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班体育教学计划(精选9篇)
一、教育内容:
(一)了解眼睛,爱护眼睛
1、讲解眼睛的功用。
2、我们应怎样爱护眼睛?不用手揉眼睛;不在光线很暗的地方看图书;使用剪刀等锐器时要小心;不放鞭 炮,不围观别人放鞭炮。
(二)了解耳朵,爱护耳朵
1、讲解耳朵的功用。
2、我们应怎样爱护耳朵?不用手挖耳象;不把小东西放进耳朵里。
(三)了解牙齿,爱护牙齿
1、让小朋友对着镜子数数自己有几颗牙,看看它们白不白,整齐不整齐?讲解牙齿的功用。
2、我们应怎样爱护牙齿?饭后漱漱口;早晨、晚上要刷牙,刷牙应顺着牙缝竖着刷,上牙从上往下刷,下 牙从下往上刷,里里外外都要刷到;换牙时别咬硬东西,别用舌头舔牙;不吮吸手指,不咬铅笔;多吃青菜少 吃糖,牙齿结实又漂亮。
(四)了解鼻子,爱护鼻子
1、讲解鼻子的功用。
2、我们应怎样爱护鼻子?不用手挖鼻孔;不把小东西放进鼻孔;擤鼻涕不要太用力,不要同时按着两个鼻 孔擤。
(五)了解皮肤,爱护皮肤
1、讲解皮肤的功用。
2、我们应怎样爱护皮肤?勤洗澡、勤理发、勤剪指甲;活动或劳动时要小心,不要碰破、刺破、划破皮肤 ;皮肤长疮要及时上药。
(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吃饭:饭前洗手;不边吃边玩;不挑食;不吃不洁的食品,瓜果要洗干净后再吃,不捡掉在地上的东西 吃;刚吃完饭,不要马上跑着玩。
2、睡觉:按时睡觉;不蒙头睡觉。
3、排便:每天定时排大便;不憋尿;便后洗手。
二、教学目标:
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1、使学生初步了解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常识和方法。
2、学会一些基本运动,游戏,韵律活动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培养身体正确姿势。
3、在多种活动中,掌握走、跑、跳、投、攀爬、表现运动等动作。
4、使学生感受到参加集体体育活动的乐趣,遵守纪律,与同学团结合作。
5、初步认识人体主要器官的生理功能;懂得爱护眼睛、耳朵、皮肤、牙齿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学情分析
学前班共有学生
人,其中女生
人。他们来自农村家庭,家长多数忙于农活,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过问的很少,学生在各方面表现有一定的差距,简单的事情理解较差,动作不灵活。
四、教学进度安排(附后)
五、教学内容检测与评价
每节课都争取有一个或两个小游戏,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根据实际情况将制定小学生体育与健康课成长评价记录袋。
六、综合实践活动安排
1、全面落实学校常规教学的工作要求。
2、组织好两操,布置学生复习上课所学内容。
3、教会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体育器材(跳绳、皮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比赛。
七、教学措施
1、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增长学生的体育常识及体育锻炼的方法;
2、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顽强刻苦的拼搏精神;
3、开展各项体育竞技活动,培养学习兴趣;
4、学习做操时,设立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开展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一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主要是成为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是幼儿进行体育游戏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者, 这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一定体育的教学技能和组织活动能力及表达、沟通的能力, 并了解一些体育运动及健康知识。
因此,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应是通过体育教学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掌握一定的体育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 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培养学生自觉参与体育的意识及良好的体育活动的组织能力, 为他们将来走向幼儿园教师工作岗位, 实施科学适宜的幼儿体育教学, 为基本知识与能力方面的培养奠定基础。
二结合实际选择教学内容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绝大部分是女生。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数达1565人, 只有27名男生, 女生占全校学生总数的98%以上。
据对我校08、09、10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调查显示, 有87%的学生对现在的体育课课程设置不满意, 他们对从小学就开始学习的田径等项目兴趣不大, 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为羽毛球、兵兵球、健美操等;比较喜欢的运动项目有:气排球、篮球;最不喜欢的运动项目有:800米。从调查结果来看, 学生喜欢运动量不大、易于练习的运动项目, 不喜欢诸如800米这样运动强度大的项目。
因此, 根据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 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女生爱美及追求体型健美的心理要求, 体育教学应提供丰富多彩而又适合学生特点的项目, 以满足女生对体育锻炼的各种需要。必修课的内容有球类、健美操、田径类课程、队列队形训练、体育游戏等, 选修课的内容有幼儿基本体操、羽毛球、幼儿体育游戏的创编与组织等。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制是三年 (2.5+0.5) , 对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内容进行阶段性安排更适应教学的发展要求。在内容安排上, 一年级以打基础为主, 可以安排学习各种球类项目、田径、队列队形训练等;二、三年级以能力培养为主, 在内容选择上主要有幼儿体操、健美操、形体训练、体育游戏等。
三营造寓教于乐的课堂氛围,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女生的身体发展处于不稳定和不平衡的时期, 表现为动作协调能力不强、力量不足、动作迟缓等。加上受原农村学校体育设施和条件的限制, 学习基础差, 学习和掌握动作技术较慢, 易造成她们不喜欢运动。由于体育教学的教学方法更多采用以教师的“教”为主, 在教学中教师传授和示范运动技术、技能, 学生练习的教学方式, 内容单调重复, 方法简单, 到学期末教师按达标要求进行测试, 按达标标准决定学生最终成绩。而一些体育教师忽视女生的生理特点使体质较弱的学生由于无法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多次遭受失败后, 害怕甚至逃避上体育课, 这样易导致学生对体育失去信心, 对体育课不感兴趣。
