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研究课题

2024-10-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职业教育研究课题(精选8篇)

职业教育研究课题 篇1

教育叙事就是“讲教育故事”。教育叙事研究是指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是教育研究者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折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以及自己教育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

教育叙事研究的作用是记录与反思。教育叙事研究的最大意义就在于能使教师真正成为研究的主体。使教师人人都可以参与教育研究。

教育叙事研究要求教师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自己在教室和其他场所里发生的教育、教学问题。然后将自己怎样遇到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叙述”出来,并加上自己的反思。

什么是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描述的是教育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情感在内的故事,教育案例的意义:

由于案例是教育教学经验的整合,教师将其经验以故事的形式呈现,了他是怎样把学习目标,课程的基本特征以及学习模式综合应用于真实的教育活动中,不仅对教师本人的意义非常重大,也给他人提供了复杂的教育过程进行反思的材料,教育教学案例可以是在“叙事”研究报告的基础上,以某个主题为对象,选取有典型的意义的,经过研究的故事和作者的反思,构成可供他人讨论、学习的教学材料。也可以在德育活动、课堂观察等基础上形成。

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基本特点

⑴教育叙事形成的报告是一种“教育记叙文”而不是“教育论文”。

⑵叙事研究报告是一种反思性叙述,以叙述为主,夹叙夹议、真实、深入地反映研究的全过程和作者的当时心理及其思考。

⑶叙事应该有一个主题。⑷叙事应该有一个完整的故事。⑸叙事报告应该有自己的反思。

教育叙事研究中教学叙事研究的基本程序:教学设计→执教→倾听评论和建议→教学反思→修订教学策略→再施教→撰写叙事报告→形成教学案例。

教育案例的特性

⑴案例是以真实教育教学状况和事件为基础的叙述性内容。

⑵案例是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由多种角度来呈现故事的背景、人物和情况。

⑶若案例要成为讨论的题材,必须包含有足够的细节和必需的信息资料,使用者才得以进行诠释,引发深入的分析。

教育案例的基本结构:引言→背景→问题或事件→过程与方法→反思与讨论。什么是教育案例研究

教育案例研究就是结合具体的具有典型教育意义教育教学实践即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研究和探讨。教育案例研究报告的基本要素: ⑴主题:本案例的核心理念,想反映什么问题,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确定主题。⑵背景:安全事件发生的环境和条件,如也可描述发生了哪些问题或困扰事件,以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⑶案例问题:围绕着主题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能够阐述案例的主题,揭示各种困惑,链接有关理论,能够启发读者的讨论和反思。

⑷情境与细节描述:环绕主题,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剪裁情节,有针对性地描写特定的内容,把关键细节写清楚,做到引人入胜。

⑸教育结果:教育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

⑹诠释与研究:多角度地解读和评析,回归到教育基本层面。⑺问题讨论:设计讨论作业单,供今后案例研究时其他教师讨论。

案例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

背景→案例事件→案例解读与分析→案例启示→有待讨论的问题。在案例研究中对案例分析、讲座,反思和评价的内容。

--新课程标准是如何体现在案例中的?如何具体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 __案例的设计与实施期望在教育中达到什么效果?在教师的教育方式上有哪些创新?

__在案例中,对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为什么?

__案例中的反思,对我有那些启迪和帮助?

职业教育研究课题 篇2

开题会由中国农学会名誉会长、原农业部副部长、原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洪绂曾先生主持。课题组首席专家俞启定教授就该课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步骤、关键技术、研究难点与创新点等方面向与会专家进行了汇报, 尤其是就研究中的难点问题做了详细阐述。各子课题的负责人也做了相关汇报。与会专家对课题选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关键技术及创新性等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 同时对课题调研内容及方法、研究中的难点问题、研究重点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开拓了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工作视野与思路。

教育部社科司规划处处长徐青森出席开题会并讲话。徐处长介绍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情况。他指出, 作为发展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计划的项目之一, 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特点是联合攻关, 并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他对我校以俞启定教授为首席专家的课题组成功申报这一课题表示祝贺, 并指出该课题任务艰巨, 影响重大, 不仅有理论价值, 而且有较强的实践价值。课题研究工作一定要遵循科研规律, 请专家把脉, 突出重点, 理清思路, 鼓励探索与创新, 服务于国家政策需求, 立足于管用、务实, 不鼓励纯理论的人为“创新”。他强调指出, 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一定要经过反复凝炼, 不断出政策性建议, 出阶段成果, 为国家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他希望学校加强对这一课题的研究, 为以后的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提供成功的经验。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综述 篇3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特点 综述 展望

[作者简介]任聪敏(1980- ),山西平遥人,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比较职业技术教育。(上海200062)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8-0018-03

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90年代中期确立地位,大规模发展始于90年代末,这20年间对高职教育的研究从未间断。对中国期刊网的搜索结果显示,关于高职教育的文章二十多年来共有7476条,而且70%的文章都发表于2000年之后;各类高职书籍已出版百多部;“九五”“十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有关高职的共有57项,“十五”比“九五”多47项。2001年,教育部34项重点课题中,高职占到了8项,接近1/3。这说明高职教育已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且2000年以后开始形成高职研究的热潮。虽然我国高职研究的时间非常短暂,但还是形成了研究问题相对集中的三个阶段,即早期、中期和近期。本文以1994年以来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为样本进行论述。

一、以高职发展的动因、内涵和办学途径等基本问题为焦点的早期研究

从研究成果的数量看,2000年是个分水岭。这一时期关于高职的论文和书籍虽然并不多,却是高职理论的重要奠基期,对高职发展动因、内涵和办学途径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探索,澄清了人们关于高职的基本认识。有些成果对高职的实践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关于高职发展动因的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为何会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得到肯定并开始发展,这是这一阶段研究的热点问题。论证高职发展的必要性是研究高职发展的关键。多数研究认为,经济发展导致的对人才智能结构需求的升级是高职大规模发展的根本动因。石伟平教授对高职发展动因做了很好的归纳:(1)经济原因。科技进步与生产中高科技含量的增加,要求提高一般劳动者的职业素质,以满足经济发展对高级职业人才的大量要求;(2)社会原因。在失业问题已经相当严重的情况下,为了缓解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压力,避免高失业率带来的大量的社会问题,发展“高职”规模,以推迟相当一部分人的初就业时间;(3)教育原因。在高校入学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为了分流,减轻传统的高校升学压力而大力发展“高职”,而且也是为了满足民众的大众化高等教育的需求。

2.关于高职内涵与办学途径的研究。1994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第3、4、5期连续发表多篇文章,讨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内涵、实施和发展问题,充分说明了这一时期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尤其是关于高职内涵的研究是这一时期的热点,而这是发展高职的关键问题,至今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杨金土等同志认为“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高等技术教育,”①并借助人才结构理论对其进行了说明。他认为社会人才主要有四类,即理论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高职的培养目标主要有三种类型,即高层次的技术员类人才、有一定实践技能又有一定专业技术的“技师型”人才和管理人员,其中技术型人才是主要的;在办学途径上,主要有国家、地方政府或社团办学,产业、行业、企业办学,社会团体、私人办学,各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包括引进国外资金所实行的联合办学等,这是对高职概念和办学途径的一个比较完整的论述。在高等职业学校叫什么名称的问题上,有研究者建议,根据我国的实际和国际上流行的称谓,可以称“技术学院”或“技术大学”,其理由有二:(1)这类学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所进行的教育通常叫“技术教育”。现在我国统称职业教育,实际上涵盖了技术教育;(2)便于同国际上接轨和交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这类教育称之为“技术与职业教育”,许多国家都采用了“技术学院”“技术大学”这样的名称。石伟平教授重点就高职姓“高”还是姓“职”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原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吕鑫祥教授的观点也比较有代表性,他认为,“可以对高职作以下阐述:一是高职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教育,它包括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两部分。二是高职的学历教育可以有很多层次,即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层次。我国当前高职教育大部分为大专层次,它与我国高专教育的主要特征是相同的,同属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的第五层次教育,都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三是,高职的非学历教育是一个形式多样、内容广泛、幅度较大的领域,其主要方面是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和技术登记培训”②。

