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识的形成及发展

2024-08-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自我意识的形成及发展

自我意识的形成及发展 篇1

一、自我意识的形成自我意识是个体在机体生长发育,特别是脑机能的成熟过程中通过个体的社会化而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有研究表明,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生理的自我;二是心理的自我;三是社会的自我。

新生儿不具有自我意识。婴儿最初是先能辨认客体的属性,而后才逐渐认识自己的。一岁前的儿童全然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更不能分辨主客体的区别。他们经常摆弄自己的手指,并把它们放进嘴里吮吸,但并不知道手指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而把它们当做玩具。

一岁左右的婴儿,才开始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加以区别,意识到自己的手指与脚趾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这是自我意识的最初级形态。

一岁半左右的儿童,从成人那里学会使用自己的名字,表明他们能把自己和别人相区别。儿童会使用自己的名字,是自我意识发展中的巨大飞跃。

二岁以后的儿童,在语言学习中掌握了物主代词“我的”和人称代词“我”,由此实现了自我意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即从把自己看作是客体转变为把自己当做主体来认识。这标志着他们真正的自我意识的出现。

幼儿期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上,其中以自我评价为主导标志。

童年期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认识能力的提高,自我评价出现了新的飞跃,乃至以后进入少年期、青年期,自我意识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也日益复杂,直至达到成人的成熟的自我意识水平。

二、自我意识发展的途径

研究表明,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四种。

1.通过认识别人,把别人与自己加以对照来认识自己

人最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个体往往把对他人的认识迁移到自己身上,像认识他人那样来“客观”地认识自己。如,当看到别人对长者很有礼貌并受到大家称赞时,就来对照反思自己的言行,从而认识到自己平时对长者的态度。经过多次对比,就会促进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形成相应的自我概念。

2.通过分析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在很大程度受他人评价的影响。这如同人对着镜子来认识自己的模样一样,儿童认识自己是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当做一面镜子,来不断认识自我的,包括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由于人的活动范围比较大,经常从属于不同的团体,接触不同的人,每个团体、每个人对你的评价就是一面镜子,这样就可以通过不同的镜子来照出多个自我,这样,个体就能较全面地认识自己,从而促使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

3.通过考察自己的言行和活动的成效来认识自己

自我意识是个体实践活动的反映。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果也会成为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能反映出自己的体力、智能、情感、意志和品德等特性,从而使之成为自我认识、评价的对象。如一个学生,在学习上或一项竞赛中取得了好成绩,他会从中体验到一种自信,对自己和自己的能力就会有新的认识。

4.通过自我监督与自我教育来完善自己

自我意识的形成及发展 篇2

关键词:青少年,规范,意识,行为

任何个人要适应其所处的社会, 都必须掌握一定的技术规范和社会规范, 形成一定的规范意识与符合规范要求的行为习惯。规范意识及行为的形成与发展是个体社会性适应中极其重要的内容, 它是个体进行正常社会生活的基础和保证。

一个个体, 出生时只具备一定的生理条件, 只是一个自然实体, 他要成长为一个社会实体, 就必须学习社会中的各种规范, 掌握社会中每一位成员都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知识技能和行为准则。个体从一个只有感官知觉的自然人, 发展成为一个能遵守社会各种规范的社会人, 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是个体在自身生理、心理机能发展的基础上, 在社会生活中, 通过主体与客体、主体与主体的相互作用实现的。在不同年龄阶段, 影响个体的规范意识及行为的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不同的。本文尝试对青少年的规范意识及行为的形成与发展做综合性的研究, 从动态上探讨个体变量, 如个体的年龄特征、生理心理机能、语言、教育、操作活动、人际交往等因素, 与个体规范意识及行为的关系, 阐述青少年个体的规范意识及行为的形成发展过程。

一、青少年生理心理机能的发展对其规范意识及行为的影响

1.青少年高级神经活动机能的进一步发展对其规范意识及行为的影响

青少年神经系统的机能有了显著发展。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机能可以达到成人的水平。一项通过儿童脑电的研究来探索儿童脑发展的年龄特征的研究报告指出, 儿童脑机能的发展有其严格的程序性, 发展是连续渐进的, 但不是等速稳步的。在4~20岁期间, 有两个加速“飞跃”期, 一个在5~6岁左右, 一个在13~14岁左右。脑机能的发育成熟, 表明青少年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可能性。这为他对各种规范进行反思奠定了基础。青少年脑神经活动机能的发展中的另一个主要特点是, 皮质的基本神经过程出现不平衡状态, 兴奋过程比抑制过程强烈, 同时兴奋与抑制的相互转换又过于灵活而欠稳定, 致使皮质对行为的调节作用有所降低。所以青少年容易冲动, 行为表现鲁莽, 偶尔会因控制不住自己而出现一些失范行为。

2.青少年的自我意识趋向主观化对其规范意识及行为的影响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的自我意识发生突变的时期。随着个体身心的发展, 青少年在家庭和学校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同时, 青少年已面临着许多待抉择的问题。特别是在与周围同龄人相处时, 青少年会自觉地把自己和同龄人作比较, 找出自己的优缺点, 不断调整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这些都促使青少年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青少年发现了自我的内心世界, 由此感受到许多全新的东西并体验到极其丰富的情感, 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被人理解、受人尊重、被人接受的需要。他们对别人给自己的评价或对自己的态度变得敏感起来, 逐渐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与自我认识进行对照, 从社会的角度重新认识自我, 评价自我。

除自我评价获得显著发展外, 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还有一个特点, 即趋向“主观化”, 这主要是由青少年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的。青少年自我意识的主观化趋向, 主要表现在个体开始通过自我意识去认识外部事物。也就是说, 用自己的观点来认识和评价外部事物, 使自我意识成为个体认识外部事物的中介因素。这一时期与自我意识的“客观化时期”不同, “客观化时期”的个体是依据他人、成人的观点来认识和评价事物, 青少年期之前的个体都处于这一时期。进入青少年期后, 个体进入自我意识的“主观化时期”, 个体不愿意盲目地追随他人, 而是从自己的观点出发来认识和评价外部事物, 个体的观点和行为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正是由于青少年自我意识的这一特点, 个体才出现了对规范的反思及认同的过程, 开始反思规范, 拒绝或接受一定的规范, 只按照自己接受了的规范、价值观念去行动。

