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育计划

2024-07-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科学教育计划(精选8篇)

小学科学教育计划 篇1

二、指导思想。以上级有关现代技术教育、远程教育精神和大理州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制度为指导思想,以我校校本培训为基础,以学科电教、计算机辅助教学为主体,做好远程教育资源的二次开发利用。常规教学和现代技术多媒体教学齐头并进,有力的推动我校新课程改革全面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三、工作目标。本学期的工作目标是:以新课程改革为主,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为核心的探索教学,充分开发远程教育的资源,用现代教育手段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本学期教师培训的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使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熟悉设备的正确操作和学习远程教育资源的选择、利用和开发;学习常用的课件制作方法。

四、具体措施。

2、作好计算机和卫星资源接收的常规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完好并正常运行。出现故障,及时上报并联系人来维修。机房保持清洁、各位教师做到按要求操作和学习。

3、制定好各种计划和制度并按计划认真开展工作,填写好各相关的记录和使用情况。

4、重视管理员自身的业务学习,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学习网络维护和管理、整理、开发远教资源,充分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促进教研活动。积极组织教师收看优秀示范课和课堂实绿。

5、按时接收现代远程教育卫星资源,不断利用远程教育网的接收,下载积极推荐给教师,提高教师备课的利用率。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观看相关优质课堂实录。通过观看“实时课堂”、“同步课堂”激发孩子们对网络知识学习兴趣。

6、重视安全教育。教育学生遵守操作规程,注意设备安全和用电安全。保障教师、学生在正确使用设备时不发生任何事故。

7、积极向全校教师宣传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优点、重要意义和教学思路,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宣传新的教育思想、内容、观念和方法,增强老师们的危机意识、生存意识。促进麻痹大意的老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全面推进我校的现代技术教育。

8、搞好现代远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推广工作。为本校教师的多媒教学和公开课提供便利、帮助、师范和指导。帮助他们做好课件的搜集、开发和利用。

9、认真做好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工作,努力让全体老师早日争着到多媒体教室来上课。

[“小学远程教育计划”教育工作计划(共2篇)]篇一:2014小学远程教育计划 远程教育工作计划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我校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作用和优势,切实加强我校远程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让远程教育资源真正走进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我校师生能更加充分的受到更好、更优的教育使我校教育教学成绩有更大的提高,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宗旨,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为目的,以丰富、拓宽学生的知识为方向,以上级远程教育精神、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校本培训为基础,使教师们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方法措施

1、利用远程教育设施下载与教学相关的教案、课件以及其他教学资料。

2、认真做好校本培训工作,努力让全体老师特别是基础差的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工作,让他们早日掌握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学习的相关操作,让远程教育资源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3、做好微机室的管理和计算机的维护工作,严格管理,爱护并充分利用设备,确保设备完好并正常运行。专人负责计算机网络教室设备的管理和应用。定期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以便以后使用时提高课堂效率。

4、教育学生遵守操作规程,注意设备安全和用电安全。保证远程教育室内不发生任何事故。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电源、门窗、计算机等设备随时检查。

5、为加强教师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掌握现代教育手段,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每个月每位教师至少要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2次教学活动。

6、做好课题科研工作,并注意加强交流,总结经验,引导全校教师支持和配合,努力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每个教研组每个月至少开展一次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集体课件制作。

我要通过自己在远程教育方面的学习和应用,带领全体教师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效率,提[“小学远程教育计划”教育工作计划(共2篇)]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搞好教育教学工作。使我校的远程教育工作能够迈上更高的台阶!

荣布镇中心小学 2014年3月

篇二:小学远程教育计划

为切实加强我校远程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让远程教育资源真正

走进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上级文件精神、学校计划及我校工作实际,拟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上级远程教育精神、工作计划为指导,通过观看网上视频、完

成远程教育作业,参与远程研修的讨论把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学到每一位教师手里,使他们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具体工作措施

1、做好微机室的管理和计算机的维护工作,严格管理,爱护并

充分利用设备,确保设备完好并正常运行。专人负责计算机网络教室设备的管理和应用。按要求建立好各种培训制度,学习制度、管理制度、设备运行制度,作好各种资料的收集。认真做好每期远程教育资源的收集整理,并充分利用好远程教育平台。及时收集教师的反馈信息,优化远程教育资源,对重点内容进行记录并存档。

2、认真做好校本培训工作,努力让全体老师特别是老教师的培

训和指导工作,让他们早日掌握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学习的相关操作,让远程教育资源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3、重视安全教育。教育学生遵守操作规程,注意设备安全和用

电安全。保证远程教育室内不发生任何事故。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电源、门窗、计算机等设备随时检查。

4、为加强教师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掌握现代教育手段,充分

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积极鼓励教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教学活动、对学生开展专题教育。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要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2次教学活动。

5、为确保多媒体教室的正常运行,发挥其最大作用,教师利用

远程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须在多媒体教室进行,配合教导处统一安排,按课程表并以公开课的形式开展活动,其余课程按照自己的教学进度进行安排。

6、做好课题科研工作,按步骤有序稳妥进行,并注意加强交流,总结经验,按时上报,接受上级监督指导。加强宣传,引导全校教师支持和配合,努力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每个教研组至少开展两次以上的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资料须存盘并打印一份上交校远程办存档。以作为评先进教研组的依据。