因此, 要采用多种方法, 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首先教师要了解女生的兴趣爱好及思想状况,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其次教师讲解应简明扼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富有感染力, 动作示范要准确到位, 善于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再次采用多种趣味性强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使其乐学爱练。如在对学生进行各种跑的练习中, 采用障碍跑、双人三足等形式的跑动练习, 如在篮球运球教学中, 采用曲线运球、过障碍运球等形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这样既克服了练习的枯燥、乏味, 又增强了学生的练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的自身素质和基础的不同, 采用不同的方式辅导练习, 激发和提高不同水平学生的体育兴趣。
四加强学生的体育教学技能的培养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技能的培养是幼儿园教育的需要。体育教学技能主要包括观察指导、口令指挥, 领操、编操能力、组织体育游戏等方面。制订和实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技能的培养内容、培养途径和考核方案, 有助于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幼儿园体育教学工作。
1. 培养组织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课既有学生自己学习锻炼身体的任务, 又有将来从事幼儿教育的任务。除了要求教师的动作要标准规范外, 还要求学生不仅要注意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 而且要观察理解教师的教学方法, 在体育课教学中, 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构成了一节完整的体育课。可以将准备活动由教师领做, 改由全班学生按顺序轮流领做, 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在体育课堂上,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活动, 由学生在本小组内组织教学, 学生自己当幼儿配合同学进行试讲, 大家相互帮助配合, 每次活动结束后由教师带领全班学生及时进行指导和评价。这样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掌握开展体育活动的方法, 另一方面能达到锻炼学生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为以后的教学实习和工作奠定基础和积累经验。
2. 加强基本口令、队列操练的练习
口令指挥和调队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一种基本能力, 是组织教学和集体活动的必要手段, 在幼儿园活动中队列队形练习可以培养幼儿正确的身体姿势、组织性和纪律性, 发展幼儿的知觉。可安排在一年级进行, 在体育课教学的过程中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引领下熟练指挥队列, 把口令训练作为长期的训练内容, 先让学生跟老师模仿练习口令, 待学生能喊出口令后, 可在上课的准备部分让学生自己带准备活动, 培养他们的口令, 指挥队列操练, 每节课轮流进行, 提高学生的口令表达能力。队列教学中, 由于动作单调、枯燥,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逐渐下降,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运用不同的方法, 如分组练习、交换练习等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 重视领操、编操能力
徒手操、轻器械体操的教学是幼儿园体育教学的一个内容, 深受幼儿欢迎, 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课中培养学生领做操、创编各种幼儿操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徒手操是由自己身体各个部分的不同动作所组成的单个动作或成套动作。轻器械体操是在徒手操动作基础上, 手持轻器械, 如扇子、圆环等进行练习。
在教学中首先向学生全面、系统地讲解徒手操、轻器械操的基本特点和创编原理, 学生在学习动作时, 可以运用挂图、录像、教具模型的演示, 通过学生自身的练习来体会、理解、掌握动作, 在教操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 教师讲解时要边示范边讲解, 对较难的动作, 可进行分解示范、重点示范, 在教师示范, 学生熟练掌握动作后, 让学生进行领操练习。为了培养学生编操能力, 在讲解创编各类操的原则方法后, 根据从少到多、由易到难的原则出发。先让每人编一到两节 (按规定要求) , 然后独立完成成套操的创编。要求创编成套轻器械操时, 必须要考虑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从动作的方向来说, 应包括前、后、左、右、上、下、中间方向的动作。从身体素质来说, 应把速度、力量、柔韧、灵活的动作结合起来, 做到紧张与放松相结合, 动静相结合, 以动为主。运动量要合理安排, 必须遵循幼儿运动生理变化规律, 运动量要由小到大, 动作要逐步上升, 由慢到快、由易到难。在编制动作时要根据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 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避免形式单一、枯燥无味, 创编一些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和具有时代感的新的动作、新的编排。具体表现在动作幅度、速度节奏等方面, 通过轻快、活泼的各种动作和小范围的队形变化及欢乐的音乐表现出幼儿的天真活泼可爱。轻器械操由于所持的器械不同而使每套操各具其特点。可利用花环、纱巾、圆环等常见器械编操, 动作设计应优美、舒展大方, 速度可慢些, 用力应柔和、连贯。每年定期举行毕业班幼儿操比赛, 让学生将编好的操进行展示比赛, 这样, 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体生活, 又为他们今后从事幼教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加大体育游戏的教学与训练
体育游戏是幼儿体育课教学的主要活动形式, 体育游戏是以身体的基本动作练习为主要内容、以发展身心为主要目的的一种特殊的体育锻炼形式, 体育游戏能够促进幼儿身体发育和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 增进健康, 能培养幼儿遵守纪律的习惯及团结协作等良好的行为品质, 能使幼儿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 促进幼儿意志行动的发展, 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体育游戏由于内容新颖, 形式活泼, 深受幼儿的欢迎, 是整个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作为未来的幼儿园工作者, 组织和编排设计游戏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
