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精选12篇)
1、自读中识记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2、感悟中学习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3、朗读中体会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收集、背诵以前学过的他写的古诗。
2、了解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阅读他们的作品。
(出示地图标明瓜洲京口的大略位置。)
1、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当导游,好不好?
⑴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镇头。这首传唱了千年的歌谣向我们介绍的是──(生答:瓜洲)川流不息的长江水见证了瓜洲的兴衰,瓜洲曾经是江北重镇、千年古渡。
⑵ 而京口不仅是东汉吴国第一古都,更是文气洋溢的灵秀地。许多诗人在此流下千古绝唱的诗句:
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宋代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课件展示诗句)而其中最为人们传诵的就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2、板书诗题,读题。
3、过渡:
为什么人们最喜欢这首诗呢?先去读一读吧。
1、用自己的方式读古诗。
2、指名读,正字音,尤其注意:一水间(jiàn)、数(shù)重(chóng)山、照我还(huán)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学生多读。
4、指名答:
(我觉得它写得很美、我觉得写出了诗人想念家乡的感情)
5、你最欣赏诗中哪句呢?
1、刚刚同学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课件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我们一块儿来读一读吧。齐读。
2、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诗吗?指名答。
3、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那就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读一读,说一说: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么说什么。
4、同桌之间互相读与练说。
5、指数名说。
6、小结:
你们的回答很精彩!原来短短一句诗可以在人的头脑中出现这么多不同的画面,文字的魅力真是无法想象。
7、那就用读把感受表达出来吧。小组内练读,指名读。
8、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一派色彩斑斓的绮丽风光。可为什么诗中只有一种绿色呢?仔细观察一下书上的插图,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9、指名答:
(在江岸两边大面积出现的是草地、树木、青山)
10、是呀,作者放眼望去,看见了──
练习题:你能填入表示不同绿色的词吗?
近处()的小草()的柳树,远处()的树林()的高山。
学生口述。
11、诗人此时正遇早春时节,站在──(手指课题船字)(生答:小船上)举目四眺,满眼皆是──
(生答:绿色),让作者那么明显地感受到──(生答:春天到了、来了)。
12、你可别小看了这个绿字哦,它仅仅是告诉你春天来了吗?它还能让你感受到什么呢?。
13、指名答:
(感受到春天就单单是个绿也各有各的美;这个绿有着层次美,远近各不相同;绿也写出了春天景物的变化)
14、同学们理解的多准确呀!把你感受到的绿再读出来吧。分男女生赛读。
15、小小的绿字却有大大的文章!介绍王安石推敲用绿字的故事。
16、听完绿字的故事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指名答。
17、小结:
是呀:一位如此优秀的诗人能为了一个字更改十多次,难道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中不能做到吗?
我想,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18、这首诗正是因为这个故事,让人们更加赞赏。那就让我们一起读出你的赞叹吧。
1、过渡:
这么美的绿,这么迷人的风光,谁不想多看两眼?谁不想留恋其中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在景色中忘乎所以了吗?指名答。
2、诗人想回哪里去?诗中的家乡是指哪?引导从课题的船停靠在瓜洲钟山只隔数重山等处理解。
3、你能到这个地图上找到它大概的位置吗?先好好读读古诗。
4、学生上台指明:
(师点击课件,显示钟山的位置)
简介钟山:
王安石的父亲曾在江苏南京为官,他是在那儿长大的,对钟山有着深厚的感情,可以说是他的第二个故乡。
5、你从哪里能读出诗人急切地想回到家乡呢?
6、指名答:
引导从一水间只隔几重山又何时找我还这些词句理解。
7、练习读出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
1、这真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呀!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是多么的牵肠挂肚呀!让我们一块再来感受一下诗人的情感吧。
2、有感情地读。
3、学到这,我们再来想想为什么人们对这首诗如此偏爱?
4、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生答:文学家,诗人)政治家,立志于国家改革。这首诗是他第二次出任宰相途经瓜洲时所写。短短 28个字展现了早春江南的一片嫩绿,抒发了久思故乡的一寸衷肠,更暗示了他对自己前途的担忧。此去京城,真能大展宏图吗?千头万绪涌上心头更让我们惊叹的还是他对文字的讲究,一个绿让万千宠爱于一身,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风范!:不要放过这么优秀的诗篇,赶快背下来吧。
1、播放歌曲《故乡的云》。
2、听!来自远离家乡游子们的声声呐喊。故乡的云总是那样的白,故乡的人总是无比的亲!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那么,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他们又是如何表达胸中满溢的情怀呢?
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首读一读,要求读准、读通,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查不懂的词。
2、指数名读,正音:
(注意读准意万重聒)
3、自由选择其中一首齐读,再交换朗读一次。
4、看看诗题,你发现什么了?指名答。
5、那么,这相同的两个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和你的伙伴一起反复读上三遍之后,再好好想想。
6、这么多遍的读让你感受到了什么?任选一首说。指数名答。
1、诗人那浓厚的化不开的思乡之情,都藏在哪个句子中呢?课件出示两首古诗。默读,划出来。
2、指名答。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4、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5、哦,原来诗人来到了──(生答:洛阳城)
行色匆匆的他看见──(生自由回答)
而拂面而来的是阵阵──(生答:秋风)
这秋风是那么的(生答:凉爽、舒服、惬意)
让他禁不住地提笔──(生答:写家书)
提起笔来才发现要写的──(生答:要写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这真是──(生读: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6、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满腹惆怅、心事重重的感觉。
7、这句诗中诗人是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指名答。
8、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吗?小组内交流。
9、引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0、这一次又一次的开封、密封的过程中,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生答: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挂念),这真是说也──(生答:说不完)道也──(生答:道不尽)。
11、就让我们一起走入这理还乱的情感中,去感同身受一番吧。
12、王安石见明月而惆怅,张籍见秋风而感慨,这都是──(生答:借景抒情)。那么,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将情巧妙的藏与诗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吗?
