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的语文课堂(通用8篇)
兴义市第九中学 谢显军
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教学实践中的积累,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知识作为陪衬就不能谈个性化教学。
我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中,可以说我的语文课堂是扯出来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也许这是学生喜欢我上课“扯”的缘故但是,我并非课堂上“乱扯”,“瞎扯”,而是对知识结构,课文内容的了解和更深层次的综合之后的“正扯”,为什么都是语文老师,有的按照课程标准,课堂规范教学把同样的一篇文章上完后,许多学生却一问三不知了。而且,许多学生还以为上语文课是最想打瞌睡的。可是,又那么的喜欢我上课,难道就因为我扯得吗?
也许是吧!比如我在讲授八年级上册作家雨果写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课文时,首先,介绍了雨果作者的故事生活的时代和当时中国的历史。
其次,把课文用故事的形式,把学生引入到历史的回忆,引起了学生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厌恶,对封建统治者的腐朽的痛击,告诉学生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这样许多学生都表示今天的我们的中国一定不会被别人欺负了,有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共鸣
最后,我准备了一些圆明园的图片,让学生自己把被毁前和被毁相对比,并展示了一些收藏在其中的国宝图片,介绍了目前的归宿
以个性化教学打造精彩的语文课堂, 我们教师应该从个性化解读教学材料、教师个性化设计提问策略、师生配合个性化完成课堂教学等方面来实现。
教师个性化解读教学材料, 首先需要教师对文本进行“陌生化”阅读。个性化解读文本, 要求教师放下一切教学参考资料, 以普通读者的身份对文本进行“陌生化”阅读。因为“个性化”解读必须排除一切既有的固化的解读思维, 而教参资料都会影响、束缚我们的创新思维, 难以发掘出“个性化”的全新认知。所以教师纯粹“陌生化”地阅读文本, 易于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进而以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去引领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文本研习。通过这一步研读工作, 教师能够更为全面、深入地把握文本, 而这种完全个性化的文本研读是后续个性化教学的重要基础。
教师个性化解读教学材料, 其次需要教师对文本进行“参照型”阅读。所谓参照型阅读, 就是教师利用教参在“陌生化”解读文本并得到个性化认知的基础上再对文本进行辅助阅读, 以便于在展示个性的同时保证教材基本教学目标的达成。语文教师在对文本进行参照型阅读时, 要把握不同文本的定位, 体现创新思路。例如, 针对体现教育功能的作品, 应降低其语言文字的咀嚼程度;针对文化类作品, 则应提升文本人文性的教学要求。教师根据不同文本的定位形式, 对相应文本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设计, 再结合之前陌生化阅读时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 就可以完成对文本个性化解读的课前准备工作了。“个性化”才能展现“多样化”, 所以教师个性化解读教学材料是打造多彩的语文课堂的前提准备。
教师个性化设计提问策略, 是打造多彩的语文课堂的充分条件。教师在完成个性化解读教材之后, 就要将这些对文本的“个性化”认知和思维方式通过课堂教学传授给学生, 而最佳实现方式就是教师个性化设计提问策略。这也是打造多彩的语文课堂的主要方面。
教师个性化设计提问策略, 首先要体现“人本化”原则。教学要以学生为本, 而作为课堂“主线”的提问设计自然也要体现以学生为本。具体而言, 教师所提问题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不能以教师对文本的“个性化”认知强加于学生, 但是可以将教师进行“个性化”解读时悟出的思维方式、思考角度提供给学生作参考。教师所提的问题应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 即问题应具有开放性、答案应具有多解性。
教师个性化设计提问策略, 其次要体现“距离感”原则。教师在个性化设计问题时, 问题与答案之间的“距离感”一定要把握到位。因为问题与答案的距离太近时, 期间可供学生个性化发挥的空间太小, 难以体现学生的个性思维。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把握好问题与答案之间的距离, 充分激发学生的个性化创新思维, 打造多姿多彩的语文课堂。
师生配合个性化完成课堂教学, 首先应该遵从“愉悦性”原则。鉴于上述所言, 语文教师通过个性化解读教学材料所获得的具有“个性化”的认知及思维方法, 突破了教材原有的死板解读, 激发出新鲜的思想与感觉, 使教师自身获得“愉悦感”, 从而在设计提问策略时以及在以个性化的问题贯穿整个课堂时都会带着这种“愉悦感”。教师让人产生“愉悦感”的提问策略与愉悦的情绪自然会影响并激发学生的“愉悦感”;而学生也会主动配合教师愉悦的教学情绪, 再加上轻松、自由的讨论氛围, 就更加容易被“愉悦感”激发兴趣, 进而迸发出个性化的思维火花。师生配合使语文课堂自然而然变成了具有“愉悦性”的多彩课堂。
师生配合个性化完成课堂教学, 其次应该遵从“和谐性”原则。师生在自由、愉快、轻松的个性化课堂上互动交流, 必须要求教师掌控好课堂, 同时要求学生配合教师, 使个性化的语文课堂依然保持“和谐”的状态。因为“个性化”容易滋生一些小问题, 那就是学生在过于轻松的环境之中, 充分释放自己的个性之时, 自制力会随之下降, 而群体性的自制力下降, 就会影响课堂秩序, 若教师不能及时掌控或管理不到位, 就会造成混乱的局面, 其结果必然是无法实现充满个性而又多彩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语文 课堂教学 个性化
