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英语上册 朗读内容教案 人教版新起点(共7篇)
Good morning!I’m Miss wu.What’s your yourname? Hello!My name is bill.Good afternoon!Miss Wu.Hi,Bill.Bye,Bill.Good bye.I have a pencil.I have a ruler.I have a book.Stand up Joy,Show me your pencil,Sit down,please!I have a ruler.I have a pencil.I have a schoolbag.I have a book.Close your eyes.I have a ruler.I have a book..I have a schoolbag.I have a pencil.Open your eyes.What’s missing? Pencil.Pencil.Good night!Show me your schoolbag, I have a schoolbag.Open it.Show me your ruler.I have a ruler.Show me your pencil, I have a pencil.Show me your book.Open your book.Hi!I’m Angel.Wow!Good morning!
Touch your mouth.This is my mouth.Touch your nose.This is my nose.This is my ear.This is my eye.HI!I’m Bill.HiI’m lily.This is my ruler.This is my pencil
What’s this?It’s a tigher.What’s this?It’s a dog.Good morning!Good morning!What’s this?I’s a monkey.What’s this?I’s a bird.What’s this? Bye-bye!
Hello!Hi!I’m Miss Wu.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Bill.Bye!Goodby!Good evening!Stand up!Show me your pencil.Sit down,please.Open your eyes.What’s missing? I have a ruler.I have a pencil.I have a book.Stand up Joy,Show me your pencil,Sit down,please!.Stand up Bill,Show me yourbook,Sit down,please!1 I have a book.I have a schoolbag.I have a book.Bill Lily Binbin Yaoyao andy Joy MissWu Angel Lucky Starter chant Words: Unit 1 book ruler pencil schoolbag teacher I have a/an open your eye close show me
Unit 2 face ear eye nose mouth this is my
unit 3 dog bird tiger monkey cat what it
unit 4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 how many are there
unit 5 black yellow blue red green colour
本单元的核心教学项目是"语言",涉及到国家,国籍,所使用的语言等项内容,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活动, 掌握交流个人基本信息的技能和知识。教学目标
1.话题:Countries, nationalities and languages 2.功能目标:1)学会向别人传递个人的基本信息 2)像别人介绍自己的笔友
3.文化目标:通过交流自己对英语的真实态度,询问别人的态度,使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重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谈论国籍和语言。教学难点
当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时,谓语动词的变化形式。模块一:活动导入
老师在课前准备一些带有七大洲特色的照片和图案及特征颜色,贴在教室的不同地方,形成七个区域---即七大洲。上课后,老师站在不同的区域,让学生们猜出是哪个洲(汉语即可),然后教英语。之后学生自己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洲,离开座位。老师在每个洲选两个人,试问:“Where are you from?”重复刚才教的七大洲名。重难点突破 1.一般现在时
该时态用于描述经常性的动作或者状态。谓语动词be有三种形式am,is,are,在使用时要根据主语,选择不同的形式。否定句中,直接在be后添加not,在疑问句中将be直接放在主语之前即可构成疑问形式;其他动词(主要包括行为动词和除be以外的系动词)在一般现在时中也因主语发生变化。当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时,谓语动词的词尾要添加“s”,构词法与名词复数构词法基本一样;反之,谓语动词则以动词原形出现;如: They like to eat different kinds of food.They don’t like to eat different kinds of food.Do they like to eat different kinds of food? Yes, they do.No, they don’t.What do they like to eat? Li Shan likes rice a lot.2. come from„
来自于”,但是它们在句中的使用方式是不同的。在否定句中,我们直接将否定词加在助动词do或does后,因此出现该动词的缩写形式don’t或doesn’t。注意助动词do或does在使用时,受到主语人称的限制。在书写特殊疑问句时,在系动词be,助动词do或does前会出现特殊疑问词,句式结构与一般疑问句完全一致。如:Are you from the States? Yes, I am.No, I am not.I am not from the States.Where are you from? Do you come from the States? Yes, I do.No, I don’t.I don’t come from the States.Where do you come from? 活动一:获取对方信息 目 的:进行自然交流 材 料:两种不同的表格
A(for some of the students in the class)NAME AGE
CLASS
COUNTRY
LANGUAGE
APPEARANCE
Bob 12 3
Britain
Jo Hunt 15
America
long hair Jim
England
Jack Wilson
French/English
Nancy 13
English/Chinese
round face
B(for the other students in the class)NAME AGE
CLASS
COUNTRY
LANGUAGE
APPEARANCE
Bob
British English
short hair
Jo Hunt
American English
Jim 12
British English
big eyes
Jack Wilson 15 4
Canada
thin and tall
Nancy
Australia
教学一得:
对于学习内容,采用分散整合的方式,容易化繁为简,浅入深出。
(period 2)教材分析
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活动, 掌握交流个人基本信息的技能和知识。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词汇Canada, South Korea, France, Japan, the United States, Brazil, Australia, the United
Kingdom, Mexico, Argentina, English, Spanish, French, Portuguese, Japanese, Korean 2)语法项目:一般现在时的陈述句和疑问句形式。3)语言目标:Where is your pen pal from? She’s from Mexico.Where does she live? What language does she speak? She speaks English and Spanish.教学重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谈论国籍和语言。教学难点
当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时,谓语动词的变化形式。重难点突破 1.一般现在时
一般疑问句得否定句中的变化规则,分别采用助动词don’t和doesn’t与动词原形构成否定句,在疑问句中将助动词do和does放在主语之前表示疑问,谓语动词位置不动并且都采用原形形式。请认真观察下列各句中谓语动词的位置和它们的形式以及与主语之间的相互关系。如:
Li Shan likes rice a lot.Li Shan doesn’t like rice at all.Does Li Shan like rice? Yes, she does.No, she doesn’t.What does Li Shan like? 2.be from„
“来自于”,但是它们在句中的使用方式是不同的。在一般疑问句中,be from中的系动词be可以直接提前构成一般疑问句,在否定句中可在系动词be后直接添加not表示否定;以come from作谓语构成的一般疑问句,由于come是行为动词,它的疑问形式是句首出现助动词do或does, come在句中的位置,形式与陈述句时是一样的,不发生任何变化。They like to eat different kinds of food.They don’t like to eat different kinds of food.Do they like to eat different kinds of food? Yes, they do.No, they don’t.What do they like to eat? Yes, I am.No, I am not.I am not from the States.Where are you from? Do you come from the States? 活动一:介绍笔友
目 的:在情景中运用本单元学过的词汇和句型。材 料:一张表格
语言技能:Speaking and listening 活动形式:group work 操作过程:1.教师提出语言任务: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笔友
2.学生在心中默想一位自己感兴趣的笔友
3.教师提供表格可能的话,可以包括对人的外貌的描述 NAME:
SEX:
AGE:
COUNTRY:
SCHOOL:
LANGUAGE:
HOBBY:
4.学生按照表格自行设计自己的笔友
5.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谈,交流有关笔友的信息
6.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制作表格,填写自己笔友的基本情况 7.小组之间进行信息交流
8.教师对学生完成以上任务的情况做出评价 教后一得:
该教案设计灵活,方便实用,利用学生加强语言的交际能力,同时还为她们提供了大量的动手、动笔的能力。(period 3)
一、单元目标:
1.To talk about where people are from.2.To talk about countries , cities , and languages.3.To get some knowledge about geography in English.4.To get information about different cultures.语言目标:
A.主要句型:
1.Where is your pen pal from ? 你的笔友来自哪里?
