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项目可行性报告(精选8篇)
文化艺术产业园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名家文化艺术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化交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某某市文化产业状况
某某市作为山东省乃至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产业在某某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近年来,某某市委、市政府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确定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建设海滨文化名城的目标, 某某文化产业建设呈现出风起云涌、跃马扬鞭的态势。据初步统计,2009年,某某文化产业累计完成项目投资113.13亿元,同比增长11.98%,占全市文化产业完成项目投资总量的17.9%,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10.65%。可见,文化产业已成为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十二五”期间,某某必须抢抓机遇,根据自己的城市定位、资源优势、人文特色和产业结构等实际,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滨海文化名城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以科技人才为支撑,进一步做深昨天文化、做实今天文化、做活明天文化,努力在拓宽领域、壮大规模、扩充总量上取得新突破,切实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将文化产业培育成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加快形成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优势,为加快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贡献力量。
“十一五”期间,我市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文化事业投入不足、欠帐太多,文化产业政策不到位,辐射力强的大项目少,文化领域创新型、复合型、专业型和外向型人才匮乏等突出问题亟待解决。鉴于此,我市“十二五”的发展战略着眼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长远性,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相结合,在现有基础上,重点规划了做好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重点文化产业、实施创意文化发展战略、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建设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打造一批文化产业品牌、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培育扩大文化消费、扩大对外文化产品和服务业务等十大方面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最终实现全民重视、全民发展、全民受益。
为加快建设滨海文化名城,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做深“昨天文化”、做实“今天文化”、做活“明天文化”。某某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做深“昨天文化”,就是要充分发挥我市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应该说,到目前为止,我市的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还远远不够。
二、某某市文化产业市场需求分析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与居民素质发展密不可分的,与居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一个良好文化产业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消费群体。公民的消费习惯与其经济收入有直接联系,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会促进其消费方式的改变,当人均GDP 达到3000美元时,社会消费结构将会发生转变,居民消费重点将会向文化、旅游、教育等方面转变,对文化产业的需求量将会进一步加大。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025.08亿元,年均增长15.1%,实现了翻一番的目标;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6883元,是2005年的2.3倍,预计到2015年,某某市GDP将达到2148亿元,年增速为13.0%,届时某某市人均GDP 将有大幅度提升,这为某某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和人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现代人不再仅仅满足于了解本地文化和艺术,他们更希望在了解本地和本国文化及艺术的同时能够随时欣赏到国外优秀的文化艺术成果和文化艺术形式,这就为以国家间文化以技术交流为主旨的项目提供了的市场空间。
三、某某市文化产业市场供给分析
某某市文化资源丰富,目前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多次召开会议,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和部署,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加快振兴某某文化产业,发挥文化产业在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惠民生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滨海文化名城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打造海洋特色新兴城市。某某市积极搞好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支持鼓励文化企业发展,打造传统文化特色品牌。
为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某某市在《某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规划和产业政策中都对文化产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在政策、资金的各方面鼓励能够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项目和产业园区的建设,力求在发展某某市乃至我国优秀文化艺术的同时能够引进国外的文化艺术精髓,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促进某某市精神文明建设。为此,某某把文化产业跨越发展作为文化建设的“九大工程”之一,以传统产业为基础,以新兴产业为重点,推动文化产业加速崛起,以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促进城市软实力的大提升。立足于文化产业的跨越发展,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明确提出,重点培育10个重点文化企业、20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和5个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实施创意产业计划,重点培育数字技术、广播影视、广告创意制作、动漫游戏等文化创意群体;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推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某某文化“走出去”。到十二五末,某某文化产业将占到GDP的5%。因此,未来某某市的文化市场将是一片大好景象,文化产业项目前景广阔。
项目建设必要性
1.实现文化大繁荣,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到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必须实现的奋斗目标,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部署和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加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两大工程构成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应深刻领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紧迫性,切实加强文化建设,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大发展,以实现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本项目建成后将会向大众展示和宣传某某及山东半岛地区外优秀的文化艺术,同时,建设文化艺术培训交流中心能够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确保某某市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2.构建创新型国家、增强我国的竞争力的需要
创意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可以提升竞争力,主要基于以下两点原因:
一是国家之间乃至城市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任何一种技术、工艺、商业模式的创新都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为竞争对手所知晓和模仿,“只有创造力是无法模仿的,创造力是最高端的宝贵资源”。因此,基于创新的创意产业符合竞争的特性,创意产业的发展提高城市乃至国家的创新能力。
二是大城市集中了各种有创造力、有才华的人,并且通过工业制造、金融体系、政策扶持、市场传播等配套体系,把个人的创意转化为巨大的社会财富,这就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创意产业具有的聚集和整合科技、人才、品牌、管理等价值链高端要素资源的能力,以及对产业链的控制和价值创造能力,是城市以及国家真正拥有的比较优势。我们国家目前非常重视自主创意能力的培养,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欲构建创新型国家。打造中国的创意产业,则可以实现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融合,增强行业
甚至国家和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3.有利于完满足某某市民文化消费结的需要
通过对世界进入工业化国家的发展过程分析得出:人均 GDP超过1000美元时,人们消费结构开始发生转变,物质消费的比重会逐渐减少,精神文化消费的比重会不断增加,家庭收入的支出在支付温饱方面的开支比例缩小,在教育、旅游、娱乐、休闲等精神文化方面的支出开始增多;人均 GDP超过 2000 美元时,这种变化会进一步加快,支出比重向精神文化消费方面倾斜更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市场容量在加大,尽管改革开放30 年来某某市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从总体上来看,文化总体实力还不够强,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的情况比较突出,文化产品和服务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文化产品无论在规模、类型还是质量上都还无法满足这种消费结构改变的需要,因此某某市必须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
