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种子与果实

2024-06-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一课时 种子与果实(精选9篇)

第一课时 种子与果实 篇1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果实,什么不是果实。

2、会做种子萌发时需要的条件的实验。能够针对“种子萌发”提出自己可以研 究的问题,并设计实验。

3、了解种子传播的途径。

4、能亲自栽种几棵植物,写好观察日记。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解剖并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教学难点: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教学准备:浸泡过的蚕豆等种子,镊子。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举办果实展览会,找一找哪里有种子

1、学生介绍带来的果实名称。

2、质疑:同学们带来的这些都是果实吗?如果都是果实,为什么?如果都不是果实,又是为什么?

3、学生交流。

4、提问:什么样的才叫果实?

5、分组观察活动。

6、交流汇报观察结果。

7、讨论:萝卜和其它一些植物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8、电教资料片:各种各样的果实和种子。

(通过观察、比较以及切等多种方法,来找一找果实的共同特征,从而发现果实都有果皮,内部都有种子。)

二、了解植物怎样传播种子

1、提问:你知道浆果、刺果、椰子、蒲公英等植物的种子是如何“旅行”的吗?

2、交流讨论

3、阅读短文《植物妈妈有办法》。讨论:植物妈妈怎样让自己的孩子四海为家的?

4、边交流边开展实践活动。

5、小结

6、观看录像资料:种子的传播

(蒲公英:成熟时冠毛展开,像一把降落伞,随风飘扬,把种子撒播远方。刺果:每当秋天野外郊游归来,它的果实会挂在你的衣裤上,因为它的刺毛顶端带有倒钩,可以牢牢钩住所附着的东西,不易脱落,使动物在不知不觉中为它的种子传播帮了忙。

浆果:小鸟可以帮助它传播,小鸟把种子吞到肚里,后经鸟粪排出,种子就可以传播到新的地方。椰子:利用水力来传播。

挪威枫:种子和槭树的种子一样,具有“双翅”,像长了翅膀的鸟,风能将种子带向远方。)

三、拓展:种子为什么要传播

1、激疑:种子成熟后,为什么不直接从植株上方垂直落在地面上,而要进行不同行程的“旅行”呢?

2、学生发表观点

3、小结

四、探究活动:种子里有什么

1、猜一猜、画一画、说一说

2、观察:浸泡过的蚕豆与干蚕豆有什么不同?

3、汇报观察情况,展示观察记录

4、观看录像资料:种子发芽了

(还可以给学生再准备一些花生、菜豆、绿豆等浸泡过的种子进行解剖、对比。)

五、探究活动: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

讨论、交流、验证、小结

(1号瓶中的种子没有发芽,因为没有充足的水分;2号瓶中的种子没有发芽,因为没有适宜的温度;4号瓶中的种子没有发芽,因为瓶中没有足够的空气;3号瓶中的种子发芽了。说明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是: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与光线没有关系。)

板书设计

果实和种子

《花、果实和种子》教学反思 篇2

2、通过观察图片,观看视频资料,画图等方法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探究花的雄蕊和雌蕊主要采用观察图片,并结合画图法,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雌蕊和雄蕊的构造,以及各部分的功能与作用;探索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主要靠视频资料,让学生看明白受精的过程。除了用感官外,借助多媒体,辅以课件展示,形象生动,便于学生理解。

3、通过让学生自己画一画雌蕊、雄蕊,加上师生共同完成板书和板画,协同共振,学生对整个果实的形成过程非常的清楚了,再让学生看着图说一说:果实是怎样形成的?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种子·花香·果实——许愿树作文 篇3

人的心中,生长着一棵许愿树,那棵树开了满满的愿望花朵,它飘散着淡淡的芬芳,每朵花都充满了希望,等待着,期待成熟的一天,花瓣将会掉落,结出甜美的果实,掉落,肥沃青色的大地,让许愿树更加茁壮,长成参天的巨木,让我们的花,开得更加灿烂、旺盛,结出更多鲜美的果实。

