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责任书

2024-10-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就业责任书(精选8篇)

就业责任书 篇1

为了保障学生外出实习途中及工作期间的人身財产安全,特制订以下各项规定:

一、交通安全: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建立交通安全意识,即:红绿灯意识,停车线意识.斑马线意识.靠右侧行使意识和行人路权意识.

1、横过马路要一停二看三通过,不准与机动车抢行,有人行横道的走人行横道。

2、乘坐公交车上下车应注意安全,不准追车,车没停稳不准下车。看管好随身携带的财物.

3、必须服从带队教师的统一管理和指挥,也必须听从组长的合理安排.4、节假日返乡应选择安全系数较高的火车,返乡探亲途中安全由本人负责.

二、生产安全:自觉遵守厂内各项安全法规制度,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建立安全生产意识。

1、要熟悉本职工作环境,了解各种设备的性能和安全防范措施.

2、不准擅离工作岗位。

3、不准擅自启动生产设备及电动设备。

4、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正确使用生产工具.

5、牢记安全通道位置,生产车间注意防火防盗,紧急情况下应有自救逃生意识。

三、生活安全:遵守宿舍各项管理制度,注意生活卫生,防止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及蔓延.

1、公共场所及宿舍内严禁吸烟,不准乱扔烟头.

2、严禁乱接临时电源,不准使用电炉子、电褥子等电器。

3、不准吸毒,不准吃过期、腐烂食品,注意个人饮食卫生,不准去淫秽场所.

4、个人物品钱财妥善保存,防止被盗。

5、禁止拉帮结派,打群架,不准酗酒赌博.

6、外出要结伴而行,不要同陌生人搭讪.

7、积极锻炼身体,增强自身体质,注意个人修养,陶冶个人情操.

四、宿舍管理:严格遵守集体派工,集中管理的原则,服从宿舍管理人员的管理,自觉遵守宿舍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1、不经允许不准私自外出租房,本人外出租房所出现的各种问题(煤气中毒、财物被盜、火灾、交通事故、人身安全、刑事案件)均由本人负责。

2、自觉遵守宿舍制订的作息时间和出入制度。

3、不准私自调换床位,不准私自留宿他人。

4、办理离职及退宿手续的人员应即刻离开宿舍。

以上各项安全规定,必须严格遵守,如有违反予以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予以除名。

同意并自觉遵守本安全责任书。学生签名:

资中县水南高级职业中学

就业责任书 篇2

杨斌(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大,主要是当前社会经济运行状况出现了阶段性问题造成的,而缓解就业压力,从根本上要依赖社会经济结构和就业保障的优化与提高来解决。但对艺术类高校教学来说,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就成了一个必须重视的教育目标。这首先需要艺术类的教学结构,根据社会需求进行调整和细化。这是一个需要在宏观层面上解决的问题。但实际上,很多开设美术、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基本上都没有考虑到社会需求的量和质的问题,专业教学的开展,只是以“学科”的自身定位和体系来进行的,单纯以学科建设为目标,基本照搬学科内部的构成模式。如美术系就一定要有国、油、版、雕乃至史论等大的美术门类,这些门类的建立就必然需要学生来“填充”。门类齐全了,但是否能考虑到被归入某一门类学生的就业问题呢?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就成了学科追求所谓“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牺牲品了。社会需求并非按照学科分布的,而是根据“行业”来分布的。每个时期在质和量上都有不同的需要,这就需要教学机构要按照行业特点来安排教学与学生,让学生能熟悉某一行业的一些特点。现在的教学评价大多是以学科的完整性为标准的,学生的就业问题基本不在评价标准之列。全国的美术、设计类院校的教学基本上又都是一个模式,而且很多是在低水平上的重复建设。单纯的学科性教学也导致了师资的僵化,现在很多教师更像是某一学科内的研究人员,只是为了追求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无心对学生进行“行业”教育,教师自己就封闭在这个课程体系中,对行业知之甚少,更无力进行行业教学了。如何打破高校教学的这种封闭体系,让教学和行业联系起来,不仅需要具体教学者的努力,更需要教育管理者的自觉。今天的就业形势,也表明社会需要的不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而是需要能够从事某一行业的,并且是行业所缺乏的人才。在“大学生”不再稀缺的情况下,各行业就转向了对大学生具体行业能力的需求上。这种趋势不仅与当前的经济情况有关,更是在大学扩招的情况下必然出现的问题。所以,艺术类高等教育必须要根据社会需求来调整自身。

王凯(《美术报》记者):近十年来,广大艺术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笼罩在毕业生与教育界头顶上的焦点与难点问题。有意思的是,艺术界提倡“笔墨当随时代”的创作,而事关艺术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似乎也因为社会因素,体现出了“时代特色”。由早先的本专科学历差别、区域人才流向、事业单位与私人公司等一系列问题,演变成了现如今的毕业生基本就业问题。跨过了2000年,此一类现象变得更为突出,几乎成为了每年8、9月间首当其冲的社会现象。

与艺考的连年火爆相比,艺术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却呈现逐年下滑趋势,这其中,美术类专业的毕业生又占有绝对分量的比重。山东某高校招办就曾称“美术专业从4年前开始,已成为我校就业率最低的三个专业之一。”其紧迫性可见一斑。毕业生为就业苦不堪言,对人身道路充满迷茫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探究艺术类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所涉及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说既牵扯到社会因素,也涉及到艺术院校对专业方向的定位;既是一种必然结果,其中也带有不少偶然性因素。

