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 加快林场发展的调研报告(通用5篇)
海子滩林场副场长xxx
一、林场基本情况:
1、自然地理概况
海子滩林场始建于1973年,位于县境北部,腾格里沙漠南缘,海子滩镇北侧,属古浪县东部平原流域区,该区属温带干旱气候,日照充足,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年均气温7.6℃,≥10℃的有效积温2985.4℃,年均降雨量200毫米左右,蒸发量2000毫米以上,无霜期164天,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霜冻、干热风、低温、沙尘暴等,土壤从南到北呈山地粟钙土——灰钙土——绿洲灌淤土——风沙土的垂直分布,平均厚度>50厘米,主要以风沙土为主,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低,养分呈氮少磷缺钾丰富状况。
2、资源存储状况
林场现有经营面积13万亩,其中:耕地1295亩,林地78017亩(有林地1017亩,灌木林地77000亩),苗圃地238亩,其他用地450亩。止目前已累计完成防风固沙造林8000亩,封沙育林(草)4000亩,农田防护林260亩,退耕还林(草)467.3亩,生态公益林59504亩。
3、机构及人员状况
林场下设谭家井、马昌井、西湾子三个生产作业站,谭家井、马昌井、红沙滩三个植被管护站,内设生产管理站、生态管理站、办公室及财务室等四个职能站(室),现有正式职工52名,其中干部6名,工人46名,党员11名,现有职工中管理人员10名,护林人员11名,生产人员10名,内部退休
1人员14人,男职工31名,女职工20名。
3、生产经营情况
自建场以来,林场就始终以绿化苗木引进、驯化及培育为重点,现已建成苗圃基地500亩,建成树木引种园一处,培育圆柏、侧柏、云杉、榆叶梅等各种苗木品种50多个,年产各类苗木300多万株,除场部引种园外,其余三个作业站承包种植各类农作物及经济作物。
4、基础设施情况
林场共有机井10眼,渠道12公里,道路12公里,围墙8公里,办公用房、宿舍及库房89间(3000多平方米),其中场部用房44间,潭家井用房21间,马昌井用房16间,西湾子用房8间。
二、制约林场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1、供水问题急需进一步解决
机井供水不足是目前我场面临的最大、最迫切的问题,虽然共有机井9眼,但都存在水量小、水流间断等现象,据调查:有5眼机井出水量不足3寸,有4眼机井出水量不足2寸,浇水灌溉每亩耕地用时7-8小时,甚至9-10小时左右。严重的缺水一方面导致了弃耕现象的严重发生,三个作业站共有耕地2074亩,现已有680亩耕地被弃耕;另一方面林带树木干枯死亡严重,现有近1000株林带树木已枯死,个别站还存在饮用水取水困难的严重迹象。
2、办公设施需进一步配备
办公设施差也是制约今后我场发展的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办公用房破旧,办公设备短缺。除场部用房外,三个作业站用房破旧,马昌井及西湾子两站的部分办公用房已成危房,倒塌、漏水现象时有发生;马昌井站照明
线路不完整,导致断电、停电现象发生;三个作业站办公桌椅、办公设备基本没有,场部办公设施老化。
3、渠道设施需进一步增修
三个作业站普遍存在渠道少,尤其是畅通的水泥渠道少的问题,导致井水灌溉渗漏严重,用1-2眼井灌溉,由于长距离流水,不断渗漏,水流止步不前,浇水困难。
三、深化改革,加快国有林场发展的主要措施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促进林场发展。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加强思想学习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林场职工的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增强林场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经常聘用专家来单位讲课,选派优秀人员到外地学习,提高干部职工的技术水平。积极和大专院校、科研部门联姻,引进智力和技术,依靠科技,增加效益。进一步完善以岗位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不同岗位的目标管理体系和监督考核办法,调动全体干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2、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国有林场的投入。投入不足是制约我场经济发展的瓶颈。要重点投资建设国有林场的基础设施,大力改善营林生产条件和职工生活条件,使国有林场路、水、电、通讯等设施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同时,加大扶持国有林场发展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项目力度,以此带动林场每家每户的大发展,努力促进国有林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
3、加大宣传力度增加科技含量
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林场林木品种、林场经营理念等,积极向外销售苗木,创造品牌,扩大市场。采取请专家引技术的办法,积极采用林业新材料、新品种、新技术,加大科技应用及推广力度,增加林木种苗及林副产品的科技附加值,以林业科技推动林场的竞争力。
4、加大苗木培育力度,拓展苗木市场
针对近几年苗木价格低、苗木出圃难的实际状况,林场将通过争取育亩任务、借助三叶公司向外销售、对接市场培育适销对路的苗木品种等办法,确保苗木及时销售。
5、争取项目增加动力
在林业局、总场的帮助下,积极争取相关项目,以项目带动林场发展,增强农业发展优势,尤其是在新品种引进及订单农业方面加大争取力度,引导职工发展育苗、特色种植等新型农产品。
6、进一步提高职工素质
一方面争取大中专林学专业毕业生入场,优化科技队伍;另一方面鼓励职工参加学历教育,提高自身水平;再一方面采取“请进来讲授,送出去学习”的办法,积极学习外面的先进技术并加以利用;最后加大对职工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1 纳家山国有林场基本情况
1.1 机构人员及管理情况
通过到市档案馆查实资料, 依据西宁市郊区人民政府文件郊政 (1982) 069号《关于筹建纳家山林场的报告》和西宁市编制委员会文件市编发 (1982) 第011号《关于纳家山林场人员编制的批复》, 林场正式成立于1982年, 定位科级事业单位, 编制20人。1997年按照西宁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宁机编发 (1997) 66号文件《关于严格控制事业单位机构和人员增长的通知》, 我场编制调整为16人。截止2014年6月底, 实际在岗人数16人, 退休职工10人。林场设立场长1名, 副场长1名, 下设办公室、财务室、资源管护组、大南山工程造林组、园林绿化组、苗圃组。其中在职职工专业技术人员8名 (高级4名, 中级2名, 初级2名) , 工勤人员8名 (高级3名, 中级3名, 初级2名) 。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全部职工签订了《青海省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书》, 实行定岗定员, 明确各类人员的职责, 每年建立目标责任制, 实行责任制考核, 年底根据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职工考核和兑现奖惩。
1.2 经营面积
1982年纳家山林场成立时经营面积为226.7hm 2, 四至范围:东至猫儿刺湾, 西至郭家坡, 南至杨家岭, 北至小圆山根。1989年, 省环保局绿化区成立, 将林场西侧铁沙帽西沟以西面积为120.1hm 2宜林地划为省环保局管辖, 林场经营面积变更为106.5hm 2。2002年, 市政府颁发宁林证字 (2002) 第6506号《林权证》, 经营管理面积为106.5hm 2。2013年7月, 按照《国家林业局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林资许准 (2013) 266号《关于青海省西宁南绕城高速公路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 已占用林地3.2hm 2。目前实际经营管理面积为103.3hm2, 东与青海正源有限公司绿化区相连, 以猫儿刺沟底为界;南与城东区团结村和联合村绿化区相连;西与省环保厅绿化区相邻;北与城东区团结村、联合村安置小区和西宁南绕城高速公路相连。
1.3 财务状况
在职职工与退休职工工资均由市级财政全额拨款, 林场26名职工全部参加了医疗保险, 未参加任何形式的养老保险;在职职工16人参加了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医疗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8%, 个人缴费比例为2%;工伤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0.5%, 个人不缴费;生育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0.5%, 个人不缴费。
林场财务设会计1名, 出纳1名, 为规范财务核算, 加强资金管理, 目前成立了西宁市林业局财务核算中心, 进行财务统一管理, 实行报账制。
1.4 经营管理情况
林场职工承担着本场范围内补植造林、中幼林抚育、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科研科技等工作外, 近几年还承担着大南山工程造林、“四边”绿化、城区重点绿化工程等任务。
全场林业经营管理面积103.3hm 2, 其中林业用地96.7hm 2, 其他用地6.7hm 2 (武警青海总队靶场) , 有林地面积83.1hm 2, 苗圃面积13hm 2, 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林区共分6个小班, 现设有检查站2座, 护林防火嘹望塔1座, 护林房1座, 抽水机房1座, 蓄水池4座, 永久性护林宣传牌8个。
为探索森林经营模式, 提高森林经营水平, 加快现代林业建设, 充分发挥国有林场的骨干示范作用, 结合本场实际, 认真制定了《西宁市纳家山林场森林经营方案》 (2014-2020年) 和纳家山林场“十二五”发展规划总体思路。并按每年经营目标和年度任务予以实施, 巩固绿化成果, 加强林分改造, 逐年提高苗木生长量, 达到体质增效的目的, 使其及早郁闭成林。
近3年来, 随着大南山生态绿色屏障工程的实施, 林场在认真管护好林场现有林地的基础上, 积极参与大南山生态绿色屏障工程, 发挥国有林场示范带动作用, 近3年共完成大南山工程新造林面积367.9hm 2, 栽植各类苗木60余万株, 其中晋松坪绿化区72.1hm 2 (2012年旱作) , 小有山绿化区139.9hm 2, 晋松坪绿化区58.4hm 2, 吧浪绿化区57.3hm 2, 北山民建矿业绿化区40.5hm 2。3年完成绿化区养护管理面积为574hm2, 包括南酉山文峰碑以东、火东绿化区、火西绿化区。
从2012年起先后承担城区园林绿化工程有:滴翠园绿化工程、鲁青公园改造绿化工程、湟水河河岸绿化工程、西宁特警支队庭院绿化、京韵青风门前绿化及西平高速韵家口立交、峡口立交、自行车雕塑处、曹家堡立交、机场收费站处和机场高速沿线 (西宁段) 绿化景观整治工程。共栽植各类大规格苗木12.4万余株。
近3年开展林业产业工作主要是苗木产业, 3年完成育苗共20hm 2, 其中西堡苗圃租地育苗7hm 2, 老场部苗圃2.3hm 2, 猫儿刺沟通过沟壑治理, 填土整理土地育苗10.7hm 2, 三处苗圃共定植大苗55万余株。
2 目前存在的问题
纳家山林场在改革和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有林场改革和发展的进程。
2.1 基础设施滞后, 生活条件艰苦
林场只有办公区通水、通电, 而林区2处检查站、2处管护站未通电和饮用水, 只能吃水靠拉运、用电靠太阳能。林场只有林区主干道路5公里为水泥路面, 而其它支路和断头路约4km均为土路, 需道路硬化。
2.2 工作任务重, 人员紧缺
近年来林场承担的绿化工程较多, 且较为分散, 本场人员编制少, 年轻力量也少, 制约着我场快速发展。
2.3 中幼林抚育经费投入不足
一是上水泵站机器老化, 每年维修费用高;还需增加林区灌溉管网和及时维修灌溉设施。二是每年要加强中幼林抚育工作, 达到精细化管养标准, 修枝、施肥、松土除草、灌溉、病虫害防治等需雇佣大量的季节工 (农民工) , 林场无力支付大量的人工费用。
3 林场改革发展的主要思路
3.1 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促进林场发展
要进一步统一思想, 认清形势, 加强思想学习和业务学习, 不断提高林场职工的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 增强林场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完善以岗位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不同岗位的目标管理体系和监督考核办法, 调动全体干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3.2 发挥国有林场示范带动作用