7、建立健全远程教育教师个人档案。从今年开始,按时上交远程教育工作计划和一份年终远程教育总结,每学期在多媒体教室上课的教案及远程教育资源使用记录表和个人学习笔记,学习心得体会。

三、奖惩制度

按照学校制定的远程教育管理制度进行奖惩,远程教育活动开展

情况与教师评优评先和年终考核挂钩。

根据省教育厅统一安排,结合我市实际,现对2011年全市中小

[“小学远程教育计划”教育工作计划(共2篇)] 学教师远程研修工作提出如下安排意见,请认真组织实施。

一、研修目标

利用山东省教师教育网远程研修平台,在学科课程专家引领下,通过网上备课、案例分析、问题研讨等形式的对话交流,帮助教师诊断和解决教学问题,提高教师合理设计与有效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能力,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全市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研修内容

(一)高中教师远程研修包括高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15个学科,各学科按三年连续设计的课程模块内容设臵专题。初中教师远程研修包括初中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美术、思想品德6个学科,以学科教学环节为主线设计专题。高中、初中研修内容贴近教师,对接教学,对新课程全程教学和各教学环节优化提供全面跟进的指导和服务。

(二)小学教师研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内容由5个课例打磨专题和专家引领、磨课作业及总结评价3个专题组成,形成“5+3”课程结构。研修内容指向学科核心教学内容和典型教学问题,对接课堂教学和校本研修,通过贯穿教学全程的研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小学研修学校计算机网络条件与标准见附件1

三、研修对象

(一)高中各学科全体教师。

(二)初中思想品德、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美术学科全体教师。

(三)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全体教师。

四、研修时间

(一)高中:7月13日至23日进行(7月18日休息),集中培训10天,每天一个专题,共60学时。

(二)初中:7月26日至8月5日进行(7月31日休息),集

中培训10天,每天一个专题,共60学时。

(三)小学:集中研修时间为10月15日至16日,分散研修时

间为10月17日至11月18日,共48学时。

五、研修方式

(一)高中、初中研修

1.学员学习:包括学习视频课程、参与面对面研讨、参与在线研讨和专题讨论,按要求完成并提交作业,与其他学员、指导教师及课程专家互动答疑。

2.指导教师:组织、督促学员学习,进行学习指导,推荐作业,点评学员观点,组织并引领学员进行研讨。3.专家团队:点评学员作业,对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定期在线与学员进行交流,编辑课程简报,对典型问题进行集中互动答疑。

集中研修期间,各参训学校(培训教学点)要组织参训教师集中参加研修,统一管理。学员每天学习不少于6小时(其中观看视频2小时,同伴研讨时间2小时,其余时间为教师浏览拓展资源、提交作业和参与网上研讨时间)。

集中研修结束后一年内,参训教师仍可凭个人账号和密码登陆山东省教师教育网,在研修平台、齐鲁名师工作室等平台和社区继续参与教学研讨,享受平台提供的资源服务和网络研修的跟进服务。

(二)小学研修。采取集中研修与分散研修相结合的组织形式。集中研修每天一个专题,分散研修每周一个专题。各专题学习流程与

六、工作流程

(一)参训教师报名与管理系统数据审核(6月1日—29日)报名工作分中学和小学两个批次进行。报名过程中,每位教师只允许报一个学科。所有参与研修人员只能以一种身份(学员、指导教师/研修组长、专家)参与研修。

1.高中、初中研修报名工作流程:

——区县级管理员于6月2日登录系统,下发高中、初中参训学校的培训报名管理任务。

——高中学校管理员于6月3日-6日登录系统,填报并提交参加本次培训的教师名单(一名教师只限参加一个学科的培训,务必按学科填报参训教师)。

——初中学校管理员于6月7日-11日登录系统,填报并提交参加本次培训的教师名单(一名教师只限参加一个学科的培训,务必按学科填报参训教师)。

——区县级管理员于6月12日登录系统,检查本辖区内各学校的报名情况,并提交培训报名管理任务。2.小学研修报名工作流程:

——区县级管理员于6月12日登录系统,下发小学参训学校的培训报名管理任务。

——小学学校管理员于6月13日-28日登录系统,填报并提交参加本次培训的教师名单(一名教师只限参加一个学科的培训,务必按学科填报参训教师)。

——区县级管理员于6月29日登录“山东省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检查本辖区内各学校的报名情况,待编组及配臵组长工作完成后提交。

