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市民文化节

2024-06-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街道市民文化节(推荐7篇)

街道市民文化节 篇1

为创建和谐社区,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我街道市民教育工作在区委、区政府及各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关心下,贯彻落实上级的指示精神,在广大居民的支持下,按照“传承创新并重,光大特色教育。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全民素质。”的社区教育理念,在思想认识、队伍建设、资源整合、培训力度和理论研究等方面都有所发展、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街道居民户,人,辖区单位多家。辖区共有60岁以上老年人人,青少年余人,残疾人余人。建有社区家庭文化促进会,群众文化兴趣小组个,包括编结、评弹、歌舞、收藏、书法等。兴趣学习角个,包括少儿活动角、妇女维权角、文化沙龙角、睦邻角、易书点等。

街道以建设服务型社区、学习型社区为目标,自年以来,在老年教育,青少年教育,统战工作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和优异的成绩,先后被评为市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市文明社区、市学习型社区、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人新事、市妇女工作先进集体、市妇女工作先进基层组织、全国学习型家庭示范社区、敬老模范示范社区、市和谐社区等荣誉称号。

社区教育工作是社区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街道的社区教育工作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绩,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社区居民参与为出发点,活跃社区文化

社区文化擎起和谐社区的一片蓝天,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社区文化以其最活跃、最生动、最具吸引力、最易于为人们接受的方式满足了广大社区成员的精神需求。

(一)文化硬件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

,我们在公园设立了文艺展示台。购置了套室内外音响,制作了科普文化长廊,总共投资万多元,用于文化阵地建设。

(二)大型文化活动影响力大

在20,我们以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为抓手,精心组织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立意新颖的文化娱乐活动,广泛吸引居民参与,将先进文化渗透到群众中去,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社区先后组织了“迎春团拜会”、“心语心愿”活动、“忆昔思今,展望未来”参观博物馆活动、“争做学习型母亲”、“我和父亲的故事”、“快乐伴我行”未成年人文艺晚会、“和谐邻里快乐社区”广场文艺晚会等大小型的文化活动次。

(三)贴近生活,自编自演的节目倍受欢迎

在社区文化建设中,通过自我创作、自我表演、自我娱乐和自我教育,不仅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也是巩固和发展新型社区,增进邻里关系的有效载体。年,由社区居民创编的“为民当好官”、三句半“邻里颂”等都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四)特色文体团队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在社区民乐队、太极拳队、莲响舞队、女子舞龙队等文体团队的基础上,2014年,又新增了戏曲队和舞蹈队个特色文体团队。这支团队分别在、的带领下,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夏天,戏曲队每星期在海滨公园的文艺展示台表演节目。舞蹈队每天风雨无阻地进行健身锻炼,值得一提的是,舞蹈队自编自演的“手巾秧歌”在“和谐邻里欢乐社区”广场文艺晚会中的精彩表演,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五)主题鲜明的大型文化活动进一步推进

为进一步丰富居民生活,密切邻里关系,形成健康向上,邻里团结,共驻共建,文明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2014年,举办了“和谐邻里,欢乐社区”为主题的灵秀社区第四届社区“邻里节”活动暨第四届综合艺术作品节。我们社区相继举办了“和谐邻里,欢乐社区”大型广场文艺晚会、“相知相亲座谈会”、“邻里公约签名仪式”、“巧手大比拼活动”、发放睦邻联系卡活动及参加东港街道第二届体育运动会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将近余人次参加了活动,让他们也充分融入到社区大家庭中。此次邻里节活动是历届以来参加人数最多、覆盖面最广、影响最大的一次,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居民的好评。在综合艺术作品节中,我们共展出了各种艺术作品余件,各共建单位也纷纷送来了摄影、书法、美术等作品。

(六)重视群众性体育的发展

社区建有体育领导小区和老年体育协会领导小组,配备名社会体育指导员,专职文体员;建立、完善了社区文化信息服务站,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各类文化信息服务活动;专业、业余文艺骨干也经常下社区进行业务指导。

二、发挥社区学校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终身教育服务

我区面积达平方公里,人口近万,全区终身教育线长面宽。仅靠“社区学院”还远远不够。因此,工作的重点是充分发挥各社区的积极性。根据各社区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下属10个居委都开设市民学校,街道层面有大型社区学校。

(一)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服务平台

我们引导各社区充分发挥市电大全民终身教育进社区这个网络平台,建立了网上学习体系,充分发挥网络信息优势,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学习需要,使他们转变“一次学习,终身受用”、“学习只是学生的事情”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国将兴,心重学”、“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终身受益”的现代教育观念,营造终身学习氛围。为了更好地保障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各社区从实际出发,尽可能提供多层次、多类别的终身学习渠道和途径。我们也根据各社区的.不同需求,分别给各社区提供了各类学习光碟及书藉。仅以保健为主题的教育内容,就有以下的专题:听百岁老人讲健康长寿秘诀;著名健康管理专家讲师黄建始讲授健康在我心中;二十四节气与健康人生;中医院大学中医美容教授高巍讲授美丽一生养颜经;女性健康;百科全说;垃圾与健康;免疫与健康;强身补钙汤;佐餐小菜;简易化妆;百变饮品等等。居民通过看光碟,听讲座,读书,受益匪浅,营造了寓教于乐,健康绿色的学习环境。同仁里社区居民邓先喜老人,因患病在身,多年足不出户,在居委会工作人员的搀护下,多次听了健康讲座,他坚持锻炼身体慢慢恢复,经常到户外和大家交流感受,现在经常可以看到他带着孙子在外散步,身心愉悦,多年的病也渐渐治愈。和平小区居民廖鸣心,从小残疾,自卑心理很强,多次参加社区活动和学习,视野开阔,心情也开朗了许多,现在也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通过这些典型例子,进一步激发了社区居民参与终身学习的积极性。

