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意义
我国当前的医疗状况大体为百分之八十的医疗资源集中在百分之二十的大城市,人们习惯平时看病都去大医院,导致大医院挂号难,排队时间长,专家号尤其紧缺,各种现象应运而生,比如,高价专家号,代挂号等现象此起彼伏。国家努力改变这种状况,出台了比如网上挂号,电话预约挂号,微信平台挂号等挂号方式,但看病难的现象依然存在。于是,国家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出“小病不出社区,大病才上医院”的口号。于是,我国新的城镇医疗卫生进行改革,主要表现为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疾病预防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基本医疗服务。由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以为居民提供低价、就近、方便、快捷的医疗卫生服务,从而吸引居民到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就医,分流常见病、轻微病病人,进而实现有限医疗资源的最大化合理配置,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让患者不再排队。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等的发展,新型技术手段逐步运用于国家医疗和卫生领域,可以有效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效率,优化医疗卫生服务流程,建立医疗信息在全国共享的机制和系统,实现医疗卫生体系信息化和网络化,让患者病情和诊治数据发挥最大的价值。就诊时,医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及类似病情的诊治方法,有助于医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更准确的了解病人,掌握病情。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提升医院市场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和方法。而社区医院接待的患者都是附近的社区居民,都是“熟客”,因此随着社区医院对病人治疗程度的加深,治疗次数的增多,病人的身体状况和病情信息都渐渐被医院获取,并且根据病人信息和医疗的专业知识、医生一系列临床经验进行判断和决策,决定对病人最适合的用药、治疗和疗养方案,有利于保证医疗的科学性、安全性、合理性和高质量性。有了社区医院综合管理系统,小的医院就能和大医院、权威医院进行信息交流,对病人的基本信息,身体状况信息和就医情况信息进行资源共享,这样大家可以实现合作医疗,节约检查成本和时间。且有助于加快医疗卫生体系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进程。另外,根据社区的特殊性,可以增加一些有关医疗常识、养生保健、康复训练等的培训课程,这样大家可以在网上通过系统选择适合自己时间的,且自己需要或感兴趣的课程,这些在解决和预防社区居民身体方面的问题,的有很大的改善就医问题。同时,医疗系统中医生的情况介绍,也让患者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找自己喜欢的医生,避免盲目挂号,或者不能掌握医生出诊时间,而白跑一趟。因此设计开发适合社区医院的综合管理系统,对发展我国的医疗事业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信息化技术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按照国外发展医院信息化的历程来看,我国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是医院信息管理系统阶段:中国从1970年开始,计算机在各行业包括卫生行业,第一次投入使用以来,主要的目标是简化工作,实现信息化管理,而信息化覆盖的目标就是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加快和简化财务清算以及其他行政管理工作。“简化管理”是这个时期的主旋律。在中国,规模较大的医疗卫生机构迄今为止,已基本实现科室管理信息化。部分中型卫生医疗机构正在建设医疗信息系统。
其次是临床医疗信息管理系统阶段:这几年来,包括影响归档以及通讯系统PACS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医疗系统中,电子病历悄然兴起。于是,由原来的“简化管理”为目的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逐渐演变为以医疗为目的,医疗信息化此时成为医院信息化的核心和重点。其建设不再单单限于行政管理的信息化,还有对医院医治过程当中所包括的所有资料实现信息化,并用作其他方面。当前部分大型医院正在构建临床医疗信息系统,进度缓慢。而社区医院在这方面的发展基本属于空缺。
在社区医疗的信息化过程里,吉林省相对起步较早,吉林省长春市政府投资一千多万,开发了一套系统,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的信息管理系统,在2008的一月,长春市的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启用,对长春市居民的体质健康实施了动态管理,加强了对长春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量化考核,更加规范了该市的社区公共卫生管理。
国外在开发医疗信息系统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现,他们的系统功能齐全,能够快速而方便地收集到各种来医院就诊病人的资料以供医疗过程中使用,而且可以在线共享这些资料和信息,以便进行数据的调研和发现。比如,在新西兰,全国医院信息系统中的数据都可以通用。医生下达处方,随便一个附近的诊所,药店,都可以看到你可以购买的药品,或者和医院预定好的药品,在任何一个药店都可以拿到。同时,你做的检查结果,直接发送到你的档案里,医生看到后,随后给你下达处方,你直接到预约好的药店拿药,不用跑很多次,拿结果,找医生。这也避免了医院人多的麻烦。其实在国内,可能更多的时候,大家除了挂号看病,是在排队等待医生看检查结果,导致医生工作量增加,下不了班,也感觉医院到处人满为患。
我国社区医疗卫生信息体系正在处于建设当中,再加上中国国情现状,全面信息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优化社区医疗工作流程,提高社区医院工作效率,需要一个完备的系统。综合以上情况,拟开发一个适合我国社区医疗状况的系统。
3 系统的研究目的及实现方法
基于上述社区医院的调查研究分析,就当前社区医疗系统开发现状,开发一个适合我国社区医院管理的医疗系统。该系统应该具有的功能是社区日常居民的健康管理,包括对每个人定期所做健康体检进行记录,并针对每一次的体检做相应的饮食或锻炼计划,以及安排一些健康讲座,和恢复训练课程,从而使社区居民可以更好的健康生活。同时,还应该包含医院就诊的一般过程。如果是一个小型的社区医院,人数不多,这个功能显得无关紧要,但对于一个人数比较多的社区医院来说,这个功能就十分的必要。因为当患者人数较多的话,每个人去就诊的时间会重叠,从而导致医院挂号、就诊出现拥挤,压力增大,所以该功能便是让患者清楚地知道,具体哪天就诊的人数较多,哪天自己选择的专家坐诊,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自己的就诊时间。这样便可以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然后便是一些就诊流程功能的设计,其实这些流程功能在一些大医院基本得以实现,所以开发过程并不复杂。其目的就是就诊流程简化,并且将每一个业务操作中产生的数据详细的记录下来,以便后期进行参考。最终开发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可以解决社区居民实际就医需求、提升社区居民健康生活的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开发过程中,采用Java语言进行开发,并严格按照MVC模式进行设计。其中JSP页面负责接受与显示数据,实体类进行数据封装,Action类配合struts.xml文件进行控制跳转,然后创建Business包存放业务逻辑类,进行实际的与数据库进行交互。系统采用B/S模式,部署在Tomcat服务器,数据库软件选择My SQL。
4 业务流程分析
社区医院综合管理系统,通过上面的分析,从实现的业务上,进行划分,可以分为管理工作和医疗工作两部分。医疗工作,目前相对比较成熟,本系统重点研究的是符合社区特点的管理工作。管理工作除了医院内部人员管理以外,社区居民的健康管理是重要部分。在社区居民健康管理方面,可以由社区管理组织派出相关人员配合医院的工作人员进行,对居民进行实际走访和健康普查,并建立每个人的健康档案,放入系统当中。随后为每一个居民发放系统登录密码,居民进入网页,可以查看医生出诊时间,了解各种健康讲座和活动,进而安排自己的时间就诊或参与活动。
5 结束语
笔者认为,社区医疗系统的开发,对发展社区医疗水平,改善居民就医现状,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一种值得探索、尝试和推广的医疗平台。
摘要: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社会的进步,健康成为大家关注的主题,2016年更是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而传统意义的医院服务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了。此时信息技术的发展,适应了时代的需求,开发一款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将大大提高医院的管理和服务的质量与效率,体现了高科技特色,而且进一步提高了医院的竞争力。该文基于此出发点,根据社区医院的实际需求和就医状况提出设计思路,以及相关的解决方案,之后设计出一套适合当前社区医院的综合管理系统。
关键词:医疗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技术,社区
参考文献
[1]张孟泰.社区医院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6).
