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外国文学笔记

2024-10-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全面外国文学笔记(通用8篇)

全面外国文学笔记 篇1

1、文学的起源一是神话:没有教育

人的作用二是没有教育人的作用

2、文学是什么:从现象学角度

3、雅与俗

雅俗共享 教育娱乐“形式论”形式的滑动,涉及的不止是文学,还包括时间原因

4、神话

A世界起源 荷马 夜晚 黑暗 时间是世界的尽头 赫西俄语,世界的起源是混沌 B神的起源 混沌神,爱神,天神是尤拉那斯,地神该亚 人的起源 同姓同性说

5时代划分

黄金时代:无战争,无劳动,永远是春天 白银时代:普罗米修斯盗火

黑铁时代:战争大洪水,丢卡利翁 哲学:思辨米利都学派

5、用归纳法分析古希腊神话

6、哲人对希腊神话的认识

古希腊悲剧 一文学四要素

艾布拉姆斯《镜与灯》 二悲

1古希腊悲剧的起源 2古希腊悲剧发展 3古希腊悲剧题材 4形式:散文 5主题 6演出形式

7古希腊三大戏剧节

《罪与欠》刘小枫 《沉重的肉声》

罪:法律和道德意义上的罪

生命的欠然

安提戈涅(在什么情况下,家庭伦理和城邦得到统一)

俄狄浦斯王 悲剧——杯具

1行动的模仿

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合理性诉求的矛盾 俄狄浦斯王的命运杯具

3、雷蒙。威廉斯《关键词》《现代悲剧》

古希腊喜剧

纳博科夫1讲故事2教育家3魔法师 形式性:对各种现象做本质性的抽象

史诗:以叙述为职责,动作过程为对象,体现民族特性,适合时代发展的意识和特性

《荷马史诗》

不是整个特洛伊战争的全貌,只是一个片断,九年之后的一个事情 罗念生《荷马史诗》《伊利亚特》

希腊人认为:悲剧性命运是人生的起点

《圣经》文学 1文本形成2多样性 A内容多样性B叙述者身份多样性 3整一性A主题B情节的统一

4宗教性 不为审美而写作

先验性:先于经验产生的,人的认知能力 《亚伯拉罕的献祭》燔祭 业果论和信仰的关系,信仰不一定要符合业果论 耶稣为什么忧伤?对门徒,对未来,对世人

第二章 中世界文学 第一节概述

·教会文学 2史诗与谣曲 3骑士文学4 城市市民文学

神曲分为三部分 1喜剧和悲剧 在中世纪并不包含舞台剧本的意味,喜剧是凡由平静开始而结局于悲惨的故事,即由完美到不完美-悲剧

2《神曲》开始于悲哀的地狱,结局在光明仁慈的天堂 3内容梗概

隐含作者布斯

4指称文格而非文体文格高而优雅,可称悲剧,5《神曲》是什么样的书?

A充满神学意味的梦幻长诗B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先导C精巧的艺术珍品D独具匠心的文本结构 “三”象征’“三位一体”《神曲》分为《地狱》《净界》《天堂》三部 4神曲的象征与启示

A人生充满罪恶与挣扎的但通过艰苦的磨练是可以获得狂喜的

B人可以通过学习辩以罪恶,但要达到狂喜的境界,则必须依靠虔诚,而矢志不渝的信仰维吉尔代表理性,贝阿特丽丝代表神性

C从人间地狱并没有门,有的只是一个入口,当失去人生所有的希望时,他就已经陷入地狱 但丁将世俗之爱转化为圣爱

1、人是如何施展魔术

2、凭意识创造奇迹

但丁至善,至善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没有人能够憎恨自己的灵魂,人也不能憎恨上帝 说明人的灵魂和上帝具有统一性,上帝与灵魂等同,每个人的灵魂都有至善的 人的理性战胜自然的伟大经历

第三章文艺复兴 一概述

1文艺复兴 最重要的主题,世界和人的发现 2人文学科

对人的生活世界的观照 3人文主义者

人文主义即对人生活世界的观照

人文精神讨论价值的问题人文主义精神针对的是生活世界,是民间崛起的力量,草根力量 人类学:主要研究人种学和民俗 方式:野外考察 二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 新教的创始者 “因信称义”因为信奉上帝,所以称为义人 A中世纪政教分离,而宗教改革,使政教分离更加彻底B促进了民族主义的凝聚,信仰新教的人没有犹太人,民族之间差异明显,直接效果是民族国家的形成,C文化层面上,它形成了多元价值和多元文化

二《十日谈》

薄伽丘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代表,人文主义者,也是作家诗人。以《十日谈》留名后世

拉伯雷

1粗俗泼辣2掉书袋 4 巴赫金’“狂欢画” 塞万提斯。唐吉可德 西班牙文学史的黄金时代

堂形象:性格最大特点是对某种永恒不可动摇的事物的信仰,对真理的信仰

莎士比亚之《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戏中戏A他常取材于现成的材料或剧,而不是直接取材于现实,他在故事中骨架中填入现实生活的画面注入时代的灵魂。莎士比亚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紧密相连

哈与奥共同点在于:他们都是事件中的人,他们都是在事件中行动、说话而霍拉旭则与他们形成对比,他达观而哈与奥更焦虑,骚动,欲望,纠缠不清的压迫不看重负

第四章 十七世纪文学 古典主义

十七世纪文学明确提出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古典主义A战争 B外交方面 之前是偶然性的访问C国内行政管理

启蒙运动

一内涵 沃勒斯坦体系启蒙运动: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意别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于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于自己的。二开展多个层面

核心问题:理性进步,社会科技牛顿力学为自然立法的人 社会领域“为社会立法”

二卢梭

从政治学角度来分析卢梭

理性与情感 “浪漫主义之父”

信仰新教卢梭“论科学与艺术”政治上;《论人类的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政治哲学的导引 霍布斯认为“人为自然而利益”人性恶