如何建立个性化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新时期语文课程改革中不可规避的问题。笔者重点将重点解读个性化语文课堂出现的历史背景及提出如何建立个性化的语文课堂的相关建议,以促进语文学科的建设性发展。
一、个性化语文课堂出现的背景
1.语文成为一门专门学科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语文并没有单独设立为教育内容。春秋时期,孔子开坛讲学,整个社会形成了官学和私学两种教育形式。同时,自孔子开始的语文教育,主要是以“明仁伦、正道德、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教育目的。因此,中国古代时候的语文教育内容融汇了政治、伦理、历史、地理,乃至自然科学为一体。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百日维新运动的蓬勃发展,旧学被废除,开始实行新学。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二十九年,清政府连续颁布了“壬寅学制”和“葵卯学制”,出现了“读经讲经”、“中国文学”两门课程,语文教学从而逐步成为一门单独的学科,语文教学内容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这一发展演变的历程也是语文的教学内容区别于其他学科,逐渐个性化的体现。
2.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
语文被设为专门学科后,其教学内容、步骤、方法等进一步明晰规范。然而,由于缺乏创新思维,语文教育也走入了僵局:教学方式模式化,以教师讲授为主,“满堂灌”;教学内容固化单一,简单围绕字、词、句、段、篇进行讲解,将语文教学局限于文字;教学过程模式化,毫无心意;学生的自主性未被激发,面临兴趣危机……诸如此类的问题,引起了人们对语文教育的反思。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竞争的空前激烈导致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困境。因此,世界范围内的基础教育改革也应运而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为了改善语文教育出现的困境,顺应全球教育改革的浪潮,2001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同时也强调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这些要求都体现了新时代对语文课堂教学个性化建设的重视。
二、如何建立个性化的语文课堂
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建立个性化语文课堂的三个重要方面:
1.以学生为主体,互动学习的新模式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要学会转变角色,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明确“教师是与学生共同建构知识的对话者和交流者,是学生探究活动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因此教师要变“教师权威”为“师生互动”,建立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在适当的时机,让同学们转换角色当老师。比如,课前三分钟,将时间留给学生,让每一位同学上讲台来讲讲自己在日常的语文学习和语文阅读中获得的收获。
2.丰富充实的教学内容,更为广阔的教学空间
古代的语文并不是仅仅为文字、语言的习得,其中包含着社会现实、历史积淀、道德教化、自然发展等众多内容。语文教材所选的范文有一定的标准,即“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打破教材本身的限制,沟通课内和课外、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对课文进行重新整合,从而使得学生不仅在学语文,也同样了解了其他的知识。突破语文学习和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并最终实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的目标。
3、先进的教辅手段,独特新颖的教学思路
先进的教辅手段和独特新颖的教学思路是个性化语文课堂所必需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为语文课堂教学充满个性色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PPT、影音录像等教学辅助手段,使得语文课堂更加充满魅力。
当然,更加重要的应当时独特新颖的教学思路。教学思路是否独特,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即如何抓住学生的吸引力)和质量(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如何传道授业,如何举一反三,如何运用到日常生活,都是值得每位语文教师思考的。
三、总结
在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紧紧围绕着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宏观上体会语文的人文性、艺术性和独特性,微观上牢牢把握三对象和多环节,加强自身的语文修养,探究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学习的新模式,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拓展语文教学空间,运用先进的教辅手段,设计独特新颖的教学思路,努力建设个性化的语文课堂,让语文教育重新释放出个性魅力。
【参考文献】
[1]吴秀丽.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1,05.
[2]韩斌.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气息[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7,01.
[3]张健.让语文教学充满个性[J].小学青年教师,2005,12.