13、小组内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14、全班交流,师引导注重体会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学生任选一首配乐背诵。
2、在你背诵时,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指名答。
3、总结:
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就不同。我们不可能到达诗人生活当中去,不可能看到那个朝代诗人面前真实的景色,但是,诗人们那份浓浓的思乡情,我想无论是谁都能感悟的到!因为诗中的字字句句无不包含着──(生答:对故乡的想念、对家乡的思念)让我们一起再来背一背这么感人的诗吧。
1、找到本课四个生字,读读相关句子。
2、正音:
注意读准畔声母是 p,帐的翘舌音 zh。
3、说说: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指名答。
4、指导书写,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写得左窄右宽。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课《古诗词三首》, 紧扣第二单元主题“永远的童年”编排, 包括《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三首古诗词, 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选编的目的是通过理解诗意, 体会童年生活的纯真和美好;通过背诵、默写古诗词, 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
诗中展现的童年趣事, 与当今城市孩子的生活有比较远的距离。探究千年以前的儿童生活, 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本着以诵读为主, 在情境化、故事化的吟诵中, 培养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从整体入手, 指导学生展开了逐步深入的比较阅读。
一、初读比较, 整体把握内容
在学生课前预习, 能正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 课始, 就让学生三首连读, 比较它们的异同。学生能纵观三首诗词, 发现异同。相同点:都是写有趣的童年生活的叙事诗, 都有可爱的孩童形象呈现。不同点: (1) 三首诗词中儿童形象不同。有晚归休憩的一个牧童, 有渔船中的两个孩童, 有乡村人家三个可爱的儿子。 (2) 三首诗词中儿童所做之事不同。牧童或放牧吹笛, 或卧在草丛休息;渔船中的两个孩童在船中费力撑伞;乡村人家的三个儿子锄豆、编织、剥莲蓬。 (3) 三首诗词中描述的地点不同, 分别为乡村原野、安仁江上、农村人家, 呈现出不同的景致。
二、品读比较, 入境想象体验
这一环节, 我先留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 让4人小组合作互助, 结合注释, 交流三首诗词的意思。我分组聆听, 对“笛弄晚风”“怪生”等处作了指导, 学生汇报疏通诗意, 作好了深入品读的铺垫。
古诗词意境的品读开拓, 诗词中孩子对诗人感情的体会, 是我此次尝试比较阅读要突破的难点。我琢磨设计, 又按范读入境—插图浓境—想象创境的教学思路展开比较阅读。《牧童》这一课, 我配上笛子乐曲进行范读, 学生边看插图边用心聆听。请一男生用动作和表情范读《舟过安仁》, 其余学生试着从书中画面听出活动的小故事。《清平乐·村居》则配以古乐, 让男女生分开读词的上下阙, 漫步乡村。范读带入诗境, 插图染浓诗境, 我趁势让学生带上美妙的感受多次吟诵, 用心在脑海中创造更清晰和个性化的解读。如《牧童》中牧童放牧原野, 草色葱茏, 何其开阔, 归时晚风中笛声悠扬, 尤其是牧童饱饭卧月夜, 多么惬意!再如, 《舟过安仁》里渔船上稚气的两个孩童, 不再费力撑篙划桨, 异想天开地撑伞, 借风行船, 很是聪明!《清平乐·村居》低矮的茅屋前, 溪水潺潺, 安详的老夫妇略带醉意地闲聊, 三个儿子各自忙碌, 真是和谐幸福的一家人。
最后巧抓“诗眼”悟情感, 透过诗眼体会每首诗不同的情趣。三首诗词的诗眼分别是 (闲) “弄” (奇) “怪”“喜” (欢) , 联系每一首诗词, 体会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我适时补充, 介绍诗歌创作背景, 让学生体会《牧童》流露出诗人吕岩 (吕洞宾) 对恬静闲适生活的向往。《舟过安仁》表现了杨万里对聪明伶俐的两个渔童的喜爱和赞赏。《清平乐·村居》则表达了辛弃疾退居江西上饶, 对农村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结合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对作者感情的体会, 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读出自己的感受, 使新课标“在诵读积累中感染熏陶, 培养语感, 注重情感体验, 发展对古诗词的感受和理解能力”的目标得以落实。
三、赏读比较, 感悟不同写法
在学生吟诵兴味正浓时, 我又引导学生对三首叙事诗词的写法进行了探究:《牧童》首句写景, 视野空旷, 平缓舒展, 第二句风中弄笛, 牧童由远及近。“六七里”“三四声”数量词的使用, 笔触活泼。三四句时间推移, 叙黄昏至月明时吃饭休憩之事, 平直自然。尾句“月明”渲染气氛, 一切又归于宁静、幽远、美好, 呼应首句。相比之下《舟过安仁》叙事更为直接, 用诗人的视角观察, 叙事动词使用准确, 突出孩童有趣的行为。三四句颇似自问自答, 表现出诗人童心未泯。《清平乐·村居》以词的形式表现田园之美、田园之乐, 更加清新、委婉和细腻。以景开篇, 词中一家五口各具情态, 从“醉里吴音相媚好”的安详老夫妇写起, 一一描写, 着力于“小儿”的描绘, “溪头卧剥莲蓬”生动塑造出他调皮自在的可爱形象。
【关键词】小学语文;《秋思》;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洛”。
2.有感情地朗读《秋思》,并能背诵。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大意。
4.想象诗描绘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词,并背诵;品味诗句,想象意境,领会诗情。
课前准备:了解张籍生平。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教师展示《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同学们还记得这两首学过的诗吗?谁能说出这两首诗是什么内容?生答: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谁能找出和《秋思》有什么共同点?
生:诗中都有一个“思”字。对的,“思”是思想、思念、考虑、动脑筋的意思,那么诗人在《秋思》中思考的是什么呢?
2.师:同学们再看题目,秋字代表着秋天,秋天通常有什么节日?
生: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师:秋天古往今来就是文人墨客最常寄托思念与哀愁的季节,那么大家想想,诗人在诗中是否也有这样的考虑呢?好,让我们带着疑问探寻张籍诗中那份思念是怎么样的感情。
运用学生已学诗句引入教学,让学生在同类题材的诗中找到共同点,对所学的诗做出大胆猜测,进入下一步的学习,也让学生有意识地把已学学以致用。同时,利用题目的“秋”字交代诗创作的背景时间,有助于借用环境、充满感染力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找到了诗的情感基调,为进一步理解诗、了解诗人的生平、了解诗创作的背景,领悟诗的思想感情打下了基础。
二、古诗初步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根据课文插图的色调、人物的穿着、动作、表情等大胆猜测诗人在做什么。(大家请认真观察课文插图,画面是什么颜色的?里面都有什么景物?人物正在做什么?)
2.指导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四遍,这里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以读代讲,有层次地进行,由浅入深,让学生读得轻松,在读中感悟诗歌的情感,获得成功体验。
(1)前两遍要求学生读通、读顺,标出诗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读正确。(“洛(luo)”“意万重(chong)”)
(2)后两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划分小节,朗读时注意诗内部的停顿。
(3)检查读书情况,指导学生根据诗中故事发展的脉络,将诗读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
3.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了解诗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当时的境遇。(洛阳曾经是繁华之地,可到了张籍的时候却已是繁华不再。那到底是什么勾起了客居异乡的张籍的思乡之情呢?才让他写出这样一首思念情感厚重的诗呢?他是否也象图中人物是个身在他乡的人,只能托付别人向亲人寄去思念呢?)
三、品读诗句,了解古诗大意
1.让学生根据注释,对诗作初步的逐句翻译。
师:同学们,谁能告诉我根据注释,怎么翻译这首诗的意思呢?(请学生回答)
师:那么把四句诗连起来,整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生答:洛阳城里刮起了秋风,想写一封信给家里,要说的话很多很多。恐怕匆匆忙忙地没有把心里的话说完,捎信的人要走时,我又找开信封看看还有什么没写。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好,现在我们再来读一遍这首诗。
2.逐句品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标出每句诗的关键字词,并解释为何要标这个字,这个字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师:你从诗中什么地方最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1)“洛阳城里见秋风”(秋风),让学生想象秋风中的洛阳城百花凋谢,黄叶飘零的凄凉摇落之景。
(2)“欲作家书意万重”(家书、意万重),安排学生先与同桌讨论,感受诗人心中的千愁万绪,重点解读“万重”,让学生体验到诗人说不完、写不尽的思念,因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的心理。
(3)“复恐匆匆说不尽”(恐、匆匆、说不尽)“恐”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为什么觉得家书写得“匆匆”?“说不尽”的是什么?
