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程评价的改革与发展(推荐13篇)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出示幻灯片,使学生掌握课程评价的意义与特点,从而让学生重视课程评价。2.通过讲解,让以后作为教师的学生新课改的评价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小学数学课程评价的意义与特点 2.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新课改的评价方式
三、教材简析
“小学数学课程评价的改革与发展”是郑州大学出版社初等教育学科课程教学论系列教材《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论》第十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紧紧依据新课程改革标准,主要讲述了小学数学课程评价的重要意义、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特点以及课程评价的基本内涵和发展目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掀起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潮。我国也适时进行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那么,课程评价改革也应运而生。今天,我们一
起学习小学数学课程评价的改革与发展。
(二)新课展开
1.课程评价的意义
2.课程评价的改进计划
(1)需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 体系
(2)需要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3)需要改善评价结果的使用状况
(4)需要同时进行教师评价改革
3.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特点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2)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多样化
(4)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转移
4.课程评价的基本内涵
(1)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2)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保障课改顺利实施
(3)体现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关注全人的发展
(4)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5)评价方法多样化,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6)评价主体多元化,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
(7)关注发展过程,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5.课程评价的一般发展目标
(1)一般目标
a.道德品质
b.学习能力
c.交流与合作
d.个性与情感
(2)数学课程目标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五、课堂小结
关键词:新形势,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发展
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国的数学也有着千年的发展历史,其间经历了多次课程改革,推动了我国数学学科的发展。现在,新一轮的小学课程改革已经开始,这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新的小学数学课改要求以培养学生的素质为中心,改变“师为主体”的局面,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一、我国小学课程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课程改革经历了七个阶段:(1)新中国成立初期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是,增进学生日常生活中数量关系的正确认识,指导学生的计算技能和能力,训练学生的思考推理的方法和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2)对苏联数学的学习过程,改课程标准为教学大纲并规定教学应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直观的几何知识,并培养学生在实际中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3)和我国的国情基本适应,改小学教育五年制为六年制,重新编写了教材,把教师讲解的内容和习题分开。(4)双基教学的提出。在这个阶段,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小学算术要使学生掌握珠算和算术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能够解答应用题,具有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能够适应以后的生产劳动需要。这个阶段强调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所以被称为双基教学。(5)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阶段。为了适应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1978年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要求,小学数学教学应该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基本的空间图形基本知识,能够进行正确的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掌握简单的数学思想,具有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并能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6)义务教育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知识;使学生具有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7)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阶段。这一阶段是小学教育改革的重要阶段,其教学目标修订为,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新形势下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要求
(一)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新形势下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学应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要求教师所构建的数学问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能让学生经历问题的提出、解决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构建点,生发出生动有趣的数学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带领学生亲身体验、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找规律图形》一节时,我们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班里要举行迎元旦联欢会,小花猫喵喵和小狗汪汪都来帮忙了(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两组布置的图案),你觉得它们谁布置得漂亮些呢?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有的学生说小猫布置得好看,因为整齐;有的说小狗布置得好看,因为彩旗是一个红色一个绿色,灯笼是一个黄色一个蓝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重复出现的排列,就是有规律的排列,这样看起来就整齐。想一想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有规律的排列呢?
这个情景是学生熟知的,也是学生感兴趣的,每个学生都会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体现自己为班集体出谋划策的热情,既教会了学生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观念。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新形势下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合作交流的意识,这和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要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有意识地在课堂上逐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处于引领点拨的地位,提供给学生充足的交流机会和交流探究时间,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探究交流中学得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在进行数学广角探究时,教师提出问题:“老师有三瓶VC片,其中一瓶吃了3片,你能把少3片的这瓶找出来吗?说一说你用的什么办法?”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不要急于让学生说出最佳方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
(三)鼓励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新形势下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构建学生生活实践中的问题让学生解决。例如,在教学《统计》时,可以让学生统计自己家庭每月的用水量,每月的电费,自己各季节的衣服数量,同学中喜欢看的图书的种类等,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乐趣,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快乐。
三、新形势下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是应该注意,课程改革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我们首先要立足我国的国情,遵循我国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体现自己的特色。其次,课程改革要有前瞻性,阶段目的和长期目的要相互补充和促进。最后,课程改革要进行科学的实验,要进行小范围的实验运用,在实践中检验其可行性,修正不适的地方。
关键词:发展性评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新一轮教育评价改革中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教学实践的功能”。发展性教学评价关键是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核心是重视过程的总评价。一节低年级有效的数学课堂,发展性评价将会极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动力和潜能。
一、当前我国基础数学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评价内容仍然过多倚重学科知识,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评价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评价主体被评价者仍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二、发展性教学评价在课堂中的应用——以《找规律》为例
1.依据《中山市小学数学教学标准》对《找规律》一课进行教材和学情分析
《找规律》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一节的内容,主要是发现生活中熟悉事物的隐含规律。纵观《中山市小学数学标准》的各单元结构来看,《找规律》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学习找规律的知识。本单元是从形象的图形排列规律、颜色交替规律慢慢过渡到抽象的数列规律。因此,本节课以最簡单图形的变化规律是本单元的切入点。根据以上学情,结合《中山市小学数学教学标准》所提出的给学生应有的机会及老师提供的帮助,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让学生情境中找出简单图形的变化规律,并找出下一个物体;(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操作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在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从中体会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2.课堂教学巧用介质评价
