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病人满意度品管圈

2024-11-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提高病人满意度品管圈(精选11篇)

提高病人满意度品管圈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输液室患者满意度的作用。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主题,分析输液室患者满意度低的原因,设立目标,制定相应的对策并实施。结果 实施活动后患者对健康宣教、护士主动巡视、穿刺技术、输液等候时间、护士语气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也提高了科内护士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品管圈;输液室;满意度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同一工作单位或工作性质相关联的人员,自动、自发组织起来,科学运用品管工具,持续地进行效率提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活动的小组[1]。

品管圈作为全面品质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TOM)的一环,是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下,活用各种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手法,全员参与,对自己的工作现场不断地进行维持与改善的活动[2]。护士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的形象和患者的满意度。我科的患者满意度一直不太理想,为了提高患者满意度,我科于今年2月~8月将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运用到提高患者满意度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方法

1.1成立品管圈小组 2013年护理部组织学习品管圈知识,2014年1月,我科请手术室老师来科内讲课,再次学习,2月成立品管圈小组,设圈长1名,圈员7名,经过召开??会,召集圈名、圈徽设计方案3例,经投票最终将圈名定为“温心圈”,并设有圈徽,意喻点滴关怀,温馨大家庭,护患心连心。

1.2主题选定 召开品管圈活动会议,采取头脑风暴针对护理质量反馈结果提出多个切实可行的主题,通过上级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4个维度进行评价筛选,最终选定“提高输液室患者满意度”作为活动主题。

1.3拟定活动计划 品管圈活动时间共24w,第1w:主题选定,第2w:拟定计划,第3~6w,现状把握与设定目标,第7~10w:解析与对策拟定,第11~14w:实施与检讨,第15~16w:确认效果,第17~21w:标准化与检讨改进,第22~24w:成果发表。

1.4现况把握 制作与患者满意度有关的流程图,分析哪些环节影响满意度。收集了2014年2月1日~2月14日的查检数据,总查检输液患者50人,发放50份满意度调查表,回收率100%,结果显示患者满意度为84.2%。

1.5目标设定 经过QCC小组决定,依据目标设定原则,将目标设定为在2014年8月15日前患者满意度有84.2%上升为94.2%。

1.6原因分析 通过对患者不满意因素的查检,分别针对穿刺技术,健康宣教,主动巡视等主要因素进行原因分析列出大要因、中要因、小要因,绘制鱼骨图(图1-2)对中、小要因每一个评价项目进行打分,重要为3分,一般为2分,不重要为1分,7个圈员参与打分,每一个分值范围是7~21之间,根据80/20原则,总分在17分以上的选为要因。结果显示,造成健康宣教不到位的原因有:护士自身知识掌握不全,患者的文化层次较低、叫号屏故障秩序乱、流程制定不完善。穿刺技术不满意的原因有:患者血管条件差、反复穿刺、领导培训考核不力、护士自我调适欠缺、技术不到位、护士人员不足。巡视不到位的原因有:流程不完善、为责任到人、呼叫器的无效呼叫、护士主动意识差、往返终末处置浪费时间和精力。

1.7对策拟定 品管圈成员针对要因,再次通过头脑风暴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下:健康宣教不到位①规范输液室关键环节流程,将宣教内容贯穿其中;②规范不同疾病的宣教内容,组织学习考核;③在药袋背面打印输液注意事项;④每2w组织1次学习常见疾病药物知识;⑤规范周提问内容,以点带面定时考核;⑥组织全科学习“有效沟通”人文讲课一次,针对不同患者予以恰当的宣教;⑦专人负责信息系统,保持显示屏正常运作,专人维持好输液等候患者的秩序;⑧尽量减少实习生宣教儿童输液区。巡视不及时:①规范输液巡视制度及内容,并列入实习生、轮转生入科带教里,及时考核评价;②专人巡视,分区域管理,责任到人,与绩效奖金挂钩;③做好患者的呼叫器使用宣教;④增设应急调配制度,做好协调工作,保证输液高峰人力配备,保证巡视工作不脱节;⑤创建和谐科室氛围,提升职业幸福感,增强主动服务意识;⑥合理排班,以老带小,缩短穿刺时间。;⑦上午9:30~11:00增设儿科医生巡视。静脉穿刺不成功:①合理排班,入科前期增加轮转生儿童输液区班次,增加实践机会,以老带小,增加高年资护士带教;②轮转生1次/月沟通会,及时解答工作生活中的困惑;③增加输液室留置针的使用,制定相关制度与流程;④总结分析静脉穿刺不成功原因,制定对策,科内学习讨论;⑤量化静脉穿刺带教目标,组织技能培训,提高穿刺技术;⑥维持输液秩序,有效沟通,勇敢宝宝奖励贴纸,取得合作,减少干扰。

1.8对策实施与检讨 根据对策分派给能够胜任的圈员,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实施前召开会议,对相关内容进行说明,让相关人员了解做法,实施负责人实时监督,保证方法的正确,密切关注时事情况,如有效果不佳,及时反馈。结果

2.1有形效果 再次使用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对策实施后的效果确认,方法同前,计算出患者满意度为98%。

2.1.2无形成果 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全体成员进行自评打分,每项最高为5分,最低为1分,结果显示圈员在个方面能力均有提高。