洛阳市宜阳县锦屏镇一中 王素凡
语文因阅读而美丽,阅读因个性而精彩。《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个性化阅读越来越引起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并很快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面鲜亮的旗帜。那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谱写“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佳境,让阅读过程真正成为学生个性释放的过程,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舞台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营造民主氛围,搭建个性舞台
要想让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彰显个性的风采,那么教师应首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努力建构文本多元化解读平台。然而长期以来,“传道、授业、解惑”,这六个字影响、指导着千百年来的为人师者,可是“传”、“授”、“解”的主体都是“师”,如此一来,很多人自然而然地把教师当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一切都由教师唱主角,课堂成了教师表演的地方,学生却只能处于被动的地位,这种“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桎梏了学生的个性,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影响了教学水平的提高。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是的,只有教师真正变成“平等中的首席”,做学生“主体的守护者”,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能力才能异常活跃,学习的热情才会高涨,学生的积极性才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创新的火花才会不停地闪光。如我在教学《变色龙》一课时,刚让学生讨论完警官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征。一个学生就举手发言,提出异议:“我觉得警官奥楚蔑洛夫并没有断错案,赫留金才是罪有应得。”我对该生的回答作了肯定和鼓励后问:“你这么说的依据是什么?”他说 :“开始时,小狗一副的可怜相;而赫留金却得意洋洋,完全没有受害的感觉。我认为他想嫁祸小狗的目的就是想获得一笔赔偿费,况且虐待对人类有益的小动物,罪不可输。”一石激起千层浪,他的发言激发了全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大家纷纷搜寻文中相关内容,讨论、探究,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经过一番质疑、辩论,最后终于达成共识:奥楚蔑洛夫判断是非功过不是依据事实真相,而是始终围绕狗的主人是谁而在不断变化,其阿谀奉承、媚上欺下的丑恶嘴脸被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也明白了作者以变色龙为题的巧妙用意。由此可见,只有建立真正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有课堂上的师生间情与情的相融、心与心的相通、教与学的相长、师与生的互促,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和个性特长才会有形成的“土壤”和“养分”。也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受到激励,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张扬。
二、追寻文本切入点,倡导多元阅读
每篇文章都有很多“看点”,似乎也都可以作为教学的着力点,但我们在处理教材时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一个教师教学水平如何,还可在处理教材上见功夫。我们应该在处理教材时,善于抓住文本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效进行文本解读。文本多元解读可从以下“五点”进行切入:
1、抓住文本内容。一篇文章的内容既是丰富多彩的,又是摇曳多姿的。一部《红楼梦》就涵盖天文、地理、琴棋书画、诗词曲赋、美学、哲学、医药学、建筑学等各方面的知识,无怪乎有人喻它为一部百科全书。正因为这样,我们可以在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的时候,先让学生交流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情况。如现代作家莫怀戚的《散步》可以说既是一篇玲珑剔透、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同时也是一曲用 580字凝成的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的赞歌。文章讲的是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互敬互助、相亲相爱的故事。引领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历程,也是一次引领学生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学生在与文本交流的同时,既获得了美好的阅读印象,完成了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同时也接受了一次爱与美的洗礼,相信在以后的人生历程中,他们会把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继续传承下去。
2、抓住文本语言。汉语言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丰富,最细腻,最富有人情味的语言,可说是色香味俱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说过:有的文本语言“如清流,描物写态,细腻动人,脉脉含情;有的如惊雷,议论风生,振聋发聩,令人警醒;有的如平沙,质朴无华,平淡实在,耐人寻味;有的如红叶,娇艳华美,色彩斑斓,灿烂迷人„„”但是汉语言又是最具朦胧、模糊,且多义性的语言。著名学者金岳霖先生说:“中国语言文字的特点是朦胧、模糊,它的涵盖面几乎无边无际,暗示性几乎无际无涯。”如《我的第一本书》末句 的 “人不能忘本” “本”在这里指什么?讲解这个问题可引导学生概括出:父亲的教育,父亲的希望,友情的重要,亲情的温馨,生活的艰辛等。还有《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末句“我们都是光明的孩子”作如何理解?它的答案也是多样的:我们都是幸福的孩子;我们都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我们都是美丽的、品质高尚的孩子等等。
