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苏轼与酒

2024-11-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酒文化苏轼与酒(共8篇)

酒文化苏轼与酒 篇1

学生姓名:XXXX 学号:XXXXXXXXXXXXXXX XXXXXXXX大学 XXXXXXXX XXXXXXX专业

摘 要:

1.概述诗与酒的关系

2.分别从诗与酒的定义、诗与酒相合产生的情意、相关节日或场合下的各式酒诗这三方面看诗与酒的关系

3.总结:诗酒合一,文化大观 关键词:诗;酒;酒诗 ;

Abstract:

1.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etry and wine.2.To know more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etry and wine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Definition of poetry and wine;emotion appeared when poetry combined with wine;several different drinker’s poetry in kinds of festival or circumstance.3.Summary :Unification of poetry and wine makes perfect culture.Key Words:Poetry;Wine;Drinker’s poetry

前言

诗人是人间赤子,诗是天籁之声。“赤子”和“天籁”的沟通、拥抱,酒是心中的便桥。在不同的心境、物境中,酒和诗一拍即合,均能产生火花和灵韵。“长风巨浪会是有”,“还须一饮三百杯”的豪情;“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起名”的叹惜;“我醉欲眠卿可去,明日有意抱琴来”的旷达;“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的情谊;“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乐趣„„酒把不同的人,不同的意融汇在一起,但却和谐适意。

中国是一个以诗传世的古国,又是一个盛产名酒的古国。酒来自人的初始,诗亦来自人的初始,人喝着酒,吟着诗从历史的深处走向了未来。

一、诗和酒的释义

诗,是人类精神劳动产生的高雅的文学奇葩;酒,是人类物质生产的精华琼浆。在中国,从远古以来,诗与酒就交织在一起,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而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诗酒文化”。

在中国文化漫长发展过程中,诗依从文学而出现,在其他文学样式尚处于胎眠时期,诗就在人们精神劳动中脱颖而出。诗是概括生活,浓缩语言,凝炼真情,富于内在,旋律优美的文学样式。她为时代脉搏跳动,是人们精神世界最敏锐的触须。以诗的总体而论,她是人类进入文明的象征。在人类精神领域和文化艺术领域里,她对哲理、道德、文学、美学进行广泛而深远的探索,从中凝聚、提炼诗的真谛。

诗的广义被人们推崇为至高无上的美学代名词,如论述到古代的灿烂文化,泛称为诗;谈到每个民族,每个国家辉煌的历史,称为史诗。推而广之,赞美大自然中的山川江海,以至于事物、境界、语言、品德、情操,都冠之以诗。

酒,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含糖的物质在酶的作用下变成酒精,再加其他物质进行勾兑,便成为各种香型的酒。大自然不停地运行,某种物质由于天气的温度、湿度、光照等诸条件在适合演变规律之下,天然地造化出酒。中国早年就有“猿猴造酒”的传奇之说。无独有偶,法国也有鸟类造酒的传说。这就证明,酒存在于大自然的物质世界,由于各种条件符合酿成的必然,于是就出现了酒。人类,在自然规律的启迪下,发现酒,进而自觉地酿造酒,这是顺理成章的行为了。

二、酒和诗的拥抱

《诗经》中采的妇女怀念远行在外的爱人,有“我姑彼金,维以不永怀。”“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句。汉高祖刘邦衣锦还乡置酒会家乡父老,酒憩高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四海兮归故乡,安得猛将兮守四方。”一世之雄曹操酹酒临江,横槊赋诗,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之叹。陶渊明赋“归去来兮”,故园“三径就荒”,所幸者“有酒盈”,所以“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再也不去为五斗米折腰了。

诗与酒乃天作之合,品酒吟诗谓之大雅。有酒便就有了“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中国古代的诗仙词翁的名篇绝句,其间流露出的豪放,便深刻显露出酒品的精髓。

李太白有幸立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之上宣布“天生我才必有用”,“将进酒,杯莫停”。有“天子呼来不上船”的傲岸,自然有“千首诗轻万户侯”的心态。但这是酒中的诗,酒中的豪情。“一醉累月轻王侯”是用酒气来弘扬志气。在“醉”中追求人生的终极价值,借助于“醉”来追求、来对抗。清醒了,理智了,李太白在安史之乱中就不会“借用君王玉马鞭”去“扫胡尘”,大可效法陆羽觅一块静、净之地去著“茶经”。李白是诗仙、酒仙。仙者,天子不得臣,权贵不得友。可是“仙”要借助于酒,“酒中仙”三字一语破的——酒中才能为仙。

陆游生于半壁江山难保的南宋时期,外则强敌压境,内则奸佞当朝。陆游自号放翁,其“放”也得之于酒,只有酒中才能“诗墨淋漓”,正如其所说“方我吸酒时,江山入胸中”。“江山入胸中”就是“重整河山,收复中原”。“买酒卷帘邀月醉,醉月拂剑光射月”。“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酒中的豪情,焕发出金戈铁马的壮志。可是“公卿守和约,有酒吾忍酌”。有酒也不敢喝了,豪情——壮志——力行,是三部曲。酒中的豪情,酒中的壮志,吟出来、唱出来、喊出来,终是诗。诗可以令人热血沸腾,但无法“北定中原”。所以诗人只能含恨而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对酒而言,“诗墨淋漓不负酒”者,陆游也。正因如此,梁启超赞曰:“亘古男儿一放翁”。

鉴湖女侠秋瑾“生是人杰、死为鬼雄”。敢慷慨成仁,能从容就义。以三升碧血,唤醒国人。有柱陆沉之志,有肩长天之行。女侠是志士、是诗人,亦是酒豪。巾帼嗜饮,有“貂裘换酒也堪豪”,“樽酒悲歌涕泪多”等句,并曾慨叹“无端身世茫茫感,独生高楼一举觞”,但终于冲破“十丈愁城”,“喜散奁资夸任侠”,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女侠短衣、短剑、短枪、豪饮于绍兴鉴湖——雪耻之乡。高歌着“愿将十万头颅血,换得乾坤力挽回”,酒不负诗,诗不负酒,人更不负诗,不负酒。

酒和诗的拥抱,不只顿生豪情、亲情,“酒本多情”,相思酒、定情酒、合欢酒、送别酒、洗尘酒„„情意绵绵,诗意亦绵绵。酒中情,“明朝酒醒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乃低调之情;“笙歌起处酒初香,樽前犹幸有红妆”此乃低庸之情;“万事不如杯在手,一年几见月当头”,此乃沉沦之情。酒多情,诗缘情而生,缘情而发。酒性炽,酒诗相合后,自有万般情。

