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制度

2024-09-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制度(精选8篇)

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制度 篇1

进修、参观学习是医院职工以学习与专业有关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继续教育手段,也是医院强化队伍建设,提升医院水平的重要办法。为规范送培进修学习的管理,制定本规定。医院医务科负责本院继续教育工作;

一、进修、参观学习的基本条件

(一)政治思想好、医德医风正。

(二)遵纪守法、作风正派、爱岗敬业、爱院如家、服从安排。

(三)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进取精神,有钻研能力。身体健康,能胜任进修学习工作。

(四)正规专业院校毕业,学历在专科及以上,具有医、护执业资格或取得相关专业技术职称,并在本专业工作≥1年以上,派出进修者需完成住院总工作。

(五)在本专业有发展潜力,上一考核称职及以上(同等条件下考核优秀者优先)

二、派出进修、参观学习的形式

1、参观学习:时间一般为1-5个月

2、外出进修:时间一般为6个月至1年。

3、会议、培训。

4、远程医学教育。

5、院内医学讲座。

三、进修、参观、培训申报程序

(一)医院领导拟定年派出进修、参观学习计划,院长办公会讨论通过,指派职工外出进修学习,接到进修通知后领取《派出进修、参观学习申报表》,报领导审批后于当月交回办公室备案。

(二)上级卫生部门及教育部门下达的会议、培训通知,根据会议及培训要求经院长办公会讨决定有参与科室及个人,办公室负责到学校有关部门审批,审批通过后参加在办公室备案,参加学习。

(三)科室或本人提出要求进修进修、参观或培训的,首先由科室或本人提出申请,报办公室,经院长办公会讨论同意后,办公室负责到学校有关部门审批,审批通过后在办公室备案,参加学习。

四、进修管理

1、本院卫生技术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医院继续教育计划,学分完成情况列入个人年终考核。

2、本院中级职称及以上中级职称的卫生技术人员,每必须撰写(不少于1篇,2000字)专业论文或译文,并在本院医学论文交流会上交流。

3、建立计算机管理,完善电子版继续医学教育档案。

4、继续教育实行学分登记制度。学分由参加继续教育颁发的学分与医院院内医学讲座学分组成。院内医学讲座每课时0.5学分。取得各类学分证书后,一周内办公室备案

5、学分要求:卫生技术人员每不低于25学分、72学时,、继续教育的项目包括:

1、国家、市、区公布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2、院内的自管项目;

3、自学和其他形式项目;

4、远程医学继续教育(“好医生”网上医学教育项目)。

九、继续教育内容:

1、基础理论知识;

2、本专业技术知识;

3、相关学科知识、现代管理知识等。

十、继续教育形式:

1、以科室为单位,每周组织一次以上的业务学习。

2、以科室为单位,每季度末进行业务闭卷考试及技能考核。

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制度 篇2

英国高等医学教育是西方医学教育的典型代表, 英国继续医学教育是在高等医学教育制度的框架下逐步建立完善的。英国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的核心是政府宏观引导、高校高度自治, 其主要管理机构是全英医学委员会 (General Medical Council, GMC) , 它的目标是通过颁布纲要性医学教育参考大纲和制定医师执业标准来保障、促进和维护公众的健康和安全。英国医学教育在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学位和学制、质量监控等方面均有其独到之处, 例如以学生为本的培养模式, 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力, 注重实践 (1) ;采取选课制和弹性学分制, 为大三学生提供附加学位;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 GMC每年对医学院校进行抽查和考核, 同时各医学院校建立质量内控机制等。

二、英国继续医学教育特点探析

继续医学教育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CME) 是指继基础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后, 一种终身性的在职医学教育。其目的是让在职医务人员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跟上医学科学的发展。英国采用的是非强制性继续医学教育制度, 主要在医生自愿的基础上举行 (2) , 一般不进行考试, 是高层次的自我培养教育, 其主要特点如下:

1. 受教资格。

英国采取严格的医生资格注册, 拥有较为完备的医学教育体系, 即“基础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教育链。医学院校学生毕业后以注册前住院医生 (JHO) 的身份进行一年临床实习, 实习结束并取得行医资格后, 接受毕业后教育。

2. 教育形式。

英国继续医学教育形式多样, 包括由大学或学会组织的强化课程、医学进展讲座、学术会议等。教育技术可以是演讲、讨论、技能培养、互相交流或模拟。教育设施包括声像设备、计算机、展览、现场参观或阅读教育材料。

3. 教育认定。

2006年英国建立了继续医学教育认证系统, 即通过评估医生的继续教育学习时间长短来计算CME学分, 提供认证根据。近年来, 随着新的科学技术和方法学的引入, 许多研究人员发现不同的教学方法对教学的影响差异较大, 但传统的CME认证系统不能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基于这个原因, 英国等国家开始研究设计新的CME学分计算方法, 希望为医生职业能力再评估和继续医学教育效果评估提供新的解决办法。 (3)

4. 教育评估。

英国继续医学教育由大学、皇家医学会和政府卫生机构共同协调完成。全英医学协会是教学质量控制中心, 也是全英继续教育协会的枢纽。皇家医学会指派导师来负责各地区的继续教育, 并在继续医学教育中应用了CRISISS模式, 即采取方便高效、加深记忆、针对性自测等形式来开展系统化有效学习。 (4)

三、英国继续医学教育制度的评价及对我国的启示

1. 健全的法制保障。

英国高度重视对继续医学教育的立法工作, 拥有《医学法案1983》、《国民保健制度》、《卫生保健及相关职业条例草案2010》等多部医学法案和医学职业规章制度, 保障了继续医学教育的质量。

2. 严格的管理机制。

英国继续医学教育由皇家医师学院负责监管并制定通用准则, 由医学院、国家医疗中心、皇家医学会等共同组织完成。参加CME者必须达到一定的学分, 否则将无法通过开业执照的重新认定。

3. 充足的经费支持。

英国不仅将继续医学教育的费用支出纳入财政预算, 并且对参加CME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英国政府每年为每个全科医生提供2400英镑的继续教育费用。此外, 经费来源还包括药厂、保险公司和社会慈善机构的捐赠。 (5)

4. 学科覆盖较为全面。

现今英国高等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的衔接工作相对成熟, 故而在继续医学教育的学科覆盖幅度上, 基本可以做到和高等医学教育保持一致, 有利于医学范围内的跨学科学术交流和合作。