3、抓住文本主旨。文学作品主旨的诠释,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甚至可以说是作品鉴赏和阅读教学的必然归宿。它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使学生对课文达到本质性的理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思维的健全;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提高其认识水平和思想境界。文学作品的主题常常具有多元性,不同的读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思想方法认识到种种具有个体差异性的主题。如对鲁迅的散文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也可以有多种理解:(1)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2)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3)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4、抓住人物形象。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具有立体化的特质,加之阅读活动个体化的特征,学生理解中的艺术人物理应不同,这给我们鉴赏人物提供了求异和创新的可能。我们不应也不能用一种统一的模式界定学生的理解。我们在分析文学形象时,应以一种辩证的理性面对学生有创性的思考争鸣。如《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变色”之速,难道不可能出于难言的隐衷?难道他迅速介入“狗咬人”事件,并有一番义愤填膺的言语难道就没有一点出于公正的动机吗?又如鲁迅先生的散文《风筝》,文中的鲁迅既是一个爱护弟弟的严兄,又是一个善于自省的、知错必改的人,同时小时候在管教弟弟时又是一个行为十分粗暴的人。
5、补充文本“空白”。“接受美学”者认为,作品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发掘出来的,作品未经阅读前,只是向读者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框架,其间匿藏着许许多多的“空白”,有待于读者去发现、填补和阐析。而这些“空白”的填补正是读者阅读活动中不可缺的动力机制之一,它能够驱遣读者的想象,激活读者的思维,从而建立起与作品和作者沟通的桥梁,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在我们中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对作品“空白”带有个性色彩的填补,更是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语文课也变得空灵和鲜活。另外,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部分是名家名篇,“句中无其辞句外有其意”,“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妙俯拾即是。如《孔乙己》中的“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对话中的省略号等等。有经验的教师对待这些空白点绝不会一意孤行、自我陶醉地大讲特讲,而是应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停顿,给学生造成“知识上的空白”。引领学生去观察、发现、品味和总结,学生会在探索中补充空白,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认知系统。在知识的自补、能力的迁移中学生不仅形成了良好的认知结构,而且也便与学生阅读个性的形成。
三、做好有效引导,传授阅读方法
要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理念,实现个性化阅读,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自主活动,体现学生的自读和自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教师先要传授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方法,要求学生采取批注法阅读。学生在独立阅读过程中,会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要求他们在对文本进行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同时,用圈点勾画符号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脉络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等方面作简洁的文字标记。学生想到什么,就让他们写什么;爱怎样批注,就怎样批注,使其具有真正的阅读自主权。学生通过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这不仅使学生满足了自己的学习需要促进了个性、品质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引申,有时教师的某些点拨会让学生少走很多弯路,而引申则会带领学生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文本内容。如教学《故乡》时,可引导学生挑选出便于自己理解的突破口,先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再引导他们对文本进行思考。就文中中年闰土再见“我”时那一声令人震动、令人揪心的“老爷”的称呼让我蓦然发觉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可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想想假如自己见到了多年不见的童年伙伴,却发现由于家庭的变故,或者彼此学习成绩的差距,彼此之间是否不自觉地产生了隔膜?相信此时学生对文中“我”那震撼揪心的一颤将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再如关于文末“路”的警句,可让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有关“路”的种种经历与见闻,相信他们会很快领悟“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真正内涵。
四、重视阅读成果,弘扬阅读个性 在阅读教学中,我非常注意让学生进行个性化化阅读的自我展示,因为开放的成果能充分体现阅读的个性化。读者对文章进行探究,对文章进行解释和意义的获取,既是一种思维活动,同时更是读者与文章(作者)之间情感和理智的交融与同构。教师让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要让学生向文章敞开心扉,把自身体验融注到对文章的情感表达中,让学生真正进入“他人的世界”(阅读文章),学生在对这种“他人世界”的理解和解释过程中,扩展了自己的世界,理解和探寻了作品的思想,获得了对自己有益的知识和见解。教师可让学生参与课本剧表演,因为表演给了学生想象的机会,让他们通过肢体语言和口头积累的语言,结合自身对文本的理解,把课本内容中的故事情节、人物特征搬到舞台上,通过艺术的加工、气氛的渲染、情节的优化、人物性格的塑造及动作的美化把课文内容、人物形象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相信这样的教学效果和老师在课上单靠一张嘴,一支粉笔,几张图片,几段录音的单一说教效果要好得多。学生只有细致体会人物的感情,才能表现出人物的性格。演戏的过程,就是学生主体实现角色转换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和学生一起商量设计动作,语言,真正起到“导”的作用。例如《皇帝的新装》中的皇帝,既愚蠢又狡猾、既自信又心虚,要想很好地展现他的多重性格特点,就得让学生设计好台词和动作,比如在皇帝游行的时候,在听到百姓对他的赞美后,发出得意的笑,并频频向人们挥手致意;在听到人们说他没穿衣服时,又是心惊肉跳,又是趾高气扬的矛盾的心态,在学生的表演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经常开展课本剧表演,会使每一个学生参与其中,获得意想不到的“角色效应”,由此可见,让学生真正进行个性化阅读,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魏洪平