2.2标准化与研讨改进 将本次活动实施对策标准化,重新制定静脉输液宣教流程,静脉输液巡视流程,带教流程。分析此次品管圈活动的优点与不足,提出今后改进的方向。讨论

品管圈活动是一种利用集体智慧来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使用到护理质量管理中也是一种进步的管理体制[3]。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忽视的整体素养,在开展活动前,护士的角色只是单纯的遵守岗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护士能够针对科室出现的问题各抒己见,踊跃发言,参与到科室的质量管理中来。培养了护士积极地工作态度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了科室人员的团队精神,增强了护理人员参与护理管理的意识和工作的满足[4],充分发挥出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5]。

开展品管圈活动,培养了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提高了工作效率。巡视班护士主动巡视并在各个环节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提供人性化服务,融洽了护患关系,得到了患者的信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我科鼓励患者提出不满意的原因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及时整改,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提高病人满意度品管圈 篇2

1 材料与方法

1.1 发放调查问卷

参照2010年上海市护理质控中心下发的《住院病人护理服务评估表》设计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包含护理技术、服务态度等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均设4个答案供选择, 分别为: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评分方法:每张共10个, 满分为10分, 每个问题答“①满意”得1分, 答“②较满意”得0.8分, 答“③一般”得0.5分, 答“④不满意”得0分, 计算总分。每张总分大于9.5分归为满意卷, 小于等于9.5分归为不满意卷, 分别于品管圈活动实施前 (2010年8月16日—2010年9月20日) 及实施后 (2010年11月1日—2010年12月7日) 调查本病区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满意率=满意卷数/总问卷数×100%。

1.2 品管圈活动开展

品管圈由本病区10名护士组成, 采用民主投票的方式确定活动主题, 每周进行品管圈会议, 分析病人的主要需求, 采用因果关联图分析造成病人不满的主要原因, 采用头脑风暴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通过圈会一致同意后施行, 并制定实施的标准流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χ2检验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住院病人满意率是否有显著改善。

2 结果

实行品管圈活动前, 调查90例病人, 住院病人护理工作满意度为83.3%。实施品管圈活动后, 调查住院病人90例, 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6.6%, 经统计学检验有统计学意义 (P=0.003) , 见表1。说明实施品管圈活动可提高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3 讨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住院病人群体发生了重大改变, 传统护理模式遭到重大挑战。除了基础护理外, 病人对人文关怀及个性化的护理要求日益提高。为了解决病人各方面不断增加的具体需求, 要求临床护士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实施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 由于个人能力的不同及管理体制的束缚, 基层护理人员许多好的建议和想法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和推广, 基层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不能得到充分调动, 以致不能及时发现和满足病人住院过程中的各种需求, 阻碍了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使得这种情况得到较大改善。

品管圈活动通过一个科学的方法找出并确定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 能有效地满足病人的需求, 提高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基层护理人员的工作对象就是住院病人, 病人的需求和不满最先反映到他们那里, 品管圈活动可以让组成圈的基层护理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得到尊重, 自由的发表意见并提出解决方法, 可以准确地把握病人的需求, 提高住院病人满意度。

针对病人提出问题, 品管圈活动可以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品管圈活动中, 通过因果关系图的分析可以科学地找出问题的主要原因, 并针对此原因提出解决方案。由于品管圈的参加者都是本病区的护理人员, 对本病区的条件及病人的配合情况比较熟悉, 对提出的方案的可行性及执行情况可以熟练掌握, 并且易于建立标准化的实施流程。由此我们可以看到, 品管圈是解决住院病人需求, 持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3,4,5]。

4 小结

我们在品管圈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发现, 品管圈活动可改善医护之间的关系, 使得二者更加相互信任, 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 同时, 品管圈的开展也使同事之间及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得到改善, 基层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提高, 进一步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泓.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药房工作质量中的应用[J].药学服务与研究, 2008, 8 (6) :466.

[2]周东梅.品质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150-151.

[3]付文焕, 王晓舜, 施孝金, 等.品管圈活动在药科制剂部门的应用与成效[J].中国药事, 2009, 23 (10) :91-94.

[4]袁琦, 黄燕.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护理理论水平[J].护理研究, 2010, 24 (7A) :1761-1762.

提高病人满意度品管圈 篇3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儿科住院患者,护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450-01

一品管圈活动的内容

品管圈,是由外国创立的一种活动方式。总的来说,就是要求人们自发的组成一个小圈团体。当然,在各个团体中的人们的工作必须是相同的,或者是相近的。一般来说,每个小圈的人数大概是6个人左右。这6个人组成一个小的集体,共同工作,想辦法,解决一些工作问题,团队合作,管理工作。

当不知道真正的问题有哪些,甚至不知道主要的问题在哪里的时候,因此,就要分析以找出主要的问题。在品管圈活动中,每个成员都要帮忙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所有参加者都可以在每次的品管圈会议中,在大众面前讲话,分析对住院患者病情的分析。这样,实质上就可以彼此之间结交到更多的朋友,促进彼此之间愉悦的工作。同时,也更有利于团队个体之间的每一位都意识到本身工作的重要性与职责。品管圈活动,有利于个体养成专心处理问题的能力,并且所获得的能力也可以应用到未来的其它生活中。

二品管圈活动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1.品管圈活动的步骤

在儿科中,医护人员进行品管圈活动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组圈。也就是说6个左右的护理人员进行组圈,之后,选出圈长。当然,这位圈长的选择,可以由本人自荐,或是由别人推举。重要的是,一定是责任心强的人员。由圈长主持圈会,在此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位记录员,以备记录在整个品管圈活动中对患者的护理工作的进程。其实,也主要是记录品管圈活动的会议内容。以民主方式决定圈名以及圈徽。圈长填写“品管圈活动组圈登记表”,成立品管圈,并向QCC推动委员会申请注册登记备案。