2.She is from Mexico.她来自墨西哥。
3.Where does she live ? 她住在什么地方?
4.She lives in Mexico City.她住在墨西哥城。
5.What language does she speak ? 她讲什么语言?
6.She speaks English and Spanish.她讲英语和西班牙语。
7.Does she speak French ? 她讲法语吗?
B.主要词汇:
Countries :
Brazil , South Korea , Japan , The United States , Canada , Australia ,Mexico , Argentina , China , The United Kingdom , France , Germany , New Zealand
Languages : Chinese , Japanese , German , French , English , Spanish , Portuguese , Korean
Other words : pal , pen pal , south , country , New York , Rio de Janeiro , Tokyo , live , language , easy , step , beginner , advanced , conversational , introduce , written , world , Ottawa , place , physics , enjoy , frequency , nationality , dislike 二.重点、难点:
1.To ask about where people are from.询问人们来自哪里。
a.be from “来自”
(1)Where is your pen pal from ? “你的笔友来自哪里?”(2)Mary and Tony are from the United States.“Mary 和Tony来自美国。”
(3)I’m / I am from China.“我来自中国。”
b.come from “来自”
(1)Where do you come from ? “你来自什么地方?”
(2)Where does your pen pal come from ? “你的笔友来自哪里?”(3)My pen pal comes from Korea.“我的笔友是韩国人。”(4)They come from Russia.“他们来自俄罗斯。”
2.To ask about what languages people speak.询问人们讲什么语言。
(1)What language do you speak ? 你讲什么语言?(2)I speak Chinese.我讲汉语。
(3)What language does your pen pal speak ? 你的笔友讲什么语言?
(4)He speaks Japanese and a little English.他讲日语,也讲一点英语。注意:“说”某种语言,要用“speak”.不能用其他的动词。
3.To ask about where people live.询问人们居住地。
(1)Where do you live ? 你住在哪里?
I live in Beijing.我住在北京。
(2)Where does your pen friend live ? 你的笔友住在什么地方?
She lives in Washington.她住在华盛顿。注意:表示在某个城市,介词用“in”
如:in New York
in Tokyo
in Mexico City
4.I like going to the movies with my friends and playing sports.like“喜欢”,后多跟动词ing形式。如:I like listening to music!
My father likes watching TV.Boys like playing balls.5.Can you write to me soon ? 你可以快些给我写信吗?
write to sb.“给某人写信”
I write to my pen pal twice(两次)a month.我每月给我的笔友写两次信。
Sometimes I write to my parents.6.To get to know some countries , their capitals and languages.CountryCapitalLanguage
ChinaBeijingChinese
KoreaSeoulKorean
JapanTokyoJapanese
MexicoMexico CitySpanish
U.S.A.WashingtonEnglish
BrazilRio de JaneiroPortuguese
FranceParisFrench
GermanyBerlinGerman
7.I enjoy physics class at school.enjoy “非常喜欢”,指可以从中得到乐趣。
e.g.I enjoy listening to classical music.听古典音乐是种享受。
He enjoys his meals.他非常满意饭菜。
教学一得:本课设计合理,层次清晰;形式活泼多样,课件运用恰当;开始由chant导入新课,最后在歌声中结束,使整节课首尾呼应、气氛活跃,达到了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目标语言的教学目的。不足之处:在任务的设计和衔接上还不够精炼和流畅,有待在今后的教学中作进一步研究和探讨。period 4 单元目标:
1.To talk about where people are from.2.To talk about countries , cities , and languages.3.To get some knowledge about geography in English.4.To get information about different cultures.语言目标:
A.主要句型:
1.Where is your pen pal from ? 你的笔友来自哪里?
2.She is from Mexico.她来自墨西哥。
3.Where does she live ? 她住在什么地方?
4.She lives in Mexico City.她住在墨西哥城。
5.What language does she speak ? 她讲什么语言?
6.She speaks English and Spanish.她讲英语和西班牙语。
7.Does she speak French ? 她讲法语吗?
B.主要词汇:
Countries :
Brazil , South Korea , Japan , The United States , Canada , Australia , Mexico , Argentina , China , The United Kingdom , France , Germany , New Zealand
Languages : Chinese , Japanese , German , French , English , Spanish , Portuguese , Korean
Other words : pal , pen pal , south , country , New York , Rio de Janeiro , Tokyo , live , language , easy , step , beginner , advanced , conversational , introduce , written , world , Ottawa , place , physics , enjoy , frequency , nationality , dislike
二.重点、难点:
1.To ask about where people are from.询问人们来自哪里。
a.be from “来自”
(1)Where is your pen pal from ? “你的笔友来自哪里?”(2)Mary and Tony are from the United States.“Mary 和Tony来自美国。”
(3)I’m / I am from China.“我来自中国。”
b.come from “来自”
(1)Where do you come from ? “你来自什么地方?”
(2)Where does your pen pal come from ? “你的笔友来自哪里?”(3)My pen pal comes from Korea.“我的笔友是韩国人。”(4)They come from Russia.“他们来自俄罗斯。”
2.To ask about what languages people speak.询问人们讲什么语言。
(1)What language do you speak ? 你讲什么语言?(2)I speak Chinese.我讲汉语。
(3)What language does your pen pal speak ? 你的笔友讲什么语言?
(4)He speaks Japanese and a little English.他讲日语,也讲一点英语。注意:“说”某种语言,要用“speak”.不能用其他的动词。
3.To ask about where people live.询问人们居住地。
(1)Where do you live ? 你住在哪里?
I live in Beijing.我住在北京。
(2)Where does your pen friend live ? 你的笔友住在什么地方?
She lives in Washington.她住在华盛顿。注意:表示在某个城市,介词用“in”
如:in New York
in Tokyo
in Mexico City
4.I like going to the movies with my friends and playing sports.like“喜欢”,后多跟动词ing形式。如:I like listening to music!
My father likes watching TV.Boys like playing balls.5.Can you write to me soon ? 你可以快些给我写信吗?
write to sb.“给某人写信”
I write to my pen pal twice(两次)a month.我每月给我的笔友写两次信。
Sometimes I write to my parents.6.To get to know some countries , their capitals and languages.Country
Capital
Language
China
Beijing
Chinese
Korea
Seoul
Korean
Japan
Tokyo
Japanese
Mexico
Mexico City
Spanish
U.S.A.Washington
English
Brazil
Rio de Janeiro
Portuguese
France Paris
French
Germany
Berlin
German
7.I enjoy physics class at school.enjoy “非常喜欢”,指可以从中得到乐趣。
e.g.I enjoy listening to classical music.听古典音乐是种享受。
He enjoys his meals.他非常满意饭菜。
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测试题
一、填空题:
1、我们认识了8个方向,是哪些呢?请在下面的括号里写出来。
( )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 ),( )”来绘制的。
3、早晨起床面向太阳,前边是( ),后边是( ),( )是北,右边是南。
1.口算除法 (分成了两个课时上完)
教学内容:13-15页图示和例1
教学目标:1.在实践操作活动理解掌握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分木棍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掌握几十几除以以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 教学例1
1. 出示60个小木棍。
观察:这里有几个小木棍?(学生数,并口答。)
2.如果把这些小木块平均分成3份,你打算怎样分?怎样列式?每份有多少?(学生实践操作,得出结论。)
3.分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分的方法合解雇。
4.如果不分小木块棍,我们又怎样口算60÷3能?
