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备课心得体会

2024-11-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团队备课心得体会(精选10篇)

团队备课心得体会 篇1

蔡雅娟

通过参加旗教研室组织的地理学科的团队备课,使我收益很大。因为团队备课体现了“合作、探究、创新”和以人为本的精神,促进了教学相长,能更好地落实课改要求。团队备课能够集中各位教师的教学智慧,取长补短,可以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能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团队备课为老师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有利于我们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也利于增强教师间的合作意识,凝聚教师的合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通过团队备课,教师之间学会协作和分享,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知识含量,能大力促进教师间的教科研氛围。,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团队备课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教研活动。

通过团队备课使我体会到,可以使教师按照课程标准更好的处理教材。如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材的处理与选择,最近发展区及教学流程等内容有更明确的认识以及教材疑点、难点等问题的处理意见达到共识,同时突出创新,特别鼓励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创新,通过对教材中的疑点、难点问题,以及教师们关心的问题,共同进行细致的探讨,集中大家的智慧、经验、成果为该课程的课堂教学作准备,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老师对教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团队备课心得体会 篇2

近几年,学校努力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外出培训,校本教研、名师带徒等多种举措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但是由于方方面面的因素,师资力量仍很薄弱,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校的发展。

学校通过访谈、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对本校语文学科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

1. 近5年教师理论学习情况调查,见表1

从教师外出学习听课、请专家培训的数量来看,基本上满足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需求。

2. 学校对48名语文教师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学科备课情况分析,见表2

从教学备课反映出的问题来看,教师还没有把学到的理论及新课改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也就是理论水平的提升与课堂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没有形成正比的关系。针对上述这种情况,学校认为,研究备课仍是教学工作的重点,它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高学生成绩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现实中,学校传统的备课大都是个体独立完成,相互之间缺少合作与沟通,教师群体不能形成一个团队或一个组织,而要真正提升教师专业素质需要形成组织,需要组织成员之间的沟通、合作。基于此,我们借助eClass平台,开展了网络备课研究活动,旨在通过eClass平台,真正建设一个富有生机的学习型组织 (团队) 。

二、相关概念的说明

1. eClass备课平台

eClass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服务学校管理和教学研究的软件平台,好比是一个未装修的房子,学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开发有用的研究教室。我校开发了与备课有关的功能,称之为eClass备课平台,这个备课平台主要由3部分构成,即教研组讨论教室 (如五语教研组) 、教师共享地带研究教室 (教师共同备课的教室) 、教师个人备课资源储备教室 (平台名称为“内容”) 。

2. 教研组讨论教室

教研组讨论教室包括一语讨论组、二语讨论组、三语讨论组、四语讨论组、五语讨论组、六语讨论组。各讨论组包括“文本分析”“教学反思”“干部评课”3个板块。

它的优点体现在2个方面:一是教师间通过相互浏览,能有效实现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借鉴、学习、研究的目的;二是干部通过全过程跟踪,能有效实现时时监控、引领、激励的目的。文本分析、教学反思、干部评课。

3. 教师共享地带研究教室 (教师共同备课教室)

教师共享地带研究教室建立在“教师资源—档案—教师共享地带”菜单下,它包括:第一册至第十二册全部内容,其层级结构是,第x册→第x单元、单元检测卷→第x课→知识点、能力训练点整理、文本分析、流程设计、教学课件、课外延伸。

它的优点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 教师共享地带研究教室内容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这样能够很好地实现教师之间,中心小学与完小之间资源的共享; (2) 教研组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开发若干“项目”,使用灵活、方便; (3) 可以有效为中心小学教师搭建共同研究的平台。从知识点、能力训练点梳理,文本分析等5个方面整体把握一篇课文,呈现出研究过程的的系统性、全面性。

4. 教师个体备课资源储备教室 (内容)

教师个体备课资源储备教室建立在“教师资源→档案→内容”菜单下。它的各级菜单内容与教师共享地带研究教室内容相同。

它的优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师个体备课资源储备教室内容是对教师共同备课内容进行了重组、补充、完善后为己所用,因而它体现了教师备课的个性化。

