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管理孩子(共13篇)
父母应该是子女最亲近的人。可事实上,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学生不信任父母,有话不愿说给父母听,甚至不愿意回家……这一方面说明中学生由于身心的不断发育成熟,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开始增强,试图摆脱家长的约束和管教;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不科学的家庭教育和传统的家长作风造成的。
我们家长究竟应该怎样管理教育孩子呢?
首先,要端正态度。家长不能简单地认为孩子在德、智、体方面的发展只是学校的事情,把孩子送进学校上学,其余的事就归老师管了,作为每一个有责任心的家长,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孩子的发展和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要学会交谈,理解尊重子女。许多父母似乎与孩子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经常听有些家长反映,与孩子无法沟通,交流过程中或产生逆反心理,或保持沉默。其实在家庭这个群体中,父母作为一个教育者,面对的不是机器,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关键在于是否能有效的沟通。孩子最渴望的是父母能真正走进自己心里,了解自己的思想动态、兴趣爱好、喜怒哀乐,从而理解、支持自己的选择和追求。可惜很多做父母的并没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只关心孩子的生活、成绩,却不去了解子女丰富的内心世界。每个孩子都向往快乐,需要诉说自己的心声。所以,作为家长要善于倾听,要知道孩子的心声并掌握他们的烦恼。
第三不摆家长架子。家长既是子女的保护者,又是子女的知心朋友;既要尊重孩子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又要施以必要的教育和引导。一般来说,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恰恰是教育的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会使他们急于求助,而此时明白的道理可能使他们刻骨铭心。如果父母首先肯定他是一个好孩子,再指出他的错误,那效果会更好。
第四,不容忽视的细节是:做好孩子心目中的偶像,用父母自身的人格魅力教育孩子。因为父母自身的人格魅力是一种榜样示范作用,孩子大都会以各种方式模仿他们的父母,包括好的和不足之处。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切记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偶像身份,并努力地扮演好自己的偶像角色,用父母自身的人格魅力教育孩子,树立孩子心中的榜样。
第五,关键是学会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孩子情绪的变化。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家长应该提前和孩子一起了解些青春期要面对的一系列的身心变化问题,因为青春期的迷惘是影响他们身心健康、学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尤其是早恋问题。一旦孩子有这种倾向时,家长发现了要及时反映给老师,便于老师协同及时引导,使他们从早恋的阴影中走出来。作为家长,在严格要求孩子的时候,还要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让他们能感受到父母的爱,家庭的温暖。
最后,一定要配合老师做好学生的工作。父母要和学校、老师密切联系,互相配合,形成合力,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在处理师生关系中,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正面积极的指导:尊师重教。特别是当孩子有了错误受到老师的批评时,家长首先要站在老师的这一边,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就指责老师。如果老师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家长要单独找老师谈,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否则学生就会对老师有一种逆反心理,而且滋长他们的傲气,这样很容易造成教师无法管理教育学生,影响师生正常关系。在面对孩子与同学间的交往时,家长应该给孩子树立起这样的一种观念:同学间首先要待人以诚,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另外,在善于理解别人的同时,应该坚持一定的原则,不要盲目跟在别人的后面;重要的是洁身自爱,交友适度。
老师之所以会误会的原因是:此类签字的前后不一致, 前面称呼是说给老师的, 后面内容是说给孩子的。其实, 关于家长签字还真是是有学问的。
先来说说老师让签字的目的。
老师经常让家长签字, 目的是让家长通过签字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随时检查、督促孩子完成情况, 让孩子树立起信心, 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
那么, 到底该怎样签字呢?
一、考试过后, 对孩子卷子的签字
以一次单元检测后家长的签字内容为例, 对家长的签字内容做一总结:
1、指导式。“儿子:通过本次考试, 发现你在本章基础知识上存在漏洞, 应对本章内容的理解与运用加强练习。”这种签字方式, 从学生实际出发, 客观评价孩子的学习状态, 让他能正确地面对学习中出现的困难, 并积极克服。
2、盲目式。“学习态度不认真, 不努力, 太粗心, 希望以后克服自身的不良学习态度。”家长盲目而笼统地下结论, 而不是从孩子学习知识本身来分析问题。
3、自责式。“这段时间因为工作太忙, 没有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 今后会督促孩子扎实掌握学过的知识”。看起来家长很负责任, 但是把学习的主体弄错了, 家长把孩子的学习当成自己的事, 导致孩子的依赖心理很强。结果家长辛苦, 孩子被动。
4、打击式。“考得太差啦, 这样下去的话, 干脆不要上学了!”这是一种全盘否定的态度, 不仅很极端地把这种态度传达给了老师, 还打击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
5、放任式。略略扫一眼试卷, 或干脆看也不看, 只签“看过了”或家长的名字。这种家长把签字看成一种任务, 完全起不到协同学校教育的作用。
每一种签字方式代表了每个家庭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 这对孩子的学习习惯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对孩子作业的签字
签字不能仅仅签孩子作业完成的结果, 更应该签孩子作业完成的过程, 签孩子在作业过程的表现, 签对孩子作业完成作业情况的看法和自己的思考。特别强调一点, 对于孩子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 家长签字的时候有必要向老师反映。
签字不一定每天都签。因为签字的目的是和老师沟通, 是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服务, 而不是一项任务, 所以有话则长, 无话则短, 有时间多签, 没时间少签, 千万不能千篇一律。
“没有教过,从哪儿学来的?”常常是家长第一次发现孩子说谎时的疑惑。那么,孩子天生就会说谎吗?心理医生认为,孩子之所以会说谎,其实是在生活的点滴中学来的。不仅仅是言语的教育,孩子还会模仿大人的行为,还会受小伙伴的影响……