按照大南山精细化管养标准, 巩固好现有绿化成果的基础上, 在低效林改造和前坡面体质增效上下功夫, 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加快环城森林公园建设项目申报工作。
3.3 加大对贫困国有林场的投入
投入不足是制约国有林场经济发展的瓶颈。要重点投资建设国有林场的基础设施, 大力改善营林生产条件和职工生活条件, 使国有林场路、水、电、通讯等设施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
3.4 创新经营管理体制, 全力推动国有林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近年来随着天保工程、大南山生态绿色屏障建设工程、“四边”绿化、机场高速沿线绿化景观工程、城区重点绿化工程、贫困国有林场扶贫资金项目的相继实施, 我们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 在转变观念, 创新机制, 促进发展上求突破, 努力推动国有林场事业科学发展。
3.5 实行科技兴场,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有计划地采用先进林业科学技术和现代林业管理手段, 保护培育森林、开发利用资源、建设管理林场。重点抓好现有林场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推广应用, 科学编制林场发展规划和经营方案, 加强经营管理, 集约经营森林, 逐步使国有林场生产建设和经营管理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轨道。此外, 加强国有林场人才队伍建设, 通过开展以岗位培训为主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管理干部培训, 积极引导林场干部职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真抓实干, 促进国有林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6 加强中幼林抚育工作, 从生态林向风景林转变
采取割灌、修枝等抚育措施, 加强中幼林抚育工作, 改善森林结构, 提高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 提高林地生产力水平, 保证林木正常生长, 缩短绿化建设周期, 为国营林场将来开展生态旅游打好基础, 将每年划出20hm 2林地, 按照风景林标准进行改造, 分5年改造完成, 从而使林区森林从生态林向风景林转变。
3.7 加强苗圃建设和经营管理, 为城乡绿化提供种苗, 提高经营收入
——陈加元同志在全市文化产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2年8月21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文化产业工作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题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全面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全省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统一思想,理清思路,明确目标,落实任务,努力加快我市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全面推进江南水乡文化名城建设。
这几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宣传文化部门,按照“三个代表”要求,贯彻党的文化工作方针政策,围绕建设江南水乡文化名城这一目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一是文化活动活跃,文艺创作不断繁荣。各地广泛开展群众性文艺活动,组织了“演出队伍下基层,文艺戏曲进万家”活动和专场、广场演出,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生活。同时,创作了一批文艺精品,不少作品在全国获奖,取得了较大反响。特别是围绕庆祝建党八十周年主题,举办了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演出、中国文联“公仆赞”艺术团演出、南湖船文化节等一系列在省内外颇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活动,提升了嘉兴的城市形象,极大地促进了文化建设。二是保护开发并重,两个效益逐步提高。中共一大会址、马家浜文化遗址等5处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桐乡乌镇、嘉善西塘已申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正式清单;做好城市建设中的历史遗存保护,对桐乡新地里遗址、吴家浜遗址等进行了抢救性挖掘,完成了全市历史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加大了对文化资源的整合开发,革命文化、古镇文化、山水文化等的挖掘工作正逐步走上资源保护和产业经营相结合的轨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是文化投入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文化设施投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全市涉及文化的投入近30亿元。市区相继建成了嘉兴画院、广电中心、南湖市民广场等一大批文化设施;还将投入10多亿元投资兴建嘉兴报业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会展中心等与现代化中心城市相适应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各县(市、区)加强历史遗存保护开发和文体场馆建设工作,去年以来开工在建或今年准备建设的文体、旅游设施项目78个,总投资达19.44亿元。四是文化市场活跃,民办企业发展较快。各类文化单位发展到3500多家,其中社会办3300多家,涉及文体、传媒、网络信息服务等20多个类别。三年来,社会力量投入文化产业的资金达2.4亿元。五是进行改革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实行分类管理、分级指导,部分文化事业单位进行了改制和内部改革。广电系统实施了“两台合并”、“局台合一”等改革;嘉兴日报社积极探索集团化运作路子,实施了市县联办。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市广大宣传文化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宣传文化战线的同志们,以及支持文化工作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致以崇高的敬意。
下面,我根据市委常委会讨论的精神,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发展文化和文化产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江泽民总书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统一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互为依托、互相促进,共同构成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也进一步明确了建设先进文化在全党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明确了先进文化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发展先进文化,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根基所在。一个政党是否先进,不仅在于它的阶级基础是否先进,而且在于它所赖以生存的文化根基是否先进。建设先进文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任务,是推动生产力进步的内源动力。发展先进文化,可以更好地把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发挥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作用,并为先进生产力发展提供内源动力。同时,文化本身的商品属性也决定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必将壮大国民经济的综合实力。发展先进文化,还是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只有不断发展先进文化,促进文化事业和产业的繁荣,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因此,我们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切实增强发展文化和文化产业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1、加强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产业,是顺应文化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律的必然趋势。
文化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方式。人的经济活动,作为人的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虽然以追求物质利益为直接功利目的,但在其全过程及全方位的联系中,无一不体现着文化。在经济和文化的相互协调和良性互动之中,社会持续有序向前发展。因此,从本质上说,文化和经济与生俱来、相伴而生,而且相互影响、互为促进。要研究经济,就不能不讲文化;要研究文化,就必须考虑经济。
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进一步加速了文化与经济的融合,经济文化的一体化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就经济而言,由于人们已从重点追求物质需求转向更多地追求精神需求,精神文化消费在整个消费支出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同时对物质产品中的文化内涵要求也越来越高,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倚重文化的因素,现代经济正走向文化化。就文化而言,在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过程中,价值规律、市场机制等经济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文化借助于高科技的运用,生产效率越来越高,传播力越来越强;而且,与信息技术等高科技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知识经济,它的内涵就是文化。因此,现代文化具有了明显的产业属性,即文化的经济化。
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趋势,进一步作用于经济活动。一是经济增长中文化的推动力越来越突出。价值观念、思想意识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人文资源比原料、能源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更为突出。二是经济效益中的文化附加值越来越明显。物质商品的文化内涵、文化附加值与文化特色在经济效益中所占的比重直线上升。特别在服装、建筑、食品、汽车等行业,文化对经济的贡献率更大。三是经济发展中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新的增长点。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发端于美国的文化产业方兴未艾,近年更是挟新经济之势而成为朝阳产业。美国400家最富有的公司中有72家是文化企业,美国的文化娱乐产品是第一大出口产品;英国文化产业年产值近60亿英镑,平均发展速度是经济增长的两倍;日本的娱乐业产值也仅次于汽车工业。四是经济竞争中文化资源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个社会能否快速发展,从根本上取决于这个社会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创新程度。谁能充分释放文化力的作用,谁就能在未来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客观趋势,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文化必然也会走向全球化,文化的竞争也将是全球性的。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我们在面临经济领域严峻挑战的同时,同样面临着文化领域的挑战。有美国学者曾提出:21世纪的竞争不再是经济的竞争、军事的竞争,而是文化的竞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主动适应经济与文化融合的客观趋势,进一步发展文化经济,就具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任务,历史性地摆到了我们的面前。
