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文化学习体会(通用7篇)
一、网络思政教育队伍
1、建立由学工处直接负责的网络工作队伍,学生人员组成以校易班工作站、旗山晨磬网络文化站学生队伍为基础。各系(院)成立网络工作小组,可由分管学生工作领导、辅导员、学生骨干组成。各级网络工作队伍可由网络信息员、网络信息评论员、网络技术员三部分人员组成。
2、网络信息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对网络资讯和信息进行捕捉、汇总和反馈,随时了解学生网上动态,发现学生的最新思想动态和倾向性问题,并及时汇报。
3、网络信息评论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做好网络信息监控、正面舆论引导等工作。具体工作内容:积极参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监督和导向把握;主动参与学生关注互动网站、互动栏目的讨论,发表正确观点,形成主流言论,引导正确的网上舆论;在互动网站上主动发表话题,教育、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学校改革发展;监督和指导校园网学生论坛版主的工作,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指导;及时宣传党和国家以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政策,及时回答与疏导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疑问与困惑;以适当的形式参与传递学校工作意向,参与校园信息的制作和发布。
4、网络技术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做好网站的建设、维护、管理,为做好舆情信息的处理提供技术支持等。
5、对各级网络工作队伍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及技能培训,提高政治素质与思想觉悟。
二、思想政治教育网上内容建设
1、建设和完善我校各主流新媒体,如易班网,BBS论坛、贴吧、官方微信微博等。足于教育、管理和服务,线上内容建设引领主旋律,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体现时代意识,旗帜鲜明地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
2、整合平台,将学生事务管理网络化,体现便捷性,提高效率;开拓并利用新媒体服务性,发挥网络平台服务功能,开设各种专题服务类专栏,方便学生使用。
3、开通网络问题反馈渠道,在微博、微信、易班等平台开设学校各部门及系(院)领导在线时间,重视与学生的在线互动交流沟通,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具体问题,做好答疑解难,切实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建立和完善辅导员个人网络空间建设,将辅导员易班主页、微博、微信或QQ空间等建设成为与学生交流的窗口、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
三、网络舆情处理
1、各系(院)由专门组织或队伍负责网络舆情收集,在如贴吧、论坛、微博等学生网络活动相对集中的网络平台上广泛留意并收集信息,保证全面性与真实性。节假日和敏感时期有针对性地布置重点方向、内容和任务,及时跟踪网络舆情。
2、做好网络舆情信息分析,及时识别敏感信息及不良言论,把从各渠道获得的零散、孤立的网络信息分门别类,分别进行加工处理。
3、将网络舆情中可能影响安全稳定的潜在性、苗头性信息和重大、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及时上报给系(院)或学校分管领导或相关部门。一般情况下实行逐级上报制度,在紧急或特殊情况下可以越级汇报。
4、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主动引导舆情方向,避免事态扩大。网络平台上出现与我校相关的负面信息时,要及时进行舆论引导,必要时进行技术干预、屏蔽相关信息,分类别、分对象、分轻重缓急进行有组织、有系统的信息处理工作,特别是要积极疏导负面情绪,防止由个体情绪发展为群体情绪。必要时借助校园宣传阵地的渗透力,进行主流话语的发布,引导舆论,化解矛盾。
9、做好舆情反馈,把对舆情的处理意见、处理理由以及整改措施等反馈给学生,有效疏导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化解学生中存在的疑惑与困惑。
四、闽院易班建设建议
1、鼓励专业教师进驻易班,成立名师工作站,建立基于某门学科或共同兴趣爱好的网上班级,充分发挥易班网教育教学功能。
2、完善辅导员易班网个人主页内容,利用个人主页作为思政教育网上平台之一。
3、树立典型榜样,打造易班达人、青春榜样等,传递正能量,进行朋辈教育。
4、鼓励师生技术团队参与易班特色APP及应用开发,校易班发展中心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给予支持。
(一) 网络的发展与网络舆情的产生
21世纪是人类走向信息社会的世纪, 是网络的时代。当前计算机正朝着智能化、网络化等方向发展, 计算机本身的性能越来越优越, 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计算机网络作为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类的生活, 它不仅带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 而且正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然而, 任何新事物必然要经过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 网络也是一样, 它有其有利的一面, 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如何把网上大量的信息转换为人们生活中的最有用的资源, 将网络发展的优势最大化、将其潜在的弊端最小化, 已成为计算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随着网络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 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 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 网络舆情越来越多地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所谓网络舆情即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1]。网络舆情的主要来源有新闻评论、BBS、博客、聚合新闻 (RSS) 等途径。网络舆情形成迅速、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 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对社会影响巨大。
(二) 校园网络文化安全隐患的存在
网络这把“双刃剑”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捷的同时, 也对我国政治、文化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如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 成为各种政治势力和宗教组织进行宣传、炒作的阵地和手段, 成为进行颠覆破坏活动与文化、意识形态渗透活动的重要工具;违法、犯罪嫌疑人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互连性、开放性和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点, 实施网络欺诈、网络赌博、网络色情等违法犯罪活动;全球许多地区和城市先后发生网络热点与敏感问题炒作事件、网络群体性事件和网络突发性事件等, 都与网络舆情恶意炒作、煽动、勾连有着密切的关系[2]。
在高校校园中, 大学生群体的思维和情感都较为活跃, 在网络舆论中则表现出较其他群体更为活跃的思维、更为开放的言论和更为张扬的意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逐渐成熟的过程中, 尚未成熟的思维和意识往往容易受到各种言论的影响和鼓动, 严重影响学生价值观等方面的形成, 同时也为校园网络文化安全埋下隐患。
二、网络舆情对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影响
(一) 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