卢梭认为人性善

《浪潮》集体主义有可能走上独裁主义

德国文学

一概论古雷加《德国古典哲学新论》康德 审美是无助的,无功利性的,审美最终指向目的性 历史观

三启蒙文学 三运动时期 前期:高特舍德 将理性主义带入德国启蒙运动 理性宗教,走向道德

两个体现:A戏剧B诗歌

前期莱辛《拉奥孔》后期狂飙突进人的理性与感性的统一,理性高于道德,道德是理性的附庸最终是人的全面实现《帕米拉》书信体小说《克拉里莎》

第三节歌德

1被恩格斯称为’最伟大的德国人’2早期创作:狂飙突进时期3.魏玛时期 4晚期 自传 美学思想

歌德的美学言论是创作实践和对各门艺术体会的总结,散见于《诗与真》《箴言与回忆》 《关于艺术的格言与感想.》《歌德谈话录》

2主张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结合,古典和浪漫的区分是现实理想之分 3艺术与自然的关系是主客观的辩证关系

4提出建立民族文学,第一个提出各民族文学交流的基础上建立世界文学。

文学地位

1民族诗人:德国启发民族意识

通常认为是“自我”之死的“自然”之生,自然指欲望

维特对律蒂的爱是自然欲求,略待懵懂少年,决定结束自己的自然生命,这时的维特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人,最终转到独立的自我。“主观就是病态,客观就是理性”

《神曲》《浮士德.》 指出人如何生活,与宗教主题相呼应,符合人应该完善,体现但丁的抱负,希望在文中贯穿浮士德却所有的都失败,一种意识形态理解,一种意识形态的理解,主要指向政治悲剧和事业悲剧,虽然都是失败,但是时代的发展,也是局限的看来,并不全是悲剧。另一种,对政治建构处于想象,但没有一个人却实践歌德对于政治和世界的思考处于浪漫主义色彩,中国的政治建构也是浪漫主义色彩是自上而下的。

从思想角度理解浮士德

魔鬼与浮士德-自然欲求的满足,所有自然欲求都得到满足反而构成悲剧,也是一种自然之死。但却没有导致自由的产生,自然欲求满足可能走向自由的反面是读者走向自我的过程。重点: 艾略特其人及代表作 《荒原》的现代性意识:何为现代性?《荒原中的代词》----拓展《空心人》与电影《现代启示录》

3艾略特的诗学理论 “新批评”派的主要批评观点和方法实践(韩东的诗)《重访新批评》 拓展

《艾略特诗学文集》

《现代性社会理论》刘小枫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弗雷德克.詹姆逊 引 庞德

《在地铁站台》 在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色纸条上的许多花瓣

单意象诗是一种叠加形式,第一句和第二句之间 省略“像”字,使得意象平行出现,形成多画面效果

艾略特《荒原》 年代:1888---1956 1948年诺贝尔文学奖 柏格森 哲学 2 代表作 《普鲁弗洛克及其他》 《荒原》 《四个四重奏》 3现代化:政治经济制度转型

现代主义:知识和感受之理念体系的变调和重构

现代性:个人—群体 心性结构及其文化制度之质态和形态文化 本能冲动的造反逻辑,现代性不仅是一场社会主义文化的转变,环境,制度,艺术的基本概念及形式的转变,不仅所有知识事务的转变,而根本上市人本身的转变,是人的身体,欲动 4现代VS后现代,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硝云散 5艾略特 诗人,精神病患者的丈夫 批评家 宗教家

6《荒原》诗的第一节,诗人通过代词我们的变化,展示了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变迁,最初,冬天使我们温暖,中的我们是一个种族,最早的集体无意识;随后,夏天使我们惊讶中的我们就是指一帮具体的人,接着’“我们小时候在大公哪里’”中的我们便指一个家庭,最后,大半个晚上我看书中的我转换成一位普通的人

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艾略特有这样的一段话,“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依据《重访新批评》中这段话,1反对诗歌浪漫主义的表现论和滥情主义(华兹华斯:诗是强烈情感的流露,如果你要问诗是什么,就是问诗人是什么)2艾略特的这个观点不是说诗歌不能表现个性,只是不要刻意的放大自己的个性,在形式方法上,回避第一人称的表达。

“堆积木理论”诗人最重要的目的是表现传统或是当下文化传统,而不是表达自己,《荒原》所有的“我们”都不是作者本人,而是群相,现代社会中每个人的经历不同,但每个人都有一种荒原、空虚、碎片感,而诗人又将这些群相整合在一起,体现了现代性的两个维度,碎片化和整合的愿望。

7、《荒原》删改前有具体的人物描述和地点描述

修改后不确定某一个人,我们可能在任何公众场合所里遇见 8新批评派的主要观点和方法实践 文学四要素:作家、文本、读者。、世界

在这之前,流行3R关系,即以writer.writting ,reader 以作者writer为中心的批评:传记批评

以读者为中心的批评,读后感,印象氏批评

以作品为中心的批评,形式论,文学文本论,客观主义批评 意图谬误:将诗与其结果相混淆,即混淆诗本身与诗的所作所为 新批评

纯诗论 :诗歌本身

新批评重要的批评方法:细读 理论基础 :诗是一个整体,诗歌每一句话都有其含义 实践:分析韩东的诗

《你的手》你的手搭在我的肩上,安然睡去,我因此无法入眠,轻微的重量,逐渐变成铅,夜晚又很长,你的姿势好不改变,这只手应该象征爱情,也许还另有深意,我不敢推开它,我,或惊醒你,等到我习惯并且喜欢,你在梦中又突然把手抽回并对一切天从知晓 分析:眠 ——醒

你——我 轻——重

《爱情生活》

有可能,就尽量做爱,不做爱,也要抱着,要互相说话,彼此看着,不能走神,你在想什么,我在想你,生气的时候,不拿正眼看你,不说话得时候,也要在心理骂你。。分析:醒——睡

性——土

接触 言说

观看 课程重点

1. 何为表现主义 2. 卡夫卡其人

3. 《地洞》的图景化赏析

4. 从纳博科夫出发的《变形记》再赏析 参考书目,《卡夫卡传》马克斯。勃罗德 《文学讲稿》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被背叛的遗嘱》米兰。昆德拉 1表现主义

