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立德树人的班主任

2024-08-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做立德树人的班主任(精选8篇)

做立德树人的班主任 篇1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促进了社会进步,也对高校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因循守旧、故步自封还是迎难而上、应对挑战,是当前高校辅导员面临的两种选择。当今社会,大学生对时代变化有着很强的敏感性。大学生接受着高等教育,思维最为活跃,思想最为先进,不可避免地受到新媒体技术的冲击和影响。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知心者和引路人,应该根据学生的变化对辅导工作做出及时的调整,充分利用好新媒体这个媒介,创新学生工作管理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辅导;学生管理;立德树人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现代生活中,人们常用“一机在手,说走就走”或者“机不离手”等描述手机的重要作用,的确,手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信工具。对于大学生而言,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离不开手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更加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生活。高校辅导员也要紧跟潮流,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结合新媒体时代学生工作的特点,不断提高媒体素养,有效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促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在大学校园中,学生拥有较多的可自由支配时间,独立性较强,对高校辅导员而言,管理大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新媒体时代,辅导员要转换角度,借助网络对学生进行高效率的管理。

一、新媒体时代的特点

(一)公平开放的网络空间

网络时代,借助知名度较高的网络平台,比如抖音、火山小视频、快手等,人们可以记录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对于时政热点,时事新闻等可以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没有了身份的限制,人们进行信息交流时更加公平,实现了一定意义上的平等。新媒体的显著优势,在近些年表现得尤为突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国停工停学,人们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居家隔离。借助网络平台,人们可以直击抗疫一线,感受医务下作者身上震撼人心的力量,即使居家隔离,也能与外界保持通畅的联系。

(二)及时性和广泛性

随着人们不断研究开发互联网技术和移动智能技术,信息的及时性和通达性不断提高。与传统的媒体相比,新媒体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传播更为便捷,同时随着网络覆盖范围的不断增大,信息传播的范围更广,影响力度更强。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采取自上而下的模式,信息经过层层筛选变得有质有量。但是在新媒体时代下,信息具有广泛性和及时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网络平台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便捷了学生的生活,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净化网络空间也成为新媒体时代人们的重要仟务。

(三)信息的双向互动

新媒体时代是指以个人传播为主,公众通过电子化、现代化方式,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以及自卜阵等特征记录生活,传播新闻媒介的时代,其信息传播速率更快,形式更加灵活。网络是信息交流的平台,在这里,信息是双向的,人们是可以进行实时互动的。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查找自己想要得到的信息,可以在百度贴吧向广大网友提出问题,并能收到来自网友的许多反馈与留言。在新媒体时代下,通过便捷的交流渠道,人们可以开发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和社交能力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面临的新挑战

(一)新媒体时代,多种价值观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

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广泛且速度快,信息呈现出碎片化和多元化的特点,在新媒体网络中充斥着许多不良信息和虚假信息。大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对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辨别能力较差,自身的思想观念很容易受到网络环境的腐化和侵蚀。网络具有虚拟性,高校辅导员无法了解处在网络世界中的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很难展开有针对性的党建工作。此外,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新媒体进行一定的思想渗透,高校辅导员若不及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很容易导致思想薄弱学生不能坚定政治立场,不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辅导员开展党建工作所利用的传统平台失去优势

在高校传统的党建课堂中,高校辅导员主要进行课堂授课开展党建工作,借助集体学习和“三会一课”的形式进行党建教育活动,学生学习的效果不够好,参与度也较低。特别是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种新媒体技术被广泛运用,大学生也不满足于通过传统的课堂获取党建知识。网络平台可以快速传播信息,学生学习时间成本大大降低,高校辅导员所凭借的传统平台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拓展知识和眼界的需要。

(三)传统党建教育内容与形式滞后

新媒体时代充斥着海量的信息,大学生几乎人人使用智能手机,同时,大学生群体更加追求潮流与新鲜,对于单调且枯燥的党建教育内容与形式提不起兴趣。在传统的党建教育工作中,高校辅导员主要以党的文件、条例和党章为教育内容,不能将大学生党员的生活实际与党的理论融合,会出现“两张皮”的现象。此外,高校辅导员在组织班级党建团建工作时,往往采用劝导、命令、说教的方式,不能考虑到高校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话语特点,由于教育内容和方式的落后与刻板,最终很难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新媒体时代加强班级党团建设的着力点

(一)深入学生,加强班级管理建设

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是促进班级管理有序开展的重点,同时也有助于促进班级党团建设和高校辅导员管理水平的提升,强化班级管理的效果。所以,高校辅导员在班级管理和党团建设过程中,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建立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机制,形成轻松、和谐的师生互动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党团建设中。高校辅导员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提升自身的认知,特别是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的高校辅导员来说,在与充满活力的学生进行了解与交谈中,可以接收到更多的信息,同时受到年轻一代的感染。高校辅导员以普通学生的身份参与到党建活动中,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学生的心理和态度,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党建工作的精神传达效果,有效组织党建活动的开展。高校辅导员不仅要多和班级骨干学生交流,还要了解班级中普通学生的想法,加强与普通学生的交流与互动,才能使党建工作的落实效果更好。

(二)利用新媒体加强组织宣传

当前我们处在信息化时代中,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已经与高校大学生的生活紧密融合,而高校辅导员需要紧跟时代潮流,认清新媒体时代所呈现出的新特点与新趋势,将班级党团建设工作与大学生活动的网络微观领域紧密结合。高校辅导员要推动建立高校各个学院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班级党团建设工作微信群和QQ群,方便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加强信息交流,了解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态。在各个公众平台和多媒体工具上,高校辅导员要利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将党的重要思想传播给大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观。让高校大学生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随时随地学习党的重要思想与理论知识,接受正确价值观的熏陶与感染。高校辅导员也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在各大新媒体平台上倾听学生的心声,采纳学生对开展班级党团建设的良好建议,从而促进班级党团建设更好地开展。

