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中的游戏与教学的优化整合

2024-09-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美术教育中的游戏与教学的优化整合(共12篇)

美术教育中的游戏与教学的优化整合 篇1

本文Tag标签:

陶艺是幼儿喜欢的一种活动,我们应注重陶艺活动的过程还是结果?“游戏与教学优化整合”的整体改革思路如何应用于陶艺教育?怎样不压抑幼儿的创造性?活动中,怎样使每个幼儿在指导中都有所得?

陶艺教育中游戏与教学的优化整合常州市红东幼儿园:李美侠

在谈及儿童陶艺教育时,一位学者曾经感慨地说:“陶艺教育是一把双面的刀刃。教得多了,儿童极易成为教学内容与教师偏好的奴隶,难以挣脱,有幸挣脱,亦已身受伤害;教得少了,期待自然开花的结果,却常见儿童为技巧不足的挫折感所苦,学习的过程空有刺激而没有收获。”在学习和贯彻《纲要》精神、将转变了的教育观念转化为幼儿园陶艺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这一棘手的问题。当我们运用“游戏与教学优化整合”的整体改革思路思考陶艺教育时,我们原先的困惑化解了。

一、对幼儿园陶艺教育的价值定位

儿童的陶艺活动是一种游戏。因为这种自由制作过程没有强制的目的和社会实用价值,重过程而不重结果。儿童作用于陶艺材料的过程,就是将自身的经历和体验重新组合,并赋予新的意义的过程。而儿童的陶艺作品则是儿童自我的一个部分,表现了他的思想、情感、兴趣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然而,还应该看到,陶艺活动除了对儿童的一般发展具有教育意义外,还对儿童发展具有特殊的教育作用。作为一种审美活动,陶艺活动不仅在现实生活层面上,而且在对美的追求的层面上,能使幼儿感受和理解真、善、美,引起幼儿的情感律动,给幼儿以美的享受,陶冶其情操。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陶艺教学能使幼儿不只局限于自身的经验,能带给幼儿经过修正的、理想化的现实,使幼儿能按照教师给予的形式美原则指导下的技能和方法进行作业。我们在给陶艺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定位时,更多地注重前者。我们认为,在幼儿阶段,儿童有十分强烈的内在表现自己的愿望和动机。满足幼儿陶艺游戏的需要,让幼儿自主地进行创作,这对于培养幼儿健康的个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也没有放弃后者,我们认为,陶艺的技能学习是幼儿陶艺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应尊重幼儿的现状,从其理解能力和操作水平出发,去确定略高于幼儿基础的教学要求,而不可机械地按照教学进度去勉强幼儿。这样的价值定位,使我园的陶艺教育有了基本立足点。

二、让幼儿把陶艺活动看作是自己想做的事

陶艺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在陶艺活动中,需要儿童的想象和创造。儿童陶艺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其充满丰富甚至离奇的想象力。作为陶艺教师,万不可用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去要求幼儿模仿,这样做势必会压抑幼儿的创造性。以前,我园教师教幼儿做泥,往往

先向幼儿出示一个范例,然后向幼儿交待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一切都按教师预先规定的方案做,至多只允许在内容上稍有变化。例如做烛台,给幼儿提供几种式样的烛台,让幼儿任选一种,但是必须按教师示范的方式做,不允许幼儿超出此范围。改革后,同样是做烛台,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烛台,并让幼儿收集烛台的资料,了解烛台的作用,以及烛台的特点。教师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喜好去创造,这样的活动效果就与以前大不相同。每个幼儿都做出与别人很不一样的烛台,如房子、汽车、葡萄、螃蟹、太阳、生日烛台等等。我们体会到这一变化的最大特点是,儿童把陶艺活动看成是自己的事,而不是教师要他做的事。

三、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美术教育中的游戏与教学的优化整合 篇2

所谓语文课堂教学整合, 就是指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合到中学语文的教学中,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等技术手段, 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课件加入到语文教学实践中去, 丰富教学内容, 以多样化、灵活的教学方式创新语文教学。

1. 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取决于课堂内容, 而使用多媒体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能力的提升, 从而使学生能更快的认知教学内容。另外, 传统的课堂内容是以板书的形式进行, 而利用多媒体技术, 将纯粹文字的板书转换成图像、声音、视频等形式在学生面前展现出来, 这极大地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式, 显著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

2.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有效地反馈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一般来讲, 在传统的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往往通过批改学生作业或者测试学生成绩来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 而得到地学生的反馈信息的时间却比较缓慢。但是, 如果利用计算机多媒体会很好地得到学生课堂练习的教学反馈, 及时掌握教师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影响, 有利于教师做下一步教学计划时能够更加主动决策。同时, 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有利于优化教学方式,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

在语文课堂中融入多媒体教学, 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使语文课堂教学能够多边互动, 对学生因材施教。即可以根据优秀生和后进生的学习进度, 比较充分的发挥他们各自的特点, 让他们在轻松的课堂上愉快的学习, 自觉地去寻求知识、发展自己。

4. 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有利于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

众所周知,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不断变化的, 由于教师、学生、教学过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实施不同的教学手段, 能够优化学生的知识体系, 以达到最理想的教学状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创新课题教学模式, 有利于促进全班学生的整体发展,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 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语文课堂教学的途径探究

注重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 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是提升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

以现代教育技术整合语文课堂教学, 以情境课堂的创设提高教学效率。在语文教学课堂上, 学生的学习意愿是随着一定的情境产生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课文内容转化成画面、视频、音乐等向学生恰当地展示出来, 创设一种情境教学的氛围, 使枯燥的传统教学转变成情境交融、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的学习思维在课堂上得到提升,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以现代教育技术整合语文课堂教学, 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一直以来, 应试教育长期主导着教学课堂。而教师的教学是以考试为中心, 所有的教学目标都围绕着考试进行。所以, 课堂就变成了教师为考试而教学, 学生为考试而学习。这种教师灌输, 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不但损害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还让他们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而如今的素质教育提倡挖掘学生潜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 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例, 教师在课前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电视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机去搜集作者生平等相关资料, 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 自由谈论对作者、写作背景和课文内容的了解。这样, 学生之间通过对作者、对文章写作背景、各部分的分析讨论, 加上教师的指导, 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由被动变成主动, 增长学生的知识。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就是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充分利用, 既锻炼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又锻炼了他们对生活、对周围世界的认知能力。

以现代教育技术整合语文课堂教学, 挖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对于教师来说, 要想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首要的就是要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就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对于课文重点学生一直是死记硬背, 很多人不理解文章的思想。但是在素质教育的今天, 语文教学更侧重于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理解课文, 掌握文章大意, 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则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对于课文知识的深入理解能力。

三、结语

总之,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好现代教育技术, 为当下的语文课堂开辟了更广泛的教学途径, 丰富了语文课堂教学内容, 整合了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对于我们的语文教师来说, 要在自己的课程教学上进行创新, 精心备课, 选择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现代教育技术, 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 在语文课堂上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 要重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提升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在新时期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过程中, 出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中学语文教学进行整合, 充分认识到利用先进的教育理论, 体现新的教学方式对革新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本文主要就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希望以此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 丰富语文教学课堂。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语文课堂,教学整合

参考文献

[1]贺维琴.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例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整合.江苏省金坛市华城实验小学[J].小学科学·教师, 2010 (2) .