起源两种说法A1901年法国巴黎举办的马蒂斯画展上

1911年德国《暴风雨》杂志的绘画评论上对战印象主义(对“感觉”的不同理解,简论西方心物哲学的发展)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A瑞典剧作家 斯特林堡《去打马士革》《鬼魂奏鸣曲》 B德国盖欧尔格。凯撒《珊瑚》《煤气》《从清晨到午夜》 C德国小说家卡夫卡《审判》《城堡》《地洞》》《变形记》 D捷克作家卡莱尔。恰佩克得剧作《万能机器人》 F美国戏剧家 尤金。奥尼尔 《毛猿》《球斯皇帝》 艺术手法:强调描写的永恒的品质(真理),强调书写内心活动、直觉、梦幻、潜意识,采用内心独白,梦景,假面具,潜台词等手段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完全从主观出发,客观真实的扭曲,戏剧领域的象征派,直接引导了战后荒诞派 2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马塞尔:普鲁斯特(法)詹姆斯。乔伊斯(爱尔兰)卡夫卡 3地洞

A地洞结构示意图 B新批评派的分析法 4《变形记》

A一股认为故事的前半段是幻想,事件,那么后半段是现实还是幻想?

中国人一般认为是现实,而西方人一般认为是幻想,这种差异不是出对文本的理解,而是出现在中国的现实中。以人的经济关系作为连接是否现实?这个问题反应中,西方的经济文化的差异,中国一般认为现实,经济关系的连接,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幻想是美好,虚幻的B人物中最坏的消息:妹妹

5象征主义和印象主义 是两个不同概念 象征主义:强调意象的使用 印象主义:不在意象的使用

诗歌、小说忌讳意义先行,而影视作品恰好强调意义先行,所以不把影视作品做为艺术 课程重点

1局外人 文本赏析 2存在主义的哲学起源

3从《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理解存在主义 4《西西福斯的神话》与荒谬 参考书目

1加缪 《西西福斯的神话》郭宏安译,译林出版社 2萨特《萨特文学论文集》《萨特哲学论文集》 3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4海德格尔《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 5克尔凯郭尔《恐惧与战栗》 局外人

莫尔索一

一亲人(赶路、守灵、送殡)感观描写

二 恋爱,情人

第一部分

三邻居

四恋爱,邻居关系的展开

五爱情事业观

六对决阿拉伯人 第二部分 审讯 对死的态度,我还希望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来观看,希望他们对我集以仇恨的喊叫

哲学的两个基本问题 处置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处理个别与一般的关系,寻找相同点

2 毕达哥拉斯——克塞诺芬尼——

巴们尼德——

柏拉图 数论123。

神论,神正论

存在不是不存在理念现象想象幻想、日常可

见,本质,数学模型,理式

在处理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

题上,分享说

康德 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纯正的我的产生,区分人先天具有的能力,先验演绎,人类认识的基本框架。直观的纯正的方

式,知性,人类先天具有认知能力,形式逻辑。————笛卡尔“我思故我在'怀疑(怀疑

哲学)我:清除外部干扰纯粹的认知主体 ——中世纪(唯名论,唯实论)——亚里士多德(依然坚持形式论,但认为有些个体事物不分享理式)——胡塞尔(现象学的创立者 本质直观 A推翻现象,本质=分析每个现象中都包含了本质B以我的意识出发 ——-存在主义 哲学 渗透到生活层面对胡塞尔存在先于本质 3莫尔索 是一个观念中的人,不是一个正常人可以选择的生活方式和样态 《局外人》是加缪对存在先于本质的一个实践 4思考,莫尔索在死的情绪激动的原因 加缪对莫尔索的态度

莫尔索是观念,他认为感觉系统最重要,他重凄凉感觉系统,并且不赋予其他意义,以感觉作为统领人生的基础。在生死关头,他感到激奋的原因是他认为死亡是感觉结束的终点,是对他感觉系统的威胁,并且他对判刑的结果无法理解和认同,加缪对莫尔索的态度是很复杂的,但更多的是聚,莫尔索是加缪创造者出的一个存在主义的初级形象,他希望所有人都能理解。莫尔索,但他意识到莫尔索的结局不会很好。

5萨特 将存在分为两类 存在 自在:没有反思能力的事物

自为;构建自身意义 课程重点

1荒诞与荒诞派 2《等待戈多》欣赏 3有意义?无意义?

4人应当如何面对生活楚门的世界

参考书目 《西西弗斯的神话》加缪 郭宏安译 译林出版 《拯救与逍遥》(刘小枫)绪论部分'诗人的自杀的意义 1皮尔斯(符号学家)关于意义生存的一个框架

等待戈多文本对戏剧有所期待的观念,不同寻常的话剧,有意义,把《等待戈多》与古希腊罗马戏剧做对比,进行意义阐释A时间都不能确定B圣经 画面很好看,对《圣经》否定,对宗教传统的否定 2符号学