每当人们有了愿望,那棵生长在心中的许愿树变会开花,愿望将会在枝头上绽放,无论是天马行空,或是千奇百怪,五彩缤纷的花朵,将美丽我们心中的许愿树,也缤纷了我们的人生。

天下没有不开的花,有开花就会有结果,许愿树也不例外,每当人们所许的愿望实现时,那朵绽放已久的花瓣便会掉落,悄悄的长出一棵棵甜美、多汁的果实,为许愿树增加色彩,再次掉落肥沃大地,让树苗一日日的渐渐茁壮。

许愿树长存于我们心中,当然要有人照顾与爱护,那个善良的园丁正是我们的真心与虔诚,每当我们许下真心、强烈、真诚的心愿,我们的许愿树便会得到养分,这样一来,树苗就会茁壮,花朵也愈快绽放,相对的,果实也就愈快成熟。

有了一棵如此美妙的树,相对的也有人虎视眈眈看着它,那就是-盗木者,它就是我们的灰心与贪心,他们偷偷进入我们心中,摘我们的果实与花瓣,砍我们的许愿树,是一位斧头猎人,只要我们的贪心蠢蠢欲动,许下太多的愿望,它们就会溜入我们的心中,破坏我们的许愿树,摘拾我们的花朵。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说课稿 篇4

一 说教材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是初中八年级生物(济南版)上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绿色开花植物中的一节。作为生物圈中最高等的植物类群,绿色开花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它们不断地生长发育,并通过生殖繁衍后代,维持着生物圈的勃勃生机。本节在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前两节开花、传粉、受精之结果,又为下一步学习种子萌发、生长发育奠定基础。本节主要包括果实和种子的发育及种子的结构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向学生讲述果实和种子是怎样一步步形成的,以及造成一个果实多粒种子的原因;第二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掌握种子的结构,进而让学生知道根据种子胚中子叶数目的不同将植物分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这正是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最后结合学生身边的食物让学生了解果实和种子对于我们人类的重要意义,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营养“贮存库”,使学生从内心发出对果实和种子的赞美,那种敬意油然而生,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得以升华。

果实和种子的发育是一个动态的生理过程,比较抽象,学生不好理解,再加上名称繁多,容易混淆。为此,我把这部分内容作为本节的一个教学重点和难点;种子的结构中掌握胚的结构是一个重点,而区分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以及营养物质的贮存结构,学生了解不多,故我把它作为本节课的另一个教学难点。二 说教法

鉴于果实和种子的发育较抽象,名称繁多,易混淆的特点,我准备采用图文并茂,形象的讲述法教学本部分内容;而对于种子的结构,我准备采用小组实验法来带领学生学习。三 说学法

对于果实和种子的发育,学生结合花的结构和受精图,以及实物容易得出果实和种子是如何、有谁发育而来的,但极易混淆,所以,我准备指导学生用观察、形象记忆法来学习这一重难点;而种子的结构,学生通过观察教材图片,结合正在萌发的大豆和玉米种子很易掌握,所以,我打算引导学生用实验和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学习种子的结构。四 说教学设计

本节课内容多,知识点散碎,又比较重要,加上实验,所以我决定用两课时来带领学生学习本课。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还是采用传统复习导入的方式。开始我向学生展示出学过的花的结构彩图,学生一见图,兴奋起来,对于简单的花的结构学生踊跃回答。紧接着我我又找一位同学上来结合图给大家描述传粉和受精过程,然后我又问学生,当受精作用完成后,你知道这朵花会发生什么变化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标题)第三节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二)教学过程

还是先请同学们带着刚才的问题看课本第一段,看完后我找位同学来描述花的变化。之后找位同学用笔把图中凋落的结构画出来。这样既复习了原有的知识点,又增强了学生的识图能力。进而老师问学生,最后只剩下什么留在花托上?学生一目了然,齐声回答——子房。那子房的内部结构又有哪些呢?对待这个问题,学生可以说出,但不完整,缺乏层次感和系统性。此时,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听老师讲解。然后教师从黑板上画出膨大的子房图,并用彩笔描绘出不同的结构(教师板图)。先让几位同学大胆填图,鼓励学生填错没关系。然后教师讲解子房内各结构名称及用层次图写出所属关系。