(江苏省丹阳市访仙中学,212321)
摘要:语文校本课程要着眼于发展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特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充分体现师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校本课程的个性化缘于历史文化的个性差异、地域文化的个性差异、学校文化的个性差异和情感思维的个性差异。语文校本课程的个性化开发应注重三个原则: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规律、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尊重教师的创造,并由目标、内容、评价三部分组成。
关键词:校本课程个性化定位原则构架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地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由于校本课程着眼于发展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特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因而能充分体现师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也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色。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语文校本课程应该是最具个性化特色的课程。现代语文教育越来越重视人的发展,注重人的个性培养。在这个崇尚个性、尊重个性、展示个性、塑造个性的时代,教育必须顺应这个潮流。“教育即解放”,“教育能够是,而且必然是一种解放”。语文教育应“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高中语文课程应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根据课程目标,精选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语文素养;同时,必须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
一、定位:语文校本课程立足个性化的原因追溯
从对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学校文化、情感思维的个性差异的分析中,可确定语文校本课程个性化的这一基本定位。
(一) 历史文化的个性差异
历史文化是指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由于各地区、各民族发展的历史不同,在历史长河里积淀的文化自然也不相同。我校所在地应属江南的吴楚文化,语文校本课程在选文上若以吴楚名家为主要内容,学生在阅读时对文化背景、语言文字的理解就容易得多。
(二) 地域文化的个性差异
地域文化是指由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其差异表现为不同民族对同一种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言语形式来表达。地处江南水乡,临溪傍水,在那星罗棋布、纵横交错的河网上,村舍一片蓊蓊郁郁,颇有点“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韵味。江南的风景总是和水联系在一起的,江南美,美就美在江南的水。那“咕噜咕噜”的摇桨声,轻盈、飘逸的采莲女,风韵独特的小桥,处处透出江南水乡纯净、柔美的灵韵。不妨让学生吟着唐诗宋词,去感受“盈盈碧水相环,楼阁隔河相望”的水彩墨画;让学生撑着油纸伞,走进散发着丁香花的古镇小院,感受古人的孤独、伤感。
(三) 学校文化的个性差异
学校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它的存在使学校的所有成员,尤其是学生受其规范及影响。从校园布局、学校管理、人际关系,到学校的教育目的、内容、方法等,都是社会文化的折射,都反映着浓厚的文化色彩。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独特的信念、手段、语言、环境和制度等文化特质。学校的文化氛围往往影响着学生个性气质的形成与发展,而学生的情趣又在文学艺术的熏陶中逐渐养成。因此,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一方面受到学校文化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影响着学校文化的发展。
(四) 情感思维的个性差异
个性差异是指个体在内在身心结构和外在行为习惯上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个性特征。在生理上,表现为性别、年龄、体质、知觉等;在心理上,表现为知识结构、智力类型、兴趣、爱好、动机、情感、意志等;在思维方式上,有的偏重于形象思维,有的偏重于抽象思维。语文校本课程就是要根据学生的情感思维差异,开发出适合学生个性的课程。
二、原则:遵循基本规律,尊重教师创造
(一) 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规律
首先,应树立现代语文教学的目标观。传统的语文教学目标观仅从知识和能力的角度来观照,而现代语文教育要求培养完整的人,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课程目标,重视学习的过程、学习策略的选择和语文的实践,体现出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与此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而不是外在的附加任务。
其次,应树立开放的语文课程内容观,打通课内外,走向现实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应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这就明确要求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注重课程的开发和利用。然而,传统语文教学观念要求“以本为本”,读书只读“语文”书,观文只观“文学”文,这无疑给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套上了“紧箍咒”。这种陈旧观念必须破除。既然“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只要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就有无穷的`学习资源可开掘;既然“语文是文化的载体”,只要与文化有关的,就可能有不尽的语文学习资源供开发。