(2) 教师个体备课资源储备教室只有教师本人及相应的教学干部可以浏览,其他任何人没有访问的权限,这样将有利于教师给自己储备一套完整的教学备课资源。

5. eClass平台备课流程

eClass平台备课流程指教师完成一套备课的过程,如图1所示:

备课步骤:

第一步:教师个体进入教研组讨论教室依据学校制定的《eClass备课标准》独立做文本分析;

第二步:教师团队进入教室共享地带研究教室围绕知识点、文本分析、流程设计、教学课件、课外延伸5方面系统研究教材;

第三步:教师个体进入个体资源储备教室将共同备课的内容重组、补充、完善,为己所用;

第四步:教师个体再次进入教研组讨论教室撰写课后反思。

在教师个体及团队备课过程中,所有教学干部可以随时进入3个教室查看教师备课情况,同时予以指导、激励等。

三、eClass平台备课的本质性分析

eClass平台备课,要求教师个体及团队要对整个备课过程进行系统的思考,从分析文本、流程设计、数理知识点、课外延伸、教学课件等5方面整体把握,改进传统的备课形式和思考问题的方法,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使备课研究深入、务实,能力水平得到提升,最终实现团队和个人的自我超越,走出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原区。

1. eClass平台备课体现了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

教师备课的第一步是提前一周备出所教学内容的文本分析,是教师个体行为,主要考察教师个体独立研究文本的能力。因每个教师的个人素养及教学经验不一样,因而教师做文本分析也是千差万别,通过使用Eclass平台进行网上备课,教师则有了一个相互借鉴,学习的平台和机会,有了一个分享资源的平台,这对教师的发展无疑起了一个潜移默化地影响。

2. eClass平台备课体现了组织 (团队) 共同研究、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师备课的第二步是每周一下午进行共同备课,这个共同备课是在教师个体文本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团队成员首先进行文本分析的交流;其次分别就知识点、流程设计、教学课件、课外延伸的内容进行分解研究;最后将这些研究成果上传到平台上,作为集体的资源供团队成员共享。分校教师由于受地理位置的影响,不能每次参与中心小学团队的备课,但是通过浏览、学习教师共享地带研究教室的内容,保证与中心小学教师同步发展。对于有争议的问题可以在网上交流,或在分校内部进行教研活动。这样共享地带研究教室就成了组织或团队的研究平台。

这种研究过程,体现了分享、交流、反思的组织学习的本质。同时,组织成员之间的学习是建立在“摸得着”的备课载体上的,是建立在一种共同的需要、共同的发展基础之上的,实现了一个以组织学习促进组织不断发展的目的。

3. e Class平台备课体现了个人资源积累及重组的过程

教师备课的第三步是提前3天完成个人资源的积累和重组,也就是教师可以从教师共享地带研究教室提取有价值的资源为自己所用,也可以根据实际对共享地带研究教室的资源重组、补充、完善后为己所用,最终达到个人资源积累。

4. eClass平台备课是一个有效监控、引导、激励的过程

eClass平台中教研组讨论教室,教师共享地带研究教师的内容都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浏览,因而它既可达到团队成员之间的有效监督和激励,又会达到教学干部对教师备课情况进行有效监控和引领。学校自己出台的《常规教学工作质量标准》规定了每名教学干部、骨干教师每学期评课不少于30节。全校共有教学干部及骨干教师13人,一学期的评课数量就达到近400多节,这样就能很好地起到监控和引领作用,同时规定每个教学干部每周网上浏览不少于5个小时,保证了教学干部深度参与eClass平台备课研究的过程中去。

另外,基于eClass平台本身的功能,教学干部能够随时监控到教师进入教研组讨论教室、教师共享地带研究教室的情况,保证了对全校语文教师备课情况的全程监控。同时学校又能够对所有教学干部及骨干教师的网上浏览时间及评课情况进行监控,保证教学干部工作的实效性。