在学情分析方面,学生在学前阶段就曾接受过“找规律”这部分知识的启蒙教育。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精力容易涣散,这就需要串联一个情景,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巧用评价介质,给学生分好小组,苹果组、雪梨组、草莓组、香蕉组,对每组的学习情感、合作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发展性评价,结合本课的学习内容,我给表现积极的小组以鼓励,并有意把有颜色的星星设计成有规律的排列,为本课小结作铺垫。对于学生个体的课堂评价,我还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设立了一些具有促进学生发展性的奖项,如“进步之星”“思考小博士”“书写之星”。评价的内容立体多元化,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生生互评,为课堂教学增添评价的价值
课堂中不应只有老师对学生的言行给予关注和评价,也应加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自我评价的能力。在《找规律》一课中,我设计了一个环节——创造规律。此环节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参与评价和被评价,这也是发展性评价教学的重要内容。此环节我给学生提供了图案不一样的贴纸给每一位学生,学生利用贴纸创造有规律的现象并展示。学生作品展示到黑板上,并问:“你觉得自己创造的规律有创意吗?”给予学生肯定的评价后,我展示另一位学生的作品,他把图形排列成有规律的圆。学生当中立刻发出了“哇”的一声,我抓紧机会,请学生评价了第二位学生的作品,生说:“第二个同学的作品很特别。”这个环节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得到进步,在小组评价中得到收获,在评价他人中获得提升。
4.语言艺术评价发挥发展性教学评价的促进作用
发展性教学评价,也包括在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评价。教师课堂中评价语言要注意适度和科学。有的老师喜欢用“太棒了”“老师太喜欢你了”等语言评价学生的发言,我觉得这些语言有些过了。老师的评价应有针对性和导向性。在教授《找规律》一课中,学生的每一次发言我都耐心倾听。根据《中山市小学数学标准》给学生就用的机会中,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很多,为此,在此课中,我也设计了很多问题和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如,小组内学生代表汇报组内发现的规律,一年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在不断培养中,学生表达出意思,我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如:“你回答问题的声音真响亮”“你的表达得真完整”等。这些语言除了可以让学生本人感到学习的成就感外,还可以激励其他学生参与到积极回答的行列,充分发挥发展性教学评价在课堂中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燕.中山小学数学教学标准[J].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李艳莹.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
<数学课程标>>明确指出:“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师角色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了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下面结合自身本期来参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感受。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熟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兴趣是学习入门的向导,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吸引学生的内在力。因此,在上“比多少”这课时,我就以“交朋友” “帮朋友”的活动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这样的引入自然、形象,融科学性、生活性于一体,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学生还通过折一折、涂一途、比一比等动手实践活动,发现了“比多少”的规律,这也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材料。
二、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训练。
本期我上了一节研讨课:《整理和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由于这是学生入学后的第一次系统的整理和复习自己所学的知识,学生的思路可能没什么规律。因此,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学过的知识,进行知识的收集、归纳、整理为系统复习做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几次采取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但在教学过程中我有个困惑:我总能感觉注意力差的学生不习惯小组合作学习,他只感觉热闹、好玩。在听取苏仙区小学六年级数学研讨会时,市教科院的黄主任给我们的建议中就提到了小组合作。她说,小组合作不要留于形式,要给学生
1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和讨论的时间。所以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训练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三、精心设计练习题。
一堂成功的数学课与练习题的精心设计是分不开的,多样化的习题练习,不仅能增添课堂教学的艺术色彩,而且能更好地巩固扩展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其能力。布置练习题应注意生活化的作业。因为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作业布置应当尽量与生活联系起来。其二就是要重视基础性、突出针对性、强调综合性。只要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认真设计好课堂练习,充分发挥课堂练习的作用,注意训练到位,以训练为主线,抓好双基的落实,就一定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态、语态还要更生动。
讲话时老是一样的腔调,很容易让学生疲倦,缺乏吸引力。其实我知道我自己也存在这个缺点,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时刻提醒自己,但始终感觉放不开,特别是有其他老师听课的时候。在课堂上老师就是应该像演员一样尽情表演,用语言和形态来不断刺激和吸引学生,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和老师一起做,一起学。在教学中,我觉得还应努力提升学生的情感和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一个好老师应该是吸引学生的,学生喜欢这个老师也就喜欢上这个老师的课。
○天长小学沈美莲
本书是校本研修热点丛书中的一本,本套系列从书由成都教育学院周小山院长,严先元教授负责编写设计并组织运作。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由本书李建萍担任主编,郑大明担任副主编。各部分的编写者:第一部分:郑大明;第二部分:程依青、郑大明;第三部分:赵笑梅、李建萍、陈琳、林方全;第四部分:李建萍、文芳、汪峰。全书由赵建萍统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针对广大教师在小学数学实施新课程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以小专题的形式进行研究和探讨,通过对实践的感悟和反思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本书在撰写中注意对实践中的经验进行理论概括,提出问题,并以一线教师探索与创造的经验为依据,给出一定的思路和方法,帮助教师澄清模糊认识,解决问题。
本书特色:
1、理论阐述通俗易懂。
2、课例鲜活而富有内涵。
3、行动策略具体详尽,可操作性强。
全书共分4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课程目标,第二部分是课程内容,第三部分是教学活动,第四部分是课堂学习。全书针对40个问题进行了讨论,每一个问题都力求作到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紧密结合,理论认识尽量深入浅出,实践有操作性,从而切实有效改善课堂教学方法。
针对每个部分内容,我都有比较感兴趣的点:如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中,作者从三个方面来论述“怎样恰当地陈述新课程的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的知识技能性目标的定位程度
2、准确把握“经历,体验,探索”等活动过程性目标的行为程度
教师在研究如何在课程上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时候,首先要研究的是我们如何把学习过程科学而又质量地展现为一个可供学生经历的时间空间,让他们的心智得以运动,且经历这种心智运动所伴生的情绪感受;其次要研究的是体验,也即如何让学生在完成经历之后,回过头去审视自己所经历的学习过程,体会自己是通过哪些步骤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的。
3、科学地对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了划分,制定教学目标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中,又讲到“要真正用好教材,教师在分析教材时不妨问自己几个问:”
1、教材内容是不是达成了《数学课程标准》所必需的?还需要补充什么?有哪些内容与目标无关?哪些内容需要渗透数学思考方法?
2、教学从哪里开始?教学的起点在哪里?教材所呈现的排列顺序能否直接为教学
顺序?
3、从教学目标上看,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什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看,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第三部分教学活动中,又重点论述了“怎样认识数学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活动”
(一)创设以人为本的人文学习环境
1、关爱学生的学生活动
2、呈现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
(二)营造以对话为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1、生生交流自主探索
2、师生交流共同发展
第四部分课堂学习中重点分析学习方式开始,揭示了学习方式的概念,着重分析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揭示了三者的基本含义,基本特征表现形式及在新课程中如何引导等内容。
人类已进入了“合作”的时代,什么是合作?合作是所有组合形式努力的开始。一群人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的目标,而把他们自己联合在一起。拿破仑·希尔把这种合作称之为“团结努力”。什么是合作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一书中是这样界定的合作学习,将学习任务下达到合作学习的共同体,在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是共同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成员都承担一定的责任,都有义务为共同体的进步作贡献,这促使每个成员都为共同的目标亲身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经历观察,发现,思考,尝试,交流,评价等一系列过程。
学会合作已经是现代人的基本的生活方略,必备的基本素质。在我们教育领域合作尤为重要,由于我们要培养现代具有较强合作意识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我们在平素的教育中恰恰是忽视了这种意识的培养。在2002年微软教育论坛上微软副总裁李开复拿清华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打起了比方:“如果举行编程比赛,一个清华学生对一个麻省理工学院学生,我赌清华赢;双方各出100人,我可能要偏向美国赢。”故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迫在眉睫,而起关键是教师要学会合作;再者,新的课程计划的颁布,新教材的推行,新的课程理念的逐步渗入,不同学科的相互融合,及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等等这些都要求教师间彼此合作,共同提高;还有,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相互配合,共育英才。在此系统中,教师要学会与家长及时沟通,形成教育合力;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沟通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民主、平等合作的伙伴似的关系,这样学生的创造潜能才会有效的开挖。因此,教师学会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怎样合作呢?
