 同时深入的理论学习也是新闻编辑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 因此电视新闻编辑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认真地学习理论知识, 努力的培养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桥梁纽带作用, 通过丰富具体生动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 及时正确地传达着党对人民的关怀以及党的方针政策。因此, 新闻编辑的思想认识的提高, 可以促进电视新闻的传播, 也可以很快的达到既定的传宣目标。

3.2 注重平时经验的积累与升华

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 新事物不断涌现, 信息交流的增强, 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新闻编辑必须具有创新能力, 只有这样, 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具有创新能力的新闻编辑不仅要具有适应新闻内容创新的过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洞察社会的特有视觉和方法的能力, 还要把握新闻发展趋势的创新能力等。因此, 新闻编辑要勤于思考, 善于解析新闻事件, 而且还要时刻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工作的复杂性。这就需要新闻编辑要注重平时经验的积累和升华。有敏锐的观察力, 良好的价值观和庞大的知识面。

3.3 强化创新意识

新闻编辑是一种信息的选择、加工、组织和传播的过程, 一种创造性劳动, 因此编辑要不断创新, 不断探索, 只有这样才能紧紧抓住受众的心理, 使电视新闻按照受众的心理要求而新意层出不穷, 进而将受众紧紧地吸引在电视新闻中。

3.4 增强政治素养

政治素养对于新闻编辑来说是一种基本的能力, 作为电视新闻编辑吗, 必须具备鲜明的政治立场, 坚持党的正确理论导向, 还要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 把当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将自己的主观倾向溶于客观的报道之中。因此媒体只有不断的提高编辑、记者的政治素养, 才能保证新闻的内容严谨可信。

3.5 生活素材的积累

创新是新闻的灵魂, 作为新闻编辑应该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这种创新意识要求各种宣传机构的新闻编辑深入到广大人民的生活当中, 不断的积累生活素材, 进行各种知识的储备, 才能在编写新闻时得心应手。

4 做好新闻编辑工作的要点分析

实践证明, 要想做好新闻编辑工作, 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具备四个方面的能力, 这四方面的能力是做好新闻编辑工作的要点, 有效保证新闻编辑工作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做好新闻编辑工作的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新闻编辑工作必须要有较强的驾驭文字的能力

新闻编辑工作主要就是从事文字编辑工作, 及时电视媒体中的声音和影像资料, 在最后的编辑中也要落实到文字上, 所以, 新闻编辑工作的要点在于必须要有驾驭文字的能力, 使新闻编辑过程能够快速有效。

4.2 新闻编辑工作必须要有灵活运用文字的能力

新闻编辑工作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观点和结论需要有灵活的文字能够展现出来, 对于从事新闻编辑的工作人员来说, 具备灵活运用文字的能力很重要。灵活运用文字成为了新闻编辑的重要工作之一。

4.3 新闻编辑工作必须要有抓住热点和围绕热点的能力

对于新闻编辑工作来讲, 必须要保证新闻报道能够有足够的热点, 使新闻能够发挥其属性及其积极作用。所以, 新闻编辑工作要具有抓住热点的能力, 并能够围绕热点进行进一步的深度发掘, 使新闻更具价值。

4.4 新闻编辑工作必须要有过硬的组稿和策划能力

在新闻采编新闻编辑工作是对新闻采编带回来的原始素材进行整合与提炼, 并根据新闻要求, 给新闻采编人员提出具体的采编要求。所以, 对于新闻编辑工作而言, 过硬的组稿和策划能力是做好信新闻编辑工作的关键。

摘要:当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新闻工作自身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在新闻工作中, 为了可以使新闻的及时有效得到有效地保障, 通常都会在新闻播出或者出版之前整理和编辑新闻素材, 这个整理和编辑的过程就成为新闻编辑。本文针对新闻编辑的要点进行相应的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新闻编辑,要点

参考文献

[1]杨化平.新闻编辑应具备的素质[J].才智.2011 (11)

[2]张志坚.浅析新闻编辑学[J].才智.2009 (25)

[3]乔爱玲.浅议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新闻编辑[J].华章.2011 (04)

[4]杨雪梅.浅说现代新闻编辑六种能力的培养[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7 (05)

[5]陈浩楠.浅谈新闻编辑的职责[J].大庆社会科学.2008 (05)

WORD长文档编辑要点 篇3

关键词 Word 样式 多级列表 域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Microsoft Word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款文章处理应用程序。利用Word提供的功能,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创建优雅而专业的文档,尤其在创建长文档、复杂文档时其优势更明显。为此,Microsoft Word是现今最流行的文字编辑程序,下文Word均指Microsoft Word。长文档,如毕业论文、书籍等编辑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有:长文档分章分节,目录自动生成,参考文献自动生成,文本样式的整体控制,公式、图片的自动编号等。后文将介绍如何使用Word实现这些功能。

1长文档编辑要点

长文档通常包含丰富的内容,通过对文档分章节利于文档写作也利于读者阅读理解。长文档通常包含丰富的目录信息,Word提供了多级标题与目录自动生成功能来完成该功能。多级标题的正确设置是文档目录自动生成的前提。通过开始->多级列表->定义新的多级列表,在弹出的表单中可以单击选中需要修改的列表级别,通过下拉列表框可以选择需要的编号样式等。最后设置好的多级列表样式在表单正中提供预览。通过引用->目录->插入目录,可打开目录生成表单,在该表单中可选择需要在目录中显示的列表的级别,从而控制目录的详细程度。此外设置好多级列表的长文档,可以打开文档结构图,可以方便在各小节间快速跳转。进入Word的大纲视图模式,可以快速的整章、整节移动、删除、复制文档,对长文档编辑非常有利。

文档各部分采用丰富的格式能使文档美观,便于阅读,Word提供了丰富的表单、按钮用于设置文档的字体、行间距、底色等格式细节。但逐一设置过于繁琐,Word提供的格式刷,可以迅速的将已有格式应用到新的文本上。格式刷单击可以复制格式一次,而格式刷双击能复制格式多次。当然最方便的是通过Word提供的样式来完成文档风格的统一。可以选中已设置好格式的文本,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里面选择将选择内容另存为新快速样式,并对其编辑,并设置快捷键。可以对正文、摘要、参考文献等分别建立快速样式,在随后的文本编辑中,选中文本,使用对应的快捷键即可迅速调整文本样式。通过样式创建的长文档的最大好处是,通过一次修改样式包含的格式细节,可以调整整个文档中运用该样式的文本,因此对长文档编辑非常有利。

论文撰写中引文标注的准确与否关系到科学论文的严谨性和可信度,因此这一工作非常重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篇学位论文中分析引用文献的数量往往反映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引文注明了重要参考资料,辅助读者理解报道内容。科技论文的撰写,尤其是综述文章、专著和硕、博士学位论文的撰写,文献引用量大,引文的整理、标注和顺序排列,格式调整的工作量巨大。而且论文撰写过程中,需反复修改,引文的顺序必然引起变动。投稿时,不同杂志期刊对于参考文献的排列又有不同的要求,这使得引文的整理、标注及排序工作难度加大。Word提供了插入尾注、脚注的功能可以完成参考文献的自动排序及交叉引用。也可以采用更专业的参考文献编辑软件如Endnote、NoteExpress等。

文档编辑中通常需要对图片、公式等自动编号,便于交叉引用。以图片编号为例,可右击需编号的图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里面单击插入题注打开题注对话框,进行对应格式选择即可完成图片自动编号。题注中的编号以及交叉引用的编号均为一种域。域是文档中的变量,域中存放了域类型以及域代码所代表的关键信息。长文档编辑中的许多复杂工作,如页码、参考文献编号、多级标题编号、图标公式题注、邮件合并等均可通过域自动完成。

Word的菜单、按钮很丰富,但使用快捷键能让编辑文档更轻松高效。如CTRL+A表示全选,CTRL+S保存文本,CTRL+E段落局中对齐,CTRL+F查找等。Word 2007提供了更统一的快捷键,点击ALT键,菜单栏会弹出打开各菜单对应的字母或数字,点击这些数字,能打该菜单开对应的子面板,而且子面板上的每一个按钮均提供了调用的字母或数字。如依次按下ALT、H、V、P可以完成粘贴功能与CTRL+V快捷键等价。此外Word也可以自定义快捷键,使文档编辑更容易。

2结论

本文介绍了Word文档编辑中的常见功能,花较少时间练习这些功能能为文档编辑工作节省大量时间。掌握这些功,能高效率完成长文档的编辑,使工作人员从繁琐的格式编辑中解放出来,专心于文档内容的写作。

参考文献

[1] 许晞. 使用多级标题提高长文档编辑效率.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5(36): 228-229.

[2] 楚叶峰,周海涛. Word2007在长篇文档编辑中的几个技巧. 长春大学学报, 2013(02): 241-245.

[3] 王殿佑.NoteExpress 在参考文献编辑加工中的应用. 编辑学报, 2010. 6: 525-527.

新闻编辑要点 篇4

 采编合一:采访与编辑工作不作严格区分,从业人员身兼记者编辑两职  采编分离:采访与编辑工作严格分开,从业人员只任其一职

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与作用:

1.报纸编辑把握报纸的总体设计和总指导;

2.报纸编辑是把报社各项采编业务的集大成和总把关;

3.报纸编辑工作是新闻素材料变成新闻成品的“再创作”;

4.报纸编辑用各种体裁和版面编排手段替报纸发言。

新闻媒介的定位:(1.媒介的服务对象是谁?2.媒介为这些服务对象做什么?)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指的是媒介的目标受众。

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指确定媒介所要担负的职能和所要发挥的功用,是立足于受众需求和传播目的对媒介产品的决策。媒介定位的客观依据:媒介生存环境和内部环境中各项因素的变化是媒介定位的客观依据。

新闻报道策划的定义:

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编辑通过对新闻资源的开发与配置,实现最佳传播效果的创造性活动。

新闻报道策划的主要内容包括:选题决策、报道方案设计、在报道实施过程中接受反馈并修正设计方案。

新闻报道策划的主要类型:

A、根据报道客体的发生状态划分——可预见性策划、非可预见性策划

B、根据报道策划的运行时态划分——周期性策划、非周期性策划

C、根据报道策划的运行方式划分——独立型策划、非独立型策划

分析与选择选择新闻稿件的意义:

1)有助于落实新闻媒体的编辑方针

2)有助于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

3)有助于新闻稿件合乎新闻媒体的容量要求

分析与选择新闻稿件的程序:

1)初选(粗选)——各部门编辑执行

2)复选(精选)——版面主编执行

3)定选——总编辑、编委会执行 新闻价值分析:是案件、新意、重要、接近、显著

新闻稿件的修改要求:

1)新闻事实的核实与订正

2)新闻稿件中的立场观点修正 新闻事实报道(校正)的基本要求:真实、准确、科学、统一、清楚

(如何发现稿件中的疑点?)新闻事实的核实与修正的主要方法:分析法、核对法、调查法。

(辞章修饰的基本方法)修改新闻稿件的具体方法:校正、压缩、增补、改写 新闻标题的定义:新闻标题是用以揭示、评价新闻内容的一段最简短的文字。新闻标题的功能:

1)对报纸上的新闻进行划分与组

2)揭示新闻内容

3)评价新闻内容

4)吸引读者阅读

5)美化版面并表现报纸的风格

新闻标题的种类:

根据标题与稿件的关系:1.多篇新闻共有的题2.单篇新闻的标题

以标题的内容特点划分:1.实题2.虚题 标题新闻特点:

a)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言简意赅。

b)具备标题的结构与特点 c)版面位置灵活自由

制作标题的步骤:

制作标题一般需经过读稿、命意、立言、修正四个步骤。

从操作层面上看新闻标题的制作也可分四步:

1)从新闻中选择列入标题的内容

2)确定标题的立场态度和感情色

3)确定标题的结构与表现手法

4)锤炼标题的文字

报纸上常见的图片种类:照片、漫画、图示、图饰

稿件的组合方式:同题组合;专栏组合;集中编排

稿件发展方式(方法):配评论、加按语、配资料、配新闻

报纸版面应具有的功能:

A、导读功能——方便与引导读者阅读

B、导向功能——以特殊的版面语言表现立场、态度和感情

电视新闻编辑 篇5

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二、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三、什么是电视新闻编辑? 第一,电视新闻编辑是电视新闻节目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工种。作为一个工种而言,电视新闻编辑是节目的把关者、生产者与播出者。他负责节目的构思、采访、后期剪辑、合成等一系列的工作,甚至,还有可能负责节目的经营。

第二,电视新闻编辑是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节目的制作环节而言,电视新闻编辑主要是指电视新闻节目的后期制作阶段。

因此,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是节目艺术和电视技术二者的结合。

四、所谓大编辑部机制,就是把整个频道、整个节目甚至一次报道都当作一个有机的系统,以整个频道、节目甚至一次报道为管理单元,由一个大编辑部来对新闻资源进行统一协调、配置,统一策划,统一调度,进行新闻素材采集工作,将反映同一内容却不同角度的节目同归在一个频道或一个节目、一次报道中,使节目的制播充分体现一种整体性,展现新闻的深度性和深刻性。

五、栏目及其基本特征 所谓栏目,是由固定主持人主持、内容主题明确、风格和形式统一、定时定量定期播出的节目单位。

栏目的基本特征是:固定的节目主持人;定时定量定期播出,定时就是固定的播出时间,定量就是固定的时间长度,定期就是固定的播出频率;相对稳定的节目定位;固定的目标收视群体;统一的风格和形式。第二章

一、电视的构成元素包括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

二、视觉元素包含的内容及其功

能或作用

视觉影像是电视对受众最具冲击力的传播手段。在电视屏幕上,视觉元素有着非常丰富的表现形态。视觉元素主要包含:

1、画面画面就是记录新闻事件有关信息的动态影像。

作用:(1)再现。第一,再现现场(现场环境),以现场视角去报道新闻,用纪实的手法去拍摄新闻。第二,再现过程(关键情节),情节是新闻事件的主体,而那些能够反映事件核心进程和本质特征的关键情节更是新闻报道的主体,当然也是电视画面展现的重点。第三,再现细节,细节能够揭示事件表面背后的隐藏信息,能够昭示人物内心丰富的情感。例如:报道中人物的手势、动作、神态、表情、语气、语调等。(2)实证。电视画面因其直观性、连续性而具有很强的实证功能。(3)表意。画面的组接可以产生新的意义。

2、屏幕文字(字幕)字幕是很重要的视觉符号,虽然附属于画面却具有独立的表意功能,能有效弥补画面信息传达方面的不足。

字幕的功能 :(1)提示(新闻标题、要点提示)强调性字幕,主要是对画面或语言解说所表达的意义、重要论点等的强调,以引起观众的注意。(2)补充说明性字幕,主要是对画面作辅助性介绍。如人物身份、时间、地点等事实要素(3)传递新信息(最常见的形式就是屏幕下方的滚动字幕新闻)信息性字幕,主要是作为一种独立的单元传达某种相对完整的信息

3、图表、图形和动画

对于一些抽象的数字、地理方位或者新闻人物、新闻事件之间复杂的关系等,光靠语言、画面和文字无法解释清楚,或者不便于受众理解,这时就需要绘制一些图表、图形,甚至要制作动画来加以形象化处理。

4、照片或者与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有关的实物资料

有些新闻事件,当时没有拍摄下来,通过电视画面显然无法表现。这时可以借助一些相关的照片或者实物资料。

三、听觉元素包含的内容及其功

能或作用

(一)人物同期声人物同期声是指在拍摄新闻时同步采录的人物讲话。采访形式出现,包括记者的现场报道、与采访对象的谈话、人物的讲话。

人物同期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增加新闻的真实性和权威性。2个性化的同期声语言。

3通过同期声的追述可以表现过去的形象。(二)环境效果声

环境效果声也称为实况音响或者背景声。体现现场环境表意性

比如公鸡打鸣,狗的叫声,救护车的嘶鸣,钟表的滴答声等。(三)旁白解说

旁白解说主要通过记者或播音员的有声语言来表述新闻事件。它主要用来解释、议论、介绍背景、表达作者观点、补充画面表达多义性的不足等。

(四)音乐包括有声源音乐和无声源音乐,在专题片渲染情绪、烘托主题时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电视新闻节目主要分为三类:

(一)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是电视新闻中最常见的节目形态,在真实、客观的基点上,旨在迅速、广泛、简短地报道国内外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件通常,是电视新闻报道的尖兵。由于它天天同受众见面,影响面广,人们习惯地称为电视新闻,即狭义的电视新闻。

特点:

1、快。如何实现快?第一,第一时间的快速反应,抓核心要素报道;第二,利用编排手段,敢于突破常规,尽快播发;第三,利用技术手段,比如,直播手段,口播报道,飞字幕;第四,报道手段,变结论式报道为进程式报道,在事件还没有最终结果的情况下,随时报道最新进展,利用电视的优势及时追踪报道。

2、短。

3、活。电视新闻节目的分类:(分三类): ·消息类分为口头报道、图像新闻与图片新闻、电话采访与连线、字幕新闻 ·专题类分为专题报道、深度报道 ·评论类

(二)电视新闻专题是就某一新闻题材所做的充分报道,这种报道比较详尽而且有深度。它或对新闻事实做出比较详细、系

统的解释和分析,或对新闻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追踪报道。在时效上,它和消息最为接近,是报道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内容上,它是消息类新闻简要报道的延伸、扩充,是较为全面、深入的报道。

(三)评论类电视新闻是评论者、评论集体或电视机构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问题或社会现象表示的意见和态度。

五、深度报道,顾名思义,是一种全面、深入的新闻报道形式。它不仅交代事实,更侧重于揭示、说明事实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及其后果,它对事实进行解释、分析,使受众对新闻事实的本质与意义有全面、纵深的理解。第三章

一、新闻信息的六大构成要素是我们判断新闻价值的主要信号:五个W(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为何)和一个H(如何)-----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What)、原因(Why)、过程(How)

二、显性信息和隐形信息

1、显性信息显而易见,比较容易确认;构成新闻必不可少的基本元素 :“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

隐形信息需要对新闻事实做进一步的深入挖掘 ;隐藏在事实的表象之下: “为何(Why)”,“如何(How)”

三、新闻价值判断的两个维度:

1、绝对价值——透过新闻事实本身所传达出来的原生信息考察其作为“新闻”所具有的基本价值

2、相对价值——将单一的新闻事件放到整体的传播环境中去考察,衡量其在整个传播环境中所具有的价值

3、绝对价值和相对价值的统一

四、判断新闻的价值标准一般有:时效性(包括时间性与新鲜性两层意思。·时间性:发生与被报道之间的时间差。时差越小,时间性越强。信息时代,要力争在第一时间发出报道。新闻事业发展史即是争取时间性的历史。·新鲜性:新闻报道的新鲜感,表现在内容、视角、切入点、形式、主题等方面)、重要性(事实对人民群众的利益、党和国家的工作及国际政治生活、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影响的大小)、显著性(是指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具有引人注目、非同一般的意义)、接近性(核心是指新闻事实与共同主体特别是接

收主体的各种“距离”关系)、趣味性(奇特反常幽默的新闻事实具有令人喜闻乐见的意义)。

五、对新闻的绝对价值产生修正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受众、目的、语境。第四章

一、导语的功能

导语是新闻的开头,是新闻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导语往往以主持人(播音员、记者)图像口播的形式出现。导语的两个基本功能:吸引受众和揭示主旨。

二、正文写作的结构

正文是对导语的深化和补充。它要对导语中涉及的新闻要素做进一步的注释和充实,对导语中没有涉及的新闻要素要做交代和说明。电视新闻正文写作的手段不仅仅是文字,还包括现场画面、同期声等声像手段。结构:按照逻辑顺序展开的结构、按照时间顺序展开的结构、混合式结构

三、电视新闻报道中细节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报道的可信度和真实性(2)揭示主题

(3)表现情感、塑造形象(4)渲染气氛(5)增强可视性

四、电视新闻中背景材料的运用要注意的方面

1、服从主题的需要。背景是依附于主题而存在的,所以背景的运用要根据主题的需要,要简明扼要而不喧宾夺主,如果面面俱到,反而会冲淡主题,给人以主次不分之感。

2、立足于释疑解惑

3、与报道主体有机结合。第一,紧扣主体,服从并服务于主体表现的需要;第二,背景材料的选择要精当,不能不加选择地一股脑儿往上搬;第三,背景的运用要灵活,要有机地分散到报道的不同部分,大段的背景会打断报道主体发展的逻辑线索。第五章

好的故事应具备哪些特质?

