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规范(推荐8篇)
为进一步加强我公司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工作,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法规和安全生产措施落实,有效控制各类事故发生,减少伤亡和经济损失,实现安全生产,保障员工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公司对安全生产的工作要求及签署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经双方平等、自愿协商同意,特制订本规范,明确负有安全生产职责人员的责任。
1安全目标
1.1 因工死亡和重伤事故零发生,工伤事故月度发生率控制在1‰以下,发生率控制在12‰以下。
1.2 无重大火灾事故、重大设备事故、重大工程事故、重大交通事故。
1.3 不发生刑事案件、重大治安事件、群体性事件。
1.4 不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食物中毒事件。
1.5 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率达到100%。
1.6 重大安全隐患及时发现率100%,整改率100%,复查合格率100%。安全职责
2.1 安全领导小组职责
2.1.1 企业的生产组织及领导者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确立本单位安全生产目标并组织实施。
2.1.2 监督考核安全生产责任目标。
2.1.3 不间断地组织风险评价工作,识别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风险和隐患。定期评审或检查风险控制结果。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落实所选定的风险控制措施,消减风险,预防事故的发生。
2.1.4 组织公司有关部门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检查,并迅速做出处理。
2.1.5 安全领导小组负责评审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尤其在潜在事件和突发事故发生后的评审。
2.1.6 编制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比例和使用计划,对安全费用的提取与使用实施监督检查。
2.2 各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职责
2.2.1 在总经理的领导下,严格贯彻执行国家、上级和公司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制度,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52.2.2 组织修订和审定本单位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规程,组织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方案及规划。监督检查分管部门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情况,及时纠正失职和违章行为。
2.2.3 协助总经理组织安全技术研究工作,负责解决疑难或重大安全技术问题,推广和采用先进的可行的安全技术和安全防护设施。
2.2.4 依据本单位实际情况组织制订安全教育计划,组织对本单位员工的安全教育和考核工作。
2.2.5 审批除应由总公司安全环境主管部门审批外的动火证及登高证,参加重大事故的技术分析工作。
2.2.6 定期组织本单位安全生产检查,落实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专题会议,分析安全生产动态,及时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问题,检查考核公司各部门安全生产落实情况。
2.2.7 应急预案的具体组织实施者,本单位应急事故的现场指挥。
2.2.8 发生重大事故时亲临现场调查和分析,根据调查分析结论,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及时准确上报各类事故。
2.3 总公司安全环境主管部门及子公司安全员职责
2.3.1 宣传、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文件、标准,根据以上要求组织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制度、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公司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计划等,并负责监督检查其执行情况。
2.3.2 组织安全大检查。协调和督促有关部门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制定防范措施和整改计划,并检查监督安全隐患整改工作的完成情况,对拒不整改或未及时整改安全隐患的单位或个人会同有关部门采取相应处罚措施并勒令其限期整改。
2.3.3 深入现场进行安全监督,负责建立动火、登高等危险行为审批制度和日常审批、登记,检查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违章。督促并协调解决有关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遇有危及安全生产、人身财产安全的紧急情况有权责令其立即停止作业并排除危险,并立即报告有关领导。
2.3.4 制订适合本公司的安全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通过在演练中发现的问题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2.3.5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企业专用消防器材的配置和采购计划、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
2.3.6 组织对员工进行安全思想、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的教育、培训,定期组织安全
考核。
2.3.7 参加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及大修、技改技措项目的劳动保护设施的审查、验收,保证符合职业安全卫生要求。
2.3.8 负责各类事故调查、处理、汇总、统计上报工作及建档,主管人身伤亡、爆炸事故的调查处理,参加基层上报的各类事故的调查、处理和工伤认定工作。
2.3.9对各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考核评比,对在安全生产中有贡献者或事故责任者,提出奖惩意见;开展安全技术研究,推广安全生产科研成果、先进技术及现代安全管理办法。
2.3.10负责公司易燃易爆等危险源、特种设备及其操作人员等要害岗位、消防的管理工作。
2.3.11 对法律、法规、规章要求持证上岗的岗位、工种、设备应配合有关部门办理相关资格证、执业或职业证,无相关证书的不得上岗操作。
2.3.12 组织对职工进行防火宣传教育,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防火检查和演习。
2.4 车间安全职责
2.4.1 车间主任是车间的安全负责人,对车间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要保证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标准在本车间的贯彻执行,做到车间生产与安全生产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和评比。
2.4.2 拟订、修订车间安全技术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编制车间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和方案,经批准后,组织实施。制订车间安全活动计划,并检查执行情况。
2.4.3 组织拟定本车间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做好班组和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定期对班组长和操作工进行安全知识和安全操作的考核,并实施奖惩办法。
2.4.4 组织车间定期、不定期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安全装置、防护设施处于安全完好状态。发现隐患及时组织整改,车间无力整改的要采取临时安全措施,及时向公司书面报告。
2.4.5 组织或参加车间各类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并按规定及时上报。
2.4.6 落实好直接作业的监护工作,配合安全环境主管部门工作,对其提出的整改意见和建议积极整改或改进。
2.5 班组安全职责
2.5.1在车间主任领导下组织学习贯彻执行车间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及时发现并制止违章操作,抵制违章指挥,并及时上报车间主任。
2.5.2负责定期举行本班组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学习有关的法规法规、政策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指导员工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施和劳动保护用品,提高班组人员的安全意识