从国内来说,文化产业的发展被纳入了国家“十五”规划纲要,成为我国下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也早在两年前就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在今年召开的全省文化工作会议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省委把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引起了广泛而强烈的反响。
可以预见,一个文化产业发展的全新时期、新一波发展的高潮即将到来。
2、加强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产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回顾2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其根本原因,就是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国当前和今后建设发展的方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求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提高。也就是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因此,社会主义文化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党历来非常重视文化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不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就要受破坏、走弯路;如果风气坏下去,经济的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认真总结国际国内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后,对建设有中国特色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刻的论述,用新的思想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反复强调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精神文明的建设,必须紧密联系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在当前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这样一个历史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和形式、运行机制与管理机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求我们以新的观念和手段来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党中央在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建议》中提出,要发展文化产业,建设精神文明。这是站在新世纪高度而提出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新思路。如何理解这个新思路?首先,文化产业顺应和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的大众化。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立足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要;文化产业的兴起与发展,使文化通过市场广泛而有效地传递给市场的主体——人民群众。其次,文化产业顺应和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机制的社会化。精神文化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精神文明建设应该是全社会的事业;文化产业的兴起与发展,使文化资源能有效配置,通过市场之手把各部门、全社会联系在一起。再次,文化产业顺应和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手段的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只有借助各种先进传播教育手段,才能广泛地影响人、教育人;文化的产业化与科技的高级化联系在一起,必将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手段注入现代化的内容和动力。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发展文化产业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以文化产业的发展来推动整个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提高,进而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3、加强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产业,是我市争当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的必然选择。
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往往与这个地方的人文精神联系在一起。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江总书记视察嘉兴并发出沿海发达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号召后,我市积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加快推进经济重镇、港口新市、文化名城的建设,全市经济社会出现了快速、平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市经济活力、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人民安居乐业。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党的领导和改革开放的政策,从我们自身经济发展的历程和特点来分析,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嘉兴特有的灿烂文化和人文精神与时代发展的有机结合,文化力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嘉兴人温文尔雅、谦恭包容,使我们可以吸纳各种先进的东西,温州模式、苏南模式一拿来就形成了我们的杂交模式;嘉兴人崇尚礼仪,讲求理性,顺应了市场秩序走向规范、社会治理倚重法律这样一个健康社会的发展方向,从而使嘉兴成为内外客商投资兴业的放心之地,成为全省招商引资的一个高地。正是嘉兴的文化品质催生了被经济界和新闻界一些人士所称道的“八大经济现象”和“浙北现象”。也正是这种人文精神的支撑,使我市的区域经济、产业经济、企业经济蕴含了更多的文化内涵,进而增强了嘉兴经济的竞争能力。
现在,市委从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自身发展水平出发,发出了要争当我省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的号召。争当排头兵实际上就是综合实力的竞争,要求我们努力保持领先优势,并确保有一个更快的发展速度。联系嘉兴的发展实际,分析当今经济文化发展的趋势,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文化已经成为增强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国家之间、企业之间、产品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竞争。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站在时代的高度,认真研究文化经济,发展文化经济,为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现代化不仅是经济的,也包括对文化的、人的素质的要求。一个城市没有自身的特色文化,这个城市就没有个性和品位,更谈不上现代化。因此,我们也只有通过加快发展文化和文化产业,以先进文化引领城市文化建设,不断增加城市的文化内涵,凸现城市的文化品位;不断发掘深厚的文化底蕴,恢复和显露江南水乡的风貌和神韵;不断提高人民的文化修养,加速推进人的现代化,才能全面实现江南水乡文化名城的建设目标。
伴随着经济建设进入新阶段,我市的文化建设正在掀起新高潮。快速增长的经济、日益富裕的生活、安定祥和的环境、日趋完善的设施、不断开放的市场,加上丰富的文化资源,使我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具备了良好的基础条件。面对这样的态势,我们一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发挥优势,不失时机地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理清思路,明确目标,进一步推进我市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现阶段,我市的文化产业发展还是相对滞后的,与快速发展的经济水平不适应,与丰富的文化资源不适应,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不适应。我们要站在战略的高度,理清发展思路,突出工作重点,扎扎实实地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使之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1、要明确发展目标。
按照全省发展文化产业目标要求,联系我市发展现状,今后3-5年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可概括为“四个显著提高、三个基本形成”,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能力有显著提高,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快于全省平均水平;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有显著提高,增长速度快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文化消费在城乡居民生活中的比重显著提高,文化消费增长速度快于消费总支出的增长速度;文化产业的就业贡献率显著提高,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增长率快于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长率。基本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文化产业的活力进一步增强;基本形成多种所有制文化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文化产业的结构进一步优化;基本形成市区在全市的文化中心地位,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从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2、要明确指导思想。
为了实现上述发展目标,我们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做到“四个坚持”:
一是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牢牢抓住市场这根线,从政府做规划开始,面向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在市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来制定战略和规划;通过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文化资源,调整产业布局。要注重壮大文化产业的主体,积极培育文化产品的消费市场。二是必须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必须着眼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加速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要着力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精简、规范、高效的文化管理体制;要着力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区分性质,分类指导,尽快完成国有文化企业的改革,尽早释放体制能量,为企业走向市场、提高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争取时间,争创先机;要着力推进文化运行机制改革,尽快建立新的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积极探索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办法与途径。