所以说,不少的孩子都会有说谎的经历,但这不一定代表品质有问题。孩子说谎的原因有很多,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来说,由于他们的认知和记忆会出现偏差,因此有时候他说的与事实不符合时,未必是有目的的欺骗,而可能是他也不记得了或者记错了。而3岁以后的孩子,随着他们成长会渐渐地为了达到一些目的去说谎,例如获得父母的重视,多吃点想吃的零食,逃避不想做的事情等。父母应该认清孩子说谎的目的,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态度进行诱导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说谎?——弄清楚孩子说谎的原因
孩子为什么会说谎?心理医生认为,孩子说谎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做错事情后害怕受到惩罚和责骂而说谎,为了让家长满足自己的某些愿望而说谎,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而说谎,或者是模仿大人说谎……但总的来说,孩子大部分的谎言是为了“趋利避害”。
孩子说谎的原因与父母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举个例子来说,当孩子做错事后,都会采取打、骂甚至更严厉的方法惩罚孩子时,孩子很可能就会采取说谎的方式来逃避惩罚,尤其是父母平时管教比较严厉,或者脾气较为暴躁,可以说其教育方式让孩子产生恐惧。而当说谎逃避惩罚这个方法奏效之后,孩子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运用这个“法宝”。
当孩子最开始说谎时,在成人面前大都显得很拙劣,家长可以很轻易就判断出孩子是否在说谎。此时,无论孩子出于什么动机,家长都不应该装作不知道,而让孩子产生说谎可以瞒骗过父母的感觉。但家长也不需要为此大动干戈,惩罚往往是对引导没有建设性作用的方法。家长需要做的,是在揭穿孩子的谎言后,鼓励其说真话,了解他说谎的目的,可以与其讨论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消除孩子说谎的动机,同时帮助他认识说谎的危害性。如果孩子承认说谎并表示要改正,家长应该相信并鼓励他。
当然,为了照顾孩子的感受,家长在揭穿孩子谎言时应该注意场合,尽量私下与孩子交流,如果孩子反应剧烈,不肯承认,可以采用冷处理的方法,等孩子冷静下来了再谈。
孩子长大了还能教好吗?——纠正错误不能靠惩罚,教育任何时候都不晚
由于害怕处理不当,让孩子说谎成为习惯,不少家长往往会采取较为严厉的手段让孩子来“认识”说谎的不良后果。儿童心理专家认为,严厉地惩罚未必能很好地解决孩子说谎习惯,反而有可能激起其逆反心理,又或者导致孩子下次为了避免被家长发现而不断改善说谎技巧等。
“纠正错误不能依靠惩罚等手段,归根到底是家长教育方式是否正确。”专家认为,家长首先要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例如答应了孩子的事情要尽量去完成,免得留下一个可以不遵守诺言的印象,而一些成年人认为无伤大雅的“善意的谎言”也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说。其次,要掌握好处理谎话的分寸,强迫孩子坦白并不是好办法,如果想引导孩子说真话,就最好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切记惩罚是对教育引导无建设性作用的方法。还有就是了解你的孩子,知道他希望得到什么,能做什么,帮助他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消除他说谎的动机。
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好孩子?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
1、教育子女“学会做人”
教育孩子学会做人,是家庭教育主要的、根本的任务,也是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核心问题。教育孩子做人,就是要十分重视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作为家长不能重智育轻德育。因为比知识重要的是能力,比能力重要的是道德。家庭教育重在教育孩子做人,主要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其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增强其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教育子女“学会求知”
学会求知的方法途径很多,但重要的一条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要强迫子女“死记硬背”知识,而是重在理解,学会灵活运用知识。
3、教育子女“学会劳动”
应引导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支持子女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培养子女的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子女从小学会劳动,将终生受益。勤劳是所有良好品德的基础,懒惰是万恶之源。因此,安排子女从小参加劳动,是家庭教育的必修课和基础课。
4、教育子女“学会自立”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坎坷会很多,因此,父母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勇于面对挫折的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让孩子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会磨练自己的翅膀,展翅飞翔
五、教育子女“全面发展”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家长如何与孩子交流》的内容,具体内容: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教育模式以及交流方式,那么家长与孩子交流的有效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整理了家长与孩子交流的方法,供你阅读参考。家长与孩子交流的方法 01 一、营造平...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教育模式以及交流方式,那么家长与孩子交流的有效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整理了家长与孩子交流的方法,供你阅读参考。
家长与孩子交流的方法 01
一、营造平等平和的双向沟通气氛,别给孩子一种步步追问,坦白从宽,干涉有理的感觉。
家长也要谈谈自己今天有什么新鲜事,有什么感受,介绍一些新闻或者趣闻给孩子,然后再顺理成章问他有关学校的事情。这样有来有往,你问我答,你答我和,谈话就比较丰富。同时得理解孩子有的想法留给自己,特别是对中学以上的孩子,有时候不是他们不愿意说,是想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我们应该对他们有信心,给他们留有空间。
二、问题分为几类:
关于学校总体情况的,关于孩子学业,能力和感受的,关于孩子和朋友交往的等等,家长可以就你需要集中关注的方面去重点提问。
三、不要光抱着打听和掌握动态的心理去对待孩子
真诚倾听和接纳他们和我们不同的思想,向他们学习我们未知的新鲜事
物。这会让孩子热情地滔滔不绝,有时候想喊停都停不住,而且有时候还会拉你一起上网或者用其他渠道找更多的信息。
从 HR 经验角度出发,比较有参考价值的提问方式是这样的:
一、多问开放式的问题而非封闭式的问题。比如“今天学校里最有趣的一件事是什么?”就会比“今天在学校过得有趣吗”有更多的潜力可以继续发问,了解更多。
二、多请对方举例,比如我在上述和 Alex 沟通中所提到的,“今天在集中注意力(管理时间/深度思考)方面做得如何?可以举一个例子吗?”
三、使用一些小问题继续跟进,如 Liz 提到的:“如果你当老师,你想教哪一门?最惨是教哪一门?为什么?”这个“为什么”就是一个跟进问题,很多 W 开头的问题都可以用来跟进了解孩子深层的想法,和第二点的举例结合更有效。比如:“你最喜欢和谁在一起?为什么呢?能举个例子吗?”