小学科学教育计划 篇2

面向小学, 为社会发展服务, 是小学教育的根本方向, 也是课程设计和实施的灵魂。小学教育专业是高师本科教育中的一个新系列, 其课程计划应充分体现小学教育的特点和需求。作为师范生应具备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必备的各种能力和技能, 这些建立于文化知识之上的能力和技能, 应当成为教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 并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灵活自如得到运用。作为新型小学教师要掌握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 懂得小学教育教学规律, 具有从事多学科教学的知识、技能和基本能力, 同时, 还应具有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等。在课程计划中, 第一, 提高学生的教育理论水平, 开设《教育基本原理》、《教育科研研究方法》、《现代教学基础理论》、《小学教育管理》《心理学原理》、《小学生心理学》、等课程, 而且在选修课里又开设了六门教育理论课程。第二, 重视对学生教师基本功的培养和训练, 开设《书法》、《教师口语》、《音乐教育》、《美术教育》、《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在选修课里开设了如《数学思想方法》、《小学科学教材教法》、《小学社会教材教法》、《微格教学训练》等十几门与小学教学密切相关的课程。这无疑对学生将来从事小学教育科研特别是多学科教学有益;第三, 为突出课程设置的师范性, 各科教学目标中都确立教师专业技能训练标准, 把这些内容集中到前两年的教学过程中, 每学期按计划和标准严格考核验收, 不合格者必须重修, 重修不合格者不予毕业。

二、加强实践性

面向改革开放, 面向广大城市和农村小学教育的需要, 在课程设置的设计上加强了实践性研究, 第一, 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 要培养新型的小学教师, 又要使毕业生切实具有大学本科水平, 既不能搞简单的中师“延长”, 也不能搞普通高师的“照搬”。在必修课里开设了《现代汉语》、《高等数学》、《写作》、《普通生理学》等课程, 在选修课中开设《古代汉语》、《儿童文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自然辩证法》、《科技发展简史》等, 使学生掌握较为宽广、扎实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第二, 我国农村人口多, 居住分散, 小学校小人少, 有的学校还在进行复式教学, 因此我们的毕业生的能力应是多方面的, 即“多能一专”型。这样在课程设计中还开设《体育》、《大学音乐教育》、《大学美术教育》、《大学英语》、《计算机》、《社会科学概论》、《自然科学概论》等必修课, 还开设了文化素质课程要求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2-3门选修课, 目的是让学生各方面素质能力都有提高, 更好地为小学服务, 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第三, 重视学生的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 加大教育实践的比例, 一、二、三年级各进行一周教育见习, 四年级十八周教育实习, 包括教育调查与毕业论文, 对毕业论文以往的中师和专科生没有明确要求, 只是号召通过教育实习写出心得体会, 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 论文答辩不通过不能毕业, 这充分体现了小教本科学生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强化综合性

小学教育的特点是综合性, 小学生的特点是对教师有更多的模仿性, 小学教师必须对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和谐发展承担更多的责任。当代科学发展的一大趋势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日趋整合。而在小学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 课程的综合化又是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因此我们新的课程设置必须面对这种挑战, 适应这种要求。第一, 在科学文化素质上, 必须从小学教育实际出发, 为师范生构建一个较完备的知识系统, 建立以语文、数学、教育专业知识为主的知识体系。如语文学科的构建, 本着“大语文教育”的思想, 增加课时比重, 融文学与写作、教师口语、语言文字基础知识、书写等课为一体。语文学科的性质比较复杂, 从语言文字上说具有工具性, 从思想内容上说具有文学性, 从知识内容 (包括社会历史生活知识、科学知识、理论知识以及语文知识) 上说还具有知识性。这些性质是综合在一起的, 因此语文学科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师范院校的语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行语言和思维的综合训练, 以思维增强语感, 促进语言的鉴赏、评析和表达能力, 使师范生掌握较系统的汉语知识、文学基础理论和写作理论等;同时通过大量文学作品的选读, 了解和把握中外文学发展的历史概貌, 以形成语言、文学、写作等有机组合的知识体系。充分融合听话、说话、阅读、文学、写作、书写等语文能力的培养, 在此基础上形成胜任小学语文教学的能力。数学知识方面, 在高中学习的基础上, 开设高等数学等课程, 这些课程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强调理性抽象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胜任小学数学教学, 特别是提高了学生毕业后指导小学数学竞赛和小学数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能力。在形成以语文、数学、教育学科为主干的课程体系的同时, 特别强调教育专业课的特殊地位与作用, 力求科学构建系统的完整的课程结构。第二, 在以语文、数学、教育学科为主干的课程体系中, 还加大了思想政治课课程的比例, 充分发挥学校思想政治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 使未来的小学教师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除了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 还在选修课中开设伦理学、美学概论、社会学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不仅在于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 而更重要的在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 为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第三, 在高中学习了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这六大基础课的基础上, 开设两门综合性较强的必修课, 即《社会科学概论》和《自然科学概论》。这两门课程既注意了知识的横向联系, 又体现了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综合训练, 同时要反映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研究的新进展, 使师范生的知识面更开阔, 为他们继续深造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四、体现灵活性

以往的课程设置中, 必修课安排的较多, 选修课和活动课较少, 学生的学习不可能有自主性和选择性, 毕业生在座谈会上也说:“在校时学的课程有些没有用, 多开点选修课和活动课有利于我们的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第一, 加大了任意选修课的门类和比重, 现设选修课30门,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去选择性的学习, 而且鼓励学生多选课, 从评价制度上得以体现。评价制度中有合格加特长的学分, 学生选学的课多, 他的特长学分也多, 这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价是一个重要内容, 这无论对学生的就业和对社会的贡献都是值得肯定的。而且选修课的门类、内容还可以由学校灵活掌握。第二, 加强对活动课程的管理和研究, 活动课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但在过去的课程设置中没有被高度重视在组织管理上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 将活动课分为三大类, 即兴趣组与社团活动, 军训, 劳动教育, 而且这些课的开设遵循三个原则即求是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时代性原则。保证活动课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 内容和形式有利于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发展, 同时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 活动课纳入课程方案, 就一定加强管理, 要有授课计划和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活动课学习成绩档案, 进行等级评价和成果汇报, 将成绩记入学生学籍。

