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改经验交流

2024-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中政治课改经验交流(共8篇)

高中政治课改经验交流 篇1

郑州市上街实验高中学生:郑芳辅导老师 :何卉玲

转眼间,高中生活已经过去了两年,在这两年间,我们学校一直在开展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改革,回顾政治学科的课改生活,我的感受最多,快乐最多,当然也有困惑,现在我把我的幸福和困惑写下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幸福一:小组学习,学习兴趣提高

过去我们在教室是整整齐齐坐了5排,同学之间除了同桌之外交流的机会都比较少,现在老师按学生学习基础状况把全班均衡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六人,让学生自己推选出一位有一定组织能力、学习基础较好、有工作热心的同学当组长。这样我们班分成了8个学习小组,我分在了第三组,还有幸被选为了组长,我的工作职责就是组织小组学习和讨论,检查督促小组成员的自学情况,帮助学习较差同学,向教师汇报本组学习讨论情况。课前老师先把学案发给我们,我们按照学案要求预习课本,课堂上我们在老师组织下,一起交流自学情况,一起探索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一起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老师还让各小组轮流上台 “讲课”。“讲课”主要是向全班同学和老师汇报本小组自学和讨论成果。然后,教师组织全班同学对上台“讲课”的情况进行“评头论足”、修正、补充,好的全班同学还会给予鼓掌祝贺。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大家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出来了,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老师也被我们的激情所感染,以往讲课的满堂灌不见了,作为组长,我慢慢成了学习的带头人,老师的小助手,大家的好帮手,越来越有自信,也越来越喜欢上政治课了。

幸福二:课堂展示,能力得到提高

在学习《政治生活》“民主决策:做出最佳选择”公民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决策时,老师组织我们举办了一次模拟郑州市学校收费问题的听证会:先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四至六人,分别扮演教育局工作人员、物价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生家长代表、学校校长代表、新闻媒体等角色,并准备相关材料。我们组分到的是扮演学校校长的角色,我们在小组长的组织下,一起交流各自观点,由我代表全组同学发言: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就是政府投入和家长交费,现在教育投入已经占据了政府财政的相当大比例,目前办学经费缺口依然很大,而发动社会各方面,特别是家长们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是一个挺好的办法。中学 1

生的家长们都正当年富力强,提高的学杂费数额对他们来讲是微不足道的。我的话音刚落就遭到了学生家长代表组和人大代表组的炮轰:本区大多数学生都来自农村家庭,这样做并解决不了问题,只会增加农民负担。而且调不调价,调多少,应与居民的收入挂钩,现在本区的人均收入还不足以承担那么高的基础教育学杂费支出,我们坚决反对提高教育收费。从听证会前的积极准备,到听证会上我和同学们的唇枪舌战,我们既增加了信息的交流量,又深化了对问题的理解,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许多新思想,新观点,真正体验了学习的价值和乐趣,而且还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和互助合作的精神。这样的课堂,我觉得自己的胆量和各方面的能力都到了锻炼。

幸福三:参与活动,体验更加深刻

在学习信用工具的知识时,老师让我们在周末通过银行实际存入或提取一笔款,并用信用卡在商场或超市实际刷卡消费一次,真实感受使用信用卡的优点和缺点。银行的工作人员听了我们的说明后,还为我们提供了空白的支票和汇票,我们认真的做了填写,通过实践我们非常清楚了支票和汇票的使用办法,而且还了解了很多课本没有的知识:比如转账支票出票日期和转账数额的数字都必须大写;支票填写不全,可以补记,但不能涂改,一旦有任何涂改痕迹,支票就作废;支票的有效期为10天,超过期限需要重新出具;而且支票是见票即付,不记名,如果丢了支票尤其是现金支票可能就意味着钱丢了,银行对此不承担责任等等。通过实践我既体会到学习这些内容对自己生活的意义,又对使用信用工具的优点和风险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现在我对信用工具的知识还记忆犹新,我希望老师能多创造一些条件,让我们更多地去实践、锻炼,体验,让我们能够实现知行统一,课堂充满更充满活力。

困惑一:老师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增加了一些教科书之外的背景材料、典型案例,一方面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但是有时也让我们觉得一节课的信息量有些大,感觉有点应接不暇,来不及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困惑二:课本上的探究活动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好处。但是平时我们自主支配的时间有限,课前经常没有时间进行相关的探究准备,所以体验和探究的时候有时会觉得层次比较浅,发言有时候也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

现在高二生活已经接近尾声,,再我们回首走过的路,尽管也有困惑和苦恼的时候,但我相信,我们更多的是恋恋不舍的感情;我相信,那难忘的校园生活一定会成为我们最美好的回忆:我们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我们尽情地展开我们的才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认真地记好我们要领悟的知识与要点,在未来的高三生活中我们还要借助课改这双翅膀继续展翅飞翔!我们在学习中成长着,我们在成长中学习着。对今后的课改生活,我充满了期待„„。

高中政治课改经验交流 篇2

“交流展示”模块作为特定的研究对象,是从整个课堂环节中抽取出来,在静态上进行的研究。在课堂实践中,这一模块与其他各模块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是动态上的运用。

“交流”是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之间,运用语言、肢体,对知识、能力和情感等进行信息传递、反馈和矫正的行为过程。“展示”是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在组内、班级,通过语言、书写、肢体,自我表达知识、能力和情感及自我展现个性特点的行为过程。交流是展示的基础和准备,展示是交流的表现、提升,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贯通。交流展示贯穿课堂始终,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集中体现,是激活课堂,调动学生思维,实现思维碰撞的主要形式。

一、交流展示的目的要明确

交流展示其本身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是为了激活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完成任务,感受成功或失败的体验;是为了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暴露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或认知缺陷,是为收集学习信息,为矫正做准备的。

二、把握好交流展示的原则

交流展示采取的形式和内容对学生的学习要有激励作用,要让学生在展示的对比中认识自己,发现不足,激发斗志,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自己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要给每个学生提供和创造交流展示的机会,不歧视任何一名学生,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要选择合适的内容、时机交流展示,绝不能为交流而交流,为展示而展示。要因人而异、因内容而异,不同学习情况、不同的学生可采取不同的展示方式,让学生表现自己个人的特长和才艺。要顾及每个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绝不能把课堂变成某些学优生的天地。组织要有一定的常规要求,形成一定的操作程序,避免因组织而消耗无谓时间,降低课堂学习效率。要讲效率。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学习任务应当堂完成,因此课堂交流展示必须体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预设和生成的统一。

