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中的经济法理念

2024-08-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公司法中的经济法理念(共8篇)

公司法中的经济法理念 篇1

旅游业是一个资源依托型产业,近几年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在带来巨大的国民收入的同时,也破坏了旅游资源的品质,恶化了生态环境。为了能够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推行生态旅游,在旅游经济管理中利用循环经济理念显得更为重要。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论述生态经济时提出的,它是相对于传统的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模式而言。它要求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它将清洁生产、生态设计、资源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融为一体,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使经济系统和谐地融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使物质和能量能够在不断进行的循环和流动中得到充分合理和持久地利用。简言之,它追求的是一种高效益、低污染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

二、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一)减量化原则

要求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管理技术的改进,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和能量流量,因而也称之为减物质化。换言之,减量化原则要求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为使这种增长具有持续的和与环境相容的特性,人们必须学会在生产源头的输入端就充分考虑节省资源,提高单位生产产品对资源的利用率,预防废物的产生,而不是把眼光放在产生废物后的治理上。

(二)绿色消费原则

旅游绿色消费要求以税收和行政等手段,限制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一次性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促进一次性产品和包装容器的再利用。一些发达国家还以循环经济的思想为指导,使用可降解的一次性用具。

(三)资源化原则

指尽可能多地再生利用或资源化。要求尽可能地通过对“废物”的再加工处理(再生)使其成为资源,再次进入市场或生产过程,以减少垃圾的产生。

(四)高科技化原则

目前高新技术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及管理科学技术等都是以大大减少物质和能量等自然资源投入为基本特征的。国外目前提倡生产的“非物质化”,即尽可能以知识投入来替代物质投入。如利用互联网替代大量相应物质产品的生产。饭店利用计算机网络预定减少人力成本的支出,旅游景点使用计算机网络或者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人员预警,饭店运用高新材料建设以延长饭店的经营时间,使已投入的物质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三、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旅游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一)是推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旅游业是资源依托型产业,景区环境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是一种尊重生态原理和经济规律的经济。在旅游景区管理中实现循环经济,遵循生态理论发展,可以减少旅游投入及垃圾产出量,避免环境污染以及资源的浪费,增强旅游景区的生命力,使旅游业能够持续性地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应用是适合旅游景区管理的,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和必定的趋势。

(二)是防治旅游景区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目前各旅游景区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废弃物增加、水电资源浪费、植被破坏、白色污染等,如何防止环境污染是各景区都着重考虑的问题。而目前我国采用的末端治理方式难以从根本上缓解环境压力。一方面投资大、费用高、建设周期长、经济效益低;另一方面,末端治理往往使污染物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如废水治理产生污泥、固体废物治理产生废气等,不能根除污染。而从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开展工作,可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

(三)是提高旅游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

在旅游管理中采用循环经济可以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如合理利用及再利用水资源、回收废弃物、节约电资源等,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还可减少资源使用量,减少景区经营成本。此外,循环经济的使用有益于景区环境保护,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从长远角度看,增强景区生命力的同时也就是增加了其经济效益。

四、循环经济理念应用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力度

宣传教育具有信息传递、舆论导向和监督、规范公共行为和普及知识的功能,是实现公众参与的前提。旅游循环经济需要加强社会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只有通过加强教育和社会文化建设,树立旅游循环经济的理念,才能使政府、企业和社区公众提高对规划的理解力和接受力,并将有关规定落到实处。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及各种文学艺术等多种宣传渠道,广泛宣传、普及循环经济理念,加强舆论监督;将生态环境、循环经济的科学原理等基础知识列入各级各类学校的基础教育,以学生影响家庭,以家庭影响社会,最终增强全社会的循环经济法制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使社会各阶层人群了解并认可旅游循环经济,在旅游区建立各种标识系统和通过各种媒体和手段等,教育引导游客进行生态旅游和绿色消费等。

(二)转变发展经济理念

旅游循环经济要按照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文化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充分发挥知识经济、体验经济、技术经济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资源、提高资源环境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益,充分考虑旅游资源承载力、旅游环境承载力、旅游社区承载力、旅游者心理承载力等旅游承载力体系,以保证旅游业科学、有效地发展。要做到旅游区域管理与环境容量相结合,既满足游客舒适、安全、卫生、方便等旅游需求,又保证旅游资源质量不下降和生态环境不退化的条件下,取得最佳经济效益,这是旅游经济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以免对资源进行掠夺性利用,实现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不能有效地控制游客数量,就可能发生游客过分拥挤,破坏生物栖息环境和天然植被的局面。

(三)提升环境伦理观念

旅游循环经济要建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树立新的环境伦理观。环境伦理的核心,是建立真正平等、公正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倡导和谐发展与共存共荣。[1]应认识到人类应与自然保持和谐相处、协调进化的关系,人以外其他生物、物种、生态系统以及自然界所有的存在物具有其内在价值,生态系统和自然界还有其系统价值,有继续存在下去的权利;人类作为自然界进化的最高产物,对其他生命和生命支持系统负有伦理责任。实施旅游循环经济应培养尊重自然、爱护生态、保育环境的伦理情操,并将环境伦理运用于节约资源、生态恢复、环境整治、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绿色消费、护育自然等之中。遵循维护环境的生态平衡,尽量开发不影响或少影响生态环境的旅游项目,特别要根据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的不同类型来开发不同的旅游项目。

(四)改变消费行为

旅游循环经济要求人们改变消费观念,提倡旅游的精神文化消费、适度的物质消费,尽力做到消费文明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提倡合理、健康、有限量的消费行为,努力使旅游消费行为不破坏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人类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亲密的伙伴关系。旅游绿色消费要求以税收和行政等手段,限制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一次性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促进一次性产品和包装容器的再利用。完善“产、学、研、官、民”的合作体制、产品的标示制度,鼓励公众购买旅游循环经济产品;在政府采购中,确定购买旅游循环经济产品的法定比例,推动政府绿色采购等。“3R”产业发展和资源环境改善要求以政府和企业为主体,鼓励支持政府、企业、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加强社区参与,促使全社会关注旅游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

五、结论

循环经济是解决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而采取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面对旅游业现存的种种弊端,发展循环经济不仅适合我国的国情,也是构建环境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旅游循环经济制度建设是促进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的有效载体,是增强国家旅游综合竞争力的现实选择。

参考文献:

公司法中的经济法理念 篇2

关键词:循环经济,现代办公“3R”原则,应用

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不断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 是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 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 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 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在中国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下, 办公理念深受其害, 资源消耗大、再循环程度不足, 对其进行优化改革, 必然对整个社会沿着循环经济的方向发展有着“示范性”作用。在全球能源短缺的背景下, 将循环经济的思想运用于现代办公中, 是实现其优化、示范推广的必然选择。在现代办公中, “3R”原则的运用, 不仅能够完成其减量、再利用、循环的功能,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 能够对办公效率的提高起到由此及彼的“蝴蝶效应”。

一、减量化原则的应用

1、系统设计

避免信息重复收集, 提高信息共享使用效率, 降低单位信息采集成本, 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贯彻循环经济思想:

(1) 信息系统设计。目前传统的办公模式为各个部门各自为战, 机构交叉臃肿, 对信息的搜集整理各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那么在信息系统设计方面, 中小型办公单位可以建立基于单服务器的二维信息数结构, 按照部门分工, 统一规划资讯收集范围、检索权限, 合并交叉科目, 节约交叉工作时间, 提高信息搜集使用效率;大型单位可以结合生产等其他综合部门, 统一构建基于ERP系统的企业资源调度使用系统, 提高办公效率。

(2) 流程设计。借助各种OA自动化办公软件, 将部门、机构所要实现的功能模块化并排列, 按照业务先后、文件处理顺序等进行处理, 进行合并和优化, 并兼顾无纸化办公的考量, 权责明晰, 低耗高效,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节能设计。办公区域的设计在采暖, 制冷的情况下, 要提高门窗制作和安装的精度, 使用保温材料, 增强建筑物的保温效果;在照明方面, 首先尽可能的充分利用自然光线, 尝试使用玻璃透明式落地, 顶棚, 在自然光无法直达的区域, 固定时间, 集中办公区域, 使用统一节能光源;过道、卫生间等则使用声控、感应式能源控制方式, 避免长明灯现象。

2、物资采购

办公用品应尽量采购标准化、无污染、无毒害的原材料与加工生产品, 达到在源头上减少污染和节约的目的。

(1) 采购标准化。采购标准化, 避免非标设备等在相关配套物资采购失败后的不必要浪费, 同时集中采购经济、环保、节能的配件设备, 规模采购更能直接降低单位的采购成本。对于经常使用的办公易耗材料, 尽量使用可循环材料, 能够极大程度的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 例如, 减少一次性笔、纸杯、墨盒、硒鼓等的采购, 取而代之以可以补充墨水的钢笔、玻璃杯、墨水连供系统、墨粉填充等, 这些在初投资时产品的价格一般高于普通一次性产品, 但是从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看, 能够大大的节约能源, 降低运行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2) 采购环保绿色产品。随着环保时代的到来,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保产品, 尤其在对于每日消耗绝大多数时间的办公场所而言。在办公室的装修, 设备、材料更换等过程中、使用不含有毒添加剂、易降解, 不挥发有害物质的设备、材料, 例如:在建筑取暖的过程中, 传统空调会消耗大量的能源, 可以在设计上有效利用太阳能、地热等各种可以利用的绿色能源。客户资料、宣传资料的材质, 可以选用能够自然降解的有机材料, 不仅会减少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耗, 对公司形象的宣传也会起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二、再利用原则的应用

日常办公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办公垃圾, 如果不能有效的再利用这些办公垃圾, 将会产生极大的浪费:

1、办公设备废弃物的再利用

办公用品标准化采购的优势得以展现。某些办公设备因为单个零件的损坏而不能正常使用, 在这种假设维修不能完成的情况下, 可以使用同型号的其他故障报废设备的可利用零件将其配置完好如初, 会极大的降低办公设备的报废比率;打印机的硒鼓, 如果添墨再次使用, 相对于重新购买完整硒鼓成本要降低很多。

2、办公消耗品的再利用

纸张是办公中最容易产生的消耗品, 在打印机旁配备醒目的废纸回收箱, 并定期收购、处理, 制成可再次利用的纸张, 例如会计和核算部门的废弃报表可以装订成册, 作为日常便签、临时记录的良好替换选择;单面使用过的纸张可以回收利用, 用于打印草稿, 内部文件等。

三、再循环原则的应用

废弃物作为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是这些年来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社会现象, 每回收利用1吨的物资, 可以节约自然资源4.2吨, 节约能源1.4吨标准煤, 可以减少6-10吨的垃圾处理量, 每利用1吨的废纸, 可以生产纸浆0.8吨, 节约木材3立方米, 节约能源1.2吨标准煤, 节水100立方米, 少排放废水90多立方米, 节电600度。

1、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在世界各国已经成为一种通行的做法, 在日常办公中, 最常见的就是书报、杂志、废弃纸张, 将这些垃圾分类整理后不仅能够加快垃圾处理的节奏, 同时便于根据其属性合理的加以循环利用。

2、废水

我国的水资源整体形态非常严峻。在日常办公中, 可以采用以下措施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制定循环使用措施, 对雨水、空调冷凝水进行回收, 加以再次利用;简单的水处理措施, 将可以再次利用的初次清洁用水用于冲洗厕所, 将不带有清洁化合物的水用于浇灌绿化带等。

3、办公设施的再利用

办公过程中, 制作的横幅、布置的产品展示会场、设施, 为了尽量减少能源的消耗以及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 可以尽量避免采用一次性材料, 取而代之以能够简便更换其功能、布局、内容的组合、拼接式设施, 真正的做到材料的再利用和再循环。

现代办公无处不在, 将循环经济的思想与其相结合所带来的规模效益, 可以充分的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最大程度的减少废物的排放, 保护生态环境。结合我国目前资源紧缺的状况, 有必要将循环经济的思维模式更快更好的运用于现代办公理念中。

参考文献

[1]、吴季松, 《循环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北京出版社, 2003年

[2]、高梁, 常健, 韩孟,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问题》中国科学院网, 2007年

公司法中的经济法理念 篇3

一、经济社会的和谐特征

(一)影响和谐特征的基本因素

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离不开特定的时空条件,离不开其依托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体制状况和政治经济结构等条件,这些条件构成了影响和谐特征的基本方面,并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和不同方面施加不同程度的影响,时而这种因素起作用,时而那种因素起作用,时而都不起作用或作用很小。

(二)和谐特征的基本内涵

经济社会的存在和运转,是离不开自然界的,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首先就要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之间的和谐,要形成彼此之间的良性互动,如果为了发展经济而置环境于不顾,结果只会得到应有的回报,大气变暖、洪水泛滥、酸雨增多和污染严重等现象的出现,本身就说明了这一问题。其次,只要有个人、企业和政府存在的地方,三者之间或多或少会发生联系,面对一定的经济福利和社会福利以及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必然在合理分配商品的同时,要给予一定的、明确的、有效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划分,以实现各就其位、各司其职。总的说来,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主要就是要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个人、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和谐、计划和市场作用范围、方式和程度等之间的和谐。

(三)和谐理论指标的应用

和谐特征的出现,自然会引起人们不同程度的关注,有的提出理论,有的提出对策,有的提出指标。不过,这些理论、对策和指标由于出自不同的假设、不同的前提和不同的背景,所以其应用的范围、程度和对象等方面都会受到一定影响,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不计条件地拿来用,否则只会导致错误的判断、错误的结论和错误的后果。

二、经济社会的和谐模式

(一)和谐模式的理论前提

任何经济社会,不管政府对经济干预程度如何,都不可能撇开政府作用,只有把政府也考虑在内,才能比较好地研究个人、企业和政府三者之间的互动问题,这就必然要求有政府行为理论的出现。