可在二年级下学期开展体育游戏的教学, 分为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 观察学习, 亲身体验。在体育游戏教学中, 教师要先向学生介绍游戏名称和玩法, 重点讲解游戏动作和规则并作示范, 然后按照游戏内容, 将全班学生分组进行游戏, 在整个过程中要求学生注重观察老师组织游戏的过程, 课后认真做好记录, 使学生对游戏的组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第二, 进行体育游戏理论学习。利用理论课时间给学生介绍体育游戏的性质、作用、分类、特点、创编的要求等方面内容, 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
第三, 自编游戏及教学实践。要求学生结合幼儿园的教材提前写好游戏教案, 教师要给予指导, 提出创编的要求: (1) 要明确游戏的目的, 即要着重锻炼幼儿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根据大、中、小班幼儿年龄以及实际活动能力等特点来确定相应的运动量及动作难度, 要求不应过高, 运动量和动作难度不易过大、过难, 活动方式可以灵活多变, 尽量创编人人都能参与的、规则较简单、活动方法较实用的游戏, 并根据游戏目的及幼儿特点, 搜集游戏素材。 (2) 游戏的活动形式要突出趣味性, 有儿歌, 有情节, 有角色, 有规则, 有要求, 符合幼儿好动、爱玩的天性, 以引起幼儿的兴趣。 (3) 强化“安全第一”的观念, 幼儿体育游戏大多离不开跑步、跳跃、钻爬等, 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特别注意选择适合幼儿特点的动作, 合理地设计场地, 所选器械注意避免重、尖锐等不安全的因素, 应选用一些容易控制的器械。幼儿的活动范围、人数、运动量, 也必须考虑周到, 夏季为了避免孩子大量出汗, 引起脱水、中暑, 宜安排活动量小的游戏, 冬季宜安排活动量大的游戏, 如追逐、奔跑类的, 综合类的游戏等, 既充分地考虑游戏的效果, 又切实做到“安全第一”。
进行模拟幼儿体育活动课的教学实践, 就是每节课由一两位同学作为“幼儿教师”, 以本班的其他同学作为“幼儿”, 模拟幼儿体育活动课的教学过程, 可采用每一次由两位同学分别带领队伍, 然后交换, 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向组织者学习如何组织队形、分配角色、讲解示范及练习方法等, 达到相互比较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在组织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 游戏结束后, 让组织游戏的两位同学谈谈游戏的设计, 并进行自我评价, 然后发动全班学生参与讨论评价, 教师小结, 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组织游戏的效果及内容给予评定和考核。
五改革体育评价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要建立内容多元, 方式多样, 着眼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及体育教学能力, 并有效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
体育教学评价要从只重视考核结果的终结性评价, 转变为把学生学习态度、课堂教学能力纳入评价内容, 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可设置为:学习态度10%, 体育技能考核50%, 体育教学能力40%。体育技能考核项目主要有基本技术、身体素质, 可按照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各科目考试综合评定成绩。体育教学能力包括:口令及常用队列队形考核, 领操、编操能力、体育游戏的组织与设计等, 制定出考核要求和评分细则, 按照制定标准进行考核。
在评价方法上, 要给予学生多次评价机会, 每一项目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进行多次考核, 即学生如果对本次考核成绩不满意, 可通过练习后再次参加考核, 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考核标准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进行制定, 不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 根据学生的实际进步情况以及学习过程表现评分,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锻炼的积极性。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教学存在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教材内容缺乏针对性、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 探究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应如何结合专业特点进行相应的改革, 让体育教学更好地为专业服务。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体育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8-0220-01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是指在体育教学中,针对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为满足将来实施幼儿体育教学和科学地开展幼儿体育活动的一种专业技能。学前教育专业在我校开设近三年来,通过学生在实习学期的反馈,以及通过与刚到幼儿园就业的学生的交流了解到,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小朋友室外活动的组织和健身操教学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大多数的同学会表现出胆窃、害羞,对室外小朋友的控制力不强,对幼儿体育教学活动无从下手。可见,学校应该通过对学前教育体育与健康学科的课程设置和改革,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目前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的现状
1.学校对体育教学不够重示,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性不高
学校对体育教学的考核机制单一,缺乏激励机制,导致部分体育教师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案不规范,内容随意性大,体育教师想上什么内容就上什么内容,甚至让学生在体育课自由活动。
2.女生对体育课兴趣不高
学前教育作为我校的第二大专业,三个年级共有八个教学班,全部都是百分百女生班,女学生普遍对体育课没有兴趣,存在不热爱运动,怕晒怕出汗等特点,上课十分被动,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3.与学前教育专业特点脱节
传统的体育课内容较为枯燥,趣味性不强,教学模式陈旧,无论是什么专业的班级都一样的教案,教法,这样的体育课与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存在脱节。
二、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育能力的体育教学设计
从以往的教学中可看出,健身操学习内容对于女生来说,比起田径,或其他的球类项目较为喜欢,学习的兴趣较高,主动性也较强些,从而更加有利于教师在这个学习单元中去培养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笔者以健身操学习单元为例,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对学生在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方面进行总结归纳,力争结合体育与健康课堂的学习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1.强化学生的学习观