美术教育中的游戏与教学的优化整合 篇3

【关键词】电教媒体;教学;整合;优化

一、前言

电教媒体,同样可以称之为视听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中,集中应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通过多种方式来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加以丰富。应该说,电教媒体在课堂教学中起到辅助作用,是我国的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成就之一,同时,也标志着我国的教育事业走向了现代化。针对这种教学手段的应用,应该重点注重尺度问题。

这些电子教学方式的出现,最初并不是为了应用在教学领域的,但是随着这些手段的不断成熟,其在课堂上的应用成果喜人。我国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认为现阶段的课堂教学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改进,分别是:以事例、问题作为基本背景的情景教学模式;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观察为基本内容的随即通达教学;以教师为支架的支架式教学。这种理论的指导下,电子教学不仅能够对教师的课堂授课内容给予相应的丰富,同样能够保证知识形成的系统性。

二、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电教媒体的应用,在我国的各项事业中都有所体现,并且经过十数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对我国的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提供多重刺激增加学习和记忆的效果

针对人类对知识的接纳过程来说,主要是通过人类的感官系统接受相应的信号来实现的,然后经过人脑做出相应的处理,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存放于人脑中,就是我们所说的学习。而人类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的渠道是多样的,对于一部分知识,并不是接收到了就能够实现的,还需要经过特定的方式对人脑加以刺激,比如电影电视等新奇的形式等。这些信息的交流,并不是全部的都是可以通过人的单一感官系统获得的,而是需要我们同时使用听觉和视觉。这种方式,对于提高学习效率能够起到明显的促进作于用。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多媒体加以补充

教师自身的言语表达,就是通过声音的形式来向学生传达信息,而教师自身对学生的反映情况信息的收集,是通过教师的耳朵,来对学生提供的声音信息加以收集的。但是,人类对于图像信息只具备接受功能,所以在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对于一些声像内容的讲解,就需要结合电教设备来进行了。

三、利用电教媒体技术优化教学

电教技术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同时在我国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也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好评。通过对这种设备的实际操作,如何更好的利用这种设备的优势来保证课程的内容能够更为顺利的传达到每一个学生脑中,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之一。对教学质量的提高,重点就是通过教师在多媒体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不断丰富知识的表达形式,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完成教学目标。

1.通过电教媒体丰富教学资源优化教学

针对电教媒体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应用中,为教学带来的资源上的优势,笔者通过实际调研得知,实际教学中,并不能因为电教媒体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就放弃原有的教学目标,而是应该是课堂上,利用电教设备有效的辅助课堂内容的展开。其中,更好的掌握电教资源是其中的重要要求之一,而做好课件,就是重要的第一步。

电教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是任课教师的教学精华内容的体现,通过对长时间教学工作形成的经验,加以艺术构思,经过精心合理的安排来实现对教学内容的高度总结。其中,对课堂教学内容有创新的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是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候,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电教媒体课件的制作成功与否,主要是通过对课堂内容的总结性程度来决定的。只有教学课件内容能够和课堂教学任务达成完美的一致,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对教学质量的提高。

2.通过电教媒体创设教学环境优化教学

教学内容的设置,应该以引起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为主要发展方向。通过对学生营造出一个有利于学习的情景模式来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以鼓励,是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到实际中的重要条件,而这种高技术的出现,也为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通过对良好的教学情景的设置来提高课堂的竞争气氛,是电教设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又一方式。通过电教设备的使用,能够形成有效的声光视听教学环境,可以对学生的大脑皮层形成多层次、多部位的刺激,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知识点接受水平,从而起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目的。其实,多媒体教学的重点就是通过多种电教设备的应用来为学生营造一个更为优秀的学习环境。

四、结论

事实证明,通过电教多媒体的教学,指出教学过程中的电教媒体与教学的整合的必要性,最后通过在电教媒体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对现实的教学过程能够起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南国农:论电化教育的特点和要求[C].见: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南国农电化教育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10

[2]庄为其.南国农与萧树滋——我国电教的开拓者和奠基人[M].兰州: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社,2000:16-19

[3]国农:谈谈电化教育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C].见: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南国农电化教育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10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美术教育中的游戏与教学的优化整合 篇4

——手工制作在小学英语低年级教学中的应用 和平区昆鹏小学 兰娜

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堂教学

——手工制作在小学英语低年级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新课程改革促使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手工制作是英语教学丰富的课程教学之一。如何发挥手工制作的有利作用,正确合理地开展活动,是使用这一课程资源的关键。

关键字:课程资源手工制作英语教学小学低年级

新课程改革使教师面临着一次职业的改革。如何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去探索新型的小学英语教学是每一位教师值得认真思索和探讨的问题。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是《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在不少小学英语教师心目中,课程资源就是教材,这是不全面的。教科书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它既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手段和工具,又是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内容。但教材不是全部,因为毕竟一本书的“营养”是有限的,而语言的学习是一片浩瀚的大海,无穷无尽、千变万化。

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学生和教师教学的任何材料和物质条件。它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第一,可以作为学习和教学内容的材料,如教科书、课外读物、音像制品、报刊杂志、广播电视节目等;第二,使学习和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客观条件和设施,如教室、桌椅、音像设备、电脑、网络、图书馆等等。

在正确理解课程资源的内涵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除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不再依赖教科书,挖掘英语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提高教学效果,使小学

英语教学有更大的拓展空间。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在现阶段小学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是根据实际需要和客观条件,因地制宜的开发一些辅助性资源。手工制作是英语教学课程资源之一。手工制作是学生通过画画、剪剪、贴贴、折折等活动对所学知识的再一次呈现,得到作品的过程。

一、手工制作的有利作用:

1、身体机能及情感态度得到发展: 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动手进行制作的过程中,局部肌肉以及视觉、听觉、触觉都得到了发展。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感官辨别和注意力也都有所提高。手工制作可以刺激学生创造力及想象力。在手工制作的活动中,学生需要亲自动手,使用一些必要的工具,如剪刀、胶棒、彩笔等物品,这就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学生必须学会倾听与理解所要完成作品的制作步骤,先听懂后动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水平显著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增强,需要辨别图形、颜色、前后步骤对于作品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在出示手工制作成品,讲授制作步骤,以及在学生自己动手的制作中,注意力集中较差学生的注意力水平都有所提高。如我班的Jack,在上课过程中,经常会摆弄学习用品,而在我开展手工活动的过程中却成为全神关注的手工小能手。同时,由于现今学生的家庭生活水平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自理能力较差。手工制作是学生进行动手能力提高,加强手眼协调的途径之一。如我的王涵同学,一开始完全不能跟上同学的进度,到现在,可以在其他同学的指导下完成自己的手工作品(小小向日葵。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行适当的手工制作,可以增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的作用、结构,从而获得语言习得的经验。每位学生都在手工制作中付出自己的劳动,尽自己所能完成作品。而手工制作的可视性、可触性决定了学生可以享受在作品完成后强烈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在传授新知的过程中,英语知识的反复练习会使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兴趣降低。手工制作的趣味性将学生即将失去的兴趣点重新

唤回。比如在讲授有关衣物的名词时,我将手工制作融入到单词与词组的练习中。我让学生为两位小朋友(男女各一名制作衣物,在一张纸上为衣物着色,然后将衣物按事先画好的轮廓剪下来,为小朋友穿上,(衣物上留有标签状空白可搭于小朋友的身上。在做好后,当我讲到某件衣物时就请学生出示这件衣物,然后再讲穿衣(put on和脱衣(take off这两个词组时,避免了学生反复以真实的动作练习,而是以为两位小朋友穿衣来练习,避免了小学低年级学生因动作过大而造成的课堂秩序混乱。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兴趣,在课堂中手口并用,全方位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保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的学习方式: 学生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由教师给予统一的指导,学生可通过双人互助, 小组合作等形式,完成由“灌输式”到“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通过手工制作发挥自己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和帮助,让学生体会自主学习的乐趣。在互帮互助和小组合作中,汲取他人所长,学会与他人合作。如在讲房间中的家具名称时,我安排了以小组为单位的手工制作。让学生把已有的家具小卡片,贴在相应房间,并且用英语为小组共同的房间进行介绍。在制作过程中,小组人员分工合作,有同学撕双面胶,有的同学找出家具相应的房间。在分工合作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体会了共同完成一件作品的乐趣。

4、获得学习成果,便于进行再次复习及家长指导: 手工制作为学生提供了知识再循环的有效途径,使学生在展示作品的过程中,解释作品完成的工序,发展语言技能。手工制作可以使学生回忆起所学知识,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拥有了自己亲自参与的作品。在展示作品,对作品进行解说的过程中,学生又再一次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巩固。当学生把作品带回家中,家长也可以对学生所学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学生乐于向家长展示,学生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正面的评价,将会对今后的手工制作活动,以至于英语学习起到促进的作用。

5、适合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提供愉快学习的媒介:

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都可以加入到手工制作中。视觉学习者(the visual learner被图案,形状以及颜色等因素吸引;听觉学习者(the auditory learner 会对说明、解释以及作品的呈现较为关注;触觉学习者(the tactile learner 或动觉学习者(the kinesthetic learner 将加入到剪、贴以及着色的过程中。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都能够在活动的过程中体验自己的学习乐趣。真正使我们的英语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

二、手工制作应用中的注意问题:

1、活动前的准备:(1确保手工制作的可行性: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差,手眼协调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这就决定了手工制作的难易程度。教师应针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来选用或设计相应的手工活动。如在教授歌谣Two little black birds时,有两种手工制作的方案:一是用折纸来做出两只小鸟;二是用

一次性纸杯进行画、剪、折的一系列步骤来完成制作。考虑到我班学生是刚刚入学的小学生,因此我选用了第一种活动,学生在我的带领下快速地完成了手工制作,并且可以拿着他们的作品练习说唱。

(2指定较为明确的规则: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律能力差,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适当约束。教师可先在活动开始前明确活动过程中的纪律要求,如先看清听清,老师说“Begin!”才能动手制作。在约定时间到时或老师说“Stop!”后必须停止制作,避免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的情况出现。教师应强调教学秩序必须保证,提前向学生说明教室安静有序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避免说中文(English only或与教学无关的话,并制定奖惩措施(最后开始做或停做。请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先举手向教师求助,而不要随意问其他同学,破坏正常的秩序。如是同桌或小组合作,只能说相关内容,不得音量过大(总音量不得高于教师音量,随意离开自己的座位。在保证纪律的同时,还应确立卫生责任制,由专人负责一定区域的卫生管理,保护教室的良好学习环境。

(3在活动开始前展示成品:这样做使学生能了解他们即将完成的目标及结果,并且会激发他们的兴趣,使小学低年级学生保有完成任务的持久性。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说明手工制作是可以在学生的努力下顺利完成的,强化他们的自信心。

(4明确手工制作的目的及意义: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好玩,好动。说明活动的目的,是在于学生可充分的理解所学知识,并且能用所学知识进行复习与巩固。如在教授文化课“Happy Halloween”时,让学生用桔红色和绿色彩纸拼凑出南瓜灯的样子,是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英美文化,在活动中体会“Trick or Treat”的乐趣。

(5所需物品的准备: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应请学生准备好所需物品,在活动前一天请学生记录在记作业本上,并写清要求(如带胶水还是胶棒,保证在活动开始前所需物品在学生触手可及的地方,并且能够正常的运转。

2、活动过程中:(1明确示范每个步骤:在手工制作过程中,因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观察能力与手眼协调能力较差,教师需要清晰讲解每个步骤,保证学生能够正确理

南通 SEO,南通网络营销 南通热线 解,并且把重难点反复讲解,直到学生完全理解。(2)建立互助合作的关系:由于低年级学生动手能力较差,自理能力有待提高 手工制作完成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可以通过一帮一,小组合作等形式,来实现由 能力强的学生帮助能力较弱的学生。但在此过程中应强调课堂秩序,提醒学生不 谈论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情。教师应强调如在合作过程中出现问题,应及时请教 师帮助解决,杜绝小组成员间纷争的情况。(3)贯彻活动规则:手工制作的前提是良好的课堂秩序,在课上出现声音过大 或违反纪律的情况,教师应及时制止。也可以在活动过程中播放轻快的音乐,让 学生通过音乐的声音大小和停顿来调节活动秩序。同时可通过简短明了的教学口 号来起到整顿教学秩序的作用(如老师说:One, Two, Three,学生回应:Three, Two, One,并坐好,眼睛看老师)。(4)在过程中不断鼓励与表扬: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应及时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应及时帮助解决并给予鼓励。在活动过程中如有某方面极为 突出或有进步的学生出现,教师应及时进行表扬,使学生树立自信心,从