本项目的建设一方面促进了建设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丰富了建设地的文化艺术内容和形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物质生活消费逐渐减少,享受型消费逐渐增加,文化艺术丰富使人们能够欣赏到不同的艺术成果和文化艺术形式,这对某某市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项目的建设及运营将成为某某市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助力之一。
4.顺应某某“文化立市”,建设海滨文化名城发展战略的需要
为了让某某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提升成为城市的“软实力”和竞争力,某某市委提出了“建设滨海文化名城”的发展战略。某某市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就是争取文化产业占全市GDP比达到或超过5%,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本项目建设某某市名家文化艺术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亿元人民币。项目以某某独特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以旅游资源为基础,开发整合各项优势资源,建设艺术家写生基地(美术馆)、动漫产业园区、艺术培训基地、文化交流中心、**山遗址展览馆、农民画展销馆、黑陶艺术品展销馆、雕刻艺术品展销馆、红木根雕艺术品展销馆、摄影作品展览馆、奇石展销馆、古玩字画拍卖厅等等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建设,进而将某某市打造成一个“某某和某半岛文件为基础的文化交流的窗口和艺术展示的平台”,顺应某某市建设海滨文化名城的发展战略。
5.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某某市名家文化艺术产业园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原有文化企业分散和单薄的状况,集聚一大批同一产业链多种类型的文化企业,达到多产业要素的集聚,充分激活各个企业的活力,产生相互间的联动效应,形成叠加效益,极大地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对全省文化产业形成带动和示范作用,从而提升某某市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此外,文化产业产业链条长,波及效应强,可以波及到旅游业、交通运输业、餐饮业、建筑业等,对其他产业有很强的带动作用。本项目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其建设必将能够带动某某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某某市劳动就业率和经济的发展都有积极作用。
6.有利于提升某某市劳动就业率提升,实现社会稳定发展
项目的建设将给当地提供更多的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首先,在项目建设施工期间,除建设单位自有的专业施工人员外,将有相当数量的当地劳动力经过培训后,承担建筑施上的任务;其二,在项目运行期间需要较多的人员进行生产;其三,促进其他行业的发展,间接地提供了就业机会。
项目建成后可以安排直接就业人数100人,间接就业人数200人左右,人均收入每年增加2万元以上,项目的实施将为该地区剩余劳动力提供了致富之路,辐射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增加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增加居民的收入,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促进某某市经济、社会就文化的综合发展。
7.增加某某市和某区税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由于地理环境多样,气候适宜,所以我国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食用菌生产大国。但我国的食用菌类种植并不专业,几乎都是小规模型的分散种植,食用菌种植和生产过程中依旧存在着很多问题,我国农业部对食用菌类产业的分析研究从没有间断过,同时,有大量关于该类产业投资可行性的科研成果。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之上,主要从食用菌产业的经济现状、经济前景、市场现状、市场前景、市场竞争优势及风险等多方面着手,就商洛食用菌产业投资进行了可行性的财务分析,发现该产业项目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地区域环境和气候类型,提出适合该地区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建议,从而为投资商洛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方向性的指导。
二、项目经济分析
(一)项目投资的经济环境分析
根据2015年商洛财经报道,商洛2015年全年菌类生产总值在总体上已经超过了582.66亿元,总体上比2014年同类产品增长了大约10.2%。另外,按当地常住人口和总人口比例计算可知,菌类给该地区的人均生产总值增加了500元左右,相比其他产业,由于地域环境的特殊性,该产业带来的地区性利益更为醒目,有发展成为大型产业链的潜力。因此,通过对商洛整体经济现状以及对商洛农业发展状况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深入分析得出,商洛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从而为投资食用菌项目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
(二)项目投资的经济前景分析
根据数据显示,2013年商洛食用菌种植量超过一亿袋,蘑菇产量15万吨,产值9.5亿元,净利润为5亿元,已占据了陕西省一半以上的市场。近年来,投入产出比大都在1:3以上,户栽6000袋,鲜菇销售收入为10万元,净收入为8万元左右。例如,商州区陈塬村每年种植蘑菇,每袋生产蘑菇在3千克左右,最终达到产值13元,净利润达到9元左右。自惠农政策实施以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民的投资和补助力度,使得我国食用菌年消费量的增长速度达7%,市场前景广阔,2015年末,当地食用菌总产量预计达到20万吨,种植量达1.5亿袋,产值20亿元,纯利润15亿元以上,比2010-2015年的产值、收入均翻一番。食用菌将成为种植业的主要产业,伴随“十三五”加大对食用菌产业的投入力度,如果将加工生产率提高到40%左右,商洛食用菌的产出收入能达到24亿。
三、项目投资的市场分析
(一)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
目前,商洛食用菌规模生产比较专业化的主要有香菇、茶树菇、草菇、银耳、木耳等。2013年底,商洛食用菌年总产量约为50万吨,产值16.12亿元,已成为我省食用菌生产大市。其中,该地区的银耳和木耳年产量占据约12万吨,经过这几年国家产业扶植的助推发展,在商洛地区已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几个产业县区,例如,以银耳出产为主的商南县和洛南县,以木耳生产为主的丹凤县和主产各类蘑菇的镇安县等,各菌类的生产量逐年呈上升趋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不断的变化,食用菌以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备受追捧,每年的市场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尤其近几年来国民更加注重追求养生,国内食用菌在城市居民膳食消费结构中的比例明显增加。同时,随着食用菌产品的多类化,加之营养价值被人们所认可,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
(二)市场需求及预测分析
我国食用菌多数是面向国内自销,因为目前国内的市场对食用菌的需求量非常大。据统计,许多一线城市的菌类供不应求,依靠国外进口维持供应。近几年来,人均消费量一直高居不下,专业经营菌类食品的生产厂和餐厅也层出不穷。
据商洛当地农业局有关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该地区的食用菌专业化生产同比增加了23家之多,与2013年相比增长15%左右,而且2014年整个地区的食用菌仅日产量就108吨,较2013年的日产量增长了不止10%。另外,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所以是典型的食用菌需求大国,每年预计消费菌类食品达几千万元,可知食用菌类在我国的发展空间很大。
(三)市场竞争优势及市场风险分析
从目前的市场现状来看,投资食用菌产业市场既存在竞争,又存在着风险。食用菌项目的市场竞争优势在于本项目建设的目的是为群众提供最好的食用菌品种,由于商洛市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在食用菌的培育过程中,充分利用玉米秆等可再生资源作为原材料,增加绿化面积,提高了食用菌产业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各地也在积极地培育食用菌新的品种和培养新的市场,给商洛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所以投资商洛食用菌产业的管理当局应根据当前市场的变化做出及时、灵活的调整措施,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四、项目财务分析
(一)项目总投资
在商洛地区投资开发食用菌项目,项目预计总投资为5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5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为50万元。具体投资规模见表1。
在该项目投资过程中,属于自己筹措的资金200万元;申请政府农业开发资金150万元;市、区地方配套资金5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100万元。
本项目在投资过程中,100万元为长期借款,贷款利率为5%;假设该项目建设期为1年,在建设期期初就将100万的长期借款申请到达企业,成为企业可用资金;假设该生产经营期为3年,生产经营期期末一次还本付息。
(二)项目经营期内销售收入预计
假设预计三年销售收入,销售单价为3元/斤,预计第一年的销售量为2800000斤,预计第二年的销售量比第一年增加15%,第三年的销售量比第二年增加20%,则预计销售收入见表2。
单位:元
(三)项目经营期内各项成本费用预计
本项目人工费估算:管理人员大约4000元/月;技术人员每人3500元/月;质检人员每人2800元/月;销售人员按销售量发工资,平均3000元/月;生产人员每人3000元/月。见表3。
根据项目成本预计,第一年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为第一年的总成本;第二年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变动成本是第一年变动成本的10%;第三年的固定成本依然不变,变动成本是第二年变动成本的15%。由于固定资产原值为450万元,预计净残值30万元,则年车间固定资产折旧140万元,维修费为投资建设费的3%。见表4。
(四)项目的盈亏平衡分析
在项目经营期内,根据市场调查发现,食用菌的销售单价为3元/斤,根据本项目的投资成本分析得出该项目的单位变动成本为2元/斤;依据盈亏平衡计算公式:
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利润
则计算盈亏平衡点时的销售量如下:(3-2)Q-270.82=0,得出Q=270.82,根据盈亏平衡公式,如果在企业生产过程中,预计销售量大于270.82万斤,该产业项目将会盈利,因此投资该项目具有可行性。
单位:万元
五、结论
本文从商洛地区的实际出发,主要从投资商洛食用菌产业可行性项目的经济、市场、财务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在经济方面的研究得出商洛地区有自己独特的条件,为食用菌的投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市场环境的分析给企业将来的发展做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对于食用菌产业的定位和将来的销售对象、销售环境、销售利润的客观性做出了良好的规划。通过内部财务方面进行预算,得出商洛地区可食用菌的投资发展建设的可行性以及将来企业的可操作性和盈利的可观性。
综合以上三方面的主要研究结论,得出商洛地区具有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独特条件,在商洛地区投资食用菌产业无论从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投资市场、投资企业的操作性、投资利润的可观性及投资商洛地区食用菌产业的具体操作都具可行性。因此,本次研究对于投资商洛地区食用菌产业项目的可行性具有指导性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毅.食用菌工厂化设施栽培的问题与对策[D].福州:福州农业大学,2015(188).