五、确保发展性

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21世纪我国社会发展趋势及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出发, 借鉴发达国家面向21世纪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 结合我国现行小学课程的实际, 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确保发展性, 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 保证语文、数学基础科目在课程体系中的优先比例,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文化科学知识的基础, 克服中师毕业生文化底蕴过弱的不足。第二, 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 增强科技意识的培养。全国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 这对我们来说是一场挑战, 当前小学教育教学方法日新月异, 多媒体等电化教学手段在小学课堂上占有很大比例, 而且呈迅猛发展的趋势, 因此在新的课程设置中加大了外语、计算机等课程比例, 同时开设《现代教育技术》、《教具制作》、《计算机辅助教学》、《小学科技活动指导》等选修课, 目的是培养掌握信息教育技术的新型小学教师, 使他们提高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会制作教学软件、教具,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第三, 加强人文及社会学科教育, 21世纪,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师范生必须加强人文及社会学科教育, 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一方面提高这部分课程比例, 另一方面拓宽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 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 , 1999.1

[2]陈永明, 钟启泉.现代教师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3]吕达.积极进行课程教材改革[J].中国教育报, 2000.3.14

[4]钟启泉, 崔允.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7

[5]王智秋.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2007.5

小学科学教育计划 篇3

根据英国教育部的计划,五岁以上的学生将增加计算练习,除了保障正确率,还要加快运算速度。当他们的计算能力过关后,才能进入难度更高的学习阶段。为保障教学质量,每所小学将安排两名教师接受相关培训,通过专业书籍的学习和实践,来体会“中国式数学教学办法”。

长期以来,英国学生的数学能力令人担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曾对65个国家和地区的大约50万名15岁学生的阅读、数学和科学科目进行测试。2010年,该组织公布的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测试结果显示,中国上海排名第一,中国香港第四,英国排名20。而2013年的测试结果更是令英国媒体担忧:中国上海再次居首,中国香港第三,英国排名第26位。

去年8月,英国广播公司播出一部名为《中国学校,我们的孩子受得了吗》的纪录片,引发当地对中式教育好坏的热议。纪录片讲述五名中国老师在汉普郡一所中学里进行四周教学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冲突与融合。当时有媒体称,虽然有人批评中国学校僵化呆板,但事实胜于雄辩,中国学生表现超过许多西方国家的学生。也有评论认为,中国学校是考试工厂,不应复制其模式。

小学安全教育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坚持“安全稳定压倒一切”的安全工作原则,按照教育局有关安全工作的意见的指示精神和具体要求,加强教育,增加投入,提高防范水平,努力做实做细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确保学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二、工作目标

力争学校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学生犯罪率为零。

三、具体措施

1、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

本学期,我校要进一步加强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通过建立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来全面负责学校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校长、安全主任、教导主任、专用教室负责人、班主任的工作职责、任务、要求。按照平安校园考核要求把每条分解落实到专人,做到安全工作条条有人管,事事有人做。

新农小学安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吉启亚

成员:朱永平、郑跃、涂元洲、吉文毕、陈明远、全体班主任

2、进一步完善安全工作各项制度,努力推行安全工作全员参与模式。

重新制定完善我校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结合我学校实际和安全工作的新形式、新问题、新要求,突出重点,做好学生交通、用水、用火、用电、防盗等安全工作。制定学校应急预案演练、消防演练制度,完善“安全台帐”,加大对安全隐患的查找和整改力度。同时,积极宣传,使全体教师都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学校的安全工作中来,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责,全面落实安全工作全员参与的安全工作新模式。

3、明确职责,督促落实各项安全工作措施。

建立我校安全工作长效机制,制定学校安全工作制度仅仅是第一步工作。我校要通过安全工作月检制度、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每月例会制度、教师会议、班会等途径努力做好做实学校安全工作,经常性讲、反复性抓,督促各责任人自觉做好自己分管的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落实。要强调安全工作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校安全领导小组将与各责任人员签定安全工作责任书,进一步明确责任与分工、权利与义务。

4、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做好我校的安全工作,必须提高全校教职工、全体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全面掌握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从而能有效地在万一的情况下从容处置,提高应急、应变能力,把事故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1)在升旗仪式上、班会上要把安全工作列为必讲内容。

(2)组织学生收看《安全教育专题片》。

(3)邀请校外安全辅导员、法制辅导员到学校作专题报告。

(4)本学期出一期有关安全专题的宣传橱窗专栏。

(5)本学期举行一次全校性的安全知识竞赛。

(6)本学期每月举行一次全校性的安全疏散演练。

5、确保经费投入,保证人防、物防、技防到位有效。

学校每年从学校的公用经费中安排一定的安全工作专项资金用于学校安全工作中的人防、物防、技防方面的投入,确保学校人防、物防、技防的到位和有效运转。同时要安排专人加强对学校物防、技防的管理和使用工作。