(二)青少年教育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复兴的希望。社区以创“五有五好”社区关工委为平台,以弘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为重点,开展参观、读书、征文、演讲、书法培训、科技小制作、法律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教育活动。

(1)广泛开展科普文化教育,开展社会公德、公民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开展说文明话、做文明事、过文明生活、做文明人等系列活动,开展小手牵大手和大手牵小手等活动,发挥辖区老干部,老同志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上的积极作用。

(2)结合社区建设,加强青少年阵地建设,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利用寒暑假,组织开展内容不同的科普文化、法制教育等活动。社区依托老同志对书法、绘画感兴趣的青少年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法。

(3)为了培养社区青少年回馈社会、反哺爱心的意识,社区定期组织他们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做家务,做文明乘车、行走的劝导员,做社区义务保洁员;组织有专长的青少年为社区居民表演节目、出黑板报等,以此提高青少年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和能力,逐步培养他们关心社区、热爱社区、关爱他人的好品质。努力实现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协调发展。

(4)依托社区民警和辖区律师事务所律师开展“法律进社区”、“不让黄、毒进我家”、“安全、自护”教育活动,增强了社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使青少年能懂法、守法、护法。

(三)老年教育

社区共有60岁以上老人人。以社区学校和各居民学习活动点为载体,开展了面向社区老年人的社会文化教育活动。开设了计算机、文学、书法、绘画、保健、花卉、摄影等丰富多彩的课程,成立了“老年”合唱团、“老年”越剧团等,并就近就便常年坚持开展活动,社区学校还撰编了“老年健康知识读本”,印发本下发到社区居民学习点,供老年人阅读;满足了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愿望,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四)环保教育

在社区内设有固定的科普宣传橱窗,并设立“环保公约”,利用“世界气象日”、“世界环境日”“世界人口日”等组织一定规模的宣传活动,提高居民的环境意识。社区近百名环保志愿者结合“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展环保宣传,清理卫生死角等“创绿”活动。大力宣传保护环境的意义,倡导绿色消费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使创建绿色社区活动人人知晓、户户关心、大家参与。

三、今后市民教育工作努力方向

(一)要以“建设和谐社会”思想为指导,通过开展思想道德培训、法律知识培训、文明礼仪培训等培训形式,努力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

(二)围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以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开展实用科技培训为基点,积极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

(三)满足市民需求,进一步拓宽办学渠道,扩增教育培训种类。

(四)争取社区运行和培训教育经费,确保社区教育活动正常开展。要建立以政府投资为主体,企业、事业单位自筹以及收缴学费、培训实体创收、接受捐赠等多元投入体制,确保教育经费的落实。

街道市民文化节 篇2

一、提高市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重要意义

近几年来,在南京主城及江宁开发区的辐射与带动下,伴随交通、投资环境及区位等优势的日益完善与彰显,谷里街道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头,一、二、三产齐头并进、协调发展。区内现有企业300余家,其中:工业企业21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61家、外资企业36家、注册资本5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历企业3家,初步形成了农业以绿色龙头企业为带动,工业以精密制造、汽车配套、IT及电子、光电能源、新型建筑与装饰材料等为支撑,三产以品牌休闲度假为依托的产业链群。与此同时,工业向园区集聚得以迅速推进,交通便捷设施配套的东西2个工业集中区已拉开4平方公里的准建设用地,并建有高标准的工业标房11万平方米,现入区企业已达60余家,其邻近南京主城,与南京水、陆、空大交通动脉融为一体,“无缝对接”的独特优势,已成为各方有识之士投资兴业的福地。

正因如此,提高市民科技文化素质已刻不容缓。

提高市民科技文化素质,对于增强市民获取和运用科技文化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对于提升谷里经济实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于构建和谐谷里、小康谷里,促进谷里街道农民市民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市民现有科技文化素质状况分析

(一)市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一是面对知识经济、信息化、科技迅速发展的社会,人们渴求先进文化、先进技术的意识不强;素有满足现状、维持生计、盲目乐观的心态;文化水平、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等都较低。二是就劳动技术素质而论,面对高新技术普及、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劳动技术素质存有相当大的差距,旧的技术不管用,新的技术不会用,现有市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跟不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

谷里街道虽然部分已被开发,目前的城市化率约40%,但农村人口仍然占一半以上,要在今后的五年中使城市化率达到65%以上,现在分散在农村居住的绝大部分人口将集中到城镇居住,成为新的市民。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提高这些新市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这个任务显然已迫在眉睫。