伴随文本 A显性文本 副文本 :标题,题词,序言,荣裱,电影片片尾,唱片装潢,商品经济价格及标签

B型文本:最重要的是伴随文本,因为它是文本与文化的最主要的连接

生成文本

前文本;在文本生成前得各种条件留下的痕迹 同时文本:一段时间内,一个文本不断更改,产生多个样本,形式并列

解释文本 无文本:关于文本的文本

链文本:延伸文本,参考文本,注解说明,网络连接

先后文本;仿作,续集,后传

伴随文本的定义:文本所携带的附加因素,符号文本是文本和伴随文本的结合体 3格林市拉斯

没有伴随文本,无法理解文本,实验艺术伴随文本变成限文本 4关于《等待戈多》学界的两种态度

A运用隐喻方式,猜测,对真义的进行窥探 B只是一种先锋的姿态

韩东;先锋是一种姿态,而不是文学样态,艺术是反教条主义的 5《楚门的世界》A楚门的生存状态是否真实B如何看待楚门的选择

全面外国文学笔记 篇2

湖北省优秀期刊《文学教育》中旬号决定在2015年全面改版, 将以开放、新颖、时尚、实用、好看的崭新面貌与读者见面。现将常设栏目预告如下, 欢迎广大作者积极投稿。0珍M) S�刊发人文社会科学界最前沿的研究成果, 内容涵盖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社会、教育、经济、法律、地理、艺术、旅游等广泛学科, 文章具有权威性、前瞻性、启发性。推荐:推荐从报纸、书刊和网络上遴选出来的精短作品, 体裁以散文、随笔和小品为主, 内容除了强调文学性, 还将突出情感性、哲理性、审美性、趣味性和可读性, 确保篇篇好读、耐读。阐释:对文本、理论、思想、概念、术语等进行独到的、深入的或别样的阐释, 或运用新的理念, 或运用新的视角, 或运用新的资料, 重别解, 重新说, 重探幽, 重发微。策略:探索文史各科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寻找新的突破口和新的路径, 强调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案ffil:刊登文类各科具有创意的教学案例, 包括说课稿及课堂教学实录, 如语文课的重点讲解, 政治课的热点学习, 历史课的盲点争鸣, 地理课的难点讨论, 艺术课的美点描述等, 以个案的形式呈现, 突出实用性和示范性。发现:发表具有探索意识的各科论文, 提倡新立场、新思路、新方法、新视野、新观点, 着眼于发现, 力求把那些沉睡在里层或角落的有价值、有意思的东西唤醒过来、打捞起来、呈现出来。比较:运用比较的方法研究文学及其他文类学科的学术问题, 可以是人物旳比较, 可以是故事的比较, 可以是环境的比较, 可以是主题的比较, 还可以从中外的角度进行比较, 从古今的角度进行比较, 从时空的角度进行比较。经验:发表关子教育教学的各类经验乏谈, 可以是描述, 可以是归纳, 可以是总结, 要求具体, 实在, 新鲜。交流:刊发与传播有关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可以涉及到文艺学、政治学、社会学、新闻学、心理学和人类学等众多领域, 还可以刊发沟通与交流方面的文章, 比如德育、家庭教育、校园文化、班主任工作等, 均可视为传播行为。}比判:批判既是一种姿态, 也是一种方法, 可以对复杂缠绕的问题进行辨析, 可以对模糊不明的问题进行澄清, 可以对众说纷纭的问题进行评判, 还可以对已有定论的问题进行反思和商榷。现场:及时报道与文学和教育相关的活动, 比如公开课, 比如辩论战, 比如作文奖, 比如读书会, 比如郊外游, 比如篮球赛, 比如美术展, 比如模仿秀, 比如志愿行等, 强调现场感, 突出新闻性。表达:发表各类原创性文学作品, 小说、散文、诗歌、戏剧、随笔、书信、报告文学均可, 提倡独特的表达, 真诚的表达, 艺术的表达, 反对过度借鉴, 拒绝剽窃抄袭。征稿要求:彳、选题明确集中, 一文一题, 不设副标题, 应有50字左右的内容摘要和三个以上的关键词;2、字数每篇一般在3000字至3500字, 或4000字至5500字, 或6000字至7500字, 或8000字至9500字。3、投稿时请以电子版形式发至邮箱:wxjy2005@126.com�文末注明作者单位和联络方式4、现场和表达两个栏目的稿件不需要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亦不受字数限制

全面外国文学笔记 篇3

不过,在香港的历史上,其实许多知名的学者作家都与这片土地产生过各种各样的关联。散文家小思的这本《香港文学散步》,正是对这些历史的追忆,她将这些人的故事重新进行梳理,还选取了其中的代表作编入其中。

蔡元培:谁人还识蔡孑民

1937年,抗战爆发,蔡元培带着家人南下香港养病。1938年,他撑着病体,在香港的圣约翰教堂演讲,讲的仍然是“美育”和“同情”,因他认为“抗战期间所最需要的,是人人都有宁静的头脑,又有强毅的意志”。1940年,74岁的蔡元培病逝,超过1万人聚集在南华体育场,灵车驶入时,诸人静默3分钟。如今,南华体育场与老照片中看到的开放式景象已经完全不同。围墙将整个体育场全部封闭,里面正在施工,我们只能从缝隙中窥得一点体育场内的样貌。

《香港文学散步》收录了好几位作家寻访蔡元培墓地的散记。我对照书中的描述,第二天独自前往位于港仔的华人永远坟场。坟场位于半山腰,隔着一条大马路的对面是个渔港,无数大小渔船停泊在港口,海鸥在天空中飞来飞去。临近黄昏时,风景十分优美。

照着小思的记录,我向保安询问“资”字段的方位,保安反问:“是要找蔡元培的墓吗?”“是的。有很多人来过吗?”“每年总有一些吧,都是内地来的学生。”这里的情况已经与余光中1970年来时大不相同。当时,诗人黄国彬打听到蔡元培墓地所在,通知余光中,他们打电话至坟场守卫处,守墓人十分无知,几经盘问,才问得“也许”他们要找的“蔡老师”的确葬于此地的消息。一群人前往祭拜后,余光中写了《蔡元培墓前》,历史学家周策纵写了《顽石》以示纪念。

我沿着台阶往上走,却迷失在大片相似的墓碑群中,好心的保安带着我来到幾块绿云石拼成的一块墓碑前,上面用金色大字写着:蔡孑民先生之墓。与我一路走来看到的几位蔡姓爵士的墓碑相比,它不仅简陋,而且供奉寥寥。站在半山腰往上看,漫山遍野都是墓碑,瞬间感到一种忧郁。蔡元培这个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名字,不过是这成百上千个墓穴中的一个,就如同余光中在40年前所说的,在香港,知蔡元培者已经不多,知蔡孑民者就更少了。

萧红:黄金时代在这里画上句号

萧红最后一部小说《呼兰河传》在香港写成,那时萧红身体极差,却写出了现当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作品。“她从东北一路辗转,来到这个南方的小岛,回忆居然那么清晰。表示这个地方的空气也是很鼓励人把所有的生活面放到最大,你可以回头看自己,也可以往前看。”小思说。

1940年,赴港不到两年的萧红因严重肺病,在曰军的轰炸声中客死香港。关于萧红病逝后的故事,还有一段后续。萧红的骨灰其实分了两半,一半被端木蕻良和骆宾基一起葬在浅水湾海滨的一棵影树下,另一半骨灰被端木藏起,葬在圣士提反女子中学一棵大树下。

浅水湾的这一半,在1957年迁到广州。另一半仍然留在圣士提反。1996年,端木去世,他的遗孀钟耀群遵从他的遗愿,找到一直有书信来往的小思,请她帮忙,将他的一半骨灰撒在萧红埋骨之处。但当时的圣士提反女子中学仍由英国人主持,难以进入。次年,换了一位中国校长后,小思向他提出请求,终于了了端木的遗愿,将骨灰安放在大树下。

