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学校音乐教学计划(通用11篇)
摘 要:特殊音?方逃?是将特殊教育与音乐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对于特殊儿童进行音乐教育受到了众多的关注。在一些发达国家都将音乐教育方法融合到特殊教育当中,这给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因而,本文以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育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育现状。
关键词:特殊教育 音乐教育 现状 调查
引言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特殊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在特殊教育学校中,音乐课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受到我国国情的影响,特殊音乐教育的发展较为缓慢,社会对于特殊音乐教育并不十分重视,特殊音乐教育从业者的教育也相对落后,并不能满足特殊儿童学习的需要。[1]
目前,对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育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方式,调查特殊教育学校音乐课的开展、特殊儿童的学习、教学资源的使用等问题。本文调查研究侧重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育现状调查。[2]
一、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育现状调查
我们采用问卷、访谈等方式,对扬州市的几所特殊院校进行了调查,对特殊教育学校的音乐教育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次调查工采访了校领导7人,发放教师问卷15份。利用教师提问,学生举手表决的方式采访学生,共采访学生200人左右。采用访谈的方式采访15位家长。[3]
1.学校方面
根据调查我们可以发现,首先,虽然特殊教育学校配备了音乐教学设备,但是这些设备分配并不均衡。一些特殊教育学校设有专门的音乐教师,而一部分特殊教育学校则在多媒体教师或者教师进行音乐课教学,而一些学校并没有固定的音乐课堂。另外,特殊教育学校的音乐书籍也比较少。其次,大部分的特殊教育学校较为重视音乐课,并且按照国家要求设置了租足够的音乐课课时。大部分特殊教育学校使用的都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教材,由教师依据教材安排课程。大部分的教师是按照教材上课的。教师音乐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此次调查的学校中,每天都播放音乐2到3次,学校都设有广播台,每天定时播音,播音内容也较为丰富。
2.教师方面
首先,参与调查的音乐教师都是女性,并且大部分是青年教师,有55%的教师教龄在5年以下,有20%教龄在6到10年,由25%教龄在11到20年。当前,特殊教育学校的音乐教师大部分是兼职教师,专职音乐教师数量比较少。其次,音乐教师每周有10到20节音乐课,并且音乐教师都需要带领兴趣小组,定期展开一些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可以及时的发现音乐人才,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但是,音乐教师待遇较低,影响了教师教学积极性。最后,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师参与培训的机会比较少,他们迫切的希望可以通过培训、案例分析、讲座等的方式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与专业素质。
3.学生方面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是喜欢音乐的,他们很喜欢流行歌曲,并不了解教材、传统音乐等。这也证明,教材内容较陈旧,缺少活力。同时,与流行歌曲不同,学生很难独立学习教材中的歌曲。此外,一些特殊学生在音乐方面有着较高的天赋,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完整的唱出很多的歌曲,而大部分的聋哑学生可以模仿简单的律动,可以完成简单的舞蹈动作。
4.家长方面
不管是健康儿童还是特殊儿童,家长的积极参与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特殊儿童家长与学生相处时间比较长,更加的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在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家长是比较重视学生音乐素养水平的。大部分家长支持学生参与学校的演出与比赛等,他们认为让孩子参与演出可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良好的家庭音乐环境,使好在可以获得更多的音乐知识,长此以往,提高了孩子的适应能力。因此,家长应该了解特殊儿童的心理情况,及时发现并满足孩子的兴趣及爱好。
5.音乐课现状方面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教师在上音乐课的时候会依据教学要求更换作为,并且听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满足特殊学生的需要。然而,培智学校招收的是中重度智障儿童,这些儿童的感知能力较差,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也比较差,并且音乐课较难理解,致使教学效果较差。特殊儿童对于数学、语文的接受能力较弱,但是却在音乐、美术等方面有天赋,因此,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促进特殊教育音乐教育的措施
首先,要重视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育。政府部门应该重视特殊教育学校的音乐教育,从而转变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对特殊学生音乐人才的认识。要了解到音乐教育对于促进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特殊教育学校应该采用丰富的音乐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动作协调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其次,改革课堂教学方式。要对音乐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可以掌握音乐治疗与音乐课相结合的方法。丰富教学方式,在游戏中进行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再次,开展音乐课外活动。依据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的特殊儿童在乐器方面都有较高的天赋,学校可以设置一些音乐兴趣小组,使特殊儿童在愉悦的环境当中学习音乐知识,同时还可以培养特殊儿童的表现能力,这对于特殊儿童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殊教育也迅速发展起来,音乐教育作为特殊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由多方面共同努力,提升特殊学校教学水平。特殊教育学校应该提高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在政府部门、校领导、音乐教师、学生与家长的努力下,促进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音乐教学能够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审美情趣与能力,是美育的一个重要手段。特殊教育学校的音乐教学,使特教学生不仅能够获得音乐方面的知识,而且可以丰富特教学生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特教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尽情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其身体与心灵都得到健康成长,有利于促进特教学生逐渐摆脱孤僻,很好地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在学习和生活中进一步增强信心,最终促进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创新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学的有效途径