2.制定活动计划

在对儿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品管圈活动的正常进行,必须围绕一个明确的活动主题,在此之中,要根据医院的相关规定,结合住院患者的自身问题,从服务的品质,护理的成本,适当的周期,安全管理,以及护理效率方面,提出相关的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关的目标计划。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目标计划,必须符合住院患者的自身需求,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目标的设立既不能简单平庸,对护理工作无任何实质效果,同时也需要从实际出发,既有一定的挑战性,与必要的可行性。提出问题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因此,在品管圈会议中,制定好相关的品管圈活动计划后,就要开始逐步的按规则进行活动。

3.在儿科的护理工作中如何实施品管圈活动

(1)严格实施活动

由于在临床治疗与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所面对的是儿科的住院患者。首先,年龄太小,对于医院的治疗方面的可承受能力还比较弱。再者,儿科的住院患者不像成人患者那样,容易接受医护人员的所有的护理工作。儿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工作事实上,在实际操作中的难度是存在的,并且相比较而言较大。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儿科的住院患者本身的自身身体状况较弱,因此,可能对品管圈的护理工作在身体方面有一定的不适应性。以上种种问题,都告诉我们,在儿科住院患者的品管圈活动,需要严格的执行,尽量减少失误与差错。

(2)对患者周围环境的管理

目前,儿科的住院患者都是年龄太小的未成年人,因此,呼吸的频率相对来说较成年人快,也因此对外界的呼吸源更加敏感。因此在儿科患者的患者进行护理期间,要分配专门的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护理工作。患者的病房内、室外、厕所地面要时刻保持干燥,床边应该设置相应的安全护栏,患者上、下楼梯、外出散步以及室外活动时应该有医护人员的陪同。

(3)对患者情绪的护理

品管圈活动每期的会议中,都要专门的分析患者的目前的病情状况。并根据住院患者的现行情况,分配圈内的人员进行专职的护理工作。对于儿科的住院患者来说,未成年人的情绪本身就不够稳定,再加上病情的影响,势必会在治疗期间发生较大的波动。因此,保持情绪的稳定对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儿科的住院患者的情绪波动,会严重降低睡眠质量。所以,医护人员在日常的护理过程中,要多注重患者的情绪变化,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变化,不断改变相应的护理措施,或者进行一些必要的心理辅助治疗,这些都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在饮食上,应该配备以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为主。并且时刻注意周围环境的卫生整洁,去除不良污染源。

三品管圈活动对儿科患者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的影响

品管圈活动的进行,主要的目的,就是护理患者,让患者尽快的恢复。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品管圈的每一位成员都会把病人放在中心的位置上,设身处地的为病人着想,把病人的生命安全放于首位,尽最大努力满足病人的需求,不断的提高服务质量。同时,也能够在品管圈活动的集体行动下,及时的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快速有效的解决,为病人提供让其感到舒服的护理。在这种优质的护理工作下,无论是儿科的住院患者,还是患者的家属,都会对医院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大增强。

小结:本文就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儿科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对于目前的医疗条件来说,品管圈活动确实是一项适合护理工作的有效方式,对于优化护理工作,有利于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为医院赢得较好的信誉形象。

参考文献

[1]石晶;程青虹;王子迎;品管圈在国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J];农垦医学;2011年05期

[2]黄惠根;陈瀚熙;李华;黄蝶卿;刘沛珍;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中心静脉导管堵管发生率[J];中国护理管理;2013年06期

[3]黄华;龙兰兰;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感染科陪护率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3年03期

[4]王利香;李旺君;浅议“品管圈”活动在护理环节质量检查中的应用;家庭护士:专业版;2008.255-256

提高病人满意度品管圈 篇4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低温等离子灭菌物品干燥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运用头脑风暴法,从各个方面,深入挖掘,分析低温等离子灭菌物品干燥不彻底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实施。结果:低温等离子灭菌物品干燥率明显提高,由改善前66.5%上升为改善后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在提高低温等离子灭菌物品干燥率的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增加了基层医院各种腔镜周转率,减少加班次数,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关键词]品管圈;等离子灭菌物品;干燥率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5年4月开始至2015年10月结束,分别统计品管圈活动前660件和活动后658件低温灭菌物品干燥率,活动前221件和活动后82件,干燥率分别是66.5%和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成立品管圈小组

本小组8人,自动自发参加组织召开圈员会议,采用头脑风暴法的原则组建品管圈组织。其中辅导员负责对整个品管圈进行指导及监督;圈长负责对圈内活动进行管理及统筹,圈内人员按活动计划拟定表分配任务。

1.2.2 圈名及主题选定

发挥品管圈头脑风暴法,每人设计一个圈徽、圈名及圈意,经过票选,选择了彼岸花圈。根据可行性、上级政策、迫切性、圈能力分别投票计分,总分最高者确定为主题,即“提高低温等离子灭菌物品干燥率”。

1.2.3 现状把握目标设定

2015年4月至6月对低温灭菌物品如腹腔镜器械、电钻等进行现状调查,随机抽取660件,干燥不彻底的有221件,改善前干燥率为66.5%。同时制定详细的器械干燥不彻底原因查检表(见表1)。