和自护意识。
2.5.3 经常进行现场检查,确定岗位防护器具、设备安全防护装置、消防器材是否完好,发现问题马上通知车间主任。
2.5.4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落实本班组安全责任人。
2.5.5严格执行劳动纪律,检查岗位工艺指标及各项安全制度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奖罚措施。
2.5.6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解决,作好记录,不能解决的要及时上报领导,同时采取控制措施,发生事故要立即组织抢救、保护现场,及时报告。
2.5.7 对班组安全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员工予以奖励。
2.5.8 落实好直接作业的监护工作,配合安全环境主管部门工作,对其提出的整改意见和建议积极整改或改进。
2.6安全责任人职责
2.6.1 负有安全责任的员工应该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本单位规章制度对工作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定期进行排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或安全事故应立即报告直属领导并按照直属领导的指示处理隐患或事故,隐患或事故不立即处理将对公司利益造成损失或对自身、他人人身、财产安全造成损害或可能造成损害的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无法完全处理的应立即采取应急处理措施防止损失扩大或危险转移。
2.6.2 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坚守工作岗位,特种设备及其他对生产经营、人身、财产安全有影响的机器、设备等应始终保持有人值守状态,不得空岗、串岗、在岗期间不得从事与岗位无关的活动。
3奖惩办法:
3.1公司每月度将对以上目标进行考核,达到目标要求的按奖惩制度进行奖励,达不到目标要求的公司按奖惩制度给予处罚。
3.2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和职责,完成月度及目标。班组或车间未发生安全事故,无重大安全隐患,一般隐患整改及时,可评为安全工作先进班组或车间。
3.3 对于玩忽职守、管理不力、反应迟钝、工作不负责任直接或间接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其他不良后果的责任人员,公司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扣发其绩效工资、解除劳动合同等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4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后立即生效执行。
卫 龙 食 品
安 全 领 导 小 组
组长:刘忠思
副组长:轩中洋
一、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地质环境存在危险因素
我国的煤层环境部稳定, 而且地质构造比较复杂, 有很多煤矿都是一些具有很高瓦斯的矿井, 有的是那些煤层会自然的矿井。由于经济发展的需求, 对煤炭的开采规模是越来越大, 而且采掘的深度也是在慢慢往更深层次延伸, 这就让煤矿开采所面临的来源于水、火、瓦斯、粉尘、噪声等等安全问题变得更多。采矿人员在地底下数百米的深处进行煤炭的挖掘工作, 长时间的处在这种半封闭的空间里, 高温、高湿、噪音、粉尘等等的恶劣环境让作业人员的情绪变得起伏, 从而产生操作上的食物, 最终导致事故发生。
(二) 机电设备存在不安全的隐患
自金融危机过后, 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普遍下降, 就无法在企业的安全管理上面加注更多的精力, 安全投入也是能少就少。在实际煤炭开采操作中, 一些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已经老化的大型机电设备还在进行使用, 这种没有任何安全保障的生产条件, 大大提高了事故的发生率, 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系数更是低。
(三) 作业人员存在不安全的行为
在煤炭采掘的过程当中, 由于受到所处的恶劣环境的影响, 作业人员的心理和生理都会发生改变, 也就无法进行正常的操作, 这就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而且是人为事故。作业人员对于这种潜在的危险不具备良好的辨识能力和紧急情况处理能力, 而且对自己经验过于相信, 从而造成人为事故的发生。除此之外, 还有一些员工注重自身的经济利益, 违规操作, 甚至为了能够获取效益而在没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进行工作, 这对生命构成了严重的安全威胁。
(四) 安全管理不到位
目前, 我国的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 存在着很多的缺陷, 在生产过程中, 安全检查的工作没有做到位, 对于预防和控制安全监督的培训工作也是缺乏的, 另外对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执法力度和考核力度都是存在欠缺。企业的基层领导对于安全生产不重视, 更不懂得安全投入与生产效益之间的关联, 对于那些已经存在的煤矿事故隐患没有能够及时的排除, 工作过程中缺乏了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相关的指导。员工更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甚至是为了利益无视规章制度, 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二、安全目标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安全目标管理是新形势下煤矿安全管理的新方式, 更是煤矿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能够实现企业安全管理的总目标以及一个一个分目标, 防止和杜绝煤矿事故的发生,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实行安全管理。
(一) 保证作业环境的安全
首先应该选择安全的煤矿地址, 布置矿井的生产系统, 所使用的生产设备必须要能够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 作业现场的空间布置要合理, 煤矿的通风、防瓦斯、防进水、防止火苗的出现等等都应该要合理安排实行, 若是作业过程中有发现老化和损坏的设备, 一定要及时报修和更换, 保证给工作人员一个安全的作业环境, 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
(二) 实现安全生产, 创新安全技术
煤矿企业必须改善煤矿的生产条件, 消除一切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实现操作对象的本质安全化, 及时更新生产设备, 合理布置生产工作空间, 这些生产设备应该是操作比较简单而且安全性高, 都配备有自动的保险防护装置, 这样就将这些事物的不安全状态都进行了一个控制。除此之外, 还需要对危险源进行主动科学的辨认, 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逐步提高作业人员对生产安全性的认识, 更新他们的安全观念。安全生产技术是现代煤矿安全管理中解决煤矿事故发生的关键所在。它需要在国外先进的煤炭生产技术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 建立起符合我国煤炭开采实情的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另外, 还要做到人才的创新, 提高待遇, 吸引技术管理人才, 促进煤矿安全管理的实行。
(三) 更新干部安全管理的观念, 加强员工安全意识
更新干部安全管理的观念, 增强他们的专业知识, 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 让他们能够不仅认识到煤矿生产前期安全投入所带来的潜在收益以及长远效益, 而且还能够认识到生产后期设备与安全技术的投入, 更是促进也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从而实现企业零伤亡的安全管理总目标。与此同时, 还应该加强员工安全意识, 他们是现场操作者, 更是排除安全隐患的主要人员, 所以一定要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将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普及, 让员工能够逐步实现安全意识的转变, 从要我安全最终变成我要安全、我会安全。
参考文献
关键词:煤矿 安全管理 安全目标管理
目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重大煤矿事故频频发生,使其面临着较大的安全考验,不仅增加了职工的死亡人数,还对我国经济、财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据相关数据表明,造成煤矿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安全管理问题,安全管理不到位,不仅会对煤矿生产过程造成影响,还会危及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影响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为了有效地避免煤矿事故的发生,煤矿企业应该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实施安全目标管理,从而提高煤矿安全管理,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