大学生利用校园网络平台获取信息、表达意见、发泄情绪等, 构成了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 并形成了具有大学生群体特征的高校网络舆论行为[3]。高校网络舆情的开放性和虚拟性, 决定了校园网络舆情和一般网络舆情一样具有直接性、突发性、偏差性等特征, 大学生作为网络舆情的主体与一般网络舆情主体共同存在身份的不确定性、隐蔽性和聚众性。除共性之外, 高校网络舆情主体身份的特殊性体现在大学生自身年龄、心理、思维特征以及社会角色上, 使他们在舆论中的情绪、态度和意见表达上呈现出特有的方式, 因此, 高校校园内的网络舆情还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群体性:体现在高校大学生年龄相仿、观念相近、涉世不深、容易冲动, 遇到敏感性话题容易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从而形成群体性意见。二是主观性: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 价值观念还有待完善, 理想化要求较高, 对事物的认识主观冲动, 缺乏客观理性的分析, 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最易受到别有用心之人的利用与煽动。
(二) 高校网络舆情与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关系
1.校园网络舆情对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正面影响
(1) 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舆情有助于校园网络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尤其是在重大的新闻事件和突发事件的报道过程中, 网络体现出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网络信息的多源化及快捷方便使得学生在网络这样一个自由的平台上及时参与互动、发表意见, 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缓解学生的学习与就业压力, 而且开放性的网络资源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打破了人们交往的时空限制。 (2) 网络舆情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 网络良好的舆论动向可以引导学生对于热点问题的良性互动, 通过网络平台无形中构建和谐校园, 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 网络是学生认识世界, 了解新鲜事物的最便捷方式, 学生通过网络参与社会生活、了解前沿信息, 通过网络舆情进行事态分析, 不仅培养了学生思考能力, 而且促使学生在思维方式上能够紧跟时代步伐, 认识国家发展态势。
2.校园网络舆情对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负面影响
校园网络舆情与校园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网络舆情在为高校的校园文化带来正面影响的同时, 也带来了负面的冲击,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网络中的负面言论、损害国家安全稳定的虚假信息以及别有用心之人的恶意煽动与引导成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安全, 尤其国家安全、社会进步的最大隐患。现在的大学生普遍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思想开放、大胆前卫, 民族文化意识淡薄, 最容易被虚假信息和言论所左右, 因个人意志的不坚定而成为受他人摆布的替罪羊。 (2) 大学生思想不成熟, 办事没经验, 往往容易通过网络, 尤其是在各种舆情的诱导下, 发表错误言论, 作出错误决定, 侵犯他人隐私, 违反国家法律。 (3) 网络舆论中的负面信息对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和道德伦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最主要的冲击对象即为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人。当传统的教育理念与开放式网络言论交织在一起时, 青年人的价值体系与伦理道德观念交织在一起, 为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带来了巨大的障碍。 (4) 大学生将大部分时间用于人机交流容易导致学生性格趋向偏差, 产生孤独压抑的心理状况, 尤其是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较差的学生, 沉迷于网络生活更加不利于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三、网络舆情影响下的校园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的形成原因
(一) 网络发展的高效性
改革开放以来, 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到国外各种文化思想的冲击。然而, 当21世纪人类社会步入网络化时代之后, 随着信息技术, 特别是互联网络的出现和急速扩张, 又一次引发了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 网络迅速普及, 人们的民主意识越来越强烈, 大家更倾向于通过虚拟的网络发表观念、吐露心声、抒发情感。但是, 网络作为一新兴媒体, 其更新发展速度之快是其他新事物无法比拟的, 这就使得人们对它的管理、控制、监察力度并未随之发展而完善, 尤其是现实生活中的违法现象、道德问题, 更容易在网络舆论中引发争议。对于高校而言, 校园网络文化安全在网络舆情的影响下存在潜在的威胁。
(二) 校园网络舆情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就是指事先不能准确知道某个事件或某种决策的结果, 即只要事件或决策的可能结果不止一种, 就会产生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不同的影响, 甚至可能影响到一次活动的成败。网络的匿名性、虚拟性、随意性等特征决定了校园网络舆情的不确定性, 正是这种不确定性, 使得重大事件、热点事件、突发事件、敏感事件通过网络舆论广泛地释放出来, 其中负面情绪的影响力也随之而迅速蔓延, 势必成为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重大隐患。
(三) 校园网络舆情主体的特殊性
校园网络空间的主体是青年大学生, 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 年纪轻、阅历少、自控能力弱、抵御诱惑的能力差, 他们崇尚自由、思想单纯, 考虑问题理想化。这些特征充分说明了校园网络的参与者是一个特殊的、备受关注的群体, 青年大学生的成长过程、思想状况与国家的发展和富强息息相关。但是, 开放的网络资源往往会让大学生群体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生活中迷失方向, 我们不能像历史中的闭关锁国那样将网络驱逐在外, 因此, 如何引导青年大学生发挥校园网络舆情的积极作用, 维护校园网络文化安全, 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将是我们开展学生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四、基于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
胡锦涛同志在2007年1月23日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 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 提高网上引导水平, 讲求引导艺术, 积极运用新技术, 加大正面宣传力度, 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因此, 高度重视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管理, 健全管理机制, 努力打造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维护校园网络文化安全, 使互联网成为高校传播先进文化与思想的有效平台、促进大学生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网络舆情信息来源广泛, 随意性很强, 难以实时监控, 难以进行识别和辨别, 难以找到突破点, 借助于舆情监测系统, 自动采集网络媒体发布的网络新闻是高校进行网络舆情监测的最有效措施之一。通过监测系统的网络信息采集、网络信息智能处理, 可以快捷有效地进行信息抽取、自动分类、自动聚类、话题探测和追踪, 开展分析研判, 形成对网络舆情信息自动监测和分析。如中国人民大学于2010年自主开发完成了中国人民大学网络舆情监控系统, 覆盖互联网上5个代表性论坛 (强国社区、新浪论坛、凤凰网论坛、猫扑网、天涯社区) 的29个板块 (可根据需求扩展) , 3000多个新闻媒体, 数十万个博客;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与国内知名定向搜索与网络监控技术供应商谷尼国际软件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网络舆情研究单位。然而, 国内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的应用多数停留在科学研究阶段, 由于购置成本高等原因, 目前将其应用于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维护方面的高校并不多。因此, 高校在加强校园数字化建设的同时, 应重视通过采用网络舆情监控系统有效地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的管理。
