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分析

2024-10-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村劳动力转移分析(精选8篇)

农村劳动力转移分析 篇1

摘要: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河南省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对于解决我省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农村劳动力的意义、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促进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策

一、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义

(一)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为了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例如增加农业投入,改革农村税费制度等,这些措施对促进农村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三农”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这是因为“三农”问题的中心环节没有很好的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能得到很好的转移,“三农”问题就一直存在。因此,推进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解决河南省“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有:城乡区域发展差距逐步缩小,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由此可以看出,城乡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如果不就业,农闲时没事干,人闲就会生事,这极不利于社会和谐。农村劳动力实现有效转移,农民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河南省城乡收入差距很大,农民做的工作最辛苦,可是收入却不高,当他们看到一些人拿着高工资,工作却很轻松时,会造成他们心理不平衡。这极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必须提高农民的收入,缩小同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通过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也过上富裕的生活,促进社会的稳定。

二、现阶段河南省劳动力转移的特征

(一)农村劳动力以自发流动为主

根据河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亲戚介绍是主要途径,大部分人出门务工,都是亲戚朋友给介绍的工作。通过这种方式转移的占56.8%,其次是自发外出,农忙结束后,农民在家闲着,就自己出门找工作。这部分占34.8%,而靠中介组织介绍的占4.9%。大部分农民根本不知道不了解中介组织。政府组织的劳动力转移只有3.5%,政府组织的外出打工的农民大部分也是比较富裕的农民,偏远地区的农民政府也组织不到。虽然政府和中介组织组织的劳动力务工数量有所提高,可是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政府和中介组织的劳务输出的能力仍然相当低,农村劳动力转移仍是以自发流动为主。

(二)省外转移数量减少,省内增多

从总体转移趋势来看,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到省外打工的趋势有所转变,近年来,许多农民已放弃了去省外打工,而是选择在省内打工,省内就业形势良好。2010年,省内劳动力转移人数达1234万人,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增长,省外转移的总人数是609万人,与前些年相比,减少了很多。这说明劳动就业岗位增加迅速。近年来,我省非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如制造业,金属业等。农民工待遇得到很大提高,大大缩小了与发达地区的薪酬水平。不少务工的农民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有一些农民选择在家做一些小本生意,比如说开超市,到邻近的集市上卖一些小商品。或者比较富裕的农民在自家田地里盖个小工厂,生产一些产品,他们不仅自己就业,还让同村的农民找到了工作,这吸纳了大批的农村劳动力。

(三)就业结构优化,二三产业比重逐渐提高

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主要从事的是建筑业、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二、三产业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主要产业。外出务工的男子大多选择从事建筑业,城市中的高楼大厦大部分都是农民工的杰作。外出务工的女子大部分大多选择从事制造业,一般都是进一些工厂,从事一线制造工作。转移行业中除了以制造业和建筑业外,还有服务业、批零贸易业、交通运输业等,如有的农民外出工作选择去酒店饭店做服务员,或者有驾照的农民选择去做司机的也比较多,而从事科研管理工作的相对较少。

三、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化程度低,转移存在盲目性

自发转移是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虽然说近年来政府组织的劳务输出数明显增多,但是从劳动力转移的总人数来看,政府起的作用仍然很小。农民工自发转移,没目的没计划,就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使得一部分农民工进城后,由于信息不通畅或者信息错误,危害社会的稳定最终只能再回到农村,无法及时就业。另外,政府对农民工就业也没有做出详细的规划,中介组织不完善。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越来越大,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更加艰巨。政府需要宏观调控,加大对农民工就业组织和指导。

(二)农民工整体素质偏低

现阶段,促进农民收入的方法已不再局限于土地的增加。而是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是影响农民工收入的主要原因。外出务工的人员,一般有技术有文化的工资较高,而没文化的农民干的活很累,工资又不高。特别是贫苦地区的农民,没有一技之长,文化水平又低,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思想观念落后。自古以来,河南省一直以农业为主,工业发展很慢,所以经济发展比较缓慢。这不仅造就了农民生活上的贫穷,也使得农民思想观念落后。一些落后的山区例如象信阳等地的山区至今还坚持“女主内”的落后思想。这使一些女性宁愿在家闲着穷着,也不愿意出门挣钱,这就造成了劳动力的浪费。

文化水平偏低。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总人口达4600万人,大专以上学历达58万人,占1.2%。高中学历共520万人,占11.3%。初中学历2780万人,占60.4%,小学以下学历1242万人,占27%。大部分农民因为贫穷,上不起学,所以文化程度不高,还有的思想有问题,觉得上学没用。所以就不上学,直接出去打工。由数据可知初中小学文化的农村劳动力仍占绝大多数。由于文化水平偏低,所以大多数农村劳动力进城只能从事于建筑业和制造业或者服务行业,很难从事管理层或者科研开发工作等。

(三)受社会政策制度的制约

社会制度,是社会生活中为了满足或适应某种需求,建立起的有系统、有组织,众所周知的行为模式。包括教育制度、医疗卫生制度、政治经济制度等。其中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较大的有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等。

1.土地管理制度不健全

农民即使常年在外打工,也不愿放弃土地经营权,更何况现在国家对每亩地都有经济上的补助。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工作不稳定,土地就成了农民的最后保障,农民会抱着如果在外面混不下去了,就回老家种地的想法,所以造成农村劳动力不能实现彻底的转移。另外有些农村劳动力常年在外务工,没有时间经营土地,就把土地承包给亲戚或者朋友,土地的承包价格,国家的经济补助等矛盾纠纷就由此而生,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和谐。因为土地制度不合理,造成的问题很多,农民呼吁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的实现。

2.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不合理

我国居民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这样的户籍制度使农村劳动力虽然进城务工了,但是却不能获得与城市居民完全平等的社会身份。这就意味着农村劳动力的居住、就业、社保等问题都缺乏完善的保障。另外,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也是一个突出问题,大部分农民工的子女不能获得与城市学生相同的待遇,所以只能选择在农村上学。这就使一部分农村孩子长期和父母分离,既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又产生了留守儿童问题。总之,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工资低,受歧视,不能享受到同等的医疗保险、同工同酬等待遇。

四、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业的转移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虽然有所解决,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实际情况,特提出以下对策:

(一)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组织领导

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要经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不能把农村劳动力当成国家的包袱,针对一些不愿意出门务工在家闲置的农民,要加大宣传力度,可以成立村委会宣传部,多宣传一些出门打工生活走向小康的例子。同时还可以深入村庄村委会,为群众做好思想工作,各个村的村干部,要起到带头作用,鼓励村民外出打工,增强其外出务工的观念。二是要科学制定规划,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同城市就业再就业联系起来。在制定规划时,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际,科学论证,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二)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1.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

农村劳动力不能实现有效转移,农民工收入水平低,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低。比如说有的单位不要农民工,他们不是担心他们工作做的不好,而是担心他们素质低,出现偷盗打架的事件等。因此,要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是迫在眉睫的任务。这其中不仅包括文化素质,还包括科技素质,道德素质,人文素质等。

2.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工作技能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工作技能,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主要从事建筑业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工作收入低而且很累,主要原因是没有一技之长。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使其掌握一到两门的专业技能,摆脱单纯靠力气吃饭的境地。政府要把农民工的培训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政府可以在乡镇办一些免费培训的学校,可以开一些公益性的图书馆,也可鼓励私人开办培训学校。另外,颁发国家统一的技能证书,提高农民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三)健全法规政策

1.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

只有实现土地的合理流转,才能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后顾之忧。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也是最重要的保障,保留农民的土地永久使用权。使农民在城市能够安心务工,准许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土地或者住宅转让租赁给其他人,同时鼓励外出务工的农民把土地转让给别人,这样既利用了土地,又可以收些租金,防止土地荒芜造成浪费,提高土地使用率。

2.改革户籍制度

我国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是分开划分的,这使得农村劳动力虽然进城了,可是得不到城市居民的同等待遇。可以把以职业和居住地作为划分人口类型的依据,这样农民就不会收到不公平的待遇,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进城务工的子女也应受到同市民子女同等的受教育机会;改革住房制度,使买房或者租房不受户籍制度的影响,使农村劳动力能够找到归属感,不会觉得自己是外地人,能够安心在城市务工。

(四)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

一个国家从不发达走向发达,从农村走向城市,从贫困走向富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少。这些剩余劳动力要就业,只能到第二产业或者第三产业寻找就业机会。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民不用在田地里干活,他们只能再寻找就业机会。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的小城镇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但是农村城镇化水平仍然很低,农村有大量的劳动力得不到有效转移,实施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经济发展,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1.加快城市郊区的发展

城市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但是,城市的承载能力毕竟有限,如果农民都涌入城市,会造成城市的混乱。为了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多方向转移,城市郊区的发展是不错的选择。城市郊区既接近城市,可以方便的把城市中的资金人才引进,又靠近农村,方便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城市郊区的发展,最主要的是把郊区发展成城市,完善城市功能,实现现代城市文明。使农民最大程度的实现非农业就业,用工业化,现代化取代原来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

2.形成合理的城镇层次结构

我国城镇化存在的问题,不仅表现在城镇化水平低,还表现在城镇化层次不合理。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城市发展战略,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的城镇体系。以我省为例,应重点发展省会城市,以促进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形成,同时重点培育两个到三个有特色的大中型城市。关于小城市和城镇的发展,要有适度的规模和数量,小城市与小城镇的发展要与大城市协调发展,并合理进行布局调整。

3.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农村劳动力转移分析 篇2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非农收入,劳动力转移

历史经验表明, 一个国家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 就是从传统农业国家演变为现代工业国家的过程, 同时也是农民获得转换身份自由、不断从农业生产领域转移出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不断缩小, 工业所占的比重不断扩大, 这便是经济学中广为认知的配第·克拉克法则。在此过程中, 始终贯穿着农业人口不断向非农业领域、从农村向城镇转移的现象, 也就是农民的非农化过程, 即离开土地的农民能够实现充分的非农就业。改革开放以来, 天津的经济虽然得到了不断地发展, 但农村居民收入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势头也不如城镇强劲。在面对资源、人口、环境等因素不断带来的压力时, 使我们不仅要注重提高农业生产率, 还要将目光投向非农产业。

一、天津人口分布与结构

截至2008年末, 天津市共有户籍人口980.41万, 其中非农业户籍人口597.81万人, 农业户籍人口382.6万人。市内六区共有非农业户籍人口387.25万人, 农业户籍人口1.73万人;滨海新区共有非农业户籍人口90.26万人, 农业户籍人口21.41万人;环城四区共有非农业户籍人口50.25万人, 农业户籍人口94.24万人;两区三县共有非农业户籍人口62.62万人, 农业户籍人口265.22万人。表1为天津市具体的按户口性质分的人口分布情况。 (表1) 可以发现, 天津市的农业人口绝大部分集中于“两区三县”与“环城四区”。2008年“两区三县”农业人口265.22万人, 占全市农业人口的69.32%;同年, 非农人口与农业人口比例为1∶4.24;“环城四区”农业人口94.24万人, 占全市农业人口的24.63%, 非农人口与农业人口比例为1∶1.88。可见, 这两部分地区是天津市缩小城乡人口比例工作的重点。

资料来源:2009年天津统计年鉴

二、天津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

2007年底, 天津市乡村从业人员共185.36万人, 其中从事传统农业的人口为77.05万, 非农从业人员108.31万;到2008年末, 乡村从业人员增至185.91万, 农业从业人口降至76.31万人, 比2007年约下降了1个百分点, 非农从业人口增至109.60万, 比2007年约上升了1.2个百分点。表2反映的是2007~2008年天津市各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组成变化情况。 (表2)

从统计数字看, 2007年与2008年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平均比例分别为58.43%和58.95%, 天津近60%的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2008年天津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比例较高的地区为塘沽区、东丽区和津南区, 其各自的非农就业人口比例分别为82.83%、84.65%和80.26%;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比例一般的地区为西青区和北辰区, 其各自的非农就业人口比例分别为75.70%和77.85%;而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比例较低的地区为汉沽区、武清区、宝坻区和宁河区, 其各自的非农就业人口比例分别为37.76%、49.72%、47.92%和43.30%。

资料来源:历年天津统计年鉴

三、天津农村居民收入变化与构成

改革开放以来, 天津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并且在农民收入构成中, 来源于非农就业收入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1979~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4.8%, 分别比改革开放前30年平均增速高出10.5个百分点。1985年天津市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仅为565元, 到1995年达到了2, 531元, 2005年则增加到了7, 202元, 到2008年这一数字已经增至9, 670元。