结合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这样算 6÷3=2 60÷3=20
5. 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
80÷4 60÷2
(1)口算写出结果。
(2)说说口算方法。
二. 教学例1第二个问题
1.出示第二个(2)问题
60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 6÷3=2 600÷3=200
3.试一试。
360÷6 640÷8
二. 教学例1第三个问题
1.出示第三个问题
24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 24÷3=8 240÷3=80
三、巩固练习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说口算的方法: 40÷5 640÷8
2、课堂小结:在这堂课上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2.估算
教学内容:16页例2
1.教学目标: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抽象对算式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
一.新授:
1.由情境引出估算这个生活中的数学。引导学生知道是生活中的需要。
2.出示例题2,“你有什么样的解答方法?”
3.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列示124÷3≈ ,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方法,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
4.让学生多说自己的想法,但注意其完整及简洁。
5.小结,总结加强。
二. 巩固练习:
做一做:
1. 260÷4≈ 260可以看成240,也可以看成280。
2. 估算练习。
四、作业:第18页6、7题。
教学反思:
3.口算练习
教学内容:17页练习四
教学目标:1.经过多练多想,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熟练掌握除法口算的基本法。
2.熟练掌握除法口算后,能在生活中学会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注意发现学生错多,难以明白的一些典型例题给学生讲解。
教学过程:
一、听算
8÷4 80÷4 800÷4 8000÷4 10÷2 2×5 60÷3 20×3
二、估算比赛: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估一估:
125÷2 378÷5 435÷7 297÷4 469÷8 194÷6
三、笔算比赛:
8÷2 80÷2 800÷2 8000÷2 5×8 40÷5 45÷5 21÷3
用一定时间算出以上题目,师生评价,表扬发奖。
四、说一说:自己在除法口算中自己有些社么体会,你有什么发现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五、总结:大家想想自己在除法口算中总结了那些经验?
教学反思:
4.笔算除法
教学内容:19页例1
教学目标:1.经历分小棒地过程理解合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地计算顺序和商地定位方法。
2.学会一位数除法(被除数每一位商地数都能被除数整除)地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进行一位数两位数(被除数每一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笔算除法,难点是着重帮 助学生理解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再哪一位上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二.新授
1. 出示例1,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你会列式计算吗?
2.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如果用竖式计算你会吗?(教师巡视指导)
4.让板书的学生说说理由。根据他的回答,同学们用小棒代替书,分一分。看看他这样计算与思考对吗?
5.有疑问吗?(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教师可以提问。)
6.试一试。三. 巩固练习
第21页第2题。前两题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
5.教学内容:20页例2(两个课时上完)
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和每次余下的数要与下一位商的数合并造继续除的道理。
2.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分钱币的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除到某一位时有余数,要把余数和后一位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的计算过程,从而明白算理。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口算
2.出示人民币3张100元、4张10元、2张1元券。观察:共有多少元?根据学生的操作回答,教师板书:
300÷3=100 30÷3=10 12÷3=4
重点问一下12是从哪里来的?
342÷3=114
二、新授
1.出示例2: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2.如果学生猜对了:问你用什么方法猜得如此正确?如果学生猜得不正确: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正确计算出每班种多少棵树26。
3.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然后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竖式计算过程。
4.课本第20页做一做第2题。
展示学生作业。如果发现错误,请学生判断,并说明原因。
5.小结:你觉得计算除数是一位数除法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
1.第21页第4题。
教学反思:
6.练习内容: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巩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2.结合习题渗透事物之间是有练习的这有简单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练习旨在巩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除的顺序和竖式的书写格式,练习时不但对学生计算步骤方法要充分重视,同时要培养学生书写正确、整齐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全体练习,同桌校对
2. 出示课本练习题。
边做边思考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
3.界上的许多事物,它们之间都是有联系的,我们数学也不例外。请同学们看第21页第3题。算算、填填、说说每一组上下有什么联系。
二、笔算练习
1. 80÷5 68÷4 98÷7 864÷4 936÷2 696÷4
2.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出示小黑板练习题
三、作业
1.第21页第4题。
教学反思:
2课本第22页教学内容:例3
教学目标:1.再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理解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得最高位商得数不够商1,需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再除的算理。
2.再经历一系列的计算练习后,感悟多位数除一位数的笔算步骤,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再合作交流中积极发表自己意见,同时学会倾听,并从中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学生独立尝试,小组交流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理解--概括一位数除三位数,被除数得最高位商得数不够商1,需要看被除数得前两位再除得算理与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1.口算
2. 出示74×4=296 52×7=364
296÷4= 364÷7=
你能根据上面的乘法算式,很快地填写除下一个除法算式的商吗?你是怎么想的?
3. 出示284÷4= 350÷7=
16÷4= 14÷7=
边填边想这两题上下之间有什么联系?
二、新授
1.出示例3。
2.你能列式计算吗?算好后请你在四人小组交流以下问题:
(1)被除数前一位2除以6不够商1,你是怎么处理的?
(2)处理后得到的商你写在被除数的哪一位商?为什么?
(3)接下来的商你又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
学生说,教师板书: 238÷6=39……4
4. 试一试:156÷3
集体订正
5. 计算。
378÷6 425÷5
引导学生把每次除后余下的数余除数进行比较,问:你发现了什么?
强调:为什么每求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6.小结。指着例3与学生的板演提问:
说说你今天学会了什么?
二、练习
1.做一做:156÷3 434÷8 605÷5 863÷7
2.计算。
176÷2 456÷4 381÷3 495÷5这4道题都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为什么有的商是两位数,而有的商是三位数?想想商的为数与被除数、除数有什么关系?
教学反思:
3教学内容:第23页练习五1--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地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2.逐步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除数是三位数以内,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练习,加深对除法从高位算起的方法,及被除数除于除数不够商1的除法算法,并让其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过程:一、 基本练习
1.听算20题乘除法练习题。
2.课本第23页第一题,给合适的题目涂上颜色。
3.第23页第二题,看好,并用尺子连线。通过除法运算,锻炼计算能力。
4.解决问题:在整个过程中要同时要求格式及书写的规范,然后认真检查除法竖式的正确与否,是否漏了单位等。
5.“蚂蚁搬家”:设置情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尽量的帮助蚂蚁抢运粮食过冬。
6.先进行估算商是几位,然后再计算。
7.第7、8题,是综合练习。要求学生综合应用乘数、除数是一位数的乘除法知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知识和分析、推理能力解答一席简单的实际问题。另外第7题的解法有多种,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较灵活.熟练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
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自己探索计算方法,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3.使学生体验数学以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同算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去春游吗?我们去春游的路上有一些障碍,谁能扫清路上的这些障碍?