(二) 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学校是课程实施的载体,不关注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条件,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便会成为空中楼阁。所以,因地制宜是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应遵循的原则。因地制宜中的“地”,是指各校不同的条件――既有学校生存的社会环境条件,又有文化环境条件;既有学校办学设施条件,又有教师、学生的个性因素。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综合考虑以上各种因素,因地制宜地开发出适合于自己实施的校本课程方案。如果一味地照搬照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或其他学校的校本课程,就失却了特色,无法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也就违背和脱离了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依据这一原则,学校应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认识本校、本地的条件和优势,充分、深入地挖掘课程资源以达成预期的教育目标。
(三) 尊重教师的创造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关键,课程开发没有教师的参与,便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在课程开发中应尊重教师的创造,让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力军。在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要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遵循课程开发的规律,自主地进行课程开发,允许不同的教师自由地确立个性化的课程内容和计划,同时,在开发的过程中还应促进教师的自律。
三、构架:目标、内容、评价
语文校本课程应由目标、内容、评价三部分组成。
(一) 语文校本课程的目标
语文校本课程首先应当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总目标,在这个大方向之下,分阶段、分项目列出细化的、阶段性的目标。这些目标应当符合文化传递的需要、学生学习的需要,具体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目标的设计应遵循四个原则:(1) 针对性原则:结合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使目标具有此项内容的独特性。(2) 明确性原则:确立的目标必须明确、具体,必要时可进行详细描述,便于达成和检测、评定。(3) 整体性原则:既要融汇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又要使目标具有整体性和阶梯性的特点,并突出重点。(4) 可行性原则:制订的目标应与实施效果联系在一起,必须能够在实施过程中兑现、落实,空洞的教学目标是毫无意义的。
(二) 语文校本课程的内容
语文校本课程的内容范围很广,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类:(1) 日常学习生活类。这一类是较为普遍的,一般都会涉及。如观看学校闭路电视中的自制节目、浏览校局域网、阅览校阅览室的报刊或自编报刊等。(2) 活动、比赛类。这一类带有课外活动的性质,但要使之规范化、系列化,对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有切实的帮助。如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参观博物馆等。(3) 乡俗、人文、自然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这一类课程资源是最有特色的一部分。我国风俗淳朴、历史悠久、自然风光旖旎,充分挖掘定会有不少收获。如收集民间传说、春联,对本地历史名人进行专题研究等。(4) 个性特长类。这一类是根据学校的传统优势、教师的特长、学生的兴趣来开掘的,容易使学校、教师、学生全身心投入,也容易出效果,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往往是深远的。
(三) 语文校本课程的评价
一、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习兴趣是有效课堂的前提。
兴趣是一种探求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是个性活动的源泉,是与愉快的情感体验相联系的。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充分说明兴趣是探求知识的动力,只有喜欢、爱好,学生才会自觉投身于学习活动。因此,课堂中要求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培养他们的兴趣。有的学生喜欢听,有的善于看,有的喜欢讲,有的善于想,有的喜欢做,一堂课要想做到面面俱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进行课堂模式的切换,一般7~13 分钟要换一种形式。老师的精讲,适合喜欢听的学生;板书,阅读教材适合善于看的学生;讨论,辩论,叙述概念、阐述解题思路适合喜欢讲的学生;提出有效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适合善于想的学生;制作学习卡、课堂练习适合喜欢做的学生。这样,我们就自然认识到了一讲到底,满堂灌的弊端,因为那只照顾到了喜欢听的学生,那么,这怎么能说得上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课堂提倡讲练结合,注重知识过手是必要的。苏霍姆林斯基说:“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因此,课堂教学应从一讲到底向少讲多练转变,向精讲精练转变。课堂实施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是有效的。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潜在的需求,那就是希望自己成为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因此,课堂教学可以尝试让学生提问题,编习题,悟疑难,寻方法,辨错误,得结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此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还主动权给学生是有效课堂的关键
从现代教育学、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习者并不是一般意义的受众,而是一位能够主动地对信息进行筛选、加工、改造的生命主体,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不是由教师或书籍直接给予的,而是在学习者与环境、与他人、与各种学习资源在一定意义上的相互作用中,通过学习者本人的转变实现的。现代教学理念,强调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与根本作用,强调每个学习者对同样的信息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认识方式与认识速度,强调认识过程、学习过程首先是一种具有个人特点的行为活动过程,是一种必须在主体积极参与下才能完成的过程。正如泰勒所说,教学的成败,归根结底在于学生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现代教学要求教师的首先不是提供信息,而是组织学生学习,让学生真正实践和体验学习的活动过程。因此,孟照彬提出,课堂的主动权交与不交给学生,是新旧课堂的分水岭。如何理解交出主动权呢?比如:教师能有效地提出问题,引领学生进入一种思考、琢磨的状态,这时的主动权就在于学生;课堂组织学生讨论、辩论,主动权也在于学生;组织学生阅读、交换学习卡、做课堂练习,主动权更在于学生。有效课堂要求教师一定要交出主动权,但交多少合适应根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来定。总之,还主动权给学生是现代课堂评价的关键指标。