长期以来,社会对美术及其他艺术类专业的就业前景,存有片面认识。十年前,伴随经济与教育的双方面发展,艺术类毕业生是社会紧缺的人才。彼时,艺术院校本科毕业进入重点高校任教、进入事业单位工作的事例大量存在,编制与住房等优厚的待遇,在当时其他行业毕业生眼中,已是望尘莫及。然而,2000年以来美术院校、美术系科的迅速建设,使得这一人才空缺很快被补齐。随之而来的是在艺术类大范围扩招的形势下,更多的高中生选择艺考,成为高校、家长、培训机构与考生都乐意接受的现实。在这一情形下,住房、编制等口口相传的不菲待遇,渐渐成为了不争的“事实”,也成了考生与家长“一厢情愿”的希望。它掩盖了中国艺术人才的真实需求现状,促成了美术类及其他艺术类专业人数的非正常性增长。

随之,在高校扩招政策的带动下,艺术院校普遍降低入学门槛和要求,带来了艺术院校特别是美术院校相对放松的招考模式。艺术院校独特的招考方式与高考决定论的畸形结合,使考取艺术类院校逐渐成为很多成绩不优秀的高中生的第一选择。同时,不少高中面对教育审核,盲目追求升学率,利用较低的文化课分数线配合艺术院校独特的招考方式,引导学习后进的学生加入艺考大军中。几年下来,这种“高升学率”促成了庞大的在校生数量。而相对于音乐、表演类专业对考生先天条件的要求,美术生投入成本较低,容易“速成”,因此也就造成了美术类毕业生在艺术类毕业生中占有绝对比重的现象。

扩张还带来了另一方面的直接影响。不少专业艺术院校和综合大学内的艺术系科几年间大规模扩建,更有不少大学处于完善学科建制的目的,增设艺术专业。然而,这种短时间之内的高硬件建设并未促成教学的同步高质量。一方面,艺术院校的扩招,将原先的精英式的教育降低为大众教育体系,而教育观念却依然还在沿袭精英教育的模式,让大量在校生学生盲目地追求成为艺术家的目标,主观排斥成为“普通美术工作者”这个现实。这一点在不少实验性专业中,反映尤为明显。另一方面,毕业生的水平,存在参差不齐的面貌,重点艺术院校生源相对较好,专业素养与能力较有优势,但专业外的知识与能力缺失严重,社会经验积累不足,对社会缺乏全面的了解和认知,毕业生进入社会后能力过于单一,综合素质不高,在实际就业中不占优势。而一部分背负着考艺术只为有大学读这种想法的学生,则由于兴趣性不强却盲目地选择艺术类专业,形成厌学心理,给人格的成长带来缺憾,加深了社会对于艺术生能力的误解。

当前,艺术类特别是美术类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从量上看并不少,各类设计公司是他们的首选。而近年设计行业的特点和急剧涌入的大量毕业生,导致了设计公司之间、设计人才之间竞争的加剧,设计公司几乎成了“高强度、低薪水”就业的代名词,设计人才也呈现出金字塔式的趋势——“高薪难求”与“低薪爆棚”现象同时存在。对较多的设计公司来说,“动手能力”比“动脑能力”更重要,出于成本与定位的考虑,大量艺术设计的专科生、高职生更具有优势。而设计公司的经济属性,决定了工作的潜在流动性与不稳定性,这也加重了美术类毕业生就业信心的脆弱,不少美术毕业生工作一段时间后,“重操旧业”办艺考培训的人比比皆是。此外,从就业流向和领域上看,设计公司多集中于北京、上海、广州等东部大中型经济发达城市择业的趋势,也进一步加剧了毕业生之间的竞争。

客观来讲,艺术类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并非是新问题。早在大范围的艺考热现象出现时,教育专家就曾对艺术人才势必过剩表示过忧虑。而“高温不退”的艺考热,使得这一矛盾在近几年间进一步激化。从2008年艺考开始,中国教育史上这一独特的“多米诺骨牌”现象,已逐渐被社会重新认识。不少重点艺术院校实施限招,提高试题难度与门槛,全国范围内的“省联考”制度,从一个侧面让考生与家长有了更为理性的认识。

但不容忽视,前几年所累计的庞大在校生人数如今已经面临毕业,而金融危机下的经济形式与就业环境不容乐观,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在短时期内可能难以解决。面对大形势与实际问题,根本上需要在校生调整心态,练就过硬的专业素质与社会应对能力。或许,面对现实,把握自我是当务之急最为重要的。

谷泉(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去年6月,教育部公布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其中涉及本科专业226个,高职(专科)专业216个,美术专业毕业生最近几年的就业率,基本固定在一个非常低的水平。美术学更是持续徘徊在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最低的10个本科专业榜上。事实上,由于持续扩大招生,美术学院的教学已经强迫性地由原来艺术家的教育变成美术工作者的教育。可仍然有大量的学校、教师和学生没有做出适时地调整,三方都很难适应现在的局面,在招生、教学和就业问题上矛盾迭出。

美术教育培养的目标是美术工作者,不是艺术家,艺术家是社会认定的,美术院校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培养艺术家,这毋庸置疑。但是,为什么总有那么多的人认定美术教育是在培养艺术家?这恐怕与计划经济的传统有关。在一个全校只有二百名学生的时代,艺术家教育具有充分的资源和可能性。而现在普通美术院校的招生,每年少则上千,多则数千,这个很实际的时代,又怎么可能接纳如此多的艺术家?

