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德教育总结(通用8篇)
南湖中心小学社会公德教育总结
南湖中心小学自从启动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以来,按照学校的德育计划,通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建设。此次活动的目的是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社会公德教育,教育学生从小遵纪守法,争做合格的小公民。在活动中,大队辅导员根据“小公民社会道德行为五小行动”的具体要求,联系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实际讲解了如何做一个真真正正的合格小公民。
本次活动让全体学生受到了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教育,主题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在今后一定要遵守社会公德,做合格小公民。
目前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的评价, 有种不好的倾向, 就是过度夸大问题, 把少数大学生的某些不良习惯和行为夸大为整个大学生群体的问题, 甚至使用 “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这样的词语。实际上, 大学生在社会公德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并且这些问题也确实需要受到足够的重视。
( 一) 文明行为习惯的缺乏。课堂上玩游戏、聊天, 不认真听讲; 聊天、说话时出言粗俗, 习以为常; 情侣间过分亲密, 是旁人于无物; 等等。
( 二) 诚实守信意识的缺失。作业抄袭, 考试作弊, 弄虚作假;在工作上, 伪造证件, 简历注水, 工作违约; 等等。
( 三) 社会公益实践活动缺少。虽然有一些去敬老院或 “红丝带”学校的活动, 但都只是流于形式, 没有起到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的目的。
二、社会公德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 社会因素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末, 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经济领域的变革带动了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 社会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伴随着这些变化的发生, 传统的旧的道德体系已经解体, 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与之相适应的道德理论和道德规范体系尚未建立起来, 使得有些人只讲求实惠、金钱, 出现道德理想的迷失、道德准则的失范、道德行为的失序, 这种道德滑坡及失范常常表现为社会公德的滑坡和失范, 深刻地影响着年轻一代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这使得公德教育也受到了挑战。
( 二) 学校因素的影响。学校作为德育的主要场所, 是国家进行公德教育的主要依托, 因此, 学校德育对于增进全民公德素养、提高公德教育效果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我国的大学教育体制忽视了大学生的公德培养, 大多注重科技知识培育, 追求所谓的 “高就业率”, 高校对投入较多精力从事大学生的德育研究和教学的动力不足。这种忽视大学生道德培养, 思想品德修养以及其他非智力因素的提升, 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目标是冲突的, 严重背离的, 必须加以改革。
( 三) 家庭因素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载体, 是子女成长过程中的第一环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对子女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子女的成长。由于社会竞争的激烈, 父母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的愿望非常强烈, 教育存在功利化的倾向。这与孩子性格自私, 缺乏为他人着想的失范现象有莫大关联。
三、加强我国社会公德教育的路径探究
( 一)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大众传媒的正面引导, 营造遵守社会公德的氛围。首先,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提高对公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这需要党和政府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机制, 来保障公德教育的有效推行, 发挥其主导作用。
其次, 发挥大众传媒的正面引导, 营造遵守公德氛围。面对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 媒体工作者应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选择和制作出优秀的文化作品, 来满足大众的精神需要, 净化和提升人们的心灵和文化素养。
( 二) 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精神, 重视公德教育的生活化。首先, 学校教育应重视社会公德精神的培养。社会公德还提倡一种社会精神, 一种关注社会、关注他人、乐于奉献的公德精神。社会公德精神的培育, 可以摆脱学校在社会公德教育上的被动地位, 可以从根本上推动社会公德的发展。由于对社会公德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高校思政 “两课”的教育效果并不显著, 所以, 学校应依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 开设相应的课程。必须形成从小学到大学整体德育的规划, 研究一以贯之、循序渐进的传统美德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其次, 学校开展的社会公德教育应与生活实际结合, 做到生活化和经常化, 以培养人的基础文明素质的平民教育为基础, 这种要求既符合现实社会状况, 又是学生易接受和做到的。
( 三) 注重孩子私德的培养, 从小养成公德习惯。家庭对个体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长期、深刻的影响,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环境的熏陶和雕琢。家庭教育有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 因此, 家长应以身作则, 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提高自身素质, 强化家长的示范作用, 正确地引导子女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提高青少年的社会公德水平。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国家人才, 有责任并且也有义务从我做起,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通过不断提高个人素质, 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公德水平。
参考文献
[1]万俊人.“和谐社会”及其道德基础[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双月刊) , 2005 (1) .
[2]季枫.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的原因分析和对策思考[J].前沿, 2004 (10) .
[3]梁爱蕴.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 (11) .
