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计划疫苗接种

2025-02-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儿童计划疫苗接种(精选14篇)

儿童计划疫苗接种 篇1

破伤风疫苗

什么年龄适用?

在2到3个月时一次注射,在4个月,5个月各注射1次,4年和15~强化注射剂量。

我的孩子需要吗?

破伤风,也被称为牙关紧闭症,是由一种毒菌引发的。这种毒菌生长在土壤、灰尘和肥料里,然后通过皮肤上的伤口进入人体。接种该疫苗能保护皮肤上被感染的割伤口和擦伤口。

有效吗?

一次完整的注射接种能在几年内达到接近100%的.保护作用。

有副作用吗?

几乎没有。

百日咳疫苗

什么年龄适用?

在3个月时一次注射,在4个月、5个月、4年和15~17年强化注射剂量。

我的孩子需要吗?

百日咳是一种令人非常痛苦的、长期的、能在任何年龄发生的疾病,对婴儿来说特别的危险。在患百日咳的年龄小于6个月的200个婴儿中就会有1个死亡。

有效吗?

在进行标准的婴儿期接种后几年内,该疫苗在80%~90%的场合是有效的。

有副作用吗?

几乎没有。

白喉疫苗

什么年龄适用?

在2到3个月的时候一剂量,然后在4个月、5个月各注射1针,4年和15~17年的时候强化注射剂量。

我的孩子需要吗?

白喉曾经在澳大利亚非常流行,每年杀死数以千计的人。它是一种影响上呼吸道和偶尔影响皮肤的传染性极强的疾病。白喉病菌的强大毒性能产生一种毒素,这种毒素能破坏心脏和神经组织。即使在最现代化的医疗条件下,1/15的患者仍会死亡。

有效吗?

白喉疫苗几乎100%有效。

有副作用吗?

儿童计划疫苗接种 篇2

关键词:预防接种,流感疫苗,流感样疾病

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即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 给个人乃至全社会带来较大损失, 因此, 流感的预防非常关键[1]。为评价流感疫苗对接种儿童的具体保护效果, 笔者收集2011年1~3月对123名接种流感疫苗的适龄儿童, 研究接种流感疫苗后的流感样疾病发病率,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辖区内123名适龄儿童作为观察组, 于2011年1~3月进行流感疫苗接种, 观察组中, 男68例, 女55例, 年龄3~11 (6.3±2.72) 岁。另选取辖区内122名儿童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66例, 女56例, 年龄3~12 (6.2±2.68) 岁。两组研究对象一年内均未接受过流感疫苗接种, 前一年内流感样疾病发病情况相似, 且根据知情同意的原则, 自愿参与研究, 愿意接受测试并配合随访。

1.2 方法

对两组研究对象同时进行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之前1年内接种疫苗种类以及=副反应、既往病史、之前1年内流感样疾病发病情况。流感疫苗接种后的第1、3、6个月进行随访调查, 随访所有研究对象在此期间是否发生流感样疾病以及疾病情况和并发症情况, 及由于流感样疾病发生导致的医疗费用、家属陪伴和误工费用等, 同时统计观察组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后的副反应情况[2]。流感样疾病诊断标准:根据已经制定出的国家流行性感冒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诊断, 具体标准为[3]:流感高发季节, 患者突然发热且体温≥38℃, 并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痛或关节疼痛、寒战、咳嗽、咽部红肿、鼻塞、咽痛、虚弱乏力等症状。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儿童接种疫苗后, 1、3、6个月内发生流感样疾病情况与导致的直接医疗费用、家人陪伴和误工造成的间接费用, 以及接种流感疫苗后出现硬结、红肿、发热以及其他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接种疫苗后的效果

观察组接种疫苗后, 1、3、6个月内发生流感样疾病人数较少, 且由于流感样疾病发生导致的直接医疗费用、家人陪伴和误工造成的间接费用也较少,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2。

2.2 流感疫苗接种后的副反应

123例观察组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后, 仅出现局部硬结2例, 红肿1例。

3 讨论

儿童感染流感病毒后治疗时间明显长于成年人, 而且由于儿童免疫功能不健全, 易成为病毒传播受害者, 发生流感后症状较重, 中耳炎、肺炎、流感脑炎、发热惊厥、肌炎等并发症多且危害大[4]。相关研究表明, 流感疫苗可起到保护易感人群, 降低人群中流感样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降低流感样疾病导致的治疗费用。有研究已经证实, 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 流感样疾病的发病率可降低30%以上, 流感季节中住院时间减少4d, 由流感引起的严重并发症或诱发其他疾病加重而导致的死亡率降低一半以上, 直接医疗费用可减少100美元[5]。由于人对流感普遍易感, WHO建议儿童及65周岁以上老年人和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优先接种流感疫苗。因此, 探索流感疫苗对儿童的具体保护作用对流感防控意义重大。

本研究显示, 接种流感疫苗后, 观察组的1、3、6个月内发生流感样疾病人数较少, 且由于流感样疾病发生导致的直接医疗费用、家人的陪伴和误工造成的间接费用也较对照组少, 表明疫苗对儿童预防流感的发生, 效果明显。同时, 观察组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后, 仅有少数儿童出现局部硬结和发热等症状, 但症状轻微, 均自行缓解, 充分说明疫苗的安全性值得信赖。综上所述, 流感疫苗效果确切且安全可靠, 可应用于儿童流行性感冒的预防。

参考文献

[1]郭斌.820例流感疫苗接种反应的观察及护理[J].重庆医学, 2009, 38 (7) :839-840.

[2]张倩.农村儿童流感疫苗预防接种的效果分析[J].健康必读 (下旬刊) , 2013, 21 (7) :486-486.