戴望舒: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片土地

在我看来,戴望舒是《香港文学散步》中最有趣的一个。他两次赴港,前后加起来待了超过10年,却从来只把这地方当作一个暂居地。

对戴望舒来说,祖国是重要的。1942年,香港沦陷期间,戴望舒因为参加抗日活动,被关押入中环的域多利监狱,他在狱中写下了《狱中题壁》和《我用残存的手掌》——“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他暗中从事抗日文艺活动的居所,就在不远处的蒲飞路,那座松树环绕的小楼,戴望舒称作“林泉居”,并多次以此为笔名发表文章出版刊物。战火来袭之前,他任职《星岛日报》副刊,风花雪月,闲暇沉浸书海,写下心得散文《香港的旧书市>,连店名都古雅,如今当然皆不复存在:“龄记”、“德信”,还与友人合伙经营“怀旧斋”。入狱之后,身心皆受折磨……血泪的背后是赤子之心,他燃烧着悲愤北望神州,剖白道“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狱中题壁》里,他许下自己死后,希望朋友们不要悲伤,“用你们胜利的欢呼,把他的灵魂高高扬起”的愿望,前后对照,在香港,这位在江南雨巷踌躇的诗人,完成了椎心泣血式的转型。

小思曾于1987年设法进入此监狱,拍下了许多照片。这座监狱现被列为“古迹”,进行了保护,一般人无法再进入了。

1949年10月,哮喘十分严重的戴望舒执意北上,次年病逝于北京。

鲁迅:沙漠也是可以变的

尽管写的是史,《香港文学散步》与传统的文学史,又有着很大的不同。

这是一部私己的历史。相对于集体创造、重复与消费的传统文学史叙事, 《香港文学散步》中的呈现,则更侧重个人痕迹,强调小叙事与个别的独特性。这是常常被漠视的,也使得作家们“人”的属性愈发丰满,让读者更易产生同情共感,从而找到切入文学作品的新角度。

像是1927年,鲁迅在香港的两场演讲,随行的许广平任广东话翻译,他“吸一包两角近乎廉价的美丽牌香烟,烟嘴还是套上象牙的”,对香港“文化沙漠”的称呼不以为然,说“沙漠也不要紧,沙漠也是可以变的”,被彼时的几位接待者深深铭记。

外国文学读书笔记 篇4

没有?

那就来看一看安妮的世界系列吧。

这几天我就看见了一本安妮的世界系列的第十本《安妮与莉娜》。这本书的作者是享誉世界的加拿大女作家,擅长小说创作的露西·莫德·蒙哥马利,她写出了一系列的安妮世界,她的小说《绿山墙的安妮》被人誉为“世界上最甜蜜的少女成长故事”。

这本书带我们走入纯真世界的感动名作,一部具有高度智慧与风趣幽默的惊喜作品。我们熟悉的马克·吐温称其为最能掌握永恒生命且令人极度愉悦、永驻人心的伟大作品。

《安妮与莉娜》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表达了人们对战争的愤怒,以及对和平的爱好之热情!

莉娜是安妮的小女儿,就是为了纪念如同母亲的玛莉娜而取得名字,因此也包含着传承过去,放眼未来的期许!十七岁的莉娜,和过去青春时代的安妮有很大的差别。

莉娜有一只小猫,如雪一般白,莉娜为它取名为杰克·佛罗斯特(霜精之意)。没多久杰克先生的太太生了一窝小猫。莉娜只留了下了其中最可爱的一只小猫。小猫全身金黄,非常光亮,有对金黄色的大耳朵,莉娜为它取名为高弟(金色之物)。可是过了一年,“高弟”的名字和它的橘色毛不太相合,正好那时华特看了一本故事书,于是为它改名为“吉奇尔博士与哈特”。“博士”很标致,举止很优雅,态度也显得很威严。“博士”的另一面是“哈特”。“哈特”脾气突然变暴躁时,一定是起风下雨的前兆。

战争开始了并且开始招兵,莉娜的哥哥杰姆想去报名,布莱恩医生和布莱恩夫人安妮在痛苦中决定让杰姆去。莉娜在日记中写道——要是我是男孩子,一定随哥哥出征。而这时候,莉娜反而不希望华特的肠炎好起来,因为要是华特也去了,莉娜就完了。之后的每一天几乎莉娜都会写日记。

本来布莱恩一家和苏珊还有欧莉芭小姐都以为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就会停止,可是过了很长时间战争还是没有结束,随之华特的肠炎也好了,过了一段时间,莉娜在起一次音乐会时知道了华特也已经入伍,本来华特想在音乐会结束后再告诉莉娜的,可是在莉娜马上要上场的时候,艾琳就告诉了莉娜。痛苦的莉娜本来想逃回家,但是莉娜还是忍着痛苦演完了。

华特走了……

在华特走之前莉娜发现了一个战争之子,并领养了他,为他取名为詹姆士,他的妈妈生下他后就死了,他的爸爸正在战场上奋斗,莉娜给他写了一封信,可是詹姆士的爸爸迟迟没有回信。

华特不定期的给莉娜寄信,但不说战场上的事情,只是回想过去的往事。

不久传来了华特的死讯,还有他的最后一封信,在信中他写道他看到了吹笛者,他了解他看到吹笛者所代表的意义——他也将成为吹笛者后面的跟随者。

每个人都沉浸在痛苦之中,可是没想到,在这时候沙利——莉娜的哥哥也要入伍,不过他是要去做飞行员。

每个人都像死了一次又死了一次似的,可是没有人拦他。

一年又一年,终于,胜利了。

莉娜的哥哥们都回来了,可是,华特没回来……

全面外国文学笔记 篇5

情节的发展由两条线索交互展开:

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成为累赘——绝望而死

家里亲人:惊慌、同情——逐渐憎恨——“把他弄走”