[2]柯家耀,我国食用菌的生产、贸易状况及对策探讨[J].中国农业,2009(02).
[3]吴美玲,邓兴林.实现食用菌产业化的必要性及其对策[J].中国林业研究,2008(01).
[4]魏润黔,黄瑞贞.食用菌机械化制种模式研究[J].上海农业食用菌研究,2009(16).
[5]国务院技术经济中心.工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经济评价方法-企业经济评价[M].国家科委,1985.
关键词:农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编写质量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5)03-0079-02
在从事辽宁地区农业建设项目咨询设计工作期间,编写大量的农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报告,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现根据工作实践,针对编写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建议,为提高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的编写质量提供参考。
1 编写农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时的问题
1.1 缺乏农业工程建设标准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发展经历历史性的转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与建设,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建立健全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对有效调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引导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项目建设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保证项目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推进技术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颁布多部农业工程建设标准。这些标准是咨询设计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的重要依据,在加强工程项目决策和建设的科学管理、正确掌握建设规范、合理确定建设水平、推动技术进步、全面提高投资效益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为与农业工程建设相关标准的制定积累经验,对推动我国农业工程标准化工作的进展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仍存在很大的空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仍不够健全,部分标准存在深度不够、技术落后、标准偏低等问题。建议有关部门推出更多的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加快农业工程建设标准更新步伐,使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初步设计的依据更加充分、更加科学、更加先进。
1.2 缺乏农业工程标准图集及图例
农业建设工程图纸包括农业建筑工程设计图纸和农业田间工程设计图纸。在设计农业建设工程图纸时,一般依据建筑工程图集、水利工程图集、土地整理工程图集以及其他行业图集。这些图集并不完全适用农业项目,有时存在标准过高、规模过大、适用条件不一致等问题。此外,部分农业工程没有图集可依据,市面上又缺少农业工程相关图例资料,设计图纸经常是本单位自行研究设计,或是与地方农业科研单位合作设计,有时也由建设单位或是生产企业提供。由于有些工程项目没有统一的设计图集,甚至有些工程没有相应的技术标准,造成工程设计水平不高、技术不先进、建设成果不统一,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针对这些现象,组织相关设计单位以及相关生产企业,编制有针对性的农业工程标准图集,提高全国的农业工程设计水平,统一设计图纸质量标准,提高全国的农业工程建设质量。
1.3 项目建设期不准确
一般情况下,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建设期的表达方式为具体的某年某月至某年某月。由于项目建设期应从项目初步设计批复、投资计划下达后开始计算,而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到项目投资计划下达这个时间段弹性较大,因此,建设期具体到年月是不合适的。建议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建设期的表述为项目建设执行所需的时间长度。
2 提高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编写质量的建议
2.1 端正态度,加强管理
1) 为保证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有效地防止错误和遗漏,在可行性研究中,必须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进行调查研究,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工作。对于收集的基础资料,要按照客观实际情况进行论证评价,如实地反映客观经济规律,从客观数据出发,通过科学分析,得出项目是否可行的客观结论。
2) 咨询设计单位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由业务负责人担当质量管理工作负责人,对单位所有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等咨询设计成果进行质量监督。每个项目设置一个项目负责人,重点对所负责的项目进行全方位的质量管理,注重方案优化和比选,对项目的每一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做到精益求精。由各设计室建立质量管理评估小组,业务骨干担任小组负责人。小组之间进行咨询设计成果的校对与审核,以保证咨询设计成果的质量。
3) 咨询设计单位建立咨询服务质量审查制度。由主管院领导担任总负责人,负责对所管处室的服务质量、工作运行等情况进行内部监督审核,定期对服务质量评估的结果进行回馈与评比,并对评比结果优秀的处室及个人给予奖励。
4) 为保证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的编写质量,应保证咨询设计单位有足够的工作周期。
2.2 提高咨询设计人员自身素质
咨询设计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决定工程咨询和设计服务的质量水平。编写农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是政策性、技术性都很强的综合性工作。咨询设计人员要有较高的政策水平、技术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要熟悉各项标准、政策、法规,针对需要解决的不同问题,灵活准确地加以利用;要了解农业生产规律、农产品经营销售方式、农产品生产工艺技术;具备建筑设计能力以及财务分析能力。因此,作为咨询设计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同时经常关注各项标准、政策、法规的变化以及行业动态。
2.3 遵守相关标准、政策、法规
编写农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必须以相关标准、政策、法规为依据,不得主观更改。主要依据的标准、政策、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申报审批管理规定》《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及深度要求》《农业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文件编制规范》《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及审查指南》,以及相关的国家农业行业标准。编写农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还应符合国家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政策、法规要求,遵循行业主管部门颁布的建设标准、估算指标、造价定额、技术规范、产品质量检验与检测标准等。此外,具体的项目还有相对应的政策及管理办法,如《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等。
3 结语
农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步骤,是建设项目立项的基础,是建设项目决策的依据。农业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是项目前期立项工作成果的进一步深化和反映,也是进行后续工作的主要技术、经济指导文件。因此,做好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编写工作对农业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以及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孟广文,历兰伯.浅谈如何提高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水平[J].交通科技.2004(2):72-73.
[2] 方松.如何编好农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J].发展.2007(11):82.
[3] 张建民,陈雅娟.编制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河北林业科技, 2008(5): 58-59.
Abstract: The article summarized the problems meeting in the writing of feasibility study report on preparation of agricultural construction project and preliminary design based on many years' experiences, made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writing quality for it, and provided a reference for raising working efficiency for related agricultural staff.