根据查检表,进行实施前柏拉图分析,列出存在问题,依据圈员解决问题的能力、接受新知识的程度、沟通协调能力、创新思维的评分,计算出圈能力为87分。

1.2.4 目标设定应用目标值公式计算

目标值=现状值-改善值=现状值-(现状值×改善重点×圈能力)=221-(221×52.16%×87%)=221-100=121件/140套

下降率=(221-121)÷221×100%=45.24%

1.2.5 要因分析

召开圈会,绘制鱼骨图,从人员、工具、器械三个大原因来分析,大家票选,寻找导致低温物品不干燥的要因。将清洗不彻底,器械精密复杂,干燥方法不到位列为改善重点。

1.3 对策制定并实施

针对改善重点,我们制定三个对策。

1.3.1 加强培训

(1)结合实践操作,修订培训计划;

(2)各组组长及带教老师落实培训计划,带教老师讲解培训计划内容及学习方法,组长与被培训人互相配合完成培训任务;

(3)培训后按时按计划考核,鉴定培训效果。

1.3.2 腔镜器械清洗干燥流程的规范化

(1)制定完善的清洗干燥流程(书面)手册作为培训教材;

(2)组长培训组员清洗干燥流程;

(3)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完善流程;

(4)质检员跟班检查工作质量。

1.3.3 设备定期维修

(1)购置专业清洗配套毛刷;

(2)更新高压气枪、高压水枪;

(3)清洗人员掌握使用技术。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 有形成果

分别统计品管圈活动前660件和活动后658件低温灭菌物品干燥率见表2。

2.2 无形成果

结果表明QCC同心圈全体圈员在品质管理手法、团队精神、脑力开发、沟通协调、活动信心等方面有明显提升。

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高低温灭菌物品的干燥率,本次品管圈活动运用群体智慧、团队精神、PDCA循环改进程序,圈员通过探讨学习,提高了腔镜的构造掌握,拆卸技术,重点对腔镜干燥的方法进行了改进。使得低温灭菌物品的干燥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品管圈学习心得 篇5

非常感谢陶主任、林主任给我这次外出学习品管圈的机会,3月12号—13号,由当代护士杂志主办的全国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会议在长沙隆重召开。会议期间看到了很多医院的品管圈成果,包括湘雅医院、南华附一等。各位同行运用品管圈活动解决了临床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湘雅医院的护理部主任高红梅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品管圈知识,使我大开眼界,收获颇多。

通过本次学习,我对品管圈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品管圈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而且改善了工作中存在的实际的问题。通过现场与各位老师的交流学习,也让我了解了其他医院的品管圈活动现状以及取得的成功的案例。在品管圈成果汇报阶段,台湾的王祺老师对品管圈汇报做了点评,给我们讲解了在做品管圈活动时的注意事项,以及常会遗漏的步骤,比如我们在做品管圈的时候会经常忘记去做真因验证,而真因验证遵循现场,现实,现物的三现原则。活动结束后也没有继续做调查,做成推移图来体现品管圈带来的长期的效果。

品管圈心得体会 篇6

2013年8月23日,永宁肾内科品管圈正式成立,我有幸被大家选为圈长,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大家怀着兴奋又忐忑的心情踊跃的参加到品管圈中,总共参加圈员有12名。在此之前我们都对品管圈感到很陌生,通过几天学习了解了品管圈也叫做质量管理小组,英文简写为QCC。是日本石川馨博士研究的,由4~10人组成的小圈团体,通过集思广益,团体讨论的方法解决我们护理工作中的问题。首先我们的任务就是列出问题的清单,经过大家激烈的讨论,提出了几个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最容易发生的问题,在大家的发言中,我们每个人不再是被动的木偶,大家积极主动的献计献策,通过大家一致同意我们命名品管圈为“救生圈”,希望病人在最无助,最需要的时候,我们愿意作为救生圈帮助他们托起生命的希望。我们又以投票的方式选出了我们主题,主题为“提高24小时小便尿蛋白采集标本正确率”。有了主题,我们就有了目标。

品管圈的方式改变了过去一成不变的领导分配任务的模式,每一个圈员都是主人翁,增加了大家的责任心,不但能通过查找文献资料,让大家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还能发掘出每个人潜在的能力。在中途,我们也会遇到困难,在讨论时我们也会发生分歧,但是大家都有一颗做好品管圈的恒心,困难和分歧都会引刃而解。

品管圈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死板严肃,是活泼愉快的气氛。现在每个人都会主动提出问题,我们也会一起讨论,在这个时候,这不仅仅是个品管圈,也是同事之间沟通的桥梁,也增加了同事之间的默契。圈员之间如果有需要帮助的,大家都同心协力的互相帮助。一个人的力量远远没有团队的力量强大,我相信有了愉快的气氛,辅导员老师的帮助,我们的品管圈活动一定会办的有声有色。

接下来我们还要学习很多关于品管圈的知识,例如雷达图、直方图、柏拉图、甘特图、推移图、流程图等等。以前觉得作为护士的我们,不会运用到这些知识,但是品管圈带给我们了无限可能。在很多时候都会对自己说我不会做,我做不好,太难了,每天还要忙临床,晚上还要整理资料,学习绘制体表,好辛苦。但是每个人都有尚未发掘的潜能,希望被肯定、尊重,不要总是为自己找借口。我们现在学习的东西,都会是你一辈子的财富,并可以在工作中学以致用,增加危机处理的能力,更好的服务病人。