首先合作者要有共同的目标,明确的目标,能使合作者形成合力执著的去追求。合力在物理学中是指:多个矢量在方向一致(共线同向)时,矢量值最大;而多个矢量组合在一起有夹角时,会形成内耗,矢量值较小。共同的价值追求即方向一致,可以使大家产生合力;再有,合作者集思广益——凝成合力的智力支持,合作者积极参与——凝成合力的行为保证,合作者相互体谅——凝成合力的情绪协调。如在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要用明确的教与学的目标来指引,要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上准确定位,让师生都积极踊跃的参与到课堂的探究中去,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成长的乐园。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中这样介绍:在合作学习中逐步制定活动规则,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首先要合理分工,让每个孩子分别承担任务。其次要培养良好的合作习惯。如收集信息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踊跃发言的习惯;认真倾听的习惯;讨论的习惯;互相配合的习惯的等等。
在当今这一社会,我们要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教师自己同样也要学会自主,探究。而且不仅要合作,还要学会学习。教师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观念,要渐次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养成了学习的习惯,就需要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学习、学习、再学习,全力建设学习型学校。
教师个人要勤学不辍,学会学习是每位教师的人生主餐。首先教师要主动学习间接经验。其途径是向书本学习,博览群书,一本好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语);向周围其他同仁学习,学习他们的教书育人的经验和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巧妙移植,可以少走弯路;利用计算机网络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熟练的运用计算机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再者,要积极主动积累直接经验。要向实践学习,实践出真知灼见,实践长才干。学习中有三点特别重要:一是迅速获取有用信息;二是利用它来解决问题;三是变革它推陈出新。
师生间的教学活动,主旨是培养学生学会积极主动的学习。课堂教学是对话、交流与知识建构的过程。教师是师生从事知识建构与发展的实验室,要积极实现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探究活动。师生、生生、生与媒体间可以尝试专注式学习、合作学习、专题学习、网络探索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方式,使我们的学习真正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愿学、乐学、创造性的学。(网络探究学习
我们的社会正从“学历化社会”走向“学习化社会”,学习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生活即学习。许多国家提出如新加坡等建设学习化的国家,上海等城市提出建设学习化的城市,我们教师工作成长的学校也应经过全体员工的努力而打造为学习型的学校。
景东第四中学——卢绍云
我们通过学习《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以后,我对“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的感受很深,现在我就把我的一些体会与认识说出来与大家进行讨论。
在教育评价的研究中,我们把这种为实现评价的综合功能为目的的评价称为“发展性评价”,并把评价的综合功能称为“发展功能”。教 育评价科学的发展基本是沿着“从关注评价者的主观需要出发”向“关注被评价者的素质发展”的方向前进的。这里的“发展”,已经有了具 体含义,有了评价的发展功能(即综合功能)中的含义和“面对的是教育领域”、“目的不是为了淘汰”、“功利效应是„低利害‟的”等其 他类型的评价未必具有的含义。发展性评价具有以下重要特征。发展性评价基于一定的培养目标,这些目标指明了被评价者发展的方向,也构 成了评价的依据。这些目标主要来自于课程标准,也要充分考虑被评价者的实际情况。发展性评价将着眼点放在被评价者的未来,包括大众教 育和终生学习的需要。发展性评价强调收集并保存表明被评价者发展状况的关键资料,对这些资料的呈现和分析能够形成对被评价者发展变化 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被评价者的优势和不足给予被评价者激励或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个体的差异不仅指考试成绩的差异,还 包括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不同特点,正确地判断每个被评价者的不同特点及其发展潜力,为被评价者提出适合其发展的 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评价主体多元化是指 :评价者应该是参与活动的全体对象的代表。以评价学生的某次学习活动为例,评价者应该包括 教师、家长、学生、学校领导和其他与该学习活动有关的人。所以,教师不再是唯一评价学生的人,要让大家共同认识我们的学生。
有效实施发展性评价的前提是评价的参与者必须具有共同的价值理念。发展性评价有利于使评价者和被评价者都在评价中得到效益。但在评价 过程中,所得的效益必须是双方都可以共享的,否则,无法开展有效的发展性评价。事实上,如果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是激烈竞争的对手,则在 评价的过程可能相互拆台,无法实现评价的发展功能。这也就是说,在教学中使用小组评价或生生评价要考虑到学生间人际关系,适当分组评 价。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科学课程是一个充满个性色彩的全新教育活动,每个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充满灵气的个性活动。因此,教学评价也 应该呈现出个性色彩,突出学科的特色性,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多元化地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以往的自然教学评价中一直是:教师是评价者,学生是评价对象。评价活动一般都由教师提出,什么时候进行,具体有什么评价要求,学生的职责主要是听从教师的安排,做好接受评价的准备。在这种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评价活动中,很难发挥参与评价者的积极性和学科自 身的特色性。
在科学课程的个性化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改以往单纯的鉴定、证明而变为导向、发展的评价功能。因而,教师的角色变化是科学课程评价 的重要调整,建立多边的个性化评价体系来充分调动评价对象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挖掘。
教师评价:教师作为评价主体是教学评价的传统角色,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至关 重要。
学生评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定学习目标,自己检查目标的达标度,自己反思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自己采取措施调整与改进,达到自我教育的功效。与此同时,学生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提出看法,师生共同改进教学。学生除了自评以外,还可以在学习群体之间相互评 价,建立一种新的互帮互学式的伙伴激励机制。
家长评价:学生家长对自己子女的情况最了解,让家长参与评价可以建立一种家长和教师共同关心学生学习的评价机制。学生家长可用自 己的方式针对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等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这对学生的个性完善和能力提高有着独道的促进作用。
考试是学校教育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社会上经常使用的一种选拔人才的手段和方式。由于我国一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考试是我国 各界人士都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次课程改革中,考试改革作为评价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考试改革的成败也直接 关系着这次课程改革的成败,下面我就考试改革这一热点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很多教师把评价改革等同于考试改革,认为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考试方式的改革。这是一些地区长期以来,将考试作为评价学生、教师和 学校发展的惟一手段而造成的。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考试只是评价的一种方法,促进发展的评价体系更为关注学生、教师和学校 发展的过程,需要借助其他的评价方法和手段收集反映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过程与状况的证据。目前的考试技术主要还是用来考核学生发展 的结果,忽略了其发展的过程,因此考试改革本身无法等同于新课程中的评价改革。
其实,评价和考试有着根本的区别。教育经验证明,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与学生交往的一言一行,直接鼓励着或打击着学生的发展,因为学生在教师这些随机的言行中感受到了来自教师的期望和评价。非规范化的评价其实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教师有意识地将 评价的激励和改进的功能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结合起来,把发展性评价日常化,通过口头评价、随时评价的方式,就会最大程度地介入学生 成长的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但考试则是一种较为严格的具体评价方式,它根据一定的目的,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命题,通过学生解答问题 的过程与结果考察和掌握学生的发展状况。因此,评价的非规范性极大地拓宽了评价的影响时空,不但有助于随时把握学生发展的状况,也有 助于随时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些都是考试及考试改革所不能替代的。
作为评价的一种方法,在本次课程改革中,考试改革与评价改革相辅相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新课程评价倡导“立足 过程”的发展性评价,考试改革无论从其功能和价值上,还是考试内容、考试方式,以及对考试结果的处理方面,也都体现着相同的评价理念 和工作思路,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考试内容方面,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多考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和创新思维,少考查记忆性的内容。传统的考试多以答案惟一的记忆性、技巧性或速度性的内容为主。而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学生能够背 诵的概念、公式,并不等于学生真正 理解了;而当学生能够正确应用解决问题,即使学生不能完整复述或背诵其定义,也意味着新课程倡导在考 试内容方面,少考一些名词解释、少考一些计算速度、少考一些计算技巧方面的内容,而多考一些与生活实际问题相关联的、能体现综合应用 的、需要创新思维的内容,以反它要求教师必须彻底打破这种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策略,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关注学生作为“人”的 发展,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映学生真正的理解状况。