Key words: agricultural construction project; feasibility study; preliminary design; writing quality
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0
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申请资金、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 是在招商引资、投资合作、政府立项、银行贷款等领域常用的专业文档,主要对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如何实施、相关技术方案及财务效果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
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投资可行性报告咨询服务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具体概括为:政府立项审批,产业扶持,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告。
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行业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关联报告:
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建议书 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申请报告
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市场研究报告 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商业计划书 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投资风险分析报告 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行业发展预测分析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第一章 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总论 第一节 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概况 1.1.1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名称 1.1.2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建设单位 1.1.3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拟建设地点 1.1.4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1.1.5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性质
1.1.6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1.7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建设期
第二节 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编制依据和原则 1.2.1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编辑依据 1.2.2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编制原则 1.3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4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 第二章 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第一节 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背景 2.1.1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产品背景 2.1.2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提出理由 第二节 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必要性
2.2.1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是国家战略意义的需要
2.2.2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是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2.2.3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是当地人民脱贫致富和增加就业的需要 第三章 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市场分析与预测 第一节 产品市场现状 第二节 市场形势分析预测 第三节 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第四章 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第一节 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建设规模 第二节 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产品方案
第三节 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设计产能及产值预测 第五章 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第一节 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选址 5.1.1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建设地点 5.1.2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用地性质及权属
5.1.3土地现状
5.1.4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选址意见 第二节 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5.2.1交通、能源供应条件 5.2.2政策及用工条件 5.2.3施工条件 5.2.4公用设施条件 第三节 原材料及燃动力供应 5.3.1原材料 5.3.2燃动力供应
第六章 技术方案、设备方案与工程方案 第一节 项目技术方案 6.1.1项目工艺设计原则 6.1.2生产工艺 第二节 设备方案
6.2.1主要设备选型的原则 6.2.2主要生产设备 6.2.3设备配置方案 6.2.4设备采购方式 第三节 工程方案 6.3.1工程设计原则
6.3.2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主要建、构筑物工程方案
6.3.3建筑功能布局 6.3.4建筑结构
第七章 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第一节 总图布置 7.1.1总平面布置原则 7.1.2总平面布置 7.1.3竖向布置
7.1.4规划用地规模与建设指标第二节 给排水系统 7.2.1给水情况 7.2.2排水情况 第三节 供电系统 第四节 空调采暖 第五节 通风采光系统 第六节 总图运输
第八章 资源利用与节能措施 第一节 资源利用分析 8.1.1土地资源利用分析 8.1.2水资源利用分析 8.1.3电能源利用分析 第二节 能耗指标及分析 第三节 节能措施分析
8.3.1土地资源节约措施 8.3.2水资源节约措施 8.3.3电能源节约措施 第九章 生态与环境影响分析 第一节 项目自然环境 9.1.1基本概况 9.1.2气候特点 9.1.3矿产资源 第二节 社会环境现状 9.2.1行政划区及人口构成 9.2.2经济建设
第三节 项目主要污染物及污染源分析 9.3.1施工期 9.3.2使用期
第四节 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标准 9.4.1国家环保法律法规 9.4.2地方环保法律法规 9.4.3技术规范 第五节 环境保护措施 9.5.1施工期污染减缓措施 9.5.2使用期污染减缓措施 9.5.3其它污染控制和环境管理措施
第六节 环境影响结论
第十章 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 第一节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10.1.1安全防护 10.1.2劳动保护 10.1.3安全卫生 第二节 消防
10.2.1建筑防火设计依据 10.2.2总面积布置与建筑消防设计 10.2.3消防给水及灭火设备 10.2.4消防电气 第三节 地震安全
第十一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1.1.1组织机构设置因素分析 11.1.2项目组织管理模式 11.1.3组织机构图 第二节 人员配置
11.2.1人力资源配置因素分析 11.2.2生产班制 11.2.3劳动定员 表11-1劳动定员一览表
11.2.4职工工资及福利成本分析 表11-2工资及福利估算表 第三节 人员来源与培训
第十二章 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招投标方式及内容 第十三章 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实施进度方案 第一节 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工程总进度 第二节 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实施进度表 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一节 投资估算依据
第二节 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总投资估算
表14-1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总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第三节 建设投资估算
表14-2建设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 第四节 基础建设投资估算
表14-3基建总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 第五节 设备投资估算
表14-4设备总投资估算单位:万元 第六节 流动资金估算
表14-5计算期内流动资金估算表单位:万元 第七节 资金筹措 第八节 资产形成 第十五章 财务分析
第一节 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第二节 营业收入、经营税金及附加估算
表15-1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估算表单位:万元 第三节 总成本费用估算
表15-2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单位:万元 第四节 利润、利润分配及纳税总额预测