[3]聂其令.入托儿童接种流感疫苗的观察与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 (下旬刊) , 2012, 3 (1) :139-139.

[4]边国林, 许国章, 朱利利, 等.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效果观察[J].浙江预防医学, 2010, 22 (1) :12-13, 19.

儿童流感疫苗如何接种? 篇3

在中国北方,每年的12月到次年的5、6月间是流感的好发期,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重要手段,这点对于身体抵抗力较弱的儿童来说尤其重要。所以只要孩子不是过敏体质,而且没有其他接种流感疫苗的禁忌症,家长应尽可能坚持每年冬春季节给孩子接种流感疫苗。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给孩子选择和接种流感疫苗呢?家长们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流感疫苗应该去哪儿接种、如何选择、需要接种几次、会不会产生副作用?

一般孩子出生时就会有一个接种证,接种地点在孩子户口所在地的社区医院预防保健科,如果没有接种证则可以到防疫站门诊进行接种。

家长在给孩子选择流感疫苗时,要注意疫苗的类型是否适合孩子。流感疫苗有0.5毫升成人剂型和0.25毫升儿童剂型两种。出生不满6个月的孩子不能接种流感疫苗,6个月~35个月(三岁以下)儿童需要接种0.25毫升剂型疫苗,需要接种两次,之间相隔4周时间。年龄超过3岁的孩子可以接种0.5毫升成人剂型。

儿童在接种疫苗之后要注意保持接种部位的清洁,防止着水。接种后一天之内要注意观察孩子体征,少数孩子会有稍许不适,如接种部位短暂的轻微疼痛、红肿等,还有少数孩子可能会出现低烧现象,这些都属正常现象,一般24小时之后会自然消失。如果孩子出现持续发烧、局部红肿不消等现象,就需要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2、哪些孩子不适合接种流感疫苗?

需要提醒各位家长的是,流感疫苗虽然安全有效,但也有一些“禁忌症”。如孩子有过敏史、癫痫等脑病病史或免疫缺陷症等就不能接种。另外,如果孩子正患有湿疹、疥疮、发烧等病未痊愈,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急性传染病等暂时也不能接种。对那些分两次注射的3岁以下的儿童,假如第二次预约注射的时间正在生病,就要推迟注射,如果病程较长,就不要再注射第二针,先以治病为主。另外,前面提到6个月以下的婴儿不适合接种流感疫苗。

3、流感疫苗会不会也有预防感冒的作用?

有些人认为,流感只不过是“流行起来的感冒”,没什么了不起。其实,流感和普通感冒有着天壤之别。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而普通感冒可能由多达200种不同病原体引起,包括病毒、细菌等,更多的症状是鼻塞、流鼻涕、咽痛和严重咳嗽,一般不会发生严重并发症,也不会引起大流行。所以,流感是一种比普通感冒严重得多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所以才需要特别加以预防。

儿童计划疫苗接种 篇4

根据卫生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财政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五部委《关于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通知》精神,在现行全国范围使用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基础上,将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实行预防接种。依据四川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扩大免疫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现将具体实施对象公示如下:

一、实施原则: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实效、分步实施。

甲肝疫苗、麻腮风、无细胞百白破等疫苗暂不能满足全部适龄儿童接种,随着疫苗供应量的增加,逐步扩大实施范围。

二、接种对象

1.现行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按照免疫程序,所有达到应种月(年)龄的适龄儿童,均为接种对象。

2.新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其接种对象为规定实施时间起达到免疫程序规定各剂次月(年)龄的儿童。

三、实施时间:2008年7月1日起实施。

四、接种要求 1.甲肝疫苗

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18月龄接种,即2007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适龄儿童。

2.流脑疫苗

流脑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6—18月龄接种2剂次(2剂间隔3个月)A群流脑疫苗,即2008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适龄儿童。3周岁即2005年7月1日以后出生的适龄儿童,6周岁即2002年7月1日以后出生的适龄儿童,各接种1剂次A+C群流脑疫苗。

3.乙脑疫苗

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8月龄即2007年11月1日以后出生的适龄儿童和2周岁即2006年7月1日以后出生的适龄儿童,各接种1剂次。

4.麻腮风疫苗(麻风、麻腮、麻疹疫苗)

目前,麻腮风疫苗供应不足阶段,使用含麻疹成分疫苗的过渡期免疫程序。8月龄即2007年11月1日以后出生的适龄儿童。接种1剂次麻风疫苗,麻风疫苗不足部分继续使用麻疹疫苗。18—24月龄即2007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适龄儿童。接种1剂次麻腮风疫苗,麻腮风疫苗不足部分使用麻腮疫苗替代,麻腮疫苗不足部分继续使用麻疹疫苗。

5.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与百白破疫苗程序相同。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供应不足阶段,按照第4剂次至第1剂次的顺序,用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替代百白破疫苗;不足部分继续使用百白破疫苗。

儿童计划疫苗接种 篇5

3-11岁未成年人新冠疫苗接种时须由监护人现场全程陪同。

1.3-11岁儿童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时间如何安排?

各新冠疫苗接种门诊将根据疫苗供应情况有序开展该段人群的接种工作。具体接种时间及地点,由各学校(幼儿园)另行通知。

2.3-11岁儿童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必要性?

儿童、青少年和18岁以上人群一样,都是免疫屏障构筑的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按照自愿原则,但学校属于人口密集场所,并且国内疫情防控措施严密,3-11岁儿童大多都未曾感染,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近期国内疫情虽以境外输入相关小规模疫情为主,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新冠疫情中均出现了儿童和青少年感染人数较多的特点。例如今年9月福建疫情最早发现于学校,并且多在学校、家庭及工作单位等地点发生传播。这些信息提示儿童和青少年可能在疾病传播中发挥关键作用,一旦有输入性新冠病毒疫情发生,不仅容易造成局部的传播流行,而且有的人感染发病后还会发展为危重症,甚至造成死亡。因此,通过接种疫苗一方面使得绝大部分人可以获得免疫力,从而有效降低发病、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另一方面通过有序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可在该段儿童中逐步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断新冠肺炎的流行,保障在校学生学习生活正常运转。

3.3-11岁儿童接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否安全?

