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两首1(通用9篇)
知识点:
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
2、背诵并默写课后的注释。理解“尽、闲、厌”单字意思。
3、会用自己的话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
(根据学生课堂反应,教师提示:一个称“诗仙”,一个称“诗圣”)揭题。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板书。
二、检查预习。
1、你认识了哪些生字?
2、你理解了诗中哪些单字的意思?
在学生交流中重点理解“尽、闲、厌”单字解释。
3、谁能起来读一下这首诗?
三、解读诗句,感悟诗情。
1、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画一画这两句。
⑵理解“众鸟”:
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
⑶理解“孤云”:
说一说为什么只画一片云?
⑷理解“尽”和“去”。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感悟:
原本陪伴在李白身边的景物都离李白远去了,李白看起来心情怎么样?(板书:独)
⑵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
指名回答“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含义。总结这两句的含义:
一群群鸟儿冲向天空向远处飞走了一片白云悠然地飘走了,也没有了踪影。过渡:前两句看起来李白很孤独,后两句还是写孤独吗?难道李白心里真的很孤独吗?读后两句。
3、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理解“相看”: 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指板书),可见这里的“相看两不厌”(指板书)是谁和谁互相看不满足呢?
(2)理解“看不厌”:
看敬亭山为什么看不满足?──景美
李白仅仅把敬亭山当作一个景物来看吗?
(指班上一对好朋友)就像你看她,看不厌,很喜欢;她看你,看不厌,很喜欢。她把她当成是自己的──朋友。而李白之所以看敬亭山看不满足,也把敬亭山当成了──朋友。
(3)品析诗句
李白把敬亭山当作了──朋友,所以看不厌,而敬亭山看李白看不厌,这又是为什么呢?敬亭山也把李白当作了──朋友。
(4)指名回答“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含义。
总结这两句的含义:
只有敬亭山和诗人出神地凝望着,互相看也看不厌。
4、品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既然找到了自己的朋友,而且是那么知心的朋友,李白还孤独吗?这时候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板书:不独)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带着高兴的心情读。
四、表情朗读,升华诗意
五、拓展延伸。诵读李白的两首诗。
夜宿山寺 望庐山瀑布
危楼高百尺,日照香炉生紫烟,手可摘星辰。遥看瀑布挂前川。
不敢高声语,飞流直下三千尺,恐惊天上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六、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
望洞庭
知识点:
1、有感情的(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师强调“潭”字笔画。
2、背诵并默写课后的注释。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秋月:点明时间——秋天 潭面:湖面。
遥望:远远地看;翠:苍翠。
青螺: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也用上了比喻的手法。
3、会用自己的话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流程:
一、解题导入,了解诗人。
板书课题:望洞庭。你从题目知道了些关于这首诗的什么信息?(写的是洞庭,从 “望”角度来写的,是远看)
介绍诗人:刘禹锡,洛阳人,他的诗通俗清新、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二、检查预习。
1、你认识了哪些字,你觉得哪个字需要提醒大家?重点强调“潭”字笔画。
2、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重点理解: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秋月:点明时间——秋天
潭面:湖面
遥望:远远地看;翠:苍翠
青螺: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也用上了比喻的手法
3、指名读诗,正音:潭、磨、螺。
4、通过课前预习,想想你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
三、精读感悟。(抓住字眼、想象意境)(1)“湖光秋月两相和”
感受“和”——和谐、协调。
你读出时间了吗?(秋天的夜晚:“秋月”)
你读出当时作者眼前见到的景物了吗?(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天上明月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结合看插图。
“两相和”这“两”谁与谁?(湖光与秋月)
湖光秋月如此“和谐”,水月澄洁,一片宁静的氛围,一派和谐之美!(2)“潭面无风镜未磨”
感受“镜未磨”——风平浪静。(未:没有。)
这里藏着一个精确的比喻,你读出来了吗?(把“潭面”比作“铜镜”)这铜镜还没有打磨呢,有些模糊,有些迷蒙。为什么?(一是月光下不真切;二是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3)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
(4)“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感受“遥望”“银盘青螺”——自然之美精美绝伦。闭上眼睛,边读边想象,感受洞庭山水美景。指名读,想象:白银作的盘子里放上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色田螺,看着它,你有什么感觉?