表15-3利润、利润分配及纳税总额估算表单位:万元第五节 现金流量预测 表15-4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 第六节 赢利能力分析 15.6.1动态盈利能力分析 16.6.2静态盈利能力分析 第七节 盈亏平衡分析 第八节 财务评价 表15-5财务指标汇总表
第十六章 粮食食品产业园项目风险分析 第一节 风险影响因素 16.1.1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 16.1.2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第二节 风险影响程度及规避措施 16.2.1风险影响程度评价 16.2.2风险规避措施
第十七章 结论与建议
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第一章 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项目总论 1.1 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项目基本情况 1.1.1 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项目名称 1.1.2 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项目选址 1.1.3 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项目承担单位 1.1.4 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项目建设目标及定位 1.1.5 建设内容及规模 1.1.6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1.7 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项目建设期限 1.1.8 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项目效益 1.1.9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2 可行性研究依据与范围 1.2.1 报告编制依据 1.2.2 报告研究范围
1.3 可行性研究结论、问题及建议 1.3.1 研究结论 1.3.2 问题及建议
第二章 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 2.1 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项目提出的背景 2.1.1政策背景
2.1.2 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项目提出理由 2.2 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 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 2.2.2 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保障经济圈建设的需要
2.2.3有利于提升XX市产业科技含量 2.2.4是增加当地就业机会的需要
第三章 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项目建设地址和建设条件 3.1 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项目选址 3.1.1 选址原则 3.1.2 场址选择 3.2 建设条件 3.2.1地理位置 3.2.2 自然气候条件 3.2.3 外部交通条件
3.2.4 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项目施工条件
第四章 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项目市场分析 4.1我国XX市场概况
4.1.1我国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发展现状 4.1.2我国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市场发展前景 4.2我国XXX市场概况 4.2.1我国XXX市场应用情况 4.2.2 XXX市场情况 4.2.3 XXX市场前景 4.3 XXX行业现状
4.4 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项目定位分析 4.4.1 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项目整体目标 4.4.2 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项目服务群体 4.4.3 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项目辐射商圈 4.5 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项目SWOT分析 4.5.1 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项目优势-S 4.4.2 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项目劣势-W 4.4.3 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项目机会-O 4.4.4 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项目威胁-T
第五章 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项目建设方案 5.1 建设原则 5.2 规划方案
5.2.1 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项目发展思路 5.2.2 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项目的产业业态规划 5.3 工程设计 5.3.1 建筑设计 5.3.2 结构设计 5.4 总图布置 5.4.1 总图布置原则 5.4.2 总平面布置 5.4.3 给排水工程 5.4.4 电气工程 5.4.5 暖通工程 5.4.6 消防设施 5.4.7 道路系统 5.4.8 绿化系统
第六章 环保、劳动安全与节能 6.1 环境保护
6.1.1 建设地点环境现状 6.1.2 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6.1.3 环境保护标准
6.1.4 施工期主要污染源及治理措施 6.1.5 运营期主要污染源及治理方案 6.1.5 环境保护结论 6.2 劳动安全卫生 6.2.1 设计依据
6.2.2 职业安全卫生主要措施 6.3 节
能 6.3.1 设计依据 6.3.2 设计原则
6.3.3能源消耗与能耗分析 6.3.4 节能措施 6.3.5 节水措施
第七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7.1 组织机构
7.2 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 7.2.1 人力资源配置 7.2.2 人员培训
第八章 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项目管理、实施进度及招标 8.1 建设项目管理 8.1.1 实施原则与步骤 8.1.2 组织机构与分工 8.2 建设项目实施进度 8.2.1 施工进度安排 8.2.2 建设与运营的衔接 8.3 招标方案 8.3.1 概述 8.3.2 招标组织形式 8.3.3 招标方式 8.3.4 招标范围
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9.1 投资估算
9.1.1 投资估算依据和范围 9.1.2 投资估算构成分析
9.1.3 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项目投资估算 9.2 资金筹措 9.3 资金投入计划
第十章 财务分析
10.1财务评价依据、范围及假设条件 10.1.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 10.1.2假设条件
10.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 10.2.1计算期及生产负荷 10.2.2基准收益率 10.2.3取费标准 10.2.4折旧和摊销 10.2.5税率 10.2.6公积金 10.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10.3.1销售收入估算 10.3.2生产总成本估算 10.3.3利润及利润分配 10.4财务分析
10.4.1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10.4.2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10.5不确定性分析 10.5.1盈亏平衡分析 10.5.2敏感性分析 10.6财务评价结论
第十一章
社会影响评价 11.1社会影响分析 11.2互适性分析 11.3社会风险分析 11.4社会效益分析 11.5社会评价结论
第十二章
风险分析 12.1风险识别与评价 12.1.1主要风险 12.1.2其它风险 12.2风险对策
第十三章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13.1编制依据 13.2风险调查
13.2.1调查的内容和范围、方式和方法 13.2.2拟建项目的合法性
13.2.3拟建项目自然和社会环境状况 13.2.4利益相关者及基层组织的态度 13.3风险识别 13.4风险估计 13.5风险防范化解措施 13.6风险等级 13.7风险分析结论
第十四章 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项目结论和建议 14.1 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项目结论 14.2 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项目建议
财务表:
表1:财务评价指标汇总表 表2:建设投资估算表(概算法)表2-1:土建工程投资明细表 表2-2:设备投资明细表 表3: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表4:流动资金估算表
表5: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表6: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表7:总成本费用估算表(生产要素法)表7-1:外购原材料估算表 表7-2:外购燃料动力估算表 表7-3: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 表7-4: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表7-5:工资及福利费估算表 表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表9: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表10: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表11: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表12:资产负债表 表13: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关联报告:
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项目建议书 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项目申请报告 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资金申请报告 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节能评估报告 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市场研究报告 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项目商业计划书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第一章 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总论 1.1 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基本情况 1.1.1 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名称 1.1.2 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选址 1.1.3 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承担单位 1.1.4 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建设目标及定位 1.1.5 建设内容及规模 1.1.6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1.7 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建设期限 1.1.8 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效益 1.1.9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2 可行性研究依据与范围 1.2.1 报告编制依据 1.2.2 报告研究范围
1.3 可行性研究结论、问题及建议 1.3.1 研究结论 1.3.2 问题及建议
第二章 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 2.1 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提出的背景 2.1.1政策背景
2.1.2 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提出理由 2.2 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 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
2.2.2 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保障经济圈建设的需要
2.2.3有利于提升XX市产业科技含量 2.2.4是增加当地就业机会的需要
第三章 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建设地址和建设条件 3.1 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选址 3.1.1 选址原则 3.1.2 场址选择 3.2 建设条件 3.2.1地理位置 3.2.2 自然气候条件 3.2.3 外部交通条件
3.2.4 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施工条件
第四章 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市场分析 4.1我国XX市场概况
4.1.1我国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现状 4.1.2我国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市场发展前景 4.2我国XXX市场概况 4.2.1我国XXX市场应用情况 4.2.2 XXX市场情况 4.2.3 XXX市场前景 4.3 XXX行业现状
4.4 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定位分析 4.4.1 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整体目标 4.4.2 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服务群体 4.4.3 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辐射商圈 4.5 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SWOT分析 4.5.1 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优势-S 4.4.2 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劣势-W 4.4.3 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机会-O 4.4.4 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威胁-T
第五章 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建设方案 5.1 建设原则 5.2 规划方案
5.2.1 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发展思路 5.2.2 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的产业业态规划 5.3 工程设计 5.3.1 建筑设计 5.3.2 结构设计 5.4 总图布置 5.4.1 总图布置原则 5.4.2 总平面布置 5.4.3 给排水工程 5.4.4 电气工程 5.4.5 暖通工程 5.4.6 消防设施 5.4.7 道路系统 5.4.8 绿化系统
第六章 环保、劳动安全与节能 6.1 环境保护
6.1.1 建设地点环境现状 6.1.2 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6.1.3 环境保护标准
6.1.4 施工期主要污染源及治理措施 6.1.5 运营期主要污染源及治理方案 6.1.5 环境保护结论 6.2 劳动安全卫生 6.2.1 设计依据
6.2.2 职业安全卫生主要措施 6.3 节
能 6.3.1 设计依据 6.3.2 设计原则
6.3.3能源消耗与能耗分析 6.3.4 节能措施 6.3.5 节水措施
第七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7.1 组织机构
7.2 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 7.2.1 人力资源配置 7.2.2 人员培训
第八章 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管理、实施进度及招标 8.1 建设项目管理 8.1.1 实施原则与步骤 8.1.2 组织机构与分工 8.2 建设项目实施进度 8.2.1 施工进度安排 8.2.2 建设与运营的衔接 8.3 招标方案 8.3.1 概述 8.3.2 招标组织形式 8.3.3 招标方式 8.3.4 招标范围
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9.1 投资估算
9.1.1 投资估算依据和范围 9.1.2 投资估算构成分析
9.1.3 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投资估算 9.2 资金筹措 9.3 资金投入计划
第十章 财务分析
10.1财务评价依据、范围及假设条件 10.1.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 10.1.2假设条件
10.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 10.2.1计算期及生产负荷 10.2.2基准收益率 10.2.3取费标准 10.2.4折旧和摊销 10.2.5税率 10.2.6公积金
10.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10.3.1销售收入估算 10.3.2生产总成本估算 10.3.3利润及利润分配 10.4财务分析
10.4.1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10.4.2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10.5不确定性分析 10.5.1盈亏平衡分析 10.5.2敏感性分析 10.6财务评价结论
第十一章
社会影响评价 11.1社会影响分析 11.2互适性分析 11.3社会风险分析 11.4社会效益分析 11.5社会评价结论
第十二章
风险分析 12.1风险识别与评价 12.1.1主要风险 12.1.2其它风险 12.2风险对策
第十三章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13.1编制依据 13.2风险调查
13.2.1调查的内容和范围、方式和方法 13.2.2拟建项目的合法性
13.2.3拟建项目自然和社会环境状况 13.2.4利益相关者及基层组织的态度 13.3风险识别 13.4风险估计 13.5风险防范化解措施 13.6风险等级 13.7风险分析结论
第十四章 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结论和建议 14.1 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结论 14.2 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建议
财务表: 表1:财务评价指标汇总表 表2:建设投资估算表(概算法)表2-1:土建工程投资明细表 表2-2:设备投资明细表 表3: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表4:流动资金估算表
表5: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表6: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表7:总成本费用估算表(生产要素法)表7-1:外购原材料估算表 表7-2:外购燃料动力估算表 表7-3: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 表7-4: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表7-5:工资及福利费估算表 表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表9: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表10: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表11: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表12:资产负债表 表13: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关联报告: 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建议书 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申请报告 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资金申请报告 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节能评估报告 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市场研究报告 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商业计划书
