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复习课教学反思(精选16篇)
本学期我担任了九年级三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初三的教学任务繁重,此时应指导学生课后自主学习。这样老师会倍感轻松,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增浓,学习效果也会提高。过去我之所以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主要原因是没有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虽然有时给学生安排了一些任务但由于没有及时去落实。这样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首先学生不会及时去完成学习任务,而且也会养成一种拖拉的习惯。这一系列的恶性循环确实值得反思并纠正。因此,我告诫自己今后做任何事都要雷厉风行,要在快中求好,快中求稳,快中求发展。因为快节奏是当今社会生活的重要特征。
2、中考历史考试内容包括中国近代史和世界历史,教学内容较多,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太喜欢历史,这其中有些学生因为历史曾经学得差,对学习历史失去了信心。最多也就是希望听听历史故事,再加上历史知识点较多,难记。历史给他们的感觉是死记硬背、死板乏味,根本不想记,也不愿去理解分析;课后就更不用说去自主学习。其实只要老师恰当地引导,合理地安排,学生会自觉学习。平常学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老师也不能一味地埋怨学生,一是历史学科内容多且复杂,知识点零碎,不像学习数学、物理那样能逻辑性很强。二是真正说来历史学习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不仅要识记而且要理解,如材料、问答题学生能背出答案但往往答不出。因此这就需要老师作引导和指导。不能随便给学生布置一下或放任自流,而是有计划性、有目标性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并指导合理的学习方法,然后定期做检查。长期进行这样工作,相信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定会养成,学习兴趣定会浓厚。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历史的程度参差不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尤其对后进生,我们的态度要慎重,委婉,更不能放弃对他们的努力。我们要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给他们介绍一些方法,相信学生,敢于放手让学生独立和学习和活动,和他们建立一种融洽的关系。
一、当前九年级化学绪言课的几种典型课型
1.“实用”为主,直入“考点”型
有些教师的绪言课只是简要叙述一遍化学的定义,即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然后从定义中提炼出“考点”: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变化———包括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接着配以大量练习训练学生辨析以上两组概念,以求达到考试要求。这一类型的第一节化学课其实不能称之为绪言课,它看上去最“实用”,但实际上没有体现化学学科的特征。
2. 满堂资料史实,说教叙述型
该类型的绪言课,通过图片展示,列举史料,从化学的发展史开始阐述化学与人类文明的密切关系,体现化学学科的重要性。教师的讲述占用了课堂的始末,于学生而言只是听了一场科普讲座。实践表明,试图仅仅通过介绍化学与生活的联系达到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不现实。
3. 有声有色,热热闹闹型
不少教师认识到化学的趣味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在课前精心设计了许多奇趣小实验,如“清水变牛奶,牛奶变清水,牛奶变可乐”“大象牙膏”“魔棒点灯”……这些小魔术让学生兴奋新奇,但其中原理学生无法理解,教师又暂时不适合解释,这种一时的好奇不等于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当前九年级化学绪言课存在的问题
1. 唯中考论,对绪言课功能和价值认识不足
绪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化学的概貌并初步渗透化学学科的思维方法。不少教师把考点作为授课的唯一“指挥棒”,考什么就教什么,而忽视了渗透化学学科思维方法的重要性。在多年的初中教学实践中,目睹了许多学生很艰难地学习化学的过程。他们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学生认为教师每节课都罗列了太多需要他们去“死记硬背”的事实性知识材料和内容、学生所学到的化学知识之间的逻辑结构不甚清楚、在学生看来化学知识过于抽象等。这不仅是学生的学习困难,也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观察,许多初中学生学化学只是在“背化学”,由于初中化学的知识容量少,对综合应用的要求也不高,所以学生不用化学思维思考,只要记住相关知识点,在考试中也能获得较好的分数。但进入高中,知识体系变得繁杂,综合应用能力的要求提高,对于没有形成化学学科思维的学生,学化学将变得举步维艰,高中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将事倍功半。
2. 教材无绪言课,缺乏教材二次开发能力
教材的“二次开发”,是指为了更好地适应不同学校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教师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所选用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度增删、调整和加工,并辅以其他教学资源[1]。目前各地所使用的教材中,有些版本是没有编写绪言的,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自己对绪言功能价值的理解,选取设置合适的内容,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由于所选取设置的内容必须综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既要让学生有兴趣参与,更要有能力参与,这无疑是一个需要精心设置,通盘考虑的过程。缺乏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的能力,应该说是许多教师没能上好绪言课的关键因素。
3. 重视化学趣味性、有用性,忽略化学学法指导
很多教师认为只要展示了化学学科的趣味性、重要性,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这是对绪言课所承载的功能认识片面化的结果。我们知道化学课不总是有趣、热闹的,教师应该注意围绕“学化学”的话题展开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解开“化学重要”“我要怎么学”的问题,帮助学生获得认识与体会。否则,所谓的趣味性只能引起学生的一时新奇。学生随着学习进程的推进会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认为绪言课和真实的化学课堂离得太远,绪言课只是教师的一种“作秀”。因此,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应建立在学生通过科学的方法,获得知识的体验中,这样的热情和兴趣即使在今后的学习中遇到困难(这是必然的)也能够得以维持和发展。
三、基于化学学科特质的绪言课实践与反思
1. 绪言课应具有的功能与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注重对学生进行化学教育的启蒙,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九年级化学绪言课的功能是让学生了解化学的概貌,了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了解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意识到化学要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其价值是帮助学生形成关心物质及其变化的兴趣和习惯,培养其对自然、对社会的责任感。
2. 体现化学趣味性和实用性,要让学生体验如何“学化学”
结合一节绪言课教学设计案例对如何体现化学趣味性和实用性,让学生体会感悟如何“学化学”进行分析。
环节一:联系生活的实验探究活动
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一款热卖产品“暖宝宝”。其成分:铁粉、水、活性炭、盐。功能:短时间发热,40℃以上保持12小时,可用于防寒、户外保暖。发热原理:铁为粉末状,铁、碳、水和盐构成原电池,形成原电池效应,大大加快氧化还原的速率,使铁短时间生锈放热。
“暖宝宝”主要成份之一是铁粉,利用其发热原理设置如下情境:以实验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认识其性质、变化,让学生切身感受化学学科的趣味性,体验实验这一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研究铁粉的性质
a.观察铁粉(色、态、味);
b.将铁粉洒入水中[密度(与水比较)、溶解性];
c.将铁粉洒入食醋中(比较与洒在水中的区别);
d.将铁粉洒向酒精灯火焰(这就是节日里绽放在夜空的烟花)。
教师及时小结:通过实验获得有关铁粉性质方面的认识: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可燃性等。
(2)深入研究铁粉的生锈变化(教师演示)
a.对比观察使用前后的“暖宝宝”,根据生活经验及实验检测判断出铁粉变铁锈。
b.通过使用说明的简单介绍,引出“空气”这一使铁粉生锈的条件,接下来的环节就是让学生感受空气参与铁粉生锈过程的事实。
c.“看见”空气的环节设置:根据气压差原理认识气体被消耗。该知识点虽是学生初二物理学过的,但这个知识点本身抽象,许多学生依然不是很理解。所以,这个环节为理解下面的实验作铺垫,减少学生理解上的困难。
d.验证空气参与铁的生锈过程。
实验设计:将“暖宝宝”装入锥形瓶,塞好带导管的橡皮塞,夹好止水夹。导管另一端插入盛水的量筒(滴几滴红墨水,并记下此时刻度),待锥形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量筒液面变化。