(4)“行人临发又开封”(又开封)让学生想象诗人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的情景。
四、想象意境,领悟感情
1.逐层感悟。
(1)秋风引发乡愁
①指读:洛阳城里见秋风;
②探究“见”字描绘了怎样情景;
③回顾《静夜思》——举头见明月,低头思故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家书寄寓沉重思念
①诗人独在异乡,愁肠百结,只能凭家书传递亲情,他会有什么体会呢?你读了后又有什么体会?
②假如你就是张籍,你会对亲人、朋友写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3)诉不尽的乡愁
①营造情境,再次感受行人临行,但诗人心中说不尽的思念及无法排解的孤独与寂寞。
②回读《秋思》。
2.整体朗读。
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带感情读诗。
师:闭上眼睛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
3.小结。
师:同学们都看到了秋叶飘零,意万重、又开封的画面。透这些画面,我们为诗人这种思乡情深深感动着。
该环节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提问、讨论、想象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同时也培养了群体合作意识;教师适时地点播,激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古诗朦胧之解,另一方面推动学生将古诗熟读成诵。
五、指导背诵
1.让学生根据自己前面所学,看着带着对秋天的想象、对诗人情感的感悟朗读全诗。
2.指导学生根据板书多形式练习背诵古诗。(集体背、小组背、个人背)
3.小结:同学们,表达对家乡思念的古典诗词是非常多的,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诗《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六、欣赏唐代岑参的《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1.教师范读。
2.介绍作者岑参及写作背景。
3.学生读。
4.看到滚滚的渭河水流向故乡,诗人产生奇特的想象,想寄一样什么东西回去?
5.指导朗读。
6.小结:
师:什么是思乡情啊,那就是……的细节……那就是平添两行泪……那就是……
七、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1.回读这二首思乡诗。
2.山水相隔,隔不断我的思乡情;鸿雁传书,表达不尽我的思乡意;让我们一齐诵读这千古名作《泊船瓜洲》,《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师生齐诵读)
3.“秋思”已经转化为文化的符号,成为古今文人吟咏不时的命题。思念让人感到幸福,也感到悲伤,有喜有悲,有聚有散,但这就是人生。
板书: 秋思
意万重 又开封
︸
思念家乡
点评:
本诗诗句浅显但诗境悠远,诗蕴深刻。在教学中,本教案着力体现:1.引导学生通过插画、关键字词对诗中的“秋”感同身受。2.从诵读提升到品悟的高度,通过反复吟诵,想象补白。从字面上理解诗意,从感情上体悟诗境,从而体会诗句背后的内蕴。遵循这理念,本教案设计呈现出以下特色:
一、以学引思,由已学导入古诗学习情境。
让学生在对已学思乡诗的复习当中为学习该诗酝酿情绪,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同类诗中找出共同点,引导学生大胆思考该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激发起学生学习新诗的兴趣,鼓励学生在新诗学习中找到不同点。通过在“旧诗”的引导,学生很快找到了理解新诗的“途径”,给下面的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调动多种感官感受古诗的氛围。
让学生根据插图“看图说话”,重塑了诗的情境,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并促动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诗人创作的心情;在交流中,学生你来我往地“输出”自己的理解,不断修正着其他学生对本诗的理解;而在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中,学生循环渐进地一次次在读中感悟诗人的情感,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在配乐朗读中,优美动听的音乐则再次为学生重现了秋天萧条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尽情挥洒情感,实现与文本、教师和人物对话。
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的交替,一遍遍深入对诗的感悟,实现了多途径与文本对话,逐步深化感知文本。在生本对话的过程,学生经历了从“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到“正确”、“有节奏”,文本在对话中被学生解读出“味道”与“感觉”,实现了从“读通”到“读懂”的过程。
三、在吟咏反复追寻诗人的情思
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只采用多种形式,并且注重读的层次分明,让学生逐步、逐词、逐字走进诗的意境,体会到诗人内心深处千回百转的真挚情感,在体会与一次次的吟咏中呈螺旋式上升地加深对诗人情感的感受,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本课安排的三首古诗都是爱国主题的。三首诗的作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之作。简短的几句话,饱含着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读这样的诗,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一位爱国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热情。
《题临安邸》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露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已亥杂诗》以祈祷天神的口吻,呼唤着风雷般的变革,以打破清王朝束缚思想、扼杀人才造成的死气沉沉的局面,表达了作者解放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
完成本课的教学之后,我觉得我采用的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是很好的。
首先我设置情境导入,了解诗人。例如在教学《示儿》时,我设置了这样一幅画面在多媒体上展示: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躺在床上,对站在窗前的儿子说着什么。看到这幅画面之后,孩子们马上会产生的疑问是:这位老人是谁?他在干什么?然后出示课题《示儿》,引出诗人陆游,对陆游进行介绍。
其次,我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把古诗读正确、流利,然后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如教学《题临安邸》这首诗的时候,我让学生先自己说一说,然后和同桌交流,最后小组内交流诗句的意思。
第三,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感悟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仍以《题临安邸》为例。借助插图学生们会想到: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在西湖之上歌舞升平,人们沉醉在太平盛世之中。那么想象后两句诗描绘的画面就出现了障碍。此时我马上给学生介绍了本首诗写作的背景和历史上的南宋、北宋的知识。也就是把“杭州”和“汴京”的拓展。这样学生们马上想到:现在祖国还没有统一,可是统治者却毫无斗志只知道贪图安逸享乐,那么诗人所要表达的讽刺之意马上从学生的口中涌了出来。
本课教学的不足之处是:①对写作背景的介绍过于简单,影响了学生对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的感悟。②在介绍诗人的时候,介绍的不够宽厚,没有把和诗人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介绍一下。比如介绍陆游的时候就因为缺少了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介绍而影响了学生对故事《示儿》的理解。③我对多媒体教学的操作不够熟练,影响了课堂教学的顺畅进行。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把已经积累了的教学经验,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去。但学习是无止境的,我要在新课标的指引下以教师用书为依据,深挖教材,认真备课;课上在对学生的关注上做到细致入微,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单元教学初探
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围绕“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个主题编排。主要由《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圆明园的毁灭》以及《小岛》这四篇文章组成。目的一是通过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培养学生如何在叙述中,详略得当地来表达情感。
2.本单元重点
(1)通过不同形式来表达相同的情感。本单元的4篇文章虽然形式不同,但是都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如《古诗三首》中,陆游、林升、龚自珍三位诗人分别通过对愿望的描写、对现实的描绘、对统治者的希望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忧国忧民、想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操;《少年中国说》则通过介绍中国与少年的关系以及少年前途光明、远大来点明中国也一定会在少年的建设中变得更强大的爱国情感;《圆明园的毁灭》则是通过回忆圆明园的盛况来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小岛》通过将军与守岛战士的之间的故事,展现了将军对战士的关爱,以及将军和战士祖国的热爱。