1、好的故事以“人”为灵魂

对于受众来说,“人”总是新闻报道中最

富感染力的因素之一。在一个故事化的电视新闻报道中,我们所见到的“人”,应当是具体的、鲜活的。

2、好的故事以“情节”为主体好的情节一般具有如下特质: 一是新闻主角的代表性言语和行动; 二是典型的时空环境;

三是新闻主角的言行与典型环境之间的戏剧冲突

3、好的故事以“细节”为血肉 一是细节首先是可视的形象 二是细节折射事件的本质三是细节往往是情节中的兴奋点

4、好的故事有戏剧冲突

一个好的新闻故事应当具备一定程度的戏剧冲突,只不过产生这种冲突的矛盾主体都是真实存在的第六章

一、电视新闻栏目编辑的基本意

(一)全局意识全局意识是栏目编辑意识的宏观体现

1、宏观传播环境

国家的法律法规、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党和政府一段时期的工作重心;一段时期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2、本媒体一段时期的传播重点

3、新闻栏目的整体布局

(二)责任意识栏目编辑要时刻考虑新闻传播的社会效益要坚持原则,吃透两头;要维护个人权益;要防止不良模仿平衡意识

(三)平衡意识是大局观的另一种表现地域的平衡,领域的平衡,形式的平衡,力度的平衡,观点的平衡,热度的平衡

(四)栏目意识

1、注重对栏目风格的凸显

2、着力于栏目整体形象的塑造

3、增强竞争意识、展现栏目实力

(五)人本意识

1、受众意识

(1)栏目设置栏目的定位、题材的选择、表现的手段

节目处理抓住百姓关注的新闻点,突出新闻与百姓的关联性;用具体的形象和生动的语言解释专业内容

2、人文关怀

(六)评论意识

新闻不仅要提供关于事件的客观信息,而且要提供关于事件的意见性信息 新闻评论是媒介树立权威、引导舆论的重要手段

栏目编辑应当善于利用电视新闻的传播手段为评论服务 第七章

一、新闻策划是对于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报道方式、形式、程序、时机、角度等的策划。

二、新闻报道常见的形式(1)集中式 好的报道角度 一定的规模(2)连续式 追踪报道 系列报道(3)特别报道 特别的时间 特别的形态 特别的组织

(4)日常的单篇报道

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阶段:制片人、策划、责任编辑、记者、编辑、撰稿、摄影师、灯光师、字幕员、美工、主持人。·主持人、播音员、主播三者的不同:播音员的主要任务是将节目的文字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传播出去,放置解说词的配音,每条新闻的导语以及现场播报。主持人的任务处理将游资语言转换成有声语言外,还要参与到节目的策划、撰稿、现场采访等环节中区。主播是整个新闻节目的把关者,不仅参与新闻节目制作的每一个环节,而却具有最终的决定权。

电视新闻节目的播出(录制)阶段:导播、现场导演、视频切换、音频切换、摄影师、灯光师。

电视新闻节目编辑流程:分为两类,一类是日播或周播的常规电视新闻节目:

(一)常规电视新闻节目:.策划阶段。确定选题应考虑的原则:1.注意新闻选题的新闻价值。要符合新闻价值的五要素,即新鲜性、重大性、异常性、接近性、趣味性。2.注意舆论导线的需要。任何一个时期的社会

都有自己的主流意识形态,发挥自己的“喉舌”作用,合理引导群众,有效实现自己的传播意图。3.注意受众的需求。一是对信息的需求,二是对知识的渴求,三是娱乐需求,四是生活需求,4.密切关注其他媒体的报道。当代新闻媒体的竞争无外乎就是“快”“准”。新闻素材采集阶段。后期编辑阶段。成片的送审与播出阶段。一类的大型专题直播节目。1.确定选题;2.前期准备;3.直播方案申报;4.构建直播团队;5.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6.直播现场的设计与考察;7.工作台本的制定;8.直播准备阶段;9.现场直播。·电视纪录片编辑能力训练

一、获取选题

(一)获取选题的路径

1.来自上级布置的任务和集中策划。2.来自其他的媒体; 3.来自观众;

4.来自编导生活中的发现和感悟。

(二)题材的价值标准 1.是否具有史料记载的价值; 2.是否具有社会普遍性; 3.是否具有人情味 4.是否新鲜,具有趣味性

(三)题材选取的实务化过程

·调查时步骤:1.了解相关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知识。2.查找观摩相同题材或相似题材的同类型片子。3.深入拍摄现场实地研究。

·调查手段:1.现场调查;2.采访谈话,社会中对立的两极,对于某个问题持完全不同观点的人士;4.拍摄地当地的居民好了解情况的群众;5.某领域权威的领导或专家。·调查那内容。

(四)影响选题的因素

1.创作者的知识结构和对同题材的把握

能力。2.观众的审美期待和欣赏趣味。3.题才的内在意义和价值。4.题材的可拍性。

二、组织创作团队

三、策划文案写作

(一)拍摄计划书

(二)拍摄大纲

(三)拍摄进度表

(四)设备清单

(五)预算草案

四、物资准备

(一)摄影录音器材的准备

1.电视摄影机,2.三角架.3.监视器4.收音话筒

(二)摄制组成员食宿和交通的安排

五、实训练习第六章

专题片和纪录片的关系:电视专题片是中国电视界一个约定俗称的名称。目前在国内,电视纪录片和电视专题二者之间的关系以“等同说”“从属说”“独立说”“怪胎说”等说法为代表。电视专题片的类型:

(一)按专题片的内容划分人文类、社会报道类、自然环境类。

(二)按专题片的风格划分为纪实类与写意类,中央电视台教社衷心主任高峰将专题片分为纪实类、表现类、思辨类。

(三)按专题片的结构分旁白加画面的主观式、由采访构成的采访式、既无旁白也无采访的纯观察式、由拍摄者与被拍摄者互动构成的反射式。

新闻采访与编辑 篇6

媒介定位与报纸设计

第一节 媒介定位

一、媒介定位的含义

“定位”的由来:定位就是为产品在潜在顾客的大脑中确定一个合适的位置。(1969年,由艾尔·里斯和杰克·屈劳特提出。)媒介定位,就是媒介如何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抢占媒介市场,形成媒介风格的一种策略

一、媒介定位要解决两个问题

1、媒介的服务对象是谁?受众定位

2、媒介为服务对象做什么?功能定位

3、媒介定位的客观依据:报纸行业的发展状况、读者、媒介制度和政策环境

4、广告市场

二、受众定位

1、大众传媒受众的变化趋势 大 众

小 众(分 众)

广 播

窄播

在传媒市场发育很低,媒介数量很少的时候,报纸的受众定位是可以很模糊的。随着媒体市场的发展,媒体数量的空前增多,媒介市场细分就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以模糊的受众定位要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中很难想像的。想以所有的人为读者,最终可能是失去所有的读者。

2、受众定位的内容

分析目标市场中读者状况,确定目标读者,把读者的主要特征描述出来。

读者规模、人口特征(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收入、消费能力、家庭状况等)阅读习惯及生活方式(读报时间、读报程度、阅读偏好、对广告的关注度和态度、生活追求)

3、受众定位注意之处:

一方面切忌贪大求全。另一方面要考虑读者的商业价值。从商业角度看,最成功的媒体可能不是发行量最大的媒体而是以强势读者为主体的报纸。

三、功能定位

1、功能定位的含义:

指的是确定媒介所要担负的职能和所要发挥的功用,是为满足受众需求和实现传播目的而对媒介产品进行决策。

2、新闻媒体的主要功能

传播信息、宣传思想、舆论监督、传授知识、提供娱乐、刊播广告

第二节 报纸设计

一、报纸的特点与结构

1报纸的特点 出版的周期性——时效特点

纸质印刷——容量特点

以文字语言为主——信息特点

采用视觉性非语言符号——形象特点 人工进行发行——传播范围有限性特点

二、报纸的编辑方针

编辑方针——根据办报方针对报纸编辑工作作出的决策,它规定了报纸的读者对象、传播内容、报纸水准与风格特色,是报纸编辑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

1.、编辑方针内容之一——确定目标读者的总体范围

找出读者群中的主体是哪类人、次要的读者是那类人、报纸的读者对象

2、编辑方针内容之二——新闻传播的内容

报纸新闻传播内容表现为报道面的大小,包括报道对象、报道领域、报道区域

3、编辑方针内容之三——报纸的水准 思想水平、文化水平、专业技术水平

4、编辑方针内容之四——报纸的风格特色

报纸的整体结构、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版面形象等综合表现出的格调和特点。报纸的风格特色取决于报纸的性质、办报宗旨、读者对象

三、报纸设计

报纸设计——报纸编辑根据报纸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在确定编辑方针的前提下,对报纸的规模、结构和形象进行整体设计

1、报纸发展条件决定报纸的设计 报纸发展条件分析

外部环境因素:读者、控制者、广告客户、传通中介、竞争者

内部条件因素:“硬件”——资产、设备、技术条件、“软件”——人才、机制、管理能力、传播符号

2、报纸设计的内容

总体设计:版面总量:注意:总体设计要体现报纸定位;要充分考虑读者对象的阅读需求

局部设计:全部版面的分工与组合:确定各版的读者定位及编排思想;确定各版名称、报道范围和重点;确定版中各主要专栏名称、内容、篇幅、体裁、风格等。确定各版的版式特点和风格特色;确定广告在各版中的篇幅和位置及广告的类型等。

3、报纸设计的操作过程及技巧 操作过程

第一阶段——策划预备、第二阶段——方案设计、第三阶段——方案试行 第一阶段——策划预备

时间:从萌生策划意图到方案设计之前

工作:进行调研,了解报纸的生存环境,细分市场,发展空间,其中最重要的是收集相关信息。

信息收集:外部信息:读者信息、控制者信息、竞争者信息、相关产业信息

内部信息:资产信息、技术信息、人才信息、管理信息

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外出走访调查、读者抽样调查、召开座谈会、公开征集意见和建议、内部个别交谈、文献研究

读者调查

(一)读者调查指标 A、宏观指标 :

1、目标市场总体读者数量:

2、目标读者数量

3、期望读者数量

4、认知读者数

5、购买读者数量

6、习惯购买读者数量

7、忠诚读者数量

8、目标市场上读者的读报时间

9、读者阅读时长

10、阅读地点

11、目标市场阅读率

12、订阅率

13、阅读动机

14、内容偏好阶梯

B、读者人口学特征指标

1、读者性别构成2、平均年龄(用年龄区间可能会更好一些)

3、学历构成4、职业状况

5、收入情况

6、婚姻状况

7、家庭结构:这个指标容易遗漏,但很重要。

C、读者消费习惯指标

1、文化消费占总支出比例

2、媒介产品消费占总支出的比例

3、购买决定权状况

4、阅读来源

5、家庭消费分配情况

(二)现代常用的受众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通过统一设计的问卷来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征询意见的一种资料收集方法。

2、访谈:调查人员通过有计划地与被调查对象进行口头交谈,以了解有关情况的一种方法。

3、田野调查,即实地观察法,是指调查者带有明确目的,凭借自己的感觉器官及其辅助工具,直接从社会生活的现场收集资料的调查研究方法。

(三)读者调查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调查是一项科学严密的技术,因此,媒介调查最好请专业调查机构独立进行,以确保抽样的科学,尽可能降低误差。

2、调查中要给受访者给予最大的尊重。

3、访谈中要对象的选择要注意科学性

报摊调查

一、报摊调查的意义

报摊是我国目前报纸发行的主渠道,要了解一个地区的报业市场,除了对终端用户的调查外,对报摊的调查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更重要的是,相对于读者调查来说,对报摊这一发行中间环节的调查成本更低,更简便易行,调查的操作性更强。我们通过报摊调查,可以迅速的掌握当地报纸的市场表现及调整办报策略的方式。

二、报摊调查的目的

(一)摸清报摊这一发行环节的运行方式及特点

1、报摊主为什么进一份报纸而不进另外一份报纸?