1 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地质环境较为复杂 我国露天煤矿占煤矿总量的7%,这就使得煤矿开采大多数需要在地下、矿井里进行,对煤矿生产开采工作十分不利。我国煤层相对不稳定,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含有高浓度的瓦斯矿井较多,煤层容易发生自然,不利于开采的安全进行。由于矿井环境比较恶劣,存在较多的危害,如瓦斯、火、粉尘、水等。近年来,我国煤矿开采规模不断扩大,开采深度逐渐延伸,使得矿井面临着更多的安全问题。煤矿生产工人在数百米下半封闭的恶劣环境中,工作时间长、照明不足,容易造成呼吸困难、情绪波动等,可能会出现操作失误的情况,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
1.2 机电设备老化 煤矿企业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一味的降低生产投入成本,无法在安全管理方面加注更多的精力,使煤矿生产工人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意识不够,严重会引发事故。在煤矿实际开采中,煤矿企业仍然继续沿用陈旧、落后甚至老化的生产设备,使得这种设备在技术和安全上无法满足相应的标准与要求,大大提高了事故发生率,降低了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系数。
1.3 煤矿生产工人不安全行为 据相关数据表明,导致煤矿事故发生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工人的不安全行为。由于人是最活跃的因素,在数百米半封闭的恶劣煤矿下,煤矿工人容易受到心理、生理以及技能的影响,使其行为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与复杂性。在开采过程中,随着开采深度的延伸,对工人的正常操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增加了人为事故发生的概率,再加上煤矿工人大多数都是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对隐形危险源的辨识能力低,最后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1.4 安全管理不到位 从我国整体水平来看,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较低,存在较多的问题与缺陷,严重影响着煤矿企业的健康发展。在实际开采过程中,预防与安全控制培训工作缺乏,安全检查与监督工作不到位,安全生产管理执行力度不够,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使得安全管理水平始终提不上去,无法及时的排出煤矿生产安全隐患。在这样的组织中,员工缺乏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相关的指导,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把个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抱着一些侥幸心理,违规操作,对其生命财产安全埋下了安全隐患。
2 安全目标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应用
2.1 确保煤矿开采环境的安全 为了给煤矿生产工人创造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确保其能放心的进行工作,就需要对煤矿工作环境进行安全管理,那么合理的选择矿址、布置矿井生产系统是实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在对生产设备布置与更新时,需要根据煤矿企业的发展特点与煤矿地质条件进行,以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硬条件。同时,还应该对煤矿的防水防火防瓦斯以及通风进行安全的管理,使其满足国家的相关标准。
2.2 创新安全技术和设备,实现安全生产 若想较好的实现安全目标管理,就必须改善煤矿的生产条件,最大程度消除一切潜在的不安全隐患。对于落后老化的设备,必须及时进行更换,制定相关的应急处理方案,确保生产设备操作简单性强、安全性高,使生产人员能在安全的环境下工作,保证煤矿开采的连续性,为实现安全目标管理奠定基础。同时,煤矿企业应该提高煤矿开采工人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使其能对隐性危险源进行正确、科学的辨识,并主动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控制,使其逐渐树立起安全第一的工作思想。安全生产技术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因此煤矿企业应该不断引入先进技术,建立起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生产技术支撑体系,最快最好实现安全生产管理。
2.3 更新安全管理观念 首先应该更新煤矿领导层与管理层的安全管理观念,不断增强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管理水平,使其清楚的认识到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对煤矿生产前期安全投入与后期技术投入潜在以及长远利益进行全方位考虑,为煤矿企业生存与发展提供有力的条件,从而实现企业安全目标管理。同时,还应该对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安全教育加强培训,全面普及安全法律法规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使其具有排除安全隐患的能力,促进安全目标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更好的应用。
3 总结
在煤矿开采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对煤矿的安全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安全管理对煤矿安全生产、促进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安全目标管理应用于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是现代社会煤矿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煤矿企业应该不断创新生产设备与技术,更新安全管理观念,确保煤矿生产环境的安全性,从而实现安全目标管理,促进煤矿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乃文,季大奖.行为安全管理在煤矿行为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12:115-121.
[2]李成林.“全面安全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煤矿安全,2008,02:110-112.
为了加强本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提高本项目安全管理水平,圆满完成施工任务,现将安全管理目标确定为“杜绝死亡及重伤事故,轻伤年频率控制在10‰以内”,管理措施如下:
1、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的治安管理,向现场施工人员实行施工现场内部治安管理规定;
2、制定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加强各级安全管理力度;
3、重视对入场人员安全技术交底。树立安全意识;
4、严格执行入场人员三级安全教育制度,发放安全“上岗证”,持证上岗;
5、把安全检查工作摆在首位,制定安全检查制度,将安全措施落实,并加以完善;
6、施工现场的各种安全标语、标牌布置到位,劳动保护用品合格使用;
7、注意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做到持证上岗;
8、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保障职工安全和健康的前提下组织安全活动;
9、制度要一一落实,让现场所有人员都有安全生产意识,对发生事故后要迅速及时抢救伤员。
制定年、月达标计划,并将目标分解到人,责任落实考核到人。
1、杜绝死亡事故及重伤事故,轻伤频率低于3‰。
2、确保每月施工安全检查达优良标准;无重大、特大设备事故;无重大、特大火灾事故;
3、确保每月文明施工检查达优良标准;
4、安全管理工作目标:持证上岗率100%、设备完好率不低于90%、检查合格率100%;
5、安全创优目标:争创市级(或省级)安全文明样板工地。
遵义城建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生产经营单位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主体。加强各项安全生产管理,从根本上预防和消除生产安全事故是生产经营单位的重要职责。
第一节
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管理