三、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是有效课堂的基本方式
提倡切换课堂模式,动静转换,目的是尊重学生个性,鼓励有效参与,培养学习兴趣,消除感官疲劳。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冷静,不要走另一极端。每节课都组织讨论、辩论、探究、小组合作等,热热闹闹,而忽视接受学习,这将极大地浪费时间。目前,很多课堂看似热热闹闹、生机勃勃的交流互动,其实是一种浮躁学风,是一种低效教学。不要误以为课堂上活动越多越好,这往往是许多课堂“静”不下来的根本原因。在这些课堂上,学生忙忙碌碌,或动手操作,或合作交流,或画或跳,非常活跃,而唯独缺少“独立思考”与“静心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当然需要学生主动,但动只是手段,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进入思考,进入研究,从而达到对知识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掌握。教师上课不要总让反应快的学生牵着鼻子走,其实他们不是最优秀的,最优秀的是那些善于思考,反应却较慢的孩子,事实上他们最容易受到歧视。因此,教学方式的选择一定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课堂中各种活动的组织需要教师的引领,需要学生理性地参与。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营造真正意义上的有效课堂。
四、宽松、容错的学习环境是有效课堂的心理保障
当一个学生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后,便成了“差生”,那么,让“差生”成为优生的道理就很简单,那就是让他们反复享受成功的喜悦,并产生积极学习的愿望,“差生”便可以成为优生。处在成长和发展中的孩子,犯错误是他们的权利。孩子犯错误时,最想得到的是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他们正是通过不断地从错误中汲取教训而逐步成长、成熟起来的。真诚地容忍、巧妙地善待学生学习中的错误,他们才可能敢想、敢说、敢为,才会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实践自己的设想,才能催生和萌发他们的想像与创造。在课堂中,他们收获的就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也收获了师生认识的沟通、情感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和心灵的对话,更收获了智慧、积极、主动和创新。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更重要的是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有效课堂应建立在民主、平等、扎实、朴实、真实的基础上。提倡师生、生生之间真诚地、平等地互动、交流。有效课堂需要教师的亲和力与耐心,教师要爱学生,要将一碗水端平,对学生发展负责。我们主张教师要有规范的课堂用语,如:“请你回答问题”,“请坐下”,对没有回答好问题的学生说没关系等等,绝对不要有歧视学生的语言。课堂上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尽量回答,面对日益博学的学生,要敢于对学生说“我不知道”。往往老师都不知道的问题反而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中国的家长总是问孩子“今天 老师给你提了什么问题”,而美国家长却总这样问“你今天给老师提了什么问题”。对学生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责难。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才可能建立起今天的有效课堂。
五、合理、恰当地激励学生是有效课堂的有用方法
课堂对学生的评价要合理、恰当,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经常在课堂上听到“棒!棒!你真棒!”、“表扬他,顶呱呱!”、“你真聪明!”之类的赞赏和表扬,教师给予学生的肯定无可厚非。但是,只要学生一发言就说这些千篇一律的话,长此以往,被夸奖的学生就会逐渐“迷失自我”。再如,在小学课堂中,老师喜欢用卡片、笔、小红花等物质奖励学生,刚开始,学生精力集中,积极回答问题,等拿到两、三朵小红花后,老师的小红花也发完了,这时候,孩子的注意力就有些分散了,当你
问他为什么不集中精力听课时,他会告诉你因为没有小红花了。其实,只要老师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很多时候,一句肯定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作业中一句能打动学生的评语,对学生的赞许和激励反而来得更直接,更有效。因此,恰当地运用语言评价是非常重要的。鼓励和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成功只有在失败的映衬下才显得更光彩夺目,表扬也只有在客观评价的前提下才更具有魅力。否则,鼓励和赞赏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六、以学论教
没有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没有现代意义的教学。学是教的目的,教要为学服务。小平同志曾说:“只有教师教得好,学生才能学得好。”我们把能否让大多数甚至让每个学生在相当程度上实现有效学习,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客观标准。当然,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只能有一些基本要求。就叶澜倡导的“新基础教育”而言,大致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有意义。学生上课前上课后是否有变化,如果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又何必再上这节课呢?
2.有效率。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面上而言,这节课下来,对全班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困难的;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
3.有生成。在课堂中要有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和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较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
4.常态化。公开课、观摩课更应该是“研讨课”。因此,叶澜告诫老师们:“不管是谁坐在你的教室里,哪怕是部长、市长,你都要旁若无人,你是为孩子、为学生上课,不是给听课的人听的,要‘无他人’”。而常态课是普通老师上的平常课,常态课上好了,具有更大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要应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个性化教育,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
一、平等对话, 变“师——生”为“你——我”
教育之道, 道在心灵, 而不是被动的知识传递和技能训练。
