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简单的总结

2025-03-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综合布线简单的总结(推荐8篇)

综合布线简单的总结 篇1

答:建筑群布线有架空,直埋,和地下管道三种方法 优缺点比较: 架空:架空布线法通常只用于有现成电缆杆,而且线缆的走线方式不是主要考虑因素的场合。虽然成本不高,但是影响美观,而且保密性、安全性也差。

直埋:直埋布线方法可以保持建筑物在原貌,直埋布线法优于架空布线法 地下管道:由于管道是用耐腐蚀性的材料做成的,所以这种方法给谨慎提供了最好的机械保护,使受损而维修的机会减少到最低程度,并且能保持建筑物的原貌。

2、工程监理的依据有哪些?其实施步骤有哪些?

答:依据:1,国家及行业标准;2,国家、地方法规及相关文件

步骤: 1)施工准备阶段监理 2)施工阶段的监理,施工前的环境检查;对施工前承包单位的器材检查给予确认;设备安装的随工检查; 电缆和光缆的布放随工检查及隐蔽工程签证;电缆和光缆终端的随工检查;工程总验收 3)保修阶段的监理

3、简述配线子系统的设计要点。

4、简述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

1,新建或扩建的建筑物的综合布线工程的安装施工,某些综合布线工程除了数据通信外,还有语音、有线电视、监控系统等,因此,施工前必须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组织施工

2,综合布线中所得到的缆线、布线部件应符合国家通信行业标准

3,必须制定一套规范的组织机构、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

4,必须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5,施工过程中,要按照同意的管理标识,对线缆、配线架、信息插座等进行标记

5、简述在布线施工前应该进行哪些准备工作? 施工后应该进行哪些收尾工作?

6、答:施工前的准备: 1,熟悉工程设计和施工图纸 2,编制施工方案 3,施工场地的准备 4,高工工具的准备 5,环境检查 6,器材检查 施工后的收尾工作:

1验收内容;2竣工技术文档;3竣工验收

6、综合布线工程的竣工文档包含哪些文件?

五、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含义是什么?与传统布线相比,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要实现综合布线?综合布系统划分成几个子系统?各子系统由哪些具体组成?(10分)

答: 综合布线系统是由许多部件组成的,主要有传输介质、线路管理硬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传输电子线路、电气保护设施等,并由这些部件来构造各种子系统。理想的布线系统表现为:支持语音应用、数据传输、影像影视、而且最终能支持综合型的应用 特点:结构清晰便于管理;材料同意、先进、适应今后的发展;灵活性强,适应各种工作的要求;节约费用,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原因:提高综合布线工程的性价比,方便管理,方便扩展,系统具有很高的灵活性。

综合布线系统分为6个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水平干线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楼宇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

1、请简单介绍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和各子系统的功能。

1.建筑群子系统2.设备子系统3.垂直干线子系统 4.管理子系统 5.水平布线子系统 6.工作区子系统 各子系统所实现的功能如下: 1.工作区子系统由配线(水平)布线系统的信息插座延伸到工作站终端设备处的连接电缆及适配器组成,每个工作区根据用户要求,设置一个电话机接口和1至2个计算机终端接口。2.配线(水平)子系统由工作区用的信息插座,每层配线设备至信息插座的配线电缆、楼层配线设备和跳线等组成。

3.干线(垂直)子系统由设备间的配线设备和跳线,以及设备间至各楼层配线间的连接电缆组成。

4.设备间子系统由综合布线系统的建筑物进线设备,电话、数据、计算机等各种主机设备及其保安配线设备等组成。

5.管理子系统设置在每层配线设备的房间内,是由交接间的 配线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

6.建筑群子系统由二个及以上建筑物的电话、数据、电视系统组成一 个建筑群子系统,它是室外设备与室内网络设备的接口,它终结进入建 筑物的铜缆和/ 或光缆,提供避雷及电源超荷保护等。

(1)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等级可以分为哪3级,每个等级有何特征? 综合布线系统一般分为3种布线系统设计等级,分别为:基本型综合布线系统、增强型综合布线系统和综合型综合布线系统。

基本型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经济的布线方案,仅仅支持语音或综合语音/数据产品,便于维护人员维护、管理。

增强型综合布线系统不仅支持语音和数据应用,还支持图像、影像、影视和视频会议等,每个工作区有两个信息插座,灵活方便、功能齐全。综合型综合布线系统是将双绞线和光缆纳入综合布线系统,每个工作区有两个以上的信息插座,任何一个插座都可以提供语音和高速数据传输。(2)简述非屏蔽双绞线电缆(UTP)的优点,以及常见UTP型号。

无屏蔽外套、直径小、节省所占用的空间;质量小、易弯曲、易安装;将串扰减至最小或加以消除;具有阻燃性;具有独立性或灵活性,适用于综合布线系统。常见的UTP型号为:1类双绞线、2类双绞线、3类双绞线、4类双绞线、5类双绞线、超5类双绞线、6类双绞线和7类双绞线。(3)简述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步骤。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步骤一般分为7个步骤,分别如下:分析用户需求、获取建筑物平面图、系统结构设计、布线路由设计、技术方案论证、绘制综合布线施工图和编制综合布线用料清单。(4)双绞线敷设施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双绞线施工的基本要求有以下4点:布放电缆应有冗余,交接间、设备间电缆要预留0.5-1.0m,工作区为10-30cm;电缆转弯时弯曲半径应符合标准要求,非屏蔽线弯曲半径至少为外径的4倍,屏蔽线至少为外径的10倍;穿线时拉绳速度和拉力不得过快过大,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执行;做好放线记录,从第一次放线开始做好放线记录,使得线缆得到充分利用。(5)综合布线施工管理中如何做好施工进度管理? 综合布线施工管理中,要做好施工进度管理,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编制月/季/周施工计划,由专业施工技术督导员负责向施工队分配工作和组织实施; 每周召开进度协调会,检查协调各子系统工程进度和工序交接、工种配合等问题;

按时参加甲方召开的生产协调会,及时处理与其他施工单位之间的施工配合问题,以确保整个工程顺利同步进行。1.综合布线系统一般逻辑性地分为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干线(垂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六个系统,它们相对独立,形成具有各自模块化功能的子系统,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布线系统。

2.EIA/TIA的布线标准中规定了双绞线标准568B的排列线线序为:

1、白橙、2、橙、3、白绿、4、蓝、5、白蓝、6、绿、7、白棕、8、棕。

3.按传输模式分类,光纤可以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两类。

4.工程项目的招标又可分为公开招标、邀请招标、议标三种方式。公开招标由招标单位发布招标广告,只要有意投标的承包商都可以购买招标文件,参加资格审查和进行投标工作。

5.对于建筑物的综合布线系统,一般可以根据基本复杂程度定义为3种不同的布线系统等级,分别是办公楼、综合型建筑物和住宅楼.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等级的综合布线系统。

6.暗敷管路如必须转变时,其转变角度应大于90°。暗敷管路曲率半径不应小于该管路外径的6倍。

7.工程建设监理制对于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工程的投资和加快建设工期,以及协调参与各方的权益关系上都发挥了主要的作用。

8.目前综合布线工程中,常用的测试标准为ANSI/EIA/TIA制定的综合布线的行业测试标准。

9.综合布线系统的验收一般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初步验收;第二部分是竣工验收。

10.当综合布线系统周围的环境干扰场强很高,采用屏蔽系统也无法满足规定的要求是,应该采用全程屏蔽处理。

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含义是什么?与传统布线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解答: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用于语音、数据、影像和其他信息技术的标准结构化布线系统。与传统相比有如下特点:兼容性、开放性、灵活性、可靠性、先进性和经济性。

2.简述双绞线电缆以及光缆的类别和特点。试比较双绞线电缆和光缆的优缺点。解答:

1、双绞线电缆:是将一对或一对以上的双绞线封装在一个绝缘外套中而形成的一种传输介质,是目前局域网最常用到的一种布线辉鹏网络: 材料。可分为屏蔽双绞线和非屏蔽双绞线。

2、光缆:光纤是以光脉冲的形式来传输信号,以玻璃或有机玻璃等为网络传输介质。光缆是由纤维芯、包层和保护套组成。光纤可分为单模光缆和多模光缆。优缺点:双绞线:抗干扰能力强,经济。

光纤:传输距离最长,基本可以说是无限长,但是造价 很昂贵!。

3.简述在布线施工前应该进行哪些准备工作?施工后应该进行哪些 收尾工作? 解答:施工前的准备:

1、熟悉工程设计和施工图纸;

2、编制施工方案;

3、施工场地的准备;

4、高工工具的准备;

5、环境检查;

6、器材检验。施工后的收尾工作:

1、验收内容;

2、竣工技术文档;

3、竣工验收。11.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主要有兼容性、开放性、灵活性、模块化、扩展性和经济性。12.EIA/TIA的布线标准中规定了双绞线标准568B的排列线线序

为:

1、白橙、2、橙、3、白绿、4、蓝、5、白蓝、6、绿、7、白棕、8、棕。13.水平干线子系统也称水平子系统,其设计范围是从工作区终端

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主要有兼容性、开放性、灵活性、模块化、扩展性和经济性。12.EIA/TIA的布线标准中规定了双绞线标准568B的排列线线序

为:

1、白橙、2、橙、3、白绿、4、蓝、5、白蓝、6、绿、7、白棕、8、棕。13.水平干线子系统也称水平子系统,其设计范围是从工作区终端用户直到管理间的配线架。

14.按照绝缘层外部是否有金属屏蔽层,双绞线可以分为屏蔽双绞 线和非屏蔽双绞线两大类。目前在综合布线系统中,除了某些特殊的场合通常采用全程屏蔽处理。

15.超5类线的传输频率为100MHz,而6类线支持的带宽为

250MHz,7类线支持的带宽可以高达600MHz。16.双绞线一般以箱为单位订购,一箱双绞线长度为305米。17.信息模块的端接遵循的两种标准是568A和568B。18.综合布线系统的验收一般分两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是初步验收;第二部分是竣工验收。

19.工程项目的招标又可分为公开招标、邀请招标、议标三种

方式。公开招标由招标单位发布招标广告,只要有意投标的承包商都可以购买招标文件,参加资格审查和进行投标工作.20.无论哪一种招标方式,业主都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招标, 要制定统一的工程招标原则,投标也必须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施工招标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投标.5.连接件的作用是什么?它有哪些类型

答案:光纤连接器是用来成端光纤的,光纤连接器按连接头结构的不同可分为FC、SC、ST、LC、D4、DIN、MU、MT等各种形式。

6.双绞线电缆有哪几类?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案:双绞线电缆3类4类5类、超5类、六类、七类。双绞线电缆3类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10M/S的数据传输。4类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16M/S的数据传输。5类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100M/S的数据传输。超5类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125M/S的数据传输。六类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1000M/S的数据传输。七类为屏蔽电缆,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10M/S的数据传输。7.光缆主要有哪些类型?应如何选用?

答案:光缆按传输模式分为单模光缆和多模光缆两种

多模光缆可传输多种模式的光,因其模间色散较大,随距离的增加光速会减少,所以多模光缆传输的距离比较近,一般几里之内适用于多模光缆。

单模光缆只能传输一种模式的光,其模间色散很小,适用于远程通信,一般适用于超过2千米。8.综合布线中的机柜有什么作用?

答案:机柜主要用于布线配线设备、计算机网络设备、通信设备、电子设备等的叠放具有增强电磁屏蔽、消弱设备工作噪声,减少设备占地面积等优点。9.选用布线用线管线槽和桥架时,应该考虑哪些问题?

答案:PVC线管用于构建线缆的敷设通道,一般要求线管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具有一般酸碱腐蚀的能力,防虫蛀,鼠咬。

塑料线槽是综合布线工程中明敷管槽时广泛使用的一种材料,它是一种带盖板的封闭的通道材料。桥架是全封闭的线缆桥架,它对干扰严重环境中的电缆防护有较好的效果,适用于室内、外需要屏蔽的场所。

美国综合布线结构:ANSI/EIA/EIA-568B标准对综合布线系统做了明确的规定:将综合布线系统分为7个子系统,即:(1)水平子系统(2)主干布线子系统(3)工作区子系统(4)电信室子系统(5)设备室子系统(6)入口设备子系统(7)管理子系统

(1)水平布线子系统:由工作区电信出口(TO)扩展到点心间的水平交叉连接组成。

布线包括水平线缆,工作区电信出口,机械终端及电信室中的软线或跳线。水平布线子系统:1.拓扑结构:星型拓扑机构,包括从电信室(TR)到电信室出口(TO)和工作区。2.线缆选择:一般使用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cTP)