(二) 网络法律法规的完善与普及
我国信息网络的物理基础较为薄弱, 管理与技术手段的实施还不尽完善, 加上公共网络信息安全的意识和管理者观念相对落后, 信息网络安全的防护能力和水平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2]。因此, 完善的网络法律法规是维护网络文化安全的最有效措施, 只有通过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法律规章制度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网络文化的和谐发展与构建。我们是一个法治国家, 加强网络舆情的管理, 同样要做到有法可依, 网络舆情的监管法律亟待完善。与此同时, 在高校校园中要加强对互联网的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宣传教育, 普及互联网法律知识, 为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三) 高校信息安全监管及舆情引导队伍的建立
网络舆情监控系统是辅助工具, 国家网络法律法规是保障, 除此之外, 一支过硬的监督、管理与引导队伍及相关机构建设是对校园网络舆情进行实时监管与引导的重要保证。这支队伍包含两个职能:一是监督与管理, 二是引导。监管队伍应由高校网络中心选拔专职计算机与网络知识过硬的专业人士来担任, 这支队伍要求思想可靠、责任心强、技术扎实, 能够及时捕捉网上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提炼, 及时报送处理舆情。同时这支队伍要求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能够开发和应用科技产品, 从技术上提升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引导队伍应由思想政治过硬的学校宣传、管理干部担任, 这支队伍既要开展网络舆论引导相关政策研究和舆情研判, 也要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网络舆论引导的工作规律, 只有积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才能在引导中做到有理有据、游刃有余, 使网络舆论引导尽快取得成效, 为危机事件的圆满处理奠定坚实的舆论基础[5]。
(四) 网络舆情引导工作预案的构建
高校校园网络中的学生个体信息如果得不到重视及妥善解决, 容易使个体信息发展为群体信息, 因此, 维护校园网络文化安全需要构建网络舆情引导的工作预案。网络舆情引导的工作预案即通过对网上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判断, 增强准确把握师生思想动态的能力, 预测发展趋势, 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前瞻性, 避免群体事件的发生。做好网络舆情引导工作要求制定周密的应对网络舆情的预案, 做好预案的实战演练, 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实战性、严密性、可操作性和高效性, 并在日常校园网络舆情管理中反复修改, 常备不懈, 防患未然, 为可能发生的网络监控舆情走向做好充分的准备[6]。
(五) 网络舆情表达渠道的开设
网络既为现今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困难, 也为其提供了重要平台, 充分发挥这一平台的互动性是调动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主观能动性的基础。网络舆论事件数量猛增, 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社会紧张度正在上升, 疏通民意表达的多元化渠道, 不失为进行舆情监管的最佳方案, 也是应对网络舆论事件的最紧迫要求。高校可以通过加强主流舆论的引导力量, 树立宣传正面典型, 营造出一种学习先进、弘扬正气的舆论氛围, 畅通民情、民意反映渠道, 使大家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愿。例如, 通过开设领导与学生、辅导员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多方网上对话, 既可以让学校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又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和谐健康发展, 实现对大学生的群体教育, 扩大宣传教育对象的广度, 深化教育效果, 维护了校园网络的安全稳定。
摘要:网络这把“双刃剑”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捷的同时, 也对我国政治、文化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网络舆情日益成为社会整体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以及所肩负的未来社会责任要求, 使得对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关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大学生的网络舆论引导任务日渐繁重。通过对校园网络舆情与网络文化安全的分析与研究, 了解大学生的舆情特点,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建立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管理机制。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网络文化安全,大学生
参考文献
[1]曾润喜.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 2009, (18) :79-82.
[2][4]范立国, 王红斌.网络虚拟社会的现实化管理问题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6) :36-40.
[3]任海.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特点及引导策略[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2) :134-136.
[5]李伟东.学生危机事件情境下的高校网络舆论引导[J].思想教育研究, 2011, (7) :49-52.
网络文化对高校文化建设的准确价值定向
校园网络文化是一个比较混乱的概念,据调查,人们对校园网络文化内涵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其一、认为校园网络文化是一种对亚文化群体(主要指大学生)进行精神性现代启蒙的文化形态。
其二、认为校园网络文化是一种根植于民族文化和城市文化中,有超前于大众文化(社会文化)、相对独立的以精英分子为主体的文化形态。
其三、认为校园网络文化是一种注重课外生活,透过特定的文化气氛使置身于其中的大学生受到熏陶和启发,从而获得超前发展的文化形态。
其四、认为校园网络文化是指大学生校园生活存在方式的总和(包括大学生在校内外开展的各种活动),是一种寓教育于活动的文化形态。
我们认为,以上几种观点都未准确地反映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核心。第一种观点一味强调人观念意识的现代化和个性的张扬以及自我实现,这种说法本无可厚非,但是现实社会(包括学校)并不能及时提供相应的精神食粮和人生舞台任人自由的发展,于是形形色色的西方文化思潮和西方生活方式一时间便成了大学生推崇备至和纷纷效尤的样板,大学校园几近“西方文化的租界”,一些不切实际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乘虚而入,结果非但没有实现自我,相反倒是在西方文化的迷宫中走失了自我。第二种观点将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割裂开来,以精英文化自居,助长了文学生的天真之气,过多地谈论将来怎样影响和改造社会而不关心现在如何适应社会,只看到未来的辉煌而看不到眼前的困难,所以一旦与社会接触便会产生水火不容之感,最终走进一条和社会文化不相容的道路。第三、第四种观点也只是描述了大学校园文化的表面现象,没有把握校园文化的实质和核心。那么,大学校园文化的实质和核心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把握?