关键词: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教育 形成机制
“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是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1]社会公德体现了公民的个人道德修养水平和社会的文明程度,青少年学生是一个国家的希望所在,其社会公德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拟从学生社会公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社会公德形成机制,以及如何加强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我国学生社会公德教育中的问题
1.在教育目标上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国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目标偏重于宏大的政治叙事和道德表述,从未落脚于实际的公共生活。我国传统的教育目标是要“建国君民”,“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是要实现“内圣外王”,这种培养圣贤的德育目标因其过于高远空洞与难于实现而对于人们实际的道德生活难以起到具体的指导作用。中共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为我国社会公德教育指出了正确的方向,但不少学校并未对这一宏观方向进行细化,特别是没有落脚到学生在公共社会中具体的道德生活规范,直接影响了其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其次,社会公德教育目标不具有层次性。社会公德虽然是社会所有人都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规则,但不同年龄、不同群体有着不同的身心特点,对不同群体采用相同层次的目标显然是欠妥的。
2.在教育内容上存在的问题
其一,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社会公德教育。不少人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公德教育相等同,甚至借助于政治意识形态的力量去强制推行,造成在教育内容上的政治化与宏大化。事实上,政治与道德有着重大的区别:政治是直接为维护或变革某种生产关系服务的,主要内容涉及阶级、国家、政党、民族、国际政治等方面;而道德反映的是个人、家庭、阶层、阶级等各种社会关系,主要内容涉及个体的生存及价值、爱情、婚姻、家庭、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等方面。[2]其二,片面强调培养学生对他人、国家、集体的责任与义务,忽视学生的道德权利。这也是我国长期的传统,追求完人的德育目标要求学生必须抛弃小我而成全他人,但这些圣贤也难以做到的内容要求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其三,社会公德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大多停留于泛泛而谈的层面,因其空泛而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更难以付诸实践。其四,社会公德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不少学校为了应付或完成某一任务而搞一些活动,没有使社会公德教育成为常态,造成学生接受的相关教育零星而不系统。
3.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表现为:其一,重知轻行,以课堂教学和传播书本知识为主。我们固然应向学生传授社会公德的相关内容,但包括社会公德在内的一切道德更主要的是要体现一种实践精神,因此,采用实践的教育方式更为重要,而我国当前的社会公德教育中普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实践行为的问题。其二,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社会公德教育以强制性方式进行。由于不少人把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方式方法上也就采用了政治教育常用的宣传、灌输、说教等方式,这些方式对政治教育可能有效,但学生社会公德的养成则是主动自觉的,因此,这种忽视学生主体性的方式注定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4.评价评估存在的问题
首先,评价主体单一。对学生社会公德情况的评价主要由学校的教师进行,而教师难以真正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而那些具有重要发言权的群体则被排除在评价主体之外。其次,评价方式以书面考核为主。如前所述,道德养成更多地是一种实践性的活动,通过书面测试的方式只能了解学生对教师所教的社会公德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而不能真正考评其行为状况,因为人的认识与行为并不会时时保持统一。再次,评价内容过于宏大,与社会公共生活联系不紧密。
5.外部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我国的公共生活环境不完善,存在着不少消极的因素,使学生公德教育缺乏良好的外在保障环境。我国传统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使国家意志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阻碍了公共领域的发展,影响了人们对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导致人们重私德而轻公德,再加上社会上存在的不公平、不正义现象,使我国的社会公德教育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法律保障不力。我国的法制建设还存在着不少漏洞,特别是对于社会公德方面的规定还很少,如对于见义勇为、遵章守纪等方面的规定要么没有,要么还很粗疏,使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和违反社会公德者不能得到应有的奖励和处罚,这些都足以使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社会公德教育大打折扣。
二、学生社会公德的形成机制
要较好地解决我国学生社会公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就要弄清社会公德形成的机制。总的来看,青年学生的社会公德形成就是一个把外在社会公德规范变为其内在要求的过程,是一个由他律转变为自律的过程。从认知心理学视角看,人的大脑如同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这一过程包括对信息的积极选择、输入加工、存储和输出使用等环节。从这一视角出发,我们可以把学生的社会公德形成机制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
1.主体积极地选择外界信息
这是学生社会公德形成机制中的基础。心理的本质是人脑对外部世界的能动反映,而非对外部世界如照镜子一般的机械反映。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在接受教育时不是白纸一张,也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根据已有的经验和兴趣主动积极地去选择相关的信息。学生对于社会公德有关信息的选择也是如此,这也能较好地解释为什么我们的公德教育收效不大。
2.把接受的有关信息进行输入加工,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
即在接受新信息的过程中,个体原有的图式通过同化与顺应而不断形成了新的观点。皮亚杰认为图式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3]图式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不断发展。同化是指主体直接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去吸收和整合外界信息;顺应是指主体改变原有图式从而容纳新信息的过程。学生的社会公德形成过程也正是这样一个通过不断同化与顺应,把外在的社会公德规范内化于自身的道德结构,从而不断完善与改变自己已有观念的过程。
3.把已形成的社会公德观念通过行为外化
学生在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公德观念后,必定要通过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外在行为表现出来,这相当于是信息的输出环节。