诗中的“白银盘”指什么?“一青螺”呢?再看插图。说说感受。(5)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远远地看去,洞庭湖山水苍翠,就像银盘子里放着一只青青的田螺。(6)同桌互相用自己的话解释整首古诗的意思
学生复述:
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远远地看去,洞庭湖山水苍翠,就像银盘子里放着一只青青的田螺。
四、积累内化,迁移运用。
(1)朗读、背诵。(指名有感情读背,因已有基础,重点放在投入情感上。)(2)延伸:其实写洞庭湖的诗还有许多,比如如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再如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他们的特点是把洞庭湖写得大多气势雄伟、境界壮阔,而刘禹锡这首诗却不同,重在表现洞庭湖的柔和秀美。有兴趣的同学不妨读读比较一下。
五、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
教学反思:
人教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4年级上册——古诗两首《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古诗文教学更应该重视对学生人文情怀的熏陶和感染。基于以上认识,我确立以“情”为切入点,通过“寄情酒更浓、触景情更深、事世难料情难舍”层层推进的诵读来帮助学生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实现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在语文实践过程中注重发挥教材的“例子”功能。强调学习方法的传授、迁移,帮助学生掌握规律,形成能力。最终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正确书写“陵”字。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会背诵古诗。
2.感受朋友之间的深情厚意,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
3.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情。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传授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一、阶梯引领,逐层悟情
1.晓诗音。
学习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送元二使安西》。
学情调查:哪些同学课前接触过这首诗。会读的同学想一想怎样读得更好;不会读的试着借助注释把它读正确。
(生自由读诗。师板书课题。)
预设:
(1)读准多音字“舍”、“朝”、“更”。
(2)题目的正确朗读是教学的难点,可引导学生在弄懂题目的意思之后,再正确朗读。
(齐读古诗,检测学习效果。)
2.明诗意。
(1)我们学古诗仅仅会读是不够的,(板书:知诗音。)还要——(板书:明诗意。)
(2)怎样才能弄懂诗的意思?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预设:
朗读品悟;了解诗人;运用串词连句法;读诗文、想画面,结合注解。
(3)同桌之间试着来说说《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的意思。
预设:
对“浥”、“更尽”、“新”的理解。
3.悟诗情。
(1)寄情酒更浓。
过渡:通过你的讲解,一幅朋友送别图在我们的脑海中展现。元二与王维到底是怎样的一对朋友呢?再次默读古诗,想一想:你是从诗中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预设:
抓“劝”、“更”、“尽”等字的理解,感受好朋友送别时的情景。
抓“酒”中所蕴含的情感,有感情朗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千古名句来体会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2)事世难料情难舍。
过渡:真的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了。车马已经备好,此次分别,不知何时相见。时间呀,你能走得慢一些吗,安西呀,你能离我近一些吗?这可能吗?安西有多远?
预设:
出示《元二出使安西图》来感受渭城与安西之间的距离。
对比古今的交通工具,来体会古人离别容易相聚难的特点。
介绍背景:王维在元二走后的几年后便去逝,此次的告别竟成了绝别。
师:(板书:悟诗情。)是啊!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谁记住了这一段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话。请站起来,让我们一起背诵这首古诗,铭记这份送别的情意吧!
(3)触景情更深。
过渡: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透过窗子,向外望去,这种难舍难分的情绪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师配乐读诗。)是什么又勾起了他们离别的伤感?
预设:
抓“雨”、“柳”。等景物来感受朋友间离别的愁绪是越来越浓。
配乐读全诗来感悟此景让老朋友更加的难分难舍。
二、方法运用,自主解读
1.在我国古代,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造成离别容易相见难,所以描写送别的诗还有很多。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另外一首诗。(投影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同桌之间运用方法合作学习。
3.汇报:
(1)读准音。
(2)明诗意。指名汇报、学生质疑、师生答疑。
4.对比学习悟诗情:请同学们再读一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联系我们刚才学习的《送元二使安西》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预设:都是写送别,都是送好朋友(故人),都有景物的描写。
王维借“雨”、“柳”、“酒”抒发了对元二依依不舍之情,李白送好友孟浩然又有怎样的景,表达了怎样的情呢?
多元理解“黄鹤楼”、“烟花三月”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离别的悲伤。 理解“孤帆”、“尽”、“唯”,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李白送孟浩然时的依依不舍。
5.能不能把这首千古佳诗记在心中?师生共同背诵。
三、拓展延伸,多元抒怀
1.你还了解了哪些描写送别的诗?
2.总结:不论是以酒相送的酣畅淋漓、以目相送的默默无语,说到底都是因为朋友之间的一份真情,他们都是在以情相送。因为有了情,这些文字才被人们代代传颂,因为有了情,才被称为民族的瑰宝啊!
3.今天我们在一起度过了40多分钟,马老师马上就要离开你们,想不想送送我呢?想想怎样送呢?
4.师生话别,共勉。
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屐齿(jī jǐ)柴扉(fěi fēi)住宿(sù xiù)...无处寻(xún xín)一径(jìnɡ jìn)深 ..
二、给诗句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应怜屐齿印苍苔。().①可怜,让人同情。②爱惜。
2.儿童急走追黄蝶。().①奔跑。②很着急地走开。
三、给下列诗句选择正确的解释。1.应怜屐齿印苍苔。()
①应该爱惜留在这翠绿苔藓上的胶印。②应该爱惜这翠绿的苔藓,不要踩坏了它。2.树头花落未成阴。()
①路边的树上花都落了,长出的新叶不多,不够茂盛。
②路边的树上花都落了,长出了很多新叶,形成了一大片树阴。
四、填空。
1.《游园不值》是 代诗人 的作品。题目的“值”是 的意思。诗人游园未遇到主人,本是扫兴之事,却笔锋一转,吟出了千古名句“,”,似乎让我们叶看到了园内一定是 的美景。
2.《宿新市徐公店》是 代诗人 写的。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有名诗作。诗中描写了篱笆、、、、、等景物,表达了诗人对美丽的田园春色的赞美和对儿童喜爱的思想感情。
《古诗两首》参考答案:
一、jī fēi sù xún jìnɡ
二、②①
三、②②
在教学中《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示儿》两首诗时,我主要运用了对比教学法,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将两首诗比较异同:
一、不同之处:
1、抓住背景,一是“安史之乱”,一是“金兵南侵”。由于诗人所处的历史背景不同,他们的经历也各有跌宕。要想理解诗人内心的情感,就必须要有时代背景作铺垫。所以,在课前,我就要求学生查找有关诗人生活年代的情况——“安史之乱”和“金兵南侵”的相关资料,为更好地体会诗人的爱国之情奠定基础。
2、抓住作者,一是唐朝,一是宋代。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被人誉为“诗圣”,而他的诗又记录了相关的史实,被人称为“诗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乃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诗”。而陆游,是南宋著名诗人,一生作诗九千余首,可谓“多产诗人”。《示儿》是他的“绝笔诗”,相当于遗嘱。
3、抓住插图,一是“意气风发”,一是“抱憾终老”。在教学中,我觉得书上的插图也应发挥作用,用来帮助学生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那幅图中,诗人一家内心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漫卷诗书”的场面也表现得十分直观。而《示儿》一图则显得哀伤而凄凉。弥留之际的陆游,在孤灯残烛的映照下显奄奄一息。在布满皱纹、饱经沧桑的脸上,挥之不去的是遗憾之愁云。在这样的画面映衬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读来催人泪下。
4、抓住“诗眼”,一是“喜”,一是“悲”。教学中,《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可围绕“喜”字展开,诗人为何而喜?让学生找找诗人“喜欲狂”的表现,抓住“即从”“穿”“直下”“向”等词体会诗人的“归心似箭”;《示儿》可围绕“悲”字展开教学,诗人因何而悲?从哪些词句中让你感受到诗人的悲伤?