所有的技巧都仅仅是技巧,作为家长,最不能忘记的是我们的初心:从爱出发,做一片营养丰富的土壤,支持稚嫩的新芽健康成长。
家长与孩子交流的方法 02
一、多鼓励少责备
由于孩子的年龄较小,分辨是非的能力不够,因此当小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家长应多给予鼓励和指导,并尽量让孩子知道自己不对的地方在哪里,不要用责备的办法使幼儿承认自己的错误,应该督促幼儿改正错误,多给予他一些鼓励,以期待他的下一次进步。
二、多尊重少强迫
尊重是沟通成功的重要因素,大家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小孩子当然
也不例外。我们大人欢用自己的方式与立场去强迫小孩与自己做相同的事情,而忽略了对方的想法。要知道小孩子同样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我们仅用自己的方式去与幼儿沟通,而不考虑他们的想法,我想这样的沟通方式最后一定会导致失败。
尊重小孩的基础上再与小孩沟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例如大人往往不准小孩看电视,但是父母在强迫小孩子离开电视机以后自己却死守着电视台的各种节目,这样做幼儿会感觉到不公平,是极不正确的沟通方法。
三、多期望少比较 “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 是天下父母亲共同的期望,所以父母对小孩子期望过高也是影响沟通的重要因素。虽然父母对小孩有所期望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大部分的父母很喜欢将自己的小孩与别人的小孩做比较,甚至于父母对子的期望多少参杂着自己自私的成份。希望借子女的成就,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样会直接影响自己和子女的沟通。更有的父母直接指出自己子不如别人的地方对孩子进行责骂。这样做对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会使幼儿在以后的与人沟通中产生自卑心理。如果换一种方式与幼儿交谈,让幼儿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就会使孩子思想上产生无限的动力,朝父母期望的方向发展,事半功倍。
四、多建议少命令
当与小孩进行沟通时,务必要多用建议的方式,尽可能提供几项不同的建议来供幼儿参考,并观察幼儿的生活习惯,从旁边协助和指导幼儿,诱导孩子去。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小孩子也会骂人,但是如果你仔细聆听会发现小孩子所说的话全部都是自己曾经说过的话。小孩子的思维系统发展
特点决定了模仿是们学习的最佳方法。我们的父母如果用多建议少命令的话,比较容易让小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五、多倾听少唠叨
倾听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学问,当小孩子与你有不同的意见及看法时,做父母的往往就唠叨个不停,成人一般总认为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如果孩子没有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做事情,那就是不应该。其实这样想是不对的。要进行沟通之前我们首先要倾听对方的意见与看法,认真地倾听和了解孩子心中的真正想法,多方面综合地观察各种不同的见解后再提出自己的意见,这样做不但可以达到沟通的目的,小孩子也容易对你的沟通方式产生好印象,接受你所说的话语,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六、多守信少敷衍
诚信是一种美德与小孩子之间的约定一定要兑现,千万不能有敷衍了事现象。小孩子很容易将父母的言行牢记在心中,经过几次对小孩子的敷衍之后小孩也学会用同样的办法应付父母提出的要求,而根本未改正不良习惯。因此,与小孩沟通之后所约定的事情也一定要如期达成。
七、多提醒少限制
对小孩的限制不但不能够阻止孩子的继续犯错误较多的限制还容易使小孩 产生极端的心理。
三年级被称为习作教学的起步年级,三年级习作教学怎样起步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我们首先应该知道作文是怎么回事,作文其实就是引导孩子把自己心里想表达的内容用文字写下来。因此,这里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孩子心里要有话,二是孩子很想把心里的话表达出来,三是孩子需要学会表达。很多孩子不会写作文,往往就因为与之相关的三个方面出现了问题。在写作文的时候,有的孩子心中总感到没什么内容;有的孩子心中有了内容,但觉得没有什么意思,不想表达;有的孩子很想表达,但不知道怎么写下来,或者不知道怎么写得精彩。根据以上问题,我觉得引导孩子作文起步,作为家长,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帮助孩子。
一、用赏识的办法让学生喜欢写作文
如今小学教师面临的情况是,大多数的家长,都有一定的文化程度,甚至比教师的文化程度还高。家长对作文的好坏都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因此,就出现了家长经常是无意地伤害了自己的孩子的作文兴趣。因为家长在看完孩子的作文后,会在口中,经常冒出一些非常有道理的词汇来,比如说孩子的作文写得像流水账,错别字连篇。重点不突出,尽写些没有意义的事。词汇缺乏,用词不当,错话连篇。经家长这样一说,学生总觉得自己的作文一无是处。经过几次后,一听说写作文,学生就头皮发麻。
这是一个奇特的怪圈,本来是学生家长知识越多,越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的,但怎么作文这方面,却变成了这么个结果?