6、努力创新学校安全工作,全面提高我校安全工作水平。

我校安全工作要紧跟社会形势的发展,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开展我校安全工作,积极寻求新的思路和方法将学校安全工作做细、做实。同时提高有关安全工作的政策水平和努力提高学校安全工作业务水平,确保学校安全工作目标的完成。

四、本学期安全重点工作

1、加强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建设。

2、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安全管理责任,明确工作职责,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并经常学习有关安全管理方面的知识。

3、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各类安全设施,加强对重点场所的管理。

4、经常开展各类安全教育活动,使师生增强安全工作观念。经常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安全教育。

5、加强食品卫生安全教育,经常检查、督促,提出具体要求,确保学生食品安全,杜绝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小学安全教育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原则,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应对能力。将安全工作重心前移,构建防控在前,应对在后的安全保障体系。

二、教育内容

1、开展法制教育。广泛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规教育,使他们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2、加强行为养成教育。开学初,要抓好常规管理月工作,组织全体学生认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教育》、《小纪一小学生一日常规管理要求》,让学生明确在校的行为准则,并落实到日常的各项活动中。

3、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章,严禁12周岁以下学生骑自行车,强化管理,抓好乘坐校车学生的纪律教育。

4、开展防溺水、防触电、防煤气中毒、防意外事故等教育,使学生熟悉相关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救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5、加强消防安全教育。结合消防安全演练对学生进行防火安全教育,使学生掌握消防安全知识和基本技能。严防火灾事故发生。

6、加强食品卫生教育。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等有关法律和规章制度,积极开展食品卫生安全宣传教育,让学生掌握食品卫生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7、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咨询、辅导,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调控和承受挫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消除学生心理障碍,保障学生心理健康。

三、教育途径

1、上好安全教育课,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识。

2、充分利用主题班队会开展安全教育。

3、充分发挥国旗下的讲话的集体教育作用。

4、开展各类专题讲座,知识竞赛。

5、开展各类安全求助、逃生、疏散演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相关安全知识,提高防范技能。

6、结合学科教学开展相关的安全教育。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提高安全教育工作实效。抓好安全制度落实,责任到人,牢固树立安全工作人人有责的思想。

2、强化班主任在安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和职责。

3、加强管理,严格强化安全管理在教师目标责任制考核中的重要地位,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度。

4、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

五、本学期安全教育工作内容安排

2月份

1、寒假安全工作总结

2、新学期安全教育

3、校车安全教育。

3月份

1、学校安全教育日活动

2、安全常规教育

4月份

1、春季防火教育

2、防传染病知识讲座

5月份

1、“五·一”假期安全教育

2、应急逃生演练。

6月份

1、食品安全教育

2、安全生产月教育活动

3、防溺水、防雷电安全教育

7月份

1、防台风、防汛安全教育

2、暑假前安全教育。

小纪一小

小学健康教育计划 篇6

瞿昙镇中庄中心学校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深化中小学健康教育改革,拓宽学校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促进我校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根据教育局,卫生局和区爱卫办的统一部署,结合乐都区文件精神和我校实际,制定本学年的健康教育计划。

一、本健康教育主题

2013年,我校健康教育活动主题是:“预防疾病、讲究卫生、健康快乐”。

二、本学期健康教育目标

充分调动全校教师开展健康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做到学校健康教育“月月有主题、节日有安排”,努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抵御各类疾病的能力。

三、主要内容

根据《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以卫生节日为切入点,每月选择一个学校卫生工作主题,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

四、活动形式

(一)张贴健康教育宣传画

1、每月免费下发两张健康教育宣传画(尺寸57cm×85cm),由学校在橱窗醒目位置张贴,每月一换。

2、围绕宣传主题,结合健康教育有关内容,利用课堂教学、讲座或广播电视等形式有效开展健康

七月八月 怎样过一个快乐安全的暑假? 旅游安全,游泳安全,用火、用电安全,安全上网,远离毒品,报警常识。使你的暑假与安全同行!九月 爱护牙齿。科学刷牙,维护口腔健康。科学护齿 终生受益十月 食物中毒的原因在哪里? 预防食物中毒,谨防人为投毒。放心食品 安全餐饮吃得放心,生活开心。

十一月 你的心理健康吗? 面对现实,适应环境;与人为善,不怕挫折;人贵有自知之明。心理健康,愉快人生珍爱生命 善待他人欢乐每一天十二月 艾滋病离我们有多远? 了解艾滋病的知识、远离艾滋病。年终 怎样做一个健康的人? 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健康行为,从我做起健康生命始于健康行为

瞿昙镇中庄中心学校

小学科学教育计划 篇7

关键词:21世纪技能,教育价值核心,经验价值

进入20世纪, 受杜威实用主义的影响, 活动实践类课程大幅增加, 美国逐渐形成了实用性、活动性、个性化特点突出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1958年, 美国颁布的《国防教育法》, 改变这种以活动为中心的课程设置。随着杜威“做中学”等理论弊端日益显现, 20世纪60、70年代, 以布鲁纳理论为基础的“学科结构运动”喊出了“回归基础”口号。中小学课程遂又逐渐加强读、写、算的基本教育, 重视数学和理科的学习, 提高各科教学要求, 增加抽象的、理论性强的内容。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 基础教育以提高质量为重心展开, 以增强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力为目标。《美国2061计划》以及后续的“高质量教育运动”在美国掀起了新的一轮教育改革的浪潮。