既然美术院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美术工作者的,那么,现行注重观念的教育,必定需要改变成注重能力的教育。学院式的美术教育在中国也就百年历史,而且基本上是西方的舶来品,一直以来是精英教育。现在西方的美术教育仍然可以在人数少的情况下保持精英的质量,可中国院校庞大的学生基数,精英教育更多的是一种奢侈品。大家都应该认识到,负责任的教育,应该是让学生在毕业以后有足够强硬的美术能力,能够在社会上找到确定自己价值的定位,而不是装满脑子超现实的各种观念,然后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但是,能力教育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现在就出现两个偏差,一是培养所谓的社会需要的学生,一是进行蜻蜓点水似的就业培训。

比如,这几年设计、动画、环艺等专业的不断扩招,并没有使这些领域的缺口得到弥补。截至2007年5月,全国447所院校设立了动画专业,有230所院校开办了涉及动漫专业的院系。现有的动画人才主要集中在中期环节上,而动画前期规划和创作、动画项目管理和监制中高端人才缺口非常大。也就是说,从事专业CG总监、制作、编剧、导演、造型、美术设计的人才十分紧缺。很多看似热门的专业,仅仅因为暂时的实用一轰而起。多数学校没有意识也没有能力,在各个环节加强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只是简单地制造了大批有大学文凭的廉价劳动力。如此挨到学生毕业,即使可以短期从业,也很快会因为缺乏能力而被社会所淘汰。

再比如,面对日趋严重的就业形势和宽松的社会创业条件,现在已经有不少的学校也在积极想办法应对,希望变被动就业为创造就业,包括开展创业大赛、举办创业讲座等等,让同学们了解创业、学会创业和实践创业。但是,学院鼓励学生创业,除了向他们系统介绍创业知识,组织创业专家指导、培训等等活动,如果能够把创业的概念纳入正规的教学计划中,无疑将对学生就业起到积极作用。在创业问题上,本质上讲求创造力培养的美术教育具备先天优势。是不是只要改变“社会上需要什么我就培养什么”这种普通的教育模式,为“我为社会创造新的就业模式”,那么美术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局面,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刚性了。

作为艺考大省,2005年,山东省艺考生为14.6万人,2006年报考人数超过16万,2007年到达最高峰16.9万人。然而这种热度从2008年开始有所减少,降为16.1万人,2009年则比去年降了近7万人。其中,美术类考生只有5.4万人,较去年的9.05万人减少3.65万,降幅达40%以上。这些数据非常说明问题,包括录取率降低、就业形势严峻和高昂的经济投入等,让考生和家长对待艺考更加理智。但更重要的,一定是艺术专业的投入产出比,比其他专业为低,才会造成了艺术高考人数如此巨幅的理性下降。

招生和就业是美术教育的两头,教学则是其中的骨干。就目前的招生人数下降以及就业的困境,恰恰可以视作美术教学改革的一个非常好的契机。我相信没有人会否认,真才实学的美术教育迫在眉睫。因为只有这样,一面不会让学校、家长、学生三方疲于奔命,另一面也不会给社会增加了沉重的负担,并且重塑美术教育应有的社会价值。

齐喆(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知道要谈这个话题时,我是有一个预设立场的,无非是就业情况不乐观,学生焦虑,然后反思检讨我们教学方向上的问题,诸如此类。昨天去看毕业展,我有意识地和一些毕业生聊了聊就业问题,与预想相符的是,就业形势的确不乐观,到五月底为止和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合同的研究生只有16人(毕业生124人),本科生的签约率当然更低,但让我诧异的是,我问到的学纯艺术的本科生几乎根本就没有认真去找工作,他们也并没如我想象中的慌乱和焦躁,学生们比较平静,说是等毕业展览结束后再找工作也不迟。他们说:“找个能养活自己的活没那么难”。

我预想和现实的差距,可能是出于我和学生对就业期待值有明显的不同。我们这一代习惯于那些解决人事关系的所谓铁饭碗的单位,并非今天学生们的唯一期待。至此,我才有点理解了学生就业指导部门常常提到的“灵活就业率”、“毛就业率”、“工作不签约”等等拗口的名词在现实中的真实存在。

中国高等教育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改革重点是普及高等教育,将本科变成专业基础教育,而将高等教育的重点转向研究生教育。从此开始,十年时间过去了,美院是要继续“精”且“尖”的精英式教育,还是转向“通”且“宽”的普及教育,两极化的意见一直并存于美院不同的教师心里。问题的纠结点在于,即使我们继续怀抱着培养大艺术家的美好心愿,但现实中却不得不直面接近普及化职业教育的学生人数。数字最能说明问题,以广州美院为例,1997年,硕士招收数为7名,到了2000年,这个数字已近30名,而到了2005年后,招生数已经超过100名,这个数字,接近上世纪90年代初美院的本科招生数字。本科生的扩招幅度更大,自2004年后,每年的全日制本科招生数已经稳定在1200多人,其中国油版雕等造型专业学生就有300多名,两次大规模扩招使今天的入校学生在量与质,与前几十年产生很大不同。现实就是: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在现实上将本科教育定性成高等教育的基础阶段,那么各高校就必须完成一个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路线转换。