(2)主干布线子系统:主干布线子系统功能是在电信室,设备室,主终结接间和入口设备之间提供相互连接。主干布线由主干缆,中间交叉连接和主交叉连接,机械钟接及主干交叉连接使用的软线或跳线组成。主干布线还包括了建筑之间的线缆敷设。

主干布线系统:1.拓扑结构:星型 2.线缆选择:100欧姆的双绞线,62.5/125um或50、125Um多模光缆。单模光纤。

(3)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各部分可从水平子系统的电信出口延伸到工作站的设备,工作站设备可以是任何网络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IP电话,数据终端和计算机):1.电信出口/连接器 2.工作区软线(工作区软线的最大长度是5米)3.开放办公室布线。

(4)电信室子系统:电信室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用于终接水平分布的电缆。一般每个楼有一个,是主干布线和水平布线的连接点,包括语音和数据通讯设备,交叉连接电缆。

(5)设备室子系统:每个楼有一个,是主干布线和水平布线的连接点,包括语音和数据通讯设备,交叉连接电缆。

(6)管理子系统:管理子系统有以下几部分组成:1水平主干和布线2主干路径和布线3电信接地/连接3空间(如入口设备,电信室,设备室)4防火(7)入口设备子系统:入口设备由电缆,连接硬件,保护装置和将外部设备连接到室内布线所需要的其他的设备组成。

中国综合布线系统结构 1.工作区

2.配线子系统 3.主干线子系统 4.建筑群子系统 5.进线间 6.设备间 7.管理

1.工作区:工作区应由配线子系统的信息插座模块(TO,Telecommunication Outlet)延伸到终端设备处的连接缆线及适配器组成。工作区是包括办公室、写字间、作业间、机房等需要电话、计算机或其他终端设备(如网络打印机、网络摄像头等)设施的区域或相应设备的统称。信息插座与电源插座的间距不得小于20cm。

2.配线子系统:配线子系统应由工作区的信息插座模块、信息插座模块至电信间配线设备(FD,Floor Distributor)的配线电缆和光缆、电信间的配线设备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等组成。3.主干子系统:主干子系统应由设备间至电信间的干线电缆和光缆,安装在设备间的建筑物配线设备(BD,Building Distributor)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组成。4.建筑群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应由连接多个建筑物之间的主干电缆和光缆、建筑群配线设备(CD,Campus Distributor)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组成。

5.设备室:设备室是在每幢建筑物的适当地点进行网络管理和信息交换的场地。6.进线间:进线间是建筑物外部通信和信息管线的入口部位,并可作为入口设施和建筑群配线设备的安装场地。

综合布线简单的总结 篇2

一、医院采用综合布线技术现状

在调查中得知, 多数医院的HIS建设, 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财务需求, 是以财务工作为中心开展的;包括门诊系统、药房系统、入出院及结算系统、住院医师系统、护理系统、供应系统、医疗器械、检验检查系统等, 主要传送一些文本信息。但随着PACS (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 、临床信息系统、手术三维导航等在医院的普及, 需要网络传送的信息逐步从单纯的文本数据扩展到声音和图像等多媒体数据, 对网络的带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所以, 大型医院通常本着“适度超前、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原则建设GCS。另外, 综合布线系统不仅要以电脑系统等为服务对象, 同时尽可能地为各个弱电系统提供统一信息传输布线平台, 如消防、安全、广播等系统。重庆**医院外科楼作为一幢较新的大楼 (2007年年初投入使用) , 其综合布线的设计和施工体现着这些要求, 使用状况令人满意。

重庆**妇科医院和重庆**医院大楼属于较小型的专科医院, 虽然最初的设计以财务类文本信息传输为主, 但随着医院设备的增加和医疗信息量增大, 通信能力日显不足。如何为适应未来要求进行改造、如何在建设和改造过程中合理分析并确定数据流量, 成为目前中小型医院综合布线建设的一个主要问题。

二、数据流量的合理确定

目前在综合布线系统的建设过程中, 建设方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如何督促施工单位保证线路施工质量上。对于设计方的要求并不高, 只注意出图是否规范、图纸内容是否完整。而在规划阶段, 缺乏网络数据流量分析成为一个常见现象, 非常容易导致设计不能满足较长期的要求, 从而引起医院投资损失。

在调查中了解到, 重庆**医院外科楼工程采用了比较科学的分析方法测算医院的数据流量, 尤其对放射科等影像科室的流量采用下列计算标准 (表1) 进行了合理评估。

重庆**医院外科楼工程门诊量按5000人次/天计算, 其1天的数字影像为X片300人次、CT150人次和MR100人次, 医院局域网络把ICU、CCU、手术室及各科室图像终端或图像工作站连接在一起, 医生可从网络上得到病人的各种资料。医院主干网采用100M以太网, 工作站采用10M以太网接口, 工作站上的数据有效传输速率为1~3Mb/s。传输一张8M的X光片需3~8s, 传输一张CT (40M) 片需14~40s。由于工程投入使用时间不长, 就医人次尚未达到设计标准, 目前医学图像的传输速度快, 图像的显示也快, 传输速度符合上述要求, 医务人员对系统的运行效果较为满意。经过向多位医生询问, 如果显示一张图像的时间多数情况下会超过1分钟, 那么他们就会觉得系统很差, 甚至抵触不用。医生能够接受的时间在30s之内, 所以网络的速率控制/调节应以此作为参考标准。

三、施工及维护质量的调查与总结

综合布线工程从设计到施工及后期使用维护的一般步骤为: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土建施工、技术要求、信息点测试、文档整理、维护。

调查显示, 综合布线工程的施工一般地土建结构工程完工后进行, 重新打洞穿孔量较大, 专业设备安装到位后有时会发现连线位置不合适。如果能够从建筑的规划设计开始, 就并行设计综合布线工程和专业设备, 孔洞、线槽位置在土建施工时就能够统筹考虑, 不仅后期工作量会明显减小, 而且施工质量会明显提高, 消除干扰源。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综合布线专业公司与医院建筑设计、设备安装单位相互脱节所致。