教师及时小结:关注探究过程中铁粉的变化,包括颜色变化(由黑色变为棕褐色)、某些特性的变化(不能再被磁铁吸引)、能量变化(放热)等。
(3)总结: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a.关注物质的性质;
b.关注物质的变化;
c.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对结果的解释与讨论。
环节二:让学生体验奇妙的微观世界,欣赏简洁的化学语言
中学化学学习的思维方式,是从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入手,从原子、分子水平进行研究和探索,用化学符号系统进行描述。从宏观、微观、符号三者联系的角度认识和揭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
(1)建立模型,体验奇妙的微观世界
化学的本质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所以,要让学生在初次接触化学时就对微观世界有所体验。在学生所处的认知阶段,以搭积木类比建立模型是比较恰当的形式。物质都是由大量我们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一种物质变成另一种物质,就像小孩子搭的积木模型,当你往模型上添加积木块或减少积木块时,一种模型就变成了另一种模型,甚至相同的积木块也可以组合成不同模型。
(2)欣赏简洁优美的化学语言(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
告诉学生,今后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对宏观现象进行描述,要从微观层面进行解释,还要用化学符号进行表征,化学语言简洁优美,也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环节三:通过展示史实与应用,感受化学学科价值与魅力
展示从古至今,化学史上的重大成就,让学生体会,如果没有化学家研制出的化肥和农药,全球粮食产量将要减半;如果没有化学家研制出的抗生素等药品,人类的平均寿命将缩短25年;如果没有化学家研制出的各种新型材料,人类文明的进步将举步维艰。
3. 绪言课的教学中应渗透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2]。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重视以化学基本观念为线索,将化学的基本观念渗透在教学中。在绪言课实例中,始终以铁粉为主线,在学生通过实验获得学习体验的过程中始终关注化学基本观念的渗透。通过认识铁粉的性质及其变化,让学生明确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及其转化,渗透化学转化观、能量观;教学过程中采用实验体验、搭建模型等手段,让学生体会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和认识活动,渗透实验观、微粒观、科学本质观;最终通过对铁粉生锈原理的认识和分析,让学生明白化学学科研究的目的是促进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渗透化学的价值观、STS教育。整个教学设计过程将三维目标精心提炼与整合,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提炼为能力,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提炼为品格,能力与品格的形成即是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3],而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4. 实验是让学生体会化学基本观念的有效途径
实验是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良好平台,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基本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好载体,而教师在实验设置中,往往过多注重知识目标的落实,过于集中论证结果,体系的变化过程往往被忽略,这也是导致学生逐渐对实验失去兴趣的重要原因。
例如,前文提到的实验要从“暖宝宝”中分离出铁粉,可提醒学生思考两个问题:一是怎么分离?使用磁铁的具体操作细节?如果直接用磁铁吸引,会发现铁粉很难从磁铁上分离下来,要用包上塑料袋(或滤纸)的磁铁吸引,然后小心收拢塑料袋(或滤纸),移开磁铁,就能很好地将铁粉与磁铁分开。二是为什么要分离?要让学生明白,要研究一种物质首先要获得尽可能纯净的物质,这种理念在后面的教学中也会涉及。
5. 让学生感受化学学科价值
通过前文的实例,请学生根据“空气是导致铁生锈”的认识,列举生活中铁制品的防锈措施,体会其中的防锈原理,用鲜活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应用价值。一直以来,化学学科饱受误读,被当作是污染、危害的代名词。通过列举古代、近代的典型化学史实,播放现代化学在高科技材料上的应用视频,让学生感受化学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们认识到:“科学这把钥匙既可以开启天堂之门,也可以开启地狱之门”[4],而具体打开哪一扇门,决定于拿着这把钥匙的人的素养!
摘要:九年级化学绪言课对于学生学好化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当前九年级化学绪言课的几种典型课型,并对这些典型课型背后的原因进行了较深层次的剖析,对九年级化学绪言课的核心要义进行了探讨和反思。
关键词:九年级化学,绪言课,教学现状,功能价值
参考文献
[1]俞红珍.教材的“二次开发”:涵义和本质[J].课程·教材·教法,2005(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余文森.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与社会复习课
一、复习计划的制定
新一轮课程改革之后,讲历史的进程和社会的进步综合起来,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的产生一方面无可供借鉴的经验,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在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宗旨下,我们要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新课程强调要关注学生发展的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三维”目标,是为了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他们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复习计划的制定,也要体现新课改的精神。
(一)研究“课程标准”及“考试说明”要求
历史与社会的课程综合了历史,地理,人文,社会学,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是一门培养学生对整个知识系统的综合认识为目标的课程,是对所有内容的大检阅。因此,要认真学习与仔细研究考试说明,把握考试方向,这样在复习的时候才有侧重点,做到有的放矢。课程内容包括“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们传承的文明”和“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三个主题。主题“我们生活的世界”,讲述社会是怎样的,这是对社会生活要素的整合;第二个主题“我们传承的文明”,讲述社会为什么是这样的,这是对反映社会发展的史实的整合;第三个主题“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讲述社会应该是怎样的,这是对当代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的整合。同时,第一个主题又承载着传授历史、人文地理、社会等学科的概念、要素和线索等基本知识的功能。这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二)制定复习计划和方案
九年级复习内容庞杂,时间又紧,教师要为学生合理的从整体上把握复习时间。另外在复习层次上要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上加以考虑,并有相应具体计划与方案。复习形式上注意精讲。多练,细评,讲练结合,专题讨论,个别辅导,并采用集体备课。
1落实目标测试
复习时的目标测试主要以课堂练习、反馈纠正为手段。首先应选好练习题,其基本标准是:要有代表性;要有丰富的知识内涵,能反映教材知识的系统性:要有培养能力价值,使学生练习后能力有所提高;题目尽可能新颖,能激发学生作题激情。其次在课堂上定时定量,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效率。第三,练习后及时评讲。这样才能查漏补缺,又能提高学生审题的能力。
2收集整理信息资料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是我们初中阶段的战略大决战。只有充分地掌握大战前的各种信息,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学业考试复习其间,我们会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包括考试说明及其特点变化,试题类型及变化。内容范围及难易深浅,等等。虽然这些信息并非试题本身,但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使教和学有所依据,不会如无头苍蝇,盲无目的。
3保证复习模式深入、有效
第一,教师要交待学习的主要内容,并要求学生必须达到什么程度,有目标的学习比搞“复习世界大战”要有效得多。第二,师生要系统回顾基础知识,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毕竟学业考试主要考查的还是基础知识,重在弥补知识缺漏,使之形成知识网络与结构。第三,教师要选择典型例题讲解或组织学生讨论,狠抓重点内容。适当练习热点题型,帮助学生揭示解题规律,注意解题方法和本学科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善于归纳和总结知识之间纵横的联系和比较。第四,要根据学生实际制订适当的复习量。复习课中常看到教师布置了超量的复习内容。而这种复习模式并不可取,教师们可以通过试验比较发现其效果很差,一堂课不可能复习完两堂课的内容。