首先,让学生认识体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性。针对学生在见习期间表现出的胆窃、害羞以及组织能力较弱等不足,加强对学生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的去锻炼和加强自身的体育教学能力,为学生将来在幼儿园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让学生明白学习体育的目的。以往教师只要让学生完成了本学段的水平目标就可以了,而如今不但要完成,还要强化学生去观察教师是如何开展教学的,还要清楚教师是如何让学生完成的。例如,在学习健身操动作时,教师要先完成地示范,边示范边讲解动作,学生分解动作学习,完整动作学习,学生完整连贯动作练习,而在每个点上教师是不断地纠正错误动作,要求学生通过练习不断地巩固正常动作。
2.培养学生体育教学技能
(1)培养学生的集队能力
主要针对学生对领队的口令、队形队列的组织形式进行加强培养,利用学生在课堂轮流领队,进行强化练习,鼓励学生大胆走上前进行集队尝试,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集队能力。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把握能力
音乐在幼儿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在健身操学习单元,利用健身操音乐,加强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握,在每个动作的教学过程中,从节拍过渡到音乐进行教学,让学生在音乐背景下进行练习,并能分离出节拍进行练习。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对节拍的叫喊,提高学生节拍与音乐的相互转换的能力。在课堂上增加了以音乐的节奏听叫节拍的环节,进一步巩固学生对音乐的节奏把握能力。
(3)培养学生对活动的策划、编排和组织能力
在健身操学习单元的后部分,对学生进行分组,每小组设一小组长,要求进行自主的编排小组健身操套路比赛造型,每小组通过上网查找资源和尝试,编排组内的造型,然后通过小组间的表演比赛,总结出表演节目的比赛与组织练习过程,教师加以点评,不断地纠正不足之处,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对室外活动表演的策划、编排和组织能力。
(4)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应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班级课外体育兴趣小组,体育游戏活动,模拟幼儿体育教育活动等。同时,充分利用幼儿教育学和幼儿心理学的专业知识,进行编排和模拟组织小型比赛和开展小型的体育活动。教师应该在活动的内容和方法上加以指導,模拟活动必须符合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
3.完善学生考核机制
为了加强学生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更加注重学习过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应该对学生的进步程度进行评价,在原来的考核点上增加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口令标准化,队形队列的运用,小组活动的组织能力,小组参与的热情与态度,对健身操套路造型的编排与设计等,并结合学生的总结报告,建立一套综合的考核机制。
三、总结
通过在健美操单元教学过程中,针对性的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后,学生在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主要表现在绝大多数学生面对集队时,显得从容大方、自信,在组织队伍时能够使用专业的口令。在实施体育教学过程时,其体育教学方法和技能有了很大进步,同时,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认识到体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性,能够独立思考和总结自身的不足,并不断去改善。这样,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今后实施幼儿体育教学和开展室外体育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梁婉勤.对中职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入探讨[J].体育科技.2005
[2]彭代斌.幼师生体育职业能力培养初探[J].体育师友.2007(3)
[4]赵俊.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简教类体育教学内容选编[J].教育与职业.2015.01(2)
[5]文东玲.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培养分析[J].学园.2014.03
[6]黄志远.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浅析[J].学园.2012.07(13)
作者简介:
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
本文作者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幼儿教师的.教育素质直接影响着幼儿体育活动的开展,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健康水平,因此,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很有必要.
作 者:任玉梅 作者单位:四川教育学院,早期教育学院,四川,温江,611130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12)分类号:G80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体育教学 能力培养
能通过喊口令、数节奏等办法,控制自己的速度,与同伴保持同样的节奏。
体验与同伴共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用纸箱制作的“坦克”,为幼儿人手的一半。
在场地上布置好:体操垫、地垫等。
活动过程:操练活动。
——引导幼儿扮演解放军,练习射击、投弹、骑马等动作。
练习开坦克。
——启发幼儿两人合作开一辆“坦克车”(两人同时站在纸盒内,手提纸箱向前同步走)。
——探索:怎样走,开得直,开得快。
——集体讨论,观看1~2对幼儿示范开坦克车,知道:可采用喊口令、数节奏等方法,控制两人的速度,保持两人行走的节奏一致。
——幼儿在场地上练习来回开坦克车。
游戏:我是坦克兵。
引导幼儿爬过“沼泽地”(地垫)→爬过“山坡”(体操点下面放)→快速直线前进。
放松活动。
——音乐舞蹈《火车舞》。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表演火车舞。
张军 聂阳
(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1)
1 儿童感觉统合的相关理论