表3反映了2006~2008年天津农村居民人居纯收入构成的变化情况。 (表3) 从表3可以发现, 在近几年的天津农民收入组成中, 传统的来自农业、畜牧业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在逐渐减小, 而来自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邮电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社会服务业、文教卫生业和其他行业的收入比例在不断增加。2006年农业、畜牧业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为20.5%, 2007年这一比例下降至19.9%, 到了2008年这一比例继续下降至18.7%。由此可以发现, 农民从非农产业中获得收入的份额越来越大。2008年在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中, 工资性收入占了54%, 转移性、财产性纯收入占了7%, 而家庭经营纯收入则占了39%。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已有近81.3%的收入来源于非农产业, 农民非农收入由1985年的360.76元增加到2008年的7, 761元。

四、天津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

1、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性。

目前, 天津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绝大多数仍然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权, 每年除在外务工外, 在农忙季节还是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 天津农村转移劳动力同样具有明显的兼业性质。这种兼业性转移最终还是使农民滞留在农村, 不但没有缓解对农村土地的承载负担, 还不利于天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现, 从而影响着农村居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

2、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天津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范围主要集中于与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来源地较近的地区, 如天津各区县的工业园区、天津市区以及北京市和临近的河北省等地区。近年来, 天津市大部分区县已形成了以乡镇工业园为骨干的经济发展体系, 吸引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到非农部门就业, 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已经成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渠道。

资料来源:由2009年天津统计年鉴中数据计算得出

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天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局限性。总体来讲, 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主要分布于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以及城市服务部门 (如家政、环卫以及餐饮业等) 。由于专业技能的不足和企业用工制度不完善使得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在就业上存在局限性。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 多数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只能从事纯体力劳动或者是高危险性的工作, 而工作得到的报酬却并不高。

五、结论

本文分析了天津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研究发现, 为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 必须大力推动非农产业的发展, 不断创造出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机会, 不断降低农业就业的比重和数量。同时, 考虑到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技能水平不足这一社会现实, 亟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提升农村青年的知识技能,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另外, 为提高劳动者的健康及福祉, 政府和监管部门必须加强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监督管理, 进一步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规范安全作业制度等。

参考文献

[1]周天勇.托达罗模型的缺陷及其相反的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 2001.3.

[2]张文胜, 朱雯吉, 张伟.基于数量化理论I类的农户非农收入要因分析——对天津市郊区的调查研究[J].经济问题, 2010.10.

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拓宽分析 篇3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

1、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不成熟

随着我国经济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国民素质有了整体上的提高,但是其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当前一些农村劳动力还存在着抱残守缺的思想,他们的观念传统,认为不必转移劳动的地点,依靠传统的耕种就可以达到“吃饱饭,不挨饿”的基本生活要求,这种消极的思想在中老年农村劳动力中还是普遍存在的。而另一些青壮年劳动力则存在着相反的思想,他们虽然具有比较开放的观念,不安于现状,但是他们却存在着好高骛远,对外出工作的待遇要求过高,从而造成了他们不愿意干脏活累活,但是又找不到其他拥有较好工作环境工作的现象。

2)劳动力素质低下

农村劳动力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素质低下,他们既没有接受过高等文化的教育,也没有参加过专业的技能培训,从而导致了他们在就业市场中处于劣势地位。在面对一些对文化程度有较高要求的工作时,他们很大部分只拥有着高中文凭,很难能够满足要求。在一些建筑工地和工厂中,技术是最被招聘方所重视的,但是很多普通的农村劳动者并不拥有这些能力,他们只会基本的一些工作技能。因此,农村劳动力普遍的工作是一些体力工作,这很不利于他们的长期发展。

2、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拓宽的措施

1)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改变思想观念

农村劳动力转移一方面可以帮助加快城镇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其自身获得良好的收益,因此通过宣传来改变农村劳动力的思想是十分有必要的。宣传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达到目的,一种是通过媒体来宣传,以宣传片的形式在电视上进行消息的传递,从而使更多的人了解劳动力转移的益处。另外一种是树立典型来宣传,大多数的农村居民比较相信现实的实例,一个成功的典型往往比宣传片更能取得人们的信任,同时也可以更加容易地转变他们的思想。相关的部门可以利用农村劳动力返乡的有利时机,将取得一定成就的典型聚集在一起,深入农民中间,现身说法,充分发挥领头羊的作用。

2)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

目前农村劳动力无法在城镇中找到一份好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综合素质的低下,所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工作技能刻不容緩。首先,相关的教育部门可以加大对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保障农村基本教育的质量,使农村居民的接受能力得到提高。其次,要举办技能培训训练,聘请职业技能专家前来授课,保证接受过完整培训的农村劳动力都可以达到城镇职业的技能要求水平。最后,还要从思想、生活习惯、法律和政策多方面进行引导,增强他们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

3)做好相关工作和服务

农村劳动力在城镇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他们的户口不在生活的地方,不仅会使许多政府的福利无法享受,还会导致在遇到困难时没有亲朋好友可以求助,因此政府要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服务,使他们可以安心的在城镇中工作和生活。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解决其在工作、生活、养老和子女教育中遇到的问题,保障其可以正常享受失业、养老和保险等方面的福利。其次,要建立专门的服务平台,为农民工提供便利,开辟绿色通道,从而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最后,政府和企业还要对农民工进行适当的补贴,解决其在进城伊始遇到的财政紧张问题,使他们的基本生活得以保证。

4)制定优惠政策

农民劳动力在面对陌生的城镇环境时,会感到惶恐和无所适从,一些心理承受力不强的人甚至会放弃城镇生活选择重新返回农村,而其他继续留在城镇中的人们也很难享受到与城镇居民相同的福利。因此,政府和相关的管理部门要制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优惠政策,激发农民工前往城镇工作的热情。比如,农民工可以在刚来到城镇的几年享受免税政策,即个人收入全部为个人所有,从而刺激其财富的积累。再比如,农民工子女虽然不具有城镇户口,但是他们可以享受教育优惠,从而正常接受教育。还比如户籍优惠政策,农村劳动力的户口可以由本人管理或迁入企业集体户口,任何机构不得私自注销。

3、结语

我国从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势必会出现大规模的转移并最终被城镇所吸收。在这一转移途中不仅农民工会出现很多问题,原本的城镇职业结构也面临着冲击,因此相关的部门应该认真规划,合理布局,将这些农村转移劳动力更好地应用于现代化建设当中。

参考文献

[1]王洪波.如何更好地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J].农民致富之友,2014(3).