(二)在考试方式方面,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打破惟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传统的考试以纸笔考试为主,这只是考试的 一种方式,它无法适应考试内容方面日益重实践、重创新等的变化。比如,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就不是单凭一张考卷能加以说明的,它需要 在实际的应用环境中加以操作,才能较好地做出评价。因此,新课程倡导考试方式灵活多样,应体现先进的评价思想,如自考、试卷、辩论、课题研究与论文、制作作品、特长或任务表演、情景测验等等,在非毕业、升学的考试中鼓励采用开卷考试的方式,在综合应用中考查学生的 发展状况。同时试行提供多次考试机会,同一考试也可多样化呈现,给予学生充分选择的权利和空间:学生可以选择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接 受哪一个难度级别的考试。考试还可分类、分项进行,如语文进行听、说、读、写考试,加强综合评价。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同样体现了学 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需要,单是如何适应和参加这种开放、动态的考试方式就对学生提出了超出“知识和技能”范畴的其他素质的要求。可见,考试方式的变革也同样给传统的教学方式带来巨大的冲击,传统那种一味追求分数的“见分不见人”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下产生的 学生,无疑将无法适应这种灵活多样、开放的、动态的考试方式。因此,这就要求教师改变教育教学观念,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发展,促进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要求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考试和其他评价方法一样,是为了促进 学生的发展,因此,对 考试的结果应加强分析指导,重在为学生提供建设性的改进意见,而不应成为给学生“加压”的手段。所以应根据考试 的目的,灵活选择考试结果的处理方式。
一、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
1. 新教材的部分内容不适应农村小学生的生活环境, 教学情境缺乏现实基础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 获得一些亲身体验, 并且通过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 并对此进行解释和应用。但是小学数学新教材中大量的“生活情境”是大多数农村小学生从未见识或实践过的, 在学习中他们无法产生共鸣。比如教材上的到公园买票、乘坐公共汽车等生活情境, 城市小学生是熟悉的, 而多数农村小学生没有这种经历和体验。我在使用新课标教材给二年级学生上课时, 发现学生在做“学生票3元, 买5张学生票需要多少钱”这道题目时, 多数人都标错了数量单位, 追究原因, 我认为主要还是学生缺乏相应生活经验的积累。
2. 农村小学硬件设施多数不能满足新课标对于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要求
小学数学新课程必须借助计算机、投影、幻灯、投影仪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才能将教学案例生动活泼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但是根据我的所见所知, 除了中心小学和完小配备有专门的计算机房外, 其他农村小学绝大多数都没有专门的计算机房, 有些学校甚至没有电脑, 更不要谈投影机和幻灯机了;有些投影仪虽然普及了, 但是在教师的数学课堂教学上并未普及, 教师习惯于传统的黑板、粉笔、板擦的模式而懒于钻研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
3. 农村小学生的被动学习习惯与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及课后作业的实践性要求很不适应
为了“把课堂搬到大街上”, 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游戏”, 教师要费很大的力气和很多的时间进行情景模拟, 才能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为了落实课后作业的“实践性”要求, 教师往往会布置一些类似于“你每天从家里到学校需要多长时间”的课后作业。这样的教学方式和布置作业方式是不受农村小学生家长欢迎的。依赖生活经验的讨论式课堂教学是建立在学生有良好合作学习习惯和自觉主动学习习惯的基础上的, 但是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没有好的环境条件:一是家长无暇顾及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二是许多家长文化水平低, 没有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意识。特别是农村留守家庭的小学生, 父母远在外地打工, 依靠爷爷奶奶辈的人监管, 在隔代人的放纵、偏宠、溺爱下, 很多孩子不具备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和意识。
二、推进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课程改革的建议与对策
1. 动员家庭与学校协同努力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学习习惯
中国乡村教育先行者陶行知先生有过论断: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 只需一句话, 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我们要通过电视、广播等等传媒, 广泛宣传小学教学课程改革由难、繁到易、新变化的意义, 消除家长和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教材“误人子弟”的误解, 动员家长配合课程教学提前增加小学生与外界的接触, 扩大见识面, 积累生活经验以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
2. 加大对农村地区小学教学的现代教育教学技术设备的投入
到2010年, 江苏省各级各类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育技术装备将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是目前广大农村小学在教育教学设备方面距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需要地方政府加大财政投入, 满足执行新课标时对多媒体设备的要求, 让学生切身体会现代化教学设备带来的超常教学效果。
3. 建立新的机制, 激励教师钻研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支持课程改革
以苏北为例, 现在农村小学教师已经掌握了投影仪等设备的使用及相应课件的制作方法, 但是大多数教师懒于钻研进取, 在没有行政压力的情况下, 不愿意自觉地应用多媒体教学。所以要建立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考核办法和奖惩制度, 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课堂上的广泛应用确定为小学教师工作的基本条件, 加强应用多媒体设备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常规化促进性监管。
4. 加强对农村小学教学教师灵活运用新教材的能力训练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改;高点;困惑;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133-02
在实施新课程之时,我也曾经迷茫、困惑,但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教研室老师的帮助下,克服了许多困难,明确了奋斗目标,通过一系列学习,使我改变了教学理念,课堂教学焕然一新,和所有老师一起在这次课改大潮中愉快地遨游。
一、实施新课程带来的亮点
新课程实施后,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以下几个方面是我多年教学经验浅见:
1、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过去的课堂教学一向是教师唱主角,学生只有听从与配合,我和许多教师一样一直习惯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总是千方百计地按自己的要求将学生“格式化”。
通过学习与实践,我有一种深深的认识:课堂教学本身应是一种交流,一种“对话”,只有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交流与对话才是主动的、高效的、发自内心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我们教师正在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我在教学中也上这样做,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交流、合作中获取知识,真正地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2、课程观念的逐步转变
在没有实施新课程之前,教材有什么就教什么。现在我们意识到,教材给予了我们一个知识框架和结构形式,却同时给以了我们老师充分的发挥空间,我们固然要尊重教材,但教材不是法典,不是不可改变的圣经。没有一个完全适合任何学生的教材,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以教材为平台挖掘各种有利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得到三维一体的综合发展。
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打破以往的“纯数学教学”,注意适时适度地与其它学科有机整合,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思想、美育等教育。例如我在教学“图形的认识”以后,让学生把学过的图形拼组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在全班进行展示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作品,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更让学生充分感受着自己“创新”的魅力。
3、互动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学习方式,自然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热点和重要任务。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确实这样的观念正在逐渐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课堂教学中有所体现,如有的教师在教学“用数学”时,就让学生直接参与活动,收集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他让两个学生进行跳绳活动,让其他学生统计跳绳的个数,根据数据学生提出了“一共跳了多少下?”“某某比某某多跳多少下?”“某某比某某少跳多少下?”等数学问题。有的教师在教学“小统计”以后,让学生围绕某一个问题,小组合作完成统计图表的制作;有的教师在进行计算教学时,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引導学生运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说一说,在探究中学习,得出多种算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我在教学“有多重”时,就让学生的体验贯穿课堂始终,开始的背一背,后面的猜一猜、估一估、掂一掂等,使学生在体验中牢固地建立了概念。
学习方式的改变更多地体现在师生互动多,学生活动机会多,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得到了有效地改善。新课程的学习过程更多的体现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困惑
1、教师基本素质的不平衡。
参与实施新课程的老师,对新课程改革的意义、目标和改革的方法等在理解和行动上表现得很不平衡,一些教师特别是一些年长的教师,自身的素质与新课标理念的要求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有的课堂教学是“穿新鞋,走旧路”;有的只满足于课堂的热热闹闹,忽视了最基本的双基教学。这主要是还没有转变教学观念、缺少相关的课程改革资料或平时不注意学习而造成的。我认为这对新课程改革健康、全面的发展极为不利。
2、学生合作学习难以深入。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目前小组合作学习盲目讨论多,个人思考少;互动多,互助少;自私多,分享少;一些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流于形式,缺乏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有的小组合作学习认为在很短的时间内讨论讨论,动动手,再让一个学生起来汇报,其他补充,为合作而合作,只考虑合作的形式而未能考虑合作的时机与效果。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更深入、更有成效,值得我们交流探讨。
三、几点建议
在面对一场前所未有的课程改革,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难免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和各级教育工作者一起面向挑战,加强学习,勤于思考,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大胆实践。