三、展示的时机

1. 质疑释疑后的交流展示

由于学生本身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的差异性,每个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千差万别。质疑释疑,是学生把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组内或组与组之间进行自主解答的行为过程。质疑释疑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交流展示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启动小组合作,因势利导,及时转化为小组或班级的共性问题,交给大家研究,这对于问题提出者是一种激励,也便于学生群体资源功能的发挥,促进学生政治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2. 有新意、创意的交流展示

创新不是凭空创新,而总是依托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的,几乎不存在无知识的创新,也不存在能够脱离知识而存在的单纯的能力。在知识的学习与研究中,学生解决问题产生新想法、新方法、新途径是很正常的,充分利用学生学习中的这些思维火花,让学生交流展示是对学生深度思考的肯定与鼓励,也能促进学生的个体创新转化为群体创新,促进创新能力的形成。

3. 在探究展示过程中的交流展示

政治学科中的综合探究是学生思辨能力的延伸,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是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最终体现。这一过程中的猜想、假设以及论证过程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因而对所获得的实验事实与证据及相应的处理、分析、解释也会有所不同,展示生通过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形成不同的观点或结果,这是政治课堂所特有的现象。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倾听。当学生自己的观点与别人不同时,或者当自己的构思别人暂时还没有想到时,能在他人展示时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认真思考别人的观点,分析别人观点与自己观点的不同之处,一旦发现自己的探究结果有问题,要勇于承认,放弃或修改,尽量吸收他人意见中的合理因素来完善和改进自己的探究方案。

4. 在训练中的交流展示

训练习题的设计具有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以及灵活、新颖、多变的特点,通过训练结果来交流答题的基本思路,展示学生对知识技能的落实、理解,巩固学习效果。对结果的评定达到暴露问题,诊断思维缺陷,形成规范的作用。学生间做到有问题要及时纠正,不完善要随时补充,发挥学生的互助功能。练习的展示应照顾各层次的学生,通过展示,不仅能发现问题,而且能养成规范,形成科学的认识。

四、展示形式

学生表达能力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口头语言是人际间交流的工具,而学生在考试时多采用书面语言。这就要求在交流展示的方式上灵活多样,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综合提高。

交流,从主体上看,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组与组、班级与班级之间的交流。从区域上包括组内交流、班级内交流。方法包括讨论、辩论、发言、插言、倾听。

展示类型包括书写和交流过程中的表达,展示方式包括书面展示、口头展示、肢体展示。

谈高中政治课改中的校本教材意义 篇3

关键词 校本教材的开发 综合素质 能力培养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校本、校本研究、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等概念从教育科研的神秘殿堂走进了中学的课堂。尽管参加了新课程的培训,学习了许多新课程改革的理论知识,补充了大量的信息,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去贯彻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好“三维目标”和“三贴近”原则,既要让学生掌握课本的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依然是老师们急待解决的问题。

尤其是政治课,一直在学生中备受冷落。上学期有上级领导来校视导,在随机抽取的学生中做了一份调查,其中的一项是学生最不喜欢的课是什么?结果政治课高居榜首,在理由一栏中学生写到:政治课枯燥、乏味、听不懂、不喜欢等等,这样的结果让我们几位政治教师备受打击。我们一直在努力的转变教学观念,为什么还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在随后的教研活动中,我们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探讨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最后,我们决定在校本教材的开发与使用上下工夫。

“校本”的英文是school-base,大意为“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校本课程是学校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根据现有的条件和资源、学生现况以及学生、学校、社会未来发展的要求所开发的各种课程。校本课程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开阔眼界,从而弥补学科课程的不足,丰富学校教育文化生活。

具体如何来撰写校本教材,没有具体的模式可以借鉴,大家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我首先设计了一份调查表,中心意思是要了解学生们平时关心的话题是什么,答案五花八门,有社会热点、经济问题、游戏、同学关系等,我整理后进行了筛选,哪些问题与教材内容联系最密切,最贴近生活,最贴近实际,最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挑选出来最典型的案例作为素材编进了校本教材中,并且随时更新,在校本教材的使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以高一必修《经济生活》中第二单元第六课投资的选择为例,我设计了“小鬼当家”这一内容,融合了教材的知识,又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比如“稳健的投资──债券”这一内容设计如下:我用数码相机拍摄了几组清晨人们在银行门口排队等待购买国债的火热场面,再配以教材中的图片,首先带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随后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人们为什么会通宵排队购买国债?在议论声中进入第一个环节──链接教材:债券是一种稳健的投资方式,引导同学们复习学过的知识如债券的含义、购买债券的好处、债券的种类等。这个环节主要是巩固教材的知识,落实知识点。第二个环节是学生的探究活动,把学生分成三组,在老师提供的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的图片和文字说明等素材的基础上加以整理,做成PPT的形式分别进行展示和讲解,有的同学还找来了实物债券进行对比。这个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总结归纳、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第三个环节是知识拓展,主要由老师进行讲解,除了教材中列举的债券的种类,还补充了市场上常见的其它的债券如:浮息债券 (Floating rate bonds)、资产担保债券(Assets-backed bonds)、抵押债券 (Mortgage-backed bonds)、次级债券 (Subordinated bonds)、可转换债券 (Convertible bonds)、零息债券 (Zero coupon bonds)、可提前赎回债券(Callable bond)等种类,这个环节主要是开拓学生视野,联系实际,丰富知识。最后一个环节是综合实践,请同学们联系生活中的实际说说投资理财的风险,大部分同学都提到了父母的投资事例。这时我提出了最后一个探究问题:“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对债券有了一定的了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手中有了余钱,你准备帮助家里来制定一个什么样的购买债券的投资方式,使你家里的钱保值增值呢?假设家里有住房,也无其他额外支出,有存款10万元,父母愿意拿出5万元购买债券,请你设计一个购买的方案。”学生们看到这个问题后,一个个跃跃欲试,真正有了“当家”的感觉,有的同学放学后和父母进行了交流,共同制定了方案。在展示的环节中,为表明自己的方案更合理,时不时传出争论声,此时的同学们褪去了稚气,把自己当成了真正的投资者。这个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理财观、消费观。同样以这样的模式,我又设计了股票、储蓄等投资理财的内容,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的学生对我说:“我给了父母许多投资的建议。”