(三)建立优秀团员选拔制度,培养优秀的入党积极分子

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项神圣的事情,辅导员在组织班级党团建设工作时,要从各班发展党员工作出发,重视各个班级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建立优秀团员选拔制度。高校辅导员组织各个班级的团支书开会,引导团支书动员班级内的青年团员向党组织靠拢,端正入党动机。在高校辅导员和班级团支书的指导下,有助于端正青年群体的入党态度,形成强烈的入党热情,为了成为入党积极分子时刻鞭策自己的行为。高校辅导员应当与班级团支书一起制定团员推优的办法,订立一些加分、减分的规则,并同时考虑班级团员在学习、德育、体育方面的综合表现,并收集班级学生的民意,经过层层选拔和严格审查,在众多候选人中选拔出优秀的团员,确保入党积极分子的质量,不仅具有端正的入党动机,而且在学习生活中顺应民意,选拔出的入党积极分子能够信得过,在活动中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高校辅导员可以将选拔出的入党积极分子作为日后进行班级日常事务和班级党员建设的中坚力量。

四、结束语

重视高校的党建工作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助于党的事业的巩固和发展,也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和个人发展。高校辅导员需要重点做好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加强班级党团建设,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优化校园的发展氛围,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党性修养,培养出更多高觉悟、高修养的人才,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做立德树人的班主任 篇2

1 高校教师践行立德树人, 必须不折不扣的履行好教书育人的天职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 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 也是莘莘学子们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肩负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重任。这明确的要求广大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 静下心来教书, 潜下心来育人, 以自身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职业定位与其它职业定位的不同, 在于教师本身职业特性的归属就是“身为人师”和“行为人范”。也就是说, 教师对学生起着引导、示范、激励作用, 因此, 教师首当其冲应该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携带者和传播者, 教师本身的思想觉悟、政治立场、价值取向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状况直接或间接地传达给学生, 影响着学生的认知和判断。但是在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由于教师对自觉承担立德树人的使命认识不足, 仍然有部分高校教师在职业角色定位上偏离了教书育人的使命。例如, 有的教师在开展科研与教学工作的过程中, 过于注重追求和提升科研工作, 忽视对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 导致在教学工作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足, 出现了科研与教学地位失衡的现象。有的教师在谈到学生发展的时候, 只注重成绩的合格率、学生的考研率等“数字”的体现, 而忽略了学生个人修养、精神内涵等“人格”的体现, 简单的将“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 忽略了“品德教育”的内化和引领这一教育本质。这些无不提醒我们, 教师从内心里面树立自觉承担立德树人的思想, 是高校教师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

2 高校教师践行立德树人, 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 真正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目前在新的形势、新的环境下,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高校教师疏于对学生的沟通交流和教学外的交往。导致大学生对高校教师的要求与期待也发生了变化。大学生无论是专业上还是情感上, 出现了对自己的老师都不抱有过高的期望, 这无不影响着高校教师能否践行好立德树人。英国教育学家罗素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 无论品格还是智慧, 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人文关怀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 是师德教育的基础。高校教师要践行好立德树人, 必须牢固树立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 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 真正做好学生的贴心人、引路人。

2.1 要尊重学生

这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尊重和善待学生的缺失。从生理学或心理学上分析,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身心发展向成人过渡的关键阶段, 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 更加是大学生“立德树人”的关键时期。他们极其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承认、理解和信任, 高校教师只有热爱学生, 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 作为高校教师应当以殷切的期待去激励、唤醒和鼓舞每一位大学生, 无论是在学业还是就业前程上都要坚信学生一定成功, 使每个大学生都能昂起头来走路。

2.2 贴近学生

贴近学生就是要求高校教师要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可以说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必然方法。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不论你是专业教师、辅导员还是班主任, 一定要记住我们服务的对象是大学生, 如果我们对学生不了解, 可以说我们的服务或者我们的教育是没有目的性的。高校教师要了解学生, 不仅仅要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 还要了解大学生的爱好、兴趣、情感、性格等方面的特点。高校教师唯有深入学生、了解学生, 才能争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人生导师”。

2.3 关心爱护学生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谁不爱学生, 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教师面对的都是一个个渴望成长的个体, 高校教师任何一次对学生过火的指责或责怪, 任何一次不经意对学生的歧视或者不公的对待, 都会给学生的成长成才带来心理上极大的阴影。在高校教师践行立德树人的过程中, 更加需要高校教师具有一种细心和耐心的、完全体现对每一位大学生人文关怀的品格。每一位教师只有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 师生交往“亦师亦友”的氛围才能真正形成, 教师方能真正称职的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3 高校教师践行立德树人, 必须注重发挥自身榜样的作用

在2013年教师节前夕, 习近平总书记在向全国1400万教师致慰问信时对每一位教师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全国广大教师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教师的职业特点很明显的一个方面就是具有示范性, 高校教师其表率作用对学生有着特殊的影响。教师不论何时何地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无声的引导, 教师是一个社会文明的引领者, 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的道德榜样。高校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 “行为世范”关键是要做到如下三个方面:

3.1 要自尊自爱, 加强教师本身的道德学识修养

教育学生“自尊自爱”是教师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家常便饭。“其身正, 不令则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 高校教师在面对形形色色的各种诱惑, 能否始终秉持高洁的操守?能否安心三尺讲台潜心育人?能否志存高远, 用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信念净化学生的心灵?都无形影响着每一位大学生。因此, 高校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 “行为世范”首先在自身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谨记并完美体现“自尊自爱”, 这当然包括学术、教学、生活等方方面面。

3.2 要以身作则, 自觉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

高校教师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步, 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时时刻刻都要自觉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能否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在践行“立德树人”过程中至关重要。而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一些高校教师将本职工作中的核心工作主业“教学”当成了自己工作的“副业”, 有的高校教师甚至经常三天两头地以各种借口随意请假、调课, 这不仅严重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在学生当中无形中也造成了诸多负面的影响, 最终也会影响学生的成长。

3.3 要通过自身经历, 对学生的成长进行正面引导

尽管现在高等教育迅猛发展, 但是想成为一名高校教师并非易事。当一名高校教师除在学历上有较高要求外, 还要有过硬的理论水平和经历人生的各种历练。在人生的路途中, 每个人所走的道路尽管不同, 但是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些这样那样的成功喜悦和失败辛酸, 对人生总会有所感悟。因此, 作为高校教师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把自己人生的经历, 甚至是教训加以精练升华, 然后再将这些经验或教训传送或告诫给每一位学生, 学生在分享老师人生精华的同时也能从中有所收获, 有所启迪。教育教学实践早已证明, 愿意和学生分享经历和经验的老师, 也是学生最喜欢的老师。作为高校教师要善于通过运用自己的人生阅历和学生交流, 和学生沟通, 为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打下基础, 缩短距离, 从而更好地发挥本身榜样的力量去激励、帮助、引导学生早日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11.2.