而更好 地完成手工制作。教师应避免出现急躁心理,指责或批评学生。(5)给出时间限制:手工制作是为了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因此不应占用大量 课堂时间,教师可以通过由学生计时或设定计时器来控制活动时间。手工活动最 多只占用整堂课的四分之一。3、活动结束后:(1)保存:手工作品的保存可通过教师制作学生小档案,或请学生自行保存来 完成。教师可为每名学生制作档案袋,把优秀手工作品收集其中,成为学生成长 的见证,并且可以定期展出。由学生自行保存需要强调的是,低年级学生自理能 力差,容易丢失物品,可请家长帮助保存,作为家庭复习的重要工具。(2)展示与应用:手工制作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 应重视每一个作品,对于完成较好或有创意的作品,教师应及时展出。如在讲授 英语童话故事《三只小猪(The Three Little Pigs)》时,我用简短的时间教会 学会用纸折成的房子,并作为一项作业请学生回家完成。我班学生夏宇轩将折好 的三座房子(草房子、木房子、砖房子)的屋顶部分贴在一起,使作品可以通过

南通 SEO,南通网络营销 南通热线 故事的讲解而翻动房子进行背景的转换。我表扬了夏宇轩的创造思维,并且请同 学们以他的作品为背景来练习讲述小故事,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 高。

三、手工制作的应用范围: 手工制作的应用范围: 1、延伸教材内容,进行知识巩固: 教师必须考虑到手工制作活动与所学知识的匹配性,应针对所学知识安排相 对应的手工制作,作为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使学生能活学活用教材,真正做到举 一反三。如在教授《灵通英语》语音部分的时候,我为学生印制了教学用书中的 语音小书(Mini Book),请学生回家翻看小书进行复习,虽然与教材内容相同,但学生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在课下为教师阅读。2、营造英语氛围: 在教室内充分利用手工制作的作品布置前后两板报以及英语角,定期更换不 同内容的作品,让学生体验成功感的基础上,感受英语学习的氛围。设置英语园 地,展示学生的英语作品和成果,可以为不同学生的作品评出相应的奖项,并邀 请其他班级的同学参观,让学生在看中说,在玩中练。如在学习文化课 Merry Christmas 时,我为学生印制了教师教学用书中的配套贺卡,请学生发挥自己的 创意,设计图案,写出新年寄语,并将每一位学生的作品展示在英语角,烘托节 日氛围。3、作业及评价: 手工制作可以丰富作业

形式,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听磁带,回家读、背 是主要的作业形式,而手工制作则开辟了另外一条作业创新的途径。学生可以通 过与家人的合作,共同完成手工作品,并与家人进行演练交流。同时,手工制作 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作为课堂教学的评价手段之一进行奖励与表扬。如在讲授 《灵 通英语》Do it!时,教师可为学生印制与所学内容相关的 TPR 卡片,作为课堂表 现好的奖励之一。英语教学新课程的理念是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英语学习的环境,尽可能 多地让学生从多种渠道、以多种形式接触、学习、使用英语。我国学生在学习英

美术教育中的游戏与教学的优化整合 篇5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为了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信息技术与其他教育课程整合也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信息技术与美术教育相整合,能为美术教学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使新的教学方法、学习方式、评价模式等的改革得以实现,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更广阔的空间。两者的整合,可以使学生拥有一对有力的翅膀,任意飞翔在艺术的天空。但是,在整合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下面我谈谈“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课程整合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的一些个人看法。

现代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交流,除了必要的语言和肢体交流外,还需要使用如:美术课中常用的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等,而在课堂上承载这些信息的便是PPT(幻灯片)、动画等等。在课堂上使用PPT或动画,针对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好奇心,可以更直观、更生动、更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极大地调动学生深入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也可以节省许多授课时间,课堂形式更多样化,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单一化。

但是现在部分教师太过于依赖于课堂PPT、动画等信息技术。小则一节课的内容完全像是在读PPT、看电影一般,大则在学校停电的情况下就无法上课,只能让学生看美术书上的范画做画练习。另一些教师利用PPT的教学效果很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如果不分课型,一味追求PPT教学,就会出现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轰轰吵吵,而不能真正掌握知识,出现走过场现象,达不到真正的教学目的。在还未掌握PPT与传统讲授的有效整合,更不要说在不久将来要进入课堂的电子白板和“一对一”教学方式了。

游戏教学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篇6

江苏省宝应县?锼?中心初中

【摘 要】 在中学教学中,美术教学可以促进中学生的智力得到全面发展,随着美术教学模式渐趋于多样化,游戏教学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以“寓教于玩,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全面提高中学美术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游戏教学;中学美术;应用

作为一名中学美术教师,我不断地尝试对中学美术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希望可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美术的乐趣,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在教学中我常将游戏教学结合到美术作业中,学生在游戏过程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调动学生对美的追求,培养学生作画兴趣。

一、打破常规教学,激发想象力

中学美术教学的关键是要唤醒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从而激发学生兴趣。例如,我在进行《图形创意带来无限可能》的教学中,通过一个简单有趣的游戏将同学加深理解并进入课题。我先给学生展示一张漫画,漫画上画的是在悬崖边的人,我给学生设置的问题是:如果你是悬崖边上的人,你用什么方法过山崖呢?在提出问题后,我引导学生,在美术的世界里学生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者,学生可以大胆展开想象进行联想创意。因为按照传统思维,学生的想象力会被束缚住,这时候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打破常规思维去进行美术创作。在我的指导下,学生尽可能的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用各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让悬崖边的人成功走过了山崖。有的学生模仿小游戏的设计,踩着云朵漂过山崖;有的学生在人物头上画了竹蜻蜓,说哆啦a梦里就可以这样飞行……就这样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课堂气氛也被调动起来了,通过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使学生轻易的掌握了图形创意的有关内容。

二、善于观察,培养审美能力

中学美术教学是基础的美术学习过程,艺术来源于生活,与生活经验紧密相连,美术也是提高个人艺术素养,净化心灵的良药,学生通过学习美术能够发现更多的生活情趣,领悟艺术价值的同时也提高了生活品质。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中,通过所有事物的整合,让学生在自然的环境中自然进入享受美,发现美的状态。

例如,在《色彩搭配》这一课程中,教材上主要介绍了色彩搭配的三要素等专业知识和理论,如果按照教材向学生介绍色彩搭配,讲述理论知识,那么学生很容易就陷入枯燥无味的学习状态中,这样在课堂上学生不但学不到色彩搭配能力,还会在课堂上开小差不认真听课等。中学生的特点是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喜欢创新和喜欢色彩鲜艳的?|西,一般学生都对色彩很感兴趣,利用他们这一特点,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主要是结合学生的年龄经历和生活经验,通过学生自己独特的观察体验,学习生活中常见的颜色搭配有哪些,并且结合自己的喜好和兴趣将生活常见的色彩搭配提出自己的建议,或者进行色彩搭配重组。在引导学生观察时可以举例生活的常见例子,如公园里在阳光普照下,所有的动植物是什么样的,植物都是绿色的,那么是不是同一种绿色呢?显然我们可以观察到各种绿色,如一棵植物中老叶和嫩叶的颜色就不一样;相比下雨天,动物和植物又是怎么活动的,它们的颜色搭配呈现什么样的特点,在自然场景中入手,不同的气象一切的色调相差,这些都展示了神奇的大自然是如何巧妙搭配颜色的。这时我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图片,将公园所呈现的色彩和名称进行对比,这样学生就可以更直观地理解色彩搭配现象,以及不同色彩之间的关系,如色彩的概念,基础知识,纯度,透明度,色差,色相等。将美术与生活娱乐相结合,在游戏的过程中慢慢学会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的美好,学会运用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一步步提高审美能力。