1.1 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 (Sensory Integrafion integration theory) 最早是由美国南加州大学临床心理学专家爱尔丝博士 (A.Jean Ayres) 在1969年提出的一个研究观点, 用以矫治儿童学习障碍的行为, 并了解其原因, 并提出预防和改善的方法。所谓感觉统合, 是指人的大脑将从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分析、综合处理, 并作出正确的应答, 使个体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中和谐有效地运作。1972年爱尔丝博士提出了一个初步完整的包含了脑功能及发展、学习及学习障碍和治疗这三部分的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中, 感觉统合被定义为: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 经过大脑的整合, 来完成对身体内外的知觉, 并做出相适应反应。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及教育学家皮亚杰认为, 智慧的根源是来自幼儿期的感觉及运动发展。因此, 让孩子在发展过程中, 通过统合训练课程使神经、肌肉及骨骼均获得相应的外界刺激, 才能形成开朗的个性、稳定的情绪及适当的行为, 可见, 感觉统合训练是儿童成长阶段必不可少的课程, 将感觉统合融入学前儿童的体育课程当中, 既可以促进儿童的身体发展, 有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体育意识。
1.2 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是指一些儿童由于大脑神经特别是脑干部分的神经系统的整合功能, 即感觉统合功能, 没有建立起来而导致的大脑神经体系中有些部分的功能不健全的现象, 不包括大脑受过损伤或先天发育不良的情况。儿童感觉综合失调症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 经过适当的引导, 重新建立或者回复这些功能来解决, 这种方法称为感觉统合训练。感觉统合失调症的孩子的注意力特别不易集中、胆小、不合群、精细动作差、身体动作不协调等。在过去, 有的人将这些问题诊断为多动症, 给孩子吃药, 孩子吃完药后嗜睡、不听课, 根本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有的家长认为是家庭、环境给孩子造成的性格问题, 一旦孩子出现一些症状, 就会对孩子使用暴力, 最后造成严重后果。
有学者认为感觉统合到13岁左右就可以痊愈, 但是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 有一部分人的感觉统合失调症状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无辜消失,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控制身体的能力会增强, 失调的症状就会逐渐减少, 可是带给心理和生理的影响是伴随一生的, 因此,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 我觉得将感觉统合带入体育课程当中, 在体育课程当中根据孩子的症状, 设计合理的课程, 从而改变传统体育模式, 更好的体现体育课程的价值。
2 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
2.1 前庭平衡功能失调
与地心引力有关, 孩子的各项的基本动作学习都与重力有关, 掌握重力的是前庭网膜, 它不但可掌握身体的操作, 更可协调身体和周围环境协调, 如若不注意可影响左右脑的均衡发展, 在学前的体育课程当中融入感觉统和训练, 教师就能观察孩子在体育课程中是否平衡能力差、容易摔倒等, 从而制定相应的身体训练。
2.2 触觉统合失调
情绪满足的主要来源于全身皮肤上神经细胞接受来自外界的不同刺激, 表现为个体对外界的触觉刺激弱, 往往对别人的触摸十分的敏感, 不愿意或者害怕和别人有身体上的接触。
2.3 视觉统合失调
患有视觉统合失调症的儿童在认知学习方面会出现不同的障碍, 例如在学习会出现读书跳行、写作业漏题、看串行等症状。
2.4 听觉统合失调
经常忘记事情, 语言发展迟缓, 在学习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注意力不集中, 这样的学生时常会产生厌学心理。
2.5 本体统合失调
本体感觉称人体的深感觉, 是全身肌肉关节的感觉输入, 正常的骨骼、关节、肌肉张力的感觉输入使人能够保持正常的姿势, 坐姿及全身感觉的输入, 表现为上体育课时动作不协调、动作不准确、方向感不强等。
3 感觉统合的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是为了使感觉神经中枢之间更加协调、有序, 而采取针对性的身体练习方式。在爱瑞斯博士的治疗方案中, 提出要将感觉的输入与运动相结合, 尽量让儿童在游戏和运动中有计划的、有针对性的接受强的感觉刺激, 以此来促进和强化儿童脑神经及其功能的发展, 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全面发展。通过提高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 促进儿童的运动技能和基本动作, 增进脑、眼、手的协调配合, 达到促进语言发展、提高学习能力、调整神经心理和神经生理功能的目的。
3.1 感觉统合训练的原则
3.1.1 设计孩子自发的玩
对于孩子来说, 最有效的学习莫过于孩子自发的参与, 找到孩子可以自己尽心玩的活动并不是不用指导孩子而让孩子自由发展, 实际上有效的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 针对不同能力的孩子, 让孩子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自身缺乏的某项身体技能以培养出身体活动的基础能力, 从而有效的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
3.1.2 用耐心培养孩子的兴趣
孩子对于自己未接触的感觉, 都会抱有好奇的心态, 有时候他们会锲而不舍的去探索他们的未知的身体体验, 有的孩子对课堂当中, 未知的身体体验会产生情绪上的焦虑、害怕、紧张等消极情绪, 这个时候老师就应该及时了解孩子产生消极情绪的原因, 耐心的鼓励孩子让孩子逐步认知自己的能力, 从而克服困难, 提高学习兴趣。
3.1.3 让孩子感到快乐, 培养孩子想去做的兴趣
儿童在参与运动过程中总是对不同的体育活动方式和获取运动的机会感到高兴, 统合训练内容一般都丰富多彩,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特征等安排课程内容, 很容易就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孩子的运动意识。
3.1.4 感统训练的内容因人而异
感觉统合训练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由于孩子感觉统合发展的水平、失调的类型等不同。因此在体育活动中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 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这样对于孩子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1.5 每天都有多样的感觉刺激
让孩子在一天当中有多种多样的感觉体验, 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能够开发神经系统。感觉统训练在一定的阶段内, 既可使肌体的各个部位、各个项目全面开展, 交替进行, 又可以运用多样化的练习手段防止单调。能够有效的使感觉的各项功能得到改善, 从而促进身体机能的发展。
3.2 感觉统合训练的内容
感觉统合训练主要是提供触觉、前庭和本体刺激的活动。教师指导儿童参与各种活动, 要求其对感觉输入能做出及时的、正确的、有组织的、有针对性的反应。常见的训练的项目包括:滑板、脚踏车、排球、大笼球、独脚凳、平衡木等这些游戏能同时进行视听觉的特殊训练。
4 对学前体育教学的启示
4.1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突出体育课程价值