3.青少年逻辑思维能力、认知能力的发展对其规范意识及行为的影响

青少年的认知结构达到了发展的最高峰, 能够在各类问题上进行逻辑推理, 运用符号逻辑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他们能够脱离具体事物, 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形式和内容分开, 使思维超出事物的具体内容或具体的感知。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使得青少年能在思维中把个别的行为和一般的原则、规范联系起来加以考虑, 从个别的行为中认识一般的原则、规范。

在因果思维的发展方面, 青少年的可逆性思维已得到很好地发展。青少年在因果关系的理解上, 不但逐步学会从结果推到原因或从原因推到结果, 找出它们之间的可逆的关系, 而且能够在许多原因之中分出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找出它们之间的从属或矛盾关系。这使得青少年开始理解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的一些复杂的因果关系, 可以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分析人的行为, 找出行为和后果间的正确联系。这种正确的归因对青少年的规范行为有着引导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继承发展了皮亚杰的道德发展论, 用道德“两难法”去测验六七岁到20多岁的被试者, 得出11岁到15岁的青少年大多数属于习俗道德水平, 他们认为道德行为是遵从现行的、普遍认同的一些社会习俗并受到赞扬的行为;从16岁以后, 一部分青年就可以进入到原则的道德水平, 认为凡是不妨害多数人的幸福, 符合崇高道德原则的行为就是道德的行为。青少年智力的提高, 因果思维能力、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 为青少年道德水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他们更深刻地理解规范, 并按照规范的要求去行动提供了前提条件, 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与遵从规范。

二、青少年的技术操作对其规范意识及行为的影响

青少年知觉的目的性和精确性都比较高, 他们能够更加细致地感知事物、认识事物, 能够对事物进行精细的观察, 从而抓住更多的细节, 这些为青少年运用教具、进行实验创造了有利条件。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的技术规范意识及行为获得显著发展的时期。他们的学习内容有了很大的变化, 学科门类显著增多。在学科的系统上, 各门学科已经接近于科学体系, 其中包含许多关于事物的一般规律的原理, 每一学科的内容都是以完整的概念体系反映世界某一方面的规律性。由于技术规范就是建立在自然界一般规律的基础之上的, 在学习科学知识、把握自然界一般规律的过程中, 青少年可以加深对技术操作规范的理解, 认识遵守技术操作规范的重要性。此外, 课程中设置的实验, 增强了个体动手操作的能力, 让个体在遵守技术操作规范、违背技术操作规范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或失败的体验, 使个体认识到遵守规范去做事才能达到预定目的, 违背规范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从而发展规范行为, 矫正不规范行为。

首先, 在主体与客体的互动中, 也就是在人与教材、实验工具、实验对象等的互动中, 个体通过亲身实践从书本上学习技术规范知识, 并动手按技术规范进行一些实验, 通过观察物理现象、化学反应, 了解自然世界和技术世界。在自己亲身实践的过程中, 个体如果按照一定的操作技术规则去进行操作, 则可以达到一定的目的, 获得所期待的某种后果;如果不按照一定的技术操作规则去进行操作, 则会受到自然法则、技术规范的惩罚。

其次, 个体不仅通过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发展规范意识及行为, 而且通过主体与主体的互动发展规范意识及行为。个体在学习和实验过程中, 规范意识及行为的发展还受到以下两种人际互动关系的影响:一是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产生的影响。教师作为社会文化的直接传递者, 不仅对个体进行社会规范方面的教育, 而且对个体进行关于自然界的一般规律、技术规范知识、操作技能的教导。此外, 教师在为学生进行操作示范时, 对操作规范的熟练掌握和严格遵守, 对青少年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范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二是学生之间、青少年之间的互动产生的影响。由于每个人的已有经验和学习情境不同, 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也就存在一定的差异。相互交流能促使每个学生从多个角度来建构技术规范知识, 加深自己对技术规范的理解。青少年之间的互动, 不但能丰富他们的技术规范知识、操作技能技巧, 从而提高他们的操作规范意识及行为, 而且还能通过青少年在实验中的合作发展他们的合作意识。

三、青少年与他人的交互作用对其规范意识及行为的影响

青少年时期在人际关系上有了新的特点。在青少年期, 随着个体独立性的增强, 两代人的纵向联系变成了双向联系。在同父母和教师的关系中, 青少年不再唯命是从, 而是有选择地执行家长和教师的指令, 有分析地评论家长和教师的言行。他们往往对家长和教师传递的社会规范不以为然, 持怀疑和批判的态度。当然, 也有继承、顺应的方面。与此相联系, 青少年在社会规范意识及行为的发展中也表现出一个新的特点, 即不再无思索地按照社会规范的要求去行动, 而是开始对社会规范进行反思, 只有那些经过他们的反思并为他们所接受的社会规范才能在他们身上产生持久的作用。

随着青少年独立性的逐渐增强和心智的不断成熟, 成人在青少年心目中的权威地位有所降低, 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的影响则越来越大, 甚至超过了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个体与同龄群体的交互作用是促使其规范意识及行为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有益的青少年群体对于个体结束对成人的依赖, 认识社会, 步入社会, 同化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 具有重要的意义。同伴还往往是青少年直接学习模仿的榜样, 同伴间的交往为儿童提供了学习各种社会行为模式的机会。

同龄群体对个体的规范意识及行为的影响作用有以下几条:

第一, 促进规范的融合。同龄群体是个体了解和适应社会, 并与其他个体交流的理想场所。在同龄群体中, 个体自由地互通信息, 交流思想感情。这不仅使同龄群体的成员开阔了视野, 而且使关于规范的各种信息和行为相互碰撞和融合, 形成综合性的规范系统, 为个体认同和遵守。

第二, 引导个体的行为。每个群体都有其特殊的群体规范。处于群体中的个体, 为了解除自身与所处群体之间的冲突, 增强安全感, 在同伴们的一致性压力下, 会严格遵守群体规范。实际存在的或头脑中想象到的压力, 会引导个体产生合乎群体规范的行为。此外, 同龄群体中的同伴们相互之间的影响和感染可以通过提供合乎规范的行为方式来减少个体的违规行为。