三、以传统艺术启示学生对美的体会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遗产中在各个方面都体现了我国人民十分深厚的艺术色彩修养:由中国经典国画到美术工艺品,由朴质厚实的民间图腾到豪华高贵的皇宫装饰,由古典秀气的园林建筑到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以及景德镇陶瓷,织锦色彩,少数民族服饰等都是中国美术发展的典型例子,在向学生展示美术知识的同时还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四、笔墨游戏教学创新教学模式

笔墨游戏教学是中学美术教学改革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它通过游戏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让中学生在枯燥的学习生活中得到片刻轻松,不但学会了绘画的方法和技巧,而且感到学习的乐趣。例如,在中国画的教学中,我用笔墨游戏的教学生如何画大熊猫以及了解大熊猫的身体特征有哪些。首先我向学生提问有没有见过大熊猫,希望他们通过联想想象,大熊猫的颜色和特点,然后在多媒体上展示大熊猫的照片,并且让一个学生当场示范,一个同学在下面说大熊猫的特点,另一个同学将他所说的特点画出来,如学生通常会最先观察和绘画大熊猫的眼睛,我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去画,然后再展示正确的画法,不同的画法又可以展现不同表情的大熊猫,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大熊猫特点进行补充,最后不管学生画得好坏,我先都会鼓励学生,不会嘲笑学生,然后通过自己的一些专业知识对画大熊猫的每一个部位所需要用笔和用墨进行一一讲解,并且画出不同形态的大熊猫进行分析。

将游戏教学应用到中学美术教学中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改革,当然教师在游戏教学中也要掌握好游戏教学的度,教师要清楚是为了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而不是为了游戏而游戏,学习绘画的技巧是长期训练的结果,教师要注意在基础教学时给予学生正确轻松的教学指导。

【参考文献】

[1]李院红.以笔墨游戏为例探讨中学美术教育的改革创新[J].美术教育研究.2001.158

游戏与幼儿艺术教育的整合初探 篇7

什么才是艺术教育呢?笔者认为,在幼儿园的教学中以舞蹈、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开展的教学都称为艺术教育。我们艺术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让学生具备些许的艺术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对艺术的兴趣。艺术教育要能够使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具体的美的艺术形式,从而激发学生艺术创作的热情。如何有效地对幼儿实施艺术教育,是我们一直探索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只有把艺术教育融入到游戏中,使各种艺术形式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艺术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对艺术教育与游戏的融合做一些介绍。

一、游戏与幼儿美术教学优化整合

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它以色彩、线条、结构等塑造艺术形象。美术以它的直观性、可视性和形象性,对幼儿有强烈的感染力。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包括绘画、手工、纸工、泥工和美术欣赏等。如果把幼儿美术教学纳入游戏范畴,对幼儿进行全方位、多学科的游戏式教学,使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更具有丰富性、随意性、游戏性,而不再注重绘画的传授、手工技巧的学习和作品效果的评价,不考虑画得好不好、做得像不像,只注重美术游戏使孩子通过各种绘画活动、手工制作,来充分宣泄情感、发展想象力,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这样我们的美术教学才能真正使幼儿美术活动成为让孩子自由翱翔的广阔空域。

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教师要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并带有游戏性的教材。比如,对日常社会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和感兴趣的物体,像小动物、花花草草、熟悉的人或事等。只要能提起绘画或制作兴趣的事物都可以成为教学教材。

对所选择的教材,教师还要用心动一番心思,使所选教材具有游戏性。比如单调的涂色练习和临摹活动,时间一长,孩子们都会产生疲惫感,兴趣会慢慢减少,或者说对其持续性都不长。如果此时能够以此为素材,设计一个场景,编一个故事,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感官,学生就会更有兴趣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游戏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或者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艺术气息的熏陶。幼儿学习是否主动主要受到环境的影响。如果我们能够利用游戏为幼儿创设出他们喜爱的学习氛围,自然而然地他们就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参与到活动中。丰富有趣的活动教学会让幼儿觉得绘画原来就是“玩”游戏。在各种有趣的美术游戏中,学生自主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着美术创作活动,对美术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音乐游戏在课程中的整合应用

传统的音乐教育往往是教师教孩子们唱歌,是否音准、节拍准、音色美。对孩子进行创造性音乐活动的潜在本能往往视而不见。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孩子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

因此,我们主张应该把孩子们从端坐静唱中解放出来,让他们不仅使用听觉,而且通过积极的联想和想象,加上视觉、触觉的活动去感受、去把握、去创造一些从音乐中联想的形象。

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尤其喜欢随着音乐的节拍动。根据这种天性,教师可以根据歌曲的内容编排故事情节,创设动作,使幼儿在边唱边做的过程中,理解性地记忆歌词。在歌唱活动中配上相应的动作也就成为他们唱好歌曲的重要手段之一。这样的教学是能够做到的,而且实际效果往往比教师枯燥的教学要生动得多。

论学前教育中的游戏与教学 篇8

【关键词】学前教育 游戏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27-02

游戏对幼儿来说,有着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价值,幼儿在游戏中不仅能够锻炼身体、学到知识、增长智慧、提高各项能力,还能从中学习分辨事物、协调关系甚至体验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发展。所以,幼儿游戲中,存在重要的教育动因、教育方法和教育契机。因此,在学前教育中,游戏是其主导活动,游戏与教学二者必须紧密结合,寓教于乐,最终实现较好学前教育效果。

一、学前教育中游戏与教学的关系

在研究在学前教育中如何利用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一种手段与方法之前,首先要理清和明确他们之间的关系,这是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有效利用游戏的基础与前提。

现阶段对幼儿园游戏与教学关系的认识主要有“分离平行”、“相互融合”、“包含”三种观点。

“分离平行”关系观点认为学前教育中游戏和教学是完全并列的两类活动,处于完全分离的状态。游戏强调幼儿主体性的发挥,是内在游戏精神的主动生长,是一种无目的或是目的性不强的活动,强调的是“兴趣”、“表现”、“过程”;教学则是一种有外在教育目的规范,要使幼儿掌握一定知识、技能的社会性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强制要求,强调的是“目标”、“计划”、“效果”。此观点显然有失偏颇。