(2)通过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来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内容
教学要点
课时
教学建议
古诗三首
1.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2.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爱国意识。
3课时
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通过重点句子的赏析,把握作者的爱国情感。
少年中国说(节选)
1.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2.结合查找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课时
在朗读的基础上把握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感。
14圆明园的毁灭
本文通过回忆圆明园的盛况,介绍了它被毁灭的经过,表达作者的爱国情感,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课时
在把握详细描写的基础上感受祖国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小岛
体会将军对守岛战士的关爱,以及将军和守岛战士对祖国的热爱。
课时
引导学生品读重点场景,体会爱国情感
习作
1.围绕“二十年后的家乡”写作。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的巨大变化,学习用人、事、景、物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2.学习编写习作提纲。
3.在叙述中要做到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1课时
有详有略地叙述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表达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的情感。
语文园地
1.学习在朗读中准确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让朗读充满感情。
2.学习褒义词和贬义词两种词语的不同表达效果。
3.积累成语。
1课时
通过多种方式的综合应用读出感情。
通过理解词语的含义来把握词语的情感色彩。
5.古诗词三首
知识小屋
语言积累 1.字词全解
要求学会的字。
2.难句解析
①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这是诗人在瓜洲遥望家乡时所见所想。他看到的是跟瓜洲一水相隔的京口,想到再过几重山就是钟山,而钟山就是诗人的家乡。一道长江水,数重大山,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可谓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为什么诗人觉得只是“一水”相隔呢?实际距离和心理距离产生的巨大反差,正好说明了诗人在途中,却心系家乡。恋乡之情跃然纸上。
②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句点明了诗人离乡的时间,正是草长莺飞的春天。诗人看到春天满目的新绿,想到春天去了有再来的时候,而自己离开了家乡,什么时候能再回来呢?这一思乡的愁绪像春天的草一样,很快地滋生、蔓延起来,当春风吹绿江南岸的时候,诗人的心里也充满了乡愁。诗句中提到了明月,一是因为诗人夜宿瓜洲,二是月亮蕴涵着团圆之意。
③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地拆开信封。“复恐”二字,对诗人的心理刻画人微。而这种并不确切的“恐”,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诗人没有写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撷取家书就要发出时的这个细节,正显示出他对这封“意万重”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
④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词的下阕以“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细致描写将士的心理。夜的静谧更显出了风雪声之聒耳,睡梦被无情地打断,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睡意全无。听着帐外的风声雪声,感受着袭来的阵阵寒意,更加怀念故园的温暖、宁静和祥和。“故园无此声”虽然寥寥几字,却把将士的内心世界袒露无余,使思乡之意自然酣畅地流淌出来。篇章解读
这三首古诗词都是写游子们思乡怀乡的绝唱。《泊船瓜洲》写诗人在瓜洲随船停留时遥望家乡,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秋思》写了诗人在洛阳城给家人写信,无奈信短情长,无法尽诉;《长相思》是一首词,写到戍边打仗的南方将士,在北方的风声雪声里因思念家乡,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三首古诗词表达的主题一样,但表达的方法各异,《泊船瓜洲》是写景抒情,《秋思》则是叙事来抒情,而《长相思》则融写景叙事于一体,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方法快递
疑难探究
疑难:《秋思》一诗中,诗人为什么在捎信人要走时,又将封好的信拆开呢?
探究:联系上一句“复恐匆匆说不尽”来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态。家信是在匆忙之间写就的,无奈信短情长,哪能将满腹的话都写到信里去呢?也许是诗人写完信后,记不清是否把要说的都写上了,要再检查一遍,也许是忽然又想起了一件事,想把它再补写上。他的心情因思乡而纷乱,所以才出现了“又开封”的情景。这个细节描写,是对诗人心理细致入微的刻画,表现他对这封“意万重”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阅读感悟
读了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的人,都觉得“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的确用得传神。“绿”本是形容词,诗人把它作动词用,一个“绿”字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表达出来了。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字炼得好,往往一字能使全诗生色,意境大开。有名的“推敲”,讲的是唐代诗人贾岛的故事。据传,一日贾岛骑驴访友,在驴背上得诗:“鸟宿池中树,僧推月下门”。对“僧推月下门”这句他不满意,觉得将“推”改成“敲”似乎更传神。他一时拿不定主意,便在驴背上边吟诗边举手做推敲之状,旁若无人,如痴如呆。这时,迎面有一大官被人前呼后拥着过来,沉迷诗中的贾岛不知避让。这位大官是京兆尹韩愈。贾岛被众卫士带到韩愈的面前。韩愈听贾岛解释后,不但不怪罪他,还在路上和他探讨起来。韩愈觉得“敲”比“推”好。韩愈和贾岛,就此成为诗友。而“推敲”也成为中国人一个颇有涵义的生动词汇。时空链接
思乡古诗八首
(一)(二)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来日倚窗前,寒梅着花未?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王维《杂诗》)
(宋之文《渡汉江》)
(三)(四)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薛道衡《人日思归》)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五)(六)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刘皂《旅次朔方》)
(李白《静夜思》)
(七)(八)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归。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王建《十五夜望月》)
(刘禹锡《秋风引》)课后题解
十墩小学 刘宏燕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2个生字,会写2个认识的字。理解“弄、蓑衣、卧”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3.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短文。
教学重点: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
一、导入新课。
出示牧童图片课件:同学图片上是什么?——牧童 看到图片你们有没有想到一首诗呢?——背诵《所见》。
大家读得真好!很有感情,看来大家都非常喜欢古诗。今天刘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一首关于牧童的诗。
二、学习古诗
(一)解诗题、知诗人
1.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写题目,“牧”字,写“牛”字应该特别注意哪一笔呢?“牧”的部首是什么?谁来给牧字组词。
2.老师板书牧童,牧童是做什么的?(放牛,放羊)3.哦!放牛,放羊的孩子就叫牧童,请大家齐读课题。
4.过渡: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首诗的作者是吕岩,是我们熟悉的吕洞宾。
通过课前预习,你对吕岩有哪些了解?谁能用一两句话向大家介绍。
5.指答。
6.同学们了解的真多!诗人吕岩因为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被称为“逍遥大仙”。
(二)读诗句
1.接下来,请大家自由读这首诗,注意读准诗中的每个字、词。
2.(手势,双手向下)非常好!大家都读得很投入,谁想来读一读。谁来评一评。
3.太好了!同学们都能把诗读得字字准确,句句通顺,老师也想读读,想听吗?
4.想。(注意:听老师怎么读。)师范读。5.老师哪里停顿了,指名答。
6.对呀!读诗的时候,如果能注意停顿,就能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谁来试一试。
7.读得真好!我们一起再读读吧!
(三)明诗意、悟诗情
过渡:读着这些诗句,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画面,接下来我们一起做一个点字成句的游戏。
1.理解“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理解:铺、横野、弄、六七里、三四声
2.理解“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3.感悟:牧童会想些什么?诗人会想些什么?