2、报摊主的决策动机是什么?

3、什么样的发行策略最能够取得报摊主的配合?

4、什么情况之下,报摊主会主动推销一份报纸?

5、报摊主对待新进入报纸的销售态度是怎样的?

6、报摊主进行进货决策时候的心理变量有哪些?

(二)摸清一些报刊在报摊上的表现情况

三、报摊调查的常用指标:

(一)报摊主的人口学特征指标:

1、年龄;

2、性别;

3、文化程度;

4、户口所在地;

5、收入状况;

6、经营年限;

7、摊主人数;

8、从业经历;

(二)报摊营业时间

1、平时营业时间;

2、双休日营业时间;

3、摊主希望的报纸上摊时间;

(三)报摊性质

1、个体;

2、邮局报亭;

3、隶属于某媒体

(四)报摊位置及周边环境

是否是公交车站边;是否在火车站;是否在长途汽车站;居民小区;集市、文化教育单位附近

(五)上摊报纸种类

(六)具体媒体报摊表现指标

1、报纸来源:邮局、报社、报头

2、覆盖率:某报在所调查报摊中的覆盖情况

3、进货量:报摊每次进某报的数量,是零售终端销售信心和报社发行政策的综合体现。

4、实销量:该摊每天实际销售该报数量

5、理想状态增进量:指在可以完全退报、按时退报情况下报摊主愿意增加进报的数量。考察报纸潜在销售空间,反映读者对报纸的认可程度。

6、周最佳销售时间:一份报纸在每周哪天卖得最好。

7、日最佳销售时间:一份报纸在每天哪个时间段卖得最好。

8、各类报纸上摊时间

9、各类报纸的售完时间

10、该摊上卖得最好的报纸是哪些?

11、摊主认为报纸最好的促销方式是:(1)买报赠报;(2)随报赠送礼品,(3)赠送抽奖卡。

12、摊主认为可能影响报纸销售的因素

价格;内容;知名度;外观;促俏活动;版面数量;开张大小;纸张情况;印刷情况;头版版面编排情况等

13、报摊主的销售动力

第二阶段:方案设计

确定目标读者、制定编辑方针 设计报纸方案 方案优选

第三阶段:方案试行

1、慎重选择试刊的内容: 优先选择最重要的、新增设的版面进行试刊

2、慎重选择试刊的时间:不宜选择有重要活动、会议或者节假日等特殊的时间试刊

3、适当把握试刊的次数:新创办的报纸尽可能多试刊几次,改版的报纸视人力财力物力而定,一般2—4次为宜

4、广泛征求意见,修正设计方案: 试刊的报纸可适当增加印数,赠有关领导、专家、读者阅读,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

二、设计方案

内容方案要写清创办或改进一张报纸的以下方面:

1、必要性:

2、可行性:

3、操作方法:包括读者定位、基本编辑思想、版面结构安排、栏目设置等等。这其中,版面结构的设计最为重要。每一个版的定位必须明确。

设计与优选方案的操作事项

鉴别、筛选;创意、设计;协调、完善;比较、优选

第三章

新闻报道策划

第一节 新闻策划概论

一、含义与作用

1、含义:

是指编采人员对新闻业务活动进行有创意的谋划与设计,目的是更好地配置与运用新闻资源,使报道更具特色,取得更佳的社会效果

2、作用:树立品牌、提升影响力、吸引广告客户

3、展开层面:宏观层面:新闻媒介的定位与整体方针的确定、中观层面:媒介单元的设计与管理、微观层面:某一时期某一热点问题和事件的报道

二、由争议走向共识

1、认同过程

“新闻策划”被新闻媒介认同始于1993年左右;

其后,众多媒体增强了策划意识,推出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报道;

同时,理论界也涌现出了大量相关论文;

到1996年“新闻策划”这一概念渐成热点,各种学术观点迭出。所有媒体无一例外,均卷入“策划”这一漩涡之中。

2、新闻策划的具体表现

(1)从中心工作报道、重大事件报道、热点新闻报道到舆论监督报道的策划直至通常情况下的策划,可谓应有尽有。

(2)反映在版式安排上,则出现了大办专版、特刊的热潮。

(3)报纸分工走向细分化,分类新闻纷纷出笼,众多报纸推出了诸如:社会新闻、体育新闻、财经新闻、娱乐新闻等专版。

(4)一些都市报更将社会新闻细分为:热线新闻、民生新闻、警方新闻、都市新闻等更专的版面。

(5)各电视台纷纷实行制片人制,各种类型与规模的策划会成为行动的先导。(6)一些知名专家、报人成为“抢手货”,成为各媒体参与策划的座上宾。(7)针对重大事件、重要节日推出的特刊在上个世纪之交更可谓是中国报业的一大亮点。

(《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等纷纷推出多达两百版的“千禧年特刊”,开中国报界之先河。)

三、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

1、所谓策划新闻,是为达到某种宣传效果或者是社会效果,而人为地策划一起可供媒体报道的事件。

2、与新闻策划的区别:

前者是对客观发生的新闻事件的有效和充分地利用;后者则全部在主观的预想和操作之中,甚至连新闻事件本身都是人为策划的产物。

四、商业侵蚀下的新闻策划

1、特点:策划性新闻往往具有特定的商业背景,它们往往是商家广告策划、公关策划的延伸。

2、危害:

混淆了商业活动和新闻活动的界线,就商界而言,纯然把新闻媒介作为造势营销的工具。就新闻媒介而言,则把报道权、发稿权当作同商界交易谋利的手段。

3、媒体的立场与态度

尽管企业和组织机构可以在法制范围内搞广告策划、公关策划,但是新闻媒介的采编人员是不该参与这类策划的。对于商界推向社会的种种活动,新闻媒介必须保持应有的清醒,独立判断其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这些年我国新闻界出现的种种丑闻,大多打着新闻策划的旗号,足以值得警惕和深思!

第二节 新闻报道策划

一、什么是新闻报道策划

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编辑通过对新闻资源的开发与配置,实现最佳传播效果的创造性活动。主要内容包括:选题决策、报道方案设计、在报道实施过程中接受反馈并修正设计方案。

二、新闻报道策划的主要类型

1、根据报道客体的发生状态划分——

可预见性策划、非可预见性策划

2、根据报道策划的运行时态划分——

周期性策划、非周期性策划

3、根据报道策划的运行方式划分——

独立型策划、非独立型策划

(1)可预见性的报道策划:

对能够提前获知的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的报道策划。如各种大型会议、活动、运动会、重大节日、纪念日等等。

注意两点:一是报道的事件往往较长,可以在策划时把报道分为几个阶段。二是做好各种准备。

(2)非可预见性的报道策划:

对无法预见的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报道策划。报纸对这类报道要着重对“第二落点”进行策划、整合资源,深度挖掘素材,发表独特视角评论,在事件后续报道中下功夫,形成自己的“独家”。

(3)周期性的报道策划:

报社新闻采编部门的一种常规性的报道策划,运行时间具有周期性特点。此类报道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最大的难点在于创新。

(4)非周期性的报道策划:

报社新闻采编部门根据报道需要临时进行的报道策划(5)独立型的报道策划:

独立运行的、与其他活动无关的新闻报道策划

(6)非独立型的报道策划:与其他策划活动(主要为公益性活动)相关联和连接的新闻报道策划

三、新闻报道策划的选题依据

客观存在的新闻事实 读者对新闻信息的需求 媒介进行报道的条件

四、新闻报道的方案设计

报道的范围与重点、报道的规模与进程、发稿计划、报道方式、报道的组织结构与流程管理

1、新闻报道的范围与重点

新闻报道范围——全部报道客体的组合,规定了报道面、报道对象。新闻报道重点——报道客体中最重要内容和思想。

2、新闻报道的规模与进程

报道规模——报道的时间、空间与人力三方面因素组合的概念 报道进程——报道全过程中对时段的分割与安排

3、发稿计划

报道进程中各阶段刊出新闻稿件的统筹规划,包括确定稿件的选题、内容、体裁、篇幅、作者、版面位置、刊出时间等。

4、新闻报道的主要方式

集中式、系列式、连续式、组合式、读者参与式、媒介介入式、媒介联动式

集中式: 短期内组织大规模、多篇幅的稿件集中于一定的版面,形成较大声势,具有强烈、醒目的效果

系列式: 着重于组织报道事物各个侧面的稿件,集不同角度的报道为一体,达成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具有启迪性

连续式:紧跟事件或问题的发展变化进行追踪,连续发出报道,反映其全过程,取得及时、深入、扣人心弦的报道效果

组合式:集中一组稿件反映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同类情况,或同一主题、不同门类的情况,形成较大的报道规模

读者参与式: 吸引读者参与新闻报道活动,读者的活动与意见构成报道的主要内容之一

媒介介入式:新闻记者参与报道客体(一般是社会公益性活动),成为其中的重要角色 媒介联动式:与其他新闻媒介共同进行同一主题的报道,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扩大传播效果

5、报道的组织结构和流程管理

组织结构——根据报道的内容和进程安排组织采编力量,成立的临时性机构

原则:扁平性、人才优势互补、能够团结合作 采编流程管理——根据报道的时效需要、内容特点等安排工作流程,加强采编各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

原则——明确岗位责任、简化稿件流程、有效进行监督、实施奖惩措施

五、新闻报道的实施与调控

新闻报道的实施是对新闻报道方案的执行

新闻报道的调控指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不断接受信息反馈,并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修正原先的方案,确保新闻传播活动取得理想的效果

接受信息反馈——报道者的信息反馈、报道对象的信息反馈、有关部门与主管单位的信息反馈、读者的信息反馈

方案的修正——修正报道思路、调整报道内容、调整报道规模、改变报道方式、调整报道力量与报道运行机制

第四章 新闻稿件的选择

一 选稿的基本知识

(一)选稿的含义

新闻稿件的选择,是媒体编辑对新闻稿件进行取舍,把不符合要求的新闻稿件剔除版面之外的行为。

(二)选稿的意义

1、体现编辑方针

保证媒体质量

2、适合版面要求 版面容量有限

3、服务广大读者

办出媒体特色

(三)稿件选择的程序

稿件的选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原因如下:

1、报纸无法控制新闻的发生

2、新闻稿件需要经比较择优而定

3、没有截稿前,编辑对新闻稿的选择和调整就不能终止。

1.初 选

各部门编辑执行:也是粗选,主要由各编辑部、编辑进行。是对所有稿件进行审读和分类。

2.复 选

版面主编执行:也是精选,复选是对初选入、选的稿件根据版面要求再作、一次挑选。3.定

选:总编辑执行:对存疑稿件或重大新闻的最后判定。主要由总编辑或编委审定有些还需经编委会讨论决定。

(四)选稿标准

1、新闻价值的判断

2、社会效果的分析

3、媒体特色的制约

二 选稿标准之一:新闻性

(一)我国媒介的主要新闻来源

(二)报纸的基本职能分析

(三)稿件新闻价值要素分析

(四)新闻价值的判断原则

(一)我国媒介的主要新闻来源

1、通讯社稿件:以新华社和中国新闻社为主

2、本报记者稿件

3、其他媒介: 媒介在选题之间是相互影响的,特别是精英媒体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4、来稿