二、构筑新模式保障历史与社会复习课计划的实施
(一)理清线索,帮助记忆
在记忆过程中加深理解在历史与社会复习中要达到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培养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记忆能力。首先,要在复习中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难点。例如,讲“和平”问题,可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历史和地理知识。鼓励他们从其他历史、地理书籍中归纳事实。分析霸权主义者干涉别国内政的事例,明确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当代世界和平面临的主要威胁。讲“发展”问题,可在世界版图上,大体勾画出当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地域分布,并引导学生回顾西方国家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进行殖民征服、掠夺和统治的历史。找出当今世界南北发展差距和根源。在复习时,要让学生明白,强调理解地记忆历史与社会知识,可使他们做到“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其次,在复习中采用对比和比较的教学方法,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加强记忆能力。例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就可以采用比较和对比的教学方法,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从战争的性质、结果两方面来比较,从而加强记忆。再次,复习时还可运用归纳法来加强、加强记忆。例如:在复习中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时,可以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列成一表格,按内容大致分成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及其他内容。这样。按内容分类记忆,可以使学生在对比中加深了记忆。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图示、顺口溜等记忆法来帮助学生记忆。
(二)确定重难点。构建网状知识结构
提高复习效率。在第一轮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复习之后,第二轮复习要明确重点、难点,掌握知识结构、着重培养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能力和系统化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掌握基本理论。对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深刻理解,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可以把历史与社会课本的历史事件进行归纳重点。例如,归纳历史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条件、根源、主要内容、措施、探讨事件的历史影响,归纳的重点是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经过、结果,难点是对改革的评价及其启示。在归纳人物的时候。归纳人物活动事件、观点、主张、后人的评价(人物的作用、地位、影响、贡献和功过),归纳的重点是人物的事迹及其评价,难点在于人物的评价。对具有可比性的人物进行合理的联系、比较,另一方面更需要对专题内各人物进行适当类比,这有利于学生“多视角,多层次”认识历史人物,并做出科学地评价。在构建知识网络的时候,对于考试说明虽已明确删除,但与前后必考内容有密切联系的相关知识,应该讲述,这样有利于整体知识体系的构建。
(三)以课本知识和历史思想解答热点问题
在近几年的学业考试中,和谐社会、三农问题、科技创新等都是长效热点。每年考生都会去积极关心热点、关注时政,而平时学校的训练也是为考热点而考热点,但是学业考试试题考察热点的方式却让我们感觉“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不会为了迎合哪个热点而直接去考它。所以,在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中,要跳出热点的框架,把课本中与之相联系的问题都复习到位,形成知识网络。继而来解答变幻的考试题目。
(四)辩证设计作业。突出有效性
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基本理念是提倡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强调历史地、辩证地观察和认识社会。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教师在作业的设计上要让作业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作业,即以人为本的作业,学生完成才会觉得轻松,作业才会觉得有趣味性。如果历史与社会的作业是对课堂知识的机械式的重复和记忆,题型单一,这样虽然对学生巩固知识有一定作用,但是也可能造成学生思维、实践能力减弱,学习缺乏兴趣。作业的有效性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
让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从先前的主要关注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及反应现象到现在的同时还要关注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从而使学生对化学反应的理解更全面、更彻底了。这个单元一共有三个课题,虽然内容不多,但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却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内容掌握程度的好坏对培养学生从量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解决实际问题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本单元三个课题中所涉及的内容都是中招考试的考点。所以结合各地中考题对第五单元进行一次全面复习,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节课中,我首先展示了本单元三个知识点在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要求,然后逐次复习了三个知识点。所采用的都是“先复习知识点、后典型题练习”的模式。在进行习题练习和讲解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除了回答问题结果外,还要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描述,以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并且在学生阐述的过程中寻找学生思维的闪亮点,发现学生思维的纰漏处,及时给予肯定或指正。
一节课下来,学生的活动、教师的引导、师生的互动贯穿整个课堂,而且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着适度的紧张,有了不少的收获。但课后认真思考后,总觉得这种形式的教学过程利弊兼有。对于那些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来讲,这节课犹如一节知识与思维的“盛宴”,在一个个被巧妙设计的基础知识与易错点、重难点交织层出的习题向前,他们就象一个个胸有成竹的“勇士”,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得意洋洋、时而游刃有余、时而又为自己的疏忽大意哑然失笑。但对于一些基础知识稍微薄弱甚至于很差的学生来说,遇到个别综合题或实验探究题时出现在他们脸上的表情则是不知所措多于迎刃而解。所以这节精心设计的复习课虽然是完全借用中招试题,但其实主要还是只针对了中上等的学生,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学生。
历史基础知识复习是整个复习链的起点。复习这部分知识时,不应只局限于识记,而应引导学生寻找联系点。只有这样才能理清知识,连点成线。
历史线索则是复习链中的关键点。历史线索对学生识记知识有极大的帮助。更是学生提高能力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教师要引领学生掌握历史线索。
我任教初三年级的历史,本次期中检测成绩不理想。从检测的状况来看,在选取题上得分相对较好,说明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是在后面的综合题部分失分较多,明学生的理解分析潜力较差主要原因是学生的综合题训练不够。
反思前阶段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备课不充分。虽然自我已任教初三历史有几年,有了必须的基础,但是每节课前还都就应进行认真备课,个性是背的科目,去年教的有些资料此刻已经忘了,自我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好,每节课只是去上课,有的没有认真备课,课堂上讲了一些过多的资料,低效重复性的东西比较多,造成整体课堂质量的低下。
二是教学抓得不紧。对时光抓得不紧,包括双休日,没用在教学上。没有深入了解学生状况,到此刻连一半的学生姓名都叫不上来。对学生学习状况了解也不够,针对性的辅导也没实施。对学生日常学习状况虽然进行了必须的过问,但是没有认真研究制订具体的有效的措施,或者只是提出了一些要求,但是缺乏进一步的落实措施,使这些要求流于形式。对各种习题集没有进行深入综合归纳,基本没有推给学生高质量的精品练习题目。
为在今后工作中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将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要改善课堂教学。规范办学秩序以来,课时数量得到了规范,课堂上的时光很有限,平日又不允许副科布置作业,并且主科老师教学抓得很紧,平日学生课余时光很少,有时连作业也写不完,根本没时光来学习其他科。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务必将精力集中在课堂上。为此就要认真备课,提高课堂效率,既要将该讲的讲到,又要让学生有时光掌握。