三是必须坚持以品牌创特色。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需要树品牌、创特色;一个地方的文化要有吸引力、渗透力和竞争力,更需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创出自己的品牌,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产业的品牌是巨大的无形资产,从某种意义上讲,具有比物质产品品牌更丰富的内涵、更强的竞争力和更显著的带动效应。嘉兴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含量极高的品牌,要以我市的历史文化资源、革命文化资源和水乡文化资源为基础,运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结合现代人的消费特点和各类消费群体的审美情趣,进行特色资源、优势资源的挖掘和开发,要塑造全新的产品概念和产品形象,推出一批文化名牌,一批文化名人,形成一批名牌企业,从而不断提升产业层次。
四是必须坚持以人才作保障。高素质人才是文化生产力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是发展文化产业的第一资源。名品、名城的背后是名人。要实行多层次、多渠道、多门类的人才培养计划,打破不同所有制和不同身份的界限,促进文化人才在不同地区、部门、行业之间有序、有效流动。既要努力培养和引进文化产业中的文艺人才,还要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文化产业类的经营管理人才。
3、要突出发展重点。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要按照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品牌优先的要求,以文化旅游业、现代传媒业、演艺娱乐业、体育健身业等为重点,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努力形成具有鲜明嘉兴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具体来说:
一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嘉兴是多种文明、多种文化的交融之地,文化资源丰富,不仅有以南湖红船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乌镇、西塘为代表的水乡文化,还有以现代文学巨匠茅盾、元代画家吴镇等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海宁钱江潮、海盐南北湖、平湖九龙山为代表的山水文化。我们可以丰富的水乡和人文资源为基础,充分发挥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区位优势,按照“大嘉兴”的思路,加快旅游资源的整合,加快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融合,不断提升文化旅游业的附加值,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同时,要注重培育壮大与此有密切联系的会展业和艺术品业,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要随着嘉兴知名度的日益提升,积极发展节会经济,做大会展业。要以一大批大型文化设施启用为契机,主动接轨上海、杭州等周边大城市。要依托我市在书画、工艺品、摄影、雕塑、艺术设计方面的相对优势及旅游业的兴起,努力开发富有嘉兴特色的艺术品业。
二是大力发展现代传媒业。以广播电视业、报业、网络等行业为主要内容的传媒业,已成为我市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传媒业发展十分迅速,无论是经济总量、相对比重还是经济效益,都有较为明显的提高。下一步,这一行业的发展要在做大做强上下功夫,走集团化经营的路子,加快行业内部的资源整合。要探索新型的领导体制和组织框架,在健全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上有新突破。要以资本为纽带,以业务为联结,加大资本运作力度,努力实现宣传报道与经营“双赢”目标。广电、报业还要注重传媒手段的优势互补,努力壮大我市传媒业的整体效应。要进一步拓展产业经营领域,注重开发广告策划业、图书发行业。
三是大力发展演艺娱乐业。演艺娱乐业是嘉兴文化产业颇具活力的部分,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性消费支出的增加,城市化的推进,流动人口的增加,嘉兴演艺娱乐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今后我市娱乐业的发展,关键是要实现产业规模、档次的升级。要抓住市文化中心“一院三馆”即将投入使用的机遇,以此为主要载体,把演艺市场进一步繁荣起来,从而带动整个演艺娱乐业的发展。对目前全市分散的、单个的、小规模的文化娱乐场所,要运用市场化的手段,逐步引导他们走规模化的道路,并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不断提升整个演艺娱乐业的产业层次和经营水平。艺术培训业要抓住人们消费需求中艺术消费不断增加以及青少年艺术培训市场日益升温的机遇,重点做好市场开拓、规范管理等文章。要大力发展有规模的专项培训和综合性培训;在进一步培育发展城市居民培训业的同时,积极拓展农村市场。
四是大力发展体育健身业。这个行业是我市近年来发展比较快的行业,市场有需求,经济有基础。目前,主要是强化场馆资源、人才资源的整合,通过公司化运作,走规模化道路;要注重体育与教育、文化与教育的联姻,通过俱乐部的形式,大力发展体育健身业。目前主要是加大开发力度,除了要大力发展竞技体育(赛事)、健身休闲以外,还要延伸体育产业链,发展体育彩票、体育旅游、体育用品、体育咨询、体育培训等行业。
4、要把握“四个关系”。
发展文化产业,对我们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文化产业又不同于其他产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在工作中必须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根本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其核心是提高人的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弘扬主旋律,充分发挥文化所具有的教化和导向作用,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同市场运行的一般规律更加紧密。文化产品是特殊的商品,具有商品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双重属性,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效益。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重视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激发文化生产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增强文化发展的综合实力,有利于推动社会文化的全面繁荣和发展。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从事生产和经营,在市场运作中获得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竞争力,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二是承传历史与创新发展的关系。传统文化是“根”,我们不可能割断历史;文化创新是“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嘉兴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这是发展文化产业的丰富宝藏,值得我们好好地开发利用。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从中汲取精华和力量,使嘉兴的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但又不能拘泥于传统,还必须坚持文化创新,在优秀历史传承的基础上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尤其要把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作为文化创新的源泉。同时,要以海纳百川的气魄,兼容并蓄,吸收和消化一切先进的外来文化。
三是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的关系。建设江南水乡文化名城,发展文化产业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重要的是按照产业发展规律办事。既要立足当前,增强紧迫感,抓住主要矛盾,从最迫切、最关键、对全局工作带动最大的事情抓起,力求重点突破。又要着眼长远,充分考虑到现阶段发展文化产业的各种受制因素,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分阶段、分步骤实施,而不能急功近利,使工作陷入盲目性、随意性和片面性。
四是依法管理与促进繁荣的关系。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只有坚持依法管理,把发展文化产业纳入法制化轨道,才能坚持正确导向,净化文化市场,保证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通过有效的管理,弘扬先进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摒弃落后的、封建的、愚昧的文化。但是,管理是手段,繁荣发展才是目的。必须坚持科学管理,树立管理是为了更快更好更健康发展的观念。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的方针,坚持依法管理和促进繁荣的有机统一。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全面开创我市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明确了工作目标和总体要求,当前关键的是要把发展的任务落到实处。要站在新的高度,以全新的理念和工作手段,加强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产业。
1、要象重视经济建设一样重视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
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要求我们科学地把握文化与经济的辩证关系。文化和经济同样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因此,我们要象重视经济建设一样重视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把发展文化产业摆上应有的位置。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认识到文化建设、文化产业的发展本身就是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面和内容,要树立抓文化建设、抓文化产业发展也就是抓经济建设的观念。文化名城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同样要求既要在文化领域中推进,也要在经济领域中建设。
要进一步树立文化经济的观念。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产业意识、市场意识和效益意识,切实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要破除文化是纯事业的观念,树立文化既是一种事业、也是一种产业的新观念;破除文化产品是纯精神产品的观念,树立文化产品不仅是一种精神产品、也是一种特殊商品的新观念;破除文化工作是纯赔钱的观念,树立文化不仅需要投入也能够产出的新观念;破除把文化与经济相对立、相隔离的观念,树立文化经济一体化的新观念,从而在全市上下形成一个有利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思想氛围。