立德树人做有“温度”的教育 篇3

建校38年来,学校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坚持以“创特色、树品牌、办名校”为办学目标,以“做人第一,完整做人”为办学理念,确立了“明责,尽责”的学校精神,以“立责而行创新而进”为校风,“博爱润心,精艺启真”的教风,“养正于行,进学于勤”的学风,以及“博学明礼,学有所长”的培养目标,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学生观和人才观,努力把学校打造成“立德立人的成长乐园,启真润智的智慧学园”。

宁阳实验中学从“爱生、笃学、精艺、创新”四个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明确师德师能的要求,并通过系列校本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目前,学校教职工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数为201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136人。现拥有全国优秀教师1名,省骨干教师8名,省优秀教师2名,市级教学能手26名,泰山名师1名,泰山教坛英才5名,泰山教坛新星9名,市级优秀班主任9名,市县级骨干教师27名。

经过历届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艰苦奋斗,实验中学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逐年扩大,教育质量持续提升,社会影响不断提升。学校先后荣获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山东省科普示范学校、山东省科技教育先进单位、泰安市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学校、泰安市课程改革先进单位、泰安市艺体教学先进单位、泰安市新道德教育先进单位、泰安市教学创新学校、泰安市个性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一、优化队伍建设,打造“德高艺精”的教师团队

学校在“做人第一,完整做人”的校训引领下,加强教师品德与能力修养,致力于培养“德高艺精”的教师团队。

1.德高为美立师品

学校从依法执教、关爱学生、善待同事三个方面加强德修养。在依法执教方面,制定了《宁阳实验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严禁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各项规定,要求教师不参与任何形式的有偿家教或培训活动,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增加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遇事不推诿、不拖沓,及时处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在关爱学生方面,强调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以博大的胸怀关爱每一名学生,对学生全面关心,做到既尊重、信任、赏识、爱护学生,又坚持严格要求学生,帮助每一名学生进步,促进每一名学生健康成长。在善待同事方面,要求教师相互尊重与合作,在业务上和修养上能取长补短,与同事能和睦相处,乐意帮助同事,把同组的教师视作家人,分享快乐、分担忧愁。为此,学校多次召开师德论坛,每学期评选师德标兵,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通过制度约束、榜样激励等多种途径提升了师德修养。

2.博学求精炼师能

学校通过理念引领、同伴互助、课题带动、评价推动等策略,引领教师学习和实践,逐步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在理念引领方面,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战略,通过开展专家进校园、教师外出培训等活动,开阔教师视野,提高教师理论和专业素养;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和校本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改革能力。在同伴互助方面,实施了“青蓝工程暨教学同伴互助工程”,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青年教师或薄弱学科教师的指导;开展了“三级教研行动”,即“常规教研、专题教研和主题教研”,实现教育思想的碰撞和实践智慧的交融,促进了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发展。在课题带动方面,开展好国家、省、市、县级立项课题和“草根式”小课题研究,并加强成果的评选和推广,实现评选制度化,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在评价推动方面,坚持好“教学常规检查”“教学质量‘捆绑式’评价”“泰山教师评选”“泰山班主任评选”四项评价制度。教学常规检查,包括年级周送检,教导处月抽查,期中、期末学校全面检查;“教学质量‘捆绑式’评价”,即每学期对年级、班级、教研组、备课组的教学质量进行“捆绑式”评价。“泰山教师评选”,即每学年评选一次“泰山明星教师”“泰山英才教师”“泰山功勋教师”和“泰山创新教师”。“泰山班主任”评选,即每学年评选一次“泰山明星班主任”“泰山英才班主任”“泰山功勋班主任”“泰山特殊贡献班主任”和“泰山创新班主任”。

二、创新育人途径,提升师生幸福指数

1.践行做人教育,引领学生幸福成长

学校坚持“做人第一”的育人理念,构建了集“养成教育、责任教育、健康教育、励志教育、感恩教育、理想教育”六个大板块、30个小专题的“1630”做人教育新体系。如下图:

在实施途径上,一是注重文化浸润。学校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从理念文化、行为文化、视觉文化和环境文化四个方面开发了校园文化建设方案。积极开发校园特质环境文化,努力营造优良的校园环境。自强园、厚德园、紫竹园、怡心园等自然景观,引导学生亲近自然,关爱生命;“志存高远”“文明礼仪”“学会学习”“学会健康生活”“学会创造”“学会感恩”等主题文化长廊,以及立责楼、博学楼、明礼楼等别具深意的校园建筑,时时引导学生感悟人生,追求卓越;班训、班风、教师寄语、图书角、墙报等风格各异的班级文化,引导学生团结互助、励志进取。二是课程内生。开发了《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康生活》《学会创造》《学会感恩》《学会做事》等系列化校本课程,安排班主任进行专题教育。同时,研发了优秀传统文化校本教材《<论语>(学生)读本》。这一读本以校训“做人”为主线,以“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为宗旨,把古典名著《论语》的精华重新组合,编成了20课校本教材,每课有原文、书写、翻译、赏析、故事、感悟六个部分,易于学生动口诵经典,动手练写字,动笔谈感悟,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三是活动体验。在校园生活中大力开展了“三管一问一弯腰”活动,引导学生从生活的细节做起,培养了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设立了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和悦读节,通过“节文化”增强学生道德体验,提升综合素质。每学期开展名人报告,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励志成长。定期到宁阳青少年校外实践活动基地、宁阳武警支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四是家校共育。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每学期至少开一次家长会,实施了课堂全天候向家长开放、家长义教、家长义工制度,提升了家长的育人水平和家校育人合力。五是评价激励。学校以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基础,扎实开展了一年一度的“泰山学子”评选活动。“泰山学子”是学校近年来推行的“学会做人”德育质性评价奖项,分为三级十类。“三级”即:班级泰山学子、年级泰山学子和学校泰山学子三级,“十类”即:泰山爱心、孝心、勤奋、自强、礼仪、健康、艺术、书香、管理、创新学子十类,这十类学子的评选注重在平时的各项活动中,如,爱心学子(母亲节、班主任节)、孝心学子(孝亲节)、管理学子(三级自主管理)、礼仪学子(开学典礼、国庆节)、自强学子(助残日、远足活动)、书香学子(悦读节、书香家庭评选)、勤奋学子(毕业典礼)、艺术学子(艺术节)、健康学子(体育节)、创新学子(科技节),此项活动旨在充分发现每一个学生在不同层面的闪光点,并给予充分肯定,大力褒奖,强化学生自信心,启动学生成长的内驱力,以点带面,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今,学校的泰山学子评选活动已经连续开展了八届,收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在全国中小学“育人精彩瞬间”视频征集活动中,学校申报的“泰山学子颁奖典礼”视频被泰安市评为一等奖。