除这些基本问题的研究外,这一时期还有不少关于高职的比较研究及中、高职衔接的研究。比较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国外经验的介绍上,如台湾地区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美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等。这些研究主要是在对国外高职教育的静态剖析,其目的是希望从国外高职教育的发展中找到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教训。在我国发展高职教育的初期,这些研究成果是非常必要的。

二、以人才培养模式和学制改革为焦点的中期研究

1.对产学研模式的研究。2000年以后,随着高职规模的迅速扩充,理论界和实践界均意识到,高职发展必须从规模扩充转向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在这一基本认识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专业建设成了这一时期研究的焦点问题,具体来说就是重点研究基于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时间大致持续到2004年。从2002年起,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连续召开三次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大会。经过三次会议的凝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行产学研结合”被高度认同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定位和必由之路。这一时期,对产学研结合的讨论和研究达到高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编写的《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集中反映了这一成果。这一时期有1/3的研究涉及了产学研问题。2003年8月,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六届三次常务理事会上,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处处长李志宏指出:要“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强调调整专业结构,面向就业市场进行专业设置,加强学校与企业、行业的密切结合,推行“订单式”的培养。产学研的研究从方方面面开始进行,包括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的经济动因,中国产学研合作的产生、发展过程和趋势,国外产学研合作教育及其给我们的启示,学校经验性研究如介绍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产学研合作的经验等。这一阶段从各个方面对我国高职发展施行产学研的办学形式做了充分的理论准备和实践总结。黄尧认为,职业教育实行产教结合,是《职业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明确要求。实施产教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职业教育的特色体现,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国际社会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模式和发展趋势。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发现,在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上,产学研合作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一条主线和一种明确的办学形式,并成为当前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办学支柱。

2.关于高职学制问题。(1)学制改革。七部委联合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职的基本学制以两年为主,并将在2~3年内落实到位,从而在学术界掀起了关于高职学制改革的热潮。有研究者认为,试行两年制有利于使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完成一次翻天覆地的改革,形成我国高职教育的特色。实行两年学制,会迫使我们冲破原来的体系,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而走出一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成功之路,这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将是一大贡献。也有研究者认为,高职学制的“三改二”,虽然有着诸方面的积极意义,但它可能给高职教育带来冲击和不利的影响,例如可能导致高等职业教育社会地位的下降,加大社会就业压力,培养目标的实现难度加大,对师资队伍素质的要求提高,学校教育成本提高,竞争加大。多数研究者则认为,高职学制的长短应根据具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需要而定,不可“一刀切”。出于某些原因,关于这一问题的探讨主要是在一些正式和非正式的学术讨论场合进行,论文形式的研究成果并不多。(2)“专升本”问题。对学制问题的探讨还包括对高职“专升本”的研究。许多研究者指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学历的最高层次仍然局限于大专,而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是否发展,是关系到我国学制在新的历史时期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借鉴国外和我国台湾的经验,以及对我国现实情况的分析,对于极少数现有办学条件比较优越的高职院校,可在严格审核的基础上让他们升格为技术本科。许多研究者主张我国应当创办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以后还要创办硕士、博士层次的高职教育。但是,针对可能带来“升本热”这一问题,研究者指出,在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审核,以确保技术本科的办学质量,绝对要杜绝对各地高职院校升格为技术本科过程的失控。对于高职院校升格为技术本科的审核,要特别指出的是,所确立的标准必须是技术本科自身的标准,而不是传统学术性大学的标准,这就要求对技术本科的办学标准进行认真研究。

3.关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第一个阶段通过大量讨论达成了一个共识,即高职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但是,2004年7月的“南京会议”把高职培养目标明确定位为高技能人才,由此掀起了一场讨论。这一定位自然和教育部倡导的“就业导向”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有密切关系。有研究者认为,技能型人才的要求相对较低,主要从事实际操作性工作,这是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范畴。另一些研究者则认为社会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中职由于入学基础及条件所限,不能达到对这类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高职要承担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任务。高职培养目标的定位必须包括高级技能型人才,尤其是在当前,应是高职培养人才的主要任务。面对这一重大问题,杨金土、孟广平等老学者采取了更加务实的研究方法,在对一、二、三产业的部分企业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再次进行了定位,认为高职培养目标不应仅仅定位在“技术应用型”人才上,但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仍然是高等技术教育,其基本的培养目标以“技术型”人才为主。专科层次的高等教育并不都是高等职业教育,在目前和今后的一定时期内,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将以专科层次为主,但不限于专科层次。

三、以高职特色课程建构为焦点的近期研究

从2004年至今,高职研究的焦点问题又发生了重大转变,即转向了更加具体、也是最困难的高职课程与教学模式研究。理论与实践界均逐步认识到,高职一切问题的核心是课程问题。无论和高职定位、专业建设还是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只有在课程中才能得到体现。教育部精品课程的评比,以及高职对特色的强烈渴望,是高职课程改革高潮兴起的直接动力。其基本研究取向是如何摆脱本科压缩的学科课程模式,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由于以特色追求为直接动力,因此学者们非常强调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职课程模式。影响比较大的是项目课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许多高职学院在自我探索项目课程的过程中,也进行了一些理论概括和总结。徐国庆是目前致力于这一领域的学者,他认为项目课程是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征,一方面,高职教育的目标是要把学生导向工作体系,而工作体系是与学术体系相并列、性质完全不同的一个体系;另一方面,职业知识的表征方式与学术知识不同,职业知识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因此,高职课程应当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采取工作逻辑来开发课程体系。项目课程是以通过对工作体系的系统化分析所获得的工作项目为单位设置课程,并组织课程内容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它具有综合性、完整性、相对独立性,不同于技能单元的模块课程,有利于体现出高职的职业性和高等性,应当成为高职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他还设计了细致的项目课程开发方法。

四、高职研究的特点和展望

我国的高职教育尽管发展历史短暂,但相关的研究成果颇丰,以上综述仅仅是这些成果的一小部分。除了这些比较重要、颇受关注的成果外,高职研究已涉及了高职办学的方方面面,如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模式研究等等。分析这些研究的特点,有利于展望更好的未来。

1.研究问题与高职实践发展结合紧密。本文把高职研究划分成了三个基本阶段,而这三个阶段正好是我国高职实践发展的三个关键时期,且每个阶段的问题焦点正是高职实践发展非常关注的,由此可见,高职的研究问题与实践发展是完全同步的。实践中的许多问题,如高职培养目标定位、学制改革、课程改革,都及时地引起了学术界的热烈讨论。这是高职研究非常健康的一面。