口算
35+3= 24+9= 45+30= 28+7=
87-5= 36-8= 72-50= 93-6=
二、创设情景,让学生提出问题。
(一)观察第91页情景图。
1.仔细观察,从这幅图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与乘船有关的问题?
2.学生提问题。
(二)观察第92页情景图。
1.图中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解决?
师根据生答板书:
“二(1)班、二(2)班能坐下吗?”
“二(3)班、二(4)班合乘能坐下吗?”
2.谁能解决上面两个问题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23+31 32+39
(三)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
三、小组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一)探究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1.学生自主探索。
2.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教师巡视。
3.各小组汇报交流情况.(学生汇报时,教师有选择地板书。)
(二)学生小组讨论喜欢的方法。
1.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2.学生汇报。师:为什么喜欢这种方法?
3.这两个问题解决的结果如何?
四、巩固练习。
1.第93页做一做右边4题.(生做完后,师作反馈纠正。)
2.练习十九1、2、3、4.(选加法做。)
五、小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郊外、散步、胸脯、仰望、一定、或者、肯定、面包渣、惹人喜爱、自言自语等。
2、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2、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难点: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用具:幻灯机、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认识生字、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出示列宁照片,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列宁是马克思、恩格林创立的无产阶级学说及其事业的继承者。他创建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并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他是世界无产阶级及其它劳动人民的领袖和导师、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朋友。)⑴学习小组交流资料(教师下组参与,发现有价值的交流资料。)⑵全班交流。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一)让学生按读、画、查、找的自学步骤,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二)让学生按要求采用填写表格的方法,分析生字的音、形、义,完成第一次自学。在练习过程中遇到难理解的重点字、词,需要在字典中查画字义时,教师可在重点字下面标画符号给以提示。
(三)检查自学。.指名让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读音。
课文中有些字虽不是生字,但朗读中学生容易出错,比如:“桦”字应该读huà,学生会误读为第二声,因此讲课中遇到此类问题教师要及时予以纠正。在讲课中教师可采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的方式,作巩固练习。.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
本课共有 6 个生字。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填表法作分析字形结构。
如:填表按要求给生字分类:.课堂讨论识记生字的方法。
在分析字形结构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识记重点字的方法。比如:“郊”左边是“交”,右边是“阝”,合起来是“郊”。在书写过程中要注意“交”的最后一笔“捺”要写成点。“坚”字是上下结构,右上方是个“又”字,不要写成“ ”等。也可采用辨析形近字,组词的方法作巩固练习。
例:
郊()渣()坚()
效()楂()竖()
(三)理解词语。.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本课的生字、词大多属于表示处所或事物名称以及动态或心理活动的词语,学生易于理解。对于课文中出现的常用词中确有较为抽象难懂的词语,教师须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比如:“果然”一词。在字典中的解释是确实、真的意思。在理解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含有“果然”一词的原句读一读,然后联系上下文启发学生讨论,“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这句话中为什么用“果然”一词?学生读上下文可以知道因为小男孩两次说“一定会飞回来的。”一次是肯定地说,后一次是坚定地说。这可以看出小男孩知道灰雀的方向,并有把握让灰雀再次回到这里。第二天列宁真的在白桦树的枝头再次见到灰雀,这恰恰印证了小男孩说的话是真的,确实他做到了让灰雀再飞回来。所以这里用“果然”一词恰到好处。.教师出示看拼音写词语的练习,检查预习情况。.检查词语认读的情况后,教师可再次指名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本文的内容。
(四)作业:熟读课文,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教育学生知错就改,做个诚实的孩子。
(二)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重点句,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教学过程
导入课文 师简介灰雀:
你们见过灰雀吗?灰雀是一种十分招人喜爱的小鸟,它们的色彩很斑斓,而且唱歌也很动听。你喜欢灰雀吗?我们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可是很喜欢灰雀,想知道为什么吗?同学们快读读课文,看看列宁同志为什么这么喜欢灰雀?
一、理清课文层次
1、默读课文,把表示时间的词语用“()”画出来。
2、我们把课文按照不同时间划分为三个部分。
过渡语:我们一部分一部分地学习。
二、学习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画出描写灰雀惹人喜爱的词语或短语,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列宁喜欢灰雀?边读边画批。
2、汇报自学情况:
⑴三只灰雀十分可爱;从“粉红”、“深红”、“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等看出。
⑵列宁非常喜爱这三只小灰雀;从“每次”、“都要”、“仰望”、“经常”等词语中看出。过渡语:这么惹人喜爱的三只灰雀,会发生什么意外呢?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第2—10自然段)
1、我们整节课最难的部分就是要体会列宁和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变化过程,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去探究到底。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和老师一起攻克难关?好!我们一起看课文。
假如你是列宁,在说话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你想通过哪些词、句来体现这种心情?
⑴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然后汇报:
(一天,我(列宁)突然发现平日关心、照顾的三只灰雀少了一只,心里别提多着急了。(我是从“找遍”、“问”、“自言自语”中体现出来的。)
⑵练习读出列宁说话中的语气。
(第一句表现出急切的心情;第二句表现出担心;第三句表现出可惜;第四句表现出满怀希望。)
⑶小结:
列宁这些思想感情的变化,充分说明了他对灰雀的喜爱。
2、假如你就是这个小男孩,你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你想通过哪些词句来体现?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的心理过程:吞吞吐吐──想说不敢说──决心把灰雀放回公园──肯定地说。
⑴同桌交流,然后自由汇报:
我(小男孩)突然听列宁这么一问,十分惊慌,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是好,于是,张口就说:“没„„我没看见。”
当听到列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色严寒,它怕冷。”看到列宁如此地怜惜、关爱这只美丽可爱的灰雀,“我”真想告诉他灰雀没有死,它被“我”捉回家了,因为“我”太喜欢它了。可是,话刚要出口,又被“我”吞回肚里,因为,“我”怕列宁知道此事后,会严厉地批评“我”。
可是,“我”又听到列宁自言自语地话,知道他那么喜爱这只小灰雀,又为它的失踪而那么惋惜、伤心时,“我”再也不能不说实话了,于是,“我”婉转地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在列宁的追问下,“我”更加坚定了说出实话的决心。
⑵小结:由小男孩开始惊慌地说:“不知道。”到坚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这一矛盾的心理变化看出小男孩是个知错就改的孩子。
3、分角色练习对话,思考:
接下来我想和同学们一起挑战最难的问题。列宁是怎样一步一步使孩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⑴请同学们质疑、解疑:
①列宁为什么问这个小男孩而不去问别人。
(列宁善于观察,他过去肯定见过这个小男孩,从他的表现分析灰雀的失踪肯定和这个男孩有关系,所以就故意去问他。)
②听了男孩的回答,列宁会怎么想?