以上对英国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及其优势的分析为我国开展继续医学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第一, 为继续医学教育发展制定完善的法律保障, 以推动继续医学教育的持续开展和保障继续医学教育的质量;第二, 拓宽继续医学教育经费来源渠道, 逐步建立社会组织和民间团体的公益性捐赠体系;第三, 努力创新继续医学教育学习模式, 提高远程教育服务能力和移动学习能力;第四, 对继续医学教育实行规范化、专业化管理, 加强质量监控, 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对培训内容、教学水平以及培训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

摘要:本文从英国继续医学教育制度的背景, 即英国高等医学教育体制入手, 展开对英国继续医学教育制度的探讨, 包括分析现行制度的基本概况、特色优势, 从而进一步探讨了英国继续医学教育对我国继续医学教育发展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继续医学教育,教育制度,英国

参考文献

[1]黄强, 蔡宛如.英国医疗体制背景下的高等医学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 (3) :6-7

[2]管华.中外继续医学教育比较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5 (4) :12

[3]Matillon Y, Leboeuf D, Maisonneure H_Defining and assessing the competence of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in France.J Contin Educ Health prof, 2005 (4) .Vol.25:290—296.

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应用初探 篇3

【关键词】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 应用

【中图分类号】 R-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8-0808-02

继续医学教育是指完成基础医学教育和毕业后医学教育,即完成住院医师专业化培训或研究生教育后,在本专业领域内继续不断地掌握相关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技术的一种连续性、全员性和终身性的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CME)始于上世纪20-30年代的欧美国家[1],70年代引进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适应中国国情的继续医学教育体系和管理制度。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医学知识更新速率加快,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实施和落实更显重要和迫切,继教学分也成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职称及年度考核、护士执业再注册的必要条件之一。2006年9月国家卫生部颁布了继续医学教育“十一五”规划,要求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管理,进一步加快继续医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为了提高继续教育管理的力度与效率,减少重复、繁琐的工作,及时掌握继续教育开展情况,从2008年开始,常州地区开始统一使用由好医生网开发的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简称ICME)。该系统使用IC卡采集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数据,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配合手持式读写机(POS机)、上网电脑、联机式IC卡读写机和高效的管理软件,为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集记录、管理、统计、申报为一体的现代化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综合解决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学分登记、管理模式下的弊端,提高各级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1]。

1ICME组成

ICME主要由软硬件两部分组成,软件主要包括用于对继教人员信息、组织机构、举办项目、学分管理、达标统计、生成报表的管理软件以及用于办班单位下载课题,管理刷卡记录、上传刷卡记录、读写IC卡的终端软件。硬件部分则主要是用于个人的身份识别,学习时用于刷卡签到的IC卡。

2ICME的特点

2.1方便学员随时掌握学分达标情况 学员参加学习时通过IC卡刷卡进行签到,学分信息直接记录到IC卡上,学员只需登陆相关网站,输入IC卡编号,即可简单快捷的查询当年或者历年的学分信息。同时,学分的电子化使得学员无需保管历年纸质学分,不存在学分证书遗失影响晋升的情况,即使IC卡遗失,也可以申请补卡,学分信息不会丢失,安全可靠。

2.2医疗单位学分管理更加规范、效率 在ICME模式下,各类学术活动、学习班都可以使用刷卡考勤、签到,大大的加快了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相对于手工签到而言,更加省时省力,同时也不会因为部分学员签到时字迹潦草、信息缺失而无法准确的对学习班情况进行统计、评估。

2.3电子学分代替学分证书,节约成本,安全可靠电子学分的出现,大大减轻了管理部门的学分整理、归档、保管工作量,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医疗单位组织各类学术活动时,直接凭IC卡刷取学分,不但节约了办班的成本,而且不会存在纸质学分准备过多造成浪费或是过少导致学员不能及时领到学分证书的情况。

2.4快速、准确进行统计查询,生成各式报表3.0版ICME管理系统下,统计查询功能分为两大部分,即学分查询部分和项目查询部分,学分查询部分是查询与学分相关的统计项,如个人的达标情况及学分明细,单位达标率等。项目查询部分则偏重于项目类的统计结果,如项目的开展情况、项目参加人员职称统计、项目分类综合统计等。医疗单位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需要选择合适的查询功能,迅速获得准确、全面的数据。也可以通过系统的查询功能,了解本院医护人员学分完成情况,对于缺少学分的人员加以提醒,保证学分达标率。

3方便上级主管部门检查监督,定期评估

单位在举办活动前,需将举办项目提交卫生局审核,只有审核通过后才能举办,同时,各单位上传的所有项目类和非项目类学分均需由卫生局审核后方能生效,ICME系统大大加强了上级主管部门对下属单位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监控、管理。结合系统强大的统计分析功能,主管部门还可以快速掌握继续医学教育开展情况,定期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进行评估,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工作的规划、组织和领导。

ICME系统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继教管理手段,是继续医学教育科学化、信息化、网络化管理的必然趋势。目前,ICME仅在全国部分城市使用,继教学分IC卡不能完全发挥其优势,相信随着系统功能的不断完善以及进一步的推广使用,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将更加科学、规范 ,管理人员的重复劳动力得到解放,工作效率和工作方法将得到真正的提高。继续医学教育才能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才能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更好地推动和促进现代化医院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柏宏坚,王万相,李欣,等.继续医学教育在医院可持续发展中作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08,3(20):210-211.

