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执着

2025-03-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生命的执着(精选8篇)

生命的执着 篇1

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个残疾人艺术团到乡下去演出,主人公月明的爸爸向方团长讲述了月明的情况,希望方团长把月明带到艺术团。月明是一个乡村里的小女孩,从小失去了那双明亮的眼睛,她心里非常痛苦,可她却没被这不幸的灾难所击垮。月明从小就喜欢音乐,是音乐让她过着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她克服种种困难,经过刻苦学习,钢琴已经考过了十级。方团长听了月明的情况,决定到月明家听听月明的钢琴弹得如何,方团长听了月明的琴声后决定把月明收到艺术团。艺术团将要离开之前,艺术团又为村民们表演了一次,乡亲们都为月明高兴。从此,月明成为了艺术团里的一员,过上了自食其力的生活。

当看到月明克服困难,用手触摸琴谱练习钢琴的情景,我都会忍不住我的泪水,对一个盲人来说那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一则谚语跳入我的脑海:“百日笛子千日萧,小小胡琴拉断腰。”更何况是具有“乐器之王”称号的钢琴了,一个正常人学习起来都十分困难,更何况一个盲人,那是一件多么让人费解的事情。

生命的执着 篇2

他, 就是上海博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博科资讯”) 董事长兼总裁沈国康。采访沈国康之前, 一位业内人士这样向记者描述博科资讯如今的行业地位, “国内大大小小的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服务商绝大多数每年的销售额也就是几百万至几千万, 而能够过亿的目前只有博科资讯这一家”。

尽管只用销售额来衡量博科资讯的行业地位并不全面, 但数量级上的差别却让竞争对手在追赶的过程中望尘莫及。而这一切正是源于沈国康的一路创新, 源于他的执着坚持。

用Yigo来颠覆

“中国的管理软件厂商将跻身世界第一阵营!”这样的壮志豪言对于金蝶、用友这样的国产软件巨无霸来说, 似乎并不意外。但从沈国康嘴里说出, 仍让人感到惊讶。“这的的确确是我们的计划。五年内做到中国管理软件第一, 十年内进入世界管理软件厂商第一阵营。”沈国康语气坚定。

正是预见到了应用软件的这种变化趋势, 沈国康带领团队经过十六年的探索, 于2005年发布了面向管理业务人员 (非技术人员) 的无码开发技术Yigo语言, 并在2005-2011年的六年时间里, 对Yigo语言进行进一步完善, 使其在功能、效率等方面更加成熟, 成为真正的无码开发技术语言, 彻底改变了管理软件世界的秩序, 开启第五代计算机语言时代。

Yigo语言的最大魅力是他对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的改变。有了Yigo语言,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业务需求来自行配制管理模块和业务流程, 并可根据企业和市场的变化随时进行调整, 快速满足了企业业务拓展、流程变更、功能调整等应用需求。

“实际上, Yigo语言已经覆盖到了全供应链系统, 客户可以用语言描述来构建其业务平台。此外, 基于Yigo, 我们也开发出了包括ERP、SCM在内的企业自助套件。”沈国康给记者举了“三一重机”的案例, “借助基于Yigo语言的MAP平台, 我们为他们 (三一重机) 打造了一个强大的信息系统, 实现了个性化的配置。将他们的采购、生产以及销售的内外各要素环节很好地整合了起来, 使得其整个分销渠道及其下属办事处、代理店等机构都能够通过互联网实现订货、库存管理、销售、应收应付管理的业务处理, 方便了他们对经销商业务的有效监控和评估。”

用生命诠释“执着” 篇3

[关键词]生命诠释执着

谈歌新近发表的小说《老乐的“执迷不悟”》见《小说月报·原创版》2006年第4期讲述了一个叫“老乐”的民工为了抓获一个叫张和平的犯罪嫌疑人而不幸牺牲的故事。和其他见义勇为的英雄们不同,老乐并不是在作案现场去抓罪犯而献身的。事情要从十一年前说起,那时“花园小区发生过一件重大的案子,一夜之间一连八家居民住宅遭窃,最后一家是一个独居的姓郑的老太太,郑老太太睡觉轻,发现了窃贼,郑老太太没有被窃贼吓倒,而是挺身与窃贼搏斗,竟被窃贼杀死在客厅里”,窃贼张和平却逃脱了。而这时正是门卫老乐的值班时间。因而他三天两头地被警察传去问话,不但自己失去了门卫的工作,还使派出所的赵所长没能当上分局局长。机缘巧合,十一年后,正准备回乡与漂亮的小寡妇结婚的老乐,却意外地发现了逃脱了十一年的张和平。于是老乐暂时放弃了回乡结婚的计划,开始了数十天的抓捕行动,直至牺牲。