5、抓住文体,一是律诗,一是绝句。教学中,可相机让学生认识律诗和绝句的区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共有八句,每句七个字,是一首七言律诗;而《示儿》共四句,每句七个字,是一首七言绝句。
二、相同之处:
《散文诗两首》第一课时
班级_____姓名编号:课型:新授课编制人:顾洋洋审核人签名:
【自研课导学】
预习课(晚自习20分钟)
自读自悟《金色花》完成如下任务:
资料准备:(1)查找关于散文诗的资料。(2)查找本文的创作背景及泰戈尔简介。
自主积累:积累重点生字词,摘抄优美句子,归纳于笔记上。自我感悟: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晨读课:(45分钟)
检测: 小对子互查,组长抽查,老师抽查。
目标:(1)饱含感情的朗诵这首诗;(2)体会诗人的情感;瀑布歌道:“虽然渴者只要少许的水便够了,我却很快活地给与了我全部的水。——泰戈尔
“日清过关”巩固提升训练题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dǎo()告 罗摩yǎn()那
wàng()弃 pāo()下
二、给下面的字注音。匿()笑沐()浴祷()告并蒂()
菡萏()()徘徊()()荫()蔽
三、综合运用。
1.《金色花》的作者是________(国家)诗人________,他曾在1913年获________奖。
2.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
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C
.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D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四、阅读理解。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xī()()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nì()笑,却一声儿不响。
1.根据拼音写出填空中的汉字,并辨析这两个词的作用。
2.“妈妈,你会认识我吗?”和“孩子,你在哪里呀?”这两个疑问句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3.有同学认为,在妈妈急切寻找“我”时,“我”却躲起来捉弄妈妈,这说明“我”
【摘要】本文通过对比教科书所给的唐诗译本和许渊冲的译本,与大家共同学习和理解许渊冲教授提出的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译文要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论。
【关键词】三美 创译 境界
人教版第六模块第二单元主题是谈诗歌,课文中谈到了英文中的童谣、清单诗及五行诗,还提到了日本的俳句诗和中国的唐诗。课文中列举的唐诗英译及79页课文注释给出的唐诗原文一并展示如下:
望夫石 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
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日风复雨,
行人归来石应语。
Awaiting Husband Stone
Where she awaits her husband
On and on the river flows.
Never looking back,
Transformed into stone.
Day by day upon the mountain top,
wind and rain revolve.
Should the traveler return,
this stone would utter speech.
(by Wang Jian)
该译本出自张廷琛与魏思博(下简称张魏)合译的《唐诗一百首》中第53首。教科书中的译文没有英文标题,上文的标题是根据张魏的译本补上的。首字母的大小写是照着教科书抄下来的。在《唐诗一百首》原书中译者在译文后加了注释:A legend that originated in Wuchang, Hubei Province, and spread so far and wide that there were many such landmarks along the rivers of China. 而北京大学许渊冲译注的《唐诗三百首》(2007年1月第一版)第60页也是《望夫石》,译注如下:
The Woman Waiting for Her Husband
Wang Jian
Waiting for him alone
Where the river goes by,
She turns into a stone
Gazing with longing eye.
Atop the hill from day to day come wind and rain;
The stone should speak to see her husbandcome again.
*The legend goes that a woman sitting for the return of her husband turned into a stone by the riverside. Thus the stone becomes a symbol of lovesickness.