第三, 提供多种角色扮演的机会, 让个体获得更多的角色规范知识。在同龄群体中活动, 使青少年有机会体验到其他各种各样的情景, 这为他们实践并探讨不同的角色、行为和身分提供机会, 从而为青少年承担有责有权的角色, 习得各种角色规范作准备。

四、青少年对规范的反思和内化

据皮亚杰的研究, 人的道德责任感具有由外向内推移的过程, 八九岁的儿童大多从行为的客观效果来对行为作判断, 从十岁左右起则能够从行为的动机来对行为作判断。皮亚杰称前一种责任判断为客观责任的判断, 称后一种责任判断为主观责任的判断。儿童在10岁左右形成主观责任意识, 道德行为逐渐开始出现自律化。而从10岁到16岁这个年龄段, 是通过自我道德责任意识逐步深化而出现良心意识的年龄期。青少年已经开始考虑自己的生活意义, 考虑到个体幸福、荣誉、良心、公正、道德准则等问题。他们的概括水平提高了, 开始理解道德规范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 能批判地掌握行为准则。16~18岁青年的道德责任感已达到很高的水平。而一个人在青年时期达到的道德标准水平, 可以在整个一生中继续维持下去。

青少年在思想、行动上更独立, 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对规范也开始进行反思。如果他们对规范不认同, 即使受到权威的逼迫, 也会产生叛逆行为。因此, 只有在个体完成对规范的认同、内化之后, 个体才能自觉地采取与规范的要求相一致的方式去行动, 将种种行为规范转化为自身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反应模式。在青少年阶段, 个体开始理性地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对各种规范进行反思。这种反思的结果, 使得个体认同或拒绝一定的规范。在反思的过程中, 如果反思的结果是肯定的, 则他们对先前掌握的规范从内心认同, 并将其内化为一定的价值信念, 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按这种价值信念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如果反思的结果是否定的, 他们就要怀疑自己先前已掌握的规范是不是错了, 这种怀疑通常会摧毁个体先前已掌握的规范。有些社会规范, 就其本身而言是合理的, 但在特定的文化情境中、在现行社会状况下, 却得不到应有的肯定。例如, “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的行为规范, 就与当前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相冲突。因此, 要避免青少年已掌握的规范在反思的过程中被摧毁, 关键在于缩小规范与社会现行价值趋向的距离。

一切规范都具有“知行统一”的特点。一个人光是了解了某一行为规范的要求, 并不能说他已赞成和认同这一规范。个体学习规范是一个方面, 更重要的是内化规范, 用规范来指导、约束自己的行为。一种规范要对个体发生长期、稳定的影响, 必须经过个体的认同。在此前提下, 个体才能真正地将各种规范内化为素养并转化为自觉行为。青少年末期, 个体完成对规范的反思、认同和内化, 开始步入成人社会。

参考文献

[1]让.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

[2][美]B.J.瓦兹沃思著.徐梦秋, 沈明明译.皮亚杰的认知和情感发展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1989.

[3][美]詹姆斯.S.科尔曼著.邓方译.社会理论的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

[4][美]班杜拉著.林颖译.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5][美]R.M.基辛著.甘华鸣, 陈芳, 甘黎明译.文化.社会.个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8.

[6][美]R.M.利伯特著.刘范译.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3.

[7][美]多萝西.罗吉斯.张进辅, 张庆林译.当代青年心理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

[8]华红琴, 翁定军, 陈友放.人生发展心理学[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0.

[9]徐梦秋.规范的基础和自由的中介.[J]哲学研究, 2001.

自我意识的形成及发展 篇3

一、我校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现状

我校是公办制学校,少部分学生家庭比较富裕,学生家长文化程度高低不一,大多数学生家长是来这里打工的外地人,家庭不富裕。大部分学生聪明伶俐,但在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下,产生了一些自高自大、唯我独尊或极端自卑、得过且过等人格缺陷和心理障碍,缺乏正确评价自我和他人、自我调控的能力。

二、我校四年级学生及家庭调查数据

从家庭背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四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我校四年级学生情况及家庭情况数据相差比较明显。

我校本地生源约占年级人数五分之一,我校外地生源约占五分之四,有来自本省的外市,也有来自外省的。其中父母有较高文化且在现单位、企业(技术或管理岗位)上班的约占15%,家庭条件较好,大多对子女要求严格;父母是个体户,长期独立经营的最多,约65%,家庭经济条件较好,虽然大部分对子女关注度较高,但因为生意繁忙,关注的持续度不够;父母在工厂打工或无固定职业的约占20%,家庭比较贫困,对子女的关心有心无力。

据调查,在我校四年级学生自我意识卷面分析中,家长的文化程度较高,且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自信度就比较高。家长的文化程度低和家庭条件较差,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则较慢。自信的学生自我体验表现出自我维护的意识较强,在一些场合注重维护自己的形象,如:和同学发生矛盾,在教师调查时掩盖自己的过错的占35.1%;自我控制中有接近57%的学生(其中男生占63%)不能很好地调整和控制自己的行为,比如:决定做一件有难度的事,能坚持到底占38.3%;做实验失败,有信心继续尝试的只占42.6%。

三、影响学生正确认知自我的最主要原因

1.自我认知不统一

学生的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往往存在不一致。自我认知上的偏差,导致学生更多地看到别人的缺点,或者自己的不足,理想的自我总是遥不可及。

2.周围人的评价

对自己的认识是主要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进行的。比如,在老师、家长使用“正面教育”和“鼓励教育”中助长了学生自我中心的势头,从而会过高地评估自己。如果不太自信,那么老师与家长的评价比较负面,那么学生则会产生“破罐破摔”的思想。

3.受家庭教育的影响

自我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随着身心成长逐渐产生和发展的。

(1)75%的学生是独生子女,备受家长的宠爱,特别是祖辈的溺爱。这种爱使得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大多数会处于“自我中心型”这一交往模式:生活上好逸恶劳;学习上缺乏刻苦精神;活动中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不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2)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外省市的学生家长过于强调自己是外地人,他们的思想意识也时常灌输与自己的孩子,因此外地學生常常处在两种极端,要么自信充满斗志,处处表现优异,要么低调自卑,随波逐流。

