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计划停电的管理制度

2025-04-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非计划停电的管理制度(精选5篇)

非计划停电的管理制度 篇1

非计划停电应急预案

1一、事故停电

1、事故停电是指外供电线路发生事故造成停电,这种停电分大面积停电无法恢复和瞬间闪断两种。

2、事故停电由于属于突发事件,所以情况一般都非常紧急需要各部门协调工作。

3、配电值班人员发现停电后要第一时间询问供电部门停电原因,及时通知大堂副理、夜间要通知值班经理、部门经理、及酒店各相关值班岗位。

4、查明原因后要立刻采取措施确定处理案。

(1)严重事故停电无法立刻恢复要立刻按计划停预案处理进行备用线路转换投送。

(2)瞬间闪断停电是由于故障较小没有形成跳闸造成瞬间失压,这种停电情况按正常送电流程对高低压配电柜进行恢复送电,送电流程与变换线路送电流程一样。

(3)送电完毕要电话查询闪断故障原因,解详细后在工作日志进行登记交接。

4、如连续闪断超过两次要停止送电,进行备用线路转换待供电部门查明原因处理完毕后根据酒店经营情况进行专用线路恢复。

当大厦电气系统出现故障,造成大厦照明系统及动力系统停电时,电梯被迫停梯,这时,维修人员应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采取措施,并与监控室联系,查清所有电梯位置及有无被困人员情况。

酒店停电应急处理

突然停电时,酒店管理人员启动应急照明系统,并通过广播温馨提示,按照提示采取应对方法,同时听从现场工作人员安排,不要乱跑乱挤。特别是不要惊慌,以免引起。

1、配电值班人员接到或发现停事故停电后立刻到事故现场确定事故原因、事故造成停电面积,影响区域。

2、如停电面积影响较小要及时通知使用部门做好停电后各项应急准备工作。

3、如停电面积较大要及时上报部门、通知使用部门、通知大堂副理,夜间发生问题要及时通知值班经理,详细说明停电原因、影响面积、处理情况以及应急措施。

4、立刻对事故现场进行处理首先要确定故障点,断开故障点将故障范围降到最小,减少影响营业区面积。

5、要尽量采取临时线路保障营业区用电和必要设备用电供应。

6、对事故处理情况要及时与使用部门沟通,说明事故处理进展情况,让使用部门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

7、事故处理完毕要要及时恢复用电并通知部门、使用部门、夜值经理及相关岗位。

8、供电正常后要对事故点进行监督跟踪防止故障再次发生。

9、事故处理完毕运行正常后要对事故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发生故障原因从管理或即使角度对设备或线路进行相关改造,并整理文件备档。

二、计划停电

1、计划停电是指供电部门对线路进行计划检修。计划检修前两天会同通知使用部门到供电部门办理工作票。

2、值班室接到通知后要立刻报部门领导,并通知酒店领导。书面通知各部门详细停电时间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做好客人解释工作

3、通知各部门计划停电可以对双路供电线路进行自动转换,时间需要3秒钟,这3秒钟酒店各部门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4、计划停电各部门要做工作好客人解释工作、电梯停放一楼、使用电脑要提前关闭等工作。

5、停电后工程部按规定对线路进行转换,转换完毕后对酒店低压配电室进行送电、同时对一楼配电室进行投送。投送完毕电话查询各部门各岗位供电情况。

6、供电正常后巡查负二层供水设备、低压配电室、十七层水箱水位,巡查完毕在巡查记录上登记巡查情况。

7、整个供电处理完成后在工作日志上详细登记操作时间、步骤、人员存档。

三、电梯停电应急处理

停电时会引起消防系统报警,而消防系统报警会引起电梯停止运行。消防人员会迅速查清报警点位置和数量,电话通知保安值班人员急赴现场查看。作为乘客要保持镇静,通过电话与外界保持联系。营救人员要根据楼层灯指示或小心开启外门察看,在解救被困人员前,应先切断故障电梯电源。

①当大厦出现停电事故后,电梯维修人员应手持应急照明设备第一时间到达监控室查看电梯位置。

②电梯维修人员到达电梯所在楼层时首先确定电梯准确位置,判断是否可以放人。

③当电梯离地面80公分以上时不可以放人,需要盘车到平层位置后才可放人。

④当判断电梯位置无法放人时,应安慰乘客:“请您耐心等待,您在轿厢内最安全”。

⑤当放出被困人员后,应引导客人走安全通道离开大厦。

⑥电梯维修人员应到机房断掉所有电梯总电源,防止电梯恢复后大电流冲击电子板。

非计划停电应急预案

2一.平时应做工作:

①软化水箱水位处理应在三分子二以上,高位水箱应满水位。

②锅炉处理应保持正常水位。

③停电处理应急灯应状态良好,并备强力手电筒,可备随时使用。

④严格设备巡检处理制度,确保设备具有应急能力。

二.停电时应急措施:

①保持冷静,对事故情况作出判断。

②判断为突发全厂停电事故,立即打开烟气紧急排放阀,让烟气从紧急排放通道排走,防止爆燃。

③将中控室电柜内所有设备电源打到“停止”位置,防止突然来电误启动。

④在分水缸处,打开高位水箱至分水缸联络阀,检查给料机旁边水套是否有水溢流。⑤检查高位水箱出水阀是否常开,观察高位水箱内水位,对高位水箱存水水量能维持多久进行估计。

⑥关小并逐渐关闭分汽缸出口阀,减少锅炉炉水消耗。

⑦关小炉膛夹套冷却水补水阀,下料水套冷却水一次阀,二燃室顶盖冷却水阀,烟道冷却水阀,检查有谁溢流即可。

⑧检查高位水箱水消耗及水位下降情况,对高位水箱水量维持时间进行再一次估计。⑨检查料仓情况,料仓料位情况,对料仓进行铁棍插棍,防止料仓烧穿。⑩联系电厂,询问停电情况,确定恢复供电时间。

报告领导,对现场情况、应急措施处理情况、电厂停电反馈信息、仍存在问题向领导汇报。

对锅炉水位、各水套内水是否溢流、高位水箱存水情况、分汽缸压力、汽包压力、现场情况、停电情况进行时刻监控。

三.来电后措施:

①对全厂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处理,确定没有造成重大损失后,准备恢复系统运行。②将中控室电柜设备电源打到“自动”位置,启动引风机,对生产线烟道进行吹扫,让烟道恢复负压运行状态。关闭烟气紧急排放阀。

③启动循环水泵处理,对高位水箱进行补水,当高位水箱水量补满后,关闭分水缸至高位水箱联络阀,恢复分水缸到各水套阀门开合度,确保有足够冷却水对水套进行冷却。

④启动锅炉给水泵处理,对锅炉进行给水。

非计划停电的管理制度 篇2

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基层设备运行单位、检修单位和施工单位计划检修职责不清;二是部分业务管理部门认为停电计划管理只是运检部的事情,和他们无关,在实际工作中不是积极配合,而是被动应付;三是停电计划流程包括上报、制定、发布、申请、答复、执行、反馈和考核等多个环节,实际工作中缺乏对流程的优化和明晰;三是对计划管理各个流程的管控不严,要求不细;四是计划管理对检修计划的完成率、重复停电、停电信息发布的及时率和准确率、客户停送电投诉等主要指标都缺乏严格考核。

2提高计划停电精益化管理的措施

2.1加强组织领导

健全组织机构,成立计划管理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任组长,成员包括运检部、安质部、发建部、调控中心、营销部、项目管理中心、检修建设工区、光明电力公司等部门(单位)负责人。运检部是检修计划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各部门上报的检修计划进行汇总,负责对各部门的检修计划执行情况、检修计划相关工作进行统计分析与考核。调控中心是检修计划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参与设备停运计划的讨论、审核,负责将停电信息及时发布到95598平台,负责受理和批复业务单位的停电申请。发建部负责编制、审核、上报基建工程施工作业计划。项目管理中心负责编制、审核、上报农网改造工程施工作业计划。营销部负责编制、审核、上报业扩工程施工作业计划。检修建设工区负责编制、审核、上报处缺、大修技改施工作业计划。

2.2制定工作流程

从检修计划的上报到检修计划的制定、检修计划的发布、检修计划的申请及答复、停电信息的发布、检修计划的执行,最后到计划管理完成情况的分析与考核,形成计划、执行、分析、考核的闭环管理。每周认真制定下两周停电计划并挂网公告,对上周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对违反管理规定的进行考核,形成停电计划的闭环管理。