1.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
相比普通教育而言,特殊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特殊的教育对象,在于补偿学生生理或心理的缺陷,这就无疑要求特殊教育学校所坚持的教学观念、采取的教学模式及手段方法不能照抄照搬普通教育。针对特殊学生开展的包括音乐学科在内的教育教学,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 根据每名特教学生的认知与接受能力,选择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方式和方法,努力搜寻他们的启智区域,最大化地挖掘自身潜在的学习能力,最大限度地促进其发展。近年来,现行的特殊教育教材和设置的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与特教学生能力相脱节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多数特教学生成为看客。要想使全部或大部分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得到相应的训练,实现特殊教育学校“自理生活,适应社会,乃至从事简单的劳动”的教育目标,就必须不断探索、实践,针对特教学生制定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
传统的特殊教育音乐教学,针对特教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以及短时记忆能力严重不足的现实情况,往往采用 “启发式”的音乐教学模式,也就是说,教师一句一句地教唱,学生一句一句地学唱。这种依靠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产生的最终结果是特教学生在心中造成了很大负担, 使其厌恶学习,无法实现音乐教学效果。因此,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音乐实践,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由“注入式”转变为“参与式”,教师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音乐教学氛围,有效地激发与培养特教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谁会这样》这首歌时,教师可以在开课前,把事先准备好的鸟、鱼、马的头部装饰物分发给学生, 然后引导学生们模仿小鸟飞、鱼儿游和马儿跑的相关动作,伴随着音乐的节拍,他们会边唱边做鸟飞、鱼游和马跑的动作,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所营造的情境中,通过实际的模仿与亲身体验,以探究的精神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有效地激发了特教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把音乐课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缩短了学生与歌曲的距离,把学生的情感因素充分地调动起来。随着乐曲的旋律,教师通过简短的语言,充满感情地把歌曲内容描述出来,进一步唤起他们的想象力, 使其思维得到扩散,如此一来,特教学生记忆缺陷就很容易被克服,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得到了延长,大部分学生在短时间内都能够记住歌词,在歌曲学唱的过程中,实现了同步提高特教学生的记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学生们在跳跳唱唱、活泼轻松的音乐氛围中,也可以比较深刻地理解歌曲的内涵。
2.创新教学方法,开展课外活动
为激发特教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与灵活,以达到动静结合、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我是一个粉刷匠》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按照歌词的内容,启发引导学生通过自己观察理解事物的经验, 模仿粉刷匠的动作在纸上画出小房子,或者几名同学合作用身体搭建小房子的造型,在此基础上,当教师弹奏这首时,学生就会随着旋律做出拿着刷子刷墙的动作,展示小房子的绘画,搭建小房子的造型,学习这首歌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会唱的学生认真跟着伴奏演唱,唱歌困难的学生有的配合做相关动作、有的跟随节奏打拍子。通过这样的音乐游戏活动,学生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学习兴趣,注意力较为集中,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也被充分调动起来,其想象与创造能力自然得到有效发展。由此可见,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可以保证特教学生产生成功的体验,品尝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教师通过搭建学生参与的平台、 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并采用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不仅会有效地激发特教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发展他们的智力,增强他们眼、口、大脑与四肢的协调能力,教师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效果无疑是很理想的。
在以课内教学为主的同时,教师应该积极尝试把音乐课堂搬到室外、搬到大自然中,坚持开展课外音乐教学活动。在课外音乐活动中,学生可以展现自我、陶冶情操。 因此,在特殊教育学校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公园里上课,学生们观赏着优美的景色、欣赏着优雅的音乐,大自然和音乐的魅力有机结合,共同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同时,在课外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能够进一步发现、挖掘学生自身蕴含的优点与特长,从而有助于以后的教学中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