三、小练笔。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这首诗,你们能不能选择这首诗中你最喜欢的一句诗句,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2.生动笔。3.交流。
四、指导背诵。
同学们展现的这一幅幅画多美啊!白天有牛、笛为友,晚上有明月作伴,真如世外桃源的生活,难怪诗人吕岩会有感而发,写下这首《牧童》诗。让我们带着对这种生活的向往,把它好好地背下来。1.学生自由背。
2.老师相信大家已经能熟读成诵了,想不想接受一个挑战。
①谁来背。(老师想配上音乐,更能表现我们的感情,更能走进牧童)
②全班背。(指名,男生,女生,全班)
五、拓展: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山村原野的迷人景色,同时认识了一个自由自在的牧童,其实不少诗人也写过有关牧童的诗,你们知道这样的诗吗?老师带来一首,大家一起欣赏。
六、作业:
1.把《牧童》改写成一篇优美的短文。
教学目标: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②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对“我”的爱护、鼓励。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互动。师:同学们,今天李老师给你们带来三句话。(课件)第一句话送自己,请你拍着自己的胸脯说:“我很棒。”第二句話送同学,请你向你的同桌竖起大拇指说:“你真的很棒。”第三句话送给老师,请你转过去面向他们说:“老师,您真的真的很棒。”师:老师送给你微笑和掌声,你们看到、听到了吗?你感受到了什么?生:光荣、温暖、自信……师:看,老师温暖的笑容,鼓励的掌声使你感到高兴、快乐,内心充满了自信。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也有一个小伙子,他在一位老妇人的帮助、鼓励下,重拾信心,刻苦练习,最终获得成功。这篇课文的题目就是——《唯一的听众》。
一、回忆课文内容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这篇课文。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一个小伙子在老妇人的鼓励下,由音乐白痴转变为一个水平很高的小提琴手的事。师:你的语言简洁,又说明白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得很好。(板书,音乐白痴,小提琴手,“耳聋”的老妇人)
二、品读课文
1.第一自然段。师:文中谁说“我”是音乐白痴?生1:父亲和妹妹。师:父亲和妹妹还怎么评价?生1:“我”拉小提琴好像在锯桌腿。师:你们想,这样的评价怎么样?生:“我”觉得像刀一样,很伤人心。生2:“我”觉得像一盆凉水,一泼之后,就变得心灰意冷。师:那么“我”的心情怎样呢?生2:非常的沮丧和灰心。(板书:沮丧)师:沮丧是什么意思?生2:就是指对自己完全失去了信心。师:那么这种“沮丧和灰心”带给 “我”的后果是什么?生2:“不敢在家拉琴,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去拉。”
2.第二自然段。师:快速默读第二自然段后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体会?生:我体会这时候林子里十分安静。生:当时的心里是很愉快的。生:我认为心里是十分激动、神圣的。师:除了愉快,“我”还想……生:拉出美妙的曲子。师:是啊。我对自己有一种期盼。
3.第三自然段。师:“我”拉出美妙的曲子了吗?生:没有。师:(指板书)可我最后成为一个优秀的小提琴手了。为什么?生:因为老妇人的帮助。
4.自主探究,品读感悟。⑴语言描写。师:老人对“我”的帮助、鼓励,是通过什么方面的描写传达出来的呢?生:通过语言描写传达出来的。师:同意吗?那我们就先来找一找老教授语言的句子。学生回答。师:现在同桌合作读一读好吗?一个从“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开始读。(生读)你们真的很棒!师:同学们,听了老人的话,现在你还想溜走吗?生:不想溜。师:为什么?生:因为她对我拉的曲子居然没有感到难听,没有责骂。反而还说是她错了,使我心动。⑵说变化。师:在老人这样诗一般语言的鼓励下,“我”有了怎样的变化呢?生:“我”不在乎了。一种力量在“我”身上潜滋暗长。师:这是一种什么力量呢?生:自信的力量。师:以前“我”只想到林子里一个人静静地练琴,而现在呢?生:早早地来到林子里,我变得勇敢了。师:以前父亲和妹妹会捂着耳朵逃走,而现在?生:家人们表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师:以前老人总不忘说真不错,而现在她说了什么?生: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幸福和快乐。师:非常好!⑶神态描写。师:课文几次写到老人的眼神。在写老人的眼神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的词语,是什么呀?生:平静。师:同样的词语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是作者语言贫乏吗?不是,相同的眼神背后,老人的内心活动是不同的。在每次平静的眼神中,老人仿佛在想什么呢?生:第一次:老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双眼平静地望着我。她在想……生:第二次:对着我唯一的听众,一个耳聋的老人,我继续拉琴,她平静地望着我,她在想……生:第三次:老人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地打着拍子,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她在想……
三、回归整体,总结升华
师:“我”之所以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练琴,得益于自称耳聋的老人对“我”的鼓励。因此,“我”能从一个“音乐白痴”到最后成为“优秀的小提琴手”。然而,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在练琴的过程中,一直陪伴我的那位老人竟然不是聋子,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首席小提琴手!孩子们,当真相大白时,我的内心是怎样的?(震惊,感慨万千)文章写了吗?(没有)只有6个小圆点,省略号。老人为什么要自称是聋子呢?生:她故意装聋,是为了让我练琴时无所顾忌,减轻负担,鼓足勇气。师:老人给我信心,给我鼓励,带给我享受,带领我走向音乐的美好境界。那么,老人是用怎样的心来对待我的呢?生:一颗金子般的心。
配乐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师总结:文章抓住了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向我们展示一个暖人心的小故事——一个善良的老人无私的关爱,让一个失去信心的小伙子成了真正的小提琴手。其实在我们身边这种关爱无处不在。一个慰藉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善意的谎言,都会激发我们加倍的勇气和信心。让我们感谢这唯一的听众吧!
板书设计:唯一的听众 音乐白痴 沮丧 语言描写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古诗词三首》及经典诗词十二首(已背过的五首)【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熟诗引路激兴趣
1、出示图片或者题目,请学生背诵相对应的古诗《牧童》、《村居》《小池》《古朗月行》《四时田园杂兴》。
2、激趣谈话,这几首诗都是描写童年生活的。诗人用生花妙笔让我们从充满灵气的诗句中感受到了古人的童年生活,他们的生活是那么的生动、有趣。今天我们穿越时空,再次细细体会古人童年的纯真与美好。
二、品读诗词悟诗情
1、对比读诗知大意
⑴学生自由诵读三首古诗词,初步感知诗词大意。
出示提示:每首诗词分别写了几个孩子?是哪句提到的?诗词中的孩子分别在干什么?你从哪句知道的?
学生汇报:牧童——一个孩子——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自由自在 舟过安仁——两个孩子——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充满情趣 清平乐 村居——三个孩子——大儿„„中儿„„最喜小儿„„
和谐宁静 ⑵指名读诗纠字音
出示多音字对比读,相机指导“亡”“乐”“剥”的读音,“亡”的用法通现在的“无”。
2、释留连填解诗词
⑴学生借助课下注解及工具书理解每句诗的意思,并用“释、留、连、填”的方法把每一首诗用自己的话讲出来。
⑵小组内说一说——指名说一说
⑶读了这三首诗,你觉得诗中描述的儿童的童年生活怎么样?你觉得诗人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的?
