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我的房间作文
我的小屋是黄色的,让人看上去很暖和,小屋窗台上放着四盆“一帆风顺”,在这时,如果你要是进屋的话,就可以立刻闻到一股股扑面而来的清香。我还有一个百变衣柜呢,为什么说它是百变衣柜呢?那是因为衣柜里面有我春、夏、秋、冬四季的衣服,想穿什么季节的衣服,它都会立刻出现在眼前,你说难道它不是百变衣柜吗?在床的左上方有一个写字台,写字台里面有和我经常打交道的“老朋友”和“新朋友”。
我的写字台旁边还有一个小书架,那是我爸爸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给我精心设计和打造的。我的小屋里还有一对“电子姐妹”呢,你们猜猜它们是什么呢?哈哈,现在由我来告诉你们吧,他们就是电视和电脑。我必须每天写完作业才可以去碰他们,如果我没写完作业就玩的话,就会被妈妈来一个“五雷轰顶”。有一次,我和爸爸在家,以为妈妈不回来了,就偷偷的玩起了电脑,正玩到兴头上,万万没想到的是,妈妈居然回来了,给我狠狠的说了一顿,都怪爸爸的情报部准。后来才知道,原来爸爸是卧底啊!气死我了。
关键词:景物描写方法,我的空中楼阁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景物描写在文学作品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等等。景物描写的方法也多种多样, 下面从我们学过的课文《我的空中楼阁》中来看看景物描写的一些方法。
一、选好观察的角度, 安排好描写的顺序
描写景物要选好观察的角度:定景换点、定点换景。或远观、或近看、或仰视、或俯瞰。同时还要安排好描写的顺序:是由近及远, 还是由远而近?是由上而下, 还是由下而上等等。这样, 所描写的景物才不会杂乱无章。下面是《我的空中楼阁》的结构图: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观景方法, 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定景换点, 另一种是定点换景。立足点是固定的, 景致却在不断变化着。观察的顺序也时而远观全景、时而近看局部、时而仰望远观。
二、动静结合, 妙用修辞
景色的灵动之处, 若是通过文字表现出来, 主要的手段就是写景时的动静结合, 这样写出的景色才会传神动人。所以我们观察景物时, 既要注意它的静态, 又要注意它的动态。动笔时, 需把这两者结合起来, 静中有动, 动中有静, 两相对比, 相互映衬, 这样绘景才会生动、活泼, 写出的文章方能情趣盎然。同时, 描写景物需要绘形、绘色、绘声, 仿佛使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 这就需要尽可能选用那些生动形象的语言, 要善于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 多角度从不同侧面来对景物进行形象、生动、具体的描写, 这样写出的景物更鲜明。
在《我的空中楼阁》中作者相当注重选用动态的形象作为喻体以描绘本体, 使静态的事物动态化, 从而构成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如:
1、山上有了小屋, 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 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 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 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 一点情调。
赏析:把“山”喻为“一望无际的水面”, 喻为“辽阔无边的天空”, 都仅仅增强了所绘之物的形象性, 还未能引起动感, “撩”起人的流动的浮想。而将“小屋”喻为“飘过”的“一片风帆”, “掠过”的“一只飞雁”, 作者发挥自己的奇妙想象和联想, 从不同的侧面对小屋的灵动和小巧进行铺排和渲染, 不仅从“点”、“面”上表现出了其形态特征, 而尤为精妙的是, 它还突出了小屋的神韵, 使本为静止的景物显得楚楚动人, 令读者由此延伸出无穷的遐思来。
2、小屋在山的怀抱中, 犹如在花蕊中一般, 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 好像层山后退了一些。山是不动的, 那是光线加强了, 是早晨来到了山中, 当花瓣微微收拢, 那就是夜晚来临了。
赏析:这句话运用比喻新奇独特, 优美传神。本体“山”与喻体“花蕊”, 原本是极不相干的东西, 但作者却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像, 新奇地将其“联”在了一起, 表现了“山”的“花蕊”之形。而“花蕊”“慢慢地”“绽”开了的情态, 更传神地绘写出了群山这静态之物在“破晓之时”, 因光线的变化而给人的动态感, 产生出了一种“惊人”的艺术效果。
三、虚实相生, 情景交融
“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虚是与实相辅相成的, 虚也是一种存在, 是靠实生发出来的, 是在实的基础上通过大脑的想象创造出来的。简言之:眼前之景为实, 想象虚构之景为虚;景物为实, 情感为虚;形象为实, 抽象为虚;有限为实, 无限为虚。
“虚实相生”是指以眼前之景引发联想凸显出已逝之景, 或引发联想想象创造出未来之新景象。虚与实二者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和互相转化的, 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
在《我的空中楼阁》中, 李乐薇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由“有形的墙”想到“无形的墙”, 由眼前的花如月季、紫藤、喇叭花想到了另一些“花”, “有朵状, 有片状, 有红, 有白, 有绚烂, 也有飘落。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 我们叫它云或霞。”虚实相生给我们描绘展现了一幅美妙的庭院风光图。
此外, 《我的空中楼阁》中, 小屋究竟是实有还是虚构?从文章前半部分看, 小屋建于山上, 点缀了山;满山绿树又遮掩了小屋, 使小屋别具情致, 分明就是日常所见的景物, 小屋像是实有。可读到“淡如烟, 淡如雾, 山也虚无, 树也缥缈”和“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的句子时, 又觉得一切如梦, 这虚虚实实的景物描写, 打上了作者感情的印记:幻境中的“空中楼阁”, 理想中“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 暗含了对喧嚣浑浊的社会环境现实的厌弃, 对超然物外的独立安静生活的向往!作者巧妙地把实景与虚景, 自然景观与人生理想有机交融在一起, 正是这虚虚实实、朦胧含蓄的奇妙构思和高远文意, 开拓了深邃的意境, 给人以哲理的启迪。
景物描写的方法非常多,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只是我个人在教学中的一点心得体会, 但只是单纯地掌握以上几种方法还是不够的, 大家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融会贯通的在作文中使用才能把景物写得更恰到好处。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必修) 《语文》第六课《我的空中楼阁》。
关键词:作文;细节;指导
在学生的作文中,经常出现叙事只有过程,缺少对具体细节的描写:写人,只写人物做的事,缺少对人物外表、内心的描写,使作文显得平淡无味。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把作文的细节写好呢?