要增加经济工作中的文化内涵。经济活动中注入的文化含量越多,物质生产中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效益就越好。要重视企业的文化内涵,以文化铸造企业品牌,以文化形成先进管理模式,以文化培育企业人才队伍。要重视产业的文化内涵,以高新技术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增强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要重视区域经济中的文化内涵,利用区域特有的文化优势,树立区域文化形象,开发区域文化经济。要在文化工作中更多地运用经济的手段。既要使文化在融入经济,服务经济,促进经济发展中,实现自身的繁荣与发展,又要用发展经济的思路和办法推动文化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善于运用市场经济观念,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在文化建设中真正树立起商品意识、市场意识和效益意识;善于运用经济手段推动文化事业的社会化,尤其在文化设施建设上应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投资一个设施,培育一个主体,发展一个产业”;善于运用经济的手段,充分发挥财政、金融等杠杆的作用,加速文化产业的发展步伐。
2、要象抓经济体制改革一样抓文化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基本完成了国有和城镇集体企业的改制,个私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由1990年的不足1%发展到目前的三分天下有其二。相对于经济领域的改革,我市文化体制改革进展较慢。从管理体制看,行政机构交叉重叠,条块分割,多头管理,职责不清;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府部门既管文化,又办文化,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管理和职能上严重“错位”,既有“越位”的问题,也有“缺位”的地方。从文化主体看,所有制结构不合理,现阶段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单位绝大部分是国有性质的事业单位。从单位内部看,大锅饭、铁饭碗、终身制还没有真正打破,新的人事制度、用工制度和劳动分配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我们必须按照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
在政府管理体制层面上,当前要重点转变文化行政部门的职能,理顺关系,实行政事分离、政企分开,逐步实现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转变。把工作重点放在抓统筹规划,抓主体培育,抓法规完善,抓市场监管上,营造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文环境、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在企业层面上,要区分不同性质,积极推进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主要有三类:其一,对一些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如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等,属于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不能完全推向市场,财政要养起来。当然,也要建立科学的内部管理机制,加强成本核算,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二,对具有一定面向市场能力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可保留事业单位性质,实行企业化管理,财政给予专项补助和定额补助;对于可以面向市场的部分,可以按照国有控股、参股、职工参股等形式组建法人实体,开展经营服务,积极创造条件改制为企业。其三,对经营性的文化单位,必须尽快改制为企业,推向市场,参与竞争,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
在文化单位内部管理上,要引入竞争机制。事业单位要全面建立和推行聘用制。国有文化企业要逐步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同时,要尽快建立健全文化企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机制,将其纳入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大、难点多。要认真借鉴国有企业改制的成功经验,按照企事业单位改革的有关政策。要处理好改革的速度、力度和职工的承受度之间的关系。既要有改革的紧迫感和改革的勇气,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又要考虑文化单位的特殊性,稳步推进,做过细的工作。市里要有一个统一的政策意见,以避免矛盾和不平衡,保持改革的有序和社会的稳定。
3、要象扶持民营经济一样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办文化。
民间力量应该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主力军。如同民营经济是“老百姓经济”一样,发展文化产业也应该发展“老百姓文化”。虽然我市社会办的文化企业数量不少,但存在着单个规模小、产业层次低的问题。所以,要象扶持民营经济一样,大力鼓励社会力量发展文化产业,逐步形成与我市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要降低门槛,放宽文化产业市场准入条件。在国家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除新闻媒体由国家主办经营外,其余文化产业都可以采纳市场方式吸收多种投资主体。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经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流通。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通过建立文化产业园区、特色街区,吸引各种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民营文化企业。要把民办文化企业和产业项目纳入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统一规划,在土地使用、规费减免和财政扶持等方面与国办文化企业一视同仁。
要通过多种途径培育和壮大以社会力量为主导的市场主体。一是转出一批,在国有文化单位中,除不具有面向市场能力的、属于提供公共产品性质的以外,其他的单位要积极面向市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二是扶持一批,对现有的社会办企业,要鼓励其做大做强,政府部门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引导其扩大规模,提升档次。三是引入一批,对行业外的潜在投资者要引导、鼓励其进入文化行业,尤其要鼓励引导一些大企业进入文化产业领域,进行高起点、大手笔的开发建设。也可以整合出一定的项目对外进行招商引资。
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充分肯定民营文化企业近几年来的积极探索,总结和宣传民营文化企业的成功经验,在全市形成一个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的良好舆论氛围。要改革审批制度,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为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和帮助。要加强引导,有关部门要编制民营文化企业发展“投资指南”和“政策指南”,引导社会力量把资金投入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行业。
4、要象检查考核经济工作一样检查考核文化工作。
要强化措施。相对于其他产业来说,无论是从规模上看,还是从竞争能力看,文化产业还是个弱势产业,需要各级政府加强引导和培育,研究制定产业规划和政策措施。近年来,中央、省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化经济政策。市委、市政府也初步拟定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讨论稿在会上已发给大家,广泛征求意见。这个《意见》对我市下一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等重大问题作了具体部署。文件正式下发后,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学习,深入贯彻,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同时,要根据各地实际进行细化,提出更具操作性的实施办法。
要强化考核。发展文化产业,不单单是哪个部门的工作,而是一项战略性的任务。各级党委、政府要经常研究文化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把文化名城建设、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任务列入任期目标,并分解到各个部门。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一起规划,一起部署,一起实施。要制定科学的考核体系,重点考核政治方向对不对,工作措施实不实,发展速度快不快,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大不大,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各部门要结合各自的职能,象服务于经济工作一样,服务于文化产业的发展。
要强化责任。加强和改善对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导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要管住政治原则,始终掌握对宣传文化工作方针政策和重大问题的决策权,对宣传业务的审核权,对宣传文化系统主要领导干部的任免权,对媒体资产配置的控制权。要始终牢记新闻广电业是党的宣传思想阵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党和人民喉舌的性质不能变,党管媒体不能变,党管干部不能变,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能变。要坚持改革取向,努力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宣传文化工作领导体制、文化事业管理体制和文化产业发展机制。要加强对文化工作的协调,充分发挥党委宣传部门的牵头作用、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文化企事业单位的主体作用,广泛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形成发展文化产业的整体合力。
作者:王建华
摘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源于经济领域,但其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和影响却远远超出经济领域,对政治领域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干部人事制度进一步深化改革,从人事管理、教育培训、选拔任用、考核监督等多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高效、便利的指导、保障和支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然有力地引领、保障和支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发展,全面深入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关键词:干部队伍建设;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当前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而繁重的任务。2010年2月3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来推动……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现“十二五”规划,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2]因此,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们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对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紧紧抓住历史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和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源于经济领域,但其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和影响却远远超出经济领域,对政治领域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固然要求优化配置生产要素,调整提升经济结构,坚持自主创新,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坚持集约化的生产经营,但也要求干部人事制度进一步深化改革,从人事管理、教育培训、选拔任用、考核监督等多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高效、便利的指导、保障和支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然有力地引领、保障和支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发展,全面深入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但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这些问题尽管不是主流,但严重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特别是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干部交流体制不健全、选人用人方法不科学等问题相对突出,成为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主攻方向和工作重点。
