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英语试卷讲评课(精选9篇)
一、讲评目标
1、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便于查缺补漏。
2、矫正试卷中存在的错误,进一步巩固检查过的知识。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教师的简单讲评,使学生总体掌握各项知识内容和各种答题技巧。巩固学生对基本知识薄弱环节的掌握及提升对基本观点的理解、运用能力。
二、讲评方法:学生自主改错、教师讲解、师生共同讨论。
三、讲评重点:选择题和材料解析中错误较多的部分题目。
四、讲评过程
1、考试情况简要分析:
2、试题特点和结构: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延伸、拓展。题型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与中考题型相符,选择题12个,非选择题材料题两个大题。题目难易度适中。
3、学生自主改错:学生对试卷中出现的错误自行改错,可以看课本,不会的向小组内其他同学请教,仍然不会的在试卷上作出标记。
4、教师针对性讲解:各小组长统计本组的疑难问题并交给老师。教师针对问题较多的题目进行讲解,分析做错的原因。
5、当堂训练 选择题
(1)历史活动探究课上,同学们围绕中国的近代化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黎明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他的看法中,与历史史实不符合的是()A 戊戌变法的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B 洋务派主张兴办近代工业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 C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2)历史活动探究课上,同学们围绕中国的近代化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黎明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他的看法中,与历史史实不符合的是 A 戊戌变法的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B 洋务派主张兴办近代工业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 C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3)严复译著《天演论》中提出“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启发了当时的中国知识界去探索、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近代中国从制度上学习西方始于()
A 洋务运动 B 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戊戌变法
(4)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其主要依据是他们()A 都反对文化领域的复古思想B 都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C都以“民主”“科学”为指导思想D都具有反封建性质 材料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120年前的那个甲午,是黑暗的、痛苦的、流血的、沉沦的甲午。„„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
---《人民日报:从曱午战争的庫墟上崛起》》2014年04月13日06版 (1)结合所学知识,给材料一中的观点提供依据。
材料二 在历史上多次制造亊端对中国打响“第一枪”日本,这次(中日)是还要制造亊端打响“第一枪”呢,或是制造亊端逼迫中国打响“第一枪”呢?
一一中新网2014年1月2日电
(2)请用20世纪30年代的两个史实说明日本在历史上多次制造事端对中国打响“第一枪”。
材料三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3)为什么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在12月13日?
在当前的教育考试制度下, 我们的教师、学生都普遍存在只重“结果”而忽略“过程”的现象。考完试, 老师和家长都围绕着标示“结果”的分数跟学生深入分析, 甚至做成图表进行跟踪评价, 却把那张承载“过程”的试卷晾在一边, 或者匆匆对一下答案。悲哉。其实, 我们剥夺了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发现、纠正错误的欢愉。
一、存在的问题
1.忽视课前准备, 评讲随意。在实际教学中有不少老师认为:明天讲试卷, 今天晚上不用备课。学生测试后不作试卷分析, 对于学生出错的原因、试题讲评的方法等也不作分析;上课时拿起试卷就讲, 漫无目的, 随意性太强, 想到哪儿讲到哪儿, 甚至把讲评课上成了批判大会, 这样的课堂简直是人间地狱。
曾经听过一节试卷讲评课, 一节课四十五分钟, 这位老师足足讲了四十分钟, 试卷还没讲完, 而学生却是一脸茫然。课后老师的一句话很经典:“这班学生真差劲, 讲了一节课, 累个半死, 学生木知觉也。”我又调查了班里的几个学生, 学生们这样说:“那些题太简单了, 讲多少遍了, 没意思!”“我就这道题不明白, 还没讲到就下课了!”从学生的话语中我们不难发现, 老师并没有对试卷进行认真的分析, 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不能想学生所想, 解学生所惑, 这样的课堂很难上出精彩。
2.时效性差。大部分学生考试结束后, 都急于知道自己的成绩, 情绪比较高涨, 而且对试题及自己的解题思路印象比较深刻, 此时讲评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有的教师工作拖拉, 往往好长时间都批不完卷;批完以后, 统计分析工作又不及时;等到讲评时, 学生对试题内容已无印象。这极不利于学生及时修正错误, 巩固知识。
3.答案为本。有的教师讲评试卷时, 偏重于给学生核对答案, 而不重视对解题思路、方法、步骤和技巧的讲解。虽然学生知道了此题应该选什么, 但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选。不进行教学的深化和扩展, 只是孤立地就题论题, 学生不能触类旁通。教学方法呆板, 把学生当成没有生命的知识容器, 只管往里灌, 而不管学生的主观反应如何。学生完全成了跟着老师走的盲从者, 忙着做笔记, 背答案。结果是老师卖命地备课、改卷、讲评, 学生拼命地做题、听课、记笔记, 但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很难感受到发现知识的兴奋和主动学习的乐趣。
4.重词汇语法, 轻能力迁移。有些教师只专注于知识点讲解, 他们似乎擅长单项选择的讲解, 两节讲评课, 单项选择就占了一半多的时间。比如对于一些动词的搭配, 教师惯于详细罗列, 学生被动接受, 缺乏思维过程, 忽视了解题能力的培养。死记硬背的词语搭配在缺乏语境的情况下很容易遗忘。这种讲评只注重词汇、语法的讲解, 忽视阅读理解、书面表达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5.缺乏情感交流。有些教师只专注于分析试卷上学生的失误原因, 忽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殊不知高中课堂, 课堂容量增大, 学生学习的密度加大, 随之而来的压力有时难免让他们不堪重负。此时, 积极的情感交流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小的促进作用。