2.经验性、总结性研究成果偏多。高职研究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为经验性、总结性研究成果偏多,许多成果或是经验总结,或是工作报告,理论水准有待提升,尤其缺乏对高职理论系统建构的成果。对高职特有规律把握得也不够,许多研究比较注重高职的职业性一面,对其高等性一面关注不够。当然,这和高职研究的历史短暂有密切关系。

3.开始形成相对独立的研究队伍。研究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研究队伍的建设。除了大量关注高职问题的综合性研究者外,相对独立的高职研究队伍也正在逐步形成。大多数高职学院建立了“高职研究所”或类似的研究机构,许多院校的职业教育学博士点、硕士点也设立了高职研究方向,出现了一些以高职为专门研究领域的研究者。但从总体上看,高职研究队伍还非常薄弱,专门化的学术研究团队也显示出不足。

4.应加强微观研究、比较研究和与该领域相关的研究。在高职研究中,涉及的方面主要有学校系统、培训系统、教师体系和课程开发,但对于微观和中观的方面研究应该加强,如教师如何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等。同时,对于高职的比较研究在过去的研究中也并不多见。另外,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政策文化发展的相关研究也较少,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其联系更加紧密,这也是高职教育研究者需要注意的地方。

总之,高职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高职实践的发展迫切需要理论研究的提升。未来的高职研究在继承密切联系实践这一优良传统的同时,有必要加强研究队伍与学术团队建设,并提升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水准。

[注释]

①杨金土,等.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几个重要问题的基本认识[J].教育研究,1995(6):15-19.

②吕鑫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9.

[参考文献]

[1]匡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届博士论文.

[2]李振波,石伟平.从国际比较的角度论高职发展的动因及条件[J].职教论坛,1998(9).

[3]杨金土,孟广平,严雪怡,等.高等职业教育的标准、特点和发展途径[J].职教论坛,1995(7).

[4]杨金土,孟广平,严雪怡,黄克孝,等.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J].教育研究,1999(10).

[5]吴新武.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研究综述[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2).

[6]张炼.国外产学研合作教育及其给我们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4(6).

[7]黄尧.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产教结合经验交流会上的总结讲话[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7).

[8]杨金土,孟广平,严雪怡,等.对技术、技术型人才和技术教育的再认识[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2(22).

[9]俞克新.推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认识与实践[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2).

[10]俞克新.高等职业教育学制改革对策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9).

[11]朱光应.对高职教育学制“三改二”的理性思考[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12]十年的高度与视野——记“上海职教论坛”十周年纪念活动暨学术报告会[J].职业技术教育,2004(36).

[13]高奇.关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劳动预备制度的若干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10).

[14]杨金土,等.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几个重要问题的基本认识[J].教育研究,1995(6).

[15]石伟平,徐国庆.试论当前中国发展技术本科的意义与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3(12).

[16]马海泉.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石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访国家教育委员会职业技术教育司原司长杨金土[J].中国高等教育,1994(10).

[17]周耀华.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及我们的对策建议[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2(4).

[18]黄鸿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J].漳州职业大学报,2003(4).

[19]黎琳.21世纪中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新特点与教学方法变革——中国高职教育研究之三[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20]薛培军,李宗泉.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产学研合作的经济动因[J].中山大学学报,2003(2).

[21]严雪怡.台湾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J].机械职业教育,1994(5).

[22]吕鑫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3]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4]姜惠.当代国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论[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25]陶秋燕.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的专业和课程——以澳大利亚为个案的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6]高林,鲍洁.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职业教育研究课题 篇4

一、选题说明:

《福建教育学院2017年基础教育研究课题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旨在引领我省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围绕福建省基础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大局,研究贯彻落实《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福建省“十三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以及教育部、省教育厅工作要点中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和回应人民群众普遍关切的教育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问题。重视以创新为导向的基础研究,强化以标准和模式为主导的实践研究,体现基础教育科学研究的实践性、前瞻性,提高选题的针对性、实效性。

请依据《指南》所提出的研究领域,结合具体的工作岗位、专业和区域特点选择课题方向。《指南》中未列出的学科领域,亦可根据该学科教学实践按要求自行设计申报研究题目。

二、选题方向:

(一)福建特色教育研究

福建特色学校研究;福建学校特色校园文化研究;福建名校人物研究;福建名校精神研究等。

(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研究 城乡义务教育标准、制度、规则研究;“十三五”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研究;构建教育机会、资源配置、质量水平、管理模式一体化研究;城镇优质校精准扶持农村薄弱校研究;农村校“委托管理”探究;“小班制”管理研究;“走班制”校园管理研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视野下的教师流动机制研究;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现状和对策研究;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后升学考试衔接问题研究;留守儿童教育研究;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机制和保障体系研究;“送教下乡”研究等。

(三)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闽派教学品牌研究;学科思想方法研究;非考试科目教学水平提升研究;达标校高中动态管理机制研究;薄弱初中内涵建设研究;薄弱高中质量提升对策研究;毕业班教学视导制度研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研究;优质课评选标准化研究(课程设置、作息时间、考试评价、招生行为、教学用书等);课程改革成效应用推广机制研究;核心素养背景下各学科教材教法创新研究;中小学学科教学新趋势新动态研究;中小学学科教学特色模式研究;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与对策研究等。

(四)教师培训研究

“国培与省培计划”方案研究;大数据时代教师培训方式创新研究;教师培训质量保障研究;教师培训模块设计创新研究;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培训方式创新研究;中小学教师培训与教学能力提高的对策研究;中小学教师的核心素养培育研究;校长能力提升研究;福建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工程研究;福建名校长培养工程研究等。

(五)教育信息化研究

教育信息化监测体系研究;“智慧校园”建设和实践研究;基于互联网+中小学创新教育途径和方法研究;教学质量监控大数据平台的实践研究;县域教育信息化推进机制与管理研究;电子书包应用模式研究;信息化条件下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互联网条件下“研训一体”教师培训研究;在线课程运行模式研究;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管理模式研究;运用教育信息化改造提升薄弱学校研究;面向学习创新的数字化教育装备开发与应用研究;信息化学习方式的变革及影响因素研究;农村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应用效益评估研究;数字化背景下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创新研究;教育信息技术促进继续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研究;大数据时代学科教育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等。

(六)考试研究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研究;“全国卷”高考题型和应考对策研究;“全国卷”高考总复习综合对策研究;高考各学科复习策略研究;高考各学科总复习专题训练模式研究;“全省卷”中考题型和应考对策研究等。

(七)德育与校外研究

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有效途径研究;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研究;中小学文明校园建设研究;有效防治中小学欺凌和暴力研究;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研究;中小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德育研究;中小学德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时代精神与道德教育创新研究;中小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小学教师责任担当研究等。

(八)教育管理研究

各类校管理标准化研究;“小升初”多校划片改革研究;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研究;学校办学定位研究;办学行为“五规范”管理研究(课程设置、作息时间、考试评价、招生行为、教学用书);校园动态管理研究;学生个性化交流研究;教育管理体制“管办评”分离改革研究;提升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质量对策研究;中小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中小学校党风廉政建设研究;依法治教的理论与实现途径研究等。

(九)教师进修院校建设研究

教师进修院校教研机构人员配置标准研究;教师进修校业务指导与服务功能研究;教师进修院校教学管理制度研究;中小学教师分层次培训模式研究;市、县(区)教师进修院校深化改革研究;推进和完善教师进修院校校本研训制度研究等。

