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物理必修二

2024-06-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教版高二物理必修二(精选7篇)

人教版高二物理必修二 篇1

高二生物(必修二)复习自检题

1.什么是遗传现象?答:生物亲子代之间相似的现象。2.什么是变异现象?

答: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或子代与子代之间存在的差异的现象。3.生物遗传特性和变异特性的意义是什么?

答: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具有普遍性。遗传靠变异增加生物的多样性,变异靠遗传保持生物的稳定性。二者是一对矛盾的统一。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4、遗传学的奠基人是谁?他揭示了遗传的什么规律? 答: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5、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答:课本11页

6、孟德尔为什么选用豌豆做实验材料?

答:豌豆是自花传粉,而且是闭花受粉,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具有可区分的稳定性状。

7、什么是相对性状?举例说明。

答:同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豌豆的矮茎和高茎。

8、基因的分离规律是通过豌豆的几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总结出来的? 答:一对相对性状。

9、孟德尔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所用的亲本都是纯种吗?为什么? 答:是,因为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10、不论是正交还是反交,杂交F1都表现什么性状?F1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叫什么? 答:F1都表现出显性性状(高茎);未表现出的性状叫隐性性状(矮茎)。

11、什么叫性状分离?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后代中才会出现性状分离? 答: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12、F1植株进行自花传粉(自交),得到的F2植株性状如何?数量比是多少? 答: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比为3:1(高茎:矮茎=3:1)

13、什么是显性性状?什么是隐性性状?

答:F1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显性性状;F1子一代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14、什么叫显性基因?怎样表示?

答: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D)。

15、什么叫隐性基因?怎样表示?

答: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d)。

16、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这里所说的生物是指哪种生物?(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

17、什么叫等位基因?等位基因一定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吗?

答: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表示,如D和d是等位基因。

18、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只能有一对等位基因吗?答:可以有多对等位基因。

19、在F1进行减数分裂的时候,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裂而进行分离,最终产生含有基因D和d的两种雌配子和两种雄配子,它们之间的比接近于1:1。这里的1:1是指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比吗? 答:不是,指的是含基因D的配子和基因d的配子的比为1:1。

20、F1(Dd)自交产生的F2出现几种基因型?比例如何?几种表现型?比例如何? 答:基因型有三种(DD、Dd、dd=1:2:1);表现型有两种(高:矮=3:1)

21、举例说明什么叫表现性?答:指生物体表现出来性状,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22、什么叫基因型?一种表现型只能由一种基因型决定吗?

答: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做基因型,如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或Dd,矮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一种表现型不一定只能由一种基因型决定。

23、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吗?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吗?

生物必修1

高中生物必修二

答:不一定;不一定。受环境影响。

24、水毛茛叶的两种形态说明什么?

答: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25、什么叫纯合子?纯合子自交后代怎样?

答: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如DD、dd);纯合子只能产生一种配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26、什么叫杂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怎样?

答: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如Dd);杂合子能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配子。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27、什么叫测交?测交的目的是什么?

答:杂种子一代F1与隐性纯合子相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测交验证了基因分离定律: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发生分离。由于隐性类型(dd)只能产一种配子(d),而测交产生的后代Dd:dd=1:1。可见,测交子代的表现型和种类,取决于F1杂合子所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说明F1基因型是Dd,它能形成两种配子(D和d),它们的比为1:1,这样可根据测交后代表现型的种类和比例,推断F1 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进而可以推知F1的基因型。

28、基因分离规律的内容是什么?

答: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相对性状的基因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发生分离,分离后的基因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9、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什么?

答: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30、基因的分离规律适用于对几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研究?答:一对。

31、基因分离定律有什么意义?

答: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确立了颗粒遗传理论,在医学上,可以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对遗传基因型和发病率作出科学的推断,从而指导优生。在育种上,根据分离定律可以利用杂交育种产生的杂合子优势来提高产量,改进品质。

32、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通过几对相对性状的豌豆遗传实验总结出来的? 答:两对。

33、控制黄绿和圆皱的两对等位基因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吗? 答:不是,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34、F1(YyRr)能够产生几种配子?比例如何?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能产生4种配子(YR、Yr、yR、yr=1:1:1:1)。因为在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Y—y分离,形成两种数目相同的配子(Y和y),等位基因R—r分离,形成两种数目相同的配子(R和r),形成配子时Y、y与R、r间是自由组合,所以一共形成四种配子。

35、F1经过自花传粉,各种雄配子与各种雌配子结合的机会是怎样的?结合的方式有多少种?其中基因型几种?表现型几种?比例如何?

答: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受精的机会是相等的,配子间的结合是随机的;结合的方式有4*4=16种,其中基因型有9种(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表现型有4种(黄圆:黄皱:绿圆:绿皱=9:3:3:1)

36、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也叫什么规律?它的内容是什么?

答:也叫孟德尔第二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配子自由组合。

37、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什么?

答: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8、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一定表现为自由组合吗?

答:不一定,只有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自由组合。

39、一对具有20对等位基因的生物进行杂交时,F2可能出现220种表现型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答:前提是这20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20对同源染色体上。F2才能出现220种表现型。40、孟德尔是用什么实验方法验证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

生物必修2

高中生物必修二

答:同样用测交法验证的。用F1(YyRr)与隐性纯合个体(yyrr)进行杂交,测交子代的表现型为黄圆:黄皱:绿圆:绿皱=1:1:1:1,说明F1产生的配子有四种类型,它们的比为1:1:1:1。实验结果证明F1为双杂合子,它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之间的分离与非等位基因之间的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4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有什么意义?

答:

1、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之一。

2、是杂交育种技术的理论基础。

3、对人类的遗传病防治,优生优育也提供了理论指导。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42、什么叫减数分裂?

答: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的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43、减数分裂在什么时期进行? 答:在生物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期。

44、减数分裂有什么特点?分裂后结果怎样?

答: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分裂后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45、成熟生殖细胞、原始生殖细胞、受精卵、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的关系怎样?答:分别为n、2n、2n、2。

46、什么叫同源染色体?

答:在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47、什么叫联会?答: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联会。

48、什么叫四分体?

答: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49、什么叫姐妹染色单体?

答:染色体复制后,每条染色体都由两条染色单体构成,它们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这两条染色单体为姐妹染色单体。50、四分体、同源染色体、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

51、人的精子是在哪里形成的?答:在睾丸中形成的。

52、哺乳动物的精子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

答: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极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

53、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有什么特点?

答:

1、1个精原细胞产生出了4个精细胞

2、产生的精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减半

3、精细胞经过变形才形成精子。

54、人的卵细胞是在哪里形成的?答:女性的卵巢。

55、哺乳动物的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

答: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极卵母细胞——极体和卵细胞 ——极体——极体

56、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有什么特点?与精原细胞分裂过程有什么不同的?

答:

1、1个卵原细胞产生了1个卵细胞,2、卵细胞形成中,细胞质两次不均等分开

3、卵细胞不需要变形

57、减数第一次分裂有什么特征?减数第二次分裂有什么特征?

答:第一次:有同原染色体的配对——联会,有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同原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第二次:染色体不复制,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58、减数分裂都有什么时期?

答: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59、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什么时期? 答: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

60、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目的变化是怎样的? 答:染色体: 2N——2N——N—— 2N——N DNA分子:2N——4N——2N——N——N 61、配子中染色体的组合为什么是多种多样的?

答:原因一:减数分裂中有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的现象;原因二:有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现象。62、1个精原细胞(含n对同源染色体)分裂完后可能产生精子的种类有多少?实际产生精子的种类有多少?答:可

生物必修3

高中生物必修二

能产生:2 种; 实际产生:2种4个 63、1个卵原细胞(含n对同源染色体)分裂完后可能产生卵细胞的种类有多少?实际产生卵细胞的种类有多少?答:可能产生:2 种; 实际产生: 1种1个

64、动物(含n对同源染色体)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种类有多少?答:2 种。65、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与基因行为有哪些一致性?

答: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使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基因分离定律),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引起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减数分裂是遗传的基本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66、什么叫受精作用?受精作用的实质是什么?

答:是指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实质是卵细胞和精子细胞核的融合。67、受精的结果是什么?

答: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另一半的染色体来自卵细胞。68、为什么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

答:

1、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导致不同配子遗传物质的差异;

2、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

69、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有什么意义?

答: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70、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在研究蝗虫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后作出了什么样的假说?

答:他推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是在染色体上,因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71、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用什么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答: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控制果蝇眼睛颜色的基因位与性染色体上,从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72、基因在染色体上呈何种排列方式?

答: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74、什么是性别决定?生物性别的决定,主要由什么来控制的?

答:性别即生物个体雌雄的差别,和其他性状一样,性别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生物的性别决定主要由性染色体决定控制。

75、.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分几类?

答:生物细胞中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两种。性染色体就是与性别决定直接有关的染色体,其上含有决定性别性状的基因。如人类的X与Y染色体。细胞中其他的染色体为常染色体。76、在生物界中性染色体的类型都是XY型吗?

答:不是。性别决定通常有XY型(如人)和ZW型(如鸡)。

77、属于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在雄性和雌性的体细胞内具有怎样的染色体组成?答:雄性:XY+常染色体 雌性:XX+常染色体

78、.属于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在雄性和雌性的体细胞内具有怎样的染色体组成?答:雄性:ZZ+常染色体 雌性:ZW+常染色体

79、从遗传学的角度讲,人类的生男生女取决于双亲的哪一方?