(二)外来常住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偏低。

谷里隶属江宁开发区,距离南京主城也很近,交通便捷,附近企业众多,吸引了许多外来务工人员。他们有不少人在城镇服务行业、各类工厂打工,这些人的科技文化素质也同样影响整个谷里街道市民的整体科技文化素质,影响谷里街道经济的发展。据对这些外来常住人口的调查,受过高等教育的仅占2%,受过高中教育的仅占14%,明显低于当地居民的平均水平。我们同样要注重提高这些人的科技文化素质。

三、提高市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措施

提高市民科技文化素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为指针,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是从战略高度上认识提高市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重要性,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良好的舆论环境是市民不断增强提高科技文化素质的助推器。因而,要在全街道努力形成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切实调动市民提高科技文化素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起示范带动作用的人要授以荣誉,广为宣传。

二是切实加强政府对科普工作的领导,形成相应的制度。提高市民科技文化素质需要假以时日,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并不断形成一种制度,避免走过场和工作的随意性。一要把提高市民科技文化素质纳入到街道管理工作之中,使其成为街道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二要从提高街道综合竞争力的高度予以推进。综合竞争力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最终落脚点要落在人的素质提高上,即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因此,提高市民科技文化素质是关系实现现代化、增强综合竞争力的大事;三国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型科普活动。主要是围绕经济和社会和科技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组织开展各种经常性、群众性的科普活动,提高公众科技文化意识,形成尊重科学、相信科学、学习科学的良好氛围。四要建立素质提升和收入增长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即通过素质提升来实现人们收入的增长,又通过收入的增长支持素质的提升,建立起一种良性的循环机制,实现二者的滚动发展。

三是建立健全科技投入机制。(1)增加街道科普经费投入。为推动科普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要将科普经费投入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按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逐年增加,制定促进科普事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措施,对科普事业给予长期、持续、稳定的支持,为科普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2)建立科普基金;在发挥政府主渠道投入的同时,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及企业界捐助,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建立科普基金。(3)创建科普教育基地。提高市民科技文化素质,是政府责无旁贷的责任,但也要发挥社会各界的参与。事实上,在政府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发动社会各界参与建设各种类型的科普教育基地不失为一条较现实的路径。

四是强化社区科普服务功能。(1)巩固和拓展科普阵地。每个社区要建立一个科普活动中心或社区科普学校,配备必要的设备和资料,开展经常性的科普教育活动;(2)突出社区科普服务的群众性、社会性和针对性。要充分发挥群团在整合和配置社区资源方面的优势和作用,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科普教育活动,以满足社区居民对科普的各种需求。

五是培养一支以社区科学普及服务为主的人才队伍,加强对市民的科技培训。街道要充分发挥社区教育中心的作用,要花大力气,造就和培养一支具有较高科学水准的专兼职相结合的科普工作队伍。要针对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市化的需要不断拓宽与丰富教学内容,编写适合不同层次教学需要的地方性培训教材,注重发挥现代农业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业龙头企业等产业化经营组织的积极性,开展“订单式”、“定向型”和委托等多种形式的培训。要遵循农村教育的特点,试行学分制、弹性学制等教学改革,鼓励学员边学习、边实践、边致富,探索符合教育规律与农村实际的办学和管理模式。

摘要:谷里街道市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虽然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与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因此, 必须从战略高度上认识提高市民科技素质的重要性, 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必须切实加强政府对科普工作的领导, 形成相应的制度;必须建立健全科技投入机制;必须强化社区科普服务功能;必须培养一支以社区科学普及服务为主的人才队伍, 加强对市民的科技培训。唯有如此, 才能真正实现建设和谐谷里、小康谷里的目标, 促进谷里街道农民市民化的进程。

关键词:科技文化素质,市民科技培训,农民市民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提高市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思路与措施 (嘉峪关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2006-10-25) 嘉峪关市科学技术局.

街道市民文化节 篇3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两个素质为目标,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以强化城市建设和管理为重点,标本兼治,长效管理,充分调动市民力量,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深入开展“建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活动的目标是:通过广泛、深入、扎实的开展“建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活动,到2010年90%以上社区被评为区级以上文明社区,实现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社会秩序井然、社区服务优质、文化生活丰富、道德风尚良好、群众满意放心的文明社区,推出一批文明社区品牌,推动文明城市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二、工作方案“建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活动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范围广,内涵丰富,必须突出重点,从社区抓起,从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做起,从一件件小事做起,从每个人自身做起,从日常行为养成做起,发动群众广泛参与,达到城市环境生态化、社区服务优质化、市民行为规范化、社会治安安全化的要求。

(一)社区环境生态化强化城市管理,集中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基本实现“五化”标准,达到生态城市要求。

1、道路硬化:三年内实现街巷道路合理硬化,硬化率达到100%。路面平整、清洁、通畅,两侧环境整洁、美观。与交通、路政等部门保持紧密联系,确保道路及其附属设施的完整,及时修复有损坏的路面。

2、社区绿化:合理绿化布局,绿化树种丰富,绿地管理、养护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有无占绿、侵绿、毁绿现象,基本达到“三季有花、四季长青”,绿化率在40%以上。

3、社区净化:环卫设施齐全完好,卫生制度健全,宠物管理规范;逐步实现垃圾分类,再生资源回收,提倡节水节能,争创节约社区;积极开展绿色社区和绿色家庭的创建活动,提高群众环保意识和辖区环保水平,各项环保指标基本符合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灭卫生死角,灭蚊、灭蝇、灭鼠、灭蟑工作达标;落实“六前三包”责任制,建立清扫保洁员队伍,社区、胡同、街巷等实行标准化清扫保洁。