1、处理好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与创新。
新课程实施并不是要摒弃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对过去的继承、创新和丰富,我国的传统教学存在着一些不足,但也有许多很好的方法,如注重以旧引新,寻找新旧知识的关联点和生长点;精心处理重点、难点,知识掌握系统完整等, 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学生、教材、环境和教师自身的因素,从实际出发对教材及教法进行有效的处理,这一点是我们作为教师要明确认识的重要观点。
2、注意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有机结合。
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当中大力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让不同的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听取别人的意见。但我们要注意小组合作的时机。一般来说,出现新知识,需要找出新的解决方法,可以让学生合作探讨;遇到了大家都希望解决的问题也有一定难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有争议的时候、而且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讨论,在辩论中求真。
提倡小组合作学习的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思考,在解决问题中交流,是获取更多信息,听取不同见解的途径。
传统的教学评价是“应试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产物,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它所评价的内容片面,形式单调,方法单一,已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需要。在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尝试着对传统的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以期初步建立起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评价体系。
1.评价目标的系列化
制定评价的目标系列需要经过一个先自下而上,后自上而下的双向过程。首先由教师在深入学习大纲,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分析知识点的分布、能力培养的载体以及思想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因素,初步制定出评价的目标系列;然后由教科研人员和部分骨干教师研究评价目标的科学性、可行性;最后确定评价的目标系列,并向师生公布。
经过初步的.探索,我们认为评价的目标系列一般应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知识评价系列。教材把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具体化了,因此,我们应当认真研究教材,找出每一节课、每一单元、每一册教材中的知识点,从而构建一个知识评价系列。如:第一册第五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知识评价系列:
附图{图}
能力评价系列。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在认识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离开了数学知识和必要的教学活动,数学能力的问题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我们认为,建立能力评价系列既离不开“数学知识”这个载体,又要在教学活动中评价学生的数学能力。建立能力评价系列的主要目标不是为了对学生的能力进行鉴定性的评价,而是为了促使教师把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教学中自觉的行为。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尝试建立各年级的能力评价系列。(参见表一)
非智力因素评价系列。即对学生学习数学时所表现的情感、意志、习惯等非智力因素进行定性的评价。根据大纲的要求,我们初步拟定出小学生非智力因素评价系列:
2.评价时空过程化
评价时空过程化是指要随时随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从时间上看,应有学习前的准备性评价、学习中的形成性评价和学习后的总结性评价。从空间上看,在学校应该包括课堂上的评价、活动课的评价;在校外,应有家庭评价和其它活动的评价。
附图{图}
实现评价时空过程化,就是为了及时了解学生已经达到的程度,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地调控教学行为,使全体学生都达到教学目标。实现评价时空过程化要求注重平时的了解、考查,包括课堂提问、课堂作业、家庭作业、课时达标测试、课堂操作、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
周小川(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日本文部科学省于2008年3月颁布了最新修订的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其中小学将在2011年全面实施。这是1945年后,日本实施《学习指导要领》的第七个时期。与现行的小学《学习指导要领》(1998年颁布,2002年全面实施)相比,新修订的小学《学习指导要领》在数学科中,强调双基的落实及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培养。不仅增加了课时,而且调整和充实了课程内容,增设“数学活动”的学习领域。以下将从修订的基本方针、修订的要点及对课程实施进行的指导等几个方面,对日本新修订的“小学数学学习指导要领”进行阐述和分析,以期对我国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有所启示。
一、日本“中小学数学学习指导要领”的修订情况
(一)修订的基本方针
根据发现的问题,中小学数学教育,应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一步充实数学活动,使学生切实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关于落实双基
2.关于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关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关于有效地开展数学活动
(二)修订的要点
1.教学目标的变化
(1)强调数学活动
(2)强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强调培养学生活用数学的态度
2.教学时间的增加
*
3.教学内容的充实与调整
日本的《学习指导要领》将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分为四个领域:数与计算、量与测量、图形、代数。下面分领域列出了这次修订的要领中,新增加的内容。
(1)数与计算:四位数加减法、三位数乘两位数、带分数的计算、两位小数的计算、分小数混合计算。
(2)量与测量:菱形和梯形的面积、圆柱和角柱的体积、公制及其单位的构成。
(3)图形:物体的位置、多边形与正多边形、全等、扩大与缩小、对称图形。
(4)数量关系:反比例、含字母x的式子、数据的分布、可能性。
除了以上四个内容领域外,这次修订的要领还增设了一个新的学习领域——“数学活动”。并将“数学活动”与其他四个领域并列,在各个年级的学习内容中都有具体要求。例如,三年级的学习内容中规定安排的数学活动有:(1)用实物、语言、数、式子、图等思考并说明整、小、分数计算意义和方法的活动;(2)用实物、图、数轴表示及比较小数和分数大小的活动;(3)研究长度、体积、重量等单位的关系的活动;(4)用尺子和圆规画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活动;(5)从时间和地点等角度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列表表示的活动。
二、“要领”对课程实施的指导
日本文部科学省组织专家编写的《小学校学习指导要领解说 数学编》于2008年8月出版发行。在《解说》中,对2008年3月颁布的新修订要领中的小学数学科纲要的修订背景、过程、方针和要点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做出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例如,三年级要求安排进行“用实物、语言、数、式子、图等思考并说明整、小、分数计算意义和方法的活动”。在“解说”中,对这个内容的解释是:这个活动应关注让学生思考计算的意义和方法,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下面以笔算的方法为例进行说明。如,计算23×4时,首先明确把被乘数23分成20和3,并理解是“2个10”和“3个1”,再分别乘以4,就是“8个10”和“12个1”。把它们合起来,“80加12就是92”。能用下面的图来表示这个过程,并且能通过语言来进行说明。
三、启示
1.利用“数学教育质量监测体系”,为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2.发扬“双基”扎实的优势,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总结经验,完善理论,加强对课程实施的指导
————————————————————————————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小学数学 課堂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是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老师的激情。因此课堂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接下来本文将探讨下传统小学数学课堂评价和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各自的缺点和不足及如何完善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一、传统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不足和缺点
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缺点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课堂上完全是老师自己一个人说,任何事情都是老师说了算,往往老师一言就能否定或赞扬一个学生,学生没有一定的自主能力,这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很不利;第二,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相对单一,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只根据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来断定,而不注重学生在其他方面的长处,这些都不利于老师的教学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第三,大多数老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往往是敷衍了事,比如你真棒,这道题都会做,真聪明,要么就是真笨,这都不会。而不是一些中肯详细的建议。这样学生就不能从老师的评价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长处,不能很好的及时调整,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不足和弊端
1、课堂评价仍然偏向以老师为主,学生为辅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中评价的准则往往都是围绕着老师来制定,老师决定这课堂评价的好坏而学生不是主体。比如评价主要看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上有没有什么新的思路、有没有什么新的教学思想及有没有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等。而忽略了教学评价的初衷,提高老师的教学效果和充分培养、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这些都是对新课程改革标准的错误理解,使小学数学教学评价走偏离了原来的轨道,走向华而不实的道路。
2、对多媒体设备的依赖性高,夸大了多媒体的功能而忽略了传统的板书
如今在小学数学老师教学大多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并对多媒体设备产生很大的依赖性。但往往有些数学题多媒体的教学效果是远不及板书的。目前的问题是好多老师都离不开多媒体教学,板书也不规范,这从一定程度上扼杀了老师在课堂上的创新和减少了和学生互动的机会。
3、太注重数学课本,而忽略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将数学生活化的思想