其实,这中间的原因,就是家长没有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缺少赏识的眼光,办了好心办坏事的事情。孩子开始写作文,他的程度,哪能与家长相比呀,他是正在蹒跚学步的孩子呀,你总得容他跌倒。跌倒时,应给予鼓励,或干脆假装没看见,让他自己去摸索、尝试,而绝不是指责。
因此,教孩子作文,首先要求孩子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真实的生活,不要去想别人的作文怎么怎么地好,并且要求每次写作文一定要写到一定的字数。没有一定的字数是很难将事情说清楚的。写流水账行不行?行。学生开始学写作文,就是要写写流水账。流水账,至少在作文中培养了学生明白写作的顺序。写文章,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要写得有条理。有条理就是有序。解决了能知道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事后,才不会使作文叙述事情颠三倒四,让人不知所云。更何况,在写人物做某事时,还真是要有描写他怎样做事的一连串的“流水”动作呢,这也是人们常说的用“钢笔录相”,只有这样,才能感染人,打动人。
刚开始写作文时,学生能达到字数要求,一般都要大大鼓励。
模仿就是一条很好的自学之路。特别是刚开始写作文的时候,模仿别人的样子写作文可是学会作文的一个捷径。我们的不少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
学习作文,就是要从学生喜欢写作文开始入手。要让孩子真正发挥自己的天分。
二、引导孩子热爱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引导孩子热爱生活,注意观察和体验生活,这是作文起步最重要的手段。很多孩子对生活中的现象熟视无睹,就因为孩子感到生活处处是平淡的。家长要帮助孩子作文起好步,首先就应该想方设法引导孩子热爱生活。
引导孩子热爱生活,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做。
首先要使孩子感到人间充满了真情。一般来说,孩子对于人间的真情是比较漠视的,尤其是现在的独生子女,感到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作为家长,要巧妙地引导孩子用心体会人间的真情。在家庭中,父母、长辈对孩子的呵护,要通过各种途径让孩子感受到。比如,有的家长就通过让孩子亲身体验家长做家务的辛苦,让孩子体会家长对孩子付出的辛劳。所以,有时候让孩子适当做点家务,对于引导孩子热爱生活是很有帮助的。对于学校生活,家长也要帮助孩子认识到老师、同学对自己的真情。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要引导孩子懂得回报。只有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才能激起孩子的真情。而真情是激发孩子表达欲望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其次要引导孩子注意体会大自然的美好,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家长都要帮助孩子发现其中的美。热爱太阳,孩子就会把太阳的美告诉家长;喜爱小动物,孩子就会把小动物们最可爱的地方绘声绘色地告诉周围人„„因此,假期间,就可以带着孩子到外面走走,让孩子感受家乡、祖国的巨大变化,让孩子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热爱生活,才会在孩子的心中激起情感的涟漪甚至波涛;而只有有了情感的调动,孩子才会去注意生活,从而在“作文素材的仓库”中储存大量的材料,才会使孩子产生表达的强烈欲望。引导学生去关注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有情、有心地对待丰富多彩的生活,给予孩子发现生活美的眼睛,使其丰富多彩的生活能涌入到习作中来。
三、养成孩子的阅读习惯
做家长的都知道,孩子从牙牙学语到现在能够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他口语中的大多数东西都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口头语言的表达主要得益于家长,那么作为作文的书面语言的表达则主要来自于各种规范而优美的文章。在这之中,课堂上学习的课文是孩子学习写作的重要书面语言的来源。但单单靠这些课文是远远不够的。现在学校的语文老师都知道,课文只是一个例子,孩子的书面表达要顺畅、优美,还得借助于大量的课外阅读。因此,作为家长,可以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其一是帮助孩子购买或借阅各种图书。为孩子选择图书主要可以遵循以下两条原则,一是与孩子的语文课本联系起来。有时教师建议家长为孩子购买与课文相关的图书,家长一定要尽力配合语文老师为孩子购买。因为与课文相关的图书,孩子读起来会特别感兴趣。二是家长有时间要多陪同孩子去书店,让孩子自主购买图书。因为孩子自己选购的图书,他们就会特别喜欢读。
其二是家长要想办法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亲子阅读是提高孩子阅读兴趣,帮助孩子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好方法。孩子读的书,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读。读完一本图书以后,家长可以和孩子进行交流。可以交流图书的内容,也可以交流阅读以后的收获。孩子经常性的阅读,不仅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提高他们思想认识的水平,更能让孩子潜移默化的学到一些写作技巧。当然,家长如果再努力一些,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把自己感悟到的写作技巧与孩子交流,这样,孩子就能在阅读中更加迅捷地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不过,话要说回来,家长切忌总是跟孩子谈写作技巧,这样会影响孩子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三年级的孩子一般只能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习写作,阅读是最有效的方法。因此,要想使孩子作
文起好步,将来作文水平有质的飞跃,在孩子有了丰富的生活积累以后只有一句话:阅读、阅读、再阅读。
四、督促孩子勤于动笔