从形式上看,以上两种译文共同点是既译且注,不同点是张魏的译本是无韵体,而许译是韵文。和原诗比较不难发现张魏译本首先未做到押韵,因为原诗是押韵的乐府诗,不押韵就失去了乐府诗的音乐美,不美也就不能脍炙人口,也就无法流传了。正所谓,诗之无美,行而不远。而许译不仅形似而且神似,不仅形美,而且音美、意美。
再看该书workbook的52页还列举了另外一首唐诗的英译,即孟浩然的《春晓》。该诗的原文和教科书所给译文如下: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A Spring morning
I awake light-hearted this morning of spring,
Everywhere round me the singing of birds-
But now I remember the night, the storm,
And I wonder how many blossoms were broken.(Witter Bynner、江亢虎)
该译本出自中国学者江亢虎 (1883-1954) 和美国著名诗人威特·宾纳(Witter Bynner)(1881-1968)合译的 The Jade Mountain: An Anthology Being Three Hundred Poems of the Tang Dynasty(618-906)(中文名为《群玉山头:唐诗三百首英译本》)。《群玉山头》是《唐诗三百首》的第一个英译全译本, 也是西方世界流传最广的《唐诗三百首》译本。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外关系史研究室历史学博士李珊在她的文章《江亢虎北美传播中国文化述论》中关于《群玉山头》的论述如下: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美国意象派诗人热衷于借用中国古诗中的意象以自由诗的形式表现具有东方色彩的意趣。江亢虎和宾纳的英译《唐诗三百首》的工作,就是在这一股由意象派带动的翻译中国古诗热潮中开始的。《纽约时报》书评对该书翻译的准确性和可读性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认为“在这个领域中后来的作家们应当以他们的作品作为范本,并将他们的感知作为指导。”上述书评中有两个关键词“自由诗”和“准确性”即说明该译本首先背离了中国古体诗的韵诗特性,其次,背离了文学作品讲究的“艺术性”而非科学意义上的“准确性”。另外,抛开韵诗特点,单单从简洁达意上看,也有讨论的余地,比如:第一行中light-hearted,第二行中的round me,第三行中的I可否略去?
下面,我们看看许译《唐诗三百首》(2007年1月第一版)第六页的对该诗的译注:
A Spring Morning
Meng Haoran
This spring morning in bed Im lying,
Not to awake till birds are crying.
After one night of wind and showers,
H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ers!
*This quatrain reveals the poets love of spring and his regret of her departure.
首先,许译的第一行和第二行结尾的lying 和crying押韵,第三句和第四句结尾的showers和flowers押韵,体现了诗歌的音美;其次,该译文的第一句和第三句长短一致,第二句和第四句长短一致,体现了诗歌的形美;第三,第一句中,没有直译“眠”,第二句没有直译“处处”,但意境表达出来了。体现原诗的意美。体现意美是诗歌翻译中最难做到的,因为需要译者的再创作。由此,我们想到宋代画院曾经举办过一次绘画比赛,画题是“踏马归来马蹄香”。众画工挥毫泼墨,各显其能,有的画骑马人手里拈了一枝花,有的画马蹄上缠着一枝花,有的画一匹马站在一片鲜花丛中,最后夺魁的却是这样一幅画:一匹骏马奋蹄疾驰,马蹄边飞舞着几只小蜜蜂。真是绝妙的构思啊,画中没有花,但追逐马儿的小蜜蜂却让人嗅到了浓郁的花香。花香是难以正面描绘的,而以蜜蜂衬花香从而获得含蓄蕴藉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绘画艺术是这样,文学创作是这样,文学翻译何尝不是如此呢?
英国诗人柯勒律治曾说: “Prose is words inthe best order; poetry is the best words in the best order” (散文是编织得最好的文字,诗歌是编织得最好的绝妙好辞)。由于西方文字是形合文字,百分之九十以上可以对等,所以西方提出了翻译对等论。但中文是意合文字,据计算机统计,只有大约百分之四十的中文可以和西方文字对等,西方的翻译理论不适合中西翻译实践,因此,中译英的翻译理论必须来源于中英翻译实践,必须建立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而英译唐诗的最高标准,应是要追求意美、音美、形美的有机统一。许渊冲教授是翻译三美理论的提出者,也是三美理论的实践者,在许老长达七十年的翻译生涯中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翻译集中在中国古诗英译,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著译六十本,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等中外名著。许老在《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指出:在译诗时,传达原诗意美是最重要的,是第一位的;传达原诗音美是第二位的;传达原诗形美是第三位的,最好“三美”齐全,如果必能兼顾,就要从全局考虑取舍。许老创译的例子数不胜数,以柳宗元的《江雪》为例: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Fishing in Snow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s in flight,
From paths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A lonely fishman, behold!
Is fishing snow on river cold.
第一句的“千山”说成从一座山到另一座山,“鸟飞绝”反说成没有飞鸟。第二句的“万径”说成是从一条道到另一条道,“人踪灭”反说成看不见行人。第三句舟字不译,因为寒江垂钓,自然是在船上,“蓑笠翁”说成“渔翁”,再加一个“看”,以动衬静,愈见其静。第四句说原来渔翁不是在钓鱼而是在钓雪,显示渔翁独立的人格。全诗上下都体现了译者的创译,让人读罢全诗,心领神会,荡气回肠。这大概就是创译诗歌达到的“三美”境界吧!