三、酒诗的种类

(一)宴会酒诗

宴会是比较轻松的时刻,往往是喜庆的日子或者是朋友团聚集会的场合,此时此刻,人头颤动,觥筹交错,呼五喝六,热闹非凡,酒是宴会必不可少的兴奋剂。

(二)饯行酒诗

临别饯行,友人们既共叙美好回忆,又对未来充满憧憬,绵绵的离愁,真诚的祝福,都留在饯行的酒席上。把所有的离情别绪全都倾注在浓浓的美酒中吧,朋友啊朋友,让我们举杯畅饮,祝愿你一路保重;让我们一醉方休,今日一别,不知何时能重逢矣。

(三)传统节日酒诗

中国人在一年中的几个重要传统节日里,都有相应的饮酒活动,如春节饮“屠苏酒”,端午节饮“菖蒲酒”,中秋节饮“桂花酒”,重阳节饮“菊花酒”,除夕夜的“年酒”。在举国同庆的传统节日里人们一起欢聚畅饮,共同分享丰收的喜悦,憧憬美好未来,“每逢佳节倍思亲”,亲人团聚、盟友相逢、情人相约,无不把酒相敬,对酒当歌、一醉方休,以此表达无限深情、友善和真挚,过节饮酒是中国酒文化约定俗成的一部分,酒与传统节日结下了不解之缘。传统佳节,诗人自然饮酒舒怀。

(四)独酌、闲饮、咏怀酒诗

诗人们有时空闲,独酌杯酒,抒发人生感慨,或激进慷慨,催人自新,促人奋进;或感叹仕途失意、怀才不遇、想念佳人、人生坎坷而处于矛盾、苦闷和焦灼中的彷徨和痛苦,他们以酒寄情,托物言志,咏成不少千古佳作。

(五)边塞、军中酒诗

边塞酒诗较少,仅有王翰《凉州词》最为优美:“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此诗悲壮雄浑,抒发了征夫们视死如归的悲壮和激昂。

(六)祭祀神灵、村社酒诗

这是饮酒中场面最为壮观、气氛最为活跃的时刻,往往是上下三村,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妇孺全到。我国传统节日以祭祀神灵、集社欢庆丰收最为热闹。此时人山人海,熙熙攘攘,锣鼓喧天,欢歌狂舞,痛饮豪赌,游戏玩耍,热闹场面,应有尽有。

(七)展现社会不合理的酒诗

任何社会都有它的阴暗面,封建的唐帝国也不例外。诗人们以他们敏锐的视觉,发现了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的疾苦,也感受到达官贵人们的奢侈和糜烂,这些酒诗是有积极的社会意义的。

从古至今,诗酒交融,诗酒联姻的轶闻趣事,脍炙人口,传为佳话,丰富美化了人的感情世界。

中国诗酒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文化体系。纵观诗酒文化发展史,酒醉诗情,诗美酒醉;诗借酒神采飞扬,酒借诗醇香飘溢。诗与酒,相映生辉,形成绚烂的文明景观。

参考文献:

酒文化苏轼与酒 篇2

一、禅宗文化的形成

禅宗兴盛于北宋, 宋代以后, 一改前人灭佛政策, 对佛教采取保护、鼓励的政策, 佛教宗派重新兴盛起来, 尤其是禅宗和净土宗。禅宗由达摩祖师首创, 在中国土生土长, 又由慧能集大成的一个宗派, 它主张“静虑”, 讲究“顿悟”。静虑即安静地沉思为禅定, 认为佛法只在人的心里, 不用外求, “菩提只向心觅, 何劳向外求玄?所说依次修行, 西方只在眼前”。

宋代禅宗创造了一个传说, 说佛陀一日在灵山会上说法, 拈花示众, 大弟子尊者迦叶默然神会, 微笑会意, 从而传授了佛陀法, 经过二十八代, 代代相传, 传至菩提达摩来到东土为初祖, 开创了东土禅宗。禅宗不论是由何而来, 它与中国文化融合孕育, 符合中国当时士大夫阶层的需要, 因此在宋代兴盛起来。禅宗文化一度有过离经叛道的倾向, 它在思想上对后世的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有影响。

禅宗本身具有的旷达通放的精神与苏轼追求自由、旷达豪放的性格不谋而合, 因此也对苏轼思想与处世风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些著名文人如王安石、黄庭坚、杨万里, 特别是南宋时期“江西诗派”都慕禅论道, 出入深山古刹。而最为大家熟知的应该是苏轼与佛印的一番对话, 苏轼说:“我看你是一堆牛粪。”佛印说:“我看你是一尊佛。”苏轼很得意, 问他:“为什么?”佛印说:“心中有佛, 看谁都是佛……”这下轮到苏轼不好意思了, 由此可以想见当时禅宗的兴盛。

正是禅宗文化在精神上的陶冶, 宋代文人大多有积极的入世观, 面对坎坷能坦然面对, 不像唐代文人那样愤世嫉俗, 也不像东晋文人那样归隐山林, 他们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面对政治迫害大都有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为人也更加理性, 乐天知命。

二、随缘自适的处世哲学

苏轼是宋代最浪漫又最饱受苦难的诗人, 他在漫长的贬谪生涯中, 面对政治仁途的坎坷、人生的苦难, 对人生产生了虚幻的想法, 他称自己是“谪仙”:“我是玉堂仙, 谪来海南村;多生宿业尽, 一气中夜存。”在《南华寺》中还写道:“我本修行人, 三世积精练。中间一念失, 受此百年谴。”既然本来就是仙国人, 对尘世的恩怨名利又何必太在意, 他形成了“随缘自娱” (《答李琮书》) 的处世哲学, 即在逆境中不失风范, 宠辱不惊, 进退自如, 这种鲜明的无畏的人格魅力令后人敬仰。

佛教认为得失皆有前因后果, 前世的因, 今世的果, 没有任何原因, 人生百年只是转眼一瞬。缘起是指“诸法因缘起”, 缘起缘灭, 都是缘。“无常”是指任何事物都不存在永恒的固定的状态, 仅仅只是因果相生的刹那生灭, 这种看破生死的观点对当时宋代文人产生了很大影响, 这也是他们能够坦然面对不幸的思想上的一个支点。