因此,我想通过对本校四年级小学生自我意识心理现状的调查,寻找和发现公办制学校四年级小学生认知自我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探索培养小学生认知自我的方法和途径,寻找培养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而更好地促进小学生自我意识能力的发展。

(作者单位 广东省东莞市桥头镇第四小学)

自我意识的形成及发展 篇4

今天上午,教育部针对教育收费和治理教育乱收费的有关情况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据中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组长、党组成员田淑兰介绍,教育乱收费大体上分这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生存型的乱收费。这主要发生在贫困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和城市的一些薄弱学生,一些违规收费,多属于这样的收费。

二是发展型的乱收费。这种情况是学校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受到经费等方面的制约,就采取了不正当的方法,收取了学生的费用,在没有正当批准权限的情况下收取了费用。其中也有个别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坚持科学发展观,追求超过实际可能的高标准。

三是利益驱动型。在教育的公益性和市场的功利性发生冲突的时候,有的领导教育思想不够端正,出现了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不规范,法制不健全的条件下,这方面特别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有的地方也以结构工资为名,有些地方行政领导默许了一些学校不规范的收费行为,用以解决结构性工资的补贴部分。这种做法非常危险,它把收费的结果和教师的福利待遇和他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这种乱收费在个别地方甚至会导致腐败。

四是转嫁型的乱收费。这主要体现在基层政府通过学校乱收费。一些政府部门向学校乱摊派,学校没有经济来源就转嫁到学生身上。也有一些干脆是搭车收费,通过学校收取费用。国家审计署的分析,其中60%的违规收费是这种行为引发的,40%是学校自身违法的乱收费。

田淑兰说,教育乱收费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深层次原因不是短期内所能解决的。(刘丽虹)

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如自我知觉、自我评价、自我监督等。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个性特征形成的过程。自我意识的成熟往往标志着个性的基本形成。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正处于所谓客观化时期,是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在这一阶段,个体显著地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是学习角色的最重要时期。角色意识的建立,标志着小学生的社会自我观念趋于形成。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是随年龄增长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在整个小学时期,小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发展,但不是直线的、等速的,既有上升的时期,也

有平稳发展的时期。

(一)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

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由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把一个人的各种特殊习惯、能力、观念、思想和情感组织联结在一起,贯穿于经验和行为的一切方面。

小学生的自我概念是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的描述向比较抽象的心理术语的描述发展的。比如,在回答“我是谁”这样的问题时,小学低年级学生往往提到姓名、年龄、性别、家庭住址、身体特征、活动特征等方面。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开始试图根据品质、人际关系、动机等特点来描述自己。即使到了小学高年级,小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绝对性。

自我概念是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初它是对个人的和才能的简单抽象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复杂化,并逐渐形成生理的自我、心理的自我、社会的自我等不同的层次。

(二)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是在分析和评论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小学生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而增高。

第二,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的优缺点进行评价。

第三,小学生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初步倾向。但是,直到小学高年级,能进行抽象性评价(如我认为一个好学生应该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等)和内心世界的评价(如表里如

一、谦虚、热情、诚实等)的学生仍然不多。

第四, 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评价处于由具体性向抽象性、由外显行为向内部世界的发展过程之中,小学生的抽象概括性评价和对内心世界的评价能力都在迅速发展。

第五,小学生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加强。

(三)自我体验的发展特点

婴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 篇5

人的自我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随着语言和思维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需经历一个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较长的发展过程。从发生、发展到相对稳定、成熟,大约经过了20多年的时间。婴儿期(0~3岁)

刚出生的婴儿没有自我意识,分不清自己和客体的区别。常常摆弄、吮咬自己的手指、脚趾,就像玩玩具一样。在这过程中,儿童逐渐发觉,咬自己的手指、脚趾与咬其他玩具的感觉不一样,从而慢慢地意识到手指、脚趾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这就是自我意识的最初级形态(自我感觉)。

儿童在1周岁以后开始认识自己的身体以及身体的各个部位,也意识到自己身体的感觉。他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识,从成年人那里学会使用自己的名字,象称呼其他事物一样用自己的名字称呼自己。这时儿童的自我意识已经发展到表象阶段。

大约在2岁以后,儿童逐渐学会使用代词“我”。一般是先掌握物主代词“我的”,然后才用第一人称“我”代替自己的名字。这标志着儿童自我意识的产生。

幼儿期(3~6岁)

幼儿期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及自我控制的发展等三方面。而以自我评价为主要标志。儿童自我评价的能力是在成人的教育和引导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总趋势

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呈现出由低到高的发展趋势。很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幼儿期自我意识发展的非常迅速特别是在4~5岁。

幼儿自我意识各因素开始发生的时间很接近,但是不同步。首先是自我评价的发展,其次是自我体验的发展,最后是自我控制的发展,自我评价开始发生的年龄转变期在3到4岁之间,自我体验开始发生的年龄转变期在4岁左右,自我控制开始发生的年龄转变期为4~5岁。

2、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

①幼儿从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逐渐向自己独立评价发展。幼儿独立的自我评价能力还很低,他们的自我评价依赖于成人对自己的评价,特别是幼儿初期,儿童往往不加考虑的轻信成人对自己的评价,自我评价只是简单重复成人的评价。例如:他们评价自己是好孩子,其原因是“老师说我是好孩子”。幼儿晚期,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儿童对成人的评价逐渐持有批判的态度。如果成人对他的评价不符合他自己的评价,儿童会提出疑问,甚至表示反感。②幼儿的自我评价从带有主观情绪性,发展到初步的客观性。苏波特斯基的研究发现,幼儿对美工作品的评价带有相当大的偏向性。实验者让幼儿对自己的绘画和泥工作品同别人的作品作比较性评价。当幼儿知道比较的对方是老师的作品时,尽管那些作品比自