(十)家校教育合作能力提升研究

家庭教育指导课程与网络资源开发研究;省、市、县三级家庭教育讲师团建设研究;家庭教育示范基地开发与建设研究;家长培训研究;优秀家长学校建设研究;全面普及家长教育途径研究;完善家长学校平台建设研究;家庭教育课程与教材开发研究;家庭教育培训模式创新研究;家庭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等。

(十一)台湾基础教育比较研究

台湾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研究;台湾基础教育发展历史与现状研究;台湾基础教育政策研究;台湾基础教育课纲修改问题研究;闽台基础教育合作模式研究;闽台中小学教师培训理念、模式、方法比较研究;闽台基础教育比较研究;闽台教育交流方式研究等。

(十二)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研究

达标高中评估体系科学化研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施研究;改进“管理标准化学校”建设与评估研究;增强学校评价监测杠杆作用的途径研究;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办学水平提升途径研究;各类评估的统筹与导向功能提升研究等。

(十三)基础教育学科研究 1.语文学科

中小学生中国古典诗词的欣赏研究;高中“文本细读”探究;网络语言的问题及规范化研究;文言文教学研究;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探究;中小学生名著阅读兴趣培养研究;“语文核心素养”在当下语文教学中的解读;中小学交际中的语言艺术;逻辑与议论文写作研究;中学生语文阅读心理探究;思辨性议论文写作探究;学生作文素材积累能力研究;加强学生的书写能力研究;文学作品教学与学生体验的唤醒研究;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教学的异同研究;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技巧研究;写作指导课技巧研究;作文讲评课效能提升研究;多媒体运用与语文教学研究;社会生活与地域文化渗入语文教学研究;“读写一体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建构研究等。

2.数学学科

中小学数学学科教育发展研究;中小学数学教育价值研究;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研究;中小学数学特色课堂教学研究;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思想方法研究;数学作业设计研究;数学习题选择研究;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问题研究;数学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数学学科校本课程研究;数学阅读教学研究;中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研究等。3.英语学科

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与方法;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英语小组活动的有效性研究;新课标下小学英语教材教法研究;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研究;中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研究;中学英语绘本使用研究;中学英语课型研究探讨;中学英语听评课新模式研究;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中学英文报刊材料的选择原则研究;学生视角的英文高效阅读研究;中学英文写作教学课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情感体验下的英文诗歌深层理解;微课与英文写作的难点突破研究;英语课翻转课堂的误区研究;学生英语阅读困境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等。

4.物理学科

中学物理学科思想与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研究;中学物理情景与模型研究;物理实验中学生心理障碍问题研究;中学物理实验室建设研究;物理课堂中影响学生听课效率因素的调查研究;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学科有效教学研究;物理试题设计科学化研究;物理课堂教学诊断研究;物理智慧课堂设计研究;中学生物理学习方式研究;中学生物理学习评价研究等。

5.通用技术学科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验研究;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研究;国外中小学通用技术教育改革及其学科转型研究;通用技术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研究;通用技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研究;通用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基于Moodle平台的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实践研究;新课改背景下对通用技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培育技术教师的前沿科技意识研究;通用技术教学中“案例分析”的选择策略研究等。6.信息技术学科

电子白板交互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学活动设计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与应用研究;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结构优化的有效性研究;基于移动终端的个性化学习模式研究;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体系实施研究;基于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研究;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研究;基于计算思维的信息技术网络自主学习模式研究等。

7.化学学科

化学课堂情景创设的实践研究;化学学科思想与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研究;化学复习课教学实践研究;化学教材中的定量实验与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研究;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整合的实践研究;高中化学探究教学模式下探究点的设计方法研究等。

8.生物学科

中学生物学概念性知识教学研究;5E教学模式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证教学策略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提高学生科学本质观的生物教学策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生物教学研究;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生物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高中生物教学中模型方法的教学;初高中生物学新课程衔接教学研究;高中生物学探究教学设计研究;学生说题与高中生物学复习教学有效性研究;中学生物学微课教学研究;中学生物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等。

9.综合实践学科

综合实践活动项目设计类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科技创新类课程建设与实施;福建省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与问题;福建省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与问题解决;基础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模式研究;小学低学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研究;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培训模式研究;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有效活动研究;高中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内容与方法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师生评价研究;综合实践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等。

10.历史学科

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与研究;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研究;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网络平台下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深度融合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专业成长路径研究;历史案例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乡土历史资源与中学历史课程教学的整合研究;高中历史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历史教师课堂行为合理性研究;历史教师教研能力的提高与对策研究;高中历史不同课型教学策略的实证研究;新课程改革下中学历史教与学有效融合的研究与实践等。

11.体育学科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内涵、实质及其重要意义的研究;树立正确人才培养观念与加强学校体育的研究;校园足球课程改革突破研究;体育与艺术“2+1”项目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学校体育(专项督导检查)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的研究;落实《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的研究;体育课学生学习方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体育教学质量标准和学生学业评价标准的研究;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研究;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研究;学生运动竞赛改革的研究;体育教师专业化研究;学校民族体育传承研究;国外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研究等。

12.音乐学科

中小学音乐素质标准制定与评价研究;福建省中小学音乐教师队伍素质状况分析研究;中小学音乐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新版义务教育音乐教材对音乐教学的影响研究;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传统音乐教学实践研究;福建地方音乐传承教学实践研究;创新性人才的音乐素养研究;信息化语境下的音乐教育研究;校园音乐文化识别系统研究;音乐美感对儿童品性形成的影响;音乐偶像与青少年人格塑造;音乐美学对音乐教育的启示研究;音乐心理学在音乐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研究;音乐教学中情境创设法的研究;艺术特长生的培养途径与方式研究;学校课外艺术活动组织与策划研究;中小学合唱教学策略研究;乡土音乐资源开发策略探究;乡土音乐校本教材编写策略研究等。

13.美术学科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研究;大数据时代的教师培训模式转变;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小学美术小组活动的有效性研究;新课标下中小学美术教材教法研究;美术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研究;博物馆美术教育研究;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等。

14.地理学科

2018职业教育研究参考选题 篇5

现代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

职业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问题的研究 职业学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研究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研究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研究 职业学校国际合作办学研究

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 职业学校管理模式创新的研究与实践 五年制高职管理改革创新研究

职业学校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研究 职业教育服务“中国制造2025”研究 智慧校园建设研究

信息化背景下学习方式变革与学习绩效研究 职业学校学生数字化学习研究 职业学校教师培训研究

职业学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职业学校教师激励保障机制研究 微课教学研究与实践

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的实践研究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

产教融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职业学校办学效能提升研究 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研究

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应度研究 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研究 职业学校依法办学研究

(二)教学类课题选题

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中职、高职、本科课程与教学有效衔接的研究与实践 职业学校学习型教师团队建设研究与实践

职业学校适应现代职教体系开展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职业学校教学工作创新案例研究 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效能研究 职业学校学生学习能力指导研究 职业院校教材建设研究

信息化背景下学与教变革的实践研究 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 中职学业水平测试的研究与实践 中职学校学生技能抽测影响研究 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安全保障机制研究 职业技能提高与职业精神培养融合研究 校企合作开发职业学校课程的实践研究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案例研究 顶岗实习管理创新的实践研究 职业学校课堂生态调查研究 职业学校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职业学校第二课堂开展情况研究 职业教育实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 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研究

职业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研究(含案例研究)企业深度参与职业学校课程与教学过程研究 现代学徒制实践与研究