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管理是安全生产目标与安全生产责任管理的综合。安全生产目标是生产经营单位确定的、在一定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安全生产总目标;安全生产责任是生产经营单位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类人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安全生产应负的责任;安全生产目标只有通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才能完成,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是为了完成各项安全生产的目标。
一、安全生产目标
为了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加强工作目标管理,制定自上而下的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目标,形成以总目标为中心的全体人员参与的完整安全生产目标体系。
1、安全生产目标值的确定
要在生产经营单位中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首先要将安全生产任务转化为目标,确定目标值。主要目标值有:
(1)工伤事故的次数和伤亡程度指标。
(2)安全投入指标。
(3)日常安全管理的工作指标。
2、安全生产目标体系的建立
安全目标体系就是安全目标的网络化、细分化。安全目标展开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纵横连锁形成网络。
横向到边就是把生产经营单位的总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纵向到底就是把单位的总目标由上而下一层一层分解,明确落实到人,体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把安全生产目标有效展开,是确保体系建立的重要环节。
3、安全生产目标措施体系
安全生产目标措施体系是安全目标落实的保证,它是组织保证措施、技术保证措施、管理保证措施等安全措施的具体化、系统化,是安全目标管理的关键部分。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法》第四条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一)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
总要求是横向到底,纵向到边。具体应满足如下要求:
1、必须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要求;
2、与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体制协调一致;
3、要根据本单位、部门、班组、岗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既明确、具体,又具有可操作性,防止形式主义;
4、有专门的人员与机构制定和落实,并应适时修订;
5、应有配套的监督、检查等制度,以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真正落实。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原则
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根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来确定,在制定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谁主管,谁负责”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2、要充分体现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
3、突出重点的原则。
三)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就是对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个人在生产过程中应负的安全生产责任,以条文的形式做出的明确规定。
在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时,条文中应体现出:
⒈安全要求,这些安全要求主要是为了保证有效的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⒉安全管理内容,即为了安全生产,要进行哪些常规检查和防范工作。
⒊安全管理人员,即哪个岗位由哪个人负责,安全责任要落实到人。
⒋明确具体的安全责任,即对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具体由谁负责,负什么责任。
其内容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纵向方面,从最高管理者、管理者到一般职工的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是横向方面,如安全、设备、技术、生产、基建,人事、财务、设计、档案、培训、宣传等各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1、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其职责为:
⑴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⑵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⑶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⑷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⑸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⑹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⒉其他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助主要负责人搞好安全生产工作。
⒊职能管理机构负责人:按照本机构的职责,组织有关工作人员做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对本机构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⒋职能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在本人职责范围内做好有关安全生产工作。
⒌班组长:全面负责本班组的安全生产,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直接执行者。贯彻执行本单位对安全生产的规定和要求,督促本班组的工人遵守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切实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遵守劳动纪律。
⒍岗位工人: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岗位工人要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遵守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和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遵守劳动纪律。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四)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安全生产责任制作为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使之付诸实施。1·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
2·加强安全责任制的教育;
3·发动全员参与;
4·将安全生产责任制条文可操作化;
5·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内容。
三、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管理
安全目标责任管理实际上就是安全生产目标在实施过程中的责任落实。包括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的融合,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的评价与考核,安全生产责、权、利相结合等环节。
(一)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的融合
1·建立安全目标分级负责的安全责任制。
2·建立各级目标责任管理组织。
3·将目标化整为零,采用PDCA循环法“逐一实施。
PDCA循环就是按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科学流程进行循环管理。
P阶段:计划阶段,主要是制订实施目标的具体措施。通过分析目标现状,找出存在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针对找出的原因,制订对策计划。
D阶段:实施阶段,按制订的对策计划和措施具体组织实施和严格地执行的过程。
C阶段:检查阶段,即检查效果。根据所制订的措施计划检查进度和实际执行的效果是否达到目标的要求。