提高病人满意度品管圈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护理部在职教育管理小组于2014年9月成立品管圈,由管理小组其中的10名成员自愿组成,均为女性,年龄31~39岁,主管教学的护理部副主任担任辅导员,圈长由大家围绕组织领导和教学培训能力强的原则进行投票选择,其余9名成员为圈员。圈员均为本科学历,其中8名成员为护士长。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7名,护师1名。设立圈名为“陪培圈”,圈徽为“标有医院logo的绿色土地上生长着一颗枝繁叶茂,结满累累硕果的大树”,代表着在医院肥沃的土地上,护士长们陪伴着护士一起培训,使她们茁壮成长、成才,结出累累硕果。圈员每个月召开圈会1~2次,充分发挥其参与权、自主权和管理权。

1.2 方法

召开圈员会议,采用头脑风暴法对选题进行热烈讨论,针对我院护士对护理培训满意度较低的实际情况,圈员投票确定“提高护士对护理培训满意度”为活动主题。

1.2.1 拟定活动计划表

按照PDCA循环程序,品管圈小组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表,2014年9月为确定QCC主题、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原因分析及制定对策阶段;2014年10~2014年12月为组织实施阶段;2015年1月~2015年2月为效果确认和标准化、检讨与改进、总结资料及成果发布阶段。

1.2.2 现状调查

1.2.2. 1 按照拟定的活动计划,圈员们进行了护士对护理培训满意度的调查。

以护理单元为最小抽样单位,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全院54个护理单元中的200名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的护士对护理培训的满意度调查表(内容包括护士对护理部的培训频率、课程设置、培训时间、地点、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段、培训学分管理等10个项目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93份,经统计分析,护士对护理培训的总满意度为87.56%。

1.2.2. 2 调查QCC活动之前3个月我院护士培训合格率(≥80分为合格),共考核432人次,护士培训合格率为81.02%。

1.2.3 原因分析与要因论证

运用鱼骨图,从护士、授课者、培训、管理4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共有18个末端因素(见图1)。根据现状把握的柏拉图分析和80/20法则找出主要因,利用查检表进行真因验证,最后确定导致护士对护理培训满意度低的真因为培训学分管理不完善、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每次培训时间过长、培训方式单一四个因素。

1.2.4 目标设定

根据现状调查和分析,按照“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员能力)”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目标值为:护士对培训学分管理的满意度由活动前的60.13%提高到活动后的72.52%;护士对培训时间段的满意度由活动前的84.40%提高到活动后的89.11%;护士对培训时间长的满意度由培训前的85.53%提高到94.30%;护士对培训方式的满意度由活动前的87.01%提高到95.94%;护士对护理培训的总满意度由活动前的87.56%提高到活动后的95.03%。

1.2.5 对策拟定与组织实施

圈员们运用头脑风暴法拟定相应对策。为了拟定的对策更合理、更易被护士接受,QCC小组于2014年9月22日向全院54个护理单元发放和收集调查问卷272份,针对护士对护理培训满意度低的4个主要原因广泛征求护士的意见和建议。结合调查结果,综合考虑措施的可行性、效率性、经济性及圈能力,对4个主要原因分别制定了相应对策,对策内容为:

1.2.5. 1 完善培训学分管理,提高护士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品管圈活动前护理部计算继续教育学分的内容为:参加护理部和科室业务学习与护理查房、撰写论文、开展科研项目等。对于护士自学、参加片区学习等内容未纳入学分管理,影响了护士培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针对培训学分管理不完善的真因,护理部在原来学分管理项目的基础上,将各片区护理业务学习、片区护理查房、自学获得学历、参加护理部三基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优秀等项目也授予一定学分;同时将学分完成情况与护士的年终评先评优、职称聘任等挂钩,从而进一步提高护士参加培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1.2.5. 2 采取多模式培训方式,提高护士学习兴趣与培训效果

品管圈活动前护理培训的方式主要是老师单纯讲课,护士被动听讲,因而效果不理想[4]。品管圈活动后,针对培训方式单一的真因,护理部结合对护士的意见调查结果,改变了单一由老师集体授课的方式,采取情景剧表演、案例分析讨论、现场演示、动画视频教学与专家讲座相结合等多种培训方式,为护士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提高护士学习兴趣的同时,一些高深晦涩、难记的知识点变得通俗易懂,护士可以活学活用,不用死记硬背。

1.2.5. 3 调整护士培训时间段,保证护士及时参加培训不着

品管圈活动前护士培训时间段一般为16:00~18:00。而16:00正是白班护士与晚班护士交接班时间段,部分护理单元患者多,护理工作量大,16:00往往还有部分护理工作未完成,护士无法及时参加培训;有的护士虽然在听课,但心里却想着工作,没有听到老师的讲课内容。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综合对护士的意见调查情况,护理部将培训开始时间调整到16:30,这样白班与晚班护士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交接班,既保证了护理安全,又能让护士及时参加培训。另外,16:30各单元护理工作基本完成,护士能安心听课,达到提高培训效果的目的。

1.2.5. 4 缩短培训时间,提高培训满意度

品管圈活动前培训时间一般为每次培训2 h。大部分护士都是上班8 h后再去参加培训,上班期间劳动强度大,下班后还要参加2 h的培训,导致部分护士因为身体和心理疲惫,培训时间过长,根本无法全程集中精力听课,听到最后甚至昏昏欲睡,既浪费了时间,又严重影响培训效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根据对护士的意见调查,护理部将每次培训时间缩短至1 h,同时对授课的内容进行精简、突出重点,大大提高了培训效果。

1.3 评价指标

对策实施3月后,品管圈小组成员于2015年1月再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全院200名护士进行培训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与QCC活动前的满意度进行比较;调查QCC活动之后的3个月举办的护理培训考核465人次,与QCC活动前的护理培训合格率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有形成果