2.3完善管理办法

明确检修计划的制定和发布要求。运检部根据各单位上报的计划,统筹安排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拟定初稿交由计划管理领导小组讨论、协调后发布检修计划,月计划每月28日前在公司网站公布,周计划每周五在公司网站公布。明确检修计划的申请及答复要求。地调管辖设备,需至少提前4个工作日办理停电检修票;县调管辖设备,需至少提前2个工作日办理停电检修票。县调受理业务单位的停电申请后,应至少在停电前1天的15时前答复。运检部计划挂网公布后,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落实检修计划,无天气等其他特殊原因,不得更改计划。严格管控临时停电,除事故处理和特殊工作外,不允许临时停电工作。检修计划制定发布后,调度配抢中心应及时将停电信息发布到95598信息平台。计划检修停电提前7天通知客户,临时检修停电提前24 h通知客户。

2.4建立支持保障系统

(1)强化归口管理。制定并下发《生产检修计划管理和停电信息发布管理办法》,明确计划检修的原则、流程、各部门(单位)的职责及考核明细。将检修计划按性质大致分为五大类,即基建、网改、业扩、处缺、大修技改,不同性质的检修计划由不同的管理部门归口管理,各管理部门设计划专(兼)责。通过归口管理,进一步强化计划管理的职责。

(2)建立计划协商制度。计划管理领导小组每年11月中旬召开年计划讨论会,统筹安排制定下年度计划;每月20日前召开月计划讨论会,统筹安排制定月计划;每周二召开周计划讨论会,讨论制定下两周的停电检修计划,对各单位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协调解决,避免重复停电,提高供电可靠性。

(3)明确计划安排原则。可控性原则:所有单位的施工作业必须要有计划,坚决不允许无计划作业,并加强对临时停电、故障停电的管控。减少停电次数原则:属于同一条线路的不同类型的施工作业要安排在同一时间段内进行,实现“一家停电,多家干活”。减少停电时间原则:施工单位必须要做好停电前一切准备工作,能在停电前完成的工作,决不推迟到停电时间去做。

配电网不停电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篇3

【关键词】配电网;不停电管理;研究;实践

在电网运行的过程中,不停电管理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它对供电工作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社会生产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更要求高质量的供电,还有一些行业需要不间断供电才能保证期正常的运行,所以,一定要对配电网不停电管理工作予以重视,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供电的质量。

1.低压自动开关重合装置研究及应用

1.1工作原理

低压自动开关重合装置是一种自动化水平较高的先进设备,它在运行的过程中可以完全替代人工的各项操作,在线路恢复供电的过程中这种装置能够将开关延时并重新合闸,这样就能够恢复对用户的正常供电,这种装置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设备维修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也有效的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改善了电力部门的服务质量。

1.2主要功能

1.2.1进线有压重合功能

如果在线路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失压的状况,低压自动开关就会脱口,当线路再一次恢复供电时就可以由一个随机的延时合闸心心好来对低压自动开关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样电力系统就能够很好的自动恢复供电工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开关是由人工分断的情况下,装置就不会发出合闸的信号。

1.2.2负荷侧有压闭锁重合功能

如果在运行中,负荷侧带了一些电荷,这种装置就能够很好的开启闭锁进线重合闸的功能,同时系统还会发出异常警告,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的防止低压侧非法合环运行现象的发生,很好的保证了供电的安全。

1.2.3自动开关二次重合功能

如果系统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在第一次合闸没有成功之后,该装置会进行第二次的合闸操作,两次的时间间隔不会超过45秒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开关能够成功的合闸,如果二次合闸操作没有成功,系统会给出一个合闸失败的报警信号,以便相关工作人员做好相应的处理措施。

1.3应用实例和效果

某市居民生活区配电工作中采用的接线方式是在两台不同电源提供支持的机组来对同一组低压柜进行控制,在低压柜的中间位置放置一个母联,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电路的正常运行。在使用了这一设备和技术之后,能够减少用户段停电时间至少400次。减少了停电时间,且其时间至少减少了400分钟,这样也更加有效的提高了系统供电的效率和质量,提升了用户对供电系统工作的满意程度。