[2]杨芝华.中小型医院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4.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数据库Browser/Web Server
0 引言
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涉及学生管理的多个方面,主要包括院系管理、班级管理、学生管理以及成绩管理等方面,该系统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满足了学生信息浏览、查询、管理的需要,系统管理者或教师可以通过系统完成一系列操作,如学生信息的录入、变更、删除等,该系统还具有学生成绩查询功能,学生可以在系统中查询自己各项课程的成绩,并对授课教师作出评价,实现了教学的双向互动。
1 系统可行性分析
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逐步发展成熟,基于web的数据库技术也发展到了一个非常成熟的阶段。同时ASP、PHP、Java等语言在应用方面也有了越来越强大的功能,还有人们常用的.net技术,在网络技术的发展应用中也发挥了其强势作用。因此,基于网络具有交互性特点的学生管理系统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
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采用B/S结构数据库,有效地提升了系统访问的安全度,同时它还删去了一些不必要的环节和流程,使用更为高效便捷。另外,该系统使用自动化程序控制格式,提高了操作的准确度。
该系统主要应用了ASP、Access、SQL Server以及HTML技术等,信息化程度较高。在使用时,ASP主要在系统终端运行,将结果通过html网页的形式发送至用户浏览器,安全性高,可以在32位版本的Windows平台运行。
2 系统功能分析
本系统功能主要是针对高等职业院校每年新生入学报到、毕业生离校实习、中途学生转入转出等进行合理的掌握管理学生的各项信息,本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以下四个管理模块,即学生信息管理:主要包括学生专业、学号、学制、家庭住址等基本信息的管理;学生成绩管理:在使用学生成绩管理模块前请先进入学生信息管理模块录入相关信息;考试管理:普通用户不能进入;用户管理:只有管理员才能使用,普通用户不能进入。
3 系统结构设计
在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中,数据库建设居主导地位,直接决定着系统建设的质量。因此,为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效率和质量,系统管理人员应该积极完善学生管理数据库资料,不断提升系统的数据存储能力和系统计算能力,以提高系统的管理效率和质量。本系统的结构流程框架如图所示:
■
4 系统数据流程图
系统数据流程图是一种常见的使用范围极广的结构化分析工具,它从系统数据加工和传递的角度出发,研究和分析了系统内部数据资料的流动情况,并采用图形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其更为形象直观。一般地,系统和设计人员习惯用数据流来描述和分析系统数据的流动情况,而加工则表示对整个系统数据搜集、整理、加工、处理的整个过程,它具有极强的指向性,清晰地展示了系统数据处理的最终目的和方向。系统存储在整个数据流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存储才实现了系统数据的保管和保存。其中,在数据存储中,最终指向数据存储的数据流被称作写数据,而从中引出的数据流则被称作读数据,双向流动的数据流为修改数据。系统数据的起点和终点在图中仅以符号的形式展现。
5 系统数据库需求分析
对高职院校而言,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用户的主要需求表现在学生信息的浏览、查询、管理、保存等方面。因此,系统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完善系统功能,特别是信息的输出和输入功能。根据上述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流程图分析,可以将以下数据项和数据结构作为学生信息的主要管理内容:
学生管理:姓名、性别、民族、籍贯、政治面貌、专业、班级、学号、入学时间、家庭住址;
考试管理:记录号、考试项目名称、对应表名、科目;
成绩管理:记录号、科目、姓名学号;
用户管理:记录号、用户名、密码、等级、安全管理。
实体——关系模型是系统管理中一种数据库结构和功能设计的常用方法,它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了结构内部各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使系统设计更为高效便捷。其中,模型中的矩形代表了各个实体,而菱形则代表了各构成元素间的关联性。其中,各关联性可以通过M:M或1:1来表示,而圆形则是各构成元素属性的代表,本系统的E-R图如下:
■
6 系统安装与使用的具体步骤
本文仅以Windows 2003为例,详细说明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的具体步骤:
打开“控制面板”,双击“添加/删除程序”一项,然后点击“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一项,再选择程序安装,待安装结束后,双击“计算机管理”一项,再从“服务和应用程序”任务栏中找到“Internet信息服务”一项,打开后再右击“默认Web站点”,选择“新建/虚拟目录”,并将其名称设定为“asp”;接下来先选择一个具体的位置,再将文件夹也命名为asp;并按照系统指示进行依次操作。在进行系统的主目录设置时,先将ITS服务器打开,右击Web站点,点击“属性”,选择系统目录,在选择文档标签时,选择index.asp。设置完成后,还要安装SQL Server 2000,还原原来数据库,再设置新的登录名和密码,规定其登录名为“cxj”,而将服务器角色规定为“SystemAdministrators”。在一切完成之后,即可输入网址 “http://localhost/,然后链接至index.asp。
参考文献:
[1]胡华.浅谈高职信息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10(33).
[2]李琳.高职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2(14).
[3]毕晓彬.基于ASP.NET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信息,2011(14).
endprint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办学经验的不断丰富,学校的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与学生相关的信息数据也呈几何数趋势增加,这就给学生信息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本文就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并提出了设计和开发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想。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数据库Browser/Web Server
0 引言
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涉及学生管理的多个方面,主要包括院系管理、班级管理、学生管理以及成绩管理等方面,该系统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满足了学生信息浏览、查询、管理的需要,系统管理者或教师可以通过系统完成一系列操作,如学生信息的录入、变更、删除等,该系统还具有学生成绩查询功能,学生可以在系统中查询自己各项课程的成绩,并对授课教师作出评价,实现了教学的双向互动。
1 系统可行性分析
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逐步发展成熟,基于web的数据库技术也发展到了一个非常成熟的阶段。同时ASP、PHP、Java等语言在应用方面也有了越来越强大的功能,还有人们常用的.net技术,在网络技术的发展应用中也发挥了其强势作用。因此,基于网络具有交互性特点的学生管理系统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
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采用B/S结构数据库,有效地提升了系统访问的安全度,同时它还删去了一些不必要的环节和流程,使用更为高效便捷。另外,该系统使用自动化程序控制格式,提高了操作的准确度。
该系统主要应用了ASP、Access、SQL Server以及HTML技术等,信息化程度较高。在使用时,ASP主要在系统终端运行,将结果通过html网页的形式发送至用户浏览器,安全性高,可以在32位版本的Windows平台运行。
2 系统功能分析
本系统功能主要是针对高等职业院校每年新生入学报到、毕业生离校实习、中途学生转入转出等进行合理的掌握管理学生的各项信息,本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以下四个管理模块,即学生信息管理:主要包括学生专业、学号、学制、家庭住址等基本信息的管理;学生成绩管理:在使用学生成绩管理模块前请先进入学生信息管理模块录入相关信息;考试管理:普通用户不能进入;用户管理:只有管理员才能使用,普通用户不能进入。
3 系统结构设计
在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中,数据库建设居主导地位,直接决定着系统建设的质量。因此,为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效率和质量,系统管理人员应该积极完善学生管理数据库资料,不断提升系统的数据存储能力和系统计算能力,以提高系统的管理效率和质量。本系统的结构流程框架如图所示:
■
4 系统数据流程图
系统数据流程图是一种常见的使用范围极广的结构化分析工具,它从系统数据加工和传递的角度出发,研究和分析了系统内部数据资料的流动情况,并采用图形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其更为形象直观。一般地,系统和设计人员习惯用数据流来描述和分析系统数据的流动情况,而加工则表示对整个系统数据搜集、整理、加工、处理的整个过程,它具有极强的指向性,清晰地展示了系统数据处理的最终目的和方向。系统存储在整个数据流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存储才实现了系统数据的保管和保存。其中,在数据存储中,最终指向数据存储的数据流被称作写数据,而从中引出的数据流则被称作读数据,双向流动的数据流为修改数据。系统数据的起点和终点在图中仅以符号的形式展现。
5 系统数据库需求分析
对高职院校而言,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用户的主要需求表现在学生信息的浏览、查询、管理、保存等方面。因此,系统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完善系统功能,特别是信息的输出和输入功能。根据上述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流程图分析,可以将以下数据项和数据结构作为学生信息的主要管理内容:
学生管理:姓名、性别、民族、籍贯、政治面貌、专业、班级、学号、入学时间、家庭住址;
考试管理:记录号、考试项目名称、对应表名、科目;
成绩管理:记录号、科目、姓名学号;
用户管理:记录号、用户名、密码、等级、安全管理。
实体——关系模型是系统管理中一种数据库结构和功能设计的常用方法,它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了结构内部各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使系统设计更为高效便捷。其中,模型中的矩形代表了各个实体,而菱形则代表了各构成元素间的关联性。其中,各关联性可以通过M:M或1:1来表示,而圆形则是各构成元素属性的代表,本系统的E-R图如下:
■
6 系统安装与使用的具体步骤
本文仅以Windows 2003为例,详细说明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的具体步骤:
打开“控制面板”,双击“添加/删除程序”一项,然后点击“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一项,再选择程序安装,待安装结束后,双击“计算机管理”一项,再从“服务和应用程序”任务栏中找到“Internet信息服务”一项,打开后再右击“默认Web站点”,选择“新建/虚拟目录”,并将其名称设定为“asp”;接下来先选择一个具体的位置,再将文件夹也命名为asp;并按照系统指示进行依次操作。在进行系统的主目录设置时,先将ITS服务器打开,右击Web站点,点击“属性”,选择系统目录,在选择文档标签时,选择index.asp。设置完成后,还要安装SQL Server 2000,还原原来数据库,再设置新的登录名和密码,规定其登录名为“cxj”,而将服务器角色规定为“SystemAdministrators”。在一切完成之后,即可输入网址 “http://localhost/,然后链接至index.asp。
参考文献:
[1]胡华.浅谈高职信息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10(33).