6.缺乏验收练习。如果讲评课结束后没有后续的练习与巩固, 那再精彩的课堂也会是过眼云烟, 消失在学生的记忆中。学生在考卷中暴露的问题一般都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不大可能通过一节讲评课就巩固好了。我在实践中要求学生准备“错题集”, 要求他们养成收集错题的习惯并且作为课前阅读材料。学生在课后忙着归纳收集错题, 老师也不能闲着。这时, 老师可以把这些典型易错处再编排成不同的题型, 放在日后的听写或者小测验中反复强化, 帮助学生与遗忘作斗争。
二、对策思考
1.以生为本, 激发兴趣。享受课堂是教与学的最高境界。在试卷讲评前我惦记着不同层次学生的优点, 相应给予表扬。表扬成绩最好的、进步最大的、见解最独特的、各大题得分最高的、能做好得分率低的题的学生, 这是试卷讲评的前奏曲, 也是warm-up。学生“动”起来了, 一切教学都会水到渠成。教师应该端正认识, 在收获教学成果的试卷讲评课上更应该积极探索各种新教法, 要从原来的“教”改为“诱”, 从原来的“教”改为“导”, 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以愉快的心情主动地去学习。
2.及时阅卷。考试后教师应及时阅卷, 分析试卷。每一次考试都要明确以下内容:考查的内容是什么, 在高考考试说明中作何要求, 涉及教材的哪些知识点。只有教师对这些方面做到心中有数, 在讲评时才能使学生的知识得以巩固、扩展和提高。分析学生答题情况, 基础好的学生、中等生、中下生存在的问题, 以求在讲解过程中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关注每个学生上课的感受。在测试后尽快把错误统计表和答案发给学生, 鼓励学生自行发现错误原因和性质。要对学生的答卷情况做好记录, 记清哪些试题答得好, 哪些试题失分多;哪些是知识性失分, 哪些是技巧性失分;哪些是普遍现象, 哪些是个别现象。教师可对统计表进行归纳分析, 对不同的题目采取不同的讲评方法, 有所侧重。考试不仅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也是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检验。因此, 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反思, 特别是对学生考试中错误相对集中的试题, 要反思自己是否讲漏, 是否讲透, 找出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 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3.突出重难点。对考试中的易错点、易混点、创新点, 教师要重点讲解和分析, 并作系统化的整理。而对于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 如在讲到pick up、look up词组时, 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查阅或探究, 然后教师不失时机地创设生动语境, 让枯燥的词组灵动起来:Yao Ming is so tall, so I have to look up at him. There is not much remaining time, so he has to pick up speed. 让学生去欣赏、感受语言的魅力。一般而言, 讲评一份信息含量大的试卷, 我们要把重点放在阅读、作文及能力型新题上, 重在思维启迪和规律总结。而对于学生会做的题目, 要给学生一定时间去消化。对于创新性题目, 教师要认真备课, 讲评时要进行知识拓展, 要归纳方法, 不可淡化处理。为此, 讲评试卷时, 不妨从第二卷主观题开始或从试卷的创新题目突破。
4.突出理解差异。英语试卷的评讲过程要关注文化差异、理解差异。一旦有了文化差异的渗透, 有些问题自然迎刃而解。记得在评讲高三期末试卷一篇阅读理解时有这么一个精彩的句子:The happiest people don’t have the best of everything. They just make the best of every- thing. Live simply. Love generously. Speak kindly. Leave the rest to God. 这本是文中的教授用心良苦暗示来看望他的昔日学生如何成为the happiest people的句子, 试卷中针对该句子进行设题。作为老师, 我是百思不得其解, 这么简单的句子会难倒我们聪明的学生。但走近学生, 你会发现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理解的距离。学生的翻译让你忍俊不禁。一个学生是这么翻译“Live simply. Love generously. Speak kindly. Leave the rest to God. ”这个句子的:“简单地生活。慷慨地爱。和蔼地说话。让上帝休息吧。”新课程标准提到要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 帮助学生拓展视野, 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从而包容异国文化。“我的爱人”译为my husband或my wife , 而不是my lover。the first lady“第一夫人”代表州长夫人、总统夫人, 不代表有第二夫人甚至第三、第四夫人;pet student译为“得意门生”, 而不是“宠物学生”;“as strong as a horse”译为“壮如牛”等都彰显了中英文化的差异。
5.借题发挥, 触类旁通。讲评课上, 我努力避免“就题论题, 浅尝辄止”的做法, 常常借题发挥, 引导学生通过题目的表面, 抓住问题的本质, 进行开放式、发散式讲解。尤其针对一些重要的内容, 引申相关的知识点, 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拓宽、加深, 形成系统, 完善其认知结构。
为加大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讲评时对重要题目要进行变化延伸, 即对原题进行延伸拓展后再求解。这样学生对所研究的问题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也加大了试卷的功效。在讲解时, 可以展现某题的各种解法, 着重分析各种解法的思路, 让学生分析比较各种解法的优缺点, 从中寻找出最佳的方法和一般的规律。
讲评时, 可通过改变或添加试题的条件或结论, 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层层递进, 既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要, 又使学生加深对同类题型的理解, 形成规律性, 从而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对某一问题的分析, 使与此相关的一块或一片知识得到复习巩固。在讲评中, 要注意在原有知识中渗进新的内容。对于同一知识点应变换角度去加以探讨, 同时注意与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比较, 再进行综合归纳, 使之系统化。
6.方法多样 , 灵动课堂。一份试卷, 不同题型有不同讲法。比如在英语考试中学生得分率较低的完形填空试题上, 我在讲评此类试题的时候, 有意识引领学生就此次考查点进行归纳总结, 得出此类题型的答题技巧和规范要领等。我通过研究发现, 我们可以从“整体把握”“联系上下文”“把握关键句”“深挖提示语”等几个方面指导学生解题。短文填词的讲解主要侧重答题规范化及词形变化。阅读理解的讲评我经常让学生事先备好课, 以备下节课轮流“登台献艺”。学生为了讲好讲透, 会主动合作探究, 仔细再阅读, 让课堂激情四射。知识的火花在这里迸发, 青春的烈火在这里燃烧, 友谊在这里得到升华。这样的课堂怎能不让学生乐不思蜀, 流连忘返?