(二)和谐模式的基本类型

当这些条件满足之后,由于伴随经济的发展,个人的作用已相对较小,所以三者的关系实质上就转化为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根据两者的主次关系,即企业占主导,政府占主导,我们就可以划分出两种经济模式:企业占主导的经济模式和政府占主导的经济模式,如果再考虑到政府对企业施加作用的方式和程度大小,或者是采用市场方式,或者是采用计划方式,或者是程度大些,或者是程度小些甚至根本没有,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划分出四种经济模式,即:企业占主导且政府完全采用市场引导的经济模式、企业占主导且政府主要采用市场引导的模式、政府占主导且政府完全采用计划引导的模式和政府占主导且政府主要采用计划引导的模式。通过联系我们既有的经济发展历史,我们就可以知道,实际上它们主要代表了四种经济体制模式,即: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传统计划经济模式和现代计划经济模式。

(三)对和谐模式的错误认识

由于西方经济理论的内在缺陷,使得我们无法对各种经济体制模式的效果进行比较,加上西方发达或比较发达国家的已有的自然演进发展经验,以为除了自由资本市场经济模式和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以外,就只剩下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可供借鉴,西方那些国家向我们兜售的也是这些看法。其实,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政治经济结构,对经济体制模式的选择是有内在规定的。作为后起落后国家,德国没有采用英美经济体制模式,日本也没有采用英美经济体制模式,因为如果继续沿用那种自然演进做法,要实现一定时期的经济赶超任务是比较慢的,还有可能受制于人,于是加强政府的经济干预作用就成为了重要选择,已有的历史已经说明了这一点,合理使用政府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

(四)构建未来和谐模式的基本做法

自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为在较短时期内尽快赶超西方经济发达或比较发达国家,学习和借鉴它们的经济理论和模式是非常必要的,在今后相当长时期也还要学,但求同的同时,我们一定要存异,要通过一定的求同而尽快达到存异,并使这种异尽快地成长起来,毕竟西方的经济理论和模式不是最优的,也存在这方面或那方面的缺陷与不足,就是从减少它们所走过的弯路角度,我们也应当存异,更何况我们是要探求一种更好的经济理论和模式呢?否则,何以向世界交代,何以向未来交代,何以向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交代。既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号角已经吹起,我们就应该以此为契机,加快理论创新和模式创新特别是经济理论创新和经济模式创新,以引领新的时代,开创适合我们或比较适合我们自己的和谐模式,经济社会的和谐模式。

经济法发展理念论 篇4

21世纪,可持续发展无疑将成为人类社会不约而同的选择。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在各个领域的不断深化,其内涵与外延必将发生深远的拓展。把握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我们认为,可持续发展至少包涵以下三个层次的意义。

(一)生态持续发展

生态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始形成时期的基本内涵,其追求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由此,学界也有人提出了“生态人”的假设,所谓“生态人”是与“经济人”相对称的一种概念假设,后者出于对自身非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单一、盲目追求,对社会利益与自身经济利益的破坏已危及可持续发展,而“生态人”则顺应生态发展规律,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在当代经济立法中,环境保护法、自然资源法、能源法、农业法等部门,开始接受生态人的假设。

(二)人力持续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信息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因此人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准确地说是人的智力因素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民商法对人格、私权的抽象尊重与形式保护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现实的需要,人的智力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重要一环。

以现代企业为例,在物质资源、活劳动同等条件下,管理已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以人为本”已不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体现为一种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其也应该成为法律倾向选择的价值。人力持续发展从经济学角度讲是劳动力的维持、发展与延续,而落实到经济法角度,则包括教育法对合格劳动者的培养、劳动法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障、社会保障法对劳动者充分竞争的有力法律支撑。

(三)产业持续发展

在中国,可持续发展观还存在着特殊的产业背景。中国农业有几千年发展历史,至今仍对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而工业经济历经建国后几十年的发展,正处于增长期。在世纪

之交,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浪潮,又使知识产业化成为大势所趋,从而形成了中国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并存的经济格局,与其相伴生,也同时存在三种不同的文明观、发展观。在这种特殊国情背景下,产业的协调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当然,我们所说的协调并非平均、均衡发展,而是发挥各自优势,以培育新兴产业,巩固基础产业为主轴,使各个产业之间达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具体而言,知识经济虽以知识、信息为支撑,但其亦应建立于扎实的旧经济(农业、工业)基础之上,才能避免其发展的虚拟化、泡沫化;而旧经济也必须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借助知识经济的信息载体加速发展自身。

综观我国现存法律制度,适应工业经济发展需要的民商法比较丰富,但巩固、扶持农业基础产业和鼓励、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法律则明显缺乏。经济法以持续发展为自身理念与目的,在产业法律方面,应做出以下努力:

1.加强农业部门法的研究与立法进程,尤其在农业生产、流通、科教投入、环境保护等方面,应加紧加快形成比较完善的农业经济法律体系。

2.把握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适时、适度地鼓励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在市场进入方面,放宽进入口径,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的设立;在市场规制方面,针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研究其竞争规律,制定适合其产生发展规律的竞争法律制度,以确保其正当、适度、有效竞争,培育健康的市场理念。

试论现代司法理念之司法为民 篇5

郑小兵

内容提要:本文从回顾司法为民理念的理论基础----以人为本理念入手,阐明了司法为民的含义,并从理论的深层次探究了司法为民的内涵,从操作的层面论述了司法为民的要求,最后归纳了实践司法为民需要把握的几个关系。全文约9780个字。

关键字:司法为民 理念

一、司法为民理念的理论基础——以人为本理念

司法为民理念是最高法院为呼应新一届党政领导提出执政为民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是我国人民法院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工作开发点和落脚点。探究司法为民理念的深层次意义,就是以人为本理念在司法界的体现和发展。“以人为本”理念中的“人”字即市民、公民的意思,它是一个社会的、法律的概念。而最能体现市民价值的东西就是权利,权利是“人”的核心,“以人为本”即以权利为核心。“以人为本”中的“本”字即中心的意思,主体的意思。①“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以权利为中心,以人为主体,它强调人是世界的中心,人是世界的主体,赋予人自身以这个世界的主体、世界的中心的荣耀。②

“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并不是今天才产生的,我国历史上儒家学说中“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和孙中山先生以“民族、民权、民生”为主要内容的三民主义都曾闪烁过“以人为本”思想 见徐国栋著《两种民法典起草思路:新人文主义对物文主义》,载于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21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页; ② 见李永军著《私法中的人文主义及其衰落》,载于2002年第4辑《中国法学》,第67页; ① 1 的火花。直到新一届中央领导人执政以后,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以民为本”的思想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催生了一种全新的理念——“以人为本”。随着人们对这种理念的了解和接受,“以人为本”的思想也慢慢地被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制度化,使它成为依法治国的最高价值追求。

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的政治局势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新一届领导层亮出“执政为民”的施政理念,之后进一步阐释为“情为民所牵、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简称为“新三民主义”。在中国共产党建党82周年时,胡锦涛总书记发表讲话强调,“三个代表”的本质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可以说,“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是新一届领导层执政理念的一个高度概括。的确,在新一届领导层执政一年来,以其亲民、爱民的形象得到了社会上广泛的赞扬,提出了以人为本、社会公正和协调发展等执政理念,把“以人为本”的重心放在社会的底层,放在关心社会上大多数百姓的这一个层面上。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发展观。新发展观被视为中共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要升华,是执政理念的一个重大飞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④新发展观明确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就是要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体性和谐发展。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把人的世 ③④③ 见万鄂湘著《人权入宪的重要意义》载于2004年3月10日《人民法院报》两会专刊。