2.架空配电网络的优化实施

2.1设计思路

城网三分段四连接和城网三分段一连接,线路所构建的网架密度和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在线路中,不同的组合形式组合到一起之后就形成了架空线路的网架,分段节点的数量实际上就是密度的大小,密度越高,网架的可靠性也就越高。其性能也就越好。城网每一条10kV线路中主要分成了三段,每一条线路和相邻的四条线路进行有效的连接,每一个段的对外联络线路需要和不同的线路进行有效的连接,为了能够更好的交换信息不能将其连在同一个线路当中,很多专家也给出了这样的建议,认为在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城市的道路网络进行线路的布置,在实施的过程中可以选择根据发展需要进行相关的建设环节,也可以选择一次性的将其全部布置建设完整。

这种设计方式有很多的优势,首先它能够很好的保证线路可转移符合在转移过程中的成功几率,能够有效的提高线路承受负荷的能力,同时供电质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如果出现了一些故障或者是事故,能够更加有效的对其进行应急处理,在实际的工作中,这种设计方式也有着十分优越的经济性,能够有效的保证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

农网中这种设计方式的优点也是十分明显的,首先它能够有效提高线路储存电能的能力,还能够有效的减少停电事故,线路的抗事故能力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得到了提升,供电的可靠性也得到了很好的改进和完善。

2.2目的

采用这种方式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提高线路在运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负荷转移能力,从而也有效的提高了电路中设备对负荷的承载能力,同时也大大的节省了系统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

2.3实践与成效

城网架空配电线路采取“三分段四连接”网架结构优化工作,在某供电分局城区配电网l0kV线路上进行建设改造实践.l0kV配电线路总长260.54km,其中电缆线路104.568km,总开关数达到252台.建设改造形成“三分段四连接”环网,网络联系紧密,网架结构更加合理。

建成后各类故障明显下降.经分析比较改造前后,供电可靠性指标由763%上升到948%,对用户的年平均停电时间由25.84小时减少到4.55小时,大大提高了供电可靠率,减少了用户平均停电时间。

农网架空配电线路采取“三分段一连接”网架结构优化工作,在某县供电局农村配电网建设改造中应用.采用此连接方式的10kV线路,经比较改造前后可靠性指标,改后大幅提升供电水平,提高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25%以上,取得良好的实效。

3.萎缩低压扩大中压电网,实行小容量多布点

在低压系统中,发现我国目前低压用电量与先进国家92年前后的水平比较相差达到2.5-3倍以上,而低压的最大负荷利用小时还达不到1500小时,所以如果以现在的负荷特性,在电量增加3-4倍的情况下,我们的配电设备(如配电变压器、低压线路等)将必须增加S-8倍以上的电力配电容量,而且可靠性的要求还要提高.可以预计,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能用什么方案解决,唯一的途径是增加电源点,减少负荷距来解决,所以低压的供电半径必须作为以后发展的控制重点。

3.1目的

利用目标负荷的观念考虑配电网的发展,减少低压电网供电半径,提高可靠性。

3.2实践与成效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在中压城农网建设改造技术原则中已应用此优化方案。在某工程高层商住大楼与某广场项目中全部同步建设相配套的开关站(两个电源及以上),配电站预留第三台新增配变位置,以向该地区供应集中大量的低压负荷,确保不停电.该工程高层商住大楼经运行三年以来未发生本级设备故障原因的停电。

4.结语

配电站运行的过程中,其运行质量和可靠性对于整个系统的供电质量的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当今这样一个不断发展的社会,我国的电力发展更是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很大的作用,所以在电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配电网不停电管理工作,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供电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振坤,陈星莺,刘皓明,余昆.配电网供电能力的实时评估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06).

[2]丁勇,李再华.德国配电网运行管理经验及其启示[J].南方电网技术,2008(05).

局扇无计划停电停风的管理规定 篇4

红星二井全顺煤矿

重庆金能煤业有限公司红星二井全顺煤矿关于防止局扇无计划停电停风的管理规定

一为了杜绝重大瓦斯事故,进一步强化局部瓦斯通风管理,严格防止局扇无计划停电停风的发生,特制订“关于防止局扇无计划停电停风的管理规定”。

二、凡是事先未批准随意停止局扇或由于高低压供电系统突然停电或局扇本身电气故障以及机械故障而引起的停电停风,无论时间长短都属于无计划停电停风,均须登记到调度室和上报有关单位及负责人。

三、矿上要建立以技术负责人为首的(生产、通风、机电、安监)四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建立岗位责任制,做好局部通风管理工作。