4.社会公德行为的反馈与强化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派代表人物斯金纳等提出了强化理论,认为当人的行为所获得的结果对其有利,则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也即是得到了正强化;反之,当人的行为所获得的结果对其不利,则这种行为会减弱或消逝,也即是负强化。学生在表现出一定的社会公德行为后,社会和他人给予的肯定或否定等反馈对其社会公德心理具有强化作用。
三、加强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对策
1.确定合理的社会公德教育目标体系
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目标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遵守现代公共生活行为规范的公民。长期以来,“政治人”这一人性假设在我国德育领域长期占据主流地位,但这一现象目前正在改变。我们应以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公德教育的方向,并围绕现代公民应具有的素质提出更加具体的目标内容,同时,把这些内容大致分为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几大方面,并再分别细化具体内容,形成体系。另外,社会公德教育目标要有层次性。首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着独特的身心特点及角色特征。其次,应确立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目标,使各年龄段的教育目标有所侧重。如从培养学生社会公德素养的意识到养成文明习惯,最后到情感升华等,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
2.形成专门系统而有针对性的社会公德教育内容体系
首先,要有专门的社会公德教育教材。其次,要改变以往只注重理想,具体规则贫乏的现象,教材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富有针对性。我们还应突破仅限于文本的社会公德教育小课程观,要将社会公德教育课程作为一个大系统,把校园文化、社会道德文化等都纳入其中。再次,要注意把学生的社会道德义务与权利相统一,彻底抛弃“存天理,灭人欲”的传统观念。最后,要注意把传统的社会公德内容与现代社会公德内容相统一。我国传统德育中一些很好的内容,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仁者爱人”等,都是我们应发扬光大的;但同时我们应该抛弃那些落后于时代的内容,而民主、平等等观念是时代的主旋律,在学生社会公德教育内容中应大力弘扬。
3.选择有效的社会公德教育途径与方法
正确实施社会公德教育是教育是否有效的关键。首先,要改变一味地灌输理论的方法,采用多种社会公德教育模式。国外学者提出了各种德育模式,如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体谅模式、社会行动模式等。我国有人把德育模式总结为以下几种:学会关心型模式、欣赏型模式、主体型模式、主体间性型模式、对话型模式、校本型模式、网络型模式、生态型模式、生活型模式等。[4]我们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及各学校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注意采用榜样、情境、体验、说服、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性本身就是现代公民不可缺少的特质,例如青年学生处于成人初期,其心理基本成熟,是更加成熟的主体,按照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青年学生处于第三水平即后习俗水平,其特点是了解行为规范为大家所建立且在大家认可下是可以改变的,道德判断以个人的伦理观念为基础,而不是取决于他人的意见。由此我们也可以说,学生的社会公德认识以理性认识为主,在道德判断中主体性大大增强,从被动服从和遵循外在的公德规范到对外界要求进行取舍,逐渐走向自律。
4.科学评估学生社会公德教育与加强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外部保障
在评价评估方面,首先,要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对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成效评估主体不应只局限于教师,而应扩展到社会、家庭、用人单位以及学生自己。其次,改变评价方式,把学生的社会公德评价落实到实践层面,在实践中去评价其社会公德水平。再次,评价内容要从学生的公共生活出发,具体有可操作性。在加强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外部保障方面:一是要加强“德与法”的融合,特别是要加强社会公德的法律保障体系建设。重德性轻契约是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缺陷,只靠道德调节导致了社会公德建设与教育都缺乏力度。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新加坡等无不是运用法律和道德并举的方式去规范人们在公共生活领域的行为,我国也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二是要改变公共生活环境。单纯地依靠教育是不可能改变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现状的,政府要努力发展公共领域,培养人们的公共意识,同时,净化社会风气,为青年学生社会公德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 罗国杰.道德建设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1.
[2] 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皮亚杰,英海尔德.儿童心理学[M].吴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 江宗超.德育模式之关联性与发展趋势[J].教育评论,2015(3).
[作者:向文良(1973-),男,四川仁寿人,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
未成年人社会公德教育
近年来,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中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培养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在此意见指导下,中央各部委和地方党委政府均开展了大量工作,收到了明显成效。然而,当前的家庭道德教育特别是公德教育缺位,使一部分孩子无法形成健全的人格,也无法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习惯。当前,未成年人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日趋严重,主要行为表现有:观看电影或文艺演出时妨碍他人的行为,如迟到、争吵、闲聊、随意走动等;在休息时间里玩耍、嬉戏、打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不礼让;随地吐痰乱扔杂物;高空抛物;在超市购物时乱拿乱放、乱拆商品的封口;在公园和风景旅游点乱涂乱画;瞧不起外地人、农村孩子、外来工孩子,等等——即不遵守公共秩序、不保护公共环境、不爱护公共财物、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自己对别人、个人对集体缺乏责任感等行为。由此可见,当前未成年人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还较为普遍,社会公德意识差,未成年人容易形成唯我独尊、自私自利、专横跋扈、我行我素的性格特点,对其今后自身健康成长及整个社会公德水平的提升造成巨大冲击,甚至有的专家抛出未来恐慌论的观
幸福路街道花园社区
幸福路街道花园社区
点,未来是孩子们的,而孩子们的道德品质另人担忧。家庭是一个人形成道德品质的摇篮,未成年人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提升未成年人社会公德意识的最有效途径。
未成年人缺乏社会公德的家庭教育原因分析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以“私德”为核心的中国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已不适应现代家庭道德教育特别是公德教育的需要。转型时期社会价值观的偏差与混乱,使家庭教育形成一种狼性教育的理念,注重小孩智力能力为核心的生存教育,而忽视其德性教育,加之现代家庭绝大多数又是独生子女家庭,家长“溺爱”,过于注重物质关心,这些都造成了家庭教育里缺乏社会公德教育内容。
一、传统家庭道德教育里的公德缺位
家庭道德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资源,“孝文化”、“君子文化”曾是有效的家庭教育内容。虽然中国传统家庭道德教育里包含了“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价值观,但传统德育还是以“私德”为主,以血缘、婚姻为纽带,以家庭主要成员为核心向外辐射,形成传统家庭伦理。