7.老师下题海, 学生驾轻舟。一堂成功的讲评课离不开对题目命制的分析和精选相关的针对性练习题给学学生进行拓展训练, 实现知识的巩固, 并在下阶段不同形式的测试如听写、周练、月考中反复亮相。记住学生的好, 更要珍惜学生的“错”, 让学生避免在同个地方摔倒两次。因此, 要求老师要博观约取, 这样一来, 学生的解题能力在数次“考查—总结—巩固”的循环中就会逐步得到提高。只有我们老师多下工夫, 多积累, 多总结, 学生才能在学海中荡轻舟。相反, 如果老师总是就题论题, 学生一时间在老师的“游泳圈”帮助下, 可以在题海中游得很好, 但一去掉“游泳圈”, 除了较有天赋的学生能大胆地自己“划水”之外, 很多学生就会大呼“救命”。
总之, 上好试卷讲评课是一门艺术, 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 从多方面、多角度备课, 使讲评课成为学生精神享受的过程、培养综合能力的过程。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试卷讲评;课堂有效性;新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8-0138-01
一、初中英語试卷讲评课的意义与现状分析
试卷讲评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之一, 也是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通过试卷讲评课,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强化正确的学习行为、纠正出现的共性错误、弥补教学的缺漏并能起到优化学生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应试能力和解题技巧的作用。它不是基础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再训练和再培养,是学生知识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深化。上好讲评课,对强化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英语学科而论,试卷讲评课占了相当的比例,小到平时的单元测试,大到期中、期末考试,都离不开试卷讲评课,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然而,与之矛盾的是,一方面,广大英语教师潜心于钻研各种初中英语课课型,却鲜少有人涉猎英语试卷讲评课的相关研究;另一方面,几乎所有的英语教师都觉得讲评课很难上,也不知道该怎么上才能真正有效。从学生方面来说,对试卷讲评课也没什么好感。据调查,有 80%的学生不喜欢上试卷讲评课,认为讲评课很无聊,没意思;有60%的学生认为试卷讲评课效果不好,下一次同样的题目仍然可能会做错。英语试卷讲评课成了沉闷的代名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二、“擒贼先擒王”,重点普遍的疑难首先讲
学生做一套英语试卷一般要一个小时至一个半小时,讲评时若面面俱到,无疑会增加课时,因此试卷讲评时应抓住学生错 误的普遍性有针对性地先讲。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课前要做好自己任教的班级的“评析前奏三部曲”,即:
(一)认真科学地分析试卷的内容结构。
让我们回顾一下英国朗曼出版公司 New Concept English 的责编亚历山大先生介绍的语言测验内容配比:
(1)听力(Listening Cornprehention)……………25%
(2)阅读理解(Reading Comprehension)……………25%
(3)语法(Grammar)…………………………………7.5%
(4)词汇(Vocabulary)………………………………7.5%
(5)写作———指导作文(Writing)…………………25%
(6)听写(Dictation)…………………………………10%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词汇和语法仅占 15%;写作初中英语 “110 分制的中考”占 25%,听力和阅读占50%;剩下的,即语言实 践运用中感知的部分占了一半,与写的内容相加占总量的85%。 所以初中教师要认真科学地分析试卷的内容结构,分析试卷中所考的知识点,并结合考纲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同时分析试卷中 各题的难易情况。
(二)要认真统计和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
一方面要掌握学生在各考点的得失分情况及典型错误;另 一方面要按题型、人数统计好得失分情况,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整合讲评。
三、立足试题,补充背景,拓展信息
试卷中语篇题大多来自英语国家的文章,地道纯正,反映了英语国家的文化。可是由于是试题,这些材料往往是节选的片段,其使用的背景也往往被忽略。要想真正全面地了解这些文章,真正领会文章所反映的文化,走进原文,弄清这些文章的 出处,是明智的选择。试卷讲评课正好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宝贵机会。例,讲述了一个驯马师的儿子Monty在一篇作文中描写了自己的梦想,想拥有200英亩的牧场。而老师觉得Monty家太穷,不可能实现这个梦想,让Monty修改,可Monty坚持自己的梦想,不惜为之付出 代价:作文不及格。笔者在讲评试卷时,鼓励学生猜测Monty能否实现自己的梦想,并说说理由。这是个开放性的问题,各种答案都有。然后,笔者向学生呈现了原文的结尾,学生自主阅读,检测自己的猜测是否与原文一致,学生的阅读兴趣非常高涨,遇到生词,也自觉查字典,尤其那些猜得答案和原文一致的学生,更是兴高采烈。这些补充的阅读材料,既锻炼了学生的阅读技能,又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然后,笔者向学生呈现了这篇完形的出处:BurrowesStateSchool网站(http://publish. newsserv.com.au/epublisher/printfriendly.php?id=2140% 20&school=burrowes_ss)首页中FromthePrincipal(校长寄语) 部分,StoryoftheWeek,“KeepYourDreams”。学生小组合作, 讨论这篇文章的写作意图:以KeepYourDream为题,放在学校 网站首页,其用意就是要鼓励学生坚持梦想,永不言弃。学生 的思想更多地受到触动,情感教育也落实得更加到位。 此外,教师还可以补充相关的视频、图片等,丰富试卷中的 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多角度地触动学生的心灵。 如,讲述一个RoyalSociety fortheProtectionofBirds(RSPB) 志愿者带着作者听晨鸣的故事。笔者在讲评试卷时,播放一段晨鸣的音频(网络下载),让学生体会大自然的清新,激发学生热爱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甚至可以播放一段RSPB的宣传短片(http://video.about. com/animals/Royal-Society-for-the-Protection-of-Birds.htm),生 动的图片,简洁明了的英语解说,使学生更多地了解这个公益组织的作用,更多地了解鸟类。再如,选词填空讲述了SirEdmundHillary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事迹,在讲评这道题时,笔者向学生呈现了这名伟大的运动员登上山顶倒在雪地里图片:他表情有兴奋,有疲惫,四周尽是白雪和乱石,令人震撼!此外,笔者还进一步呈现了带有他肖像的电话 卡、邮票、街头雕塑等图片,引导学生归纳出这道题文本以外的 信息:SirEdmundHillary以他的钢铁般的意志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崇敬。这样,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不再是一个干巴巴的人名,而是丰富、生动的形象!