团队备课心得体会 篇3

【摘 要】无论是从教学质量的角度出发,还是立足于教师整体素质的培养,集体备课是一种重要的形式。集体备课能够促进教学知识共享,有效优化教学过程。在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中采用集体备课,能够推动基础医学课程之间的渗透与衔接,促使基础医学教师综合性知识体系和合理知识结构的形成,这对临床医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通过集体备课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教学团队的建设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集体备课    临床医学专业    教学团队

一、引言

现如今,提高教学质量对学校长期的发展、学生知识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合作学习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集体备课,教师的各项综合素质也会获得提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采用集体备课,有助于学校教学资源的共享,促使教学模式达到最优状态。在教育教学模式不断改变的过程中,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集体备课属于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采用这种模式,有利于提升专业知识。

二、采用集体备课的重要意义

虽然集体备课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但是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集体备课模式尤其对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具有重要的影响。

1.应用集体备课形式,有助于基础医学教学团队的建设

在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基础医学教学队伍朝着更年轻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教师各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其教学能力参差不齐。要想更好地提高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单靠个别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唯有对现有的教师资源进行优化和整合,促使全体教师形成一股劲,将个别的教师力量汇集在一起,才能够有效提高学校整体的教学效果,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在集体备课中将教师各自的智慧凝聚在一起,可以实现智慧与资源共享。集体备课能够将学校的骨干教师与高职称教师的优质资源充分发挥出来,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提供有效的帮助。因而,采用集体备课模式,对加强基础医学教学团队的建设非常有帮助。

2.应用集体备课形式,有助于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学校在其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开展集体备课,能够有效督促教师对教学方法和教材进行研究。与此同时,指引青年教师能够应用一套快速的方法熟悉教育教学的规律。采用集体备课模式,能够集中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的智慧,促进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这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促使教师专业化的一种有效方法。通常情况下,集体备课主要由教师进行,每个备课组都具备相应的备课组长,备课组长带领备课成员对本学科的内容进行研究讨论,并着重研究教师的教学方法,对有待改善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突破教学重难点。其中骨干教师与高职称教师应在集体备课小组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可见,集体备课形式对教学经验的交流、教学效果的研究以及青年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基础医学课程集体备课的构建

无论是从哪方面而言,集体备课对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加强基础医学课程集体备课的构建。

1.构建基础医学课程间交叉的集体备课,有效加强课程间的交流与合作

基础医学主要研究的是人体和疾病的结构和功能,课程结构体系具有紧密的联系。基础医学各学科都是从结构到功能、从正常到异常展开讲述的,所有的知识结构都是一环接着一环。学生都是从学习基础性知识再到深入学习复杂的知识结构。通常情况下学生都是先了解解剖学,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学科,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功能的学科。 学生要想了解人体功能,就应当先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学生学习解剖学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生理学的学习效果。可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应当首先进行基础性的学科学习,再逐步学习较为深入的知识。因此,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采用集体备课的形式,依据知识结构的特点以及知识之间的衔接,通过课程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组长与相关人员在集体备课模式下,共同讨论同一知识体系以及各学科的授课状况,共同完成知识交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课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达成共识。

2.构建基础医学与临床学科的集体备课,实现医学教育的整体性与连贯性

从当前医学专业的教学现状与教学效果可以看出,目前临床医学专业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与临床教学实际相互脱节。也就是基础课程教师与临床课教师之间在教学方面很少有交流和合作,有的教师甚至不会交流。长此以往,基础课教师长期实行的是理论课的讲授,临床医学教师只是就医疗工作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学生获得知识,同时还影响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采用集体备课模式可以改变这种现状,加强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之间的联系。在集体备课中,有效促进各学科之间的融合,促使培养目标与临床需要相符,加强基础学科教师与临床医学教师的合作与交流,才能够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四、结语

总而言之,集体备课形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在专业知识与教学水平方面也会获得一定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丽娟,龚宁波,古同男,等.医学专业基础课程双语教学的尝试与思考[J].现代医药卫生,2014,9(19):13-16.