2.深化课堂改革,提高课堂效率

学校邀请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崔成志教授深入课堂调研一线教学情况,为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作分析引领,给老师们做出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示范,形成符合学校实际的问题驱动式翻转谐振课堂教学模式。

首先,狠抓预习教学。一是抓预习设计,改革设计方式,积极推行“分块设计—集体研讨—个人修订—教后反思”的集体备课模式,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改革设计思路,依据“问题引领、任务驱动、活动建构”的原则,把预习目标转化为预习问题,把预习问题转化为预习任务,把预习任务转化为预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知识的形成;改革设计内容,突出了三方面的内容:认知前提,认知活动,预习诊断。二是抓预习实施,采取了“下发学案—自主预习—预习诊断”三个流程。提前一周印制好预习学案,学生按照预习学案上的要求,自主完成预习任务,并完成预习学案上的自我诊断任务,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写在问题条上,到校后放在问题袋内,由课代表整理后交给任课教师,任课教师梳理学生疑难问题,结合课前抽阅部分学生的预习学案,进行二次备课,增强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三是抓预习监控,建立学生监控、教师监控、学校监控“三级监控”制度,学习小组长每天负责检查本组预习学案完成情况,教师每天至少抽查10名学生的预习学案,学校教导处每周至少抽查两个学科、三个年级的预习学案;四是抓预习评价,建立了《预习评估制度》,从“内容设计、评价标准、评价方式、结果运用”四个方面分项赋分,对教师、学生运用预习学案的情况,教导处每月评价一次,结果纳入教师学期考核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其次,狠抓课中改进。一是改进课堂组织形式,推行小组教学,大力开展“兵教兵”“兵强兵”活动,形成了组内互帮、组间竞争的良好氛围。二是改进教学目标,预习教学解决基础目标,课堂教学解决深层目标,课堂拓展突出延伸目标,并突出目标的层次性、整体性,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三是改进教学内容,科学设计知识顺序,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重点设计,教学内容围绕教学重点展开,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开展探究;加强与生活的联系,把回归生活作为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实现了知识与实践的融合。四是改进课堂模式,在操作流程上,包括了“预习展示—精讲点拨—拓展延伸—系统总结”四个环节。

最后,狠抓限时作业。一是抓限时,根据作业类型分别规定作业时间,当堂作业要当堂完成,时间不少于10分钟;课下作业于当天自习或晚上完成,时间一般为20分钟;“章节检测”统一组织,时间一般不少于45分钟。二是抓设计。作业内容以基础性为主,拓展性知识为辅。一般来讲,基础知识考查占60%,基本能力考查占30%,拓展延伸题目考查占10%。三是抓讲评。针对学生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讲评,避免造成学生的知识缺陷积累。四是抓评估。制定了相关制度,明确作业设计、作业实施、作业管理等方面的要求,规范了作业实施,并定期进行评估,结果纳入教师考核。

三、科技教育引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自建校以来,学校对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就十分重视。三十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支持帮助下,学校科普教育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造就了一支知识面广、热爱科学事业,指导有方的科技教育辅导员队伍,培养了一批具有发明创造能力的学生,在上级组织的各种科技竞赛中,学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1.健全机构,形成科技创新教育活动体系

多年来,学校始终把科技教育活动当作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了学校工作计划,加大了活动投入,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主管科技教育的副校长任副组长、德育主任、各年级主任和专职科技辅导员为成员的科技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科技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为使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专门设立科技教育办公室,每学期制订出活动计划,落实活动内容和措施,使科技活动真正做到了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形式。

2.以活动为主线,探索普及科技教育的有效途径

学校经常开展一些规模比较大的科技教育活动,每年举办一次科技节,进行创造发明设计与制作竞赛,组织科学创意征文比赛,认真评比出优秀作品参加省市县的各类科技创新比赛。开辟了“科普园地”“科普画廊”、科普宣传广播站和校园网等宣传阵地,参观科普展览,定期举行科普讲座、橱窗展评、科普小报展览、科普主题会、读科普读物征文、演讲、观看电影录像、科技知识竞赛、科技书画等,在活动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2009年,学校与宁阳县科协联合,请到了创新教育专家陈明泉教授到学校做报告,并组织了“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2010年,组织学生参观山东省流动科技馆;2011年,参与“泰安市青少年科普报告百校行”活动,请到北京徐邦年教授到学校做航空航天报告;2013年,创造发明名师李昌旺来校做报告;2014年,王以琳研究员、张厚英院士先后来校做报告。近几年每年还组织学生到北京、上海的科技馆参观考察,探索自然奥妙。

3.加大科技投入

学校专门开辟了科技活动室和科技器材室。添置了一大批器材、设备,如机器人、电子百拼图套材、无线测向机和信号源、各类飞机车船模型、各类模型制作工具等。学校每年都要投入近5万元的经费,用来购置科技教育设备和科技教育资料、培训科技队伍,奖励科技成果,从而为科技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

从八十年代到现今,获得省、市、县上百个不同层次的奖项,其中,王锦平的《氨水点施器》获第二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和科学研讨会一等奖;刘清秀的《可控升速专用旗绳》获山东省第二届中小学生创造活动一等奖,王彦《冬夏调温节能窗帘》获二等奖。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创造教育重点实验基地”“山东省科普示范学校”“山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先进单位”“山东省地震科普示范学校”“泰安市科技创新大赛优秀参赛学校”等荣誉称号。