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办法 篇4

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办法(试行)

为了推进我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打造学习型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分为Ⅰ类学分和Ⅱ类学分,各级人员在晋升职称中对两种学分都有严格的要求。为了配合广大医务人员获得相关部门认可的学分,结合《黑龙江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和学分登记管理实施细则》,制定我院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办法。

一、院外继续医学教育(Ⅰ类学分)

1.院外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繁多,有诸多雷同或者类似的会议,为了保证院外学分的质量和认证,2012年起,审批和报销仅限于黑龙江省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网上已经备案和登记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2.通过学习获得其他院外项目的学分(部分项目可能会在黑龙江省医学会网站上补充登记),经过黑龙江省医学会网站认可的,同样认可学分,但不予报销相关的任何费用。

二、院内继续医学教育(Ⅱ类学分)

1.市医学会和县卫生局及我院医务科等相关部门制定院内继续医学教育计划。以基础理论知识、临床实用的新业务新技术为主要内容,注重满足各级各类医务人员继续教育需要。

2.继续医学教育学分不仅作为晋升职称的考核指标,同时还作为医务人员考核指标和绩效指标。

3.院内继续医学教育重在加强科室内的培训和管理。各科室结合科室发展的需要,制定适宜的科内培训计划,整理完整的培训材料,填写饶河县人民医院继续医学教育人员档案,经填写的科内培训计入Ⅱ类学分。

三、本办法由医务科负责解释。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和管理实施细则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试行办法 篇5

为加强和规范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根据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试行办法》、《上海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意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学分的分类和要求

(一)学分分类

1、按照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学分分为I类学分和II类学分两类。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授予I类学分;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自学、发表论文、科研立项、科研成果、单位组织的学术活动等其他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授予II类学分。

2、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包括: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全国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评审、公布的项目;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举办,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或全国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公布的项目。

3、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包括: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公布的项目;市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教育基地举办,由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公布的项目;中华医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口腔学会、中华预防学会、中华护理学会等一级学科学会举办,并向全国继续教育委员会、全国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备案的项目。

4、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包括;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公布的项目;市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举办,由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公布的项目。

(二)学分的要求

1、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都要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以获得规定的学分。

2、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所获得的学分要求为:区及区以上医疗卫生单位的中级及以上卫生技术人员每年学分不得低于25学分;初级及乡镇卫生院的卫生技术人员每年学分不得低于20学分,不要求必须获得I类学分。

3、在一个继续教育周期(五年)内,区及区以上医疗卫生单位的中级及以上卫生技术人员所取得的I类学分累计不得低于25学分,且市级医疗卫生单位、三级医院中级及以上卫生技术人员所取得的I类学分中有不低于10学分必须通过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获得。

4、经单位批准,凡参加专业在职学历、学位教育,在规定的学制年限内,学习成绩合格者,视为完成当年学分的25分。

5、经单位批准,凡当年参加卫生支农累计6个月及其以上,或到外单位专业进修(含出国培训)、参加援外(援藏)医疗队6个月及其以上,或参加6个月及其以上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实施的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和指导老师及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经考核合格者,视为完成当年的25学分。

二、学分授予标准和计算方法

(一)I类学分

1、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按3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每小时授予两学分。每个项目所授予的学分最多不超过25学分。学分由项目举办单位按规定授予,并提供由举办单位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部属单位或一级学会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验印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分凭证。

2、参加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按3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每小时授予两学分。每个项目所授予的学分最多不超过25学分。学分由项目举办单位按规定授予,并提供由上海市继续教育委员会验印的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分凭证。

(二)II类学分

1、参加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按3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每小时授予两学分。每个项目所授予的学分最多不超过25学分。学分由项目举办单位按规定授予,并提供由举办单位所在的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验印的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分凭证。

2、凡自学与本学科专业有关的知识,应先定出自学计划,经本科室领导同意后执行。完成自学计划,写出综述并在科室交流,每2000字授予1学分,每年最多不超过5学分。

3、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或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制定或指定的教材、杂志、音像、光盘等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自学资料,学习后经考核合格,按委员会规定的学分标准授予学分。

4、经单位批准,凡当年参加卫生支农、参加援外(援藏)医疗队或到外单位专业进修(含出国培训)5个月以内,经考核合格者,按每月5学分授予学分。

5、在经认可的刊物上发表论著和综述,发表当年按以下类别计算学分:

第一作者—第三作者(余类推)

国际学术刊物18—8学分

具有国际标准刊物(ISSN)6—4学分

或国内统一刊号(CN)的刊物

市级学术刊物5—3学分

地市级学术刊物4—2学分

内部刊物2—1学分

6、科研项目与科技成果:已批准的科研项目或已通过鉴定的科技成果,在立项或通过鉴定的当年按以下标准授予学分:

课题或成果类别课程组成员排序(余类推)

课题或成果类别 课程组成员排序(余类推)2 3 4 5

国家级课题或成果 10 9 8 7 6 学分

省、部级课题或成果 8 7 6 5 4 学分

市、厅级课题或成果 6 5 4 3 2 学分

7、出版医学著作,出版当年按每编写1000字授予1学分。

8、出国考察报告、国内专题调研报告,每3000字授予1学分。

9、发表医学论文每1500汉字授予1学分。

10、由单位组织的学术报告、专题讲座、技术操作示教手术示范、新技术推广等,每次主讲人可授予2学分,参加者授予0.5学分。所授予的该类学分,全年最多不超过10学分。

11、临床病理讨论会、多科室组织的案例讨论会、大查房,每次主讲人可授予1学分,参加者授予0.2学分。所授予的该类学分,全年最多不超过10学分。

以上2—11项及参加在职学历(学位)教育、6个月及以上的卫生支农、进修或援外(援藏)医疗队,均由单位继续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审定学分。

(三)现代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的授予按该项目所属等级及规定的学分办理;编制远程教育课件的脚本,按该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级别授予标准学分。

三、学分登记和验证

(一)学分登记

1、学分登记的有效凭证为各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分证明、自学综述、发表的论文、出版的著作、单位组织的各类继续医学教育活动证或登记证、进修证、考试成绩单等原始材料。各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分证明和单位组织的各类继续医学教育活动证明或登记证,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项目名称、日期、形式、认可部门、学时数、考核结果、学分数、签章等。

2、学分登记由各单位负责,使用由省人事厅统一印制的《上海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继续教育证书是记载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及完成情况的有效凭证,证书的发放和使用按省人事厅《上海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意见》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3、各单位应建立起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个人档案和学分登记管理制度,每年按期对本单位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情况和取得的学分进行审核、登记、存挡,并报有关部门验证。

4.卫生技术人员每年都应当将本人当年参加各种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有效凭证,按单位有关学分登记的要求和时间安排,报单位继续医学教育管理部门审核确定当年所取得的学分情况(学分授予的佐证材料保存方法由各单位自行确定),并根据不同的学分要求认定其学分完成情况。审核的内容包括:项目内容与本人专业、岗位是否相关,学分类别与授予的学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和标准,学习期间是否有违纪情况,是否完成学分要求等。