【淘宝名店导航:】
(一)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干部素质不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
一是年龄老化现象严重。以湖南省岳阳县为例,党政机关中30岁以下的人员仅为272人,占10.4%;51—60岁的人员525人,占20.1%。通过对比发现,51岁以上的人员所占比例较30岁以下人员所占比例高出近10个百分点。该县县委统战部现有在编人员11人,50岁以上的有7人,其中有6人退线,其余在岗的4人均在40岁以上。
二是文化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全国各地市县干部所受教育程度从初中、中专到本科、硕士,全日制教育高低程度差别较大,文化素质参差不齐。虽然多数干部对自己的要求较高,业务水平不断上新台阶,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干部由于学历、年龄、思想、体制、生活压力等种种原因,疏于学习,业务水平几乎停留在原地,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从而阻碍本行业工作改革的步伐,甚至严重影响到常规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是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存在一定问题。发展市场经济使人们的思想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如更开放、更创新、更有竞争意识等等,而执政多年使得党内一些惰性、消极、甚至腐朽的东西逐渐滋长起来。如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弄虚作假,铺张浪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更恶劣的是腐败行为。调查表明,干部队伍中,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也发现部分党员干部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工作,特别是一部分干部长时间在一个固定的工作岗位上,锐气逐渐被磨平,思想上由“我要干”向“要我干”转变,心理上逐渐产生了一些问题,如自负心理、自满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求稳心理、投机心理等。这些心理上的障碍将越来越明显地成为科学发展的毒瘤[3]。
(二)干部交流体制不健全,干部管理不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
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推行挂职锻炼、跟班学习等形式的干部交流,但干部交流总体力度不大,与干部、群众的期望还存在一些差距。一是交流范围不广。就整体而言,在乡镇之间、乡镇与县直之间、隶属机构之间,干部依然缺乏有效交流。尤其在乡镇与县直机关之间,对中层和一般干部的交流还十分有限。二是交流力度不大。从近几年调整任用干部的情况来看,涉及提拔重用的所占比重较大,而涉及交流任职的偏少,特别是职能强的部门与职能弱的部门之间、近城乡镇与偏远乡镇之间交流也就更少。三是交流层面不宽。主要表现为交流主体多为党政领导干部,而一般干部间、行政干部与事业性编制干部之间交流不够。四是交流办法不多。近年来,全国各地通过积极拓展交流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班子和队伍的活力,推进了干部制度改革进程。但在基层从解决领导干部尤其是科级领导干部来源问题的实际情况来看,仍然习惯以组织推荐、行政委任的手段来调整干部队伍,考任、聘任的职位偏少、层面有限,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乡镇与乡镇、乡镇与部门之间的交流机制。
(三)竞争择优氛围不浓厚,干事氛围不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
在调查中了解到,湖南省基层干部队伍中,部分干部特别是中层以下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现象仍然存在。从主观上来看,干部个人思想、价值追求不高;从客观上来看,竞争择优的环境仍不宽松,干部激励机制仍不完善,政治上、经济上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措施相对缺乏。2004年以来,以县为单位公开招考领导干部每年两次是比较少见的,且对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有所限制,所能提供竞争的平台不够宽松。相对而言,30—40岁层面干部竞争择优的机会不多。
(四)选人用人方法不科学,选任机制不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
从近年工作来看,干部工作民主化、制度化进程不断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和干部群众的期待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初始提名有待进一步民主化。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启动程序,也是决定干部任用质量的首要环节,过来工作中,各地主要采取领导个人提名、组织提名、群众推荐提名等办法,如何进一步扩大民主还有待探索。二是干部考察甄别有待进一步科学
化。近几年,虽然对干部考察方法不断改进和完善,但方法仍然比较单一,手段相对比较传统,范围还不够广泛,被考察对象的全貌和表现难以客观真实反映出来。三是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综合评价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在实际工作中,缺乏以科学发展的要求评价考核干部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干部的才能可以在工作中得到体现,可以在业绩中得到彰显,而政治信仰、道德情操和思想品质等指标的衡量却缺少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综合评价机制。
二、深化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引领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路径分析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有观念问题,也有实际问题;有自身动力问题,也有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等外部因素掣肘问题;有自下而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问题,也有自上而下的规划、组织、领导问题。结合近年来各地的探索与实践,对当前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出以下路径建议:
(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创新干部人事管理
一是要围绕理顺职能建立制度。针对组织、人事、编制部门工作职能的不同分工,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关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权限,避免权责交叉、事务重叠、矛盾冲突等,确保职能明确,分工合理,协调有序。二是要围绕优化队伍健全制度。针对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在采取灵活编制政策的情况下,大力推行机关工作人员招考制度,普遍实行“凡进必考”,进一步提高公务员招考的数量和质量,逐步实现干部队伍的知识化、年轻化。同时,要注重发挥“退二线”干部的作用,充分利用其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优势,不断探索建立“退二线”干部的管理办法和作用发挥机制,从整体上推进干部队伍建设。三是要围绕废旧立新完善制度。统筹推进党政干部、企业人才和事业单位干部的人事制度改革,按照“整改一批,落实一批,出台一批,研究一批”的要求,抓好“废、改、立”工作:对已经出台的现有政策,坚持不懈地抓好落实;对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制度,要坚决予以废止;对经实践检验较为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及时总结完善,转化为法规性制度;对需要解决而又难度较大的一些问题,要加大调研力度,大胆探索,逐步完善。
(二)以扩大民主为方向,规范干部选拔任用
要坚持把扩大民主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全过程。一是扩大推荐提名环节的民主。通过发布空缺职位公告、公布提名条件等办法,发动组织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广泛推荐合适人选,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扩大组织部门选人视野。二是扩大考察环节的民主。进一步扩大考察谈话的范围,并注意通过信访、举报、巡查等多种渠道了解情况,增强干部考察的广度和深度;积极引入考察失真失实责任追究制等办法,防止人情化因素影响考察结果。三是扩大讨论决定环节的民主。建立和实行党委研究决定干部预告制,使党委每一个成员都能比较全面地了解所要研究决定的干部情况,从而提高党委研究干部的质量;建立和实行全委会票决制,做到多数人不同意的不提名,多数人不赞成的不通过,防止少数人说了算,切实减少用人失误,形成民主、科学的用人决策机制。四是推进干部选拔任用方式上的民主、公开。积极引进竞争机制,把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方式,重点针对那些专业性比较强以及缺少年轻干部和紧缺人才的部门,在更大的范围内把最优秀、懂专业的人选拔上来,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在全面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党政部门副职竞争上岗办法。
(三)以实绩考核为基础,完善干部考核评价
以中央新出台的《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办法(试
行)》为指导,不断完善绩效评估考核体系,推进管理创新。一是要进一步完善考核内容,提高针对性。要在严格分类、细化量化、权重分值的基础上,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现有的党政绩效考核评估体系,提升考核体系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二是要进一步改进考核方法,增强科学性。在考核主体上,要广泛组织群众参与评议和测评,使评价和考核意见更具广泛性、代表性和真实性;在统计核实上,要深入实际,查阅有关资料和记录,深入走访座谈和了解,核查辨别真伪;在调查分析上,要对有关数据和资料进行科学分析,辨别其究竟是实绩还是虚绩、显绩还是潜绩、政绩成本大于或小于实绩、经济效益高于还是低于社会效益。三是要进一步加强考核结果运用,突出实效性。把考核结果作为使用干部、班子调整、奖惩激励的重要依据,加强考核结果的运用,着力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树立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良好选人用人导向。