2012年新课标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现如今家长过分注重第二课堂, 而忽视了孩子的体育锻炼, 影响儿童的身体发展。林达·卡尔森认为在幼儿时期孩子基本的身体管理能力必须在体育游戏和娱乐活动中获得。让孩子过早的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能够开发神经系统, 提高孩子的认知、社交、情绪等方面, 同时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让孩子在心理和身体上都得以发展。
4.2 注重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新的课程改革将注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理念之一, 一般情况下体育教师能从学生的身体动作和运动成绩上来区分学生的运动能力, 而感觉统合能力和运动智力差异等内隐特征往往会被人忽视, 因此, 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 我们从孩子的身体需要出发, 通过身体动作看内隐, 关注每个孩子的身体差异, 设计适合每个孩子的体育活动, 认真的贯彻“新课标”的思想。
4.3 科学化的进行体育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国虽然在奥运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竞技体育受到了国人广泛的关注, 但是却使人们形成了一种偏颇的体育观念, 造成了体育教师的职业困顿, 同时人们也忽视了学校体育的基础作用。受到我国国情的影响, 我们的体育需要转型, 我们完全可以将体育锻炼与学习能力相结合, 从而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
4.4 合理安排课程内容
在早期的儿童发展阶段就规定儿童发现和探索运动对他们的学习意义深远, 儿童基本的身体控制能力必须在体育游戏、娱乐活动、身体运动中获得, 儿童会在运动中获取快乐。将感觉统和训练融入学前体育课程既能有针对性的治疗感觉统和失调的学生, 又能避免教学内容单调使学生失去学生兴趣。
摘要:通过对感觉统合与感觉统合失调的概念与特征, 感觉统合训练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进行分析, 指出感觉统合训练是儿童成长阶段必不可少的课程, 根据资料显示统合失调对儿童身心的影响将伴随一生, 而感觉统合训练是防治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一种有效手段, 根据幼儿感觉统合失调的情况, 设计体育课程将更好的体现体育课程的价值, 同时为该课程的推广和引用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体育教学,感觉统合训练,学前儿童
参考文献
[1]Ayres A.J.Sensory integration and learning disorder[M].Los Angeles:Western Psychological Services, 1972:204-218.
[2]董奇.动作与心理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吴汉荣.给孩子智慧的教育[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4.
[4]单大卯.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在幼儿体育中的应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0 (1) .
[5]陈玉茜, 单大卯.幼儿体育的一个新领域——儿童感觉统合训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1, 15 (1) :84-86.
[6]刘晓莉.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现状及其干预实验研究[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 2004.
[7]朱江.感觉统合训练融入小学体育课程的策略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 2011.
[8]刘宝花, 黄悦勤, 王燕玲, 等.幼儿感觉统合失调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1, 15 (3) :66.
[9]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关键词:学前儿童;体育运动;现状及策略
学前儿童体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前儿童集体的生长发育、发展学前儿童体能、提高其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幼儿的意志品质,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通过体育锻炼促进幼儿其他方面的成长。成功的体育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教师,要明确体育教学的目的,不可以本末倒置。
一、我国学前儿童体育教育发展现状
(一)教师的主动学习、提高自身水平的意愿不强
体育是一种肢体行为的艺术,幼儿学习体育,参与体育锻炼,不论是学体育动作还是欣赏体育表演,心理活动都很活跃;体育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要密切注意,才能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率。现在的体育教育环节,动作模仿依然是主流的教学方法。教师很少去思考如何启发幼儿,而是简简单单地让幼儿去重复教师所教的体育动作,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果不明显。首先,教学目的不够明确。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让幼儿去模仿体育动作,并以学会教师的“规定动作”为主要目的,忽视了引导幼儿去理解动作本身所蕴含的情感含义。其次,教师还缺乏对幼儿身心特点的深入了解,致使幼儿缺乏愉悦的情感体验,创新不够。
(二)忽视了对幼儿体育活动兴趣的培养
一个成功的体育教学活动,前提条件是幼儿和教师必须是充满互动的。如何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幼儿是否愿意参与其中是教学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而在实际教育环节中,教师很少注意到幼儿情绪的变化,或者忽视了幼儿对教师所要求的体育锻炼目标的抵触心理,造成在教师教授的过程中幼儿没有激情,没有主动参与的意愿。
(三)体育运动教学活动中缺乏文化元素,教育形式单一
如今社会的发展形势,必将是多元文化的大融合。多元文化是这个社会发展的成果。幼儿接触多元文化,对于幼儿以后人格的形成有更多的帮助。帮助幼儿掌握更多的元素,是幼儿创造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实际的体育教育中,教师往往只重视体育教学本身,忽视了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其他文化元素,忽视了教育内容的开放性,采用单一教育手段,对幼儿的全面成长所能产生的积极意义显得较为有限。
二、学前儿童体育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加强学习和交流,不断提高教师的体育教学水平