缘起论对苏轼最直接的影响是他在贬谪生涯中形成了随缘自适的思想, 这也是他的处世哲学。生命的无常、仕途的坎坷、贬所生活的困顿, 加上报国无门的境遇, 使苏轼产生了“吾生如寄”的感慨。他在《和王晋卿》中写道:“吾生如寄耳, 何者为祸福?不如两相忘, 昨梦那可逐。”人生在世不过百年, 就像暂时寄身于人世间, 对旦夕祸福又何必太放在心上, 还不如忘记这些事情, 把这些当作一场梦吧。既然一切都是前缘和命中注定的, 那就要在困苦的生活中发现乐趣, 这种鲜明的思想贯穿在他的作品中, 虽然有些无奈和茫然, 但苦中求乐的做法对现代人仍是一种激励。后世流传最广的《食荔枝》:“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透露出苏轼在困苦的环境中寻求乐趣、随遇而安的状态, 他这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值得每个身处困境的人去学习。

三、人生如梦的禅学主题

“梦”的主题在中国文人中是个不变的主题, 最早的是唐代李商隐《锦瑟》中的“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失意的文人都会产生人生如梦、一切都是虚幻的个人感受。选入高中语文课本的苏轼的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人生如梦, 一尊还捋江月”既有伤悼“千古风流人物”的怀古之情, 又有感叹“早生华发”一事无成的个人忧伤, 更在沉重的历史感悟中透出“人生如梦”。

处于北宋慕禅成为风气的社会氛围中, 苏轼从小就受到禅宗文化的影响, 他八岁就拜道士张易简为师, 少年时读《庄子》, 以后又读《道藏》和佛经, 特别是他被贬黄州以后, 与僧人来往, 游历古寺。“世事一场大梦, 人生几度新凉” (《西江月·黄州中秋》) , 他取号东坡居士, 而居士一般是指不出家的佛家弟子, 由此可见, 他深受佛教文化影响。

“万事到头都是梦, 休休, 明日黄花蝶也愁” (《南乡子》) , “寓身此世一尘沙, 笑看潮来潮去了无涯” (《南乡子》) 。就有了一份笑看万事蹉跎的超然。一粒沙就是一个世界, 一个世界也寓于一粒沙中, 在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中, 人如一粒沙般随波逐流, 笑看潮起潮落, 这份平静的心境正是禅宗最致力达到的。但苏轼并没有放弃对人生的探索, 一方面他对人生充满怀疑和失望, 另一方面却又热衷于现实生活, 这就使他无法超脱痛苦, 在两难境地苦苦追寻。这也正是他的可贵之处, 他不是一个沉迷于佛教虚幻世界的佛教教徒, 他还用实用的手法, 掌握好出世与入世之间的分寸, 他写过“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彀纹平, 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平生” (《临江仙·夜归临皋》) , 他也向往“江海寄平生”的自由生活, 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他把热情和精力投向了下层人民。

四、富于理趣的禅诗

禅宗的核心是“自识本心, 自见本性”, 主张对事物应当透过现象看本质, 从不同角度去分析观察事物。苏轼写了富有哲理思辨色彩的禅诗, 其中代表作是他游庐山时写下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从横、侧、远、近、高、低等各个角度来观察庐山, 以期识得“庐山真面目”, 这就是禅宗强调的“本心”, 这首诗使人们领悟到世间一个事物要多角度的观察, 以期达到最真实的效果, 已经具有辩证思想的光芒。

还有一首《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与君指上听?”这首诗视角新颖, 多用于主体与客体密不可分的原理上, 富有哲理色彩。

苏轼笔下的诗融入他特定的人生领悟和感情, 富有哲学思辨色彩,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莫听”和“何妨”蕴含了他不屈的人格, 不论人生风雨有多大, 前途有多艰难, 他都不会退缩, 而是勇敢地面对, 在困苦中怡然自得, 这也正是至今很多人喜欢他的原因, 达观旷达不卑不亢的自尊的活着。

酒文化苏轼与酒 篇3

关键词:旷达放逸;随缘自适;乐观超脱;苏轼;教育意义

一、潇散不羁,旷达放逸

潇散不羁,旷达放逸,谓谁人也?自有蕲水清泉寺,芽尖兰溪旁,苏子常在吧。都说花无重开日,人无再少时,这本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毋庸置疑,但苏子一句“谁道人生无再少”(宋·苏轼《浣溪沙》),倒是把子规声声“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宋·梅尧臣《杜鹃》)愁煞人的怨气给抹杀了,就连黄鸡啼老又如何,只是朱颜转白鬓是必然,白发三千丈却岂是由小小黄鸡来缘生,相本由心生。既然若此,这必然也就没有丝毫可悲性而言了吧。忆起白居易《醉歌》诗有“谁道使君不解饮,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诸句渗透着浓郁的嗟老叹衰的感伤情怀,与苏轼“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相比,便相形见绌了。苏子其昂扬振拔、潇散旷达之气可见一斑。更何况以戴罪之身,贬居黄州,孑然一身倒是无妨,只是蒙受不白之冤,若是以常人心境,怕是万万不堪忍受的。然而苏轼却显示出不羁放逸的一面,穷途末路又有何谓,就似流水尚能复西,固然不能改变现处的困境,但是能注以生活一种旷达洒脱的催化剂,又怎知那不是一方天堂乐土呢?