(孩子在回答列宁的问话时,显得恐慌,不知所措,更进一步证明失踪的灰雀与他有直接关系。)
③列宁为什么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列宁的话中,饱含着对丢失的灰雀的惋惜和惦念。他明知道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却故意不明说,而用自己的感情来启发男孩的觉悟,以情育人,体现了这位伟大领袖高超的教育艺术和对少年儿童的关心、爱护。)
④列宁为什么要自言自语呢?
(列宁自言自语,实际是说给小男孩听的。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爱护和惋惜,他用这种感情来感染男孩,使男孩知道有很多人喜爱灰雀,关心着灰雀的命运,看不见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听不到灰雀的歌声,别人心里会难过的。)
⑵在列宁真情实感的启发下,男孩鼓起勇气说出了原来不敢讲的话,读孩子的话,体会男孩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心地善良、知错就改、诚实)
过渡语:男孩说的话兑现了吗?
四、学习课文第三部分(11~13自然段)
默读11~13自然段,质疑,解疑。
1、男孩送回了灰雀,为什么还低着头?
(他还在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懊悔、内疚。)
2、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灰雀?
(事情已经很明显,没有必要再问,更主要的是列宁不愿让男孩难堪,说明列宁善解人意,也说明了列宁对小男孩的喜爱。)
为什么说男孩是诚实的?
(因为男孩能认识错误,用实际行动改正错误。)
3.这时小男孩会对灰雀说什么呢?
教师可用这个问题引发学生展开想象。比如:小男孩会对灰雀说:“对不起,都是我不好,我不该把你带走,请你原谅。”也许会说:“灰雀对不起,我错了,我不该这么自私,只顾自己,你应该是属于大家的。”.这时老师可出示填空练习:
小男孩()对灰雀说:“(对不起灰雀,我不该把你带走,请原谅。)”
让学生思考小男孩怎样对灰雀说。出示这样的练习目的在于让学生深入领会小男孩此时此刻的心态,并会运用准确的词语表达出来。如:惭愧、不好意思。.接着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小男孩对列宁说什么?.学生口头回答后,教师可再次出示填空练习。
小男孩()对列宁说:“(列宁同志,是您教育了我,谢谢您。)”
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小男孩是怎样对列宁说的,要把小男孩改正错误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如:真诚地说,真心真意地说等等。
五、总结全文
请一位同学复述一下列宁、灰雀和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提示:列宁很喜欢灰雀,但是,有一天,其中一只不见了。列宁问一个小男孩有没有见到灰雀,小男孩说没看见,但他说灰雀一定会飞回来的。后来,小男孩把灰雀送回来了。师总结课文以灰雀为线索,记叙了它丢失又复回的经过。表现了伟大导师列宁喜爱灰雀,更爱诚实的孩子的崇高而伟大的爱。
六、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1):惹人喜爱的灰雀
列宁:急切—担心—可惜—满怀希望(喜爱灰雀更爱诚实的孩子)灰雀 第二部分(2—10):灰雀丢失
小男孩:吞吞吐吐—想说又不敢说—决定第三部分(11—13):灰雀归来把灰雀放回公园—肯定地说(诚实、心地善良、知错就改)
七、作业布置
1、课文中写了一天列宁和男孩关于那只失踪了的灰雀的对话,紧接着直接写了第二天两人果然又看到了那只灰雀的情景。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男孩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请根据你的想象把它写下来。
从事英语教学工作以来,我一直都在用人教版新目标英语教材。就这次培训的机会,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教学反思简要的对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从四个方面进行一次简要的分析。
一、编排体系的特征。
1、体例分明。
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由十二个单元和两个复习单元组成。每个单元的内部结构完全不同:分为section A、section B、self-check三部分,并且各有侧重点。
Section A主要是讲重点词汇;呈现新的表达方式;几个循序渐进的操练活动;语法聚焦框,总结本单元使用的语法;互动活动,学生在互相合作中使用目标语言来完成本部分的学习。
Section B在循环section A所呈现的语言的同时引出新的词汇;以活动帮助学生整合新的目标语言和前面学过的语言。
self-check复习所有重点词汇以及新学的语法项目;以图片方式进一步应用了本课的目标语言。
2、图表结合,文字点睛。每个单元都以明确的小任务呈现,2/3的任务都是以图表的方式显现出来,再左以精妙的文字点明任务的主旨。充分运用了初中学生喜欢色彩鲜明的图片的心理规律,和他们从简明的表格中易于获取知识的认识能力。学生一图表,基本就能知道每个小任务的具体含义。
3、以活动为载体,融知识点、技能、教学法为一体。每个小任务都可以成为一个活动,或个人或小组或团体。以明显的小标题形式显示了教学方法,暗示了学生应该获得的使用英语语言的具体技能。从而明确了师生在具体教学中的每个小目标。同时根据具体的活动任务和学习目标,听、说、读、写各个技能或一个或两个进行不同的组合。体现了 “听说领先、读写跟随”的功能意念教学法的外语教学主流理论。另外“活动”无处不在,有意无意地引导学生走向语言学习的人际交往之路、合作之路,进一步培育学生“有声”运用语言的胆识和能力。以此逐渐避免“哑巴”语言教学的不利因素。
4、强调课堂上师生互动。
新教材强调教师要改变过去课堂上老师主讲,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教师课堂上主要是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形式让学生讲英语、用英语、用英语思考,用英语交流,用英语来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学生学习中碰到问题,老师应引导学生自己讨论、分析、辨别、而不是老师直接给答案,以达到真正把学生能力培养出来的目的。
二、教材内容的整理及其分析。
本教材内容看似众多而不易归纳整理,实际不然。现从语法结构和语言目标两方面做一简要的融合。
1、本套教材中的语法结构
(1)一般现在时
(2)现在进行时表示将来时(3)一般将来时
(4)一般过去时(5)形容词,付词的比较级,最高级(6)情态动词的用法 2. 必掌握的语言目标
(1)学会以how often引导的特殊疑问句,表达频度的付词。(2)学会提出建议,掌握表述身体种种不适的表达,学习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结构
(3)学会用现在进行时表示将来计划或行动,掌握where, when ,how long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允许做某事及写留言以请求他人的
(4)学会谈论出行方式。
(5)学会用英语礼貌地发出,接受,拒绝,邀请。(6)学会用英语谈论个性特征。
(7)学会询问和描述一种食物的制作过程。(8)学会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9)学会描述成功的人士。(10)学会谈论未来自己与他人理想的职业及原因。(11)学会礼貌地请求允许做某事及写留言以请求他人的帮助。
(12)学会简单的比较,并表达自己的好恶。
从上述简要融合中,可以看出教材内容的编排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1、话题贴近日常生活
在语言目标当中,12个话题分项里,无一不是取材于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琐事。令同学们感到亲切、真实,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同时,也为他们在小组活动中或在课后的生活实践中应用所学英语语言知识,提供了相似的情景、必要的语言结构、恰当的词汇或习惯用语。为初中英语教学的生活化寻找到了切入点。
2、知识点服务于话题与活动
上述语言目标的要点中可能看不出这一特征,但当你在总结本教材每个单元的知识点或在具体教过程学中,我相信你将深有同感。这种编排满足了各个话题所需的语言功能要求,也满足了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好奇心,激励着他们不停地向前学习和探索。强调了在语言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当掌握它的交际性功能、听说功能,其次才是语言结构和语法规则的掌握”这一外语教学指导策略。
三、教材的主导理念及理论。
仔细分析教材的编排体例与内容上的特征,概括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及感悟,它深刻体现了下列初中外语教育教学的主导理念。
1、学生为教育教学之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2、现实生活现象和事务是语言学习的无尽甘露。
3、外语教育教学的“情景教学”、“功能教学”、“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教学” 等理论。
4、话题型的任务探究教学模式。
四、存在的问题
1、课文例文与交际话题侧重于城市学生生活,与农村学生的活动空间和生活经验距离很大。像“搭乘地铁”这样的话题,对我们农村地区的教师来讲就知之甚少,对学生来讲更是海市蜃楼。