38年的坚持和征程,山东省宁阳实验中学将继续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内涵发展,大力弘扬“明责,尽责”的学校精神,以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深化做人教育和教学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向管理要效益,建设一支学习型、合作型、服务型的教师专业队伍,培养“博学明礼,学有所长”的学生,努力把学校建设成独具魅力、富有特色的省市级品牌学校。

做立德树人的班主任 篇4

老师 “吐辞为经、举足为法”,老师的一言一行带有一定的示范性,给学生以巨大影响。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师德师风建设应该是每一所学校常抓不懈的工作,既要有严格制度规范,也要有日常教育督导……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认识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和时代性,并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好学生的领路人。

首先,学规范,正行为。认真学习、高度重视,对照规范、查找不足,积极改进、进步提升。仔细研读2008年教育部修订执行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难发现“爱心”和“责任”贯穿其中,是师德的核心内容。爱祖国、爱学生、爱岗敬业,教师的爱就是对学生的尊重、爱护和信任,是一种不要求回报的宽容、理解、包容、接受,不关乎学生身份高低、家庭贫富、成绩优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有以及人之幼”,如果教师能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学生,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关爱学生,那么体罚、变相体罚、侮辱、猥亵学生的事就不会发生。教书育人,使学生接受平等教育;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学有所成,这就是教师的神圣责任。认真学习和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高尚情操,以身作则、身正为范,确实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立德树人班主任论文 篇5

篇一:立德树人班主任论文

一、立德树人,言传身教

树木易,树人难。德育为先,把立德做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传道”的师者来说,必须树立现代德育理念,以尊重、理解、信任的强大精神力量,去感化学生、昭示学生、熏陶学生、诱导学生、影响学生。同时教师的言行也是构成对学生影响的最现实的因素之一,它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状况及其效果,而且影响着学生人格等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水平

(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师德是人梯,给求学的攀登者以无穷的帮助;师德是绿叶,衬托着千万朵桃李之花尽情地开放;师德是渡船,搭送着求知者驶向成功的彼岸;师德是彩虹,是驿站,是理想之火,生命之光。没有爱的德育是死亡了的德育,不能培养爱的德育,是失败的德育。爱是德育的生命线,是德育的润滑剂、催化剂,也是粘合剂。

(二)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教师的爱心、品行之美无疑会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但当你的“道”不够“精”、不够“深”的时候,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注意“教学相长”达到“学高为师”的水平。

(三)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不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是同样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是照亮别人,充实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四)热爱生活是师德的前提。

热爱生活是一切的前提,如果没有热爱生活之心,那其他皆无从谈起。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首先应该对生活充满热爱,才能热爱本职工作,继而才能热爱学生,同时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这样才可以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立德树人 与爱同行

有句谚语说得好:“决定你成就如何的不是你的能力,而是你的态度。”

(1)爱是教育的灵魂,教育是爱的事业。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爱学生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同时教师从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进而引发教师职业道德的升华。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有些教师认为,只要自己课讲得好,学生就能学得好,其实不然。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即只有学生在情感上比较亲近老师时,对老师传授的知识才会乐意接受。由此可见,教学是否成功,离不开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若教师不了解学生心理需要,不和学生进行情感沟通、不去倾听学生们的心声,而是一味指责,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影响双方的教学活动。只有把学生当做朋友,与其交心谈心,才能让他们接受你的教育,获得教育的成功。

(3)平等对待,不吝赞美。

童第周说过:“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一定能做到”!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的特长,都有闪光点,都可以取得成功。一个学生有不足,并不意味着他没有长处,教师要善于捕捉、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此长激彼短,争取迎头赶上。

(4)学会宽容,润物无声。

宽容是素质教育主体性的要求,宽容是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的要求。我们应该有宽容的胸怀,对待学生的个性发展,让青少年保持该年龄段的天性。做错事是人成长过程中不可逾越的现象,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可能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做错事或犯错误是人成长中走向成熟的阶梯。

总之,让我们每一位老师 “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去做平平凡凡的工作。” “眼睛向内,敬业奉献,提高素质,超越自我。” 用心去打造学生的明天,做一位立德树人、学生爱戴、家长尊敬、社会称道的好老师。

篇二:立德树人班主任论文

所谓立德,即树立德业,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所谓树人,即培养人才,出自,《管子·权修》。立德树人即指树立德业,以培养人才。

德育的重要性早在《论语》中已有提到:“行有余力,则以为文”。尹氏曰:“德性,本也。文艺,末也。穷其本末,知所先后,可以入德矣。”人的品德修养就是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体现出来的,而学生的日常生活更多地接触无非是家长与教师,由此教师在立德树人时担上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尤其是农村教师。

农村学校的学生家长很多都没有正确的教育方法,他们依然奉行“黄金棍下出好人”的老传统,他们中的大部分家长自己做着一套,却要求自己的子女做着另外一套,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教育方式很难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在农村,德育的重任自然而然也落在了教师的肩上。

作为班主任论教师又该如何立德树人,为孩子们做好榜样,使孩子们养成正确的三观,从而贡献社会呢?

第一,立德树人,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立德树人”不是教师的专属名词,亦不是教育行业的专属名词。是所有教育者都必须重视的思想与理念。只要是社会的人便是有资格作为教育者的。只有当引起全社会重视时,“立德树人”才可以长久地生存下去,才可以成为教育舞台的主角。

第二,必须具备奉献精神、敬业精神。

作为一名教师,首要即是具备奉献精神与敬业精神。我们必须将自己的教育工作当作事业来对待,把自己的事业融入于自己的爱好中,每一次的工作都会当作是一次精神的娱乐。当我们的教育工作成为我们的精神娱乐时,我们会便会无怨无悔地投入。当我们每一次面对学生,每一次面对家长,每一次面对社会,才会心无挂碍。

第三,具备独特的魅力素养。

其一,作为教师应该具备完善的人格魅力,这是整个教师素养的灵魂所在。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在不经意间感染他的学生,使其在耳濡目染培养完善独立的人格。农村学生不比城里学生,可以生活在一个素质相对较高的学习环境,他们大