己的质量差(这是实验者故意设计的)幼儿总是评价自己的作品不如对方,而当幼儿把自己的作品和小朋友的作品相比较时,则总是评价自己的作品比别人的好,这一实验结果充分说明了幼儿自我评价的主观性。在一般情况下,幼儿总是过高评价自己,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自己的过高评价渐趋隐蔽。例如:幼儿想说自己好,又不好意思,于是说“我不知道我做的怎么样”。在良好教育下,幼儿逐渐能够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有的儿童则出现谦虚的评价。③自我评价受认识水平的限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自我评价一般比较笼统,逐渐向比较具体和细致的方向发展;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逐渐出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较多只根据某方面或局部进行自我评价,以后逐渐能做出比较全面的评价;从只有评价而没有评价的论据,发展到有论据的评价。

总的来说,幼儿自我评价能力还很差,成人对幼儿的评价在幼儿个性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成人必须对儿童做出适当的评价,对儿童行为作过高或过低的评价对儿童都是有害的。

3、幼儿自我体验发展的特点

①幼儿自我体验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由生理性体验向社会性方向发展。幼儿的愉快和愤怒是生理需要的表现,委屈、自尊和羞愧是社会性体验的表现。前者发展较早,后者发展较晚,约4岁以后明显发展。

②幼儿自我体验发展水平不断深化。幼儿的各种自我体验都随年龄增长而发展,其发展水平不断深化。如对愤怒感的情绪体验,从3~6岁儿童会有不同的体验程度,从“会哭”,“不高兴”,“会生气”,到“很生气”“很恨他”这个变化过程,可以看出,幼儿体验的深刻性在逐渐发展。

③幼儿自我体验的受暗示性。在幼儿自我体验的产生中,成人暗示起着重要作用,年龄越小表现越明显。如问小朋友,如果你做捂眼睛贴鼻子游戏时,你私自拉下毛巾,被老师看见,你会觉得怎样?3岁组儿童只有3.33%的人有自我体验。而在有暗示时(你做了错事觉得难为情吗?)有26.67%的人有自我体验。此研究结果对幼儿教育有重要意义。教师和家长应该充分注意幼儿受暗示性强的特点,多采用积极的暗示促进幼儿良好道德情感的发展;同时,要注意避免消极暗示对幼儿行为的不良影响。

4、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特点

自我意识的形成及发展 篇6

学校:公平中学学号:201132008059姓名:吴君填

摘 要:本文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出发,就初中生早恋的问题,针对具体的教育情境,分析了中学生早恋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在中学教育中处理早恋问题的若干方法。

关键词: 早恋自我意识校园恋情性成熟自我概念自尊

中学时期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随着花季、青春期的到来,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断产生,尤其是早恋现象。已经成为学校中较为普遍的问题。早恋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深深的困扰着老师和家长。如何面对早恋,如何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学校、老师、家长三方面要紧密结合在一起,正确看待并处理学生早恋,帮助学生扫清心理障碍,正确认识自我。

一、学生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的存在以及自己对周围的人或物的关系的一种认识、情感和意向。自我意识是个性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衡量个性成熟水平的标志,是整合、统一个性各个部分的核心力量,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内部动因。自我是由知、情、意三方面统一构成的高级反映形式。“知”即自我认识,主要指自我概念;“情”指的是自我的情绪体验,主要包括自尊;“意”指的是自我控制和调节。

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制约:社会文化环境、家庭、他人的评价、生理上的原因、参照体(中学生群体)。而在青少年时期,即10~20岁左右,是人生自我意识明显发展的第三阶段。这一阶段,人的自我意识会发生突变。产生这种突变的原因突出地体现在生理变化和由于生理变化带来的心理的变化。生理原因主要就是身高体重的增长和性成熟。因此性成熟对青少年的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校园恋情原因

当今时代,电影、网络、书刊、杂志等各种媒介发展迅速,其中包含了不少色情内容,对“中学校园恋情”的产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是其人生早期的社会化阶段。在这个阶段。未成年人性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都不成熟,其突出表现为:一是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大部分以模仿或盲从的形式接受外来环境的影响,即未成年人易受环境诱导;二是对新奇的东西感受特别强烈。社会学家认为,对人生早期社会影响最大的是大众媒介。一些网站上的色情内容和淫秽出版物往往诱导未成年人早恋,贻误未成年人学业。在校中学生早恋由来已久,但近几年来这一问题尤为突出。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媒介色情的影响。不少在校中学生。由于长期对媒介色情的耳濡目染,产生了强烈的感受爱情体验的欲望,一有机会便会将这种欲望发泄出来。产生早恋。早恋的后果不言而喻。据调查一般中学几乎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早恋现象,尽管中学生早恋者是少数,早恋者的比率还是令人吃惊的。有的学校早恋者占10%左右,个别职业中学高达40%。

首先。现在的中学生一般都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的宠爱,养成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这种潜在的自我意识也影响到了孩子的恋爱观甚至对待性的态度,心中少了一份胆怯,多了一份妄为,少了一份责任,多了一份散漫。

其次,少男少女的中学生,正处于花季的年龄,他们的成熟期比过去提前,性生理、性心理也在萌动,他们“像雾像雨又像风”,有特别的心理态势。特别的情感欲望,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出现。性成熟等生理的急剧变化,必然伴随着心理的相应变化。他们对异性充满着神秘感,强烈的好奇心迫使他们总想搞清楚自

己与异性的不同之处。同时,他们在与异性交往中容易对异性产生好感。产生性的渴望。

再次,中学生心智尚未成熟,理智尚未能充分发展,还无法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感,而此时又是学习的黄金时代,学习任务重,各方面压力大,使之易陷入情感中寻求对现实的逃避。

三、性成熟对自我概念的发展的影响

自我概念主要指的是对我是谁,我有什么样的性情、态度及价值观的认识。在青少年期,自我概念的发展突出体现在对自我的发现和对自我形象的关注。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烦恼,首先可能遭遇的便是青春期身体成长带来的一些烦恼,然后还有生理成长引发的心理成长,个体的心态、认识、观念和态度都会有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有时会让人很困惑、有疑虑并且不适应:“我怎么了?”“我还是原来的我吗?”“我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在这一时期,一般正常的青春期身体发育都会给个体带来心理震荡。身体发育成熟的早晚更会对男孩和女孩们造成心理冲击。