2.1 品管圈活动前后护士对培训满意度的比较,见表1。

2.2 品管圈活动前后护理培训合格率的比较,见表2。

2.3 无形成果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护士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理论水平及技术素质提高,对患者的护理措施落实更到位,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同时圈员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心、团队凝聚力、沟通协调能力、自信心和品管手法的运用等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3 讨论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以及护理服务范围的拓展、护理内涵的加深,临床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目前我国护理事业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如护理人员知识和技能参差不齐、知识面不能适应护理事业的发展等[5]。教育培训对各层次的护理人员知识储备、态度都有积极影响,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是很有必要的[6]。因此,大部分医院已将在职护理人员培训做为工作重点,同时通过学分管理制度督促培训的落实。但是我们在临床护理培训过程中发现,部分护士抱怨培训过多,甚至产生不满意情绪,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效果。如何让护士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乐于接受培训,既不增加护士过多的负担,让护士满意,又提高培训效果,是护理管理者需要长期坚持和探讨的课题。我院护理部在职教育管理小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针对护士对护理培训不满意的主要原因,采用自制护士对护理培训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将医院护理工作实际与护士意愿相结合,采取完善学分管理制度,将在职护士的所有培训项目均纳入了学分管理;安排培训的时间避开临床护理工作繁忙时间段,使护士能有充足的时间专心参加培训;每次培训控制在1 h左右,避免时间过长导致护士疲倦,影响学习效果;同时精简培训内容,采取多模式的培训,提高护士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护士对护理培训的满意度,同时品管圈活动前后护理培训合格率也得到提升(P<0.01),圈成果已在全院各护理单元推广,应用效果满意。

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护士对护理培训满意度的应用效果。方法 护理部在职继续教育管理小组自发成立品管圈,对护士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确定“提高护士对护理培训的满意度”为本次活动的主题,拟定活动计划,通过调查问卷和查检表进行现况分析、确定真因,设定目标,提出采取完善护理继续教育学分管理、选择合适的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多样化等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得到提高(P<0.05),护理培训合格率也有所提高(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能有效提高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提高培训效果和护理质量。

关键词:品管圈,护理,培训,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幸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战与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2]邵翠颖,金钰梅,朱胜春.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和成效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2,11(4):381-382.

[3]钟宇芳,骆春朵,唐春苑,等.新建医院护士工作压力源调查与分析[J].当代护士,2014,12:21-22.

[4]王建华,沈丹薇,张艳梅,等.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肿瘤专科护士培训合格率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0):113-114.

[5]于卫华,宋江艳,何小兰,等.我国临床护理人员分层培训研究现状[J].中国护理管理,2013,1(13):57-59.

提高病人满意度品管圈 篇8

【关键词】品管圈;住院病人;健康知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895-01

品管圈(QCC)是指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个人,为了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自发组成一个小团体,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及全员参与的方式,持续不断地对工作现场进行改善与管理[1]。它已不断融入医院日常工作中。2013年5月至2013年8月,我科将品管圈活动用于提高住院病人健康知识知晓率中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调查对象选择2013 年6月至2013年8 月在我科住院的病人200例和本科室全体护理人员作为研究的对象。

1.2 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病人健康知识问卷调查表 调查项目包括主管医生、责任护士、专科疾病知识等是否掌握以及不掌握的原因。

2 品管圈活动方法

2.1 组织品管圈活动组 组织护士学习品管圈的特点、活动原则活动方法,使护士对应用品管圈进行健康宣教了解。然后在护士长的号召下自愿报名的前提下,全科15人中抽取8名护士,组成品管圈活动组,其中圈长1名、圈员7名,学历从中专到在职研究生, 年龄由22~45岁,都在临床一线工作。

2.2 选定主题 以评价法进行主题评价, 共8人参与选题过程。通过对住院病人健康知识的调查,发现病人掌握健康知识知晓率低,选定活动主题为:提高住院病人健康知识知晓率。

3 活动步骤

3.1 现状调查

我们对在院病人、护士以问卷调查的形式随机向病人查找知识掌握知晓率低的原因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病人对健康知识知晓率仅为83.598%,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健康知识知晓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护士专业培训不到位,、设备不齐全、宣教内容不形象、探视陪人多、护患沟通方式单一。

3.2 制定对策

3.2.1 加强护士的专科健康教育知识培训 护士长对护士培养意识不强,,随着护理功能模式的改变和服务功能的扩展,护理人员现有的护理知識结构对发挥护士多元化角色的服务技能缺乏支持, 在进行健康教育时,护士显得力不从心。因此,要求护士长重视对护士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对策:分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进行培训。每季度由高年资护士讲课1次, 培训内容包括本科专科基础知识的培训、图表宣教方法的培训、沟通技巧的培训、制作图表及宣教资料的培训、多媒体宣教方法的培训。时间1 个半月, 培训后考核, 护士对专业知识掌握率达90%。

3.2.2 完善新的宣教流程, 针对以往教育内容简单, 形式单一; 教育时机把握不准, 缺乏个性化教育。小组制定了新的宣教流程, 包括发放图表式单病种健康宣教资料、采用大屏幕多媒体电视机进行宣教、按照探视时间,实施病房陪人管理制度,出院指导中添加告知QQ护患沟通群,采用患者易接受的形式宣教, 大大提高了教育效果。

3.2.3 建立有效的监控措施, 由两名护士负责对准备出院的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知识的问卷,针对一段时间的问卷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原因,继续整改。要注意教育的连续性, 注意患者健康教育前后反应和变化的对比。