通过图和板书学生很容易理解子房的内部结构,层次感清晰。然后教师用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述发育过程。我是这样说的:同学们,坐落在这个花托上的膨大的子房经过阳光雨露,经过风吹日晒,转眼秋天到了,丰收的时刻来临了,幼时的子房娃娃早已变成了一个俊俏的帅小伙。同学们说他的名字是否要改一下?(教师举个发笑的例子)同学此时情绪高涨,极感兴趣,急切想知道答案。然后教师一一说出子房及内部各结构发育后的名字并写于上图。此时本节的重点难点已不攻自破,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子房的发育过程。最后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要张冠李戴,乱换名。紧接着教师让学生搞一个看谁记名记得又快又准的竞赛活动。此环节重点在于使容易混淆地方记牢固,使知识点得以落实。考察的方法有很多,如教师拿半个苹果问学生苹果各部分是由谁发育而来的?也可用卡片的方式让学生互相检查。此时本节的教学内容已基本完成。

(三)小结

我准备让学生上台结合老师的图进行总结,可以多找几位,增强本节知识的完整性。

(四)作业设置

播撒爱的种子,收获幸福的果实 篇5

一、撒播爱的种子,营造温馨班级

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温家宝曾说过,“无爱则无教育。”

三月份,当高三所有的同学都在全力迎战高考,小云同学的母亲却突发脑溢血,住进重症监护室,晴天霹雳让这位阳光女孩崩溃了。第二天她没来学校,在医院陪她妈妈。高考即将来临,我该用什么方式来抚慰这颗受伤的心呢?当天下了晚自习,我去医院看她,看着她那无助的眼神、憔悴的面孔,想着这么懂事孝顺的女孩,我觉得一切安慰的言语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虽然很担心她的学业,但我没有劝她立即来学校。我坚持每天和她至少通一次电话,或者去医院告诉她当天的复习内容。开导她:如果你一直在医院陪妈妈而荒废了学业,等你妈妈苏醒过来,她也许会内疚一辈子。第五天她终于来了。在以后的日子里,她更加勤奋了,学习上我时时关心她,生活中我处处照顾她。最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被东南大学录取了。

冰心曾经说过,“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处开花,将这一路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我深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最高尚的爱。爱,是海洋,不求回报;爱,是阳光,不为索取。所以我会把学生时刻装在心里,让他们感受到温暖的呵护。

二、尊重学生,春风化雨,收获由衷的尊敬

我们面对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家里的掌上明珠,有着丰富而敏感的心灵,又有很强烈的是非善恶观。面对家长的叮嘱,老师的期盼,同学们的攀比,部分学生早就对这种长期而乏味的学校生活感到无比煎熬,强烈得犹如遭受囹圄之灾。对学校,对老师,对同学,能乐观阳光吗?中学阶段正是孩子们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发展定型阶段,心智也趋于成熟,但还不够稳定。徘徊于善与恶,是与非,美与丑的边缘。孩子们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找不到清晰的出口时,我们能熟视无睹吗?我们能置若罔闻吗?对教育的赤诚和对学生的责任不容许我们听之任之,习近平主席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强国富民,育人为先”。我们应该本着育人的职责更好地教书。