1)各地党政机关通讯员。

2)自由撰稿人。

3)专家学者。

4)读者中一些热心人。

5、网络

(二)报纸的基本职能分析

报纸传统四大职能:报道新闻、发表评论、刊登广告、提供娱乐 政党报纸及官办报纸,还有:宣传政策功能、甚至组织功能

但报纸的基本职能是报道新闻,这是其他职能得以实现的前提。

明确报纸的基本职能,对编辑掌握选择稿件的标准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可以确定两个原则

第一,报纸应把大部分版用来刊登新闻。

第二,新闻价值应成为选择稿件的首要标准。要正确处理好新闻与宣传的关系。

(三)稿件新闻价值要素分析

新闻价值是编辑判断事实能否构成新闻以及价值大小的业务标准,其要素主要有: 重要性、显著性、时效性、接近性、人情味和趣味性

1、新闻价值要素之一---重要性:

判断标准:与受众利益直接相关、在社会上的影响面大

2、新闻价值要素之二---显著性

显著性与知名度紧密相关。名人、明星、高级官员等知名度高的人身上发生的事情容易成为新闻。同样,知名度高的机构、地点或建筑也容易产生新闻。

3、新闻价值要素之三---时新性 时新性包含两个要素: 1)时效性2)新鲜性 1)时效性是衡量一篇新闻稿件质量的重要指标。2)提高时效性可以提升媒介的市场竞争力。3)新闻媒介中新闻时效性的强弱是一个地方

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4)除特殊情况报道需要掌握时机外,绝大多数

情况下新闻要抢而不能压。

新鲜性:报道中所写的事实是人们欲知而未知的。新鲜有两种理解:

1、所报道的事实本身是新鲜的。

2、选取的报道角度是新鲜的。

4、新闻价值要素之三---接近性

1、地理上的接近

1)“新闻本土化” 2)《燕赵都市报》的“京津新闻”版面

2、心理上的接近:能引起受众心里共鸣的新闻

5、新闻价值要素之五---人情味和趣味性:

1)人情味的新闻是指那些能引起人们同情、怜悯、哀愁、崇敬、喜悦之情的新闻。2)趣味性即事件趣味盎然、引人发笑,或者能引起人们的好奇心的新闻。

3)汤姆森基金会编写的《新闻写作基础知识》认为,以下几类属于能引发人阅读趣味的新闻:金钱得失;犯罪;爱情;婚姻;灾难和悲剧;幽默;神秘;娱乐。

(四)新闻价值的判断原则

编辑面对不同新闻价值结构的新闻,通常可以根据以下三原则来判断、评估其新闻价值。

1、叠加原则:即将多种新闻价值要素所体现出来的新闻价值相加,以求得新闻价值的总量。

2、补充原则:即以其他新闻价值要素所包含的高新闻价值含量,补某一新闻价值要素含量之不足。

(五)增加版面新闻价值的两点建议

1、强调事件性新闻

事件性新闻:指具有明确的发生时间和起始标志的新闻,最典型如各类突发性事件如9·

11、莫斯科人质事件等,也包括重要人事变动,也包括某地自来水管道破裂、两辆公交车相撞等。

非事件性新闻:指对一些具有渐进性、广泛性、常见性现象、问题的报道。如《中国XX阶层收入两极分化严重》等.如何做好事件性报道

事件新闻是现实中已经发生的“故事”,要有情节,而非干瘪的说明、通报和介绍。

事件新闻中的“事”一定是民众关心的,平民化的,有关怀色彩的。

事件新闻应该是现实之中的确发生的,有现场和来龙去脉的。

2、追求必读性 所谓新闻的“必读性”,是指这份报纸的某个版块、某个栏目、某条新闻,对于特定受众的最高满足程度,即达到了这部分受众非读不可的程度。从它的内涵来讲,这部分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往往是特定读者主动去寻求的。

三 选稿标准之二:社会效果

(一)案例分析

(二)稿件社会效果的考察

(三)几类不能选用的稿件

(四)禁止刊登的内容

(二)社会效果的考察

1、以社会效果的性质来区分

正面效果——即新闻能对读者、对社会产生良性的积极影响.如成就、英雄、庆功、节日道等。

负面效果——即新闻对读者、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是消极的、不利的。如灾难、战争、凶杀、丑闻等。

中性效果——即新闻对读者、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既无明显的积极意义,也无明显的不影响。如趣味性新闻。

2、以社会效果的主次来区分,有主效果、副效果之分 主效果——即新闻可能产生的主导效果

副效果——即新闻可能产生的次要效果

3、以社会效果的表现来区分,有显性效果、隐性效果之分

显性效果——即新闻所产生的效果是外露的,是短时期便能观察到的 隐性效果——即新闻产生的效果不是外露的,往往是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才能被人们所觉察。潜移默化是这种效果常见的表现形态。

(三)几类不能用的稿件:

1、有严重政治错误的稿件不能用 :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反对改革开放的、为腐败辩护的

2、明显违反现行政策的:如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有违民族宗教政策的

3、宣扬极端民族主义的:事实证明,极端民族主义已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它是建立在一种情绪基础上的,对其进行理性化的可能性非常有限,它往往会导致自我封闭,成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障碍。

4、反对夸大个人作用,宣扬个人崇拜:这是我国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惨痛的历史教训。

四 选稿标准之三:媒体特色

(一)媒体特色考虑的两个因素

(二)选稿其他值得注意之处

(三)新闻稿件的充分利用

(一)媒体特色考虑的两个因素

(一)考虑媒体定位

如《南方日报》的定位是“高度决定影响力”,凸现的是其高级主流大报的稳重身份。

2、考虑受众定位

例:《南方周末》受众定位的变化

问世初期:中学以上文化、关心社会、热爱知识的人

1996年后:具有较高学历、关心社会、关注民生、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二)选稿其他值得注意之处

1、体现平衡原则:

新闻选择中的平衡原则,可以从技术与伦理两个方面去实现。

从技术方面的要求主要体现在:1)报道领域的平衡2)报道体裁的平衡 3)篇幅平衡

1、体现平衡原则:

作为一种伦理的考虑,主要体现在: 1)争议或冲突双方的意见观点。2)不同地区间的平衡。

3)批评监督与正面宣传的平衡

2、选择稿件要注意报道的连续性

对于正在进行的报道,要注意对之进行持续性关注,让读者能够感到完整、准

确全面地了解事物的发展过程,避免对一事件的报道有始无终。

(三)新闻稿件的充分利用

1、可用

2、暂不宜用,作备用稿保存

3、不宜用但可作其他处理发内参转交有关

4、不宜用但含新闻线索,供跟踪采访参考

5、不具备上述各种价值,淘汰不用

第五章

新闻稿件的修改

第一节 概 要

一、稿件修改---新闻编辑最经常性的工作

一个编辑能力的高下,主要是从判断力方面体现的,但对稿件的修改加工,是编辑最经常、最量大的工作。

二、没有人能做自己的编辑

美国著名报业经营家、曾任甘乃特报系总经理的布兰查德说:“没有人够资格做他自己的编辑。不论他的名气多大,他的作品都将自他人过目中受益。”

三、编辑工作的重要性

一批优秀新闻编辑的存在,提升了人类新闻传播事业的水准。大多数的编辑的工作是值得尊敬的。

正如美国一位学者所说的:“稿件编辑是超级侦探,缜密地在新闻稿中寻找线索,如何把一篇平凡的稿子转变为一篇杰作。”他们像“一个戏剧制作中默默无闻的工匠,他们的技巧赋物质以品质,为明星引来掌声”。

四、什么样的稿件是合格的?

1、事实、观点准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新闻事实真实准确,二是所引用背 景资料准确无误。

2、结构合理;符合新闻作品的一般结构特点,适应读者的阅读习惯。

3、事实交待清楚,基本要素齐全;

4、文理通顺,行文规范;

5、没有错别字。

第二节 对新闻稿件内容的修改

一、对稿件中事实性差错的订正

事实性差错的类别:可分为假新闻和一般差错两大类,这两类差错性质不同,编辑处理原则也不同。

1、对于假新闻,没有什么可修改的余地。

2、而对于一般性差错,则是要进行订正。一般情况下不能因存在事实性差错而否定整篇稿件。

(一)假新闻的特征及甄别

近年来我国假新闻的一些特征

1、以社会新闻为主,并开始向其他领域漫延。

2、权威媒体或机构常常也是其贩卖者。

3、大多情节离奇、耸人听闻。

4、缺少可信的、权威的消息来源。

5、有的作者是所谓的“自由撰稿人”。

6、新闻要素含混不清,大多为一面之词。

7、网络假新闻层出不穷,被打假后经常一删了事。

新闻编辑针对假新闻的一些防范措施

第一,消息来源考证,对于以下来源要慎重:

1、消息来源不明: 如“据悉”、“据透露”、“据认为”、“坊间称”等。

2、匿名来源

3、权威性不够的消息来源

4、转载其他媒体的新闻

第二、新闻要素查证5W1H(新闻中的人物、事情、时间、地点、原因和结果)第三、新闻内容的逻辑性分析,对以下稿件要反复推敲:

1、情节离奇又过分巧合

2、文艺色彩极浓、文字过分生动的稿件

3、时效性特别强的稿件

4、来自基层作者的全局性稿件

5、来自甲地作者写的有关乙地的稿件

6、语意含糊、口气吞吞吐吐的稿件

7、转抄、转载的稿件

第四、树立科学精神

第五、查作者身份

第六、建立假新闻档案库,防止假新闻死灰复燃。编造假新闻的人,想像力往往并不强,经常是翻老皇历或故纸堆。

1、在科学家暂时无能为力的地方,特别是面对重大灾害和死亡之时,能够充分解决这类问题的消息,越是完善,越要怀疑。

2、在科学探索现在感到困难的地方,如生命本质、宇宙起源等等。如果忽然有谁说解决了这类问题,口气越大越值得怀疑。

3、在随机性强、因果关系不确定的地方,如果某种理论或方法声称能够说明和解决一切问题,它们越是十全十美,越是可疑。

4、在人们渴望健康和幸福的地方,越是出现奇迹或完美的事实,越需要多划几个问号。

(二)一般性差错的表现

1、夸大其词,导致不合情理或矛盾百出。

这是我国目前新闻报道中最常见的一种差错。对稿件进行修改时,要注意防止那些绝对化的说法:填补国内空白、国际领先、最如何等等。正如西方报纸编辑所说的,看见稿件中出现“最”和“第一”时,应该立即拉响警报器。