3、重点品读悟诗意 ⑴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品读: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一个“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出来了;一个“弄”字,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宽阔无边的草场为牧童的出场提供了场景,悠扬悦耳的笛声,烘托出牧童劳作后轻松闲适的心境。未见牧童,先闻其声,给人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
⑵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品读: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诗人对儿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对两个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
⑶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品读:整劳力在溪东的豆地里锄草,半大的孩子在编织鸡笼,最小的孩子在溪边趴着剥莲蓬玩耍。诗人着力于“小儿”的描绘,“溪头卧剥莲蓬”形象地刻画出他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最喜”表达了他对小儿的喜爱之情,这喜爱之情缘于小儿的可掬憨态:在溪头趴着,悠闲地剥着莲蓬,何等的调皮,何等的自在啊!
4、感情朗读诵诗情
结合读书感悟,练习有感情读诗词,读出自己的体会。
自由读——指名读——快速背——展示背
三、以例悟法学新诗
(一)回顾方法学古诗
对比读诗知大意
释留连填解诗词
重点品读悟诗意
感情朗读诵诗情 ⒉背诵学习杨万里的其他的诗
课件出示: 宋、杨万里
《宿新市徐公店》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3、激趣速背其他十首诗,见主题背诵附页。
(二)古今对比颂童年
师: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穿越千年我们感受了古人的童年生活;回到今天我们正经历着美好的童年,在现代诗人的笔下,童年又有着怎样的乐趣?请同学们速打开书读《儿童诗两首》。
⒈读诗歌完成以下提示:
《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童年是多么的美好幸福。《童年的水墨画》以跳跃的镜头捕捉了童年生活中的典型场景,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个快乐场面。
⒉读《金色童年》里的《雨后》,读出轻松、读出趣味。
⒊读主题背诵的现代诗11《懒得辩护》、12《童年的期盼》、13《忆童年》、14《童年的记忆》、15《童年的窗口》。
⒋三分钟背诵比赛11《懒得辩护》、12《童年的期盼》。
(三)快乐创作园
1、请熟背主题背诵里必背诗词。
2、拿起自己的笔,为自己的童年创作一首小诗。可以仿照古诗的格式、韵律;也可以写一首现代的儿童诗,写写自己的快乐、希望与憧憬。学生创作的小诗:
浪床铺
北床
捕鱼童年
东方昕宁
卢思翰
床上一片汪洋,而我仍在梦想。
三三两两小童,戏水来到湖中。忽从大梦惊醒,发现湿了被床。
赤脚挽裤摸鱼,消失荷叶丛中。若被老妈发现,一顿训斥难防。想用被子捂干,偏偏却要起床。
夏日捉虫
张月泉
夏日暖风吹绿草,蚂蚱鸣叫三四声。儿童悄悄捉蚂蚱,跳入草丛无处寻。
童
年
鲍一佑
童年,一个甜美的谎言,一个回忆的流连。捉蝴蝶,捕蜻蜓,都是美好的思念。
春,打开了季节的轩窗,夏,回忆了儿时的暖阳,秋,沧桑了岁月的痕迹,冬,洁白了人们的幻想。
童年,一段美好的时光,童年,一片深情的思念。
童趣
松山蒙小五年一班
陈明阳 阳光的温暖,伴着春风的和煦。樱花落地,铺成漫天欢喜的思绪。
想伴玫瑰在清风中起舞; 相陪小鸟在天空中唱歌;
也想和小柳树谈谈熊大、熊二与光头强。愉悦的日子总过得很快很快,童年即将把我抛向遥远的太平洋。
但是,甜蜜的记忆
在以后美好的时光里 浮上心灵那最柔软的地方
月光下的喷泉
李吟竹
月光洒满大地,那神秘的月亮勾起了喷泉的兴趣。它们争着抢着要抓月亮,却一次又一次地被地心引力吸了回去。孩子们也想抓月亮,想让喷泉把他们带到天上。喷泉一使劲,哗„„
水珠洒满大地。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诗词的主题思想并背诵课文。2.初步学习诗、词的体裁特点。3.学习并体味诗词的意境和意象之美。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读诗,感受灿烂的文化,读诗,走进诗人的灵魂,让我们共同品味古诗吧!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柯(kē)畔(pàn)暂(zàn)樽(zūn)箸(zhù)2.作者链接。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唐朝诗人,他生活在盛唐时期,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写出了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静夜思》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被贬为郎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其代表作有《乌衣巷》《秋词》《竹枝(六)》《浪淘沙(一)》《浪淘沙(八)》《杨柳枝(一)》《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其诗集有《刘宾客集》。
3.背景链接。
(1)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仕的人,被世人称作“诗仙”,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地被撵出了长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2)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相赠: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刘禹锡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他。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学习《行路难》(其一)(一)整体感知。1.读准节奏。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读通诗意。
金樽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四周环顾,心里是多么茫然。想渡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大雪遍布高山。(遥想当年,)姜尚碧溪垂钓,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在受商汤聘用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经过太阳旁边。
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
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
(二)文本探究。
1.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
交流点拨:能充分反映作者内心情感的动作,主要在诗的前四句。第一、二两句写的是美酒佳肴。这样的美酒佳肴谁见了都会产生食欲,更何况是以饮酒出名的作者呢!但是作者却是端起酒杯又推开,拿起筷子又放下,拔出佩剑,举目四顾,使他感到一片茫然,这“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2.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
交流点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在诗中不是写实。这两句诗是承上句而来的。当时作者的心情非常苦闷抑郁,自己受诏入京,有幸接近了皇帝,仕途渐现生机之时,却不能被皇帝继续任用,被“赐金放还”,遭受打击之大,无以复加。他感到这处境犹如想渡黄河却被冰塞满,无法可渡;想登太行山而大雪封山,无路可登。因而“冰塞川”“雪满山”有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令作者痛苦万分。
3.诗人引用姜尚、伊尹的典故有什么用?
交流点拨:借姜尚、伊尹备受重用的典故,表达了希望自己能够得到明君重用的愿望。
4.你认为“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好,还是鲍照的“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好?
交流点拨:李白的诗句更好。因为“停杯投箸”比“对案”更具形象性,“心茫然”比“长叹息”更能深沉地表现出无所适从之感。(当然,也可以有不同看法,但要言之有理)(三)名句赏析。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交流点拨: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会有一天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现在常用这两句诗表达自己有宏大的理想抱负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信念。
(四)诗歌主旨。
抒写了作者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愤激情绪;但仍盼有一天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的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情调。
◎学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整体感知。1.读准节奏。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2.读通诗意。
我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时光。怀念旧友我徒然吟诵起闻笛小曲,回到家乡才感到人事皆非。沉船的旁边正有千万艘帆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已是万木争春。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章,我暂且借这一杯小酒振奋精神。(二)文本探究。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交流点拨:交代: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心情:痛苦而又孤寂。
2.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
交流点拨:特点:用典。现状:写回乡所见,人事俱非,今昔对比,恍如隔世。心情:面对此景诗人百感交集,不胜感慨。
3.颈联写的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交流点拨:原意是表达对现实的愤懑:“沉舟”与“病树”自比遭贬;“千帆过”与“万木春”则比喻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但这两句诗在客观上饱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充满了哲理,或可理解为诗人心胸豁达。后人用此诗句,并不和刘诗原意契合,而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
4.结合诗题,说说尾联的用意。交流点拨:回应题目,点明酬谢之意,答谢友人并与之共勉,表现诗人虽遇挫折而意志不衰,积极乐观的思想境界。
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四、拓展延伸
爱国诗词积累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宋·陆游《金错刀行》)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明·于谦《立春日感怀》)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魏·曹植《白马篇》)
五、布置作业 完成配套练习册。
[板书设计]
行路难(其一)悲愤郁闷,竭力挣扎 自比先贤,慰藉启发 信心满怀,扬帆远航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能理解故事内容,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短文。
2.正確运用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论“e-friend”。
3.能正确听、说、读 单词:send Email live years old subject UK wait a minute e-friend study。
教学重难点:
1.能理解文章内容,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短文。
2.会说会读单词:send Email live years old subject UK wait a min-ute e-friend study。
教学过程:
Step 1. Warm up & Lead in
用What do you like doing?和Do you like doing ...?了解学生日常爱好。
T:...are animals. I like animals. Animails are our friend. Do you know e-friend.