一、教师要进行科学的指导
首先教师要上好作文指导课,要循循善诱、精心指导。通过扩词成句、扩句成段、扩段成篇等训练形式,让学生从感性上知道怎么写才算是具体的。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范文引路、学生作文引路等方式,逐步引导学生把细节写好。其次,在讲评时,教师要抓住典型文章,好差对比,让学生明白怎么才能把文章写具体。讲评还要和修改结合起来,通过全班学生的共同努力,把较差的作文改成好作文,用现身说法的形式使学生受到教育。
二、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仿写
学生语言文字表达的最初阶段都是借助模仿为阶梯。我们现行使用的教材是按读写重点训练项目组成单元,每单元选入的课文充分体现了本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教师要用好教材,利用学生的模仿心理,指导学生仿写。这种方法适用于中低年级,在学生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搀着学生走,待学生走稳了,再松开手。引导学生由仿到创,写出真实感人的文章来。
三、引导学生多观察、多积累
“观察”与“积累”犹如作文之翼,缺一不可,作文首先要有内容,而内容材料的获得则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有的学生留意观察生活,写作文时就有话可写;而有的学生不留心观察,有些很好的写作题材与之擦肩而过,却视而不见,写作文时就觉得无话可写,更不用说写具体了。教师要教育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并且要仔细观察,有重点地观察,这样写作时就会有点有面、点面结合,文章就会血肉丰满、生动感人。
有些学生有了好的题材,却不能流利地表达出来,原因是表达能力不强。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多摘抄、多背诵,在学生脑子里建立一个“语言仓库”,学生在作文时就可以随时调用,笔下生花了。
我的房间虽然不大,但很温馨。靠墙的地方有一张小床,床对面是一张书桌和椅子,旁边是一个大宝箱子,这箱子里面可都是宝贝,它们就是我快乐的源泉,想知道里面有装啥么?哈哈,告诉你吧,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玩具。会唱歌的小兔子、慢吞吞的乌龟、走路摇摇摆摆的小企鹅……你瞧,那只小狐狸对我露出狡黠的笑脸,一定要对我做恶作剧了。
到了周末,只有我一个人在家,我便和我的玩具们开起了演唱会。小猴子当起了指挥家,指挥大家歌唱;小猫当起了钢琴家,奏起了美妙的乐章;而我们的主角,百灵鸟就当起了一个小小的演唱家,“叽叽啾啾……”这是多么美妙的歌曲呀。看,我和动物观众们都陶醉其中,纷纷鼓瞧,我的房间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当然,有的时候,我还会邀请我的小伙伴来我房间玩,小伙伴们把房间挤得满满的,我们一起吃零食,玩玩具,做游戏……房间里满是我们的欢声笑语。
——题记
正值秋意,我来到了令我眷恋的康桥。来探寻河畔的金柳,夕阳的新娘。
我漫步在剑桥校园之中,踏着零星的树影,踩着厚实的小径,步入我的心之所向——《再别康桥》。
正如诗中所言,夕阳的余辉像是一层似有似无的金沙,飘飘洒洒,落在静谧的校园之中,洒在迷人的剑河之上。我则踮起脚,小心翼翼地漫步在草地上。泛绿发黄的草依旧臭美的把剑河当做自己的梳妆台,梳理着自己的短发。我蹲了下来,不舍的看着河面,用手轻轻抚摸着,一阵阵波纹渐渐散开,我急忙把手伸回,生怕把熟睡的剑河吵醒,但是,我眷恋。
河底的青荇,像是盖上了一层洗面奶,缓缓地揉搓着自己嫩绿的脸庞。身旁的水草,是这湖的秀发:而河底的小鱼却不老实,在秀发中穿梭。我凝望着他们,想把它们印在自己的脑海里,因为,我眷恋。
微风吹来,草地上浮起一层波浪,河面上也溅起朵朵涟漪。河旁的浓柳,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闪着金色的光芒。好似河中的那轮夕阳,泛着荡漾,却不失自己的优美,像个害羞的亭亭玉立的少女,依偎在水天一色的风景中。河中的那朵残荷,散落在缓缓流动的河水上,渐渐飘向远方。所以,我眷恋。
我躺在绿茵上,心中又想起了剑桥的美景,不由得心生眷恋。是啊,马上就要走了,还来不及说声“再见”便要离别。想到这儿,我似乎忽然间明白了徐志摩所说的“不带走一片云彩”的含义,既要眷恋,何必伤感?何必流泪?何必心痛?身后已传来母亲的呼唤声,我挥一挥手,踏上了回家的旅途……
我辞别康桥,却又眷恋康桥,这不正是徐志摩先生想表达的真谛吗?