“相互融合”关系观点认为,游戏在学前教育中有一席之地,具有的独特的教学价值,可以借助用来进行教学,能够起到调动起幼儿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但仔细思考就会发现,这种观点所说的融合,只是仅仅将游戏看做了教学的工具,仅仅是表层的融合,极有可能在实践中走入“灌输式”或“放养式”的极端。

“包含”关系认为学前教育中游戏与教学是包含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其中,教学活动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游戏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很重要但却不能代替整体的功能。[1]

梳理以上关于学前教育中游戏与教学关系的三种观点,自然是“包含”观点更为准确。理清二者关系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实现幼儿园游戏与教育的有机结合和整合,实现高效教学。

二、学前教育中游戏应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既然游戏是学前教育的主导活动,那么它在学前教育中应该发挥的作用是什么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会交往和协作能力的培养。对于当前大部分为独生子女的幼儿来说,在幼儿园外大部分时间为家中长辈所环绕,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合作、分享、沟通的能力是相对较弱的。幼儿园的一些团队、模仿角色类的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体验模拟现实社会生活环境和团队协作的机会,潜移默化的将合作、协同的观念根植于他们的幼小心灵中,与人交往的兴趣和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二是幼儿运动能力的提升。学龄前儿童包括肌肉控制、动作协调、身体平衡等在内的运动能力正处于形成和强化时期,提升运动能力正是游戏活动所独具的功能。比如在以钻、爬、平衡等动作为主的游戏中,可以促进幼儿大肌肉群的发展,使得身体协调性得到有效提高,各类体育游戏则可以锻炼幼儿的运动能力。[2]

三是语言能力的培养。无论哪类游戏都离不开语言的够用,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语言表达的环境,对提高其对语言的掌握和使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比如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模仿和学习不同角色讲话的语气和内容,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逐渐学会依据角色和沟通对象表述内容,逐渐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四是有效提高动手动脑能力。一些手工制作类的操作性游戏可起到这种作用,在依据教师要求完成游戏要求时,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得到了同步锻炼。

五是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游戏是玩儿,但同时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常常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想象去表现和创造,比如捏橡皮泥、搭积木,每一个孩子所能呈现出的“作品”都会不尽相同,有些孩子还能制作出若干个不同的“造型”,这锻炼的就是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学前教育中游戏设置原则和注意事项

1.选择游戏要建立在教师对所教授幼儿特点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适合其具体发展情况,有助于其身心健康协调发展。③

2.游戏的形式和过程要适合所针对幼儿的年龄段,能吸引住幼儿的强烈兴趣,使幼儿能自始至终的全身心投入其中,不致产生厌烦心理。

3.每天的游戏类别、形式不宜过多、过杂,但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等创造性游戏最好起码有一种。

4.穿插于科目教学活动之中的游戏要以规则游戏为主,起到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水平的辅助作用。

5.每天的游戏要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做到张弛有度,使幼儿的精神状态保持舒坦、平和。

四、学前教育游戏中教师应发挥的作用

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应是主体和“主角”,教师只需要起到辅助和指导作用。参与过多,容易引发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厌烦心态,改变了游戏寓教于玩的初衷,成为了披着游戏外衣的教学活动。

首先,自始至终遵照教师的“命令”来进行的游戏不是幼儿资源的活动,是不自由和缺乏灵活性的,也不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塑造和想象力的发挥。所以游戏要有幼儿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时间,才能实现其教育价值。

其次,教师的辅助和指导不可或缺,但要保持最低限度的干预。在游戏中,教师要坚守观察但不干扰游戏进行的原则,同时仔细观察、密切注意游戏进度,对幼儿的良好表现及时给与支持、赞许、鼓励,对不正确的加以纠正即可。

第三,如需参与游戏,则应以平等的角色参与,以充分尊重幼儿为前提,不能按照成年人的意愿、想法和观察问题的角度去“干扰”游戏的自然进展,否则会削弱游戏在提升幼儿主动性和创造性上作用。

参考文献:

[1]胡静. 对幼儿园游戏与教学关系的再思考[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6(6):31-32

[2]刘光霞.论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EB/OL]. ,2010-06-04

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篇9

摘要:在幼儿教育时期,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要让幼儿在启蒙教育时期都能对学生产生一个很好的兴趣,在宽松愉悦中学习,这样的心态对他们以后的继续学习是一种情感上的铺垫。针对幼儿爱玩好动的特征,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科学合理地设计游戏,做到游戏与知识教育的结合,游戏与竞赛机制相结合,并且还要有效控制游戏教学的开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游戏教学的重要价值,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游戏教学;幼儿教育;重要性;应用

引言

孩提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单纯的阶段,总是对外界的事物充满新鲜感与好奇,尤其爱玩是幼儿的天性,他们对游戏有着极大的喜爱。然而身心不成熟的他们对学习还不够专注和认真,那么我们幼教老师想要提高教学成效,让幼儿真正学习到知识,就必须将学习与游戏做到有机结合,让他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习知识。可见,游戏教学法是当前对幼儿教育一种可行的教育方法,不仅让幼儿学习到知识,同时还能锻炼观察与动手能力。

一、游戏教学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1.拓展知识面,提高身体素质

对于我们年纪比较小的孩子来说,游戏是收获知?R的一个重要途径,它不同于我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传统的教学,游戏教学中幼儿往往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能够从各个角度学到不一样的知识,而不限于课本上的知识点,对幼儿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这是传统课堂教学满足不了的。同游戏学习避免了长时间的久坐,对他们的身体素质也是一种提高[1]。

2.激发学习兴趣,寓教于乐

我们常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要有浓厚的兴趣,那么做一件事也就是十分主动,功效也自然水到渠成。幼儿时期的孩子常常不易集中注意力,所以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对幼儿教育有一定的局限性,不但无法起到教学的实际成效,还抑制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我们的孩子对游戏有着十分的喜爱,若是能让游戏成为一种教学形式,那么孩子将能愉快地接受,才能接受学习与教育,产生学习兴趣。

二、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1.游戏教学与知识教育相结合

游戏教学应用在教学的初衷就是辅助教学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成效,所以我们要认清的是我们开展游戏的目的,主要是让幼儿学到知识,而不是单纯地放松与娱乐,只是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开展帮助学习。所以我们的游戏教学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必须是将需要学习的内容与游戏有机结合,让幼儿通过游戏的方式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2]。那么我们在设计游戏需要将我们要讲授的只是融入到游戏中,只有这样带有目的性的游戏方式才是真正符合我们幼儿教学课堂的。让幼儿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到知识,同时又让他们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比如在教幼儿认识汉字的时候,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这样的游戏:选择两人一组,其中一人根据教师提供的卡片上的字,用鼻子进行笔画的书写,让另外一个同学猜出那个字,一轮过后让他们两互相交换角色。这样的游戏方式让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让他们学到不同角度的知识。通过反复的比划加深对汉字的记忆,而通过联想与想象猜出汉字锻炼幼儿的想象与思维能力。