(四)以增强活力为目标,推进干部交流任职
要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关于干部交流工作的要求,以培养锻炼干部、改善领导班子结构、增强干部队伍活力和促进廉政建设为目的,坚持全方位、多层面地交流干部,进一步激发班子队伍的生机和活力。一是突出培养性交流。对一些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工作经历单一的年轻干部有计划地进行分期分批交流,以丰富其工作经验,多岗位锻炼成长。大力推行从县级机关选派年轻干部到乡镇或信访局锻炼,分批选派年轻干部赴沿海发达地区挂职锻炼。二是突出防范性交流。针对人财物管理部门重要岗位上任职时间较长的领导进行交流,有效地防范和避免因为人财物权利过于集中而滋生腐败现象的问题出现。三是突出调整性交流。对因改善班子结构或团结状况而进行交流,及时调配交流干部,加强班子整体建设。四是突出重点性交流。向县级重点工作、重点建设项目派选政治素质硬、工作能力强、有奉献精神的优秀干部,发挥人才资源的最大使用效率,不断推动工作。要通过大力推行交流任职,实现干部交流和干部的提拔使用结合起来,对那些经过不同岗位锻炼,特别是交流到基层、艰苦地区和困难单位工作,自觉接受锻炼且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要优先提拔使用。
(五)以人才强国为战略,加强干部教育培训
人才是第一资源,必须大力推行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党政人才,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保证和人才支持。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提高领导干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力的重要手段。一是要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进一步加大对党政人才开发的重视力度,通过优先建立和完善薪酬激励制度,开通“人才直通车”等办法,以良好的环境吸引党政人才。同时,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党政人才,大胆使用优秀党政人才,为培育、吸引、使用党政人才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二是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科学制定党政人才开发战略和中长远规划,建立和完善党政人才培养、选拔、评价、激励机制,形成较为系统、科学的党政人才政策体系,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浓厚氛围。三是要形成优质的培训阵地。要在充分发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的基础上,整合利用各类优质资源为干部教育培训服务。要按照夯实理论基础、开阔世界眼光、培养战略思维、增强党性修养的要求,根据提高领导干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力的目标,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科学设置培训班次和学制,完善学科结构和课程设计,开展系统理论培训、专题业务培训,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能力。
参考文献:
浙政发〔2008〕34号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家有关金融工作的方针政策,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现就进一步加快我省金融业改革与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我省金融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进一步认识金融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保障资金需求、优化资源配置、调节经济运行、分散经济社会风险等功能,对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当前,我省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金融业将步入快速发展时期,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存量资产整合重组、新兴产业投融资、城乡人民创业发展和消费模式转变等,都对加快我省金融业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加快金融业发展对我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进一步提升金融业发展的战略地位。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把加快发展金融业作为我省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省提高全社会资源要素配置效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全民创业发展、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支撑平台,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通过不断深化改革,转变发展观念,鼓励金融创新,逐步实现金融业从规模和总量的扩张向服务功能提升和结构优化转变,从单纯资金要素保障功能向综合的金融服务转变,使金融业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产业。
二、今后五年金融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三)加快金融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按照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要求,围绕“保障、创新、防范”三大重点,着力健全金融组织与服务体系,着力提升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着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着力维护金融稳定安全,增强金融业对经济的支撑力和渗透力,提高金融要素集聚水平,打造浙江金融业的特色优势,努力把我省建设成金融改革的先行区、金融发展的繁荣区、金融生态的优质区、金融运行的安全区。
(四)今后五年金融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到2012年末,全省金融业增加值占GDP和第三产业的比重有较大提高;存贷款年均增量和信贷资产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直接融资比重有较大提高,新增上市公司家数翻一番,继续位居各省市前列,债券融资规模以及占直接融资的比重明显提高;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保险业的经济补偿、社会管理和资金融通三大功能显著提高;金融要素集聚能力显著提升,杭州、宁波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初见成效,并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有机组成部分;地方金融机构实力显著增强,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具有浙江特色的地方金融体系初步形成。
(五)确保资金要素供给。积极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多措并举,确保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资金需求。积极争取各大银行总行在信贷规模、结构和投放节奏等方面加大对我省的支持力度;重点培育地方金融机构对当地经济的投入力度;强化省重点建设项目与资金联动机制;加快优质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步伐;积极拓宽保险资金在我省运用的领域;全力支持和配合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在我省进行金融创新试点。
三、加快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革发展步伐
(六)充分发挥在浙银行分支机构的作用。支持各大中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深化金融改革和创新,推进新体制、新机制的有效运行,积极为其提供产业规划布局等方面的信息,促进银企合作,保持信贷适度增长,为我省初创型、成长型中小企业和“三农”发展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引导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改善和加强县域金融服务,增强服务手段和功能;鼓励全国性大中型银行在系统内争取政策,加大对我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信贷投放力度。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稳步向县域延伸服务,在欠发达地区和金融竞争不充分的区域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吸引优秀外资银行来浙开设分支机构。
(七)做优做强地方法人商业银行。引导和督促地方法人商业银行完善公司治理,提高内控与风险管理能力。支持浙商银行、杭州市商业银行和宁波银行做大做强,实现跨省域发展,借助资本市场,壮大资本实力,转变发展模式,提高核心竞争力。鼓励具备条件的城市商业银行在省内跨区域或向县域延伸发展,提高本省的金融服务覆盖面。支持以民营为特色的商业银行做专做精,发挥机制优势,立足服务本地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三农”。支持其他城市商业银行做优做新,通过引进战略投资,优化股权结构或者联合重组、整合资源,实现规模发展。
(八)继续深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发展。坚持服务“三农”方向,以县级行社为主体做大做强,以改革促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对城市化程度较高、农贷比重较低、资产规模较大、经营实力较强、管理服务较规范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试行股份制改造;一般的县级行社通过优化股本结构,完善股份合作制,健全法人治理,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综合竞争力和服务“三农”的能力;少数基础较薄弱的县级行社通过地方政府扶持、强弱联合、加快组织形式改革和加强内部管理,不断增强经营活力和服务“三农”的能力。在继续保持县级法人地位不变的前提下,积极探索省农信联社发展模式,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拓宽服务领域,强化差别化管理,充分调动县级行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及时总结推广村镇银行试点工作经验,跟踪国家政策取向,稳妥推进各类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积极构建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服务体系。
四、努力拓展上市等直接融资途径