再见,康桥;再别,康桥。
每到天气晴朗的时候,我喜欢在草地上玩耍嬉戏。仔细观察,还可以发现许多可爱的昆虫,有蝴蝶、蜜蜂还有蜻蜓,它们有的绕着花儿飞来飞去,有的藏在草丛中,还有的……
有时,我喜欢光着脚丫在草地上奔跑,累了,就躺在草坪上,太阳柔和地照在我身上,很温暖,舒服极了。我看着蓝色的天空中各种各样如棉花一般洁白的云朵,我痴痴地望着,仿佛把我带到了另一个美妙的世界。有的时候我还喜欢吹草地里的蒲公英。我闭上眼睛,轻轻一吹,天上到处都是旅行的绒毛,看着这一幕的情景,我沉醉着,好似已经融入其中。
春天来了,我喜欢在草地上放风筝,当风筝一点一点飞入到高空中的时候,我高兴极了,我十分享受这样的时光。这时,在广阔的天空中,可以看到一只美丽的“蝴蝶”在翩翩飞舞。我拉着风筝跑来跑去,直到我已气喘吁吁。相比拉着风筝奔跑,我更喜欢放风筝的过程,每一个动作都要有十足的耐心。广阔的天空中,正是这只风筝给天空带来一丝活力,一丝生机,让天空不再只有白云,不再孤单、寂寞。
……要走了,孔繁森默默地站在母亲面前,用手轻轻梳理着母亲那稀疏的白发,然后贴在老人的耳朵旁,声音颤抖地说:
“娘,儿又要出远门了,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要翻好几座山,过好多条河。”
“不去不行吗?”年迈的母亲抚摸着他的头舍不得地问。
“不行啊,娘,咱是党的人。”孔繁森的声音哽咽了。
“那就去吧,公家的事,误了不行。多带些衣服干粮,路上可别喝冰水。”
想到这可能是同年迈多病老母亲的最后一面,孔繁森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情,“扑通”跪在母亲面前,“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娘,您多保重啊!”说完,流着泪给母亲深深磕了一个头。
所谓细节描写,就是把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的某些细小处放大,加以细致的描绘,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著名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这些话告诉我们,好的细节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真实性,使笔下的人物形象更丰满、事件更具体、主题更有说服力,使文章的生活气息更浓,更能感受到细微之处的真情实感。如《红楼梦》二十三回宝玉见贾政前后的一段细节描写:宝玉听说贾政叫他时,“好似打了个焦雷,登时扫去了兴头,脸上转了颜色,便拉着贾母扭的好似扭股儿糖,杀死不敢去。”不得不去时,“宝玉只得前去,一步挪不了三寸,蹭到这边来”,“挨着门进去”。如此光景,不禁令人想起老鼠不得不见猫的情形。但出来时的宝玉,可就是另一种情形了:“慢慢的退出去,向金钏儿笑着伸伸舌头,带着两个嬷嬷,一溜烟出去了。”这个细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让我们无法忽视,无法不发出会心的微笑,一个多么顽皮惧父的宝玉啊,真是细微之处见精神啊!
那么,怎样才能在人物描写中写出传神的细节呢?
一、创设情景,感受细节
有位著名文艺评论家曾说过:“细节来自生活,只有真正熟悉生活的人,才能真正掌握细节。”可以说仔细观察,留心生活中的每一个真实,是学习运用细节描写的大前提。如著名作家魏巍的《我的老师》中的一处细节描写:有一次,蔡老师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这个细节描写来自生活中的仔细观察,如果没有作者的细心观察,又怎会有老师“好像”要打,其实根本没有想打呢?