3.创新教学手段,注重音乐的治疗效果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音乐教学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手段,在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突破教材的限制,采用现代化的音响设备和现代信息技术,选择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优秀歌曲、舞蹈或者弘扬正能量的流行歌曲教给学生,从而开阔他们的眼界,使他们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如在学习歌舞《小苹果》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对于舞蹈的好奇心理,通过多媒体播放MV,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他们被MV中播放的舞蹈和歌曲深深吸引,会积极主动地跳起来、唱起来,教学效果自然很好。同时,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巧妙地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在时空与地域层面突破传统教法的束缚,把音乐教学中抽象的内容直观地表现出来,从而促进音乐教学更加活泼生动,艺术感染力更为强烈。在教学中,教师反复再现多媒体展示的内容,可以有效地解决特教学生理解记忆迟缓的问题。在多媒体音乐课堂教学中, 特教学生能够充分挖掘听觉、视觉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学生也可以较为直观地通过比较分析来提高学习效果。另外,为了进一步拓宽特教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音乐知识、陶冶情操,教师还应利用现代音响设备和信息技术,为他们播放一些世界优秀音乐作品,并引导他们不仅跟着音乐手舞足蹈,还应该引导他们感受音乐作品想要说出的话,从而进一步提高思维和表达能力。
音乐的治疗作用在特殊教育的音乐教学中是不能被忽视的。开展音乐治疗虽然在特殊教育学校还处于起步阶段,也并非每所特教学校都可以取得良好的音乐治疗效果,但作为特教教师,面对的是特殊学生,有必要学习和掌握音乐治疗理念,灵活运用音乐治疗的方法,做到音乐教学与音乐治疗的有机结合。同时,教师还应该不断探索与实践,及时准确地把握特教学生的心理与情绪方面的变化,真正与他们心灵相通,在音乐教学中,切实从学生身体和心理特征出发,从而在根本上满足特教学生的需求,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结语
课程是教学活动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教与学两个方面中间的必要环节。我国于1993年颁发了特殊教育学校课程计划(试行),把特殊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范畴。课程计划的颁布,使得特殊教育的学制、性质、任务都更加规范化。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特殊教育的对象也有了较大变化,而特殊教育课程设置仍然一直停留在七年前制定的试行方案上,若仍沿用课程计划已明显无法跟上现代特殊教育的步伐,也不能很好的体现尊重个性发展和社会对智障儿童的人文关怀。培智学校需要更加切实可行的课程设置方案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一、我国特殊音乐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受传统教育观念束缚严重
受传统中小学音乐教育观念的影响,特殊音乐教育的教材是教师根据已有教学经验的反映,教学方法是教师已有知识的传授,课程设置则是已有计划的学习经验,而在学习方法上,孤独症学生一直处于被动位置,通常是“老师教什么歌曲,我就学唱什么”,完全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需要。此外,特殊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计的决定权被教育行政机构高度集中起来,形成了数十年来特殊音乐教育采用统一教材,统一课程,统一目标,统一评价等模式,难以做到把孤独症学生与其他学生分开教学,区别对待。这样的音乐课堂教学收效甚微,久而久之会对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进程造成影响。
2、知识更新较慢且陈旧
近年来,普通中小学音乐课程一直进行着轰轰烈烈的改革,并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与基础教育相比较,特殊音乐教育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具体表现为,特殊音乐教育仍在沿用七年前的试行课程设置方案,使用的教材,教参过于陈旧;培智学校对文化课过于重视,忽视了孤独症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劳动、生活所需要的劳动技能及身心素质的培养。因此,我国特殊音乐教育课程建设滞后于普通教育,滞后于时代社会的发展,滞后于社会的要求,难以满足学生的特殊教育需求。
3、片面重视教材,忽视培养目标
不可否认,音乐教材的编制是一个重要环节,但特殊教育面对的是一群存在认知缺陷的特殊人群,过多的强调课本学科知识,要求孤独症学生掌握认谱、试唱、打节拍等技能,并不有利于孤独症学生获得实践性的劳动技能和健康的个性品质。教材内容和培养目标产生了矛盾,在教法和学法上也容易出现偏差,从特殊教育和特殊儿童的关系来看,过分注重音乐教材知识灌输是不切实际的要求。
由此可见,我国特殊音乐教育存在着教育思想千篇一律,教育方法教条化的倾向,导致特殊音乐教育活力不足,缺乏创造性和实用性,这些因素制约着特殊音乐教育的改革创新。
二、特殊教育学校音乐课程设置改革的设想
课程改革是特殊音乐教育多年实践提出的必然要求,是事物本身发展所需要的,也是孤独症学生的教育要求使然。按照《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精神,结合笔者在两所培智学校对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心得,现对培智学校音乐课程设置改革及发展提出一些探索性的设想。
1、培养目标的制定
在进行课程设置改革之前,我们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特殊音乐教育培养目标,有正确的培养目标指导,才有利于音乐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根据教育部下发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以及培智学校在音乐教学中遇到的现实情况,孤独症儿童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公民目标:培养孤独症学生具有公民应有的情感道德,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劳动职业目标:培养孤独症学生学会正确的日常行为,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简单的劳动技能,努力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3)个人修养目标: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审美情趣,以及富有逻辑的思维方式,努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教育部颁发的新课程方案为培养目标的制定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
2、教学方法的创新
特教音乐教师需要树立这样的观念:不是教师的教决定了学生的学,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面对孤独症学生接受、认知能力较差等问题,尤其在特殊教育个别化的倡导下,教师不该让所有的学生上着相同的课,读着相同的教材,获得相同的知识,这是不合理的。
在音乐课教学方法上,教师要做出多元化的教学选择,以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需要,让每一个孤独症儿童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以求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譬如笔者在本文中提到的学前教育过渡教学法,个别化教学法,整体互动教学法,体态语言教学法,即兴音乐体验法等教学方法,都是笔者经过亲身的教学实践,总结归纳而成,希望能为特教音乐教学方法改革尽到绵薄之力。
特教音乐教师要努力研究适宜孤独症学生接受的教学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育技术手段、创设真实生活场景,不断寻找最佳的授课方法,开创出一条适合当今孤独症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音乐教育体系,打开他们封闭的心灵,帮助其走上正常的人生道路。
3、课程建设的改革