四、试卷讲评课后,学生存在问题,设计布置相关的作业
这种作业应突出量少质优的特点,帮助学 生消化和吸收,防止出现“再做再错”和“无从下手”的现象。以书面表达为例,可以布置学生去评析5 名优秀生所写的 Topic sentence,说明最欣赏谁的句子,为什么;也可以让他们修改学生作文中的典型句。
作者:admin 资源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本次考试及前面学习中存在的知识性问题,及时解疑纠错,系统掌握知识。
2、在自学自探、同伴共享互助的基础上增强学习的自信,提高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会审题、会解题、会表达,科学准确地多角度表达观点。教学重点:会审题、会解题、会表达,多角度表达观点。教学准备:统计分析班级考试情况,学生写考试总结。教学方法:分析讲解,反思总结,小组合作,经验交流。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分析总体情况:
1、值得表扬的方面:
(1)、每一位同学都很努力,能认真对待考试,对自己负责。希望再接再厉。
(2)、书写比较认真,整洁,值得表扬,应继续保持。
2、反映教学中的问题:
(1)对课本熟悉不够,知识点没有熟练掌握;(2)审题不准,答非所问,结合材料不够紧密;
(3)表达不妥当,语句不顺畅、盲目抄书,条理不清楚;(4)思考问题角度单一,不全面。
二、点评选择题中错误率比较高的题目,归纳出出错的原因和答题的方法。单选题:
17、“如果给他什么东西,他就对你好;如果不给他什么东西,就对你不好,这样的朋友千万别交。”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A、要慎重选择朋友。B、不交势利的朋友。
C、不要同那些心术不正、品行不好的人交朋友。D、不要给朋友任何物质上的帮助。
分析:看清 题目的要求,将备选答案读完,注意文字游戏,不可疏忽大意。如:本题中要选的是错误的理解。
单选题:
8、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我年老时也象别人一样老,我年幼时与别人一样不懂事。B、从我家的老人知道别的老人,从我家的孩子知道别人的孩子。C、用对待自己父母、子女的爱心,去爱其他的老人和孩子。D、只能把爱心给自己家的老人和孩子。
分析:首先要读懂材料,理解题意,也可用排除法。单选题:
7、秀花从小被父母寄养在外婆家,父母很少过问,也不负担抚养费。长大后,秀花通过诉讼要求父母支付了教育、抚养费。这个案例主要说明了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是()
A、亲情的自然流露。B、传统美德的彰显和发扬。C、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D、社会主义法律的要求。分析:仔细 阅读题干,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语。如:诉讼、案例等字眼。不定项选择:
34、男女生正常交往有利于()A、班集体的团结。
B、消除两性之间的神秘感,培养健康心理。C、发挥性别优势,使个性充分发挥。D、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分析:不定项选择中,仔细阅读思考每一个备选答案,观点错误的答案不选,观点正确但与材料不符合、无关的答案不选。
三、总结选择题答题方法建议,反馈练习选择题。
四、点评非选择题中得分率低的题目。37(2)展示学生答案,同学评价。指导审题分析: 审材料:
通过阅读,发现小明既有心理上的紧张,又有行动上的手足无措; 既有关于与女生交往的困惑,又有与父母的意见分歧。审问题:
第(2)分为两个小问题,应有顺序地、有条理地回答,不能混为一谈。针对材料中的问题组织答案,语言要准确到位,说明充分。给出相对完整的答案,供学生反思参考。
38、(2)
给出两种不同的答案,请学生评论、打分,找出问题所在。回顾问题:
联系材料,谈一谈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出示评分标准:
共6分,每点1分,联系材料2分 总结材料分析题解题思路:
1、认真阅读材料,领会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意思;
2、认真阅读问题,带着问题再次阅读材料,找出其中的联系;
3、联系课本知识,联系材料,联系自身实际,多角度思考;
4、组织答案,语言科学准确,措施具体可行。
5、书写整洁,有条理。
五、非选择题反馈练习: 材料分析
一、本是血肉相亲的一家人,祖孙三代却为了赡养问题对簿公堂:62岁的父亲法庭上状告3个儿子不养老人,85岁的爷爷又指责儿子不孝敬。“父告儿不孝,爷斥父不尊。”的家庭闹剧在昆明禄劝县上演。法院在听取三方面的意见后,决定法庭进行调解。
1、你认为法官调解应对这祖孙三代讲些什么? 请你列出简要提纲。
2、你认为怎样才能拥有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生活
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生介绍学习和考试经验。
七、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八、教师寄语。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评试卷,检查出学生不理解或没掌握的知识点,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2、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生答题规范和答题技巧的原则。
3、教育学生在答卷时要认真审题,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点:词语运用
课外阅读。
教学难点:课外阅读
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试卷分析:
本份试卷由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和真情习作三部分组成。其中基础知识占51分,阅读理解占24分,真情习作占25分。总体来看,题量适中,难度适宜,没有难题、偏题或怪题。18为小朋友90分以上,其中高分(95以上)有4人,最高分98分;17人良好,7人合格,1人待合格。
二、题型存在问题及试题分析:
(一)基础部分:
1、第一题看“我读我写”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全对的占三分之二。其中错得比较多的是“勇敢”的“敢”(左边部分多加一点),“旅行”的“旅”(右边写成“民族”的“族”的右边。
2、第二题“填成语”学生完成得不错,个别学生对“胸有成竹”这个成语不够理解。把)“胸”写成“凶”或“修”
3、第三题“照样子,写词语”绝大部分学生能做对,个别学生写错别字。