参考文献:
[1]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2]许渊冲.唐诗三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
《雨巷》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2)有感情地诵读诗歌,体味诗歌的意境。2.能力目标
(1)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2)通过诵读、欣赏提高对诗歌的分析能力。3.情感目标
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二、教学重难点
1.分析独具特色的意象,掌握相关方法。2.学会知人论世,探究并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设计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上古的《诗经》、《离骚》到乐府民歌,从唐诗宋词元曲到现当代新诗,涌现了很多流派,出现了很多诗人,留下了大量的诗歌精品。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西方诗歌的影响,我国诗坛也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诸如激情四溢的郭沫若,浪漫典雅的徐志摩,忠诚爱国的艾青。今天我们来结识一位朦胧缠绵的“雨巷诗人”--戴望舒。
(二)自主收获 1.了解作者及背景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今余杭)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1928年成为《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并逐渐成为现代诗派“诗坛领袖”。1929年4月,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早期诗歌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意象朦胧、含蓄,感伤气息较重。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得明朗、沉挚。《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时期,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 1 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就是这种心情的表现。当时代理《小说月报》编辑的叶圣陶一看到这首诗就非常喜欢,称它“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并送给作者“雨巷诗人”的称号。2.文体知识
现代诗派:这个诗派得名于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文学月刊。黑线这个刊物并且创作诗歌风格相似的一群新人,被称为现代诗派。20世纪30年代中期是这个诗派的鼎盛时期。现代诗派的诗艺核心是象征主义。现代派诗人往往以其特有的青春病态的心灵,咏叹着浊世的哀音,表达着对社会的不满和抗争,也流露出对人生深深的寂寞和惆怅。戴望舒是30年代“现代派诗歌代表”。其他主要代表诗人有陈江帆、南星、徐迟、番草、玲君、吴奔星、路易士等。3.积累基础字词(结合导学案内容)
彷徨(páng huáng)
彳亍(chì chù)
颓圮(tuí pǐ)寂寥(jì liáo)
惆怅(chóu chàng)
(三)合作探究
1.听范读,学生再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雨巷》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明确:诗歌描写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营造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迷离、超然、朦胧的抒情意境。
(2)《雨巷》中主要写了哪两个意象?怎样理解和欣赏这两个意象?
明确:一是雨巷。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阴沉潮湿,两边是寂寞的人家,间或有人匆匆走过。这一意象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把它“虚化”为一条“追求之路”,怀着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里徘徊不前,让人不禁发问,“我”期待着什么? 二是丁香。丁香是古典诗词里常见的意象。丁香花常见白色、紫色两种,外形单薄细弱,往往用来代表孤高、美丽和忧愁。诗人将这种美赋予姑娘,“丁香一样的姑娘”,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丁香可以象征诗人心中的理想,这种理想是高洁的、美丽的。但也如丁香或姑娘一样,稍纵即逝,不可把握,给人暂时的安慰,留下的却是永久的怀恋和无限的惆怅。2.文本分析
(1)《雨巷》中有这样的诗句,“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能否将句中的两个“飘”字改为“走”字?为什么?
明确:不能。因为姑娘不是真是存在的,而是作者想象出来的,想象中的人物是没有“重量的;而且“飘”字与前面的“梦”字构成了最佳组合。总之,“飘”字生动地描述出诗人幻想中的“丁香姑娘”飘忽朦胧的特点。所以,诗中用“飘”字描写这位姑娘的行动。(2)《雨巷》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咀嚼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望舒草序》)。他这时候所写的《雨巷》等诗中便自然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这种彷徨感伤的情绪,不能笼统地说是纯属个人的哀叹,而是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雨巷》则用短小的抒情的吟诵再现了这部分青年心灵深处的声音。在这里我们确实听不到现实苦难的描述和反叛黑暗的呼号。这是低沉的倾诉,失望的自白。然而从这倾听和自白里,我们分明可以看到一部分青年人在理想幻灭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失去美好希望的苦痛在诗句里流动。
(四)疑点探究
《雨巷》是一首含蓄的诗。人们对这首诗的“姑娘”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姑娘”就是“我”;有人认为“姑娘”相当于“我”心中的理想;还有人认为,“姑娘”就是“姑娘”,没有其他意思。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明确:“姑娘”当然有其象征意义。那么“姑娘”象征什么呢?“姑娘”的形象可以指诗人的理想。他的彷徨求索,就是为了寻找“姑娘”--理想。他追求到“姑娘”--理想了吗?“姑娘”可望而不可即,追求虽执著但“道阻且长”,“姑娘”永远“宛在水中央”。这就给抒情主人公的追求涂上了一层悲剧色彩。如果诗中“我”是一位沉醉于爱情中的青年,这位“姑娘”不正是他要追求的佳人吗?或许她的家就在巷子的尽头,或许她只是从巷子经过,谁知道呢?读者尽可以展开想象。有时候,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或形象的补充。从这一角度来讲,诗人和“姑娘”是二位一体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即“我”是,实实在在的“我”,而“姑娘”是理想的“我”,未来的“我”,或另一层面的“我”。
(五)拓展延伸
选择意象一定要做到“象与情合”,试多举几例加以分析?