2、细节或引用材料错误

有些稿件总体事实上真实的,但在具体细节,引用资料上出入较大。“中国人民对德国人民充满深情,我喜欢贝多芬,他的诗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在中国广为流传。按:文中诗作者为匈牙利诗人裴多菲

近年来,一次次的文化思潮中,张承志、梁晓声、余秋雨、张炜、韩少功、王晓波的名字为人们所熟悉,但这些名字都和北大无关。

按:张承志就是北大毕业,王晓波还曾执教于北大

3、事实成份残缺,含混不清

1、何地要素模糊。新闻报道中的地名,都应该在地名前注明让读者能够一目了然的上一级或上几级地名。

2、当事人身份模糊。如在胡长清案报道中,胡长清为了调回北京工作,曾向有关人员行贿、但对行贿对象一直讳莫如深。

4、文中事实不统一 一般性差错的纠正

1、新闻编辑要广学,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2、要认识到自己的局限,要勤查各类工具书,如《辞海》、《辞源》、《百科全书》等。

3、多向专家请教。

二、对稿件中观念性差错的订正

(一)观念性差错的隐蔽性

有一些新闻稿件事实是真实的,但文中往往体现了一种错误的观念。较之事实性差错,观念性差错往往有一定的隐敝性,订正识别难度较大。

例 :某某厂多年来坚持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中心,带动各 项工作的开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了在全社会弘扬伊斯兰精神,提高阿拉伯语水平,西北民族学院特举行了本次《古兰经》诵读比赛。

(二)观念性差错的修正方法

1、要掌握政策界线,提高政策水平

政策应该是严肃的,不能视为儿戏。有时差之毫厘就会

谬以千里。

2、熟悉法律,尊重法律

(1)防止客观主义地描写残暴行为,以及作案过程

(2)性犯罪案件中尽量不要透露被害人姓名及有关该主题的详细内容

(3)严防报纸审判

3、消除带有偏见及歧视性用语

在一个努力保持客观公正的行业中,偏见——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都是不允许的,因此,编辑们的主要职责就是发现偏见,并将其从文章中清除出去。

4、具体分析,防止片面性 一个生命极为短暂的人生活在无限的宇宙之中,片面性几乎是一种必然。但一个严肃的人总是要力求反抗这种宿命。

新闻传播也是如此,一方面,我们应承认新闻报道很难避免片面性,但是,既便如此,一个负责任的新闻编辑,也要力求刊播的每一篇稿件都有助于人们全面正确地认识事件的真相,而不是强化人们的偏见,更不能故意以片面之词歪曲事实。而应该力求多角度、多侧面地立体地向受众呈现一个事件的真相,而不是相反。

第三节 稿件辞章的修饰

在对稿件的内容进行了推敲订正后,编辑还需要对稿件的辞章进行必要的修饰。也就是对稿件篇幅、结构、文字、语法等方面的进行推敲。

一、删繁就简

(一)新 闻 为 什 么 要 短

1、新闻短些是民主的要求

2、读者阅读报道的第一目的是为了获取新闻信息。

新闻要短是读者的共同要求。从读者的价值观念出发,则要求能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量的信息,即要求信息密集。所以媒介版面和节目里容纳最大量的信息,摒弃一切大话、空话和废话。

3、短是新闻写得快、新鲜的形式上的保证

(二)怎样理解新闻的短

对新闻删繁就简,绝非仅从字数上将洋洋长稿压成短文,而是对稿件开篇布局、择例、遣词造句的统一体,它体现了编辑和记者对所报道事物审视高度与角度。

1、一针见血,一语破的。抓住最核心和最关键,也就是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

2、恰当使用新闻背景,防止喧宾夺主。

3、以小见大,一叶知秋。

4、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不能笼统地反对长文。硬性规定字数,本身就是形式主义的作风。

三)长风为什么久刹不止

缺少写短文章的本领

周作人曾说:“简单是文章的最高标准”。

写短文章不仅需要高度的写作技巧,而且也需要高度的认识能力。

2、错误的导向

把篇幅与份量等同起来,领导带头写长文章。

“长长长,都嫌别人的文章长,短短短,都怕自已的文章短”

(四)稿件删节的具体方法

来稿之所以需要压缩,有几种不同的情况:

1、稿件写作上有毛病冗长累赘;

2、受版面容量的限制,需要以对稿件篇幅作适当压缩。

3、根据报纸的特定要求,需要对稿件作适当压缩。

这几种不同情况,压缩方法是有所不同的。但是修改新闻稿件的关键,在于先要找出本篇新闻稿件的“新闻”在哪里。没有这一条,所有文字或技巧方面的修改统统是不着边际的。

1、突出主题

新闻应该一事一报,一篇稿件一个主题,围绕一个主题组织材料。如果主题散乱,说东道西必然造成冗长臃肿。作者缺少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力,觉得这个很重要,那个也不可少,但事实上,有许多事实及材料是毫无新闻价值的,反而淹没了应该突出的一个主题。

压缩这样的稿件,就要突出其中的一个最有新闻价值的主题,而把其他主题及相关材料全部删去。

2、突出事件的主要环节

文似看山不喜平,任何事情都表现为一个过程,为了说明事物的发展过程,往往要交代这种过程。来稿在这方面常见的毛病是,交代过程烦琐,不分主次,如同记流水帐。

编辑在修改时,就要突出发展过程的主要环节,而略写其他,用跳跃的方法展现事物的发展过程,有详有略,详处细针密缝,略处一笔带过,从而把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环节突现出来。

3、突现新闻的信息本质,删去多余的抒情议 论解释

新闻是对事实的报道。新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信息。对新闻来说,第一个是事实,第二个是事实,第三个还是事实。报道应该突出信息,过多的抒情、议论、解释恰恰妨碍了新闻报道功能的发挥,是造成新闻冗长的重要原因。

3、突现新闻的信息本质,删去多余的抒情议论解释

1)多余的抒情:报道要以情动人,但这主要是选择最能打动人心的事实,而不是

作者直接抒发一番。否则极容易流于矫情、滥情、煽情。文章最上乘的境界是不怨

不怒而自有深情如《干校六记》

2)多余的议论

报道与言论分开,是新闻写作的一个基本原则。

从大量写作实践看,热衷于报道中发议论,大多是一种肤浅的表现,所发议论也是画蛇添足的。往往是一些人所共知的政治术语或空泛的政治概念,无助于提高消息的思想性。

4、多余的解释

新闻报道中必要的解释是不可缺少的,它有助于增加报道的深度,方便读者阅读。但对人尽皆知的事实进行解释,则纯属多余,往往会喧宾夺主,冲淡报道主题。

二、行文规范

报纸是面向大众的,不但承担着传播新闻的职责,同时也是广大群众最直接的语文教师,新闻报道的语言必须准确规范。

知道字是怎么写法,确定一条新闻是合乎规矩的文字写成的,把模糊不清的意思辨别清楚,所用的字都有其意义,这样的人就是编辑部里最宝贵的人员,编辑疏忽这些琐事,便会造成语文的错误,终极则损伤传播功能,明白的写作,正确的写字,合乎文法,可以便捷地传播你要传播的观念。

(一)改正错别字

(二)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报刊中使用标点符号常见的错误有以下几点:

1、乱用书名号

例:(1)《艾青作品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2)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德国莱法州艺术家作品展》

书名号只能用于书籍、篇章、报刊、剧作、歌曲等的名称。像研讨会

作品展等有组织的活动不应用书名号。

应当使用书名号的出版物,在使用简称时,也要加书名号。

知名度很高的报刊,在不引起误读的前提下,书名号可以省略。

2、顿号使用中的问题 顿号、逗号、分号和句号代表4个不同的层次,如不能正确区分层次,就容易误用标点。小概念间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大概念间的并列词语用逗号,并列的分句之间用分号。

3、引号使用不当的问题

引号的作用是标明文中直接引用的话。需要注意引文末尾标点的使用: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尾的标点放在引号的里边。如: 爱因斯坦说:“后代子孙将很难相信历史上曾走过这样一位血肉之躯。”

凡将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末尾不用标点。如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此处句号属于全句而不属于引文)

(三)合乎语法

新闻报道中不合语法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类:

1、搭配不当:达到历史最好水平贫困面大大下降

2、多余:(1)此案涉及到处级干部三人(2)堪称为天长地久(3)诉诸于法律(4)皮包、手饰、现金等均全部丢失(5)现场参观了大江截流工地(6)飞机被迫迫降于白云山机场(7)事情的经过都被描写得十分细致。(8)老教授多年来苦心积累的研究资料被丢失了。(9)水泥厂的生产之所能够突飞猛进,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技术革新搞得好。(10)让学员明确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科学文化知识(11)为了实现上述奋斗目标,为此,我区的金融发展战略是……

3、指代不明

代词的使用可以使语言简明,但指代必须明确,否则就形成语病。

(1)许多读者来信说,鉴于这次评选活动的截止期是十一月底,而在十二月份的国际比赛中为祖国争得了荣誉的运动员未能选入。因此他们热切希望这次评选活动以后每年都举办,使他们做出的贡献永留体育史册。

(2)他知道敌人如果真正得到了他们的名单,便不会再同他这么费劲了,正因为他不知道,所以他说“知道了”。

4、滥用简称:买车船、飞机、饭票都在服务台

5、滥用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与古代汉语配套,而与现代汉语不配套。因此,白话文中要慎用文言虚词。除与现代汉语搭配十分得体者外,要尽量少用,最好不用。

6、结构不当

7、逻辑错误

8、词义理解有误

9、句子过长

(四)正确使用数字与计量单位

1、数字使用

凡是可以使用了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遇特殊情况可以灵活变通。

(1)在同一篇文稿中对同一项目(如日期、基数词、序数词等)的数字用法要一致。应全部用阿拉伯数字或全用汉字。如“第18条第三款”“1956年二月”等就属不规范用法。(2)年份不能简写:1999年不能写为99年(3)5位以上的数字,尾数零多的,可改写为以万、亿作单位的数。一般情况下,不得以

十、百、千、十万、百万、千万、十亿、百亿、千亿作单位。

(4)纪年中数字的用法要根据具体情况(5)星期几一律用汉字

(6)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有词语中的数字必须用汉字。如:(7)竖排文字中数字一律用汉字。

2、计量单位

媒介必须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五)正确运用名称

1、同一名称在一篇报道或数篇报道中出现不止一次者,要注意防止前后不统一的现象。

2、要注意名称的变动。

3、运用头衔、职务要分别场合,并注意排列次序。

4、凡外国国名,重要的或常见的地名、人名、党派、政府、机构、报刊等译名均应以新华社的译名为准。(要注意海峡两岸翻译上的差别)