4、第四题“按课文内容填空”大部分同学能熟练背诵,正确填写。部分学生由于平时不完成朗读和背诵作业,加上上课时不能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导致填错或写错别字。其中第1小题,很多学生当然地写成“知识在于学习”。
5、修改病句。这一题只有一个学生没有看清题意,把题目中的句子原封不动地抄写下来。
6、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在本次期中考试中,音、字、词、标点、查字典、文学常识的考察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丰富考察内容的同时,也相应降低了难度。但是还有不少学生做错,造成错误的个体差异性比较大。
7、读下面的句子,对的打“√”。这道题考察的内容相对比较灵活。有考察辨析同类别词语的题,有常识性的问题,有错别字辨析,还有对课文内容是否透彻理解的考察。题目不难,但做对不容易,要求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颇高,一不小心就会出错。
(二)阅读理解:
1、《奥林匹克旗帜》是一个片段练习式的阅读理解。阅读内容短小精悍,但考察点却非常细腻。三年级的阅读理解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并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这与一、二年级直接从文中找答案的阅读题来说是上一个层次的。比如,第一题的第一小题,要求学生对奥林匹克旗帜颜色是红、绿、黑、黄、蓝是从左至右还是从右至左排列作出判断。大部分学生看到题目知道要从原文中找答案,于是马上找到原文中谈及奥林匹克旗帜颜色的句子读起来,欣喜地“找到”了答案,早早作出了判断。孰不知这是个“陷阱题”,题目中的颜色顺序是和原文相反的,所以答案也应该与原文相反。这道题只有个别谨慎、仔细,并且有一定辨别和推理能力的学生做对。
2、《小草》是一篇借物喻人的课外阅读文章。文章看似描写小草的可爱、无私奉献,实质是在颂扬那些同样具有奉献精神的人。而大多数学生仅仅只能停留在文章表象的内容,无法从深度上去挖掘深层次的东西,即不能到达文章所指向的中心。其中有两道题我觉得出得特别好,足以考察学生是否具有联想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一道是在文中横线上填上一句诗。学生根据前后文的联系,很容易联想到白居易的诗。另一道题是文中的小草让你想到了谁?为什么?同样是想,前一个“想”是给学生一些语言材料,让他们归纳和联想。后一个“想”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全文,从整体内容上进行分析理解,最后在触及情感的共鸣。而大多数学生只能“就事论事”,无法联想到与之相关且更为深层的含义上去。这个大概是与阅读的广度和深度还未达到一定程度有关。
3、《时光老人与流浪汉》是以篇以人物对话形式展开的寓言性质的文章。学生可以从阅读中明白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对于文章的理解,学生都不成问题,只是在回答问题的时候针对性和概括性不强,导致扣分。
(三)作文:
本次习作的要求是写一件和爸爸或者妈妈之间发生的一件事,或一个幸福的回忆,或一个感动的瞬间,或一次不愉快的经历等。由于学生不能认真阅读写作提示,对提示中的要求望文生义,以偏概全,造成了审题偏差。很明显,这是一篇记事的文章,而部分学生写成了写人的文章。题目都写成“爱我的爸爸”、“辛勤的妈妈”等,这里虽然都写到了爸爸或者妈妈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但在开头和结尾没有体现出“这件事”另我难忘、感动或者不愉快,因此还是有偏题的嫌疑。
三、总结以后复习和答题中应注意的问题:
1、继续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巩固,特别是生字词语的掌握。
2、加强阅读训练,内敛尤其是加强考察联想、想象、推理、概括能力的阅读训练。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检查的习惯。
四、作业:
1、订正试卷上的错题。
2、修改习作,重新誊写。
蒋燕妮
一、教学目标
1、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便于查漏补缺。
2、矫正试卷中存在的错误,进一步巩固检查过的知识。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讲评方法:学生自主改错、教师讲解、师生共同讨论。
三、讲评重点:出现错误较多部分。
四、讲评过程
1、教师对试卷进行总评:本次测试学生的得分情况,考试的学生222人,年级最高分为79分,最低分5分,校平均分为35分 ;我教的八(3)班平均分为30.6分,八(4)班平均分41.5分。总体来看,基本考出了学生的水平。试题特点是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型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1-20题,非选择题21-24题,题目难度适中。
2、学生自主改错
学生对试卷中出现的错误自行改错,可以看课本,不会的向小组内其他同学请教,仍然不会的在试卷上作出标记。
3、各小组长统计本组的疑难问题并交给老师。
4、教师针对问题较多的题目进行讲解,分析错误原因。
5、以后应注意的问题 :
(1)关键是平时养成认认真真的学习态度。
(2)认真审题。以后要注意认真阅读每一个题目,选择题要看清题干,材料分析题要反复阅读,弄清题意,看清要求。
(3)学会比较问题的异同。
(4)平时多进行对历史材料的分析,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注意书写。以后要加强易混易错字的书写练习,注意书写工整。
五、学生针对自己的答卷进行修改、查漏补缺并进行巩固。
关键词:高三英语,试卷讲评,方法策略
试卷讲评课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高三的关键性教学中更是如此。特别在高三复习阶段,各类测试频繁,时间紧,任务重,提高试卷讲评的实效性尤为重要。科学的试卷讲评,不但能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培养答题技巧,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还能促使教师通过分析学生考试情况,纠正考试中存在的共性错误,弥补教学上的遗漏,进一步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水平。因此,探索和研究科学实效的试卷讲评课教法,是高三英语教师必须重视和着力解决的问题。我在多年高三英语教学实践中,认真探索研究讲评课教学方法和模式,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自己总结”三种能力,师生教学相长,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试卷讲评课存在的问题