4、社区美化:建筑外观整洁美观,每个社区主要地段有雕塑或建筑小品;规范广告行为,设置专门广告栏,清理乱贴乱画和城市“牛皮癣”,各楼道要彻底清理“牛皮癣”,并在楼道口设立专门的公益广告栏,达到标本兼治,广告及宣传品内容健康,制作精美,其中公益广告不少于20%,形成良好的区域景观,消除违法建设和私搭乱建。

5、社区亮化:主要街巷要全部亮化,次要街巷夜晚保证有灯光,居民楼道亮灯率达95%以上。

(二)社区服务优质化加强社区服务网络建设,建立各种便民服务网点,开展各种形式的便民服务活动,建立和完善社区服务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

1、建立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购物、卫生、托幼、家庭教育、餐饮、维修、保安、垃圾处理、邮箱、电话亭等服务设施齐全。

2、兴办中介服务、家政服务实体,给予优惠政策,因地制宜办好托幼所、敬老院等,积极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3、有一支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建有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和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站,组织志愿者服务队伍和学雷锋小组,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坚持对孤老病残人员和优抚对象实行服务。

4、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建立卫生室,完善基层医疗保障网络,开展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计划生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社区卫生服务。

(三)市民行为规范化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首选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开展“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形成尊老敬老、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尚。

1、充分发挥市民学校的作用,广泛开展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普及“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广大市民自觉遵守《市民文明公约》和《市民文明守则》,提高不同层次居民的自身素质。对广大居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基本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教育网络,组织青少年参加各种社区志愿者活动。

2、开展社区道德展示、“美在家庭”活动,组织好“好媳妇、好婆婆、好子女、文明家庭”评选、“一规范三管好”(规范人的言行,管好自己的手,不乱扔东西,不破坏公共设施;管好自己的嘴,不讲粗话脏话,不随地吐痰;管好自己的脚,不闯红灯,不横穿马路,不践踏草坪)活动。

3、要在社区人群聚集区设立包含阅报栏和政务公开、财务公开、收费公开、劳动就业、科教、文化、法律、卫生、计划生育、好人好事专栏的宣传橱窗;要按照建设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的要求加强图书阅览室建设。要经常组织开展读书征文、读书竞赛、知识竞赛等活动,在社区居民中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4、要建有文化体育场所,开展各种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贯彻全民健身计划。利用以社区居民为主要成员的各类文艺宣传队,开展具有社区特色、群众喜闻乐见、易于参加的以花园、空地、体育场地等文化设施为载体的各类文艺活动,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宣传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倡新道德、树立新风尚,满足广大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要求。文艺宣传队平均每月演出不低于1场(次),满足居民的文化生活需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5、积极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地,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无邪教和封建迷信活动,遏制各种陈规陋习。

(四)社会治安安全化积极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网络健全,居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满意率达97%以上。

1、经常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和安全宣传,特别是加强对青少年、流动人口、刑释解教人员的法制教育,使人人学法、知法、守法、依法办事,增强居民的法制意识,提高居民安全防范能力。

2、要加强以社区“五老”义务联防队伍为主的治保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民事调解、防盗工作。

3、社区管理有序,建有警务室,“扫黄打非”任务落实,“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基本清除,无重大治安事件和恶性刑事案件发生,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4、建有专门停车场所,管理规范有序。

三、组织领导深入开展“建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活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今后一个时期街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任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各社区应按照街道党委、办事处的统一部署,切实加强领导,全党参与,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积极深入开展“建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活动。

1、加强领导,完善机制。街道宣传办负责“建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工作的组织领导、督促指导和考核验收工作。各社区要高度重视,明确目标任务,成立相应机构,制定实施方案,该项工作作为社区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

2、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坚持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切实加强街道部门与社区之间的协作配合。各相关部门要围绕工作的目标任务,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创建活动;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和新闻监督作用,强化舆论宣传、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对活动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及时宣传推广,对有损街道形象的行为和事件进行曝光批评,吸引和激发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努力形成全民参与、齐抓共创文明城市的工作局面。

街道市民文化节 篇4

专题活动之(一)

书本里的童梦

——《我与小伙伴的奇幻之旅》征文系列活动

• 活动概况:

在每个人童年记忆里,总少不了儿童文学作品的陪伴。作品中那些生动有趣的文学形象陪伴了一代代人的成长。本次活动通过征文的形式,让孩子们开动脑筋,大胆想象,与这些从书本里走出来的小伙伴儿展开一场美妙的奇幻之旅。

作为在2014年上海市民文化节启动之日,市民写作大赛推出的首个项目,本次活动从上海作家作品或上海翻译家翻译、参与翻译的作品中,挑选10部小读者喜爱的儿童文学作品,选取一组塑造成功的儿童文学形象作为创作原型,让青少年读者们在轻松的写作中体味快乐,用手中的笔,记录下每一次成长的快乐。

•参赛细则:

1、参赛对象:凡18周岁以下,上海地区的青少年均可报名参加。

2、征文时间:2014年3月23日至2014年5月31日

3、征文要求:

从主办方提供的10部儿童文学作品相关文学形象中,任意挑选一个,主题围绕“我与小伙伴的奇幻之旅”展开,题材不限,题目自拟。可为幻想、冒险、侦探等题材的有趣的故事,注重趣味性、展现创造力,内容积极,文笔流畅,字数在1000字以内。

4、参赛方式:

(1)校园参赛:由学校统一征集纸质版文稿后,集体递交给市民写作大赛组委会办公室。

作品统一用A4纸打印,标题为黑体三号字,正文为宋体四号字。正文右上角请注明作者姓名、学校年级、指导老师。

(2)学校统一将纸质文稿邮寄到:市民写作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地址普陀区铜川路1278号1603室 电话:52657747 张老师 吴老师

(3)具体参赛详情,亦可登陆市民写作大赛官网:xzds.ptlib.com.cn 查看。

5、评选办法:

写作大赛组委会组织专业人士就征文进行初评;随后邀请由上海市作家协会儿童文学专业委员会及少儿出版社方面等的相关专家组成专业评审组,对征文进行终评。

6、奖励办法:

活动评选出优秀作品30篇,获奖的参赛者将被授予“写作小达人”荣誉称号,颁发证书。

7、版权说明:

参赛作者的作品一旦获奖,主办方有权将其展出、刊登、结集出版或使用于非营利性的宣传、网络推广等。

附:征文范围

——读者喜闻乐见的中外儿童文学作品(部分)及文学形象:

(1)贾里/贾梅秦文君《男生贾里全传》、《女生贾梅全传》中的主人公

(2)甜心小米殷健灵《甜心小米》中的主人公

(3)皮皮鲁/鲁西西 郑渊洁《皮皮鲁和鲁西西》中的主人公

(4)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 周锐《大个子老鼠和小个子猫》中的主人公

(5)曹迪民梅子涵《曹迪民先生的故事》中的主人公

(6)马鸣加郑春华《非常小子马鸣加》中的主人公

(7)没头脑/不高兴 任溶溶《“没头脑”和“不高兴”》中的主人公

(8)彼得·潘英国作家詹姆斯·巴里《小飞侠彼得·潘》中的主人公

(9)小木偶匹诺曹意大利作家卡洛·科洛迪《木偶奇遇记》中的主人公

市民精神文化生活调研报告 篇5

按照年初市委、市政府、市政协办公室联合印发的《市政协重点民主协商活动计划》要求,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在张永侠副主席的带领下,组织部分委员成立专题调研组,就提升XX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协商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情况介绍,实地走访查看了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服务设施与场所,询问调查了有关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公共服务与活动开展情况,并在充分座谈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了调研报告。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着力加快阜阳经济跨越发展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有力促进了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升。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初步形成。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坚持不懈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坚定干部群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各级各部门依托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颍淮大讲堂等,大力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职业规则等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最美人物、时代楷模、凡人善举等学习宣传活动。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围绕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开展志愿帮扶活动。近年来,XX市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人物。省级以上道德模范人数领先全省,目前有7名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15名省级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73名“中国好人”,66名“安徽好人”,300名“阜阳好人”。全社会形成了见贤思齐、遵德守礼的良好风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深入人心,成为主流意识。

2、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快速提升。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基层文化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全面保护,文化艺术创作成绩显著,涌现出一批如电影《农民工》、禁毒剧《白祸》等深受市民喜爱的艺术作品。文化产业发展加快,产值达50亿元,约占全市gdp的5%。阜南、临泉、颍上、XX县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积极发展体育事业,竞技体育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市运动员邓琳琳获得奥运会世界冠军,一批运动员在世界、亚洲、国家和省级体育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仅,我市共获得国际赛事金牌1枚,国家级体育赛事金牌1枚、铜牌2枚,省级体育赛事金牌63枚、银牌47枚、铜牌48枚。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再次荣获“安徽省文明城市”称号。

3、文化阵地建设成效显著。立足皖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已完成340亿元投资用于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工人文化宫和大剧院已完成规划设计,其中规划馆基本建成,烈士纪念馆已投入使用。XX市文化艺术节、颍淮群众文化周、阜阳非物质文化展演周、安徽省民间杂技艺术节、颍上管仲文化节、界首大黄庙会及苗湖书会、太和书画艺术节等一大批文化活动平台,极大地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新华图书城和全民运动中心建设进度加快。阜阳各县市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投入运营。截至20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369个(含个体),文化馆9个,公共图书馆7个,博物馆8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58.5万册,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人口覆盖率100%。全年报纸出版量1897万份;期刊出版量0.8万册。体育场馆10处,县级全民健身广场6个,乡镇级全民健身广场56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205个,全民健身苑195个,社区体育俱乐部39个,全民健身晨晚练点494个。年举办大型全民健身活动112次,参与活动人数16万余人。市民文化活动空间不断拓展,精神生活内涵日益丰富。

4、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消费支出增长加快、比重提高。近年来,XX市民在收入稳步上升、物质生活基本无忧的基础上,教育、文化、旅游、娱乐、服务消费支出大幅增长,并已成为城镇居民消费新的增长点。我市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成为仅次于食品、衣着的第三消费大项。特别是旅游、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大幅度增长。