其实施教者和被教者心里都明白,社会哪需要那么多艺术家啊!纯艺术专业的学生最终可以从事所学专业的比例能有10%,5%,抑或更少?一度繁荣的艺术市场曾经给造型专业的学生吹起了一个五彩的肥皂泡,租画室,攒作品,期待着画廊一夜垂青,准备着个展一夕成名,进而进入百万、千万俱乐部。梦想总是美好的,但当全球的经济衰退开始后,艺术市场的美丽气泡率先破碎,留下的只是目瞪口呆的年青人。艺术高考的培训班也在一定时间内遮掩了就业的困境。虽然考前班的繁荣似乎还在继续,但上考前班、考学、交钱、毕业、再来办班教考生的循环总有一天也难撑局面。大多数学生的落脚点可能只是一间小的设计公司,或者是更不相关的一些机构。繁荣经济环境中的社会消化力是惊人的,至少我很少看到完全无法生活下去的毕业生。

那么,我们究竟该教给学生些什么?怎么教?这似乎是横在所有美院老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当然,把这当做难题的前提是还把教师定位为首要身份,因为一个奇怪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各所艺术院校中,即一个教师优劣的评定(包括职称、待遇、口碑)往往并不会根据他的教学成效和投入来定,起决定作用的多半是个人的创作与研究成果。校方虽不会明说,但也往往理所当然地认为,美院教师的主要收入不应该依赖学院的工资,搞设计的就应该去外面接工程,画画的就趁着艺术市场火热去卖画,有本事的人自然会过上好生活。事实好像也的确如此,美院老师的生活普遍过得还不错,但我们细想这个奇怪的链条中,牺牲的是什么呢?一个教师有优异的创作和研究成果当然是好事,但是,作为以教学为主的高校校方,首先应该强调的是教学投入和成果。在学校工作的首先应该是教师,然后才是艺术家,混淆或颠倒这两个身份,于教师来说或者影响不大,但对接受教育的学生来说,差别就大了。建国初期叶浅予先生曾经说过:“国画系有两类教师,一类是老派,即以示范为主的教师,主张多临摹;一类是新派,承认素描培养造型能力的作用,主张多写生。”无论老派新派,这种单纯认真的教学就多让人羡慕啊,现在还有多少机会能看到老师一笔一笔示范给你看呢?即使老师想示范,30人一班的学生挤在一起,能看到些什么啊?

解决就业政府要承担六项责任 篇3

一、明确政府要把就业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时候必须把就业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比如我们说一个城市的建设很重要、经济发展、GDP发展很重要,但是这个城市的就业问题解决得怎么样,老百姓的就业率高不高,失业率能不能控制住,应该把这个作为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最重要指标。有的专家甚至讲《就业促进法》实际上就是把就业放在各级政府解决民生最优先的位置,我认为这个评论是正确的。

二、我们的政府要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积极的就业政策来促进就业。政府的作为主要是通过政策来引导社会各方面,来规范社会各方面,来鼓励和支持劳动者更多地就业。在这方面政府能不能拿出一整套积极的就业政策,并且很好地实施、落实,让它取得效果,这是政府的第二个重要职责。

三、《就业促进法》规定政府要为劳动者提供公平就业的环境。这个公平就业的环境首先就要对人力资源市场进行相应的规范。就业是一个市场行为,但是政府对市场的管理和规范是必要的,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就业的公平,反对就业歧视。

四、要为劳动者提供很好的就业服务,特别是强调公共就业服务。公共就业服务就是指免费为劳动者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就业服务。

五、政府应该为老百姓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就业能力、创业能力提供条件。虽然所有的就业最终要取决于劳动者自身的素质、本领如何,政府不可能包揽每一个老百姓的就业,但是搞好职业教育和培训是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责,使劳动者能够提高他的就业能力,从而能够为实现就业提供条件。

六、市场就业解决不了的问题,政府要承担最后的责任。我们在市场就业中总是有一批困难的群体,他们在市场竞争中和一般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可能竞争不了,因为各种原因,包括家庭困难、身体素质以及本身年龄比较大等各方面原因造成他们成为一个困难群体。政府责任就是要给这些确实困难的就业群体提供援助,通过提供就业援助的服务,通过开发公益性的岗位,比如现在社区里的保安、保洁、保绿这样一些岗位,不需要技能特别高,但是一般的劳动者或者技能不高的劳动者又可以直接进入,开发这些岗位安排这些困难群体就业。特别是在这次《就业促进法》中提出保证每一个家庭至少有一个人就业,这实际上为我们国家各级政府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你要保证你这个城市或者地区的每一个家庭至少有一个人就业,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处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

就业责任书 篇4

深盐府„2008‟7号

关于2007盐田区就业再就业工作

目标责任制考核结果的通报

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直属各单位:

2007年,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有关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各项部署,切实加强领导,强化责任考核,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根据区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盐田区2007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评办法》(盐再就[2007]2号),我区组成考评检查小组对全区4个街道及区人事局、区财政局、区人力局、区地税局和盐田工商分局2007年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了综合考评,现将考评结果通报如下:

一、沙头角、海山、盐田、梅沙4个街道办事处及区人事局、区财政局、区人力局、区地税局和盐田工商分局在2007就业

-1-

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评中达标,现给予通报表彰,并按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二、考评结果反映,我区的就业再就业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是: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还不规范,工作力量薄弱;基础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特别是“三必访”(失业登记后未就业必访、有困难必访、过年过节必访)、分类管理等台帐资料应进一步做细做实;社区就业服务工作还应继续加强巩固;失业人员技能培训、创业培训还需要加大工作力度等。各单位对在考评中被扣分的工作项目及存在的薄弱环节,应尽快加以整改,及时上报区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希望受表彰的单位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做好巩固提高工作,努力争取更好成绩。对于就业再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采取措施,改进工作,确保2008年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