A阶段:处理阶段,即总结经营,巩固成绩。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总结,把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纳入有关的标准、规定和制度中,以便其他目标实施时有所遵循。把失败的教训进行总结整理,记录在案,作为前车之鉴,防止以后再次发生。遗留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
(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的评价与考核
安全生产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和完成后,都要对各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责任落实。检查是评价和考核的前提,是确保实现目标的手段。
1·评价内容。一般包括各层次目标执行情况的汇总,各类存在问题的汇总,目标管理整套思路和方法的优劣等。
2·评价方法。常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百分分配法和综合评价法。百分分配法即我们常用的打分法。综合评价法的公式为:
综合评价:完成程度×困难程度÷努力程度±修正值。修正值是因客观条件出乎意料的变化,使目标完成比制定
目标时变难(+)或变易(-)而给定的一个修正系数。三者比例应事先确定,比例大小为:
完成程度≥困难程度≥努力程度。
3·评价步骤。首先,目标执行者对目标完成情况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对完成目标所实施的方案、手段、条件、进度等情况进行评价,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
训。其次,上级以检查结果为依据,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对目标执行者目标执行情况作出科学评价,找出成功点和挫折点。
4·考核。评价考核标准分为集体或个人考核标准两类
(三)安全生产责、权、利相结合
单位实行安全目标责任管理时,要明确职工在目标管理中的职责。同时要赋予他们日常管理的权力,权限的大小应根据所担负的目标责任的大小和完成目标任务的实际需要来确定,还要给予他们应得的利益。只有责、权、利的有机结合才能调动广大职工参与安全目标管理的积极性和持久性。
在企业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方面,不少单位总是从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设施投入和教育培训等方面入手,这些因素固然重要,但如果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增加安全心理研究,让影响员工安全的心理因素得到释放,从而提高自身的本质安全度,无疑对安全生产工作会起到一种本质上的保证作用。
一般来说,如果员工的心态良好、情绪稳定,安全素质高,肯定会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克服常人容易形成的侥幸心理、惰性心理和麻痹心理,使自己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变得积极主动。
一、事故与心理因素的关系
人的气质与性格是紧密相联的,胆汁质类型的气质与鲁莽,抑郁质类型的气质与怯懦,多血质类型的气质与嬉戏,粘液质类型的气质与懒惰都是不可分的。因此,分析事故原因,不仅要分析物质方面的原因,还要分析人的原因,即不安全行为和导致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心理因素,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人为事故的发生。
二、人的不安全行为
在分析事故原因中的心理因素时,我们有必要掌握不安全行为的种类,从而进一步分析心理活动的过程,找出发生事故的次要原因。
1、不安全行为的概念: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称为不安全行为。
(一)安全标准化内容
安全标准化的基本内容就是生产经营单位在各个生产岗位、生产环节的安全质量工作,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程的规定,达到和保持一定的标准,使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始终处于良好的安全运行状态。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主要表现为:
1·从安全基础工作人手,制订各工种、各岗位的安全操作标准,使每个从业人员按岗位标准进行操作。
2·规范企业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避免管理上出现漏洞,存在隐患。
3·从本质上、技术上解决问题,促进作业条件改善、技术装备达标,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4·落实企业作为安全生产主体的责任,完善标准化操作的考核和评级办法,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
(二)安全标准化特点
1·突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2·强调企业生产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科学化、法制化;
3.体现安全与质量、安全与健康、安全与环境之间的统一性;
4·起点更高,标准更严;
5·对企业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拓展、规范和提升。
(二)分解落实安全标准化责任
把安全标准化工作目标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企业和企业的各个岗位,形成层层把关负责、配套联动的责任体系。
(三)建立安全标准化工作网络和监控机制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各企业的车间、班组、岗位都要有专兼职人员,形成完善的安全管理网络,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标准化活动申遇到的各项问题,做到处处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使安全质量工作始终处于有效的监督控制状态。
(四)完善安全标准化考核制度
企业要建立每月检查、每季考评、半年总结、全年评比的安全质量考核制度。考核评价工作可以引人社会申介机构参与,严格考核,增加公正性与可信度。
第四节
安全技术措施管理
一、安全生产投入
安全生产投入项目范围: 主要用于建设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如防火工程、通风工程等;增设新安全设备、器材、装备、仪器、仪表等以及这些安全设备的日常维护;
重大安全生产课题的研究;按照国家标准为职工配备劳动保护用品;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其他有关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费用,如用于制定及落实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
二、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
包括全部以改善劳动条件、防止事故发生和职业病危害为目的的一切措施。是”预防为主"工作的具体体现。
(一)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原则
5·连锁原则。应给有危险的设备安装连锁装置,一旦操作者违章作业或设备处于危险状态,连锁装置可以使设备立即停止运转。
6·设置薄弱环节。如保险丝、易熔塞,安全阀等,一旦危险发生,薄弱环节首先动作,以减免或减少整个系统的损失。
7·合理布局原则。科学地进行各种设备的布局设置,合理安排多层次作业场所。
(二)安全技术措施项目内容
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单位和工作场所、措施名称、措施内容与目的、经费预算及来源、负责设计、施工单位及负责人、措施使用方法及预期效果。
应当注意,不属于安全技术措施范围的医疗、福利、消防和一切生产上的设施不能列人安全技术措施项目。如安全技术各项设备的一般维修、消防措施、集体福利设施、厂房维修以及个体防护用品、保健饮料等属于安全生产日常开支项目,均不应列入安全技术措施范围内。
(三)安全技术措施经费
按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安排适当资金,用于改善安全设施,更新安全技术装备、器材、仪器以及其他安全生产投人。安全措施经费则是安全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1·安全生产投入水平
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我国安全投人占GDP的比值为0·703%,其中安全措施经费的水平为:企业安全措施经费占GDP的比值为0·412%;职工人年均安全措施经费为335·2元。而20世纪末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安全投资达到了GDP的1·5%。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遏制重大事故发生,提高我国的安全生产水平,必须加大安全生产投入。
2·安全措施经费的合理投入
生产经营单位应该走内部挖潜和适当扩大投资规模相结合的路子,同时改进安全生产资金的管理方式,调整目前企业安全生产投资的结构。