对同一种行为,根据评论者的好恶,可以使用不同感情色彩的词语来形容。对于老乐的行为,作者谈歌用了一个加引号的执迷不悟。所谓“执迷不悟”,就是“坚持错误而不觉悟”,老乐的所作所为在那些已经”市场化”的人看来的确是迂腐而执迷不悟的:破案抓罪犯是公安机关的事,虽然命案发生时你老乐是当值的门卫,但是你一个门卫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阻止罪犯去盗窃甚至杀人。发现了罪犯的行踪后能及时报告公安机关就是一个好公民了,何必又放弃回家娶娇妻的机会,自己贴钱搭功夫去抓罪犯呢?以至于连自己的性命也赔了进去。同是民工的莫大福对老乐的行为不理解:“这抓坏蛋的事儿,不是有公安局吗。你掺和什么呢”?众民工和老乐城里的朋友也善意地提醒老乐:“这小子要是个亡命徒呢。那就太危险了”。然而在笔者看来,作者谈歌之所以如此给小说冠名,就是要让读者在引号的指引下去思考:老乐真的是执迷不悟吗?不,老乐身上所体现的是中国悠久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人民为了自己正义的信念而不懈追求的崇高的精神,这种精神叫“执着”。

一、老乐“执着”精神的现实意义

先看一组报道:

①两次见到小偷行窃,都提醒被偷者,从而使小偷没有得逞,然而自己遭遇小偷恶意追赶时,旁观者中却没有一人出手相助,这让张女士很是心寒:“正是因为多数人的冷漠才使得省会的小偷如此猖狂。”

②前晚7:48,鹅公岩大桥南桥头下,一对青年男女不慎溺水。危急时刻,三名正在附近耍沙的龙门浩职中女生迅速跳入江中救人,并招呼其他围观的大人帮忙,但呼救声并没引来救援者,却引来围观的人群。在女生拼命营救下,溺水女子最终获救,但另一男子却消失在江水中。

③2006年8月4日北京晚报以“歹徒行抢抽刀扎人多人围观受害人无助而亡”为题,报道了前不久在重庆江北中医院门口发生的一起持刀抢劫案,“就在受害人挣扎着抓住另一名歹徒黄林时,旁边聚了几十人看热闹,没有一个人上前搭把手。就在众人的注视下,歹徒挣脱逃跑。已经耗尽最后一点力气的受害人倒地呻吟着,至此,围观者中仍然没有一个人将他送到就在旁边的医院。最后,受害者终因伤势重,流血多而死去”。

从以上的报道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全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力实施富民强国计划的今天,老百姓的生活富裕了,物质丰富了,但在许多人的精神世界里,道德的缺失、文化的衰退成为与时代不和谐的音符。正因为如此,湖南大学学生向全国大学生发出了倡议:胡锦涛主席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让我们分清了什么是善、恶、美、丑,让我们清楚要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它应当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共识,也应当成为我们每个人做人的准则。因此,我们要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弘扬社会正气,倡导见义勇为精神,正是这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

老乐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他缺少物质财富,也没有多少文化,但他却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为了正义而“执着”追求的文化内涵。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老乐的精神是我们创建和谐社会非常需要的,老乐这个人物形象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文明标志和價值导向的体现,也是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主张的体现。

二、“执着”的内涵

“执着”原是佛学界里的一个用语,是指一个人偏执于某件事,放不开的意思,有拘泥、固执等意思,大致是一个贬义词。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执着”一词变成了褒义词,指一个人在有自己正义的目标和理想的前提下,一种不懈的追求,无论过程如何艰难,也要一直追求下去,直到自己目标和理想的实现。

执着是人类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种,是人们事业、爱情、生活成功的基础。小小的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让自己“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凭借的就是执着的精神,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于成功复国,凭借的也是执着的精神。