四、技术负责人对局部通风管理负全面责任,每月23号要开专门会议,对局扇无计划停电停风事故及原因进行专题分析,对存在问题责成专门议题解决,并提出整改措施。同时将问题内容详细记录。用来备查。

五、通风队应对所辖范围的局部通风设施(包括局扇、风筒等)作为一项重要日常管理内容,妥善保护,严禁损坏,并要对局部通风设施所在地的环境安全管理全面负责,会同生产,机电等部门搞好局部通风管理工作。

六、通风队在做好瓦斯管理的同时,要监督生产,机电等部门的局部通风管理工作,并对局扇无计划停电停风的事故及时进行登记、重庆金能煤业有限公司

红星二井全顺煤矿

十六、加强对井下高低压电缆的专职维护,严格按规定敷设,吊挂,高压电缆每周必须巡检一次,低压电缆必须班班检查,对绝缘不合规定的电缆必须及时更换,有机械伤痕的要立即冷补或上井热补。

十七、局扇在井下运转的规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半年,否则局扇必须上井检修,运转的局扇每月安排时间检修。

十八、对井下老式高压防爆配电箱应列出计划逐年更换。仍在运行的每年必须做一次试检,调整,检修,尽量防止越级跳闸事故发生:

十九、对于低压开关,班班都要巡检,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否则不得办理交接手续。

二十、必须加强对生产人员,通风人员,机电人员的有关安全,通风,瓦斯知识的培训,通风人员要熟悉机电,生产方面的知识。从事机电,生产的人要熟悉通风瓦斯方面的知识,要严格组织考试,不合格者不能上岗。

二十一、因故造成的无计划停风停电时,应立即撤出人员,切断电源,并及时向矿调度室值班员汇报。

二十二、凡突然发生局扇无计划停电停风的掘进头,班,队长要立即组织人员将停风工作面打好栅栏,或安排专人警戒,禁止一切人员进入。

非计划停电的管理制度 篇5

停电计划综合优化, 是覆盖全市、全范围 (年计划、月计划、周/日计划) 、全电压等级 (35k V到220 k V范围) 计划编排系统, 能从以下几方面有效地辅助供电局进行生产计划的管理:

1) 生产计划安排涉及到多个业务单元。

2) 建立了电网知识规则库, 能够自动估计计划草案的停电范围, 评估电网安全风险。

3) 建立了工作量评估模型, 能自动估计计划草案中工作量超标日。

1 综合优化系统设计

1.1 计划管理业务分析

供电公司的生产计划按照时间周期分成四种类型:年度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调度。四个层级的计划如图1所示, 下一层级的计划可以由上级计划按时间区间以及当前电网的计划情况转化而成。

1) 设计了计划池的概念, 将各种不同周期的计划整合进入计划池统一管理, 避免各业务单元对于不同层级计划进行变更所带来的混乱, 使得计划的编排流程更为简洁高效。

2) 基于分析与优化技术, 建立了电网安全分析引擎, 能够评估电网安全风险。

3) 建立了工作量评估模型, 能够自动估计计划方案中的工作量超标情况, 辅助计划人员合理安排人力资源, 从而增加了计划方案的可行性。

1.2 生产计划业务流程管控

1.2.1 不同周期计划的流程管控

停电计划综合优化通过计划池管理和控制不同周期的计划类型, 如图2所示。

1) 供电公司可以在年初编制并发布年度计划, 年中的可以进行年度计划的调整及更新。

2) 月度计划在年计划的基础上抽取对应的月份并结合当前电网的计划情况形成。

3) 周计划根据所发布的当月计划及短期负荷预测结果形成, 周计划形成之后产生停电停役申请单并进一步形成日调度计划。

以上三个环节相互关联, 通过系统层面的控制。

1.2.2 同周期计划的流程管控

停电计划综合优化可以对同层级计划方案产生过程进行管控。

通过系统级别的控制措施, 使各个业务部门有序的参与到计划的录入、变更、汇总、分析、发布过程。

1.3 电网安全分析

在计划的编制过程中, 需要对计划的安全性进行校验。

准确的电网安全分析需要进行电网潮流计算、电网稳定性分析、短路容量分析。首先需要保证在正常情况下各设备潮流不能超过限额。另外还需要保证在N-1条件下电网也具有同样的稳定性, 在计划编制阶段这些分析还很难进行, 主要原因有两点:

1) 数据上需要准确的电网运行方式、电网负荷、机组出力以及各设备的阻抗及限额数据等, 这些数据在计划编制阶段还很难准确的获得。

2) 年/月/周计划在执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变化因素, 太早进行复杂的计算和分析意义不大。

本文主要关注无须潮流计算就可以直接判断的电网安全问题。通过对电网典型运行方式的学习建立知识库, 结合电网拓扑分析形成安全校验引擎, 在安全校验引擎的基础上判断计划方案的安全风险, 如图4所示。

1.4 工作量均衡

基于设备台帐信息以及计划数据建立了工作量评估模型, 在正式发布计划方案前即能对计划草案的调度、运行、检修工作量进行在线监控, 计划的变更能够实时的反应对工作量均衡的影响, 如图5所示, 为制定合理的计划方案提供决策支持。

2 算法模型

针对配网停电计划优化, 提出如下多目标约束规划模型:

1) 多优化目标:最大化供电可靠性, 以停电时户数作为供电可靠性指标进行计算;最小化安全风险, 计算停电计划中的电网安全风险、人员安全风险和用户影响风险的综合指标作为风险值进行最小化;最大化工作量均衡度, 建立工作量评估模型, 并计算优化范围内各个工作量进行, 以工作量均方差为指标优化;最小化停电时间调整量, 最小化优化后的停电开始时间与原计划停电开始时间之间的差异。

2) 多约束:同杆陪停约束, 优化后陪停的线路需考虑同时停电。双电源约束, 优化后需保证双电源用户的两个或多个进线不能同时停电。保供电约束, 优化后需保证保供电用户在保电时间范围内不能停电。负荷转供超载约束, 优化后需保证负荷转供后, 设备不能超载运行。工作量不越限约束, 优化后需保证工作量不能超过阈值。

定义停电时户数如下:

其中Hi表示计划i的停电时户数, 由计划编制给出:

定义平均风险值如下:

其中Ri表示执行计划i所带来的的安全风险值, 其数值由安全风险分析系统给出。

定义工作量均衡度如下:

其中Wi表示计划i的工作量, 由计划编制给出。

定义计划偏差度, 即优化后停电计划开始时间与原计划时间差异:

其中Si表示优化后计划i的开始时间, Si0表示原计划时间, 由计划编制给出。

定义计划调整控制量Bik, Bik=1表示计划i在时间k开始, 否则为0。则计划开始时间Si可表示为:

本方法定义的优化目标和约束如下:

其中:

i, j:停电计划序号, n为停电计划数。式 (1) 是本项目的优化目标。式 (2) 表示陪停约束, 式 (3) 表示双电源约束, 式 (4) 表示保供电约束, 式 (5) 表示负荷超载约束, 式 (6) 表示工作量越限约束。

3 系统架构

3.1 平台架构

停电计划综合优化采用B/S体系结构, 将应用服务与数据库服务分别部署于不同的硬件服务器上, 有效的提高系统的负载能力及响应速度。

3.2 网络架构

根据供电局网络分区原则, 应用服务器以及数据库服务器均部署于供电局内部网三区, 所需要的调度信息通过物理隔离装置与二区调度端服务器进行文件交换, 由于电厂信息系统部署在二区, 无法直接访问供电局的三区信息系统, 因此通过对现有的VPN设备扩容, 支持50家以上的电厂通过SSL VPN接入到供电局的三区信息系统中, 各供电分公司均通过内部网络直接访问。

4 结束语

停电计划综合优化是智能电网体系中智能运维的一个典型实例, 将电网企业生产计划与调度计划有机统一, 传统调度业务跨出一大步。它的实施经验表明, 创新型的分析优化技术将辅助业务人员灵活运用企业资源, 提升企业精益化管理水平, 为实现供电公司业务发展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何光宇, 孙英云, 梅生伟, 等.多指标自趋优的智能电网[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09, 33 (17) :1-5.

[2]张景丽.调度检修管理系统的应用[J].云南电力技术, 2008 (S1) :58-59

[3]莫小燕.配电网检修最优负荷转移路径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 2006.

[4]蒋献伟, 黄民翔, 许诺, 等.供电设备检修计划优化[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07, 19 (4) :116-120.

[5]黄弦超, 舒隽, 张粒子, 等.免疫禁忌混合智能优化算法在配电网检修优化中的应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4, 24 (11) :96-100.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下一篇: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办法

付费复制
文书易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