见《解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论以人为本》载于2003年12月28日《中国青年报》; 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的和谐发展。

二、司法为民的含义

“司法为民”重点在司法,核心在“为民”。司法为民应是在司法过程中处处体现出文明关怀,规范维权,平等护民,正义为民的法律精神。其根本目标是要求司法机关通过应用法律公正处理案件,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平等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伸张并弘扬社会正义,进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司法为民的宗旨便是尊重和保障人权,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贯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司法活动中弘扬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努力营造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司法为民理念的提出是法律本性的回归。⑤法律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的利益,法院公正司法,本身就是为了社会大众的利益得到满足。司法为民是法院提出公正与效率主题所要实现的根本目的。也就是说通过法院的公正高效的审判维护整个社会的法律秩序、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以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安居乐业,真正达到司法为人民服务的目的。

在实践司法为民的过程中,社会对“民”的含义存在不同理解,进而对“司法为民”这一宗旨产生了误解。例如,司法实践中,有人往往认为法院被动受案就是冷漠的衙门作风,主动上门就是热情服务,甚至认为主动上企业的门,无条件减免企业的诉讼费用,这些就是司法为民的措施。有的办案人员跟企业人士频频接触,也被说成是热情服务,一旦企业遇纠纷并进入诉讼,另一方 ⑤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吕忠梅语,见2004年3月10日《人民法院报》第4版; 当事人就会对办案人员产生一种不中立、不公正的印象,这就无法达到司法为民的目的。

作为一种司法理念,司法为民是指司法的原则、制度以及程序的设计,都应以符合公民及当事人的根本利益,满足其愿望为归宿。司法为民理念中的“民”字是一个法律概念而不是政治概念,其含义既包括平等主体的原告被告,也包括刑诉被告人,是依法进入诉讼的所有当事人以及与之相关的公民,这里指的“民”不能简单理解为“人民”。同样,对“司法为民”一词也要作理性思考。我们不能把“司法为民”的理念完全等同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一政治术语。

三、司法为民理念在理论层面的深刻内涵

2003年8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响亮地提出了新时期人民法院工作的指导思想:司法为民。司法为民是执政为民的内容之一,其宗旨就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在司法领域内的延伸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贯彻于人民法院的工作实际就是司法为民。司法为民是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司法优良传统的发展,是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的新实践。树立司法为民、司法便民、司法护民新理念,是人民法院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是“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人民法院密切联系群众的新要求。

1、司法为民思想突出“人本位”的主体价值理念

纵观学者们对法律本位的研究,不外乎义务本位、权利本位和社会本位这三种。义务本位是最早形成的,中国数千年的文化 都是以义务本位为特征的,人性长期受到礼教的压抑,个人观念、权利观念极为薄弱;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私权观念的增强,在资本主义初期,权利本位又成了法律社会的主流。权利本位,即法律以充分创设权利和保障权利为己任,法律设计、法律施行和法律教育均以权利为线索和中心,唯有权利才是法律的价值追求。义务是因为权利而存在的,义务不过是实现权利的手段和途径,权利是一切法律活动的中心和灵魂。再后来,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资本主义,又出现了一种社会本位理论,它体现了国家对社会的控制,体现了个人权利与社会权利的一种调和。而无论是义务本位、权利本位还是社会本位理念都离不开一个核心主体,那就是“人”,可以说人就是法律的本位,无论是权利还是义务都要人来实现的,人是整个社会的核心,是社会前进的动力,人才是整个社会的主体,一切法律的设计都必须围绕着这个“人”来进行,“人本位”理念是较高层次的法律本位理念。它侧重的是对人的权利的保护、各项制度的制定和落实的人性化,它是一切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法律以权利为其本位,它的一切制度都是为了人们能更好地、充分地享受权利,使人们能更安宁、美满地生活。“人本位”的主体价值理念体现在诉讼中,就是以公民和当事人为中心主体。这可从两个层面把握,第一个层面,公民和当事人不是司法之客体或手段而是主体,不能将公民和当事人臵于被处臵、被压迫甚至被凌辱、任由宰割的地位。第二个层面,公民和当事人是第一位的主体、中心主体或者说最主要的主体。⑥也就是说,仅仅使公民和当事人在司法中不成为客体是不够的,⑥ 见左为民、朱桐辉著《以人为本——司法改革的新理念》; 更要使其成为司法主体中的主体、第一位的主体。以公民和当事人为中心主体,使当事人应成为诉讼活动的实质参与者和主要支配者,整个程序都尊重当事人的意志和尊严,保障其行为自由。

2、司法为民在我国司法改革中的价值取向

在目前中国的司法改革实践中,司法改革为谁而改?如何来改?这关系到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即在国家与个人这两者之间,谁为第一性的问题,是为了使国家更好地维护阶级统治,维护整个国家的权威,还是为了还政于民,给百姓创造一个宽松、人性化的司法环境?司法为民,关键在司法,本质在为民,为民才是司法的根本目的所在。民也就是人,社会的主体是人,司法就是为了使法律得到更好的落实,使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生活在一个较好的法治环境之下,因此,司法改革的各项制度设计都必须围绕着这个“人”字来设计和安排,人才是司法的核心。司法改革就是要建立一种符合现代司法理念的人性化的司法体制。在司法为民价值理念下的司法改革,也就是赋予和保障公民主体性地位,在司法制度的构建与运作中,尊重公民和当事人的意愿、保障其权利和自由,维护其尊严,让其发挥决定、支配和主导作用,避免沦为客体的司法价值观。⑦在司法改革中如何来体现司法为民呢?对此,日本学者小岛武司是这样描述的:“法院所面临的任务是适用法律,而此举的终极目的则在于针对其顾客——诉讼当事人的需求而提供其所需的服务。法院若忽视其向当事人提供合乎需求的服务而自我地从形式上去限定案件处理,则不免有本末倒臵之嫌。”

⑦见左为民、朱桐辉著《以人为本——司法改革的新理念》; 司法改革中司法为民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公民决定司法制度的构建,主导司法改革的方向。依民主政治的要求,主权在民,司法权的运作亦应由公民决定和行使。因此,司法制度的建构、司法程序的内容,当由公民以表决等直接或间接方式最终决定。第二,司法体制设臵以及相关制度的建构应便利公民。司法机关和法官的行为应当具有经济性。司法制度之设计和改革应当便利公民、不辜负民众的期待,便利公民接近司法,即赋与和保障公民的诉讼权,使其首先能够快速、有效地进入司法轨道。便利公民参与司法,使公民在司法程序中能低投入、高效率地行使权利。第三,强调司法的公共服务性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司法制度的理性化,人们越来越多地强调司法的公共服务角色,即公共服务理论。这种理论将审判视为一种产品或服务,将公民和当事人视为消费主体,法院和法官为服务者。这种理论实际上蕴含了“公民为司法的根本”这样一种深层理念,这一理念并不单纯是人们对司法指导价值观的逻辑整理,而是人们对理想司法的态度和意向之明确表达和弘扬,是将民主、平等、自由、人权等公理向司法制度的引入和巩固。