然而世界上确实有人做事属于执迷不悟这一类,如汪精卫不顾全国人民的唾骂执意要作汉奸,如袁世凯不惜做历史的罪人也要复辟当皇帝等等。

区分执着与执迷不悟的关键就在于这个人所坚持的是正义的还是邪恶的,这就涉及到人性的善恶。

人性是人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独特的性质。几千年来,我们的前辈哲人们争论不休的一个哲学命题就是人性本善还是本恶。孟子是第一个提出人性本善的:“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所谓的仁义礼智就是善,他认为人所具有的美好本性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不是外来力量形成的,而是人本身固有的。荀子则是第一个提出人性本恶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他认为人生来就是好利好色的,如果顺从人的本性,人类就会互相争夺,社会就会混乱,所以人必须在法规和道德的约束下,遏止自己恶的本性,才能变为善。

人性实际上有两种,一种是自然人的人性,一种是社会人的人性。自然人的人性是相同的,会直立行走,会说话,会劳动,会制造工具,会思维,这些都是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性质。人还有与其他动物相同的性质,如求生,爱美,吃饭,睡觉,发情等等。这些自然人的人性无所谓善还是恶,而社会人的人性就有了善恶之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文化,对善恶有着不同的衡量标准。比如婚姻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封建社会就是天经地义的善,在现代社会就是干涉婚姻自由的恶。再比如,人老之后由政府赡养在美国人看来是理所当然,在中国人看来就是子女不孝,这里不仅仅是经济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文化原因。

生命的执着优秀作文 篇4

“三天”,看似多么渺小,而人的一生中又有几个这样的“三天”,“三天”虽然不能观赏完整个地球,但它对一个失明已久的人来说,“三天”是上帝给他的一个机会,“三天”是他对命运的渴求,“三天”是他对生命的满足。三天对他来说好似多么的宝贵,这样的三天,他又有几个?

海伦*凯勒就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从《假如只有三天光明》这篇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感觉出,海伦*凯勒对命运的抗争,对生命的不满,同时也是对那些视力完好的人的感叹。

对现实的生活,海伦*凯勒无法预测,连下一秒钟她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她虽然对生命不满,但她毅力坚强下定决心,要挑战命运,正是因为她那如铁的决心,才赢得了这场与命运的战斗。

生命因执着而精彩暑假作文 篇5

生命本没有芳香,执着给了他花香。

生命本是一朵白色的纸花,执着却给了他缤纷的花香。

————题记

保家卫国需要执着!

毛泽东带领着红军步行了将近二万五千里的路途;他们在炎炎烈日下,背着沉重的包袱走着;他们在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的情况下,仍坚持不懈的前进;他们在大雨滂沱的情况下,手牵手,肩并肩,避开了一个个沼泽,想前方奔去!毛泽东与红军战士们,要不是凭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执着精神,又何来这新中国的成立呢?何来我们现在幸福美满的生活呢?

写作,需要执着!

著名的法国作家莫泊桑,要不是执着于一身,又怎么能从一人高的废稿中站起来,且在短暂的四十三岁的一身发表了几百篇短篇小说与《俊友》等六部长篇小说集,得到“世界短篇小说之父”的称谓呢?

成功,需要执着!

美国著名女作家海伦.凯特在她还没有记忆的时候,因一场大病,而失去了视力,听力,连话也说不好;但这些挫折与磨难并没有将她带入绝望的深渊;她经过一番努力后,终于学会了如何拼写字母,从而踏入知识的殿堂!莎莉老师的20%的开导与她自身80%的执着精神的结合,让她的生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出自她手中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更是唤醒了无数颗沉睡中的心!

尾声

昙花因夜间悄悄地绽放,而使生命焕发光彩;

松柏因斜立悬崖的身姿,而使生命充满挑战;

雄鹰因展翅高飞的豪迈,而使生命绚丽多姿……

执着的高考作文:用执着打造成功 篇6

孙中山说:“我辈既以拉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已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孙中山作为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因对民主与共和执着的追求,不断的要求改革创新国体,并把一生都用于民主与共和的建立上,孜孜以求,终于推翻了帝制,初步建立一个民主与共和的国家,这是历史上最大的进步。所以,成功是用执着打造而成的`。

因为执着,所以生命更加顽强。

大多数植物无法自下而上地方生长—沙漠,却有一种叫仙人掌的植物努力生长,它那翠绿的身体虽然不庞大,但在沙漠中却给人一种强烈的求生欲望。大多数植物因缺水和阳光太强而无法在沙漠中生存死亡,可仙人掌却执着地坚持着,这样,由于它的坚持不懈,渐渐地适应了干旱的环境,生长出一种耐旱的系统,因为执着,它成为沙漠中顽强生命的佼佼者;白杨也凭借执着的信念,坚守在北方寒冷的土地上,在冰天雪地里,艰苦的环境下茁壮地生长,因为执着,它成为北方原野里坚强生命的象征。