5.各单位根据审定结果,将卫生技术人员当年取得学分的各项具体内容和学分数,分类汇总登记到其继续医学教育个人档案中;将其当年所取得的Ⅰ类学分、II类学分、学分总数和完成情况登记到继续教育证书“继续教育登记”页,登记内容为“xxxxx年Ⅰ类学分xx分、学分总数xx分”,加盖“完成”或“未完成”印章,同时由验证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6、单位继续医学教育主管部门每年按本单位卫生技术人员学分完成情况汇总后,按《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评估试行办法》有关要求上报。

(二)验证

1、继续医学教育验证分省、市两极。除省直医疗卫生单位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由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验证外,各市辖区内医疗卫生单位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由各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负责。

2、部门要根据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继续教育登记”页上由单位登记、签章的学分情况,按照我省对不同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分要求,审查其继续医学教育的完成情况。凡完成规定要求的,在其继续教育证书“验证登记”页“验证意见”栏中加盖“完成”印章,未完成的加盖“未完成”印章,同时由验证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3、继续医学教育证书的验证每年进行一次。每年的学分登记情况,应于次年的3月份前完成验证工作。

(三)卫生技术人员凡未完成规定的学分要求,其考核不能评为优秀等次;凡申报晋升、聘任卫生专业技术职务或申办执业再注册者,必须出示本人经验证合格的继续教育证书。

(四)在学分登记和验证工作中,各单位和有关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国家和我省的有关规定执行。对工作中发生的违纪行为,要严肃处理,并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五)各级卫生、人事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区各医疗卫生单位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登记和验证工作的监督和检查评估。

四、各卫生医疗单位非卫生类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按省人事厅《上海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意见》的有关规定执行。

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制度 篇6

为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根据市区有关教师继续教育的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学校将以培训者提高为先导,骨干教师培训为重点,面向全体教师进行继续教育,鼓励教师进行业务、学历进修,特拟定本制度。

第一条、教师继续教育,是指对取得教师资格的中小学教师进行提高思想政治、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及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接受继续教育是全体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条、教师继续教育以校本培训、业余时间自学、短训形式为主。第三条、培训对象:全体在职教师。

第四条、教师继续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新任教师培训

培训对象:0—1年教龄的中小学教师

培训内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相关教育政策法规,所担任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教法分析及班主任工作等,注意与职前培养内容相衔接。

(二)教师岗位培训

培训对象:1年以上教龄的全体教师

培训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修养、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技能训练、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突出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知识能力的新需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重点。

(三)骨干教师培训

培训对象: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及在学校教学中起中坚作用的教师

培训内容: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学科前沿知识与综合知识、现代科技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教育科研课题的立项、研究、结题与成果鉴定等。

(四)学历提高培训

培训对象:取得国家规定合格学历的全体教师

培训内容: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教学要求对教师进行学历教育。

(五)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培训对象:全校教师

培训内容:按照国家《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大纲》的要求,以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核心,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日常办公文件处理、网上查询资料、课件制作、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展科研和处理信息等。第五条、教师继续教育,应按照不同类型完成相应的学时,新教师的培训应在试用期内安排,骨干教师培训和其它类别的培训所取得的学分可计入培训成绩。鼓励具有合格学历的教师参加教育教学专业对口的高一层次学历或第二学历进修。

第六条、本校教师学历进修费用由教师个人承担,经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批准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教师(不含学历进修),其学费、差旅费由学校支付。

第七条、继续教育学习纪律:

(一)遵守学习时间,准时参加集中辅导、培训。有特殊情况者与学校领导请假,准假后再通知辅导员。

(二)端正学习态度,遵守学习纪律,认真听、记,积极参加讨论,按要求完成培训笔记。

(三)积极主动自学,认真做好自学笔记,保证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努力提高学习效果。

(四)积极参加各项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理论联系实际,不断研究、探索、创新、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新世纪具有创新素质的优秀人才。

(五)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摆正工作学习关系,做到以自身素质的提高带动工作效率的提高。

(六)积极参加各项继续教育活动,做到准备充分,遵守纪律,争取使各科目在考试考核中达到良好以上标准。

第八条、教师在继续教育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学校将视不同情节,分别给予通报批评,不得参加当年的评优、晋级等,并责令承担培训费用,缓聘或解聘的处分:

(一)无正当理由拒不参加;

(二)擅自中断培训的;

(三)培训期间违反有关规定造成不良影响的

重庆市渝西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制度

1、全体教师要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2、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继续教育学习,无特殊情况不迟到、不早退、不请假,学习时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3、学习时要认真听讲,记好笔记,并积极发言,课后及时写出学习心得体会,以便在工作中进行经验交流。

4、自学要按照学校统一安排进行,在完成规定自学内容以外允许自学其它内容。

5、外出参加培训学习的人员,回校后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填写好“外出参加学习记录”,以便领导能及时了解上级精神及教改信息,掌握全局、统一安排。

6、学校组织学习不参加或学习测试不合格者,将与考核挂钩,且不得晋级、评优。

重庆市渝西中学2007-2008学年教师继续教育总结

重庆市渝西中学教科室

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体在职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学期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能认真贯彻执行市教育局及市教师进修学校继续教育领导小组的有关文件精神,能按计划进行。一年来续教育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在教科室的统一布署下,有计划有条理的真抓实干,扎实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力地育水平的提高。现把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更新理念,明确目标——突出教师继续教育重要地位

校将教师继续教育列为各校工作中的重要任务,把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充分认识到全面实施教师继续师知识结构,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没有高质量的高质量的教育,在我校上下形成共识。为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适应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为了落实市区师资培训规划,明确我校师资培训目标:力争在一至五年内,使教师师德师能师技水平得到整体提高;使骨干教师能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践成人;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起带头作用的骨干力量;能成为胜任教学的把关教师和教学科研能手;使青年教师能脱颖而出,迅速成为教学工作计划中,都对教师继续教育提出了明确目标。做到了师资队伍建设既有长远奋斗目标,也有具体阶段目标,把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强化管理,创新模式——推进教师继续教育有效进行

师继续教育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永恒主题,同时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强化管理,确保措施到位十分关键。加强对教师继,强化各项措施落实,勇于探索具有渝西特色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是实现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目标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们做到一是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校成立了师资培训领导小组,对继续教育工作全过程实施有效的组织、协调、监督与指导,形成由校长任组长,吴俊红副校长为分管主任为主抓领导的管理模式,做到“三个确保”,即确保时间、确保经费、确保待遇,将师资队伍建设当作我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抓不懈。