1、身体早熟的女孩、男孩比同龄人具有更积极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否积极,会对我们的生活、学习等各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自我概念积极的人,他们知道自己的优缺点是什么,并且会尽量扬长避短。他们喜欢现在的自己,不论是外貌、性格等任何方面。他们不会仅仅因为听了别人的评论,就轻易改变自我概念。他们爱自己也爱别人,所以很快乐、很自信。随着多数女孩都进入急速发育期,早熟者比较成熟的女性体态常常会引起女伴们的羡慕和男孩们的注目,从而在群体中的威望转向上升。这使她们有良好的、积极的自我概念。这无疑有助于其心理的成长。

2、身体晚熟的男孩易成为自我概念消极的人。

自我概念消极的人,他们看不到自己的优点,总是看到自己不如意的地方,或者总是觉得别人比自己好,所以经常很自卑或者经常嫉妒别人。他们不爱自己也不爱别人,每天都不高兴的,总是在抱怨:“老天为什么对我这么不公平。”

身体晚熟的男孩,在同伴及异性面前易产生自卑。运动方面难与大个子匹敌,成绩不出众,也易受人忽视。为了引人注意,他们通常会做些补偿性的行动。有些行动甚至是无意义的和不值得的,甚至是有损于人的。如果不能从学业上获得成就感,往往不够自信。这些都不利于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四、性成熟对自我体验的影响

自我体验中主要包括自尊。自尊指的是自我所做出的对自己的价值判断,以及由这种判断所引起的情感。罗森伯格(Rosemberg,1979)指出,“具有较高自尊的人对自己有着充分的认同,他也会承认自己的缺点,不过他会尽力地予以克服”。较高的自尊意味着对自我有一个客观的判断,对自我持接受的态度。自尊对自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是自我发展中最为重要的方面。这是因为对自我的价值评价或称自我价值感影响着个体的情绪体验、行为表现及长期的心理适应。这种影响可以称之为自我预言的实现,即一旦个体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管这种判断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自我就会向着这个预言的方向发展,并最终导致预言的实现。

根据心理学研究者哈特(Harter,1982,1986)的研究,把自尊分为三大结构,学习自尊、社会自尊、身体自尊。其中身体自尊分为运动能力自尊和体貌自尊。在各个年龄段,自我对自己体貌的评价与总体自尊都有较高的相关,即体貌对自我满意度在各个年龄段都有较高的影响。

在青少年时期,由于自我评价不全面,容易使他们产生自我菲薄或自卑。不少青少年都为自己的身材、容貌而感到焦虑不安。男孩子身材不高、发育不良,女孩子身体过于肥胖,男女青少年脸上出现小疖子和粉刺等,都是青少年产生自卑感的原因。美国20世纪初著名的心理学家马尔兹曾指出:青少年对外表所产生的烦恼,其心理障碍大都是在脑子里存在着一种“幻想式的丑陋”。根据他对美国中学生的学生所做的调查表明,约有90%的人对自己的外表有所不满。这说明大多数人对自己的外貌的“期望值”较高。特别是一部分青少年,总以一种极度挑剔的目光来审视自己的外貌,把自己身上的一点丑无限地夸大。此外,实践也告诉我们,如果对自己相貌过于挑剔,也容易形成消极的自我暗示及自我评价。

克服自我菲薄或自卑感的主要方法,首先是帮助他们正确地分析自我、认识自我,并且接受自我;其次要多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树立起自信心;此外还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价值观,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有利于社会的学习和活动中去。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青少年自尊的层级结构中又出现亲密朋友、异性吸引力、工作能力等新的维度。生理上的发育,使他们逐渐意识到自己已经在长大,意识到了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的重要性,他们便自觉不自觉地刻意打扮起来,给别人一个美好形象,通过衣着打扮、言谈举止、化妆美容等形式来设计和表现自己,尽可能地引起同性的羡慕和吸引异性的注意。

五、性成熟对自我调节和控制的影响

青少年期的生理变化,使得他们的自我意识也在急剧变化。关心自己身体特征和容貌,强烈关注周围的人对自己如何评价。这是身体的、心理的、社会交往的过渡期,意味着从儿童向成人,从被保护的依存者向自立的存在者的过渡。进入青春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性有显著的增强。特别在高中后期的大学阶段,诸如谨慎、宽容、忍耐等特征都有明显的发展。生活和学习等方面更富有独立性和计划性。认识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表现出高昂的自我意识。

其一,他们能够反省和自责。能够根据自我分析,自我批判,自我否定,给自己提出计划来完善自己。如做任何工作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做事有始有终等。自控能力在不断地增强。

其二,思考问题更具论理性。遇到问题要寻根究底,有强烈的讨论自己思想和确定自己理念的欲望。

但是由于他们缺乏实际经验,所以未免判断会陷入较主观的论理之中;由于他们情感比较丰富,带有的感情色彩比较多,所以容易产生过激行为;由于他们的理想和理论有缺乏现实的倾向,因此,它可能是抽象的,纯理论的。所以,教师和家长,应根据青少年的自我意识的这一特点,既不能过多干预他们,影响他们的独立性、自主性的发展,也不能放任,而是当他们遇到问题迷惑不解或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和安慰和指导。

概括起来说,随着个体跨入青春期,其生理、认知、情绪等方面都发生着急剧变化,如性的成熟、逻辑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感受性的提高,他们开始把关注的重点转向自身,开始关心自己的形象,去发现、体验自己的内心世界。该阶段是自我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个体逐步确立自己的心理物质,包括智力、人格、态度、信念、理想和行为等的统合。随着自我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少年进行自我评价的需要越来越强烈,并带有强烈的社会化比较倾向。将自己的状态与他人的状态进行对比,从而获得比较明确的自我评价。这是促使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中,性成熟是一个极其关键的影响原因。

参考文献目录

1.《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桑标,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2.《高中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刁致力等,开明出版社,2000年。

