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纪事》教案

2024-07-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学纪事》教案(共5篇)

《幼学纪事》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领会课文所叙述的旧社会劳动人民经历的苦难和他们执着的追求以及对今天年轻一代的启迪意义。

2、理清课文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文章的记叙顺序,理解文章的叙事特色。

3、了解文章的语言风格,感受文中有特色的语句。

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围绕中心来安排材料的特点。

2、理清课文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法学法

以朗读法和讨论法为主。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概括大意

三、理清脉络

四、体味感情

五、品味语言

六、总结全文

七、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幼学纪事

于是之

一、生活环境

二、上学

三、辍学

幼学纪事作文1000字 篇2

小学三年级时,我和桃妹坐在一起。我们有一张长方形但没抽屉的木桌。木桌非常陈旧,我的许许多多曾在这间教室念书的学长先我们坐过,并在上面留下杂乱刀刻的痕迹和油笔及钢笔画下的符号。因此它是我和桃妹的“前辈”,更象满脸皱纹的老者。书包是挂在课桌横档的铁钉上的,长长垂下来,象自鸣钟里晃动的钟摆。书包也会晃动,是我们的膝或手臂碰撞结果。我靠近过道坐着,桃妹坐在中间。她那时是一个小姑娘,跟我同一个村。上学的时候,她比我要晚。因为坐的凳子高,脚挂下来,不能触地,我便身子往课桌前倾,凳子拗起,后面空隙就大了。桃妹擦着我的背就进到里侧。是早晨,她从书包里拿起语文课本背书,汇入到我们背书的队流。课文是老师昨天讲的。老师不会说普通话,讲课用方言。所不同处是他用带浓重方言的口音去教课文,撂下课本,又用家乡话。我们听课,当时没觉得不好。姐姐班上有个刚毕业新分来的老师,也是我们本乡人,他改普通话教书。学生们一听就笑。老师说他们是傻子。学生不那样理解,觉得老师很滑稽,尤其那头长长往一边梳的黑发,走起路来,带着风不停掀起,仿佛它们在舞蹈。老师似乎觉得不过瘾,时不时甩甩头,或者用手指顺着头发往一侧捋。我也常常看见这个新分来的年轻老师在校园里走动。不少学生认为他的头发象农村涮马桶用的草束。我们上课不用普通话,因此背书也不用。读书的声调接近放牛。比如说晚牧归来,许多牧童坐在牛背上喊着歌谣。谁都听不清他们在唱什么。很多人是这样,坐在我身边的桃妹也是。我觉得我不这样,因为我读书时,身子摆幅不大,声音适中。桃妹则不然,她的身子随着每一发声朗读越摇越厉害,如旧时私学里先生。一些并排坐着的学生早读时,象一层麦浪翻过去,最后把持不住,嘻嘻哈哈往一侧倾倒,最边上的那个被压住歪到过道,然后他们堆在一起。桃妹读书就是这样,很投入,仿佛演唱那首我以前没听过但她经常唱的《童年的小摇车》。我觉得她唱得真好听。有一句我还记得“有一天,妈妈问我童年最难忘的是什么?”歌曲里“是什么”要重复唱两遍。桃妹就是唱两遍。歌曲告诉我们“是什么”就是“小摇车”。我是听她经常唱,后来学会的。可她念书不好听,拖声曳气,舌头总是故意拉长,嘴巴大大的张开。看着她那样,我很难读好书,有些心不在焉。