[2] 刘富,高音,许丽,陈志伟,等.基础医学高级优秀教学团队在本科教学中的骨干作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8(10):87-88.

网络备课心得体会 篇4

教师的网络备课是校本教研最主要的教学研讨形式,也是最常见的形式,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群体教学水平的最有效途径,现在被各校所重视。

首先这是因为网络备课可以集思广益,可以通过大家集体的讨论找出并确定教学的总体目标、进度、策略,可以讨论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和疑点。这可以使教学活动达到最优化,可以以老带新,可以提高全教研组总体的教学质量。

其次,网络备课是一个交流的过程,是通过交流培养教师的很好方法。一般地教研组内的教师教学风格各异,教学能力和特长各有千秋,对教学的理解也不会相同,通过讨论大家相互切磋、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可以使大家共同获得提高。

第三,网络备课又是一个反思的过程,这有两层含义,一是对前一段全组教学工作的总体回顾和反思,肯定成功的策略,找出不理想的环节;二是在讨论中、在听取别人的发言中、在观摩别人的教学中,教师个人可以对自己的教学、自己对该科新课程的理解、自己对教学目标的把握、自己已经实施的和计划采用的教学策略进行反思,在这一系列的比较、思考、判断和调整中获取进步。

备课是讲课的起始环节,是教师力求取得最佳讲课效果的先决条件,而网络备课为教师提供了共享教学经验、成果、资源的平台,是校本教研“同伴互助”的重要体现形式,尤其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我们每人仍是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我们每人有两种思想。在一个教师群体中,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交流是非常宝贵的,吸取别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是大家共同进步和提高的良好策略。针对有些学校网络备课留于形式,制度不全,方式不一,内容不定,没有中心,只是碰碰进度、分分工,收效不大的情况,学校应重视建立在个人钻研基础上的体现校本教研的集体备课制度。组织集体备课,一般以教研组或备课组为单位由教研组长或年级备课组长负责规划和组织,充分发挥教研组或备课组的作用。集体备课要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内容、定方式、定中心发言人,达到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进度、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的集体研究。另外,集体备课还可与教学教研活动结合起来,使备课与教研相得益彰。在校本教研前提下的新型集体备课制度不仅包含了以前集体备课的解决教学进度、统一重点、难点等,也包括了教学方法、教学方式的研究。更关注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它让教师自身在教育行动中反思、研究、自我成长。它提倡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结果,提高即目的。

为了能够提高网络备课的效率,我建议集体备课应作一些调整: 1.备课组每周确定一天的备课时间,其他时间教师自由自配,尤其是下午,留给教师,让其休息恢复体力,投入第二天的有效工作中。

2.利用备课时间共同学习新课标、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研究新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每一副插图、每一个习题等的设置目的和指导思想。确定每一课具体的课程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充分研究、争论,各抒己见,达成共识。

3.对每节课实行“先分后合”,“合后再分”的备课方法:先分头备课,在集中讨论,确定基本思路后,再由各个教师根据所教班级特点制定探究方案具体分别实施。

4.网络备课时,要求反复、深入地研究教材,分析学生的前期认知水平,换位思考并分析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集体备课心得体会 篇5

漠河育才学校

此次进修校举办的全县中小学教师集体备课活动,分为两项内容:一是备课程目标,二是备教材。

通过备课标,我们对《思想品德课标(2011版)》有了全面、准确、深刻的理解与把握。深入理解了课程的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及评价建议等新版课标的基本内容。全面把握了课程内容的具体增删情况,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本。

通过备教材,我们更准确地把握了教材的整体框架结构,明确了教材具体内容在单元及整套教材中的地位、任务,结合新版课标重新定位了教材的教学重点、难点,形成了新的教学思路,为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合理的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在此次活动中,我感受最深的是“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

1、要深入钻研新的《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的目标,准确把握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把握新课程的精髓。例如:新的课程标准与以往使用的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比较,其体例、结构、表述与呈现方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