特殊音乐教育立足于学生的发展需要,按照课程设置方案,课程内容注重突出康复训练、生活习惯、和审美修养的特点,以体现特殊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1)强调课程内容的整合。课程内容的整合是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通过课程内容的整个可以实现孤独症儿童的教育目标。孤独症学生对于记住完整的歌词,唱准音高,准确认谱,都存在一定难度,因此,特殊音乐教育不应过于强调学科系统知识的掌握,而是把培养学生的感知认知,社会适应能力等放在首位。
课程实施时要适时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化,并打破学科界限,围绕音乐这个中心点,向其他学科延伸发展,横向联系,创造学科知识综合化。
为加强提高学生的身体的协调能力以及平衡能力,我根据新入学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尝试通过舞蹈基本动作和游戏来让学生体验到律动课的快乐,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有较多值得研究的地方。
一、可喜之处
1、注重师生的互动性,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想象。
2、教学内容活泼,教学内容经常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兴趣。
二、反思之处
1、启发学生对动态感受的教学环节过少,太早或太直接的进入教学环节,没有塑造很好的学习氛围,这在以后的教学中值得提高。
2、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不太熟练,教学方法过于单调。
3、在教学内容上有点单调,不够丰富。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丰富教学内容。
本学期,我班共有六名智力落后儿童,男生四人,女生两人(后又增加两人)。在这八个孩子中,他们都患有多重残疾:有一人存在智障、听障,有五人存在智障、言语障碍,其中一人还存在多动症。
这六个孩子,有的原来就有一些言语基础,有的人根本还不会发音;有的较乖巧,有的较为顽皮。这都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不小的困难。再因为培智班是我校初次招生、创班,诸多工作对我来说还是一片空白。但我想凭借我对学生的热情,对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关心,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特制定此计划。
二、常规教育方面
刚踏入一年级的这批新入学的智障残疾孩子,对于学校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还很陌生,每一项规章制度对于这批新入学的智障残疾孩子来说是极其陌生的。为了使这批新生能及早进入角色,适应学校的生活,这就要我在日常生活中能有序的引导,并且内容要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时时处处有针对性地进行常规教育。因此,我决定从以下几点入手:
1、充分利用时间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让他们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行为是错的,使新入学的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2、合理利用我国重大节日,加强这批新入学的智障孩子的德育教育。这学期,利用教师节、国庆节、元旦等重大活动举行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培养新入学的智障残疾孩子爱国主义情感。
3、充分发挥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的教育阵地的作用,增强新入学的智障残疾孩子的荣誉感,使他们的心中有他人,有集体。
三、班级纪律方面
1、课堂纪律。
我们班的宗旨是“说到就要做到”。
2、课间纪律。
我将针对新入学的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开展各项活动,使学生即健体又受教育,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扩大交流的空间。同时,随时提醒学生要注意的危险活动和场地,寓教于乐。
四、卫生方面
讲究卫生很重要。俗话说,病从口入,收拾好卫生,即能使身体健康,又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1、个人卫生:要求衣着整洁,做好“五勤”:勤剪指甲、勤洗头、勤洗澡、勤换衣服、勤刷牙。
2、班级卫生:每天早、中分派值日生清扫,进行检查与监督,对于主动、及时打扫卫生的同学或小组进行奖励。
五、班干部培养方面
班级管理光靠我一人来管理是不够的,而班干部却是班级管理的小助手,让每个新入学的孩子的潜能都的到充分的挖掘,使新入学的孩子们学会学习和学习管理。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关心和重视特殊群体的教育问题,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高,学前教育也成为重中之重。随着我市特殊教育的发展,根据我校实际,学校将学前康复纳入学校的办学模式。现将具体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以转变观念、外树形象、内抓质量为重点;以贯彻落实两个《纲要》为核心,加强康复中心管理,着力提高幼特教管理水平及教科研队伍建设,着力加强规范化及示范化建设,把我中心建设成为精品康复中心。
1.坚持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师生,高尚的情操熏陶师生,科学的制度规范师生,实干的精神带动师生。着力于教师队伍的建设;重视教师培训;提供多种平台学习锻炼;强化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师的育人能力和水平。
2.努力打造善于学习,善于吸纳,善于思考,具有一定理论高度和鉴赏能力的新型教师;打造志趣高雅,心态健康,团结乐群,在团队中能发挥积极影响的新型教师;打造勇于实践,大胆创新,追求进步,业务能力强的新型教师。
3.优化课堂教学,努力让每一节课都是优秀课,每一堂备课都充分、有序。教师可任意随堂听课,让教师成为在实践教学中不断进取的自我超越者,把科研课题、市区级各项工作开展好。把常规做好,把细节抓严,把过程抓实。
4.抓好教师思想道德、教学质量、特色三方面工作;努力做到“教师发展,幼儿发展,康复中心发展”,努力建设成为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学前康复中心。
二、情况分析
本年学前康复教育开设的听障班和培智、自闭症班发展态势良好。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直将新教师培训工作作为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并通过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教学业务培训。去年,我们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各项活动,新学期我们将力求开展好各项教育教学活动。
三、主要工作
1.加大残疾人康复教育宣传力度。
为进一步让残疾人家庭了解残疾人康复教育的重要性,提高残疾家庭生活质量,我校充分利用微信、宣传册等各种宣传手段,向市民广泛宣传残疾人康复教育的意义及有关的康复科普知识,使残疾人家长能及早行动,对残疾孩子进行早期康复教育。
2.建立家长学校。
丰富家长学校授课内容及活动形式,加强授课内容的针对性,能使家长学校的授课增强吸引力和实效性。我们努力要求授课教师从学生的需要、家长的需要出发,丰富授课内容和活动形式,使家庭教育能有大幅度的提升。3.加强专业培训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备课要建立在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基础上。要从幼儿的角度去思考,做到功在课前,利在课上,思在课下,优化教学过程。要求老师提前一周备课,并在业务学习的时候集中交流、研讨。4.开展好各种节日的庆祝活动,认真调整班级“家园共育”内容,要富有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5.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科研工作