4 效果评价

自推行QCC 活动以来, 重新进行了职责的分工和工作流程,使病人对健康知识知晓率由83.598%上升到92.48%, 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也上升至97.1%, 圈员的各种能力亦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5 讨论

品管圈活动通过科学的方法找出并确定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2],成员们在活动过程中都感觉受益颇多:在与病人沟通的过程中, 护士自己认为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自身价值得到了体现;同时提高了护士主动参与管理及主动服务的意识;增加科室凝集力的同时活跃了工作气氛, 使整体护理水平得到了提高;护士在各自岗位上自找健康教育问题,与小组其他成员一起进行研究分析、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及周围环境,从中获得了成功的乐趣,体验到生活的充实与满足。有利于个人能力的提高及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增强了团队精神,促进了科室的工作向更美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汪四花,林芬,沈国霞.品质管理活动在病房用药安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60-61.

企业品管圈学习心得 篇9

品管圈也叫作质量管理小组(QCC),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的工作场所的人,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然后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利用PDCA循环理论,剖析现状问题,深度分析原因,设定活动目的,制定活动计划,进行对策整改实施,来解决工作中的主要问题,促进产品质量提升。

QCC小组活动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作用:

1、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积极性,提高人的素质。

QCC小组活动,是员工自动自发进行质量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组,针对提出的问题,与组员一起进行研究分析,解决问题,因而改变工作及周围环境,从中获得成功的乐趣,体会到自身价值和工作的意义,使员工在工作中获得更大的满足感与成就感。进而使员工在日常改善工作中发挥个人的潜能。

2、不断的改进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一个企业的产品、服务质量如何,关系到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甚至关系到企业的兴衰,“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就要求企业必须向顾客长期、稳定地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只有持续不断地实施质量改进,才可能实现这一基本的要求。任何一个企业,在生产、服务等方面多多少少都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QCC小组活动,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等。另外,开展QCC小组活动,不断提高生产、服务效率,节约点滴物资消耗,提高物资资源的利用率,通过降低企业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消耗,增强职工的效率意识与节约意识,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团队凝聚力成立。

QCC小组的基本原则之一是“自愿参加,上下结合”,小组成员自觉参与质量管理,自愿结合在一起,自主的开展活动,在内部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时,小组成员间相互平等,不分职位与技术等级的高低,各抒己见,通过“头脑风暴法”等方法互相启发,集思广益;而不是靠命令,小组成员就不会有“被迫”的感觉,让成员有兴趣去完成该项工作,从而使其在以后开展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在小组活动中,产生共同的兴趣爱好,通过长时间的交往,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了解,塑造良好的团队关系,整合企业全体员工的价值取向,提升团队的整体凝聚力和作战能力。

4、改善和加强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QCC小组活动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QCC小组活动的骨干,通过活动,及时发现一些质量意识较高,热心于不断改进质量的积极分子,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培养教育,使他们比别人先学一步,多学一些,既掌握质量管理理论,又会运用QCC小组活动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将他们逐步培养成QCC小组骨干,通过QCC小组活动的开展,掌握各种管理工具和方法,并能加以熟练的运用,从而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

5、提高客户满意度。

QCC小组活动的很多课题都是为了解决客户不满意的问题;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客户满意度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提高客户满意度是每个服务性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解决顾客不满意的问题,就能更好的为顾客服务和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通过本次对品管圈的再次温习,使个人对品管圈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了解。品管圈在企业中运行良好的话对企业来说,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运行不好的话对公司企业来说会产生恶性的不良循环。

故,公司运行品管圈,建议如下:

1、对员工实施培训教育,让大家都能够理解什么是品管圈、品管圈怎么做、如何推进品管圈、在推进品管圈是都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及什么样的手段实施改善。

内科片区品管圈活动方案 篇10

大内科片区品管圈活动推进小组工作实施方案

为更好地配合医院护理部开展品管圈活动,拟在片区内成立品管圈推进小组,以促进各护理单元品管圈活动的开展,特制订本小组工作实施方案。

一、推进活动目的落实护理部品管圈活动任务,转变片区护理人员质控意识,采取更为科学的管理工具进行质量持续改进活动,把质量控制工作落实到日常工作中,持续改进,不断地提升片区护理服务质量、工作质量和质量管理水平。

二、活动时间

2014年2月10日至5月10日。

三、小组成员组成及工作职责

组长:***

组员:***、***、***、***、***、***…..工作职责:①组长负责制定小组活动方案,不定期组织组员学习品管圈相关知识及跟进各护理单元品管圈活动开展近况,每月组织召开小组会议,协商解决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及困难。②组员认真学习和领会品管圈知识及使用工具,督导本科室品管圈活动开展,每2周向组长汇报本科室品管圈活动开展情况。

四、活动规程

各护理单元品管圈活动方案根据以下规程进行。

1、Plan阶段:2月10日至2月25日

各科品管圈成立,选定活动方案主题,拟定方案计划表,并于2月26日将各圈活动方案以电子表形式传送科护士长审阅。

2、Do阶段:2月26日至3月31日

各圈组织学习品管圈相关知识,进行选题原因探讨分析、真因确认、对策拟定及对策实施。

3、Check阶段:4月1日至4月30日

各圈对改善对策是时候的成效进行效果跟踪,即对策实施效果确认,实际成效与计划之间的比较。

4、Action阶段:5月1日至10日

各圈根据实际成效与计划之间的差异,进行检讨与改进,并制作ppt,做好向护理部汇报准备及参赛准备。

提高病人满意度品管圈 篇11

【关键词】品管圈;医护人员;连续性操作;手消毒;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102-01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由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解决工作问题、突破工作绩效、自发地组成一个小团体,应用品管的简易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发生的问题,达到业绩改善的目标[1]。卫生手消毒是指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2]。良好的手消毒习惯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一种有效的方法[3]。我科自2013年12月-2014年5月开展以提高医护人员连续性操作手消毒依从性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康复科共有医师7名,其中住院医师4名,主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任医师1名;护理人员14名,其中护士7名,护师4名,主管护师2名,副主任护师1名。