答:取决于男性,因为男性可以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和含Y的,而女性只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含X的。80、试解释人类出生的后代中,性别比例为1:1的原因是什么?

答:男性产生精子类型1:1,女性产生卵细胞1种,配子随机结合,后代的性别比为1:1。81、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均含有性染色体吗?有什么不同?

答:都有;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为成对的(XX或XY),生殖细胞中的性染色体为单一的(X或Y)。82、XY染色体上的基因是成对的吗?

答:不一定,因为X和Y虽为同源染色体,但它们的形态有很大的区别,Y染色体要比X染色体短小,一般在X上有的基因在Y上没有其等位基因。83、什么是伴性遗传?

生物必修4

高中生物必修二

答:指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84、伴X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特点是什么?

答: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多;隔代交叉遗传;“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即女性是色盲,父亲和儿子都是色盲。(如红绿色盲)

85、男性中有色盲携带者吗?为什么?

答:没有。因为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男性的X染色体上只要有色盲的隐性基因就患病。86、女性正常和色盲的基因型分别是什么?答:正常:X X、X X 色盲:X X 87、男性正常和色盲的基因型分别是什么?答:正常:X Y 色盲:X Y

88、如果女性色盲携带者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子女中色盲几率?色盲携带者几率?女性正常几率?所生子女中男性正常几率?男性色盲几率?写出遗传图解。答:1/4;1/4;1;1/2;1/2。见课文35页。89、.红绿色盲基因与它的等位基因位于什么染色体上?答:X染色体上。90、伴X显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什么?

答: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多;一般每代都有患者;“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91、伴性遗传病都有哪些?分别属于什么遗传类型?

答:红绿色盲病、血友病——伴X隐性遗传病;抗维生素佝偻病——伴X显性遗传病;外耳道多毛症——伴Y遗传病 92、人类的遗传病中,有没有不是伴性遗传的?

答:有,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话属于常染色体遗传。如人类的白化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多指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93、染色体是由什么组成的?其中哪个是遗传物质?答:DNA和蛋白质;DNA。94、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答:在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有“转化因子”,可以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引起R型细菌的稳定遗传变异。

95、艾弗里的实验证明了什么?

答:“转化因子”是DNA,它才是使R型活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96、赫尔希和蔡斯(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什么?

答: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在实验中,DNA具有自我复制,控制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等功能。97、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用到了什么技术?

答:噬菌体的培养;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物质的提纯和分离等技术。98、什么是T2噬菌体?它的基本组成是什么?

答: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中的病毒;它由蛋白质外壳和DNA组成。

99、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为什么选择35S和32P这两种同位素对蛋白质和DNA标记?用14C和18O同位素标记可以吗?

答:因为S仅存在于蛋白质中,P则主要存在于DNA的组分中,用它们分别标记可以将蛋白质和DNA分开观察,单独地研究它们的作用;不行,因为蛋白质和DNA分子的组成中都含有O和C这两种元素。100、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有哪些?

答: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

101、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将什么物质注入到细菌体内? 答:DNA。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内,留在外面。

102、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合成了什么?原料从何而来?细菌的DNA还存在吗? 答:合成了组成自身的DNA和蛋白质;从细菌体内来;不存在。103、.噬菌体侵染细菌后,数量有何变化,细菌的命运如何? 答:噬菌体进行了增殖,产生了许多子代噬菌体;细菌解体。

104、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实验与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设计思路有什么共通之处,最关键的是什么? 答:最关键的思路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和蛋白质的作用。105、几个实验为什么要选择细菌或病毒作为实验材料?

生物必修5

高中生物必修二

答:它们的优点是:

1、个体很小,结构简单,容易看出因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2、繁殖快。106、烟草花叶病毒由什么物质组成?它的遗传物质是什么? 答:RNA和蛋白质;RNA。

107、烟草花叶病毒实验证明了什么?答: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108、单凭一个实验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吗?

答:不能,通过噬菌体侵染实验和烟草花叶病毒实验的结合,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在有些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从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09、DNA为什么能起遗传物质的作用?

答:因为它具有遗传物质的特点:

1、能准确复制,使前后代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2、能指导蛋白质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和新陈代谢;

3、具有储存遗传信息的能力

4、结构稳定。在特殊情况下能发生突变,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110、核酸的种类有什么?答: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两种。111、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什么?有几种? 答:是脱氧核苷酸;因为其含有4种碱基,所以也有4种:A—脱氧核苷酸、T—脱氧核苷酸、G—脱氧核苷酸、C—脱氧核苷酸。

112、DNA分子中有哪几种碱基?答:4种:A、T、C、G。113、组成RNA的基本单位是什么?有几种? 答:是核糖核苷酸;因为其含有4种碱基,所以也有4种:A—核糖核苷酸、U—核糖核苷酸、G—核糖核苷酸、C—核糖核苷酸。

114、.RNA分子中有哪几种碱基?答:4种:A、U、C、G。115、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彻底水解后得到什么物质? 答:得到磷酸、碱基和脱氧核糖,它们是它的基本化学组成。116、RNA的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彻底水解后得到什么物质? 答:得到磷酸、碱基和核糖,它们是它的基本化学组成。117、是谁在什么时候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答:1953年,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和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发现的。118、.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

1、由两条链组成,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外侧是基本骨架,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碱基排列在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碱基对之间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配对:A—T、G—C。119、RNA分子中有哪几种碱基?答:4种:A、U、C、G 120、.为什么DNA具有多样性? 为什么DNA具有特异性? 答:遗传信息储存在DNA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121、生物多样性和特异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直接原因是什么?

答:根本原因是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它是生物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直接原因是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122、什么是DNA的复制? 答:是指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123、玉米成熟的叶肉细胞中DNA复制吗? 分化成熟的神经细胞中DNA复制吗?为什么?答:没有,因为细胞不分裂。124、DNA复制的时间是什么?

答:是在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随染色体的复制而完成的。125、什么是解旋?

答:是指DNA分子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126、.DNA是两条链都打开以后,再分别复制出两条新的子链吗? 答:不是,是边解旋边复制。

127、DNA复制的原料是什么?答:细胞中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

128、.DNA复制的条件是什么?答:模板、原料、能量、酶等基本条件。

生物必修6

高中生物必修二

129、.DNA能准确复制的原因是什么?

答:

1、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提供精确的模板;

2、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的准确性。130、DNA复制的结果是什么?

答:形成了两个与亲代DNA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131、DNA复制的特点是什么?

答:

1、是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

2、半保留复制方式:即在新合成的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DNA分子的一条链。132、DNA复制的意义是什么?

答:传递遗传信息,DNA分子通过复制,使亲代的遗传信息传给子代,从而保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133、什么是基因?

答: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蕴含遗传信息的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134、每个DNA分子上都有很多个基因吗?

答:是。但它是DNA片段,不是连续分布在DNA上的。135、基因在染色体上呈何种排列方式?答:呈线性排列。136、.基因与基因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什么不同?

答:每个基因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因此,不同的基因就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137、什么是遗传信息?

答:基因中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或脱氧核苷酸顺序)代表某种性状的表达方式,称为遗传信息。138、生物的遗传是亲代将性状传递给子代吗?

答:不是,是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再通过子代表达出来。139、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DNA分子在染色体上,即染色体是DNA分子的载体;一个DNA分子可包含很多基因,基因在DAN分子上,DNA分子又在染色体上,所以染色体也是基因的载体。在有性生殖产生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具有行为上的一致性,即基因、DNA、染色体具有平行行为。

140、RNA与DNA的不同之处有什么?

答:结构、基本单位、五碳糖、碱基、存在部位、产生途径和功能都不同。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141、什么是基因的表达?

答: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性状的过程。142、基因的表达包括哪两个步骤?

答:包括遗传信息的转录和遗传信息的翻译。

143、在转录时,碱基如何配对? 在翻译时,碱基如何配对?答:都是A—U、G—C。144、.什么是转录?

答: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145、转录的结果是什么?

答:基因序列中的遗传信息传递给了RNA,从细胞核传递到细胞质中,从而控制细胞质中核糖体的蛋白质合成过程。146、.转录发生在细胞的什么部位?

答: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发生。147、转录需要什么原料?答: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148、转录也是有酶参与的一系列生化反应吗?答:是,需要RNA聚合酶。149、转录过程消耗能量吗?答:要,ATP提供能量。150、什么是翻译?

答:是在细胞质中,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151、翻译发生在细胞的什么部位?答:细胞质中。

152、运载氨基酸的工具是什么?它有什么结构特点和功能?

答:转运RNA(tRNA);是转运工具,一端能携带某种氨基酸,另一端由三个碱基组成反密码子,能够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mRNA上的密码子相识别,并通过进位把氨基酸放核糖体的合适位置上,从而把氨基酸连接起来。

生物必修7

高中生物必修二

153、一种tRNA只能运转一种特定的氨基酸吗?