合理的安全投入结构是将安全投人的三部分:安全措施经费、个人防护用品投人与职业病费用进行合理分配,基本体现企业安全措施经费投入与个人防护用品之比为1·58:1,企业安全措施经费投人与职业病费用之比为12·4:1,只有进行合理的安全投入,才会收到最大的安全效益。
(四)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
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是通过将安全技术措施编人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实施计划的方式来完成。
生产经营单位一般应在每年的第三季度开始编制下年度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各级在编制下年度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时,对于每项安全技术措施,应该明确负责设计、施工单位或负责人,开工及竣工日期,经费预算等具体内容。
三、危险源管理措施
一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
危险源确定后,在对危险源进行系统危险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危险源重点控制实施细则、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培训考核制度、日常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检查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异常情况应急措施、考核奖惩制度等。
二明确责任、定期检查
应根据各危险源的等级,分别确定各级的负责人,并明确他们应负的具体责任。特别是要明确各级危险源的定期检查责任。除了作业人员必须每天自查外,还要规定各级领导定期参加检查。对于重点危险源,应做到:⒈厂长月查;⒉车间主任周查;⒊工段、班组长日查。对于低级别的危险源也应制定出详细的检查安排计划。对危险源的检查要对照检查表逐条逐项,按规定的方法和标准进行检查,并作记录。如发现隐患则应按信息反馈制度及时反馈,使其及时得到消除。
三抓好信息反馈、及时整改隐患
要建立健全危险源信息反馈系统,制定信息反馈制度并严格贯彻实施。对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应根据其性质和严重程度,按照规定分级实行信息反馈和整改,作好记录,发现重大隐患应立即向安全技术部门和行政第一领导报告。信息反馈和整改的责任应落实到人。(四)搞好危险源控制管理的基础建设工作
危险源控制管理的基础工作除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外,还应建立健全危险源的安全档案和设置安全标志牌。
应按安全档案管理的有关内容要求建立危险源的档案,指定由专人保管,定期整理。
应在危险源的显著位置悬挂安全标志牌,标明危险等级,注明负责人员,按照国家标准的安全标志表明主要危险,并扼要注明防范措施。
四、应急救援
安全生产的目标是防止事故的发生,但当事故不可避免地发生时,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事故损失,控制事故的扩大。事故应急救援是控制事故扩大,减少事故损失的有效途径。
企业的应急救援纽织
根据归口管理原则,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救援机构人员组成与职责如下,⒈指挥中心成员的组成及职责
(1)总指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担任,负责组织指挥全厂的应急救援;
(2)副总指挥:由安全科、处长或负责安全生产工作的副职负责人担任,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3)指挥部成员:在指挥部统一指挥下进行工作。
2·各事故应急小组由各职能部门的人员依据职责分工组成
(1)现场指挥组 由保卫科和安全科的人员组成,负责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工作;
(2)事故处置组 由生产科、设备动力科的人员组成,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开停车调度工作,同时负责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负责工程抢险抢修工作;
(3)医疗救护组 由卫生科的人员组成,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
(4)物资供应组 由供应科、总务科的人员组成,负责抢救受伤、中毒人员的生活必需品供应,负责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
(5)善后处理组 由工会、环保科组成,负责事故现场及有害物质扩散区域内的无害化处理、监测工作及善后处理工作。根据救援实际需求情况,组成的各救援应急小组与指挥中心共同构成某企业的救援组织。
因应急救援队伍各部分担负的任务不同,各部门人员在综合素质、专业知识方面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各部门的职责如下:
1·救援指挥中心
指挥中心是事故救援工作的指挥机构和指令的传输中心,由总指挥、指挥人员、通讯人员组成。指挥中心职责为:
(1)执行国家有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法规和政策。
(2)分析灾情,确定事故救援方案,制定各阶段的应急对策。
3)发生事故后,负责救援工作的组织、指挥,向救援部门发出各种救援行动指令。
(4)确定各部门的职责,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5)为救援提供物质保障及其他保障条件。
(6)负责内、外信息的接收和发布、向上一级救援机构汇报事故救援情况。
(7)组织预案的学习、演练、改进。
(8)负责了解、检查各救援部门的工作,及时提出指导或改进意见。
(9)适时调整各救援部门人员组成,保证救援组织正常工作。
(10)对预案的执行或演练情况进行总结、评比。
(11)向有关新闻机构发布事故及救援信息。
(12)负责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及救援情况。
2·应急救援专家组
应急救援专家委员会应由各方面的专家组成,其职责如下:
(1)负责对事故危害进行预测,对重大危害控制系统进行评价。
2)协助建立重大危险源、危险设施、主要化学毒物数据库,向各有关机构提供咨询和应答。
(3)为救援决策提供依据和方案,为事故预案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持。
(4)对编制人员进行培训,负责咨询和专业讲座。
(5)对编制的事故预案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6)及时通报事故源的变化、新救援技术的发展情况,为预案的修订提供依据
3·救护队
由医务人员和志愿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责是:
(1)现场救护。
(2)转运受伤人员过程的医疗监护。
(3)为现场救援人员提供医疗咨询。
(4)对群众做自救与互救的宣传。4·应急救援专业队
应急救援专业队由工程抢险人员、消防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有:
⑴抢修被事故破坏的设备,道路交通设施,通讯设备、设施;
⑵修复用电设施;或铺设临时线路,保证事故应急用电。
⑶扑灭已经发生的火灾;及时撤走易燃、易爆、有毒物品或物质。
⑷控制重大危险源灾害的进一步发展。
⑸维修各种因事故造成损害的其他急用设备、设施⑹设法使可能引发事故或导致事故扩大的设备、设施停止运行。
5·后勤保卫组的职责
⑴维持现场秩序;
⑵进行人员疏散,保证人员安全撤离;
⑶保证交通路线畅通,保障救灾物资安全、顺利到达目的地;
1 风险管理的概念
风险管理是一种管理程序,是对经济损失的风险予以发现、评价,并寻求其对策的管理科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医院风险管理是专门研究医院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其核心是将不确定因素的发生而给医院造成的损失或负面影响控制在最低程度,使医院在实现其未来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将医疗市场不确定性和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的系统方法和过程。具体而言,就是要对病人、工作人员、探视人员面临的潜在伤害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1]。
2 医院风险管理成因分析
医院面临的风险多种多样,可归纳为:医疗风险、技术风险、经营风险、信用风险、人才风险等。其中医疗风险、技术风险是医院面临的主要风险[2]。
医疗风险是指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人员对他人身体发生医疗侵权行为而应负的法律和经济赔偿责任风险,它是医院面临的最大风险。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后,人们法制意识增强,对医疗服务期望值增高,医疗风险明显加大。如20世纪9 0年代医院一年赔偿总额才几千元,到目前有的医院增加到上百万元,有的医院一件医疗事故就要赔偿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严重影响医院的发展。医院的医疗风险贯穿于医生对病人诊断、治疗、康复全过程,导致其产生原因有多方面,如医疗技术水平欠佳,疾病本身较严重和变化较快,医疗引起的并发症,医疗设备故障,医务人员缺乏责任心,服务态度差且服务不到位,违反诊疗常规等等,都可能引起医疗风险,产生医疗纠纷。技术风险指在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各级医院都在加快技术创新,发展自已的优势学科,形成特色优势项目,扩大市场占有份额。但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往往具有一定风险,如果未能处理和控制好这些潜在风险,势必使医院面临危机。