笔者在教学《记一次文娱晚会》时,第一步:先让学生自看图画,回忆以往的文娱晚会,尝试作文。图画内容为“文娱晚会”,起初不少学生写得很不具体:“元旦前天晚上,我们学校开晚会,台下黑压压的一片,大家都在聚精会神地观看,一个节目表演结束了,大家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晚会的节目真精彩啊!大约两个小时后,晚会结束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会场。”
第二步: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一看参赛者的神态、动作;二看观众的神态、语言、想象其心理。
第三步:组织活动、全面观察。我在班上开展了一次“文娱晚会”活动,要求全班同学参加,由于学生亲身实践,深入体验,获得直接的感受。在随后的作文中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例如,有个学生这样写道:“……文娱晚会的节目异常精彩,既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又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你看,一群江南水乡的农家少女姗姗而来,双手摆动,翩翩起舞,火红的丝巾在细嫩的小手中一抖、一颤、一转,灵活万分;披散的头发微微倾向一方,飘摆自如;紧身的短衫、中裤随着队形的不断变换,组成一朵朵艳丽的小花。她们的步履是那样轻盈,仪态是那样大方,犹如天宫仙子降临人间……”
二、运用绘画技术,强化细节
要想使人物的思想感情、个性特征更鲜明突出,可以采用以下绘画技术:
1.精工细笔法。
即以细腻的笔触对人或事物作详尽而细致入微的描摹。如《药》中的一段描写:“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这段文字写的是革命者夏瑜被杀的情景,把那些无聊的人比喻成一群“鸭”,形象地写出了国民的麻木、不觉悟。
2.简笔勾勒法
即用简洁有力的笔墨描绘人物的特征,勾勒人物肖像,语言精练,笔墨极少,但能让读者一目了然地看清人物身份。如《孔乙已》中的一段肖像描写:“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廖廖几笔便将一个穷困潦倒的迂腐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形象呈现在我们眼前。
3.动态造型法。
肖像描写往往侧重于人物静态的描摹,这样人物就不易写活,缺少灵气,但若能抓住一些动作的细节特征,就能更全面地展示人物的性格。如《药》中:“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便点上灯笼,吹熄灯盏,走向里屋去了。”这一连串动作的细节描写非常传神。华老栓开的是小茶馆,积攒一包洋钱不容易,收藏也就特别小心,以至华大妈要“掏”上半天!老栓“接”、“ 抖抖”地“装”、不放心地“按”,生动表现了社会最底层的市民生活的艰辛。通过对这些动作细节的描写,学生作文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如一位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他的英语老师:“上课了,只要你有违反班规的现象,老师白白的手臂一举,纤纤玉手一扬,洁白的粉笔头便向你飞弛而来。有一次英语课上,两同学正聊得起劲,老师看见了,为了不影响讲课,老师拿出多如牛毛的粉笔头儿向他们射去,只听‘飕飕飕’的声音,雨点般的粉笔头同文具盒,课本撞到了一起。”这段描写写得生动活泼,使一个热爱学生、性格泼辣而温和的女教师形象站在了读者眼前。
三、采取电影蒙太奇手法,放大细节。
蒙太奇手法指一种电影镜头组合的理论。
作文过程包含的因素和环节往往很多,有时问题就出在一些并不被关注的细枝末节中,通常很难训练到位。事实上,对这些细节采取电影蒙太奇手法,通过慢镜头、特写镜头和放大镜头反复呈现。这样训练后,再针对性地进行矫正训练,效果常常比较显著。如一学生习作《眼睛》就成功运用了此法:“当我这个农家子弟要去省城参加决赛时,老实巴交的爸爸想方设法为我借钱买衣,直到见我穿上新衣服,爸爸用慈祥的目光把我看了好几遍,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汽车开动了,透过车窗,我又看到了目送我的爸爸深陷的眼眶中通红的眼睛放射出的目光竟那样的慈祥;在考场上,正是因为忆起那双眼睛而使我过关斩将,无往不胜。”作者反复描绘爸爸的眼睛,不仅突出了一个父亲为子女不辞辛苦、日夜操劳的性格特征,而且充分体现了伟大的父爱。
总之,细节虽小,但不可小视其作用。好的细节描写能够使人物性格鲜明,增强内容的真实性、生动性和感染力。细节描写是场面中的一个个小环节,没有它也就构不成场面;它是情节中的一粒粒闪光的珍珠,失去它情节就不会连贯起来,更不会光鲜起来。我们只有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不断地去发现细微、挖掘细节,才能更好地表现独特的人物个性,折射多样的生活,表现生活的精彩。
[作者单位:广西桂平市南木镇第三初级中学]
那是个有山、有水、有花、有草的地方。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我最喜欢回到那里玩。
郏县的山虽然没有泰山之雄伟,也没有华山之险要,但它有一种独一无二的亲切感,蜿蜒曲折的小路一直通向山头上那一片熟悉的柏树林,一年四季都透着苍翠,给人无穷的力量,就连旁边护林的白房子也能给我一种说不出的温暖。
郏县的水清澈见底,天气好还可以摸鱼哩!看那里,一条条渔船乘风破浪,想着鱼群进发,瞧,船上的一些人放下一个个渔网,过了一会儿,那些人像拔萝卜一样把网拉了上来看那架势,今天肯定大丰收。
郏县的美食在我心里的地位也是数一数二的,是什么呢?当然是长长的饸烙面了。我每次去郏县都要一个人吃一整碗面,再加半斤羊肉片做交头,连肉带面吃上一口,哦!满口缢香,甚是享受。在郏县每天吃一碗饸烙面,我把这看做理所当然的事。