[2]王福臣,段玉静,王彪.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的主要途径与对策[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20).

农村劳动力转移分析 篇4

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但也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最迫切且最具有挑战性的是“三农”问题。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农村问题的核心是如何通过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进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消除城乡二元对立的问题,其重点是户籍制度的改革。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的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转变的必然之路。因此,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关键需要大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原因分析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原因:

1、累积性剩余。建国后,由于我们实行了错误的人口政策,导致人口出生处于很高的自然增长率。人口的增长速度和总量远远大于同期经济发展和就业的需求,其中尤以农村为甚。人多地少是我国最大的国情,也是造成我国农业劳动力过剩的最主要的原因。

2、是代性剩余。在我国农村,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有了大幅提高,由此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导致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应减少,其结果,大批农业劳动力就会从农业中释放出来,成为剩余劳动力。

3、是波动性剩余。我国现在约有一亿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但他们中绝大多数是流动性的,并未真正城市化。一遇大的经济波动或其他风吹草动,就会被迫回乡。这种波动性剩余不是每年都发生的,但其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对社会秩序的冲击,对稳定的影响,给各级政府带来的压力,却比还未进城打工、隐性失业于农业的剩余劳动力大得多。

4、消费性剩余。恩格尔定律认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用于食品消费的支出比例将会不断下降。其中包括消费者从重视食品和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向重视工业品和劳务的消费转化,这种转化带来了消费结构的变化。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使得主要以提供食品为主第一产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而以提供工业品和劳务为主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有了巨大的空间,这就引发了大量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冲动和农业劳动力的过剩。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总结起来,有以下方面的制约:

1、农村劳动力素质制约。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城市,农民在社会经济各个方面都没有享受到与

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教育经费与适龄人口的匹配不相适应,一方面是教育经费缺乏,教学条件落后;另一方面,农村适龄人口的入学率低,农村的教育状况与城镇还有很大的差距。此外,进城打工的农民子女的教育,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农业内部扩大就业的空间不大。当农业朝着现代化发展时,劳动力的投入对增产的作用会大为减弱,农艺、机械和化工产品对劳动力的替代作用越发突出。当这种替代作用累积到一定量时,对劳动力的排斥现象就不可避免会出现,使整个生产过程发生节省劳动的情形,劳动内部的就业机会非但不能增加,反而有减少的现象。

3、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受阻,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有限。近些年,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滞缓,随着增长方式的转变,劳动密集型逐渐向资金密集型转变,劳动就业成本大幅度增加,加上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管理水平、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经济效益不佳,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影响。

4、没有建立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土地流转制度,土地权益不明晰。土地所有者主体及土地预期收益和风险的不确定,使得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不明确,使土地使用权在流转过程中纠纷不断,大大地降低了土地使用权流转的速度及数量。而农民土地不退出,农村土地的细碎分割的问题就不能解决,也就意味着农民的转移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5、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转移后的农村劳动力得不到生活保障。自从1978年我国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以来,中国农民开始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但是这些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却并没有享受到城市的种种保障制度,又加上自身渐渐远离土地,正日益处在一种尴尬境地:他们虽然生活在城市,干着和城市工人相同的工作,却不被城市所承认,同时由于没有工人身份,他们没有组织,没有参加工会的权利,被排除在社会保障安全网之外,没有起码的劳动福利保障。

6、劳动力市场发育滞缓,中介组织发育程度低。目前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大都是自发的,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缺乏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

三、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1、深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从加快发展农村非农产业,继续促进乡镇企业稳定发展。乡镇企业要加快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不断增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二是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为重点第三产业。

(2)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步伐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由之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的关键是发展经济。首先要鼓

励富裕起来的农民进城兴办各种企业,其次要大力发展小城镇的房地产业。为了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除了要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给进城农民一定的优惠政策外,更重要的是搞好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不仅可以改善小城镇生活环境,增加吸引力,而且通过道路交通、供电网络、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直接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也有利于启动农村市场。

(3)农业内部就业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长远选择。首先,农业基础设施的加强可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其次,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契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再次,以农业产业化为纽带,开辟农业内部就业的新领域,同时大力发展开发性农业。

(4)扩大对外劳务输出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要解决我国的劳动力过剩问题,使人口负担变为人力资源的优势,抢占国际劳务市场,必须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提高对劳务输出重要性的认识;拓宽劳务输出的渠道,放宽劳务输出的领域,增大就业的空间;其次,加强对劳务输出人员的培训,提高劳务人员的素质,并建立完善的国际劳务市场信息。

2、逐步提高农民素质。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转移数量特别是转移层次提高的重要因素。从近期看,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有以下措施:

(1)素质教育保障。要尽快推广国家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保证适龄少年儿童入学,为以后的就业打好基础,(2)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在农业技术方面多为农民搞点技术培训,多进行点试验示范,来不断地提高他们的科学种田的技术水平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必要性。

3、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保证。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制定公平合理的农民就业政策,保证进城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基本权利和公共服务。此外,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必须加快步伐,加大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和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使得离开土地的农民也同城市居民一样,是社会保障体系的直接受益者。

4、实行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农村土地政策。土地是农村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能否充分发挥土地这种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是衡量土地产权制度是否合理、是否科学、是否有效的基本标准。要积极发展土地股份合作,切实规范土地流转程序,进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5、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增加组织、宣传、服务的力度。政府应当做到:

(1)广泛搜集市场用工信息,为外出农民工搭桥、铺路;

(2)宣传、组织与领导农民进行劳务输出;

(3)对外出打工农民提供权益保护和跟踪服务;

(4)知识培训;

(5)培育市场中介组织,疏通劳动力有序流动的渠道;

(6)依法整顿劳动力市场,规范中介组织行为。

农村劳动力转移分析 篇5

【摘 要】本文从我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经济增长实绩出发,就农村剩余劳动力再配置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目前, 迁移流动的农村劳动力已成为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外出务工的流动示范效应及回流也已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带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动力。因此,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国民经济;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4-0026-01