二○○八年一月三十日

主题词:劳动 就业考核 通报

就业责任书 篇5

为全力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辽宁省将实行大学生就业“第一责任人”制度。

按照辽宁省政府办公厅日前下发的紧急通知,市长是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市要制定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规划方案、政策措施和落实办法。高校书记、校长是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将省政府“一校一策”的工作要求具体落实到“一院系一策”、“一专业一策”。辽宁省还从5月份起实行毕业生就业工作动态管理的`月报告制度。

今年辽宁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22.9万人,加上历年累积、外省到辽宁就业、省外就读的辽宁生源毕业生,总量约在40万人。辽宁省政府提出,今年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要达到70%以上。业内人士表示,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大环境下,要实现这个目标压力很大。

为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辽宁省、市各级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包括高校毕业生选调生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志愿服务辽西北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农村老师特设岗位计划等。

除了政府部门,工会、共青团、工商联等群团组织也纷纷采取各种不同的措施帮助大学毕业生就业,如工会组织就在沈阳地区24所高校建立了就业帮扶站,帮助大学生特别是困难家庭的毕业生实现就业和创业。

就业责任书 篇6

【发布文号】榕政办〔2008〕88号 【发布日期】2008-05-29 【生效日期】2008-05-2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07年促进就业目标责任制督查考核情况的通报

(榕政办〔2008〕8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

根据《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2007年促进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督查考核的通知》(榕政办发[2008]9号)精神,5月8日-9日,市劳动保障局牵头,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民政局、市工商局、市地税局、市国税局、市总工会、市编办、市农办、市统计局、市妇联、团市委、人行福州中心支行等部门组成了5个督查考核组,分赴各县(市)区开展2007年促进就业目标责任制督查考核工作。市督查考核组通过听取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汇报、查阅有关文件材料、召开相关职能部门和政策实施对象专题座谈会、深入街道社区实地查看等形式进行督查考核。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从督查考核的情况看,我市各县(市)区党委、政府普遍能够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认真落实促进就业目标责任制,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层层分解任务,就业工作措施有力,积极就业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各项促进就业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一)促进就业四项指标(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4050”人员再就业人数)完成情况

2007年全市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3%(控制在省下达3.5%的指标范围内)、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5.2万人(完成目标任务14.5万人的105%)、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1万人(完成目标任务1万人的121%),“4050”人员再就业5347人(完成目标任务 3600人的148%)。从检查情况来看,尽管各县(市)区各项促进就业指标都完成,但各县(市)区不平衡。城镇登记失业率方面:长乐、连江两县(市)失业率较低,都控制在1.6%以内,永泰县城镇登记失业率偏高,达3.6%。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方面:福清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在县(市)中最大,超过万人,达1.03万,平潭、罗源两县的城镇新增就业人数都低于3千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方面:五城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数占全市的83.5%,达1.01万人,其中鼓楼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数超过任务数21%,在县(市)中,闽侯县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完成突出,超过任务数4倍。“4050”困难群体再就业方面:五城区“4050”人员再就业均超过任务数20%以上,其中仓山区超过65%,闽清、闽侯两县“4050”人员再就业数超过任务数5倍以上。

(二)各项积极就业政策落实情况

1、税费减免政策。2007年全市共为2184名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自谋职业享受减免税收506万元,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175万元;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享受税收减免6.75万元,涉及90名下岗失业人员。各县(市)区税务、工商部门在做好为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减免税费的基础上,还积极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如仓山区工商局为下岗失业人员个体工商户与大企业牵线搭桥,建立“战略联盟”,使他们享受进货优惠等便利,降低了经营成本。

2、就业援助政策。截止2007年12月底,我市累计为8.62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再就业优惠证》(其中“4050”人员4.45万人),持证人员中已有6.5万人实现再就业,再就业率达75.4%(其中“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达3.08万人,再就业率达69.2%)。为做好就业援助工作,各县(市)区紧紧依托街道(乡镇)、社区(村)劳动保障平台,落实零就业家庭、农村贫困家庭的就业援助政策,2007年全市共帮扶1688户零就业家庭2952人就业,基本消除现有零就业家庭,帮助3560户“农村贫困家庭”实现一户至少一人就业。鼓楼区还出台了“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服务承诺文件,专门召开了“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经验交流会,全区摸底的187户零就业家庭基本解决了就业问题。

3、就业服务政策。目前我市除鼓楼、仓山两区正在抓紧重新整合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外,其他县(市)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都已统一名称,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全面推进以人为本的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新三化”建设,对下岗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进城农民工均实行免费职业介绍、职业指导。2007年全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积极开展了“再就业服务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共收集岗位信息44.3万个,登记求职22.6万人次,推荐就业16.5 万人次。鼓楼、仓山还结合旧城改造,开展了“三坊七巷送岗活动”和“南江滨拆迁专场招聘会”。马尾、福清、长乐、连江等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积极带领本地缺工量大的重点企业深入贵州、云南、四川、宁夏等中西部偏远山区进行劳务对接,有效缓解了企业招工难问题。

4、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各县(市)区普遍建立了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积极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提高劳动者的就业创业能力、岗位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2007年,我市共为 4772名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技能培训补贴 218万元,对58933名农村劳动者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平潭县实行县职业培训中心、技能鉴定站、劳务派遣公司“三块牌子,一套人马”联合办公,推行“先培训,后上岗,先拿证,后就业”,使农村劳动力输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5、社保补贴政策。“4050”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和服务型、商贸型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享受社保补贴是我市积极就业政策中受惠面最广、财政投入最大的一项,2007年共有3.4万名下岗失业人员享受社保补贴,发放补贴金额达3769万元。