进入21世纪, 世界各国都开始积极探讨迎接和应对新世纪挑战的教育新目标。在联邦教育部的主持下, 美国于2002年成立“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 (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skills) , 制定了《21世纪技能框架》并以合作伙伴的形式将教育界、商业界、社区及政府等多方联合, 帮助21世纪技能的培养融入到中小学教育中。

面向21世纪的技能究竟有哪些?其所体现的核心价值与理念本质又是什么?对于当前如火如荼进行中的中国新课程改革, 我们又能借鉴些什么?这些也是本文所主要讨论的问题。

一、21世纪的三大技能

“21世纪技能”分为三大技能领域:学习与创新技能、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生活与职业技能。根据每个技能领域特性将其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分支能力。

1. 学习与创新技能领域。

美国教育专家认为, 21世纪的学校应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 使其养成终身学校的习惯和能力, 塑造全面发展的学生。这里主要包括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和创新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 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领域。

随着信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学生的未来生活也与信息、媒体、计算机等词汇紧密结合在一起。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包括:信息素养、媒体素养及信息交流和科技素养。信息素养是指在当下海量信息汇集的环境中获取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它要求学生能高效地获取信息、批判性地合理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当代社会, 媒体是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 充斥在学生生活的每个角落, 而正确处理信息的前提是学生有良好的媒体素养, 能理解媒体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 理智地使用媒体获取和创造信息。信息交流和科技素养则侧重于信息技术的运用, 即能流畅地掌握新技术来提高其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3. 生活与职业技能领域。

生活与职业技能主要包括: (1) 灵活性与适应性; (2) 主动性和自我指导; (3) 社会和跨文化技能; (4) 工作效率和胜任工作的能力; (5) 领导能力和责任能力。这些能力往往在学生脱离学校学习生活后才得以发挥和展现, 他们围绕情商而展开, 并能帮助学生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实现自制和自律的人格品质, 实现个人更大的成功。

三大技能的培养不能只是简单的技术练习, 而是综合的素质培养。延续杜威的实用主义“做中学”的理念和布鲁纳结构课程的理论, 21世纪技能的基础是坚实的学科知识, 教师通过核心课程的教学来实现21世纪三大技能的养成。核心课程包括阅读、外语、美术、数学、经济、科学、地理、历史、政府和公民。而核心课程的教学也需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 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增加学科的深度而非广度;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 重视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融入跨学科的主题, 如全球意识、环境素养、财经商业和和企业能力等。以学科知识为中心, 以三大技能领域的发展为目的, 充分关注学生的未来生活, 是美国“21世纪技能”计划最核心的部分。从三大技能领域的设置不难看出美国教育紧随时代潮流、注重能力培养、关注学生生活及职业生涯规划、倡导终身教育的发展趋势。

二、教育的核心价值

作为拥有最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国家, 美国教育一直为全世界所关注。相对于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上的大放异彩, 美国的基础教育却显得薄弱很多, 成为美国教育的一大软肋, 也是近年来美国教育改革的焦点之一。从最开始的“3R”课程, 到后来的实用主义活动课程, 到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的“回归基础”, 美国的基础教育课程几起几落, 都不曾宣布成功过。时代在前进, 改革也在批判中进行。但以1985年提出的《2061计划》为基点, 有许多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在改革中不断被强化的, 这些也同样体现在了“21世纪技能”计划中。

1. 自主。

美国文化脱胎于西方文化体系, 十分强调个体的独立性, 因而在教育理念中也非常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权”———自主探索、自主构建、自主选择。美国的课堂中, “专题”和“合作”是两个不可或缺的关键词, 老师的角色则真正起到了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帮助者作用。在有组织的学习活动中, “我认为”、“我觉得”、“我发现”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导内容。这样的学习氛围不但培养自信、激发学习兴趣, 更激发学生的自主反思, 批判精神、交流合作、创新思维、自主探究的教育目标的实现也变得顺理成章, 水到渠成。

2. 能力。

美国学者认为, “学会了多少知识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能运用多少你学会的东西。”和中国的学生相比, 美国的中小学生在使用图书馆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上明显占优势, 这和其日常教学的理念侧重是分不开的。而本次面向21世纪的教育新要求, 同样是针对能力素养所展开的。在美国, 围绕专题展开合作学习、资料搜集、展示交流是学校学习任务的主要形式。比如, 让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完成《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这样的专题研究, 中国的家长必然会目瞪口呆, 但从学生的完成度来看, 并没有什么不可实现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熟能生巧”的过程。

3. 生活。

“教育即生活”是杜威的著名论断, 而斯宾塞也说过“教育是为了完满生活做准备”。在“杜威模式”被取消后, 这一理念却完整地继承了下来。“21世纪技能”计划中, “生活”技能成为三大技能领域之一, 教学内容应关注学生的生活, 同时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未来的生活。而在“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领域, 不但关注到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更关注到了学生的生活品质, 这一点是国内的课程改革中鲜少注意的。对生活的热爱与热情的缺失, 也是当前中国教育急需关注的问题之一。