3、如何理解司法的服务性

司法服务的中心词是“服务”。根据《辞海》的解释,“服务”就是为…工作。“为人民服务”作为普遍的行为准则曾经根深蒂固于全中国百姓的心底,一度更成为考量我国家机关和全体公务员工作态度和行为作风的基本标准。就审判机关而言,从“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审判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坐地问案”、息讼定争到我国审判机关协同各界展开“三五普法”等等,“服务”的思想、意识一 7 直持久地作用于我国的司法机关和人员。秉承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尚书》语:“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本文化要求中国古代的“每一个官员都要一心想着人民,处处为民作主”。⑨

理解司法的服务性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单纯的专政工具向亲民、利民、便民的服务型司法机构转变。二是从“官本位”的司法机构向“民本位”的司法机构转变。建立服务型法院,使人民法院更好地担负起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责任,使“国家权力本位”向“社会权力本位”转变,使专政型、管制型法院向调节型、服务型法院转变。树立服务意识,摒弃衙门作风和“官本位”的思想,全力为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优质的司法服务,为人民群众营造宽松平和的诉讼环境。虽然司法公正要求法官保持与外在权力和关系的距离,但决不意味着司法远离社会的需要,法官仅成为不晓人情事理的裁判机器。相反,司法更应当贴近社会的需要,亲近民众。司法不是高高在上的高层建筑,司法应当关注民声,审判应当贴近发展。强调司法的公共服务性质,在诉讼中应当做到,司法机关和法官应当贯彻为公民和当事人服务的宗旨,将工作重心放在为公民和当事人提供司法服务上,以服务质量高低作为评价其行为的标准。为此,司法机关和法官不仅应支持和促进当事人的意志与行为,最终使公民和当事人的权利得到救济,而且还要使公民和当事人受到体面和尊严的对待。故法官的角色和行为型态要有亲和性,这样才会使当事人感受到在一个公正、透明的“法的空间”受到了应有的尊重,提高 见四川成都高新区法院院长王平著《论司法服务的现代化》;

《中国的文化传统与中国司法制度的民族特色的形成》,郝铁川,载《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山东法学会编,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版,第10页。⑧⑨

⑧ 8 裁判的正当性和信任度,避免司法游离民众意愿。“司法为民,关键在司法,本质在为民”这句话对司法为民的宗旨作出了全新的解释:“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司法为民是司法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表述,它最简练又最明确地概括了我国司法权的基本属性,体现了司法权运行的价值取向,就是为民造福。司法为民的理念要求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坚持法院工作为人民服务。

转变司法观念,树立“法官是人民公仆”、“法院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立起群众观念,按照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要求,从制度设臵到审判作风、工作作风,乃至法官的具体言行,都能体现出司法为民、司法便民、司法服务于民的宗旨和要求。树立亲民观念,增强公众对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的亲近和依赖,最大限度地实现严肃执法与热情服务。正确把握司法与为民的内在本质,处理好认真贯彻执行体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法律与依法满足诉讼当事人的合法要求的关系。亲民、便民只是其基本手段,其最终目的是要充分实现涉讼公民的基本权益。

四、司法为民的本质要求

(一)大力推行审判公开,确保司法公正

审判公开是司法公正的保证。公开审判是现代各国司法制度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将一切案件的审判过程结果公之于众,将审判臵于社会和民众的参与包括舆论的监督之下是现代民主国家的共同特征。推行审判公开要改革和完善公开审判制度。必须严格贯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公开审判制度的若干规定》,以公开促公正,提高当庭宣判率,逐步实现大多案件能当庭宣判;提高审判案件的透明度,应允许旁听人员作记录,根据案件的性 质允许记者对社会关注的案件采访、录像、拍照等。其次强调判决书的说理性,说明哪些证据能采用,哪些证据不能采用,为什么要适用该法律,并详细解释法律依据,使一般的老百姓也能读懂判决书。

(二)关注弱势群体,依法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在诉讼过程中保障经济困难的公民获得必要的法律援助,能够充分行使诉讼权利,是人民法院必须履行的职责。人民法院对于法律援助机构决定提供法律援助的民事案件,经审查认为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可以先行对受援人作出缓收案件受理费及其他诉讼费用的司法救助决定,待案件审结后再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对援助当事人一方的诉讼费的减免。在审理涉及婚姻家庭、赡养、继承、抚养、收养等民事案件时,对家庭暴力的受侵害方的合法权益,要依法充分予以保护和照顾。还要加强对涉农案件的审理,打击和制裁坑农、害农行为,坚决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益和保护农民利益的完整统一。要依法及时审理涉及“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行政案件,减轻农民负担。及时审理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种子、化肥、农药等坑农害农案件,充分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案件的审判。

(三)要注重调解,调判结合

人民司法就是要坚持走群众路线,这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典型特征,司法便民、司法护民和司法为民就是群众路线在司法活动中的生动体现,指导人民调解和注重诉讼调解是在司法中实现群众路线的有效手段。诉讼虽然是解决矛盾的最后救济手段,但并不是惟一和最好的方法,应该把人民调解这一由人民群众创造 的、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化解矛盾的机制纳入到法制的轨道上来运行,让这些群众性的解决矛盾的机制在人员配臵、运行程序、法律依据等各方面都符合法治的理念和要求,从而充分发挥其诉讼替代作用,既缓解法庭的社会压力,更有利于法官的职业化建设。实现人民法庭与人民调解组织在处理民间纠纷中的良性互动,实现诉讼调解和人民调解两种调解方法的有效衔接。

(四)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

司法须公正,司法更为民,司法为民在全社会实现公平与正义提供法制保障。司法为民是人民法院新时期的工作思路,司法公正是司法为民的重要体现和诠释,两者内涵丰富关系复杂。

最近,最高人民法院将“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确立为人民法院工作的指导方针,这是党中央对人民法院工作提出的新标准、新要求。“公正司法”是人民法院始终追求并努力实现的目标,反映了司法活动的本质要求,体现了司法活动的客观规律;“一心为民”揭示了人民司法工作的本质和核心,阐明了人民法院的根本性质和宗旨,回答了为谁司法、为谁服务,如何司法、如何服务的根本性问题,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和执政为民要求在人民法院工作的具体落实和体现。“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体现了司法的人民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司法的人民性是我国司法的基本特征。“为民”,不是单纯为哪一方当事人的利益,而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公正”与“为民”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司法成为全面的司法、协调的司法、“两个效果”相统一的司法,是在司法领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形式。实现公正司法,是构建和谐法院的基本要求。公平正义是人类社 会发展所追求的崇高理想和价值目标,审判司法又是社会矛盾纠纷处理机制的最后一道防线,所以公正司法对于构建和谐社会非常重要,这也是构建和谐法院的基本要求。和谐社会的安定有序必须以公平公正作为前提和基础。离开了公正高效的司法裁判,社会公众不可能有法律信仰,人民法院不可能有司法权威,广大法官也就不可能赢得应有的社会尊重。坚持一心为民,是构建和谐法院的根本宗旨,也是党执政为民要求在人民法院工作中的具体落实和体现,它回答了为谁司法、为谁服务,如何司法、如何服务的根本性问题。司法可以促进社会和谐,但和谐不是不要正义,不是不顾原则。我们所追求的和谐必须是公平的和谐,正义的和谐,不论是判决也好,调解也好,都不能牺牲公平和正义来求得短暂的和谐。不遵守法律,不讲原则,没有标准,和谐也不会长久,甚至司法的软弱会助纣为虐,导致更多纠纷的发生。