二、随缘自适,热爱生活

命途多舛,但颇能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又谓谁也?源何也?中秋佳节之时,花好月圆之夜,本该亲友欢聚一堂,他却独处诸城,嚼着涩涩的相思果,悉数着人家的团圆,自己与子由却是陌路难逢,所以皓月的浓华留不住他,才有“我欲乘风归去”。但终究未曾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宋·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好一句何似在人间,生活未曾给予他多少,有的也只是独客他乡、思亲难寐、欲归却罢的无尽无奈,真的是高处不胜寒么?若是飘飘欲仙,何恐微寒?不过只是留恋人世的挡箭牌罢了。苏子便是在这样的艰难踽踽中表达了对生活由衷的热爱,“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恨本是恶果,人生不恶,也就无恨。但是那月盈月缺,欢聚悲离,只是人之常情,司空见惯的,人常在,共婵娟,如此甚好,这祈愿洋溢着欢欣,似乎一切的不幸到最后也成淡云轻风,或是被那达观的情愫所镇压,必是源自于苏子对生活的热爱,方能从别离苦海中解脱,在其作品中也是馨香可闻的。

三、变换角度,乐观超脱

人生百态,死胡同总是有的。若是一意孤行,只朝这一方向迷走,怕是心无宁日,久久纠缠。苏子只因学会了变换角度,以新眼光处百态,待万般情态成常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便不在话下,如此,波澜放诞,岁月依旧静好。皓月当空,却总在别时圆,但转念一想,别又如何,千里之外人亦在,依旧共婵娟,月华不减分毫。《赤壁赋》中客曾深发感慨,嗟老叹衰,人生苦短,不过俯仰而已,不由得托遗响于悲风,只一味钻进吾生须臾的悲哀里,求不得解脱,这是一种消极待世的虚无主义。且看苏子的作答:“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宋·苏轼《赤壁赋》)二者的出发点已是明显的南辕北辙,苏子的变者万物皆变,无外乎天地的存在,不过是倏忽而已,不变者万物皆不变,成为恒远,这是看问题的一种新眼光、新角度,从而也是对客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有力的驳斥。在《记承天寺夜游》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道出无尽的思想。月常在,竹柏不减,但只有闲人可观,旁人看闲人,多是无所事事之人,苏子贬居黄州,虚居官位,抱负可施展,确是闲散之人。但苏子看闲人,却是别有洞天。闲者不若小人,汲汲于名利海、富贵花,追逐于阿谀奉承,尔虞我诈,弄一身疲惫。苏子淡然,视名利富贵为身外物,不趋之若鹜,自是闲得心安理得,如此得释然。

无怪乎,方方在《喜欢苏东坡(节选)》中对苏轼做出这样高的评价:“中国的文化倘若将苏东坡连根带枝蔓地挖取出来,我相信整个中国文化史都会因之而失重。”苏轼作品的现实教育意义可见一斑。在《论修养帖寄子由》中,苏轼亦谈及自身“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胜算”的想法,归而言之,其带给我们的启迪是无穷尽的。

参考文献:

[1]郭玉衡.中国古代文学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苏轼.苏轼全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酒文化苏轼与酒 篇4

蒋兴满

(四川民族学院 汉语言文学系,四川康定 626000)

【摘要】“爱国爱民、实事求是、正直明辨、乐观豁达”的苏轼文化精神,对眉山的民风民俗、建筑规划、社会思想和价值取向等城市精神都影响深远。如何促进东坡文化的现代化,古为今用显得尤为重要。【关键词】苏轼文化;眉山;城市精神;古为今用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民族学院2015年度大学生科研项目“苏东坡与眉山文化的关系对当今社会的影响(DXS14009)”的成果

苏轼(1037—1101)才华横溢,作品颇丰。今存诗歌2700多首,词350首,及文章4200余篇。他在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领域亦饶有建树。其在文化和思想等方面的卓越成就,为后人所称道,形成了独特的东坡文化精神,对眉山城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

一、苏轼文化成就略述

苏轼文化成就主要体现在,以文、诗和词为代表的文学成就,以书法、绘画和音乐为代表的艺术成就和融合儒道释三家的思想成就等方面。

(一)苏轼的文化成就

1.苏轼的文学成就

苏轼的文与欧阳修并称“苏欧”。宋代释德洪《跋东坡池录》:“其文涣然如水之质,漫衍浩荡,则其波亦自

[2]然成文。”苏轼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主张为文要“有益于济世之用”。苏轼的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赵翼在《瓯北诗话》中评论苏轼的诗:“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 苏轼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是豪放词的代表。清代陈廷焯说:“人知东坡古诗古文,卓绝百代。不知东坡之词,尤出诗文之右。”(《白雨斋词话》卷七)他扩大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打破了“艳科”的藩篱。

2.苏轼的艺术成就

苏轼的书法和米芾、蔡襄、黄庭坚并称“宋四家”。苏轼酷爱书法,其弟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幼而好书,老而不倦,自言不及晋人,至唐褚、薛、颜、柳,仿佛近之。”苏轼书法成就极高。黄庭坚《山谷论书》:“本朝善书,自当推为第一,数百年后,必有知余此论者。”苏轼在黄州时所作《寒食帖》亦为现今中国三大书法名帖之一。苏东坡的墨竹和枯木怪石在绘画史上享有盛名,也是文人画的开创者。苏辙《汝州龙兴寺修吴画殿记》云:“予兄子瞻少而知画,不学而得用笔之理。”可见苏轼对画功底深厚。同时,苏轼还发展了绘画的写意功能,强调精神意蕴而不是形象本身。苏轼精通音律,他的词可诵可唱,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云:“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苏轼在被贬荒疆之时还对民间音乐进行了整理,并把音律应用到了诗词赋文之中。

苏轼的文学艺术风格论与创作论都贯穿着一种“通”的精神。这使得苏轼通晓各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集中体现在文学和艺术上。

[4]

[3]

(二)苏轼的思想成就

1.“达者兼济天下”——苏轼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坚守

苏轼自小受儒家思想的熏陶,饱读经史。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说:“公生十年,而先君宦学四方,太夫人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公亦奋厉有当世志。”苏轼自小就有奋历当世的精神。科考入仕,苏轼

[5]成就极高,仕途上的荣光,必将转化为他经世济时、献身政治的决心。苏轼《答虔倅俞括奉议书》说:“有意于济世之实用,而不志于耳目之观美”,这反映出苏轼不期望虚名和志在济世利民的情怀。儒家思想赋予给苏轼的品质,也使苏轼遭遇多次贬官,但他被贬谪到岭南依然不改其志。苏轼《与李公择》说:“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可见他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坚守。儒家的淑世精神是苏轼人生道路上行进的一条基

[6]线,虽有起伏偏斜,却始终贯穿。

2.“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对道家思想的回归和升华

苏轼早年师从道士张易简,接触道家思想。在历经宦海浮沉后,便逐渐结缘于老庄思想。苏轼对道家思想回归和升华体现在他面对世事的态度和将道家思想融入自己的文学作品中。钱钟书说:“他在风格上的大特色是比喻的丰富、新鲜和贴切,而且在他的诗里还看得到宋代讲究散文的人所谓-博喻。在中国散文家里所喜欢的周庄和韩愈都用这个手法:例如庄周的“天运”篇连用刍狗已陈、舟行陆、车行水、猿狙衣服桔槁、柤梨橘柚、[7]丑人学西施六个比喻来说明不合时宜。”因而,苏轼在苦难的贬官生涯里,其精神不但没有消沉,反而变得更加乐观豁达。他《答毕仲举书》说:“学佛老者,本期于静而达。静似懒,达似放。学者或未至所期,而先得所似,不为无害。”可见苏轼回归道家思想是为了完善人格和培养豁达的人生态度。3.“是非忧乐本来空”——苏轼对释家思想的领悟和借鉴