试卷讲评课是一种常见的课型,当前一些英语教师对其不够重视,研究不透,在方法方式上存在一些误区。
(一)不讲时效
试卷测试后应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讲评。大部分学生考试结束后,都急于知道自己的成绩,情绪比较高,而且对试题及自己的解题思路印象比较深刻,此时讲评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有的教师工作拖拉,往往很长时间批不完卷,批完以后,统计分析工作又不及时,等到讲评时,学生对试题内容已无印象,这极不利于学生及时修正错误,巩固知识。
(二)不教方法
有的教师讲评试卷时,偏重于给学生核对答案,而不重视对解题思路、方法、步骤和技巧的讲解。虽然学生知道了此题应该选什么,但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选。教师不进行教学的深化和扩展,只是孤立地就题论题,学生就不能触类旁通。教学方法呆板,既不注意启发学生思考,又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为主,讲评课就会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和“独角戏”。
(三)不论重点
一些教师从试卷的第一题开始,一讲到底,题题不放过,没有重点,面面俱到。这样讲一张试卷往往要花上两三课时才能评讲完,既浪费课堂有限的时间,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收效甚微。
二、试卷评讲课的基本环节
(一)充分做好讲评前的准备工作
课前教师应对试题本身、学生的答题情况,以及自己最近的教学进行分析,以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果。
1. 试卷分析。
在复习考试中,每一次考试都要明确以下内容:考查的内容是什么、在《高考说明》中作何要求、涉及教材的哪些知识点。
2. 答题情况分析。
在测试后尽快把错误统计表和答案发给学生,鼓励学生自行发现错误原因和性质。要将学生答卷情况做好记录,记清哪些试题答得好,哪些试题失分多;哪些是因知识性失分,哪些是因技巧性失分;哪些是普遍现象,哪些是个别现象。教师可对统计表归纳分析,对不同的题目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所侧重。
3. 自我教学分析。
考试不仅检测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还是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检验。因此,教师应通过考试情况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反思,特别是对学生考试中错误相对集中的试题,要反思自己是否讲漏,是否讲透,找出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二)在讲评时应注重寻求解题方法和技巧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讲评试卷的关键应是把解题思路、方法、技巧教给学生,要把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贯穿试题讲评的全过程。比如,教师在讲评单项选择题时,要先启发学生说出本题所考查的是什么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在理解和运用时有哪些注意点;然后分析命题思路是什么,如何答题,解题的突破口在哪,什么是最佳解题途径,干扰因素是什么,为何出错。如做完形填空时,可指导学生做到以下四步:一是浏览全文,掌握大意;二是避难就易,逐句填空;三是仔细斟酌,解决疑难;四是通读全文,验证答案。在讲解阅读理解题时,指导学生选项的选取应把握:观点错误的选项要舍去;观点正确,但与题干和文章内容无关的选项应舍去;和文章虽有联系,但外延或内涵与文章内容不统一的选项应舍去。这样,学生就能避免出现凭空想象、脱离阅读材料的现象。讲评时,教师还应做到多角度设问,变换条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其正确答案是什么。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而且可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促使学生牢固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发展求异思维能力,通过概括、归纳和推理,从而确定问题的正确答案。
三、试卷评讲课的方法策略
(一)坚持分类指导
试卷讲评前,教师应把试题逐一分析,并对试题进行恰当的分类,即课堂上讲评、分析的题目必须有所选择,遵循典型性原则,分类进行。对于没有或很少学生出差错的试题,通常不讲评或点到为止;对于部分学生出差错的试题,视具体情况适当讲评;对于绝大多数学生出差错的试题,这类试题往往属于迷惑性、综合性较强的考题,应重点讲评。
(二)多授予“捕鱼之道”
加强对学生答题方法的指导,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指导学生学会读题、审题、理解题意,正确把握答题方向;教给学生如何捕捉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第二,指导学生理清答题步骤,注意答题的条理性和规范性。第三,指导学生答题速度,并能在试题难度较大的情况下,机动灵活地予以解答,教会学生充分利用上下文提供的信息解决问题并验证答案。
(三)力求知识网络化和系统化
一套试题的涵盖面往往较大,尤其是期末考试、模拟考试等。但试题不可能对这些内容中的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全面考查。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重点、难点题目时,不能只是就题论题,而应该把这一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引申出其它类似的知识,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做一道题而得到与此题同类的或有关的较为系统的知识,使其基础知识网络化,利于记忆和掌握。
关键词:认真准备、分析;主次分明评讲;消化评讲内容
大家都知道,试卷讲评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型。但通常会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试卷讲评课就是逐条讲解,往往置检测结果于不顾,甚至有的只是纯粹地报答案,使讲评课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和意义。
一、认真批改,全面分析