(1)广泛开展教研活动。积极推进教科研工作,以教促研,以研促教。
(2)教师之间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3)每次公开课要求规范化。即有教案、听课记录、评议记录,并要求有说课稿,做到“人人会说课,课课有人说”。
四、工作安排
学前康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及时地对学龄前听障儿童进行科学、高效的康复治疗和教育干预,不仅有利于聋儿的缺陷补偿和潜能开发,而且为其日后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实现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年度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三月份:
1.召开开学初家长会。
2.制定各学科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3.班级专栏的布置。
4.将每一位学生的课用影像的方式记录。四月份:
1.对各科教师进行听课指导。2.集体备课,听课评课。
3.助残日文艺节目的筹备。4.着手给每一位学生建立个人档案。五月份: 1.深入课堂听课,开展公开课的评选,针对存在的问题共同讨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加强安全常规教育、文明纪律养成教育,形成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3.助残日文艺节目的参与。六月份:
1.检查教师教学常规及建档情况。
2.开展一些小型多样的家长学校特色活动,例如面向家长开课、以班为单位用座谈会的形式组织家长讨论交流等,努力使家长学校起到统一家校教育思想和行为的目的。七月份: 1.各项活动总结。2.假期工作安排。九月份:
1.做好部分教师的调整工作,制定教学计划。2.正常组织幼儿的一日活动,抓好开学常规教育。3.对各位教师进行听课指导。十月份:
1.邀请家教机构专家来校作专题讲座。
2.加强冬季幼儿的体育锻炼,开展好户外体育活动。十一月份:
1.检查教师备课情况。
2.教师学期总评及评选优秀教师。十二月份: 制定2016年康复教育工作计划。
一、培养学生交流技能,提高表达能力
语言交流是信息逐步被加工、表达、形成、传播以及接受的一个过程。语文课堂教学既需要培养学生具备较丰富的语文基础知识,更需要学生拥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交流能力。在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应通过不断创新、丰富手语的内涵,来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一些词语及其近义词的细微差别,使之能够更准确地理解词语乃至整篇课文的内容。同时,还要鼓励、引导学生通过手语将自身的课堂学习感受与对课文的理解加以表达和阐述;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与同学进行交流;更多地去了解其他同学的观点与感受,这对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以及交流能力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另外,语文教师也可以通过实施语文课堂讨论、交流来有意识地培养、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通过上课提问、创设短小的讨论话题等,让学生们能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逐步养成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意识,并积极回答教师的各类问题,进而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锻炼其语文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逐渐树立起大胆表达内心感受、不同见解的信心。语文教师也可以通过创设一些短小的、学生感兴趣的“讨论”话题作为课业,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带着“内容”回到家里去学习、思考,这对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激发观察与写作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陶行知在其教育思想中提示:“生活即教育”“社会及学校”“教学做合一”。受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自身因素影响,其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客观存在一定的障碍,但也使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具备高于常人的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因此,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师应进一步加强学生观察能力与写作兴趣的培养,以此来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培养其思维能力。如可以指导、鼓励学生进行写作练习,以激发其写作兴趣,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思维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教师应着手培养、启发学生如何去观察自己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事情,为将来激发其作文写作兴趣奠定基础。同时,教师还应通过引导学生去观察、接触身边的事物,用心去感受生活;使之对身边的事物有更多的了解,以达到丰富其写作素材的目的。指导学生将一些日常生活所发生的事情,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受,并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次,语文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学会如果去观察,如观察初一、十五的月亮及其变化,写出自己的感受;也可以引导学生如何去对观察到的事物进行思考、记录,并形成一个生活随笔,这对激发学生的观察与写作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均具有积极的作用;另外,还可以有效地培养、训练其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以及创新思维的能力。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现因材施教
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传授”“灌输”教学模式,应立足于尊重学生语言表达欠缺以及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不断创新。同时,语文教师还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大纲、教学任务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使用一些更具直观展示、引导作用的教学用具(如多媒体),使之可以在日常语文课堂学习中学到更多的语文基础知识。另外,语文教师需理性地认识到学生存在个体差异的客观性,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个性培养、发展的动机与情感意志,避免学生因其生理上的缺陷而形成自卑心理。