(三)德育类课题选题

互联网+背景下德育模式创新的实践研究 德育工作评价标准及评价机制研究 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研究 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职业学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职业学校学生心理问题预防与矫正实践研究 职业学校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研究

职业学校学生升学与择业的心理指导教育实践研究 职业学校特殊群体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案例研究 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及评价研究 职业学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研究 职业学校学生社团建设创新研究 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研究 职业学校班级管理创新研究

我国军队士官职业教育体系研究 篇6

【摘要】:用兵之法,教戒为先。人是军队战斗力的决定因素,教育训练始终是军队战斗力生成和增长的最主要途径。世纪之交,我国军队实行了新的士官制度,并随即开始实施包括建设一支高素质士官队伍在内的人才战略工程。加速推进军队士官人才队伍建设,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士官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本文以我国军队士官职业教育体系为研究对象,围绕新军事变革、新的士官制度和终身教育思想对士官教育的作用和影响,按照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系统分析与比较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就新世纪我国军队士官教育的历史背景(国际视野)、基本定位、基本特征、发展方略和体系构建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在体系构建中,着重就我国军队士官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实现模式和培训体制进行了研究。论文分六章展开: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分析我国军队士官教育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和论文研究的主要任务。伴随新世纪的到来,一方面,风起云涌的新军事革命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浪潮催生了我国军队新的士官制度,从而引发了与新的士官制度相适应的士官教育培训问题;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迫切要求实现人与武器装备的完美结合,从而使通过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士官队伍综合素质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提出本文的研究重点,即如何针对新世纪我国军队士官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呈现的新特征组织开展士官教育,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和军情的士官职业教育体系。第二章是研究军

队士官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介绍立于军事经济学基础之上的军事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学的终身教育理论。作为军事人才资源,士官人才除具有一般人力资源的基本特性外,还具有特有的属性,突出表现在作用的军地两用性、使用的强制性和价值实现的不可视性及难以度量性三个方面。作为“21世纪的生存概念”,终身教育的思想精髓对发展军队士官教育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而士官制度直接制约和影响士官教育的发展方向。第三章通过纵向回顾和横向比较,对军队士官教育进行比较研究。在纵向上,结合我国军队士官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对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做法进行对比;在横向上,重点对美国、俄罗斯和印度三个典型国家的军队士官制度及其教育培训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同时与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和军官教育进行对比。通过多角度、全方位、大纵深的比较研究,试图揭示军队士官教育的内在特征和发展趋势,并批判吸收发达国家军队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第四章主要分析新世纪我国军队士官教育所具有的基本特征。首先,从基本现状、职业特点和知识能力结构三个方面对士官教育的对象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并对士官教育的功能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确立士官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的基本定位,揭示士官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并明确新世纪我国军队士官教育“跨跃式”发展的基本方略。第五章在前章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新世纪我国军队士官职业教育体系框架的构建。确立体系框架构建的基本原则;按照系统原理,从纵横两个维度就士官职业教育体系层次结构的基本要素进行分析。在体系框架的实现形式上,提出“纵向衔接、横向融合、纵横整合、整体优化”的基本策略,其中建立“下短上长”的多级培训体制是关键所在。第六章总结前文的研究,得出四点结论:军队士官教育必须摆在重要地位优先发展;军事职业性是军队士官教育的本质特征;与士官制度相配套、与基础教育相承接、与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相接轨、内部相互衔接并符合军队建设和士官全面发展是建立新世纪我国军队士官职业教育体系的本质内涵;充分利用国民教育资源、建立专业技术等级制度、大力发展远程教育是实现我国军队士官教育“跨跃式”发展的重要途径。论文最后,提出加强我国军队士官职业教育的六条政策性建议。【关键词】:中国军队士官制度军事教育职业教育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E251 【目录】:中文摘要7-9英文摘要9-12第一章绪论12-30第一节问题的提出12-19

一、兵役制改革给我国军事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12-1

5二、目前我国军队士官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15-18

三、本论文研究的基本落脚点18-19第二节基本概念及其界定19-2

2一、教育与培训19-20

二、军事教育与军事教育训练20-

21三、士官与士官教育21-22第三节研究现状与论文大纲22-26

一、研究现状22-2

4二、论文大纲24-26第四节研究方法、特色和意义26-30

一、研究方法26-28

二、主要特色28-29

三、研究意义29-30第二章军队士官教育的理论基础30-50第一节人力资本理论30-3

5一、人力资本的概念和特性30-

32二、人力资本理论与教育培训

32三、军事人力资本与军事人才资本32-35第二节终身教育理论35-38

一、终身教育的由来和发展35-37

二、终身教育的基本理念37

三、终身教育理论的实践意义37-38第三节士官制度与士官队伍建设38-46

一、士官制度概况38-

41二、士官队伍建设的发展趋势41-46第四节终身教育背景下的军队士官教育46-50

一、树立开放教育观念,努力实现开放式教育46-48

二、树立终身教育观念,逐步实现士官全程教育48-50第三章军队士官教育的国际比较50-68第一节我军士官教育的发展现状50-

54一、我军士官教育发展的基本概况50-

52二、我军士官教育与其它类型军事教育的区别与联系52-

53三、我军士官教育与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区别与联系53-54第二节外军士官培训体制比较54-6

2一、外军士官培训体制综述54-56

二、美国军队士官的培训体制56-59

三、俄联邦军队士官的培训体制59-6

1四、印度军队士官的培训体制61-62第三节军队士官教育比较研究的结论62-68

一、外军士官教育培训的主要特点62-6

4二、各国军队士官教育培训体制的差异64-6

5三、军队士官教育培训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65-68第四章新世纪我国军队士官教育的基本特征68-85第一节士官教育对象研究68-7

3一、士官队伍的基本现状分析68-70

二、士官的职业分析70-7

2三、士官的知识能力结构分析72-73第二节士官教育功能分析73-76

一、把士官培养成为作战训练的骨干73-7

4二、把士官培养成为专业技术的骨干74-7

5三、把士官培养成为行政管理和思想工作的骨干75-76第三节我国军队士官教育的基本特征76-8

1一、我国军队士官教育的基本定位76-77

二、我国军队士

官教育的基本特征77-81第四节我国军队士官教育发展的基本方略81-8

5一、实行“跨跃式”发展方略的动因82-8

3二、“跨跃式”发展应实现的主要目标83-85第五章新世纪我国军队士官职业教育体系框架构建85-106第一节构建体系框架的基本原则85-89

一、层次结构与士官人才结构相适应原则86-88

二、外部相承接轨、内部相互衔接原则88

三、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原则88-89第二节构建体系框架的基本要素89-97

一、教导机构培训90

二、专设训练机构培训90-9

1三、士官院校教育91-9

2四、部队自训9

2五、依托国民教育资源92-9

5六、远程教育95-97第三节体系框架的实现形式97-106

一、纵向衔接98-100

二、横向融合100-10

2三、纵横整合102-10

3四、整体优化103-106第六章研究结论与政策性建议106-118第一节主要研究结论106-109

一、军队士官教育必须摆在重要地位优先发展106-107

二、“军事职业性”是军队士官教育的本质特征107-108

三、建立新世纪我国军队士官职业教育体系的本质内涵108

四、实现我国军队士官教育“跨跃式”发展的重要途径108-109第二节政策性建议109-118

一、创新士官教育领导管理体制109-110

二、改革士官院校招生制度110-11

1三、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111-11

4四、建立培养晋升关联制度114-11

5五、提高新兵入伍文化标准115-116

六、建立士官教育福利政策116-118主要参考文献118-124后记124

中外职业教育比较研究 篇7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较低, 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劳动力素质与科技创新水平, 而职业教育的作用是培养高素质的、具有科技应用能力的生产一线的劳动力和应用型人才, 其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举足轻重。为什么德国制造、日本生产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例如他们生来具有的民族特性, 但一个重要原因是受益于职业教育的发展程度。德国始终把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秘密武器”, “是德国经济发展的柱石, 是一个民族能否存在的基础”。日本的经济腾飞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笔者希望通过比较中外职业教育的异同, 为我国经济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提供可借鉴之处。