概述

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超过农村产业需求的那部分劳动力,其实质是许多农民正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的状态。将他们从农村中转移出去,并不会减少现有的产量,而且能够提高。这部分劳动力转移的方向主要以二、三产业为主。结构主义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结构转变的一个方面,产业结构的变化会显著地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因此,劳动和资本从生产效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效率较高的部门转移,能够加速经济增长。这种部门间资源的再配置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因此,劳动力由效率较低的农业转移到效率较高的二、三产业,将促进经济的增长。然而,我国农业劳动力的再配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究竟有多大?本文从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增长实绩出发,就农村剩余劳动力再配置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模型的构建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篇6

【关键词】濮阳 农村富余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对策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破除,农村劳动力向现代工业、服务业转移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在132802万人口中有72135万农民。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

数据显示,至2010年底,濮阳市农村人口259.5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71.1%,其中农村劳动力188.01万人,富余劳动力64.9695万人左右。目前,外出务工人员50.31万人,全年劳务总收入150.93亿元。据统计,2010年濮阳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076.5元,当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收入人均2678元,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52.75%以上。濮阳市在河南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等方面表现明显。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农民增收,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社会经济,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的重要途径。实现这种转移,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如果转移速度过快,不仅不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而且还会给城市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带来不可想象的问题和压力。所以,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必须辩证看待。

农村劳动力转移集体化组织化程度低。濮阳市劳动力市场目前发育程度较低,一方面,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机构对这个市场进行专门的组织和管理,特别是乡村就业管理服务机构不健全,服务措施不完善,职能不明确,工作任务落实不到位。而已成立的农村劳动力服务组织,也存在办公场地、人员和经费不能落实到位的问题。另一方面输入地与输出地工作相互衔接配合不够,比如说农村就业服务网络没有建立起来,农民外出务工的信息匮乏,盲目性较大。

农村劳动力职业素质偏低,思想观念陈旧。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职业技能整体素质偏低。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9年,农民工总体受教育平均水平18.4%,很难适应市场用工需求。市场对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用工年轻化、知识化和技能化趋势明显。虽然农民工工资报酬相对较低,但是企业对低素质劳动力的培训成本远远高于直接从人才市场中招收较高素质的大中专毕业生和专业技术人才的成本,农村劳动力就业缺技能的矛盾愈发突出。

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落实不到位,措施力度不够。尽管目前国内十分重视改善民工务工环境,保障民工合法权益,但政府及相关部门仍存在不能及时、有效解决问题的现象,特别是城市用人单位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视农民工权益的现象。主要表现在:

一、对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落实不够重视;

二、对企业吸纳本地农村劳动力就业缺乏政策优惠,影响了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积极性;

三、现有社会保障政策覆盖面不够,转移农村劳动力在实现职业和身份转换的同时,缺乏组织依托、保护和制度承认,在社会保障、户口、婚姻、就业、子女教育等方面基本被排斥在城市以外;

四、对用人单位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

工作环境差,权益保障和在外生活状况堪忧。工作环境差、防护措施不健全、私自延长工作时间,这直接影响着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工作安全和身心健康。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课题组发布的《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显示:25%的农民工每天工作8个小时,每天工作12~16小时的占48%,没有休息日的占49%。据统计,我国86%的乡镇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75%没有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93%存在粉尘超标,职工中有35%接触有害物质,职业病发病率高达16.8%。由于维权途径和手段不畅通,真正利用法律法规和政策去处理问题的并不多。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对策研究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程度,是衡量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重要指标。一般说来,农业劳动力占总就业人数的10%左右标志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基本迈向了农业现代化。美国目前为3%,而我国则高达66.4%。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客观现象,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个战略性的系统工作。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是实现转移的思想基础。首先,国家应该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认识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性,将其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目标,制定中长期转移规划,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这项工作,要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转移领导小组”或“城乡统筹就业协调小组”,吸收发改委、劳保、民政、公安、农业等职能部门参加,团委、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参与,全面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包括规划、安置、培训、维权、劳动保护等。政府职能部门要转变观念,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对农村转移出来的“农民工”重新定位。

其次,新闻媒体要加大对农民工的正面宣传。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要充分发挥其宣传工具的优势和监督的魄力,大力宣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意义,使全社会认识到加快转移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对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业产业化、农业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第三,农村工自身要克服自卑思想。要放弃农本位思想,改变小富即安,小进即满,安于现状,穷家难舍的传统守旧思想,主动参加各种培训、教育,积极投身到转移大军中去,融入到城市、小城镇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施展才华,实施异地二次创业,最大限度地融入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规范劳动力市场是实现转移的重要条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劳动力就业市场,消除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就业上的被歧视和不平等待遇,建设高效顺畅的就业市场信息网络,提供有效的就业信息服务。一是加快乡县省级劳动力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劳动力市场的作用,带动整个劳务输出和就业服务。实现培训、就业指导、跟踪管理服务一体化,真正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市场建设成集技能鉴定、职业介绍、社会保障服务和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就业培训等协调运作的就业服务体系。二是完善信息网络。加快劳动力市场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建设,构建覆盖区域、全国连接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实现省县乡级劳动力市场区域联网,建立起农村劳动力资源库。三是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队伍,推动劳务输出工作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提高组织化水平。四是进一步与外地建立密切的劳务关系。政府与政府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要签订劳动力转移供需合同。如豫北南乐县充分利用政策创建濮阳市第二技校,并与浙江省奉化市技工学校、湖南省湘南市技工学院、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联合办学,向当地的劳动力市场输送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五是加强跟踪服务。尤其是劳动力输出地政府要加强跟踪服务,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法律援助,解决劳资纠纷,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拓宽境外劳动力市场是实现转移的有效补充。近年来,我国境外劳动力转移一直徘徊在30万人左右,仅占同期国际劳务市场吸纳劳动力的1%,且输出较少,从事职业也较少,多集中在土木建筑工程。相比之下,罗马尼亚人口只有2100万,但2009年国外务工达500多万人次,国内汇款达20多亿美元;墨西哥有10%的人在国外工作,每年劳务输出收入达160亿美元,同时增加国内900万个就业岗位。目前,我国劳务输出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还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我国劳动力资源占世界总量的1/5,而劳务输出仅占世界总量的3%。资料显示,目前中东地区有上千亿美元的巨大劳动市场,俄罗斯远东地区国外劳动力需求达几百万。因此说,向国际市场输出劳动力的潜力是相当大的。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放宽政策,开辟多种渠道,积极开拓国际劳务市场。如濮阳市张屯村,是有名的出国村:全村640口人70人出过国,收入相当可观。