幸福路街道花园社区
幸福路街道花园社区
现代社会发展的明显特征是每个人的社会活动区域在不断地扩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密度增强,每个人的生活、工作从“单干”形式演变到“群体”合作。越来越频繁的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公共利益,迫切需要一种公共理性的道德来调节、规范我们的行为。公共理性的道德称之为公德,旨在维护公共秩序的道德规范。因而现代社会要求人与人的联系是普遍的、平等的,要求人们有效遵守普遍的规范。而传统家庭道德教育里并不包含这些内容,社会公德教育处于缺位状态。
二、社会转型期价值观混乱对家庭公德教育的冲击
当前,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期,成年人价值观发生巨变,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影响到一些家长,家庭公德教育受到强烈冲击。天津市曾进行一项7-14岁儿童家庭教育调查,当列出健康、安全、学习成绩、品德、自理能力、兴趣爱好、交友、吃、穿等9项指标要求家长回答“您平时最关心什么”(选其中三项)时,有87.2%的父母选择“学习成绩”,为第一位,而最关心孩子“品德”的比此低25.4个百分点。当进一步要求家长对所选三项内容按重要程度排序时,将品德摆在第一位的仅占全部调查对象的18.1%。一方面,道德教育为一些家长所淡忘,取而代之的是工
幸福路街道花园社区
幸福路街道花园社区
具化、实用化的家庭教育,重点强化下一代的竞争意识和培养他们的竞争能力,片面追求学习成绩,对于孩子的品性教育不管不顾,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残酷竞争甚至推行“狼性教育”,将冷酷无性、自私自利、尔虞我诈等市场竞争中的“人性之恶”灌输给孩子,使孩子养成毫无社会公德的利益观;另一方面,一些价值观扭曲的家长缺乏公德的行为深刻影响着孩子,起到负面的示范带头效应,人们常说“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三字经》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自私自利、无公德之心、损人利己的父母是很难教出有爱心、有公德意识的孩子,父母对周围人事的态度和行为将直接影响孩子价值观形成。言传身不教、言行不一也会使家长的“苦口婆心”变成难以让孩子信服的“空话”、“谎话”;此外,电视电影上、文学作品里、现实生活中,脏字、国骂充斥,一幕幕不和谐的违反公德景象也污染着孩子们纯净的眼睛。
三、溺爱下的“小皇帝”“唯我独尊”
现在家庭以独生子女家庭占大多数,并且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独二代”,这样家庭的孩子是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妈两代六个人关爱下成长,有些家庭由此走向了对孩子的“极端关爱”即溺爱。这些独生子女处
幸福路街道花园社区
幸福路街道花园社区
于家庭“财富漏斗”最下端,可以轻松获得最多的财富资源,加之现在家庭条件普遍改善,许多家长都尽其所能甚至超其所能地去满足孩子物质需求。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到“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家长们对小孩“言听计从”,不想让他们伤心,也不想让他们受任何挫折,一些孩子俨然成了家里的“核心”,家庭的“小皇帝”。这样的环境容易使小孩形成“唯我独尊”的思想意识,让孩子不懂得奋斗和珍惜,一切以自己的利益为目标,不知维护他人的、公共的利益,不知遵守公共秩序,以至于养成损人利己的行为模式。
未成年人社会公德培养的家庭教育途径
法国作家福罗贝尔说:“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对于未成年人社会公德培养来讲,家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人父母,应该学会怎么教子做人,怎样提高子女的公德素养。
一、树立现代家庭德育观以适应公德培养需要
以“私德”教育为中心,主要在家族中倡导尊老爱幼、克己为人的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已不能适应现代家庭未成年人公德培养的需要,应树立以公德意识培养为重
幸福路街道花园社区
幸福路街道花园社区
要内容的现代家庭德育观,从而弥补传统家庭德育的不足。一方面,应以“博爱”精神贯穿家庭德育全过程,注重培养孩子的爱心。应把传统德教当中对父母兄弟姐妹等家族成员的“仁爱”推而广之,同时变成对他人父母兄弟姐妹之爱,以“博爱”精神对待每一个人,不分亲疏远近、无论高低贵贱,一视同仁,与人为善,教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同情他人、帮助他人。同时,为孩子创设一个相互平等、关爱、尊重的日常家庭生活环境,与孩子交流时注重使用礼貌话语,教孩子学习中华传统礼仪和现代生活礼仪。另一方面,注重孩子规则意识、责任义务意识的培养。现代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社会行为的有序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与物之间的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融洽,都受到一定的限制与约束,特别是社会公德的约束。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点滴中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比如:在家里,教会孩子时常整理自己物品,把物品放得合理有序;在外面,不断强化孩子的交通规则、排队等意识。现代人立足于社会,须有一份社会责任感。责任意识则要求人们自觉调整、处理自己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所在,教育孩子努力成为一个对他人负责、对社会尽职的人。家长可以通过给孩子布置学习生活中的各项任务(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事情必须自己做)、与学校联合培
幸福路街道花园社区
幸福路街道花园社区
养孩子集体荣誉感、增强孩子自控能力(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言行对他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等多种途径、渠道、方式培养其责任义务意识。
二、树立正确育才观,公德教育需家长言传身教
当前,广大家长空前重视小孩教育问题,但“独一代”、“独二代”所面临的社会竞争也异常激烈,为了孩子以后的“成功”,大多数家长片面重视孩子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孩子的德育工作特别是公德教育。为了加强孩子的公德教育,使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家长应树立正确的育才观,不溺爱孩子,并言传身教,以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观塑造孩子“尚德”的品格。首先,公德教育呼唤家长树立德才兼备德为先的育才观。德和才,好比帅和将的关系,无“帅”监管,“将”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所以古人说:“无德之才,贼也!”今人也常说“忽视思想品德教育会出危险品”。“做事先做人”,时代需要德才兼备的优秀建设者,社会需要弘扬和崇尚社会公德的精神,“德行”是孩子们今后步入社会、立足社会的先决条件。这要求我们家长要端正家庭教育指导思想,树立健全的育人观和人才观,始终把着眼点放在孩子的全面发展上,避免步入重智轻德、劳,成绩唯一的误区。其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
幸福路街道花园社区
幸福路街道花园社区
母的言行举动,将变成子女为人处世的样板。父母应提高自身的公德意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更注重崇高品质的塑造,不追名逐利、个人至上、不贪图享受、唯利是图,为孩子树立良好的人格典范,营造良好的德育家庭氛围。摈弃事不关己的观念,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以身示教,带领孩子遵守交通规则、主动排队、不乱仍垃圾、不在公共场所吵闹„„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用自己良好的行为去教育、影响孩子,让孩子从家长身上学到良好的公德行为及习惯。另外,家长应用正确的方式方法表达对孩子的关爱,不溺爱,不一味从物质上满足孩子的需求。有意识地让孩子接受挫折教育及劳动教育,让孩子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使孩子明白父母赚钱的辛苦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这样才能让孩子养成不自私,会替他人着想的性格,从而有利于公德教育。