二、中外职业教育比较研究

1. 社区学院。

社区学院, 即在地区、社区层次提供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教育机构。社区学院的学生, 通常来自学校当地, 学院一般获当地政府的财政支持。职业教育要真正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必须立足于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发展水平和资源配置等具体环境, 发展有利于自身社区的职业教育结构, 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这就是社区学院存在和发展的理论基础。美国的社区学院一直承担着美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任, 学院数量占高等学校总数的61%, 许多社区学院属于职业教育。社区大学的职业教育为美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培养了大量熟练劳工, 因而在美国失业率创二战后新高的情况下显示出了重要作用。社区大学的课程设置是根据社会需要所设置的, 正如商界顶级精英比尔?盖茨所说:“Community colleges have always been driven by what is most relevant to the employment market” (就业市场的需求推动了社区大学的发展) 。美国社区大学的课程设置最大程度上反映了就业市场的需求, 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提供帮助。美国社区大学38%的资金来自州政府, 学费收入占20%左右, 来自地方政府的资金接近20%, 剩余的由其他形式的资金来源补足。

我国各地经济条件差异很大, 发展很不平衡。社区职业教育对于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尤其重要。目前我国已有利用社区的资源优势发展教育的先例, 例如山西襄汾县从当地实际出发, 创造了最具代表性的贾罕乡模式的职业教育。乡党委组织成立了社区教育委员会, 促进乡村两级办学, 统筹社区教育资源, 对学校的职业教育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反过来学校的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有力地推动了全乡经济的发展。但是,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职业教育不甚发达的大国来说, 社区参与职业教育远远不够, 有必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鼓励社区参与职业教育。

2. 多层次的职业教育学历体系。

我国的教育形式相对来说比较单一, 职业教育一般分为中职、高职、职业高中等, 而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相对独立, 无法互通。在高考应试教育的模式下, 进入高等学府完成本科学历几乎是每一个高中生及家长的目标, 一旦高考失败, 进入不了普通高校, 就只有读高职一条路, 而这是一些学生和家长所不希望的。这意味着无法获得和通过全国统考进入高校的学生同等的教育, 因为职业教育在我国只有中专、高专的学历层次, 看起来总比普通高等教育“低人一等”。

相比之下, 美国高等教育具备很高的灵活性———永远为愿意学习、学习优异的学生提供升学机会。美国社区大学一是提供大学一二年级的基础教育, 二是提供广泛的职业教育。值得注意的是, 社区大学提供的基础教育和我们国家的大专是不一样的, 更关键的是, 社区大学的学生学习两年后可以转入四年制大学读后两年的专业课程, 不仅可以转入普通大学, 更可转入像哈佛这样的世界一流名校。德国法律同时赋予职业教育证书与普通学历证书同等的地位, 而且两者呈“H”型互通。德国人最看重的“工作的资格”, 绝大多数是靠职业教育来实现的。日本1976年开始设立的技术科学大学主要招收高等专门学校和短期大学的毕业生, 学制4年, 并授硕士学位。我国台湾技职教育纵向自成一贯完整体系, 横向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

我国要打破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封闭状态, 运用倾斜性政策支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互相沟通, 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层次, 建立高职本科、应用性硕士、博士等多层次纵向贯通的职业教育体系, 使得高中毕业生或者已就业的职教毕业生有条件接受更高一级的教育, 从而满足我国经济转型中各种层次的人才需求。

3. 校企合作与企业办学。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培养合格职业技术人才的必由之路, 是职业教育的特色所在。德国“双元制”模式是校企合作办学的杰出代表。“双元制”意指学生既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又有部分时间在职业学校里接受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的职业学校义务教育, 将企业与学校、理论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起来, 且主张以企业的技能培训为主, 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学为辅, 职业学校居从属地位。学生每周只有大约12学时的时间在职业学校, 而绝大多数时间则在企业或跨企业的实训场所。澳大利亚实行“行业主导型”模式, 英国实行“三明治” (学工交替制) 模式, 即学校—企业—学校—企业, 直到掌握所学专业。美国“合作教育模式”从1906年开始实施, 新生入学后, 先在大学里学习半年, 而后便以两个月左右为期限轮流在企业进行实际训练和在大学学习理论知识, 到毕业前半年再集中在大学授课, 最后完成毕业设计。

职业院校和企业合作办学要落在实处, 必须是企业心甘情愿地主动参与办学, 从教学目标到课程设计再到教学评价, 都应有企业的大力参与。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已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模式的重要性, 例如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开展定期的毕业生供需洽谈会, 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等等, 但企业并没有深入到学院的人才培养体系中, 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并没有过多干预。企业参与专业教学的科学性、制度性还有待深度挖掘。究其原因, 企业的意愿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企业要真正能通过合作办学用上满意的职业院校毕业生, 才有可能主动参与甚至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帮助学校开展专业实践教学。其次, 通过政府引导来支持企业与学院合作, 例如税收的相关优惠政策和法律保障等等。从技术上来说学院有科研的实力, 能够带动行业的发展, 因此国外企业是非常愿意与职业院校合作的, 他们认为与学院合作是显示企业自身实力的一种方式, 也是自身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标志。在我国情况是相反的, 学院无法在技术上“领跑”行业, 反而是追逐着行业的步伐, 将刚刚出现的新技术、新理念用于教学中。

比校企合作更深层次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模式是企业办学。企业办学起源于20世纪美国一些制造、金融企业的自办培训机构, 从服务对象仅仅局限于公司内部到构造复杂的机构以致企业学校的规模。国外很多著名酒店都开办了自己的学校, 例如瑞士恺撒里兹酒店管理学院。瑞士很多酒店管理学院的教学模式多采取半工半读的形式, 例如上午上课、下午在酒店顶岗工作, 而库尔酒店及旅游管理学院的教学模式的内涵和实质就是校、企、店一体化, 校中有店、店中有校, 教师在酒店服务过程中“教”, 学生在酒店服务过程中“学”。

我国也有不少企业开创了自己的学院。阿里巴巴在国内很早便涉足电子商务培训领域, 2004年宣布创办阿里学院, 致力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服务依赖阿里巴巴平台拓展业务的诸多网商, 2012年11月更在泰国曼谷开办了一所电子商务学校。因高职院校受办学条件和办学理念的制约, 无法真正做到“工”、“学”紧密结合, “理”、“实”高度融合, 根本无法紧紧跟上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前行脚步, 三一集团投资1.93亿元创办了自己的工学院, 根据企业的人才需要, 从企业研究院、事业部调配师资, 利用集团的制造优势, 将最新的技术、最先进的工艺传授给学生, 让这些学生能够“零距离”上岗。企业办学能够提供最先进的师资力量、使用最先进的设备资源进行教学, 更能实现办学与市场的“无缝对接”, 无疑是职业教育浪潮当中的一股强大的新生力量。