从与医院管理目标实现密切相关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不难看出这些风险主要来自不健全管理体系、用药过程、患者交接流程、医务人员素质、患者方面等[3,4]。权威性的QuIC研究报告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5],该报告指出:医疗差错普遍存在于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和领域,危及病人安全和医疗质量;绝大多数医疗差错由卫生保健系统和管理程序不合格所致(如人员资质不够、医疗处理不当)。详细分析如下:
2.1 医院管理体系
许多医院的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医院管理者风险管理意识与能力缺乏,相当一部分医院管理者缺乏基本的风险管理意识与能力,管理环节上未形成应对风险的计划和措施,以至于不能有效地防范风险。当风险来临时,协调能力不够,组织能力不强,不能迅速有效地控制与化解危机。
2.2 用药安全
药物配送过程中药品安全性不能得到完全保证,毒、麻药品的管理存在漏洞,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缺乏明确的安全性用药指导,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不力等。
2.3 患者识别与交接流程
非医疗过程中的相关安全管理问题被忽视,如病房没有增加安全性设施以避免病人摔伤,诊疗交接过程中没有使用腕带、脚带或专用标识以确保病人一致性等。
2.4 医务人员因素
医务人员“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不足,面对患者提出的要求或医疗过程中发生的医疗问题,过于注重院方对切身利益的保护,有意或无意回避患者的正当诉求而引发风险。另外医务人员资质不够、人员缺乏,尤其是护理人员严重不足,不能保证工作基本要求而给患者造成不安全影响或隐患。
2.5 患者因素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后,人们法制意识增加,对医疗服务期望值增高,医疗风险明显加大。许多医患冲突是医患双方对医疗行为的不同角色意识、不同角度的思考原点而导致对相同问题的不同归因所引起。医方从专业标准角度归因为正常的诊疗结果,而患者却可能归因为诊疗失误或事故,片面地追究医疗责任。比如,对国际上公认的医疗确诊率为70%、急诊抢救成功率7 5%的经验标准,患者可以接受医疗行为的总体成功概率,但对于发生在自身与亲人身上的不幸或不理想结果却不能理性接受,甚至反应强烈,以至引发医疗纠纷。临床上因疾病的自然过程而导致死亡的情况,被患者或其他非医务人员误视为医疗事故时有发生。另外,患者过高过急的诊疗期望,疾病过程中引起的情绪行为失常,也是医疗风险的形成原因。
3 医院风险管理措施
医院风险可能存在于医院经营的全过程,涉及诸多方面如法律、金融、医疗技术、医疗环境、策略、传统、文化等。不同的国家因国情不同,在医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的过程中经过了多年的实践、改革、反复和完善的历程,并最终形成了目前比较适合国情特点、侧重点不同的医院风险管理措施体系。
3.1 国外医院风险管理措施
2002年1月,WHO执行委员会就患者安全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通过了一项由英国、比利时、伊朗和意大利共同提出的决议——建立一个关于患者安全的项目[5]。并呼吁会员国密切关注患者安全问题,并于2004年成立患者安全联盟。欧美发达国家对医疗体系的政策走向,更逐渐重视与强调医疗品质的改善与患者安全的促进。
2000年12月,美国国会拨款5000万美元,专门用于支持旨在减少医疗错误的各项工作。2001年后还成立了美国国家患者安全基金会(National Patient Safety Founda2tion),并且开始了患者安全相关领域的立法。另外,美国还成立病人安全中心—在国家卫生保健研究和质量机构(AHRQ)建立一个病人安全中心。把加强病人安全列为头等大事,为病人安全设定全国性的目标,跟踪实施过程,并向政府和议会提交病人安全方面的年度报告。
澳大利亚在2000年1月成立了澳大利亚医疗安全和质量委员会(Australian Council for Safety and Quality in Health Care),统筹全国患者安全与医疗品质改善的工作,特别是在建立无障碍的医疗不良事件通报系统和协助医疗机构排除推动医疗安全环境的阻碍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英国于2001年7月正式成立国家患者安全机构(National Patient Safety Agency),负责全国医疗不良事件的资讯收集与分析,并由教育训练的推广与改善活动的推动来降低医疗错误的发生。近年来该机构甚至尝试建立独立的、不以惩罚为手段、鼓励主动通报的医疗不良事件通报制度,藉由医疗不良事件的揭露来建立起更安全的医疗体系。
3.2 我国医院风险管理措施体系的建立
我国科学化的医院风险管理措施体系的建立过程起步比较晚,因为对医院风险管理的理解、认知甚至重视程度不同,导致不同地区、不同的医院业已建立的所谓“风险管理措施体系”大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这也为我国今后确立相对标准的、有效的、能比较准确的反映我国国情特点的医院风险管理措施体系带来隐忧。鉴于此,立足于医院安全目标要求、着眼于风险管理内涵,国内各地的医院管理体系在建立过程中应围绕着这几个要点去思考:风险管理组织职能建设、风险战略管理、风险管理流程建设、风险理财策略、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风险管理组织职能建设包含两个方面:组织构架体系——医院各部门风险管理职责、权限和预警报告线路,可能影响的因素和方式;岗位的设置——建立相应风险管理岗位,制定岗位说明书。
风险战略管理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管理诊断、风险模型与风险指标几个方面。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辨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等步骤。风险辨识是指识别医院面临的风险。风险分析是将分析出的风险作进一步的定性定量分析。风险评价是指评价风险对医院安全管理目标实现影响分析、排序,找出医院风险管理的重点。风险管理诊断指评估医院风险状况和风险管理水平,从风险管理体系的构成、过程及目标进行分析,考察医院风险战略、组织架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信息等对风险管理运行的影响。风险模型与风险指标指统一建立医院风险模型,建立医院主要风险指标体系。
风险管理流程建设包括风险管理流程控制、效率评估与流程改进再造,建立重点风险管理特殊流程。
风险理财策略指结合风险管理战略,建立风险理财方案,进行风险转移。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指风险分析模型,包括风险管理数据模型、数据库结构和分析模块;风险报告体系——风险报告的类型、内容、标准和报告格式,传递方式,及时报告医院风险的有关信息资料;风险信息系统集成——医院现有信息系统结合充分发掘医院现有的数据和信息。
3.3 我院风险管理措施
多年以前,我院就开始重视风险管理的相关议题,经过近几年的持续完善,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的风险管理措施体系。
着眼于风险战略管理,医院成立了风险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风险评估,对医院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结合各类指标分析,在识别风险的基础上,衡量与评价医疗服务经营中各类潜在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潜在损失程度、因素,根据定量分析和描述,对风险危害程度进行重要性排序、获取相关数据,以确认风险性质、等级,为采取相应风险预防管理对策提供依据。对风险管理中的医疗安全质量指标、护理质量指标、合理用药指标、绩效指标等进行综合分析,确立了核心指标和一般指标,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预防风险指标体系。
针对医疗风险管理,我院从多年安全医疗实践得出结论:质量管理是预防医疗风险最有效方法。为此,医院专门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通过推出质量责任体系、质量核心指标体系、实行临床路径管理制订健全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增强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强医疗设备维护等措施来预防医疗风险。该委员会下设医患协调办公室、质控部等职能部门,各部门建立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并就不良事件报告内容范围做出详细规定,报告流程、方法,相应部门应负的职责做出严格要求。此外,在职能部门设立了风险管理岗位,并制订了相应岗位职责。
国情、经验、教训促使我院形成了一套转移风险策略,即通过一定方式,将风险从一个主体转到另一个主体。如通过购买保险以减轻医疗事故对医院影响,并有利于我院提高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所承担的风险赔偿能力。