在使用过程中, 维护的反应速度和效果用户并不十分满意。出现故障, 维护人员到达现场时间通常在故障报修后1~2小时之后, 甚至更多。排查事故时, 也总是先考虑交换机、配线架, 最后才查到网络线路。如何有效地检查和排除综合布线系统的故障, 在检查程序、手段和方法上应针对不同类型的GCS工程进行深入探索。

摘要:利用综合布线是事业单位提高工作效能的重要手段。自2007年起, 笔者跟踪调查了重庆市三个典型医疗单位综合布线工程的使用情况, 对其设计思想、使用效果及未来需求进行了解, 以期对未来类似综合布线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些可参考经验。

关键词:综合布线,施工,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郑洁, 伍培.智能建筑概论[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

墙面看不见线路的综合布线设计 篇3

摘要: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步伐的加快,人们对现代建筑的观念和要求也发生了变化,智能大楼的出现为传统的建筑注入了全新的概念,并成为现代建筑发展的方向,而结构化的综合布线系统是实现大楼智能化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关键词:线路综合布线设计

0引言

从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与土建配合方面看,建筑设计部门对此技术了解不够,重视也不够。这就造成本应预留的空间和应预留的管道在土建施工时难以到位,甚至在砌体和装修阶段还没到位,这将造成布线施工难度的增加和施工时常要破坏建筑结构和影响美观等结果。从布线设计的水平和质量来看,目前从事结构化综合布线设计的单位主要是建筑弱电设计部门和计算机公司,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建筑弱电设计部门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不甚了解,造成布线系统设计不合理。而计算机公司对土建专业和通信及自动控制等弱电专业不够了解且又多从推销产品的角度来考虑设计,造成布线设计不能令人满意。本项目施工工具包括,线缆测试仪,单对打线器——主要用于主干线缆与配线架和压线模块的压接,亦为最基本工具之一。安装消耗品为施工辅材,包括扎带,胶带,油笔等。本系统分为五大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ER),垂直主干子系统(BE),水平布线子系统(HE),电信间子系统(TC)以及工作区子系统(WA)。

1线系统解决方案

①工作区布线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组成。关于工作区子系统信息插座安装位置确定,对于办公楼环境而言,绝大多数的办公空间是大开间,少部分是有四壁的小房间。对这两种形式下的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般而言,小房间不需要分隔板,信息插座只需安装于墙上:按每10平方米1个双孔。对于大开间而言,要使用分隔板将大开间分成若干个小工作区,对信息插座的选用、安装方法、安装位置就受分隔板使用的影响,因为分隔板可能会时常移动。对于分隔板的使用,信息插座安装可有三种形式,下面来说明这三种形式的安装方法:a信息插座安装于地面上。要求安装于地面的金属底盒应当是密封的、防水、防尘并可带有升降的功能。此方法对于设计安装造价较高。并且由于事先无法预知工作人员的办公位置,也不知分隔板的确切位置,因此灵活性不是很好。b信息插座安装于分隔板上。此方法适于分隔板位置确定以后,安装造价较为便宜。c集合点的做法。此方法在分隔板位置未确定情况下,可沿大开间四周的墙面每隔一定距离均匀地安装埋入式跳线架,待具体装修时再做至桌面或墙面。此方法比前两种方式,无论在造价、移动分隔板的方便性、整洁度、安装和维护造价上都是很好的。RJ45埋入式信息插座与其旁边电源插座应保持20cm的距离,信息插座和电源插座的低边沿线距地板水平面30cm。②水平区的设计,水平布线子系统是将干线子系统线路延伸到用户工作区。该系统是从各个子配线间出发连向各个工作区的信息插座。水平线缆路由设计:走廊的吊顶上应安装有金属线槽,进入房间时,从线槽引出金属管以埋入方式由墙壁而下到各个信息点。③干线区的设计,垂直路由设计:竖井中应立有金属线槽,且每隔两米焊一根粗钢筋,以安装和固定垂直的电缆。竖井中的线槽应和各层间有金属线槽连通。④主配线间的设计,设备子系统(主配线间)由设备间中的电缆、连接器和相关支撑硬件组成,它把公共系统设备的各种不同设备互连起来。该子系统将中继线交叉连接处和布线交叉处与公共系统设备(如PBX)连接起来。

2管方案

①水平线子系统的布线方案,水平线子系统完成由接线间到工作区信息出口线路连接的功能,有两种走线方式。a墙上型信息出口,采用走吊顶的轻型装配式槽形电缆桥架的方案。这种方式适用于大型建筑物,为水平线系统提供机械保护和支持。装配式槽形电缆桥架是一种闭合式的金属托架,安装在吊顶内,从弱电井引向各个设有信息点的房间。再由预埋在墙内的不同规格的铁管,将线路引到墙上的暗装铁盒内。综合布线系统部布线系统是星型连接的,线缆量较大,所以线槽容量的计算很重要。按照标准的线槽设计方法,应根据水平线的外径来确定线槽的容量,即:线槽的横截面积=水平线截面积之和×3。线槽的材料为冷轧合金板,表面可进行相应处理,如镀锌、喷塑、烤漆等。线槽可以根据情况选用不同的规格,为保证线缆的转弯半径,线槽须配以相应规格的分支辅件,以提供线路路由的弯转自如。同时为确保线路的安全,应使槽体有良好的接地端。金属线槽、金属软管、电缆桥架及各分配线箱均需整体连接,然后接地。如果不能确定信息出口的准确位置,拉线时可先将线缆盘在吊顶内出线口,待具体位置确定后,再引到各出口。b地面型信息出口,采用地面线槽走线方式。这种方式适用于大开间的办公间,有大量地面型信息出口的情况。建议先在地面垫层中预埋金属线槽。主线槽从弱电井引出,沿走廊引向各方向,到达设有信息点的各房间时,再用支线槽引向房间内的各信息点出线口。强电线路可以与弱电线路平行配置,但需分隔于不同的线槽中。这样可以向每一个用户提供一个包括数据、语音、不间断电源、照明电源出口的集成面板。真正地做到在一个清洁的环境下,实现办公室自动化。由于地面垫层中可能会有消防等其他系统的线路,所以必须由建筑设计单位,根据管线设计人员提出的要求,综合各系统的实际情况,完成地面线槽路由部分的设计。线槽容量的计算也应根据水平线的外径来确定,即:线槽的横截面积=水平线截面积之和×3。地面线槽也需整体连接,然后接地。②垂直走线设计,垂直部分的作用是提供弱电井内垂直干缆的通道。这部分采用预留电缆井方式,在每层楼的弱电井中留出专为大对数电缆通过的长方形地面孔。电缆井的位置设在靠近支持电缆的墙壁附近,但又不妨碍端接配线架的地方。在预留有电缆井一侧的墙面上,还应安装电缆爬架。爬架的横档上开一排小孔,大对数电缆用紧绳绑在上面,用于固定和承重。如果附近有电梯等大型电磁干扰源,则应使用封闭的金属线槽为垂直干缆提供屏蔽保护。预留的电缆井的大小,按标准的算法,应至少是要通过的电缆的外径之和的3倍。此外,还,必须保留一定的空间余量,以确保在今后系统扩充时不致需要安装新的管线。③设备电源管线方案,接线间的AC电源需求与接线间内安装的设备数量有关。首先,在配线间内应至少留有二个为本系统专用的,符合一般办公室照明要求的220V电压,电流10A单相三极电源插座。根据接线间内放置设备的供电需求,还需配有另外的带4个AC双排插座的20A专用线路。此线路不应与其他大型设备并联,并且最好先连接到UPS,以确保对设备的供电及电源的质量。