在高一《政治生活》的校本教材中,为了使学生们更深刻的了解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我设计了模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内容,有同学作为主持人模拟委员长主持大会、有同学模拟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有同学作为代表审议、表决通过议案等;还设计了模拟“联合国”的内容,同学们作为不同国家的代表为本国的利益据理力争。这些内容的设置不仅巩固了教材的知识,还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丰富了课外知识,通过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世界,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学习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让学生在与实际生活的融合、沟通中真正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感受到成长的乐趣。

新教改工作经验交流发言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行们:

本学期,我们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制定相应实施措施,积极稳妥地开展教改工作:以全力打造高效集体备课、高质量导学案为目的,以实效的课堂模式改革为重点,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大教学目标去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今天我就我们学校新教改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严格落实责任制。

1、领导包备课组,在集体备课时间参与其中,适时监督和评价,确保集体备课质量。

2、审核领导要严格把关,确保导学案质量。

(二)、建立课改示范教师机制。为使课改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并且有一个质的飞跃,学校实行课改示范教师机制。学校的教改工作将以此为突破口,通过多种形式帮助教改示范教师尽快成长,使各种课型导学案的编写及课堂教学模式形成特色,以此带动教改全面实效进行。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导学案;我们以个案为先导,以集体研讨为主导,全面建设高效集体备课。新学期,我校将以教师个案为先导,在集体备课中,要求教师首先必须深钻细研教材,广泛搜集有关的教学资料,对本章节的内容有全面整体的把握,进而找出各个知识要点及主要问题,明确知识点,整理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形成个案;然后组织低、中、高年级组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最终形成高质量导学案:能让学生从导学案中看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便于提前预习;对重点地方要设计典型性例题,对难点地方要自然突破化解,拓展延伸;由相关知识和主要问题生发出一系列与之相关的问题,在导学案中要精心设计,帮助学生复习巩固、举一反三,拓宽知识面,提高能力;同时,学生易错地方有意识的变换方式加强训练。

(四)、建立灵活的评价方式和教改课堂反思制度。

学生评价方式灵活多样:口头提问、书面回答、板演、背诵、复述、表演、点评、小测试等。

教改反思是确保教学改革顺利推进的主要辅助手段,对于整体的学校教学改革工作和个体的教师课改都有着其他手段无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在新学期我们规定课改教师每周至少写一篇教学反思,字数不能低于300字,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必须紧扣教学改革的过程,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措施,既有理论,又有实例。

(五)、本学期,学校把教改重点放在四、六年级作为课改主要年级,推行榜样制,带动其他年级行动起来。安排教改年级教师分期分批到教改先进学校进行集中整体强化学习,以便从根本上转变理念,学习教改先进做法并加以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

1、措施:

①、成立领导小组,加强对教学改革工作的领导;

②、加强理论学习,分为学校集中学习和学科组、各科组分层学习教改理论。

③、本校优秀教师教改讲座;

④、领导小组对课改年级的导学案进行审查,指导反复修改,形成最优化的导学案;

⑤、领导小组深入四、六年级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精心雕刻,反复听评课,切实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点评,加快课改课的成型;

⑥、对成型的课改课不断完善并在全校执教公开课,做好传帮带和自我完善,逐步提高推广。

2、目标: 通过半年的学习探索和完善,打造以个案为先导,以集体研究为主导的高效集体备课,各种类型的导学案编写科学规范,创设“小组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由以听为主的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的主动学习转变。形成学校特色,整体提升教改水平。

(六)、尝试改革对学生的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学期,在课改年级尝试对学生采取成绩制与等级制双轨运行的评价制度,音、体、美、信息技术、阅读课与写字课采用等级制,其它科目采用成绩制;推行鼓励性评语,并将鼓励性评语推广到课堂教学和学生作业评改中;增设特长评价。初步构建“分数+评语+特长”的学生评价模式,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客观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评价能力和自信心。

(七)、在课改年级教室增添黑板,彻底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增强趣味性和动手操作能力。

初中政治课改问题总结 篇5

随着五步三查教学模式在全县学校的开展,我们学校也积极响应这一提倡,全面实施课堂教学教学改革,普及五步三查教学模式。在学习此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我有一下心得体会:

1.教师把课堂还给孩子,能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长能够勇挑重担,带领组员强化记忆,巩固提高。

2.课堂灵活开放,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

3.通过对群学,以及小组展示,能够很大程度上的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学生能够各司其职,通过不同质间的交流合作,互帮互助能够帮助别人同时提高自己,完善自己。4.不同形式的激励机制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小组间的竞争和比拼能够发挥小组团队的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5.对我的启示:要敢于相信学生、发动学生,强化团队合作机制,督促组与组之间开展目标明确的学习竞赛,提高学习的效率。

这种模式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也存在一些弊端:

1、思想品德课课程建构的基础是初中生逐渐拓展的社会生活,应体现思想性、科学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这种模式仅仅是以书本为课堂建构的唯一模板,以简单的知识点重复与强化背诵作为课堂的教学任务,是“以本为本”的老思路,在理念上讲是不可取的。2.缺乏信息整合和德育成份。

思品课如果没有了社会生活与时事的补充就如同无源之水。这种模式暴露了信息的匮乏:既没有网络与多媒体的运用,也没有饱含激情的情感互动,学生不能结合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展开问题,所解决的问题仅限于课本。德育升华的环节是残缺的,他们没有创新与升华的教学机制。

3、由于这种模式刚刚起步,师生还在共同探索,特别是九年级学生中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教学任务重,暴露出很多问题:(1)、时间不够用,效率越来越低。(2)、学生展示走过场,抓不住主要的问题。(3)、当堂训练不扎实,掌握知识不牢固。(4)、小组合作成摆设,组长组员没有齐心协力,各自为阵。(5)、学习习惯差、自主学习难,部分学生越来越不听话。