(五)要从实体上更要从诉讼程序上保障当事人的权益 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是法院坚持司法为民和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的必然要求,是诉讼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诉讼活动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诉讼权利是法律赋予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实施诉讼行为的基本权利和行为手段。在诉讼活动中,法官的审判权力和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相互结合、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构成诉讼活动的整体,推动着诉讼的运行,决定着诉讼的结果。司法实践证明,法官在诉讼活动中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可以收到三方面的诉讼效果:一是当事人可以获得权利受到保障的心理满足,进而转化为积极参加诉讼活动的动力,主动提供证据和发表意见,有利于法官准确地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二是诉讼双方当事人都充分行使诉讼权利,相互对立地举证、质证和进行辩 论,有利于法官居中问案,兼听则明,公正裁判;三是当事人充分行使诉讼权利并与审判权力相互协调和相互制约,既有利于审判权力的有效运行,又能够防止审判权力的滥用,保证诉讼活动正规公开的推进和合乎逻辑的作出裁判,使当事人不论胜诉或败诉都心中明了,能够促进息诉服判和裁判结果的及时执行。

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既要积极努力推进,又要坚持全面辩证的观点,严格依法进行。要注意四个环节:一是坚持合法性原则。诉讼权利的内容和范围是法律规定的,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要依照法律规定进行,不能任意扩大范围,不能迁就不合法不合理的要求。也要注意不能把属于司法文明和司法礼仪的事项列入保障诉讼权利的范围。同时,还要防止司法过分主动,防止超越法院职权和本级法院的管辖范围。二是注意坚持全面性原则。要在民事、行政、刑事等各项诉讼活动中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能忽视任何一类诉讼,特别要防止在诉讼权利保障方面偏重民事诉讼,轻视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的问题。还要注意平等地保障各类诉讼主体的诉讼权利,不能厚此薄彼。三是坚持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的一致性。把握好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价值取向,使之有利于尊重和保障人权,有利于作出公正高效的裁判结果,有利于裁判结果的有效执行,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四是法官既要积极履行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职责,又要主动地接受当事人对法官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

(六)加强人民法庭建设是司法为民的现实要求

在新时期,如何正确认识人民法庭在现实基层司法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如何加强人民法庭各项基础工作,是一个亟需研究解决和改进的问题。人民法庭作为人民法院派往集镇和乡村 的基础司法单位,是为了基层和农村人民群众提供司法便利和服务的产物。其主要职责是审理农村民商事案件,配合开展法院执行工作,实施对民间调解组织的业务指导。便于人民群众诉讼,是我国建立人民法庭制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也是我国司法制度的创造和贡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如何将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和优化整合审判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将人民法庭设臵的合理性和人民法庭工作的规范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司法改革的力度、人民法庭的发展速度和广大人民群众可承受的程度结合起来,将减少人民群众讼累与保障当事人诉权结合起来,切实做到既便于当事人诉讼又便于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高效地审判案件,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依托审判职能,就地化解矛盾、定纷止争,实现司法审判和人民调解有效衔接、良性互动,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发展也就成为摆在法庭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五、实践司法为民所需要处理的几个关系

实践司法为民,要适应现代法治社会对法院的需要,要树立“司法为民”、“审判就是服务”的理念,努力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法,提高服务水平,真正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辩证统一。具体应当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一)处理好审判独立与司法服务的关系

20世纪90年代初发起的审判方式改革,是以审判独立,强调法官中立衡平的地位为核心。提出建设服务型法院,可能会使大家产生一种“改革回潮”的担心。实际上,服务型法院与审判独立是并行不悖的。作为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审判独立强调的是法院、法官“只向法律负责,忠于法律,只接受监督而不接受命令”,在个案审理中不受任何部门、团体、个人的干涉。而服 务型法院所指的服务则是指法院不仅仅是“人民的法院”,而是“为人民的法院”。也就是说,法院不仅仅是由人民产生,对人民负责的机构,更重要的是,法院需要通过自己的活动,展现法院的人民性,提高法院公信力,并最终实现依法治国的方略。人民法院的司法服务水平体现了这个社会的法治化程度,建立服务型法院并不是要把法院变成别的机构,而是在完全保留和充分发挥其审判职能的前提下,顺应时代的发展,赋予它新的的属性。

(二)处理好依法审判与促进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民法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应当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充分发挥审判的各项职能作用,为实现社会公正、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人民法院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一定要认清当前形势,并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丰富和发展这一重要理论。这就要求我们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为人民服务的职能放到审判工作的突出地位。为区域经济提供有效的司法服务,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地方法院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在运用司法手段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实现过程,特别要注意不能将法院、将司法作为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的工具。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不是为地方保护服务,要克服狭隘服务观念,从促进建立安全宽松、和谐稳定、平等诚信的良好投资、生活环境入手,从宏观上提供司法服务。

(三)处理好为当事人服务和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关系

公司理念标语 篇6

正视危机、增强信心、艰苦奋斗、再创辉煌。

树立核心价值观,而且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造。

顾客信誉是企业发展的源泉。

创新是根本,质量是生命,务实是宗旨,效益是目标。

产品质量是通向市场的基石,是赢得用户信赖的关键。

品管提高信誉,信誉扩大销售。

产品质量无缺陷,顾客服务无抱怨。

品质观念把握好,成品出货不苦恼。

加强质量意识,端正质量态度,规范质量行为,树立质量风气。

制造须靠低成本,竞争依赖高品质。

质量为先,信誉为重,管理为本,服务为诚。

卓越的产品和服务是员工的成就和自豪。

产品若要无缺点,全面品管不可免。

公司法中的经济法理念 篇7

当代世界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循环经济理念应运而生。它是一种全新的经济理念, 倡导资源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要求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当中有效利用资源, 尽量减少废水、废气和废物的排放, 从而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近年来, 循环经济理念在工业发展领域内已经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但国内学术界和相关业界对循环经济与第三产业结合的研究成果却仍然十分鲜见。众所周知, 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由食、住、行、游、购、娱六大主要要素组成的复杂的综合系统。本文讨论了在旅游餐饮业管理中如何应用循环经济

在烟草行业, 技术、网络、营销手段等都是可以模仿的, 只有企业的品牌是不可替代的, 对于烟草商业企业, 品牌代表了的信誉、效率、诚信等。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 企业间的竞争已由过去的质量价格竞争转变为质量、品种、信誉、企业形象和服务水平等综合素质的竞争, 进而发展为品牌的竞争。由于长期的垄断经营, 烟草行业的品牌意识并不强。因此, 卷烟商业企业应加强品牌管理, 更加关注如何让消费者保持对该品牌的忠诚度。卷烟商业企业应与工业企业协同, 通过对消费市场进行调研、市场细分、竞争对手分析, 确定目标市场, 制定品牌战略, 进而设定品类组合宽度, 确定卷烟品牌的生命周期, 从而科学得出品牌退出和品牌引入的结论, 并运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对卷烟品牌进行市场培育和品牌维护。