[8]苏轼在表现个人内心世界的诗歌中,始终贯穿着一个鲜明的禅学主题,即人生如梦,虚幻不实。苏轼时常感叹人生短暂,“吾生如寄耳”和“人生如梦”,释家思想中的旷达让苏轼在贬谪中找到了一种解脱。苏轼三贬,贬地越来越远,生活越来越苦,年龄越来越老,然而这“喜——悲——旷”的三部曲过程却越来越短,导向旷的心境越来越快。苏轼同样将释家思想应用到文学创作中,在《赤壁赋》中他就借用了佛教的永生不灭的观点写下:“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这都体现了苏轼对于释家思想的理解到借鉴,并应用到其苦难多变的人生中。

苏轼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思想,既有儒家积极入世、兼济天下的抱负,也有道家安贫乐道的乐观豁达,还有佛家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这也使得苏轼能够兼通各家思想,为己所用。[9]

二、苏轼的文化精神与眉山的联系

苏轼文化形成了独特的苏轼文化精神,历史悠久的眉山也有其独特的城市精神。苏轼对于眉山有着深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文和城市等方面。

(一)苏轼的文化精神

在苏轼卓越的文学成就下,蕴含着丰富的苏轼文化精神。其文化精神可概述为:“爱国爱民、实事求是、正直明辨、乐观豁达”。

其一,爱国爱民。苏轼深受儒家尊主泽民思想影响,其一生历经五帝,对君主都尽心竭力辅佐。对人民,他所到之处皆做了一番好事,在徐州抗洪,改革凤翔“衙前”役法等。其二,实事求是。苏轼实事求是,不盲目跟风,在《上丞相书》说:“凡学之难者,难于无私。无私之难,难于通万物之理。故不通乎万物之理,虽欲无私,不可得也。己好则好之,己恶则恶之,以是自信则惑也。是故幽居默处而观万物之变,尽其自然之理而断之于中。其所不然者,虽古之所谓贤人之说,亦有所不取”。这也使他在政治上与王安石、司马光等人产生分歧,以致屡次被贬,但他不改其志。其三,正直明辨。这是他的人生信条和处世准则,他在《与杨元素书》中言: “某近数章请郡,未允,数日来杜门待命,期必得耳。公必闻其略,盖为台谏所不容也。昔之君子,惟荆是师;今之君子,惟温是随。所随不同,其为随一也。老弟与温相知至深,始终无间,然多不顺耳。”从中可以看到苏轼正直独立的品质。其四,乐观豁达。苏轼在艰难困苦之时,总能化悲痛为力量,用一种乐观豁达的心态去对待。他在《超然台记》说:“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正因为这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才使苏轼在外放岭南七年的时间里安然自适。

(二)眉山的城市精神

眉山位于天府之国,古称眉州。眉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称为“千载诗书城”。李白《蜀道难》描写“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其中“蚕丛”氏就来自今天眉山青神地区,据明代余承勋《青神考》:“青衣之野,蚕丛尝主之,土人名其邑,以寓思焉。”(青衣指今青神地区)。眉山在宋代较为发达,又因“三苏”的成就,引来世人对古老眉山的关注。一座城市的文化精神是城市的灵魂,在这种精神的支撑和激励下,城市才得以快速发展。

[10]眉山这座城市的核心精神是:“坚韧图强,求是创新,团结进取,苦干兴眉”。于此同时,眉山将苏轼文化精神融入到了眉山的城市精神里面,使之富有历史性和文化性。

(三)苏轼文化对眉山的影响

1.苏轼文化对眉山人的影响

苏轼对眉山的人的影响体现在思想文化和价值取向上。“三苏”文化历来为眉山人所推崇,又以苏轼最甚。清代张鹏翮撰三苏祠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苏轼一家因文而举世闻名,深深影响了眉山地区的学子。据《眉山县志》记载:“其民以诗书为业,以故家文献为重。”苏轼文学在历代皆盛行,陆游《老学庵笔记》:“建炎以来,尚苏氏文章,学者翕然从之,而蜀士尤盛。”受苏轼等影响,眉山士人读书成风,人才辈出,仅在两宋眉山地区考取进士的人数就多达八百多人。

[11]

宋代唐庚等眉山文化名人皆是受苏轼的影响,刘夷叔曰:“唐子西善学东坡,量力从事,虽少,自成一家。其诗工於属对,缘此遂无古,意然其品在少游上。”(《唐子西集》十五卷),唐庚亦被后人称为“小东坡”。2.苏轼文化对眉山城市的影响

苏轼对眉山城市的影响体现在建筑规划、文化风俗、特色饮食、旅游产业等方面。建筑规划方面:为更好继承和弘扬东坡文化,眉山将市中心命名为东坡区,以示对苏东坡的敬仰;眉山还建立和修缮了一大批和苏轼相关的建筑和遗迹,修缮了历经数百年的三苏祠,并修建了三苏博物馆;围绕三苏祠的古纱縠行地区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宋城”,复古建筑处处可见,体现出苏轼对眉山地区的重大影响。文化风俗方面:每逢高考,眉山学子都会相继前往三苏祠祭拜苏轼,这成为了眉山的一种文化习俗,更成了眉山人心中的崇拜。特色饮食方面:眉山饮食文化浓厚,因苏轼而著名的有“东坡肉”和“东坡酒”等。眉山人家中遇红白喜事,“东坡肉”则必不可少。东坡好酒,眉山酒文化源远流长,并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方面:眉山有悠久而独特的历史文化,亦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以苏轼为核心的三苏祠地区、青神古中岩苏轼读书之地以及岷江和东坡湖等景观。

三、继承东坡文化,发扬东坡精神

东坡文化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东坡文化的现代化,使之古为今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继承东坡文化,并用现代化的媒介去传播和发扬东坡精神。