6、小额担保贷款政策。2007年全市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03笔919万元(当年发放额比前四年总和翻一番),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我市850万的发放任务,支持和带动了近两千名下岗失业人员和城镇新增失业人员成功实现了创业和就业。台江区利用商贸集中区优势,把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与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结合起来,不断扩大贷款规模,2007年共发放小额贷款451万元,占全市贷款发放量近一半,支持了15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帮助创办了服装店、幼儿园、食杂店、家电维修店等,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三)就业再就业资金筹集和使用情况

2007年,我市各级财政部门根据再就业工作需要,积极调整财政资金,共筹集再就业资金14092万元,全年再就业资金支出9977万元。其中:公益性岗位补贴支出1702万元,社会保险补贴3769万元,再就业培训补贴218万元、职业介绍补贴255万元、职业技能鉴定补贴42万元、劳动力市场建设171万元、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支出23万元、对农民工就业服务支出1561万元、其他支出2235万元。大部分县(市)区都能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做到资金投入到位、使用到位。为实现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的工作目标,鼓楼区财政还专门安排180万元用于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专项经费,台江区从就业经费中安排奖励小额担保贷款开展好的社区劳动工作。

(四)劳动保障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和基本能力建设情况

目前,全市现有的380个社区(其中五城区294个社区)、44个街道、153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在2184个村(占全部2455建制村总数的89%配备了协理员);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公共就业服务组织体系已初步形成。各县(市)区按照街道(乡镇)“六个到位”、村级劳动保障协理员“四到位”等标准不断推进劳动保障“三基”建设(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长乐市、闽侯县下拨专项资金给所有的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配备了电脑、电话、打印机等办公设备。罗源县依托乡镇、村劳动保障平台,摸清了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并引导与县开发区企业对接。

(五)失业保险工作开展情况

2007年,福州市失业保险基金总收入为3.4亿元,完成省下达征收任务2.5亿元的121%;失业保险参保单位4.3万户,参保人数79.47万人,居全省首位。失业保险新增参保个人缴费凭证完成率达97%。同时,2007年8月根据调整的最低工资标准及时调整失业保险发放标准,从 423元/月--483元/月提高到482元/月--551元/月,平均增加幅度达14%。全年失业保险领取人数31171人,失业保险金支出17290.18万元(其中:失业保险金支出10731.71万元;医疗费支出645.19万元;丧葬抚恤补助9.61万元;职业培训49.52万元;农民合同工一次性发放141.28万元;其它支出0.6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5534.84万元),失业保险较好发挥了保生活、促就业的功效。

二、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2007年我市促进就业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创造出一些很好的经验。但在检查中,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市县级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已基本列入财政拨款,但还有个别区尚未有效落实。此外,我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普遍存在人员数量、结构与承担日益繁重的就业再就业,城乡统筹就业、失业保险业务经办职能还有较大差距。

二是原县(区)属集体企业“4050”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尚未很好落实。鼓楼、台江、仓山等三城区尚未落实原辖区内县(区)属集体企业“4050”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

三是一些县(市)区对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认识不到位,小额担保贷款仍需大力宣传推进。截止2007年底,闽清、平潭、长乐、福清等四县(市)区小额担保贷款还未实现“零”的突破,晋安、仓山两区贷款任务数未能完成。

四是就业再就业资金预算和使用存在问题,具体如下:

1、部分县(市)区本级没有及时安排就业再就业资金。如仓山区财政对就业补助资金未编制财政预算,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晋安区财政一年仅安排10万元就业再就业资金,业务工作无法开展;

2、一些县(市)区已经预算就业再就业资金没有及时拨付使用。如永泰县累计结余268万元,闽侯县结余316万元,马尾区结余236万元;

3、就业再就业资金使用单位存在专项经费与正常工作经费混淆使用,经费使用不够规范。

五是劳动保障基层基础建设仍较薄弱。检查中发现,尽管我市财政去年对村级劳动保障协理员下拨补助经费,但大多数县(市)财政基本没有配套相应经费。一些县(市)区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人员、经费还缺乏保障,如仓山区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工作人员属自收自支编制,目前工资都难以保证,影响工作正常开展。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1、各县(市)区要认真对照考核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和困难,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确保各项积极就业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2、认真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责任。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发展经济和调整产业结构、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供就业援助等措施,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

3、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力度。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强化就业援助的针对性、措施的规范性和机制的长效性,进一步完善就业援助制度,重点促进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和岗位援助,帮助困难人员走上就业岗位。

4、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全面推进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落实,加快建立以创业培训为基础,创业培训、项目支持、开业指导、创业实训、创业咨询、小额信贷、跟踪服务等一条龙服务的创业促就业政策体系,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服务,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实现就业倍增效应。

5、切实增加政府投入,确保积极就业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各县(市)区要根据就业工作的需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资金投入,当年各级财政用于促进就业的资金实际投入要比上年有所增加,确保各项促进就业扶持政策所需资金的落实。

二○○八年五月二十九日

就业责任书 篇7

一、当今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剖析

(一) 高校扩招导致高校毕业生素质参差不齐

始于上个世纪末的高校扩招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今天大学毕业生工作难的现状, 也是是大学文凭含金量降低的罪魁祸首之一。高校扩招一方面使得高校固有的教学资源更加紧张, 另一方面使得高校不可能针对小范围的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使得大学生整体素质达不到社会要求的同时, 对自身职业的定位也不能合理规划。

