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的真善美意韵

2024-09-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古诗教学的真善美意韵(通用2篇)

古诗教学的真善美意韵 篇1

内容简介

本书以哲学的视角对古诗句进行鉴赏,控掘诗中蕴涵的真善美,将哲学与诗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目录

导论:用诗美的旋律进行哲学思考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谈登高望远的世界观意义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谈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谈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谈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谈主观和客观相统一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谈时间的特性 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谈普遍联系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谈事物是发展的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谈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谈抓主要矛盾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谈量变引起质变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谈否定之否定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谈人才与新生事物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谈全面地看问题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谈全面认识问题的复杂性

濠梁庄惠谩相争,未必人情知物情――谈相对主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谈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谈个别与一般的关系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谈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谈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若将有限计无涯,自困真同算海沙――谈有限与无限的关系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谈实践出真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谈重视实践门前雪满无人迹,应是先生出未归――谈由此及彼的思维方法

乌纱略戴心情变,黄阁旋登面目新――谈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谈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谈时势造英雄 邪正古来观大节,是非死后有公言――谈全面评价历史人物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谈环境对人的影响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谈古诗中的情爱秘密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谈人与自然的和谐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谈理论创新 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谈中国最早的哲理诗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谈律诗对偶形式与古诗哲理表达

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辞――谈与哲理诗创作有关的几个问题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谈古诗的哲学维度 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谈禅宗的“渐修”和“顿悟”

诗为禅客添花锦,禅为诗家切玉刀――谈禅与古诗的关系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谈陶渊明诗歌中的哲学思想 先生非是爱吟诗,为要形容至乐时――谈程颢吟诗与寻“孔颜乐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谈朱熹吟诗与表“理” 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谈“鹅湖之会”与为学之方

古诗教学的真善美意韵 篇2

一古诗学习对小学生成长教育的影响

中国古代诗歌以意境清新、含义深刻、语言生动、韵律优美而著称, 它是华夏文明中的一朵奇葩, 是中国传统教育中的文化瑰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 丰富语言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古诗除了能够启迪小学生的语言基础外, 更能初步培养小学生的情感体验意识, 在潜移默化中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可见, 诗歌教学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1. 学习经典, 感受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教育是个人成长中不可缺少的教育, 一个人不爱国, 何谈个人成长!“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是南宋诗人陆游在《示儿》一诗中的核心思想。诗人在弥留之际, 不忘记国家的统一与安定, 真可谓爱国之心天地可鉴!后人读起这诗歌, 体会诗歌的写作背景与感情后, 无不催人泪下。还有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其五) 》也是爱国教育的诗作。

2. 学习经典, 了解朋友情谊珍贵

在小学学习中, 学生能认识并交往一些同学, 这些同学有些会是以后成长道路的伙伴。为此, 李白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就是小学学习中关于友情教育的诗歌经典。

3. 学习经典, 铭记勤俭节约美德

对于小学生来说, 很多学生在家里或者在饭店吃饭时有随意乱丢或者挑食的不良习惯。一些学生养成这样浪费粮食的不良习惯确实让家长们头疼, 然而《悯农 (其一) 》中的“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这句诗歌通俗易懂地教育了学生爱惜粮食的节俭教育。

4. 学习经典, 享受温馨家庭生活

家是温馨、宁静、安全的港湾;家还是远方游子日夜思念的牵挂, 是温暖的源泉。学生都希望有一个温馨的家园, 李白的《静夜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道出了漂泊游子远在他乡思念亲人、家乡的心情。

5. 学习经典, 培养审美艺术熏陶

审美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需要借助形象直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应格外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其中的美。诸如, 白居易的《忆江南》、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刘禹锡的《望洞庭》、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等众多诗歌中, 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经典诗篇, 能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水的美景, 形象直观地给学生获得审美教育。

此外, 还有辩证思维的哲理内涵, 如陆游的《游山西村》、朱熹的《春日》、李白的《独坐敬亭山》等富有哲理意蕴;惜时教育如《春晓》, 意志坚强教育的如于谦的《石灰吟》、郑燮的《竹石》等。