2.游戏教学与竞赛机制相结合

把竞赛的机制引入到我们的游戏教学中能激发幼儿的学习激情,同时能够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为今后长远的发展做好铺垫。幼儿时期的孩子通常都具有较强的好胜心理,如果将竞赛机制引入到游戏教学能很好的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提高每位幼儿的参与度,同时在竞争中培养了竞争的意识,通过竞赛的进行,在潜移默化中又掌握了相关的机制,可见竞赛的开展对幼儿教学是一个十分具有可行性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开展一个知识抢答的比赛,老师收集素材并设计问题,根据每一个问题加入提示信息,让幼儿通过抢答的方式进行回答,回答正确进行积分,错误者则要表演节目。这样简单的体制,让幼儿在竞争中收获知识,同时对幼儿的各方面的表演才能有极大提升。

3.开展符合幼儿年龄段的多样化游戏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于外界的感知以及理解能力不尽相同,在幼儿游戏指导教育中,教师应该做到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设置不同的游戏,因此要想使游戏指导教育质量得到提升,就必须抓住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开展不同的游戏。另外,在具体的游戏指导教育中,教师还应该细心观察幼儿,针对不同程度的幼儿进行相应的引导,使幼儿得到更好的学习和成长[3]。例如在小班中开展“赶小猪”的游戏活动,就要降低难度,主要目的就是激发小班幼儿参与体育游戏的兴趣,体验游戏的快乐,而不是锻炼持拍赶球的技能;进入中大班后,难度逐步增加,如设置障碍、曲线前进、锻炼正确持拍技能等。再比如在“老鹰抓小鸡”的活动中,教师可以将这一活动设置在年龄相对大一点的幼儿游戏指导教育中,然后在具体的游戏中仔细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引导幼儿积极投入到集体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能力。

4.全面有效控制游戏教学的开展

我们在把游戏引入到我们的教学中的时候,需要注意到对游戏的三个控制:第一,对游戏形式的控制,无论怎样的游戏都要符合幼儿的发展需求与发展情况,不能对他们的发展起到消极作用;第二,游戏时间的控制,我们的孩子的自控能力常常不足,这就需要老师的及时控制,不能沉迷于游戏不顾学习;第三,对游戏难度的控制,在孩子能接受的范围内设计合理的游戏才能帮助我们的幼儿教学,难度过低和过高对我们的教学都是一种反作用[4]。只有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和孩子的自身特点引用游戏,才能对教学起到推进作用。

结语

总之,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如何培养他们祖国将来的栋梁,这是我们当前幼儿教育要思考的问题。针对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积极引用游戏教学对我们的教学大有裨益,未来发展道路漫长,需要广大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不断的探索努力,从而充分发挥出游戏教学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美术教育中的游戏与教学的优化整合 篇10

1.前言

世界的发展需要创新,社会的进步需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一个民族的进步要靠无数个人的创新。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而活动课是实现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学校教学应重视各学科活动课的开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体育教学由于学科的特点所决定,它是与活动密不可分的,所以体育教学对促进创新教育的发展和深化,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正确认识学生的创新

我们说的创新,是指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通过独立思考,在充分开发自身潜能的基础上,去掌握对他而言是全新的,从未接触过的知识。体育教学的创新,应着眼于融音、体、美于一体,加强学生的多方面素质的发展;在教学中着力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汇多种灵活的、有成效的教学方法于课堂,如:“体育游戏”教学法、“快乐体育”教学法、“自主体育”教学法等等,与活动能完美的结合。

3.创新应立足于日常的教与学之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营造创新的环境,提供创新的机会,选择创新的激励方法,鼓励学生去创新,从而获取良好的教育效果。如若不然,则人云亦云,循规蹈矩,毫无突破。如:体育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素质和学生的反应能力,可编制一个“攻占敌营”的竞赛活动,学生在竞赛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完成判断、快速奔跑、躲闪、攻占等动作,在此竞赛活动中,为了取胜,有的组在派“兵”上本身自己就做了调整,而个别上陈的“兵”在进攻动作上又进行了创新加上了“转身”和“跨步”动作,为取胜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此时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对此做法进行讲评和表扬,激励学生主动创新,增强创新意识。

4.创新应立足于知识的转化和运用

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灵活的思维方法,才有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并使原有的知识得到升华。如:在体育教学中“前滚翻的学习”,以往教学是教师示范——讲解——强调注意问题(双腿用力蹬、抱腿及时、团身要紧等)——学生练习等。为培养学生的灵活的思维能力,首先提问:同学们你有什么办法才能更好地完成动作?这时,一个篮球从教师手中抛出在地面向前滚动,学生有的说:双脚用力蹬地向前滚得快些就能完成;有的说:团身紧一些像球一样就能完成动作;此时,老师又用叠起的垫子放到另一个垫子下面,使一头高一头低,同学们见了有的说再垫高些动作就更好完成了,又有同学说不如用手推他一把帮他完成等等,同学们思维非常活跃,都说出了他们很好的意见,最后老师进行了总结,并采用同学们提出的好的建议,使得本教学内容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中圆满完成。

5.创新应立足于活动、兴趣和能力的结合在教学中老师注重溶单纯知识的教学于兴趣浓厚的系列活动中,如:在对学生进行跑的教学时,可安排“贴膏药”游戏、“报数追逐”和“超越极限”等游戏活动,都可提高学生的奔跑能力;在对学生进行跳跃教学时,可安排“赶鸭子”、“跨越障碍”和“摸高接力”等竞赛活动,来发展学生的弹跳力。在丰富而有较强的组织性、目标明确的活动中,使学生有了极大的参与积极性,也使学生的自我得到充分的展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展现空间,从而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和自主的参与下各种素质能力不断地得以提高,并在教师不断的鼓励下和自我感受成功的喜悦下,完成一个又一个教学任务,且使创新意识和能力不断地得到增强。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深化和发展,活动是实现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而体育教学又能和活动完美的结合,所以广大的从事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同仁们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地得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不断得到改善,在教学过程中切忌为了创新而创新,片面地去追求创新,必然会带来有缺陷的教学效果。从而促使学生发奋努力地学习,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世纪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 《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中国教育学刊 2000 02

[2]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 中国教育学刊 2000 02

[3] 《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北京教育 2000 05

[4] 《采取多种途径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北京教育 2000 08

美术教育中的游戏与教学的优化整合 篇11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伴随游戏长大,游戏对小学生有着特殊的吸引力,教师可以采用教育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接受知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保证课堂教学效率。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在设计游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与教学内容有关,游戏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而这种教学方式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因此,游戏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只有这样使学生玩耍的同时,收获知识,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二是,游戏要具有趣味性。教师设计的游戏要富有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教学质量。三是,游戏尽量简短。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并且珍贵,如果大部分浪费在做游戏上,违背了教育游戏的初衷。游戏开始前,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以组为单位进行比赛,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因此,教育游戏蕴含多种学习关系,无论哪种学习关系,都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例如:1-100的数,但是不能说和7有关的数,比如不能说7、14、17、2l、27、28、35、37……这种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同时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育游戏能够满足学生的个体差異