二是要抓好部分学生的课外辅导。透过检测发现,有的学生偏科现象严重,历史科分数很低,而且这种现象不在少数,班级达十余人。对此,今后计划透过加强思想教育要求、利用中午进行个别辅导等方法来促进他们提高。
三是要加强对各类题目的分析。要对各类习题集的题目进行分析挑选,选出优秀题目推给学生,让学生用少时光学生多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四是要加强对学生问题的有效解决。对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及时发现,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时解决,并且大力抓好落实。
五是要采取更有效的管理办法,主要是发挥好小组长的作用。
六是要做好复习计划,并认真实施。在复习期间,要扎扎实实地进行备课和复习,争取使复习得到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
从基点攀上高点的有效方法很多, 运用图片是其中之一。图片是历史与社会教学重要的课程资源和工具, 对图片的解读是初中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学习能力, 也是对初中生学习评价的重要内容。因此, 要巧用图片组织教学, 使学生具体地感知历史, 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维,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巧选图片的策略分析
1. 研究考试要求, 知识与能力并重
哪些知识是要求识记的, 哪些知识是要求理解的, 哪些知识是要求运用的, 《历史与社会学业考试说明》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因此, 我们要深入研究考试要求, 确定所要考查内容的知识要点和能力层次要求, 有针对地选取图片。复习课的知识梳理有“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的要求, 但因一堂课的时间有限, 须杜绝“面面俱到, 偏离教学重点”现象, 使所选图片都具有凸现复习知识重点的整合特征, 从而既落实知识又提升能力, 充分体现复习课的价值。
在课例“中国共产党的特色道路”复习中, 笔者选取以下两组共六张图片。
第一组图片 (特色道路之一———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
第二组图片 (特色道路之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
以上图片分别表达了“中共一大遗址———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南昌起义———武装夺取政权、创建军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建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深圳经济特区———开放”这六个历史事件及所对应的新课教学和复习考查的知识重点。把两组共六张图片放在一起, 就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两条特色道路”的知识线索、重点及复习主题, 达成了复习知识的整体性和循序渐进要求, 为学生进一步攀上复习高点做好铺垫。
2.教材图片为主, 教材外图片为辅
为使图片具有典型性, 复习时应先在教材内选取。教材是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主要载体, 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资源和教师课堂教学的关键抓手, 教材图片由专家所选, 其典型性毋庸置疑。
例如, 2013年台州市中考政治试卷第21题:“沿黄经济区” (图中阴影部分) 是国家级重点开发区, 是和谐富裕新宁夏的新引擎。
材料一:黄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在沿黄经济区, 水稻、小麦及瓜果等作物生长茂盛, 回族风情浓郁, 吸引着海内外众多游客。今年银川市与浙江舟山市签订了两地旅游合作协议。
(1) “沿黄经济区”位于黄河哪一河段?该河段具有怎样的水文特征?
(2) 宋元时期, “沿黄经济区”所在地与中原地区农牧文化交融频繁。请举一史实说明。
(3) “沿黄经济区”的开发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什么原则?请结合上述两则材料加以说明。
该题选用了教材中《黄河流域示意图》, 结合银川与舟山合作的时事政治, 巧妙地把地理、历史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值得我们在复习时借鉴。
当教材上没有相关图片时, 则应依据课标选用教材之外最具代表性的图片。笔者在本课例的复习中, 讲“农村包围城市”选取了图片“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讲“经济建设”选取了图片“十一届三中全会”, 讲“开放”选取了图片“深圳经济特区”。这三张教材外的图片极具典型性, 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巧用图片的具体操作
1.巧用图片, 落实复习基点
高点的攀登, 须以基点为支撑, 以免成为“空中楼阁”。因此, 巧选图片是有效梳理基础知识的关键一步。
(1) 巧理知识点, 形成知识网络。知识点梳理力求通过对学生已学知识的整理、归类, 使之连点成线、连线成面, 形成相对系统的知识网络。知识点的有效梳理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如前所述,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课堂服务观, 真正处理好课堂教学的主体与主导这对关系。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解说图片, 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有效途经之一。传统的复习课为追求“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 通常在师生的问答之间梳理基础知识, 用板书或幻灯片展示知识提纲。这样做只能让少数尖子生从中准确、快速地提取知识, 多数一般学生只是陪衬, 在教师与少数尖子生的问答交流中被“灌输”知识, 思维游离于复习教学之外, 这显然背离了新课程的精神。而在复习课中创设问题情境, 留给学生自我梳理知识的时间, 就能有效激发全体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 复习质量远高于被动接受。
如本课例中使用六幅图片后, 笔者出示以下问题供学生探究:“图片见证党史。请你根据图片内容给三张图片拟一个标题并担任讲解员, 用简要语言具体解说一下图片的内容。”具体操作时, 笔者给学生五分钟时间准备, 让他们快速查阅教材, 提取储备知识;同时教师给予恰当提示“描述一个历史事件要把握时间、原因、任务、经过、结果、影响等要素”。通过上述梳理, 学生的知识形成了网络, 较为系统。
(2) 巧示关键词, 进行图文互证。笔者最初出示六张图片时, 图片下方是没有解说词的。现在增加了解说词, 目的是为了配合本环节教学:通过巧示关键词, 让学生进行图文互证。具体过程为:第一步, 展示图片, 请学生简要说明图片反映历史事件的内容。第二步, 请学生针对图片反映历史事件的内容为其拟定一个恰当的标题, 如本课例中六张图片的标题依次为:“中共一大遗址”“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经济特区”。第三步, 给上述六个历史事件配上关键词, 分别是“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武装夺取政权, 创建军队”“农村包围城市”“经济建设”“改革”和“开放”。最后, 在第一组的三张图片下方显示填空, 特色道路之一:__;在第二组三张图片下方显示填空, 特色道路之二:__, 由学生说出横线上应当填写的道路名称, 分别是“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使教学内容一目了然。另外, 在图片名称和关键词对比中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方便学生识记, 提高了知识梳理的效率, 更好地落实了复习基点。
历史与社会教材中人物、事件众多, 学生记忆任务重。为图片配置解说词, 图文互证, 让学生在图片情境中进行形象感知, 围绕关键词层层递进, 理清知识脉络, 完成图片全称, 既减轻了学习负担, 又达成了复习目标。
2.巧用图片, 攀上复习高点
复习课与新授课的区别之一, 是要在新授课的基础上有所提升, 由基点攀上高点。
(1) 巧用图片进行探究, 提升历史思维品质。使用图片组织复习, 要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与探究意识, 继而提升历史思维品质。问题探究要注意层次性, 应含有多个答案和多种解决方法, 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从而激发全体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还要注意问题的开放性, 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 不局限于唯一的或固定的答案, 避免“是什么”“是不是”“对不对”等限制性设问。另外, 问题探究要注意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杂乱的知识碎片对解读历史是无意义的, 只有把历史知识统摄到相应的历史范畴中, 串成历史的线索, 才能通过历史思维品质的提升, 更好地达成复习目标。
例如, 在学生拟定图片标题解说图片前, 笔者提问学生描述一个历史事件时应注意哪些要素。学生回答后, 笔者总结要素: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意义, 等等。当学生的回答出现疏漏时, 由其他学生补充或教师完善。在知识梳理中的追问、补问渗透了学法指导和思维训练。在第一组图片的复习中, 笔者如下层层设问, 与学生对话。
师:南昌起义结果怎样? (问题1)
生:失败了。
师:为什么会失败? (问题2)
生1:城市里国民党势力强大。
生2:起义指挥者缺乏经验, 脱离了中国的实际。
师:对!同时期的广州起义、秋收起义都因此失败了。中心城市起义不成功, 工农红军应怎么办? (问题3)
生3:去农村!