打铁需要自身硬,只有自己肚里有货,才能在幼儿的体育教育面前游刃有余,在帮助幼儿锻炼提高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1.定期培训、及时总结,学习新的教育方法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在我们的现实工作中,有很多教师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知识不够用,面对越来越高的教学要求,教师需要不断提高教学创新水平。首先要以认真的态度、新颖而广博的知识深刻透彻地理解教材,树立良好的信念和高尚的师德,使自身乐观向上、有所作为。通过定期的培训可以及时更新教师的知识内容。在培训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网络等辅助手段,帮助教师掌握全新的教育手段,学校应该采用长期的、短期的或者定期、不定期的方式把理论知识转变为教师实际的教育水平。教师应把学到的、总结到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教学成果。
2.开展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孩子之间的交流
交流活动是最直观、最有效的互相学习的途径。在实际的工作中,一些总结出来的优秀的教学经验掌握在部分教师的手上。这些教师的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很多教师反思自身教学活动中的不足。当然,也可以使自身的教学工作通过被其他教师观摩的形式,得到他们的想法、意见、建议,这些都是学习、改进的金律良言。幼儿是整个学习环节的最直接感受者,虽然他们不能完全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但是教师可以通过和他们的交流,认识到自己有哪些教学方法是受他们欢迎的,哪些方法是需要进一步改进的。
反思与总结是提高自己能力的重要方面,意见和建议是提高教育水平的动力。当然,除了培训,还有其他很多的方法,比如考察、学术研讨会、经验交流会、作专题报告等等。
获得了经验就等于获得了进步。树立了正确的教学观念,才会有正确的教育方向。
(二)激发幼儿的运动热情,让兴趣成为幼儿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前提。要想充分发挥幼儿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知识、口才、智慧很重要,优秀的活动,不仅可以引起幼儿的好奇心,还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有经验的教师往往通过讲故事、欣赏体育比赛、组织体育活动等形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师要依据自己的文化素养,发挥自身的特长,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激发幼儿的兴趣。
幼儿形象思维发达,爱玩是他们的天性,年龄越小,玩乐的时间越长。其实,科学的玩耍可以刺激神经发育,让幼儿成长得更快,所以教师在开展游戏教育过程中,要做的就是不断变化我们的游戏,不断激发幼儿内心的好奇心。只要幼儿的内心好奇心不减,那么幼儿的兴趣就不容易被转移。这是体育游戏开展工作上幼儿主观方面需要具备的条件。
教师要做一个观察者、欣赏者、鼓励者。幼儿是天真的、可爱的,积极向上的。给予适当的鼓励,可以激发幼儿很大的兴趣和动力。在一定的自由的学习框架内,任由幼儿自身发挥想象力,不论幼儿的学习效果如何,都应给予积极的肯定的评价。要把幼儿作为体育教学的中心,让每一个幼儿都应该有同等尝试的机会。教师不能以个人的观点选择自己认为符合“标准”的体育动作进行点评。
(三)体育教学离不开生活,应和其他教学相联系
幼儿体育教育其实就是一种文化教育,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幼儿体育课程,呈现开放性和发展性特点。要通过体育教学引导幼儿关注体育与生活、体育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帮助他们了解人类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性及其独特性,使他们学会分享共同的文化,容纳和接受不同的文化。
教师要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的观念,了解世界主流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对不同的文化拥有积极和宽容的心态,这样才能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多元文化的特色。
体育的根源来自于劳动,劳动的最高表现形式升华为艺术,所以体育其实和很多民间艺术文化是相通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接触到很多民间的文化艺术。民间艺术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们的存在不为别的,只是为了人们的美好生活而存在。要让幼儿关心生活、感受生活,感受社会多元文化发展的时代气息。如果我们树立了这样的观念,那么我们会突然发现,体育教学的素材突然变得源源不绝。教师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将民间体育纳入符合幼儿身体特点的幼儿体育活动中,进而丰富我们的活动内容,让幼儿在参与体育活动时,建立在自身的生活经验之上。
教师还要充分发挥幼儿园环境创设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在环境布置、日常体育知识普及图片的选择上要力求体现多元文化的特色。比如民俗的踢毽子、现代的足球、国外普及度较高的棒球等等。
要让幼儿真正感受中国的民俗文化、世界文化、生活文化,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还可以通过家长配合的途径引导幼儿参加相关的活动。去现场感受体育比赛的氛围,这一点在国外做得非常好,英超赛场上“小球迷”的数量非常多,他们对这项运动喜爱的原因不同,相同的是对体育文化的接受程度。家长可以在自己情绪高涨的时候和孩子进行体育活动。这些都是对孩子多元文化的熏陶。
总之,幼儿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时代需要有知识、有能力的全面人才。学前儿童体育运动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儿童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前儿童有其特殊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对儿童进行体育教学时要根据其身心发展特点而选择不同的体育运动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我们应该始终以欣赏的目光注视着幼儿,用积极的态度激励幼儿,尊重幼儿游戏为主的天性。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顺应幼儿的天性,保护好幼儿的这种特质,真正让幼儿从内心爱上体育运动这种方式。
参考文献:
[1]许卓娅.学前儿童体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3]张明红.幼儿园语言教育与活动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许鸿.幼儿艺术教育[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5]陈文华.文化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6]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作为未来幼儿教师,大学校期间对他们的体育技能培养好坏,直接决定了其工作后的从教水平高低。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技能培养,在培育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生物潜能、心理潜能的过程中提高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学体育课;学前教育;学生;技能培育