答:是,专一识别一种氨基酸,专一运送一种氨基酸。154、一种氨基酸只能由一种特定的tRNA转运吗? 答:不是,可以有多个tRNA转运。

155、一个tRNA在翻译某一蛋白质分子时,只能使用一次吗? 答:不是。可以多次进行氨基酸的转运。156、什么是中心法则?写出其表达式。

答:中心法则表示的是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由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传递到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RNA或DNA。

157、对中心法则的补充是什么?一般这种遗传信息流动规律只发生在什么生物体内?

答:补充一:在病毒中发现RNA复制酶,RNA能自我复制,信息能从RNA流向RNA;补充二:在病毒中发现逆转录酶,RNA能合成DNA,信息能从RNA流向DNA。

158、逆转录过程是有酶参与的一系列生化反应吗?答:是,有逆转录酶参与。159、.什么是密码子?现在已知有多少个密码子?

答:mRNA中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叫做密码子。它决定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现在已知有64个密码子。

160、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子、反密码子的区别是什么?

答:遗传信息指的是DNA的基因中控制遗传性状的脱氧核苷酸顺序;遗传密码子是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它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排列顺序;反密码子是tRNA上用来识别密码子的三个碱基,它与密码子是通过碱基互补配对识别。

161、所有密码子都能决定一种氨基酸吗?

答:不是,终止密码不决定任何氨基酸。共有3个终止密码。162、.所有20种氨基酸每个都是由一个特定的密码子决定的吗? 答:不是,有些氨基酸可以有几个密码子决定。163、20种氨基酸由多少个密码子决定?答:由61种密码子决定。164、DNA有什么基本功能?

答:有两大功能:遗传信息的传递和遗传信息的表达。通过复制来传递信息,通过转录和翻译来表达信息。165、基因怎样控制生物的性状?

答:

一、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人类的白化病);

二、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囊性纤维病、镰刀型贫血症)。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166、变异都可以遗传吗?什么样的变异可遗传?什么样的变异不可遗传?

答:不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变异可遗传;由环境的影响造成,不发生细胞内遗传物质的改变的变异不可遗传。167、可遗传的变异有几种来源?

答:有三种: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168、.可遗传的变异都能在后代身上体现出来吗?答:不一定。169、.发生在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能遗传给后代吗?

答:一般不能,但有些植物的体细胞发生突变后,可以通过无性繁殖传递。170、什么是基因突变?

答: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如镰刀型贫血症的产生。171、基因突变发生在什么时期?答:发生在DNA分子的复制时期。172、基因突变产生的性状都是隐性的吗?

答:不一定,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173、基因突变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吗?

答:不能,它是染色体的某一个位点上的基因的改变,无法直接观察到。

生物必修8

高中生物必修二

174、什么是自然突变?什么是诱发突变?

答:自然发生的叫自然突变;人为条件下诱发产生的叫诱发突变。175、基因突变有什么特点?

答:

1、存在的普遍性;

2、不定向性;

3、随机性;

4、低频率;

5、多数有害,少数有利。176、.基因突变的原因是什么?答:

1、物理因素;

2、化学因素;

3、生物因素。177、基因突变都是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发生的吗?

答:不一定,有些也是由生物自身代谢产生的异常产物引起的。

178、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血红蛋白分子一条多肽链上一个谷氨酸被一个缬氨酸代替。为什么会产生氨基酸分子的改变?

答:是因为控制合成血红蛋白分子的DNA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CTT突变成CAT。179、基因突变的意义是什么?

答: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180、什么是基因重组?

答: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如猫由于基因重组而产生的毛色变异。181、.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产生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是基因重组的结果吗?答:是。182、基因重组发生在什么时期?

答:发生在生物有性生殖时,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都可以导致基因重组。

183、.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吗?答:不产生,只形成新的基因型。184、基因重组有什么意义?

答:也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也有重要意义。185、.什么是染色体变异?

答:是指生物细胞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如果蝇缺刻翅的形成;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形成。186、.每种生物的染色体在结构和数目上都是相对恒定的吗?答:是。187、.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包括哪几种情况?

答:

1、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如21三体综合征(先天性愚型);

2、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如三倍体西瓜、蜜蜂的雄峰。188、什么是染色体组?

答: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189、什么是二倍体?什么是多倍体?

答: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体细胞中具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体细胞中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多倍体。190、什么是单倍体?

答: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191、.单倍体生物是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吗?

答:不是,要看是不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单倍体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与本物种配子的染色体组数相同。192、什么是多倍体育种?

答:是指利用低温处理或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引起细胞内染色体加倍,再令其发育成多倍体植物的过程。

193、多倍体育种有什么优点?

答:多倍体植株果实、叶片都比较大,营养物质含量丰富,产量较高。194、秋水仙素为什么能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时,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的加倍。

195、.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成熟的叶片或枝条,可以形成多倍体植株吗? 答:不能,因为成熟的细胞不进行细胞分裂。

生物必修9

高中生物必修二

196、.什么是单倍体育种?

答:是指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来获得单倍体植物,然后经过人工诱导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再培养其长成完整的植株的方法。

197、.单倍体育种有什么优点?

答:育种得到的植株均为纯合体,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这样能缩短育种的年限。198、.多倍体植株和单倍体植株的发育是否都延迟,且结实率低? 答:多倍体植株成熟迟,结实少;单倍体植株弱小,高度不育。199、无子西瓜和无子番茄有什么区别?

答:无子番茄是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来处理没有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其子房直接发育成果实。而无子西瓜是以四倍体作母本,二倍体做父本,杂交而形成的三倍体,由于三倍体植株在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就不能生成种子,结出的果实是用二倍体西瓜的花粉直接刺激三倍体植株的子房发育而来的,但果实里无种子。

200、什么是杂交育种?

答:是指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如高产、抗病小麦的培育、中国荷斯坦牛。

201、杂交育种的原理是什么?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

答:基因重组的原理;能将不同优良性状集中在同一个体;不能产生新基因,育种进程缓慢,过程复杂。202、什么是诱变育种?

答: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等)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如黑农五号大豆、高产青霉菌株。

203、诱变育种的原理是什么?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

答:人工方法诱发基因突变的原理;提高变异的频率,加速育种进程,大幅度地改良某些性状;难以控制突变方向,无法将多个优良性状组合。204、什么是基因工程?

答:又叫做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通俗的说,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2、基因工程的最基本的工具有哪些?

答:

1、基因的“剪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有专一性。

2、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

3、基因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等。205、什么是质粒?

答:存在于许多细菌以及酵母菌等生物中,是细胞染色体外能够自主复制的很小的环状DNA分子。206、基因工程主要应用于哪些领域?

答:

1、作物育种,如抗虫棉、转基因奶牛、超级绵羊。

2、药物研制,如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3、环境保护,如超级细菌。

2、什么是人类遗传病?有哪些类型?

答: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207、什么是单基因遗传病?有哪些属于此病?

答: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有由显性致病基因引起的,如多指、并指、抗维生素佝偻病。也有由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如镰刀型贫血症、白化病、苯丙酮尿症。208、什么是多基因遗传病?有哪些属于此病?

答:是指受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哮喘病、青少年糖尿病等。209、什么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有哪些属于此病?

答:是指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

210人类的多指属于什么遗传?(常染色体遗传/伴性遗传、显性/隐性)

211、人类的白化病属于什么遗传?(常染色体遗传/伴性遗传、显性/隐性)

212、人类的色盲属于什么遗传?(常染色体遗传/伴性遗传、显性/隐性)

213、人类的血友病属于什么遗传?(常染色体遗传/伴性遗传、显性/隐性)

人教版高二物理必修二 篇2

一、缓慢拉动与匀速拉动的差异

【例1】如图1 甲所示, 竖直平面内放置一直角杆AOB, 杆的水平部分粗糙, 竖直部分光滑, 两部分各有质量相等的小球A和B套在杆上, A、B间用轻绳相连,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若用水平拉力向右缓慢地拉A, 则拉动过程中A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B.若以一较明显的速度向右匀速地拉A, 则拉动过程中A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C.若以一较明显的速度向右匀速地拉A, 则该过程中A受到的摩擦力比静止时的摩擦力要大

D.若以一较明显的速度向下匀速地拉B, 则该过程中A受到的摩擦力与静止时的摩擦力相等

【解析】当A滑动时, A受到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 在动摩擦因数不变的情况下, 其大小只与正压力有关.若用水平拉力向右缓慢地拉A, 两小球都始终处于平衡状态, 选取两球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 该系统在竖直方向上受到总重力和水平杆对A球竖直向上的支持力N的作用, 二力平衡, 所以N=GA+GB, 可见, 支持力N不变, 又因为A球受到的摩擦力f=μN, 所以f=μ (GA+GB) 不变, 选项A正确;若以一较明显的速度向右匀速地拉A球, 则两球实际运动的速度可以看作合速度, 它们均可以分解为沿绳方向的分速度和垂直绳方向的分速度, 并且两球沿绳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相等, 设A球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 轻绳AB与水平杆间的夹角为θ, 如图1乙所示, 则v1=vcosθ, v3=vBsinθ, v3=v1, 所以vB=vcotθ, 可见, 当A球向右运动时, θ变小, vB变大, 即B球在竖直方向上做加速运动, 所以轻绳对B球拉力的竖直向上的分量大于GB,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轻绳对A球竖直向下的拉力分量也大于GB, 所以N >GA+GB, A受到的摩擦力f =μN >μ (GA+GB) , 选项B错误, 选项C正确;若以一较明显的速度向下匀速地拉B球, 那么由两球组成的系统在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 则水平杆对A球的弹力N =GA+GB+F, 其中F为拉力, 可见N比静止时要大, 所以该过程中A受到的摩擦力比静止时大, 选项D错误.