教材是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的基本资料,也是老师教授的依据和基本线索,教材只是规划了学生要学习的内容,但不是数学教学内容的全部。目前,有些老师就是忽视了发掘教材内涵,而一直按教材上的内容、步骤来进行教学,数学光学习课本上的内容是不够的,要让学生理解,跟生活联系起来,把教材中的内容整合起来而不是每个章节都进行单独教授。并且小学数学教材内容较少,往往一堂课十几分钟就讲完了而且枯燥无味,很难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对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完善的一些建议和对策
1、减少对多媒体的依赖,认真对待课堂评价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 ,更好的帮助学生,同时也是激励老师的一种手段。但要想做好教学评价,首先,教师要认真的对待这件事,充分准备。老师要对教材中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这样才能把教材中的内容与生活结合在一起,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出数学道理,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同时要正确利用多媒体来教学,让多媒体为教学服务,让学生能够更加形象的理解知识点,更加容易的找出解题的方法。例如,在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这一课中,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制定出计算过程的动态模型,然后用多媒体播放,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算理和算法。
2、让教学评价多样化
教学评价如果就教师一个人说了算,这样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抵触心理,不利于实现教学评价的帮助学生、更好教学的目的。因此我们应当使课堂教学评价多样化。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和教师角色互换,让老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对教学课堂进行评价,学生站在老师的角度上对课堂上做的问题进行评价,这样能促进老师对学生的了解,更好的教学,学生能明白老师的不易,通过对分析和思考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对自己某一段学习和生活进行评价,从而加强学生自我反省的观念。并且通过自我评价能让学生充分了解到自身的不足,自发的思考如何改善,此时老师从旁帮助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也可以相互评价,学生之间相互了解,在发现他人不足的时候能够正确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通过学生相互评价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增强学生之间的感情。
3、课堂评价的内容要有针对性,要是真诚的
老师的评价是对学生的肯定,对学生很重要,对学生影响很大,所以在课堂评价时老师一定要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如果课堂上老师对许多学生都说你真棒,真聪明,这样太随意了,让学生都习惯了,也感受不到老师的真诚,更起不到促进作用。所以只有当学生感到老师、同学的肯定是真诚的,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才会更好的表现。教师一个充满鼓励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点头和一个宽容的微笑,对学生来说都是莫大的肯定,都是自己努力得到的回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及时的、具体的和有针对性的。教师要能够从每个学生的回答中挖掘出他们的优点,指出学生对问题的看法为什么是正确的或者为什么是错误的,这样的评价才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自身。
4、让课堂评价的语言艺术性
教师在进行课堂评价时,往往很容易受到学生课堂表现的影响,从而忽视了语言的艺术性,往往对学生的评价造成反效果 。注重语言的艺术是进行良好沟通的开始,因此,教师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善于运用语言技巧。把直白生硬的不合格换成委婉点的有所欠缺,需要改善, 这样既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又对其进行了教育。
四、结语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同时也是对教师激励和检测,督促着教师不断的学习,提升教学质量。真诚的教学评价有助于帮助学生成长,但敷衍、随意的评价也将阻碍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所以教师的课堂评价要有针对性,要真诚,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
【参考文献】
[1]吴仁芳,朱莹,孔璐璐.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趋势[J].消费导刊,2008(10)
[2]王萍.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策略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8(14)
[3]欧阳跃.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7(06)
一、注重过程中的发展性评价
“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按照新课标要求, 其评价理念为“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评价要重视结果和过程的统一, 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的统一。让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 在教学过程中, 学会评价自己, 学会评价别人, 重要的是在评价中学会做人, 让评价助推学生的发展。
二、评价过程求全面
评价过程的全面体现在教师在施教过程中有没有全面地考虑和把握教学目标, 有没有改变以往课堂教学的一味追求知识的学习, 而忽略学生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的培养的教学观念;有没有充分地将教材中蕴含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同情教化、自然环境、法制健康的教育要求给予挖掘。“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时间广, 涉及内容少, 这一特殊的性质, 决定了教学活动的时间不能仅局限于课堂, 评价从时间上看要着重学习前的准备性评价、学习中的形成性评价和学习后的总结性评价;评价从空间上看要体现校内外的一致, 让学校的课内和课外评价与校外的家庭与其他活动的评价有机结合,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的连续性、整体性, 让评价达到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三、评价过程注重多元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这就说明评价者不仅仅是教师, 可以是学生个人、同学, 也可以是家长或其他人。评价的主体不单一, 教学中的自评、互评、小组评、全班评, 评价要成为师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活动。从他评到自评, 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可提升和培养学生的自评能力和自信心。
除了评价者的多元外, 其评价的方式与方法也应是多元的。多主体、开放性、多方法的评价, 突出了评价过程的多元。多元的评价过程和学生学会评价自己、评价别人, 也能从他人的评价中完善自己、学会做人。
四、评价过程尊重差异
“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取反馈信息, 帮助教师改进教学, 促进学生发展, 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 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一个学生一个性格, 千人一面是不存在的, 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每个人都隐藏着鲜活独特的人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 创新品质也无法代替个性心理潜力。教学评价过程就必须尊重这种客观的差异, 从学生的个性复杂性、丰富性方面考虑, 因时因人采取差异评议, 不断地腾出“个性展示”的机会, 广泛地收集来自校内、校外, 来自教师、同学、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信息, 为学生五光十色的个性世界倾注真心的评价。从多元智能理论中我们知道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 因此为师者应该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 给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机会。关注每一个、尊重每一个, 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及其发展潜力, 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 千方百计地提携每位学生, 从而使每位学生都能可持续地发展。
1. 注重方法上的人文性评价
“品德与社会”课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由生活提出了新的评价要求。让评价者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 评价的导向要以人文精神为前提, 让评价充满人文阳光, 我们的教学才能收获助推学生发展的结果。
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 充分挖掘教材, 体现品德教育回归生活的理念和以人为本的思想, 努力克服评价方式缺乏综合性的问题。因为教育活动的复杂性, 多因素的制动性, 评价技术和手段的局限性, 以至于任何一种教育的评价方法不可能是万能的, 评价方法受着适用范围和界限的限制。
2. 评价方式, 讲究民主
民主是人文性的最好体现。讲究教育中的民主, 首先就要打破“教师中心”和课堂中的“权威主义”、“话语霸权”局面, 教师的地位和角色要发生转变, 从灌输者、命令者、训练者变为商讨者、组织者、引导者, 讲究教学中的民主, 体现以人为本。教师在评价时, 不仅要关注学生德育知识发展, 更需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用自我对“唯有用灵魂才能塑灵魂”的道理的理解, 去实行评价的民主。
3. 评价方式体现自主
“品德与社会”课程, 承载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 让学生充分了解自身的权利并能正确地行使是教师责无旁贷的, 那是因为学生作为一个具有完整生命的个体, 他们和成人一样, 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等众多的权利。让学生自我评价, 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信任与尊重, 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的情况, 学生会受到鼓励, 更好地加强道德修养, 更主动地参加教学活动, 增强自尊心、自信心和道德自我完善能力, 提高自我的控制能力。
4. 评价方式体现激励
有人说:人性中最为根深蒂固的本性就是渴望受到赞赏。成功的赞赏不仅给学生带来愉快, 还会激励学生的上进心, 教师的评价能否最具激励性, 需要教师善于观察, 用心观察, 因为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发现学生在学习上或道德表现方面有了错误, 有时从赞美开始, 然后再批评, 学生在听到赞美时, 会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 在这种心理状况下就容易规劝和帮助。教师的评价也是师生思想交流、沟通的好机会, 真诚交流、尊重学生, 运用好的评价方法体现激励, 会发挥积极的评价功能。
一、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创新和反思
(一)新课程理念的创新