(二) 劳动力市场的选择性

由于现阶段我国的一些大中型城市人口规模急剧膨胀, 为限制外来人口的进入, 使得一些企业再招聘过程中明确强调仅接收本地生源的高校毕业生, 导致大量边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毕业生被拒之门外。而经过了大学四年乃至更长时间的都市生活之后, 许多大学毕业生又不愿回到自己落后的家乡, 有些人甚至主动放弃一些自己家乡的工作机会, 而宁愿在大城市谋取一份微薄的收入。此外,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 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于招聘那些有工作经验, 一上岗就能为企业带来效益的员工, 提高了高校毕业生的准入门槛。

(三) 落后的就业观念和市场需求不匹配

众多的大学毕业生不能清楚地给自己定位, 认为自己是高学历理应找一份高薪待遇的工作。这种过高的心里预期, 不愿吃苦、不愿从基层打拼的惰性, 对大城市错误的认知都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大学生们眼高手低, 不能学以致用, 使得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重重。

二、政府对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

(一) 必要性分析

努力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就大学生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中所占的比例而言, 其能否实现就业不仅仅是一个民生话题或者教育问题, 更多的可能会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进步和稳定。因此政府部门积极帮助大学生就业是发挥政府部门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的体现。通过市场化机制来实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是我国现在所坚持的方向, 但是市场是存在失灵状况的, 同时市场也不可能完全解决好这一难题。因此, 政府还必须加强对市场的监管, 控制就业导向, 规范市场秩序, 以避免市场失灵而产生的资源浪费, 从而为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 重要性分析

只有顺利实现就业才能体现和实现大学生真正的价值。高校毕业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如果不能实现其就业的愿望和要求, 从而也就不能满足其自身发展的需要, 这就极易导致社会不和谐因素的产生。所以这就要求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并且着眼于高校毕业生切身利益和社会长远发展的就业政策, 只有这样, 才能为我国经济良好的运行和社会稳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三、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一) 强化大学生就业市场秩序, 完善就业服务

高校毕业生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 在就业市场中竞争力明显不足, 以及习惯于跳槽的大学生人数在逐渐增多, 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加强对招聘单位和应聘大学生的行为做出必要的约束。例如, 政府部门可以联合所辖地区各高校和人才市场等共同建立关于大学生和招聘单位的诚信档案, 并且免费向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开放, 以实现供求双方对彼此的了解和监督。此外, 在建立地方性、区域性诚信档案的基础上, 我国还应完善全国性的毕业生就业服务系统。这样无论身处何处的用人单位和求职大学生都能方便快捷的搜索适合自己的员工或者职位。

(二) 加强政府与学校、用人单位和中介机构的合作

解决就业问题, 无论是市场、学校还是政府都显得势单力薄, 唯有整合社会所有的资源, 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 才能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得以妥善解决。作为政府要监督学校落实好毕业生的就业规划和求职培训, 调控市场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 以增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政府通过高校毕业生对学校的就业服务做出的评价来衡量该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质量, 政府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把高校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工作作为对学校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另外, 政府要加大对大学生就业的扶住支持, 加大对于高校和求职大学生本人的物力、财力以及人力的支持。政府可以在用人单位能够接受的基础上, 给适合高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下达指标, 要求其接受高校派去他们单位见习的学生, 并帮助见习的学生在见习期间学到有用的知识。

(三) 提供专项资金, 引导高校毕业生创业

扩宽高校毕业生创业的资金来源。通过完善小额信贷融资机制和设立创业扶持基金来推动高校毕业生创业, 另外各级政府应当设立专项基金用来提供给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以作为起步资金。同时政府要组建针对于大学生的“一站式”创业服务平台, 成立相应的服务中心, 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项目展示、项目洽谈评估、创业资金和小额贷款申请、工商税务登记等“一站式”服务, 切实促进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

总结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关系着社会的各行各业, 同时考验着政府对于社会资源合理分配和调动的能力。促进大学生就业, 需要政府的参与, 也需要政府联合其他社会力量予以支持。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 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 政府必须发挥主导性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炳忠, 陈幼君.政府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中的责任思考[J].新西部, 2009 (2) .

[2]仝国龙.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改革与开放, 2012 (05) .

就业责任书 篇8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社会性别;政府责任

2014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727万人,在人数渐长的同时,用人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也日益突出,就业压力逐年增大,而其中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更加不堪。全国妇联调查女大学生显示,九成以上的被访者感受到就业市场存在性别偏见,而关于政府促进大学生的就业政策只有12.5%是有清楚了解的[1]。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渐显性化而需亟待解决,政府在市场不能较好兼顾公平和效率功能时应扮演主动角色,明确政府责任,将政府决策纳入性别分析视角,为女大学生“同民同工”“同工同酬”创造制度保障。

一、 女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分析

(一)就业性别不平等现象普遍存在

纵观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女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因其性别可能遭受到显性的或隐性的差异对待。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次:

1、就业原则不平等

一是受传统性别意识的熏陶,对于两性,人们形成了一些刻板印象,“男刚女柔”、“男强女弱”等观念对用人单位的选择偏好和女大学生的择业导向都有影响。二是在法律层面,虽然明文规定了女性享有平等就业权和相应的法律保障,但监管缺位以及司法渠道不明,使求职者在遇到歧视时投诉无门,也纵容了就业歧视的大行其道。