3.《中学生心态探版社,1999年。

4.《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秘》,曾梓良,当代世界出育C证培训资料》

5.《关于成长青春心灵自助手册》,叶斌,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6.《中学生成长导航 初中一年级学生用书》,申继亮、方晓义,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

7.《心情工作室》,曾强、金颖,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

8.《学校心理辅导》,刘华山,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

自我意识的形成及发展 篇7

一、女性意识的萌芽

在海明威最初的短篇小说《印第安营地》、《在密执安北部》、《雨中的猫》等作品中都存在女性意识的萌芽。《雨中的猫》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作品。《雨中的猫》是一篇以女性为主体的小说, 作家为我们塑造出一个由于未能够受到丈夫重视, 内心矛盾想要突破这种尴尬处境的新女性, 表现出了女性在夫妻关系中未被受到重视的无奈与痛苦。本文以猫为贯穿始终的线索, 内涵深刻, 充分体现了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小说中并没有直接描述这对美国夫妇的夫妻感情生活, 然而读者却可以明显体味出妻子的孤寂和丈夫的冷落。

小说的开始妻子扮演着传统的女性角色, 温柔顺从, 幻想从丈夫那里得到她对生活所寄予的一切。当她从雨中回来没能找到猫时, 再次表达想要猫的希望而丈夫仍旧是无动于衷。她终于开始反抗, 她强烈的表达出想要留长发的意愿, 尽管这是丈夫不喜欢的。她用一系列“我想要……”表达自己的不满, 突出自己的意识, 表达了她对稳定家庭生活的渴望, 暗示她盼望改变眼前的生活方式。然而这种种“想要”对丈夫而言毫无意义, 他用“住嘴”来剥夺她的话语权, 而这并不能扼杀妻子正在觉醒的自我意识。妻子的坚持要一只猫和结尾处老板差侍女给她送一只猫都暗示着她的女性意识已经萌芽。海明威通过一个缺乏交流、渴望爱与被爱的闺中女子形象, 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想要冲破家庭以及社会角色关系禁锢的女性意识的觉醒。

二、女性意识在理想与现实中突显

在西方女性意识高涨的环境中成长、生活和写作的海明威, 在时代思潮的影响下无论他对女性采取了如何矛盾复杂的态度, 其思想和创作在内容或内在精神上还是和新的文化氛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例如, 海明威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中的布莱特具有一切新女性所具有的基本品质:思想独立, 不受传统观念的约束, 不愿受男人的支配, 敢于标新立异, 敢于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大胆追求个人的自由与幸福。她身上毫无维多利亚时代传统妇女的影子。布莱特流连于酒吧, 参加节日狂欢, 观看斗牛比赛, 她的活动场所都是传统的男性活动领地。抛弃了传统女性的言行、举止和装扮的布莱特仍旧是魅力十足。她将感情的选择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享受着自由, 挥洒着自我。从布莱特的行为举止与影响力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社会现象:相当数量的新女性已登上历史舞台。她们有着强烈的女性意识, 要求与男人享有同样的权力, 履行自己的职责, 并希望主宰自己的命运, 实现个人价值。

《永别了, 武器》中的凯瑟琳是海明威笔下最使人难忘的形象, 象征着爱可能超越死亡。她无疑是“迷惘的一代”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她的善良、温柔而勇敢而独立的女性意识正是这个角色感人之所在, 是一战后“新女性”精神面貌和生存状态的真实刻画。

三、女性意识的盲点

海明威的晚期作品《老人与海》呈现了一个没有真实女性的世界。一些思想敏锐的评论家认为:“海明威从未停止过对女性世界的思考, 但似乎他思考得越深人, 女性人物就越难以把握。思想矛盾的结果是对女性人物的回避。”众所周知, 《老人与海》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 因而通过对作品的象征解读,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硬汉”桑提亚哥的世界中依然存在一些极具象征与寓言色彩的女性意识。《老人与海》中的女性意识是被消解并赋予象征化寓意的。

海明威说, “我试图塑造一位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一片真正的海、一条真正的鱼和真正的鳖鱼。……他们将意味着许多东西”,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海明威把“老人”与“海”放在同等的位置, 他以海的烘托塑造了传世的“硬汉”性格。在《老人与海》中, 海是被作为女性来描写的。老人在海上想到, “海是阴性的, 有时候爱海的人也说些不三不四的话, 但总把她比作女郎”。“老人总想象海是个女性, 想象她有爱有憎。如果她有时候撒性子, 甚至恶作剧, 那是她无法控制自己的缘故。月光能媚惑海洋, 正如能迷乱女子一样, 他想。”一般我们认为应该把大海作为男性来描写, 写出其凶猛强悍的一面, 只有这样才能烘托出老人的“硬汉”性格。其实对于女性来说不仅有平静祥和的一面, 也有其强悍的一面。海在表面是安静平和的, 像温柔的少女, 似慈爱的母亲, 然而她“自身中蕴含着大量的生殖力和可能性”。那么, 在她深不可测的内部就蕴藏着无尽的能量和神奇的力量, 既蕴藏着雄伟矫健的或许你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大马林鱼, 也同时暗藏着凶狠残忍、贪婪成性的大鲨鱼, 这就是“真正”的海!在《老人与海》中, 女性意识真正得到了升华。

综上所述, 在海明威的作品中, 一直不乏丰满的女性形象和强烈的女性意识的。从初期作品中零星的女性意识的萌芽, 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的突显, 一直到最后强烈的主体意识在作品中地消解甚至出现女性意识的盲点, 无不描绘出生动的女性形象, 都体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

参考文献

[1]近年国外海明威研究述评[J], 国外文学1995年第1期。

[2]王慧、徐凯, 海明威笔下的女性[J], 外国文学评论, 2000年第2期。

自我意识的形成及发展 篇8

[关键词]青年教师 自我专业发展意识 教师成长

[作者简介]吉兆麟(1964- ),女,江苏如皋人,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江苏南通 226007)

[中图分类号]G5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32-0140-01

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是个体基于现实的需要,对照专业发展的要求而形成的对自己未来发展目标的系统化、理论化的认识,是教师自觉的职业规划意识,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个体心理的反映。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是青年教师对照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根据社会对教师的特定要求,不断习得与教师相关的角色期望和规范的精神追求,是努力实现预期目标的理想状态的反映,是形成教师独特生活方式的基础。因此,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基石。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是建立在教师的自我认识、职业认同程度、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基础上的综合反映。它对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导向、激励、规划、维持、调节与监督的作用。