3总结

综合布线系统知识总结 篇4

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用于语音、数据、影像和其他信息技术的标准结构化布线系统,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传输网络,使语音和数据通信设备、交换设备和其它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接。

综合布线系统的优点:

1、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易于扩展、管理和维护。

2、使用统一的信息插座,可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

3、改变、移动和设备升级方便,只需在配线架上跳线。

4、使用标准电缆、配线架、插头和模块插孔,兼容不同厂商的设备。

主要包含6个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即楼层配线间系统)、垂直主干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即中心机房)、建筑群连接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

概念:工作区子系统是指从由水平子系统的信息插座到用户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组成:

1、工作区的信息模块(UTP/FTP)

2、面板(单口/双口墙装86型面板、光纤面板、地插)

3、跳线(UTP/FTP软跳线,双工光纤跳线,电话跳线)。注:跳线最大长度不能超过5M,一般2M。

水平区子系统:

概念:将双绞线从楼层配线间的配线架连接到各用户工作区的信息插座上。组成:

1、水平连接双绞线(超五类/六类/屏蔽/非屏蔽)(PVC管、金属管、桥架、直线槽等)

2、水平光缆

注:水平双绞线的长度不超过90米。(含上墙与下墙的长度)

楼层管理子系统:

概念:通过主干线缆将主设备间与各楼层配线间系统连接起来。组成:配线架、理线器、光纤配线架、语音配线架等等

垂直主干子系统:

概念:通过主干线缆将主设备间与各楼层配线间系统连接起来。组成:光纤(分单模、多模)、大对数电缆

设备间子系统:

概念:设备间子系统应由语音、图像、数据等各种设备及其配线设备和主配线架等组成。

组成:主光纤配线架、主语音配线架等

建筑群子系统:

概念:建筑群主干子系统是通过各建筑物之间的缆线连接各建筑物之间的传输介质和各种支持设备组成的一个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

设备连接示意图:

光缆的连接:

二、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要点

英文缩写:

工作区设计:一般每10平方米,布置1个数据点和1个语音点。实际情况中需要与业主沟通,参考装修图。

信息面板的安装:如无特殊说明,底边距地0.3m安装。

线缆长度设计:水平电缆、水平光缆的最大长度90m是指楼层配线架上电缆、光缆机械终端到信息插座之间的长度(需考虑上墙与下墙的长度,即层高*2),当长度超过90m时,需要考虑采用光缆或是调整机柜摆放位置以满足要求。

机柜的相关内容的设计:一是考虑配线间(弱电间)的大小是否能放得下机柜(标准42U,2000*600*800),如果不能,需要与业主沟通增加配线间的面积或是选择其他房间来放置;二是考虑该层所有设备(交换机,配线架,理线架等)是否能够全部放入一个机柜(设备总U数是否超过42U),如果不行,需要调整设备的放置位置(如某一层的信息点的线缆全部拉到另一层的机柜)或是增加机柜以满足需求;总而言之要灵活调整,同时要使线缆长度满足≤90m的要求。楼层信息点平均线缆长度估计:[(最远信息点线缆长度+最近信息点线缆长度)/2]*1.1+层高*2+余量 其中,余量=线缆前端0.5m+线缆后端0.5m+弱电间内水平长度2m(视具体现场情况而定)+上机柜2m

三、线缆知识

多模光纤与单模光纤的区别:

多模光纤:中心玻璃芯较粗(50或62.5μm),可传多种模式的光。但其模间色散较大,这就限制了传输数字信号的频率,而且随距离的增加会更加严重。

单模光纤:中心玻璃芯很细(芯径一般为9或10μm),单一的传播路径,只能传一种模式的光。因此,其模间色散很小,适用于远距离通讯。

说明:一根光纤是不是单模传输,与光纤自身的结构参数和光纤中传输的光波长有关。当光纤的几何尺寸(主要是芯径d)远大于光波波长时(约1μm),光纤传输的过程中会存在着几十种乃至几百种传输模式,即多模传输。当光纤的几何尺寸(主要是芯径d)较小,与光波长在同一数量级,如芯径d 在4μm ~ 10μm 范围,这时,光纤只允许一种模式(基模)在其中传播,即单模传输。其余的高次模全部截止。因此,对于给定波长,单模光纤的芯径要比多模光纤小。单模光纤典型芯径为8 ~ 10 μm,而多模光纤典型芯径50μm、62.5μm。光纤分类:

•G.651 光纤(多模光纤):

工作波长为850nm 与1300nm 的多模光纤。•G.652 光纤(常规单模光纤):

在1310 nm 工作时,理论色散值为零 在1550 nm 工作时,传输损耗最低 •G.653 光纤(色散位移光纤)零色散点从1310 nm 移至1550 nm,同时1550 nm 处损耗最低 •G.654 光纤(衰减最小光纤)纤芯纯石英制造,在1550 nm 处衰减最小(仅0.185dB/km),用于长距离海底传输