5、市民精神文化面貌焕然一新。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市民的.精神面貌已焕然一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培育了阜阳人民追求平等的强烈意识;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激发了阜阳人民开拓进取精神。市场经济发展中维护公平竞争的各种法律规范和保障,增强了阜阳人民的诚信意识和法治精神。加上阜阳深厚传统文化的积淀、熏陶与影响,阜阳人民形成了自信乐观、豪爽大气、诚信友善、爱国敬业、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影响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制约因素与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阜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XX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但是,作为安徽省欠发达地区,阜阳经济发展水平还处于赶超阶段,人口基数比较庞大,历史欠账较多,还有一些制约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客观因素,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截止2014年末,XX市主要经济发展指标虽然在全省增速位次靠前,但财政收入尤其是人均指标较为靠后,严重制约着阜阳文化、艺术、教育、体育、科技、卫生等基本公共设施与服务的投入和发展。投入不足,文化基础设施与文化项目建设比较滞后。各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大都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硬件设施简陋、老化、残损、短缺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市民精神文化活动的开展。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导致部分党政领导干部重经济建设,轻文化、社会建设的发展路径与思想倾向,对精神文化建设重视不够,长期以来投入总量偏少、比重偏低。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较为滞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既是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媒介与来源,又是城市文化与精神的依托与载体,同时,还是政府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应当提供的公共产品与服务。由于历史欠账较多,阜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与完备。一是市、县、镇、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不够完善,功能不够健全。市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建设滞后,县市区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和群众文化社区建设薄弱。二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滞后,还不能完全满足居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三是文化活动开展不够丰富。还没有出台政府采购、项目补贴等办法措施,社会各类文化企业、团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积极性不高,群众性文化活动还不活跃。全民阅读、全民健身活动,推动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较少。“阜阳艺术节”、“群众文化艺术周”、“送欢乐下基层”等一些文化活动还存在一定的包装行为和主体错位现象。四是公共文化队伍数量不足、人员老化,难以适应新时期文化发展需要。五是文化产业布局分散,结构不合理,文化产业主体多数处于自生自灭,小打小闹,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壮态,经营规模小,创新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六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足。阜阳 “管仲文化”、“欧苏文化”、“淮河文化” 蕴藏着深厚文化内涵,资源开发利用不够。七是文化专业人才匮乏,人才总量少,专业化水平不高。演艺团体专业人才缺乏,缺乏领军人才,严重影响着文化事业与产业的发展。八是公共文化服务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体制障碍导致公共文化资源分散,难以发挥整体效益;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多元供给机制尚未建立。

街道市民文化节 篇6

关键词:文化触媒,城市复兴,市民生活

引言

全球经济产业结构由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最终导致了城市工业基础的衰败。与此同时,文化作为一种资本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进而促生出以文化作为资本投入的城市复兴模式,即文化导向型城市复兴。

文化导向型城市复兴起源于英国,主要是通过城市文化设施的建设、文化活动的举办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来实现城市实体环境复兴、经济复苏以及社会凝聚力再造。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文化导向型城市复兴已经成为欧洲城市复兴的重要策略方式,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复兴过程中也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并引起了众多学者的讨论。

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的迅速转型,以文化资本为动力复兴城市的观点已被大多数人所认同。

此时,总结欧洲文化导向型城市复兴的经验和教训,冷静思考和研究适于我国城市复兴与文化相结合的实践途径,是非常必要的。

1. 欧洲文化导向型城市复兴思考

1.1文化主体

英国格拉斯哥通过举办1990年“欧洲文化之都”1活动,从工业时代的产业之都成功转型为文化基地,在产业大萧条中重获新生。 但是Mooney[1]却提出“谁的格拉斯哥?”“谁的文化?”的批评。

这主要是因为文化导向型城市复兴往往倾向于把文化投资塑造成一个全球市场的商业标牌,文化设施的兴建面向的是更大范围的对象群体,以吸引旅游者和高消费者为目标。因此,产生的结果是文化设施求大、新、 奇,文化创意产业类型集中、单一,与地方市民缺乏应有的交流、互动,最终导致发展的文化不是市民所需,标榜的文化不是市民所有。

1.2服务对象

导向文化的设定直接决定了复兴后城市的服务对象。强调大规模、高消费的文化设施往往集中布置,导致文化设施分布不均。 同时,前期大量资金投入和后期高额维护和运转费用,造成城市文化建设费用的不均分布。这就意味着市民在减少自我文化设施需求,拿钱娱乐别人的情况下,却无法享受这些地方税收建设的文化设施所带来利益。

而倾向于个体创造力以及科技先锋阶层的文化创意产业也并不能为地方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Matarrasso宣称伯明翰创意产业导向的城市复兴仅只创造了200-300个工作岗位[5],这对于弥补衰败制造业和工业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1.3持续性

城市的持续发展是以城市实体环境、社会文化、地方经济的全面复兴为基础的,三者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

以文化为手段,而以经济利益为终极目标,往往导致:文化缺乏与市民共鸣,无法引发地方自豪感;文化投资求大、趋同,影响地方文化的延续和多样性;大型高端文化设施的建设、维护和运转的高额费用,使城市整体物质环境改善受到抑制。而对于文化导向城市复兴的经济促进作用,也仍存在诸多争议。Mooney[1]认为格拉斯哥的文化导向型城市复兴加剧了贫富差距。英国十大贫困区中有三个位于格拉斯哥[2],围绕在日渐 “繁荣”的中心城区周边。同时,格拉斯哥在旅游者增加的同时当地居民却在持续的减少[3],服务业人数在英国整体增长的情况下却持续下降[4]。