1.1 Cosplay
简单的来说, cosplay就是“角色扮演”, 我们现在所要讨论的cosplay是作为动漫、游戏、影视三栖衍生物的流行活动, 是特指时下青少年对动漫、游戏、电影, 以至于各种虚拟角色的扮演模仿秀。
对于coser来说, 从事cosplay要进行大量的经济投入, 华丽的服装与道具作为衡量cosplay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 所以为了塑造心目中完美的动漫形象, 青少年们不惜花费重金投入到服装与道具上。对于众多动漫产业的商家来说, 是一种巨大的商机, 久而久之, cosplay也成为一种利高额利润的产业。在青少年中, cosplay也渐渐成为流行文化, 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1.2 cosplay文化的流行原因
1) cosplay文化流行的致动因, 即cosplay文化流行的根本原因或本质要素:
总的看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是cosplay文化流行的根本原因。一方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我们带来了区别于传统计划经济下的新的生产力和生活方式, 为cosplay文化的流行提供了经济基础和物质支持。
另一方面, 随着传统经济体制的变革, 人们的价值观念开始发生变化。原有的传统的价值观念在改革过程中逐渐“失范”, 不再有统一规范人们价值观念的作用;而同时随着国门的打开, 各种新的文化现象不断汇聚, 冲击着传统的文化价值。旧的文化价值体系被打破, 新的文化价值体系尚未形成, 为cosplay文化的流行提供了一个思想空间。
2) cosplay文化流行的原动因, 即青少年对cosplay文化的特殊内在需求:
现代青少年是在新时期、新的社会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 他们有着许多区别于父辈的新时代青年的特殊内在需求。
首先, 在信息时代的的洗礼下, 现代青少年个个有想法, 更加有个性, 他们大胆、直接而又热烈的想要展现自我、表达自我。因此, 他们不是压抑自己的思想、隐藏自己的价值, 相反, 他们极力地寻求可以表达他们思想, 诉求他们价值的方式, 而cosplay文化以其独特的“show”的魅力深深吸引了青少年。
其次, 青少年有对理想状态的追求。现代青少年物质条件优越, 但事实上, 经济的富足并不能减轻现代青少年对自身现状的焦心, 尤其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 青少年大都在学习、工作上承受着各种压力和困惑, 他们不满意于现实世界中的自我, 而极力雕塑着一个理想状态的自我。cosplay文化正是通过COS一个理想中的角色, 通过角色的转换暂时舒解心灵的压力, 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最后, 现代青少年崇尚个性, 追求独特, 有一种反叛传统、突破常规的“离经叛道”的价值诉求。而cosplay以其超炫的形式和内容, 在某种程度上正迎合了青少年的“叛逆”心理。
3) cosplay文化的选择性动因, 即cosplay文化流行的社会环境和其他因素:
首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发展为这种高消费文化流行提供了经济保障;其次, 现代社会信息方式的不断增多, 为cosplay文化传播拓宽了渠道;再次, 特殊的社会转型时期, “本土文化”缺乏创新, 丧失竞争优势, 使得cosplay文化有了一定的生存空间;最后, cosplay文化本身“内显化”的表现方式, 即用一种“软”的文化方式表达出青少年的叛逆反抗, 对社会不具有特别大的实质影响, 区别于非文化方式的“外显化”表现方式更具适应性和圆通性。此外, cosplay文化本身的文化价值感召力也是其流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2 调研过程
2.1 发现问题
Cosplay主要以社团形式进行活动, 国内一些现有的大型cosplay比赛 (例如:金龙奖杯、cosplay超级盛典等) 都要求coser以社团为单位报名参加。
本小组部分成员曾经有过cosplay经历, 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以及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以下问题。
1) coser与社团间的矛盾
目前coser们与社会上已有的cosplay社团沟通困难, 无任何平台让彼此相互了解。导致在社团招不到coser的同时, coser们也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社团, 直接造成了目前cosplay界的内部混乱。这种混乱还表现在:大量coser不得不以小团体或者私人名义参加比赛和商演, 采取个体单干的形式, 缺乏统一的管理, 与商家信息沟通不顺畅, 效率低下。
同时, 我们认为, 缺乏管理容易产生:cosplay业界风气不良, cos内容低俗, 相关动漫衍生产品盗版屡禁不止等问题, 还会导致cosplay文化体系在中国大陆难以建立。
2) 社团与商家供需不平衡
单靠cosplay社团自身, 不能处理好社团与商家、企业之间的供需关系。一方面, 现有cosplay社团多为学生组织, 与商家、企业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难以找到商业性演出提升自己;另一方面, 商家难以找到相关渠道选择有实力的社团为自己提供商业性表演, 无法直接或间接的促进动漫产业的发展, 不利于动漫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2.2 解决方法
大胆设想, 如果在动漫衍生产业文化 (即cosplay文化) 中引入中介模式, 对cosplay界进行一定的管理和规范, 为社团和coser提供相关服务, 是否会有利于动漫产业资源的整合, 改变动漫衍生市场混乱的现状, 从而有利于动漫文化的健康发展。同时, cosplay文化在青少年中流行并发展起来, 喜爱cosplay文化的也大多为青年和少年, 此项目的开展还可以探索年轻一代心理, 帮助他们满足表达自我, 展现自我的内在需求。
为进一步了解设想可否实用, 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采访。
3 调研成果
3.1青少年对动漫文化的喜爱
在日本, 动漫已经成为一种国民性的存在。其对于受众市场有着严格而细致的划分和针对性, 故事的主题, 思想内容的深度有着相应的不同。日本动漫可以说是日本各个阶层, 各个年龄层次, 不同人群所共享的文化生活。
在我们调研过程中, 随机采访到的青少年都接触过动漫, 其中喜欢日本动漫的青少年占到九成, 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则表现出对日本动漫的狂热, 由此说明日本动漫对青少年的影响可见一斑。
在采访过程中发现, 青少年们主要是因为人设画面而喜欢日本动漫。日本动漫作品大多以美型的人物, 令人眩目的战斗画面, 唯美出彩的场景吸引着青少年的眼球。另外, 故事情节思想也是作为重要的选择标准之一, 都是的构成是作品的灵魂所在。日本动漫的故事类型多种多样, 清新、感人、恐怖、刺激、搞笑, 或者将背景设定为历史、神话、宗教, 涉及架空历史、科幻等各种不同的题材和思想内容, 让观众目接不暇。
3.2动漫对青少年价值取向的影响
青少年对动漫的喜好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但这种喜好仅是一种浮于时尚表层的简单的消费偏好, 还是已经产生了某种较为深刻的价值观念的影响, 有待于进一步的思考与讨论。
纷繁复杂的动漫作品向人们传达着不同的价值取向, 这些取向无所不包, 有好的就有坏的, 也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方面, 动慢使得相当一部分人更为主动地接受那些积极向上的价值伦理, 而不看动漫的人士这方面的主动性就相差甚远。从这一方面说, 某些人多动漫的辩护是不无道理的。
在调研期间, 我们接触到不少动漫迷, 年龄有大有小, 但以青少年和学生为主。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 有不少动漫迷的家长反对孩子接触动漫, 喜欢动漫与接收叛逆色彩的价值观念似乎也有必然的联系。通过调研我们也发现, 越喜欢动漫, 就对暴力, 同性恋, 纵欲主义, 个人主义, 颓废, 虚无之类消极的价值观念的接受程度就越高。从这个角度说, 某些人指责动漫色情、暴力也并非事出无因。
3.3 我们的话
整个调研中, 我们花了大量时间精力去探寻动漫文化的魅力, 以及动漫爱好者的心理, 这些看似有悖于我们的主题, 其实不然。只有充分了解市场, 看清市场的利弊, 揣摩消费者的消费动机, 我们才能趋利避害, 抓住消费者的心理, 做出正确的选择。
关键词 海南 ;山竹子 ;可行性
分类号 F326.13
Feasibility of Planting Garcinia mangostana L. in Hainan Province
ZHENG Yanyan FAN Haibin HUANG Jiajian LU Zhongxian
(Hainan Designing Institute of Farm and Land Reclamation,Haikou,Hainan 570226)
Abstract The feasibility of developing Garcinia mangostana L. in Hainan province were analyze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climate condition of Hainan province, superiority of product's quality and technology, economy benefit and so on. Main existing problems of developing Garcinia mangostana L. in Hainan were analyzed, making fast development of Garcinia mangostana L. was also advanc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t was feasible to develop Garcinia mangostana L. in southern area of Hainan province.
Keywords Hainan ; Garcinia mangostana L. ; feasibility
山竹子树属藤黄科。小或中型的圆锥形乔木,具大而革质的叶片,原产于西马来西亚,在东南亚地区如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缅甸栽培较多。其果实味美,营养丰富,果肉鲜美、雪白、柔软和多汁,内有种子,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被誉为“热带水果之后”[1]。海南具有中国少有适宜山竹子生长的热带气候条件,可在海南发展山竹子种植,满足中国山竹子市场需求,提高农民收入。
1 山竹子特征特性
1.1 山竹子的生长特征
山竹子树可长到7~25 m高,树冠为圆形或圆锥形,树皮为黑褐色,至少需要5~6年才可结果,而大多数则需要8~10年。树叶对生,长8~15 cm,为常绿厚叶,光泽皮革质感。花直径2.5~5 cm,雄花或两性花,两性花生于嫩短枝的前端,1或2个。萼片及花瓣4枚,为肉质黄色杂有红色和淡粉色。1朵花中雄蕊数量多,雌蕊1个,柱头4~8裂。山竹子果实成熟后,果实为直径4~8 cm的球形,表面光滑,肉质萼片及外果皮内层的柱头残存,果皮很厚且极为坚硬,需用刀才能切开。其果皮为黑紫色或粉红色,很厚,味苦,一般不食用;果肉为白色,瓣状,外观颇似蒜瓣,可食用,味道浓郁,清凉甜美,口感柔和,有质感[2]。