二诗歌真善美意韵境界教学方法分析

诗歌是美的化身, 是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作为小学语文老师需要站在高起点, 从学生成长发展角度出发, 小学语文古典诗歌教学需要“入情、入境”, 教学才能让诗歌的真善美得以体现, 从而取得促进学生成长教育的积极作用。经过笔者多年的探索与走访调查了解, 再结合学生的感知能力有限的因素分析, 以下几种教学方法能让师生“入情、入境”, 学生能真正领会诗歌的感情, 并活跃课堂气氛。

1. 音乐入情, 画面入境

在小学诗歌教学中, 适当地运用现代多媒体设备能让课堂异彩纷呈。我在一次语文诗歌教学中, 为了能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与情感, 在教学袁枚的《所见》这首诗歌时, 课前就特意去边远的农村拍摄了许多农村山水风光的照片, 作为教学的第一手资料, 还下载了一些关于农村大自然的鸟叫、蝉鸣、牛叫等的声音作为诗歌的背景音乐。

上课时 (先不出示上课的课题内容) 直接给学生播放一幅幅农村山水风光与大自然的鸟叫、蝉鸣、牛叫等的声音, 学生就被多媒体课件播放的图片与响起的音乐深深地吸引了。一个学生问:“老师在哪里拍摄的图片, 能告诉我们吗?”“难道我们进入农村了吗?哪里来了那么多鸟叫声?”……学生七嘴八舌地问道。

可以说, 现代多媒体教学能辅助教师创设情境, 让课堂师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歌所体现的环境。在这种教学情境下, 学生能融入教学, 体会教学意境。

2. 朗读入情, 想象入境

诗歌教学注重朗读, 为此在教学中, 教师应多让学生开口, 所谓熟能生巧, 再理解诗歌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采用示范朗读, 也可以带读, 还可以让学生竞赛朗读等多种方式。例如:白居易的《忆江南》、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刘禹锡的《望洞庭》、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等山水诗歌就是这种常见的教学方式的代表教学案例。通过朗读后, 学生在教师的辅助讲解下, 学生发挥想象能力, 让学生说说诗歌的画面内容 (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把诗歌的画面内容简单地描绘出来) , 教师对学生描绘的画面给予适当的补充, 学生对诗歌理解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在教学杜牧的《山行》时, 我先让学生以小组竞赛的方式朗读, 比一比哪一组朗读得好, 然后让学生小组代表在黑板上描绘一幅想象的内容画面 (先让小组成员们想象思考2~3分钟) , 最后请其他小组派代表对黑板的画面内容给予点评或者进行适当的修改。

3. 理解入情, 表演入境

小学生有着爱表演的特点。为此, 语文课本剧教学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在教学古代诗歌时, 一些诗歌如果能让学生去先理解诗歌感情, 再让学生尽情地表演, 可以让课堂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位教师在教学《回乡偶书》时, 选取了几个学生在班里表演, 一个学生扮演漂泊回家的老人, 几个学生扮演诗中的儿童。学生有模有样地表演着, 虽然有些地方表演得不当, 但学生很好地理解了诗歌的内容。

这节课后令笔者对诗歌教学有了新的看法, 我查阅了小学语文诗歌篇目, 发现有许多诗歌都可以采用课本剧表演方式教学, 例如, 李白的《静夜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白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等。

三结束语

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的起始阶段。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表达和应用能力。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诗歌都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现生活, 以情感人。本文从学生的成长教育出发, 在小学诗歌教学中“入情、入境”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不是独立的,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诗歌把以上教学方法交叉重叠运用, 这种学生成长式的诗歌教学主要目的在于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古诗传达的真善美, 领悟诗歌的意韵, 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传承中华文明。

摘要: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小学生对古诗理解的接受能力有限, 为此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贵在“入情、入境”, 让学生接受古诗中真善美的意韵。小学诗歌中的真善美是学生情感教育的材料。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成长教育,真善美

参考文献

[1]胡爱华.在古诗词教学中引领学生品味真善美[J].教师博览 (科研版) , 2013 (6)

[2]余昌江、余秋凤.古诗词教学中人性美的探究[J].文学教育 (上) , 2011 (6)

[3]董雪梅.语文教学中的真善美[J].教书育人, 2009 (31)

[4]陈晓姝.浅谈小学古诗教学[J].吉林教育, 2011 (26)

上一篇:幼儿园园长责任制度下一篇:味道中考满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