2012年的一月份的一个夜晚,宿舍管理员打来电话,告诉我有个学生不见了。我第一时间与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然后披上衣服,与保卫人员,顶着风雪,把近街的网吧找了个遍。当我们毫无所获地回到学校时,却惊喜地发现这个孩子躺在传达室的椅子上面色苍白,毫无精神。他说自己生病了,刚才去医院看病的。当他看到在这个隆冬大雪纷飞的夜晚,我跑得满头大汗时,他言语中的歉疚与零乱让我感到他在撒谎。我此时紧张的心情还没有平复,但冲动的内心想让我教训他。我还是没有批评,没有责备,更没有点破。只是对他说:“看到你安然无恙老师就放心了,跟你父亲回去休息,把身体养好再来学习吧。”三天后他主动找到我说:“老师,谢谢您的关心,其实我欺骗了您,在找您找到我之前,我就偷偷溜出了网吧,用手抠嘴巴造成呕吐的假象。”我微笑着对他说“老师也错了,老师也骗了你。”他恍然大悟,向我深深地鞠了一躬说:“谢谢您,老师,我明白你的良苦用心了,你维护了我的自尊,我一定好好努力学习。”从这之后,他奋发学习,考进了理想的大学。这使我更相信宽容是疗治心灵创伤的一剂良药。宽容别人的一时冲动,赢得的将是更多人的尊重。

要想使自己的话能够深入学生的心中,班主任应该首先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接纳学生,接纳他们的思想、观点和行为。反之,班主任如果忽视学生的感受,用轻蔑的语气、挖苦的语言、不加思考的羞辱性的词句,训斥学生,说教学生,就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学生就会疏远你、拒绝你,甚至讨厌你。因为学生和老师一样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

三、言传身教,潜移默化,震撼学生心灵

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这个班级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班主任的身教更具有表率性、引导性。班主任是学生心中最崇高、最信任的榜样。班主任要对学生负责,就必须正视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才能为人师表。教育家冯恩洪说:“环境是教育力量。我可以教我的学生不随地吐痰,但是我还应该创造一种环境和气氛,使学生不好意思随地吐痰;我可以叫学生勤奋学习,我还应该创造一种气氛,使学生置身其间,不觉得愧对老师,愧对学业。这是更高层次的教育。”

这就需要班主任以自己的言传身教感染学生。要求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比如早上见到学生,我首先微笑着跟他们打个招呼,下次在路上遇见你,他也会彬彬有礼地说声“老师好”;教室门窗上有了灰尘,我首先用抹布擦掉,以后的门窗上就再也没有那么多的灰了;看到地面上有废纸,我首先毫不犹豫地弯下腰去捡,教室走廊就一直保持干干净净……学生看到老师这样做了,自然而然会去模仿、学习,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果班主任要想借助一些纪律、规则来规范学生,塑造学生的良好习惯,与其天天用言语、“惩罚”措施督导学生,不如以身作则。一个班主任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非常大。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们长大了,我也在其中品味幸福的滋味。

第一课时 种子与果实 篇6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用解剖的方法,利用放大镜对种子进行观察比较。

2、能用简单的语言或图画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3、能找出种子的相似之处。

4、能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种子的构造和传播方式

2、知道种子萌芽的条件

3、会观察、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开始的,应该珍惜生命,不损伤一草一木。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谈话:上节课老师请你们把种子连同“它们的家”一起带来,谁愿意给大家来介绍一下?

2、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种子。

3、教师小结:很多植物会开花结果,种子藏在果实的里面。果实就是种子的家,它们保护着种子不会受到伤害。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果实和种子。

4、板书课题。

二、种子的传播方式

1、教师朗诵儿歌《蒲公英》

蒲公英,开黄花,花儿落了把伞打。小白伞,长长把,风儿一吹上天啦。落到哪儿,哪儿安家,明年春天又开花。

要求:边听边思考,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2、学生回答。

3、教师提问:你还知道哪些种子的传播方式?

4、小组讨论,并记录下来。

5、汇报交流讨论结果,教师在黑板上归类。

6、观看多媒体课件演示:植物的传播方式。

三、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1、谈话:同学们,种子里面是什么样的呢?你们想知道吗?根据你们的经验,大家猜一猜:种子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2、学生猜想,并把自己的猜想画下来。

3、提问:

(1)我们怎样才能看到种子的里面呢?(2)种子这么硬,怎么把它拨开来呢?