师:对!从城市起义的失败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成功,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问题4)
生:革命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上述对话通过四个问题分层设置, 由易到难, 分别回答了南昌起义“结果怎样、为什么、怎么办、启示什么”等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把握了一条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发展历程的知识线索:武装斗争、创建军队 (起义失败) 、去农村开辟根据地 (农村包围城市) 。四个问题紧密联系, 以小见大, 见微知著, 一气呵成, 既让学生获得了知识, 又培养了能力, 深化了思维品质, 使教学目标得以有效实现———迁移了历史思维:革命以及今后的改革都要立足中国的国情,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2) 延伸与归纳图片, 构建历史知识逻辑。历史知识是一个整体, 是由点、线、面、体串成的知识网络,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抓住知识范围之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纳入学科体系之中, 使历史知识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历史事件之间往往存在紧密的因果联系, 六张图片之间还存在一些相关联的历史事件, 需要运用一定的策略予以处理, 以保持历史发展的完整性。在本课例复习中, 笔者采用年代尺来完善知识脉络, 因为年代尺可以清晰地反映历史发展的脉络, 突出某一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 有利于学生通过互相比照, 分析、把握历史事件的前后联系, 提升历史思维能力, 从而使历史与社会复习课攀上高点。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 出示年代尺。
然后, 笔者请学生指出六张图片所处的历史位置。接着提问:如何把六幅图片按不同的历史阶段分成两组?谈谈你划分的依据。利用年代尺知识两个阶段, 笔者引导学生回顾了“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 , 让学生找出划分两个历史阶段的依据。
第二步, 补充年代尺。
请学生先指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分别在年代尺的哪一阶段, 然后指出1919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发生在1934年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进行长征) 、1935年 (遵义会议) 、1937年 (抗战)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1958年 (大跃进、人民公社) 和1966年 (文革) 的重大历史事件。
第二步的设计体现了用年代尺表示历史事件的完整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发散性和系统性。
第三步, 让学生运用年代尺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系统知识。
1联系中国共产党建国前后遭受挫折的原因, 分析应从中吸取的共同教训是什么。
2分析这两条道路上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3这两条道路上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结果怎样?
总之, 本课例中, 将六张图片置于年代尺中, 并用年代尺补充围绕复习主题“中国共产党的特色道路”的相关历史事件, 有效地克服了“知识碎片化”问题, 构建了系统的知识网络, 让复习更好地攀上高点。
(3) 分析与比较图片, 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复习过程中, 许多学生死记硬背单个历史概念、历史事件, 结果前读后忘, 顾此失彼, 事倍功半。如果能让学生对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同一类事件进行比较, 找出异同, 发现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 就能使学生进一步提升历史思维能力, 完善知识网络。
在本课例复习中, 笔者采用了两组共六幅图片统摄复习脉络。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形成一定的历史感悟, 同时检测学生的复习效果, 笔者让学生填写了下列表格内容。
上述表格的设置立意在于:比较两条特色道路的不同点, 得出“从实际出发, 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特色道路”的认识, 获得“主动担负历史使命, 坚定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开创未来”的情感体验, 让历史与社会知识学习为现实社会服务。当然, 也取得了理想的复习效果。
关键词:基础知识;综合训练;自主学习
物理复习课上不仅要注重知识的积累,更要注意劳逸结合。那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究竟要注意哪几个方面的问题呢?
一、重视基础知识
九年级作为初中物理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已经没有了新知识的讲授,都是所学知识的运用,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对以往学过的知识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知。因此,在九年级的复习课教学中,首先需要重视的一个部分就是基础知识的掌握。尤其是在刚升入九年级的时候,教师千万不能急功近利地进行“题海”训练,而是应该静下心来,放慢脚步进行已学过知识的复习,把基础打牢,这样才能在基础之上进行提高。
二、进行综合训练
在基础知识的复习取得一定的成效之后,教师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都知道,物理学习同语文学科一样,有一个积累性的存在,学习是一个逐渐加大难度的过程,在最后的复习题上,已经不是单纯的一个单元的知识,而是几个章节知识的综合,只有将每一个章节所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才能顺利地解决问题。因此,在初级的基础知识复习取得一定成效的时候,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逐渐让学生解决综合问题,以此来合理地掌握解题方法,争取用最简洁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出最正确的结果。
三、学会自主学习
正是因为九年级的课程基本上是以复习课为主,所以在实际课堂上所做的习题肯定是大同小异,甚至是完全相同。然而,实际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绝不是讲过一遍的题目就不会再出错,而是一遍一遍的都错在同一个地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能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错题的整理,并进行自主的反思和研究,弄清楚自己究竟错在什么地方,究竟应该如何进行思考才是正确的。将自己做错的题目真正地弄懂,是比一味地大量做题更重要的事情。我们要教育学生做到“做一题对一题,对一题懂一题”。
总之,初中物理学习是物理教学的萌芽,这一时期的教学内容偏重于生活实际,因此,在这一时期培养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兴趣是同成绩提高一样重要的事情。在九年级的物理复习课上,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要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在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让学生能主动地学习物理,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这就需要教师不仅关注课堂的知识成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真诚地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用心教导学生,每一位学生都能以爱回报老师。
参考文献:
如复习美国的历史时,“美国的诞生”后,美国又是怎样发展的,接下来“美国南北战争”又让美国何去何从?让学生带着探究的趣味去复习。
2、让学生学会比较学习。
在复习第4单元“步入近代“时,让学生比较英国和法国革命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3、让学生学会横向联系。
在学习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等史实时,让学生回想一下同一时期中国处在什么时代,发生了哪些重要历史事件。
4、与实事相联系。
第一周的历史教学总体上看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比较好,但极少数同学还是掌握不够。对于灵活性较强的问题,学生解题能力较差,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也很欠缺。
问题分析:
1、学生原有历史基础知识较差,个体之间的差异较大。、教师定位太高,在教学上有些好高骛远,对于基础较差同学的学习效果不是太重视,学生们接受知识有点囫囵吞枣。
整改措施:
1、注意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一步一个脚印教深教透。
2、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关注基础较差的同学,注重他们的听课效果。
一、讲什么
初中历史共六本书,历史课程事件多,线索繁,复习时,应引导学生把握重点,理清线索,教师要在“讲”与“练”上求得突破。
1、讲概念
对历史概念挖掘要深,概括要全面。如八年级历史中“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一概念,可以设计以下问题去理解和讲解:①长征的含义是什么?②怎样形成的?③说明了什么?