[2]李琳.高职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2(14).
[3]毕晓彬.基于ASP.NET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信息,2011(14).
endprint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办学经验的不断丰富,学校的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与学生相关的信息数据也呈几何数趋势增加,这就给学生信息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本文就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并提出了设计和开发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想。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数据库Browser/Web Server
0 引言
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涉及学生管理的多个方面,主要包括院系管理、班级管理、学生管理以及成绩管理等方面,该系统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满足了学生信息浏览、查询、管理的需要,系统管理者或教师可以通过系统完成一系列操作,如学生信息的录入、变更、删除等,该系统还具有学生成绩查询功能,学生可以在系统中查询自己各项课程的成绩,并对授课教师作出评价,实现了教学的双向互动。
1 系统可行性分析
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逐步发展成熟,基于web的数据库技术也发展到了一个非常成熟的阶段。同时ASP、PHP、Java等语言在应用方面也有了越来越强大的功能,还有人们常用的.net技术,在网络技术的发展应用中也发挥了其强势作用。因此,基于网络具有交互性特点的学生管理系统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
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采用B/S结构数据库,有效地提升了系统访问的安全度,同时它还删去了一些不必要的环节和流程,使用更为高效便捷。另外,该系统使用自动化程序控制格式,提高了操作的准确度。
该系统主要应用了ASP、Access、SQL Server以及HTML技术等,信息化程度较高。在使用时,ASP主要在系统终端运行,将结果通过html网页的形式发送至用户浏览器,安全性高,可以在32位版本的Windows平台运行。
2 系统功能分析
本系统功能主要是针对高等职业院校每年新生入学报到、毕业生离校实习、中途学生转入转出等进行合理的掌握管理学生的各项信息,本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以下四个管理模块,即学生信息管理:主要包括学生专业、学号、学制、家庭住址等基本信息的管理;学生成绩管理:在使用学生成绩管理模块前请先进入学生信息管理模块录入相关信息;考试管理:普通用户不能进入;用户管理:只有管理员才能使用,普通用户不能进入。
3 系统结构设计
在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中,数据库建设居主导地位,直接决定着系统建设的质量。因此,为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效率和质量,系统管理人员应该积极完善学生管理数据库资料,不断提升系统的数据存储能力和系统计算能力,以提高系统的管理效率和质量。本系统的结构流程框架如图所示:
■
4 系统数据流程图
系统数据流程图是一种常见的使用范围极广的结构化分析工具,它从系统数据加工和传递的角度出发,研究和分析了系统内部数据资料的流动情况,并采用图形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其更为形象直观。一般地,系统和设计人员习惯用数据流来描述和分析系统数据的流动情况,而加工则表示对整个系统数据搜集、整理、加工、处理的整个过程,它具有极强的指向性,清晰地展示了系统数据处理的最终目的和方向。系统存储在整个数据流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存储才实现了系统数据的保管和保存。其中,在数据存储中,最终指向数据存储的数据流被称作写数据,而从中引出的数据流则被称作读数据,双向流动的数据流为修改数据。系统数据的起点和终点在图中仅以符号的形式展现。
5 系统数据库需求分析
对高职院校而言,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用户的主要需求表现在学生信息的浏览、查询、管理、保存等方面。因此,系统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完善系统功能,特别是信息的输出和输入功能。根据上述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流程图分析,可以将以下数据项和数据结构作为学生信息的主要管理内容:
学生管理:姓名、性别、民族、籍贯、政治面貌、专业、班级、学号、入学时间、家庭住址;
考试管理:记录号、考试项目名称、对应表名、科目;
成绩管理:记录号、科目、姓名学号;
用户管理:记录号、用户名、密码、等级、安全管理。
实体——关系模型是系统管理中一种数据库结构和功能设计的常用方法,它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了结构内部各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使系统设计更为高效便捷。其中,模型中的矩形代表了各个实体,而菱形则代表了各构成元素间的关联性。其中,各关联性可以通过M:M或1:1来表示,而圆形则是各构成元素属性的代表,本系统的E-R图如下:
■
6 系统安装与使用的具体步骤
本文仅以Windows 2003为例,详细说明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的具体步骤:
打开“控制面板”,双击“添加/删除程序”一项,然后点击“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一项,再选择程序安装,待安装结束后,双击“计算机管理”一项,再从“服务和应用程序”任务栏中找到“Internet信息服务”一项,打开后再右击“默认Web站点”,选择“新建/虚拟目录”,并将其名称设定为“asp”;接下来先选择一个具体的位置,再将文件夹也命名为asp;并按照系统指示进行依次操作。在进行系统的主目录设置时,先将ITS服务器打开,右击Web站点,点击“属性”,选择系统目录,在选择文档标签时,选择index.asp。设置完成后,还要安装SQL Server 2000,还原原来数据库,再设置新的登录名和密码,规定其登录名为“cxj”,而将服务器角色规定为“SystemAdministrators”。在一切完成之后,即可输入网址 “http://localhost/,然后链接至index.asp。
参考文献:
[1]胡华.浅谈高职信息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10(33).
[2]李琳.高职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2(14).
[3]毕晓彬.基于ASP.NET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信息,2011(14).