【答案】AC

【比较】共同点:结构装置形似、绳连接物体系统.解答中都要受力分析.

易错点:甲图中强调“缓慢拉动”, 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利用整体和隔离法解决;乙图中强调“匀速拉动”, 对B物体属于斜拉牵引问题, 涉及速度的分解, 若求解功能问题, 因为B物体做变速运动, 所以利用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定律.

二、抛体巧遇斜面与曲面的差异

【例2】如图2所示, 以9.8m/s的水平初速度v0抛出的物体, 飞行一段时间后, 垂直地撞在倾角θ为30°的斜面上, 可知物体完成这段飞行的时间是 ()

A.B.

C.D.2s

【解析】物体撞击到斜面上时速度可按如图3所示分解, 由物体与斜面撞击时速度的方向, 建立起平抛运动的物体竖直分速度vy与已知的水平速度v0之间的关系, 求出vy, 再由自由落体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求出物体的飞行时间.由图可知:, 即, 可以求得.

【答案】C

【例3】如图4所示, 从半径为R=1m的半圆PQ上的P点水平抛出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 经t=0.4s小球落到半圆上.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10m/s2, 据此判断小球的初速度可能为 ( )

A.1m/s B.2m/s

C.3m/s D.4m/s

【解析】由可得h=0.8m, 如图5所示, 小球落点有两种可能, 若小球落在左侧, 由几何关系得平抛运动水平距离为0.4m, 初速度为1m/s;若小球落在右侧, 平抛运动的水平距离为1.6m, 初速度为4m/s, AD项正确.

【答案】AD

【比较】共同点:小球做平抛运动, 解决之道利用分解思想, 找准两个位移是正确解答的前提.

易错点:例3中, 斜面倾角已知, 利用速度分解矢量图找出关系, 若小球从斜面顶端抛出落在斜面的底部, 利用位移矢量图找关系.不管哪种, 用好斜面倾角的纽带作用.例4中抛体遇曲面, 因为时间已知, 小球运动的竖直高度确定, 但是在曲面上同高度可以有两处即两解, 学生容易借用例3的思维套解例4, 造成漏解.同理, 若斜面和平面组合时, 小球从斜面顶部抛出是落在斜面上、还是斜面底部甚至是平面上, 都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分析, 谨防漏解.

三、近地卫星与同步卫星的差异

【例4】地球赤道上有一物体随地球的自转, 所受的向心力为F1, 向心加速度为a1, 线速度为v1, 角速度为ω1;绕地球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 (高度忽略) , 所受的向心力为F2, 向心加速度为a2, 线速度为v2, 角速度为ω2;地球的同步卫星所受的向心力为F3, 向心加速度为a3, 线速度为v3, 角速度为ω3;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第一宇宙速度为v, 假设三者质量相等, 则 ( )

A.F1=F2>F3B.a1=a2=g>a3

C.v1=v2=v>v3D.ω1=ω3<ω2

【解析】地球同步卫星的运动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角速度相同, 即ω1=ω3, 根据关系式v=ωr和a=ω2r可知, v1<v3, a1<a3;人造卫星和地球同步卫星都围绕地球转动, 它们受到的地球的引力提供向心力, 即可得, , , 可见, 轨道半径大的线速度、向心加速度和角速度均小, 即v2>v3, a2>a3, ω2>ω3;绕地球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 (高度忽略) 的线速度就是第一宇宙速度, 即v2=v, 其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 即a2=g;所以v=v2>v3>v1, g=a2>a3>a1, ω2>ω3=ω1, 又因为F=ma, 所以F2>F3>F1;可见, A、B、C项错误, D项正确.本题答案为D.

【答案】D

【比较】共同点:三者都做匀速圆周运动, 合力提供向心力.

易错点:地球上物体、同步卫星与地球公转, 角速度 (周期) 相同;但是, 对地球上物体有 (自转模型) , 对同步卫星有, 同步与近地卫星都是公转模型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 差异在轨道半径不同, 所以万有引力即向心力不同, 地球上物体同步与近地卫星轨道半径近似相同.

比较同步卫星、近地卫星和地球赤道上的物体时, 先利用同步卫星和地球赤道上的物体的角速度相同 (切入点是v=ωr) 比较速度、加速度、向心力, 再利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从万有引力角度比较近地卫星和同步卫星的速度、向心力、加速度, 在进一步将三者联系起来.

在“万有引力定律”的试题中, 还有双星或多星问题, 求合力、公转半径和引力半径时易错;变轨前后对速率的变化、加速度怎样分析等出错.

四、水平启动与竖直启动的差异

【例5】 (2015·新课标Ⅱ卷) 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从某时刻开始计时, 发动机的功率P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6所示.假定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f恒定不变.下列描述该汽车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中, 可能正确的是 ( )

【解析】由图可知, 汽车先以恒定功率P1启动, 所以刚开始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后以更大功率P2运动, 所以再次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故A项正确, B、C、D项错误.

【答案】A

【例6】起重机的钢索将重物由地面吊到空中某个高度, 其速度图象如图7 所示, 则钢索拉力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 ( )

【解析】从v-t图中可以看出, 在0~t1时间内, 重物做匀加速运动, 钢索对物体的拉力为恒力, 且F1>G, 由P1=F1v知, 拉力的功率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t1~t2时间内, 物体做匀速运动, F2=G, 所以t1时刻功率发生了突变, 且在t1~t2时间内功率恒定并小于t1时刻的功率;t2~t3时间内物体做匀减速运动, 拉力恒定F3<G, 所以t2时刻功率也发生了突变, t2~t3时间内功率逐渐减小, 且小于t2时刻的功率.

【答案】B

【比较】共同点:都是启动模型, 受到恒定阻力.涉及速度图象和功率图象描绘运动的过程.

易错点:例5中汽车保持功率不变启动, 所以汽车做加速度变小的加速运动.例6中, 0~t1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t2~t3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根据求解功率P=Fv, 图象要“突降”一小段, 没有注意细微的差异的同学会错选A项.

五、曲面做功与斜面做功的差异

【例7】如图8所示, 斜面AB和水平面BC是由同一板材上截下的两段, 在B处用小圆弧连接.将小铁块 (可视为质点) 从A处由静止释放后, 它沿斜面向下滑行, 进入平面, 最终静止于P处.若从该板材上再截下一段, 搁置在A、P之间, 构成一个新的斜面, 再将铁块放回A处, 并轻推一下使之沿新斜面向下滑动.关于此情况下铁块运动情况的描述, 正确的是 ( )

A.铁块一定能够到达P点

B.铁块的初速度必须足够大才能到达P点

C.铁块能否到达P点与铁块质量有关

D.铁块能否到达P点与铁块质量无关

【解析】本题易出现想当然的判断, 即斜面的倾角变小, 所以滑得慢不能到达P处.设AB=x1, BP=x2, AP=x3, 动摩擦因数为μ, 由动能定理得:mgx1sinα-μmgcosαx1-μmgx2=0, 可得:mgx1sinα=μmg (x1cosα+x2) , 设沿AP滑到P的速度为vP, 由动能定理得:, 因x1cosα+x2=x3cosβ, 故得:vP=0, 也即铁块恰好沿AP滑到P点与铁块质量无关, 故A、D项正确.

【答案】AD

【例8】 (2014· 龙子湖区二模卷) 如图9 所示, 质量为m的滑块从h高处的a点沿圆弧轨道ab滑入水平轨道bc, 滑块与轨道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滑块在a、c两点时的速度大小均为v, ab弧长与bc长度相等.空气阻力不计, 则滑块从a到c的运动过程中 ( )

A.滑块的动能始终保持不变

B.滑块在bc过程克服阻力做的功一定等于

C.滑块经b点时的速度小于

D.滑块经b点时的速度等于

【解析】滑块在bc面上做减速运动, A项错误;对整个过程利用动能定理有WG-Wfab-Wfbc=0, 物体在ab段处于超重, 摩擦力要大于bc段的, B项错误, C项正确.

【答案】C

【比较】共同点:题给装置差不多, 物体都是由高处下滑到低处.

易错点:“例6”中物体沿斜面下滑, “例7”中物体沿曲面下滑, 差异就是后者做圆周运动, 有超重现象发生, 所以摩擦力大小改变, 因此, 解答时只能用动能关系, 前者还可以用牛顿运动定律, 同时前者也是测定动摩擦因数的一种方法 () .