2、教材容量扩大,要求提高,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农村中学生的接受能力。新版教材增加了语言输入量,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提高,具体体现在词汇量、练习与教学活动量、阅读量等的增加。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透视的基本变化规律。
2、学习、了解平行线和消失点概念。
3、欣赏名家作品,品味透视在美术中的魅力。教学重点:
1、了解和掌握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
2、透视基本规律的运用。
教学难点:透视规律的理解和在实践中的运用 教学工具:名家美术作品、建筑风景照片等 教学过程:
第1节课 感知透视(基础知识)
一、组织教学:
二、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欣赏图片,观察投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密疏、树木的大小等你能用简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讨论学生们的简易画,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近大远小。
2、讲授新课
⑴师:是的,近大远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远近的奥秘》的基本规律。(出示课题:远近的奥秘)
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近鲜明远灰暗(色彩)
⑵什么是透视呢?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远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
你们的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们向远处眺望,天与地、天与水面之间产生了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
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上,这点就是消失点。⑶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⑷欣赏课本上的范图,让生找图中的消失点。⑸师示范
①先找到消失点。
②画出主要的的透视线,如马路。
③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④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表现出来。
3、本课练习临摹课本上范图
4、生作业,师巡视辅导
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5、作业展示
第2节课
体验透视(课堂实践)
一、引导阶段
1、检查课前准备
2、回顾透视的基础知识点
二、发展阶段
1、讲解临摹作画的基本过程(1)、先观察图片中事物的特征,寻找出符合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2)、构图(考虑安排主体物的合理位置);(3)、用线描表现(刻画主题物的特征);(4)、整理画面。
2、讲评作业(1)、两位学生为一组,相互交换作业,进行评比。(以是否准确表现出透视变化为标准)
(2)、老师统一点评。
三、拓展阶段
可以进行现场写生或者默写体现透视变化的作业。
第二课 风景写生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教学难点: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第1 课时)
欣赏、分析课本图例,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师:“同学们学习了基本的透视知识。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哪些透视方法的。”巩固、加深对平行透视(一点透视)和成角透视(两点透视)的理解。引导学生分析他们的特点。
了解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欣赏课本第2页下方的图片,了解白色方框的作用,师:“这些方框我们称之为取景框,在风景写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就象照相机的镜头,照出来的景色美不美和拍摄者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所以画面的美不美和你们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师展示“回”字形的取景框。并介绍其使用方法。同时介绍在没有取景框的情况下,可用双手架成“口”字形进行取景。
以图片或照片资料为例或通过对窗外景物的观察,讲解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了解风景写生中的近景、中景、远景的概念。如何利用取景框进行取景构图。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中房屋的各条棱边会有什么变化。如何在画面中确定“视平线”和“消失点”。欣赏一些风景画和学生习作。
步骤:观察——取景——构图——描绘——修改——收拾完成
(二)发展阶段(第2课时)
1、取景构图实地风景写生
选择操场或顶楼阳台先集中引导学生进行取景,观察建筑物的透视变化,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分散开进行实地风景写生。
老师巡视辅导,及时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作业点评。
第三课 心中的风景
课时:1-2课时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和掌握色彩风景画的一般特点和基本画法,提高对色彩的运用能力,在作业过程中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审美意识。
重点:色彩画风景的作画要求和一般方法(通过教师讲授指导与学生练习来解决)。难点:色彩的调配和着色运笔(通过示范和学生实践来突破)。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教材,大挂历风景挂图,示范用水彩画具材料等。学具:教材,水粉画工具材料和8开作业纸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画具准备情况,安定好学生精神,集中学生注意力。(二)观赏导人,板书课题。
1.出示观赏风景画作品。(可用优秀学生作业)2.简析画面色彩与构图特点。
3.提出并板书课题:用色彩画风景。(三)讲授新课。(边讲边示范)1.选景构图。
可用较大的彩色风景照片挂历作为实景,也可将学生带到室外,视具体情况来确定。用挂历是方便易行且有效的办法。告诉学生选景不可贪多,应简单、有重点,主次得当,切不可将所见之景都画上去。当选择好景物之后开始勾画草图。可用铅笔轻轻画出,不要太详细,应大方饱满,注意取舍,可以挪动搬迁有些景物,符合自己的审美需要。主要的景物应安排在画面视觉中心,占据较大空间。
2.从远到近或从近至远铺画景物色彩。以教材上的示范步骤为例。
(1)用蓝色加少许紫色大笔触画天空大体色彩;黄色画地面,接画少许蓝色,使地面有草地之感,也宜用大笔触概括。(见步骤图)(2)用橘黄色画秋树,随意点画,与未干之天空蓝色相交处变黄绿,自然呈现树叶之色(见步骤图)。
(3)用赭褐色加少许蓝色画树干、树枝和房子,房子阴暗处用浅蓝色稍画,整个画面既有冷暖色对比,又是统一协调的,非常好看。(4)可点画出人物、门窗等细节,直至完成。
3.教师小结:刚才老师所画的景物步骤是由远至近画出的,实际上是先画远景再画中景后画近景,同学们画时也可由近到远去画。即近景一中景一远景(天空、远山等物)。
(四)布置学生作业,提出作业要求。
1.或参照挂历照片(若干幅任选其一),或参照书上临画,或自行想象设计。2.画时应考虑画面总的色彩倾向和冷暖对比,使之既生动又和谐。3.由近至远或由远到近灵活进行。
4.构图饱满单纯、主次有别,不要贪多。(五)学生自行作业,教师指导完成。
(六)简评作业,布置学生收拾好工具材料。宣布下课。
第四课 会动的剪影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用黑色卡纸制作剪影人物。
2、了解皮影艺术的特点。
3、增强对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了解。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皮影的图片、文字资料。
2、准备黑色卡纸、针线、竹条、剪刀、刀片等用于制作剪影的材料。
3、选择几个传统剧目或故事(民间故事、成语故事)。所选择的剧目或故事,内容和情节应简单、易懂。
第1课时
一、引导阶段。
1、学生之间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皮影的图像和文字资料,谈谈他们所知道的皮影知识。
2、分组讨论皮影戏中人物的造型特点。(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
3、指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上的图例、技法点击栏目中的剪影人物制作过程,想一想皮影该如何制作。
(1)第一步:剪出人物造型。
(2)第二步:用针线缝上手臂、腿。(3)第三步:装上木棍。
二、发展阶段。
1、将学生根据剧目或故事,分成8组,分小组进行构思、合作创作。(提示学生要根据故事的内容和情节来考虑人物的造型特点。)
2、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3、未完成的可以在课后接着制作。
4、准备下节课的表演,想一想改怎样表演。
第2课时
(剪影表演)
课前准备:布置环境
一、8个小组将自己制作的剪影,轮流进行表演、展示。体验民间皮影艺人的表演技能。