我国教师职业具有十分明显的稳定性。教师被当做促进学生发展的工具,其个人需要和专业发展受到漠视。同时,由于青年教师教学时间短,教学经验缺乏,参与重大课题研究或参加学术会议的计划不多,没有形成自己相对稳定的学科研究方向;某些新的教学方法的尝试难以奏效,有时还会失败;平淡的、重复的教学带来了厌倦心理;职业发展阶梯漫长、艰辛,其间变化难以预料。这些状况使得许多青年教师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工具意识,失去了专业发展的愿望和动力。因此,加强青年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培养,对促进他们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

一、培育专业理想

这是青年教师自我专业意识培养的动力基础。教师的专业理想是青年教师对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的向往和追求,它为教师提供了奋斗的目标,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巨大动力,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前途有着重要影响。它涉及对教师专业的热爱程度、工作积极性的维持和专业动机的发展等方面。具有专业理想的教师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投入感,愿意终生献身于教育事业,并致力于改善教育素质以满足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努力提高专业技能及专业服务水平、能力。青年教师的专业理想容易受专业活动的自主程度、学校与家长对教师的专业支持和帮助以及学校领导的教育信念等因素的影响。学校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场所,学校良好的组织精神和组织形象能激发教师的工作激情,使教师始终体验到奋进中的幸福感,还会影响社会公众对学校中个体工作的认可与评价,从而影响个体的心理感受。因此,学校可利用劳动节、教师节等各种机会在新闻媒体上宣传学校和教师的典型事迹,打造学校和教师的良好形象;学校领导要帮助教师确立专业理想,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中扮演关键的角色。学校领导不仅是行政领导,而且应当是专业领导,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支持者,甚至是教师教育者;学校领导不仅要通过学校发展规划、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政策的制定、资源的集聚与开发来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更要以自身的专业表現为教师树立楷模,推动教师的发展。

二、形成专业自我

这是青年教师自我专业意识培养的心理基础。专业自我是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库姆斯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教师的专业教育》中提出:“一个好的教师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有独特的人格的人,是一个知道运用‘自我’作为有效工具进行教学的人。”①自我意识程度高的教师倾向于以积极的方式看待自己,能够准确地、现实地领悟他们自己和所处的世界,对他人有深刻的认同感,具有自我满足感、自我信赖感、自我价值感。凯尔克特曼(Kelchtermans)则进一步用“专业自我”的概念来说明教师的专业素养。他认为,自我是一个复杂、多维、动态的表现体系,是人和环境之间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专业自我包括:自我意象、自我尊重、工作动机、工作满意感、任务知觉、未来前景。②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是教师专业自我形成的过程。

研究表明,具有强烈的专业自我的教师常常具有自觉的职业规划意识。只有当教师了解了自己的专业水平,认识到自己专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时,才能做出合理的发展规划,而这一过程离不开教师的自主反思。青年教师可以通过经常性、系统化的自我反思,对自己当前的专业发展水平做出评价,并有个性、有规划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可以通过记录日常专业生活中的关键事件,实现个人与自我专业发展的对话,及时发现发展中的不足,并对未来的发展规划做出适当的调整。

三、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这是青年教师自我专业意识培养的理论基础。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不仅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依据,而且对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教师对专业发展持什么样的价值观、认同感,达到何种程度等因素影响甚至决定着教师对专业发展的需要和意识、情感与能动作用。”③

1980年,《世界教育年报》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主题发表了一系列论文,提出教师专业化的目标:其一,把教师视为社会职业分层中的一个阶层,专业化的目标是争取专业的地位与权力,并力求实现集体向上流动。这种把教学工作放在整体社会结构中的分析是社会学者的研究取向。其二,把教师视为提供教育教学服务的专业工作者,专业化的目标是发展教师教育教学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这种以发展教师的专业能力为目标的取向应是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④

加强对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学习,同时将这些理论个性化并与个人的情感、知识、观念、价值、应用场景相融合,可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与能力,使青年教师在专业活动中为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目前的发展阶段和水平,计划、意识、预计着自己的变化,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自己成长的具体目标,把握关键因素,形成具体的、可操作的行动方案,并在执行方案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完善。

四、“外导内主”,体验职业乐趣

这是青年教师自我专业意识培养的实践基础。“外导内主”是指“外在引导”与“内在进取”的结合。

“外在引导”模式侧重于从政策导向、管理模式、家庭环境、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为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平台。如:以《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指导,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优化教师队伍的有效机制;设立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基金,为青年教师“铺路”“搭台”;根据学科的发展和科研工作的需要,安排多种形式的进修培训,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外访学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对有突出贡献的青年教师实行“低职高聘”,评聘分开,鼓励冒尖,使部分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建立合理的青年教师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促进青年教师的发展;帮助解决青年教师的后顾之忧,提供较好的工作条件,使他们全身心扑在事业上。同时,学校要加强与青年教师的沟通,激发青年教师的成长意识,保护青年教师的热情,相信青年教师的能力,教给其成长的策略和方法。这样,使青年教师感到学校是他们展示才华、成就事业的舞台。

“内在进取”模式侧重于青年教师自身人格、业务知识、科研能力等自身素质的研究,以调动青年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体验职业的乐趣。如:加强师德修养,增强教师的事业心、使命感和责任感,要立大志,珍惜机遇;要求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勤于学习,勇于探究,培养自己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自我拓展能力;要注重教学科研实践,不断学习别人的经验,总结自己的教训,经过锤炼,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创造自己的科研特色;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发挥思维敏捷、富于创造的优势。通过主动学习,勇于实践,完善人格,挖掘潜能,不断地实现自我,不断地否定自我,从而塑造新的自我。

[注释]

①A.W.Comb.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of Teachers[M].Allyn & Bacon,Inc,1965:6-9.

②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7,28.

上一篇:论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翻译能力培养下一篇:这一次我选择面对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