This lesson well talk about“My e-friend”.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与同学们谈论他们喜欢的话题:你的爱好是什么,由此引出他们喜欢的事情,自然导入本节课课题e-friend。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Step 2. Presention
1.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Learning aims(学习目标)
A.能够理解本单元的故事内容。
B.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短文。
C.能够运用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论“My e-friend”
【设计意图】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目标更明确。
2.出示自学目标1
Guide 1:watch the cartoon
看卡通了解故事内容。学生观看卡通。
Do you understand?
出示自学目标2
Guide 2:Read the text by yourselves
大声朗读课文,若有疑难用笔标出来。
Do you understand?
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有疑难的地方。
【设计意图】学生先学,先独立再合作:先出示本环节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自主先学,找出不能理解和解决的知识点,独立思考后还解决不了的与同桌商量解决,再小组交流、碰撞、分享,达成小组共识。这样既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尊重了每个学生的个性思维,又为学生创设了合作平台,避免了少数优生的意见替代大多数学生的想法,使学生人人参与、人人思考、个个都能成为学习小主人。
教师巡视,把共性问题让学生板书在黑板上。
T:Look at this word. Who can read?What does this word mean?
指名回答:遇到较长单词可以采取开火车读的方法。
Who can use this word?
指名学生造句。
For example:Wait a minute:can you read?I can ...领读What does this phrase mean?
开火车读。
Send:who can read?指名读 what does this word mean?
Years old:指名读含义Who can use this phrase?指名造句。
Subject:This word is a challenge to pronounce please listen carefully.
【设计意图】教师后教,精问巧导:教师“教什么?怎么教?”我的理解是学生会的不教,合作学习能解决的不教。所以在此处我针对学生自学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逐一突破,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同时,教师并没有弃之不管、任其发挥,而是通过精问巧导、点拨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法宝——方法,为构建数学知识的模型添砖加瓦。
3.出示幻灯片:Read after the tape
跟读课文录音,尤其注意刚才所标注的单词和短语。
Read after the tape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se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s.
学生跟读课文录音。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石灰吟》,背诵《石灰吟》。
2.学会2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凭借诗歌内容,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指名读题,问:以前还学过哪些古诗?你们是怎么学习古诗的? 2.释题:吟,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在这里指吟诵,赞颂,赞扬的意思。3.简介作者: 作者于谦,明代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为官清廉,不畏强暴,深受人民爱戴。他曾率领京城军民击退外族入侵,后却因此受屈被杀。他的诗歌多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感情和坚贞的情操。(二)初读课文。
1.录音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课文。2.借助汉语拼音,学生自读课文。
3.了解石灰的烧制形成过程,对石灰的初步感知。(1)指名读,指导学生按古诗的音韵节奏读好诗句。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正音:焚fen,是前鼻音,不是后鼻音。锤chui,是卷舌音,不是平舌音。(三)精读课文《石灰吟》
1.指导学生边读边划出不理解的字词。
重点理解“千锤万击”、“焚烧”、“若等闲”“浑不怕”等词语的意思。2.学习第1、2句
(1)逐字逐句理解,难以理解的可联系上下文理解。锤:敲打。击:撞击。若:好像。等闲:平常事。
(2)同桌之间交流,把省略的词语补充进去,调整词语顺序,说说这两句的意思。
(3)从“千锤万凿”、“烈火焚烧”中你读懂了什么?(4)这两句诗赞颂了石灰什么?读了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3.学习第3、4句
(1)同桌交流这两句诗句的意思。
(2)这两句诗中,哪几个字可以看出石灰不怕艰辛? 用词语形容石灰面对这些困难时的态度?
(3)读到这,你的眼前出现的是怎样的石灰形象?(四)、品读 1.朗读诗句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
(3)小组读——齐读
(4)这首诗理解完了,谁能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2.通过对石灰制作过程的了解,你认为于谦是一个怎样的人?借这首诗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 3.总结。
(五)、拓展 根据内容拓展
教学目标
1.学习于谦的《石灰吟》,学会诗中“谦、锤、凿、焚”4个生字,知道“千锤万凿、若等闲、浑不怕、清白”等词的意思。
2.能用自己的话来解释古诗。体会石灰历经艰辛却不改变其本色的形象。
3.联系诗人生平体会诗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正义凛然的崇高品质。
重点:能用自己的话来解释古诗。体会石灰历经艰辛却不改变其本色的形象。
难点:联系诗人生平体会诗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正义凛然的崇高品质。课前先学:
1、搜集有关于谦的资料(老师也做适当的准备,可以准备一些书面资料)
2、了解石灰的一些知识、石灰的原料,大概的生产过程等。
一、激情导入
1、激趣
(1)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那年,于谦刚好十二岁。(屏幕出示全诗,师范读)
(2)诗的题目读作„„(生读诗题)“吟”在这里指的是古代诗的一种体裁,如《暮江吟》、《游子吟》等。
1、教师板书:石灰吟。朗读课题。
在上新课之前,想一想我们以前都是怎样学习古诗的?
老师总结学习方法:1)理解诗句,初步弄懂诗意。
2)想象古诗意境,体会作者感情。
3)熟读吟诵,拓展延伸。
顺势解题(1)吟是一种古诗的体裁。比如说我们学过的《暮江吟》,大家齐背一下。你认为“吟”有什么含义呢?所以题目的意思是(吟咏石灰)。
(2)看着这个诗题,你会有怎样的疑惑?
2、教师过渡:是啊,司空见惯的石灰有什么值得赞颂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我们先来看看同学们预习的情况,看大屏幕,读一读这几个词语,教师重点强调“锤”和“焚”。接下来看看你搜集到了哪些资料。同学们了解了于谦的一些知识,现在学习一下他写的这首诗。
二、教师范读,初步感知
1、教师朗读,提出要求:认真倾听老师的朗读,关注老师读书的节奏、停顿、语气的变化。
2、听着老师的朗读你是不是也有跃跃欲试的冲动呢?放开来,自由读读吧!