2、就业机会不平等

就业机会不平等存在于女大学生就业生涯的整个过程。包括招聘信息中的“只限男生”,简历筛选中的男性优先、面试过程中强调女性身份的特殊提问,以及就业后的升迁竞争等。厦门大学调查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女生的就业机会是 63.4%, 仅相当于男生的87%左右[2]。此外,相比男生,女大学生的录用门槛和求职成本也偏高。

3、就业结果不平等

据统计数据显示,高校女生成绩优秀者比男生高出9.7个百分点;在中共党员和志愿者人数上也分别比男生高出4.0和4.8个百分点,其他实践活动和在校任职情况也与男生不分伯仲[3]。然而,当前我国女毕业生就业质与量却同男生相比相差甚远。这也恰恰印证了生活中“女生成绩再好也难找到好工作”的状况。

(二)职业性别隔离限制女大学生择业

雇主在选择员工时常常会根据固有的性别视角对女性的职业角色进行定位,这种人为的职业隔离不仅限制了女大学生的择业范围,也阻碍了她们的职业发展。而面对用人单位的选择偏好,女大学生在进行应对时,出于无奈部分会“背弃专业”,造成资源的浪费。

(三)“捆绑”就业现象日益增多

在一些招聘会上,用人企业为了留住心仪的男生,会以答应同时招录其女友为条件,而有些高校专业为解决就业问题,会将本专业男生与女生捆绑向用人单位进行协商签约。成为“附属品”的女大学生自尊心受到挫伤,就业积极性也会减半,不利于其价值的发挥。

二、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客观原因

1、社会文化因素分析

21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并没有使具有高学历的知识女性与男性享有同等的就业起跑线,两性生理的差异和社会对于“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定型思维,对社会劳动分工和女大学生的择业观都具深远影响。

2、就业政策和法律层面分析

虽然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等都有涉及妇女就业,但过于原则略显单薄,地方性法规的补充也不完善,从立法到执行监督整个程序,对女性就业特别是女大学生的保障还不到位。另外,法律虽有禁令却没有明确对构成就业歧视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上仍缺乏可操作性。

3、教育层面分析

由于高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机制是在传统的性别意识下形成的,其没有特别关注女性的成长特性,在思想文化灌输上有以男性市场为主导的倾向,导致一些女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成就动机与就业期望等方面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女大学生就业难。

4、大众传媒层面分析

社会舆论对于女性形象树立欠妥,往往将女性定位在购物、美容、家居等领域内,而代表女性事业和文化水平的“女强人”“女博士”等词汇却被镀上一层嘲讽的暗色调。浏览媒体的宣传报道,女性多以一种被男性观赏的对象出现,而不是有思想的独立体。这些舆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

(二)主观原因

从就业心理看,女大学生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其自身定位也会存在偏差。在面临就业时普遍存在焦虑、依赖、盲从等心理,遭遇就业不公时,很少采取积极反抗的态度,大多沉默,有些女生还会将歧视合理化,甚至认为是自己的问题,进而出现自我认同危机,也加剧了女大学生求职难题[4]。

三、政府改善女大学生就业性别差异的对策分析

就业关乎民生,政府应强化政府职能,制订与市场经济相协调的女大学生就业干预机制,切实担当起引导和监管的责任,给女大学生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

(一)重塑女性新观念,提升社会性别意识

政府应以“人”为切入点,将“男性”作为参照,对“女性”聚焦。加强“男女平等”这一基本国策的内涵建设,把性别平等的宣传工作落实到国家思想建设的各个方面,构建两性和谐发展的主流性别文化,以增强女大学生的自信心,转变用人单位的性别偏见,从大环境改善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

(二)完善政策法规,加强执行力度,强化监督治理

首先,在拓新平等就业权的大原则基础上,补充与求职、招聘等就业过程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公平公正的劳动力进入市场;其次,要厘清现有的诉讼渠道,简化投诉程序,确保被歧视者的诉讼权利;再次,可以对性别歧视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减少女毕业生举报或诉讼的成本,促进其顺利就业[5]。

(三)改革教育制度,重视教育对女大学生角色定位的作用

政府应注重教育公平,适当倾斜对女性教育的财政投入,改变传统男权主义的教育思想,对教师进行社会性别培训,对教材进行修订,使平等意识渗透到学校文化中去。此外,要求高校开设部分女性学课程,特别是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促进其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

(四)营造有利于女大学生就业的舆论环境

政府应规范媒体在宣传报道上的性别偏离,建立对媒体工作者进行社会性别参与式培训的机制,使其重新审视女性的性别角色,并承担起促进男女平等的责任。另一方面,鼓励媒体丰富对女性个性、思想的传播,宣扬女性家庭角色的重要性,并对用人单位的歧视行为进行舆论监督,给女大学生就业营造有利环境。

(五)健全女性社会保障制度,将生育成本社会化

政府应健全生育社会保障制度,将生育保险、女工劳护费用等纳入社会统筹,使生育保险法制化、社会化。必要时建立女性就业支持基金,由个人、企业、社会多方承担生育费用,从而弥补女性由生理差异造成的不足。另外,国家应制定优抚政策,对吸纳女职工达到比例的单位给予奖励,促进招聘女性的积极性,为女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全国妇联发布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

[2]周晨虹.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与政府政策支持[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6):37-39.

[3]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全国主要数据报告.

[4]王亚男,李薇,李永华.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1):79-81.

上一篇:描写芳香作文800字下一篇:it项目经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