在做好了内容材料和语言材料的准备以后,要引导孩子作文起好步,主要还是要让孩子多动笔。孩子作文,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他对写作感兴趣;其次,再慢慢让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则。
要让孩子对写作感兴趣,那就必须多想一些办法。比如,刚开始写的时候,可以先和孩子聊一聊。聊得起劲了,家长就引导孩子把聊的内容写下来。再比如,孩子刚开始写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写“放胆文”,也就是不提任何要求,包括写作方法、作文字数等,让孩子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而且家长要多发现孩子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有一个词语用得精彩,家长就可以“大大表扬”。另外,你家有电脑可以上网,你可以为孩子建立一个作文起步的个人博客,把作文发到网上,一方面让孩子的作文拥有更多的读者,可以与他人交流;另一方面,长时间坚持写的话,孩子能在自己的博客上感受到收获的喜悦。
至于渗透作文的方法,可以从两方面做。一是家长可以了解一下孩子在学校里学了些什么作文方法,让孩子把这些方法用上去;二是在课外阅读中发现了孩子喜欢的写作方法,也可以让孩子仿照着用。
让孩子养成写日记的习惯,那是训练孩子写好作文比较有效的方法。因此,当孩子三年级作文刚起步的时候,就可以引导孩子坚持记日记。日记的内容可以丰富多彩些,可以写日常生活中的内容,可以写观察日记,可以写阅读感受等。孩子在记日记的过程中,家长可以适当运用一些奖励的方法,一定要让孩子坚持下去。
下午, 幼儿都要进区角活动, 每次活动结束后他们就会餐前准备紧接着进餐, 然后就会离开幼儿园。今天在幼儿离园时, 李××的妈妈在接园时悄悄塞给我一片插塑玩具:“郭老师, 这是孩子口袋里发现的玩具, 这孩子偶尔会有不好的习惯:拿了幼儿园的东西要么说是捡的, 要么说是小朋友给的, 希望老师多多教育她, 严格要求她。”听到家长这番话, 我连忙说:“多谢您的提醒。希望以后我们家园共同配合, 改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每次幼儿区角活动结束后, 我都会和离开区角的幼儿拥抱一下, 一是拉近师幼间的距离, 二是在拥抱时顺带检查一下幼儿是否将区角的物品装入了口袋 (这样做并不是对孩子的不信任, 而是对幼儿的一种爱护与督促, 防止较危险的东西对幼儿造成伤害) 。今天我却疏忽了和他们的拥抱, 作为教师的我, 认为李××拿玩具的行为, 显然不能和传统意义上的“偷”相提并论。首先, 大班幼儿的自控能力还是比较差的, 拿他人或集体物品时, 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好奇, 某样物品自己特别喜欢时, 忍不住拿来看看, 看来看去就不自觉地揣进自己口袋。其次, 他们还分不清楚自己的行为是一种不好的错误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的教育引导尤为重要。 (1) 教师不能马上否定幼儿的行为而应该正面教育幼儿, 不能将幼儿园物品或他人物品带回家, 这是不好的、不对的行为。 (2) 通过故事等教育手段旁敲侧击地告诉幼儿不经过他人允许悄悄拿他人物品是不对的。 (3) 加大对幼儿的监督力度, 减少或尽量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很多成人对幼儿撒谎、骗人的行为也有疑问, 想知道他们为什么会撒谎, 家长该如何应对, 以改正他们的这一不良行为。
首先, 家长要清楚幼儿撒谎的原因, 是幼儿的一种有意行为, 还是无意行为, 一般包括为逃避惩罚、为得到赞扬、为避免矛盾、为不愿做事等原因的有意撒谎, 也包括因想象与现实混淆、因理解性心理错觉和因成人言行影响等原因的无意撒谎。
针对幼儿撒谎行为, 我提出三点具体的建议供家长朋友参考:
(1) 搞清幼儿撒谎的原因, 然后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2) 善待幼儿的说谎。当3~6岁的幼儿还分不清想象的情景和现实之间的界限, 他经常会把自己想象的东西当作事实加以描绘。对于幼儿的这类谎言, 家长不要一味去指责和训斥幼儿, 可以一步一步引导他们, 帮助他们分清现实与梦想的区别。
上小学的孩子一节课也只有四十五分钟的上课时间,幼儿时期自制力更弱,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更短,练琴时间每次要更短一些。三到四岁,每次五至十分钟;四到五岁,每次十至二十分钟;五到六岁,每次二十至三十分钟;六到七岁,每次三十至四十分钟,如果孩子累了,无法集中注意力了,应该允许他去稍稍休息一下或玩耍一会儿,这样可以调节视力,也有利于消除大脑的疲劳。
练琴也可以采取“少吃多餐”的办法,这样,每次练都不会负担太重,而且由于一天可以有好几次的练习机会,不断重复和巩固,加深了记忆也提高了效率。练琴要选择孩子精力充沛的时间,并尽可能固定下来,使孩子产生一定的条件反射。凡是打瞌睡、玩儿累了、身体有病、人多杂乱的时候都不要强迫孩子练琴。
一个孩子每天到底练习多长时间合适,这并没有一个界线。只要根据孩子和家长的时间、练琴的条件、孩子的身体及智力发展水平来合理安排就是很好的,如果希望孩子向专业方向发展,适当多练琴还是很有必要的。
做父母的总是望子成龙心切,希望自己的孩子一听就懂,一学就会,可是孩子终究是孩子,智力超常的也总归是少数,因此不要把自己的孩子看作是天才,要求过高,稍一反应慢就急不可耐,大打出手,这样会使小小年纪的孩子更慌张,怎么谈得上音乐的表现呢?反之,也有家长过分溺爱孩子的,一边练琴,一边“乖乖、宝贝”地说个不停,看孩子弹好一处,抱起来就亲个没完夸个没完,孩子就借此提出各种要求:要吃的、要玩儿的,孩子总在撒娇的气氛中哄着练琴,总是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和产生克服困难的毅力。这样的家长要注意辅导时严格一些才好。教子有方的家长总是既严格又耐心,既有鼓励又有批评,让孩子在安静的环境中、严肃而又活跃的气氛中练琴。
家长辅导时不是代替孩子的眼睛看谱、耳朵听声音、手指去弹奏,而是提醒和指导孩子去正确的看谱、听声音、动手指,不断在孩子耳边强调教师的要求,抓住重点让孩子反复巩固,往往家长有条理孩子也容易有条理。有的家长没有积极研究儿童心理,练琴时总是对孩子说:“好!现在再来一遍。”单调的重复很容易使孩子厌烦。
孩子练琴当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家长要在辅导过程中仔细分析,对症下药。如果是由于精神紧张——怕挨打受骂,而引起弹奏上的种种问题,如不放松、拘谨、老错……那就需要家长从思想上寻求解决途径,必要时要向孩子道歉;如果是由于弹奏方法不对造成的困难,则要和教师一起研究如何改正的具体措施;如果是因为欠缺熟练而带来的技术问题,那就需要放慢速度多多练习,困难之处重点练,两手不独立则分手练,声部不清分声部练,难度大一些的段落反复多巩固。教师留的作业多,若时间不够完不成不要紧,主要是“质”,其次是“量”。