临床研究表明,儿童组(3岁-17岁)接种疫苗之后,安全性良好,和18岁的成人组一样安全,同时抗体水平也和成年人是一样的,儿童青少年接种新冠疫苗的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和接种部位疼痛,局部反应为主,全身反应很少,个别人可能会有发热等表现,一般不需特殊处理,注意休息,多喝水,2-3天即缓解,如有高热不退等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4.我县3-11岁儿童获批使用的新冠疫苗是哪种?需要接种几剂次?间隔多久?

目前获准在未成年人中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为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生物)和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科兴中维)生产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新冠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2周或3周,具体以使用的疫苗种类为准。

5.什么情况不能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禁忌症)?

(1)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

(2)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3)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

(4)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

(5)经接种工作人员评估,认为不适合接种的其余情况。

6.是否会与其他疫苗接种产生冲突?

优先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建议新冠疫苗接种和其他疫苗接种中间间隔至少14天,但如果出现外伤、狗咬等情况,需要打破伤风或者是狂犬疫苗,不受14天间隔的限制。

7.3-11岁儿童接种新冠疫苗需携带这些证件:

(1)身份证或户口本(二选一);

(2)预防接种证(如有需提供);

(3)提供监护人签字的知情同意书(需要现场签字确认)、父母至少一方的姓名及身份证号码及联系方式;

(4)非监护人陪同前往的,必须提前准备好纸质委托书(特别提醒:委托书必须要监护人本人签名,陪同人员必须年满18周岁)。

8.接种疫苗前注意事项

监护人应当充分阅读《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确保孩子的健康状况良好,无上述禁忌症。接种前避免空腹、劳累,请佩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穿宽松衣物,在放松的状态下接种。接种时需监护人现场全程陪同。监护人只可1人陪同。

9.接种疫苗过程中注意事项

配合现场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询问,如实向医生告知孩子的健康状况、过去接种疫苗的禁忌症、疾病史等,以便接种医生来判断,是否应该接种。

10.接种疫苗后注意事项

儿童计划疫苗接种 篇6

宣 传 日 活 动 工 作 计 划

为进一步推进辖区儿童特别是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深入开展,营造全社会及更广大群众关心、支持、参与计划免疫工作的氛围,提高预防接种的质量,使每个儿童都能得到免疫的机会,“4.25”围绕 “规范接种疫苗 共建健康中国”的主题开展宣传活动,现将预防接种宣传日活动计划如下:

一、围绕主题,广泛宣传

今年“4.25”儿童预防接种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规范接种疫苗 共建健康中国”,充分利用宣传栏、设立咨询台、张贴宣传标语等宣传方式,大力宣传实施免疫规划保护儿童健康的重要意义,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规范预防接种是预防疾病和保护儿童健康的有效手段,提高各界对预防接种工作的认识,倡导全社会重视、关心儿童免疫规划工作,创造良好的预防接种工作环境。

二、围绕难点,查漏补种

流动儿童管理长期以来一直是免疫规划工作的薄弱点和难点。为此,我们要以“4.25”宣传周为契机,扎实开展流动儿童调查摸底和查漏补种工作,结合流动儿童管理卡,重点开展流动儿童的流向动态,查漏补种活动,同时,加强对流动儿童家长的宣传教育,做好流动儿童的建簿、建证、建卡和查漏补种工作。充分利用“4.25”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活动的有利时机,向群众宣传国家免疫规划相关的政策,普及预防接种相关的知识,告知获得预防接种服务的方式、方法,鼓励群众自觉主动参与预防接种。

三、总结经验,巩固成果

全面总结近几年免疫规划工作的成功经验,主动找差距,认真查原因,针对存在问题,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强化基础管理,促进免疫规划工作健康发展,再上新台阶。

龙泉街道北贾第一卫生室

2017年4月23日

“4.25”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活动总结

为全面推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深入开展,巩固免疫规划工作成果,推动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免疫规划工作,使每个儿童都得到免疫的机会,确保预防接种质量,今年“4.25”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活动的主题是“规范接种疫苗 共建健康中国”,我们紧扣这一主题,结合县疾控中心布置及我村具体情况,于“4.25”举行了一次专题宣传活动,现将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宣传工作切实有效

县乡领导非常重视免疫规划宣传周活动,为全乡所有儿童特别是流动人群中的适龄儿童做好预防接种工作,控制计划免疫相关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要求各村所精心组织、细心安排,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广泛深入地开展免疫规划相关知识的宣传。

二、具体活动及措施。

利用宣传栏、设立咨询台、张贴宣传标语等宣传方式,宣传预防接种知识、卫生防病知识,营造强大的宣传声势,增加了宣传效果,提高了人们参与免疫规划工作的主动性,4月25日在卫生室门前设立咨询台,接受群众咨询,制作条副,发放宣传材料,主要街道张贴宣传标语,主要宣传“儿童预防接种知识”、“乙肝防治知识”、“何谓五苗防七病”、“计划免疫接种流程”、“什么是计免针对性疾病,如何预防”等群众关心的问题,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此外当前免疫规划工作的薄弱点、重点和难点是流动适龄儿童的管理问题,为此,我们借助此次宣传日活动,针对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结合流动儿童管理卡,重点开展流动儿童的流动动态,查漏补种活动,对未免疫或未全程免疫的儿童立即给予补种,并纳入常规免疫管理