4、谈话:老师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用水泡过的蚕豆种子,下面就请大家把蚕豆种子拨开,观察蚕豆种子里面有什么?边观察边把看到的情形画在记录纸上。

5、学生观察。

6、教师巡视,鼓励学生细致地观察。为了观察得更清楚,适时提醒学生可以使用放大镜。指导学生观察蚕豆种子里面的每个部分,并适时提出一些问题:这是什么?像什么?„„

7、学生分组汇报观察到的现象。

8、教师肯定学生的发现,可将部分学生画的图贴在黑板上。

9、提问:其他种子里面是不是也和蚕豆种子一样呢?拨开其他一些种子看看,里面有什么?

10、学生观察。

11、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

12、小结:花生、大豆、葵花子的种子和蚕豆种子的结构是很相似的。其他种子里面基本也是这样的。

四、开展研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

1、谈话:刚才我们已经观察了种子里面是什么样子的,那么如果把这些种子放在泥土里,是不是都能长成植物呢?你们觉得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2、学生分组讨论,把自己的猜想记在活动记录上。

3、汇报交流。

4、各组选择自己认为种子萌芽必须具备的条件,设计实验。

5、汇报交流,教师适当指明实验汇总必须注意的地方。

6、各组完善实验方案,课后继续进行实验。

第二课时

一、交流实验结果

1、谈话:上节课我们猜测了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同学们回去根据自己的猜想都做了实验,请大家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结果吧。

2、学生汇报交流。

3、提问:在实验过程中,你们还有什么发现吗?

4、学生继续交流。

5、教师小结。

二、思维拓展

1、谈话:大家通过自己的研究,已经知道了种子萌发的条件,你们还能提出哪些和种子萌发有关的、我们能研究的问题吗?

2、学生分组提问,把提的问题记录记录下来。

3、汇报交流,删除目前无法研究的问题。

4、各组选择自己想研究的一个问题,设计实验。

5、汇报实验方案,大家一起完善。

6、教师介绍观察种子萌发的方法之一。

三、课后延伸

第一课时 种子与果实 篇7

起点分析:燃烧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学生已经知道很多促进燃烧和灭火的方法,只是不能从化学的角度认识燃烧和灭火的原理。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自身的生活经验与化学知识联系起来。具体地说,就是将学生已知的促进燃烧和灭火的方法与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联系起来,逐步实现从生活走进化学。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灭火方法的分析,从化学反应角度认识燃烧和灭火的原理;通过对氢气燃烧和爆炸的实验探究,了解爆炸的原理及防范爆炸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乙炔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条件的探究,知道控制燃烧条件就能达到促进燃烧和防火、灭火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燃烧条件的学习,认识到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分析 难点:对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分析

演讲与口才教案第一课时(定稿) 篇8

1.了解口语表达的要求,对口语表达有一个基础的认识; 2.着重掌握演讲的概念、特征和构成要素; 3.激发学生对演讲与口才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掌握演讲的概念、特征和构成要素,激发对演讲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时代召唤人才,人才需要口才。没有口才的人生,是喑哑的人生。但口才并不是耍嘴皮子,而是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文。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征服世界的艺术——演讲。

二、认识“演讲与口才”

1.在你的理解中,什么是演讲,怎样才能称作演讲? 2.演讲仅仅是说几句话就好了吗,还应该做到什么?

(出示PPT:要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文”)

3.怎么理解这4个词语?

言之有理:说的话要有道理,能使人信服;

言之有物:演讲的内容要具体丰富;

言之有序:演讲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来进行;

言之有文:这是叶圣陶先生提出的观点,是指演讲一要做到有话说,二要做到有话好

好说。

4.听了以上的交流,请你来概括一下演讲是什么,它又有什么作用?