格里高尔自始至终关心家庭、怀恋亲人,可是亲人最终抛弃了他,对他的死无动于衷,而且决定去郊游。

作者描写这种人情反差,揭示了当时社会生活对人的异化,致使亲情淡薄,人性扭曲。《变形记》的主题具有强烈的批判性。

卡夫卡创作的文学作品的主题,不同的读者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体验和理解。有人认为《变形记》的主题是:表现人对自己命运的无能为力,人失去自我就处于绝境。也有人认为,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无利于人,自行死亡;一家人重新工作,走向新生活;存在就是合理,生活规律是无情的。

三 人物和心理描写

主人公格里高尔是个小人物。父亲破产,母亲生病,妹妹上学。沉重的家庭负担和父亲的债务,压得格里高尔喘不过气来。他拼命干活,目的是还清父债,改善家庭生活。在公司,他受老板的气,指望还清父债后辞职。可以说,对父母他是个孝子,对妹妹他是个好哥哥,对公司他是个好职员。变成甲虫,身体越来越差,他还为还清父债担忧,还眷恋家人,甚至为讨父亲欢心,自己艰难地乖乖爬回卧室。这样善良、忠厚而又富有责任感的人,最终被亲人抛弃。格里高尔的悲剧是令人心酸的,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

小说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刻画格里高尔这个人物。格里高尔过去的生活、变甲虫后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点,都是通过心理描写表现出来的。

小说用许多笔墨写了变形后格里高尔悲哀凄苦的内心世界,格里高尔虽然变成了甲虫,但他的心理始终保持着人的状态,他突然发现自己变成大甲虫时的惊慌、忧郁,他考虑家庭经济状况时的焦虑、自责,他遭亲人厌弃后的绝望、痛苦,无不展示了一个善良、忠厚、富有责任感的小人物渴望人的理解和接受的心理。只是这种愿望终于被彻底的绝望所代替,弥漫在人物心头的是无边的孤独、冷漠与悲凉。应该说,《变形记》的内在主线就是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的心理—情感流动的过程,主人公变成甲虫后的内心感受和心理活动是小说的主体。小说用内心独白、回忆、联想、幻想等手法,去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他不断地回忆、联想过去和今后的事情,不时由于恐惧焦虑、痛苦和绝望而产生幻想、幻觉,并且在自由联想中经常出现时空倒错、逻辑混乱、思维跳跃等,具有一定的意识流特征。

格里高尔变甲虫后的心理变化大致是这样的。格里高尔突然发现自己变成大甲虫。

他惊慌、忧郁。他回忆过去的生活,怨恨自己的“累人的差使”,为还清父债而苦干。他清醒地想到起床,赶车上班去。父亲发现他变成大甲虫,露出一副恶狠狠的样子,赶他回卧室。他谦恭地恳求,尽快回屋,免得父亲生气。他忍辱负重,还不忘顺从父亲。2 为家庭经济状况焦虑,自我责备。

格里高尔失业在家,过着甲虫生活,只能爬来爬去。但是,他为家庭经济状况焦虑,还想着给妹妹实现“美梦”。他想着,父亲老了,母亲生病,妹妹还只有17岁。他一听到家人出去做工挣钱,就“羞赧和伤心得浑身燥热”。他“受到了自责和忧愁的压抑”,“最后在绝望中,他觉得整个房间已经开始绕着他旋转起来,便掉下来摔在那张大桌子的中央”。受重伤后,被亲人厌弃而绝望,心态走向平和。

一只苹果砸在背上,身受重伤,格里高尔终于被妹妹厌弃。妹妹一再说“我们必须设法摆脱它”。格里高尔“怀着深情和爱意回忆他的一家人。他认为自己必须离开这里,他的这个意见也许比他妹妹的意见还坚决呢”。格里高尔异常冷静,他在绝望而又平和的心境中死去。面对变形,面对亲人厌弃,面对死亡,格里高尔惊慌、痛苦、绝望,最终平静地死去。从这一点看,他还是一个清醒、坚强的人。

格里高尔的人格形象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挣钱养家,显示他忠厚、善良而富有责任感的个性,一是争取自由,还清父债而追求时来运转,自由独立,最终在无奈与平和中追求另外一种超脱——死亡。

格里高尔同家人应该互相热爱,互相帮助。可是,亲人们认为格里高尔不能再养家,把他看做累赘,最终抛弃了他。格里高尔死去,亲人们也不悲痛,反而去郊游。在资本主义社会,在机器生产和生存竞争的高压下,人被异化为非人,人的本性失落,甚至走向反面,人接受不了现实世界,现实世界容纳不了人。格里高尔变成甲虫,这也是一种象征,象征人的异化,人性异化,人际关系异化。在金钱和私利面前,小说表现了两种异化:格里高尔的异化,人变成甲虫,本性也变了,从挣钱还清父债、争取独立自由变为安于甲虫生活的自轻自贱;以妹妹为代表的亲人异化,亲情变成仇情,善良变成冷酷。小说正是通过表现人的异化来反映资本主义制度摧残人性的社会本质。

四 荒诞、变形和写实的艺术手法

小说描述了一个真实而荒诞的世界。“真实”是因为作者用客观冷静的写实手法,描写了主人公变形前具体的生活细节和变形后逼真的心理状态,使人感到他所处的始终是一个真实的人的世界;“荒诞”是因为故事的整体框架是以象征手法构建起来的,这个故事框架——人变成虫的逻辑结构本身是非真实的,它只是用来寄寓人在哲理意义上的生存状态,而不是对

外部生活的真实模仿。作者不是让人们去接受人变成虫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而是去体察和领悟其超现实的精神状态和深层心理 —情感,去寻求荒诞中的本质。因此,人变成甲虫是人类精神世界遭致扭曲、异化的象征,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状态及其由隔膜所造成的孤独、绝望情感的折射。

格里高尔一夜间由人变成大甲虫,情节是荒诞的。情节发展,他与家人的冲突,更是荒诞的。甚至有的艺术细节也是荒诞的:一只苹果打在格里高尔的甲背上,陷了进去,一个多月,还烂在甲虫背上。