1.2 方法

1.2.1 成立QCC小组 本圈成员共9人,其中圈长1人,负责领导整个活动,辅导员1人,负责圈活动的指导及监督,圈员7人。确定圈名为Smile圈。

1.2.2 选定主题 圈员采用头脑风暴法,提出科室主要现存问题共5个,运用评价法,确定提高医护人员连续性操作手消毒依从性为本次活动的主题。选题理由: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是降低医院感染成本最低、效果最佳的手段和措施,是患者安全的保

障[4]。

1.2.3 現状调查 本圈对科室常见的连续性操作采用隐蔽式现场观察法[5]进行数据收集。抽取科室实习护士进行培训,作为观察者每日固定时段对本科医护人员手消毒依从性进行观察,连续观察7天。结果显示:手消毒依从性50.76%。根据80/20法则[6],找出医疗查房,晨晚间护理及功能锻炼为重点改善类别。

1.2.4 目标值设定 根据2011年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规定,医院全员手卫生依从性≥95%,确定本次活动的目标值:医护人员连续性操作手消毒依从性为95%。

1.2.5原因分析 运用小骨集约法进行鱼骨分析,并绘制因果关联图,找出个人知识掌握不全、奖惩未细化、环境限制为主要因。

1.2.6 对策拟定与实施 针对要因,进行头脑风暴,拟定对策,并对每一对策依可行性、效益性、实效性进行评分,按80/20 原则共选出10个对策,再依共性分为3个对策群组。采用PDCA循环,对对策进行持续改进。

1.2.6.1全方位、多渠道宣传 ①每两月更换宣传栏,更新手卫生最新知识 ;②更换电脑桌面为手消毒流程图,鼠标垫为手消毒时机;③在治疗车手消毒液旁、病房、垃圾收集处等悬挂“您洗手了吗?”、“院感控制,从手卫生开始”等多样化温馨提示; ④每季度请相关专业人员实例分享手卫生重要性。

1.2.6.2优化配置 ①在每两张病床间、治疗车、护士站、医生办公室配置手消毒液,给医护人员提供方便、快捷手消毒环境; ②医生查房时由健康教育护士提供手消毒液。

1.2.6.3 建立监督及倒奖励制度 ①医护人员梳理自身问题,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改善,同事间相互监督;②每月开展公休座谈会,讲解手消毒相关知识,强调其重要性,邀请患者及家属作为监督员,参与提醒手消毒;③针对院感科室执行三级质控:专项质控护士定期就院感问题进行检查,并将检查出的问题反馈给当事人,督促整改;总办护士针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督查;护士长不定期抽查;④评价效果,实施“只奖不罚”的倒奖励制度,提高医护人员参与积极性。

2 结果

2.1 有形成果 QCC前后医护人员连续性操作手消毒依从性上升至90.91%。

-2.2 无形成果 通过QCC活动,圈员们团队凝聚力、协调能力、和谐度、沟通配合、品管圈手法运用、活动参与积极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 讨论

3.1 提高医护人员手消毒依从性的重要性 在医院工作中,医护人员的双手是致病菌传播的主要媒介[7]。手卫生是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干预措施 [8]。提高医护人员连续性操作手消毒依从性作为医院手卫生中重要的一环,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量,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避免疾病在医(护)和病人间的传播和交叉感染的发生,保护了医务人员的自身安全,同时减少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最终使医院、医务人员、患者三方均受益。

3.2 QCC对提高医护人员连续性操作手消毒依从性的有效性 通过QCC活动,进行全方位、多渠道的手卫生宣传,持续、反复的强化教育,行之有效的三级质控监督管理方式,“只奖不罚”的倒奖励制度,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明显提高,活动后,我科医护人员连续性操作手消毒依从性从活动前的50.76%上升到90.91%,效果显著。

3.3 品管圈活动提高了个人素质与能力 QCC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管理模式,使基层员工享有更高的自主权、参与权、管理权,增强了使命感与责任感。在活动中,圈员们相互沟通、学习、促进,有了更多交流的机会,团队协作精神得到提升,科室凝聚力得到增强。在本次QCC活动中,圈员们通过脑力激荡,集思广益,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各自的特长,提高了个人成就感。

参考文献

[1] 林荣瑞.品质管理[MJ].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1811—181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s].北京,2009.

[3] 陈爱霞. 手消毒习惯对控制基层医院感染的重耍性及其养成方法[J].医院管理,2012,19(27):151-152.

[4] 王冬球.影响医务人员洗手行为依从性的因素及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 2011,18(5): 156-157

[5] 韩黎,郭燕红,朱士俊,等.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后手卫生执行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4):230-232.

[6] 张幸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战与技巧[MJ].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5.

[7] 吁英.影响重症监护病房医护人员主动洗手因素的探讨[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7,2(3):193-196

上一篇: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下一篇:大队委辅导员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