4. 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是指充分挖掘学生潜能, 以开发学生创业基本素质, 培养学生创业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育, 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白手起家”创办小企业的精神和能力, 务求使更多的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许多国家在职业教育中实施以开办小企业为目标的创业教育, 建立“小企业创业机构”, 开发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创业教育课程, 通过大量的案例启发学生, 教会学生分析研究市场, 设计创业方案, 开展考核评估, 激发学生的创业动机。美国认为创业教育是解决社会失业问题的有效手段, 对此十分重视, 创业教育 (这里指小企业创业教育) 已成为美国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新加坡在亚洲金融风暴后, 骤然认识到经济进一步发展绝不能单靠跨国企业, 扶持和促进本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是应变之策, 也在积极实施创业教育 (创建中小企业的教育) 。德国、瑞士及澳大利亚的职业学校都开设创业课程, 非洲的肯尼亚规定所有大学和培训中心都要开设创业教育课程。

我国的职业学校创业教育虽然取得一定进展, 但仍然存在体系不完善、措施不到位、实施较随意等问题, 创业教育的基础设施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整体投入不足, 不少创业教育课成了教师演示课, 普遍存在黑板上谈合同、黑板上跑市场、黑板上办企业等现象。近年来,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创业班”模式的电子商务创业教育成为我国创业教育模式探索成功的案例。创业学院为各系开辟创业实践基地, 为创业学生提供了一个集电子商务、仓储、商谈为一体的创业平台, 为“落户”创业工作室的学生免除房租和水电、网络费用, 还根据学生创业需要, 在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和计算机信息管理4个专业中各设一个“淘宝创业班”, 学生在课堂上可以一边上课一边完成网络订单的操作。

5. 职业咨询服务。

职业教育的特点之一是承认个体的差异性, 对不同个性、不同类型的学生按专业或工种实施不同的教育, 从而使人扬长避短, 激发个人的潜能, 使每个人的社会价值最大化。这就需要我们在职业教育中首先给予方向性的指导, 再给予职业资格上的素质教育。我国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和受教育的过程中普遍对于自己的前途感到渺茫,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不了解自身的优势和特点, 不了解职业现状和岗位要求, 造成很多学生在高中毕业后盲目从众地挤进“高校的大门”, 稀里糊涂地混到大学毕业, 违心地择业, 最终不能发挥自己所长, 也无法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这体现了我国在职业咨询服务这个环节上的薄弱。美国每年拨专款用于开发职业指导课程和培养学校的职业咨询工作者。法国将职业“方向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纳入公务员系列。德国则不仅在全国建立了180多个国立职业信息中心, 向全民免费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咨询, 而且建立了国家职业信息网络, 出版了《职业现状手册》、《学生与职业选择手册》。

6. 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

发达国家对国内重要的职业资格标准有严格的控制, 同时强调职业资格和学历的同等性。德国获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分类目录列举了93类, 目录中具体规定了职业的类别、名称、培训范围及重点、培训时间及从业人员性别等;美国的各种职业资格制度由各州议会确定后, 州政府制定相关法律开始实施;日本对重要岗位人员的资格注册、考试、进修、责任、业务和权力等分别制定了有关法律。

职业资格制度是一种用人观念, 更是推动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的主要政策。职业教育的发展除了需要产业的发展驱动外, 还必须由劳动力市场的规则即实行就业准入制度来推动。澳大利亚联邦政府通过建立国家职业资格框架, 规范就业市场, 规定各个行业中技能要求高的工作岗位必须持有职业证书才能就业。

虽然我国很多高等职业院校也在大力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但由于某些行业人力资源的匮乏, 企业并没有“强硬”地将不具备职业资格的劳动者拒之门外, 造成很多初、高中毕业生不愿花时间和精力去完成三年的职业教育。因此, 我国2005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 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用人单位招录职工必须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 从取得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加强对职业技能鉴定、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评价、职业资格证书颁发工作的指导与管理, 尽快建立能够反映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要的职业资格标准体系。

7. 职业教育的国家政策和社会环境。

国外政府很早就显示出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 从立法、经费支持等方面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美国职业教育在上个世纪中后期得到迅速发展, 与法律保障密不可分。1963年, 肯尼迪提出并经国会批准的《职业教育法案》。该法案规定, 职业教育的对象不限于在校生, 而是扩大到其他人员;职业教育的形式, 增加为全日制、定时制、夜校、函授等多种形式。该法案明确提出, 任何能使人就业的计划, 都能动用职业教育款项。1990年《职业教育法》规定, 联邦政府每年向各州提供16亿美元的职业教育专项补助经费, 以提高美国经济和技术的竞争能力。我国1996年颁布《职业教育法》, 近十年来初步形成了以《职业教育法》为主体, 以各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为配套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但是, 我国的职业教育立法尚缺乏完整性和协调性, 也存在一定滞后性, 应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职业教育法》, 实现职业教育的规范、持续、快速发展。

职业教育的社会环境指的是社会对办职业教育和参与职业教育的态度和积极性。我国职业教育环境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我国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 “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变迁并没有得到改变, 特别在人的素质越来越高的时代, 家长从来没有以进入职业学校作为自己孩子的学习目标。父母更加期盼自己的子女能考上大学, 找一份体面的工作。相比较而言, 我国的职业教育偏向功利主义, 社会以及个人都如此, 而西方国家的职业教育和民众则体现出对普通劳动的尊重。美国职业教育的主体不是中等职业教育, 而是高中后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 而高中毕业生的60%以上进入高中后教育机构接受继续教育。德国70%的青少年初中毕业后选择“双元制”职业教育, 瑞士人均GDP超过3万美元, 绝大多数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 选择接受职业教育, 只有15%左右的毕业生选择进入学术性高中, 再进入大的约30%, 接受TAFE (技术与继续教育) 的约70%。

8. 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

国外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设置上所占的比重大, 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数与理论教学环节学时数基本相当。澳大利亚的TAFE学院理论和实践教学两者之比约为1:1, 建立了实力雄厚的校内实践基地, 例如汽车技术培训中心既是学习的环境, 又是模拟的工作环境。教学实行小班制, 学生在实践时遇有问题, 便可回到教室, 在电脑中查询资料、数据, 达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学院对学生的能力评定侧重实践考核, 而不是理论的考试成绩。我国的职业院校逐渐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在探索“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路上取得了不少成绩, 很多高职院校也在身体力行地实现“理论与实践1︰1”的目标, 但大部分职业院校的课堂仍然在很大比例上局限于教室的理论教学或者“黑板上”的实践教学。“理实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的目的便是大力推行“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 因此, 我国职业院校还须在建设好实训基地的基础上落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 真正将“积累知识”变成“应用知识”, 从而培养有用的技能人才。

三、结论与启示

如上所述, 我国在社区参与职业教育方面还未有大的建树, 今后要鼓励开办社区性的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 , 为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要丰富职业教育学历层次, 建立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互通的机制;校企合作应更加深入, 通过国家政策调动企业积极性, 以主动的姿态参与职业教育;鼓励大型企业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和人才需求特点培养人才、开办学院 (校) ;在职业教育中加强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的力度, 提倡创业教育和职业咨询服务;通过行业协会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从立法、经济政策支持等方面保障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通过自身的发展提高职业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丁红玲.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J].中国教育与教学, 2005, (3) .