教学和教学管理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信息化是学校管理现代化的核心部分。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既具有现实性,又带有超前性、开拓性的课题,对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实现对学生和社会的优质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教学管理是管理者依据一定的教学思想,遵循教学规律和管理规律,对教学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运用信息管理理论与信息管理方法,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技术,充分考虑教育教学的内外因素,组织和配置教学信息资源,开发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信息化教学管理的过程。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是教学管理方法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能引发出对现行教育观念、教学环境、教学体系、教学信息呈现方式、教学组织与管理形式、教学方法等的深刻变革。
二、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实现教学管理的优质高效。教学管理信息化与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相比,在信息获取、加工、反馈、互动、交流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充分提升教学管理的整体水平,创设教学管理的优良环境,使各种教学管理资源、教学管理要素和教学管理环节,经过组合、重构、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成传统的以人事管理为中心的教学管理结构转变为以信息的传输和共享为中心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实现管理过程优质高效的目的。2.促进教学管理的公开化和民主化。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在促进教学管理方法、手段改革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学管理思想和理论的创新,给教学管理改革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促使教育教学管理形成数字化、开放化、民主化的学校教学管理新格局。通过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在互联网上向社会、家长、教职员工和学生发布信息,实现“校务公开”,让家长和学生充分了解学校的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情况,改变过去那种封闭、僵化的管理模式,促使公众参与和监督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
3.为教育决策者提供准确及时的管理信息。教学决策来自于对教学信息的及时、准确的掌握,教学管理信息化可以随时随地为学校领导提供教学方面的各种信息,也便于学校的各项决策能及时发布和执行。
4.实现教学信息资源共享及信息互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建成,能促使教学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分散操作模式的形成,使日常教学管理、考试、作业批改和班级管理等向数字化、无纸化、智能化和互动化的方向发展,改变了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下信息数据层层传达及教学资料手工存储的模式。体现了信息的时效性和交流性,节省了大量的管理上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为历史数据的储存、查询及使用提供方便。
三、目前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理念滞后。目前,许多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对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和重要性认识不清,在教学管理上,习惯于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习惯于运用传统的手工方式进行信息收集、管理、反馈和交流;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没有到位,教学管理队伍的素质偏低;在管理内容上,没有从教学工作的各环节出发统筹兼顾;在建设投入上重硬件,轻软件。这些认识上的不足,容易导致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被动和滞后。同时,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对学校的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必然会引起管理组织结构的重构及优化,也会涉及学校领导及各个部门的职责变化,这就需要管理层转变教育管理理念,全盘考虑,充分协调,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投入不足。教学管理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计算机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系统及信息资源等软件建设。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初期资金投入较大,需要一定的经费保障。但目前许多学校的办学经费比较紧张,无法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做较大的经费投入,硬件和软件建设都不太符合要求,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流于形式,严重制约了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3.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技术含量不高。许多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较慢,技术含量不高,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信息化管理仅局限于学校财务管理和成绩管理,其他大量的教学管理工作,包括教学、考试、办公等方面仍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多媒体网络技术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学校教学管理效率低,管理手段跟不上教学发展的需要。
4.教学管理人员信息素养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要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教学管理人员不断学习、掌握新的信息技术,适应教学管理信息化的需要。目前,部分学校的管理人员,甚至包括学校领导的信息管理能力不足,管理理念和行为跟不上教学发展的需要,教学管理人员的日常管理依然停留在简单的文字操作和报表处理上,对信息收集、处理、反馈、联系和发布等工作仍沿用手工为主的传统管理方式,网络技术和智能技术不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普遍的应用,教学管理队伍的信息素质建设迫在眉睫。
5.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信息安全隐患。教育管理信息化在给学校教学管理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由于教学管理系统的开放性和透明性,给有意攻击网络系统安全的人增加了攻击的机会。管理系统的及时、快捷、共享是信息化的一大优点,但也是网络安全的漏洞,就目前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的使用情况看,学校教学管理系统遭受人为破坏和黑客攻击的现象比较普遍,给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甚至有的学校由于教学管理系统的安全性问题干脆放弃使用信息化管理方式,而继续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值得重视。
四、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1.更新观念规范管理制度。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树立现代化的教学管理观,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采用全新的管理理念、思维方式、服务习惯和指导原则。要根据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制定规范、严密、适应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要对传统的教学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手段进行客观分析和取舍,充分吸收国内外教学管理改革和实践经验,探索与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相适应的信息化教学管理新途径。2.开发适合本校特点的教学管理信息处理系统。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涉及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两方面的建设问题,是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两大要素的有机结合。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教学管理适应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信息网络技术广泛渗透到教学管理全过程的必然产物。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先进、可靠、完善的技术平台,为实现教学管理的网络化和信息处理的智能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在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开发过程中,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是核心内容,必须充分考虑。教学管理信息资源各校不完全相同,但主要包括专业信息、课程信息、学生信息、教师信息、实践实训信息、教学档案信息、教材信息等。教学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必须切合教学管理的实际需求,开发的方式可以采取多校联合共同开发,或引进专门从事教学管理系统研究开发的公司按学校的要求开发系统。这样可以开发统一的信息管理数据库平台,供本地学校共享,以减少重复建设和浪费,提升教学管理系统的通用性和系统的安全性。
3.切实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和信息管理能力是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关键,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有管理经验和创新能力,熟练掌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使用和维护技能,具备对教学管理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处理能力。具体来说,信息化教学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两种能力。一是发布、获取、评价、存储、筛选信息的能力。因为随着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施,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的提取、反馈越来越频繁,这就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和对信息快速处理的能力,能从大量的信息中发觉、判断、提取与教学管理工作相关的信息,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二是能了解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操作流程,还要具备计算机的维护能力和较强的信息安全意识。