九年级历史课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可以这样去设计:①“体系”的含义是什么?②在什么条件下建立,实质是什么?③为什么说这一体系解体是必然的?
2、讲联系
任何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在历史的大背景中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但内部必然存在着联系。例如: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必然会联系到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等,最后发展为工业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中总结出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3、讲特征
对某一时期历史发展的线索的勾勒和本质特征的概括,是搞好复习关键之处,应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基本的框架和特征,引导学生结合史实去理解、记忆。
例:中国近代史特征
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史实,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加深(史实,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
③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史实,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用史实概括特征。
二、怎样练
1、精选试题高效练
中考备考时间短,复习内容多,所以练要有数,量要适中,练习密度和强度过大,会导致学生心理烦恼、自信心下降,不能让学生成天处于题海之中。
2、总结方法,突破练
对选择题,材料问答题分类研究,指导练习。选择题,重点培养审题意识,采用排除法,时间顺序法等方法,正确答题;对材料问答题,重点培养从客观上概括归纳知识的能力,力求答准答全,格式规范;对开放性试题,要联系史实,结合现在,符合历史发展,有创新的思想。
三、讲与练在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坚持独立思考的原则
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概念和结论多问几个“为什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2、注意多项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横向联系,即将同一时期的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相联系。
如明清时期的中国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政策与欧洲相比,就可以认识到中国落伍的原因。
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相联系,进一步认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根源。
纵向联系,即将同一事物的不同阶段相比较寻找异同,加深理解记忆。
如讲中国近代史化过程:抗战派、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新文化运动,可清晰地看出中国近代史是由器物到制度到思想,层层深入的过程,也就是:表面—深层—理性的过程。
3、乡土历史和热点相联系
熟悉本省的历史,熟悉现实生活中热点问题。在复习中要善于从新角度解读历史现象,获得新知识。如“藏独”问题与唐时民族交往(文成公主入藏,长安);台湾问题与大陆解放历史形成问题,涉及国共两次合作;和谐社会与孔子的思想、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
研究课标整合教材确定专题
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以主题进行单元编写, 同一单元主题相同, 因此, 很多老师认为以此为顺序展开复习就是专题复习, 孰不知弊端多多:一个单元的内容若是在一课内复习完, 容量太大, 学生无法接受, 若是分成几课完成, 内容又不够连贯, 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囊括了8个课题, 内容涉及明朝及清前期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等方面, 一课时内复习根本无法完成, 如果按照单元中课的顺序一节课复习其中两课, 则主题不明确, 系统性不强, 学生复习完了, 知识仍然是零散、浅显的。这就需要我们能认真研究课标内容标准, 把同类型的知识整合在一起, 重新梳理线索, 建立框架结构, 以弥补单元复习的不足, 而且还有助于打破原有的教材体系限制, 进行知识的迁移和重组。可重新确立以课时为单位的以下四个复习专题:明清时期君主集权的强化、明清时期对外关系及经济的发展、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明清时期的文化。这样, 复习完了这些小专题, 学生对本单元也就有了宏观整体的认知。应该说, 这是符合初三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通过小专题的重新整合, 使枯燥知识新鲜化, 同时, 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初三学生不断加强的理性思维。
夯实基础突显时空有效建构
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内容的整体框架, 要建立在时序发展的基础上, 使学生通过学习, 形成较为清晰的历史时空意识, 从而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逐步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视角认识人类社会的演进。在初三历史复习中, 整合教材, 确定复习专题后, 如何践行这一课程理念?笔者认为要重视图片、地图、表格等形式的运用。
例如,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里的专题“明清时期对外关系及经济的发展”中必须要囊括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有: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领导雅克萨之战、“闭关锁国”的表现及影响。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教学设计:材料一呈现郑和、戚继光、郑成功、康熙帝的人物图片;材料二呈现标有雅克萨、刘家港、台州、台湾岛的地图, 要求学生将人物图片代号填入地图中相应地点的横线上, 按时间先后顺序在图片代号1, 2, 3, 4进行标号并结合本课复习内容, 每个组从图中选出1个认为最值得推崇的历史人物, 陈述选择这个人物的理由。
该教学设计中, 地图和排序有效帮学生建立起时空概念, 小组推介历史人物则是通过情境创设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学生运用教材中小字内容、明志诗句、来往信件、自由阅读卡, 结合自己的理解, 从不同角度进行阐述, 在不知不觉中将该专题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识记住。
深化认识纵横联系融会贯通
1.在学生具备基本的历史知识体系基础上, 掌握历史事物的阶段性特征是整体认知历史的重要方法, 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里的专题“明清时期对外关系及经济的发展”中引导学生深化认识:从郑和下西洋到戚继光抗倭、雅克萨之战、郑成功收复台湾, 再到清初闭关锁国, 体现出该时期对外关系由主动交往到摩擦与抗争, 再到与世隔绝的特点。
在日常的教学中还可通过理线索、编口诀、制图表、善归纳、套公式、找规律等方法鼓励学生把握由“知”到“识”的飞跃, 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更能看出史实的内在联系,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历史复习仅有整体建构是不行的, 还需要纵横联系, 用多样的比较视角, 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 认识事物本质, 了解人类历史全貌。将具体历史事件放到历史阶段特征中去考察分析得出启示的整体认知历史的方法, 能够使学生理解历史, 逐步掌握历史思维的方法, 形成实事求是、注重证据的意识, 培养辩证地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之, 初中历史复习课中“整体认知”教学方法的实施是改善老师和学生疲惫不堪的复习状态,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促成中考成功的重要手段。■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不仅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还应该加强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而且是教师成长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我们通过对教法学法指导进行反思可以让老师找到一种更适合更贴近学生实际的方法,使学生喜欢,从而好学。同时要善于捕捉学生的优点,哪怕只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真诚的攒美,都会给学生以激励,让他们对学习充满信心。
通过课堂实践,我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反思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指导,对教师成长至关重要。经验+反思=成长。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
本学期我担任了初三(2、3、5)三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一学期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都有提高。但总体回顾,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最主要的一点是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未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将学习任务延续到课后。这一点很值得反思。
一、认真备课,做到每一节课“有备而来”。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有着丰富专业知识的人,著名的“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的论断也说明了教师具有的专业知识水平的重要性。在备课环节,我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到精心安排,认真写好教案,做到每一课都“有备而来”。在本学期的历史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情境,着眼教材与课标又不拘泥于教材,借助网络资源,拓宽知识,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不至于陷入鼓噪乏味,课后及时对课堂教学作出总结。