部分跟着爷爷奶奶长大,接受着爷爷奶奶那一辈的思想,唯有靠老师来影响他们。人格魅力主要包括品德、才学、风度三方面。然而教师人格魅力的完善又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的实践与磨练练就,这对年轻教师来说是一种考验。

其二,个性魅力是德育的关键。独特的魅力是需要思考需要时间来培养,作为班主任论教师不但要拥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还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俗灵活的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切不可锋芒太露而使家长乡众对教师产生反感心理。

其三,教师的形象魅力极其重要。培根曾经说过:“良好的形象是一封‘介绍信’”,如果要自己的学生以自己作为学习的榜样,除了由内而外的人格魅力以外,还需要良好的形象气质,我能想象到,一群小学生是绝不喜欢自己的老师不修边幅的样子。一位老师不修边幅在大学校园里可以说是特立独行,然而在小学校园里可能就不叫特立独行了吧。单纯的小学生们也难以想象出一幅“邋遢”的样子怎么可以是自己的老师呢,家长也未可放心吧。

第四,立德树人需要践行,而非纸上谈兵。

教师要为学生做好榜样,更重要的是身教不是言传。空洞的说教一是小学生无法也无能力接受,二是作为班主任论生接触的事情少,如何塑造他们独立的人格,如何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都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问。无论你是班主任还是任课老师,无论你是文人学科的老师还是理科老师抑或是艺体类老师,都应将立德树人贯穿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始终如一的践行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切不可表里不一,孩子的洞察力是相当强的,不要以为他们不说,就代表他们不懂,也不要以为他们说了,就代表他们“傻”。

第五,“立德树人”是一个系统,不是教师的个人标签。

立德树人,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有用之才。单凭一线的教师是完全不够的,“立德树人”需要环境,需要一个完善的系统。我们的孩子成长在校园中,那么学校就应为“立德树人”做各方面努力,上至学校领导,下至学校职工,哪怕是校长、书记抑或是一位扫地的阿姨或是看门的叔叔,都应具备起码的品行,使孩子生活在一个素质较好的环境中。

做立德树人的班主任 篇6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今天,能站在这里与大家交流班主任工作心得,我感到非常荣幸。在将近2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没有轰轰烈烈的先进事迹,也没有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我只是一名平凡、普通的班主任。所以,我也只能讲一讲在班主任工作的这些日子里发生的小事,以及通过这些小事,我自己总结得出的一些小小心得。

爱为师德之本,无爱则无教育。植根于爱是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关键所在,教师必须真心诚意地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学生,在生活上更要关心热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受到学生们热爱的合格教师。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更要用一颗炽热的爱心与学生相处。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灵魂。

2、“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在老师面前,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日常工作管理中,学困生的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他们调皮,爱打逗,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及时完成。但是,成绩落后不等于能力差,调皮捣蛋不等于品质不好。在现实中,我们往往发现成绩落后的学生上蕴藏着丰富的创造力,调皮捣蛋的学生上也有许多闪光的道德品质。因此,教师应抓住时机,注意“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个小点,及时给予表扬,对

他们的每一点进步给予鼓励。都能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自信心。我班有个同学学习成绩总是倒数。通过细心地观察,我发现这位同学绘画特别好,常常得到美术老师的夸奖。我决定将我们班的板报交给他负责。并且在班会课上多次表扬他,同学们对他的工作也报以热烈的掌声。老师的鼓励,同学们的掌声,使他看到自身的长处,增强了迎头赶上的信心,终于告别了“倒数”。

3、“爱”学生,就要走进学生心里。让他们从内心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在我所教的班级中,有这样一位学生。父母离异,他受到了严重的精神创伤,从此一蹶不振,上课经常开小差,甚至打瞌睡,更令人痛心的是迷恋上了虚幻的手机游戏。面对这样的一个学生,我没有大声呵斥,而是细心地为其开导,多次做他的思想工作。用我微弱的爱,唤醒了他那颗因为缺乏父母的爱而干涸的心灵。现在,他的成绩稳步上升。看到学生们取得的优异成绩,我感到非常欣慰。

4、“爱”学生,也要从点滴做起。老师的一言一行,应该处处体现出老师的爱。如果我们班有人病了,我总是问寒问暖,到水给他喝,然后及时联系家长。学生离校时我总不忘叮嘱医生注意安全。这些举动大大拉近了我和学生的距离。通过这些小事我体会到,老师一句生病时的问候,离校时的一声叮咛,都会让学生铭记在心,表现出来的就是纪律更好了,学习更刻苦了,同学之间也更加团结了,总之,老师在点滴的小事中渗透自己的爱,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师爱是师德的灵魂。为师者应该热爱、关心、善待每一个孩子,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一个孩子的心门,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成为遗憾。

为师的根本——立德树人 篇7

一、应充分认识“以德修身, 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师德师风建设,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 社会普遍关注, 事关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 事关学生的健康成长, 事关教育改革发展的成败。一个教师教多少学生, 就关乎多少人的前程, 就涉及多少个家庭的幸福。培养一个孩子, 需要多少人、多少年的努力, 而毁掉一个孩子, 可能就是教师的一句话甚至是一个动作。因此, 教师的职业操守、教师的从教行为、教师的职业道德, 都备受家长和社会关注。

新形势下,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老百姓对子女接受优质教育要求越来越强烈, 优质教育资源供求不足的矛盾一时难以解决, 就会出现群众对教育工作关注度高、容忍度低的现象, 师德师风建设也不可避免地面临新挑战、新任务和新要求。当前, 一些影响师德形象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群众对此反映强烈。从我区每年的教育工作信访情况来看, 师德师风问题占到了整个信访总量的四分之一, 归纳起来, 在教师层面表现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言行不慎、举止不雅;学校层面表现为:重视不够、抓得不实、管理不严、查处不力。特别是有偿家教屡禁不止, 排挤差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 接受家长宴请、收受家长礼品礼金之风愈演愈烈, 借个人成见和怨气, 搞人身攻击, 谩骂言论充斥网络论坛。有些校长对教师的这些言行, 既不批评, 又不抵制, 害怕影响到学校形象, “投鼠忌器”的心理和“护短”行为严重助长了这股歪风邪气。这些现象虽然出现在极少数教师身上, 但玷污了学生心灵, 损害了教育形象, 败坏了社会风气, 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