2、教师要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在新课程目标下,教师自身应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元

化的知识结构;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分析综合信息,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和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等。因此,为了适应教学,教师应通过自学或培训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其次,通过报刊,杂志等收集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充实知识。总而言之,教师一定要通过学习后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

集体备课心得体会 篇6

第一,开展及时,对教学工作十分有利。

集体备课分为个人初备、集体研讨、试行运作、完善教案、课后反思。主讲这的主要内容、及如何备课。然后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建议,讨论,形成授课思路。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班孩子的情最况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突出教学工作的核心。

第二,新老互相启发, 充满集体智慧。

集体备课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设计好备课方案,还应针对本学科特点阐述备课体会、教学心得及自己对教材、教案、讲稿设计的理由和意图,同时,还应列出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困惑,供集体议课时交流、研讨。通过教师参与讨论,缩小教师在教学水平、能力上的差异,克服了对课程标准把握不准,对教材理解深度不一等不足。从使教师集体智慧和优势得到有力的释放,可从中获得启发,交流经验,并对自己的教案、讲稿、教学设计进行有效反思并修改,从而获得提高。尤其,对新来的教师的启发、帮助作用尤为突出。

第三,突出创新,经验宝贵。

集体备课并不否认和拒绝教师个人风格的张扬。我们体会到,集体备课可以使教师们在标准、教案、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的疑点、难点等问题上统一认识。同时,鼓励教师注意保持个人特色,体现个人风格,并应突出创新;特别鼓励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创新,通过对教材中的疑点、难点问题,以及教师们关心的问题,共同进行细致的探讨,集中大家的智慧、经验、成果为该课程的课堂教学作准备,充分调动了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老师们对教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备课培训心得体会 篇7

一、树立正确的备课指导思想

我们首先要更新观念,要学习,要思考,更要实践。树立正确的备课指导思想,即树立“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的价值取向和以课改新理念为出发点的备课观。这就要求我们把关注点移向学生学习的方法与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特别是那些学困生身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跃的学习活动中。教学设计要具有时代性和挑战性。教学设计要新颖、独特,具有个性化特点。因此,备课中既要考虑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如何教,又要考虑学生如何学,既要关注知识的传授,又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备课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以往的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因而备课的重点往往放在知识的获得,技能的训练上。新课程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更应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要时时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比如,对教材的处理是否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的设计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究,教学过程有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等。备课时,我们要认真分析学生在知识结构、学习方式上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课堂教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备课时要心中有学生,要从每位学生的发展着眼,这正是新课程对教师备课提出的重要要求。

三、创造性使用教材,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即教学内容是基础而丰富的,呈现形式是丰富而开放的。因此,我们在备课时要认真挖掘教材的资源,力图呈现丰富多彩的感知材料,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留出一定的思维空间。但是我们在备课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备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

新教材虽然能够设计丰富、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数学、用数学,但有时难免不和适宜。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因地制宜,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更好的为学生学习服务。教材只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个学生去挖掘,去创造。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对课程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备课中,不要就教材“教”教材,而是要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设计。如何处理好文本内容与学生需要之间的关系?一般是凭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对学生的了解,有针对性的选择、准备。但在课堂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需要,鼓励学生自我开发。因为教师是资源,学生也是资源,资源的开发是师生互动合作的过程。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要注意尊重文本;创造性使用教材应注意,是不是简单的拼凑。

2、备学生――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

新教材的特点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了具体的情境,我们在备课时也要充分了解学生,利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备课时,教师可能更需要走进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即将讲解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为了充分地了解学生,在备课时不妨认真回答以下一些问题:(1)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2)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有多少人掌握了?掌握的程度怎样?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上述问题可以在课前进行了解。如果我们在学期初接到新的班,接受新的教学任务,那么我们就要对新情况进行新的分析。例如,我在本学期担任新的三年级的数学教师,三年级数学是北师大版新教材,我从来没有教过,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我把二年的所有教材都找来学习,看看学生已经学到了哪些知识,以便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准确把握知识间的联系。