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主体,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科学设计教学方案。教育游戏亦是如此,教师在设计教育游戏时,要结合教学任务设计不同等级的游戏任务,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例如:教育游戏《探索星空》,要求学生估算图形面积。教师设计了难易程度不同的二个任务等级。第一等级教师提供了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大大降低了游戏难度,学生容易进入游戏状态,否则游戏难度太大,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这样不仅浪费了课堂教学的时间,而是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和逆反情绪,不利于后面教学工作的开展。第二等级,教师不提供面积公式,要求学生自己进行推理,这样游戏的难度就加大了。第一个等级比较适合初学者,或者程度比较差的学生,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同时增强了学生自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游戏第二等级比较适合记忆力好或者程度比较好的学生,如果教师直接将公式告诉他们,这个游戏就失去了挑战性,那么也就无法吸引学生,无法发挥其价值。

三、教育游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学到数学知识,同时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以及态度等各方面。

首先,情感交流。情感与认知二者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只涉及心智,与感情无关,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如果我们的学习只是停留在“颈部以上”,那是一种无意义的学习。我们这里提倡与之相反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指,不仅仅是增长知识的学习,还包括投入情感的学习。教育游戏中,游戏的情节总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与其说这是生活的缩影,倒不如说这是人们对未来的憧憬。游戏中的人物往往是有生命的,甚至和现实生活中的某个人非常相似。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游戏者与故事人物发生了情感的交流,实现了共鸣。这种情感交流使游戏者融入故事情境中,将故事人物的喜怒哀乐,转化为自己的喜怒哀乐。除此之外,故事情节的发展具有未知性和不可预测性,游戏设计者可以利用游戏使游戏者产生焦虑、期待等一系列心理,从而产生情感共鸣。

其次,美育。人类无时无刻不再追求美。教育游戏包含的元素众多,如果将其进行排列组合会产生不同效果。恰当的声音组合能给我们带来听觉的美感;优美的图像能给我们带来视觉的美感;文字、图像、声音的有机结合,带给游戏者感官上的刺激、精神上的享受。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的课程大纲要求教师能够立足实际,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应用来开展教学。根据实践来看,游戏模式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之一。这种方式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烘托良好课堂气氛,并把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接收,提高学习效率。

美术教育中的游戏与教学的优化整合 篇12

多媒体教学, 是以多媒体计算机为实现教学流程的工具和载体, 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效果和影音文件等多种媒体于一身的一种教学方式, 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不仅非常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 而且能够突破视觉的限制, 使一些在书本中无法观察到的现象直观、形象、生动地显现出来;使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具象化、形象化, 达到图文、声、像并茂,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教学效率, 而且可以让学生形成审美体验和学习激情, 而不是肤浅层面上的“阅读课”。

结合近几年我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践和探索, 谈几点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使课堂气氛活跃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美术新课程标准》要求, 美术教学应该注意情景的创设。我认为, 美术课教学中课堂气氛营造的好坏, 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一环。良好的课堂气氛, 能够使学生的心理获得轻松、愉悦,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美术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 能激发学生兴趣, 开阔视野, 激发创作欲望, 是实现形象教学, 寓教于乐的最好选择, 它能清晰形象地显示美术作品, 从而改变学生学习的单调性, 使学生在欢乐愉悦的形式和气氛中得到知识, 还能形象地表现出语言难以描摹的情状。

例如, 在上《设计吉祥物》这节课时, 用电脑出示各种吉祥物图片, 开拓学生的创作思路。强调自己创作, 可以任意想象动植物的形状、颜色等。通过多媒体电教手段的教学,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概括能力, 同时提高了学生造型的创造能力。

美术理论是渗透式的, 甚至有些枯燥, 传统教学模式以老师大量的讲解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 占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 制约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会导致学生上课反感厌学, 使美术课失去意义, 形同虚设。多媒体教学使知识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 教学内容变得具体、直观。同时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 调动审美主体的心理功能活动, 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 他会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活动, 因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真正使学生爱学、乐学。

例如, 在《建筑艺术欣赏》一课, 欣赏各地古今建筑并了解其特点是必要的一环, 书上图片不多, 欣赏实景更是不可能, 这时候多媒体就是最好的辅助工具。我将各处搜来的图片扫描进电脑, 并精心分类。电脑制作的对比图清楚地展示了生动别致的江南建筑美, 大气古朴的北方建筑美, 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意识。这种学习是高效的、自主的。

二、以多媒体手段为载体, 促进课程资源整合和优化

在美术教材中, 包含的内容浩如烟海, 时空跨越古今中外。因而在课堂欣赏教学中, 需要链接的信息量很大, 特别在欣赏各类美术作品时, 要求作品的图像质量高, 作品数量大。要解决好这些教学中的矛盾就需要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 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为教学快捷地提供课题所需的各类信息, 使课堂的信息量增加, 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欣赏需求, 从而提高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例如, 在讲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三杰”的美术作品时, 他们的代表作品较多。如果采用传统方法就不可能在一课时内对他们的代表作有较全面的观赏和分析, 要欣赏七八幅作品时间就很紧张了。而在课前编辑好课件, 教学中就能将课题的知识点, 高质量的美术作品图像, 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 让学生较多地、系统地、连续地、反复地欣赏他们的代表作品, 在一节课中能比较轻松地多欣赏30余幅作品, 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视野, 为他们提供了充分感受美、认识美、欣赏美的机会和空间。

三、以研究性学习为延伸, 提升艺术涵养

多媒体教学除了在视觉上的优势外, 它还将听觉艺术 (音乐) 融入到美术欣赏中来, 使美术与音乐、影像、文字、语言等完美地结合, 创设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氛围, 让学生的视觉、听觉在欣赏过程中达到共鸣, 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得到美的享受, 达到最佳的欣赏效果。例如, 我们在欣赏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的纤夫》时, 将《伏尔加船夫曲》音乐与油画融为一体, 这样使学生很快进入审美心境,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觉, 从而体会纤夫们的艰辛, 为画家高超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而叹服。又如, 在欣赏中国古代山水画时, 那凝重、高运的《高山流水》《鱼舟唱晚》《二泉映月》等经典民乐时, 又唤起学生对作品意境的畅想, 得到美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这样的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 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是难以达到的。

总之, 多媒体技术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促使教师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将传统的教学形式和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声音、图像、文字、影像以及交互功能的作用, 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遨游于璀璨的艺术海洋里, 去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 达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

上一篇:商铺资产评估报告下一篇:文献阅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