演讲者在特定的时境中,借助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的艺术手段,针对社会的现实和未来,面对广大听众发表意见,抒发情感,从而达到感召听众并促使其行动的一种现实的信息交流活动。

5.请你来找找我们班级里的“无声语言”。可以包括动作、手势、标语等等。

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无声语言”,让学生了解信息的获得并不一定是靠说话,在生活的很多角落也能获得很多信息,让学生初步了解演讲时的手势语态也能够传达信息。)

三、尝试即兴演讲

1.过渡:同学们平时有在现实生活或者电视中看到过演讲吗?你们看的是什么类型的演讲?

2.演讲从内容上划分可以划分为5种:政治演讲、生活演讲、学术演讲、法庭演讲和宗教演讲;如果从演讲方式上划分可以划分为4种:照读式演讲,亦称读稿式演讲;背诵式演讲,亦称脱稿演讲;提纲式演讲,亦称提示式演讲和即兴式演讲。

3.如果现在就给你10分钟让你立刻准备一段演讲,你需要准备些什么? 4.下面就请几位同学来试一试这充满挑战性的即兴演讲。可以讲讲你们中秋节发生的趣事,题材不限定。

学生交流,同学和教师一起评议指导。除了关注演讲的内容外,还要关注演讲的动作、目光、语态等方面。

(设计意图:先对学生的演讲能力进行一个摸底,观察有哪些同学乐于说话,有哪些同学还是不敢说话。)

四、总结

《变革与争霸》第一课时说课稿 篇9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变革与争霸》,选自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教材,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我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本课做了设计,即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

4-2 列举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出它(他)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作用。

5-4通过叙述有关史实,展现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伟大作用。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说明变革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3.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通过了解春秋争霸等重要事件,分析它们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2.引导学生思考有关历史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收集成语典故,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等故事,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懂得国强要革新,国立须治业,国兴靠人才的道理。要求学生为国家的兴旺追求更高的目标,学习勤奋努力、持之以恒的优良品质。

2.通过讲述勾践复国的故事,给学生以启示:要想成就大事,必须发愤努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齐桓公称霸。

教学难点:分析齐桓公首先称霸的原因。

二、教法分析

本课采用师生互动教学方式,通过师生共同探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加深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学法分析

1.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为主,进行讨论和辩论。

2.收集相关材料、图片和影视资料等,训练学生掌握从多种资料中采集有效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达到以上目的,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四、教学过程与方法

导入新课

师:下面先请大家来看图片。

生:观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师:讲述了我国哪段历史时期的什么故事呢?

生:西周的烽火戏诸侯。

师:从这个故事中,你能感觉到这个周幽王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贪图享乐,昏庸无道。

师:是啊,从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西周开始,西周的统治者确立了礼乐文明,通过实行分封制、宗法制,进一步巩固了统治秩序,曾经出现了“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强盛景象。但到周幽王时期已趋衰落,再加上周幽王的昏庸无道,从而加速了西周的.灭亡。

过渡:那么历史的车轮有没有因西周的灭亡而停止呢?

生:没有。

师: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阳,历史上称为东周,既春秋和战国时期。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的思绪重新回到那群雄纷起、战火纷飞的年代。

学习新课

师:说到春秋、战国时期,哪位同学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起止年代呢?

生: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

师:那么为什么把这一段历史时期称为春秋时期呢?

生:来自于史书《春秋》,因当时鲁国的编年史《春秋》而得名

师:给大家看两副图片,这一副是出土与我国5、6千年前河姆渡时期的生产工具,另一副是春秋时期出土的生产工具。你们有谁知道你是做什么用的吗?

生:翻土、耕地。

师:假设你是当时的农民,你会选择哪一种?为什么?

生:铁农具尖锐、便于翻土;种类增多,适宜各种条件的土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师:牛力与人力相比哪一个效率更高?

生:牛力。

师: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从而引起了社会其他方面的变革。诸侯日益强大,不再向周王室进贡、周王室直辖土地大大缩小,经济实力衰落。天下呈群龙无首之势,一些随地方经济发展逐步强大起来的诸侯国,争作天下霸主,出现了大国争霸的斗争。春秋初期,诸侯国有100多个。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谁战胜了,就召开各诸侯国会议,迫使大家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先后出现了五位霸主,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

师:哪位同学知道春秋五霸是指哪五霸呢?