结 语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篇7

1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现状

1.1 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限制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的放松和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被解放出来, 外出务工人员开始增多。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经历了两个高潮期:一是1984—1988年, 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平均达到1 100万人/年, 年均增长23%;二是1992—1996年, 平均转移农村劳动力800万人/年, 年均增长8%[2]。1997年以来, 农村转移劳动力数量的增长速度呈逐年下降趋势, 1997—2003年年均转移约500万人, 年均增长约4%, 2003年仅增加490万人, 增长3%。200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 978万人, 其中外出农民工14 533万人, 比上年增加492万人, 增长3.5%[3]。201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为24 223万人, 其中外出农民工总量15 335万人, 同比增长5.5%[4]。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监测调查, 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2.69亿人, 比上年增加633万人, 增长2.4%;其中外出农民工1.66亿人, 同比增加274万人, 增长1.7%。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数量依然庞大, 供给大于需求的总体矛盾还比较突出, 转移的任务还很艰巨。

1.2 中西部地区的农村是劳动力主要输出地

我国人口多土地少, 并且农村人口的增长速度较快, 在人口不断增加而耕地日益减少的情况下, 加之农业机械化的推广, 劳动生产率提高, 大量剩余劳动力被解放出来, 而当地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 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和足够吸引人的工资待遇, 外出务工就成了必然选择。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区位优势和国家的优惠政策, 经济发展迅速, 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 尤其是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对劳动力需求量大。城市化的发展加剧了东南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收入分化, 也增加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为了获取较高的收入, 同时也使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 中西部地区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大城市和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山东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1.3 转移劳动力以中青年为主

农业收入水平低是驱使农民外出务工的直接原因, 工资水平的差异, 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形成了巨大吸引力。为了增加收入, 开阔眼界, 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开始外出务工。一方面青壮年劳动力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比老一辈人更高, 他们在掌握劳动技能, 迅速适应新的行业和就业岗位方面具有优势;另一方面由于年龄的优势, 体力充足, 行动快捷, 也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近年来, 随着就业市场需求的变化, 传统的适合男性建筑、保安、搬运等需求相对下降, 适合女性的家政服务、餐饮以及服装、轻工电子装配等需求急剧增加, 女性外出务工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

1.4 多从事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 上学无用等思想还存在, 加之农村教育资源的匮乏和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大多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 高中以下文化程度占了多数, 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更是屈指可数。由于劳动者素质整体偏低和缺乏专业技能, 很难适应当前高速发展的社会就业需求, 因此在就业市场上就没有竞争优势。面对就业的压力, 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 主要集中在建筑、加工制造、纺织、制鞋、餐饮等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行业, 而对技术含量要求较高的科研, 管理等技术密集型岗位只能望而却步。

1.5 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由于我国现阶段还没有形成政府主导的就业体系, 进城务工人员缺乏相应的指导, 劳动力流动过程中自发性、无序性、盲目性等现象比较突出。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外出主要以自发和依靠朋友帮带为主, 没有一个统一和规范的组织进行引导和管理, 这种盲目无序的状态一方面造成就业困难和就业成本上涨, 另一方面也加重了城市负担。同时也造成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经常得不到保障, 同工不同酬,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 不给外出务工人员办理各种保险, 肆意延长劳动时间和提高劳动强度等现象时有发生。

1.6 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彻底

我国当前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是以外出务工、增加额外收入、维持家庭开销、改善家庭生活为主要目的, 这就决定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不彻底性。转移的劳动力往往是一个家庭中的主要劳动力, 不仅担负着维持家庭开支的重任, 还要兼顾家庭生活, 赡养老人等日常工作, 城市高昂的房价和居高不下的生活成本, 这就决定了农村转移劳动力不可能一门心思在城里务工, 打工所得的钱财也大多转移到农村家中, 真正通过劳动力转移成为城市市民的屈指可数, 这就决定了我国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不彻底性。当这些转移的劳动力上了年纪或身体机能下降以后, 依然会回到农村, 这种“候鸟迁徙”式的外出务工使农民的身份依然无法改变。

2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虽然增加了农民收入,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繁荣, 但农村劳动力要想完全融入城市, 成为真正的城市市民, 还面临着诸多因素的制约。

2.1 我国目前就业政策和户籍制度的限制

作为计划经济产物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依然是目前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大障碍, 这种制度人为地把居民分为了城市人和农村人, 他们各自被限制在和户籍有关的各种活动区域内。然而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 这种制度的弊端也开始呈现, 尤其对农村到城市务工人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外出务工人员由于户籍的限制, 在子女入学、居住、就业、社保等方面, 都享受不到和城市市民完全一样的待遇和社会身份。虽然近些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积极政策, 但是有些政策落实还不到位, 诸如在农民工子女教育上, 不能将农民工子女纳入当地义务教育系统, 存在入学难、收费高等问题。

2.2 就业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 我国当前的保障制度存在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社会保障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对接和转移不通畅, 城乡之间保障差别还比较大, 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缺乏安全保障。国家对城市居民实行就业登记制度, 建立了完善的就业培训体系和市场服务体系, 在劳动合同、福利待遇、权益保障、医疗养老、就业保险等方面建立了完备的制度, 城镇职工就业和劳动社会保障体系已经比较健全。但是, 农村劳动力就业一直游离于国家就业体制之外, 不能分享国家就业资源和政策, 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农民进城务工的积极性, 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据统计资料显示, 到2013年底, 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4 895万人、医疗保险5 018万人、工伤保险7 266万人、失业保险3 740万人。在2.69亿这个庞大基数上,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4 895万人令人心惊[5]。