二、历史课堂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通过设疑,创设一种有趣的思维意境,从而刺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无疑会使教学
事半功倍。
三、教会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线索,抓住学习重点 历史发展的线索就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学历史教材的特点是范围广、头绪杂、内容多,牵扯到的年代、地点、人物事件太多,很不容易掌握,所以引导学生在这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中理清发展线索,提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十分重要的。在理清线索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重点,指导学生学会确定学习重点。我引导学生从以下四方面去确定教材中的重点:第一,能够说明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观点的内容;第二,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第三,属于“世界之最”的内容;第四,教科书上有插图,课后有练习题的内容。学生掌握了上述原则,就比较容易抓住教材的重点。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我认为今后需要努力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历史教学应该是教给学生的是就某个知识应怎样分析理解,使从中得到启发。所以我还应继续努力改变学生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积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
环境,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从而达到教学预期目标。
2、教会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科学方法,探索记忆技巧。时间、地点、事件是历史基础知识的关键。不少学生采用机械记忆方法,收效不大,所以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是很重要的。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我应力争尝试教给学生多种记忆方法,如:分散记忆法、联系记忆法、比较记忆法、趣味记忆法以及引导学生记忆纲要、脉络等。
3、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历史特征的能力。
历史特征,一般可分为阶段特征、领域特征、事物特征。某历史事物的特征分析,要从历史事物的要素去归纳与概括。如革命类事件(以法国大革命为例),一般要抓住革命爆发的背景(原因——专制、资本主义发展;条件——第三等级要求、启蒙思想等)、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领导(资产阶级)、主力(人民广泛参与):目的(推翻波旁王朝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专政,发展资本主义)、过程特点(三次高潮、实践了启蒙思想、反封建与卫国战争相结合)、结果(较彻底)和影响(对欧洲、对世界)等。
一、认真研读课标、考纲, 把握考试方向
最近几年的考试命题都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以中考考试说明为大纲。因此, 首先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 细读考试说明, 找准方向, 这样才能在指导学生复习时, 使学生明白哪些知识点是识记的内容, 哪些是理解的内容, 哪些是应该拓展联系的内容等, 做到重点突出, 有的放矢。如2014年的考试说明中, 世界古代史就多了理解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意义。
二、精心计划, 强化基础, 提高能力
中考是每年的6月21号。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 有步骤地复习备考十分有必要。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 我在2013年3月进行第一轮复习, 至4月20日左右结束。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围绕考纲落实知识点。4月下旬至5月下旬为第二轮复习阶段, 主要对主干知识进行科学整合, 构建知识网络。5月底至中考前为第三轮冲刺复习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查漏补缺, 模拟训练。
(一 ) 强化 基础知 识 的理 解记忆 。
针对开卷考试, 在复习过程中要理解记忆、系统掌握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 夯实基础。在对基础知识的把握上, 要紧扣考纲, 坚持“全、准、细”的原则。“全”即复习全面, 以课本为依据, 对课本上的每个知识点进行地毯式清理, 在此基础上强化重点;“准”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细”即注重细节, 如教材中的导言、地图、图片和文献资料、课下小字注释、书后大事年表、每课一得及其他隐性知识等。
(二 ) 重 视 能力 培养 。
历史实行开卷考试的目的在于避免死记硬背, 注重对知识对比、分析、归纳、概括等高层次思维能力的考查, 强调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平时的复习课中,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1.加强阅读训练 , 培养阅读能力。历史学科的阅读要求学生领会教科书的篇章结构、大小子目和内在联系。学生在阅读训练中应以课本为本, 全面系统地做到“五看”。通过“五看”进行复习, 总领教材。“五看”具体指: (1) 看单元导言。 (2) 看课文。 (3) 看图片。图片在中考中的比重越来越突出, 很多地方的质检题, 包括泉州市质检专门出了读图说史大题, 所以对书上的图片不能忽视, 要明晰每一幅图片表明的历史事件, 即图片中所含的隐性信息。 (4) 看材料。课本材料经常作为考试试题的素材, 所以要注意课本材料的引用, 主要有发表的文件内容、历史人物的名言、历史人物对某一历史事件的看法等。 (5) 看课后的历史大事年表。
2.培养学生简明凝练的文字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考试水平的直接反映, 历史学科的表达能力就是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将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表述出来。对于复习迎考, 主要训练书面文字表达能力。在文字表达上要做到简单明了、高度概括、字少句精。近几年的材料解析题都要求考生在不同程度上进行概括说明 (如根据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答题;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一下等) 。培养学生简明凝练的文字表达能力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高度浓缩、概括课文基本史实。如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可浓缩为割地、赔款、通商、协定关税十个字。 (2) 平时注意积累掌握历史术语, 使提炼出来的内容言简意赅, 实现科学性与概括性的统一。 (3) 平时注意用精练文字概述某一历史阶段的基本特征, 这是培养文字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3.构建知识网络 , 培养归纳概括能力。历史教材是以课为单位编写的, 体系不是特别清晰, 所以要注意“三抓”:抓线索、抓重点、抓网络。复习中注意线索清楚, 重点突出, 语言精练, 辅以条理化的板书 (包括提纲和图表) 。在全面复习教材的基础上师生互动, 把已掌握的知识前后左右贯通, 进行“纵横联系”, 构建知识网络, 生成一棵知识之“树”。在归纳整理中概括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它反映的实质内容。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我从以下方面做好这一工作: (1) 整理归类, 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完成, 不使用现成答案, 也不允许抄袭资料, 否则无益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2) 整理类别由教师列出提纲。归类方法可按大专题进行, 以便系统地把握历史知识。归类方法可按小专题进行, 以便从微观上系统掌握历史知识。
(三 ) 精编练 习 , 强化 能力 训练 。
“任何知 识的获得 都必须通 过学生主 动的内化 才有可能”。在复习阶段中要给学生留一点时间, 让他们自己梳理、内化知识, 以真正掌握, 并灵活运用。这种内化主要通过适量训练完成。 (1) 教师精选精讲典型例题:坚持抓基本、抓重点、抓难点、抓热点、抓易错点的原则, 精选一些思维含量较高、具有启发性和典型性, 又能反馈基本知识的各种类型的练习题, 自己重组题, 进行适量定时的训练, 使学生在复习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 提高解答各类题型的能力。 (2) 强化审题能力和答题技巧的规范化训练, 每次考试都有一部分学生因审题不清、粗心大意、书写潦草、不规范、不工整、不清晰, 失去分数。教师在平时复习中, 在这方面要更细致、深入地指导。每次练习或测试, 让学生务必做到书写规范、工整、清晰和答案“三化”, 即“段落化、要点化、层次化”。 评讲中 , 重点放在答题范围、答题思路、出题者意图、考查能力层次等。 (3) 把“这道题我们还可以怎么问”挂在嘴边, 鼓励学生尝试做“命题人”, 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总之, 初三历史复习如能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 紧扣考纲, 认真领会命题思路, 并从学生实际出发, 讲究复习策略,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做到保质保量, 这样学生复习和备考的信心和有效性将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赖德胜.历史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
[2]朱汉国.历史 (第3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5.