二、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总结、点评。
三、总结: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同感。
四、拓展:用透明胶片等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试着制作彩色的皮影,在课余,同小伙伴一起演一演。
第五课 水墨画——动物
目标:复习、巩固水墨画的基础知识。即,工具材料,用笔用墨。学习几种动物的画法。重难点:训练学生的用笔、用墨。用笔用墨的技法、技巧,以及动物的造型。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几张小动物的照片。准备好笔、墨、宣纸等。教师准备几幅小动物的图片。教师准备范图。教学过程:
简要地复习国画的基础知识和用笔用墨等作画技巧。
教师出示几幅动物的水墨画,并结合课本的范图,引导学生进行欣赏。a.欣赏灵活多变的用笔,加深中锋、侧锋以及点笔的了解。b.欣赏用墨焦、浓、重、淡、轻五色,加深学生对墨色的了解。c.构图以及动物的造型。
d.欣赏名家名作,了解名家的风格及其代表性作品。了解几位画坛大师,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3.教师现场示范,让学生直观了解作画的全过程,并归纳出步骤: 讲解归纳动物的大形体。讲述调墨、调色。
分步作画,讲解画动物的先后顺序。修改调整完成。
4.布置作业,画两幅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麻雀、虾。5.老师巡回指导,主要是用笔、用墨以及动物的造型。6.征集作业、讲评,提高审美能力。
(三)课后拓展
收集徐悲鸿、齐白石等画家的资料,了解马和虾的画法。
第2课时
目标:复习前一课时所学画的小动物。学习螃蟹和松鼠的画法。重难点:笔墨的掌握和使用小动物的造型。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收集松鼠和螃蟹的图片。准备作画用的工具和材料。教师准备好范图以及工具材料。课堂教学:
请两位学生上台画麻雀和虾,老师进行讲解,指出优缺点及应改正的地方。
老师现场示范讲解松鼠及螃蟹的画法,并归纳出作画的步骤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让学生直观感受作画的全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布置作业,画松鼠和螃蟹。
教师巡回指导,主要是动物的造型及笔墨的处理。征集作品并讲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课后拓展:要求学生画一幅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水墨画。
第六课 形体切挖
课时:1 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在泥做的六面体或圆柱体上进行切挖。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的 【教学难点】各个形体的切挖变化及整体的把握 【教学具准备】
师:范图、实例、制作材料
生:萝卜、橘子、苹果、肥皂、花泥、小刀 教学过程
1、导入阶段
复习几何形体,回顾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等造型: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几何形体,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生答。师问:我把他们称为圆柱形、六面形、圆锥形、球形,对不对?为什么?因为它们都是有长、宽、高的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你们在下面的图片中看到了它们当中谁的身影?(课件)
师:立方体和圆柱体是我们最熟悉的形体之一,它们看似简单,可千万别小瞧了它,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车,不管是造型简单或者繁杂的,都是从六面体和圆柱体的基本形变化而来的。今天我们学习用单个六面体或圆柱体进行形体切挖的练习。(欣赏课本范图,讲解结构)
2、发展阶段
⑴欣赏课本图片,加深形体感受,了解草图画法。
⑵请大家根据课本范图尝试制作一个凯旋门,留意小结制作方法,师总结。
⑶欣赏具有抽象意味的有特色的建筑、日用品等等,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想像。
3、本课练习
根据草图,在带来的材料上进行切挖练习。
4、生作业,师巡视辅导
5、作品展示
作品摆在展示台上,生评价,师总结。
6、拓展
纸虽然是一种平面的材料,但在纸上进行切挖以后,用折、卷等方法使它成为立体的形体,也能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大家可以回家尝试着制作。
第七课 我们做乐器
课时:2 课时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欣赏了解乐器及乐器的发展,学习运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乐器。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意识。重点:了解乐器 难点:设计乐器 教具准备:
教师:课件(有关青铜编钟、藏族大鼓、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乐器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
学生:准备制作乐器的竹筒、铁管、铁盒、陶泥„„。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引导阶段
1、教师播放几段乐曲让学生欣赏。
2、请学生猜一猜是什么乐器发出的乐曲,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青铜编钟、藏族大鼓、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乐器的不同音效。
3、请学生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乐器的资料。
4、教师出示图片并简要介绍乐器的发展、乐器的种类,并让学生欣赏不同的乐器发出的不同的音效。
5、原始社会(用兽骨、陶泥等制作乐器)-----奴隶社会(青铜制作精美的乐器)-----封建社会(乐器的用料、工艺更为讲究,多样如:青铜编钟、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至今(居住在我国西南(云南、贵州、四川)和西北(青海、宁夏、甘肃、新疆、西藏)地区一些少数民族仍旧是用手工来制作乐器。如 :藏族大鼓,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独特文化韵味。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出示乐器的图片,引导学生归纳乐器的形状及特征。
2、教师启发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材料设计乐器,教师讲解乐器的制作方法。
3、学生思考先画出自己的设计草图并进行小组交流。
4、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构思进行启发性的讲评。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利用竹筒、铁管、铁盒、陶土等材料制作乐器。交流与评价:
1、展示学生制作的乐器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设计构思及制作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问题,自己是怎样解决的。
2、师生交流评价。
3、布置下节课工具。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师复习上节课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从形和声方面继续加工乐器,让自己的乐器更好。
2、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3、学生展示乐器
①让学生分组展示自己制作的乐器并吹一吹自己的乐器。
② 师生交流----比一比,谁的乐器造型好,谁的乐器能发出优美的声音。③教师评价,小结。
4、课后拓展
让学生尝试用更多的材料和方法制作乐器。
第八课 宇宙之旅
课时:2-3 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
2.学习和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宇宙飞船。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养成收集有关宇宙飞船的信息与资料习惯。2.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各种宇宙飞船。教学难点:了解和掌握飞船的主要结构。教学用具:“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上天的影片,自制宇宙飞船的教具模型、挂图等。课前准备:
1.引导学生多途径搜集相关载人飞船与宇航员的知识。2.同时并准备一些废弃材料(塑料瓶、纸盒、彩纸等)。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组织教学。
2.欣赏 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中国首位宇宙员杨利送上了太空后的一段影片,并讲解有关“神舟五号”的发射情况。让学生通过直观的了解,亲身感受中国人民实现了千年来的飞天梦。
3.导入课题。4.引导学生欣赏宇宙飞船图片作品,感受作品所体现的“宇宙飞船的形状特征”。5.鼓励学生说说形状特征是如何的?除了影片的宇宙飞船,你们是否还知道有关其他宇宙飞船的知识吗?