2.3 缺乏长期的有效管理和引导

由于各种政策和法规的不完善, 劳动力市场还缺乏有效地监督和管理, 存在很多不良现象。用人单位为了节约成本, 很少与农村劳动力签订劳动合同, 即使签订了劳动合同也很不规范, 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有时得不到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由于掌握的信息有限和法律意识的淡漠, 不懂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常常处于盲目状态。政府部门也缺乏相关方面配套机制, 还不能完全地掌握农村劳动力资源及转移就业的基本情况, 导致农民工就业信息不畅, 有组织的外出比例比较低。

2.4 务工人员文化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当前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 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往往处于买方市场。在技能素质低和供应总量大的双重制约下, 农村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建筑、矿山、餐饮等传统行业就业, 从事着简单繁重的体力劳动, 这样既不能适应非农产业技术进步、结构升级和国际化进程步伐的要求, 又导致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2.5 劳动力转移引发的社会问题

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城, 其不同于城市市民又不同于传统农民的特殊身份, 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 使农村劳动力的结构不尽合理, 影响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也对国家的粮食安全提出了一定的挑战。有些外出务工人员因条件限制, 不能把子女带在身边, 未成年子女与老年人长期生活在一起, 隔代教育很难保证正常的家庭教育质量。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打工, 年老多病的老年人生活无人照顾。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 成为城市流动人口的主要构成部分, 其不稳定的生活和工作, 也加大了城市社会管理的难度。

3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和建议

1)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建立平等的城乡就业制度。首先, 加快户籍改革, 逐步剥离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就业、居住、教育、社会保障等权利, 让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起来, 不再受户籍制度的限制, 使社会福利和公共设施做到真正的全民共享。其次, 开展农村劳动力平等就业试点, 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农民工再就业准入制度、劳动福利、工资报酬、工作时间、社会保障、子女就学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 积极探索建立城乡平等就业制度的途径和渠道, 为最终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创造条件。

2)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保障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合法权益。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基础上, 将农民工的权益也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内。通过立法和政策的完善, 使进城务工人员和城市居民一样, 享有基本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 解除他们进城务工的后顾之忧, 同时在住房保障、教育公平等方面, 把进城务工的困难农村劳动力纳入城市住房保障体系和困难群体保障当中, 解决他们的住房困难和子女教育入学问题。同时认真执行用工制度, 严厉打击拖欠农村劳动力工资、不签订劳动合同等损害农村转移劳动力合法权益的行为。

3) 加大各项政策落实力度, 营造良好的氛围。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确保国家扶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继续贯彻“合理引导, 公平对待, 完善管理, 搞好服务”的方针, 取消外出务工人员的各种不合理收费和歧视性规定;建立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的长效机制, 从根本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加大宣传力度, 创造良好的舆论导向。广泛宣传国家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的方针政策, 使农民工能够了解国家相关的就业政策, 自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农民工、理解农民工、帮助农民工的良好氛围。

4)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改善就业环境。提高农村劳动力自身的素质, 是适应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要求。农村劳动力因为所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 因此提升农村劳动力教育水平和职业技能水平是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的需要。政府对农村劳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无论是资金层面还是政策层面都应给予大力支持。要继续增加财政投入, 扩大“阳光工程”的覆盖面, 加大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岗前就业培训, 针对用工量大、技能要求高的工种, 要适当延长培训时间, 提高培训质量。同时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培训补贴机制, 确保农民得到实惠。再者, 改善就业环境, 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多从事的是一些高危、闷热、职业病多发的行业, 因此制定相应的劳动保障法, 从法律层面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基本的生活环境和安全保障。

5) 建立健全外出务工机制, 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为了从体制上根本解决农村劳动力无序流动的状况, 政府部门需要设置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专门机构, 对进城务工农民实行属地化管理。同时利用网络等现代工具, 加强政府部门和用人单位之间的相互沟通, 及时掌握市场就业信息, 加强引导, 彻底改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多头管理、分散负责的局面, 尽快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纳入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轨道, 以此促进当地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

6)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 实现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改革开放以来, 乡镇企业的遍地开花曾经一度成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但近年来, 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乡镇企业的发展由劳动密集型逐渐向知识密集型转变, 劳动就业技术成本增加, 加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管理水平欠佳、经济效益不景气、融资困难等问题, 乡镇企业出现了大量倒闭破产现象, 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影响, 因此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给予乡镇企业更多的资金、技术以及人才方面的帮助, 实现乡镇企业的发展繁荣, 从而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地就业。再者推进小城镇基础设置建设, 加快城市化进程, 在临近城镇的郊区, 可以依托区位优势, 发展现代农业, 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实现劳动力就近转移。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 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 需要社会和政府部门紧密配合, 政府需要掌握劳动力资源, 发挥政府职能, 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就业信息, 完善立法, 切实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利, 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协调推进。实施好这项工程对于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实现农民增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摘要: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 是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趋势, 也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阐述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现状, 提出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问题, 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并为今后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合理化转移提出建议。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城市化,非农产业

参考文献

[1]方运战.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人口学刊, 2004 (6) :42.

[2]王浩军.农民非农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1 (3) :28l-284.

农村劳动力转移分析 篇8

关 键 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2)05-0040-02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农村劳动力能否合理有序地转移,不仅关系到社会经济的良好运行,也关系到“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河北省农业人口众多,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剩余劳动力规模较大。因此,研究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特点

1. 转移以较高素质劳动力为主。据统计,河北省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从文化程度上来看,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约占22%,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约占78%。由此可见,外出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明显高于整体劳动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有优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劳动力的素质高低与其转移方式、转移的成败、转移的社会影响等关系极大。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的高低,专业技术的强弱,决定了他们在转移就业中对产业、区域空间的选择。农村中高素质的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也说明了市场对素质较高或有一定专长的人才的迫切需要。

2. 转移以青壮年男性为主。 与农村劳动力总体进行比较,河北省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年龄构成具有明显的青壮年特征,主要集中在18~35岁。该部分人群占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的65.41%,其中男性劳动力所占的比例超过70%。青壮年男性因其具有较高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对新事物、新环境的较强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 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力军。

3. 转移区域以京津及东南沿海地区为代表的跨省输出为主。近年来,伴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趋势日渐增强, 区域转移劳动力人数不断增加。 从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输入地情况看, 河北省各市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以异地就业为主,其中,在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以跨省劳务输出为主。河北省跨省劳务输出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区,由于环绕京津地区这一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得向京津等周边省市地区转移就业最为突出。另外,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而且有很多劳动密集型的企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这一地区也是河北省农村劳动力流向的又一主要区域。