此外练琴前不要讓孩子玩儿的太累,也需要收收心。每次辅导孩子练琴之后,根据孩子的表现,最好及时肯定他的长处,指出需要调整的地方,也可以用插红旗、贴红星等形式来鼓励孩子的进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学琴的程度不断加深,家长应当逐步有计划的减少辅导的次数和时间,让孩子养成自己动脑练琴的习惯,培养他独立克服困难的毅力,不可长期让他依靠“拐杖”走路,否则容易造成离开大人就一事无成的不良后果。
不要以为你会表扬孩子!大多数家长的表扬方式是这样的,一种是实现目标后“这次考得不错!”一种是不走心敷衍“很棒!”“挺好”但这两种对孩子的成长并没有什么好处,反而会让孩子单纯为了获得父母的表扬而努力。 为取悦别人而努力是个不好的思维习惯,孩子真正需要的是通过表扬,对自己做的事情感觉良好,而不是对父母的称赞感觉良好。正确的表扬方式是要表扬孩子的努力,而不是成果,比如孩子这次考得很好,家长要说的不是“考得不错”而是“你真是个努力的孩子!”。
有效的表扬将鼓励孩子向前进,他能够学会自我激励,而不是为了你的肯定去做什么事,这样的表扬才是对孩子真正的鼓舞。
1.找到孩子自卑的原因
一般来说,和家庭有密切关系。比如家境贫困、父母残疾、父母过于强势,或者孩子学习成绩差等等。总之每一个自卑孩子的背后,必定有原因,需要先把它们找出来才好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让孩子渐渐走出自卑,拥有自信。
2.从小正确引导的作用
一个阳光健康的`性格需要从小养成,而一个自卑胆小的性格也是在孩子的成长当中所形成。因此,父母们要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从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各种好习惯,让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好孩子。当父母发现孩子不自信、自卑时,先要反省一个自己的教育方式,以及家庭成员对孩子的影响。
3.赏识教育的有效作用
孩子不自信的原因,往往在于父母对孩子平时的不肯定等因素。平时父母需要对孩子多肯定,多鼓励,支持孩子的想法和意见,让孩子在家庭里得到尊重和平等权益,这也是赏识教育所提倡的相关思想和创新。家长们平时对孩子的教育当以学识教育为主,其他教育为辅,让孩子建立自信、自强、自立的好性格。
4.给与孩子成长的机会
父母观察
找出孩子愤怒的导火索
没有履行诺言
爸爸带5岁的扬扬坐公交车,上车前答应让扬扬刷月票卡。上车后,爸爸担心孩子刷卡太慢,耽误别人上车,就没让他刷。扬扬生气了,一定要重刷一次。爸爸没有同意,扬扬非常愤怒,说爸爸是骗子,并且威胁道:“下一站我就下车,你不要跟着我!”爸爸觉得孩子确实不只是生气,而是十分愤怒。
预防对策:幼兒和小学生接受了诚实教育后,就对守信诺言的理解具有刻板性,因此,他人不履行诺言常常是激怒他们的重要原因。父母要对孩子实践诺言的复杂性具有预见性,并跟孩子解释。本例中的爸爸在答应让扬扬刷卡时,应该告诉他:“如果车上人少,你就刷卡;如果人多不方便,就由爸爸刷卡。”虽然只是简单的交代,却有利于避免触动孩子的不良情绪,以训练孩子善于根据事物变化而调整自己的行为。
被剥夺权利
国庆节期间,妈妈给涛涛报了几个兴趣班。涛涛很不情愿,向妈妈提了一个要求:每天练完琴,要看下午16时放的动画片,妈妈同意了。但每到看动画片时,妈妈总是委婉地批评他:“唉,看动画片这么积极,要是练琴、画画也有这股劲就好了。”有一天,涛涛由于急着要看动画片,所以练琴时心不在焉,妈妈就宣布取消涛涛看动画片的权利。涛涛气极了,打开门便冲了出去。
预防对策:孩子的权利被剥夺,或者不能按自己的期望行事时,他极易愤怒。父母的初衷都是为了孩子,孩子却常常不领情。父母希望孩子为了未来而牺牲现在的舒适,孩子则不太擅长思考未来与当下的关系。但是,孩子有享受童年生活的权利。如果父母总是“夺人之爱”,必然隐藏着使孩子愤怒的导火线。对于孩子的合理要求,父母要给予一定的自由,帮助孩子协调好游戏与学习间的关系。
心生强烈的嫉妒
据《辽沈晚报》报道:辽宁省鞍山市某位初三女生学习成绩优秀,经常受到老师表扬。她的一名同学非常嫉妒,因为父母督促她向那位同学学习,甚至会当着那位同学的面批评她反应慢。她十分愤怒,在一次放学后买来硫酸泼向同学的身上。
预防对策:本案例中的恶性事件是由嫉妒燃起的火焰。愤怒分为明怒和暗怒,明怒表现在面部表情、言语方式或者行为举止上,具有即时爆发性;而暗怒隐藏在内心,虽然具有延时爆发性,但破坏性更强。当父母发现孩子因别人超过自己而过分不安时,就要防止孩子产生嫉妒情绪。如果父母再用别人的长处数落处于嫉妒中的孩子,他很可能将嫉妒转为愤怒,发生一些非理性行为。
专家看法
安抚孩子,父母要从自己做起
嘉宾 曾顺平(赣江学院中专部校长)
对于大孩子而言,愤怒有时能激发他的拼搏动机,但对小孩来说,由于他不善于从反面理解事物,愤怒容易挫伤他的自信和动力。所以,父母对小孩子宜采用正面教育,冷却已经燃起的愤怒火焰。
家长生气之时深呼吸
有的父母性子比较急,说话嗓门大,批评孩子时大喊大叫,甚至伴随着敲桌子、踢板凳、摔门等动作。这种方式也容易激起孩子的愤怒,如果孩子顶嘴,父母的怒气则更旺,结果导致愤怒升级。心理学家建议,父母在生气时要强迫自己数数或深呼吸,将要发怒时,立刻闭上嘴,在心里从1数到10,或是深呼吸10次,或离开现场。这些都是帮助父母学会控制自己,腾出心理空间找到理性的言语和行为。如果上述方法仍无济于事,父母最终还是对孩子发了脾气,记住事后要“亡羊补牢”:真心地向孩子道歉,并告诉他,父母也会犯错误,但你愿意面对自己的缺点并改正错误。
把愤怒的火焰转向自己
当孩子犯错误时,父母不要直接批评孩子,如果自己承担事后的痛苦,可能会起到更大的教育作用。如果父母把批评和惩戒理解为对孩子体罚、大骂或拍桌子,那么教育效果将大打折扣。这些做法使孩子觉得犯错的结果就是受苦而已,从而不能有效地认识错误。父母对孩子深沉的爱,常常让孩子感觉到有了成绩,父母比自己还高兴;孩子犯了错误,父母比自己还痛苦,这会深深打动孩子的心。父母要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感受,让孩子在父母痛苦的神情与沉默的气氛中感受到父母的激动情绪,由此促进孩子自我反思,自我改正。
避免老账新账一起算
一位母亲很疼爱儿子,然而儿子有爱顶嘴的习惯。儿子有不适宜的行为,妈妈就大声责骂。儿子一顶嘴,她就老账新账一起算:“要你做事认真点,你偏不认真!”“你总是马马虎虎,上课不认真听课,写作业不检查!”“除了玩还是玩,你还爱干什么?洗碗打破碗,扫地还要我扫第二遍,你长大能干什么?”……这些旧账,儿子不知听过多少遍了,他不但不接受,反而嘀咕:“随你怎么说,反正我就这样了。”这位母亲的批评方式大大降低了儿子的悔改之心。要想使批评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关键是不能感情用事,父母只对孩子的这次错误行为本身进行教育,而不能数落以前的事情,更不要夸大问题的严重性。