要把握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实质和核心,应从社会的大背景来思考,从社会与大学的对立统一中来把握。大学是高等学府,是学术思想的重镇,也是整个社会良知与理性的凝聚之所。用传统的看法来说,大学之道在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這些大学之道在现代教学思想中也就体现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多出人才,多出成果”。大学应该引领时代潮流,是未来社会的创造者。然而,这种创造并非空中楼阁,必须以显示社会实际为基础,因此,大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这就要求大学生首先要完成社会化的任务,这种社会化包括知识技能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等方面,而这些内容与校园文化恰好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在大学和社会、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之间谋求一种平衡和协调,只有平衡和协调才能构成真正的秩序,校园文化的“唱、做、念、打”才是根据社会需要所应该做的,而不致被社会拒绝和排斥。但是,这种平衡的基础是什么?我们认为至为重要的就是首先确立一个正确的校园价值观,然后围绕这个价值观建设校园文化。综上所述,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应该是置身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形态,在分类上属于社区文化范畴。从这个意义上看,校园文化应该是指大学特区中生活的每个成员所共有的校园价值观和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意识形态上的具体化。校园网络文化的核心则应是对其进行准确的价值定位。
当前高校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当前,高校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其中主要有:
第一,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全球化是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等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西方文化渗透的首要目标就是大学生,他们企图通过渲染资本主义价值观诱惑和拉拢青年学生。
第二,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功利性的挑战。市场经济以价值规律作为经济活动的基本准则,社会成员在市场经济中容易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和行为。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第三,网络不良文化、信息的挑战。由于网络的国际性、开放性与交互性,网上信息夹杂着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腐蚀着占网民多数的青年学生,混淆他们的辨别能力,消磨他们的信念意志。
第四,其他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随着校园与社会联系日益紧密,社会的不良现象对高校的影响越来越大,高校已不再是象牙塔,高校教师已不再以风雅高洁自居,高校学生的课外生活有庸俗化的发展趋势。
目前在校大学生绝大多数出生在改革开放之后,成长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以互联网和手机通讯为代表的现代化传媒手段蓬勃兴起的时期,并且其中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大。高校校园文化所面临的挑战使一些大学生产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漠、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随之而来的大学校园经商风、厌学风、拍拖热、网络游戏热等闹得沸沸扬扬,这些发生了倾斜的校园价值观如果不及时予以重构,终将导致整个社会的道德危机、思想危机和学术危机,这是所有人不愿意看到的结果。然而,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却迷失了方向。主要表现在:
(一)文化传播多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传统的工作理念方法显得僵化,校园主流文化不够突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和网络的全面普及,社会文化的多元化趋势日渐明显,国家间的竞争已从传统的经济、科技领域扩大到文化领域。不可否认,文化多元化对于文化交流、综合创新、科技进步及科学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但是它同样也有负面影响,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西方的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观念得以广泛传播,引发了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选择上的偏差,淡化了自身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校园文化建设在这方面显得无能为力,甚至有时客观上还有推波助澜之嫌。
(二)校园文化是校园环境的灵魂而不是校园环境的点缀
校园文化应是校园环境的灵魂而不是校园环境的点缀,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更是灵魂中的灵魂。当前,目前高校的建设中缺乏这种整体的考慮,学校各部门的建设各行其是,整体仅是机械地拼凑,校园文化被单纯理解为在既定的环境中造点塑像、贴点标语、搞点活动,这样当然不能发挥校园文化强大的育人功能。
(三)文化传播体现传统与现代的迷失
在社会文化中,很多在社会生活中根深蒂固的观念意识、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统称谓传统。这些传统如果从价值尺度的角度来衡量未必是好的,也未必是不好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传统与校园文化显得格格不入。对此平衡与协调的唯一办法就是要进行理论的分析,促进传统融入现代化而为现代化所用,也促进现代化衔接传统,为传统输入生命。一些教育家在谈到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时,非常伤感地指出并非所有的传统都得革除,譬如校园建筑,现在很多大学把一些旧建筑拆除,这就非常可惜,因为这样校园将失去历史厚重感。同时对现代文明的精神核心是什么把握不清,表现为在社会的大变革中随波逐流,迷失方向。
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价值的定位及体系构建
我们应该怎样建设大学校园文化?最重要的就是首先确立一个正确的校园网络文化价值观,然后围绕这个价值观建设校园文化。“人类是价值追求的动物,而追求价值的跑道是永无止境的”,任何简单片面,只看眼前不看将来和利益至上的想法与校园价值观都是不相容的。其真正的价值取向不应排斥人类文明的共性,即在于求真、求善、求美。具体到我国社会主义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按照教育部、团中央关于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借鉴吸收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加强管理,注重积累,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使网络文化日益发展的高等学校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
根据这一价值取向和指导思想,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建:
(一)精神文化建设
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包括办学理念、大学精神、校风、校训、师德建设等内容。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建设中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思想,而大学精神则是对办学理念的进一步升华,它们与校风、校训等都是师生员工经过长期努力而积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理想、信念与追求,是学校文化的精髓与灵魂。校风是学校精神面貌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综合实力和凝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校的每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职责。
(二)学术文化建设
学术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直接影响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是学校生命力所在。学术文化建设应着重于规范师生学术道德、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促进学术交流、鼓励学生参与科技文化活动、支持学术团体的发展及积极发表学术论文等方面。