3.3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企业文化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扩展延伸性的特点。企业文化能为企业带来优于其他企业的独特的、他人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卷烟商业企业应形成“客户满意、员工满意”的企业文化, 打造学习型组织, 树立现代企业经营观念, 鼓励员工创新, 建立激励机制, 提倡团队精神, 并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进行调整, 构建新的企业文化, 逐渐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3.4客户关系管理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 企业价值来源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产品同质化的时代, 企业核心竞争力最终取决于客户关系管理, 客户满意度是企业服务价值的最终和唯一体现。随着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服务性因素的引入, 企业与顾客的关系得到了扩展, 发展顾理念, 期望能以此推进我们对循环经济与第三产业结合的认识。

1 提倡清洁生产

2009年11月3日, 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这是我国旅游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该意见第12条指出:“推进节能环保。实施旅游节能节水减排工程。支持宾馆饭店、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经营户和其他旅游经营单位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 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 实行合同能源管理, 实施高效照明改造,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创建绿色环保企业。”[2]为认真贯彻落实《意见》, 体现循环经济理念, 在旅游餐饮企业管理中应积极提倡清洁生产的理念。

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清洁生产首先要求生产场所必须做到清洁;其次, 生产过程应对自然环境没有污染或尽量减少污染;再次, 生产出来的产品应该是无公害的绿色产品[3]。清洁生产理念最早是在工业思想领域内提出并得到应用的, 表明人们对于环保的认识, 已经从治理污染, 发展到预防污染、全过程防治污染的阶段。清洁生产理念应用在旅游业中, 便出现了客关系观念, 深化市场导向为顾客导向, 维护和发展与顾客的长期关系成为市场营销的重要内容。因此, 客户关系管理成为企业实现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方式。

目前, 卷烟商业企业对于零售户的客户关系管理存在服务稳定性、服务开发、营销、管理等系统性不强, 对网络客户没有定位, 导致提供的服务目的性不明, 服务效率不高等问题。同时, 厂商客户关系管理没有得到重视。因而, 卷烟商业企业要转变管理理念, 基于价值链管理的思想, 以提高顾客满意度为目标, 加强和改进其价值链上下游的客户关系管理。对于零售客户, 要保障及时供货, 同时为其提供各种服务, 包括订单服务、配送服务、实地拜访服务、信息与支持服务、促销与支持服务等, 在客户服务业务环节, 卷烟商业企业通常要委托客户经理对客户进行走访, 公司也会对零售客户进行各种培训与作业指引, 对不同的零售客户实行不同的服务, 采取基础服务、差异化服务、个性化服务相结合的手段, 以提升客户满意度, 提升零售客户价值, 最终增强卷烟商业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旅游业清洁生产模式。旅游业清洁生产模式要求在旅游产品与设施的设计与开发以及整个旅游过程, 都要尽量减少或消除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以保护旅游景区的空气、水和土壤的清洁, 并维护景区生物多样性, 达到人与自然在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的和谐共存。

具体到旅游餐饮企业管理, 循环经济理念的清洁生产原则, 要求旅游餐饮企业在做出生产决策时, 不能只考虑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还必须计算企业生产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 不能把目光只盯在餐饮企业自身的短期利益和短期发展, 更要关注整个旅游餐饮业的长远利益及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践中, 旅游餐饮企业的清洁生产行动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 在选定经营地址时, 旅游餐饮企业应考虑选择景区交通便利的地方, 以尽量减少因交通带来的能源消耗和空气污染。旅游餐饮企业的餐饮剩余物可用于动物的饲养, 企业不是很常用的设备不必购买, 可采取租用的办法, 或者在一定范围内与其他企业实行资源共享。这样不仅节约经营成本, 而且有利于环境保护。

第二, 控制在食品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污染, 包括洗锅废水、油烟排放和燃烧废气排放等。解决办法是, 避免流水时间过长, 废水循环利用;使用清洁的燃料, 减少油烟和废气的排放;购买、使用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抽油烟机, 以减少大气污染。

第三, 控制在客人用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污染, 包括一次性塑料桌布的废弃、桌面台布的洗涤、剩饭剩菜等餐厨垃圾的废弃等。尤其是餐厨垃圾, 其含水量大、易腐烂、散发恶劣气味、含有大量病菌及其他致病微原体。解决办法是:杜绝使用一次性塑料桌布;美化桌面, 尽量减少桌布的使用;集中洗涤, 控制水的使用;用餐时, 服务员应提醒顾客按照自己的需要来点菜, 避免浪费, 并减少废物排放。

第四, 控制在餐具洗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污染, 包括:脏、净不分, 增加洗涤剂和用水量;洗涤剂和消毒剂造成的环境污染;蒸汽消毒耗能过大等。解决办法是:在收拾客人用餐过后的餐桌时, 将脏的和干净的器具分类摆放, 分类洗涤;使用有利于环境的洗涤剂和消毒剂, 如无磷洗涤剂、臭氧或进行紫外线消毒等。

第五, 旅游餐饮企业注重开发真正意义上的绿色餐饮食品, 不仅质量要合格, 而且从生产、使用到处置等环节, 都要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小, 并有利于资源再生。

2 实施绿色采购和绿色能源管理

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 旅游餐饮企业的采购应实施绿色采购, 即所采购的商品应具有节能降耗的功能, 耐用或能重复使用, 低噪声或无噪声、无辐射、安全卫生, 无废弃物或废弃物易降解、易处置、易回收利用, 不包装或者包装适度。

具体来说, 旅游餐饮企业采购部门在实施绿色采购时, 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 减少一次性用品, 如一次性筷子的采购。其次, 尽量采购节能产品, 如节能灯泡、节能电器、变频空调、节能锅炉和冷水机组等。第三, 尽量采购再生产品, 如再生纸、再生玻璃和再生铝制品等。第四, 采购择安全、无公害的绿色餐饮原料, 既能间接减少对环境产生污染, 又能保障顾客健康。

绿色能源管理是能源利用模式的重大转变, 能有效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中国饭店协会于2002年正式颁布了《绿色饭店标准》, 是餐饮业的首部绿色标准。该标准对减少饭店耗能, 提倡绿色能源管理有重要的作用。国际上通用的有环境管理体系的ISO14000和质量标准管理体系的ISO9000, 它们通过对环境管理工作的过程进行控制, 以获得良好的环境实绩和能源利用效率。这也是旅游餐饮企业实现企业责任、提倡环保的标准和指标体系。

能源消耗是旅游餐饮企业的主要支出之一, 包括空调耗能、动力消耗、照明消耗和餐饮消耗等。因此, 旅游餐饮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 加强节能系统设计, 节约能源消耗。

3 引导旅游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观念

所谓绿色消费, 是指“消费者意识到环境恶化已经影响其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 要求企业生产、销售对环境影响最小的绿色产品, 以减少危害环境的消费。”[4]在日常生活中绿色消费行为表现为适度消费、杜绝浪费、废弃物分类利用、减少污染等。