小招数
试试看,这样帮孩子转移愤怒
写下反击的话语 当孩子受到他人欺负而愤怒时,父母可以让孩子在纸上写下只给自己看的反击话语。父母要告诉孩子,他可以自由地表达愤怒。
进行亲子练习 孩子和母亲或父亲背靠背坐着,其中一人不受打扰地说3分钟,倾诉想要表达的任何感情,另外一人只需“嗯嗯”附和。3分钟后,他才能说话。双方轮流说话,直到想要说的全部说完为止。结束时,两人应该至少在一起说5分钟。
用飞镖投掷目标 当孩子向父母倾诉完后,还需要释放愤怒情绪。在卧室墙上挂一个投掷板,每次用飞镖投掷目标时,孩子继续发泄出怒气。能够进行此类练习,表明孩子是在感情丰富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对孩子而言,重要的是要知道:愤怒并不是“不良”的情绪,我们的生存要依赖它。
让孩子哭出来 阻止自己冲过去帮助孩子,这并非易事。但是,父母应该知道,哭泣是给孩子经历自己感情的机会。几分钟后,父母只需揽着孩子,轻声对他说几句安慰的话。如果孩子冲进卧室并关上房门,父母也不要打扰他。几分钟后,父母再进去安慰孩子。
然而, 要使自己的子女成为一个天资秉赋聪慧性格沉稳乖巧而让人喜欢的孩子, 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孩子要受到学校里面良好的教育以外, 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可能会使你如愿以偿, 把孩子变得聪明伶俐起来;反之, 不好的家庭教育可能会事与愿违, 使孩子反其道而行之, 滑到不可救药的地步, 从而导致家庭或社会的悲剧。
大家都知道,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因此,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 家庭教育一直有着很重要的地位。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时代的进步, 现在, 我们年轻一代的父母都受过良好教育, 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这也使得家庭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并且诸多父母从十月怀胎起, 就已经在心中规划了自己孩子的未来。但是家庭教育不像学校教育那样,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科目的教科书, 而且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父母们又都没有教育模板来如法炮制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怎么办呢?我想, 我们的家长学校应该可以发挥这一主导作用, 培训好我们家长学校中的学员, 使我们的教育思想渗透到家长朋友身上, 间接也能促进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与人格, 从而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我国近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说过:“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我想, 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就应该体现在与孩子在一起的日常生活的滴滴点点中;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就应该体现在与孩子在一起的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中。而且, 我们的父母们都会因为自己的知识结构, 在日常生活中不会断地摸索、探寻出或者是学习到一套对自己孩子可行的教育方法, 来达到对孩子的良好的教育, 从而促使孩子良好的性格特征的形成。所以, 家庭教育方法的正确与否, 将很大程度地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影响孩子的性格, 甚至于决定孩子的一生。因此良好的家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 在家长学校中, 如何让家长成为一个好的家庭教育者?也就是说, 家长学校又如何发挥她应有的作用, 从而让良好的家庭教育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我认为, 家长学校要发挥她的教育功能, 在培训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育家长学员们, 在充分尊重孩子基础上, 创造出民主的家庭气氛, 形成孩子独立的性格。
孩子虽然是孩子, 但是, 我认为, 孩子的身份首先应该是独立的人, 哪怕他 (她) 只是一个刚刚呀呀学语的孩子, 他 (她) 也会有自己的想法, 也应该有权利决定自己想干什么, 不想干什么和自己要干什么, 不要干什么;作为父母,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应该充分地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很可惜的是, 当代的父母们都是对自己的子女们期望过高, 对孩子进行了有违背其成长规律的教育。比如:现在的孩子们肩上大部分都肩负着父母们“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的殷切期望, 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 从幼儿园甚至从孩子懂事起, 父母们就带着自己的孩子不辞辛劳地奔波在各种辅导班、兴趣班、早教班之间, 使得孩子失去了双休日, 这样没有双休日的孩子多如牛毛。我想, 家长们的出发点是好的, 他们是都是为孩子好, 但他们都考虑孩子的感受吗?试问, 哪个孩子不爱玩呢?童年是短暂的, 但是现在能有几个家长给孩子创造了童年的幸福与美好?让我们的孩子们又感受到了童年的幸福与美好?其实, 有的父母给孩子报各种班时, 有的抱的是功利的心态, 有的是不甘落后的想法, 自己其实是很盲目的, 他们是看见别人报, 于是, 就自作主张地也跟着报, 根本不去征求孩子的意见, 他们不会去问问孩子对所谓的专业到底会感不感兴趣, 到底愿不愿学。当然, 充分尊重孩子并不单单体现在让他们自主选择各种辅导班的这一件事情上, 在民主型的家庭中, 只要是孩子能想到、能理解的事情, 都应该给他们参与权和发言权, 而不是一切都越俎代庖或者是大包大揽, 否则, 孩子就不能早日学会独立与自主。只有让孩子在家庭中享有“参政议政”的权利, 才能培养出孩子的独立性格, 也只有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才能让孩子形成良好的独立人格。