考试的主要目的的之一就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认真批改,并做好试卷分析是上好讲评课的基础。
每次试卷一结束,老师就要高效率地完成试卷客观题的阅卷统计工作,统计出考试结果(包括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进步特别大或退步特别大的学生考试情况,每题的得分率及错误类型等)。系统地统计每题的正确率(历次考试的统计名册都要保留好以便比较和对比,达到了解学生的目的)。
二、及时评讲
考试是学生独立思考最强的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有许多解题的念头和想法撞击着他们渴求真知的火花,若不及时和学生进行思想的交流,对他们的念头和想法作出肯定或排除,这些火花很快就会熄灭。
三、主次分明,评重讲难
一份试卷的合理结构是考题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基础到综合题逐步延伸。因此,讲评时没有必要面面俱到,而应针对性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考试中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知识和技能进行讲评。对一些综合性较强,与实际联系密切的题目,老师应重点讲解解题的思路,教会学生“渔”的本领,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领悟“万变不离其宗”的内涵。我的具体做法是:
课前
教师主要做准备工作。
(1)亲自做一遍。
教师要改变盲目自信带着空白卷进教室或照抄参考答案的做法,不妨以学生的试卷考自己一下。这样做既便于老师熟悉试题考查的范围,体会试题的难易度,也有利于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老师本人做的答案和参考答案不一样是常有的事。
(2)对错误的原因、类型进行调查和反思
统计完学生的出错频率后,查找每题错误的类型和根源。对于错误类型,老师翻翻学生的试卷不难归纳。教师要善于顺着学生的思路,设身处地分析出错的根源。有的学生的出错原因和教师所主观臆相的原因不相吻合,还需要教师的调查、访谈和交流,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3)采取讲评策略
如果说上面的几个步骤是“把脉”,下面就要“开药方”了。经过上面的准备工作,教师对学生的试卷上的出现问题已然胸中有数,但还要对讲评方式和解题思路进一步优化,才能产生奇妙的效果。
课中
是讲评的主要过程,教师要吸引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师生通过各种课堂活动,既要把出错频率高,难度系数大的解决掉,也要给不具代表性的小问题,临时冒出的新问题以满意的答复,从而让每个学生能得到最大的收获。
(1).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
试卷中的一些难题或易错题,可以让做错的同学提出疑问,让做对的同学解释,或鼓励学生一起查阅相关资料,或让他们分组辩论,在争论中获取知识的印象是最深刻的。教师的任务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利用学生的争论、启发引导学生自评,必要时参加讨论或给予引导。
(2).讲评重点突出
真正落实“三讲三不讲”原则,做到“简单的不讲”,“过难的不讲”,“学生已会的不讲”;“讲重点难点”,“讲易考易混点”,“讲规律方法”。讲评时教师应根据讲评前的分析统计,对讲评课中的所要讲评的和分析的题材目必须有所选择,遵循典型性原则。
(3).分析出题目思路,总结解题技巧
老师们平时上课重在基础知识的感性理解,所以讲评试卷时就要突出到综合语言能力的运用上来,目前,随着英语教育改革的深入,高考越来越重视对综合语言能力的考查,也就是把知识放在语言环境中去考,这样讲评的难度就会有所加大。
课后
在课堂评讲了试卷内容之后,为进一步检测讲评效果,教师应该采取必要的手段促使学生消化讲评内容。
(1)学生整理错题集
这是一个可取的做法。每次讲评后要求学生收录自己的错题,组成错题集,标明正确答案,解题思路,错误原因,并对错题进行归纳总结,以便随时查阅反思,只要能从错误中彻底反思,注意自己容易出错的几个方面,避免下次再犯类似的错误,考试成绩一定有所提高。
(2)教师模拟出题
对于学生出错率较高的题目,教师要针对该题所涉及的有关知识内容及技巧,以变换的方式精心地编制一些补偿性试题,让学生再次練习。通过这样做,不仅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对该问题进行理解和掌握。
总之,讲评课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讲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普遍性错误及原因做到心中有数,抓住典型试题,选择要点加以点拨,力求精讲精析,充分启发学生思考,对重要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进行有效地指导和归纳。只有如此,才能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和应变能力,讲评课的课堂教学才能达到最佳效果。通过每一次试卷讲评,老师可以检查自己的教学质量,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以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而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成绩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以利于拾遗补弱,改进学习方法,争取更佳的成绩,因此讲评试卷,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http://hb.e21.cn/school/article.php article_id=2545&school=0730
_3_2748
[2]杨益惠,如何上好英语试卷讲评课http://menggumaju.blog.163.com/blog/static/137203369201032881645812/
一、问题的提出
进入高三,英语习题量日益加大,教师与学生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做练习与讲评练习上。讲评课中,有些教师逐题仔细地讲解,采用“注入式”教学法,实行“满堂灌”教学。有些教师认为,讲评课没有上新课那么重要,于是蜻蜓点水式地对一下答案,或将答案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核对。显然,这些讲评模式因严重阻碍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而被时代所淘汰。那么,怎样才能使讲评课收到良好的讲评效果呢?