总结:通过三点分析不难看出,文化导向型复兴过程中对市民生活的关注缺位是问题的根源,根据不同发展条件,寻找文化与市民生活的恰当结合点,这是实现城市文化、 经济、社会、物质环境等全面复兴、可持续生长的基础,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的需求。

2. 我国文化导向型城市复兴之路

我国文化多样,各个地区、部门发展水平不同,从承载五千年历史的市民生活出发, 从中汲取营养,发掘各地特色,是已有经验的外在指向,是“文化”特质的内在要求, 是适合我国文化导向型城市复兴道路的基本出发点。

以下将从软体文化触媒的选择、硬体文化载体的建设,以及贯穿两者的复兴过程管理上说明市民生活与文化在城市复兴中的结合途径。

2.1重拾市民文化——文化触媒的恰当策划

Luke[5]认为文化导向型城市复兴模式根据投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生产型和消费型。个人的创造性技能和才华是生产型模式的原材料,通过投资将个人技能转化成文化产品,形成文化或者创意产业触媒,促进城市复兴;消费型模式的主要原材料是城市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利用投资塑造具有良好物质环境、文化氛围的城市生活环境,以其作为触媒,吸引相关媒体、高科技或者脑力工作者、游客以及投资,达到复兴城市的目的。在实际建设中,这两种模式往往是互相联系的,互相促进的。

1.文化导向型城市复兴的目标(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1.1关怀市民受众的消费型文化触媒

增加城市空间的可消费性,增加城市空间的卖点,这是消费型文化触媒的作用。城市地产开发中提出的威尼斯风情、地中海格调就是利用文化来引导和刺激空间消费的一个典型体现。

当前国内外常采用的消费型文化触媒主要表现为一些国际化、符号化、地标式的文化设施建筑,如古根海姆博物馆;抑或寄希望于举办国际性的文化盛会,如奥运会来增加城市空间的文化价值。但是,这种大型的设施或者活动盛会,不能普遍适用于各个地方,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与口味才是吸引和促进消费的基础。

具体来说消费型文化触媒的选择应该满足以下两点:一是功能设定复合化,满足具有不同文化喜好、不同文化需求的群体的需求,不仅有吸引青年人的前卫艺术,还应该有老人爱好的传统文化,还要考虑少年儿童的文化趣味,发挥娱乐休闲、 文化教育等多样功能;二是市场定位要多元化,满足具有不同消费能力群体的消费需求,特别是要注意避免城市文化历史区改造中常常出现的绅士化现象。这对于刺激市民文化消费、提高市民文化水平,保护和加强地方特色文化空间,树立城市特色形象,增加市民自豪感,吸引旅游和投资都有积极的意义。

2.1.2重视地方资源的生产型文化触媒

依靠个人技能、文化创意的生产型文化触媒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的文化范围,囊括了广告、动漫、音乐、出版业、电视广播、软件和计算机游戏、服装设计、手工艺以及古董市场等多样的产业类型。

国外以及我国刚刚起步的文化产业园区多集中于动漫、软件设计、出版业等高端文化产业,此类触媒产业是与一定的城市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配套的。同时,高端文化产业对特定文化技术的要求,限制了地方市民参与其中的机会,产业利益市民无法享受,这就会带来利益的合理再分配问题。

市民能进入到文化产品的生产中,实现地方工作岗位增加, 经济获益合理分配,促进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是判断生产型触媒是否适合地方的关键。因此,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技能, 如北京通州区五接镇发展的特色文化风筝产业、云南文山州民族刺绣工艺等,重视和培养相关人员的技能,实现生产主体的市民化,产品的特色化,这才是适合各地生产型模式城市复兴的合理途径。而实际上,基于地方文化的产品才是特殊的、创意的,才是鲜活和有生命力的,更是对我国地方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2.2复兴市民城市——文化载体的体贴设计

1999年英国城市工作专题组完成的《迈向城市的文艺复兴》 报告中指出合理的城市设计是保证城市复兴成功推进的前提和基础[6]。城市空间作为文化的载体,其规划设计影响着触媒文化表达的完全性、正确性,影响着市民大众的可达、可享受, 决定了市民对文化的真正可及性。

2.2.1共享设施配置

文化载体的规划布局应该有利于市民大众的使用,满足可达性的要求。这对于以文化设施改善为主要触媒的消费型城市复兴模式来说尤其重要,是达成吸引和促进市民文化消费的基础性空间要素。

巴塞罗那在1992年奥运会的基础上经过十五年的时间建立起来,它的成功与对文化服务设施公众可达性的重视是分不开的。 首先,它把重点放在升级交通运输设施、增强周边地区与中心区的联系性上;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城市已有的更新计划和文化发展计划,从满足城市市民基础需求和城市整体发展出发,在全市范围内确定兴建设施的位置,使奥运会这一文化触媒的催化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促进了城市的长远发展。