3、指名读。
教师及时的评价
4、教师范读。之后师生互换读。
5、指名读。教师评价
6、集体齐读。
三、走近石灰,了解古诗大意。
1、读了这首诗,石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于谦笔下的这首诗,简练地展现了石灰的生命历程。老师这儿有一份资料,具体描述了石灰的制作过程。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看看这份材料与于谦的描写哪些地方是一一对应的。
石灰自述:我的名字叫石灰。我的前身叫石灰石,大部分埋藏在深山之中,和珊瑚礁、大理岩的成分一样,将我放入石灰窑中与焦炭混合在一起煅烧,就变成了生石灰。经过烈火的焚烧,我的主要成分发生了变化,这时的外形仍像一块块石头,但浑身雪白,十分耀眼。如果把我放进水中,水立即沸腾起来,像烧开的水一样。经过这次沸腾后,我又变成了熟石灰,模样也由石头外形变成了粉末状的白灰。这时,把我和水混合就成了石灰水。你们看,我们教室的白墙就是石灰水粉刷出来的。
学生对照材料与古诗,寻找石灰的制作过程。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
3、组织交流,教师提升: 理解诗意、读懂古诗、读好古诗
【
1、2句: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1)、小组交流
(2)、读了这两句你有何感想?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师先重点指导“千锤万击”、“烈火焚烧”(主要表现了石灰的制造过程的艰辛、困难重重)
(3)、指导“等闲”的意思(结合《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或者《满江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4)、学生自由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5)、这两句是赞颂石灰的什么呢?读了这两句诗有何感受呢?(生自由说说)
(6)、那我们应该如何读这两句诗呢?(指导朗读)
【
3、4句: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运用刚才理解诗句的方法,小组来交流一下这两句的意思。
(2)、学生自由说说,(相机说说这是赞扬石灰的什么?)
(3)、我们再来读这两句诗(指导读一读)
4、读好整首诗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
(3)小组读——齐读
(4)这首诗理解完了,谁能说说诗句的意思?
5、教师总结:通过对石灰制作过程的了解,你认识怎样的石灰?你对石灰产生了怎样的情感?
6、引导朗读:这次我们读书的要求提高了,要充分融入自己的感情。
7、指名朗读,教师相机评价。
四、走进石灰,体验于谦的坎坷人生
1、你觉得作者仅仅是在赞扬石灰吗?(不是)那你觉得他是在写谁呢?(自己)
补充于谦的资料(于谦拒收礼的小故事)
2、诗歌表面写石灰,其实在字里行间隐隐的藏着诗人于谦自己的影子。现在请同学们再看这首诗,说一说从这首诗中你看出于谦是一个怎样的人。
3、周围合作,大胆说出于谦是个怎样的人?
4、组织交流:
(1)一定遭遇过挫折与打击;
(2)一定是个打不倒,压不垮的人;
(3)一定是个为人正派的人;
(4)一定是个刚正不阿的人。
(5)是一个不同流合污的人
5、石灰如人,人如石灰。这首诗正是于谦人格的印证与际遇的预兆。
6、赞颂石灰,体会诗人的无限情怀
写这首诗时,于谦才十二岁,意气风发,壮志满怀,他会怎样来吟诵这首诗?相信同学们已经背过了,我们就一起来吟诵吧。
走上仕途的于谦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和原则,为国家和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又会以怎样的心情来吟诵这首诗?
7、面对这样伟大的于谦,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五、总结:
十二岁的于谦写下的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体现了他人生的追求和志向。这不得不让我们想起了一些人,一些诗。一起来朗读一下。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词的意思。
3.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谁知道“八仙”是哪八个人?今天俺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俺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爆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
1.自由读古诗,读通顺,读流利。
2.小组齐读古诗、互评、互相正音。
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4、同学反馈并质疑。
铺,铺开。
弄,逗弄。
饱饭,吃饱了饭。
蓑衣:棕或草编织的外衣,用来遮风避雨。
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1.再读古诗,利用工具书和学习资料进行“小组学习”。
2.反馈:你读懂了什么?
3.根据同学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4.全班齐读此诗。
1.教师配乐朗读,同学闭目想象。
2.同学反馈,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同学配乐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
5.全班交流所体会到的思想感情,教师加以引导:
1.自由读诗,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
2.竞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
3.伴乐,全班一起诵读全诗。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
4.用画的方式自由表达所想象的诗冲情景。
以读解意,以画悟情。
上节课俺们学习了一首写儿童的诗,这节课俺们还要学习另外一首写儿童的诗。和前一首诗有所不同的是,前一首《牧童》只写了一个小小朋友,而这首诗中写了两个十分顽皮的小小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怎样顽皮吗?想,那俺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杨万里写的《舟过安仁》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最流利。
3.自读理解,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篙:撑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杆。
棹:船桨。
怪生:怪不得。
遮头:为头部遮挡住风雨。
使风:借助风的力量。
5.汇报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诗的意思。
再读感悟,以画悟情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小组内交流,互相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
3.请同学描述画面,引导同学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请同学用彩色笔把想象的画面画出来,再把想对两个顽皮的小朋友说的话写在下面。
5.汇报展示:用投影仪展示局部同学的画,并让同学加以解说。
1.感情朗读,带着顽皮、喜爱的情感自由朗读古诗。
2.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同学读好这首诗。
3.诵读古诗。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儿童的诗,请读给大家听听
1.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4.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田园生活的情景。
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美好,让同学受到美的熏陶。
1.板书课题,读题。
2.解题:
“清平乐”是词牌名,并不是题目。词是诗歌的一个种类,因为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长短句”。古代的词,都可以伴乐歌唱,词的曲调名称叫词牌。“清平乐”的“乐”要读成“lue”清平乐原本是一种音乐歌曲,后来才用来当做词牌。
“村居”才是这首词的题目,意思是“农村闲居的人家”。《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是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作品。
1.自由读词,注意读准字音。
2.难字正音,引导同学读准:茅、檐、相、媚、翁、媪、亡赖、剥
3.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同桌互读。
4.且读且点评,读出韵律节奏。
1.自由读文,自主理解词语意思
2.自由汇报自身第一次读课文的收获,老师引导同学解释重点词语:
茅檐:茅草搭的屋子。
醉里:喝了酒后,微微有点醉意。
吴音:吴地的方言。这里泛指南方方言。
相媚好:相互之间很亲密和睦的样子。
翁媪:老翁、老妇人。
锄豆:在豆田里锄草。
无赖:音同“无赖”,这里指顽皮、可爱。
3.小组合作,结合插图和注释,疏通句子意思
屋檐低,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长满了茵茵绿草。一阵吴音,絮絮叨叨,还带着几分醉意,亲切,美好!这是谁家,一对青丝苍苍,公公,姥姥。
大儿子,在小溪东岸,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手艺可巧!小儿子,躺在溪边剥莲蓬,一个逗人喜爱的顽皮佬。
4.再读全文,同学质难问疑
1.教师配乐范读,同学闭目想象画面。
2.请同学自由谈所“看到”的画面。
3.同学配乐自由读,边读边悟。
4.请同学自由谈所悟到的思想感情。
安定、悠闲、快乐、恬静、幸福的平淡农村生活让人陶醉使人向往。
1.小组内互读,把所感通过朗读表示出来。
2.全班朗读,注意表达思想感情。
【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5古诗三首教学设计10-15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教案11-04
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及注释06-19
部编九年级上册诗三首09-13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古诗词三首10-12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教案 《古诗三首》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