二、影响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关系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也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因此,分析影响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比较各因素的不同影响力就具有重大意义。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有很多,我们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几个指标, 以保证分析结论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另外,所选评价指标应能揭示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程度,同时能够进行指标量化。因此,本着典型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本文选择人均耕地面积、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化率、第二产业贡献率、第三产业贡献率等8个指标作为自变量,考察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程度。

(二)模型分析

1. 模型的构建

在模型分析上,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在回归分析中,自变量为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8个主要指标,因变量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率,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河北经济年鉴》(2001-2010)中2000~2009年各指标数据。下面采用将因变量和自变量各自取对数的线性变换方式,进行回归拟合分析。

令y'=Lny,x1'=Lnx1,x2'=Lnx2,……,xP'=LnxP

回归方程为:

y'=β0+β1x1'+β2x2'+……+βpxP'+ε

其中,y为因变量,x1,x2,…xP为自变量;β0,β1,β2,……βP为P+1个未知参数,β0称为回归常数,β1,β2,……βp称为回归系数,ε为随机误差。

在回归分析中,本文采用最小二乘估计法对未知参数进行估计,即寻找β0,β1,β2,……βp各未知参数的估计值,使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离差平方和达到最小。

2. 变量功能描述

本文选择人均耕地面积(x1)、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x2)、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3)、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x4)、人口自然增长率(x5)、城镇化率(x6)、第二产业贡献率(x7)、第三产业贡献率(x8)等8个指标作为自变量,来分别描述土地对劳动力的吸纳程度、劳动力文化素质对转移率的影响、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劳动力支付转移成本的能力、人口增长对劳动力的排斥程度、城镇化水平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及第二、三产业发展水平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并综合比较各变量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程度。

3. 模型分析

我们采用SPSS13.0进行最小二乘回归估计,运用向后筛选方法,得出以下回归结果。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影响因素模型

依据回归模型,回归方程表述为:

Lny=-4.521-1.451Lnxl+1.520Lnx2-0.033Lnx3+0.314Lnx4+0.160Lnx5+0.080Lnx6+0.564Lnx7+0.305Lnx8

(2)回归系数的检验

由表1可知,样本决定系数为修正后的R2=0.966,由此可以说明回归方程高度显著。

(3)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根据表2可以看出,F=38.426,P值=0。这既说明模型很好地拟合了样本数据,又充分说明自变量整体上对因变量高度显著。

nlc202309040449

(4)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根据分析结果可知,各自变量回归系数的P值均小于0.05,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各变量对因变量具有高度显著相关关系。

由此可知,该回归模型成功通过各项统计检验,且自变量能够很好地解释因变量,利用该模型探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具有科学合理性。

三、回归结果分析与结论

通过模型分析,得出各自变量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具有以下相关关系:

1. 人均耕地面积的回归系数小于零,表明人均耕地面积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呈负相关关系,并且人均耕地面积每减少一个单位,劳动力转移率将增加1.451个单位。因此,人均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人多地少矛盾的日益突出,加快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被迫转移。近年来,随着河北省土地流转规模的增加和人均耕地面积的骤减,大量农村劳动力加速向城市转移,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日益显现。因此,如何顺利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是土地流转背景下河北省下一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2. 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回归系数为1.520,说明大力开展农村教育,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水平可以促进其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大量新增农村劳动力将在城乡之间、不同行业之间寻找新的就业岗位,非农产业将是农村新增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这就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目前,河北省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技能差,大多数农民只掌握了粗放型、浅层次的劳动技能,对技术要求高的二、三产业经营难以适应,这不仅制约了其转移数量,而且制约着其转移层次,一方面直接增加了农村劳动力的供给,另一方面加剧了低层次就业领域的竞争,使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面临重重障碍。因此,为了使农村劳动力得到有效转移,首先,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重视九年义务教育,增加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改革农村教育体制,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推广适用技术教育,实施素质就业;其次,各级政府要投入专项资金,积极开展引导性培训,集中力量搞好职业技能培训,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

3.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回归系数为-0.033,说明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呈负相关关系。农业生产条件得以改善,农民收益得以增加,故而减少了其向城市的转移。

4. 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呈正相关关系,P值为0.042,小于0.05的显著性水平,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这是因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需要支付一定的经济成本,经济成本主要是农民进入城市后“获取就业机会”、“提高生活质量”、“把握投资机遇”等城市化所带来的共同利益而付出的成本, 主要包括用于进城的路费和路途其他开支,寻找工作过程中的开支、支付务工培训等的转移成本和房租、饮食、日用品、医疗等生活成本。以上各项开支均要有一定的收入基础作为保障,因此,农民收入水平的增加,不仅能够增强农村劳动力支付经济成本的能力,加速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提高其转移的稳定性,而且它也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结果和意义所在。

5. 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回归系数为0.160,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呈正相关关系。 这反映出随着河北省人口的不断增长,剩余劳动力的被排斥程度不断增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压力也不断增大。

6. 农村城镇化率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率正相关,提高城镇化水平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河北省城镇化水平较全国偏低。河北省人口城镇化水平低,第二、三产业对农村劳动力吸纳能力弱,制约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速度与规模。因此,要努力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实施农村城镇化战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7. 第二产业贡献率的回归系数为0.564,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正相关, 表明加快第二产业发展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第二产业发展,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现代加工制造业,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同时,要努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升制造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 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通过鼓励企业增资扩产、技改挖潜等手段,改造提升纺织服装、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和条件,大力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现代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大力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精细化工、家电制造等产业,提升其规模和水平,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第二产业的优化升级。

8. 第三产业贡献率的回归系数为0.305,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正相关, 表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弹性较大,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有利于解决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首先,应优化投资体制改革,广开第三产业资金来源和筹资渠道,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增加第三产业资金投入力度;其次,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业、仓储和交通运输业、通信和信息服务业等;再次,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增加第三产业的城市载体,促进第三产业农村劳动力的总量扩张。

综上所述,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农民人均家庭纯收入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农村城镇化率、第二、三产业贡献率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率正相关,人均耕地面积、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负相关。因此,政府应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等来推动河北省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

(责任编辑:李丹;校对:龙会芳)

上一篇:适合立冬节气吃的水果推荐下一篇:三年级数学认识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