新课程理念的创新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创新的学校观。学校是学习型组织,是培养人的机构,而不是官僚机构,不是公司,不是附属品。学校应该成为课程理论和课程实践的前沿阵地,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加强与社区和科研机构的联系,丰富对学校教育和学校课程的认识,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实现学校的特色化发展之路。2.创新的课程观。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位教师和学生对课程文本的理解,总要融入个人的经验,形成不同意义的生长域,从而对课程作出一定生产性或创造性的改变。课程成为一种动态的生成的“生态系统”。3.创新的教材观。教材是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文化,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是案例或范例。不仅如此,教师其实就是一种最好的活教材,教师的学识、人品深深地影响着学生。4.创新的教学观。教学不只是教学生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是师生富有个性化的生命活动。5.创新的教师观。教师应该由传统意义上的传授者向批评者、反思者、建 构者、促进者、合作者、引导者等转变。6.创新的学生观。应该尊重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二)新课程目标的反思和设计
人们对课程目标概念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分歧和模糊性。有人把课程目标等同于教育目标、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有人认为课程目标是指通过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某一时间内将发生的性质不同和程度不同的变化结果。它具体包括三种内涵:1.目标的对象是指惟一的学生,而不是教师或教科书编者,教师是课程目标达成的促使者;2.指向最终取得的结果,而非指发展变化的过程和学生体验的过程;3.课程目标是分层次和类别的。也有人认为,课程目标又叫育人目标,是构成课程内涵的第一要素,是指课程实施所要达到的预期水平,包括质量和数量两方面的要求。课程目标的设计,既要体现合理的价值取向,又要处理好课程目标内部构成的层次性关系。有人认为,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选择主要有四种新思路。其一,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所导致的劳动力结构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及其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来考虑课程目标的价值选择。其二,从我国经济、科技、文化、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的区域性发展实际出发,考虑课程目标如何适应多样化的人才规格需要和区域适应性要求。其三,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课程目标价值选择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在继承与改造、创新中推进现代社会的发展。其四,关注全体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关于课程目标构成的层次性设计。有人认为,课程目标体系有三个层面。知识和技能属于同一个层面,是第一层面的目标,它是掌握方法和获得能力的基础和前提。第二层面的目标就是方法和能力,它概括的程度比知识和技能更高级一些。第三层面的目标是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实质上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问题,是最高层面的目标。如果说第一层面的目标是下肢,第二层面目标是躯干,那么第三层面目标就是灵魂。这三个层面的目标,既是可分解、相互区别的,又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有人认为,从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角度来看,完整的课程目标一般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的目标。课程目标的设计,要注意内部构成的层次性、完整性,要加强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完美统一和平衡,要兼顾
课程目标 数量与质量两方面的要求。
(三)新课程改革的知识观
众所周知,知识是构成课程内容的内在要素之一。知识观是人们对知识本质、来源、范围、标准、价值等等的看法,它是构成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和理论依据。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生成性,它能够融入一定的课程体系之中。因此,有人提出“课程知识”“知识供应制度”等概念。所谓“课程知识”不是“关于如何进行教育的知识”,而是在教育中“被选择、组织、分配和传递的供学习者学习的知识”。课程知识不是价值中立的,而是社会控制的一种中介。课程知识的合法化从根本上讲是一个如何把作为一般文化的知识纳入到学校而成为课程知识的问题,对学校来讲,这是一个知识的供应问题。知识的合法化需要课程知识的供应制度作保障。课程知识供应制度就是在课程知识的选择、组织、分配和传递过程中必须遵守的、正式的、定型的行 为规范体系。
(四)新课程改革的文化学反思
目前,国内有相当部分课程论学者正积极关注并热心研究课程与文化的关系问题,尝试提出课程文化这一概念。研究者一致认为,课程与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它们之间是一种内在而不是附加的关系,可以说,课程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规范化的社会文化。从某种角度讲,历史上每次课程改革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或者说,任何课程理论研究与课程改 革实践,无不以某种文化学理论为逻辑支撑。
有人认为,在学校课程的发展中,课程承担传播社会文化这一工具的角色。课程这种社会文化工具的角色定位,容易造成学校课程文化的本体性、主体性、自律性品质的缺失。但是,应该看到起源于社会文化传承需要的学校课程具有三种功能:1.课程的文化选择与加工功能;2.课程的文化维持与强化功能;3.课程的文化复制与生产功能。不仅如此,课程与文化的这种密切关系还孕育出了“课程文化”。有人认为,新课程文化是 一个“复合体”,它主要包括六个要素。1.课程理论。可称之为课程文化的灵魂。2.教育传统。它是一种文化环境中长期形成的教育习惯的动力系统。3.知识是学校课程中最为关键的要素。4.新课程语言。它强调真实的生活情境和实际交往的需要。5.教材。它要体现国家和统治阶级的意志以及主流文化思想的要求。6.师生的才能和习惯。需要指出的是,新课程文化的建设要正确处理东、西方文化的关系,要有辨别、有参考、有借鉴地学习。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文化建设一定要有中国特色。
(五)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
从总体看,目前我国课程理论研究者和课程改革实践工作者的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课程理论研究同课程改革实践之间进行了积极的互动。一方面,课程理论研究的发展促进并指导了课程改革实践;另一方面,课程改革实践的深入进行又呼唤和推动了课程理论的突破和创新。从一线教师代表的反映来看,他们期望课程专家能够深入教学第一线,与一线教师零距离地进行交互式指导和帮助。同时,希望课程专家能够把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成果。也有代表认为,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是必要的,理论研究不仅是开处方,它还给人们提供思想和智慧的启迪。但是,有一种现象必须注意,即实际工作者远离理论甚至轻蔑理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其中理论本身的建设问题是不容忽视的。例如,新课程改革中许多概念术语有的是直接从外国搬来的,内涵上存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令人迷惑不解,所以有代表鲜明地提出 “概念术语,精确为上”。
二、新课程实施与评价
(一)新课程实施的基本路向
新课程实施的基本路向主要有四种。1.体现发展性的课程实施方式。这种实施方式以学习观问题作为核心问题,只有真正确立现代学习观,才有可能通过教育实践工作者的创造,形成体现发展性的有丰富内涵的课程实施活动方式。把“在活动、实践基础上通过交往促进学生发展”作为课程实施的基本思路,同时突破过去那种单一的“授—受”活动方式。在课程实施方面已出现以问题解决、以学生知识主动建构为特征的课程实施状态,并形成了不同的活动方式,从而使课程实施体现出以“参与、合作、体验、探究”为特征的发展性特点。2.加强学生参与课程实施及其研究。课程实施研究是在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关注影响教师转变的个体因素;二是关注学校的组织和结构变革。这种研究方向在不断地接近学校和课堂情况,但是学生始终处于研究者的关注区域之外。可以说,学生是现有的课程实施及其研究中的一个弱势群体,是课程实施研究的盲区。毋庸置疑,课程变革的成效最终体现于学生的学习结果,所以课程实施必须充分关注学生,尤其是学生在学校和课堂中进行的学习活动。3.立足现代课堂教学改革,倡导焕发人的生命活力的新课程实施的价值 观。现代课堂教学改革的质量与效果,直接关系到课程目标的达成和课程实施的成败。对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他们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首先应该是他们生命活力的焕发。对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他们职业生活的基本构成,同样,课堂教学对教师也有生命价值和意义。因此,课堂教学要构建“共同参与、互相合作”的师生关系。4.课程实施要构建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机制。人力资源是课程实施中最基本的资源,是其他资源得以发挥作用的媒介和载体。在课程实施中,要以课程专家和学科专家为方向,以教研员为指导,以校长为核心,以教师为关键,以学生为基础,以家长和社区人士为依托。课程实施要发挥每一种人力资源的优势,要建立这样的有效机制:建立多元的合作机制;建立有效的竞争与激励机制;建立以校为本的学习型组织;建立双 向互动的教研制度。
(二)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建构
课程评价应注意过程性和结果性的并重,同时研究课堂评价的操作性问题。有人主张评价应具有个性化和适应性,不搞标准化和模式化。评价要注意发展性。还有人提出高中学业成绩的评价体系问题,建议高中课程实施既能培养升入高一层学校的人才又使学生具备生存的各种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有代表提出了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的建构问题,将课程设计评价、课程实施评价和课程结果评价相互交融的开放的三螺旋结构作为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发展性课程评价中的“发展性”除具有改进特征的功能性内涵外,更重要的是指通过评价促进人的发展,首先是学生的发展,同时还包括教师的发展。这种发展性体现了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内在价值追求。发展性课程评价应该是对课程全过程的评价,而且对课程的任何部分的评价都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在发展性课程评价的三板块结构中,目标是开展课程研究和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实施过程是过程评价的重要内容;结果评价就是对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全面了解课程效果,是进行课程改革的关键一环。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具有确定性和非确定性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有一个明确的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过程再到课程结果的时空顺序,其中课程目标在课程实施过程评价与课程结果评价中占重要地位,而且是主要的参照系。另一方面,强调课程评价过程中的开放心态,从多层次、多角度收集和分析评价信息,用理解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意见、看法和价值观点等等。我们在构建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时,以混沌理论和复杂性科学的思维方式为指导,注重体系的开放性和多元特征,辩证地走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相结合的道路,最终使 课程理论研究与课程改革实践步入良性互动轨道。
三、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反思
(一)对地方课程开发的反思