1.2 山竹子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山竹子是典型的热带果树,属于“超热带气候植物”,在北纬 20°以北的地方栽种山竹果树均无法成功。山竹子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无法在 4.4℃ 以下或 37.8℃ 以上的气温下生存,年平均温度在23℃以上才能开花结果,适宜山竹子的生长温度为 25~35℃。湿度方面,空气湿度要达到80%,年降雨量不能小于1 270 mm。一般来说,山竹子生产旺盛的降雨量在1 270~2 500 mm,且全年最好有10个月的温润季节。山竹子喜爱深厚、肥沃、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的土壤,土壤的酸碱度为弱酸性。山地的坡度应小于20°[2]。
2 海南发展山竹子产业的可行性分析
2.1 山竹子引种试验分析
20世纪30~60年代,海南省文昌、琼海、万宁和保亭热作所先后引种山竹子。其中,保亭热作所于1960年引种,1969年开花结果,母树至今仍然年年开花结果[3]。2000年,海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首次大批量对早熟优质山竹子新品种进行引种试种和种苗培育。经过试验,种苗种植成活率达98%以上,种子出芽率达95%以上,并总结出1套适合海南山竹子发展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4]。山竹子在海南引种试验成功,是海南发展山竹子产业的必要条件。
2.2 气候条件分析
海南属热带季风气候区,绝大部分地区属于北纬20°以南,但能够满足山竹子生长的气候条件的只有海南南部的保亭、五指山、三亚、陵水等市县。这些地区年平均气温25℃左右,极端高温低于36℃。一般出现在四五月或六七月。极端低温为5℃,大部分地区为6~8℃,南部沿海稍高于10℃,主要出现在1月份,也有在2月或12月,温度条件可以满足山竹子的生长。保亭、五指山、三亚、陵水市县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 800~2 000 mm,但季节分配不均,雨季一般出现在5~10月,干季为11月至翌年4月。雨季降水约占年雨量的80%。但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丰富,干旱季节可通过灌溉来满足山竹子生长的需要。保亭、五指山、三亚、陵水市县光照充足,全年日照时数为2 000~2 400 h。总体来说,海南保亭、五指山、三亚、陵水市县的气候条件最适合山竹子的生长[5]。
nlc202309042209
2.3 配套种植技术分析
海南省农垦科学院保亭热带作物研究所在山竹子品种选育及其配套技术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海南省保亭热带作物研究所就从马来西亚引进山竹子种苗,开展山竹子实生育苗、嫁接育苗、扦插育苗、高空压条育苗和组培育苗等技术研究,总结出实生苗关键培育技术,通过比较试验成功研发出山竹子高空压条种苗繁育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实生苗非生产期长和扦插苗生根难的技术难题。开展山竹子小苗移栽、幼树遮荫、整形修剪、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等研究,总结出山竹子丰产优质栽培配套技术[4]。
2.4 产品质量分析
海南山竹果与从东南亚进口的山竹果相比,大大缩短了运输距离、运输时间以及运输成本。同时海南适宜的气候环境和优质的土壤使得海南山竹果普遍具有无籽、少籽,多肉,甘甜的特点,其中山竹子少籽、无籽的特性是东南亚山竹子(一般具有2~3枚种子)不具备的特点[4]。所以海南产的山竹果果质更为鲜美,价格更加实惠,受到了当地居民和游客的欢迎。
2.5 市场前景分析
由于山竹子是“超热带气候植物”,对环境要求比较高,在中国只有海南的保亭、五指山、三亚、陵水市县试种成功。相对于其他热带水果,山竹子的种植规模和产量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是很低的,海南现有的种植面积133.33 hm2左右[3]。
山竹子药用价值很高,是东南亚本土药的一种。在泰国、印度、缅甸等国家的传统医药中早被广泛用于治疗腹泻、疟疾、抗炎、抗溃疡以及抗白血病和败血病等,还具增进免疫系统健康、明显的抗过敏和平喘等多种用途,目前已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医药厂家、专家研究山竹果萃取物——山酮素,用于防癌、抗癌[6]。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各种名优稀特水果渐受亲睐。山竹果是品质高档的水果,目前国内外市场上销售的山竹果,都是从马来西亚、泰国进口的,中国每年都需进口大量的山竹果来满足市场的需求,消费主要市场分布在广东、上海、北京等地,山竹果制成的果汁饮料、糕点、果冻也很受消费者的喜爱。目前在海南新鲜山竹子的市场价基本稳定在20元/kg,超市中优质的价格更是高达40元/kg。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山竹子以及其副产品的市场进一步拓宽,今后几年山竹子需求量将会走势坚挺。基于上述诸多因素,若积极发展山竹子种植,适度扩大种植面积,山竹果市场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2.6 经济效益分析
因为山竹子病虫害较少,不需要特别的修枝整形,不需要药物控梢控花,不需要特殊的保花保果措施,因此对于成年的结果期树其生产成本较低,约12万元/hm2。
嫁接苗一般种植4~5年即可开花结果,结果当年产量约0.5 kg/株。随着树龄增大,树势增强,山竹子的产量逐年提高。种植10~12年后进入丰产期,可摘果约40 kg/株,每公顷450株,每公顷产量为1.8万kg,按照售价20元/kg计,销售收入约为36万元/hm2,产值达24万元/hm2[3]。因此经济效益是十分可观的。
山竹子种植一般采用嫁接苗,可有效提高种苗的成活率,大大缩短扶管时间。在山竹子种苗扶管期内,可采用套种、间种槟榔、香蕉、木瓜等作物,为山竹子提供所需的荫蔽环境,同时增加土地收益。
3 海南发展山竹子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山竹子幼苗生长缓慢
制约山竹子在海南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其幼苗生长特别缓慢,播种后需7~12 年才能结果。山竹子幼苗生长缓慢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主根纤细、侧根不发达、根系生长弱、顶芽休眠期长、叶片合成碳水化合物的能力低等原因。
3.2 产业化程度和科技管理水平较低
海南山竹子产业刚刚起步,相对其他热作水果而言,产业经营的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程度较低,缺乏统一、规范、科技培训指导与管理,缺乏科技与产业化经营管理、技术和信息人才,科技推广途径、方式单一,产业管理方式较为粗放。
4 海南加快发展山竹子产业的建议
4.1 适当发展山竹子良种繁育
适当发展山竹子良种繁育产业,不仅可大大缩短山竹子种苗的生长期,还可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山竹子幼苗,进而提高山竹果品质,激发地方农民和企业生产山竹子的积极性,促进山竹子产业化发展。
4.2 加大力度开展适合海南的山竹子种植技术研究
海南省农垦科学院保亭热带作物研究所,经过50多年的努力,在山竹子种植科研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海南省保亭热带作物研究所已经了解了山竹子的生物学习性,对环境的要求,掌握了一整套种苗繁育、种植和丰产栽培管理的技术措施,并在生产上加以应用,取得了相关的技术成果。
但是,目前山竹子的品种和栽培体系研究中还处于初步研究阶段。建议政府进行科技投入,组建科研团队,开展山竹子生产技术体系的研究,利用海南气候资源优势,为发展山竹子提供技术支撑,为中国热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4.3 积极争取国家财政支持,制定发展规划和优惠政策
海南南部的气候、土地资源等自然条件适合山竹子的种植,但要发展山竹子产业化生产,需要政府制定发展规划和优惠政策。一是要积极争取国家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争取建设海南山竹子研发中心、山竹子现代标准化示范基地。二是海南省发改委应组织农业、能源、国土部门以及科研、高校的专家学者,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尽快制定出山竹子生产的发展原则、发展模式和发展目标及步骤。三是要有配套的优惠政策支持,引导农民通过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模式来发展山竹子生产,为市场提供优质鲜美的山竹子产品。
5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论证得出,海南引种山竹子试验成功,气候条件适宜,配套种植技术先进,产品质量较优、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良好,适合发展山竹子产业并建议政府大力推广种植面积。发展山竹子产业,符合海南省“名特优、时间差、无公害”3个产业优势。采用适当发展山竹子良种繁育、加大种植技术研究力度、争取国家财政支持等措施,大力发展种植山竹子,不仅可满足山竹子的市场需求,又可美化绿化家园,保护生态,特别是对促进边远山区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解决富余劳动力,增加社会效益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有义.山竹子[J]. 热带作物译丛,1982(4):72.
[2] 百度百科. 山竹[EB/OL].[2013-07-31].http://baike.baidu.com/view/8198.htm.
[3] 陈 兵,蒋菊生,刘贝贝,等. 海南山竹子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J].中国热带农业,2013(5):22-23.
[4] 海南省科学技术成果公告. 山竹子优良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的引进与开发[EB/OL]. [2008-06-26]. http://
www.dost.hainan.gov.cn/jhc/sgc/2005/sg200513.htm.
[5] 唐少霞,赵志忠,毕 华,等. 海南岛气候资源特征及其开发利用[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1(3):343-346.
[6] 项 辉,蔡展君,陈敏慧. 山竹子的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9(6):529-534.
【产业园项目可行性报告】推荐阅读:
2024年中医药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06-10
2018年农牧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1-26
北斗产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纲)03-25
环保产业可行性报告10-03
产业化可行性报告12-24
产业化项目总结报告06-29
福建产业园项目讲话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