四、重视课后反思,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在以往的备课中,教师往往只重视课前备课、写教案,但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课后再进行教学反思,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熟与提高。教案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是课堂教学前的准备,教案作为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记录,也是教师认识自己、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资料。老师们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活动往往不像教师在备课时所预设的那样进行,有时一个提问、一个“发难”、一个突发事件,都会对原有的教学设计提出挑战,这正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力所在。因此,在课上教师还要注意处理好课前预设与课上生成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但要理解教材、设计教法,还要备学生,了解学生的理解层次,预计学生的情感发展和认知变化。

教师在课后要把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学效果,甚至是突发事件记录下来,并进行理性的分析,探究教学中成败的原因。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实践的过程,那么撰写教学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内化理解先进理念的过程。教师通过课后反思,不但可以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更有助于形成出色的教学机智,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五、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凸显个人特色

暑期备课心得体会 篇8

八月十八日接受中心校领导班子成员培训,四领导分别就各自分管工作做了安排和部署,对今后工作提出要求和意见。

八月十九日分校动员报告,齐校长带领大家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阜阳市中小学教师十不准》。

八月二十日,共同学习了《安徽省规范中小学规范办学行为》、《阜阳市教师违规违纪处分办法》、《草寺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草寺学校政教处量化考评细则》,学习了县局有关违规违纪教师处分的决定。

八月二十一日在中心校听取教育局徐科长的教育法制报告会,下午回学校分课备课。

八月二十二——二十四日准备学科计划、教案、备课小结。

通过本次学习活动,我对教育教学方面有了新的认识。今天的孩子已不是昨日的小花,同十年前的孩子生长环境、教育环境、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学习心态、耐苦精神等已发生很大改变。教育方法方式当然也应该时过教迁,与时俱进,否则又要品尝刻舟求剑的苦果。教学上的祖宗之法当然也应该变矣。你要师道尊严,他还要个性发展呢,你教育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他偏要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呢,你要他发奋努力刻苦上进,他却要寻找机遇与创新呢。

学生与教师在个体上,应该是平等的,那么教师就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俯下身来,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孩子,我当怎样?用自己的行为影响他,让他亲近你,信服你,以致佩服你,把你看做他的偶像。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他具有吸引力、魔力。这样才能紧紧地抓住孩子的心,任他七十二变,也变不出你的手心。为此,你就应该做你应该做的,多加强自身学习,多多管得住自己,言行上不可随众。感情上不可低俗,人格上不可随欲。心头常记我是教师常悬我是孩子心目中的圣人。

对学生影响在先,教育在后,二者并重,乃教育之佳法也。

《教师如何备课》心得体会 篇9

人不能一日不读书,作为一名老师,更是如此。带着一份欣喜,揣着一丝期待,我认真阅读了李校长发表的《教师如何备课》一文,收获颇丰文章主要是从八方面来谈的,下面我就我体会深的几点来谈一谈:

一、备教材的利用价值及教学目标的设计

钻研教材。认真钻研教材,做到了解教材内容,领会教材的精神实质,明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挖掘教材的思想性,掌握教材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做到融会贯通,也就是把教材内容变成自己的东西,使自己的情感和教材产生共鸣,然后再把教材通过恰当的形式和方法传授给学生。

?

二、备学生的心智水平

要了解学生。“知人才能善教”,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负担等情况,做出准确的估计,而且要了解学生对听好这一课的准备如何,基础知识、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又怎么样?难点、疑点在什么地方,对教师所涉及的方案能否接受,还要估计到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以及教师如何有针对性的提问学生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学就会见成效。

三、备教学过程的构建

设计教学的全过程。其中就有学期教学的全过程,包括学生基本情况的分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及要求、教学进度的安排、教学措施、考试考查安排。怎样编写教案?我想对于我们这些年轻的教师来说,更应该好好学一学了。教案的格式严格的可以分为十二种,其中最重要的六种是:课题名称、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设计、板书设计、教学过程。我先来谈谈教学目标,新课改要求下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其中知识目标要用了解、懂得、明白、学会、掌握这些词汇来表述,表述必须用结果的词汇,不能使用过程的词汇。而能力目标是针对于本节知识的能力,不是课堂以外的知识而来的。要注意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相吻合。

四、备作业设计?