目前,国内学者、专家对地方课程概念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有四种看法。1.地方课程是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决定的、突出地方特色、反映地方文化、满足当地发展需要的课程,具有区域性、本土性的特点。2.地方课程是指除国家课程以外的,由地方根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当地实际情况开发和设置的课程,也包括当地的校本课程。3.地方课程,又名地方本位课程或地方取向课程,它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根据地方发展的特殊需要、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而开设的课程。4.地方课程是由省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根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它和校本课程一样,只是一个管理概念,严格地讲,它并不是一种 课程形态上的划分。
在地方课程的开发上,有代表认为,地方课程应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要突出针对性、地域性、开放性、实用性。有代表指出,搞地方课程并不是从“大一统”走向“小一统”,并不是推行地方保护主义,并不是权利的争夺,而是要充分加强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开发方面的责任、义务、质量意识以及教育创新能力等。有人认为,地方课程目标应定位在:满足地方或社区发展的实际需要,通过加强学校、学生与社会现实及社区发展的联系,注重校内教育与生活实践的有机结合,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进而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求知,在社会中成长。地方课程只有关注学生的发展,树立回归生活的设计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有科学的课程目标。其实,地方课程开发的关键在于抓管理。有人认为,地方课程开发的职能主要表现在三点:一是切实抓好国家课程计划、方案的贯彻落实;二是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课程开发、评价的具体法规、办法;三是建立健全地方课程方案实施水准的督导、评估制度,确保基础教 育的基本质量规格的落实。
(二)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反思
校本课程开发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如何进一步抓实抓好方兴未艾的校本课程开发,与会专家提出了自己的理性思考和行动对策。校本课程及其开发虽说是外来的概念术语,但它实际的开展并不是新近的事情。有人认为,活动课程其实就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前奏。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涵义,有代表认为它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就是指校本课程的开发,所开发出来的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校本课程;广义是指校本的课程开发,既包括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包括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实际上,人们倾向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同地方课程一样,按照现代课程分类理论来考察,校本课程并不是一种课程类型,而是属于课程管理方面的一个范畴,是正在形成中的与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即中小学新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或者说,校本课程开发 活动是以学校为基地而展开的由课程设计、课程试验、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重大活动组成的一种系统工程。校本课程开发具有专业性强、难度很大以及各有特色等特点,这三大特点要求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坚持规范 性、注意灵活性、强调创新性。
(三)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反思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或课程定位问题,代表们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人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活动性的综合课程,或者说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课程。还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实践性课程,不是以系统知识为主要内容,也不是以听讲为主要学习方式,它有自己特定的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并进一步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在于促进学生个性有特色地发展,与语、数、英等学科有明显的不同;综合性并不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特点,它的本质特点突出表现在:以多种信息和直接经验为主要内容,实践性很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是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外在的原因,即国家现代化发展和科学文化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理念。二是内在的原因,即课程三个基本成分的独特要求。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要不要教科书的问题,也有不一致的看法。有人认为,没有教科书,教师要花很多精力和时间去收集资料,所以可以编一些资源包或资源库,给教师提供一个“拐杖”,提供一定的帮助。有人坚决反对编教科书,认为一编教科书就会违背初衷甚至适得其反,可以按主题编写一些资料。另外,有一些代表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构成不能过于庞杂,否则不利于学校和教师实际 操作。
四、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
面对新课程,教师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和挑战。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师要理解、领会并能够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新课程的实施能力;二是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发展,这种课程开发能力对大部分教师来说,是他们职业生涯中新要求和新发展方向;三是课程与教学评价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学生评价和教师自我评价能力和评价方式 的更新。
应该看到,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教师既可以成为课程改革和实施的助力,也可成为阻力或阻抗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冷静地理性地看待教师专业发展。由于课程改革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课程改革的实施受到基础教育内部和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不顾实际地把新课程改革成败与否的全部砝码压在教师身上无疑是不公平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 该统筹考虑改革的要素和条件。
那么,应该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呢?有代表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学习—理解—运用的过程,应该承认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教师专业 发展不仅要依靠教师自身,还要与外界的生态环境整体配合,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环境协调一致。有代表在教师成长方面提出了“种子计划”这个课题,认为“种子计划”不是为了教会教师该做什么,而是帮助教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给教师“开方子”,而是给他“药引子”。参与“种子计划”的教师分为两种,一种是从学校借调到课程发展机构的骨干教师,一种是留在学校的教师与种子教师合作。在“种子计划”中,专家顾问不只是提供培训、提出意见,还要深入了解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情况,本着平等、互助的原则与学校教师合作与交流,与教师一道制定校本发展计划。有代表提出,要真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还要积极面对教师专业发展出现的困境和问题,比如,教师的心理压力问题、情感问题、健康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靠有关部门的关心、理解与支持,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师的自我调节和适应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调节技巧。教师要懂得在困境中,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一切外在的帮助都是间接的,都要 通过自己的认知和调整的内化作用。
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政策分析与课程管理的反思
(一)课程政策的反思
课程政策是推行课程改革的外部保障因素。有人认为,政策是决策主体在理解和把握外部客观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价值选择活动。任何一项政策都融入了一定的价值标准。例如,我国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这一政策体系中的价值特性构建了新课程改革的倾向所在。新课程改革政策的价值基础集中体现在权利、义务、平等、机会等方面。这些观念是当下社会的主要价值追求在课程中的体现和 反映,也是教育和课程发展过程中的内在诉求。
(二)课程管理的反思
课程管理,像课程政策一样,是在宏观上引领课程改革与发展,不直接对具体门类的课程施加影响。我国新课程改革突破了以前过分集中的课程管理模式,现在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地方和学校可以在国家课程的框架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设适应自身实际、有自己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人认为,三级课程管理之下,课程对学生的适应性增 强了,也体现和满足了学生差异性的需要。
近些年,我国学者开始引用一个与课程管理相关相近的概念,即课程领导。有人认为,课程领导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它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视和讨论。实际上,课程和课程领导都是专业的工作,中小学校长、主任、教师和其他教育行政人员徒有热情是不够的,有时甚至是热情掩盖了专业,模糊了问题的焦点。但最大的问题是,大部分的课程领导都流入了“标 准化的课程管理”。
【小学数学课程评价的改革与发展】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思考10-03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总结11-12
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措施论文11-11
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之我见07-01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与探索06-12
小学三年级数学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10-12
浅析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与改革12-01
浅谈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的得与失09-12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探究10-14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评价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