从幼儿园到三年级有很多老师教过我,每位老师对我都好,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的班主任胡老师。胡老师看起来很严厉,但她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师。我们全班同学都很喜欢她。她教我们语文时,总是给我们讲故事,使我们听得懂容易记。原来我写作文老是很简单,老师告诉我用具体事例写,用上优美词语,现在我写作文我不用怕了,老师还念过我的文章呢。她关心我们的学习,耐心细致地辅导我们,教室门口常常见到老师拿着红笔等着我们,这学期班上有三名同学的作文还获得县级二等奖。每次胡老师布置的作业都不多,既适中又有重点。我的老师多才多艺,不管学校的什么比赛,我们班级总是能拿到最高奖。这学期,我们班级获得了学雷锋先进班集体,参加“爱阅读,善表达”展示活动,我们的课本剧《守株待兔》获得了特等奖。各级各类比赛,我们班都有同学获得市、县级奖励。我们最喜欢的还有每周星期五的少先队活动,老师都会用几十元钱买来奖品奖励一周来学习、生活好的同学。老师在生活上更关心我们。一次,班上一位同学生病了,老师把她叫到办公室来,给她倒水涂清凉油。还不停地问这问那,并告诉她如果不舒服要告诉她。后来老师打电话给妈妈带她上医院看病了,现在我就来告诉大家,这位同学其实就是我,我很感谢老师这样关心我。胡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关心我们教育我们,希望您在我们学校一直教我们。我想对你说:“老师,辛苦了,我喜欢你”。
所谓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断等的具体细腻的描写。细节就是我们很熟悉的语言、动作、表情、外貌、环境、心理的细节;描写是对事物的具体状态作描绘和摹写。细节描写的空间很广,因此它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许多优秀的作品常常因为某一个精彩的细节片段而让人感同身受,过目不忘。如《散步》中对南方初春田野的细节描写(环境细节),虽着墨不多却透露出春的气息和不可遏制的生机;朱自清的《背影》之所以让人刻骨铭心,是因为其中父亲买橘的背影(外貌细节)被刻画得感人至深;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到咸亨酒店里买酒喝时,“排出九文大钱”,就这么一个动作细节描写就把孔乙己明明穷困潦倒却还要摆阔的迂腐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可见,“虽是微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恰到好处的细节描写能够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作品所要表现的情感也就随着这些细节刻画自然地流露出来了。
反观许多考生的作文,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考生都能明确文章主题,也有一些写作素材,可是写出的文章就是描写不具体、抒情不细腻,显得空洞抽象、平淡单薄,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更不能打动人心。细推究之,缺乏细致的观察、没有生动的细节描写是造成这种作文状况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中考作文的写作中,细节的精心选择和恰当运用往往会促就一篇感动人心的高分作文的诞生。
我们不妨以2007年各地一些中考作文为例,来探寻成功的细节描写。
一、多个角度,塑造人物
近几年各地的中考作文命题大多虽说文体不限,但命题设计意图仍较多偏向记叙文方向,毕竟写人记事是培养初中生写作的重点文体。因此,如何把生动而典型的细节描写融入写人记事中,让文章的情感顺着细节描写流淌而出,应成为考生着重关注的问题。
“榜样,就在我身边”是2007年广东茂名市的中考作文题。命题者的意图明显在于要考生能通过具体的事例和生动的细节来刻画出一位在自己身边的人物形象,并对人物的美好品质进行赞颂。一考生作文片段如下:
那位老头黑黝黝的体肤,瘦得如皮包骨。看着他拉着后面的"超级重型三轮车",骨头似乎全要被拆散了,单薄的躯体在风中摇摇欲坠。我有点同情,他该怎样对付他身后的大怪物啊?
突然,有一个穿着时髦的小妇人向桥头走去,我却在想:这会与电影中的一样吗?一个美貌女子在经过一个乞丐面前时,那位女子轻视地瞥了他一眼,并对他大吼一声:"嘿,乞那么多钱有什么用?全给我吧!"我想不下去了,那不过是一个有钱的小妇人啊!
当小妇人逐渐地靠近那个老伯,出乎我意料的是,那位小妇人悄悄地在后面帮着那位老人推车!我看到:那位老伯的衣衫湿透了,但是那位小妇人的衣衫也湿透了,她的小白裙在破车后面挂了一个小口,还有些地方被弄脏了。可是,她全然不顾,一步步帮着老伯推车,形成一道很美的风景线。
此文段从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角度对人物进行特征化的细节刻画,把拉车老头的瘦弱无助、小妇人的善良形象鲜明地凸现出来,中间一段“我”的猜想,又与“我”之后所见的情景大相径庭,对比中更能突出小妇人人美心更美。
二、感觉叠加,多重体验
漫步在这条小巷之中,一排排灰黑色的砖墙错落,乌黑而泛黄的瓦片中有一种不温不火的温柔,墙根还有几簇新生之草。没有精心的雕琢,只有时间留下的沧桑。巷弄里的胡琴正在如《倾城之恋》中那样"咿咿呀呀"地响。那已脱落油漆的门后,竟是一簇簇繁茂的花草,那油亮的绿啊,你又在惜叹什么?是一种怀念吧。门后的老者拿着蒲扇安静地坐着,这安详,是多么难能可贵啊!(温州市2007年中考满分作文《惜》片段)
在这一片段中,考生从视觉、听觉等角度描绘出了老巷的沧桑与安详,对老巷的怜惜之情溢于言表,使人读时也不觉随之叹惋。
不难体察,文章中对景物的描绘若能从不同感官入手,来牵动读者的层层体验,“写景如同身临其境”,无形中就已成就了文章思想情感的挥发。
三、角度互补,动静相宜
湖北省2007年江油市中考满分作文《人间何处无风景》片段:
海水轻轻地拍打着礁石,溅起一层水花,水花再次跃入海中,"滴答",泛起一圈淡淡的涟漪。海的胸怀是巨大的,也是那般深邃。海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海蓝似湖水,却比湖水蓝得纯正。这一片恬静的蓝,与天相接,似乎永远都没有它的尽头。海在守望……
她也如海般守望,只不过她守望的父亲永远都不会再回来,永远……
她一袭白衣,静静地坐在海边的礁石上,海风吹着她飘逸的长发。她深邃的目光掩饰不住忧伤……
幽蓝深海,
隐不住无限的伤,
听,
轻轻的,幽幽的,
那是海哭的声音……
她坐在礁石上,陷入了回忆之中:她的父亲是一名海上搜救人员,常常要出海营救遇险的船只。那是一个风雨如晦的夜晚,父亲接到一个电话后,马上披上衣,摸了摸她的头,笑了笑,出了门。她知道,有船只遇难了,父亲又要出海了……
想到这儿,她的眼睛湿润了,一滴泪、两滴泪,轻轻划过她苍白的面容。
这是一段情景交融,颇具文采的文字。无论是对海水形态的描绘,或是对女孩形象的塑造,动静细节都结合得相得益彰:海水恬静的蓝与激荡的水花;女孩静坐的神态和海风吹拂的长发,读来仿若一幅灵动的油画。从文段中对女孩父亲的正面介绍中,我们能读懂女孩在海边的守望,而那海哭的声音又何尝不是女孩的低泣呢?