三、总结不足,认真解决

免疫规划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社会工作,只有通过广泛宣传发动,让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自觉接受和支持,才能顺利得以开展。通过这次“4.25“宣传活动,我们更多的群众认识了扩大免疫规划(EPI),使“规范接种疫苗 共建健康中国”这个主题渗透到了每个角落,对巩固计划免疫尤其是流动儿童管理工作的成果,推动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免疫规划工作,创造良好的预防接种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次宣传活动我们发现了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不少家长对免疫规划工作缺少认识和重视、流动儿童中还有不少盲区,对此我们将认真排查原因,积极联系群众,组织力量对存在问题逐个解决。我们不限于“全国计划免疫接种宣传日”,将利用各种机会时时开展宣传活动,真正将免疫规划知识宣传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让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其中,提高免疫接种率,切实保护儿童的身体健康。

龙泉街道北贾第一卫生室

儿童计划疫苗接种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第四季度已种白破疫苗儿童为对照组, 共436名, 发生不良反应26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5.96%。选择2013年第四季度应种白破疫苗儿童为观察组, 共482名。两组儿童在接种白破疫苗时的年龄、性别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所接种白破疫苗为同一生产厂家, 接种部位均为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

1.2 方法:

对2013年第四季度应种白破疫苗儿童进行接种前电话访视, 了解接种前3 d应种儿童的身体情况, 包括:健康状况、剧烈运动情况、了解应种儿童过敏史、接种禁忌证等;了解儿童的外出外来史、所在班级缺课情况、与患病儿童接触史等。健康教育:向家长详细讲解白破疫苗的接种部位、所预防的疾病、可能出现的反应及注意事项, 详细解释家长所提出的问题, 增进家长对疫苗的了解及对接种工作的信任, 消除家长的顾虑。指导家长避免儿童在接种前剧烈运动、过度疲劳、接触可疑患病者, 告知家长在接种前合理膳食、适当休息。对于接种前3 d身体状况并不理想或有剧烈运动、过度疲劳、与患病儿童接触等情况者建议暂缓接种, 观察3~5 d无异常后再行接种。

2 结果

2013年第四季度应种白破疫苗482名, 至2014年1月底, 实种477名, 5名迁出。共计对471名应种儿童进行了接种前护理干预, 6名失访, 干预率98.7%。471名干预后受种儿童中, 发生不良反应14例, 主要为局部红肿、疼痛、发热等, 不良反应发生率2.97%, 低于对照组5.96%的发生率,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χ2=4.80, P<0.05) 。见表1。

3 讨论

虽然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与受种者个体差异、规范的操作技术、接种后活动强度、季节温度有关。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规范接种和护理, 是预防和减少疫苗不良反应的关键[2], 而上海已经实施了多年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 在各项技术操作、接种前后问询、指导、硬件等方面上一直执行的非常严格。在此基础上根据宝山区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系统统计显示, 白破疫苗不仅是杨行镇社区, 也是整个宝山区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疫苗。通过本次接种前护理干预得出的结果显示, 除了规范接种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外, 在接种前对受种对象进行提前干预能有效降低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干预的主要内容为三方面。

提前了解受种对象身体健康状况, 不仅能避免儿童在健康状况不佳时接种, 还能提高家长对预防接种的重视, 更加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 使之在适宜的情况下进行接种。在多年的接种工作中, 存在部分家长因工作原因或路途较远, 在孩子身体欠佳时未予以重视, 不愿重复往返接种点, 抱着侥幸心理隐瞒孩子健康状况的现象。通过提前干预可以有效减少类似情况。

提前了解受种儿童接种前剧烈运动、外出外来史、所在幼托机构班级传染病等发病、停课情况, 能有效减少偶合现象的发生。

对家长进行接种前健康教育能使家长更了解预防接种的重要性, 使之对孩子的作息做适当安排, 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鼓励, 建立孩子的自信, 消除孩子和家长的恐惧[3], 让孩子在最佳状态进行接种。

有研究显示在预防接种过程中, 应用护理干预措施, 不仅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 提高儿童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还可以提高儿童接种的及时率[4]。虽然在预防接种门诊量大的地区开展接种前干预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但笔者认为通过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系统, 针对性地对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疫苗或地区开展接种前护理干预是值得参考的。

摘要:目的 探讨接种前护理干预对儿童接种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以杨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2年第四季度已种白破疫苗儿童为对照组, 以2013年第四季度应种白破疫苗儿童为观察组, 对观察组实施接种前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2.97%,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9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接种前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白破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 提高疫苗接种的安全性。

关键词:接种前护理干预,白破疫苗,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任乐.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分析与干预[J].卫生职业教育, 2014, 32 (2) :126-127.

[2]陈艳娇.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26 (33) :204-205.

[3]孙元红, 张冬平.儿童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护理干预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 (1) :203-204.