1.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都以梧桐叶落来写凄苦愁思。
2.芭蕉。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宋词有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
3.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如:唐代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 3 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诗歌创作的背景,积累文学常识。(2)有感情地诵读诗歌,体味诗歌的意境。2.能力目标
(1)分析、理解本诗独具特色的意象。(2)通过诵读、欣赏提高对诗歌的分析能力。3.情感目标
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二、教学重难点
1.分析独具特色的意象,掌握相关方法。
2.分析并欣赏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三、教学设计
(一)导入
有一座桥,风景优美;有一首诗,脍炙人口;有一个人,风流倜傥。现在,就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近这座桥,感受这首诗,解读这个人。
(二)自主收获 1.了解作者及背景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中国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人物。1923年“新月社”在北京成立,他是主要成员之一。徐志摩的诗受英国浪漫主义影响较深,字句清新、音律和谐,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富于变化。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徐志摩追求个性解放,生活理想是:爱、自由、美。《再别康桥》的写作有两种说法。一种是,1920年徐志摩远渡重洋,从美国到英国研究文学。在伦敦剑桥大学,他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科听课,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他仰卧在有星星、黄花点缀的葱绿草坪上,或看书,或看天上的行云,有时到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他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临到他要离开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在康桥上漫步,流连忘返,写下此诗。一种是,1928年,徐志摩重游英国。7月的一个傍晚,他一个人悄悄来到了久别的母校,漫步于寂静的校 园,怀念逝去的美好岁月,但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没有人认识他,满腔的热情和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无以倾诉,前来寻梦的诗人,怅然若失,乘船归国途中,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诗。2.文体知识
新月派: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新诗团体,1923年成立,代表人物为徐志摩、闻一多,成员有胡适、梁实秋、陈西滢等。他们不满足于新诗的自由散漫,而努力地去追求新的格律。其中卓有成效的是闻一多,他主张新格律诗要保持整齐的外形,讲究音节和押韵,讲究诗的词藻,他创立了建筑美、音乐美和绘画美的新格律的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积累基础字词(结合导学案内容)
河畔(pàn)
青荇(xìng)
长蒿(gāo)
漫溯(sù)
笙箫(xiāo)
(三)合作探究
1.听范读,生再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再别康桥》中主要写了哪些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景物有岸边的柳树、康河的水草、榆树下的清潭等。抒发了诗人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2.文本分析
(1)《再别康桥》的开头一节是“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结尾一节是“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轻轻”与“悄悄”可以互换吗?
明确:不可以。“轻轻”放在第一节,为全文定下轻灵、潇洒的调子,为下文抒写自己对母校“彩虹似的梦”作铺垫;而“悄悄”放在最后,与上节中的“沉默”相呼应。开头“轻轻”重在表达来时心情的欢欣愉悦,结尾“悄悄”重在表达去时情感的默然神伤。(2)《再别康桥》中描写的意象与诗人的情感是如何融合在一起的?
明确:诗中描写了诗人再别康桥时所看到的特定的景物:西天的云彩、夕阳中的河畔、金柳、在水底招摇的青荇、榆阴下的一潭、星辉、笙箫和想象中沉默的夏虫。这些景物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清丽的图画,这幅图画融入了诗人对母校的深沉的爱,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微波轻烟似的淡淡的离愁别绪。这种情绪还表达了人类共有的一种情感,即对失去的美好事物,人们总是充满怀念。整首诗,情与景高度融合,物与我浑然一体,构成了柔婉清新的意境。(3)如何理解《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明确:①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的视觉以无限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 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②音乐美,是对诗歌的节律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押韵,韵脚为:来、彩,娘、荡,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音节和谐,节奏感强。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③建筑美,是指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一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四)拓展延伸
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作比较赏析,写一篇赏析文。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同步达纲练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雾霭()清澈()流萤()束缚()渺小()桅杆()2.解释下列词语。雾霭: 蔚蓝: 蒙恩: 渺小: 茫茫:
3.下列不同于其它三项的诗句是()A.蔚蓝的海面雾霭茫茫。B.桅杆弓着身子在嘎吱作响 C.你微小,但你并不渺小 D.呼啸的海风翻卷着波浪
4.对下面诗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说明不当的是()A.它到遥远的异地寻找什么(设问和拟人)B.桅杆弓着身在嘎吱作响(比喻和拟人)C.小小流萤……你多么快乐地展开你的翅膀(拟人和夸张)D.你不是太阳,你不是月亮,难道你的乐趣就少了几分(反问)5.在莱蒙托夫的《帆》中说“它不是要寻找幸福,也不是逃离幸福的乐疆”,那么,它是什么呢?请你从下面的说明中选出一项。()A.它只是想远航,寻求自由快乐的天堂。
B.它把航行作为一种快乐,正像现代人所说的不求结果只求过程一样。C.它对幸福不屑一顾,因为它觉得在海上航行就是一种幸福。D.它希望风暴的来临,就像革命者盼望战斗的生活一样,表达他们为实现理想而战的决心和信心。
6.《帆》这首诗在构思和表达形式上有何特色?
【创新能力训练】(一)萤火虫 泰戈尔
小小流萤,在树林里,在黑沉沉暮色里,你多么快乐地展开你的翅膀!你在欢乐中倾注了你的心。你不是太阳,你不是月亮,难道你的乐趣就少了几分? 你完成了你的生存,你点亮了你自己的灯; 你所有的都是你自己的,你对谁也不负债蒙恩; 你仅仅服从了 你内在的力量。你冲破黑暗的束缚,你微小,但你并不渺小,因为宇宙间一切光芒,都是你的亲人。
1.读了《萤火虫》后,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请写在下面。
2.诗人认为“小小流萤”是“快乐”的,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它快乐的原因。
3.对“你在欢乐中倾注了你的心”的理解正确的是()A.因为不论在树林里,也不论是在黑沉沉暮色中,流萤都是“快乐”地展开翅膀,并且把光放射出来。
B.诗人认为流萤是用它自己内在的力量在展开翅膀飞翔,它不依赖别人,更不屈服别人。C.流萤的欢乐一点也不少,虽然它既不是太阳,也不是月亮。
D.流萤的光同宇宙间的一切光芒一样,所以它是欢乐的,它在欢乐中倾注了自己的心。4.根据诗意,你是怎样理解“你微小,但你并不渺小”的?(二)帆 莱蒙托夫
蔚蓝的海面雾霭茫茫,孤独的帆儿闪着白光!…… 它到遥远的异地寻找什么? 它把什么抛弃在故乡?…… 呼啸的海风翻卷着波浪,桅杆弓着身在嘎吱作响…… 唉!它不是要寻找幸福,也不是逃离幸福的乐疆!下面涌着清澈的碧流,上面洒着金色的阳光…… 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仿佛风暴里有宁静之邦!1.在诗中找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寻求()异邦()狂烈()2.理解并填空。
①“唉!它不是要寻找幸福,也不是逃离幸福的乐疆!”其中“它”指代。从这两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帆儿是在,为 的来临做准备!而表明了 对帆儿的不理解。②“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影,/仿佛风暴里有宁静之邦!”表明了帆儿的观。表达了作者对 的积极追求。
3.理解文章的手法。
①这首诗哪些地方是实写?哪些地方是虚写?