对于生产型模式来说,尽管其文化空间载体,如创意产业园区,与其他产业空间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但是,文化作为其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空间载体本身的文化内在性,这导致文化或创意产业园区往往也具有消费型文化触媒的功能,例如,北京798艺术区就是两种触媒类型的共同载体, 同样需要满足消费空间可达性的要求。此外, 以市民文化为生产原材料的文化产业,更应避免郊区化、孤立于城市一隅的布局模式, 只有建立在市民生活中,融于城市生活氛围中,才可能更多地挖掘地方文化,激发更多好的创意。

2.2.2特色空间塑造

从视觉效果出发,以大尺度、大规模来吸引大众的眼球,以设计师知名度、标新立异的设计风格和潮流性为开发噱头,正在当前文化空间、设施的建设中蔓延开来。这往往造成对空间表达的文化、所在的场所背景、 城市整体空间形象的忽视,形成无法唤起市民共鸣、无法融入城市机理、不利于城市整体形象塑造的潜在威胁。

城市空间作为文化触媒的载体,应该系统谨慎的研究其对城市不同空间层面的作用影响,使文化空间的塑造有利于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的完整性,有利于增强市民对城市的可识别性,保证其空间布局和规模尺度与现有城市空间肌理的协调融合。

针对城市文化空间的具体设计,市民大众能从其中读懂文化并享受文化是关键。其中,人性化是首要原则,空间尺度、设施、 植被景观都应该充分考虑市民的使用,营造舒适、安全的空间氛围。而反映出其所承载的文化特色,反映出市民的、地方的文化需求和特色,唤起市民大众的共鸣和认同则是另一个重要方面。这也是城市历史街区、建筑成为创意产业、文化消费场所青睐的空间载体的原因。通过平衡保护和开发,将传统空间元素与现代创新相结合,使市民记忆与新文化相融合,往往能使这些历史空间迸发出更加吸引人的活力,实现保护空间原有文化特色、历史价值的同时,满足新时代大众文化的需求。

2.3培育市民荣耀——复兴过程的策略管理

培育和激发市民内在的文化荣耀,是以文化为触媒的城市复兴实现的内在动力,主要是通过复兴过程所采用的政策经济和评价体系两方面策略来实现的。

2.3.1政策经济支持

恰当的政策经济是促进市民提升文化素质和文化创新能力,为文化消费、文化生产提供原动力的重要手段。

我国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尝试。文化部为了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考虑以发放文化消费券等方式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文化消费的支付能力,刺激文化消费,推动产业发展。这种方法的根本目的即从对市民内在文化的提升入手,通过增加其对文化以及文化消费的认知,为延续这种消费行为打下基础,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近年各地开展的免费开放博物馆、体育馆、公园等公共文化设施的政策也具有同样的作用。 新颁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更从经济支持、人才培养、制度建设等多方面强调了市民自身的文化控制权。

台州市于2005年底正式启动了“百分之一文化计划”,这是其城市文化建设中一项重要政策。该政策要求政府性建设工程、城市临街建设项目、占地10公顷以上的工业企业项目、总投资额在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公共建筑以及居住小区等, 提取百分之一的资金用于公共文化艺术设施建设。该政策不但为城市社会资本参与文化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为城市物质文化环境的改善提供了资金支持,还受到了民营企业的欢迎,建设了一批体现企业精神的文化艺术设施设施,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强化城市特色的同时,加强了市民各界对文化的自知、重视和自豪。

2.3.2评估体系指引

完善的评估体系可以进一步规范和约束相关政策经济的制定和调整,为更有效地实现文化与市民生活结合的城市复兴目标提供保证。

城市复兴成功与否不应仅仅以经济为衡量标准,成功的城市复兴应是全体市民能共享的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物质环境的全面复兴(图1)。因此,评估相关政策经济的优劣、可行性时,应综合的考虑其对以上四个方面的影响。

针对学术界、市民团体对“欧洲文化之都”活动带给城市发展作用的各种质疑,利物浦市在2005年获得2008年欧洲文化之都活动举办方的荣誉后,就展开了一项名为《08评估》[7]的研究项目。该项目由高等教育部门与政策制定者、操作者联合研究,共同寻找和分析问题,目的是检验文化之都活动的举办对城市和市民所产生的影响,并希望藉此建立一个用以评估文化导向城市复兴所带来的多样影响的通用模型。

该评估包括经济,文化参与,形象和可识别性,社会文化,物质环境以及过程管理六个主题(表1)。不难看出,这些主题已经突破了以往经济主导的形式,体现了对市民生活各方面的全面关怀,这对我国文化导向的政策策略、城市建设的评估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3. 结语

以市民生活为本提取文化触媒,塑造文化载体、管理复兴过程,这是塑造地方特色文化触媒,成功催化城市复兴的基础。这需要城市规划者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增加美学和历史的鉴赏能力,增加从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以承担起潜在城市文化生产者的使命。

街道市民文化节 篇7

略论葛兰西的市民社会与文化领导权理论

本文具体分析了葛兰西市民社会和领导权理论的`内涵,指出葛兰西的这一理论既继承了西方政治文化的传统,也是在坚持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础上,结合西方社会的具体历史条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

作 者:王雨辰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研究所,刊 名: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年,卷(期):“”(3)分类号:B507关键词:市民社会 文化领导权 西方政治文化传统

上一篇:语文名人名言摘抄下一篇:金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