75欧姆SYV系列实芯聚乙烯绝缘

产品说明:通常用于电视监控系统的视频传输,适合视频图像传输。

75欧姆SYWV系列物理发泡聚乙

产品说明:通常用于卫星电视传输以及有线电视传输等,适合射频传输。

RG-58--96#-镀锡铜编织-50欧

产品说明:通常用于弱电视频图像传输或HFC网络等。

AVVR或RVV护套线

产品说明:通常用于弱电电源供电等。

AVVR或RVV圆形双绞护套线

产品说明:通常用于弱电电源供电等。

扁型无护套软电线或电缆AVRB 产品说明:通常用于背景音乐和公共广播,也可做弱电供电电源线。

绞型双芯电源线(AVRS或RVS)产品说明:通常用于公共广播系统/背景音乐系统布线,消防系统布线。

金银线(也叫:音箱线)产品说明:用于功放机输出至音箱的接线。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安装用电缆

产品说明:用于弱电供电电源线,一般适合做供电电流较大的主干电源供电。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线

产品说明:通常用于弱电系统中供电电源线。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屏蔽聚氯乙 产品说明:带屏蔽形,通常用于弱电信号控制及信号传输,可防止干扰。有多芯可供选择,例如:RVVP2*线径,RVVP3*线径,RVVP5*线径......AV线(也叫:音视频线)

产品说明:用于音响设备,家用影视设备音频和视频信号连接。

双绞线知识:

U/UTP双绞线:即通常所说的UTP双绞线,非屏蔽双绞线;

F/UTP双绞线:总屏蔽层为铝箔屏蔽,没有线对屏蔽层的屏蔽双绞线;

U/FTP双绞线:没有总屏蔽层,线对屏蔽为铝箔屏蔽的屏蔽双绞线;

SF/UTP双绞线:总屏蔽层为丝网+铝箔的双重屏蔽,线对没有屏蔽的双重屏蔽双绞线;

S/FTP双绞线:总屏蔽层为丝网,线对屏蔽为铝箔屏蔽的双重屏蔽双绞线。

1.F/UTP屏蔽双绞线

铝箔总屏蔽屏蔽双绞线(F/UTP)是最传统的屏蔽双绞线,主要用于将8芯双绞线与外部电磁场隔离,对线对之间电磁干扰没有作用。

F/UTP双绞线在8芯双绞线外层包裹了一层铝箔。即在8根芯线外、护套内有一层铝箔,在铝箔的导电面上铺设了一根接地导线。

F/UTP双绞线主要用于五类、超五类,在六类中也有应用。

2.U/FTP屏蔽双绞线

线对屏蔽双绞线(U/FTP)的屏蔽层同样由铝箔和接地导线组成,所不同的是:铝箔层分有4张,分别包裹4个线对,切断了每个线对之间电磁干扰途径。因此它除了可以抵御外来的电磁干扰外,还可以对抗线对之间的电磁干扰(串扰)。

U/FTP线对屏蔽双绞线来自7类双绞线,目前主要用于六类屏蔽双绞线,也可以用于超5类屏蔽双绞线。

3.SF/UTP屏蔽双绞线

SF/UTP屏蔽双绞线的总屏蔽层为铝箔+铜丝网,它不需要接地导线作为引流线:铜丝网具有很好的韧性,不易折断,因此它本身就可以作为铝箔层的引流线,万一铝箔层断裂,丝网将起到将铝箔层继续连接的作用。

SF/UTP双绞线在4个双绞线的线对上,没有各自的屏蔽层。因此它属于只有综屏蔽层的屏蔽双绞线。

4.S/FTP屏蔽双绞线

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总结 篇5

TD-SCDMA 中国移动、CDMA 2000 中国电信、WCDMA 中国联通

2、智能化建筑的基本功能

大楼自动化(BA)、通信自动化(CA)、办公自动化(OA)6类UTP:带宽200MHz或更高。7类UTP:带宽600MHz 阻抗()、衰减(db)和回路

3、综合布线系统划分为3大子系统:

建筑群主干布线子系统;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

4、美国标准6个独立的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干线子系统、配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

5、三网融合是指:

电信网、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

CD:建筑群配线架;BD:建筑物配线架;FD:楼层配线架;TO:电信插座;TP:转接点

6、综合布线定义:

由通信电缆、光缆、各种软电缆及有关连接硬件构成的通用布线系统,他能支持语音、数据、图像等多媒体信号传输的多种应用环境。

第二章:

为什么是用配线架:

配线架是一种使用在接插线连接链路的交接装置,通过配线架的连线可以方便地改变或更新断开链路 配线架的作用: 综合布线系统中,配线架作为综合布线系统的核心产品,起着传输信号的灵活转接、灵活分配以及综合统一管理的作用。综合布线系统的最大特性就是利用统一接口和统一传输介质。让各种不通信息在上面传输。判断双绞线好坏:

1、经验:字是否清晰;线的颜色;查看线的扭绞密度;用火烧;

2、与标准双绞线对比;

3、用仪器测性能指标

综合布线常用的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双绞线。

信号传输线可分为平衡式和非平衡式。共模抑制:在平衡式信号线中抑制两根导线中所共有的干扰信号的现象。5类UTP:带宽100MHz

串扰防卫度(db)。

RS-232:串口通信方式

双工 波特率越大,传输速度赶快,但稳定的传输距离越短,抗干扰能力越差

距离:理论20多m,实际不超过13m;RS-485:单工 同轴电缆:内部导体、内隔离层(绝缘材料)、铜网导体(屏蔽层)、外隔离层(外壳)。基带同轴电缆:50R、10Mbit/S、有粗缆和细缆两种类型,细缆半径5mm、传距200m,粗10mm、传距500~1000m。

宽带同轴电缆:75R,用于模拟传输。

光纤:核、涂覆层、缓冲、抗拉材料、表皮。光纤特点:激光信号效率很高,较宽的频带、电磁绝缘性能好、衰减较小。单模:0.85um、1.31um多模:1.30um、1.55um 配线管理:单点管理单交连、单点管理双交连方式、双点管理双交连方式。CSMA/CD: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物理层:中继器、集线器;数据链路:网桥、交换机;网络层:路由器;网络以上:网关。光纤连接器:FC,SC,ST,D4,DIN,MU,LC,MT

第三章:

1、系统工程设计的7个设计步骤: 工作区;水平配线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设备间;进线间;管理。

2、综合布线等级:(1)、经济型综合布线系统;(2)、基本型综合布线系统;(3)、综合型综合布线系统。

3、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一般原则:

可行性和适应性、先进性和可靠性、开放性和标准性、安全性和保密性、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