因此,我认为思想品德的教学应根据思想品德课的特点,既不完全照搬,又不能只看其不足;要一分为二辩证地看问题;任何教育改革都有其本土背景,我校需要学习其合理成份,也要摒弃其部分不适合我校师生实际的东西,批判地吸收与借鉴。

高中政治课改经验交流 篇6

董胜勇

一、导言

1997年北京成立我国首支城管执法队伍,自此以来,城管在我国已经存在10多年了。毋庸臵疑,随着各级城管执法队伍的成立,我国各地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秩序明显规范,市容市貌明显好转,“城管”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同时,我们也不无遗憾的看到,自成立之始,这支队伍就一直处于风口浪尖,处于社会矛盾的焦点。开始成立时如此,10年后的今天依然如故。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搜索到上亿条有关“城管”的信息,这些信息绝大多数是城管执法人员暴力执法以及社会公众对执法人员的谴责等负面信息,有关正面信息寥寥无几。譬如2006年8月北京城管海淀分队副队长李志强被小贩崔英杰刺死,2008年1月7日,湖北天门市发生的震惊全国的“城管打死人”事件,以及最近深圳城管被商贩捅伤事件.....,所有这些将执法冲突现象推向了极致,使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上的“城管执法”,再次陷入尴尬的境地, 严重影响了社会安定与和谐。一时间,严惩城管肇事者的呼声,甚至演变成了城管系统的存废之争。目前,应该说社会不和谐的因素仍然很多,譬如贫富差距的拉大、竞争机会的不平等都是社会的不和谐因素,但没有哪个方面会比城管和商贩之间的不和谐更处社会焦点。因此,如何解决城管和市民、商贩的矛盾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美国建国已经200多年,城市高度发达,形成了一整套城市管理的理念、制度和经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想借鉴美国的城市管理经验,力求找出化解我国城管执法冲突的办法或思路。

二、美国的城市管理

(一)庄重质朴、规范有序的市容市貌。

美国人尚古,许多城市的市容不追求华丽新鲜,而注重古色古香。没有历史的地方,也特意做的古老,有历史古迹的地方,更是力求保留原貌。城市内车辆停放整齐,行车秩序井然。因此放眼过去,城市面貌庄重质朴,整体布局规范有序,臵身其中,能感受到城市文化气息浓厚,气质成熟而不娇气。

从城市管理角度看, 尽管国力强大、财力雄厚,但美国的城市管理标准,是根据经济社会需要取的满意标准,并不刻意追求最优标准,城市管理效果应该相当于我国的中等城市,不如管理标准比较高的上海等城市。譬如对广告牌匾的管理,美国更注重个性化,追求艺术性和吸引顾客的实际效果,对材质没有硬性规定,所以仅从档次和华丽的角度看看,整体效果并不好于我国对牌匾实行规范管理的城市。美国对城市沿街建筑物 的粉刷,采取由政府出资,政府定粉刷标准,建筑物拥有者自行粉刷的办法,其粉刷的档次和效果非常好。

(二)规范有序的合法商贩。

美国对商贩的管理规范有序,很值得我们学习。像纽约等人群高度聚集的大城市,在繁华的街道上,也可以看到商贩、甚至也有很多烧烤点,但他们都是合法经营、规范有序。总体来说,美国对商贩摊点的管理,给人的感觉是在需要的地方会有几个统一标准的商亭,不该有的地方决不会出现,这样既方便了市民生活,又规范有序。相比而言,我们国内商贩摊点聚集的地方,往往是在学校、超市周围以及交通要道等繁华地带,不仅没有合法审批手续,而且污染道路、堵塞交通,叫卖之声不绝入耳。虽然也方便了生活,但显得杂乱无章,严重影响市容秩序。

美国的一些小城镇、小城市,管理效果明显好于大城市。在新不列颠市,本人在这里学习实习4个月,期间不见任何商贩,城市广告牌匾规范有序,商店门口干净整洁,绝无污水横流现象。当然,在当地政府和其他组织举办各种庆祝活动期间,会在政府规划出的范围内,允许商贩摆摊设点。他们的做法是如果庆祝活动期间有允许商家摆摊设点的活动,一般提前在报纸等媒体公告,其审批程序、规范要求等一一告知。商家可向相关部门申请,相关部门根据规定审批。如果商家不经审批私自摆摊设点(任何时候),第一次发现会罚款并责令取消摊点(罚 款一般在100美元左右);如不服从管理,商贩甚至会被拘留。

总的来说,美国城市商贩的存在是很少的,存在的商贩既是合法的,又是必须的,同时也是规范管理的,是城市的点缀,而不是城市的累赘。

(三)先进的市政管理与巨大的市政投资。

美国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提供公共管理和服务,因此对市政管理工作高度重视。以我实习所在地BRISTAL市为例,该市人口仅有6.5万人,但其市政设施齐全,技术先进,若干方面比中国的某些几十万人口的中等城市都好。比如在垃圾处理方面,BRISTAL市拥有一个巨大的垃圾处理厂。该厂不仅能进行垃圾分类掩埋处理,而且可以利用垃圾发电。美国市民环保意识强,垃圾分类放臵已形成习惯,市政部门利用先进的分类放臵的垃圾运输车,将垃圾运送至处理厂分类处理。通过分类,剔出的有用“垃圾”,仅BRISTOL的一个垃圾处理厂每年可以卖80万美元。同时,该厂利用垃圾发电,既有效处理了垃圾,减少了环境的污染,又创造了能源,应该是目前世界上对垃圾处理的顶尖技术。

污水处理方面,BRISTAL市拥有一个日处理能力超过5万吨的先进的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可以满足我们国内拥有50多万人口的城市需要。其污水处理标准非常高,用他们的话说,除了饮用外,跟没污染的水几乎没有区别,甚至都可以养鱼。

消防设施方面,BRISTAL市拥有5个消防站,10部大型消 防车,90多名正式消防队员以及数目不小的志愿者,这个规模,远远大于潍坊的县级市,而这只是个有6.5万人口的小城镇。