因为执着,所以生活有了保障。

亚马逊热带雨林的食人蚁,是人们听着就觉得毛骨悚然的动物,因为它们瞬间可以吞掉几米长的大鱼,凡是它们经过的地方,凡是生命,都会被变成一堆白骨。原因何在?原因是它们有一种执着的精神。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如果一旦被它们盯上,不管几天几夜,它们一定会凭借气味一直追逐着,“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正因为它们的执着,它们才不会被饿死;在豹子捕食斑马时,为了生存,它执着的奔跑着,咬定猎物不放松,以执着的精神追逐,以养育子女的责任感,豹子便追上了斑马,将斑马吃掉。食人蚁、豹子因为执着,所以他们成功获取了生命所需要的食物,获得了种族的延续。

因为执着,所以梦想得以实现。

阿基米德对科学做出的贡献很大,是因为他的不断努力。他执着的一次次地做着推理、假设、计算,他想论证的定理都得以证明成立,因为他对科学的执着,所以在死亡到来的前一秒他这在不停计算。金庸,凭借着对创作的执着,创成功的创作了一部又一部经典的小说,丰富、发展和创新了小说的创作领域,为文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也成就了他的文学美梦,奠定了他在文学领域不可撼动的地位。

成功之花开在执着的土壤上,生命因执着而美丽,事业因执着而辉煌,世界因执着而精彩。让我们执着地去追求心中的梦想,拼搏进取,为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创造我们明天的辉煌。

执着的坚守——记乡村医生陈华军 篇7

陈华军的父亲, 行医数十载, 是一名老村医。陈华军从小耳濡目染学到很多中医药知识, 最重要的是学到了做人的道理。19岁那年他跟随父亲学习中医, 给村民看病, 2005年正式取得利川市卫生局颁发的“乡村执业证书”, 从此子承父业, 当起了乡村医生。

回龙村海拔1400多米, 离文斗乡卫生院足有20多公里, 村民有个大病小痛只有到村卫生室治疗。由于高山村民分布散落, 最远的村组到卫生室步行要三个多小时的路程, 就医十分不便, 陈华军就靠着一辆摩托车在大山里为村民送医送药。陈华军年近花甲的父亲陈祖明虽已退居“二线”, 只要遇到难诊的病人, 老人经常会跟着陈华军坐着颠簸的摩托, 奔行在大山里。平日里, 老人总是闲不住, 爱到山里采草药给村民用, “即使现在实施基本药价, 但对我们这里不富裕的村民来说, 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陈祖明顾不得自己已经不再年轻, 在陡峭的大山里, 时常能见到他的身影。

接过父亲的接力棒, 这么多年来陈华军不仅走遍了本村的每一个角落, 就连邻村中原村和联峰村的每一条路也留下了他的脚印。他家就住在“包包云”上, 远远望去, 圆圆的山顶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顾此得名。这里地势陡峭、气候恶劣、常年阴雨、变化莫测。由于地域条件的原因, “电话出诊”和“骑车”成了他工作中的两个关键词。在这样一个地方, 别说骑车, 就连走路也得格外小心, 摔跟头是难免的。但“有求必应”是他一贯的工作原则。

2011年正月初九, 他没有起床电话就响个不停。其中有一个病人是他四舅的岳母, 一个瘫了好几年的病人, 重感冒突发高烧。这个病人在中原村的环断山上, 而另外4个病人却分散在不同的地方, 陈华军只好以就近顺路原则安排出诊。首先到本村11组郭云和家, 然后到中原村2组杨村家, 再到中原村环断山上简正高家, 又到回龙村2组杨秀禄家, 最后才到王正高家。这天雪下得特别大, 去过环断山的人都知道, 那里虽然有条小路, 雨雪天却几乎没人敢走。陈华军后来笑着说, 还没有哪条路我不能去的, 除非没有路。回到家已是晚上11点多了, 脚被雪水泡得没了知觉, 汗水也把内衣湿透了。第二天陈华军终于可以“休息”了, 因为他病倒了, 昏昏沉沉地睡了两天。在这个山高人稀的地方, 就他一个医生, 别人病了等他去治疗, 可他病了却没有人来为他看病。