正侧两面角度互补,动静两态各显其能,考生们不妨在写作中抓住这些细节设置的技巧来带给读者心灵的震颤吧。
四、合理联想,修辞添色
汨罗边上,披发行吟的逐臣屈原,掩涕叹息,仰天长问。奸臣专权,楚王昏庸,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替君分忧。生命的太寂寞郁结于心,奔涌于胸,使诗人纵身大江,荡起的涟漪是芦苇悲鸣的泪滴,在湿湿的夜色中流淌。青春的生命的枝节包裹起千千万万人民的崇敬和思念,投入历史长河,成为端午节最深沉的思念。
屈原留下他的味道——旷达,不畏生死。
这是2007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一篇题为《诗人的味道》的满分作文片段。考生由汨罗江联想到了万民崇敬的屈原,并巧妙地对涟漪和芦苇做细致的刻画,把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融入其中,使山水草木皆有情,烘托了对屈原的敬仰与思念之情。
修辞手法多种多样,也是考生们比较能把握的写作手法。根据细节描写的具体需要,融入相对应的修辞手法,必能为文章添彩加色。
但要强调的是,在进行细节描写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是:一、细不同于繁,细节描写是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或独具特色之处进行细腻的雕琢,且点到为止,不是冗杂的介绍解释,更应避免如同“一个孤身独自归,关门闭户掩柴扉”这样的重复累赘。二、细不等于全。对细节描写的对象选择也要有的放矢。不是文中所出现的所有人、事、物都要有细节描写。应抓住最能体现文章情感思想的典型人事物来进行细致的刻画,这样文章的情感中心才能得以突出。
而对于细节描写技巧的锤炼并非朝夕可就。首先,关键在于要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细节描写本是要求要符合生活实际,是真实具体的。细节来源于细心,细心观察周围的人、事、物,对外界始终保持着敏感,才会拥有源源不断的细节描写之泉。二是在平时的阅读中,注意收集一些优秀作品中相关细节描写的好词好句,揣摩它们所描写的角度、层次和手法,也试着仿写一些句段。三是展开多种主题的细节描写训练,为中考作文“备案”。如设想一些不同场面如“闹市中”、“运动会上”等来进行描述;或是针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做一些练笔,如分别做一做人的“喜、怒、哀、乐”的片段刻画等。
陈老师中等身材,一头乌黑发亮的卷发,她的眼睛亮得像没有微尘的大海,亮得宁静。陈老师的眼睛会说话,她那慈爱的目光落在我们身上,我们就如同沐浴着阳光一般,感受暖暖的。每天早上早读时,如果我们读得好,陈老师的眼里充满了鼓励和表扬;如果读得不整齐,老师眼里流露出的是失望和指责。
陈老师是一位慈母,她把我们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有一次,我在学校低烧,上课时无精打采,头昏眼花,我的不良状态被陈老师那双敏锐的眼睛看到了。下课时,陈老师把我领到办公室,用手摸了摸我的额头,从抽屉里拿出体温计,给我量了一下体温。结果,我是低烧,陈老师怕影响我的健康,还是焦急地给我奶奶打了一个电话,让奶奶接我回去休息……回到家,我一下子高烧起来!经过奶奶细心照顾,我感觉好多了。为了不旷课,第二天,我还是坚持上学,因为发烧来晚了,正赶上做操,陈老师不但没有怪我,还让我在教室里休息。我放下书包,走出教室,望着操场上陈老师的身影,让我对陈老师充满了敬佩。
我有一个可爱的妹妹,我叫她:嘉嘉。她整天都笑眯眯的,长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笑起来眼睛都挤到一块去了;一生气起来,嘟着那小小的嘴巴,两只小手插在腰上,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甚是可爱;她长得胖嘟嘟的,很招人喜欢。
我的妹妹虽然比我小,但是比我还能吃,看到什么吃的,都是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带着渴望的表情总把我们逗得哈哈笑。
我和妹妹在一起互相帮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看书,一起玩游戏,一起猜谜语,她给我带来了很多乐趣,也给我很多的帮助,我爱我的妹妹。
一、细节描写要体现真实性