象一个孩子不习惯另一个孩子,而另一个孩子也会觉得这个孩子有许多毛病,并且有他自己的理由不喜欢这个孩子。写作业时,我的手臂摆在课桌上常常无意越到她的桌面。挤得不行了,桃妹会说出来,提醒道:“你超线了。”线也是我的学长们留下的,被铅笔刀刻划而过的痕迹很明显,刀印深透。桃妹在那儿用油笔描粗,说以后不许我超界,否则她就没地方写字。如果不动笔,老师不让我们将手放置桌面,只要竖着耳朵听讲就行。我是竖着耳朵听。桃妹我见过几次,她不是。这样夸饰自己也不对,因为我留意她,就不用心听课,所以自己竖着耳朵也是假的。我的头高出桌面,并不妨碍我能感觉到桃妹的`两只手从裤袋里掏东西,一定是藕,并将手架在桌面下的横档上,一只手—是右手—拿着铅笔刀削左手握紧的那只白藕,地面在掉藕皮。她不应该往地面扔藕皮,一个不干净,另外藕不削皮也可以吃,削皮实在是浪费。她做这件事,我见过好几回。老师不总是面朝我们的,写板书时,他得转过身子。这样我们可以在他背底下松松神。我身边的小女孩动作迅速,正用铅笔刀很谨慎地削一小块,低下头忙塞进嘴里,然后轻轻咬动。老师再转过身来时,她便抿住嘴,很大方地听课,好象什么也没发生。一小块藕老师来回转过两次就进肚里了。

幼学琼林传统文化 篇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古代尊师的故事.2.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学习兴趣。3.积累《幼学琼林》的古文名句。4.召开故事会,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自已发现交流并积累尊师故事。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古文名句的含义。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和安排:

第一课时

学习“百宝箱”

1.今天我们来学习师生这一节,你都知道古代有哪些尊师的故事,和大家交流一下? 把你知道的故事和人物介绍给大家.生展示,并交流.2.自由朗读《幼学琼林》中的古文名句,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教师简介《幼学琼林》。4.小组内互相交流学习.5.熟读句子,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的意思,提出难以理解的句子。

6.教师点评释疑 全班交流。

7.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朗读古文名句,注意停顿、重音等。生和老师赛读,生生赛读.8.学生熟读句子,背诵句子。9.请背诵下来的学生给大家展示交流.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布置下节课学生把交流的故事重新润色、加工、整理好.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很多名人尊师的故事,你还有什么故事说给小伙伴来听一听吗??

二、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故事情节,回忆有关故事情节

三、教师投影出示课件,学生识读

四、引导学生从中选择如立雪程门等成语,讲一讲成语故事

五、小组交流

先在小组里交流,评出本组的“故事大王”。主要从以下方面评议:(1)讲的故事与成语的意思是否符合;(2)内容是否有趣;(3)语言是否连贯、通顺。

六、全班交流

各小组的“故事大王”上台讲故事,学生评出“最佳表演奖”“最佳语言奖”。写出自己交流的成语故事的内容。

七、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板书设计: 总结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

《幼学琼林》最初叫《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一般认为,最初的编著者是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也有的意见认为是明景泰年间的进士邱睿。在清朝的嘉靖年间由邹圣脉作了一些补充,并且更名为《幼学故事琼林》。后来民国时人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又进行了增补。全书共分四卷。

《幼学琼林》读后感 篇4

或许是时代的缘故,那是的人们多是空有满腹经纶,却无处可施,现在的社会确是处处需要人才,但真正有才的却少之又少。事件无疑是一枚催人泪的炸药,想必那九泉下的文人墨客们只得长叹一声无奈了,处处皆是伤心。 然而,同样来源于古代的《幼学琼林》,一本没有多少人能记住作者名字的古籍再次给向我们这样的号称现代文明人致力的一击。不要说是现在的小孩子,就是那些拿着极高的文凭,甚至号称某某名校的某某教授一类的人物尚且不知道这些几经历史洗礼的经纶,汗颜哪,现代人的伶牙利剑眼看就要输给历史的文明。

童年,在现代人眼里,早已被附上“无忧无虑”的标签,如果问一个人什么样的童年是好的,那么绝大多数的人都会说是“快乐的,没有烦恼的”童年才是好的童年,终究,人们忘了,正确的成长才是童年的根基。我想古人们学《三字经》的年级时,我们现在的人更多的还是在努力地思索如何才能吃到妈妈手上的那块糖,而当古人们游弋于诸如《幼学琼林》的经典中时,恐怕现在的人还在咿呀念字,却依旧发音不准,写字更是天方夜谭。