因此,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必须在尊重学生、尊重其主体地位基础上进行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均能得到良好的个性培养。语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适当课外阅读,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喜好,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更具有时代气息、具有培养良好人格内涵的文学作品。针对个别学生因自身原因而性格内敛,不喜欢主动回答教师提问的现象,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则可以为其布置一些适宜于独立思考的问题或课业,让每一个学生均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另外,语文教师在学生展示自我的同时,还应适时地、适度地鼓励他们不断“超越”自我,进而让每一位学生均能够在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展示自我,使之对自己未来的生活与学习充满信心。
综上所述,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从多角度、多元化的教学理念去进行教学创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个性化创新能力;通过培养学生交流技能、观察能力与写作兴趣等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同时,语文教师还应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开展因材施教,使之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个性化发展。另外,语文教师还可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机地融入一些爱国精神、集体荣誉感教育,使之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一个健康的心理与良好的个性,最终达到促进其健康发展,培养其独立个性,使之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在教学精细化管理上下工夫。学校教学精细化管理要把目标定在优化上,工夫下在管理上,文章做在精细上,最终体现在教育教学质量上。它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到位,尽职。对工作负责,对岗位负责,精细化管理在教育中是“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奉贤”的教育思想在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其目的就是把大家平时看似简单、很容易的事情用心、精心地做好。在学校中“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教育领域,用于学校管理也必然趋势。
一、建立、健全和完善学校的基本规章制度
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可以使学校管理由粗变细,由细变精,避免“粗放型”管理带来的弊端,促进学校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校制订并完善了学校的规章制度,根本目的就是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人本化。坚持职、责、权、利统一的原则,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制度与人的素质是相辅相成的,高素质的人在完备的制度环境下会养成一种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真正健全、完善、合乎情理并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的学校制度,只会有利于学校的持续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对教师的管理上,精细化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要求校长要充分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劳动特色以及教师的心理,关心教师的疾苦,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努力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想尽办法改善他们的生活共工作条件,使教师们能心情舒畅的投入到教学中,并对教师工作业绩实施激励性考核评价,没有激励性考核制度的工作就像一潭死水,不会有生机与活力,不理于工作的开展与创新。这些制度的建立必须经过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反复讨论,反复修改,不能晚上的过程,这样考核制度才能更科学、更有效。
二、严格出勤管理,提高工作作风
顾名思义,教学相长,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才能很好的促进好的教风,学风,我校首先是抓好教师的出勤管理。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实行上,下班签到制度和实行坐班制度,只有做到言必行,出必果,工作作风雷厉风行,领导带好头,把好关,严格控制教师的出勤。坐班制度实行奖惩制度,对辅导效果好,严守学校坐班制度的老师给予奖励,也只有这样才能带动老师的积极性,共同学习,资源互补,使中青年教师有了一个学习的平台,有时间探究课程标准、考点;有机会同科教师交流、切磋;有可能推行集体备课制度、资源共享…
注重教师的敬业精神、工作作风,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同时严格请假制度,严格控制教师私自调课,打乱学生的学习节奏。请假制度先由校长批假,到教务处安排调课,手续明确后才可离开工作岗位。
三、建立激励机制,强化教学管理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所有的一切都要为教学服务。而教学管理则是核心,要办好一所学校必须有一套科学的管理办法和有效的激励机制,从而确保学校教学工作有章可循、高效正常运转,各项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开展。为此我们提出了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的治校策略。明确了用制度来保证工作,用条例来规范工作,用检查来促进工作,用指导来提高工作的指导思想;确立了强化过程管理,重视目标管理,突出效果管理的管理机制。激励机制有物质上的激励和精神上的激励,我校每月进行一次教学常规检查,中心学校每学期不定时对各校教学常规工作进行检查,采取教师业绩量化评比机制对每一位教师各方面业绩进行量化评分,以此来激励教师教学发展,同时我们还有绩效工资,是和教师的业绩评定、职称、评优挂钩。同时在课时的补助也规定了足课时按实拿报酬,如超课时的多出课时则双倍补给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实施教师量化管理,把评优、奖励、晋级工作的求实性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过去评优、晋级由于人际关系往往有很大的水分,现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谁积分高,谁当先进,谁受奖多。通过这样的物质激励和精神上的激励,这样使那些埋头工作、默默无闻的人不被遗忘,公正如实地评选出来。同时积分的高低自然成了人荣辱的标志,教师对此十分关心,由压力变动力。建立健全这样的激励机制以此来强化学校的教学管理。