4、水晶头的需求量: m=N*4+N*4*15%

信息模块的需求量: M=N+N*3%

5、信息插座距离地面300mm以上,距电源插座200mm。

6、同一类型:交叉

不同类型:直连 T568A绿白 绿 橙白 蓝 蓝白 橙 棕白 棕

8、一箱UTP线(305m/Reel)

总平均电缆长度C=0.55(L+S)+6

每箱电缆支持信息点数量F=305/C(向下取整)

所需电缆总箱数B=N/F(向上取整)

10、配线间主要放置机柜、网络互连设备、标

招标流程:项目的报建、编制招标文件、投标人资格预审、发放招标文件、开标、评标与定标、签订合同。简答题:

1、简述54321原则

5个网段; 4个中继站; 3个网段可放节点;2个网段为中继链路; 1个冲突楼层配线架和电源。

电缆井和电缆孔都可以应用于垂直干线子系统设计方法

4C技术

在自动化系统中应用了现代计算机技术(Computer)、现代控制技术(Control)、现代通信技术(Communication)及现代图形显示技术(CRT),即4C技术

第四章

接线盒或拉线盒的管径:

无弯曲:45m;1个弯曲:30m;2个弯曲:20m;3个弯曲:12m 线缆最大允许的拉大:

1跟4对线拉力为100N;2跟4对线拉力为150N;3跟4对线拉力为500N;n跟4对线拉力为(n*50+50)N ≤400 吹光纤技术:

吹光纤技术是一种非常灵活且可使投资更为有效的光纤系统,它即可使用于楼内。也可于是用于建筑之间。这一独特的系统通过压缩空气将特殊涂层的光纤吹入预埋好的塑料微管中,它非常是用且可以为客户带来经济利益。

吹光纤技术优点:

1、分散投资成本;

2、配置灵活和先进;

3、安装安全。第五章

光线测试参数主要包括连续性、先进性和带宽 第七章

GCS项目招标方式:

1公开招标(正规、无限制);

2、邀请招标(5-10家);

3、议标(1-2家)招标工作的分类: 工程项目开发招标、勘察设计招标和施工招

综合布线简单的总结 篇6

一、项目名称: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竞赛项目。

二、设计施工依据:

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2-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三、项目概况:

利用大赛组委会提供的1套网络综合布线实训装置、2套网络配线实训装置等综合布线实训器材。通过安装模拟三层墙的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垂直子系统的安装,管理间与设备间的连接,设备间与建筑群的连接,以及线缆的端接与测试。完全模拟了工程实际的TO→CD的情况,完成项目的设计、安装、调试、竣工资料编写。

四、施工步骤:

1.项目组分工

项目组共三人,一人主要负责设计项目,同时完成复杂永久链路的端接;一人负责模拟墙线管与线槽的安装;另一人负责管理间、设备间、建筑群子系统配线架的安装与线缆的端接。

2.施工过程

根据项目要求完成安装施工图、系统图、信息点点数统计表、端口对应表等设计内容,完成竣工资料编写。

完成工作区子系统的信息点18个底盒、25个信息模块安装与端接;水平子系统的线管与线槽的安装,线缆的敷设;垂直子系统线槽的安装与线缆的敷设;完成管理间、设备间、建筑群子系统的机柜配线架的安装与线缆端接等任务。并进行网线的制作、复杂永久链路的端接、模块端接和线路测试。

五、收获与体会

在技术方面我们通过对项目的实施,加深了对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2-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的学习与理解。在思想品质方面,通过团队配合与协作,增强了组织管理、协调、表达沟通的能力,培养了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总之,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增强了我们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为我们将来“零”距离就业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竞赛组编号:1组

综合布线实训课程体系的研究 篇7

关键词:综合布线课程体系;工作过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9-0151-02

一、前言

目前全球高度信息化,经济国际化,人们对资源共享、网络应用的需求愈来愈多。“数字城市”、“数字社区”的建设热潮正强烈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价值观念。城市数字化和建筑智能化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要给用户提供一个高速可靠的传输通道,就必须要在人们需要的场所建立一个方便的、灵活的、稳定的结构化信息传输平台,不仅要求能支持一般的语音传输,还应能够支持数据、多媒体等多种传输。这需要建立整个网络世界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础——综合布线系统(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PDS。

因此,“21世纪已经是网络综合布线的世界”,PDS系统已逐步成为一项跨学科、跨行业的系统工程。由此带来的是对综合布线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那么如何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就值得我们去探讨、研究。

二、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本科、高职以及中职院校都开设综合布线课程,只是他们的侧重点不尽相同,如何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才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的重点。目前大多数综合布线课程更多的是各种相关设备介绍,相关理论的讲解,由于课程内容设计和实训环境的问题,学生动手环节较少,不能真正掌握相关的技能。这样的教学所起到的作用非常少,学生如果面对真实工作环境的时候又是无从下手。

导致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就是这些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甚至没有见过光纤、分不清什么是六类双绞线,什么是五类双绞线,不知道什么是配线架、理线器、桥架等,各种相应的使用工具也不会使用,甚至不能分清楚哪个工具该怎么使用,更不用说从简单网线制作到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测试和验收等实际操作。因此,综合布线课程的体系改革非常必要。

三、综合布线课程的特点

综合布线课程是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综合布线系统是一套开放式的标准,其结构、组成、设计、安装方式、测试验收等一系列问题都是有完整的规定,它不像网络设备或软件系统那样建立在厂商各自的产品体系里面,因此网络设备课程是训练学生掌握某厂商一套的知识体系。

综合布线课程不涉及具体的产品,没有固定产品的框架,因此在实践中,主要是各种标准的使用,以及具有实际分析能力,对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更为重要。本门课程就要求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把每项工程都能熟练操作,在实验室和在工地是相同的操作环节。

四、课程内容设计

本課程是培养学生网络布线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测试和维护等实践能力,在广泛调研和与企业用人交流的基础上,采用以工作任务为主线的课程开发模式,遵循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的职业教育理念,确定本课程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真实的工程项目,根据校内外实训实习资源情况,模拟网络工程项目或承担真实网络工程,并根据工程情况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组织实施本课程的教学(见下图):

五、教学设计特点

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本课程的创新点在于把实际的工作过程与教学相结合,需要学校和企业深度融合,学习和工作深度融合,课程和职业资格深度融合;创业和就业深度融合,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综合布线工程师为出发点来组织教学。通过开展校企合作,进行技能培训,使计算机专业学生90%获得综合布线方面相关的证书。