在日常生活中,一家人平平淡淡,温情脉脉,矛盾、人性都显示不出来。养家人格里高尔突然变成甲虫,失业了,还成了累赘。这个情节把矛盾激化了,冲突起来,个性、人性都立即显示出来。文学艺术是虚构的艺术,作家大胆想像,虚构出荒诞的情节,推动人物之间的冲突,表现人物的个性。母亲的无奈,父亲的狂怒,妹妹的厌弃,撕破了资本主义社会家庭表面温情脉脉的面纱,显示了人际关系的自私、冷漠和残酷,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和弱肉强食、唯利是图的社会本质。

荒诞、变形的情节为什么在读者的体验、联想中觉得真实可信呢?这是因为作者在整体荒诞的情节中运用了细节真实和心理真实的手法。写甲虫的行动,是符合甲虫的习性的;写甲虫的思想感情,是符合格里高尔这个人的言行逻辑的;写亲人的变化,也是符合社会生活的。这种荒诞、变形的艺术构思和写实的叙述方法的结合,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使作品荒诞得令人震惊和信服。

31、布鲁姆形象

长篇小说《尤利西斯》(1922)历时8年完成,是乔伊斯的代表作,也是意识流文学的扛鼎之作。它“套用”荷马史诗《奥德修记》的框架,分为3章18部,在人物设计与情节安排上也与之相呼应。但作者却把古希腊英雄尤利西斯(即奥德修)海上10年漂泊的神话,变成了现代普通人布卢姆一天内在都柏林街头游荡的故事,以此暗示英雄时代的结束和当代普通人的命运悲剧。《尤利西斯》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迥然不同。它全方位运用意识流的表现手段,通过人物潜意识的流动,表现了现代西方人严重的精神危机。因此,小说被西方评论界奉为意识流的百科全书。作品投有传统小说中故事性极强的情节,只是以布卢姆和斯蒂芬从1904年6月16日早上8点到次日凌晨2点这18小时内在都柏林的生活和内心活动为主要内容,把他们过去的经历和精神生活纳入其意识无秩序的流动中分别表现出来。而布卢姆的妻子莫莉在小说中大部分是通过他人视觉显示出来的,直到篇尾才正面出现。作者以她躺在床上、在半睡半醒的状态下的长篇内心独白结束全作。他们的经历不能构成完整有序的情节线索,事件的发生与时间的发展也无任何序列关联,却成为人物意识流动的一个又一个外在引源,带出人物绵延不断的薏识之流,而这种意识活动完全不同于传统小说中有逻辑、有条理、在理牲支配下的心理描写,而是不受时空限制、不受逻辑制约、具有极大跳跃性、随意性和不连贯性的人的意识的本原状态的展示。

全面外国文学笔记 篇6

当岁月在不停的流逝,当生活的残忍面逐渐显现,我总是会回想到《飘》中斯佳丽说的一句话,“好好睡一觉吧,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于是,就更有勇气和信心来面对生活的一切挑战。

读玛丽扎特的《飘》还是在高中时期。那个时候,正忙着应付高考,时间就是金钱。然而,无意中发现了妈妈的一本书《飘》。刚开始,只是被它的封面的浪漫而吸引,就随手翻了几页,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环环相扣的,引人入胜的情节,就这样轻而易举的把我征服。看完之后,我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书的女主角斯佳丽的命运就像一根稻草,在战争的背景之下,随风飘去,难怪它的英文名叫’Gong with the wind’”.一开始,我很羡慕斯佳丽的生活: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有两个可爱妹妹,有着美丽的面孔,还有一大群的追求着。。可以不去上学,可以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舞会,可以骑马开枪。。总之,不是无忧无虑四个字可以形容的。

斯佳丽在整个故事中,都是个充满生气、充满斗志的人。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希望,每一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幸福。希望会成为我们的一种动力。这种希望会促成文化、技术的发展,在失望的时候,就会告诉自己,明天是新的一天,明天一切都会好了,我最欣赏的,便是她的这句 “Tomorrow is another day.”。永远充满了希望,充满斗志,永远不会放弃,永远不会绝望。这份精神,是最值得我学习的。所以,每当我遇到困难、心情不佳时,我会想起这句话。虽然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纠纷,但我们不应该放弃自己的欲望和追求。正像斯佳丽所说的:“今天我累了,不能想了。明天再想吧!”我们可以休息,但我们决不能放弃。

斯佳丽的大半生又是为爱所迷惑的。因为迷惑而做了很多错事。知道最后她才发现,原来她一直钟爱的艾希礼并不爱她,也不曾象她所想的那般优秀。其实她爱的并不是艾希礼,而是自己内心的一个完美形象。艾希礼越是拒绝她,她心中的那个形象就越完善——这正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 而恰恰因为她错误的迷恋,才使她错了身边真正的幸福。这也给了我一个启示:人要学会明辨是非,不要让幸福从自己的指间溜走。