三、家庭公德教育,政府应发挥更大作用
目前,相对于学校和社会公德教育宣传来讲,家庭公德教育明显薄弱了一些,政府指导和推进家庭公德教育的力度也不够。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诸多工作和载体大多在学校里、社会上展开,针对家庭道德建设的服务并不多。今年初,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
幸福路街道花园社区
幸福路街道花园社区
发展规划纲要》面向社会征求意见时,许多专家均敏锐地指出,应将家庭教育纳入纲要体系,尤其应该明确家庭教育“尚德”的核心价值取向。
第一,应该将家庭公德教育纳入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立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并对家庭公德教育实行一定的财政补助,建立家庭公德教育的考评奖励机制。
第二,针对不同阶层、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公德教育对象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公德教育活动,加强家长自身的公德教育,增强家长对孩子公德教育的能力,为各类家庭提供公德教育指导咨询、信息服务、资源共享。
第三,营造家庭公德教育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宣传推广未成年人家庭公德教育先进典型、感人事迹。第四,加强家庭公德教育的工作队伍建设,明确政府工作职责,协调各部门行动,吸引尽可能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家庭公德教育。第五,加强家庭公德教育的理论研究,总结实践,形成体系,更好地指导家庭公德教育持续深入有效开展。
幸福路街道花园社区
幸福路街道花园社区
总之,应充分认识到未成年人家庭公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应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每位家长的努力、政府的积极推进、社会的广泛参与,有力促进家庭公德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从而使广大未成年人能健康成长,成大后能“德行天下”,也为未来社会的文明和谐奠定扎实基础。
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要不断探索和寻求教育的最佳途径。
采取正面灌输和自我教育相结合,规范教育与环境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措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正面灌输和自我教育相结合
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首先必须使青少年学生弄清什么是社会公德,其内容、性质、范围如何,然后再弄清为什么要遵守社会公德,怎样执行社会公德。只有这样,才能使青少年知道在遵守社会公德方面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教育上可以采取正面灌输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做法。
首先大力加强对学生尤其是新生的《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礼仪常规》教育,并制订了《一日常规》《宿舍文明公约》《班级卫生标准》《卫生区卫生标准》《食堂就餐文明公约》等一系列制度公约,因为这些“守则”“公约”中就包含看社会公德的各个方面,用这些“守则”“公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其实就是在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其次,通过社会公德系列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社会公德教育,强调遵守社会公德,做文明学生、文明公民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对社会公德的认识。第三,在政治课教学中,我们把社会公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不仅丰富了政治课的内容,也从理论上向学生指出了遵守社会公德的必要性。
2、规范教育与环境教育相结合
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公德教育光靠正面说教,理论灌输是不够的,在学校里,教师的表率作用有着无形的教育功能,学校优美环境的营造也对学生起着无形的规范作用,这就要在规范教育的同时,结合环境教育。
教师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同时也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在学生的眼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化身,也是眼前现实中的行动榜样。因此,我们大力加强教职工的师德教育,使全体教职工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素质,在上课、办公、社交以及日常生活等场合,言语文明,行为端正,热情关怀学生,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从而德高为范,对学生产生很好的示范性和强烈的感召力。
学校通过加大投入,绿化、美化校园,努力创造优美、雅静、宜人的育人环境,团委会、少先队通过组织学生建立以班级为单位的`“护绿小组”,积极参与学校的绿化活动,培养学生日觉保护环境的社会公德。优美的自然环境教育,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性情,净化学生的心灵,起到于无声处育桃李的教育功能,而且激发学生强烈的保护环境意识。
3、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仅靠学校教育这一主阵地是不够的,家庭、社会这些校外力量不容忽视,因此,学校在社会公德教育上努力调动社会力量开展教育活动。
一是调动家庭力量,?我校以年级为单位,每学年家长学校都要举办1-2期的专题学习,通过家长学校促进家长家庭行为优化,以良好的家庭环境影响学生,并通过建立“家庭・学校联系卡”制度,全面了解学生在家庭里的表现,如孝敬父母、珍惜劳动成果,参加家务劳动等方面的表现,促进学生社会公德的养成。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活动方案
为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全校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经学校党委研究,决定继续在本校开展“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教育活动,以下简称“三德”教育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切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以“诚信、和谐、博大、卓越”为核心理念的沿河精神,不断强化干部职工的“三德”意识,实现“让城市更美好,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
二、方法步骤
此次“三德”教育活动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教育阶段(4月1日—6月30日)宣传教育活动要在全校广泛开展。教育内容以遵纪守法,爱护公共设施,保护环境,文明礼貌,诚实守信,敬老爱幼、尊重妇女,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七个方面为主,重点突出社会公德教育。这个阶段重点要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1、搞好教育发动。向全校干部职工发出倡议,号召全校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到“三德”教育活动中来。
2、搞好学习教育。在全校干部职工中进行社会公德基本知识的普及宣传教育,组织所有的干部职工通过演讲、讲座、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普及“三德”常识,让每个干部职工都了解社会公德的含义、内容、要求,懂得遵守社会公德的意义。
3、开展活动宣传。通过广播、标语、阅报栏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以“维护三德光荣,损害三德可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宣传教育,倡导人人做文明观众、文明顾客、文明乘客、文明游客、文明旅客和文明市民。