目前看, 教育行风是一个极其敏感的社会问题, 是聚光灯下各行各业都在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 师德建设恰恰是行风建设的晴雨表、风向标, 要从源头上净化教育风气, 关键要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 只有解决了师德问题, 教育行风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得到好转。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自觉“立德树人”,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作为自身追求, 坚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要以师德师风模范为榜样,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做到内铸师魂、外塑师表, 努力使自己成为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 全面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

二、应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精神实质, 注重锤炼和弘扬爱生乐教的崇高品德

爱和责任是师德的灵魂,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教育涉及千家万户, 事关群众切身利益, 每个教师的师德、师风不只是个人问题, 而是行业形象和风气问题, 每个人都与教育事业荣辱与共, 息息相关。对那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随意变通、恶意规避等严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应发现一起, 严肃查处一起, 绝不姑息迁就。如, 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确实已成为危害教育形象和教育公平的“社会毒瘤”, 侵害教师队伍身心健康的“肉刺”。有违师德, 有悖常理。教师不得从事有偿补习活动, 这是一条不能碰触的“高压线”。不要认为讲师德就是一味片面地找教师的问题, 一味苛刻地要求教师, 讲师德是维护教师最起码的道德底线, 是对教师独立人格与尊严的培植与呵护, 是为了使教师活得更有尊严。2013年9月3日, 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 下一步, 教育部还将出台《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 明确教师不可触犯的师德红线, 对教师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记过、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 直至开除处分。我区已把开展中小学教师有偿家教专项治理工作列为区政府的重点工作, 治理在职教师有偿补习已上升为政府责任。教体局与各学校签订了责任书, 同时学校与学生家长签订了协议书, 和家长讲明白参加有偿辅导班、有偿家教的危害性。教体局通过电话随机调查、发放问卷、暗访等形式加大在职教师有偿办班、有偿家教的惩处力度, 出台了黄岛区严厉的禁止有偿家教、有偿办班的规定。

再如, 教师加重学生负担问题。教育部《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后的修改稿又即将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当前,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已不单单是一个低效教学问题, 已成为危及教育质量的社会性问题, 到了必须加大力度彻底治理的临界点。教育的目标是让人获得幸福, 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区教体局采取过硬的办法和措施, 全力遏止加重学生负担的行为。按照联系点制度要求和干部包学校包乡镇的工作职责, 对不落实、不遵守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相关规定的学校和教师, 进行暗访督办, 发现一起, 查处一起, 通报一起。哪个学校的教师被投诉并经查实, 当事教师和学校主要负责人均要问责, 联系点的干部要负连带责任。

三、应着眼教育创优提质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加强教师教育培训,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行为是思想的外在表现, 有什么样的价值坐标, 就会有什么样的立场和行动。教师的高度、广度、深度和厚度决定了课堂的高度、广度、深度和厚度, 只有有涵养的教师才能上出厚实的课, 有故事的教师才能上出有意思的课, 有品位的教师才能上出有品质的课。学校教学质量的竞争实际上就是教师专业水平的竞争。因此, 学校要为教师的成长尽可能地提供一切有利条件。作为教师来讲, 要自觉地苦练内功, 静下心来潜心研教。文凭只说明学历水平, 具不具备教师的资格, 还要看肯不肯下工夫在岗位上锻炼。现在知识创新与日俱增, 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 教师更应该与时俱进, 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加强学习, 开阔视野, 更新知识, 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 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精神实质, 始终用“爱与责任”去对待教育工作, 把工作当作一种享受, 保持健康乐观的态度, 以良好的人格魅力去感召学生, 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每位教师都要把爱与责任作为师德修养的内在要求, 对党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学生负责。坚持以学生为本, 把学生和家长赞不赞成、满不满意、拥不拥护、高不高兴作为衡量自身工作的重要标尺, 始终保持爱生乐教的崇高品德。

作为校长来讲, 更加要注重学习。学校发展的本质是文化的发展。校长要带头营造浓厚的校园学习氛围, 打造书香校园。在新的形势下, 不要做一切以分数为中心, 起早贪黑、机械重复、题海战术、死记硬背、不用太动脑, 只要肯吃苦肯流汗就能有好效果的生产队长型的校长, 这样既苦了自己、累了教师, 又害了学生。不要做忙关系、忙应酬的事务型校长, 认为只要学校环境改善了, 学校设施条件现代化了, 就会成为现代化优质学校了, 而不去想教育改革、教师专业发展。要用心去做一个主动创造、融汇各种教育力量、与时俱进的专家型校长。任何一所名校, 任何一个名校长, 都不会永远有绝对优势, 唯一持久的优势就是要保证自己能比别人学得更多、悟得更深、动得更快。我区教体局全力推进教育干部培训, 根据“双月一讲”安排, 定期邀请教育名家、名校长对全区教育干部进行培训, 同时把教育干部送到全国知名高校提高培训, 送到全国知名中小学进行“影子”培训。每学期, 我们都会要求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按照教体局“到一线、接地气、办实事”的要求, 深入到一个教研组或年级组全过程参与教研活动;每学期听课至少50节, 开学第一个月为领导班子成员随堂听课月;每学年至少精读三本教育专著, 向全体教师公布读书书目, 并做好读书笔记;每星期要进行一次的教育教学问题的探讨与解决, 并做好教育反思。教体局给每个学校的班子成员统一配发“教育干部教育教学反思笔记”。同时要求学校对中层干部也要提出类似的具体工作要求并具体考核。教体局机关科室到学校调研必须深入课堂听课。

四、应不断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努力改善教师工作生活条件

教育视野下的立德树人 篇8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231-0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当今社会,教育者应怎样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突出立德树人在不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使受教育者坚定理想信念,把自己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家庭教育是立德树人的起点

英国早期著名教育家洛克曾经尖锐地指出:“家庭教育与学校和社会教育必须保持一致,这是尽心竭力为祖国服务的每一个家庭都不可不尽的义务,谁若不具备这种思想,他便与家里饲养牲口没什么区别了。”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点,对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同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带来不同的效果。家庭教育重视的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人格的培养,凸显了家庭教育中立德树人的重要性。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思想观念冲击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家庭教育怎样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辩证统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共同完成承载的教育任务——立德树人,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1.立德树人,要树立科学的教子观