记得18年前, 我的一位实习指导老师说过:“老师就像是一名演员, 只要站在了讲台上, 就得投入地表演。”当时我听了很感动, 现在想起她的话, 我的感受是:很多时候, 我们教师虽然进行着表演, 却没有观众。因为老师专注的是自己的表演, 而不关注学生的反应。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中进行。在课堂上, 我们是引导者, 也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教育过程中没有缺席的权利, 课堂教学是在场师生的相互对话活动, 即“你—我”的关系。我们的表演也应是一种真诚、真切的表演, 这种表演以一种敞开的方式去面对学生, 是一种真正的对话。
不少老师最初到我班听课时不习惯, 因为我准许学生不必先举手就站起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孩子们在热烈的讨论中找到兴奋点, 打开思路, 找到对话的灵光, 培养创新思维, 营造了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二、自主阅读, 变“蓝本”为“文本”
我们都知道, 学生才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要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设计课堂, 让学生通过阅读, 自己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发挥语文学科特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语文课堂中, 可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经验出发, 大胆想象, 以实现现实与文本的视界融合。在承认文本的多义性、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创造性理解的同时, 也应使学生接受或多少意识到我们倡导的社会生活价值。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我们要珍视学生在阅读中提出的不同见解, 尊重、呵护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答案展现出来的鲜亮个性。有教育家认为, 教育者的作用和价值, 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孩子的内在积极性, 组织孩子自主学习。
在教学《灰雀》一课时, 我鼓励学生猜想不见了的那只灰雀有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大家讨论的结果令我十分兴奋, 他们个性化的答案让我从中看到了不同孩子的性格。在《她是我的朋友》这篇课文学完以后, 有个学生提出:“我认为课文的题目‘她是我的朋友’这句话是男孩说的, 应该加上引号。”我没有急于下结论, 让他们自己讨论。最后, 全班学生统一了看法:应该加上引号。他们还写了一封信给编委会, 我也在上面签了名。
“孩子的潜能像空气, 在多大的空间里, 它就有多大。”
三、人文教育, 个性化教育的基础
新教材非常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的重要性, 强调人对真、善、美的追求, 强调人的创造性的发挥, 强调人的主体性。我们培养的应是具个性化的人, 而不是“标准件”。
在阅读教学中, 一篇篇凝聚着作者灵感、激情、思想、才华的课文, 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着以陶冶人格, 丰富精神生活, 了解文化传统和人的价值等为宗旨的广博的人文教育。这些课文使学生得以关注到不同人的命运, 体验到不同的丰富多彩又有个性的独特人生, 培养了他们具有人的丰富情感, 具有基本的同情心和人情味, 学会了关心、理解、宽容与尊重。
比如第九册第二单元的四篇课文, 我着重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表现的真情——对领袖的崇敬, 真挚的友谊, 母亲的挚爱和父子之间的深情。在学习《了不起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时, 我让学生通过感情朗读、通过勾画体现爱的具体语句来体会课文中蕴涵的情感, 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展开讨论。一个孩子谈到他一次在玩耍时摔下深沟, 年迈的爷爷不顾危险下到沟底去救他;另一个孩子说妈妈平时悉心地照顾自己, 而自己却觉得理所当然, 从未感动过……发言的孩子情绪很激动, 也很真诚, 一只只手举得高高的, 一双双眼睛也都那么专注。刻板的亲情教育在这时被具有强烈感染力的课文阅读取代。虽然他们的感受不尽相同, 但学生的人文素养在长期的陶冶中得到培养, 个性也得到完善。
四、因材施教, 实施差异性教育
每一位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 他们都有做为独特个体的需要、情感、态度和发展的意向, 都有独特个性以及自由、创造和选择。由此, 我们的课堂教学应把自主性还给学生, 把主导性充分发挥出来, 实施灵活的差异性教学。
在《索溪峪的“野”》这篇课文的学习活动中, 我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段落阅读, 通过阅读来体会不同意味的“野”。在学完《草船借箭》后, 我让学生发表意见, 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些段落?再进行兴趣阅读, 之后自主选择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孩子们有的画画、有的写诗 (讥讽周瑜的打油诗) , 有的小组表演课本剧, 还有的表演了朗诵。学习内容自己选, 学习形式自己定, 学习伙伴自己找, 学生的自主性增强了, 学生的个性也得到张扬。一次次智慧光芒的闪烁, 就像是在给学生的头脑充电、加油。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教育是没有用的》林格著.
小组讨论后,交流中一名孩子说:“我觉得他的话有点道理,但是,设想:如果胖子没有想到用装死的办法而被熊吃掉了,那能否说瘦子是‘适者生存’,胖子就是不适者被淘汰了呢?这肯定不能。”另一位说:“可以说是‘适者生存’,但朋友间应该互相帮助,不能只顾自己逃命,朋友是很重要的,像瘦子这种人,我肯定不和他做朋友。”
“老师,您说呢?”一个学生向我发问。我趁势总结:“刚才小朋友们说得都非常好,从两人都脱离险境来说,可以认为是‘适者生存’,生活中我们要有这种技能,但这篇文章更重要的是要告诉我们,遇到危难时朋友间不能只顾自己,应当互相帮助,想办法共同脱险。这样,我们的朋友才会越来越多,生活才会越来越美好……”。学生们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教学中,当学生有不同看法时,我没有否定他,也没有用一句“也有道理”草率应付,使学生的个性在课堂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个性化的语文课堂】推荐阅读:
个性化高效课堂教学的评价原则10-28
中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10-18
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研究结题报告09-28
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方法论文09-08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个性07-27
励志成功的个性签名励志的个性签名09-06
优秀作文的个性化描写05-31
餐饮业的个性化服务10-09
例谈个性化作文的写作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