4、开展舆论宣传。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导向作用,形成强大氛围。开辟“爱家园讲公德,遵守职业道德、信守家庭美德,共建文明单位”专栏,动员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加“三德”大讨论,即全体干部职工对不文明典型现象的基本看法;家长、家庭如何承担起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责任;“爱家园讲公德”青少年如何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全体干部职工对“爱家园讲公德,遵守职业道德、信守家庭美德,共建文明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如何抓好本单位的“三德”教育。同时,集中宣传自觉遵守和维护“三德”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进行正确引导,扩大社会影响。加强舆论监督,对不遵守“三德”的不道德行为,及时予以曝光,扬善惩恶,扶正祛邪。
5、建立社会公德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发挥领导的模范先锋作用,将“三德”行为贯穿于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带动所有的干部职工学“三德”,守“三德”,培养良好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观念。二是发挥离退休人员的作用,建立一支维护社会“三德”的志愿者队伍,使他们长期成为社会公德的维护者、监督员。
(二)专项整治阶段(6月1日—6月30日)
1、成立临时机构。主要搞好“三德”教育活动的安排、指导、检查、考评。为了确保“三德”教育活动抓出成效,经校党组研究决定,成立“三德”教育活动领导小组。
2、集中检查,堵塞源头。对各股室进行集中检查,并签订“三德”保证书,建立长效机制,坚决铲除不道德行为滋生的土地。
(三)检查指导和总结阶段(7月1日—7月10日)“三德”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对各股室和社保校进行检查,听取全面工作总结,查长效机制落实情况,看社会宣传氛围和实际效果,对各股室和社保校以百分制进行考评,90分以上的给予表扬,70—90分的不奖不罚,70分以下的通报批评。
三、几点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三德”建设对于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社会家庭单元和谐,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各科室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日程,要抽出专人,集中力量,集中时间抓好这项工作。
2、采取措施,制定长效管理机制。各股室和社保校要认真研究社会公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并在长效管理机制上下功夫,把良好的社会公德长久地保持下去。
3、搞好协调配合。各科室积极配合,把“三德”教育活动与各自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三德”教育纳入到本部门的工作中,并坚持长期抓好。
总之,要通过“三德”教育,形成讲道德、讲文明、讲礼貌的大气候,为创建卫生文明城市创造良好的环境。
1 社会公德教育的功能
社会公德是相对于个人私德而言的。在社会生活中, 人们在不直接涉及对社会整体的义务和责任的私人生活和私人交往中所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 就是私德。社会公德是在人类社会公共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 “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 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1]。可见, 人类对秩序和稳定的追求即是社会公德产生的前提, 也是人们必须遵守社会公德的现实基础。由于现实的社会是由不同的个体所组成, 个体的私德面貌必然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公德风尚, 培育优良的公德意识也有利于提升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私德境界。所以, 公德和私德是道德一体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二者的区分不是绝对的,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此, 要想提高整个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准, 不仅要重视私德培养, 更要重视公德教化。
作为道德教育的组成部分, 社会公德教育主要“是指教育者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文明风尚, 而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旨在提高公共道德意识、陶冶公共道德情感、锻炼公共道德意志、树立公共道德信念和养成公共道德行为习惯等一系列教育活动的综合”[2]。这一活动的有效开展, 需要活动的实施者、活动的指向对象以及活动的载体和外部环境。社会公德教育之所以能够对社会秩序乃至人们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主要是源于社会公德教育自身所具有的功能。
第一, 保障功能。社会公德作为思想上层建筑和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对整个社会的秩序稳定和生产的有序进行有着重要的保证作用。它始终决定于它所代表的经济基础, 并为之服务的要求, 用与之相对应的是非善恶认同作为道德评判标准和评判体系来规范社会成员的思想走向, 保障经济基础的地位。社会公德教育是社会公共生活稳定、有序运转的重要保障。一个安定团结、秩序良好、民风纯正的社会氛围的营造与社会公德教育的有效开展息息相关。
第二, 导向功能。“在整个文明体系及其历史发展中, 教育履行和完成的是一种文化使命和文化任务。”[3]这种“文化使命和文化任务”, 从本质上说是人类的一种历史的、传统的、整体性的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发展。社会是一个大的系统, 每个系统之间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不仅需要物质基础作为前提保障, 更需要意识形态上的主流思想作导向。社会公德作为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内容, 绝大多数是人类文明精华的凝结, 社会公德教育往往给人们指引的是人类良性发展的方向, 作为一种精神指引和倡导, 教人以德, 推进整个社会的文明。
第三, 规范功能。道德的社会作用之一便是规范行为, 社会公德规范的主要是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们的行为。社会公德教育活动是对公民行为施加约束的过程, 市民如果接受并内化了社会公德教化, 便可以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 使之符合整个社会所共同认可的公共秩序规则。总之, 社会公德教育的功能就是要“培养人们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自觉的公德意识、情感、意志和习惯形成之后, 对其自身而言是一种品质上的提升, 有利于个人道德人格的进一步完善。就现实而言, 社会公德教育培养的是整个社会成员基本道德的基础、提升的是整个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
2 多元文化对青少年社会公德教育的影响
所谓“多元文化”是指在一个社会、国家或民族中所存在的多种文化的总称。多元文化给青少年提供的不再是单一理念, 而是本土文化与跨文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共存的气象。世界上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吸收, 形成新的文化内涵。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拓宽了青少年的视野, 使他们有机会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习惯、语言风格、生活方式以及价值信仰等。站在古今中外的文化交汇点上, 青少年的思想变得更加积极、主动而且富有创造性, 他们认知外界文化现象的敏感程度远远超出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在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中, 善与恶的评价标准, 哪些行为应该提倡、哪些行为应该抛弃, 都需要青少年做出合理选择。这无疑给青少年公德教育带来了困惑, 直接影响到社会公德教育功能的发挥。