六、抛体巧遇斜面与曲面的差异

【例9】如图10所示, 两个3/4圆弧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 半径R相同, A轨道由金属凹槽制成, B轨道由金属圆管制成, 均可视为光滑轨道.在两轨道右侧的正上方分别将金属小球A和B由静止释放, 小球距离地面的高度分别用hA和hB表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hA=hB≥2R, 则两小球都能沿轨道运动到最高点

B.若, 由于机械能守恒, 两个小球沿轨道上升的最大高度均为

C.适当调整hA和hB, 均可使两小球从轨道最高点飞出后, 恰好落在轨道右端口处

D.若使小球沿轨道运动并且从最高点飞出, A小球的最小高度为, B小球在hB>2R的任何高度均可

【解析】当hB=2R时, B小球能沿圆管运动到达最高点, 且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知到达最高点时速度减为零, 故当hA=2R时, A小球到达最高点前已离开圆弧轨道;同理, 当时, B小球能恰好上升至, A小球上升至3R/2前已离开圆弧, 故选项A、B错误;要使小球从轨道最高点飞出后恰好落在轨道右端口, 在最高点的初速度应为, 又因为A小球沿凹槽到达最高点的条件为, 即, 故A小球不可能从轨道最高点飞出后恰好落在轨道右端口处.又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A小球能到达凹槽轨道高点的条件为:, 得.故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D

【比较】共同点:小球都做变速圆周运动, 因为接触面没有摩擦, 所以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或动能定理都可以将圆周上的不同点联系起来.解决过程问题,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圆周上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受力问题, 解决瞬间问题.最低点受力情况相同.

易错点:物体在最高点时无支撑 (如绳件) , 对应的临界速度为, 而此速度是有支撑作用的管、杆对应的拉力与支持力转化的临界态, 在这种模型中, 物体能达到最高点的临界速度是v≥0.

要注意的另一个问题是左图中改变hA的高度, 不管怎样, 小球永远不会掉落在左图小球进入曲面的入口处.另外对于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 要注意的是“物体始终不离开圆弧”可以是完整的圆周运动, 也可以是一小段圆弧运动, 对于后者学生易忽视漏解.

七、轻绳牵连与弹簧牵连的差异

【例10】如图11所示, A、B两球质量相等, A球用不能伸长的轻绳系于O点, B球用轻弹簧系于O′点, O与O′点在同一水平面上, 分别将A、B球拉到与悬点等高处, 使绳和轻弹簧均处于水平, 弹簧处于自然状态, 将两球分别由静止开始释放, 当两球达到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两球恰好仍处在同一水平面上, 则 ()

A.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 两球动能相等

B.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 A球动能较大

C.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 B球动能较大

D.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 A球损失的重力势能较多

【解析】A球下摆过程中, 因机械能守恒, B球下摆过程中, 因机械能守恒, 由以上两式得, 可见, B项正确.

【答案】B

【比较】共同点:两种情况小球都做圆周运动, 都可以使用机械能守恒定律.

人教版高二物理必修二 篇3

关键词:教材;物理;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6(a)-0000-00

教科书作为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科书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意识形态和教育理念,是衡量其基础教育水准的重要标志。随着科学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一生产力,生产力迅猛发展,世界各国全方面竞争已日趋激烈,而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而教育是培养人才最基本而直接的途径,故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民素质乃至整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的高低,教育的改革已成为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杠杆支点,而科技离不开物理,科学人才的培养更离不开物理教材的改革创新。为更好地改革物理教材我们有必要对比国内外教材的差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里仅对比加拿大10年级物理课程与国内高一物理必修1内容。因加拿大教材版本较丰富,没有统一固定要求使用的版本,故此文根据的沈阳加拿大国际学校使用的教材进行对比分析。

1 课程内容设置不同

加拿大10年级科学教材中物理占四个单元,第一单元运动学语言(The Language of Motion),第二单元直线运动(Linear Motion),第四单元运动学在生活中应用(Life in Motion),这四单元内容仅相当于必修一的前两章-运动的描述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内容,如位移与路程、速度与速率、速度位移时间图像分析、简单的运用运动学公式做题等。可见加拿大10年级所学内容非常简单,只是一些基础知识,学习简单的物理语言及定义初步了解物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体会物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为下一步选学11及12年级物理做准备。

国内教材内容设置上除了课程知识讲解内容还包含说一说、做一做、思考与讨论、科学漫步等开发学生思维的模块。加拿大教材中设置了what to do? What did you discover?

Did you know? Extend your knowledge等模块与中国教材相似外,还在每章开始时有以下三模块内容:“Key Concept”概括该章主要知识点,“Key Skills”提出学生学习本章时应掌握的技能,“Key Terms”指出本章主要的物理关键词汇等,国内将此部份作为教学大纲列入教师用书中而在教材中没有体现。

在国内教材中的“做一做”和“科学漫步”内容主要讲解一些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或与其他学科相联系而解决问题,只要求学生理解不要求必须会,而加拿大课程非常注重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发展。例如必修1中第二章第一节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中“做一做”讲解了如何用计算机描绘v-t图象,国内对此不作要求,而加拿大此部分内容作为单独一节课要求每个学生带笔记本电脑单独完成,与数学中直线斜率相结合讲解该知识点。

两国教材都在每小节后设置了练习题,加拿大教材在每章末还设置总结性复习题。题目分五个层次:1. Reviewing Key Terms-复习该章知识点并把主要定义及其解释列出来。2.Understanding Key Concept- 基础性习题,要求学生必须会。3.Developing Skills-开放性习题主观性较强。4.Critical Thinking-应用性题目需联系生活实际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5.Pause and Reflect-提醒学生再次复习总结该章知识点。一步步提升题目层次练习学生思考能力,这点国内教材需要学习改善。

2 知识讲解方式不同

物理是比较抽象的学科,光凭学生苦学和教师机械式的讲解很难达到理想效果,这需要教材中有很多辅助性文字插图试验等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当然文字表述是教材表现形式的主体,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所以文字在教材中占了主要地位,细读国内外教材我们发现在文字表述上还是存在着差异。国内教材物理量的定义中用词很难让学生理解,而国外教材定义更趋向于解释该物理量用途,用词简单描述通俗易懂。

例如在力学中根据力的平衡知识求未知力,国外教材常见的是图片习题形,所举例的题目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鱼的受力分析;书的受力分析等),生动形象的把物理知识联系生活实践中。国内的教材中力学的典型题目模型,题目大都以理论图形来展示(如一个四四方方的物体房子锲型的斜面上),这样的题目很难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知识。

其次外国教材中插图较多,即使在问题中也较多运用插图(多半是实物图形)来形象的把题目和生活中的实例联系,在知识点旁边还会加以注明重点(key points),不仅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还使题目更易理解。而我国的教材经改革后也非常注重插图的运用,且大都是彩图非常精美并有大量的实物照片,使学生充分感受物理学的强大力量和魅力。

3 实验方式不同

国内教材基本一章对应一节课实验,实验器材多为精密仪器不方便携带,如气垫导轨、示波器、打点计时器等需要学生去实验室集体实验。而国外教材中小实验较多且多用身边可方便找到的器材做实验,这样学生可以随时自主进行试验方便快捷。

在运动学实验中加拿大教材是用秒表、停表进行计时、用米尺测量长度的,如测量物体速度时除了用打点计时器外,在课堂上外教将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学生自行测量该组成员走路速度并在纸上画出速度图像。另外他们还真正体现了“瓶瓶罐罐”做实验的理念,实验器材中包含了像地砖、垒球、硬币、玩具弹簧、咖啡罐、平底锅等生活中常见易得的物品。如果细心我们会发现国外物理教材中的实验插图部分,多是学生在做实验而且面带笑容,学生肤色也各不相同,而国内教材多是展现实验器材本身,这体现了国外编教材人员的用心良苦,不仅展现了实验本身知识,更让学生身心愉悦的投入到学习中。

4 总结

学习国外的先进教学模式,先进的教学理念是必须的,但也不能一味的否定我国传统的东西,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我国物理教材的变革也经历了好几个阶段,就目前在全国广泛使用的人教物理教材而言,无论是教材的编写理念,还是教材结构和内容设计,相对于以往的教材有了很大的改进,特别是突出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对比国内外教材的不同点分析总结如下:

1)在课程内容方面我们的知识广度不够,内容不够丰富多彩,这点还需向国外教材学习。

2)在课程设计及实验设计方面应该学习国外教材通俗易懂、简单明确等特点进行进一步改正。

我们应吸取国外教材的优点,增大教材知识面的广度,使教材能够更加生动吸引学生。对于国际学校,以沈阳加拿大国际学校为例,我们完全复制加拿大高中课程,请加拿大本土教师来教课,配以双语教师给予辅助,虽然充分利用了国外优秀的教学资源和管理模式,但这种完全西方的教学模式并不完全适合我们中国学生。国外课堂气氛轻松愉快且学生压力没有国内大,这对于习惯于中国教育模式的学生来说过于轻松,从而学生变得过分懒散不易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我们应该尽快制定适合我国基本国情又能充分利用国外优秀的教学经验的教学模式,更好的培养出国际性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仲新元.加拿大高中物理课程管窥[J]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7年第6期.

[4]钱颖.中英初中物理教材的比较研究[J]. 学科教学. 苏州大学2010(05).

[5]沈小娟.中美科学教育标准比较研究[J]. 钱江学院. 外国教育研究2006(5).