这次生病使他更加意识到, 医生对乡亲们是多么重要。陈华军是一个80后, 和他年龄相仿的伙伴基本上都赴江浙一带打工挣钱。这些年他们都没有白辛苦, 挣了不少钱, 回家修了楼房, 一些人还买了车。当别人劝他干脆放弃行医外出打工时, 他却说“我虽没有存款, 没有像样的房子, 没有车, 但行医已是我的使命, 割舍不了, 乡亲们不能没有我!”工作了十多年, 陈华军秉承着父亲善良的品格, 严格按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新农合制度收费, 从未叫过“价”, 多收病人一分钱。

2011年7月的一天, 在联峰村出诊途中摩托车胎爆了, 他只好弃车步行数公里前往。给病人诊治完后, 病人家属非要塞给他一百元钱, 一再说是额外的辛苦费, 可他却坚决不收, 只收了38元药费。回到家已经是凌晨4点了, 老母亲知道后心疼地说:“华军啊, 以后半夜三更的, 就不要再出去了, 太危险了。”听完母亲的唠叨, 他惟有淡然一笑。陈华军就是这样一个人, 为了病人, 忘了自己。

乡村医生的工作就是这样, 每天出诊, 格外忙碌, 繁琐的工作使照顾双亲、教育女儿的重担落在了妻子龚春碧一个人身上。对此, 善良朴实的妻子从未埋怨过, 在照顾一家老少的同时, 几乎每年都会种植一万多株烤烟, 行情好的时候, 可以卖到两三万块钱。因为陈华军在村里行医只收取基本医药费, 赚不到什么钱, 妻子种烟的钱就成了家庭的主要收入。每当病人打电话要求出诊时, 在担心丈夫路途安全与关心乡亲生命健康的矛盾中, 识大体的她总是边叮咛丈夫, 边赶紧准备药箱, 目送丈夫出发。

“他天天出诊, 在家的时间很少, 我怀孕的时候他也没能天天陪伴我, 而是和往常一样出诊, 早出晚归。”说着说着妻子的眼睛里闪出了泪花, “但这不怪他, 乡亲们指望着他, 我应该支持他。”朴实的龚春碧嘴里没说过“爱”字, 但她用默默的行动深爱着丈夫。

心灵的执着 篇8

曾经年少时,当记者的梦想一直索绕在我的心头,那时我总会羡慕地看着电视机里扛着摄相机和相机的记者,奔波于大街小巷,为人们伸张正义,那时记者的热肠和胆识,记者的勇敢和无私就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长大后,我一定也要当一名记者。

时光流逝,光阴荏苒,转眼间已到了高考的日子,那时一心想当记者的我在妈妈的坚决反对下未能如愿,最终报考了师范类院校。

上大一时,我的写作激情和创作灵感真正被点燃,记得发表的第一篇新闻稿是我在上大学的第一个月里,那时因为要加入学校的记者站社团,指导老师安排我们写一篇新闻稿件。对新闻知识了解甚少的我犯了难,该怎么去写?从什么地方入手?于是我就从学校阅览室借来相关的新闻书籍来阅读,同时翻阅了很多报刊,将新闻的要素仔细地梳理了一下,就动笔写了起来,大概轮廓出来后,我又反复修改了几遍,之后又让指导老师修改了一下,就这样经过我的写作又经过指导老师的指导又到编辑的修改,我的第一篇新闻稿件发表出来了,当时指导老师看到报纸后,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鼓舞,让我更有信心写好更多的东西。现在想想,当时心中的那份感激,那种兴奋。至今也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正是这篇稿子给了我无限的信心和希望,之后我不断地投稿,不断地发表,大一第一学期结束时我已在各媒体发表了十几篇稿件。忘不了那时每天下课后的我气喘吁吁地来回奔波于教学楼、宿舍、图书馆、报社之间。忘不了耐心为我指导写作的陈老师和任老师,更忘不了报社里许许多的编辑老师的认真指导,因为有了你们的支持和鼓舞,让我在通讯员写作的路上,有了更大的信念,有了更多的温暖和感动。

如今,已为人师的我依然执著地写作,依然不停地在为自己年少时的梦想努力奋斗着,也依然在鼓励学生们积极地投稿写作,当学生的稿件也发表出来时,心中的欣慰无以言表,更多的是一份成就感。

又是一年的记者节的到来,我用自己笨拙的笔写下了上面的文字,也算是我对记者节的一点记录吧。此时此刻,我想说:“有文字的陪伴,我们不再孤单。我们在走,我们带着激情在走,我们一直在走。”

上一篇:有趣的夏天中学生话题作文下一篇: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