儿童计划疫苗接种 篇8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资料来自我院社区2009年1~12月,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者,共接种980人次,其中基础免疫780人次,加强免疫200人次。男455名,女525名。年龄3个月~2岁无禁忌证的健康儿童为对象。接种剂量为0.5ml/人次(单人份)。

方法:采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吸附百白破疫苗,严格按照疫苗操作规程要求和免疫程序进行接种。告知其监护人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等注意事项。

观察内容及方法:接种后嘱在接种点观察30分钟后无特殊再离开,回家后嘱家长多注意观察,如出现不适及时联系。观察内容包括局部反应:一般在接种24小时左右接种局部发生红、肿、热、痛现象,强烈反应可引起局部淋巴结肿痛;全身反应:主要为发热,一般是低热,严重者可以超过38.5℃,有的人还可出現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变态反应:异常反应的发生是罕见的,病人可以出现过敏性紫癜、荨麻疹、晕厥和过敏性休克等。

结 果

本组980例百白破疫苗接种者。不良反应28例以主要以低热和中等热为主。注射部位红肿、硬结8例,皮肤红疹2例。不良反应的发生与个体差异、接种人员操作技术等有密切关系。

讨 论

加强接种人员的岗前培训,百白破疫苗中的吸附剂极易沉淀,如果对注射百白破疫苗的技术掌握不足,疫苗很容易注入皮下组织,难于吸收。或针头固定不牢上下移动,使部分疫苗注入皮下。如接种人员工作责任心差,在疫苗使用过程中接种对象选择不当(如未严格掌握接种禁忌证)、操作不规范或不严格执行预防接种技术操作规程(如接种剂量过大、注射过浅,接种方法、途径不正确,不安全注射,未充分摇匀等)都会使接种反应增加和加重。所以要求我们要加强责任心,掌握接种技巧,严格遵守生物制品的使用说明和操作规程,熟练掌握百白破等各种疫苗的技术要点[1]

首先在注射前要仔细核对儿童姓名和年龄,询问儿童健康状况。检查疫苗的标签、名称、批号、有效期及生产单位,检查安瓿有无裂痕,药物有无发霉、异物、凝块、变色或冻结等,如出现上述现象不能使用。选择好疫苗后要充分摇匀,因为我们使用的是含有吸附剂的百白破疫苗,如疫苗中的吸附剂未充分摇匀或在皮下接种过浅,轻者引起局部硬结,重者可引起无菌性化脓[2]

预防接种在注射后半小时内,应密切注意观察接种婴幼儿。一旦发生接种不良反应,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发热、局部疼痛或硬结、全身或局部皮疹等。接种疫苗后应在休息室休息30分钟后离开医院,注意观察儿童的体温、精神状况及全身情况,如轻微发热(不超过38℃)可给儿童饮水,以促进体内代谢产物的排泄和降低体温,保证足够的休息,一般不需特殊治疗;接种部位红肿、疼痛,硬结明显,可用干净的毛巾热敷,每日数次,可助消肿,减轻疼痛。严重者可找医生进行处理。

注射完后一定要告诉家长接种后的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的观察,让儿童家长主动配合计划免疫人员的疫苗接种工作和了解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及护理要求。疫苗接种后,应让儿童适当休息,不要剧烈运动或使身体过于疲劳;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当天不要洗澡,避免感染及着凉;多饮水,以促进机体代谢防止发烧或其他疾病。不适应及时送医院诊治。

总之,通过980例临床观察,认为在注射百白破疫苗时,只要方法正确,技术优良,责任心强,其不良反应就能避免或减少。完全可以提高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减少和杜绝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孙秀凤,范萍,纪淑英.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常见反应及处理[J].职业与健康,2001,17(9):107-108.

2021疫苗接种具体流程 篇9

宝宝疫苗接种流程

宝宝在出生之后就要开始进行各种疫苗的注射,之后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需要定期接种疫苗。以下是接种疫苗种类及时间安排:

一类计划免疫:

1、卡介苗在小儿出生时注射1针。

2、脊髓灰质炎疫苗共接种三次,第一次接种在小儿2个月的时候,3、4个月各注射一次。

3、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疫苗共接种三次,第一次接种在小儿3个月的时候,4、5个月各注射一次。

4、麻疹疫苗第一次接种是在小儿8个月的时候,到1岁时复种,在6-7岁、12-13岁和18-19岁各加强一次。

5、乙肝疫苗共接种三次,在小儿出生时、1个月和6个月时各接种一次。

6、流脑疫苗和乙脑疫苗都是在小儿出生6个月时接种,到1岁时加强。

二、二类选择性疫苗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3周岁注射1针次,6、9周岁各加强一针。

无细胞白百破:可替代全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程序同全细胞百白破疫苗。麻风腮:1.5-2周岁注射一针,基础免疫后4年加强1针。

甲肝减毒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间是2岁时注射1针,4年后加强1针。

甲肝灭活疫苗:1-16岁接种2针,间隔6个月,16岁以上接种1针。

甲乙肝:16岁以上儿童接种

水痘:1-12岁接种1针次。

流感:1-3周岁每年注射2针,间隔1个月。3周岁以上每年接种1次即可

HIB:预防肺炎和脑膜炎的,进口的要四针,反应也比较小。2、4、6月龄各注射一次,12月龄以上接种一针即可。最好第15个月去打,一针就OK。

轮状病毒:2个月-3岁婴幼儿。最好半岁后,在秋季高发季节接种为好。

肺炎:7-11月龄接种3剂,12-23月龄接种2剂,24月龄-5岁接种1剂。

疫苗接种通过哪种途径

从宝宝出生,爸爸和妈妈们要为宝宝做好各种各样的预防措施。事实上,对于孩子而言,在出生3个月-6个月之后,从妈妈处得到的免疫力就会逐渐消失,而自身的免疫系统在6岁的时候才会比较晚上。那么在这段免疫力不足的时间里面,只有进行有效地免疫接种才可以提高宝宝的免疫力。疫苗接种采用哪种途径呢?我们快来看看吧。

事实上,主要由疫苗的要求以及免疫力的效果决定的,目前采取的接种途径以及方法有以下几个:

1、皮下注射:多针对于多种免疫制剂,例如流脑疫苗、麻疹疫苗等;

2、皮内注射,例如卡介苗的接种等;

3、口服法:效果较为有效,例如脊髓灰质炎活疫苗;

4、肌肉注射:例如:乙肝疫苗、破伤风抗毒素等;