(一)继承东坡文化

学习和传承优秀的东坡文化可以提高眉山人的文化素养,展现眉山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促进以苏轼为代表的文化产业的开发和发展,把眉山建设成为知识型的历史文化名城。

继承苏轼文化会面临很多困难,一是年代久远,二是古今文化的差异性。继承和发扬东坡文化,首先就要正确认识东坡文化。正确地理解和继承东坡文化,会避免产生文化误解和流失。需要对于苏轼的生平和作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整理和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东坡文化和现代化的文化相结合,并根据地域特色打造一批现代化的东坡文化载体,促进东坡文化的现代化和长远化。

(二)发扬东坡精神

“东坡文化”是眉山的名片。为更好发扬优秀的东坡文化,推动眉山人民对东坡文化的认知和了解,在中小学课堂,可以开设东坡文化课堂和相关课程,对苏轼文化进行宣传和讲解,让学生认识苏东坡、了解苏东坡,以便于更好传承和发扬东坡文化。同时,我们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主题博物馆、特色公园、名胜古迹、网络媒体等宣传方式,有计划地宣传东坡文化的文化内涵、特色和成果。此外,对外传播东坡文化,利用网络公共平台进行苏轼文化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苏轼和苏轼文化。与此同时,举办“东坡文化艺术节”等一系列弘扬东坡文化的活动,扩大东坡文化的影响力。另外,可以修建一批关于“东坡文化”的特色建筑,大力开发关于东坡文化的特色旅游产业。此外,依托东坡文化打造特色的产业和品牌,例如“东坡肉”“东坡酒”等饮食文化,这也是企业依托文化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并推动文化的传播的有效途径。

发扬优秀的苏轼文化精神,加深我们对于苏轼的了解,提高眉山人民的素质,着力打造和推动以“东坡文化”为核心的“中国诗书城”这个学习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发扬东坡精神,让这些优秀的文化继续传播,让更多的人熏染到东坡文化,践行东坡精神。

参考文献

茶与酒作文 篇5

与茶相对的是酒。酒味香而浓,或干洌,或清醇,明快而可一饮而尽。如果说茶所代表的是东方,酒便是西方文化的代言人了。欧洲的建筑与文化都有一种现实的明快与大气,哥特式尖顶圆拱的教堂乍看便可令人肃然起敬。西方的美在于精致的外观与金碧辉煌,不似东方崇尚园林似的清幽,曲折而无法一眼看穿。

我想我还是喜欢喝茶的。

罗马人在控制了整个欧洲之后却可悲地走向死亡,因为死神敲响了他的臣民的门,或者说是他的臣民亲自打开了迎请死神的门。当他们满足于口腹与眼球时,生活便开始失去了意义。如何能够死得更壮烈、更奇特,便成了全部的追求。这样一种毫无生气的精神状态是不能支撑这个如此庞大的帝国的。我不知道当时的罗马是否已有了茶叶,但罗马人必然是更倾向于酒的。喜欢一饮而尽之后的满足。而满足之后又是什么?只是一片空虚,或者是意识的混乱。他们若品茶,就会知道,无论怎样的苦涩过后总有回味,而没有苦涩的`甘甜,就只能是甘甜罢了。

因此饮茶而生的中国人,无论何时总有清醒者。

汨罗江边,那一句“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刻画了一位以身投江的清醒者;

南山下,菊花旁,那一位看清了仕途的清醒者安然守着他的“心远地自偏”;

更不用说近代那一位用他的“投枪匕首”冷眼看国人的清醒者!

茶可醒人心智,更是闲适时供人品味之物。若将味道隐藏得太深,一杯清茶,让人无心去品,就只是一杯解渴之物。现在的人们早倾向于咖啡了,包含着茶的清醒与酒的明快的产物。品茶却成了一种小资情调,茶道也成了束之高阁的艺术。不过这样也好,与其被当成一杯解渴物,还不如被放到欣赏的位置。

只是有些东西是不该被忘却的。追求着,追求着,看着东方的茶逐渐被替代,我有种无可比拟的悲哀,好像几千年的“茶文化”被压缩成了“酒文化”的一个背影,一个可以随手去掉的位置。那曲折的回味也成了不必要的回味,妨碍了人们一下尝出真味。

爷爷与酒作文 篇6

爷爷爱喝酒是众人皆知的。每天,中午或晚上,他总要拿着他那心爱的玻璃酒杯,倒上一杯,然后合着菜慢慢地喝下去。

每次我在家的时候,爷爷经常是嘴巴尖起来对着酒杯,发出“嗯,嗯”的声音,一开始时,我不知道他要干什么,经过妈妈的提醒和爸爸所指的方向,我才知道爷爷是让我帮他倒酒。

这时的情形,不是和他经常在一起的你们可不了解。因为在外喝酒,爷爷总是大口,一饮而尽的快速喝酒。

当我打开酒瓶盖倒酒时,爷爷的眼睛紧紧盯着酒杯,嘴巴微微地笑,好像怕把他的酒喝掉似的。

杯中倒满酒后,爷爷总是要把嘴巴撮起来,喝上一小口,发出“吱溜”的声音,偶尔还会发出“嗯、嗯”的满足的声音。

大部分时候,爷爷喝完酒还是安安静静地,但有时量过了的时候,也会有些失态。因为有时他只顾喝酒不吃饭,这样就会醉。一旦醉了,他的话匣子就打开了:什么,聪呀,你要好好学习呀!聪呀,聪呀地和我说过没完,真不知诗仙李白喝醉的时候是不是也这样。

呵呵,让你们见笑了,一不小心,把我爷爷的醉态也告诉你们了!