人教版高二物理必修二 篇4

重力势能(第1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重力势能》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从定量的角度学习能量的具体表达形式。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能量概念的重要性会被学生逐步认识到,因而本节课的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就内容的呈现方式来看,本节课有探究课的特点。因而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宜采取师生互动、引导、启发的教学方式。

学情分析

1.知识层面:重力势能是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过的,但当时只停留在定性的分析上。新课应注意对知识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化。

2.能力层面:高一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还停留在具体的形象思维上,抽象的逻辑思维的建立还需要时间。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借助实验、视频等直观手段逐渐引入抽象的物理概念。

教学目标

物理观念

1.正确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

2.正确理解重力做功的特点。

科学思维

1.发展学生分析、概括和科学推理能力;

2.能运用重力势能表达式计算重力势能;

3.能利用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实验探究

1.能描述和探究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

2.会实验验证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科学态度与责任

1.知道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及其与地球系统共有性,形成科学的物质观;

2.渗透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科学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

3.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与协作探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防止高空坠物。

教学重难点

1.重力做功的特点;

2.重力势能的概念。

教学资源

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塑料球(1个)和铁球(2个);装有沙子的塑料桶;多媒体展台

教法设计

引导式、启发式、探究式、分组讨论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在前一章万有引力的学习中我们曾经提到过一个有趣的故事:

[PPT展示:牛顿与苹果的图片]

那就是牛顿在被苹果砸中脑袋之后,开始思考地球上的引力与天体间引力的关系,最终得出了伟大的万有引力定律!今天,老师也拿来了一个苹果,想让同学们也当一回牛顿,感受一下被苹果砸中脑袋的感觉!谁想来试试?

如果我再从更高的地方释放呢?比如10层楼高?小小苹果能有多大威力?有人做了一个类似实验,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PPT播放视频:苹果高空坠落]

实验结果还是很震撼的!小苹果竟然蕴含了大能量!原因是什么?

大家在初中时已经学过,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今天我们将更进一步学习重力势能的知识和应用。

[PPT展示标题]

[板书:§7.4重力势能]

感受从头顶掉落苹果砸中脑袋

观看影片

回答问题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共鸣

新课教学

一、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

那么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相关呢?你是如何想到的?

重力势能的大小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展现出来,就像刚才看到的视频中苹果从高处落下可以砸碎玻璃,我给大家提供了一套简单的实验装置来检验你的猜想。

[PPT展示:学生分组实验仪器图片]

介绍装置: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塑料球(1个)和铁球(2个);装有沙子的塑料桶,大家讨论一下可以如何探究?这里用到了哪种实验方法?

[板书:一、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

教师:请大家汇报一下实验结果。

[PPT播放:实验视频]

实验说明,质量越大的物体,能量越大,释放高度越高的物体,能量越大。

[板书:影响因素:质量、高度]

回答问题:

不同质量的球从同一高度释放,相同质量的球从不同高度释放,观察小球进入沙子的深度。

控制变量法

分组实验

让学生分析问题,提出实验方案,让他们体验探索、发现的成就感

直观的实验现象引发学生思考

新课教学

二、重力做功的特点

现在我们知道了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那么到底该怎样定量的表达重力势能呢?其实在前面的教材里,已经给出方法了,大家来看教材第57页最上面第一段话,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这段话。

[PPT展示:教材内容]

对于寻找重力势能的定量的表达,这段话能给你什么启示吗?

重力势能释放的过程离不开重力做功,所以,我们就先从重力做功分析入手!

[板书:二、重力做功的特点]

物体的真实下落过程其实要比我们做的实验复杂的多,大家来看这幅图。

[PPT展示:幼儿园小朋友滑滑梯走不同路径]

提问:直接滑竿,滑斜坡,滑弯道,这几种情况下重力功如何求?

为了研究问题方便,我们通常把问题简化成物理模型:

[PPT:三种不同路径类型]

小球从A运动到B,已知A、B的高度,求重力功,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写出前两种类型的计算过程。

[板书:两种情况下都有:WG=mgh1-mgh2]

图3该怎么办?前面两种小球运动的路径是直线运动,图3的任意曲线如何处理?大家有没有好的办法?有什么办法能将变化的位移方向变成不变的呢?在咱们以前的学习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如何化变量为不变量的?

[PPT展示:匀变速运动位移时间关系的求法]

总结:这种方法叫微元法,那么对于现在这种情况可不可以类比一下,用微元法来求图3中小球重力做的功?

[板书:

WG=mg△h1+mg△h2+……=mgh1-mgh2]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重力做功有什么特点?

[板书: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高度差有关]

为了验证理论推导,我们做个实验验证一下,这里两个不同路轨的轨道,高度相同,从同一高度释放两个球,观察它们飞出后的落点,如果重力做功相同,它们最后从轨道末端飞出的情况应该一样,根据平抛原理,落点的距离应该一致,这里摩擦力的影响比较小,我们忽略不计。

[实验检验: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PPT播放:实验视频和图片]

自主阅读教材57页

回答问题

板书图1和图2的计算过程

回答问题

总结方法

观察实验

自主阅读

建立模型

理论推导

自主阅读

对比迁移

加深印象

实验验证

新课教学

三、重力势能

实验再次说明了事实!现在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个表达式,式中“mgh”在做功的表达式中反复出现,书中提到:“mgh”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物理量,为何说它特殊?阅读教材64至65页,寻找答案!

总结:“mgh1”代表位置1的量,“mgh2”代表位置2的量,这两者仅仅是位置的不同,做功等于这个跟位置有关的量的变化,而与路径无关,而功的大小等于能量的变化,另一方面,式子本身含有质量和高度,与势能特征相符!势能的定义(由位置决定的能量)又再次强调了与位置相关的特性,所以“mgh”就是重力势能表达式!

[板书:三、重力势能

Ep=mgh]

[板书:WG=mgh1-mgh2=Ep1-

Ep2=

—(Ep2-

Ep1)=

—△Ep]

我们结合实例来运用一下,看下面这个情景:

[PPT:起重机例题]

边总结边板书

[板书:WG>0,Ep1>Ep2,Ep减小;

WG<0,Ep1<Ep2,Ep增加]

自主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计算例题

联系已有知识,培养知识迁移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训练逻辑思维。

培养学生的运用知识能力。

新课教学

四、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我们再回到牛顿的苹果问题来看看,当年砸中牛顿的那个苹果有多大势能?

[PPT:苹果例题]

同一个苹果怎么会有不同的重力势能?计算重力势能前要先选取零势能面,选取的参考面不同,结果也会有不同,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是正数,有没有可能是负数?苹果的重力势能可不可能算出负数?

[板书:Ep取决于零势面的选取,Ep<0表示在参考面以下]

[PPT:再计算掉落到头顶的势能变化量]

计算结果相同,说明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无关!

[板书:ΔEP与零势面无关]

计算出不同的势能结果

分析问题

回答问题

分组计算,分别以头顶、脚面、山脚下为参考面计算结果。

对比思考。

运用既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知识

学以致用

牛顿被苹果砸中作为一个故事被传为佳话,但现实生活中估计没有人喜欢被从高处掉落的东西砸中,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有这样的警示标志:

[PPT:高空坠物警示牌]

因为在高处的物体具有很大的重力势能,所以一定不要高空抛物!

重力势能也不总是那么可怕的,既然是一种能量,人们就想要加以利用,我们想办法让重力势能变成为人们服务的能源。

[PPT播放:重力灯视频]

结束语:希望将来大家能开发出更多简便可行的利用重力势能的装置为人类造福!

联系生活实际

增强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用知识改变生活的实例。

小结

从知识和科学方法两个方面小结

问大家一个问题:知识与获得知识的方法,谁更重要?大家不必急着回答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答案也不是唯一的。我相信,二十年以后,在座的大部分同学都会将今天我们学到的重力势能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但我希望,二十年后,今天这堂课还能给你留下点什么。

板书设计

重力势能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

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名句默写 篇5

1、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奚惆怅而独悲?

,知来者之可追。,觉今是而昨非。

,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

2、,眄庭柯以怡颜。,审容膝之易安。

,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

,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

3、,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

4、,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

5、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6、,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

7、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8、潦水尽而寒潭清,。,访风景于崇阿。临

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台耸翠,;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

渚,;桂殿兰宫,。

9、,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钟鸣鼎食之家;

,青雀黄龙之轴。,彩彻区明。,秋水共长天

一色。渔舟唱晚,;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10、,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睢园绿竹,气凌彭泽

之樽;,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极娱游于暇日。

11、,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

12、嗟乎!时运不济,。,李广难封。

13、老当益壮,?,不坠青云之志。,

14、处涸辙以犹欢。,扶摇可接;,桑榆非晚。

滕王高阁临江渚,。,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阁中帝子今何在?。

15、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16、且夫,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则芥为之舟;

,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17、若夫乘天地之正,,以游无穷者,!故曰:至人

18、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9、臣以险衅,。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

20、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至于成立。既无伯叔,

21、终鲜兄弟;,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

亲,,,形影相吊。而刘,常在床蓐;臣侍

汤药,未曾废离。

19、诏书切峻,。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臣欲奉诏

奔驰,;欲苟顺私情,。臣之进退,。

20、但以刘,气息奄奄,,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祖母无臣,。母孙二人,。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21、乌鸟私情,。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