4. 终身。

“终身教育”业已成为21世纪最受重视的教育理论, 各国学者也展开了广泛的研讨。终身教育, 不应该只是一种教育制度的发展, 更应该关注到个人发展的完整的一生。“21世纪技能”计划中, 每一项技能领域所要求的素养都是学生在踏出校门后受益终身的人格品质。尤其是生活技能中的跨文化技能、领导能力、责任能力, 都将是21世纪人才必不可少的综合品质。常言道, “教是为了不教”, 这才是教育的根本性任务。

三、对中国课程改革的启示

1. 知识本位教育观念的转变。

中美教育问题从两个极端形成鲜明的对比:美国的高等教育学术科研举世瞩目, 但基础教育却成绩平平;中国的基础教育扎实, 但在创新性上处于劣势, 难出有国际影响力的学者专家。事实证明, 只有知识和实践的结合, 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1世纪技能”计划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因此, 美国的基础教育依然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如以知识为辅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必修与辅修并存的宽角度课程、“基于学生、基于生活、基于未来”的教育理念、全球化视角和跨学科视野、全社会参与和新科技领航的战略高度。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我们应该反思:对于人漫长的一生, 我们最应该教给孩子们的是什么?

2. 注重学生在创新性活动中的能力训练。

一个“钱学森之问”, 却引起了整个教育界甚至全社会的关注。反思“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诺贝尔奖获得者?”, 许多人将攻击的矛头指向了应试教育和高等教育。其实, 一个人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在进入大学之前基本已经定型, 难有大的突破。而历史上众多创造不朽传奇的名家人物, 从孩童时期就显现出非同常人的思维品质和行为特点。因此, 若在基础教育的中小学课堂中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被高考”的社会形势下, 高等教育也将难有突破。

参考文献

[1]靳昕, 蔡敏.美国中小学“21世纪技能”计划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 2011, (2) .

[2]王晓卫.美国初等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育标准[J].人民教育, 1995, (5) .

小学科学教育计划 篇8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要求,加大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力度,根据教育部《2009~2012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总体部署,现将《2009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确保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各培训项目开局良好,实施顺利,以推动全国范围大规模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开展,提高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2009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有关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另行通知。

2009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

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精神,为进一步加大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支持力度,重点加强农村教师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根据教育部《2009~2012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总体部署,组织实施2009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

一、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为加强中西部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重点对中西部地区11 000名中小学骨干教师进行60学时的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使他们在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大规模教师培训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培训对象主要是中西部22个省(区、市)的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每省(区、市)平均500名。其中县以下小学和初中骨干教师不少于70%,县以下高中骨干教师不少于50%。

——创新培训模式。依托高水平师范院校,调动、整合和开发优质培训资源,组成高水平专家团队,采取以“送培到地(市)”为主、集中培训的方式,进行骨干教师研修培训。其中,省域外优质培训资源、省级优质培训资源和当地优质培训资源原则上各占1/3。培训专家团队中,来自全国各地中小学教育教学第一线的特级教师和优秀骨干教师不低于50%。

——培训内容主要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根据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培训重点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效教学方式方法,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师德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

——培训计划由教育部组织实施,各省配合。教育部制定培训计划总体实施方案,审核确定培训机构,进行指导和全程监管。各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教育部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遴选参训骨干教师,推荐高水平师范院校、培训机构和专家。

——教育部划拨专项经费支持。项目经费主要用于学员培训期间的培训费、食宿费、资料费和交通费补助等。

二、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为提高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教育部组织东北师范大学等部属师范大学对内蒙古等省区的3 000名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进行50学时的培训,提高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由东北师范大学对口内蒙古自治区、陕西师范大学对口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南大学对口贵州省,采取“送培到省”、“送教上门”集中培训的方式,分别为上述省(区)培训1 000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其中县以下教师不少于选派教师总数的70%。同时,将培训资源制作成光盘,辐射到本区域广大农村教师。

——各有关师范大学要根据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在对受援地区中小学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实际需要,会同受援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共同研究培训方式,制定实施方案;要调动和整合一切优质培训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包括附属中小学师资和教学资源的优势,遴选熟悉中小学教学实际的专家和中小学教育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授课,其中,中小学特级教师和优秀骨干教师不少于60%。培训实施方案和培训专家人选报教育部核准后实施。

——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配合上述师范大学做好项目实施的相关组织管理工作和支持服务工作。

——教育部划拨专项经费支持。项目经费主要用于学员培训期间的培训费、食宿费、资料费和交通费补助等。

三、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远程培训项目

紧密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组织对中西部100个县30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教师进行30学时的培训,提高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

——培训内容围绕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为依据,针对中西部农村教师在实施课程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实际需要确定。培训学科为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英语和初中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英语、地理、物理等10个学科。

——采取卫星电视播放、网络在线研讨和集中辅导答疑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培训。

——教育部制定培训计划总体方案并组织实施,对培训工作进行监管和评估。中央电教馆具体负责制订教学方案、组织专家队伍、开发卫星电视课程和组织实施培训等任务。中国教育电视台具体承担培训课程播出任务。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教育部统一要求,负责当地项目实施的统筹协调和具体组织工作。有关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培训学员遴选,管理和技术人员配备,培训场地及设备安排、教学组织与管理、考核和学分登记等项工作。