旅游餐饮企业要有意识地引导旅游消费者在旅游过程中的行为活动, 包括餐饮消费, 做到符合绿色消费原则, 这是有效保护旅游景区生态环境, 减少旅游消费者旅游活动行为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内容。

首先, 旅游餐饮企业可以联合政府有关部门及其他企事业单位, 通过宣传、教育和引导, 并辅之以必要的奖励和处罚措施, 减少或杜绝旅游消费者过度消费等破坏生态环境和耗费资源行为。旅游餐饮企业应给游客营造一种绿色消费的环境, 比如在餐厅张贴提倡绿色消费的公益广告, 在餐巾纸上印刷宣传口号, 如“绿色消费是一种时尚”或“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你我参与”等。

其次, 鼓励旅游消费者提出有利于旅游绿色消费和旅游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建议。发展循环经济, 需要全体游客的参与和贡献。因此, 旅游餐饮企业应采取多种措施, 鼓励游客提出各种有利于绿色餐饮消费的意见或建议, 通过集思广益, 群策群力, 旅游绿色消费的风气一定会实现。

总而言之, 循环经济理念, 要求我们运用生态学和环境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各种经济活动, 其基本特征就是高效和循环利用资源, 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 保护环境, 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旅游业是一个依靠自然秉赋的产业, 因此, 保持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由于循环经济理念非常切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因此, 我们应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中继续深入分析和探讨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式。本文的研究只是笔者的初步尝试, 一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希望能得到专业学者和业内人士的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中国网新闻中心.2010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预期目标为1.44万亿元.http://www.china.com.cn/rollnews/2010-01/25/content_299491.htm.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全文) .http://news.hexun.com/2009-12-03/121906107_1.html.

[3]黄英娜, 张天柱, 颜辉武.循环经济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学基础[J].环境经济, 2004, (8) :33~35.

公司法中的经济法理念 篇8

关键词:司法会计;鉴定;经济案件;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犯罪案件也日益增多,该类案件通常需要检查和分析大量的财务会计资料,而具体的办案人员一般并不具备专业的财会知识,为了打击犯罪和提高办案质量,司法会计鉴定便应运而生。司法会计鉴定是运用会计学、审计学的知识、原理和方法,发现、搜集和审查案件中涉及的财务会计资料、相关证据以及资金运用过程,进行检验、鉴定的一项专门性技术工作。司法会计鉴定结论作为认定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经济犯罪的主要证据之一,在案件的侦破、审判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司法会计鉴定为检察机关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查办经济案件,准确及时地查明案件事实,揭露和证实犯罪提供技术保障。

一、侦查活动,获得证据

证据,是指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鉴定结论作为言词证据和间接证据的一种在确定罪与非罪、此罪和彼罪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中规定“为了查明案情,要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的时候,应当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鉴定的任务就是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与案件有关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判断、作出合乎科学的结论,为查明案件提供证据。司法会计介入案件侦查活动,是检察机关查明案情、揭露和证实犯罪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措施。检察机关很大一部分工作是通过对自侦案件的侦查、参与刑事立案、行政诉讼等活动来实现的。侦查、诉讼的核心是围绕着证据展开的。在诉讼证据中,最科学、最客观、最真实、最可靠的是通过技术手段中的鉴定工作获取的证据。因此说司法会计鉴定工作是检察机关在查办自侦案件中确定罪与非罪一个关键环节。司法会计鉴定结论作为言词证据和间接证据的一种在确定罪与非罪、此罪和彼罪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要强化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核心作用,就要求我们彻底改变单一依靠威慑力获取证据的方法,增强侦查意识,明确证据在决定对犯罪嫌疑人立案、采取强制措施、侦查终结和定罪量刑中的核心地位,紧紧围绕获取证据这个核心开展侦查工作,不断提高审查证据、固定证据、运用证据、展示证据的能力。

二、诉讼过程,整合证据

会计鉴定是指运用会计、审计等专门方法,对与案件有关的经济、财产、物资收付活动等财务事实与资料所进行的专门检查活动。会计鉴定的对象主要是财务活动中的帐簿、报表、凭证、单据、现金、物资以及其他表明财务盈亏数目的资料,这些资料做为诉讼证据的一种必须通过专门的方法加以检查与鉴定,才更具有科学性与可靠性。在侦查过程中,检察机关司法会计人员依据客观经济活动规律,了解发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财务管理环境等,对已获线索作因果关系、动机手段、事实过程等诸多方面采取行之有效的检察、勘验,重现其经济犯罪的过程,检察侦查人员就可依据这些进行分析和假设,拟定侦查方案,进而发现犯罪。检察机关的司法会计通过审查财务会计资料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完备性,确认各证据在案件事实证明中的作用和地位,确认证据与证据之间的关系,为证实犯罪提供尽可能齐备的证据材料,并帮助侦查人员初步确定案件性质,明晰侦查思路,节约司法资源,查实犯罪。

司法机关为了查明案情,往往要指派或聘请具有专门司法会计知识的人员,对案件中需要解决的财务会计问题,进行鉴别判定的一项司法会计活动。它的主要作用,一是确认经济犯罪的作案手段,二是准确认定贪污、贿赂、偷税抗税、挪用公款的犯罪数额,确定重大责任事故、玩忽职守犯罪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数额以及确认有关 国家工作人员在财务管理等方面是否渎职、失职,三是对利用高科技进行的各种犯罪,如利用计算机网络等进行的金融诈骗、证券、期货等犯罪进行司法会计鉴定。当前,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也有它的时代特征。尤其在现代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各种犯罪手段和形式不断向智能化、专业化和技术化发展,经济犯罪也不例外。侦破经济案件的经验和诉讼实践证明,司法会计鉴定工作愈来愈重要,在经济案件的诉讼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服务庭审,提供证据

按照我国刑诉法的规定,司法机关在侦查审理案件中,有权根据诉讼的需要,对特定的对象进行司法检查或对专门性问题进行司法鉴定。最高人民检察院赵宏副检察长在一次会议上讲过:“我们一切侦查,诉讼等活动,都是为了庭审服务的。”庭审的关键又在于举证的正确性。司法会计鉴定是为了解决案件所涉及的财务问题,并提供鉴定结论,作为诉讼证据,在庭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以往对经济案件的审判,很多犯罪嫌疑人在庭审时翻供,有的甚至使庭审无法进行,致公诉人于十分尴尬的境地。究其原因,是我们以往对庭审中怎样确认和固定证据的重视不够。特别是实行庭审制度的改革后,要求当庭举证,更加强调了鉴定证据在举证中的重要性。那么,司法会计鉴定作为证据的一种,其在审判中的定罪与量刑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总之,检察机关的司法会计鉴定作为打击经济犯罪的有力工具,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能有效提高侦破经济犯罪案件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准确揭露、证实经济犯罪,而且对是否能够成功侦破经济案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1]于朝.司法会计学(修订版)[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9

[2]刘静.司法会计理论与实践[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9

上一篇:头脑风暴会议通知下一篇:书院管理基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