全面外国文学笔记 篇7

《文学教育》中旬号2 0 1 5年全面改版湖北省优秀期刊《文学教育》中旬号决定在2 0 1 5年全面改版, 将以开放、新颖、时尚、实用、好看的崭新面貌与读者见面。现将常设栏目预告如下, 欢迎广大作者积极投稿。前沿:刊发人文社会科学界最前沿的研究成果, 内容涵盖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社会、教育、经济、法律、地理、艺术、旅游等广泛学科, 文章具有权威性、前瞻性、启发性。推荐:推荐从报纸、书刊和网络上遴选出来的精短作品, 体裁以散文、随笔和小品为主, 内容除了强调文学性, 还将突出情感性、哲理性、审美性、趣味性和可读性, 确保篇篇好读、耐读。阐释:对文本、理论、思想、概念、术语等进行独到的、深入的或别样的阐释, 或运用新的理念, 或运用新的视角, 或运用新的资料, 重别解, 重新说, 重探幽, 重发微。策略:探索文史各科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寻找新的突破口和新的路径, 强调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案例:刊登文类各科具有创意的教学案例, 包括说课稿及课堂教学实录, 如语文课的重点讲解, 政治课的热点学习, 历史课的盲点争鸣, 地理课的难点讨论, 艺术课的美点描述等, 以个案的形式呈现, 突出实用性和示范性。发现:发表具有探索意识的各科论文, 提倡新立场、新思路、新方法、新视野、新观点, 着眼于发现, 力求把那些沉睡在里层或角落的有价值、有意思的东西唤醒过来、打捞起来、呈现出来。比较:运用比较的方法研究文学及其他文类学科的学术问题, 可以是人物的比较, 可以是故事的比较, 可以是环境的比较, 可以是主题的比较, 还可以从中外的角度进行比较, 从古今的角度进行比较, 从时空的角度进行比较。经验:发表关于教育教学的各类经验之谈, 可以是描述, 可以是归纳, 可以是总结, 要求具体, 实在, 新鲜。交流:刊发与传播有关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可以涉及到文艺学、政治学、社会学、新闻学、心理学和人类学等众多领域, 还可以刊发沟通与交流方面的文章, 比如德育、家庭教育、校园文化、班主任工作等, 均可视为传播行为。ttt判:批判既是_种姿态, 也是一种方法, 可以对复杂缠绕的问身题进行辨析, 可以对模糊不明的问题进行澄清, 可以对众说纷纭的问题f进行评判, 还可以对已有定论的问题进行反思和商榷。现场:及时报道与文学和教育相关的活动, 比如公开课, 比如辩论战, 比如作文奖, 比如读书会, 比如郊外游, 比如篮球赛, 比如美术展, 比如模仿秀, 比如志愿行等, 强调现场感, 突出新闻性。表达:发表各类原创性文学作品, 小说、散文、诗歌、戏剧、随K笔、书信、报告文学均可, 提倡独特的表达, 真诚的表达, 艺术的表达, 反对过度借鉴, 拒绝剽窃抄袭。00征稿要求:1、选题明确集中, 一文一题, 不设副标题, 应有5 0字龟左右的内容摘要和三个以上的关键词;2、字教每篇一般在30 (H) 字至3 5 m丨字, 或4彳10 () 字至550 (丨字, 或6 0 0 0字至7 5 f⑴字.或HOOI) 字至95 (⑴字.43、投稿时请以电子版形式发至邮箱:v x jy 2 (>〇5运M 2<S.c o m, 文末注明作者单位和联络方式4、现场和表达两冬栏目的槁件不需要内容摘要和关键词.亦不受字数限制.

全面外国文学笔记 篇8

确实,笔记本电脑发展至今,从单一的商务应用到消费应用,笔记本电脑逐渐走向大众。产品设计也从单纯地强调性能,到追求方便、易用等综合因素的全面考量。那么,究竟未来笔记本电脑的发展方向在哪里?是强调轻便的电子产品,抑或强调高性能的高端笔记本?

多数消费者对于基本性能的要求是可以满足日常应用;再进一步要求的话,就是要拥有易用及舒适性。

因此,我们看到了为移动应用而生的笔记本电脑,而全面移动的应用是其最终目标所在。也就是说,笔记本电脑不仅要更加轻薄化,还需要可以带给消费者更舒适的应用。在随着笔记本电脑厂商与上游合作伙伴的努力下,笔记本电脑在轻薄这一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越来越显著,多数厂商推出了超轻薄便携式笔记本电脑。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轻薄笔记本在性能方面的欠缺,它是不能完全达到全面移动应用的。

所谓能打动消费者的优质产品,不仅仅是呈现在面前的单一的产品,它还包含着制造者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的考虑。因此,当一个笔记本产品拥有时尚外观的同时,它更应拥有优质的使用方案,两者相佳,从根本上为消费者打造出更为强大的产品应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大国际知名笔记本厂商都在努力研究,研发具有超强性能的超轻薄笔记本电脑——三星电子也不例外。

在今年1月份的美国拉斯维加斯CES(国际消费电子展)上,三星电子就发布了一款比苹果的Macbook Air9更轻薄的笔记本——三星9系列笔记本电脑,成为CES展会上的明星之一。三星电子刚刚发布的900X3A超轻薄笔记本电脑,以三“最”挑战高端轻薄笔记本电脑,给消费者带来全面的移动应用。

900X3A笔记本电脑拥有全球最轻薄的13寸机身,重约1.31kg、厚度仅为16.3mm,比目前最轻薄的MacBook Air 还要轻薄。400尼特(nits,亮度单位)的高亮度LED显示屏,成像十分靓丽。而400nits亮度也是全球唯一采用此亮度的轻薄笔记本。该系列产品采用了只应用于飞机上的航空杜拉铝合金材质,硬度是普通铝镁合金的2倍。

除了外观上的璀璨,900X3A笔记本电脑的硬件设施同样不容小觑。它选择了英特尔第二代酷睿处理器中的超低电压版,128GB的SSD硬盘等配置,电池拥有长达7小时的续航时间,丰富的接口设置,其性能令同类电脑产品叹为观止。

更值得一提的是,三星900X3A笔记本电脑是将极致轻薄的机身与最适合移动应用的性能结合,不仅可以超移动应用,还可以带来赏心悦目的显示体验,同时在应用性方面也十分的易用舒适,体现的是一种全面的移动应用体验,一种真正的移动应用。

目前,笔记本电脑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如何将自己的产品与其他品牌区别开来成为PC厂商头疼的问题,产品的差异化和优质服务在此时就显得十分重要。

三星IT解决方案业务副总裁Kevin Lee不久前曾表示,三星今年计划在全球范围内将旗下的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增加到1800万台,相比去年的1000万台将实现80%的出货量提升。

为此,三星笔记本电脑在2011年初提出了“更亮、更快、更持久”的三大特色,强调笔记本电脑不仅需要拥有快捷的运行速度,还要有最优显示及可以满足移动应用的超长续航。为此,三星笔记本电脑特别自主设计了快速启动及3秒钟即时启动技术,优化硬盘驱动、提升显示屏亮度、优化电池应用。

快餐式生活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催生了科技的更新换代,催生了笔记本电脑的发展,而全面的移动应用可以说是消费者最需要的笔记本体验。三星900X3A笔记本电脑集轻薄机身与最优移动于一身的全新设计,则是最物化的、最佳的一种表达。

眼下,全球笔记本市场俨然形成了高峰对决之格局,笔记本厂商间比拼的不仅仅是外观、性能,更主要的是用户对品牌的认知。我相信,随着移动时代的来临,三星笔记本电脑将在新的征程上谱写更绚烂的篇章。■

林采男

上一篇:树叶的“秘密”作文350字下一篇:电影《让生命充满爱》观后感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