二是突出三个培训重点。

培训工作中,我们始终突出三个培训重点:一是突出对骨干教师的培训。今年我校落实了两名市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正在培训过级骨干教师的培训(已经结业)和数名校级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二是突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今年我校已经把07和08新分入我校送到教育学校进行了新教师的岗前培训。三是突出对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理念的培训。在区进修校的统一指挥下,在学校教科下,我校137名教师已经分批进行完教师教育技术的培训工作,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得到了区领导的好评。认真组织了部分教年的教师教育技术的理论考试工作,由于宣传得力,工作细致,服务到位,使参考教师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建立新教师上岗培训和“师徒结对带教”制度

了落实对青年教师和新教师的培训,我校为每位新教师安排了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结成对子,为期一年,在教学实践中教育教学工作,迅速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同时还定期开展各种活动来确保这项制度的落实到位,比如本学期举办的青年教师“两、数学课堂教学“汇报课”、教师朗读比赛等活动,既是锻炼和展示青年教师技能的舞台,也是一次难得的互相学习机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灵活培训形式

走出去”吸收新的信息,使教师开阔眼界,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本学期,除依照上级有关规定选派教师参加市区组织的各类骨干教师培训、还及时收集各种培训信息,根据发展的需要,分期分批选派一些教师参加其他各种中短期培训或交流研讨活动,使教师的整高。、加强校本教研与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相结合

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计划,校长作为培训的第一责任人。本着务本求实的原则,“自修--反思--实践--研究”的培训模式做了和实践,突出了根据需求自我进修,在实践中探索创新,在解决问题中提高自己的创造性学习方式。加大了各教研组内部的整体研究活动为载体,集体探讨,共同研究。从研究教材、教法、说课、上课、课后反思等各个环节进行研究,达到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能力、自修。自修是教师提高综合素质的主要形式。学校规定自学内容,自学进度。每位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要达到30学时。并且写认真。、反思。反思是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结合平时的教学,找出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分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教育后果,在实践中形成“个体反思”和“群体反思”。

个体反思”就是教师“自省自察”,教师独自进行“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随感篇幅数量足,有针对性,值得借鉴,能切合题鲜明的案例。并上升到理论进行案例分析。

群体反思”是指教师在合作群体的交流研讨中进行的反思。各教研组通过专题讲座、经验交流、集体讨论等活动进行群体反思,、实践。实践是教师在自修、反思的基础上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实际尝试。是对教师培训工作的检验。

堂教学是教师将所学理论付诸实践的主阵地。鼓励教师大胆尝试公开教学。每学期都要搞评教评学活动,教师带着问题听课,找出得论依据,并运用相关理论进行评课,教师们通过评课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认真负责的完成了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的上报工作。

于学校领导的强化管理到位和全体教师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下,本学期的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工作取得了好成绩。对教师的继料进行了分类整理、认真审核和精心细致上报,保证了本学年每个教师的继续教育学分达到了合格,且多数教师的学分远远超过了求。、存在问题,亟待改进,确保培训工作持续开展。

校的校本培训工作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综观全局,仍然存有不足。主要表现为:、部分教师认识不够,忙于应付,没有从思想上重视起来;、有些教研组因为工作繁忙,没有及时完成所有的培训内容。

对这些问题,我们决定在今后的工作中增强教师培训的责任感、紧迫感,使之认识到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努力营造一种厚氛围,同时,着力解决教师培训中遇到的具体困难,进一步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力争使全体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知识传授型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变。

重庆市渝西中学继续教育工作计划

[2007—2008学]

为进一步落实中小学继续教育规定,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校的实际和区的有关规定,特制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客观定位、明确目标、分类指导、分层推进、讲求实效、立足校本”的原则。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资源,实现教师专业素质的共同提高,从而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适应新时代需要的现代化教师队伍。

二、总体要求和任务

(一)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学改革和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增长点放在促进学校、师生共同发展上。全校教师是主体,参加继续教育是每个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全校教师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培训和教研活动,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教育教学专业水平。教师应当强化积极参与、一切为了学生、团队合作、勤于研究学习、善于反思、合理应用业余时间的态度。

(二)继续教育的任务:一是以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实践,解决学校、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选择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经常遇到和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研究。二是学校自身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由学校自己来解决,由校长、教师共同来分析探讨,形成解决的方案,从而使学校逐步适应新课程,改变只等专家指导、靠上级部门、教研部门的现象。三是从本校和教师自身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校内部的教育智慧,充分利用学校内部的资源,适时邀请专家参与,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与研究活动,提高教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教师职业道德和执法规范。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联系本校实际,在校内广泛开展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教师自我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坚持依法施教、依法办学。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不仅要有精湛的业务水平,而且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求全体教师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典型,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开展师德建设活动;利用教师会,教研组活动开展“文明执教”案例分析与讨论,引导教师进一步树立现代的教育观、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教育观、质量观、人生观等,大力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执教水平。

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科发展前沿理论的学习,使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修养,不断丰富与更新学科知识。

(二)大力开展教师职业技能和教科研方法培训。

教学能力和教育行为培训: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基本功和专业基本功的要求,开展教学实践和技能培训,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提高培训,开展课件制作比赛和网页制作培训,开展教育技术培训,更好地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整合。注意引导教师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反思、实践、总结,对教育教学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共享,促使教师的教育行为具有明确性、示范性、参与性和效能性的特点。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科研理论,用科学理论指导教育科研工作。

加强教学研究:学期初组织教研组、年级学科备课组制定教学、教研活动计划并加以落实。备课组每周定期开展一次教研活动,要求教师做到“四个有”和“五个一”,即有案例、有发言人、有评议、有记录。每周做一次教后记或教学反思;每学期上一节校级以上公开课、研讨课;每周提出一个教学上的问题,并有解决问题的相应办法;各学科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校级公开课。在此基础上组织一次校内教学经验交流会(研讨会)。

(三)组织教师进行新课程培训,为新课程的实施作准备

1、组织教师观看录像---《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卢志文、《做一个反思型教师》---李镇西。观看“新课程校本教研系列光盘”《新课程听课评课与优秀案例解说》(共12张)让全体教师进一步明确课改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树立新的课程教学观。要求教师认真做好培训笔记。