5、皮肤划痕法:较多使用在对于活疫苗的接种,如卡介苗等,但是现在基本不用;

6、喷雾吸入法:主要针对于某些用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预防的疫苗,例如流感活疫苗等。

接种乙脑疫苗的注意事项

疫苗是一种敏感的物质,一直在特定的时间和身体状况下按照特定的方式接种才会有效果。

一般接种疫苗前后,医生都会嘱咐家长不要对婴儿做哪些事情,护理婴儿的时候要注意哪些方面等,这些都是为了保证婴儿安全地注射疫苗并且能够让疫苗发挥其功效。接种乙脑疫苗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事项

1、疫苗接种应在流行季节前一个月完成。

2、接种前,家长应该尽量把宝宝的身体状况和过往病史清楚告诉医生。

3、认真、仔细检查疫苗的质量,若液体疫苗有混浊、变色、异物、曾经冻结,均不得使用。注意在启开小瓶和注射时切勿使消毒剂接触疫苗。疫苗溶解后应在1小时内用完,对用不完的要废弃。

4、应备有1%的肾上腺素,以备发生过敏性休克时急救用。

5、液体疫苗临用前,每5毫升疫苗中加入0.1毫升的亚硫酸氢钠溶液,混匀后可把疫苗中的甲醛中和掉,能减轻注射疫苗时产生的疼痛。

6、接种乙脑疫苗一般无反应,个别有发热、头晕等症状。如有皮疹者应注意观察,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对症治疗。

7、患发热、急性传染病、中耳炎、活动性结核及心、肝、肾等疾病,体质衰弱、有过敏史或癫痫者,先天性免疫缺陷者,近期或正在进行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和孕妇均不可注射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

疫苗接种工作简报 篇10

人民街道沋西社区多次召开疫苗接种工作推进会,全面部署疫苗接种的宣传、动员、登记、统计等各环节工作,建立每日情况通报机制,做好每日疫苗接种数据情况的统计汇总,对当日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形成每日工作简报,根据最新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措施和节奏,确保如期完成接种目标任务。

同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三级”联动,采取“线上+线下”立体化方式开展宣传工作。在线上通过打电话、发信息、微信群等,告知居民接种的地址、时间和需要携带的证件。线下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进行入户宣传,对居民关心的问题,一一予以解答,号召大家积极主动参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儿童计划疫苗接种 篇11

近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举办了一场科普讲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主讲“如何正确认识疫苗”。

误区一:打了疫苗一定不得病。

“没有任何一种疫苗的免疫效果是100%的,有些疫苗还会因个体差异或疫苗本身的局限性而导致接种失败。”庞星火说。有些人打了疫苗没产生抗体或抗体高度不足,这样就有可能会得病。

误区二:得病比打疫苗好。

许多家长认为得了一次病,体内就会产生抗体,就不必打疫苗了。但需注意,有些看起来很简单的疾病,有可能因为孩子自身抵抗力差或病原体的强度大,而产生严重后果,这个风险冒不得。

误区三:别人打了疫苗我就不得病了。

庞星火说,要预防某种传染病,全人群的接种率要在较高的水平才能阻断传播,如麻疹疫苗两剂接种率要95%才行。而不是别人打了你就不用打了。打疫苗是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保护别人。

一周降脂计划

美国“每日健康网”最新载文,刊出佛罗里达州棕榈滩心血管诊所心脏病专家乔恩西·克兰戴尔博士等专家总结出的“一周降脂计划”,读者不妨参照执行。

星期一 核桃当零食。所有坚果中,核桃降脂效果最好。每天吃一把核桃仁即可达到快速降脂的目的,不过,核桃等坚果热量高,不宜多吃。

星期二 午间散散步。运动降脂有两大原因:1.运动可减轻体重,有助于快速降低胆固醇水平。2.适当强度的运动可提高好胆固醇(HDL)水平。每天散步1小时,运动新手可以从每天快走15分钟开始。

星期三 豆类入午餐。豆类富含纤维素,与肉类一样可增强饱腹感。豆类中饱和脂肪量低,不含胆固醇,富含蛋白质,最适合用来取代动物蛋白,可降低血液中的总胆固醇、坏胆固醇、甘油三酯。

星期四 晚餐三文鱼。以三文鱼代替牛排,更有益心脏健康。三文鱼含的降低甘油三酯的欧米伽-3脂肪酸,可以降低坏胆固醇,提高好胆固醇,具有降血压、预防心血管病的功效。

星期五蓝莓加酸奶。蓝莓等浆果富含抗氧化剂和纤维素,1杯蓝莓含5克纤维素,因而有助于快速降低胆固醇。另外蓝莓加脱脂酸奶的双重组合,降脂效果增倍。

星期六 喝1杯红酒。过量饮酒伤心,适度饮酒护心。男性每天2杯红酒,女性1杯红酒,可以使HDL水平提高5%-10%。1杯红酒约为4盎司(约合113克)。

星期日 早餐燕麦片。吃燕麦片可快速降脂。每日摄取水溶性纤维5-10克(大约1碗燕麦片),可以使坏胆固醇吸收率大大降低。吃燕麦片时,可适当加入水果或红薯,以改善口味。

(李涛)