(三)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制度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办学、治校的基本保证,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学校制度文化建设要体现“尚德务实、求真拓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学术为先,强调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积极探索制定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大学制度,不断提高科学民主依法治校的能力。
(四)形象文化建设
学校的形象包括学校的外在整体形象和校园环境面貌两个方面。学校形象文化是大学文化的外在表现,是大学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学校的文化品位和格调,对广大师生具有精神熏陶作用,直接关系着学校的育人环境、声誉和社会影响良好的学校形象,可以起到外塑形象、内聚力量的作用。形象文化建设主要包括:
1.规范学校形象标识
大学的形象标志主要包括校徽、校旗、校歌以及学校名称及中英文标准字体,学校的各类指示牌、名片、POWERPOINT模板、办公用品、文化宣传材料、学校礼品、建筑命名等,所有这些标志必须统一规范并尽可能反映大学的价值追求。
2.塑造良好社会形象
要积极宣传学校各项突出成就,特别要重视学校重大事件、重要活动和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学校的特色和亮点,提高学校在社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学校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要建设好校园网主页及新闻网页,及时公布学校发展动态。
3.建设人文校园环境
学校的校园环境设计和建设要形象鲜明、造型优美,校园建筑要保持风格的统一和协调,建筑中要设置具有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的图片、橱窗以及学术沙龙、学术园地等配套设施,使之既能展示大学的历史传统,又能创造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要整体、系统地规划校园人文景观,建设主题雕塑、文化走廊和文化景点等,使校园人文景点建设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在学校景点建设中,要重点阐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从而烘托校园人文氛围。
(五)加强校园文化阵地与载体建设
文化阵地和载体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大学文化中的主导作用,大力加强包括思想理论与文化素质课程、宣传媒体、学生社团、文化活动、院系文化、网络文化等在内的各类文化阵地的建设,把握时代精神,坚持正确方向,形成健康积极的舆论环境、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
总之,当代高校要通过积极吸收网络文化精粹及其他文化精华,构建一种外具优美环境内具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
|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工商学部陈诚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工作组织管理者和协调者,既是教与学双向交流的信息员,又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服务员。作为一名辅导员,我参加了我院2016辅导员网络课程学习培训班。在为期1800小时的培训中,通过听专题讲座、分享、讨论等形式,围绕当前我校学生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了学习与探讨。让我进一步提高了对辅导员工作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也认识到了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一部分在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下面就我参加此次学习的几点体会,作一总结。
一、课程学习的简要概况
本次课程学习涉及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从辅导员的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到辅导员的工作绩效及其目标实现、从大学生常见突发事件的预测与处置到大学生异常心理的识别与干预、从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与引导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以及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前沿热点问题这些方面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教学。内容具体丰富,各位专家精彩的报告深深吸引了我,让我对辅导员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工作方式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听取各位专家精彩的报告的同时,我们还就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讨论的题目主要是围绕着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辅导员。经过紧张而有序的学习,我们圆满完成了全部学习、研讨、交流等任务,取得了预期的学习成果,实现了学习计划规定的各项目标。本期学习教学计划周密,学习研讨深入,教学组织规范,理论联系实际,成效明显。
课程老师们认真的授课态度、渊博的知识、幽默风趣的语言,所有这一切都使我不由得对他们肃然起敬,他们不仅在知识结构上使我们得到了提高,在品格上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通过学习我们才知道,以前对辅导员这个职业的理解是多么的肤浅,通过此次课程学习,使我们受益良多,收获很大。
二、课程学习的收获心得
(一)加深对辅导员专业素质的认识
辅导员教育、管理、服务的对象是新时代的大学生,他们一方面朝气蓬勃、思想活跃、兴趣广泛,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另一方面又团体意识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差,这些都给辅导员工作带来了挑战,要想做好辅导员工作,成为学生可亲、可信、可敬的学生工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二)辅导员应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辅导员作为学生最亲密的教育者,必须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诚实、乐观、积极、上进的精神风貌,以影响和感染学生。现实中,学生辅导员的工作是繁杂而辛苦的,日常工作有些是有形的,更多是无形的;有些工作是在工作时间中进行的,有许许多多的琐事是在业余时间进行的。辅导员工作基本没有节假日的概念,一天24小时手机都处于开机状态,难以量化计算,全凭敬业精神和良心。因此,要做好学生工作,辅导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和崇高的职业道德。辅导员本人要对本职工作充满热心、爱心和责任心,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把辅导员工作作为崇高的事业用心去做,那么,辅导员的工作就会有所进步、有所发展、有所作为,就会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学生的尊重。
(三)辅导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
当代大学生思想敏锐、信息灵通、接受新事物快、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奋发向上的精神,他们敬仰和崇拜学识渊博、成就斐然的人,这就从客观上要求高校辅导员应具有较渊博的知识和较高的人文素养。作为辅导员,应该不断学习和开拓视野,通过平时的学习扩充自己知识面,可以利用网络和图书馆资源,只要持之以恒,一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赢得学生的信赖,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所以辅导员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和专业水平。
(四)明确辅导员的重大责任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和确立时期,学生大多都会以教师的言行为榜样。作为辅导员的我,今后工作的重要内容就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引导和学业指导。辅导员虽然没有站在讲台上,但是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往往比讲台上的知识传授更为重要,辅导员表现出怎样的道德修为,直接熏陶着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及身心健康。所以,成为大学的辅导员乃任重而道远!