(九)大力推动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上市融资。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良机,各级政府要把企业上市工作作为提升骨干企业素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积极培育上市后备资源。优先推动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金融、现代物流、文化、教育、旅游以及海洋经济领域的企业上市融资,促进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鼓励省属国有企业上市融资。借鉴省内外已有成功经验,充分发挥上市公司资本运作平台作用,推动国有经济战略重组。继续开拓境外资本市场,推动民营企业赴境外上市融资。推动和支持优质H股上市公司发行A股,支持企业借助境外资本市场,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鼓励优质上市公司通过多种方式扩大再融资规模,提高对外投资控股能力。鼓励优质企业买壳或收购控股上市公司。支持各地对已丧失融资功能的上市公司进行整合重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使上市公司成为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十)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债券融资。以债券发行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努力扩大企业债发行规模。推动重点基础设施、技术改造项目等发行企业债。鼓励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积极探索中小企业集合发行债券。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积极探索资产证券化试点。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创造条件申请发行次级债等资本性债务工具和金融债。
(十一)积极发展证券期货信托等金融组织。积极支持财通证券、浙商证券增资扩股,立足服务地方经济,走专业化、特色化发展道路,争取上市融资,形成资本补充机制。顺应期货业发展趋势,推动期货公司的金融期货准备工作,优化股东结构,增强资本实力,进一步发挥期货公司利用农产品期货服务“三农”的作用,促进浙江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融合和发展。积极争取信托业务牌照,发挥信托机构的功能优势,支持信托公司规范开展创新型信托业务。积极支持金融租赁公司进一步加快发展,通过金融租赁业务支持省内企业发展,特别是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创新。积极支持和引导业绩优良、管理规范、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型集团公司成立财务公司。鼓励我省企业投资入股省内外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优先为省内非银行金融法人机构提供业务及发展机会,尽快将其培育成实力较强、治理完善、内控健全、资质齐备的地方金融机构,增强其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十二)大力发展基金投资类组织。推动我省地方金融机构为主发起设立或投资控股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争取设立产业投资基金,主要对涉及全省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项目进行引导性、战略性投资。吸引国内外知名基金类、投资类公司落户我省。设立省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鼓励民营资本为主体的创业(风险)投资基金、成长型企业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使各类基金组织成为我省充裕的民间资金转化为产业资本的重要载体。对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按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
(十三)健全地方产权交易市场。充分发挥产权交易市场在促进产业资本有序流动、多渠道吸引民间资本、有效配置社会资源方面的作用,引导全省各地产权交易机构通过联合、合作、兼并、托管等方式进行整合,逐步形成以省产权交易所为中心,各地交易所联动的全省产权交易统一市场。积极探索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权转让和进入场外市场的途径,争取在我省开展股权流转试点。支持高新技术开发区内股份公司进入股份转让报价系统进行融资和股份转让。争取建设规范化的区域性柜台交易市场,使之成为我省地方资本市场,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投融资市场的重要平台。
五、充分发挥保险功能
(十四)积极培育保险机构。支持浙商保险、信泰人寿加快发展,不断完善公司治理水平,加快实现上市融资,提高为经济社会提供风险管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引导各类优质资本投资设立总部在我省的保险公司。鼓励责任险、养老险、健康险和汽车险等中外特色保险公司来我省设立分支机构。通过重组和并购等市场化方式,培育一批品牌信誉好、专业技术强、管理水平高的龙头保险专业公司。
(十五)积极发展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特色保险业务。积极发展区域性特色保险产品,是我省保险业创新的主导方向。鼓励开发符合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的保险产品,积极发展“三农”保险,探索政府补贴与商业运作相结合的具有浙江特色的保险发展模式;着力拓展责任保险,重点在公众场所、食品安全、旅游行业、高危行业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突破。加快养老健康保险,重点开发补充型保险产品,参与和推动社会养老和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积极支持保险公司在浙江进行保险资金运用扩权的试点,引导保险资金以设立产业基金、投资入股等方式支持我省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和重大产业项目,参与我省地方金融机构改革。
六、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十六)发挥各类金融机构防范金融风险的主体作用。支持各金融机构多渠道充实资本金,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内控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各类经营风险。进一步加强全省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协会的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加强行业自律、合规经营。加强对地方金融机构资产与财务的动态监测,积极探索建立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积极争取存款保险试点。
(十七)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正确认识金融监管和金融发展的辩证关系,建立健全监管协调机制,重点关注系统性、交叉性风险。加强政府部门与中央驻浙金融监管机构的联系,建立重大事项通报及金融风险预警通报制度,实现金融产业发展信息共享。进一步完善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落实风险处置责任。
(十八)规范引导民间融资行为。切实改善投资环境,增强政策的透明度,明确民间融资和非法金融业务的界限,满足民间资金投资多元化需求,鼓励并引导民间资金有序进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为发展地方经济作贡献。加强对民间融资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分析和监测民间融资情况,防止不法分子以民间融资名义开展非法金融活动,促进民间融资健康发展。
七、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十九)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各级政府金融工作组织体系,明确承担金融工作的相关机构。加强省金融办与中央驻浙金融监管机构的沟通与合作,建立信息及工作动态互通、合作、交流机制。各级政府要切实帮助解决金融机构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采取有效政策措施,提供相应的便利和高效率的服务。
(二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设立浙江省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专项用于对“三农”、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支持等。条件成熟时,探索组建金融控股平台,推动地方金融业的改革发展,提升浙江金融业整体竞争力。
(二十一)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切实落实国务院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按照建设“信用浙江”要求,以信贷征信体系建设为切入点,加快建立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大力推进和完善行业信用建设,促进信用信息共享,扩大信息入库面和使用范围。进一步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评价制度,强化失信惩戒机制。遵循国际通行的基本金融监管规则,逐步对金融机构实行强制信息披露制度,强化市场制约机制。适应金融改革发展需要,规范发展会计、审计、法律、资产评估、资信评级、投资理财等中介机构。
(二十二)维护金融市场良好的竞争秩序。加大金融业宣传力度,普及金融知识,加强投资者教育,培育信用文化,采取多种措施改善区域金融发展环境。依法打击金融犯罪活动,大力打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骗保骗赔行为,加强金融债权司法保护。依法取缔非法集资、地下钱庄、地下保单、非法外汇、非法发行股票及证券交易等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活动。坚决打击金融欺诈、高利贷等非法活动。加强典当、担保、寄售(寄卖)、非融资租赁信用评级等相关行业的发展规划。注重行业发展环境创造,强化行业运行动态监管,落实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推动行业整合和规范发展。健全担保体系,完善风险补偿与分散功能,增强担保行业抗风险能力。维护好市场竞争秩序,构筑健康、规范、有序的金融发展环境。
(二十三)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与创新。积极支持和引导地方金融机构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技术和创新经验。鼓励金融机构在服务品种、风险控制、降低营运成本、提高服务效率等方面进行创新,尤其是金融支持中小企业、服务“三农”的业务创新。
(二十四)建设金融机构集聚区。以长三角金融一体化为契机,以杭州、宁波为核心区块,推进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吸引境内外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及其后援服务机构集聚,尤其是国内外知名的,实力雄厚的基金类、投资类专业机构,把杭州培育成为长三角地区一个重要的资产管理中心,增强金融的集聚和辐射功能。省内金融较发达的其他市,可以加强规划,建设有特色的专业化金融街区。对省内新设立或新引进的金融机构总部,经省有关部门确认,报经地税部门批准,可给予三年内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水利建设专项资金的照顾。
(二十五)强化人才支撑。强化人力资源是金融业第一资源的理念,吸引各类高素质金融人才聚集浙江。对急需的金融机构中高级管理人员,各级政府要在工作和生活条件,包括配偶、子女的就业、入学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对金融机构为引进急需高级管理人才而支付的一次性住房补贴、安家费等费用,可据实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要加快建设中高级金融管理人才的培训平台,加强与省内外高校和专业培训机构合作,强化金融教育培训,采取多种形式提高金融管理干部、金融机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素质。
发布机构:浙江省人民政府2008-05-06
【深化改革 加快林场发展的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深化改革文明发展11-14
从严管理是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基石10-02
在深化改革中促进城乡统筹发展05-23
深化我区国有企业改革的调研报告10-03
深化改革督查情况报告06-28
关于进一步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调研报告09-10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用人公信度调研报告06-16
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深刻思考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