2、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大讨论,并写一份较有水平的心得体会。

3、举办本校课改经验交流会,由参加课改的教师介绍成功经验,组织教师探讨课改存在的问题。

4、选择适当的时间,组织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到课改先进学校学习、考察、取经。

5、全面开展教学反思活动,矫正不良教学行为。每位教师写反思文章一篇以上。

6、定期举办师生对话会,积极听取学生对课改的评价反馈意见,不断促进课改工作的发展。

(四)加强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1、要以我校正在开展的市级课题《中学理化生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研究》为契机,大力宣传和学习,提高广大教师对教育科研重要性的认识,促使教师树立教育科研意识并积极投入和参与。

2、重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管理,各教研组重点抓好一个课题,扎扎实实去做,不要急于出什么成果。教育科研是一项长期的,重在过程的积累,做好过程的记录,记录要详细、具体、真实,为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与区教研室科研部紧密合作,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加强过程管理。

3、在课题研究中,大胆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当然,任何外来的经验、做法都必须跟教师的教学个性,学生的实际,生搬硬套别人做法的教改都注定是要失败的。

4、对课题研究进行阶段性总结,及时肯定成绩,发现问题,对研究活动作相应的调整。

5、邀请有关专家来校作报告,拟邀请重师大林长春教授来校作专题报告;教科室将对青年教师进行一次教改科研方面的专题培训。

(五)结合第十届教研月活动和第四届“九龙杯”优质课大赛,积极开展校级教研活动。

1、公开课。由教科室和教导处统一安排,开展三种类型的公开课:新分(调)入的教师人人上“汇报课”、市区骨干及学科带头人上“示范课”、还未参加“三课”达标考核教师上“三课”达标考核课,并组织相关老师听课。

2、说课,评课。每学期每位教师必须说一节课,评一节课,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优秀“三案”评比。学校将出台优秀“三案”评比细则,每学期末评比优秀“三案”若干名,组织教师参观学习。

四、加强校本教研的组织管理和考核

(一)组织领导:成立学校校本培训和教研领导小组,要加强对校本培训与教研工作的检查和考核。要定期不定期检查、指导教师的备课、上课、教学研究等情况。平时要重视材料的积累,及时把材料归档,以备检查.(二)培训学时:全体教师必须按规定完成每年的学时培训任务。

(三)经费保障:为确保教师培训的顺利实施,学校将保证教师培训及购书经费,确保校本培训顺利进行。

(四)加强考核工作:各职能部门加强对培训过程和督促,对教师中学习列入考核内容之一;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和研究问题,树立典型,表彰先进,确保培训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五、主要活动安排(根据当时实际随时调整)

1、组织教师读名著:《审美教育书简》、《新基础教育论》等。

2、专家讲座2次。本上下期各安排一次。

3、通识培训时间

“新课程校本教研系列光盘”《新课程听课评课与优秀案例解说》并做好记录。

4、开展教师教育技术培训。

5、在本,各教研组开展专项教研活动,做到有中心发言人、有讨论、有记录。

6、开展新一轮“三案”达标考核活动。

7、开展教育教学案例的培训、写作、评比活动,召开教育教学案例经验交流会。评出一、二、三等奖。

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制度 篇7

1 差异性比较

1.1 学分要求及分类比较

1.1.1 学分要求

《地方管理办法》中指出“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所获得的学分不低于25学分, 其中Ⅰ类学分5~10学分, Ⅱ类学分15~20学分”且“两类学分不可相互替代”[1]。《军队管理办法》也要求卫生技术干部每年要修满任职期内的最低学分数, 即25分。因此, 军队、地方学分要求既有一致性又有差异性。一致性表现为均要求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获得的分数不低于25分。差异性表现在:《国家管理办法》中对Ⅰ、Ⅱ类学分做出具体分数要求, 并规定两类学分不可相互替代;《军队管理办法》中对卫生技术人员接受的继续教育的层次未做出明确规定, 导致军内学习班、学术交流会过多过滥[2], 造成资源浪费。此外, 由于卫生技术干部日常工作繁杂, 时间、经费不足, 难以抽出大量时间集中学习, 且Ⅱ类较易获得, 因此, 参加Ⅱ、Ⅲ类学分学习的人数较Ⅰ类学分的多[3]。

1.1.2 学分分类

军地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分类见表1。

由表1可知, 军队、地方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分类数量存在差异:地方继续医学教育学分主要分为两类, 军队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分为三类。另外, 在各类学分具体内容方面, 军队、地方也存在以下两点差异: (1) 《地方管理办法》将为适应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培训以及面向全体在职人员开展的推广项目, 如职业道德法规教育培训、现代远程教育项目授予Ⅰ类学分。近几年, 医患纠纷频发, 医患之间的矛盾已然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对在职卫生技术人员加强职业道德法规教育, 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人文素质, 有利于监督卫生技术人员恪守职业道德, 端正执医动机, 从而缓解医患信任危机[4,5]。将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培训获得的学分列为Ⅰ类学分, 也为卫生单位、卫生技术人员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助力。就卫生单位而言, 现代远程教育的广泛应用及其带来的教学变革, 要求卫生单位持续完善技术设施, 优化教学资源, 注重课程设计及加强教学管理;就卫生技术人员而言, 现代远程教育能够鼓励卫生技术人员强化自主学习, 借助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获取“四新”知识[6];《军队管理办法》中未提及职业道德法规教育培训、现代远程教育等培训项目学分授予标准。 (2) 《地方管理办法》中规定自学、发表论文、科研立项、单位组织的学术活动等其他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授予Ⅱ类学分;《军队管理办法》中则将规范化培训、在岗在职自学、参加进修、研究生教学、国内外考察、论文、著作等获得的学分列为Ⅲ类学分。

虽然军队、地方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分类不同, 但《军队管理办法》中规定“接受和参加地方继续医学教育的学分分类及登记, 按照国家及地方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或领导小组有关规定执行”, 表明在地方参加继续医学教育获得的学分军队能予以认可, 但军队内文职人员、聘用制人员获得的学分地方是否准予认可, 《地方管理办法》中未做出说明。