(三)认真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
1、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
2、指导学生组织和班级的工作。一个强有力的学生组织或班级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因此辅导员对学生组织和班委成员的推荐与选拔是负有重要责任的。因此,作为辅导员要做好学生组织和班委的工作。
3、要加强对学生心理、法制、学习、就业的指导。辅导员老师除了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观念的教育。现代的大学生接触着五光十色的世界,由于网络冲击、学习的压力、感情的挫折,很多大学生心理产生了一些问题,甚至导致了一些恶性事件,触犯了法律,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法制观念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此外,辅导员老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4、加强对学生生活的关心。辅导员老师要经常深入学生宿舍,定期在值班室值班,经常与学生零距离的沟通,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及时发现一些不稳定因素,及时排除问题。关心学生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从而使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作为辅导员以后的努力进取方向
(一)认真对待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指导
作为辅导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很多问题的产生,其实都是心理问题。我们应当及时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学会了一定的辅导技巧,例如:接纳、倾听、共情等。我们学院面对的是2B及3B生源群,心理健康教育十分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班级心理委员的作用需要设定与进一步的完善和指导,积极运用他们在集体中的作用。
(二)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通过培训,使我们理清了学生就业指导的思路,大学生需要什么指导、指导什么、怎样指导、如何实现,以及辅导员如何提升就业指导力等。使我们了解和掌握了就业指导的内容和方法,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整体思路进行了梳理,为我们以后的就业指导工作奠定了基础。以此,可以帮助学生培植职业发展意识,树立科学职业理想,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掌握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与方法,强化职业发展目的性、计划性、自主性,并付诸实际行动所进行的教育、引导、指导活动。
(三)大学校园安全教育不可忽视
大学生活对于每一位学子来说都是一段美好又难忘的时光。而这一切开始的时候,不易被同学们重视的往往是安全问题。安全是什么?安全是一个大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保证,是每一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大学生财产安全意识薄弱、轻信他人、财物保护观念差的现象,更要加强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大学生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安全涉及到每个人的学习及日常生活,包括: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防火安全、生活安全、交通安全等等。
(四)突发事件的预防及应对
培训专题通过分析高校突发事件客观存在的原因及主要种类,指出高校应如何对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理和防预机制。阐述了如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可以建立一个全员参与的高校突发事件的预防系统;建立有效的突发事件反应宣传机制;加强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教育和训练;设立职责明确的应急管理机构等。让我们更好的提高了突发事件的预防及应对的能力。
(五)做好本职工作,提升个人能力 在培训过程中,更加清楚到自己在辅导员的业务能力上深感不足。使我对自身的工作改进和能力提升也有了新的要求:
1、进一步加强对所带班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定期思想教育培训,建立学生思想档案和学生思想交流信箱,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沟通,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
2、加强指导学生组织和班级工作:一个强有力的学生组织或班级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需要从多个角度加强学生组织和班级管理工作,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3、加强对学生的法制和就业指导:通过组织法制和就业讲座,模拟就业大赛,开展法制课堂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能力提升教育,增强学生法律维权意识,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4、加强对学生生活的关心:建立定期走访学生宿舍并建立走访档案制度,加强与学生的零距离沟通,及时发现学生生活中和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排除解决,让学生感受到班级大家庭的温暖。
5、积极开展主题教育: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积极开展各种主题教育,使学生更加有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网络 学习空间 课程考核 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背景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推进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战略。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改进教学评价机制和学生考核机制”。因此,以教育信息化为抓手,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方式,发挥以评价促教学的重要作用,是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基础,也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网络学习空间是“互联网++”时代师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与学活动的阵地。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出要“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在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教育管理、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的应用”。以网络学习空间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其个性化、开放性、联通性、交互性、灵活性等特点[1],为推进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因此,本研究在当前课程考核方式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基础上,探索网络学习空间对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功能支持,提出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课程考核方式,以期以评价方式改革倒推教学模式改革,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人才培养需要,并在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2 高校课程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推进,课程考核方式也随时发生变化。然而,当前课程考核仍存在评价观念陈旧,评价形式单一,评价反馈缺失等问题,亟待借“互联网+”的东风,深化课程考核的改革,发挥课程考核的作用。
2.1评价观念陈旧
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达到人才培养目标,但多数教师没有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审视课程考核的意义,对应当依据课程内容、特点和教学目标来决定考核评价方式、方法和形式的认识不足,依然坚持固有传统考核观念,使得课程考核评价没能完全体现分类指导、分类评价的原则,不能适应培养目标多元化、培养模式多样化和教学过程个性化的客观需要。
2.2评价形式单一
大部分高校课程考核方式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平时考核以考勤、课堂提问、课后作业为主,期末考核以纸笔测验和课程论文为主,不能体现具体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其中,平时考核缺乏完善的考核依据,教师给分主观性大,缺乏公平公正,对学生平时学习的促进作用难以发挥。
2.3评价反馈缺失
1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高校校园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碰撞的载体,同时也是网络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领域。网络文化在高校的传播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综合各种调查结果显示,网络,这把“双刃剑”最终对大学生产生了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
1.1 积极影响