摘要: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的特殊性、周期性和长期性,使其信息量非常庞大。信息管理是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现有的管理方式效率很低。为了高效、准确地管理监测信息,及时分析预报地铁隧道结构的稳定状况,本文结合南京地铁运营期隧道结构变形监测实例,开发了一套具有变形监测资料存储、预处理、管理分析、可视化分析、预测预报及限值预警等功能的信息管理系统,保证了准确及时快速的数据处理和信息反馈,具有良好的运用和推广前景。
关键词 地铁隧道 变形监测 信息管理系统 引 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兴建地铁工程。地铁隧道建造在地质复杂、道路狭窄、地下管线密集、交通繁忙的闹市中心,其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无论在施工期还是在运营期都要对其结构进行变形监测,以确保主体结构和周边环境安全。
地铁隧道是一狭长的线状地下建构筑物,监测点数量比较大,其周期性和长期性,使数据量非常庞大。面对这些繁杂而又庞大的数据能否管理利用好,关系到监测隧道结构变形和预测预报结构变形工作能否实现和实现的质量。为此,如何有效地管理原始信息,并进行相应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多数监测信息的管理和应用存在不直观、不及时、自动化程度较低等缺点,根据地铁隧道结构自身特点研制一套高效率的、使用方便的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是必要的,它与变形监测一样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和科学意义。系统设计思想
以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信息为管理对象,根据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监测数据处理分析技术、数据库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实现对地铁隧道结构变形信息的存储、预处理、管理分析、可视化分析监测信息、预测预报及限值预警,为结构分析提供数据资源,以及时反馈地铁隧道结构安全状况,使安全监测管理人员更为方便和高效的管理监测信息,为确保地铁隧道结构的安全运行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数据管理系统主要应满足如下要求: 1.1 提高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数据处理分析与
管理的科学化和自动化水平,满足辅助决策需求 1.2 构建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信息管理基础平台
1.3 为后期自动化监测的开展及安全监测专家系统的建立提供基础。3 系统功能
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包括文档管理、数据预处理、数据库管理、监测数据分析、信息预警预报和系统管理六大模块,内容不仅涵盖了相关技术规范的所有要求,而且具有地铁隧道自身的特点,全面、标准、专业,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3.1 文档管理模块 3.1.1 变形监测资料 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根据地铁隧道结构设计、国家相关规范和类似工程的变形监测以及当前地铁所处阶段来确定,主要内容包括[3]:垂直位移监测(区间隧道沉降监测和隧道与地下车站沉降差异监测);水平位移监测(区间隧道水平位移监测和隧道相对地下车站水平位移监测);隧道断面收敛变形监测等。
对于不同的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项目内容,所用监测方法和仪器也不相同。通常,对于隧道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监测,可通过大地测量或者自动化测量的方法利用精密水准仪、精密全站仪或智能全站仪进行;而对于隧道断面收敛变形监测,则要通过物理量测的方法利用收敛仪(计)进行。
变形监测资料包括历次变形监测的原始数据,监测报告及鉴定报告等。3.1.2 工程概况资料
工程概况资料主要有工程概况、工程特性参数、重要技术资料和安全监测系统档案等。
(1)工程概况:包括地铁地理位置,车站布置,沿线主要建筑物概况,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结构特性、施工情况等。(2)重要技术资料:主要结构设计文件、图纸,运行设计报告,竣工验收报告,隧道加固改建或观测更新改造专题报告,重要工程图形和图像。(3)变形监测系统档案:主要包括监测仪器运行、维护和历次检查、鉴定记录及报告。
(4)其他资料:主要包括水文、气象和地震资料等。3.1.3 巡检资料
包括对隧道结构的各个部位和断面的渗漏、变形和裂缝等的日常巡查记录表,隧道安全情况和隧道重大事故报告等。3.2 数据预处理模块
通过不同的方式导入原始监测资料,并对其进行粗差检验,若有粗差则提示警告,以便查找原因返工重测,然后再进行初步处理分析。对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的稳定性进行检验,不同的稳定性检验结果决定平差方法的选取。最后对所得监测结果进行整理,存储至相关数据库。3.2.1 数据导入
目前嵌入式操作系统发展特别迅速,根据监测手段和方式不同,用户可以通过系统的接口程序实现系统和观测电子手簿直接相连,自动导入或手工导入。3.2.2 粗差检验
依据相关规范规程应用相应检验粗差的方法对其进行检验,若有粗差则给出提示警告和可能原因,以便查找原因返工重测;若没有粗差则提示检验通过,可进行下一步处理计算。3.2.3 稳定性检验
通过对监测资料的计算分析,应用统计方法(F检验和t检验)对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的稳定性状况进行分析,为平差计算采用何种平差方法提供依据。3.2.4平差计算
根据基准点及工作基点稳定性检验结果,对变形监测网相应的选用经典平差、拟稳平差或自由网平差;如果监测资料(如隧道收敛变形监测资料等)无需平差计算的则直接进行相关成果计算。
3.2.5 资料整理入库
根据前述各部分处理计算所得结果,对所得监测成果以及检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存储入库。此外,可根据需要对相关监测属性信息进行相关编辑、修改,然后再整理入库。3.3 数据库管理模块
对数据库相关数据进行查询、添加录入、修改和删除,同时可根据需要进行数据报表生成输出。3.3.1 数据查询
根据不同监测项目特点,采用不同的查询方式对测点的属性信息和监测成果进行条件查询和遍历查询,并可根据需要将查询结果以不同的方式输出。3.3.2 数据录入添加
根据实际需要对测点属性数据和监测单位所提供的直接成果数据进行录入添加,同时可对属性数据信息进行编辑、修改添加。3.3.3 数据修改
考虑到操作的规范性,系统只允许对监测点属性进行修改。通过查询所要修改的监测点,对其属性信息进行修改,同时可以动态显示数据库中的监测点属性信息,方便用户及时看到修改结果。3.3.4 数据删除
与数据修改功能相似,通过对数据信息查询后再进行删除,删除前须经确认,然后才能操作,确保准确无误。
3.3.5 报表生成
可根据用户需要,查询相关监测信息,然后以相关的报表形式输出监测信息。3.4 监测数据分析模块
通过应用不同的数据分析方法和方式对各种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分析过程和方式采用表格和曲线图形方式进行。
3.4.1 监测点稳定性分析
应用相关稳定性分析方法及指标,结合监测现场实际,对不同类型监测点稳定性进行分析评判。3.4.2 可视化分析
针对监测信息反馈分析的需要,提供可视化的变形监测图形报表,辅助测点稳定性分析评判,以便使用者更直观具体地了解隧道结构整体变形趋势。
以南京地铁西延线垂直位移监测为例,除提供每期沉降量曲线图、沉降速率曲线图、挠度曲线图、相对挠度曲线图外,还可提供任意两期累积沉降量、累积沉降速率、挠度及相对挠度的对比曲线图。3.5 信息预警预报模块
仅仅将监测的信息录入系统中是不够的,还要根据稳定性分析以及前n期的监测成果模拟监测点的变形曲线,并结合相关资料预报今后的变化趋势。由于影响变形体的因素错综复杂,考虑到系统的通用性,模块提供了回归分析、灰色系统、kalman滤波等传统的模型供选择。
根据系统给出的限值进行预警,提供相关区间段的工程图纸及地质、水文气象资料,便于隧道结构变形情况的进一步分析。3.6 系统管理模块
为保证系统的安全,系统运行和数据操作过程中都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必须对系统进行有效的管理,这主要是指对系统用户的管理及日常使用日志的管理。3.6.1 系统用户管理
为保证监测信息的完整性、正确性和安全性,必须对系统的用户进行有效的管理。用户登录系统的过程必须在系统日志中进行登记,包括用户名、登录时间、对系统的操作过程以及在系统中滞留的时间等。系统管理员定期将系统的用户使用情况向主管领导汇报。在征得主管领导的同意后,系统管理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添加用户或提升、降低某些用户的用户使用级别,必要时可以禁止某些用户的使用权力。系统用户管理包括系统用户登录管理和用户权限管理两个部分。3.6.2 系统日志及安全管理
本系统为系统管理员提供系统日志的检查和备份功能,使系统管理员通过对系统日志的查看了解系统的使用情况以及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及时地处理系统存在的隐患,保证系统的高效运行。3.6.3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
为了保证管理系统或计算机系统经灾难性毁坏后,能正常恢复运行,必须进行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系统采用自动备份与人工备份结合的方式,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4 结 语
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信息管理系统采用C/S结构设计,各功能模块间具有相对地独立性,便于进行功能扩充,为后期自动化监测的开展及安全监测专家系统的建立提供支持和铺垫[4,5]。该系统已在南京地铁中应用,不仅准确及时快速的数据处理和信息反馈,提高了地铁运营的管理水平,而且为地铁的安全运营提供了保证,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王浩,葛修润,邓建辉,丰定祥.隧道施工期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10:1684—1686 [2]李元海.地铁施工监测数据处理系统的分析设计及应用[J].隧道建设,1996,4:22—26 [3]黄腾,李桂华,孙景领,岳荣花.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测绘工程,2006,6:1—3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导论
①按核心业务活动可以分为:电子业务系统、电子政务系统、电子商务系统三类。
②按数据处理方式可以分为:操作型、管理型、战略型三类 ③按管理应用层次分为:事务型、管理型、战略型三类。④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主要包括:功能结构、概念结构、管理职能结构、软硬件结构、网络计算结构
⑤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信息管理者
⑥管理信息系统的几种典型应用形式主要包括:物料需求计划系统MRP(针对制造业)、制造资源计划系统MRPⅡ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系统等。
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P39(1)管理信息的基本知识
①几种典型的组织结构:直线制机构、职能制结构、矩阵制机构。
②管理部门划分的基本方法:按职能划分、按地区划分、按产品划分。
③管理活动的三个基本层次:高、中、低。
④管理决策的三种基本类型: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结构化决策。
⑤信息论对信息的解释: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 ⑥控制论对信息的解释:信息就是信息,既非物质,也非能量 ⑦信息的基本属性:普遍性、事实性、层次性、可压缩性、扩散性、非消耗性、共享性、变换性、可转换性。⑧
信息处理的生命周期的几个主要阶段:需求、收集、传输、处理、储蓄、维护、使用和退出。(2)系统的基本知识
①系统存在的三个基本条件:要素、结构、功能。②系统的5个基本要素:输入、处理、输出、反馈、控制。③系统的分类:按复杂程度从低到高可以分为物理结构系统、生物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宇宙系统五类;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可分为封闭系统、开放系统两类;按是否有反馈机制可分为开环系统、闭环系统;按抽象程度可分为概念系统、逻辑系统(数据流图)、物理系统(业务流程图)。④系统的属性;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统一性。(3)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①网络安全的五个特征: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可审查性
②数据库:是各种相关数据的集合和容器
③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系统软件,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数据库的方法和工具。