四、教学质量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是专业化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精细化管理中“细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细节决定成败。在教学质量管理实践中,很多教学管理人员都认识到了这点,在“细节”上做足文章,丝毫不马虎,可是由于过分强调“细节”,而忽视了“战略”,这种非此即彼的做法不利于教学的整体和长远发展。教学质量精细化管理是一个精细的系统工程,是规范、科学而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理念。事实上,“教学质量管理精细化”不是繁琐化,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它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是实现教学质量战略目标的具体化策略,是建立在专业化科学管理基础上的精细化;不是“见事不见人”,是以人为核心的管理;因此,要推行教学质量精细化管理,离不开一支懂管理的人才队伍,也就是离不开教学管理要专业化这一基本前提。只有这样,教学精细化管理过程中才不会舍本逐末,真正做到通盘考虑,粗细兼顾。如果没有这样的管理专业化队伍,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就很可能出现南辕北辙,离目标越走越远。因此,以促进人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教学质量精细化管理首先要以专业化为前提。
五、着色教学文化,提升教师团队的境界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互教互学、共同切磋,集中了每位教师的智慧,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师创造业绩的积极性。因此,学校组建了由教学能手、骨干教师、一般教师共同参与的复合型共同体,充分利用教师资源的差异,实行协作交流,资源共享,利用师徒结队等方式,共同参与各种教学研讨活动,促进同伴互助,共同成长。
学校每学期还举办校本教研观摩活动,如备课组内的研讨课、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的竞赛课,新教师的见面课,徒弟出师的汇报课等等。学校还结合校本研究、校本培训,让教师围绕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自由、自主、自愿形成学习研究小组。同时学校鼓励教师利用网络资源,积极与教育专家、学者交流、沟通,参与到他们的团队中去,建立相互学习、共网提高的伙伴关系,实现优势互补。
2020年的初春,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中华大地肆虐蔓延,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与病毒斗争,与时间赛跑,凝神聚力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XX学校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也主动担负起特殊困难儿童的关爱保护职责,深入开展关爱特殊困难儿童“春雨计划”,让他们居家的日子里也能感受到来自学校的温暖和老师的关怀。
一、构建关爱帮扶网络。
学校成立了“春雨计划”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各班主任
领导小组职责:
组长亲自部署,班主任跟进落实,安排党员教师结对帮扶特殊困难儿童,使特殊困难儿童都能切实感受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解”的关爱氛围。
副组长认真制定疫情防控期间“春雨计划”实施方案,明确关爱帮扶措施,丰富关怀指导内容。
组员提前做好特殊困难学生的摸排工作,重点关爱残疾学生(四年级**),为特殊困难儿童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段提供个性化帮助和全方位服务。同时,多方沟通,弄清关爱学生实际需求,充分利用在线语音、视频等形式(不进行聚集性活动,减少面对面帮扶指导),有针对性地提供情感抚慰、心理疏导、课业辅导、生活指导和疫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等帮助。通过打话、QQ群等途径联系家长重视和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对子女的教育,明确家庭教育的职责和监护人责任,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共同营造有利于这一特殊群体成长的社会环境,推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关爱网络。
二、突出关爱“五个优先”。帮扶教师与特殊困难学生建立帮扶关爱关系后,要对关爱对象全面包抓,做到
“五个优先”。一是学习上优先关心。要时刻关心包住抓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要个别辅导、帮助其答疑解惑,督促及时完成线下作业,养成假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二是心理上优先辅导。要认真分析帮扶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疏导其在居家生活中的情绪,引导其居家期间多进行室内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自信,帮助其树立良好的心态面对疫情,面对超长版的假期。三是填报上优先提醒。每天提醒帮扶学生按时填报“全市师生健康信息应急报送系统”,按时测量体温,汇报自己的活动范围,监测学生每天的健康状况,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为春季顺利提供健康依据。四是资助上优先关爱。要积极为关爱对象在开学后国家“两免一补”、贫困生补助等相关惠民政策,动员社会力量关心、资助这些特殊困难学生,让他们感受来自社会的温暖。五是安全上优先监管。利用线上活动时,多与这些学生互动,优先对这一群体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帮助他们掌握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自救和逃生能力,还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进一步落实家长的监管职责,确保他们在延迟开学这段时间里的健康和安全。
三、细化关爱帮扶措施。建立完善“春雨计划”工作档案,做到包抓党员教师有联系信息表,有关爱记录表。疫情防控期间,指导特殊困儿童学生开展“停课不停学、学习伴我行”在线教育活动,指导学生在家自主进行学习活动,坚持“每天八个一”,即:“每天一报(健康信息)、每天一读(经典美文或古诗词)、每天一看(新闻)、每天一练(字)、每天一做(体育运动、眼保健操)、每天一写(日记或小作文)、每天一画(画图画)、每天一学(劳动技能或手工制作)”,通过这些活动的引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借此机会也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自理,学会生存,学会面对,学会承担。在延期开学的日子里,尽心竭力地做好帮扶学生防疫的引路人,让防疫教学两不误,增强战“疫”信心,让他们深知:疫情无情,但人间有爱。使他们在延期开学的日子里不恐慌、不枯燥、不烦闷,能和在学校一样自信乐观,向阳生长,为战胜疫情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寒冬阻断不了春天,疫情即将被战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团结一心,共同战“疫”,为我们的学生撑起一片健康平安的晴空,让他们在“春雨”的滋润下茁壮成长,快乐向上。
新学校,新面貌,在新的学期开始前,为了能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为了能使以后的工作有所进步,使自己能力有所提高,特制定新学期个人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认真学习、领悟新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体验、感悟和实践;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探讨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实践、敢于创新。针对美术学科特点,在教学工作中,真正以素质教育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参加各类学习,自觉阅读相关的教育、教学书籍。加强对自己的思想教育,学习先进教师的事迹,重视师德思想教育。
二、个人业务计划