唐诗与酒 篇7

诗至唐而极盛。在琳琅满目的唐诗中,到处都弥漫着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酒香,折射出唐代酒文化的风采。假如唐诗中没有了酒,那么唐诗将会失去多少醉人的魅力和迷人的光彩。

唐诗中到底有多少与酒有关系的诗篇,我没有作过统计,但是,从下列唐人的诗句中,我们便可充分地体味到唐诗与酒的密切关系:

醉后乐无极,弥胜未醉时。

动容皆是舞,出语总成诗。

(张说《醉中作》)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李白《江上吟》)

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

(杜甫《可惜》)

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

(白居易《醉吟》)

每因一樽酒,重和百篇诗。

(戴叔伦《冬日有怀李贺长吉》)

由此可见,酒乃诗之媒,诗乃酒之果也。杜甫诗云“李白斗酒诗百篇”,正是有了酒,才激起了唐代诗人热情澎湃的创作激情,才给我们留下了如此丰富多彩的瑰丽诗篇。

现在我们以唐代的三大诗人为例,初步统计一下酒在他们诗中的比例,以窥酒在唐诗中所占的大约位置和比例。

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中说:“我曾经就杜甫现存的诗和文一千四百多首中作了一个初步的统计,凡说到饮酒上来的共有三百首,为百分之二十一强。作为一个对照,我也把李白的诗和文一千五十首作了一个初步的统计,说到饮酒上来的有一百七十首,为百分之十六强。”我也对李白和杜甫集中的酒字和与饮酒有关的词作过一个初步的统计。李白诗中出现“酒”字有一百一十五处,“醉”字一百一十一处,“酣”字十八处,“酌”字二十二处,“杯”字十八处,“樽”字十四处,其他的如“醑”“渌”“酲”“酹”“酿”“酩酊”、“玉浆”“玉液”“玉觞”“玉壶”“玉碗”“金罍”等有二十四处,加起来总共有三百二十二处。杜甫诗中提到酒字的有一百七十处,“醉”字八十一处,“酣”字二十二处,“酌”字九处,“杯”字三十九处,“樽”字二十二处,其他如“醪”“醅”“酝”“醺”“酿”“酩酊”“醇酎”“玉壶”“玉觞”“玉瓶”等二十一处,总计有三百八十五处。这样算起来,饮酒诗在他诗中的比例,还要再高些,要占百分之三十八。白居易的饮酒诗,前人也作过大略的统计,方勺《泊宅编》卷上说白诗“二千八百首,饮酒者八百首”。其比例也要占三分之一以上。由此,我们大约可以看出,饮酒诗在唐诗中所占的比例之一斑。从唐诗中,我们可以一窥唐代酒文化的风采。

从唐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唐代造酒业的兴盛和发达。全国各地,尤其是江南地区到处都可见飘扬的酒旗和酒帘:

青帜阔数尺,悬在往来道。

多为风所扬,时见酒名号。

(皮日休《酒旗》)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

陵阳佳地昔年游,谢朓青山李白楼。

惟有日斜溪上思,酒旗风影落春流。

(陆龟蒙《怀宛陵旧游》)

从造酒的工艺来说,唐代基本上做的还都是水酒。但是有的地区已有烧酒:“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雍陶《到蜀后记途中经历》)但从制酒的方法来看,主要还是用酿酒、压酒和滴酒的方法:

窦家能酿销愁酒,但是愁人便与销。

(元稹《劝醉》)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李贺《将进酒》)

在唐诗中有新酒、旧酒、熟酒、白酒、清酒、浊酒、绿蚁酒、浮蛆酒、葡萄酒、美酒、薄酒、村酒之称。从酒的颜色来看,有绿色、碧色、白色、黄色、“真珠红”色、琥珀色、乳白色、流霞色、瓮头清色等。从酒的产地来看,有新丰酒、长安酒、长沙酒、临川酒、金陵酒、成都酒、巫峡酒、巴陵酒、兰陵酒、郢水酒、射洪酒、鲁酒、蜀酒、乌程酒、余杭酒、新罗酒等。唐代的酒名多带春字。金陵酒名为金陵春,江陵酒名为抛青春,郢州酒名为富水春,荥阳酒名为土窟春,富平酒名为石冻春,射洪酒名为射洪春,剑南酒名为烧春,宣城酒名为老春。此外,唐代的许多酒还多以所酿的药物花草命名。如李花酒、薤白酒、蒲黄酒、藤花酒、地黄酒、梨花酒、黄花酒、茱萸酒、石榴花酒等。

不但唐代的美酒多种多样,就是所用的酒器也名目繁多,各式各样。从唐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们所用的酒具有玉缸、玉壶、金罍、玉瓶、银瓶、郫筒、玉杯、金碗、玉碗、金樽、金盏、玉觞、羽觞、鸬鹚杓、舒州杓、力士铛、瘿木樽、玻璃碗、金屈卮、琉璃钟、紫霞杯、鹦鹉杯、鸳鸯杯、金叵罗、夜光杯、流霞杯等。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从唐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唐代社会的各阶层,都有浓厚的饮酒之风。上从帝王将相、各级官吏、文人学士、文臣武将,下至落魄士子、农夫渔父、游子征人、贩夫走卒、和尚道士、妓女艺人,无人不饮。地点涉及宫廷、民家、市井、农村、道途、战场、山上、湖边,无处不饮。时令则不分春夏秋冬、白天夜晚。场合则无论酒楼野店、山村田家。朝廷庆功要饮,军中祝捷要饮,庆祝佳节要饮,农村喜庆丰收也要饮。至于朋友相逢、亲人会聚、贺人升迁、为人祝寿、送人远行等送往迎来的各种场合,都是离不开酒的。

饮酒形式也是千姿百态,多种多样。有宴会众人群饮:“共乐还乡宴,欢比大风诗”(唐太宗《幸武功庚善宫》);有三五朋友小饮:“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杜甫《九日蓝田会饮》);有与知己对饮:“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也有一人独酌独饮:“独酌复独酌,满盏流霞色。身外皆虚名,酒中有全德”(权德舆《独酌》);有“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的豪饮,也有“何时一杯酒,重与细论文”(杜甫《春日忆李白》)的雅饮;有人“会须一饮三百杯”(李白《将进酒》)而面不改色,也有人“寻芳不觉醉流霞”(李商隐《花下醉》)而不胜酒力。

唐人嗜酒,有钱固然要饮,无钱想办法也要饮,于是传下了许多赊钱饮酒的佳话。

贺知章金龟换酒:“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人。因解金龟换酒为乐。”(李白《对酒忆贺监》序)

李白朋友典马沽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

杜甫典衣赊酒:“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二首》其二)

白居易典钱买酒:“身后堆金拄北斗,不如生前一樽酒……归去来,头已白,典钱将用买酒吃。”(白居易《劝酒》)

酒有一种奇特的功效。三杯酒下肚,酒酣耳热之际,它能使人展现各种各样的形态:

有的人喝了酒,激起了无限的豪情:“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李白《侠客行》)

有的人喝酒之后,忘形尔汝,目空一切:“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杜甫《醉时歌》)