结合地图说出五霸的名称先后起来争霸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请同学看阅读卡“春秋五霸”另一种说法)南方的吴和越也参加了争霸战争。

1.假设你是春秋时期春秋五霸之一,你要想最先称霸必须具备哪些因素呢?

生: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人才、得民心、树立威信。

2.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谁?为什么他能首先称霸?

生:齐桓公。

师引导学生从自然条件、雄厚的实力、高明的手段等方面分析原因,使其认识改革是齐国富强和桓公称霸的最重要原因。

(1)管仲相齐实行改革

管仲受命为相后,推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改革措施。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

(2)“尊王攘夷”

当时周天子已名存实亡,只是形式上的“共主”。齐桓公看出这一形势,采用管仲的谋略,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3)葵丘会盟(前651年)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这是他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中最盛大的一次(指图中地名──葵丘),周天子也派人参加。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师:在以上这些因素中,你认为最重要的是哪一个?

生:管仲相齐实行改革。

师:管仲改革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革新强国,这也是齐桓公最大的成就。

那么改革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是否还具有重要的意义呢?

展示材料一:齐桓公任用管仲变法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并迅速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

材料二:清朝末年,中国贫穷落后,饱受帝国主义国家的蹂躏,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清朝统治者盲目自大,不思改革进取。

材料二: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发展缓慢,观念滞后;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并取得世界瞩目的成就。

以上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生: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强大,必须改革,故步自封,固守传统只能落后于人。

师:就象我们在坐的各位同学,只有根据自己的实际,不断地改变学习的方式方法,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记得古代有人在几次考科举落第下写下了这样一副自我勉励的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师:这副对联包含了哪几个成语?

生: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卧薪尝胆。

师:与本节课有关的是哪一个?它反映的是哪两国争霸斗争的故事呢?有谁知道这个故事吗?

师:通过专家的介绍,使我们对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的史实有了更全面的了解。那么从中你学到了什么?或者有哪些启示呢?

生:毅力的重要性。

师:可见,越王勾践能雪耻复国,终成霸业靠的是毅力。但不管是齐桓公还是越王勾践他们之所以能成就霸业,都离不开管仲、范蠡等优秀的人才。正所谓国强要革新、国兴靠人才。人才是兴国的关键 。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有何感想?

生:最重要的任务是学好文化知识、掌握本领,为中华之崛起而发奋读书。

师:现在让我们重新回到本课的标题,变革与争霸,变革是争霸的手段,争霸是实行变革的目的。那么经过春秋时期长达几百年的变革与争霸战争对当时的人民和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生: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师:虽然春秋时期长达几百年的变革与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但同时也使春秋初年的一百多个小国逐步归并成几个大国,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并且促进华夏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融合。到公元前2,秦国统一了全国,诞生了中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正印证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道理”可见统一是历史的大潮流、大趋势。

课堂小结:一节课的时间过的很快,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虽然我们没能完全领略春秋时期那段风云巨变、惊心动魄的历史,但我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给大家一些思考和启发。希望大家能从历史中学会生活、做到以史为鉴,从中学会做人的道理。从历史中获得勉励,发愤图强,为祖国的富强、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统一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布置作业:收集与春秋时期有关的成语,采用讲故事、漫画或绘画演示、短剧表演等等形式把他表现出来,下节课共同交流。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采用了合作探究和活动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 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使学生在生活中知识得到建构,各种能力得到锻炼、情感得到培养,各种智能得到发展,并获得成功的体验。但由于学生水平的差异,影响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广度和深度,这将在以后的教学中探索一条适应各层次学生发展的新途径,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程是经验”“教材是范例”“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是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师要创造性的处理、运用教材。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合作探究和活动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活动中知识得到建构,各种能力得到锻炼,情感得到培养,各种智能得到发展。

上一篇:成绩差的学生期末评语怎么写下一篇:淮海战役纪念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