第一, 对教育理念的影响。从活动的实施者来说, 教育者在教育理念上应该持有怎样的文化立场, 这是不能回避的问题。社会公德教育作为一种文化性的事业, 在多元文化环境中, 选择何种文化开展社会公德教育, 直接关系到青少年能否在不同文化之间作出理性的抉择, 能否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实践证明, 选择积极健康的文化立场进行社会公德教育, 对青少年公德意识的养成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此外, 教育者在实践中应该采取怎样的教育对策, 才能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 这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多元文化的发展使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变化, 许多长期以来人们习以为常的行为规范在接受着检验。多元文化导致了道德多元化, 青少年在多元化道德面前如果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 就容易引起行为方式的错位, 给社会带来冲击。因此, 教育者应该根据现实社会环境的改变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以适应社会对青少年全面发展的要求。
第二, 对教育方法的影响。从社会公德教育中的受教育者角度来说, 多元文化对青少年产生深刻影响。社会公德教育是通过对青少年的教化, 把社会公德观念内化于其中, 培养其道德自控能力。多元文化环境下, 公德观念是多元的, 公德评价的标准也是多元的。青少年正处于自我意识有所发展但又不够成熟阶段, 他们富于理想, 追求新知, 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 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因脱离实际而产生思维的片面性;他们情绪情感丰富, 但往往缺乏自制力, 道德意志又薄弱, 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 他们很容易接受社会上多种道德观念的影响, 形成不同性质的道德观念。同时, 他们对以往同一化的道德教育内容和方式产生怀疑, 常常有逆反的心理和举动, 甚至引发道德行为的失范。这就使社会公德教育很难由他律内化为自律。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公德教育的方法必须与时俱进, 如果教育方法还停留在以往的方式中, 忽略了对青少年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研究, 社会公德教育的功能就难以实现。
第三, 对教育环境的影响。社会公德教育活动离不开社会生活环境, 脱离社会环境, 公德教育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公德教育需要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推动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进程, 使青少年在良好的社会风尚中寻求正确的行为规范, 并以此来规范社会个体与群体的行为, 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谐有序的目的。在一元化社会, 文化传递和传播的速度有限, 一元文化对青少年公德教育的影响相对比较稳定。多元化社会, 文化传递的速度、规模发展惊人, 不同的家庭、社区和其他社会空间里的多元信息传播, 时刻冲击着青少年的公德观念。多元的教育环境无疑对公德教育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公德教育主要靠学校这一载体的话, 其实效性必然大打折扣。
3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青少年社会公德教育的对策
多元文化背景下, 社会公德教育的有效实施在理论上应遵循一定的规律, 青少年社会公德观念的形成取决于其道德的自我约束机制形成与否, 青少年的道德自我约束机制是建立在对道德规范的良好认知基础上的、是建立在良好道德习惯养成和自觉约束基础之上的。所以, 在教育实践中, 我们必须运用合理有效的路径, 使社会公德规范被青少年广泛认知、接受和内化。
首先, 在教育原则的确立上, 要遵循和而不同, 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原则。“和而不同”强调的是不同的文化之间要求同存异, 异中求同。彼此之间在承认差异的前提下, 相互尊重、相互借鉴、共同发展。正如著名学者汤一介先生所说:“在不同文化传统中应该可以通过交往和对话, 在讨论中取得某种共识, 这是一个从‘不同’到某种意义上的‘同’的过程。这种‘同不是一方消灭一方, 也不是一方‘同化’另一方, 而是在两种不同文化中寻找交汇点, 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双方文化的进展, 这正是‘和’的作用。”“一元主导”强调的是要坚持民族文化的主导地位, 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一个民族的主导文化, 是该民族得以持续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 坚持在民族文化主导性的兼容, 社会才能稳定和发展。“多元并存”强调的是对青少年进行公德教育, 还要兼容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 使青少年在丰富多彩的文化面前, 能够辨别真伪, 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其它民族、区域、国家的文化。
其次, 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 要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突出层次性。少年期认知能力较低, 活泼好动, 善于模仿, 公德教育的内容应注重基础的道德教化, 以养成良好的公共道德习惯为主, 同时隐性渗透一些民族意识、国家意识。从少年到青年阶段过渡的青少年的教育要注重培养其问题意识, 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 引导他们发现问题, 帮助他们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 在这一阶段, 青少年公德教育的内容应侧重培养其民族忧患意识和国家责任意识, 使他们的公德意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 对青少年进行公德教育应加强多元文化意识教育。培养青少年多元文化意识, 使青少年正确认识和理解本民族文化以及世界各种异质文化, 正确处理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 并能合理地选择各类文化信息, 培养青少年的社会生存能力。此外, 还要强化民族文化的认同教育。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命脉, 是一个国家的精神灵魂,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 让青少年了解并高度认同本民族的文化, 以自己的文化为荣,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心, 这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键所在。如果青少年不认同本民族的文化, 必然导致外来文化乘虚而入, 甚至占领社会文化环境, 从而使本民族的文化逐渐丧失其特色。
再次, 在教育方法的运用上, 要遵循青少年的认知特点, 突出“双主体性”。在传统的公德教育中, 教育的主体是教育者, 受教育者往往以被动接受为特征, 这就使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压制。“双主体”教育方法强调的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应该建立起平等的关系, 双方可以互为主体, 彼此尊重对方的自主性, 双方在互动中进行沟通与交流, 以达到教育目的。这就要求教育者以身作则地遵守和维护社会公德, 以高度的责任感为青少年树立道德的楷模。
最后, 在教育过程的实施上, 营造同辈相互教育的氛围, 实现自我教育。青少年时期性格变化的显著特点就是叛逆心理较强, 对教育者的教育往往有逆反心理, 使社会公德的教化很难达到目的, 甚至适得其反。而同龄人之间很容易沟通, 交流也便捷。因此, 在实施公德教育过程中, 教育者要营造一个同辈团体相互沟通的良好环境。一方面教育者要帮助公德感较强的孩子自觉树立示范者的责任感, 另一方面要引导其他同龄人向“道德模范”学习的意识。同辈团体之间的这种相互交流、相互感染, 有可能使青少年的公德意识得到强化, 进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樊浩.教育的伦理本性与伦理精神前提.教育研究, 2001 (1) .