②诗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学科渗透训练】 读诗回答问题: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唐·胡曾
1.诗中“锦帆未落干戈起”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
2.诗中的“长河”就是现在的京杭大运河,它沟通了哪五大水系? 【课文难题点拨】 练习一
1.这句诗告诉人们:这小小的一片孤帆追求的是暴风雨般的生活,而不安于平静,启迪人的一生也要与帆一样,不安于现状的生活,渴望战斗。
2.这节诗的言外之意是:一个人不乞求别人和讨好别人获得的恩赐而靠自己自身努力奋斗生存。
【命题趋势分析】
1.能抑扬顿挫地朗读、背诵诗歌。
2.能体会诗中的意象,了解诗人利用表达的真情实感。
3.能领会诗中含蓄、精炼的语言,掌握诗中所用的多种表达方式。【典型热点考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1.这两节诗中的“有的人”是指:()A.鲁迅
B.鲁迅的敌人
C.鲁迅和与鲁迅对立的人
D.鲁迅及反动统治这两种完全对立的人 2.这两节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对比、比喻、排比B.对比、排比、反复 C.对比、比喻、反复 D.排比、比喻、反复 3.理解填写。
①诗中一个“ ”,一个“ ”字,刻画了两种人对待人民的相反态度。
②诗中采用对比手法,从对待 和对待 两方面描绘了两种人的人生态度。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第一节诗以典型的动作和语言,形象地揭露了反动统治者的残暴无耻。()②第一节诗以典型的动作和贴切的比喻,含蓄地生动地刻画了鲁迅的形象。()③第二节诗以典型的生活细节揭露了反动统治者腐朽、肮脏的灵魂。()④第二节诗以比喻、夸张的手法,歌颂了鲁迅的伟大人格。()⑤第一二节诗以形象化的语言,歌颂了鲁迅的精神。()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1.略
2.雾气像晴朗的天空的颜色受人恩惠微小没有边际看不清楚(形容水)。3.C 4.B 5.D 6.这首诗共三节12行每节中前两行描绘变化着的景和“孤帆”的行踪;后两行则着重倾诉诗人的感受,揭示出海景变化的实际意义,诗中蓝天、白帆、碧水、红日交相辉映,再添上茫茫雾霭……构成了一幅壮观的海景变化图。【创新能力训练】
(一)1.竭尽全力,为理想而奋斗,你将快乐无穷。2.因为“你在心中倾注了你的心”3.B4.外形“微小”但精神毫不“渺小”。(二)1.逃亡故乡安详
2.①帆船;积蓄力量;风暴;翻卷的浪花 ②幸福;人生理想
3.①实写:一只孤独的帆儿在蔚蓝的雾海上闪着白光。海风呼啸、波浪翻卷,桅杆发出嘎吱的响声,在它的上面是金色的阳光。虚写:“它不是寻找幸福,也不是逃离幸福的乐疆!”“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仿佛风暴里有宁静之邦!” ②夸张拟人(举例略)【学科渗透训练】
1.“锦帆未落干戈起”反映隋炀帝乘坐龙舟巡游江南还没结束,全国各地农民反抗暴政的起义风起云涌,动摇了隋的统治。
妙析教材
《古诗二首》编排了两首古诗,它们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描写了春天。
《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美景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咏柳》是首咏物诗,描写了早春二月的杨柳,借柳树歌咏春天。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春天已有了自己的感受,能较好地与课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可利用这一点,激发课堂教学的情趣,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古诗教学达到魅力无穷、活力四射的境地。所以,在本课的古诗教学中,要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进入到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去,在读中意会,读中感悟,读中体验,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教学建议
学习本课,可引导学生先自读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画面,然后再看图,感悟图文相通之处。还可先引导学生依据插图来体悟课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再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诗句的领会、理解,从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含义,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2.借助画面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小组合作朗读、想象、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句,背诵古诗。难点
1.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2.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古诗的配乐曲子,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彩笔及画纸。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认“莺、拂、堤、柳、醉”5个生字,会写“诗、村、童”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村居》,背诵古诗《村居》。3.理解古诗《村居》,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
二、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难点
体会诗人对春光的赞美之情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三、激趣导入
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大家跟随老师一起吧!(板书课题:村居)
四、自读古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己喜欢的学习符号标记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2.(出示风筝图,上面带有生字)大家瞧,这些风筝多美呀,你能将它们放飞得更高吗?(指名认读生字)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in”。“堤”的声母是“d”,不是“t”。
3.同学们真不错,将漂亮的风筝都放上了天。让我们再来认认它们!(齐读生字)4.自读古诗,想一想:古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5.小组交流。
五、品悟古诗(一)学习第1、2句。
出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早春二月的小山村是冰冷沉静的吗?它有怎样的美景? 1.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发现的。2.学生自由读第1、2句。3.你看到了什么?分组交流。
4.你能把你看到的景物带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第1、2句)重点引导学生通过“长”“飞”“拂”“醉”等字眼体会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