5、有些名词是规定不用的: “苏联十月革命”应为“俄国十月革命”。“满清”应改为“前清”或“清朝”。“蒙族”应为“蒙古族”。“回教”应为“伊斯兰教”。指时间时,一般不用“礼拜”,而用“星期”。旧社会一些鄙视劳动人民的称呼,如“伙夫”、“马夫”、“邮差”、“车夫”等都不应沿用。带有殖民地色彩的叫法,如“洋灰”、“洋钉”、“洋火”、“洋锹”。老革命根据地”应改为“革命老根据地”简称要遵循习惯用法或专门规定,不能随心所欲。

(六)表述清楚明白,切忌晦涩难懂 第四节 改 写

(一)西方及港台地区的改写制度

西方及我国港台地区的报社编辑部内有一种改写编辑(Rewrite man),一般为资深记者出身或在新闻写作上有特殊能力的人。他们受过长期新闻写作训练,深知刺激读者兴趣的窍门。主要工作:

1、为工作在突发事件现场,没有时间写作的记者代笔。

2、为只擅长采访而拙于写作的记者润色。

3、为核稿编辑改坏的稿件作补救工作。

4、当报纸发生稿荒或没有关于某件事情的报道时,将其他媒介的报道从文字到形式加以重新组织,符合本报特点,并力求出新,后发制人。

(二)我国媒介编辑过程中的改写

我国绝大多数媒介虽然没有形成专门的改写制度,设立专门的改写部门和专门的改写编辑。但我国媒介尤其是报纸编辑出版过程中对稿件的改写是大量存在的。

1、摘取精华:舍弃稿件中其他内容,只保留稿件中的一个局部,使之独立成篇。

2、改变角度

同一件事,写的角度不同,突出的重点就不一样,说明的问题也不完全相同。有的来稿内容很丰富,但只因角度不佳,影响了主题的表达,这时,编辑可对其写作角度加以改变。这一方法最适合对常见的程式化的会议新闻的修改。改进会议报道的核心,是从报道会议本身转为报道会议过程中发生的新闻。

3、改变体裁

主要是将通讯和评论等体裁改写成消息

(1)将长篇通讯改写为短消息

《中共中央为马寅初平反》是从新华社记者5000字的长篇通讯中挖出来的。(2)将言论作品改写为消息

①有的言论中本身包含着初次发布的重要新闻,这是许多媒介和政府处理敏感新闻的常见手法

②有影响力的媒介就某个事件发表评论本身就是新闻。如1996年《人民日报》关于股市的评论。

(3)通讯改特写

李希光对《大漠壮歌》一文的处理。

4、分篇

把一篇稿件分成几篇稿件分别发表。有些稿件中含有多个重要信息,但集中在一篇篇幅较长的稿件中,反而不突出,不能够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分成若干篇,反而重点突出。

5、综合

将多篇稿件围绕一个中心按照某种角度综合成一篇稿件,这样会使稿件内容显得充实,也会更有深度一些,更加全面。

第六章

新闻标题

什么是新闻标题?

新闻标题是用以揭示、评价新闻内容的一段最简短的文字,用大于正文的字号刊于新闻之前。

一、新闻标题简要历史 1.无标题状态

2.类题(清初——19世纪70年代)

3.单行题(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4.现代标题大量出现(20世纪初)

1、无标题状态

中西方报纸都经历过无标题时期。我国最早的报纸---邸报,长期保持着“系日条事,不立首末”的形式。

2、类题(清初---19世纪70年代

*类题——在新闻标题出现之前曾有的一种题,是若干条新闻稿件共有的题目。以新闻来源命名:“宫门抄”“域外报译” 以地点命名:“上林春色”“羊城夕照” 以部门冠名:“工事”“农事”“商事”

以新闻紧急程度命名:“紧急新闻”“一般新闻”

3、单行题(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

4、现代标题(20世纪初)

特征:打破栏的界限,字号比正文大,出现多行标题等等。不仅可以揭示事实,还可对事实作出评论。

二、新闻标题的功能

1、对报纸上的新闻进行划分与组织

*大标题、栏题——现代报纸组织若干条新闻稿件的题。

2、揭示新闻内容

看书先看皮,读报先读题

3、评价新闻内容: 20世纪初期我国报纸开始采用多行题,标题不仅揭示新闻内容,还能够评价新闻内容,这类标题后来成为现代标题的主要形式。

4、吸引读者阅读:标题以新鲜重要的内容、生动优美的形式、幽默风趣的语言等吸引读者阅读正文

5、美化版面并表现报纸的风格:标题是版面的“眼睛”。标题的结构、语言、字体字号等能够美化版面,并表现报纸的风格特色

三、新闻标题的种类

1、按照标题与稿件的关系

多篇新闻共有的题——大标题、引题(肩题、眉题)、单篇新闻的标题、副题(子题)、提要题、小标题(分题)大标题——多条新闻共有的标题,用以概括这些新闻的共同主题。可以对新闻事实加以揭示,也可以提出观点、发出号召

主题——标题中最主要的部分,用以说明新闻中最重要或最引人注意的事实和思想。在整个标题中所用字号最大,居于最显著的位置。

引题——位于主题之前、用以引导主题的辅题。又称肩题或眉题,字号小于主题

副题——位于主题之后、对主题作出补充和解释的辅题。又称子题,字号小于主题、引题

提要题——传统意义的提要题指在重要的长新闻的主题之下,所加的“内容提要”式的长副题,较详细地概括新闻最主要的内容。近年来提要题有新的发展,内容、形式和位置都可有所变化

小标题——又称分题、插题,通常用于篇幅较长的稿件,具有长文短化、方便读者选择阅读的作用。在不影响内容表达的前提下,小标题的结构、字数应相近,所辖文字长短也相近

2、按内容表达的特点分实题与虚题

实题——新闻标题中叙述事实的部分,着重表现具体的人物、动作和事件等 虚题——新闻标题中发表议论的部分,着重说明原则、道理、愿望等 注意:虚题必须依附实题而存在

虚题使用注意事项

(1)作为消息标题,虚题不能单独使用,必须与实题相配合,依托实题而存在。

(2)虚题一定要言之成理

(3)重大新闻本身包含重大意义,主题要以实

题为主

(4)虚题要写出新闻个性,避免千篇一律的口号。

四、新闻标题的结构

单一型的结构——只有主题,没有辅题。一行题居多,也可两行、三行,字号无区别,网络新闻运用较多

单一型的标题结构分析

1、单一型的消息标题必须是实题

2、单一型的标题意义必须完整 新闻标题的结构

复合型的结构——既有主题,又有辅题。均为多行题,主辅题字号有大小之分

复合型的标题结构分析

1、引题如何引出主题?

2、副题如何补充、解释主题?

3、复合型的标题要注意防止的问题

引题引出主题的方式——

1、以交代和说明相关的背景、意义、目的、原因、气氛、性状等引出主题。

2、以直接叙述主干事实的起始部分引出主题,使长主题短化。

3、以提出疑问或发表议论引出主题

4、解释主题中概括的事实或描述的细节

复合型的标题要注意防止的问题

1、主题与辅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正确

2、标题的虚实结合不恰当

应遵循的原则: 复合型标题可全部由实题组成,但不可以全部由虚题组成。主题的虚实根据报道意图决定

3、标题的分行不合理,致使读者产生误解

4、各行标题语意连接与转换不连贯

五、新闻标题的制作 从操作层面上看,新闻标题的制作可分四步——

一、准确选择事实

1、选择新闻中最新鲜、最重要的内容

2、选择最有特点的事实和观点

3、标题中的事实与观点必须与正文中的内容本质上相一致

二、恰当表达意见

1、用事实说话——通过选择事实表达立场和感情

2、选择恰当的角度——作题的立足点可以传递情感

3、选择恰当的字词——语言要能够准确地传情达意

4、掌握分寸——表达感情色彩应与报纸的性质和特点相称

三、确定标题的结构

确定标题结构的原则

1、根据稿件的重要性与稿件的篇幅长短决定标题结构,一般情况下重要稿件、长稿件用复合型标题、长题

2、根据编发新闻的意图决定标题的结构,如揭示事实的同时强调舆论引导,通常需作复合型标题

3、根据报纸标题的一贯风格制作标题,以保证报纸形象的相对稳定性

4、根据当日版面编排的需要决定标题的结构,使标题符合集纳稿件和表现编辑思想的要求

多篇稿件的专栏集纳,标题应相统一 统一式的标题——

若干条新闻的标题结构相一致,标题字数相等或相近,并在版面上以相同的字体字号整齐排列

统一式的标题能够表现稿件之间的相关性,并在版面编排上表现出强势效果

两篇稿件的集纳,经常作对角题

对角题——注意对角题的特点: 结构相同、主题对仗、对角排列。

四、生动运用语言

1、“简练“:在标题的简练方面,杂志走在了前面。

两条新闻的标题结构相同、主题对仗,并在版面上呈对角对称排列 如何做到简练?

1)精炼动词

2)精炼字词,删掉多余的、重复的内容但不可矫枉过正。

2、生动:

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借代、顶真、回环、对偶、排比等。

新闻编辑要点 篇7

1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信息的特点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传媒手段应运而生,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促使新闻编辑进行了一定的革新。与传统媒体相比, 新媒体能够更好地传播新闻信息, 能够让新闻信息更广泛、更便捷地迅速传播。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新闻信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新闻信息具有海量化的特点, 微信、微博和QQ等新型的传播手段和渠道, 加速了新闻信息的传播, 使新闻信息呈现海量化的特点;其次, 新媒体较为宽松的审核制度导致各种新闻信息的广泛传播, 由于新媒体具有方便、快捷等特点, 新闻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 加之新闻信息的海量化, 使各种各样的新闻信息相互混杂, 无法准确地判断信息的真伪;最后, 新媒体的出现, 使新闻信息变得复杂、多样。新闻不再只是对国内外重大事件的报道, 也包括了对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等身边事件的报道。

2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编辑工作的不足

目前, 我国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编辑工作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包括对图片重视度不高、缺乏创新意识、难以适应新媒体的传播要求等。

2.1 对图片的重视度不高

激烈的社会竞争促使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在这种快速的生活节奏下, 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阅读习惯发生了改变。大多数人习惯利用较短的时间来快速浏览新闻, 通过标题和图片等信息对海量的新闻信息进行筛选。由此可见, 重视标题与图片编辑是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编辑工作中的一个重点。而现阶段的新闻编辑, 只注重对文字的编辑, 常常整篇报道都是文字, 严重忽略了对新闻图片的编辑, 新闻中添加的图片数量较少, 精彩的程度也有所不足, 难以吸引读者的关注。

2.2 缺乏创新意识

新媒体的冲击作用, 使读者对新闻质量与深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 如何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吸引读者的兴趣也是新闻编辑工作的一大重点。目前, 一些新闻编辑工作者仍停留在传统新闻编辑的固有思维下, 缺乏创新意识, 不能与时俱进地抓住读者的思绪和想法。此外, 新闻编辑工作者的求异意识也相当薄弱, 编辑的新闻千篇一律、不够新颖。