市政道路方面,不仅设施齐全,经久耐用,而且美国人非常注重维护。路上经常见到工人在修补道路,那些道路都有10几年甚至20几年的历史,在国内可能早已翻新几遍了。

(四)满意标准的环境卫生。

城市管理方面,可能美国差于我们的地方在于街道的保洁。美国街道保洁方面机械化程度高,主要靠机器清扫,而不是人工清扫。所以打扫得不够仔细,但由于机扫频率高,根本不存在垃圾成堆现象。由于人工费用昂贵,他们在这方面采取的卫生标准是满意标准,而不是最优标准,因此像华盛顿、波士顿、纽约等大城市,环境卫生标准,也比不上我们潍坊这样的一个中等的城市,和国内某些要求街道卫生一尘不染的城市更是没法比。美国的街道给人的感觉是干净、质朴、整洁,不像国内某些城市那样富丽堂皇。

(六)城市秩序的井然有序与城市管理的零冲突。采用满意标准的美国城市市容,或许不给人一种华丽的感觉,也不像我们有些城市所要求的一尘不染、富丽堂皇,但各个城市的秩序却几乎一定是井然有序的。即便存在商贩的地方,也几乎是统一规格的商棚。城市车辆的停放以及交通的秩序也是这样。

而且这种秩序的创造,多是市民自觉的行为。在城市管理 的过程中,极少发生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冲突,更谈不上执法人员与被执法者的暴力冲突,这与我们国内目前存在的城管与流动商贩之间尖锐的矛盾有天壤之别。比如在国内让城管大伤脑筋的违法建设,在这里几乎不存在。美国有一整套规范的手续来规范自然人和企业法人的建设行为。比如市民要自建一栋房屋,要先购买土地,经市政部门测量,并由双方律师签署后到市政府备案,即拥有了土地的所有权,然后经规划、建设、消防等部门审批以后,才能开工建设。几乎不存在不经审批就私自建设的问题。

三、美国城市管理效果的原因分析

美国城市管理的良好效果和几乎零冲突的执法,对我们有深刻的借鉴意义。美国对城市的管理并没有采取特别的政策措施,而我们针对商贩和交通的矛盾、违法建设、空气污染等方面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却效果不佳。我想美国的城市管理,值得我们借鉴的不是他们具体的做法措施,更重要的是影响美国整个社会的理念、机制等深层次的东西,是与美国社会的价值理念、生活方式、法律体系等紧密相关的。也可以说,城市管理的功夫在城市管理之外。我认为,美国政府只所以在付出不大代价的同时,取得这样的管理效果,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高度发达的经济。

城市管理的目标和标准,应该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具备城市建设管理所需要的物质条件。良好的城市管理建立在良好的城市建设的基础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建促管”,而良好的城市建设建立在良好的经济基础之上。譬如美国的污水处理方面、垃圾处理方面等等,美国国内的污染环境的企业全部外迁,同时作为躺在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几乎家家有车,以车代步已使小的商贩失去了存在的平台,雄厚的财力保证了政府对沿街建筑的粉刷等等,所有这些都减少了城市管理的阻力,为良好的城市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条件。

(二)高素质的市民。

对城市管理而言,管和被管永远是一对矛盾。解决这一矛盾靠双方。高素质的市民,本身就提供了解决这一矛盾的条件。在美国我们时常看到,市民发现路边有纸屑会自觉捡起来,放在垃圾箱里。我们也会看到,车辆见到行人过马路,很远就会停下来耐心等待,公共场合,尊老爱幼、相互谦让、相互尊重到处可见。这种市民的高素质,对维护城市的良好的管理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教育为培养高素质的公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美国是一个高度重视教育的国家。国家所有的图书馆全部免费对外开放,许多税收项目的设臵就是为教育设的,譬如财产税,几乎全部用于教育。教育投入尽管各州不一样,但一般占财政收入的70%左右。我们实习所在的BRISTAL市每个学生每 年的教育投资一般在1万美元左右,据了解,美国许多州也是这样。美国的教育体制强调以地方办教育为主,联邦、州政府设立项目,根据项目对地方政府投入。譬如,联邦政府曾经设立《不让一个孩子落后》的项目,哪个地方达到联邦的标准了,经核实后联邦政府就予以补助。美国联邦的教育部没什么实权,教育权在州政府。美国的父母在孩子即将入学时会根据意向中的学校选择居住地,好的学校,其所在地居民财产税也高,由于财产税主要用于教育,居民缴纳的税多,教育投入就大,孩子受的教育就好。政府的高度重视、巨大的财政投入、合理的教育体制,造就了大量的高素质的国民。

(三)法律至上的理念—守法的政府与守法的公民。美国人尚法,从国家体制看,实行三权分立,联邦最高法院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法律在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调解纠纷,主要依靠法院,而且法院的判决具有很高的权威,像在我国存在的法院的判决执行难这样的情况,在美国几乎不存在。律师在美国是一个受人尊重的行业,也是高收入的职业。可以说法律充斥在美国社会的角角落落。首先政府守法,依法行政,由于实行三权分立,政府受到强有力的监督,美国各级政府的行为必须依法进行,任何决策都必须有法律依据,违法就会受到起诉。而且长期以来,美国各级政府也养成了守法的习惯,政府的守法对公民的守法起了强有力的表率作用。像我们国内某些地方存在的在城市管理过程中,我们的城 管队员以粗暴的不合法的手段对付不守法的商贩的现象,在这里是见不到的,用不合法的手段拆除违法建设的现象,在这里也是见不到的,即使公民违法,政府也必须用合法的手段,根据法律的规定处理。其次,美国公民也特别守法,依法行事,只要法律规定禁止的事,每个人都会去自觉的遵守。所以,美国的城市管理,更多的是一个制定法律和政策的过程,只要根据城市管理和发展的需要,制定好有关法律和政策,市民就会自觉的遵守,所以城市管理的冲突和矛盾自然很少。