现代人在孩子童年的时候给予白班的呵护,不加导入,却在孩子稍有记忆的时候强加不止,逼的孩子们一个个惊讶于大人们的转变而残喘不已。早在孩子本该树立观念的时候,我们的家长却怕那还不知情的孩子接受不了,却不知当他们在孩子毫无兴趣的时候却推进大人们争夺脸面的时候,更可笑的事还打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荒唐口号。既为人,首先自然是要学会如何做人,一味的以为既有所长,凤毛菱角才是做人之道便是我们现在家长的心之所向。

《幼学琼林》读后感1000字 篇5

雅韵・悦读

――读《幼学琼林》有感

名师工作室邓贤淑

在这个信息腾飞的时代,手机总不离手,很难静下心来品读一本完整的书。这次是被我家小孩的课外作业逼迫,不得已阅读此本《幼学琼林》。这个学期开学初,我家一年级的小孩从他的语文老师那里接到一个光荣的任务――那就是每周“读书分享会”上,他在讲台上为全班同学朗读《幼学琼林》。

不得已,我得辅助他阅读此书。翻开这本书看,发现它既不是寓言故事也不是童话故事,充满了陌生感,好多字不知道其读音,好多句不知道其意思,挫败感油然而生。为了完成任务我先把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后注上拼音,再把原文、注释、译文相互对照着仔细地阅读着、理解着,慢慢地发现我如同置身于中华古国悠悠的文明长廊中,举凡天文地理、衣食住行、制作技艺、神仙传说,在幼学琼林中无不涉及,的确不愧有“琼林”之美誉。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也是一本儿童百科全书。此书是明代的程登吉所着。这本书囊括了当时的自然知识、历史传说、生活常识,可以称得上一部微型的百科全书。

举例来说:在地理篇里有一句“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此为天下之五岳。”旁边还注释泰山雄,华山险,衡山秀,恒山奇,嵩山武。在文臣篇“孔明有王佐之才,常因草庐之中,先主慕其令名,乃三顾茅庐。”在武职篇“苻坚自夸将广,投鞭可以断流;毛遂自荐才奇,出囊便当脱颖。”为了理解整句的意思,我查阅资料,了解到苻坚自夸兵多将广,说把马鞭投入长江里,就能阻断江流,最后却惨遭战败。毛遂自我推荐有奇才,说只要有机会就能展现,像锥子处于布袋里,锥子尖一定会漏出来,可以脱颖而出。“投鞭断流”比喻人多,军事力量大。兄弟篇中“天下无不是底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的是兄弟。必须保持同胞的情谊,互致同气连根的荣光,切莫损伤手足的交往与情分。这又让我了解到了“赵孝代弟”的故事。赵孝和弟弟同时被强盗抓去了。强盗要吃掉他们兄弟俩,弟弟很害怕。而赵孝却说“我弟弟又黑又瘦,你们要吃,就吃我!”强盗被赵孝这种保护弟弟的精神触动,放了他们兄弟俩。对家人要爱护,保护他人。《幼学琼林》师生篇中讲到“孔子居杏坛,贤人七十,弟子三千。”孔子是我们世世代代老师的表率,尊称为“万世师表”。并且“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就是由他而来。还有朋友篇中“伯牙绝弦失子期,更无知音之辈; 管宁割席拒华歆,调非同志之人”

总之,书中勾勒出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寓意深刻。有的代表着伟大的母爱,有的.代表着忠孝,有的代表着英雄气节,有的代表着勇敢,这些精神鼓舞着我,激励着我,指引着我的学习与成长,一股向上的正能量终生与我相伴,让我受益终生。慈母望子,倚门倚闾,我仿佛看见一位慈祥的母亲倚在门前,盼望着儿子平安归来;韩信受胯下之辱,张良有进履之谦,我仿佛看到了两位忍辱负重终成大将的志士;无面见江东,项羽羞归故里,我被项羽的英雄气概所折服。

【《幼学纪事》教案】推荐阅读:

上一篇:学年环境系学生会生活部工作报告下一篇:医院财务2020年工作计划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