2.3 难以适应新媒体的传播要求

在传统新闻编辑思维的影响下, 大部分新闻编辑工作者忽略了受众的阅读习惯与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在编辑工作中仍然使用陈旧的手段进行新闻编辑, 未能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编辑工作。新媒体时代背景下, 微信、微博和QQ等社交软件应用非常广泛, 利用这些新型媒介进行编辑工作不仅能简化工作, 还能提高新闻信息的关注度。然而, 目前仍有部分新闻编辑工作者未能充分利用新媒体软件, 难以适应新媒体的传播要求。

3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编辑的工作要点

针对上述新闻编辑工作的不足, 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要点:强调新闻编辑的主动性作用、强调新闻编辑的政治责任意识、强调新闻编辑的创新性意识、强调新闻编辑的人文关怀。

3.1 强调主动性作用

现如今, 人们正处于信息多元化的时代,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 许多新闻编辑工作者都认为工作变得轻松、简单了, 一味地坐等来稿, 来什么编什么。这种思想与新闻编辑的角色定位存在着巨大的关系。一直以来, 新闻编辑都被定义为新闻报道过程中的“画板匠”, 新闻编辑的工作是服务于记者, 就连新闻编辑的价值也要通过记者和主持来间接体现。这一角色定位, 使新闻编辑一直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然而,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新闻编辑工作应更多地强调新闻编辑的主动性作用, 特别是报纸新闻编辑, 必须抛开传统“画板匠”的角色定位, 摆正自身的角色, 充分发挥新闻编辑的指挥、决策作用, 形成全新的编辑思想, 让自身成为一名新闻信息的收集者、加工者及宣传者。

3.2 强调政治责任意识

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地球变成了“地球村”,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 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 还带来了多元化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一方面, 新媒体较为宽松的审核制度, 使各种新闻信息良莠不齐;另一方面, 新媒体的发展, 使新闻从业队伍逐渐走向个人化, 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可能成为新闻信息的发布工具。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新闻编辑工作要强调新闻编辑的政治责任意识。新闻编辑工作者作为专业的从业人员, 应从专业的角度进行新闻编辑工作, 坚守新闻行业的职业道德, 坚持新闻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和时效性, 不弄虚作假。此外, 各新闻编辑工作者还应不断强化自身的政治责任意识, 培养自身辨别新闻信息的能力, 切实地服务于人民、服务于国家。

3.3 强调创新性意识

虚假新闻信息的存在, 一方面, 因为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信息的受众需求变得个性、多样、新奇;另一方面, 因为受众对传统新闻信息陈旧模式的审美疲劳。因此,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编辑工作的一大要点就是要增强新闻编辑的创新性意识。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新闻编辑工作者应提高自身的创新性意识, 与时俱进, 打破常规, 善于借鉴优秀的编辑方法与表达方法, 取长补短。例如, 可以采用形象、生动、活泼的语言描述进行新闻编辑, 增加新闻的生命力。

3.4 强调人文关怀

新媒体的发展使各种信息广泛传播, 人们既是新闻信息的受众者也成为了新闻信息的传播者。与报纸、电视等新闻信息相比, 人们更乐意通过微信、微博等方式获取新闻信息。一方面, 是因为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更容易吸引人的眼球;另一方面, 是因为与报纸、电视中所报道的国际新闻信息相比, 人们更喜欢身边的、能够感受到的新闻信息。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新闻编辑工作应强调人文关怀, 以受众的需求为基础, 努力编辑好每一条新闻信息。这种人文关怀主要体现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其中, 尊重人, 即新闻编辑要尊重被报道对象的信仰、权益及风俗习惯等, 保证新闻信息的原汁原味;关心人, 即新闻编辑要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 了解他们, 关心他们;爱护人, 即新闻编辑应始终坚持维护人民权利的基本原则, 以维护人民的权利为基础进行新闻信息的采集与编辑。

4 结语

新媒体的出现为新闻编辑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促使新闻编辑进行了一定的革新。与传统的新闻信息不同,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新闻信息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除了要保证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与时效性外, 还要保证新闻信息的深度、独特性与新颖性。这就要求各新闻编辑工作者在新闻编辑工作中强调新闻编辑的主动性作用、强调新闻编辑的政治责任意识、强调新闻编辑的创新性意识、强调新闻编辑的人文关怀。只有这样, 才能与时俱进, 更好、更有效地进行新闻编辑工作。

摘要:新媒体的出现为新闻编辑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促使新闻编辑进行了一定的革新。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新闻编辑要想保持较高的质量, 各新闻编辑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 汲取新媒体发展的有效养分, 认清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编辑的角色定位, 增强自身建设, 找准新的工作切入点。本文首先介绍了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信息的特点以及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编辑工作的不足, 再进一步研究了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编辑的工作要点。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工作要点,新闻编辑

参考文献

[1]刘娟.基于数字时代背景下的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特点[J].科技传播, 2015 (15) .

[2]李琴.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转型[J].西部广播电视, 2016 (12) .

[3]王梦溪.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工作特点[J].新闻传播, 2016 (12) .

广播新闻编辑理念探讨 篇8

一、广播新闻编辑的专业技巧

目前,媒体对于怎样进行新闻编排还有许多不同见解,但是从总的来讲,要想编排好新闻节目,还必须掌握与宣传心理学、艺术学密切相关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以及如何将“规律”行之有效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广播新闻编排中对受众心理的关注和传播效果的追求,都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接收“最新的有用信息”,并最大限度地留下深刻印象。由于媒体的特性不同,对于同一条新闻也有着不同的编排方法。如报纸认为的“最重要”并不能代表电视和广播的看法。报纸将重要新闻摆在头条无可非议,而广播则不然。广播新闻编辑在确立时段新闻“头条”时,至少要把握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最重要的”。所谓“最引人注目”,对广播来说,就是“最新的、来自事件现场的报道”的跟踪问效。

1.广播编排技巧

广播编排技巧方面另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是对节奏的把握。新闻与新闻的联结,每一时段节目的段落也受“节奏”的影响。同样是几条长消息,连在一起发,就会使人觉得疲倦,换一种排法,在几条长新闻插入两条短消息,就会张弛得当。节目段落的起伏体现出一定的节奏。同时,并列式以及对比式的编排方式,则可以形成相应的声势,显示出鲜明的褒贬色彩。

广播新闻编辑是一项既有艺术又有技术的工作,在进行新闻节目编辑时,编辑要在懂得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对语言进行艺术化的处理,使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更直接的传达给观众。广播特技手法增多给广播新闻编辑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发展平台,使广播节目日臻完善。

任何编辑都有一个选题、组稿和选取稿子的角度问题。更多地关注于“民生”,关注“实用”,这大概是编辑在选取稿件的角度上的最大特点。提出编辑的视角问题,不仅仅是对编辑个人的素养而言,对于任何专业媒体来说,把握角度,实际上也就是在确定自己的舆论导向。

例如农业编辑所面对的主要是农村听众,相比于城市听众,农村听众更注重实用性,这是由城乡生产生活水平的差距所导致的。 限于生活水平,农村听众并没有进入消费快餐文化的时代, 他们听广播,都带有很直接的目的性,多数都是想寻求生产、生活上的直接帮助。有的人能将一些农业技术方面的知识,结合生产实践进行琢磨。 即便是时政性很强的广播新闻,农村听众所关注的也主要是与自己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政策、事件、过程等。从这些听众的需求情况看,他们首先关注的并不是在第一时间获取新闻的速度,而主要是新闻的“有用性”。只要是“有用”的材料,可能数年前的新闻对他们来讲也是最好的“新闻”。

2.广播语言技巧

过去,人们认为,广播新闻就是对最近发生的事情进行报道,而忽略了它的另一种作用,就是它传递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传授知识性、趣味性的功能和新闻信息传播功能并不矛盾。这些都是21世纪广播新闻的主要功能。

而传授新的知识,这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对广播新闻功能的一种拓展和延伸。众多媒体现在都在大家感兴趣的新闻中插播新闻背景,以期达到更加完美的效果。

在新时期,广播新闻在播报的语言风格上发生巨大变化,“四平八稳”的单一播报方式正逐渐向丰富多彩的方式演变。播报新闻口语化是当今新闻播报方式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但它首先需要广播新闻编辑在文字语言风格上求新求变。让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用通俗、口语、自然流畅、与生活语言相近似的语言来“说新闻”,而不是居高临下地播报新闻。广播新闻播报口语化,不仅拉近了广播新闻与听众之间的距离,更易于听众去接受和理解,而且还突出了广播新闻的真实性,表现了生活的原貌、原汁、原味。一方面使听众对新闻内容,新闻分析感到确实可信,另一方面能通过记者的权威唤起听众的正义和责任、良知和感悟。如“黑龙江交通台”之所以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这也和他们始终坚持一种口语化的播报风格密不可分。

二、广播新闻编辑的艺术素养

随着社会文化、信息交流的快速发展与变革,社会发展的步伐加快、新事物不断涌现,新观念层出不穷,社会信息量骤增。在各种复杂因素的作用下,世界变得更加变幻莫测;而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更是有许多新的知识与技术需要新闻工作者去学习和探究。这就要求新闻编辑除了应具备新闻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较强的敏感性、较深的洞察力、较快的时效性、较宽的知识面,对各层次、各领域的知识要略知一二,这样才能制作编辑出有深度、有层次、有思路的优质的新闻节目。

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受众参与社会活动的程度空前提高。他们走出原先的狭小天地,建立起越来越广泛的社会交往,他们对社会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能及时快速得到全方位的相关信息已成为受众新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的新闻编采要以新以快取得最佳效果。

现在,人们不再满足了解过去发生了什么,而是渴望知道世界正在发生什么、为什么要发生?还将要发生什么?现在的听众对新闻时效性、全面性、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广播新闻采制、传播中,有许多陈旧的思维需要去突破,有许多形式需要去更新。如今在各家媒体之间进行的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双方都想在第一时间播发新闻来赢取新闻的时效性。于是在很多地方就出现各家媒体“互相抄袭”的现象, 但有些媒体却做到了快速反应,对新闻事件采拍、播发的“快速”特点,使它的新闻时效性就得到了全面的体现。这其中当然少不了高素质的新闻编采人员的功劳。对于广播新闻编辑来说,要当好编辑的同时首先要当好记者。新闻编辑仅有文字功夫和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是不够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广播直播技术成熟的今天,广播新闻已经由过去的预制式向现在的直播式迈进,在新闻节目播出中直接插播由现场同步发回的信号以成为各台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记者每时每刻都可能从现场发回消息,这时,编辑就需要敏锐的思维、果断的决策、精确的策划、纯熟的技术,以便及时、准确地将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和最新消息,在适当的时间位置切入播出。

上一篇:银行面试题目及答案下一篇:颜色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