(四)管理权、执法权的分离与权威的警察。

美国的城市管理属于市政或园林管理部门,这些部门具有审批权和管理权,譬如搞活动、摆摊点,经他们审批后是合法的,不经审批的,他们有权要求当事人予以改正,但与我们国内明显不同的是,他们没有执法权,执法权属于美国警察,实行的是管理权和执法权的分离,克服了像我们国内城管部门存在的既当管理者又当执法者的现象,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中间设立了一个缓冲区,这样有效地缓解了冲突和矛盾。当然最后存在的部分矛盾也集中在了警察身上,而在美国警察是很受尊重的职业,也是世界上装备最好、权力最大的警察,譬如在受到生命威胁时具有首先开枪的权力,甚至交通检查时司机也必须先把手放在方向盘上,否则引起误会,造成警察误判,后果自负。美国的警察很有权威,警种分的很少,主要实行属地管理,每个警察对属地内的违犯法律的人和事都有权利管,可以 根据需要对当事人拘留等。这种警察的权威,也加大了各行业、各职业的市民严格遵守法律的力度,降低了被管理者暴力抗法的概率。在城市管理过程中,譬如违章摆摊、违法建设等,在不服从管理时警察可以随时处理,必要时予以拘留。这种警察的权威所造成的威慑,也是美国城市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原因。

(五)权威的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

美国执法容易、管理容易与他们权威的无处不在的个人信用也有很大关系。

美国个人信用制度作为社会制度的一部分,在国家制度的层次制定了配套法律,对全社会个人信用行为产生约束和规范,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文化。对个人行为的约束主要体现为:个人信用记录和信用评分已成为衡量个人信用的唯一标准,不仅金融机构使用,而且很多商业企业、雇佣单位也在使用,甚至很多个人结婚前要查询对方个人信用记录,作为婚前拟订个人财产协议的依据。个人信用制度的运作方式:依靠全国独立经营的三大信用局,采集个人有关的支付信息,主要是记录个人支付违约情况和违法等行为,通过个人社会保障号码有偿查询、使用信用报告和信用评分。

在美国,每个人都有一个社会安全号“SSN”(social security number),这个安全号可以把一个美国人一生几乎所有的信用记录串在一起,包括个人的银行账号、税号、信用卡 号、社会医疗保障号等都与之挂钩。自20世纪30年代美国成立社会安全管理局后,联邦政府下令,所有合法公民和居民必须持有有效的社会安全号,该号由国家社会安全管理局统一赋予。只要把某个人的社会安全号码输入全国联网的计算机,任何人均可查到自己的背景资料,既包括年龄、性别、出生日期等这些自然状况,也包括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与税务、保险、银行打交道时的信用状况、有无犯罪记录等等。如果一个人有过不良纳税记录,那么这一记录将永远伴随着他,当他去求职、买保险、买汽车、开公司,几乎无论他做什么,无论他到哪个州,这一污点都无法抹去,他将因此而四处碰壁。

如果公民不履行法定责任,不按法律的要求去做,或者市民不遵守法律,受到警方处罚,那么他的信用记录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其一生的事业。因此,美国的信用制度,对促使公民遵纪守法,起到了重要作用。就城市管理而言,就会减少城市管理和执法的难度,减少管理冲突,避免社会矛盾。

(六)管理的基层化、社区化。

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国内事物管理的权利主要集中在州政府,联邦一级主要履行对外的事务及跨州的事务,具体的管理权由市政府行使。由于社会管理基层化、社区化,重心下移,这样实际上是自己的事务自己管。各地的管理标准、管理方法由自己社区制定,社区委员会决定。美国的社区居委会相当于我们的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这样通过管理重心的下 移,增强了市民的责任感,真正做到了人民城市人民管,既作为自己的事来管,又作为自己的义务来尽,把城市的管理通过重心的下移交给了市民,这样既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不用管),又化解或分散了社会矛盾。这也是他们执法近乎零冲突的重要原因。

四、借鉴美国经验,破解城管难题

由于美国与我们的根本社会制度不同、运行机制不同、文化差异很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因此,学习美国各个方面的经验,是无法照抄照搬的,城市管理也是如此。但他们的理念、做法、形成的管理体系,对目前处于风口浪尖的我国城管仍然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借鉴美国的城市管理理念,可以采取以下做法,以此改革我们的城市管理理念、体制、机制,缓解城市管理矛盾,破解城市管理难题。

(一)改革教育体制、提高公民素质。

没有公民素质的提高,任何针对城市管理的措施都是治标之举,城市管理最终的依靠者和最终的落脚点是市民,因此高素质的市民是高效的城市管理的根本保证。而市民素质的提高根本靠教育。前面论述的,美国市民的高素质和教育的高成效,是他们城市管理甚至社会管理取得成效的基石。因此,要破解我们的城管难题,根本在于借鉴美国经验,改革教育体制,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公民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高素质的市民。

(二)强化法律的严肃性、执法的严格性,提高法律的普 及水平。

美国执法特别严格,无论是总统还是普通平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美国的副总统戈尔曾经因驾车超速被警察处罚,警察没有因为是副总统就不开罚单了,戈尔也没有因为自己是副总统就不交罚款。我们国内的许多法律实际上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像《市容管理条例》,尽管在城管执法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冲突和矛盾,但我们的市容与条例的规定还有很大的差距,许多方面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和执行。究其原因主要是法不责众。既然法责不了众,就应该降低标准、修改法律和规定,而不应该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形成潜规则。这样长此以往,就降低了法律的严肃性,更易形成城市管理的矛盾。不久前,国内的有些执法部门进行执法效果评估,认为法律的执行要服从稳定的需要,笔者不认同这个观点。恰恰相反,稳定应该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稳定,法律不合理,可以修改法律,但一旦形成,就应该严格依法办事,而不应该为了稳定,在执法过程中做出法律上的让步。这种让步,或许在短时间内维护了稳定,但从根本上讲,损害了法律的严肃性,给我们最终带来的是根本利益的损失。

目前,我们国内在城市管理过程中,有些地方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许多人认为是执法严格所致,笔者不这样认为,笔者认为如果我们做不到,可以降低管理标准,但定好了标准、形成了法律,就应该严格执法。如果因为有冲突,就降低执法标 准,就造成了执法的随意性,更易引发冲突和矛盾,同时,损害了法律的至高无上的地位,这种损害是根本性的,造成的后果是长期的。

(三)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缓解执法冲突。

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是美国的一大特色,也是美国的成功经验,美国许多方面的成功,特别是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与此紧密相关。美国的个人信用制度非常完善,个人信用直接影响公民的一生,因此,美国人非常注重个人信用,这样也就使他们具有非常强的自律意识和守法意识,对于保证公民守法,减少和缓解执法冲突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立个人信用制度是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