细节来源于生活,细节描写必须真实地表现生活。而“细节的真实”又必须是典型化的。这个“真实”,不必是曾有的事实,但一定是会有的事实。那种一写到惭愧就是“我的脸红到了脖子根”的描写是十分虚假的。别人读到这样的描写时不仅不会产生深刻的印象,反而会“反胃”。这种细节的虚假主要表现为儿童语言的成人化、朴素语言的矫作化和形象语言的理性化。中考满分作文《父爱中所诞生的》中有一段细节描写:父亲踱步而来,温柔地笑着说:“今天中考,加油!”“行,行。”我有气无力地答道。“还要买瓶激活什么的吗?”“不了,咱家的水就行。”说罢,拿出剩了半瓶水的瓶子,开始灌水。“倒掉!听到没有?给我倒了!”父亲怒目圆睁,一向颤巍巍的手竟精确地抢过瓶子,倒掉剩水,那剩水乖乖地在空中跳出一圈弧线。父亲愠色不减:“你喝坏肚子怎么能行?”我一沉脸,径自离开。回头望着他灌水的样子,聪明地暗笑:“这个样子哪像灌水?好一个龙虾呢。”这个细节被描写得如此细腻、真实,情文并茂。通过“灌水”的细节,就使一个对儿子关怀备至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如此真切的细节,一定是作者独特的感受,正因为表达出了作者的真情实感,才会深深地打动阅卷老师,从而获得高分。
二、细节描写要凸显独特性
高尔基在谈到人物描写时说过:“作家须从各人物身上发现并指出语言、行动、姿态、相貌、微笑、眼神等性格的独创的特点。这样,作家才能使自己所表现的东西,明白地在读者的眼和耳里留下印象,而完全沒有同样的人物。”细节描写是为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主题思想服务的,因此,要选择那些最能表现人物形象和主题的细节,也即选取最能反映人物鲜明独特的个性、灵魂和精神的内容来着墨。比如《约定》一文写儿女们将已不能开口讲话、行动非常困难的两个老人搀扶着见面,作者没有写老人们互致问侯,没有写老人们热情拥抱,也没有写老人们促膝细谈,因为这些细节常见于行动自如的人们,而不属于风烛残年的老者。文章写道:“儿女们在不断地详细讲述各自父亲的病情近况。可两位老人没有说一句话,只是四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从见面到分手,就这么一直握着,久久地没有分开。”这个极具个性化的细节,非常形象地表现了行动不便、说话困难的老人之间的浓厚感情,引发了读者的无限联想和感慨。
三、细节描写要突出巧妙性
作品对人、事、景的描写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这就为细节描写提供了广泛的选择空间,特别是对人物的描写,更是可以做到多角度、多侧面、多维度,如肖像、服饰、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等。因此,细节描写只有巧选角度,才能突出它艺术表现的张力,才能达到以小见大、以浅见深、以动见静的艺术效果。可以从复杂的日常生活现象中选择和提炼具有特征的典型细节,通过一举一动、一言一语、一喜一怒来刻画人物形象,突出文章的中心。如阿累在《一面》中这样写鲁迅先生: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病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摸一寸长,显然好久没有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这个细节描写抓住了“肖像”近距离的镜头特写,巧抓“瘦”中的“精神”来表现人物形象,从头发、胡须的描写当中,让读者感受到鲁迅精神意志的高耸。
四、细节描写要注重细腻性
细节描写的最大特点是细腻。既然细节描写于人物、于情节、于主题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在写作上就不该轻描淡写,而应该工笔细描,传其神韵,这样才能让细节深入人心,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但并不是说凡作品中写得“详细”的地方就是细节描写,因为细节描写有时虽也不惜笔墨,而更多侧重在抓住那具有典型意义的“一瞬”,“借一斑以窥全貌,以一目尽传精神”,这才是细节描写的真谛。《从百草园三味书屋》里描写先生读文章得意时的神态是:“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如中考佳作《我心中的那一轮太阳》写道:“您是否还记得那次午休?同学们都伏在课桌上休息,外面忽然下起了雨,阵阵凉凉的风吹进了教室,吹乱了您的头发,也吹乱了同学的头发。您坐在讲台旁,正想起身做点什么,突然,您又好像想起了什么,您坐下来?……哦!您脱下了您的高跟鞋,轻轻地,轻轻地走到窗户边,把每一扇窗都关好。”老师怕高跟鞋与地板的撞击声惊醒熟睡中的学生,所以脱下了高跟鞋,然后轻轻地关好每一扇窗,脱高跟鞋这个动作写出了女老师对学生细腻而深切的爱,真是于细微处见精神。老舍先生说得好:“叙述不怕细致,而怕不生动,在细致处,要显出才华。”
甜甜非常可爱,总是爱争第一。我们全家一起吃饭,只要见她不好好吃饭时,我们就说,咱们比赛谁先吃完。一听说比赛,她就立刻拿起小勺子,使劲住嘴里扒,边吃还边偷偷的住别人碗里看,所以,她总是得第一名。可是有一次,姥姥先吃完了,可是甜甜非要说她是第一名。小姨给她讲道理,她不听,开始哭闹起来,我们都不理她。过了一会,小姨想了一个好主意,对她说,咱们去洗洗手,洗完手看谁先跑回客厅。她听了后,连忙用手擦了擦眼泪,站起来就往卫生间跑。刚洗完手,就忙从小板凳上跳下来,跑回客厅,看见自己第一个跑到客厅,她立刻笑了。
她还很聪明,能认识许多汉字,会从1数到100,会做10以内的加减法,还会背上百个英语单词,现在,她已经能够独自把60多块拼图拼好呢!