有的人喝酒之后,心轻万事,孤傲自高:“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李颀《送陈章甫》)

有人酒后英气勃发,斗志昂扬:“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有的人醉卧沙场,视死如归:“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有的人酒后名利顿失,看破红尘:“醉乡路与乾坤隔,岂信人间有利名?”(徐夤《劝酒》)

有的人醉后恃酒狂放,放浪形骸:“阆苑花前是醉乡,踏翻王母九霞觞。群仙拍手嫌轻薄,谪向人间作酒狂。”(许碏《醉吟》)

有人饮酒是为了忘却人间的烦恼,进入无忧无虑的醉乡世界:“我愿东海水,尽向杯中流。安得阮步兵,同入醉乡游。”(聂夷中《饮中乐》)

更多的人是借酒之力,激发出了无穷的创造力,写出了或作出了无与伦比的优美诗歌和艺术作品:

几年无事傍江湖,醉倒黄公旧酒垆。

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

(陆龟蒙《和袭美春夕酒醒》)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

挥毫落纸如云烟。

(杜甫《饮中八仙歌》)

总之,唐代的酒文化是非常丰富多彩的。正是唐代的酒文化,给唐代的诗歌,增添了迷人的魅力和风采。

日神与酒神 篇8

在不断探索真理的道路上,希腊人发现,理性主义是人类必备的正确品质之一。他们概念中的理性主义,是指用不容妥协的逻辑去发现真理——这与东方文化中所指的“克己复礼”的理性大相径庭。对古希腊人来说,理性主义是赢得自知之明的首要途径。

关于理性与爱的力量,有一则这样的故事。克里特国王弥诺斯的妻子帕西菲与一头公牛私通,生下了一个具有男婴身体和小牛的头的怪兽弥诺陶。弥诺斯王一看到这个怪婴就吓坏了,但是又害怕它可能代表了神谕,不敢杀它。于是国王让宫廷工艺大师代达罗斯建造了一个举世无双、纷繁复杂的迷宫,人一旦进去就不可逆转地走向迷宫的中心,无法折返,怪兽弥诺陶就住在了里面。弥诺斯下令城邦雅典每年进贡七个青年男子和七个青年女子,送进弥诺陶的迷宫,他们再也无法出来。数年之后,雅典的一位王子忒修斯下决心要杀死怪兽,自告奋勇作为贡品到了克里特。弥诺斯王的女儿阿丽阿德涅见到忒修斯,立即爱上了他。她找到代达罗斯请求帮助,代达罗斯指点她进迷宫时带一轴线,.沿着去路放线,杀死怪兽后,便可以回到入口。忒修斯带着公主交给他的线轴,来到了迷宫的中心杀死了弥诺陶,顺利走出了迷宫,并带着阿丽阿德涅回到了雅典。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往往会变得像一座迷宫,我们会在其中迷失,遇见我们内心中代表着欲望的非理性的那个“本我”,要离开这座缠人的迷宫,只有勇气和信心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条阿丽阿德涅的线——也就是理性,来帮助我们走出黑暗。别忘了希腊神话中那几个最著名的角色——《伊利亚特》中因愤怒而痛失好友的阿喀琉斯,索福克勒斯笔下无法容忍权威被挑战的克瑞翁,欧里庇得斯戏剧中偏执于仇恨的美狄亚,他们的极端情绪导致了悲剧的结局,这警示着希腊人和包括我们在内的现代人——尽管我们永远达不到他们英雄主义的高度,抑或沉沦于他们仇恨的深度,却要时刻记住用理性控制我们的情感。

哲学家罗素说,希腊人认为,“文明人之所以与野蛮人不同,主要的是在于审慎,或者用一个稍微更广义的名词,即深谋远虑。”一个人,为了将来或许会到来的快乐,哪怕将来的快乐是遥远的,也愿意忍受目前的痛苦。就比如一个现代社会中的人,寒窗苦读,从最基层最辛苦的工作做起,步步为营……或许也能从中体会部分快乐,但更多的是为了将来的成功,抑或将来成功带来的快乐,这正是人的理性在发挥作用,理性在不断地告诫人们,在未来的某个时期,他会因此而受益,于是,他会心甘情愿地付出这一切。当这种个人理性外化为社会器物时,就变成了法律、道德或是宗教。

希腊人的智慧体现在了他们奉为圭臬的名言“过犹不及”上,他们也认识到了理性发展到极致,尤其是外物化以后有可能会对人产生禁锢。因此,在希腊人的观念中,非理性是合理并值得肯定的。而希腊人这种对非理性的认可,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崇拜上。希腊人热爱饮酒后的沉醉状态,即一种放纵的状态,狄俄尼索斯将酒赐给人类,把人类从拘谨的状态解脱出来,使人们摆脱礼教的约束。当然,在希腊人的眼中,这种状态引申出的文化意义不仅仅指的是饮酒,他们创造出的一切伟大的东西莫不是这种沉醉的状态下营造出来的,譬如柏拉图所描述的“灵感说”,那大概也是狄俄尼索斯附体的一种状态,狄俄尼索斯后来还成了希腊人戏剧的保护神。实际上,他们对真理和艺术的激情就是非理性的。如果剥去这种非理性的激情,希腊也无法成就其光辉灿烂的文明。

有关于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对立,在希腊神话中有这样的寓言故事。拉庇泰的国王庇里托俄斯大婚,邀请了附近的所有部落参加婚礼。应邀而来的客人中有半人半兽的肯陶洛斯人,他们到了婚礼上就开始狂饮无度,喝得酩酊大醉,不顾廉耻和礼节,抓住美丽的新娘和伴娘就往外跑,拉庇泰人大为愤怒,大战肯陶洛斯人,杀得天昏地暗,最后拉庇泰人大获全胜。这是一场理性战胜非理性的胜利。还有一种看似持有相反价值观的故事,一个叫做彭透斯的国王,极力反对狄俄尼索斯崇拜,最后的结果是他被迈埃纳德撕成了碎片。

19世纪的尼采将这人性中理性和非理性的两面概括为了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太阳神阿波罗代表诗歌、预言、俊美、整齐和光明,酒神狄俄尼索斯则代表生命力、戏剧、狂喜和醉酒,不管是在人性中抑或在文艺中,二者必须共存,它们时而相互对立,时而相互牵制,时而相辅相成。

上一篇:公司福利调整方案下一篇:优秀作文精选:生命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