[2]赵峰, 王鑫明.论社区性高等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办学特征[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 (5) .

[3]桑宁霞.欠发达地区兴办职业教育的途径[J].中国城市经济, 2005, (2) .

[4]邱才训.德国职业教育考察及其启示[J].广州教研网, 2009, (4) .

[5]李光.德国“双元制”经验与企业人才战略观的转变[J].生产力研究, 2004, (4) .

[6]方芳.我国职业教育法律体系之反思与重构[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7) .

职业教育研究课题 篇8

(一)同伴教育为青少年性健康与艾滋病预防教育提供有效途径。

同伴教育的形式有利于接近隐秘人群,能提供符合某一人群文化特征的信息。由于传统观念影响,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历来都是学校的薄弱环节,但是这方面的教育恰恰又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和疏导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虽然有识之士想方设法在高中阶段开展适合青春期的性健康与艾滋病预防教育,但是收效甚微。同伴教育的形式非常适合在青少年中开展性健康教育、艾滋病预防教育、禁毒教育等,同伴教育也适合对心理障碍学生进行教育和疏导。因此同伴教育形式是对青少年开展性健康教育和艾滋病预防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同伴教育形式是实现自我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

同伴教育形式能够将正式教育(如上课)与非正式教育(如在日常生活中议论)有机结合。同伴教育形式能够利用感召力强、影响大、积极进取的个体做同伴教育主持人,针对某一主题进行讨论和学习,从而带动其他同伴们做出正确行为与信念的转变。同伴教育形式有机地利用同伴间交流自然、轻松、平等的特点,针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热点问题、敏感性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中探究和学习,以促进学生优秀品质的养成。因此,同伴教育是一种能够实现助人自助,以自我教育、自我成长为目的的一种有效教育形式。

(三)同伴教育形式是实现终身教育和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

同伴教育形式不仅仅适合青少年,事实上同伴教育形式早已存在社会发展中,只不过在很早以前没有人以“同伴教育”来解读一些互动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实践现象。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社会系统,我们认为同伴教育也不例外。因此,同伴教育是打开人成长过程中遇到心灵问题的金钥匙,是打造终身教育和学习的互动平台,是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方式,是实现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研究目标

(一)向青少年受众群体有效地传播性与生殖健康、艾滋病防治的知识和信息,促使青少年转变错误行为。

(二)拓宽教育内容,以同伴教育的形式在校内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禁毒教育等各类主题活动,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了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组建一支同伴教育优秀骨干队伍、一批优秀志愿者为全校学生乃至社区青少年开展各类形式的主题活动,促进同伴之间的共同成长,借助同伴教育的优势和影响,在人才培养方面显现成果。

(四)以同伴教育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性研究。发挥同伴教育中骨干力量的积极作用,促进群体的讨论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创新授课形式,提升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五)拓宽同伴教育的受众群体,在社区居民中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同伴之间的互助互学,以促进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六)通过同伴教育,改变人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方式,寻求一条利于人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有效途径。

三、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前国内外同伴教育开展的主要活动形式及其实效。

(二)在校内外开展青春健康同伴教育,在活动的过程中创新形式,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研究其与西方的性健康教育的不同,帮助青少年形成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婚恋观。

(三)在同伴教育中渗透德育的可行性研究,采用同伴教育形式开展各类主题的班会活动,如禁毒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礼仪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等。

(四)运用同伴教育开展各类活动的途径及策略研究。运用同伴教育优势,在学生社团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改变以往由教师为学生组织、策划各类活动,学生被动参加的局面。引领是教师的主要角色,培训学生骨干是教师的主要任务,由骨干学生组织、设计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我控制、交流沟通、组织策划、统筹协调等综合能力是活动的主要目的。通过活动的途径和策略研究,利用同伴从众的心理、榜样力量及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培养学生持之以恒、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校园形成先进的文化氛围,为学生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五)同伴教育与课堂教学结合的有效性研究。教学中针对学生不感兴趣的内容,尝试采用同伴教育的方式,由教师引领,培养班级中成绩比较好、表达能力突出、责任心较强的学生主持,带动其他同学共同学习知识和技能,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教师可以针对某一教学内容给学生提出若干问题,把学生分组,指定组长,分组进行学习和讨论,然后再由组长代表小组汇报学习和讨论结果,最后由教师对每组的结果进行评估,利用同伴教育的行为和文化影响,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六)扩大同伴教育的受众群体,满足各级各类人群对增长知识、提升自我素质等方面的需求,促进学习型社会的构建。采用同伴教育获得信息的方式,尝试改变一提起继续教育就是进行学历教育或聘请专家为接受教育人员开讲座的模式,阶段性学习的内容可以在团队内分工,每人重点学习一个主题,然后集中,相互学习,交流体会,磋商讨论,互助互学,达到个人成长和构建学习型组织并进的目的。

四、课题研究分析与成果

(一)同伴教育调查及分析。

针对在青春期性健康、主题班会、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培训主持人等活动和学习中采用的同伴教育形式,设计调查问卷300份,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显示86.4%的人认可同伴教育的形式和效果,可见研究效果显著,同伴教育形式值得借鉴和推广。但是调查问卷的设计在同伴教育的内容上涉及不多,还应在接下来的实践中深入研究。

(二)同伴教育物化成果。

课题组通过查阅资料,组织理论学习,在校内外开展实践性活动、调查研究、访谈受众、汇总等研究程序,历时两年,把研究的背景、研究的意义、研究的过程、研究的结果、研究的创新、研究的反思从教育学和社会心理学的高度进行梳理,撰写成实践性研究论文。研究课题期间撰写的论文提出了课题研究的独到观点,特别是对同伴教育中相关概念的界定有所创新,对同伴教育针对的人群和同伴教育活动实施的范围有新的界定,值得同仁借鉴和参考。

(三)同伴教育德育成果。

中等职业学校同伴教育实践性研究以政策和理论为支撑,以实践为基础,在探索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等方面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通过开展青春期健康同伴教育,满足了学生青春期对性知识和艾滋病预防知识的需求,排除了青春期忧郁甚至心理障碍,促进了学生身心两方面健康成长;拓宽同伴教育的活动范围,学生经常参加针对某一主题开展的同伴教育活动,拓宽知识视野,提升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达到培养学生成为合格公民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同伴教育形式授课,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励学生进行互动学习、探究式学习,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意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教会了学生学习方法,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和练就技能的本领,为今后的终身学习和就业奠定扎实的基础;在学生社团活动中合理运用同伴教育的形式,不仅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而且从中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计划、协调统筹能力。通过同伴教育形式培育同伴教育主持人,使同伴教育顺利实施。主持人与同伴教育共同成长,主持同伴教育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激发学生服务社会的热情,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同伴教育形式为学生创设了新颖的学习环境,营造了良好的心理氛围,架构了社会实践的桥梁,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为学生铺设的一条成功之路。

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后续设想

课题组虽然完成了预订的目标,取得了研究成果,但由于用于研究课题的时间不充分,因此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不尽完善,在细节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论证方面欠缺、原始资料的收集不够规范、数理统计相对简单等。

我们将借鉴课题研究的成果,进一步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同伴教育形式,特别是在专业教学中采用同伴教育形式,证实同伴教育形式用于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并进一步在成人继续教育中运用同伴教育形式,佐证同伴教育的实效性和社会性。■

上一篇:7《ie》教学反思下一篇: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活动《动一动真有趣》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