恼人疼痛,简单消除

疼痛也分“轻重缓急”,重度疼痛的人往往立即奔向医院,一些若有若无的小疼痛,才真让人苦恼。为此,美国《男性健康》杂志列举了最恼人的几种疼痛,并教你如何消灭它们。

嘴烫伤:含块冰。“无论是口腔溃疡,嚼硬物时划伤,还是被刚出锅的食物烫伤,口腔疼痛最让人手足无措。”口腔医学专家迈克尔·史密斯建议,在嘴里含块冰可消肿止痛。

痔疮:热水浴。得过痔疮的人知道其中的痛苦,每天早晨或晚上排便过后,将患处浸浴在热水中15-20分钟,能缓解肿胀疼痛。

鼠标手:捶沙发。常用鼠标的白领、抱孩子的新妈妈几乎都有过这种疼痛。最好的办法是休息时手握拳,用中等力度捶打沙发或靠垫,可有效止疼。

儿童计划疫苗接种 篇12

关键词:流感疫苗,接种,护理干预,疾病预防,临床效果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其多发于春季以及冬季, 尤以婴幼儿的发病率最高。该病症起病较急, 预防接种流感疫苗是降低流行性感冒发病几率的重要预防措施[1]。本次将以随机方式抽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于我院接受流感疫苗接种的122例儿童作为本次观察对象, 分析探讨儿童流感疫苗接种干预的疾病预防效果, 现将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于我院接受流感疫苗接种的122例儿童作为本次观察对象, 将其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61例;排除标准:身体羸弱、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 1年内接种过流感疫苗的儿童、对鸡蛋或疫苗中的其他成分存在过敏反应的儿童、具有先天性疾病的儿童。观察组:男35例, 女26例;年龄3~12岁, 平均年龄 (6.4±1.3) 岁;对照组:男37例, 女24例;年龄3~11岁, 平均年龄 (6.2±1.1) 岁;两组儿童一般资料对比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 (P>0.05) , 故组间可比性较好。本次观察的目的、过程、方法均已详细告知儿童家属, 其均在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基础上自愿参与本次观察。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本组儿童进行常规管理, 进行疫苗接种之前, 医护人员要询问并记录儿童是否存在禁忌证, 并让儿童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同时也要做好相关信息采集、核实疫苗种类型号的工作。确认儿童可以进行疫苗接种后为其进行疫苗接种, 接种完成后要继续观察30min。

1.2.2 观察组:本组儿童在对照组的管理基础进行疫苗接种干预, 具体措施如下: (1) 健康知识宣教:在进行接种疫苗之前, 医护人员可通过宣传册、宣传片以及口头宣讲等形式对儿童家属进行疫苗接种知识的宣教。 (2) 心理干预:多数儿童对于接种具有恐惧心理, 其往往会出现哭闹、拒绝接种等不良情况, 医护人员要积极安抚儿童的紧张情绪, 消除其对于接种疫苗的恐惧感, 同时转移儿童的注意力, 接种时注意动作轻柔, 降低儿童的痛感。 (3) 饮食干预:接种结束后, 医护人员要告知儿童家属饮食上以及日常生活上需要注意的各项事宜, 并留下家属的联系方式, 以防儿童在接种后出现异常情况。

1.3 观察指标 (1) 观察并比较两组儿童接种依从率以及6个月内流感的发生次数、不良反应发生几率等指标。 (2) 观察并比较两组儿童家属的满意度 (本次观察中将采用本院自制问卷进行满意度调查, 表中共包含三个选项: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 非常满意+满意=总满意) 。

1.4 统计学处理 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表示, 采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组间差异,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儿童接种依从率、流感发生次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比较 经统计学软件对比结果显示, 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详见表1。

2.2 两组儿童家属对管理工作满意度对比 经对比结果显示, 观察组儿童家属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详见表2。

注:两组总满意度比较, χ2=4.135, P<0.05。

3 讨论

流行性感冒与普通感冒相比, 其持续时间较长且较易引起其他并发症, 如心肌炎、肺炎等[2]。儿童因免疫功能尚未完善, 故其属于流感的易感人群。接种流感疫苗是降低流行性感冒发病几率的有效预防措施。流感流行高峰前1~2个月是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机[3]。

在本次观察中观察组在对照组的疫苗接种常规管理工作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接种干预, 从结果来看观察组儿童接种依从率、6个月内的流感发生次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对比两组儿童家属对疫苗接种工作的满意程度, 观察组也表现出明显的优异性。本次观察结果表明在常规疫苗接种管理工作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接种干预可有效降低儿童流感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提高儿童接种依从率, 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黄晓宁以及纪付仓的研究结果显示优质且全面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儿童预防疫苗接种的有效性, 且可有效促使儿童配合医护人员的相关工作, 提高儿童家属对疫苗接种工作的满意程度, 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本次观察结果与其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4,5]。

综上所述, 在儿童接种流感疫苗的常规管理工作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接种干预可显著提高儿童接种依从率、降低儿童流感发生次数, 并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提高儿童家属对疫苗接种工作的满意程度, 有利于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 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刁甜甜.哈尔滨市某社区婴幼儿人群流感疫苗接种的效果观察〔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13, 47 (4) :301-302.

[2]傅传喜, 贺晴, 许建雄, 等.2010-2012年度季节性流行性感冒疫苗对6-59月龄儿童保护效果的病例对照研究〔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4, 42 (7) :30-34.

[3]黄少萍, 朱振颖.儿童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效果追踪随访对照研究〔J〕.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4, 12 (6) :601-602.

[4]黄晓宁.全程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重要性〔J〕.中国伤残医学, 2013, 21 (5) :344.