二、讲评课的意义
讲评课是以分析学生考试情况、纠正考试中存在的共性错误、弥补教学上的遗漏、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和提高能力的一种课型。讲评的目的决不仅仅在于澄清某个问题的正误和对试题进行单纯的分析,重要的是借助讲评使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讲评,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讲评课的实践与原理
(一)把握“三性”
1. 时效性
考试后何时讲评试卷才能取得最佳效益呢?实践证明,试卷的讲评应放在测试后未上新课之前为宜。原因有二:首先,就学生而言,考试时其思维最集中、最活跃,此时他们对于试卷所考查的知识点是非常熟悉的。而测试后他们不仅急于知道分数,更急于知道正确的答案,求知欲极强。其次,对教师来说,刚阅完卷,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了如指掌,因而此时讲评必然事半功倍。
2. 灵活性
考试后,学生们常叽叽喳喳、七嘴八舌地争论不休,这对我们有何启示呢?显而易见,在争辩中理解的知识印象是最深刻的。所以,讲评时教师可站在学生的角度,利用学生的争论,启发、引导学生自评,这样既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又可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讲评的效果。可见,讲评课与上新课一样,方法应灵活多变。
3. 实效性
试卷的讲评要注重效果。在复习考试中,每一次考试都要明确以下内容:考查的内容是什么、在《高考说明》中作何要求、涉及教材的哪些知识点。只有教师对这些方面做到心中有数,在讲评时才能使学生的知识得以巩固、扩展和提高,使讲评成为一次收获、一次知识的巩固、一次知识的更新。
(二)紧扣“四环”
1. 查根究底
试卷的讲评不仅使学生知道正确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正确与错误的原因。如在选择题的训练中,不仅要使学生知道正确的选项,更应让学生明白不选其它各项的理由。
2. 联想迁移
试卷讲评的重要一点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讲评时应对试题做到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变化形式进行分析评讲,达到培养学生联想迁移之目的。例:
Is it in the factory _____ we worked together last year?
A. that B. which
C. where D. in which
正确答案为A,但许多学生把后面的句子当成定语从句选了C。针对以上错误,教师可先改变句子结构,把疑问句改成陈述句:It is in the factory ______ we worked together last year. 这一改,学生就一目了然,是一个强调句型,应选A。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接着问:去掉介词in,情况怎样?此时正确答案为C和D。最后教师进一步提问:假如把原句中的介词in移到worked后面,答案又是什么?显然正确答案是A、B,这样讲评可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考知识点的印象,并培养学生的联想迁移能力。
3. 拓宽升华
讲评时,教师可针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引申出相关的知识点,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拓宽、加深。例:
It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unwise to give a child, ______ he or she wants.
A. however B. whatever
C. whichever D. wherever
正确答案为B,这题是以what+ever引导的名词性从句当宾语。于是教师可问:除what+ever外,还有哪些疑问词+ever可以构成复合词引导从句呢?在学生说出一些后,教师可予以补充,归纳如下:
(1)whatever, whichever, whoever属于关系代词,可引导名词性从句。
(2)wherever, whenever, however属于关系副词,引导地点、时间、方式等状语从句。然后,要求学生用这些词造句,如:
①He does well in whatever he does.
②You are free to go wherever you like.
③Whoever breaks the law should be punished.
④Here are two books. You may choose whichever you like.
⑤You may leave whenever you want to.
⑥However rich people are, they always want more.
接着教师可问:这些词除可引导上述从句外,还可引导什么从句?经启发,学生能想出还可引导让步状语从句,相当于no matter+疑问词。如:
Whatever I said, he just didn’t care. = No matter what I said, he just didn’t care.
4. 深化反刍
为了切实提高讲评效果,必须让学生及时消化讲评内容。通过消化,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具体做法是:每次讲评后,要求学生对错题加以订正,做好错误记录,建立错误档案,收录自己做错的题目,并注明正确答案及解题思路,以便学生在下次考试前有的放矢,及时复习。此外,教师可根据讲评的重点、难点及学生的易错题,通过变换角度设计出有一定针对性的巩固性练习,让学生加以训练,以巩固讲评效果,实现“第二次飞跃”。
(三)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这是古人及当今许多学者的共识。教师讲评试卷的关键是应把解题思路、方法、技巧教给学生。如做完形填空时,可指导学生做到以下四步:①浏览全文,掌握大意;②避难就易,逐句填空;③仔细斟酌,解决疑难;④通读全文,验证答案。又如,在做阅读材料的选择题时,指导学生选项的选取应把握:①选项的观点自身错误时要舍去;②选项正确,但与题干和文章内容无关的应舍去;③选项和文章虽有联系,但选项的外延或内涵与文章内容不统一的应舍去。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出现凭空想像、脱离阅读材料的现象。再如,做书面表达题时,指导学生遵循下列四步:①仔细审题,弄清大意;②编写题纲,拟出要点;③紧扣要点,扩写成文;④反复检查,修正错误。
【八年级英语试卷讲评课】推荐阅读:
八年级英语试卷10-29
八年级期中英语试卷11-06
2006八年级英语试卷分析11-18
深圳八年级下英语试卷03-20
八年级英语阅读课教案05-28
八年级下英语月考试卷12-08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月考试卷讲评课教案07-11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月考测试卷06-04
英语试卷讲评教案06-03
高中英语试卷讲评02-10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