[2]席彩云.当代社会公德教育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8.
关键词:社会公德大学生体验式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从九寨沟的拥堵到庐山的断桥,从金字塔刻字到法国卢浮宫洗脚,一件件被新闻媒体曝光的不雅事件折射出中国公民社会公德意识低下。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佼佼者”在社会公德建设方面承担着更重的社会责任。要保持社会的主流意识继续积极向上,必然要积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逐步建立和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道德风尚,这就需要我们社会群体中的每个人从点滴做起,“尽小者大,慎微者著”,努力提高自身社会公德意识,最终形成推动整个社会公德意识提升的大潮。
1.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缺失原因分析
“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我们这个泱泱大国道德血液流淌在每个中华儿女身上数千年,中华民族养成了崇德向善的优良传统。尤其是当今的大学生,他们理性爱国、心系社会、思维活跃、热衷新知、乐观自信、个性张扬、目标明确、善于规划,我们的社会呈现出公共秩序井然有序、文明礼仪广泛普及、志愿服务蓬勃开展等诸多特点。然而,伴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社会道德水平的进步,大学生的道德领域也出现了不可回避的突出问题,大学生的道德底线也一次次接受着不同程度的挑战。道德诚信、乐于助人等优良传统都成了“浮云”,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冲击下,漠视人命、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现象层出不穷。特别是一些大学生的失德事件,损害了公众利益,败坏了社会风气,影响十分恶劣。为什么大学生的失德现象在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时期容易多发或者频发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
1.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给社会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诱发了消费主义、物质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的传播与扩散,对一些人造成了腐蚀,使他们唯利是图,只认钱、不讲德,笃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甚至为一己之力,突破道德底线、挑战法律权威。“经济利益至上”俨然已经成为当今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信条。其实在任何一个社会的转型时期都会存在失德的根源。例如: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时期,在西欧,卖棺材的人天天盼着死人,这是多么不道德的行为。但是没有死人,卖棺材的人就没有市场。
1.2道德教育不够有效
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不够宽泛、手段过于落后、作用认识重视不够,存在着“抓道德教育流于形式”等敷衍塞责的现象。空泛老旧的教育内容、僵化教条的教育形式和笼统不加区分的教育方法,直接导致公德教育的针对性不够、实效性不强,缺乏必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最终效果泛泛。
1.3道德约束本身的局限性
道德约束力,其本身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这使得道德的惩戒作用对于一些大学生的失德行为是失效的。大量事实表明,道德问题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事情,仅靠道德自律、良心谴责是不够的,必须加强管理。当前,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无法对一些失德行为进行惩治,这导致了社会的失德成本低,甚至零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纵容了失德现象的发生。
2.“体验式教育”是触动道德底线最佳方式,是道德回归本质的最佳途径
德是根,物是花,厚德才能载物。近代著名思想家章太炎曾感叹:“道德衰之,诚亡国灭种之根基。”道德失范的危害不容小觑。然而,课堂上大学生也理解道德的重要性,也明确自身存在的一些道德失范现象。课堂上“灌输式”的讲授,学生表面上听得认真,但真正入脑入心的很少,更难指望学生去主动实践道德的意义。因此,应该将“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出击,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大学生从心底愿意去从事这样的活动。这就需要我们为这些大学生创造机会去体验触动内心的道德底线的时刻,这或许就是道德回归人性本质的最佳途径。
体验教育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卢梭、杜威、皮亚杰等人的教育思想。体验是人对外界事物的第一感知,是对外界的直接认识,是一种比较客观的普遍情感存在的方式。它主要是通过身体力行的行为去主动接触外界事物和情景,从而引发“自我”内心的一种触动,并通过感受、体味或言语等形式表达出来。体验式教育就是从学生的全面成长出发,从而唤醒学生的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素质,以身体力行的行为和自我感受的反省,从而促进自身的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体验式教育就是以亲身经历的方式达到认识理解、加深理解,从而触动内心达到顿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就是深刻体验的结果,真正体验的真谛。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强大学生公德意识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下大力气解决社会公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整治大学生道德失范行为。
三、“体验式教育”在提高大学生公德意识方面的几点探索
古人云:“人无常心,习以成性;国无常俗,教则移风。”从倡导“五讲四美三热爱”到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到“三个倡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教育从来没有停顿过。道德教化养成、道德失范治理,基础在教育。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教育的对象、环境和内容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还沿用老套路、旧办法,很难取得成效。因此,我们必须不断的创新教育观念和手段,让社会公德教育紧跟社会发展的脚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体验式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手段,能更好地激发人们提升公德意识的自律性,增强社会群体的道德力量,营造“有德光荣、失德可耻”的社会公德氛围。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只是演示给我,我会记住,如果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体验是最好的学习,经历是最好的经验。“体验后的反思+体验过程中积累=成长”,多一点体验和经历,就多一点学习和经验;早一点体验和经历,就早一点成长和提升。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提升是个慢功夫,“揠苗助长”和“立竿见影”都是不可取的。“积小德为大德,积小善为大善”,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要以各类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安全为前提、以实效为目标,坚持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推动大学生深入体验生活,勇于担当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林红梅.生态伦理学概述[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181.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社会公德教育总结】推荐阅读:
社会公德心培养07-17
公民道德与社会公德07-16
描写社会公德的作文12-25
社会公德、公民基本道德规范09-28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10-20
遵守社会公德教学设计11-05
社会公德调查研究报12-07
小学生社会公德的例子07-20
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心得体会11-07
大学生社会公德倡议书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