家长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更应该懂得如何科学的教育孩子,培养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在孩子成长的旅途上,要言传身教,配合好学校教育。改变传统的教子观,不要以分数来衡量孩子的前途和好坏,拿自家孩子与他家孩子相比,抹杀孩子的个性成长。家长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要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孩子,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早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更需要每一代人的努力。因此,家庭教育作为人生起点的教育尤为重要。家长非常有必要树立科学的教子观,立德树人,正如拿破仑所说,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有力量,一是剑,二是思想,而思想比剑更有力量。希望我们的家长深刻理解这句话所包含的深刻意义。

2.立德树人,要建立和谐的亲子观

构建和谐世界,需要各国的努力,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各个家庭的努力,实现“中国梦”,需要每个人的努力。而家庭作为国家的细胞,对国家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的成败对个体的影响重大,家庭教育的顺利实现需要建立和谐的亲子观。和谐的亲子观需要家长与孩子之间要建立平等、民主和信任的新型的家庭成员关系。在家庭问题与事件的处理中,充分尊重孩子的知情权、参与权、表决权,让孩子从小在民主的环境中成长,敢于表达心中所思所想,从小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培养家庭责任感。另外,父母要经常与孩子勤沟通,善交流,成为孩子们知心的朋友,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真正感受到家是温馨的港湾,父母是值得信赖的朋友。在建立和谐的亲子观中处处体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当今世界,每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儿童的教育应当主要在家庭中完成,父母缺乏教养,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家庭关系,他们的孩子就很难成为一个良好公民。”因此,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家庭教育是立德树人的起点。

二、学校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飞跃

学校教育是我们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黄金时期。学校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的任务,不仅为每个人找到了前进的方向,而且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风气。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创新的主体是人才,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的力量。学校教育不仅是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出具有高水平高技能的人才,而且更要在教育过程中突出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一个有道德、有纪律、有组织、有文化的人对待工作更有社会责任感,任何的利益、金钱诱惑都不会干扰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因为内心的纯净不允许有任何的肮脏,理想信念的坚定是他们成功的基础。

1.立德树人,要建立和谐的师生观

教学相长需要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尊重学生的人格,以一颗大爱知心来感化学生,包容学生,理解学生,鼓励学生,应积极主动的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另外,教师队伍建设应走群众路线。因为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教师的力量归根结底来自学生。教师只有“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才会真正听到学生的呼声,才能真切了解学生的现实状态,才会切身体察学生的喜怒哀乐,情系学生,急学生所急,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相信学生,给予他们肯定的目光,充分让他们张扬个性,彰显青春的活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以身作则,明确判断是非的标准。在学校教育中,建立和谐的师生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2.立德树人,要树立科学的教学观

在学校教育中,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引导学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人文关怀。对症下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尊重学生的个体性、主体性。教师不是狱警,学校更不是监狱。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今天,教师应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运用现代化的教育载体,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强化知识体系,除了传统的灌输教育方式外,更应注重引导式的学习,发散的思维方式,把学校的教育与社会现实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要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教育过程中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但是,若是学校的教育抹灭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教师与学生对立,教师以我为尊,不准质疑,不准反驳,诋毁学生,教师的失职将给学生带来巨大的伤害,给教育事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在学校系统化的教育中,我们更应该重视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因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正如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教师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学校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飞跃。

三、社会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延伸

社会教育是终生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具有深刻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社会教育的重要作用。而社会教育中最重要的依然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社会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延伸,我们必须把握好这一中心,全面提高公民的素质,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中国近代著名社会教育学家傅葆琛说:“社会教育就是社会的教育,社会化的教育,以社会为对象的教育,它必须努力于社会各分子的健全和整个社会的改造与进步。”社会教育相对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来讲内容更有广泛性和持续性的特点,对人的影响更为重要。而社会教育的核心思想就是要符合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社会教育发展的好更加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更加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1.立德树人,要树立科学的社会教育观

中国近代著名社会教育学家俞庆棠说:“教育等于toenlighten加toenliven。toenliven的意思是:开民智;toenlighten的意思是:做人的人生观。所以,教育的意义,不但开通民智,更须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乃做人之道也。”因此,立德树人,要树立科学的社会教育观,以德树人。社会教育的方式和途径有很多种,我们要树立科学的社会教育观,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达到最佳的效果。社会教育要重视价值观的培养,让人们有个良好的心态,使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中不迷失自我,正确的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要热爱自己的岗位,要有奉献精神。特别是刚刚毕业离开大学校园的学生们,在择业时比较迷茫,不知何去何从,发展没有定位,心态比较浮躁。这里有学生个人的原因,也有社会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教育就显得更为突出。社会教育要科学引导学生并教育学生处理好个人与自然,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让他们自信的面对生活,社会也要给予关注和支持。社会教育作为长期的教育,更要以党的十八大报告最新提出的相关教育理念,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步伐,有必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在大的环境中把握教育中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并在社会教育实践中认真贯彻实施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作为一个持久性的教育,社会教育更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做好相关工作,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2.立德树人,要建设多元的社会教育内容

社会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决定了社会教育内容的多样性。社会教育除了加强自律与他律,道德与法律之外,也更应该注重相关的社会实践,在社会的大课堂里,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社会教育的重要性,相关部门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对不的教育对象要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式,要亲近人民,走进人民,办人民满意的社会学堂。特别是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要更加重视他们的教育。要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去经受考验,体会生活,培养兴趣爱好,陶冶情操。另外,还应该加强青少年法制意识的培养。如今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问题依然存在,就是因为他们缺乏对法律知识的了解,遇事冲动不够冷静,这不仅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问题,社会教育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要通过舆论、媒体的作用加强普法宣传,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社会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而社会教育让人全面发展的同时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重要的是立德树人。

总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承载着不同的教育使命,但是它们教育的根本任务都是立德树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洛克.教育漫话[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上一篇:桂枝香,桂枝香赵功可,桂枝香的意思,桂枝香赏析下一篇:班团例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