课程内容设计真正与企业结合,在课程设计中引入实际工作场景,真正的实现工学结合,以工作任务的形式,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不仅掌握理论知识,还具有相应的操作技术。让学生对岗位全面认知,提前参与真正的实战,不仅掌握理论。

课程内容

知识,也同时掌握专业技术,从而实现与就业的零距离,具有更强的就业竞争优势。把实际的工作过程引入教学,通过具体项目的实训,让学生了解整个网络岗位运行的各个环节,掌握网络布线工程师应有的基本素质和技能。

2.全新教学模式

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这就要求以岗位为基础,认真分析每一个实训项目,制定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管理制度,以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职业素质,并带动课程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综合布线课程运用最新的教学做的教学理念,本课程实训安排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真正掌握相关的理论和专业技术。针对本课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增加实践教学时间,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敬业精神。实训过程中严格按照实际工程要求管理学生,学生分小组进行,根据班级情况,五到六人为一组。每组选出小组长,负责每次记录实训日志和所做项目的进展情况。

3.提高师资水平

定期请业内专家来我校举网络综合布线方面的讲座与培训,大力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高的网络布线方面的企业人才担任教师。同时对老师定期培训,掌握企业的最新动态,最新技术,让教师更好地把企业岗位同教学结合起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颜正恕.物联网环境下“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立体化改革研究[J].职教通讯,2011,(16).

[2] 黎连业.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与施工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 钟达夫.于工学结合的网络综合布线教学改革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

综合布线简单的总结 篇8

这是一种成熟的、非载波侦听的、100M带宽共享的网络技术,采用了令牌传递服务策略,网络设备之间有主环和副环相联,在网络线路或网络设备出现故障时,有很强的自重构能力。同时其站管理(SMT)功能十分强大,适合于作主干网络。但其技术难度高、价格昂贵、扩展性较差,呈环行布线,与ATM不太兼容。

ATM(异步传输模式)

这是一种基于光纤传输系统、应用了统计复用技术、采用了短信元交换技术的先进异步模式。它直接支持数据、视频、音频等多媒体传输。速率相当快(达成155M,622M),由于采用了异步模式,共效率相当高,比较适合于作主干网格。但它仍然是一项有争议的技术,许多标准尚待完善,不同厂家产品之间的互操作及通用性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FASTETHERNET(快速以太网)

现在的高速以太网技术一般包括两种:100MVG-ANYLAN和100M-T。这里主要谈是后者--快速交换式以太网。100MAG-ANYLAN虽然提供了多媒体功能,但它的兼容性差、价格高、复杂度高,这里不作考虑。100BASE-T是10BASE-T的改良变种,它在原来的基础上采用将网格分割为若干网段,分割冲突域,并采有了缓冲交换,使网格上传输速率和传输效率大大提高。

快速以太网具有实用(兼容了原以太网,软件、硬件丰富),先进(速度快--100MBPS),升级方便(向ATM或更快的网格转换方便),扩展性好(通过互连设备,交换机,路由器容易扩展),开放性好(软硬件协议开放),价格便宜(相比于ATM、FDDI),支持的厂家多(得到Intel、Sun、3com、Bay、Accton等大公司的支持)等特点。对于多媒体网格应用,快速以太网也能很好的满足要求。

虽然以太网的网格设备之间的有效距离较短(100米),适合于部门级的小局域网,但可采用心光纤电转换器和光纤来延长传输距离。快速以太网具有极好的扩充性,使用交换式集线器和普通集线器,用户数的扩展对网格没有影响(正在使用时可以扩展),方便将来子网接入。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综合布线系统和网格技术的要点,这里向读者提供三种综合布线方案。

采用全双绞线结构布线方案(快速以太网技术)

这种方案是整个布线系统(垂直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配线间子系统)全部采用五类双绞线,网络技术是采用快速以太网技术

优点是:布线造价便宜、网格设备便宜、管理方便,快速以太网技术相当成熟,它的交换是在第二层进行,无需人工干预,

缺点是:如果楼层较高,这就有可能导致某些住处点的接线长度超过100米,众所周知,根据布线原则,双绞线一般不允许超过100米,这样会造成信号衰减以至畸变。

其次由于所有的接线都从中心机房通过垂直子系统向其他楼层辐射,对竖井要求较高。再其次是全双绞线结构难于升级为ATM技术或千兆位以太网技术,ATM技术和千兆位以太网技术需要使用单模/多模光纤来连接构成主干。

采用以光纤构成垂直主干、双绞线为边缘的布线方案(ATM技术)

这种方案的垂直子系统采用光纤结构,其他子系统采用五类双绞线布线,网络技术是ATM技术。

优点是:首先布线造价较便宜(与方案一相比,只略高一点)。

其次垂直子系统大大简化,只需从中心机房向其他楼层辐射光纤,每个楼层分配一条光纤(最好加备份线),在每楼层中再采用五类双绞线布线,布线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大大下降,而且100米长度限制的问题不复存在,因为光纤不受短距离限制(单模15公里,多模1.5-2公里)。再其次是一步到位,直接使用先进的ATM交换技术,会使网络响应速度大大提高。

缺点:主要是网络设备和主机设备相当昂贵。由于采用了ATM先进的交换技术,必须配置相应的ATM交换机、ATM仿真桥、ATM适配器,这些设备是极为昂贵的。而且ATM交换机需要专人管理,基于现在的技术,ATM的交换功能尚不能达到完全自动,而要根据人们的设置参数进行工作,管理上受一定的限制。

综合方案一和方案二的优缺点,这里提出第三方案。

采用以光纤构成垂直主干、双绞线为边缘的布线方案(快速以太网技术)

即采用方案一的网络技术和方案二的布线方式。在垂直子系统采用光纤,其他子系统用五类双绞线构成。网络技术使用快速交换式以太网。

优点:布线造价便宜;网络设备造价合理;主机设备也无需特殊配置;易于升级。而且以太网交换技术无须人工干预。实行全自动交换,管理方便。而且当需要升级到ATM或千兆位以太网技术时,只需要更换网络设备,无须更换布线设备,真正达到“一次布线,终身受用”的目标。但是系统需要升级时,还须更换部分网络设备。

上一篇:小学语文《iuv》教学设计下一篇:北师大数学三上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