——教育部划拨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卫星电视课程资源开发、制作、播放和专家教学及辅导等,并给予项目县适当培训经费补助。各地对项目县予以适当配套经费支持。

四、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项目

紧密配合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实施,采取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对2009年新进入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的河北等省(区)高中学科教师进行50学时的专题培训,提高普通高中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培训对象主要是2009年进入高中课改实验的河北、内蒙古、湖北、云南等省(区)起始年级的高中教师,约8万人左右。

——培训内容主要围绕高中课程改革学科课程标准,针对普通高中学科教师实施新课程面临的教学主要问题按需施教。培训学科为高中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

——运用远程教育手段,采取网络自主学习与网上网下集中研讨相结合方式实施培训。

——教育部制定培训计划、开发课程资源、组织专家队伍、审核培训方案,进行培训指导、监管和评估。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培训机构做好当地培训的具体组织管理和支持服务工作。

——教育部划拨专项经费,主要用于课程资源开发、专家教学及辅导、网络平台技术服务等。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相关项目组织实施工作予以配套经费支持。

五、培训者培训项目

为加强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培训者队伍建设,2009年遴选有关高等学校对500名骨干培训者进行50学时的专项培训,提高培训者的专业能力,促进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的提高。

——培训内容以有效教师培训为主题,学习研讨现代培训理论,了解国外教师培训发展特点和趋势,探索培训规律,总结培训经验,提炼典型案例。培训重点包括教师培训项目的设计与策划、教师培训内容的筛选与优化、有效教师培训的模式与方法,现代远程教育与组织,校本研修的设计与指导,教师培训的组织与管理等。

——遴选有关高等学校采取集中培训、案例研讨及观摩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培训。

——教育部负责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遴选培训机构,审核培训方案,对培训进行指导和监管。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做好学员遴选推荐和管理等具体工作。

六、援助地震灾区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

为支持灾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推动灾后教育重建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组织有关高等学校对四川等地震灾区的1 20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50学时的综合素质提高培训,帮助灾区教师恢复调整身心状态,提高灾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

——培训对象是四川、甘肃、陕西等地震重灾区未参加过2008年国家级培训的中小学教师。其中为四川省极重灾区培训1 000名教师,为甘肃和陕西省地震灾区各培训100名教师。

——培训内容主要针对灾区中小学教师的实际需求,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同时包括学校公共卫生及安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班主任工作、教育教学技能和教育实践活动等。

——组织有关高等学校组成高水平专家团队,开发和整合优质培训资源,采取集中培训、专题研讨和实践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培训。

——教育部负责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遴选培训机构,审核培训方案,指导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对培训进行监管等。四川、甘肃和陕西省教育厅负责培训学员的遴选和管理等,配合做好培训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有关高等学校按照教育部确定的培训方案实施培训。

——教育部划拨专项经费支持,主要用于学员培训期间的培训费、食宿费、资料费和交通费补助等。

七、中小学体育和艺术教师培训项目

为提高中西部地区中小学体育和艺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遴选有关高等学校,组织实施对中西部地区1 200名中小学专职体育和艺术骨干教师进行50学时的专项培训,提高中西部地区中小学体育、艺术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培训对象为西部地区小学专职体育骨干教师600人,中西部地区中小学艺术教育骨干教师600人。

——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针对中西部地区体育和艺术教育教师的实际安排培训内容。其中体育骨干教师培训内容主要是小学体育教学基本运动项目,基础专业技能和基本教育教学技能的培训;艺术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内容主要是指导中小学校学生合唱的基础专业技能和基本教学技能。

——组织有关高等学校组成高水平专家团队,开发和整合优质资源,组织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

——教育部负责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组织专家队伍,审核培训方案,进行指导和监督管理等。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学员遴选推荐和管理等各项具体工作。

——教育部划拨专项经费支持,主要用于培训学员培训期间的培训费、食宿费、资料费等。

八、知行中国—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项目

为提高中小学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采取网络培训与集中研修的方式,组织对10万名小学一线班主任教师进行50学时的专项培训,促进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质量的提高。

——培训对象为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河南、湖北、广东、重庆、云南、陕西等省(市)的小学班主任。

——培训内容针对小学班主任教师在日常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班主任的每一天”、“班主任的每一学年”、“班主任与每次活动”、“班主任与每个班级”、“班主任与每个学生”、“班主任的基本技能”等6个模块。

——采取集中研修与远程培训相结合。在组织对1 040名小学骨干班主任(兼远程辅导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基础上,利用网络远程教育方式组织对10万名左右小学一线班主任教师进行培训。

——教育部研究制订培训计划总体方案、确定培训机构、审核培训实施方案、对培训进行监督管理等工作。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协调和具体组织本省项目的实施工作。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统筹协调本县项目实施中的有关具体工作。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负责做好项目实施中有关培训场地及设备安排、班级组织管理、学习讨论交流、考核登记及信息反馈等工作。

上一篇:海浪(人教课标版 三年级上册教学课件)下一篇:新训干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