目前我国没有建立个人信用制度,企业和个人从银行贷款主要靠抵押,银行考察的也主要是偿还能力,至于个人小的违法、违章或不履行法律义务等,只是“一事一议”的形式,影响是即时的,不是长远的,影响不了公民的工作和事业,这样就使公民缺乏自律意识、守法意识和责任意识。因此,尽快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对于增强公民的自律意识、守法意识、责任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城市管理领域抗法现象的发生,解决法院等存在的执行难问题,同时由于公民自律意识的增强,公民道德水平的提高,更可以极大地提高整个社会的管理水平,自觉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刻不容缓。

(四)疏堵结合、以疏为主。

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政策和决策必须建立在国情的基础上,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更应如此。譬如从城市管理的角度,美国的国情是高度发达的经济,决定了其较高的购买水平,星罗棋布的超市,限制了零星摊贩的存在空间。而我们的国情是,快速发展中的城市,大量的城市农民工以及快速城市化所造就的一夜之间变为市民但仍维持农民生活习惯的人群,较低的购买能力,这些都决定了我们城市管理的难度要远远大于美国。在这种情况下,搞好城市的管理,必须从我们的基本国情出发,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妥善处理市容要求和市民需求中间的关系,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市容标准,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方针,顺势而利导。

(1)大量的规范管理的农贸市场。目前,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如果像美国一样,建造星罗棋布的超市还不现实:一是市民的消费水平还达不到要求,二是有大量的商贩需要谋生。在这种情况下,兼顾市容、市民和商贩的要求,建立大量的遍布各地的农贸市场是比较现实的,当然必须降低这些市场的准入门槛,以使大量的商贩能够进入市场。

(2)创新规划思维,引导商贩进居住小区。农贸市场是疏导商贩的一个重要场所,但从市民的生活需要出发,毕竟不如在自己居住的小区购买会更加方便。目前马路上存在的大量商贩,其需求对象多是小区居民,因此允许商贩进小区是疏导的 重要途经。

当然,近几年,价格上涨最快的可能是房产,随着房价的暴涨,诞生了一个又一个的千万富商。在这种情况下,寸土寸金,开发商是不会留出摆摊设点的地方的,因为对他们来说,有块地方,多盖座楼哪怕多盖个车库,也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市民利益在与开发商利益冲突中谁是弱者?商贩在与开发商利益冲突中又谁是弱者?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关注民生的政府,必须创新规划思维,兼顾开发商和市民、商贩的利益,把在建小区摊点的设立作为规划的条件。这样我们就可以化整为零,把大量马路上的商贩,引导到居住小区,既方便了居民生活,又为商贩提供了生计。

(五)管理重心下移,人民城市人民管。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整个权力体制强调的就是重心下移、属地管理。譬如,各州的税率由各州制定,同一个州,不同的市镇税率也不一样。城市的管理也是这样,主要的管理权和管理责任、管理标准在市镇一级。

我们应该借鉴美国的这种城市管理体制,强化社区的权力和责任。社区的生活环境,主要由社区的居民享有,其管理标准、管理责任也主要应该由社区的居民来承担,真正形成人民城市人民管的局面,打一场城市管理的人民战争。同时强化居委会的权力和责任,实行居民自治。这样一是自己的事自己办,二是分散了社会冲突和矛盾,变集中为分散,可有效化解或缓 冲管理矛盾。

当然,主要的交通要道的可以由上一级政府负责,因为交通要道具有跨区性,不可能一段一个标准,而且在交通要道上摆摊设点也是绝不允许的。

(六)管理权、执法权、强制执行权分离的改革。目前我国存在的城市管理冲突和矛盾,与法律的缺失和模糊有很大关系。目前的许多法律只规定了城管的处罚权,而没有规定其强制权;有的即便规定了强制权,也没有规定其强制的方式。我们国家至今没有一部《行政强制法》。因此,城管在强制执行的过程中,有的越权,有的只能靠基层队员的理解,采取其认为合适的办法。这样在执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冲突和矛盾。

美国的城市管理部门,只负责审批和管理,不服从管理的交由警察处理,处罚权和强制权在警察。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经验,实行管理权、执法权、强制执行权的分离。管理实行重心下移、属地管理,执法者只负责针对违法行为的处罚,不履行法定义务的,需强制执行的当事人由法律和警察负责处理。这样可以借助警察对人身的强制权,有效地威慑违法行为。

实行管理权、执法权、强制执行权的分离,可以有效避免城管队员既当管理者,又当执法者,还当强制者,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对于缓解执法冲突和矛盾,具有重要作用。

美国的城市管理的效果和方式,是与他们的根本的制度、机制密切相关的,学习借鉴其经验和做法,必须进行系统思维,考虑与此相关的各个方面。以上关于借鉴美国经验,对我们城市管理措施的改革与思考,也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的。同时也应该与我们的国情、市情紧密相关的。

工厂经验之宝欧维改案例分享 篇7

故障描述

(1) 21612通道%1轴%2:复位使能, 原因%3。

参数:%1=通道号;%2=轴名称, 主轴编号。

说明:引起报警的原因%3如下。0:报警原因不能够有系统精确确定;1:接口信号“伺服控制使能” (DB31-61, DBX 2.1) 丢失;2:接口信号“脉冲使能” (DB31-61, DBX21.7) 丢失;3:驱动信号“使能脉冲” (DB31-61, DBX 93.7) 未被置位;4:驱动信号“驱动准备好” (DB31-61, DBX93.5) 未被置位。

只要有这些运动使能信号 (伺服控制使能、使能脉冲、Parking/编码器或驱动使能, 比如T663端子) 被复位丢失, 相应的轴就会出现21612报警。

即使几何组内某个轴在运动, 接口信号“控制器使能” (db3*.dbx2.1) 已为显示轴设为0。在MD数组20050AX-CONF_GEOAX_ASSIGN_TAB中输入的轴作为几何组的轴计数。不管运动与否, 所有几何轴必须存在控制器使能。