两个知道:知道学生完成作业大体需要多长时间,注意分量适当,使学生的课业负担控制在适度范围内;知道作业的训练意图,训练目的。?

两个注意:注意将作业中的有关思考与练习题有机地纳入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与以前同类作业比较异同,使作业发挥巩固、发展学生技能的作用,避免简单机械的重复练习。

教师集体备课心得体会 篇10

教师集体备课心得体会1

本学期在赵继峰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开展了单元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能够集思广益,做到教学资源共享、教学智慧共享、教学方法共享,促进教师间的沟通、交流、合作和团队作用的发挥。

集体备课是针对个人独立备课这一形式而言的。集体备课的目的是在教师集中智慧的基础上,能动地发挥教师个人潜能,使课堂教学能够更有效地进行。

单元集体备课一般按教学计划提前一周准备出下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单元备课时,主备人要进行单元教材分析(包括单元教材编排意图、特点、训练重点等),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提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和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指出易错易混点,教学时要注意的问题,同时提出疑点、困惑及教学时间安排,其他教师进行补充,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共同解决问题。让老师们在新课教授之前,对本单元教材有个总体把握,对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有个明确的定位,形成授课的思路。

集体备课的优点是:可以引发所有参加集体备课教师的集体的智慧,可以取长补短,得到理性的升华,更好地指导实践。老师作为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思想,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有不同的表达习惯,知识面广,信息量多。集体交流,集体讨论,真正实行资源共享,从而达到了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的目的。

总之,集体备课给我的感触很深,我从中收获颇多,集体备课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通过交流,了解他人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相互取长补短,推陈出新,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有利于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

教师集体备课心得体会2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仅凭教师个人的智力、经验和已有的有限信息已无法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集体备课的意义在于智慧的碰撞,资源的共享,优势的互补,既有利于丰富和发展自己,又有利于激活课堂、提高实效。这已成为时代的发展的迫切需要。

那么,如何进行集体备课呢?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一、集体备课应围绕一个中心,达到一个目的:即以“问题”教学为中心,达到让学生“动”起来以此增长能力的目的。

二、集体备课应坚持两个基本点:即一备主体,二备客体。

1、备主体即备学生。要了解学生学习现状,对知识的储备情况和学习倾向性,以便制定和实施现阶段教学方案。

2、备客体即备教材。在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全程教学计划,着重备教学过程中的以下六个环节:

(1)落实基点。落实本课的基本知识点、基本技能训练点及其与思想教育的基本结合点,明确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培养点以及学法指导点和科学方法训练点。

(2)突出重点。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知识和能力要求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点。

(3)突破难点。明确课堂教学中的知识难点、能力训练难点,有突破难点的措施和方法。

(4)巧析异点。明确本节课中的知识点与以前或与其它学科的知识点间的联系与区别。

(5)激发疑点。提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点和兴奋点问题。

(6)体现特点。提出能够体现本节课的特点并反映学生特点和教师的教学特色的“小三连”教学设计。

三、集体备课应坚持三项基本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根本原则,也是学习的方法。因为只有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才学得清晰而不混沌。而理论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所以,理论联系实际是搞好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关键。

如何把理论与实际联系得好呢?这就是要寻找联系点、选准结合点,把学用两张皮糅合起来紧贴在一起。

哪些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联系点?就是指国内外发生的经济、政治、文化的重大事件;社会上的热点、焦点,也是联系的重要内容。

寻找联系点,就是从学生实际出发,用课内学到的理论知识来理解分析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及社会热点、焦点,要有序、有意、有机,选用最新的信息,进行教育。