1.2 学分授予标准的比较

1.2.1 表达方式

《地方管理办法》中以“Ⅰ类学分计算方法”、“Ⅱ类学分计算方法”、“外出进修”三个项目阐述各类培训学分获得标准;《军队管理办法》则以“接受继续教育学分的基本规定”、“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的基本规定”阐述学分获得标准, 其中, “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的基本规定”又分为“在职在岗自学的学分规定”、“承担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教学工作的学分规定”、“获奖科技 (医疗、教学) 成果的基本学分规定”和“发表学术论文、论著、编写教材的基本学分规定”。

军队、地方学分授予标准的表述差异较大:《地方管理办法》的学分授予标准条目广泛, 仅以Ⅰ类、Ⅱ类学分、外出进修三个条目作为学分授予标准的依据, 简化了学分的计算和统计;《军队管理办法》中则根据继续医学教育培训项目的类型 (是否属于《军队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试行办法》的培训项目) , 著作、译文发表期刊的类型 (国际、全军、军级、大军区等) 、获奖级别 (国家、军队、地方/省、部级) 等对参与人员的贡献大小授予相应学分, 如规定“组成教学和辅助教学人员, 按其承担任务的情况, 并参比主讲的任务一次登记5~2学分;讲座、专题报告主讲者每学时1.5学分。”另外, 还根据卫生技术人员的职称对在职在岗自学设置不同的学分上限。同时, 《军队管理办法》中以“自学”、“承担教学工作”、“获奖”、“发表论文”等字眼作为学分授予标准的标题, 则体现了军队对卫生技术人员进行科研写作、临床技术革新的鼓励和支持。

1.2.2 学分设置

军地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设置见表2。从表2可见, 军队、地方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在分值、学分授予考核方法、培训项目上存在差异。首先, 卫生技术人员在完成自学, 发表论文、著作、译文等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后, 《地方管理办法》中对卫生技术人员授予的学分分值较《军队管理办法》中设置的小。如“出版医学著作, 每编写1000字授予1学分” (《地方管理办法》) ;“译著、译文, 每1500汉字登记最高学分为1.5学分, 最低0.5学分” (《军队管理办法》) 。其次, 地方对学分授予的要求较军队严格。《地方管理办法》中规定:“凡自学与本学科专业有关的知识, 应先定出自学计划, 经本科室领导同意, 写出综述, 由所在单位继续医学教育主管部门授予学分。每2000字可授予1学分。”[1]《军队管理办法》中则以“按科室培养计划经考核, 根据其对本职工作任务和培养年度计划完成的情况”, “从读书笔记、卡片、计算机软盘存录和开展新业务技术、讲座等登记记录说明不断更新和扩展知识, 提高学术水平的”作为授予自学学分的标准, 对“考核”的具体方法、“不断更新和扩展知识”的“说明”均未作出明确要求。另外, 在已开展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项目方面, 军队、地方既有共性, 也有差异。双方均规定了卫生技术人员参加教育培训, 自学, 发表论文, 著作、译文和进修可获得的学分, 但《地方管理办法》中未设置获奖科技成果的项目得分;《军队管理办法》则未将科研立项和现代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纳入继续医学教育培训项目。

综上所述, 《地方管理办法》中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来源更加广泛, 各类培训项目的学分分值设置相对较小, 对各类培训的审核方法也做出了具体要求, 但《地方管理办法》中未包含获奖科技成果项目, 可在以后进行完善补充;军队方面未将科研立项和现代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纳入《军队管理办法》, 则体现了其现有的不足。

1.3 学分登记与审核的比较

《地方管理办法》中规定“每年将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基本情况和所获学分数登记, 并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继续医学教育合格作为卫生技术人员聘任, 技术职务晋升和执业再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表明地方对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的重视, 将继续医学教育基本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是鼓励医务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有效手段[7];《军队管理办法》中未将学分完成情况与执业注册、职称晋升挂钩。干部任期考评、技术职务晋升主要靠学历、成果等,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军队医院学分管理的指导思想上存在重“过程”轻“结果”的误区, 使继续医学教育缺乏吸引力, 不利于继续医学教育制度稳定、健康、持久地运行。

2 借鉴与思考

由前分析, 《地方管理办法》和《军队管理办法》的核心思想整体一致: (1) 强调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性, 认为继续医学教育是“以学习医学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终身性医学教育”; (2) 把医德医风和业务素质的提升作为课程宗旨, 强调知识、能力、创新意识等共同发展; (3) 学分设置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既规定了学分的最低要求, 又鼓励医务人员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满足个性特长与兴趣需求; (4) 以促进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为评价目的, 主张评价多元化和方式多样化, 坚持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但由于军队的特殊性, 《地方管理办法》和《军队管理办法》也有前文分析的诸多差异。基于军队、地方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的差异, 下述方面值得军队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办法制订者、实践者借鉴与思考。

2.1 化繁为简, 明确学分分值

与《地方管理办法》相比, 《军队管理办法》中各类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学分授予文字表述较为笼统和繁杂:“属于《军队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试行办法》第七条内容的一类项目, 按公布学分登记;未公布学分的按实际教学时数记分;一类项目每学时3学分, 二类项目每学时2学分。由承办单位按承担教学任务的情况, 将总分按一定比例或份额给主、辅讲及直接组织教学的卫生技术干部记分。”《军队管理办法》虽规定了一、二类项目的学分标准, 但对主、辅讲及组织人员的具体学分未做出规定, 仅“由承办单位按承担教学任务的情况”授予学分, 则容易造成学分登记的混乱。因此, 可根据培训项目的类型, 对参与人员和主讲人员的学分做出具体的规定, 统一全军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标准, 规范学分登记流程。

2.2 科学设计, 均衡学分设置

有研究表明, 职称越高获得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机会越多[8]。由于初级卫生技术人员临床经验缺乏、科研意识薄弱, 且鲜有外出培训进修的机会, 初级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学分以在职在岗自学, 参加院内讲座、培训等Ⅲ类学分为主。《军队管理办法》较为重视获奖科技成果, 博、硕士带教, 发表论文等高水平科研输出, 此类项目学分分值较高。而参加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研讨会等“每半天登记0.5学分, 属于会议性质的一次登记不得超过2学分。”以至初级卫生技术人员常难以完成当年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任务。因此, 在学分分值设置方面, 可根据卫生技术人员的职称情况, 设立继续医学教育培训项目分值梯度。