反应:NC转换为跟踪模式;本通道NC启动禁止;已设置接口信号;报警显示;报警时NC停止。

处理:检验接口信号“伺服控制使能” (DB31-61, DBX2.1) 、“脉冲使能” (DB31-61, DBX 21.7) 、驱动信号“使能脉冲” (DB31-61, DBX 93.7) 、驱动信号“驱动准备好” (DB31-61, DBX 93.5) , 可以利用诊断操作区内的PLC状态显示。

检查编码器部分及模块上的使能信号, 比如T663端子。当驱动模块的使能端子失效, 检查相应的接线及硬件, 比如继电器等, 同时检查端子信号连接的PLC用户程序段。

程序继续:用清除键或NC启动键清除报警。

(2) 300608轴%1驱动%2速度控制输出被限制

参数:%1=NC轴号;%2=驱动号。

说明:速度控制器输出时间超过允许的限制时间 (MD1605:$MD_SPEEDCTRL_LIMIT_TIME) 。扭矩设定值超过扭矩限定值或电流设定值超过电流限定值。只有当速度设定值小于速度极限MD 1606$MD_SPEEDCTRL_LIM-IT_THRESHOLD时监控才有效。

反应:BAG没有准备就绪;通道没有准备就绪;本通道NC启动禁止;报警时NC停止;NC转换为跟踪模式;报警显示;已设置接口信号。

处理:电极是否被卡住、负载是否过重或刹车是否关闭;如果功率模块允许, 调高旋转扭矩限制、功率限制和电流限制;电机是否接地;检查电机变频器的连接 (缺少相位, 旋转区域错误) ;检测编码器线数;检测编码器、编码器电缆和保护屏是否接触不良或电缆断开;检测编码器的旋转方向 (比如编码器MD 1011:$MD_ACTUAL_VAL-UE_CONFIG Bit1) ;编码器电缆与编码器类型是否相配;检测控制器设置 (比如根据软件交换) ;检测电机的防护;检查DC_Link电压是否正常;检查DC_Link连接端子是否正常 (检查螺钉是否紧固) ;Uce监控激活 (通过供电电源关和开来实现复位) ;机床数据MD 1605:$MD_SPEEDCTRL_LIM-IT_TIME和MD 1606:$MD_SPEEDCTRL_LIMIT_THRESHOLD (制动器上的极限控制器) 与轴的机械和动力可能性相匹配, 标准值VSA:MD 1605=200ms, MD 1606=8000 1/min, 标准值HSA:MD 1605=200ms, MD 1606=30 1/min;交换电机 (编码器已坏, 电机指示线圈短路, 接地或短路) , 在直线电机中:检测实际值方向。检测电机最大电流的减小MD1105 MD_MOTOR_MAX_CURRENT_REDUCTION, 在可能的情况下扩大它的值;检测电机连接;连接中的电机是否正确通电。

程序继续:用复位键在该方式组中所有通道中删除报警, 重新启动零件程序。

(3) 25201轴%1伺服故障

参数:%1=轴名称、主轴号。

说明:驱动装置发出信号, 告知存在一个严重故障 (状态等级1ZK1) 。故障的准确原因可识别, 方法是评估下列驱动装置报警, 它们被另外输出) 。

报警300500, 报警300502-300505, 报警300 508, 报警300 515, 报警300 608, 报警300612, 报警300 614, 报警300 701-300 761, 报警300 799。该报警也可以编制在MD11412:ALARM_REACTION_CHAN_NOREADY (通道未准备就绪) 中。

反应:BAG没有准备就绪;通道没有准备就绪;如果导致发生报警的是一单个轴, 则报警仅对这一轴有效 (不影响通道或该方式组) ;通道没有准备就绪;本通道NC启动禁止;报警时NC停止;NC转换为跟踪模式;报警显示;已设置接口信号。

处理:对以上所列驱动装置警报的评价。

程序继续:用复位键在该方式组中所有通道中删除报警。重新启动零件。

(4) 21612故障分析

轴在运动中被复位, 出现21612:Channel%1axis%2 VDI signal servo enable reset during motion, 即通道1中轴2的VDI驱动使能信号在运动中复位。

21612的报警通常都是随着其他报警而出现, 由于满足机床运动的某个条件, 在运动中突然丢失, 因此PLC的“伺服控制使能” (DB31-61, DBX2.1) 被复位为0, 相应的轴运动停止。21612报警是出现的结果, 而不是原因, 通常最后出现, 所以显示在OP上。因此这种情况下一定需要在报警纪录中检查出现的其他报警, 一起分析处理。

高中政治课改经验交流 篇8

高中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进入大学的前奏。在大学阶段,学生拥有大量的自由学习时间,如果学生具有互动交流能力.就能极大地促进自身成长和进步。因此,在高中培养学生的互动交流能力能为学生的大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笔者就对高中政治课堂互动交流教学模式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现状 1.为了提高升学率而教学。 高中政治课堂互动交流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如果教师只是为了提高升学率而进行教学,就会忽视高中政治课堂互动交流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往往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由于高中政治知识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学生往往无法理解政治知识。另外,在教学中,教师很少结合时事政治进行讲解,失去了时代气息,这就会使学生渐渐对高中政治学习失去兴趣。 2.对互动性课堂认识不足。 在应试教育制度下,学生只重视对知识的学习,忽视对自身能力的培养。很多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向学生大量灌输知识,不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时间,忽视高中政治互动性课堂的构建,只知道让学生死记硬背,却不知道用更好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高中政治课堂互动交流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

1.改善教学模式,增强政治课堂互动。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高中生了解的知识越来越多,因此政治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增强课堂互动。

对此,教师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当今国内外政治事件,鼓励学生参与教学,从而加强课堂互动。

例如,在教学“中国加入WTO组织”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呈现生动的图片或视频,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作出相应的评价,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增强课堂互动。

2.组织相关活动,增强师生互动。

教师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将实践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学到知识应用于生活,从而使学生明白政治知识有很大的用处。另外,教师还要开展课堂活动,加深学生印象,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强师生之问的互动。

例如,教师可在课堂上举办政治知识竞赛,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总结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这样就能增强课堂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创新高中政治教学方式。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展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活动掌握政治知识,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对此,教师可在课堂上设置师生互动环节,增强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与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上一篇:什么是银行创业贷款下一篇:考生必看:司法考试理论法学考点大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