④机构化查询语言:insert、update、delete、selec ⑤计算机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 第三章 系统开发方法的概述P63
①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主要方法:机构化方法、原型化方法、面向对象方法。
②原型化方法的三种具体类型:探索型、实验性、演化型。面向对象方法:是一种基于面向对象理念的系统开发方法,他将面向对象的思想引用与软件开发过程中,指导开发活动,主要包括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OOA,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OOD,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
对象:是指一些相互关联的实体。由对象的标识、对象中的操作集合、对象的数据结构,及对象对外消息接口组成,具有“封
装”和“能动”两种特性。换言之,是数据结构以及作用于此结构上的数据操作的封装体,这个封装体具有自身行动能力。类和实例:类是对象的描述,他概括了具有共同性质的一组对象的方法和数据。
消息与方法:方法是对象具有了处理封装数据的功能,而消息则激活了这种功能并建立了对象间的通信的桥梁。消息由消息的标识、接收消息的对象、若干个变元组成,方法一方面描述了对象执行操作的算法,另一方面定义了响应消息的机制 继承:继承是子类自动共享父类中的方法和数据的机制,描述了人类由一般到特殊,自顶向下的演绎能力。封装:是一种信息隐蔽技术。
多态性:意味着一个名字可以使具有多种语义。他提供一种与人类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方式相容的能力。
重载:重载在功能及使用方法上和多态性有许多相似的方面,但重载是通过静态连接实现的,而多态性则采用动态连接,重载多指两种①函数重载②运算符重载
③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出现需求、提出新系统方案、系统产生与成长、系统成熟、系统衰退、系统废弃。
④瀑布模型与结构化方法的主要阶段: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维护、系统评价 第四章 总体规划P81
①用于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的方法:关键成功要素法CSF、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②BSP方法的13项主要活动:研究项目的确定、研究的准备活动、研究的开始阶段、定义企业的过程、定义数据类、分析当前的系统支持、研究管理部门对系统的要求、提出判断和结论、设计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确定子系统的开发的优先顺序、评价信息资源管理工作、制定建议书和开发计划、研究成果报告。
③利用BSP方法进行企业过程定义的一般步骤:从计划和控制、产品和服务、以及其它支持性资源三个方面入手 ④BSP方法中,资源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对信息的不同需求可以将企业中的数据分为四个类型:库存文档型、事务型、计划型、综合统计型。
⑤BSP识别企业数据的方法有两种:企业实体法、企业过程法 ⑥在BSP方法中划分子系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定义信息结构的过程。具体的做法是用U/C图。U表示use,C表示产生creat 第五章 系统分析P99
①业务流程的概念:是指一组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而有相互关联的活动
②业务流程重组BPR的定义: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作更本性的思考和彻底的重建,其目的是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的适应以顾客、竞争、变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
③业务流程的特点:目标性、逻辑性、层次性、④BRP的四个核心基本特征:根本性、彻底性、显著改善和流程。
第六章 系统设计P127
①系统设计的原则:简单性,一致性、完整性、灵活性、适应性、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
②系统设计的主要阶段:总体设计、详细设计。
③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子系统的划分与确认、模块结构设计、网络设计与设备配置方案、数据库设计、安全控制设计。④一个模块应具备的几个要素:输入和输出、加工处理功能、内部数据、程序代码。
⑤模块的耦合方式:数据耦合、控制耦合、内容耦合,第一种
耦合度最低性能最好。
⑥模块的内聚方式有六种:巧合、逻辑、过程、通信、顺序、功能内聚。其中功能内聚的聚合度最高,性能最好。⑦数据库设计过程中按数据表或称关系的规范化程度,可以将规范程度分为6个级别,从低到高依次为,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BC范式、第四范式、第五范式。常要求达到第三范式就可以了。
⑧数据库规范化的必要性:数据冗余,更新异常、插入异常、删除异常。
第七章 系统实施P157
①系统实现的主要过程:准备工作、编码、代码审查、缺陷跟踪、改错和调试等若干活动
②程序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可靠性、规范性、可读性、可维护性、适应性
③系统测试的基本工作流程:了解系统需求、编写测试计划、编写测试用例、执行测试用例、记录发现的错误、测试总结报告。
第八章 运行管理P175
①运行管理机构设置的原则:效率原则、精简原则、灵活性原则、因事设岗、因岗定编原则。
②运行管理机构的人员构成:网络组、硬件组、软件组、业务组、行政组。
③CIO首席信息官,担负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企业高层管理之间沟通与对话的桥梁职责,具有参谋作用、桥梁作用、是企业信息化的总领队和信息化培训的总领导。
数据备份:指将计算机硬盘上的原始数据复制到可移动媒体上,如磁带光盘。
数据恢复:将备份的数据恢复到硬盘上的操作
数据归档:将硬盘数据复制到可移动媒体上,与数据备份不同的是,数据归档在完成复制工作后将原始数据从硬盘上删除,释放到硬盘空间。
归档恢复:将归档数据写回到硬盘上
在线备份:对正在运行的数据库或应用进行备份。
离线备份:在数据库关闭后对其数据进行备份,离线备份通常采用全备份
全备份:执行数据全部备份的操作
增量备份:只备份上一次备份后数据的改变量
并行技术:将不同的数据源同时备份/恢复到同一个备份设备/硬盘上
数据克隆:是实现灾难恢复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将原始数据同时备份到两份可移动媒体上,将其中一份数据转移到地理位置不同的办公室存放。
职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是职校各项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 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开发适合职校实际需要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提高学工系统工作效率, 以节省人力和时间, 成为当前的迫切需要。其次, 在实现职业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 开发职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也是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软件开发方法
面向对象方法 (Object-Oriented Method) 是一种把面向对象的思想应用于软件开发过程中, 指导开发活动的系统方法, 简称OO (Object-Oriented) 方法, 是建立在“对象”概念基础上的方法学。所谓面向对象就是基于对象概念, 以对象为中心, 以类和继承为构造机制, 来认识、理解、刻画客观世界和设计、构建相应的软件系统。随着面向对象方法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软件开发者采用面向对象方法进行软件开发。面向对象方法将不断完善, 最终成为软件开发的主流方法。
3、基于UML的系统分析与设计
使用UML来构建软件的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的过程, 就是一个对系统进行不断精化的建模的过程。在面向对象的开发与设计中, 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是对象。
系统设计的目的是产生一个可用的、完整的解决方案, 并且能够比较容易地将方案转换成程序代码。这个阶段在三层结构的架构设计模型基础上, 将考虑所有的实现技术问题, 对分析阶段的模型进行扩展和细化, 分析阶段定义的类进一步扩充, 定义新的类来处理技术方面的问题, 并形成最后的UML模型。
3.1 UML需求分析建模功能介绍
UML需求分析建模过程如图1所示。
3.1.1 系统需求用例建模
本文所开发的职校学生信息系统主要有如下6个子系统:系统登陆、班级管理、交费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学生档案管理。通过对系统需求的分析, 从系统使用权限来分, 可以确定系统主要参与者为:一般用户:学生 (Student) 等、管理人员用户 (manager) 、系统管理员用户 (System Manager) 。管理人员用户包括教师、系部领导、系相关人员、学校领导, 他们按照不同的权限使用本系统。如下图2所示:
3.1.2 系统需求的UML动态建模
需求分析模型由3个独立的模型系统地组合而成, 如图3所示。一是功能模型, 由用例图表示;二是对象模型, 由类图和对象图表示;三是动态模型, 由状态图和顺序图表示。
3.2 系统的功能结构设计
设计是对系统的详细描述。设计阶段对分析模型进行扩展并将模型进一步细化, 并考虑技术细节和限制条件。设计的目的是指定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以便能很容易地转变成为编程代码。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由专业管理、学生档案管理、学生交费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等模块组成, 系统的功能见图4所示。
3.3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采用了Microsoft推出的Access数据库, 这是微软集成到Office中的一个桌面数据库, 能够快速方便的和Office的其他套件综合使用。使用Access的好处还在于, 如果你的系统扩展到Browser/Server模式的时候, 可以使用Microsoft的数据库服务器软件SQL Server, 此时, 程序只需要简单的修改一下链接 (ADO的数据源) 就可以, 这样, 为程序的平滑扩展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条件。关系数据库模型 (Relational Database Model) 目前占领了主流数据库软件市场, 其自身也是非常成熟的技术模型。本系统实体类的存储采用了关系型数据库, 系统的实体类包通过利用ADO实现对数据的访问存取。
4、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本文使用的Visual Basic 6.0是一种既支持结构化程序设计, 又具有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功能的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它使用窗体、控件等操作工具, 以界面操作方式为主, 是一种操作方便、功能强大的编程语言。
为了对系统进行安全性管理, 本系统的用户名和密码保存在USE表中, 本系统根据不同的用户而设置了不同的权限, 只要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才能登陆本系统。
成功登陆后即可进入系统主界面, 此界面为本系统的应用界面, 在本界面上集成了本系统的所有功能, 共有6个功能菜单和19个子菜单 (功能模块) , 从而实现了本系统从班级管理、档案管理、缴费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等系统的具体功能, 同时, 在系统管理模块中可以完成对本系统的安全性管理。主要界面的源代码从略。
系统测试是将软件、硬件、网络等系统的各个部分连接在一起, 对整个系统进行总的功能、性能等方面的测试。测试中, 校验了各子系统的交互与集成, 从测试的结果来看, 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实用性都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5、结语
UML作为一种很好的可视化建模语言, 已为许多计算机辅助工具支持, 使用UML建模的方法, 可以缩短开发时间, 提高软件开发的质量, 当今UML已成为开放的工业标准, UML的最终目标是在尽可能简单的同时能够对实际需求建立的系统各个方面建模。由于时间和水平的限制, 学习和使用UML建模时, 本人对UML的理解还不是很透彻, 系统还存在不足, 今后将加强UML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周森鑫.基于校园网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06 (16) .