我院充分利用现有的医院HIS系统、财务会计报表、医院工作量统计报表和科室成本核算等综合资料,形成风险预警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4 总结
医院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不可避免性,但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可控制医院风险的发生,减少医院风险带来的损失,并把医院风险降至最低限度以保证患者安全。本文从风险管理内涵的角度出发,分析医院风险管理成因,通过列举国外医院和本院风险管理应对方法,以期为其它医院建立风险管理措施体系提供建设性思路。
参考文献
[1]应向华,陈英耀,陈洁.等.医院风险管理中风险的范畴[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5,12(4):3-5.
[2]郑大喜.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6):2223-2224.
[3]程永忠,石应康.构建医院安全管理新体系[J].中国医院,2005,(92):8-10.
[4]黄海.对临床医疗风险认知与管理策略的思考[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7,21(3):48-50.
关键词:单季粳稻;生产现状;直播栽培;技术规范;舒城县
中图分类号 S511.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5-35-02
舒城县地处江淮之间,水稻生产“四稻”并存,有双季早晚稻、中籼稻和单季粳稻。近几年单季粳稻生产发展较快,2012年单季粳稻种植面积达2.03万hm2,占水稻总面积的43.6%。单季粳稻生产在全县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2a我县针对单季粳稻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开展了主导品种、主体技术集成配套研究,制定了目标产量生产技术规范,对指导全县单季粳稻生产和高产创建示范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 单季粳稻生产现状
1.1 种植制度 舒城县单季粳稻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圩畈区,以小麦—水稻、油菜—水稻1a2熟制为主体,兼有冬闲田—水稻1a1熟制。小麦以春性品种为主,水稻以早熟晚粳品种为主。2012年全县小麦茬单季粳稻面积为0.97万hm2,占单季粳稻总面积的48%;冬闲茬和油菜茬单季粳稻面积约1.07万hm2,占单季粳稻面积的52%。种植方式以浅旋耕撒直播为主,直播面积约占单季粳稻总面积的95%。为了规避灰飞虱的为害和条纹叶枯病的发生,单季粳稻播种期普遍推迟,育秧移栽田播期几乎和直播田差不多,这也是导致直播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油菜和冬闲茬单季粳稻播期主要集中在5月25日至5月31日,麦茬单季粳稻播期主要集中在5月31日至6月10日。
1.2 现有产量水平和产量构成 近3a舒城县单季粳稻平均单产为492kg/667m2,其产量构成:有效穗(24~25)万/667m2,每穗粒数88~95粒,结实粒90%~94%,千粒重27~28g。当前制约单季粳稻高产的主要因素是稻穗小、穗粒数偏少,因而高产栽培的重点是主攻大穗和提高分蘖成穗率。
1.3 主体技术的推广应用与存在问题 目前单季粳稻推广应用的主体技术为直播轻简栽培技术,包括精细整田、适期适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精确灌溉、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在大面积的直播稻生产中,主要存在4个方面的技术问题:一是播种量偏大,导致基本苗和高峰苗数过多,分蘖成穗率低,茎蘖成穗率低于50%;二是肥水促控失当,无效分蘖过多,667m2高峰苗在45万以上,致使中后期群体偏大, 通风透光条件变差,基部节间细弱,纹枯病加重,后期出现倒伏现象;三是除草剂使用不当,化除效果差,秧苗常受到除草剂的药害;四是穗数增加,穗型变小。为解决以上问题,实现高产更高产目标,我县在深入开展主体技术集成配套研究的基础上,及时制定目标产量生产技术规范,开展规范化生产技术指导。
2 单季粳稻直播栽培生产技术规范
2.1 目标产量及构成 舒城县单季粳稻直播栽培的目标产量定为600kg/667m2。产量结构指标为有效穗(24~25)万/667m2,每穗粒数110~120粒,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27~28g。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在适宜基本苗的基础上,促进有效分蘖,适时控制无效分蘖,把茎蘖成穗率提高到60%~70%;通过适时适量施用穗肥,主攻穗粒数,协调解决足穗与大穗以及与提高结实率的矛盾,从而获得高产。
2.2 品种选择 主要选用适宜于直播的优质、高产、多抗的早熟晚粳品种,尤其是要选用耐条纹叶枯病的品种。如安选晚1号、镇稻11、南粳44、武运粳23等。早茬田可搭配种植中熟晚粳品种,麦茬可搭配种植迟熟中粳品种。
2.3 生育进程安排 油菜和冬闲茬单季粳稻安排在5月25日前后播种,7月27~28日拔节,8月30日左右抽穗,主茎总叶数17片,节间6个。麦茬单季粳稻安排在6月1~10日播种,8月3~10日拔节,9月1~7日抽穗,主茎总叶数16~17片,节间6个。
2.4 栽培技术要点
2.4.1 大田整地 前茬收获后,立即进行旋耕,耙前施用基肥,再上水反复耙平,做到“高低不过寸,寸水不露泥”,田面细软,再每隔2.0~2.5m开畦沟,沿田四周开好排水沟。畦面平整后次日,待沉实稍干后播种。
2.4.2 播前种子处理 浸种前晒种2d。用25%的咪鲜胺2mL加10%吡虫啉10g,加水10kg,浸稻种4~5kg。一般浸种36~48h,浸好后不必淘洗,直接催芽,当80%~90%种子破胸露白时即可播种。
2.4.3 播种方法 单季粳稻(常规品种)人工撒播播种量以3.5~4.0kg/667m2为宜,每667m2确保基本苗达到8~10万。早播的、整地精细的、种子籽粒偏小的取播量下限,反之取播量上限。播种时应采取分畦定量分次播种,即先播70%的种子,再用30%的种子补缺补稀。对于未落入土中而悬浮于土壤表层或前茬秸秆上的种子,在播种后用大扫帚或其他工具把种子及时塌入土中。播种后25d,即在秧苗5叶期左右,要进行田间移密补稀,查漏补缺,达到秧苗分布均匀。
2.4.4 精确施肥 每667m2总施纯氮13~15kg、五氧化二磷6~7kg、氧化钾8~10kg、硫酸锌0.5kg、高效硅肥3~5kg。氮肥运筹坚持“一基三追”,建议基肥占30%、断乳肥占10%、分蘖肥占30%、穗肥占30%,穗肥分两次施用。
施基肥:先施用有机肥再旋耕,耕后耙前每667m2施45%复合肥25~30kg,并配施锌肥。
施断乳肥和促蘖肥:2叶1心期结合上水追施断奶肥,667m2施尿素3kg;4~5期追施促蘖肥,667m2施尿素8~10 kg。如果基本苗数量不足,可在6~7叶期看苗施用平衡肥。
施穗肥:晒田明显落黄后,倒4叶露尖时施促花肥,每667m2施用45%复合肥15kg,高效硅肥3~5kg;在倒2叶露尖时施保花肥,每667m2施尿素4kg、氯化钾4kg。
2.4.5 适时灌溉 播种后应坚持湿润灌溉,2叶1心后保持浅水层。一般在播种后30d左右,秧龄达到6叶左右,当茎蘖数达到计划穗数70%时,开始脱水晒田。晒田要采用分次轻晒的办法,以晒到田间四周有裂缝,田间不陷脚,但有脚印为宜,以后复浅水,待自然落干后再晒,反复进行多次,使总茎蘖数缓慢上升,直至最高苗为预定穗数的1.4~1.5倍。达到高峰苗期(11叶期)以后,可逐渐加大晒田程度,促使叶色明显落黄,叶片挺起,到达拔节叶龄时及时复水。幼穗分化至扬花期保持浅水层,灌浆期间隙灌溉、干湿交替,保持田面湿润,促进养根保叶,增强抗倒能力;收获前7d断水。
2.4.6 化学除草 化学除草采用“一封、二杀、三补”办法,杂草基数高的直播稻田,可在整地前用灭生性除草剂农达200mL/667m2除草。
在播种后2~4d,等秧苗扎根后排干田水再施药,每667m2用40%苄嘧·丙草胺(直播净、稻隆、直播宝)可湿粉45~60g,兑水30~45kg,对畦面进行喷雾封杀,施药后保持田板湿润。
在3~4叶期,如播后未进行除草或因故除草效果较差的田块,可进行补治。以稗草为主的田,667m2用稻杰50~60mL或50%二氯喹啉酸可湿粉40~50g兑水30~45kg喷雾,或拌毒土、肥药撒施;以千金子为主的田块,667m2用10%千金乳油50~60mL兑水30~45kg均匀喷雾;稗草、千金子、莎草及阔叶杂草混发的田块,667m2用稻杰50mL加10%千金乳油60mL兑水30~45kg于秧苗5叶期喷雾,施药前排干田水,药后1d灌薄层水,保水5d以上。
2.4.7 病虫防治 应针对直播稻病虫害发生种类与为害时期,重点抓好苗期稻蓟马、灰飞虱防治;中后期注意纹枯病、稻飞虱、螟虫、稻纵卷叶螟防治;后期加强对两迁害虫和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等防治。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规范】推荐阅读:
安全生产管理目标10-02
学校安全生产目标管理07-06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内容10-06
1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20106-16
安全生产责任制目标管理档案06-17
公司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10-08
加油站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09-14
工商局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10-27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管理目标责任书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