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来生嫁给苏轼(人教版高二必修) 篇6

纵览古今,如苏轼般真性情者实乃凤毛麟角,这一点,从他对待妻子的情谊上可见一斑。第一任妻子王弗与苏轼生活了十一年后病逝,苏轼在她埋骨的山头亲手栽下了三万株松苗。三万株啊,要种多长时间,点点滴滴的泥水中,包含了多少情和爱!他是把自己那一缕相思化成了三万株万古常青的松树,经寒历暑,沐雨栉风,岁岁年年,生生世世,守侯在爱妻身旁。又是十年后,苏轼为王弗写下了那首令所有读懂了的人摧心扼腕、痛断肝肠的《江城子记梦》“……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生时十年相伴,死后十年相思,王弗何幸,得如此优秀的男人“不思量,自难忘”,“年年肠断”!作为女人,得其中一个十年就已足矣,二十年乃至一生的魂牵梦绕,王弗地下有灵,也该笑得如鲜花般灿烂吧。何况此时的苏轼已于六年前娶了小苏轼十一岁的王弗的堂妹王闰之了。苏轼并没有因有了新欢就忘了旧情。

再说王闰之。作为进士之女,嫁一个年轻貌美前途无量的书生应该不成问题;作为王弗的堂妹,她是应该了解甚至见过苏轼这个姐夫的。能以十一岁的年龄差距去做填房,除了崇拜和敬佩,大概就是感动于苏轼对妻子的深情厚谊了。不幸的是,二十五年后,王闰之又病逝了。这个陪着她宦海浮沉在黄州惠州儋州的穷达多变中绝无怨尤的贤德妻子、视前妻子如己出的贤德母亲的去世,使苏轼的情感再受重创。苏轼曾誓言生则同室,死则同穴,王闰之死后百日,苏轼请他的朋友、大画家李公麟(龙眠)画了十张罗汉像,在请和尚给她诵经超度往来生乐土时,将此十张足以传世的佛像献给了妻子的亡魂,并终于在十一年后由苏辙将停放在京西一座寺庙里的灵柩与苏轼埋在了一起,真正实现了生则同室,死则同穴的誓言。

除了这两个妻子外,还有一个由侍妾扶正的王朝云。这个十二岁进门的丫头,几十年来侍奉在苏轼左右,在他最得意时,也在他最倒霉时。特别是在苏轼最后的海南流放的岁月里,在那些侍妾“树倒猢狲散”的时候,朝云的生死相依,更应该源于刻骨铭心的敬爱,这个比朝云大二十六岁的“白须消散”的“病翁”,能打动朝云的除了才气,应该就是深情了。朝云没有看错,三个妻子中,苏轼给朝云写的诗词最多,苏轼称之为“天女维摩”,以知己看待。大概是上天也嫉妒苏轼如此得女人的爱恋吧,三十三岁的朝云在扶正了十一年后又病逝,苏轼将她埋在惠州城西的丰湖边上,俯瞰二人一起开辟的放生池,一湖净水,有如朝云的一片丹心,竟然令苏轼不忍重游。朝云死后,苏轼就一直鳏居,再未婚娶。他给朝云的楹联是: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每逢暮雨倍思卿”,在苏轼此后的日子里有多少夜雨孤灯,朝云就这样款款地走在暮年苏轼的深情里,直到永远。苏轼的所有真情都是实实在在地落到实处的,不像屈原,对美人空怀一腔爱恋,无一落到具体人身上,还得让后人来来去去地猜。(我一想到把个又老又丑的楚怀王比成美人,就怀疑屈原的审美水平。)

每一想到苏轼对这三个女人的情和爱,我眼里心上总是有些潮湿,思绪软软地蔓延开来,弥漫成一片旷古的遐思遐思中我又想到了苏辙。

苏轼的真性情还彰显于对弟弟苏辙的兄弟之情上。千百年来家喻户晓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前面的小序上,写明了是“怀子由”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无眠的思念,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殷殷关切之祷告,无不流溢着手足深情,在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后,一个阴错阳差的误会使苏轼误以为皇帝要杀他,在心惊胆战中他首先想到的是弟弟,给苏辙留下了两首诀别诗,愿与子由“世世为兄弟”;自海南返乡途中,苏轼病重,念念不忘的是:归来之后始终不见子由。兄弟情深,以至于此,有兄如此,夫复何求?

这样一个重情重谊的男人,这样一个兄长和丈夫,普天之下,能有几人?怎不令无情的“豪杰”仰倒,怎不令游戏爱情的男人汗颜!应该说柳永和杜牧都是很有女人缘的,可到头来,不也是“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既是青楼,又是薄幸,更没见史书有过他们对妻子耿耿相思的记载。所以,千年的搜寻中,我要嫁给苏轼,嫁给一个有情有意的兄长,嫁给一个全心全意爱妻子的男人。

苏轼的率真也可以理解为正直。在新旧两党各自为了自己的利益拼杀得如火如荼时,苏轼没有为了一己之私随风而倒,王安石的新法中有推行榷盐--食盐官卖的法规,盐价高得百姓买不起:“岂是闻《韶》不知味?尔来三月食无盐”,基于对芸芸众生的关爱,苏轼不完全赞成这个新法;当司马光要全部废除新法时,他又坚持说新法中有利于国富民强的部分,应有所保留,官场中挣扎了大半辈子了的苏轼,始终没有学会左右逢源,八面玲珑,并且一有不快意的事,便“如蝇在食,吐之方快”,此等坦荡胸怀,玻璃人生,才可以说是真正读过圣贤书的文人,才可谓书生本色。难怪他入狱后,无论政见上相容还是相悖者,都多方营救(这其中包括王安石和司马光),不是人格魅力,何能如此?一个征服了同性的男人,才是男人中的帝王,嫁给这样的男人,你就是王后,走到哪里,你都可以把骄傲写在脸上,把胸脯挺得高高,把腰枝扭得乱颤,把脚步走得铿锵;走到哪里,你都可以笑得日月生辉,山河添色。这样的男人,谁不想嫁呢?嫁给他,我不会像王弗,在他因诗获醉时,痛烧他的诗稿,我会做朝云,为他收拾行囊,伴他一路远行。

从才子的角度上看,李白无疑是大才子。但李白有点冷血。遍寻李白的文字,很少有涉及情谊的,更不要说男女情爱。李白是不屑于谈情说爱的。李白与杜甫曾有二十多天的同游蒙山,两人曾“醉眠秋共被,携手月同行”,这令杜甫铭刻于心,时时思念,直接寄赠、思念李白的诗,就有十首,《梦李白》《天末怀李白》等诗,写满了梦中的长相忆,而李白似乎只是在当时分别时留下了两首后,再也没有了后来。李白最爱的是他的酒,其次是他的游山玩水,再其次是他的牢骚。苏轼也爱酒,还爱喝醉,醉了便与朋友在“杯盘狼藉”后“相与枕籍乎舟中”大睡到天亮,真是如一张白云般洁净的心,他从不怕什么酒后失态,更不介意别人是否嘲笑,喝得酣畅,醉得坦然;他醉后也赋词:“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觳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赋完后便倒头大睡。有人持此词以告太守:“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不是顺江脱逃了吗?害得有监视他行止职责的黄州太守慌忙寻找,坡翁却在床上鼾声如雷。一个如此悠然于心、忘怀于外的苏轼是以把杯为乐的,他是崇尚“诗酒趁年华”的。他“把酒问青天”,他“酒酣肝胆尚开张”,他“一樽还酹江月”,即使没有酒,“空杯亦常持”,他极少有“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愤懑,有的是“得之心寓之酒”的乐趣和对人生的透彻体悟。可以说,喝酒的态度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本性,狡猾的人总是推脱,推脱不了就耍赖--不是偷着倒掉,就是以水代酒;奸诈的人常常后发制人,看别人喝醉而幸灾乐祸。我倒不是说每饮辄醉的人就是好人,但很本色地喝酒的人,必然是坦诚率真的可爱之人。苏轼把他自己平摊在天宇之下,扒开自己的胸膛晾晒他如婴儿般的赤胆忠心,千百年来,令人不忍伸手去捧。如此坦诚率真的人,总是可爱和可信任的,朋友信任,妻子更信任。一个与妻子“长相知,不相疑”的丈夫,古往今来,都是女人追求的终极目标。都说女人是为爱活着的,这话我深信不疑,我可以没有华冠丽服,没有香车别墅,但不能没有让我敬佩让我欣赏让我深信的人来释放我满腔的柔情,不能没有我的爱!