5.瞧,早春二月里,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仿佛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里,在春风中轻拂堤岸。我们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你们想配合这美丽的画面再来读读吗?(指名读)6.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生汇报)7.这么多美妙的感受,我想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两句诗的。(生齐读第1、2句)(二)学习第3、4句。
出示: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1.你能读好它吗? 2.自由读这两句古诗。
3.在这么好的春光里,你想做些什么呢?(指名说)4.村子里的孩子也和大家一样喜欢这美妙的春天吗?他们在干什么?(分组交流)5.你们能配合画面,说说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景吗?(分组交流,尝试练说)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归来早”“忙趁”体会孩童欢畅的心情。6.读了这两句诗,你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听吗?(生汇报)7.你们的想法都很有意思,你们能将自己的想法融进诗里读出来吗?(指名读)8.想不想加入他们放风筝的队伍中去呢?这样吧,让我们朗读古诗,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吧。(生齐读第3、4句)
六、背诵古诗
1.早春的山村,草长莺飞,杨柳依依。孩子们也将自己心爱的风筝放飞。多美的春景图呀!它不仅吸引了诗人高鼎,也迷住了大家。我相信这首古诗你们一定能背下来。
2.集体配乐吟诵。3.生自由背。
七、指导书写
指导写好生字“诗”“童”“村”,重点写好生字“童”。1.看“电脑小博士”的笔顺顺序,学生认真观察笔顺顺序、笔画写法。
2.指名反馈。
“童”字是上下结构,共有12画,可组词为“儿童、童年”。3.观察田字格中的“童”字,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找到关键笔画,再通过课件演示,提醒学生“立”的最后一横最长。)4.教师范写3个生字。5.学生描红并临写3个生字。6.师生评议。
八、梳理板书
村居
儿童散学快乐人物忙放纸鸢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认“咏、妆、丝、绦、裁、剪”6个生字,会写“碧、妆、绿、丝、剪”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咏柳》,背诵古诗《咏柳》。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草长莺飞
美丽景物
杨柳春烟
二、重点难点 重点
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难点
领略春天的美,体会诗人借柳树歌咏春天的情感。
三、导入新课,初感诗境 1.课前齐唱歌曲《春天在哪里》。2.齐背古诗《村居》。
3.导入:同学们,春天来了,这轻快飞行的黄莺,吹面不寒的杨柳风,羞红了脸的桃花,随风轻摇的柔柳,组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你们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杨柳图)4.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学生答:《咏鹅》),“咏鹅”就是赞美鹅,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呢?(指名说)5.揭题解题:柳树真美啊,唐朝诗人贺知章也被柳树的美所陶醉了,所以写下了这首赞美柳树的诗——《咏柳》。
6.欣赏配乐朗读,学生感受古诗的节奏。7.自由读诗,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8.突显生字,指出这些字是今天所要学习的生字,再让学生读这些生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四、交流切磋,诵读感悟 1.指导学习第1、2句。
出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1)生齐读。
(2)(出示从远处看柳树的图片)你们看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回答)(3)多么婀娜的柳树啊,在诗人的眼中,它就像什么呢?(碧玉、丝绦)(4)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合作学习第3、4句。
出示: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和同桌一起读第3、4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2)学生自读。
(3)(出示第4句诗的课件)让学生体会用“剪刀”来比喻“二月春风”的精妙之处——一树碧玉,万条绿丝绦和数也数不清的细叶,原来是二月春风的杰作啊!继而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4)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3.小结:这棵柳树多美啊,它长得又高又绿,树上垂下无数的柳条,它的叶子细细的,多么惹人喜爱啊!
4.接下来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配乐朗诵边想象一下这首诗的意境,等一下我要请同学们把你们感受到的意境描述出来。
五、分组活动,熟读成诵
师:大家都喜欢这首古诗,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喜欢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表现这首古诗,告诉老师,好吗?
(学生思考、讨论,并纷纷说出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诵、用白话文翻译、画画等。)1.教师根据学生的提议把他们分成三组:朗诵组、翻译组、画画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小组。
2.学生分组开始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启发学生开阔思路)3.分组展示。
(1)朗诵组用多种朗读方式诵读古诗;(2)翻译组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3)画画组展示各自根据诗意描绘的图画。
4.师:刚才同学们都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了这首诗歌,我觉得大家都做得非常好。
六、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5个生字,学生观察、讨论:哪些字好记好写? 2.学生提出难写、难记的字,教师指导。
“绿”的笔顺要多次书空,让学生记牢,写的时候不要把右下部写成“水”。
“丝”字注意笔顺。
“剪”字下面是个“刀”,不要写成了“力”。3.学生自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七、梳理板书
咏 柳
【1古诗两首1】推荐阅读:
1.古诗三首06-09
1古诗词三首完美版09-16
1《古诗二首》部编语文二年级下教学反思06-16
3古诗两首209-21
古诗两首课堂实录06-02
3古诗两首教案06-07
17、古诗两首(2课时)09-16
第20课古诗两首10-16
古诗两首练习题10-03
4古诗两首 教学设计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