二、要使家长朋友们意识到, 在不溺爱孩子的基础上, 要让孩子做到学会心中有他人, 形成孩子宽容忍让的性格。
一般说来, 在宁静愉快、轻松和谐的家庭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孩子, 与在紧张困扰、压抑纠纷的家庭气氛中成长的孩子, 就其性格而言便存在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在父母早亡或离异的家庭里, 由于孩子得不到父母的温暖和关怀, 在他们身上往往会出现孤僻、依赖、冷淡和情绪不稳定等性格特征。而在过于温暖的家庭中却又容易产生唯我独尊的“小皇帝”。我们知道,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 特别是4+2+1式“倒金字塔”结构的家庭中, 四个老人和两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 很容易就养成了孩子任性自私、目中无人、妄自尊大的小皇帝习性, 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身心发育绝对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一个真正身心健康的孩子, 不仅应该有健康的体魄, 还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 家长们除了管好孩子的冷暖及学习, 也要重视对孩子良好的精神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我给家长学员们讲过一件我亲身经历的事:那是一件发生在我和儿子之间的事, 事情已经过去一年多了, 但至今想起来还会令我感动不已。有一天早上, 我去叫孩子起床上学, 但他没有像往常那样揉着眼睛哼哼哈哈地说还想多睡两分钟, 而是有气无力地耷拉着脑袋说:“老妈, 我昨晚一点都没睡好。”原来儿子从头天晚上开始就肚子不舒服, 时疼时胀, 整晚时睡时醒, 所以根本没精神起来去上学。我心疼地问他:“你身体不舒服, 为什么不叫醒妈妈呢?”“我半夜起来倒水喝了, 你知道吗?”儿子问我, 我摇摇头。他接着懂事地说:“就是呀, 我起来在客厅里走了一趟, 你都不知道, 我猜你睡得挺好的, 怕吵醒你们, 所以没去你们房间叫你。”听了儿子的话, 欣慰、心疼、自责, 许多复杂的情感一起涌上心头。欣慰是因为儿子如此懂事, 这么小的年纪就知道为别人着想;心疼是因为孩子需要我照顾的时候, 却没有去叫我, 而是自己扛着;自责是因为儿子忍受了一晚的病痛折磨, 而我一无所知。孩子都感觉不舒服了, 却还在怕吵醒妈妈而自己扛着, 虽然不提倡这样的处事方式, 但仍然感动于儿子的为别人着想。而那时, 他还不到十岁。写出这个例子, 并不是自夸儿子懂事或是家庭教育如何成功, 只是为了说明精神品质教育的重要性。如果你的孩子是愿意为他人着想心中能够装得下别人的人, 想必你也会倍增成就感。我想, 孩子们从小如果有了这种常常为别人着想的心里, 今后如果工作到了社会上, 也会心中常常装着他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样难道不会得到别人的好感使自己生活工作学习更顺利么?
三、特地强调家长学员们, 在教育孩子学会感恩的基础上, 要培养孩子学会乐于助人, 从而形成助人为乐的性格特征。
“一个篱笆三个桩, 一个好汉三个帮”, 在现实生活中, 我想,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 要让孩子明白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存在, 你首先是成长在家庭这个小环境中, 入学后, 生活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中, 以后长大了步入社会, 这个环境就更大了。孩子成长的条件与环境再怎么好, 再怎么一帆风顺, 也会遇到各种困难, 也会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在得到别人的帮助后, 那么, 我们应该把这些帮助铭记于心。而且, 对于帮助过我们的这些人, 无论是家人还是朋友, 都应该要以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他们, 并把他们曾经给予我们的恩惠施及他人。在帮助别人过程中, 享受让人受惠的乐处, 永远以一颗快乐心来对待生活, 我想, 孩子们的生活就会永远快乐, 永远充实。
不久前,路遇一位老邻居和他上中学的孩子,早就听说这孩子从小就挺喜欢看书,就问小家伙最近在看些什么书,谁知他报出一连串的书名,令我不知所云,这些书多是武打、言情、侦探之类,毫无经典可言,其父还一个劲地夸奖孩子看书入迷的“认真精神”。
由此便想到了一个问题:家长应当如何指导孩子的课外阅读。
对孩子来说,开卷有益须选择。书给人以智慧,给人以力量,甚至使人终身受益,但也有令人颓废、萎靡不振的书,这种书实为糟粕、毒药。现在书的品种繁多,如果良莠不分,不仅浪费孩子的时间和精力,还有可能使孩子步入歧途。作为家长,首先要为孩子选择那些观点正确、内容健康向上、适合孩子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的书,例如各种优秀的儿童读物,中外古典名著,文学艺术经典
等等,对侦探、武打、言情之类要严格控制,因为这些书对孩子来说是弊大于利。其次,要指导孩子科学读书。一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动笔墨不看书,鼓励孩子写点读书笔记,助读助记,留下读书的心得,哪怕是片言只语也是好的,精彩章节和佳句要能熟记,提倡背诵一些名篇名句;二是培养吸收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孩子读了书,要鼓励孩子讲给别人听,或把精彩句子用到作文、书信、日记中去,把书读活;三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读书姿势要正确,不要在路上、车上、厕所看书,不要躺着看书,不要在光线昏暗的地方看书,也不要在强阳光下看书等等。
【家长如何管理孩子】推荐阅读:
家长如何面对孩子叛逆07-09
家长如何在家辅导孩子学习07-06
家长如何辅导孩子学数学09-20
家长如何让孩子喜欢学习作文09-21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09-23
孩子入园焦虑家长如何应对10-03
家长如何做孩子的心理医生10-30
教师如何跟家长沟通10-25
如何做好初一学生家长11-05
小考家长该如何调整心态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