我想嫁给苏轼的理由当然还包括他的潇洒和旷达。苏轼是我知道的唯一一个“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人。在他的一生中,无论得意与失意,他都不愁眉苦脸,他总能从困苦中找到乐趣。贬黄州、没有官奉、只好开荒于团练营的东坡以糊口时,还自称“东坡居士”,大有“审容膝之易安”的乐趣。一次途中遇雨,“同行皆狼狈”,独东坡仗藜徐步,引以为乐:“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蓑烟雨任平生”,如此的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谁能作到?“也无风雨也无晴”,如此的举重若轻,大无大有,哪个能行?我知道,屈原做不到,李白也做不到。屈原耿耿于“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仿佛自己是泰山极顶上最高的一棵松树,整个一个孤标傲世,终于成为一个“风必摧之”的林中秀木也就不奇怪了。李白只会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样走投无路的时刻“拔剑四顾心茫然”,在奉诏入京,授待诏翰林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几乎是得意忘形;还假惺惺地说什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侍奉的倒不是权贵,是皇上,是皇妃!苏轼不是,在几度浮沉的宦海中,他顶多感叹“人生如梦”,便去“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去了,连个牢骚也没有。即使在病中,也是一片笑容:“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消散满霜风。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哪知是酒红”,看,这不是个捂嘴窃笑的老顽童嘛!“充满劳绩,但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真好像海德格尔是看见苏轼的人生,才触发的诗情。

苏轼的性情真是太能诱惑女人了,能诱惑女人的还有他的才气。散文上可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比肩;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为豪放派鼻祖,千百年来堪与伯仲的只有辛弃疾;书法是“苏、黄、米、蔡”的“宋四家”之一;绘画以墨竹开南画派文人画之先河;能监修工程--苏堤;能烹饪出“东坡肉”、“东坡汤”等一系列食品;能采药配药、给百姓治病……我甚至找不出作为那个时代的人的苏轼,还有什么是不能的。可以说在其中任何领域能做出这样一个成就的,就堪称大才子,苏轼却钟天地灵秀于一身,揽人间才华于掌股,我遍览古今中外(也许我不够博闻)也未再得一人如此。他是上帝塑造在人间的一个绝版!

苏轼从宋代丰神秀逸地走来,衣袂飘飘,屐痕蜿蜒。他长须白面,细眼含笑地走在无数敬佩他、欣赏他、爱慕他的才女的香闺里、心窝中。佛说,修五百年方能同舟,修一千年才能共枕。从苏轼乘风归去的公元一一零一年算起,已有九百多年,当我也乘风归去并转世投生时,应该有一千年了吧,在这千年的轮回中,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经如我一样地期盼过,但我仍愿意倾尽我的全部虔诚来祈祷:来生让我嫁给苏轼,嫁给这个上帝唯一的骄傲。

人教版高二物理必修二 篇7

一、开门见山, 将历史假设引入课堂

历史假设可以是正面假设, 也可以采用反面假设, 关键是必须找准问题假设的切入点。切入点的确立必须考虑:一是话题是学生感兴趣的, 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研读历史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二是话题能切中教学中心, 能有效贯通整个课堂的学习。在提出假设时,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谈生活、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方式精心布景, 既丰富了课堂的血肉, 又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 增强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例如,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一课教学中, 教师直截了当提出“改革开放是资本主义的胜利吗?”的话题, 及时补充相关情节, 衬托问题情景, 有效地激起学生对教师提出的话题的兴趣, 为后面的研读与探讨奠定良好的情感基调。下面是课堂实施的过程:

师:同学们, 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个话题“改革开放是否资本主义的胜利”。这个话题的起因有一段故事, 故事跟一节课有关。两年前, 我们从珠海一中学习回来, 途经中山罗三妹山时, 沿着邓小平同志当年攀登的足迹走了一圈。回来后, 我把这一段旅程编辑成短片, 播放给学生们看。放完后, 我提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不走回头路”中的路是什么?同学们, 你们知道吗?

生回答。

师:第二个问题是:邓小平同志为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路上留下了哪些坚实的足迹?“不走回头路”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这个问题是下节课大家要探讨的问题, 在这里, 我们就不展开了。我想说的是:当时在讨论这些问题时, 有一位成绩优秀的学生, 冷冷地说了一句“改革开放就是资本主义的胜利”。我问他为什么, 他回答说:“因为改革开放只不过是用资本主义的药救中国落后的病。”我一直很后悔当时没有组织大家和他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所以, 希望今天能和同学们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弥补当年的遗憾。

二、拓充材料, 指导学生研读历史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历史假设不是目的, 是手段, 教师要借助于假设的论题, 诱导学生充满热情地主动学习历史。所以, 在提出历史假设后, 教师要指导学生仔细研读历史文本, 课堂教学中的历史文本, 主要包括教材和教师补充的各项史料。在研读的过程中, 教师通过设置问题,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例如,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一课, 提出“改革开放是资本主义的胜利”的论题后, 无论是证实或证伪, 都必须从两个方面进行剖析:一是支撑论点的论据是否充分;二论证是否严密。论据的举证, 必须借助于更多丰富的历史学习。这就要需要教师补充史料, 丰富学生文本研读, 并通过问题设置, 有效地引导学生思维。下面是本课教师补充的史料与设置的问题:

病症问题———改革开放的背景:

材料:“国家这么大, 这么穷, 不努力发展生产, 日子怎么过?我们人民的生活如此困难, 怎么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强调提出, 要迅速地坚决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十一届三中全会解决了这个问题……”———摘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

回答问题:

1. 用两个词来概括文革时期中国的经济状况。

2. 为了改变落后现状, 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什么决策?

用药问题 (1) ———改革:

材料一:人民公社高度行政化, 经营管理过于集中, 排斥市场机制, 农民缺少自主权……到1978年还有2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材料二:在中国, 很长时期内农民是人口的主体, 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村和农业的状况如何, 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极大。

材料三:大包干, 小包干, 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 留足集体的, 剩下都是自己的。

材料四:由于国有企业还没有成为相对独立的、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企业产品结构不能适应社会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国际市场的需要……部分企业没有严格的经济责任制, 职责不清……干好干坏一个样。———以上材料摘自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

回答问题:

1.改革为何从农村开始?

2.农村改革采用了什么形式?这一形式为什么能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3. 国有企业主要存在着哪些问题呢?我国城市改革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用药问题 (2) ———开放:

材料一:1979年, 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摘自歌曲《春天的故事》歌词。

材料二:经验证明, 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 要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 还需要对外开放, 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摘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

回答问题:

1.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这个圈后来是怎样扩大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和立足点, 并说明对外开放的原因。

改革从农村到城市;开放从沿海到内地, 就像一幅画卷慢慢打开, 研读完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内容后,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体验十一届三中全会“转折”的地位和意义, 教师通过视频播放, 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来概括改革开放的变化。

这一环节要注意的问题是:教师补充材料要有针对性, 也要兼顾趣味性;同时, 问题设计“要由易到难, 由感性到理性, 由表到里”, 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想象和创造。”[1]

三、整合知识, 诠释验证历史假设

历史文本研读结束后, 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将本课知识进行梳理, 形成相应的历史知识树或知识链, 以便学生理解与掌握。将历史知识系统化以后, 再引导学生把视角转移到课前的历史假设上, 对历史假设的论据与论证进行新的剖析与归纳, 以诠释或验证课前的历史假设。

例如, 在“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一课, 在文本研读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到历史假设中来:

师:改革开放30年, 中国人民越来越富裕了, 国家也越来越强大了。在这里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还是不是社会主义?

生:是。

师:为什么是?这个问题看起来很幼稚, 不错, 我也觉得非常幼稚。但就是这个幼稚的问题, 改革开放初有人问,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时有人问;现在铁道部撤销, 成立铁路总公司, 依然有人在追问。关键是先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这里我引用两句话。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江泽民:“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 就在于它们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不同的。”他们分别从经济和政治角度来做出肯定的判断。李克强总理说, 改革开放是我们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最大红利, 所以我们必须明确, 无论是改革与开放, 都是坚持社会主义前提下进行的, 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 这是我们改革开放的本质所在。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上面这几个内容, 最后我想回到课前的问题, 请同学们用今天的所学, 结合你平时积累, 写一段话作回应。

生汇报与交流。

师:关于论据, 中国改革开放用资本主义的药救中国落后的病, 既对又不对。对的是我们的确有借鉴和吸收资本主义的某些合理的东西;不对的是很多东西本身不存在阶级性, 资本主义可以利用, 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关于论证:利用资本主义救中国落后的病, 不能论证为资本主义的胜利。因为, 这里忽视了一个前提———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如果要把结论修改一下, 大家认为要如何修改?

生回答。

师:同学们的观点有同学们的道理, 我的观点是:改革开放是利用人类文明成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新的假设, 将历史探究引向深入

从提出假设, 到文本研习, 再到运用课堂学习成果验证假设, 课堂学习环节是一环扣一环, 就像语文中的议论文, 结构完整, 论证严密。在这一环接一环的历史学习与举证过程中, 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 发展了学生的历史思维。但是, 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来说, 一堂课40min的学习是非常局限的。这就需要教师从本课学习中提出新的问题形成新的假设, 引导学生把历史学习与历史思维延伸到更广阔的课外学习与探究中去。

在“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一课结束时, 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推荐几本关于改革开放方面的文献 (例如杨继绳《邓小平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纪实》;柳建辉《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史》) , 在此基础上, 要求学生探讨新的话题:“有人说改革开放类似晚清的中体西用, 你认为呢?”从而有效地把历史学习与探究的空间向课后延伸, 变有限的课堂学习为无限的课外探究。

摘要:近代英国科学家波普尔说:“科学只能从问题开始。”历史教学中, 教师借助历史问题, 形成历史假设, 引导学生在研读历史文本的基础上对假设进行证实或证伪, 并对论题进行诠释或验证, 从而使历史学习与认识更接近于历史的真实。这种以历史假设切入的新的教学实践, 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在学习中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对于克服传统的满堂灌,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历史假设,创新教育,切入点

参考文献

上一篇:对联学堂开学典礼上的优秀讲话下一篇:通报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