[2]刘三星.基于校园网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5 (22) .
[3]刘鹤鸣.基于UML技术的库存管理系统.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4.
[4]和海莲, 姜福清.C/S和B/S混合模式的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福建电脑, 2004 (7) .
[5]陈士川.UML在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中的应用研究.能源技术与管理, 2005 (1) .
[6]吴伟敏.UML建模工具的比较——ROSE, Visio和PowerDesigner.现代计算机, 2003 (6) .
【关键词】职业信息采集 大学生就业 意义
当今社会中,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劳动力就业结构的不断转型,使得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我国建立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在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有效而准确地把握职业信息,成为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
一、职业信息的概念
职业信息指的是与个人职业生活相关的知识或资料,其范围十分广泛,既包括反映整个就业市场的社会职业状况方面情况的资料,也包括反映特定职业的性质、任务、要求、待遇以及升迁机会等和职业密切相关的具体情况,同时还包括与职业资格有关的教育与培训方面的信息。[1]概括来看,就是大学生就业及职业发展过程中所需信息的总和。
二、职业信息对大学生就业的意义
哲学上说: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大学生就业与个人的知识架构、能力表现等息息相关,但也离不开职业信息这一外部条件的合理利用。对学生就业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一)职业信息是大学生择优就业的重要依据
大学生要做好自己的就业工作,有合理而明确的就业意向,就必须要有职业信息质量和数量的保证。例如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就业机构的整体规划等。大学生能充分利用好职业信息的采集与分析,在职业信息的选择上占领制高点,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足其他方面的不足。
(二)职业信息是大学生顺利面试的重要砝码
面试是求职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求职人要想顺利通过面试关,找到自己满意的求职岗位,就必须对用人单位的情况和整体结构、功能有一定的深度了解和剖析,这就依赖于我们的职位信息采集和分析、应用。
(三)职业信息是大学生未来发展的助推器
对于刚刚毕业,走上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大量有效职业信息的采集和积累、分析和应用,是他们了解社会、了解自己,摆正自己位置,发现自己优缺点的参照物。通过职业信息的采集和积累,便于自己求职的针对性,也有利于将来自主创业和自我发展,以及未来职业生涯的总体规划和设计。
三、高校做好职业信息采集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意义
就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做好职业信息采集工作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职业信息采集是高等院校综合素质教育的需要
根据《高等教育法》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文件法规的要求,高校有义务为其毕业生提供职业信息和就业指导。高校教育要培养满足市场竞争和社会需求的高等专业人才,面向就业,就要不断重视职业信息采集的工作,加强高校内专业教育。
(二)职业信息采集是就业制度和就业形势的需要
在大学生自主择业和及时就业面前,求职者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对职业信息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职业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处理并有效利用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四、高校职业信息采集对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当前,在高等院校的就业指导中,存在大量有价值的职业信息得不到合理利用的状况,不能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指导。
(一)高校职业信息采集中存在的问题
1. 采集职业信息的渠道单一。高校很少采取积极主动的应对措施,多方采集信息,往往是被动地等待用人单位上门招聘。在收集信息的方式上,也往往只局限于单一的媒体,在获得的职业信息的内容上也不够丰富和完善。
2. 缺乏分析职业信息的专业技能。目前我国从事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基本上都是由院系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老师或政工干部转岗而来,缺乏采集、分析、有效利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只是简单而粗糙地将获取的信息传递给相关的院系,再由院系传递给学生,间接地造成了大学生就业的不容乐观。
3. 利用职业信息指导就业方面的社会参与性差。在我国,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仅仅局限于学校内部,很少了解用人单位用人结构的调整和用人需求的变化,了解岗位特点与学校培养目标之间的差距,造成了人才供给和用人需求的脱节。
(二)高校职业信息采集的建议
1. 通过媒体渠道采集。高校应从互联网、报纸、电视等媒体上收集就业信息。发布网站、政策宣传网站等信息,教会学生如何应用,让学生了解媒体信息搜集方法。
2. 通过用人单位采集。高校应主动联系用人单位,建立相对固定的毕业生供需关系,充分开展调研,及时把握用人单位需求,并将信息传送给毕业生。
3. 通过官方渠道采集。关注教育部门或人事部门发布的就业政策,特别是村官、选调、三支一扶等政策的宣传和发布。
4. 通过校友资源采集。可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库,邀请成功校友为大学生传授就业知识,通过校友提供就业岗位等。
总之,做好职业信息采集工作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准备阶段,要能够多渠道,运用科学、合理、现代化的方式采集、分析利用职业信息,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带动社会的整体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流动单据人员单位
5.1.3数据字典(DD)
由于数据流程图只是对数据处理及彼此之间的联系进行说明,未对数据的详细内容及加工过程进行说明,而这正是数据字典所要表达的。它能将数据流程图中全部数据流及其组成部分的数据元素、数据存储、数据加工等描述清楚,便于后序工作――系统设计的进行。这里仅列出数据流的例子以做代表。
数据流的DD表如下:
数据流
系统名;物资管理编号:
条目名:物资库存清册别名:
来源:物资管理
数据流结构:库存清册={序号+物资项}
简要说明:清册打出后报供应处有关科室
修改
记录编写日期
审核日期
5.2系统设计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将反映用户基本信息要求的系统逻辑方案转换成可以实施的基于计算机的物理方案。具体步骤如下:
5.2.1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本系统的功能模块结构图如下:
5.2.2数据库设计
1.系统总体结构功能模块设计后,就要对数据库进行设计了。我们用的是关系数据库,而数据之间的结构关系可以用E-R表来分析。E-R图由实体、属性、实体之间的关系三部分组成。
下面就是根据数据字典的内容的出的本系统的E-R图。
实体属性实体间的联系
其中:仓库{仓库保管员职工号、仓库号、面积、电话号码}
职工{职工号、姓名、年龄、职称}
供应商{供应商号、姓名、地址、电话、帐号}
零件{零件号、名称、规格、单价、描述}
2.根据物理结构设计的三原则(即尽可能减少数据冗余和重复;结构设计与操作设计相结合;数据结构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进行本系统中关系数据库表结构设计及代码设计。仅举一例如下:库存物资账表(KCWZZB)
字段代号字段名称类别宽度
XH序号N2
WZMC物资名称C12
WZLB物资类别N2
字段代号字段名称类别宽度
WZXH物资型号C16
SL数量N6
SHDW四号定位C8
CJ厂家C18
BZ备注C20
3.由于数据库中所保存的数据是系统中非常重要的资源,所以在数据库设计时一定要注意库结构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与恢复,而一般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都提供了一定的数据保护功能。
5.2.3代码及输入输出设计
本系统代码一律采用汉语拼音的首字字母作为该项代码,主码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递增。
输入输出设计时,为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设计了一个登陆窗口。设计样式如图:
5.3系统的实施、运行及维护
5.3.1系统的实施、运行
1.软件开发工具的选择
选择了较为流行的POWERBUILGER50,它具有较为直观方便的优点,属于可视化的开发工具,即第四代开发工具,而且它最大的优点是可以通过网络调用后台的任一数据库ORACLESYBASE
FOXBASE等,例如;我们打开一个应用程序,选择的文件为库存管理即KCGL.DB,程序为
sqlca.dbms=’0dbs’
sqlca.database=’kcgl.db’
sqlca.userid=’dba’
sqlca.dbpass=’sql’
sqlca.dbpram=’connectstring=’dsn=newdb;
uid=dba;pwd=sql’’’
connet
open(face--win)
2.硬件的配置要求为:
486以上的微机,16M以上的内存,50M以上的硬盘软件的配置要求:WIN95中文版操作系统
5.3.2系统的维护
系统的维护主要分为纠错性维护、适应性维
护、完善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
纠错性维护:由于本系统测试不可能揭露系统中存在的所有错误,所以当系统运行到一定时期后会暴露出系统内隐藏的错误,这时候要及时纠正。
适应性维护:这里指为了使本系统更好的适应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的维护工作。一方面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原来的系统不能适应新的软硬件,另一方面,应用的对象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将导致系统不能适应新的应用环境,因此,有必要对
系统进行调整,以保证系统时时都能满足用户的要求。
完善性维护:要根据用户不断提出的新要求来不断扩充原有的系统的功能。
预防性维护:把维护工作由被动变主动,
来延长本系统的使用寿命。
据统计,完善性维护占所有维护工作总数的50%左右。
可见,系统维护工作中,一半以上的工作是对系统的完善,一定要多加注意。
第六章预计成果
6.1软件的优点
1.安全性强
2.维护成本低,系统可靠性强
3.扩充性好且开发效率高
4.使用方便
5.标准化程度较高
前言:不可否认我国近年来学校管理中不断引入信息技术的背景下,使管理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仅有部分高等教育中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水平较高,而其他各阶段教育中信息系统无论从设计或应用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无法使学校管理效率得以改善,更无从谈及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对学校管理系统设计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学校管理系统的应用现状
从我国现行大多院校教育管理系统的应用现状看,信息化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在系统开发设计过程中主要以外购、自主研发以及二者相结合三种方式为主。其中在外购方面,由于很多学校并不具备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能力,而为适应信息化教学管理要求便采取外购的方式。然而许多外购系统在学校管理系统中并不适用,如典型的鹏达或大东日等提供系统涉及极高的费用,无论购置成本或后期运营管理都需耗费学校较多的资金,为学校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而且大多计算机系统开发企业在设计过程中多从整个市场需求角度出发,管理系统带有明显的通用化特征,无法满足不同学校不同的教学管理需求,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较多异常情况,影响整个管理效率。在自主研发方面,通常设有计算机专业的院校多采用自身设计的管理系统,其优势在于既可符合学校实际管理需求,也为后期的升级维护带来一定的`便利,是学校管理系统设计开发的最佳方式。另外,目前也有部分学校将外购与自主研发相结合,在外购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研发,使其便于切合本校实际,但这种方式在外购方面仍需给予较多经费投入,而且一旦出现外购系统与学校教学管理差异过大,便无法进一步设计研发。因此管理系统设计中自主研发为优先选择方式,需立足于实际系统需求进行管理系统的设计[1]。
二、设计开发中关键技术的应用与需求考虑
(一)设计开发中关键技术的应用
学校管理系统设计中关键技术的应用主要从两方面着手,包括B/S架构与J2EE。其中在B/S架构方面,其相比传统网络系统中应用的C/S结构,无需进行特定软件的安装,服务器会将所有系统业务进行处理,用户通过浏览器的应用便可达到系统使用需求。同时以往C/S结构应用下,存在极为明显的网络结构不确定特征,而通过B/S结构的引入,只需保证HTTP协议作用得以发挥,便可提高系统通用性。除此之外,设计中的关键技术也体现在J2EE方面,其在系统中的应用具体体现在三方面:第一,JAVA语言的应用。现行几乎所有网站系统、浏览器都可支持JAVA语言的应用,只需进行一次编译便可在系统中运行。其优势主要表现在语言语法简单、检查处理机制健壮性、安全机制以及可移植性等方面。第二,SSH的应用。其在系统中主要包括Spring、Struts以及Hibernate等结构,可使包括数据存储层、业务逻辑层以及表示层等在内的应用系统得以构建,对信息共享与集中管理可起到突出的作用。第三,在J2EE应用方面。其主要以JAVA平台为核心,包括客户端组件、Web层组件、系统层软件以及业务逻辑层组件等结构,具有明显的易维护性与伸缩性等特征。
(二)设计开发中系统需求考虑
对系统需求的考虑是保证设计开发符合学校管理系统实际的基础条件。其需求内容具体体现在功能性、非功能性以及网页设计等方面需求。其中在功能性方面,主要指系统设计中体现的如系统是否具备入学管理功能、学生信息管理以及教务管理等;非功能性需求则指系统在性能、运行、扩展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是否满足学校管理要求。以其中安全需求为例,系统设计中是否对人员登录权限进行设计、数据库是否具备安全性特征以及系统是否可有效预防骇客攻击与病毒入侵等。另外,在网页设计方面,学校管理系统网页应从色彩外观编排以及构图等方面保持完整,使系统功能性具备的同时体现出一定美观性[2]。
三、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具体路径
(一)系统登录功能设计与研发
登录功能在设计过程中首先应从登录界面入手,将用户名、密码以及随机的验证码组成,其中用户名、密码的设置与发布。需注意的是许多学校登录系统往往采用网站或桌面等形式,其中桌面系统应用中用户验证后便可使用,但网站系统需要进行页面访问才可登录。对此问题,设计设计过程中对于用户验证成功的信息可在session中进行记录,这样每个页面访问过程中都要求对session信息进行确认,可使登录系统更具安全性。
(二)学生信息管理功能设计与研发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方面,其主要将学生在校表现、个人信息等融入其中。其中在个人信息方面系统相关操作主要体现在查询、修改以及信息详情等方面,用户仅需点击相关操作便可了解或修改学生基本信息。通常在个人信息管理过程中也需将学籍管理功能体现出来,假定学生出现休学或转学等情况,应利用系统中修改或具体异动管理功能完成异动信息的查询与修改。另外对于学生在校表现情况,一般系统给予教师与学生不同的操作界面。教师操作过程中可直接点击“详情”便完成学生信息查询、评价内容填写等工作,而学生操作界面仅限于对个人信息以及教师评价的查询。
(三)教务管理功能设计与研发
教务管理功能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学校整体的发展情况进行设计,具体包括课程管理、学生培养计划管理以及课程安排等。以其中课程管理为例,功能模块中主要集中在查询、修改、课程增加或删除等操作方面,其中查询一般在输入项中体现,而输出项负责执行课程的修改或增加等。再如学生培养计划方面,实际设计过程中要求以实体train对象替代收集的信息内容,并在DAO层调用过程中使train对象达到持久化要求,然后在相应指令传入后使课程ID得以生成,最后ID向培养计划页面中进行传输,调用者将接收具体培养信息。除此之外,现行学校管理系统设计开发中也需将如招生管理、班级管理等内容考虑其中,使学校管理系统与现行信息化管理要求相适应[3]。
结论:管理系统的设计是加快学校信息化管理进程的重要途径。实际设计过程中应正确认识当前学校管理系统的应用现状,注重引入相关的技术并做好系统需求分析,从登录管理、学生信息管理、教务管理以及其他包括班级或招生管理等方面使系统进一步完善,为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方武福.中等职业学校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
[2]赵晶.职业教育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意义】推荐阅读:
某化工厂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经验教训06-13
通用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平台的设计与实践09-19
学生课程信息管理系统12-15
学生选课管理信息系统规划07-08
学生信息查询系统05-30
系学生宿舍信息员管理制度06-19
基于GIS组件技术的江西水系信息查询系统的研究与开发10-25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系统毕业升级操作流程06-04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09-22
大学生兼职介绍管理信息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