(1)活跃了思维能力。互联网络空前的开放与自由,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宽松、平等、自由的虚拟环境。丰富的知识、各色的人物、多样的观点,开拓了大学生的视野,为大学生思想的多元化和创新性提供了信息保障。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与不同领域、不同年龄、不同肤色的人交流思想、发表观点,使自己的思维更加活跃。
(2)提升了综合素质。信息多样化、知识多元化的网络,为大学生巩固理解旧知识、了解把握新动态、开拓创造新信息提供了有利条件。他们可以通过网络社会去接触了解更多的现代科技知识,从而丰富大学生的知识体系,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3)拓宽了社交渠道。网上的交互性、虚拟性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大学生通过各种交互性的网络平台接触到各种优秀人物,像学者、智者或一些对某些问题具有独特见解的人,将社交面从校园扩展到了网络世界,也因此学到了更多知识,提升了社交能力。通过参与网络文化沟通交流,大学生与无数其他个人乃至世界进行普遍的跨时空的文化交流,有助于摆脱地域和民族的狭隘性,拓展自己的社交渠道。
1.2 消极影响
(1)影响大学生的个人价值观。面对网络上各种与传统文化相悖的文化,由于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我国现在又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思想价值观念处于激烈的动荡和交锋之中,大学生很容易受到网上内容所隐含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在价值观上产生倾斜。这甚至导致部分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观念淡化,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公德水准下降,思想认识混乱。
(2)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网络社会“数字化”、“虚拟化”的特点,使图像、文字甚至人以数字的终端和符号显现,很难确定网民的身份,因而很难对网民的行为加以有效监管。面对网络世界的秩序漏洞,一些自制力不强的大学生,往往抵制不住一些不良信息的诱惑,再加之网络世界追求的是平等、自由,对这些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会很大程度上造成不良影响,从而使个人的思想观念发生扭曲。
(3)影响大学生正常社会交往。当代大学生使用网络的频率持续上升,影响他们对社会、他人以及相互间关系的判断,导致他们一方面对网络极度迷恋,同时又感到孤独和郁闷,患上信息孤独症。大学生在互联网络创造出的虚拟环境中,体验着一种虚拟的情感,沉醉于虚拟的满足中,利用虚拟的“人机交往”替代实体的“人际交往”,这造成了大学生对于近距离沟通的疏离,忽视了近在咫尺的亲情和友情。
2 高校文化育人功能的探索
2.1 塑造文化思想,夯实德育教育
塑造大学生的文化思想、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培育学生健全人格是高校文化育人功能的重要体现。大学生通过校园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文学、历史、法律和心理等知识,全面认识人类生存发展的历史,认真思考时代车轮发展的方向,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增强自己思想品德和生活方式的选择能力。通过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等,对成员的理想信念、道德人格、精神风貌等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成为鼓舞师生开拓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巩固和扩展师生员工的集体自豪感和归属感。优良的校园文化是催化剂,能充分激励大学生对崇高理想的执著追求,提升对祖国和人民的贵任感与使命感,激发每个学生高昂的学习、工作热情。
2.2 培养科学思维,拓展智育教育
高校传承知识、整理知识和创新知识,是知识的集散地和创造源,更是社会高级人才的培育基地。高校校园是科学文化氛围最为浓郁的地方之一。各学科、各领域的前沿知识在高校交叉融合,因此高校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浓厚的知识性。校园文化活动充斥校园各个角落,处处彰显其激情和感染力,大学生们能够在良好的学术氛围中,感受积极严谨的治学态度,学习扎实宽广的科学知识,掌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养成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最终培养务实的科学态度与逻辑严谨的科学思维。
2.3 将智育与德育紧密相连,提升综合素质
高校文化能够将高校教育资源和成员行为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将高校的智育、德育体系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用文化熏陶气质。校园文化中古今中外多学科和知识的碰撞、交融,可以使学生既获得知识,又增进智慧。学校开展的各类学术讲座、文体活动等,既是学生了解、认识世界的窗口,又是增强对人生、对世界、对社会认识的重要途径,可以获得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高校文化对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对智育、德育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掘了教育资源中蕴含的强烈的教育性、积极的约束性、特有的激励性。身处高校文化中的大学生能在汲取丰富的知识同时,感受文化环境的熏陶。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结合、智育与德育的结合,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发展创新知识、追求真理,不断超越他人与自我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竞争与生存意识,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最终提升综合素质。
3 网络文化影响下的高校育人策略
当代社会,面对网络文化对高校大学生、高校文化的冲击与影响,高校应当积极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将产生积极影响的网络文化融入到高校文化中,同时剔除网络文化中的不良因素,强化高校文化的育人功能,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3.1 加强网德规范教育,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加强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学术道德、生活道德的规范和教育,不仅是网络社会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现实社会对大学生道德的要求和期望。在网络文化中东西方各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并存,特别是充斥着各种带有政治性或以己为上、个人主义价值观等不良信息,制约和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地分析、鉴别网络文化,明辨是非、分清好坏的就显得尤为重要。
3.2 加强网络建设管理,构建健康校园网络环境
网络已经成为今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高校在认清网络发展的重要意义后,因当先行一步,要加大对网络的基础建设力度,在人、财、物上予以支持,维护校园网,服务广大师生。网络工作负责部门要根据国家互联网管理的有关法规,严格制定高校网络行为准则;要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及时关注互联网信息,加强校园网的管理;要引导网络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面作用,加强管理,做好网络文化的宣传、推广工作,减少和抵制其负面影响。
3.3 提升网络文化品质,建设优秀高校校园文化
高校要高度重视校园网络作为开展学术活动、增进学术交流、启迪学生智慧、拓宽学生视野的重要作用,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积极开展科技、文化、学术、艺术等网络活动;要积极开展高科技含量、高品位艺术、高格调文化的网络活动;要认真设计各种活动,建立学生喜欢的各种网站,从学生需求出发,精心设计,形式新颖,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构筑起网上网下互动、课内课外互补的良好局面;要在校园网络倡导积极向上的精神,形成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意识,在加强大学生学识、学术教育的同时,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和理想信念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术活动相结合,将理想信念教育与兴趣爱好相结合,将个人需求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使高校网络文化真正融入校园文化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受到影响,有利于学生成才和发展。
3.4 加强网络文化队伍建设,保障大学网络文化建设
做好大学生育人工作,无论是在现实环境下还是在网络环境下,关键在人。因此,高校必须建立起一支专门的网络文化工作队伍,吸收有特长和学识的师长、学生等,积极参与,认真组织。并设立学生网络自律组织,积极协助学校有关部门,开展网络监控和管理活动。要坚持网上网下工作相结合,坚持老师学生相结合,坚持管理服务相结合,要经常组织培训活动,不断提高网络文化工作者应用网络技术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郭加书.论信息化背景下的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山东社会科学,2010(8).
[2]施永红.浅议网络文化对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冲击与对策.职业,2008(24).
[3]冯云恒.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1).
[4]高欣.对大学网络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江汉大学学报,2010(2).
[5]陈涛,刘培进,郭加书.网络时代青少年道德失范与对策.思想理论教育,2010(24).