2.3 精细管理, 量化学分审核

以自学为例, 《地方管理办法》要求继续医学教育对象先制订自学计划, 经科室同意执行后需要写出综述, 根据综述的字数进行学分授予。综述对写作者要求较高, 将综述作为自学成果的检验方法, 能够客观判断学习效果。另外, 考核标准的缺失容易降低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自主性, 无法对其学习成果进行科学地评价[9]。军队可借鉴地方管理经验, 以科学量化的标准和操作的作用程序, 进行精细化管理[10], 可以避免《军队管理办法》中“按公布的学分登记”导致学分登记的混乱。

2.4 顶层设计, 提供政策支持

《地方管理办法》将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情况与个人年度考核、职称晋升等挂钩, 为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制提供了政策指导, 使继续医学教育向正规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11]。相应政策的缺乏, 不但使整个继续教育处于无序状态, 流于形式, 还容易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无法实现继续医学教育的预期目标[12]。因此, 应丰富现有《军队管理办法》, 建立教育-考核-晋升一体化的竞争机制。也有学者提出应在继续医学教育中建立激励机制[13,14,15,16], 将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完成情况与职称晋升、职位发展与继续教育考核相关, 把完成继续医学教育内容和学分作为聘任、升职的必要条件[17], 提高卫生干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2.5 高屋建瓴, 全面高效管理

自20世纪90年代末继续医学教育实现计算机管理以来, 以现代信息技术, 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模式在各级医疗机构中的运用打破了传统管理模式的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 为相关管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 实现了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 提高了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的质量与效率。目前地方在省或市的区域内管理实现了网络化、信息化、标准化管理, 在对其区域内的医务人员的职称及执业再注册中实现了有效管理[18,19]。可在对军队继续医学教育信息管理模块的设计需求的分析上, 构建基于“军字一号”的全军继续医学教育信息管理系统, 以实现: (1) 教育信息、学分信息的军内共享; (2) 与地方继续医学教育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共享, 为军队、地方学分互认提供技术支持; (3)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 即从各种各样类型的数据中, 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 实现大量、高速、多样和有效的数据管理, 为管理者制订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摘要:军队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存在军人及文职人员由军队统一管理而聘用人员属地化管理的现状, 增加了军队继续医学教育管理难度。为适应国家医学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探索军队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的有效性和普适性, 对现有的军地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可执行文件, 进行学分分类、分值设置、授予标准、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性比较, 指出了军地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办法均设置了自学、进修、著作、论文等项目的学分授予标准, 但在科研立项、远程教学、科技成果等项目上存在差异, 地方较军队学分标准更为细致、严格, 提出军队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应结合军队管理实际, 重视与属地的融合发展, 参照国家标准进行顶层设计, 制订更为完善的学分管理文件, 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军队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继续教育管理办法 篇8

第一条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构建学习型组织,提升我院员工职业素养,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结合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国科学院继续教育以提高员工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更新、补充、拓展知识,加强能力建设,促进员工全面发展为目的。

第三条员工有依法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各单位有依法对本单位员工提供继续教育的义务。

第四条继续教育要坚持按需施教、学用一致、讲求实效和创新提高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与职能

第五条人事教育局是我院继续教育的主管部门,负责全院继续教育工作的规划、组织和管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各分院和教育基地是我院实施继续教育的主要基地,面向本院和社会开展相关专业的继续教育活动。在保证教学质量和科研任务的前提下,鼓励各单位发挥自身优势,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活动。

第六条人事教育局应根据科技与社会发展趋势,制定继续教育相关政策规划,编写继续教育指南,组织继续教育示范项目,指导全院继续教育工作。各单位是我院继续教育的主体,应根据院的发展战略和本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制定继续教育计划,自主实施继续教育。

第三章实施

第七条继续教育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应当根据各单位的远期发展目标和近期工作需要,结合员工自身全面发展的需求,着重学习先进的理论、技术和技能。

第八条根据单位事业发展的要求和个人职业发展的需要,继续教育可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进修班、培训班和研修班;

(二)在教学、科研、生产单位进修;

(三)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

(四)出国(境)进修、考察、培训;

(五)通过公众传播媒体和互联网进行远程教育;

(六)在职学位教育;

(七)其他。

第九条员工脱产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每年累计不得少于12天,可以集中使用,也可以分散使用。员工在此时间范围内脱产接受继续教育,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对超出此时间范围的,由单位与员工另行约定。鼓励单位增加安排员工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倡导员工在完成本单位安排的继续教育任务之外,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继续教育。

第十条继续教育费用由国家、单位和员工个人一方或多方共同承担。各单位用行政事业费对继续教育的投入应纳入当年经费预算,并保证不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其费用支出从“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课题研究和技术开发项目中的继续教育费用,可以在管理费用和项目经费中安排。各单位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接受社会组织和个人对继续教育事业的捐助。

第十一条继续教育的师资应聘请具有较高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坚持专职兼职相结合、以兼职为主的原则。

第四章考核与奖惩

第十二条我院实行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员工所在单位应当将其学习情况和考核结果在继续教育证书上登记。继续教育证书应当连续记载员工接受继续教育的情况,并将其作为业务考核的主要内容和聘任、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十三条各单位可以根据需要,就员工接受继续教育后为本单位服务的约定、违约责任等事项签订书面协议。因履行协议发生争议的,分别按照劳动争议和人事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四条员工应当遵守国家和院有关继续教育的规定,以及所在单位的继续教育管理制度。员工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申诉。接受申诉的部门应当认真调查,做出处理决定,并答复申诉人。

第十五条院对在继续教育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第十六条各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院对该单位有关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

(一)未按院规定组织实施继续教育;

(二)未按院规定保证员工接受继续教育时间;

(三)未按院规定保证员工脱产接受继续教育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

(四)未按院规定提供继续教育经费;

(五)未按院规定对员工接受继续教育情况进行考核、登记。

第十七条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所在单位可以根据情节,给予批评教育,追偿继续教育费用,并按国家和院有关规定,扣发脱产学习期间的工资:

(一)无正当理由不服从本单位继续教育安排;

(二)未经单位批准,无正当理由擅自中止学习;

(三)学习期间违反办学单位的有关规定,造成不良影响;

(四)因个人原因未达到学习目标的要求,修业不合格。

第五章附 则

上一篇:感恩节快乐女朋友微信祝福短信下一篇:孔子观后感600字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