“不过据有关资料显示,扑克的最早起源是我们中国。相传早在秦末楚汉争斗时期,大将军韩信为了缓解士兵的思乡之愁,发明了一种纸牌游戏,因为牌面只有树叶大小,所以被称为‘叶子戏。到了我国宋代时,‘叶子戏在民间就流行起来。”“既然扑克牌的最早雏形在我们中国,那么为什么会在14世纪的欧洲完善和定型呢?”学生陷入沉思。“马可·波罗!”有人嚷了出来。“对啊!请依据课本讲出理由。”很快就有同学站起来说:“13世纪,马可·波罗一行到达中国,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被留在元朝朝廷中任职。他在中国生活了17年,每到一处都要认真考察当地的风土人情。扑克牌的玩法就可能被他学会了。马可·波罗回国后,就把扑克牌的玩法带到了欧洲。”“很好,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扑克牌在中国产生,通过马可·波罗传播,最终在欧洲完善和定型。今天我们就来复习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和发展六、七、八三节课。”
“刚才扑克牌传播的方式是古代文明交往的哪种方式?”“和平交流。”“另外一种方式是?”“暴力冲突。”“举例。”“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希波战争的时间、作战双方、结果、马拉松比赛的由来……”
“这是哪张牌?”“梅花K!”学生齐声答道。“K是king的缩写,皇帝的意思。梅花K是哪位著名的皇帝?”扑克常见,可这个问题鲜有人注意过,教室里一片哑然。我提醒到:“我们第二课讲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就被他占据其中三个。这位皇帝要求自己的战士要把世界作为自己的故乡。”“亚历山大大帝。”学生齐声说。“请你背出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时间及过程。”……
“这是哪张牌?”“方块K。”“方块K是谁?”学生开始七嘴八舌地乱猜了。我提示说:“是我们第三课学到的,他公元前49年夺取了罗马政权。”“恺撒。”学生又异口同声地回答。“由于恺撒在罗马帝国硬币上的画像是侧面像,因此他也是四个K中唯一的侧面像,”我扬了扬手中的牌,“同时恺撒并不是罗马帝国的真正皇帝,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皇帝是?”“屋大维。”生答。“哪一年称帝?”“公元前27年。”“恺撒虽然不是罗马帝国真正的皇帝,但他为罗马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来一起比较一下凯撒的外甥屋大维开创的罗马帝国疆域图,并与公元前2世纪末罗马疆域图相比较……”
“罗马帝国成立后的最初二百年是帝国的黄金时期,相当于中国的……”“东汉时期。”“当时中国称它为……”“大秦。”“凯撒非常喜欢穿中国的丝绸。丝绸是怎样传入欧洲的呢?”“丝绸之路。”“对,请你再说说阿拉伯人在这条路上,给东方和西方各带来哪些物品、意义?”……
“这是什么数字?”我手捻开从1到10的任一组牌。生答:“阿拉伯数字。”“创始人?”“印度人。”“什么时候阿拉伯数字与现在写法基本一致?”“16世纪。”
“马可·波罗来华后记述东方经历和见闻的书名以及意义?”生答……归纳一下,和平交流的事例有丝绸之路、阿拉伯数字的传播、马可·波罗来华。
“这是什么文字?”我手指着任意的JQK。“英文字母。”生答。“对啊,请看书第47页的图表,英文字母属于拉丁语,什么文字为欧洲这种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生答:“腓尼基文字。”“很好,据考证,腓尼基字母主要又是依据古埃及的图画文字制定的。请问古埃及图画文字名称、形成的时间、意义?”“还有一种古老的文字也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它的名称、创造者、意义?”“我们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
“这是哪张牌?”学生齐声说:“黑桃K。”“他是传说中所罗门的父亲David,《圣经》上记载耶稣就是David的后代,他善于用竖琴演奏,并在《圣经》上写了许多赞美诗,所以这张牌上经常有竖琴图样。说到耶稣,我们就会想到……”“基督教。”学生集体答。“对啊,下面我们共同填写表格——三大宗教的创立者、创立时间、地点、主要教义、经典和共同点。”……“我们同学都知道牌的四个花色是按照‘黑红草方的顺序,黑桃最大。K中最大的是谁?”“黑桃K——David。”“一个传说中耶稣的先人,就排在所有的皇帝前面,这说明了什么?”我进一步追问道。很快有学生回答道:“说明了在欧洲当时精神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全班满堂掌声。
我举起扑克牌说:“这是一副牌,也是一本历史书,也是一部日历。四种花色代表一年四个季节,12张花牌代表一年12个月。每个花色从1加到13等于91,四个季节就是364,加上大王等于365,就是一年,闰年再加小王366。今天我们离中考还有280天,就让我们在未来的280天内,像亚历山大大帝一样志在四方、开拓进取;像马可·波罗一样善于学习、不畏艰辛;像古代印度人一样勤于思考、勇于创造,我们一定会拥有灿烂辉煌的明天。”
上好复习课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上好历史复习课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量大、琐碎、知识的时代性又不强。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读、背、默、做、练、讲,学生很快就会“活来死去、以史为死”,唯恐避之不及。因此,上课时既要充分利用书本的文字和图片,用活课本,还要加入表格、归纳、小结对知识进行条目化和系统化,更重要的是,要学会高于课本,尽可能多地使用教材以外的资源,以增强课堂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张力。
扑克牌大家司空见惯,可是很少有人关注它背后的相关知识,本课就是运用扑克牌取得许多出其不意的效果。首先,历史课堂上亮出扑克牌,学生觉得惊奇,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也贴近了学生生活,贴近了社会,把遥远的历史与现实生活靠近,这既符合学生的天性又符合教学和学习的规律。第二,以扑克牌为线索把相关知识串联起来,既直观形象地呈现了梅花K亚历山大大帝和阿拉伯数字,又从方块K恺撒引出屋大维、罗马帝国的疆域图;从KQJ英文字母引出腓尼基文字,再引出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从扑克牌由来引出马可·波罗,再到《马可·波罗行纪》的意义;从黑桃KDavid引出耶稣再引出三大宗教比较的表格。三课的知识点完全为一线所牵,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扩大了知识领域,开阔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加强了学科知识的实践性,扩展了历史教学的外延和深度,当然也提高了学习效率。第三,最重要的是以身边常见的扑克牌为例,使学生学会利用身边的资源,学会观察生活和关注生活,养成积极探究的良好思维习惯,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历史知识的死记硬背为探究性学习,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了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社会实践创新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我们要让学生喜欢上历史课,就要在历史课上设法“诱惑”他,让他要盼上、乐上历史课。如果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够多多观察生活,多多想些点子,多多迈出挖掘乡土教材的步子,多多注重历史课堂知识呈现方式的多样化,那么我们的课堂也会变得多么有趣、鲜活和高效。
因此,这堂课的效果我并不担心,接下来进行目标检测,我知道他们一定会做得很好。
【九年级历史复习课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十课教学反思05-25
九年级历史总复习计划10-08
九年级历史总复习教案10-08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教学设计10-31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第二单元复习资料10-31
九年级历史教学计划安排07-19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工作计划06-22
九年级语文复习教学反思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