目前,受学前教育专业大多是女生的影响,且多数学生重视专业课程学习,而忽视身体素质提高的现状,导致多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因此,如何结合大学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来培养学前教育学生专业的技能,就成为当前从事大学体育教学的教师必须认真思考、认真总结的一个课题。笔者结合多年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大学体育教学的经验,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以下见解。
一、从思想工作开始,提高学生对体育和对学前体育的正确认识
首先,立足学生身体健康第一的观念,教育树立身体健康是干好今后工作的前提保证的思想;通过课堂教学端正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使体育锻炼成为学生自觉的行动和未来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次,要让学生多了解一些幼儿体育教学的内容,如基本体操、基本动作和游戏等,要让她们明白自己以后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动作,都会成为幼儿的示范动作,所以动作必须做到舒展、优美、规范。
二、根据大学体育课的内容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进行教学
作为未来幼儿教师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要锻炼好自己的身体,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外,还应该了解所学动作的要领和一些动作的教学步骤,因此,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根据大学体育课的内容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进行教学。比如,在其他专业短跑教学中,教师一般是按照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冲刺跑四个阶段进行教学,着重强调跑的各阶段的技能和跑的能力的培养,忽视了跑的正确动作要领和学生跑的正确动作的培养。而作为学前教学专业学生,应该首先掌握跑的正确动作要领和自身正确、规范跑的动作,因为在今后幼儿园跑的游戏教学中,教师是根据跑的正确动作要领来分析、指导幼儿的动作,并根据幼儿的动作选择一些“游戏”来纠正、强化其动作;其次,教师的动作是幼儿的示范动作,幼儿一般是通过模仿来学习的,所以只有教师的动作标准了,孩子们才能更快的掌握动作要领;再如,在身体素质达标测验内容的立定跳远的教学中,其他专业体育教学往往只注重跳的结果和跳的能力的练习,而忽视了起跳和落地动作的练习,甚至有些学生的起跳和落地动作是错误的。而幼儿双脚跳的动作重点恰恰是起跳和落地动作。因此,在学前教育学生的体育课上,根据教学内容,除了锻炼身体、发展学生的能力外,还应该让学生了解掌握基本动作的动作要领,并强化她们的基本动作,使之能成为“示范动作”,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好基础。
三、在大学体育课中要加强学生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培养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口令,口令技能是指挥调整队形的能力;二是做、领操,做、领操技能是教师指导幼儿做基本体操动作的能力;三是游戏组织,游戏组织技能是指设计、实施、评价体育游戏的能力。而这三项技能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所必须要掌握的基本功。虽说这几项技能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比较简单,但要熟练掌握和正确运用确是及费时间的一项工作,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极其细致的教学安排,将这几项技能由简到繁、由粗到细安排到体育课的教学中。笔者认为将这几项技能的`教学应安排在每一节体育课的开始准备部分进行教学,这样既不影响体育课的教学任务,又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做到事半功倍效果。如新生入校前两周一般都要进行体育课课堂常规的教学,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师要抓住这个时机,对学生进行口令技能的培养。首先,将口令的分类以及正确运用进行讲解;然后,再进行示范和提出要求;最后分组进行练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掌握口令的正确“呼法”和实际运用。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在每节课的开始准备部分,都可安排几个学生进行练习,但教师一定要注意应及时将学生练习情况进行总结;再如,将领、做操技能的教学也可放在每节课的开始准备部分,开始时一般只安排一两节操,教师要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动作姿势和掌握基本动作要领为主,根据动作的难易程度选择不同形式的示范,激发学生对操节教学的正确认识,帮助学生树立准确的动作表象并感受体态美,后期教学中可将重点放到每节操的教学重点、简化分解和示范的方位上。
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修养
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作为体育教师,一般都具有以上的基本素质,但要成为既能上好大学体育课,又能在课堂上将学前教育专业体育的内容融入教学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教师更应严格要求自己,一丝不苟,在课堂上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教师的言行举止对从事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了解、掌握学前体育技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不仅要以自己的模范表率和文明形象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还要加强业务能力提升,力争在课堂讲解时能生动形象、有感染力;示范要准确、熟练、轻松、优美;口令要清晰、洪亮、准确;教学组织要严密、教法要科学;更要做到在生活上对学生关心、爱护,学习上耐心指导,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占春.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理论与方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学前班体育教学计划】推荐阅读:
学前班教育教学论文: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10-27
学前班教师教学计划安排07-12
学前班秋季教学工作计划12-20
学前班数学下册教学总结09-21
学前班开学工作计划12-27
学前班下学期教学总结01-16
学前班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2-21
学前班秋季工作计划20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