6.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二.发展阶段
1.各组学生把各自搜集相关宇宙的各种资料及图片进行展示然后回答。
2.师生共同找出飞船的主要结构,师边讲边演示各种各样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造型。3.师总结学生们搜集到有关宇宙飞船的相关知识,讲述宇宙的多种造型特征与设计原理,以及有关载人飞船、载人航天器组成的知识。
4.师重点边讲边演示自做的教具模型一一分解几种宇宙飞船的主要外型结构部件。5.分组欣赏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外型组成部分。
6.启发每个小组应积极动脑,有创意地并要符合宇宙飞船的基本造型特点制作一艘宇宙飞船。
7.学生分组进行绘制草图。8.师到各小组给予指导。9.各组学生开始制作活动。
三、展示评价阶段
1.组织学生欣赏各小组展示自己组的作品,由各组组长阐释本组所制作宇宙飞船模型的特点与优点。
2.引导学生自评与互相评。
3.收拾与整理:学生整理桌面与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四.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回家有机会制作卫星城,有一定的场景,有多种形状的卫星,并配以一定的交通工具与自然景物。
第九课 保护文物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物造型、用途与价值,培养学生尊重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文物的意识和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3.仿画文物,绘制宣传手抄报。教学重点:
1.了解文物造型、用途与价值,培养学生尊重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文物的意识和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教学难点:
1、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2、仿画文物,绘制宣传手抄报。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收集文物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学生准备 铅笔、水彩笔、彩色纸等各种绘画工具材料。教学过程:
引导阶段
引导学生欣赏收集到的文物图片资料,分小组讨论交流,感受文物的美感。讲解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过程和成就,让学生了解祖先创造的优秀文化。(2)发展阶段
教师讲解一些文物资料展示卡、宣传小报和实物防制的方法,为学生更好的作业创造必要的条件。
作业完成后布置在教室里,互相评价、欣赏。收拾与整理
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和整洁。课后拓展
让学生回家多搜集一些历史文物资料,尽力寻找生活所在地的历史文物,增进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加强保护文物的责任意识。
第十课 爱护古建筑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古建筑的风格特点及保护古建筑的意义。增强对传承民族文化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点:
调查古建筑的历史作用。了解古建筑的现状。
了解我们所居住的城镇的发展规划。教学难点:
了解中国古建筑的风格特点及保护古建筑的意义。增强对传承民族文化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古建筑的文字、图片等资料,以及示范作的各种绘画、制作工具材料。学生准备铅笔、颜料、水彩笔、彩色纸等绘画工具。动员学生收集古建筑的资料和图片。课堂教学
引导阶段
欣赏我国优秀古建筑的图片,分组讨论、了解中国古建筑的风格和特点,以及保护古建筑的方法和重要意义,发表对古建筑保护的看法。
发展阶段 指导学生用绘画工具绘制一副古建筑。教师巡视指导
作业完成后学生互评,教师点评。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收集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资料,增进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情感。同时也可以了解一些世界优秀古建筑,开拓视野,提高文化素养。
第十一课 电脑美术
课时:1 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打开电脑并进入操作系统画图程序的界面。
2、指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和复制、粘贴游戏。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和复制、粘贴游戏。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组合新颖的画面。
作业设计:利用复制、粘贴的功能组合画面。并且可以用改变大小的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电脑绘画,并且用画图软件画了很多漂亮的画,那么你们用画图软件画过那些画?都用到了画图软件中的那些工具?
生:铅笔工具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幅同学的电脑作品,是一只小鸟,可是它很孤单,它想让同学们为它找一个同样的伙伴,可以用什么办法去找呢?
(二)新授阶段
生:用手来画,画一个和它一样的。生:用电脑绘画。
师:用那一种方法更简单? 生:电脑绘画
讨论:从画图软件中的那里可以找到?去找找看!(让学生上讲台来找给大家看。)
师:请同学们试一试,一起来制作更多的。生: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电脑绘画有趣吧!老师也非常喜欢用电脑绘画。
想不想和老师共同完成一张电脑画? 生:想。
师:我来操作,你们帮我思考。(讲解绘画过程)
(三)学生创作 教师辅导
(四)互评
第十二课 中国画和油画
课时:2 课时 教材分析 中国绘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唐朝的《五牛图》也是最早的纸本作品,到张大千的墨山水也经历了由古典到现代由工笔到重彩写意人物都经历了几个阶段。
2.油画由西方传入我国,但是我国近现代的油画作品也有了长逐的进展,由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到装饰味十足的戏剧人物,也是写实与抽象相互穿插。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们了解中国绘画的发展史,和中国绘画都有着那些的表现技法。能力目标:增强学生们的知识和对美学的认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创新目标:让学生主体参与,在绘画作品中找到最能打动自己的地方在哪儿里。
德育目标:在绘画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都有一种喻意在里面。让同学们知道我们学习了这一课不但提高了我们的审美意识,也让同学们明白了一种新的创作思路。
重 点:首先,我们在接触中国绘画的时候就应该明确它的绘画工具都有哪些?各种不同的画法都能体现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其次,每幅美术作品都有一定的喻意,它的涵义是什么?
难 点:通同学们看作的同时要想,安表现的是怎么样的思想感情。教具的选择与使用目的
把自己的国画作品带入课堂,让同学们能更进一步更真实的看到国画作品让学生们有信心相信自己也会做的更好。教学过程中的五环节设计:
一、导引目标、激发兴趣
首先,把自己准备好的国画作品展示给同学们看,把他们的目光吸引过来。接下来看过作品后大家都知道那些是国画哪些是油画,问一问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今天我就来告诉大家。
二、创设条件.自主参与
分别的介绍作品的内容和具体要表现的含义。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把画面设计成什么样子的呀?你都想在画面上画什么呀?
例:如果我是作者,我就要把天空画成红色的,因为它向征着热情等等。三.组织教学。体验发现。
大家可以看一下罗中立的<父亲>>这幅作品,我们通过这幅作品能想到什么呀?他的手里拿着饭要什么呀?大家可以一起来讨论相互的交换一下意见。
四、引导创新、应用实践通过今天的美术课大家都掌握了什么知识,要想表现作者不同和心里情感。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方向尝试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如果我要画一幅作品,我应该怎样去体现。
五、反思小结、巩固提高
让同学们自己去总结作品用自己的观点去解释同时在掌握了最基本的中国绘画的工具和分类外我们更应该进一步的去挖掘更加深刻的东西。
六、研究性作业:
【一年级英语上册 朗读内容教案 人教版新起点】推荐阅读:
人教版新起点三年级英语下册测试卷12-15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10-26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07-23
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教案06-17
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英语练习题试卷11-10
新标准英语一年级起点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