乙脑疫苗接种工作总结 篇13

根据南阳市宛城区卫生防疫站关于做好2007乙脑疫苗接种工作的文件精神和《南阳市宛城区2007年乙脑疫苗接种工作方案》的规定和要求,枣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07年4月进行的乙脑疫苗的接种工作已经圆满结束,现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积极安排

枣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到防疫站下发的乙脑接种任务后召开了全体工作人员会议,共同学习乙脑相关知识、乙脑疫苗接种要求以及本次接种的有关文件精神和具体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安排于全面实施乙脑接种工作,根据辖区内流动人口较多的实际情况,对辖区流动儿童家长积极宣传,动员儿童家长对适龄儿童进行接种。

二、大力宣传、加强认识

在会议后,一方面计免人员按照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筛选适龄儿童,打印、发送通知单,做好接种前的准备工作;要求村医务必将通知单及时通知到每个家长,甚至要求接到通知单的儿童家长在领取通知单时要签字;一方面开始通过宣传栏宣传本次接种的适龄儿童、禁忌症和接种时间等内容;另一方面结合社区服务中心的宣传工作、健康教育工作向广大儿童家长宣传乙脑的发病季节、好发年龄、危害等知识,使儿童家长充分认识到接种乙脑疫苗的必要性并积极的配合乙脑的接种工作。

三、严格接种、认真负责

在接种时,在防疫站流病科人员的督导下,接种人员积极负责,接种前首先做好接种的准备工作,提前准备好抢救药品、疫苗、方盘、冰排、冷藏包、棉签、酒精等需要的各种物品。准备了多个接种台,座椅等物品以方便儿童家长。接种时防疫站的督导人员和接种点的接种人员作到了六个要求重点:

1、严格筛选、查验接种对象,对有禁忌症的儿童暂缓接种。

2、尽量避免与其他疫苗的交叉接种,需要接种的其他疫苗全部另行安排时间。

3、严格消毒和执行一人一针一管制度。

4、严格要求接种质量,全部运转对疫苗质量、接种部位、接种方式、接种剂量。

5、接种现场备有急救药品,以备万一出现的异常情况。

6、工作人员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为社区服务中心树立良好的形象,接种现场秩序井然,工作人员服务热情,耐心回答家长提出的各种问题。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也遇到许多问题如:有一些家长未带接种证,有部分流动人口儿童无接种证等。还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工作,加强整体计免工作质量。

四、科学统计、及时上报

枣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接种后能够及时的上卡、上证,汇总接种结果,统计辖区应接种2100 人,实种 1900 人,接种率 100%;其中基础免疫应种 680 人,实种670人,加强免疫应种1245 人,实种 1230人。

总之,在防疫站的指导下,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有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2007年的乙脑接种工作,为更好多保护青少年和儿童的身体健康提供更大的保障,加大了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更大的促进了辖区的整个卫生防疫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枣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街道疫苗接种工作情况总结 篇14

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区政府有关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指示精神,积极稳妥推进疫苗接种工作,我街道高度重视,层层安排部署,采取多项措施,确保疫苗接种有序、安全、高效展开。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到位。

1.我街道第一时间召开疫苗接种工作推进会,传达上级精神,专题安排疫苗接种工作。

街道成立了以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为组长,相关主管领导为副组长,街道各部门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出所、消防救援站、交通大队、接受疫苗接种单位、各社区为成员单位的疫苗接种工作领导小组。

2.街道主要领导每天进行工作汇商,进行研究调度,听取当日接种情况工作汇报,针对具体问题给与及时有效指导,为接种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3.领导小组下设了综合协调组、数据信息组、宣传舆情组、后勤保障组、医护工作组等9个专项工作组,严格落实各小组职责分工。

街道还制定重点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方案,对疫苗接种的时间、人员安排,接种范围,安全措施,异常反应监测、上报及应急处置等工作做出明确规定,全力做好接种前准备工作。

4.为组织好本次疫苗接种,街道在辖区范围内扎实开展9类重点人群摸底调查,建立清单台账。

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社区宣传栏等及时做好新冠疫苗相关政策、接种地点、接种禁忌症、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内容的正面宣传,力求做到重点人员“应接尽接”。

二、措施机制到位。

1.为确保接种现场秩序良好,街道统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相关人员,对接种点等候区、登记区、接种区、留观区、紧急处置区等区域的人员组成、物品配置进行科学、优化设置。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细化、优化接种流程,保障人流不聚集、不交叉、不走回头路。

2.为做好此次接种工作,街道为接种点提供了人员和物资保障,抽调机关干部、社区工作者组成现场工作组,告知接种人员接种流程,引导接种人员按步骤接种,维护现场秩序,形成“登记—接种—留观—离场”闭环。每天1名处级领导带班、1名正科实职干部作为现场具体联系人,负责组织协调工作。现场还有来自执法队、安监、派出所等部门相关人员,参与服务保障工作。

三、保障落实到位。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辖区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工作。

为全力做好疫苗接种工作,中心组织接种医务人员对疫苗接种事项、急诊急救方法以及突发情况处置等进行专门培训,对疫苗接种流程进行预先演练,确保流程科学合理,接种过程有序安全。

2.为防止接种过程中发生人员聚集,**地区的临时接种点从入口处开始一路有疫苗接种指示牌和工作人员指引。

前来进行疫苗接种的人员按顺序进入等候区,进行验证健康码后,分批次进入候诊区等候。

3.在了解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后,接种人分批次进入A、B两个登记知情区。

医护人员会为接种人确认个人信息,并再次告知疫苗接种的相关事项,确认无误后,接种人签字并前往接种区进行接种。完成接种后,领取留观时间条,进入留观区严格执行30分钟留观制度。接种现场,各环节都有疫苗接种指示牌和工作人员指引,并有医护人员为接种者解答疑问,严格把控疫苗接种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同时,与朝阳医院建立点对点救治机制,开通绿色通道,全程现场保障,确保疑似异常反应及时有效救治。

4.因为接种人数多、任务重,**中心医务人员加班加点、连续作战,平均每天接种人数达到千余人。

**中心主任***更是因为协调接种工作经常到午夜,一天只休息四五个小时,只为保障接种工作平稳开展。

上一篇:大专课件制作毕业设计下一篇:留学生英文求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