新学期里,本人将积极接受学校分配给自己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投入工作。遵纪守法,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全心全意地搞好教学工作计划,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高尚的道德情操;还需要具备较高水平的业务技能。本学年我将注重开拓视野,学习各种特殊教育教学理论,浏览教学网页,随时记下可借鉴的教学经验、优秀案例等材料,以备参考。不断为自己充电,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扎实提高手语基本功,努力使自己成为能随时供给学生一杯水的自来水。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博览群书,多看有关语文教学的书籍,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总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教学方面
我将继续担任听障班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我将做到:
1、勤听课,勤质疑,勇于提出自己的问题或不同观点,在共同探索中达到共同进步,从中得到真切的感受,不断完善自我,促进个人专业知识的提升。
2、为了使每堂课井然有序、形式活跃、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发挥其最大的效用。我将注重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下功夫:课前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做到“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课堂中,寓教于乐,进行趣味化教学,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运用谜语导入新课、故事贯穿课堂始终、音乐游戏中解决枯燥的美学教学、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进行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的能力;课后认真做好笔记和总结,记下教学中的成功点和失败点,及其改进方法。做到针对性强,措施可行,方法新颖。针对自己的教学及时改进。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学习他人的先进教学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提高教学水平。
3、积极、主动地参加省、市、县、校各级的培训和学习,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切实转变观念。培训和学习中,要积极参与,深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先进的理念精神矫正自己的教学行为。
4、学会思考教育问题,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等,从反思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每节课后,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有价值的东西进行反思,弥补不足。
目标课程是依据语言发展阶梯而来的,它是教师为学生选定教学内容和实施教学计划的重要依据。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启智学校随着语言发展阶梯的不断修改、完善目标课程,三易其稿。最后,学校的校长动员了全校的语文教师对课题组编写的目标课程进行全面的审定。
编写适合智障儿童的校本教材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有利于教师创造潜能的发挥,只有适合学生的教材才是最好的教材。本着这样的认识和思考,学校依据目标课程及学生的评估结果编写了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校本教材。
首先,全面评估学生听说读写四个范畴的能力发展水平,以此作为教师设计教学计划和进行教学活动的基线;其次,根据语言发展阶梯编写目标课程;再次,根据目标课程编写教学建议,同时选取教学内容编写教材,实施分层教学;最后定期评估,修订教学计划。
学校在边摸索边实践的基础上,编写了水和火、交通、各行各业和常用的工具这四个主题的校本教材,分主题和课题,按照低、中、高三个组别划分,体现了实用化和生活化的原则,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
第一,力求教材内容选择的生活化。如《水和火》这一主题的校本教材,教师通过小儿歌,向学生介绍了火柴、打火机的危险,又通过故事,向学生宣传救火的常识,着重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能力。
第二,力求教材形式的灵活化。为让学生有“寓教于乐”的感觉而乐于学,教师们更多地采用了儿歌、谜语、童话、看图学词语、学文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编订。
第三,“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是今天各国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原则。学校根据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的进程,并选择性地使用教材,时刻以学生的需求为准,做到教学内容选择的弹性和灵活性。
对创新教学进行初步探索
实验初期,学校按照年龄相仿、能力相近的原则选取了14名中重度的智力障碍儿童组成实验班。由校长亲任组长,教导处的主任担任实验班的语文老师,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一年后初见成果,又增加了实验班。随着实验的深入和发展,学校以语文课程改革为契机,在全校所有的班级开展了语文课改工作,自一年级开始直至九年级均有语文实验班,改革的范围扩大到了全校。
教学过程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必须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在课堂教学目标上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从传统教学的模式中走出来,时刻关注课程学科价值和教育价值;二是要从静态的观念中走出来,关注每一个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动态变化,及时地调整预设中的目标;三是要从小课堂的事业中走出来,把课程学习活动作为一个教学整体来设计,在布置作业的同时,更要留下具有能引导学生深入生活的成长性的问题。
改革带动发展
通过实验,教师树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和发展观,以发展能力为主的新型课程观。语文教育套件的改革实验不仅有利于教师创造性潜能的发挥,也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发展。因此,学校决定形成以语文学科为轴心,向周边学科辐射的课程研究体系,带动学校的课程改革工作向前发展。
教师们坚信:在庸者的手里,任何一种理念和模式都可能成为教学的束缚;而在智者的心中,所有的探索,包括失败的教训,都将成为宝贵的资源和财富。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启智学校 )
【特殊学校音乐教学计划】推荐阅读: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假期学习计划01-01
特殊教育学校美术教师工作计划10-22
特殊教育学校语文生活化教学研究论文11-17
慰问特殊学校策划书10-09
特殊教育学校参观心得06-07
特殊学校老师工作总结07-13
特殊学校教育实习工作10-12
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学生11-26
特殊教育学校信息技术12-27
特殊教育学校设计说明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