记得有一次,我们一家去上街,我跟姑姑去买饰品,妹妹跟妈妈吃东西,但她一听到我们要去买饰品这个“重大的消息”,“哭死哭活”的要跟我们去,所以妈妈只好一个人去吃东西喽!!我们到了首饰店,她一眼就看中了一个粉红的链子,上面挂着一些小星星和小月亮,嚷嚷着让我们给她买,姑姑一看价格吓了一大跳“19元!太贵了,太贵了,糖糖(妹妹的小名)我们不买好不好?”妹妹一看姑姑不给她买,又要发哭功了!姑姑一看大势不好,立马同意了,看着妹妹那张脸笑跟一朵花似得的,姑姑叹了一句:“真是太臭美了!!”妹妹又是连拉带扯的拉着姑姑去买卡子,一进那个店,就买哪个买这个.看着妹妹又要进另一家,姑姑转身就跑,看着姑姑那落荒而逃的背影我哈哈大笑起来······
妹妹的衣服“多如山”,可每天还在挑,“我不穿这个裤子!这个裤子不好看!我要穿那个裙子~~~~”衣服穿好了面临的又是写的危机。婆婆要她穿那双黑色的皮鞋,可她~~~“我不穿这个!我要穿新买的鞋子!”唉~~这是太麻烦了! 你说我这个妹妹是不是很臭美?
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与我们朝夕相伴。我们对它再熟悉不过,它的阴晴圆缺,生死枯荣,均在我们眼前、脑际,我们应当学会欣赏它,赞美它,把它写入我们的文章中,为文章增光彩。
首先应明确景物描写的作用,春华秋实夏荣冬枯,变幻着神奇的景致。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交待事件发生的地点环境、天气状况。从我们所学的课文中可以找到依据。如“七月天,中伏大晌午,热得像天上下火。何满子被爷爷栓在葡萄架的立栓上,系的是拴贼扣儿”(《蒲柳人家》)读到这些我们自然会想象到故事发生的情境,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再深入一层的作用是渲染环境氛围,烘托人物心情。如“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地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故乡》)通过此段景物描写渲染了凄凉的环境氛围,烘托了“我”悲凉的心情,这样便于读者理解作者的心境,体会人物情感,从写作的角度来说,借助于形象的景物来表达抽象的情感,更便于读者接受和理解。还有一层作用就是为后文作铺垫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如“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孔乙己》)这里面写“秋风”表明秋天已到,时间在推移,紧跟着一个“凉”字,写出的不仅是天气的寒冷,也暗示了在世态炎凉的社会中孔乙己的命运将会向更凄惨的境地发展。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诸多的文学作品中往往借助于天气的变化或景物改变来暗示故事的转变,已被人们所接受,所以我们在引导学生写作时也不妨一试。
在具体写作中当引导学生首先学会观察,学会欣赏不同季节不同景物的变化,写作时要抓住景物的特征,从崭新的视角来观察,写出新的创意。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之所以脍炙人口,是因为作者观察得真切,道出了早春时节花草的特征。在适当之时也可引导学生加入恰当的想象、联想,以打破思维的局限,拓宽写作的空间。如所写之景,只是一座空山,那就缺乏了美感;若是想象出有溪水流淌,有鸟语花香,就自然带来了诗意。当然,我提倡的景物描写,并不是盲目地写景,而是要围绕文章的中心来写,要能更好地为文章的中心服务,而不是画蛇添足。同时描写内容的多少应恰到好处,起到应有的陪衬作用即可。更应当注意所写内容要符合实际情况,如桑叶、鱼塘,那是江南水乡的特色;谷穗、高粱、大漠,那是北方的景致,不可有悖于现实,而信口开河,遗笑众人。
写作之所以难,其中有一点就是它更体现为一种能力,要将理论转化为实际还需认真揣摩,不断探索,真正领会到心里,运用中才会得心应手。如果你现在正为写作感到苦恼的话不妨去努力尝试一下吧!
【描写我的房间作文】推荐阅读:
我的爸爸 描写爸爸作文300字05-26
描写我的童年生活话题作文06-22
描写我的自传作文700字06-24
关于描写我的家乡作文随笔10-13
描写我的父亲优秀作文10-29
描写我的好朋友作文11-05
描写我的语文老师作文500字07-24
描写我的班主任小学作文09-06
描写我的成长故事九年级作文09-07
描写我的邻居的一年级作文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