近年来,高校网络迅速发展,网络文化逐渐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信息资源的数量和形式也日渐丰富,在思想教育方面的优越性日益呈现出来,逐渐形成一定的网络文化氛围,并对文化的传播形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学校与家长相互间的信息交流方式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不容忽视的是,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变得纷繁复杂,各种思想的交融和碰撞,使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高校学生在多样化挑战中陷入混乱状态。这些都对高校网络文化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重视与研究高校网络文化的构建以及优化,已经成为十分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高校网络文化的现状
(一)网络文化的积极影响
1.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有所改变。传统的教学是教师面对面传授,学生被动地接受。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网络拓宽了大学生学习的手段和渠道。网络的出现,使得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进度、学习的时间和地点,学习方式上也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与此同时,借助网络学生可以加深对社会的了解,拓宽知识面。网络本身所固有的全面性与丰富性使得其在青年学生中广受欢迎。
2.大学生的精神压力缓解有了新的途径。据调查,在回答“你上网的最大收获”这一问题时,绝大部分的同学都选择了“缓解了学习和生活的压力”一项,而且此项的选择率远远高于其他选项。虽然素质教育在我国早已在推行,但一些传统的教育思想仍然存在,这在无形中也给学生们的思想带来很大压力,上网消遣休闲就成了他们缓解压力、松弛神经的主要渠道,这对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也是有利的。
(二)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
1.大学生的道德意识渐渐弱化。网络是虚构的、数字化的、符号化的。在人和机器的交往模式下,在缺少“他人在场”的情况下,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中的丑与恶,往往在这种状况下会暴露出来。一些模糊、错误的思想观念,更易导致大学生的情感异动、责任弱化、道德滑波。
2.大学生固有的价值观念渐渐改变。网络是开放的、国际化的、自由的、民主的,这些特点决定了网络信息传播摆脱了以往的单一形式。然而网络上不同文化的传播却导致了不少“垃圾信息“的滋生。大学阶段正是塑造青年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这些消极、不健康的思想极易动摇和破坏大学生刚刚形成的价值观念体系。
高校网络文化的功能
1.服务功能。校园网络将学校各项活动,包括工作安排、讲座、报告会、文艺活动和社会活动的相关信息提供给广大师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如有的大学为同学们量身定做了“活动信息发布”,专门发布校内各种活动的信息预告,“大学生社团网上招新”开辟了社团招新活动的网络空间,校园地图、天气预报、校内电话查询等极大地方便了学生与教师的教学和生活,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同时,校园网络还与校外媒体、信息建立联系,充分发挥了网络的信息查询和浏览功能,便于师生了解相关新闻和信息,及时掌握新闻事件的动态,增强网络媒体的亲和力。
2.育人功能。对当代青年学生来说,新闻网站的新闻性决定了它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同时表现出其特有的育人功能。利用高校网络发布相关的校园信息,不但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而且在潜移默化中也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学生的网络兴趣有机结合,以现实性与感知性相结合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理性和感性的思政教育,这比单纯的理论灌输更有效。再者,科技发展和文化思潮等方面的最新信息,具有鲜明的理性色彩和探索精神,对大学生接受新知识、更新思维具有积极的作用。
3.交流功能。高校是人才与智慧密集的地方。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对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自然,团结离不开有效的沟通。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展,管理者与普通师生之间有限的沟通资源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在此情况下,网络新闻以其投入小、制约少、时效性高的特点加速了信息的传播,使得各高校的新闻网在实际操作中一定程度上扮演了校方和师生的“中间人”角色,为实现信息渠道的畅通创造了更多条件。校园网络的开通和利用还使学校能尽快了解到社会大众对学校的信息反馈。不少高校开辟了媒体聚焦方面的栏目,将社会对校园的报道收集汇总在一起编辑播出,使师生了解到社会对学校的期望,增强师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信心,进而把全校师生团结到一个共同的目标下。
高校网络文化构建与优化的路径
1.把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纳入学校工作体系,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学校领导干部思想观念要及时更新,工作方式要进行相应的改变,对网络要主动熟悉、掌握和运用,并且要借助网络了解校情民意。在网络时代,加快以网络化和数字化为主要支撑的信息化高校建设,是高校信息化革命的必然选择,也是高校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所以,我们要重视网络,把网络文化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既要深入探讨网络对人类发展进步的积极作用,又要全面剖析网络对人和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既要积极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要大胆借鉴国外网络文化研究成果,努力学习数字时代的技术,掌握网络文化的发展规律。
2.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实现校内网络资源共建、共享、共管、共创,拓展校园网络文化的新内涵。教师和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力量,建设和管理校园网络文化必须以师生为本。学校要采取多种措施和形式,积极发挥师生的主人翁意识,营造网上资源共建、共享、共管、共创的氛围,通过网络交流和平时举办的一系列活动,倡导网络文明与网络自律,进而增强学生上网的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把对校园网络管理的外在要求内化为学生文明上网的自觉行动,既活跃了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又提高了师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3.建设一支复合型、专业化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管理队伍。校园网络管理工作成效突出的高校,大多都有一支技术过硬、思想也过硬的复合型、专业型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队伍,和一支强有力的管理队伍,人员的配置上也都比较齐全。目前,多数高校基本形成了一支以专职管理工作队伍为主导、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为主体、以学生骨干为重点、以学生社团为补充的网络管理队伍。例如,复旦大学在加强技术管理的同时,着重强调了网络监管相关队伍的建设,形成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支强大队伍,在网上舆论方面实现了有效引导。
4.建立高素质的网络工作队伍,为网络管理提供组织保障。学校在网络信息管理方面,应成立一个常设机构,并且在人员安排方面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网络文化工作队伍,为高校的网络文化向深层次、高品位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这支网络文化队伍,人员应当全面、精干、高效,既包括网络技术专家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又包括网络教育专家和心理学专家。学校还应定期对网络工作人员进行网络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网络管理能力,增强信息化意识,帮助他们及时处理网络管理中的棘手问题,使网络管理人员成为思想文化阵地的抢滩者。
作者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高校网络文化学习体会】推荐阅读: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网络课程学习总结06-06
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心得11-02
浅谈高校网络招生宣传05-26
强化高校学籍档案的网络化管理07-16
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预警与应对09-27
高校文化传承创新09-23
管窥高校校园体育文化论文06-21
关于高校校园文化的调研07-24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05-27
关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感想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