2、实效性原则

3、程序性原则。

第一步:形成预案。在个人剖析教材和研究学生的基础上形成预案。

第二步:修改预案。在集体备课中,各抒已见,互动讨论,分享智慧。

第三步:完成设计。第一位教师经过思想的交锋和智慧的碰撞之后对自己的预案予以修改最终形成既博采众家之长又独具个性的教学设计

四、集体备课应做到“四化”

“四化”即时间制度化、操作程序化、任务责任化、内容规范化

时间制度化:每小周的周一、周三下午为本组集体备课时间,每大周的周二下午为社会学科集体备课时间。

操作程序化:首先,在个人剖析教材和研究学生的基础上形成预案;其次,在集体讨论中,各抒已见,互动讨论,分享智慧,修改预案;最后,形成共识,完成教案。

任务责任化:任务落实到人,明确责任。

内容规范化:每次集体备课都按集体备课的五个方面内容进行。

五、集体备课应备五个方面的内容

1、备课前导入题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过程中新课的导入显得尤为重要,新课导入的好坏,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如何导入新课,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学生的心弦,巧妙地运用辅助材料,可以收到特别的效果。

利用辅助材料导入新课,方法很多,可用引言导入、名人名言导入、插图导入、“想一想”导入等等,而关键是要用得合理,用得巧妙,特别是要抓住学生内心深处的疑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才能真正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功效。

2、备课堂预习题

在每上一节课之前,认真设计好本课内容的基础知识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独立完成的问题。

3、备课堂讨论题

课堂讨论,既是一种教学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原则的重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精心组织课堂讨论,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节教学情境,而且能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所以,教师能否组织起精彩而有效的课堂讨论,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

4、备课堂练习题

通过学生自学、课堂讨论等环节,学生对基础知识及教材的重、难点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要达到理解和掌握的程度,还必须通过一定的练习题,使学生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来理解教材的内容,并达到提升能力的目的。课堂练习题,主要题型有下列几类:基础题、高考题、典型题、综合题、创新题。

5、备课后反思题

上完每一堂课,每位老师都会有不同的感受、看法,或会遇到新的问题,对此,我们进行必要的交流,以便及时纠正,改进和提高。

备课要求(五备,五统一,五注意)

(一)备课中力争做到:五备,五统一,五注意。

1、“五备”即:

(1)备教学大纲:在每学期开始,每章节的开头,应认真学习教学大纲,了解和掌握大纲规定的双基要求。明确各单元、各章节,每课时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上课、考试、复习应按大纲要求进行。

(2)备教材:认真钻研教材,掌握重点、难点、关键所在,掌握教学过程中的深广度。

(3)备学生:考虑学生知识状况,从学生实际出发,确定较佳的教学方案、方法和具体要求。

(4)备教法:根据教材、学生特点,选择适当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电教用具、教具)。

(5)备思想教育:教学过程力争做到知识性与思想性有机结合,针对各学科各章节特点,进行行之有效的、恰当的思想教育。

2、“五统一”即:

(1)统一教学进度、教学内容;

(2)统一教学目的要求;

(3)统一教学的重点、难点、双基要求;

(4)统一课堂主要范例、练习与作业内容;

(5)统一考查试题。

3、备课中注意处理好下面五个问题:

(1)双基的扎实;

(2)范例的选取;

(3)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关键教材的处理;

(4)能力的培养与智力的发展;

(5)理、化、生三科注意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

4、备课时处理好下面五个关系:

(1)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关系;

(2)扎实双基与发展能力的关系;

(3)重点教材与一般教材的关系;

(4)思想教育与知识讲授的关系;

(5)趣味性与科学性、系统性的关系。

(二)集体备课时还必须做到五定、五议:

五定:定时间、定地点、定每周进度、定教学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五议:议学生学习状况;议备课中疑难问题;议可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议教改动态、教改信息。

(三)备课教案要求体现以下几点:

(1)教学目的;

(2)教学重点、难点;

(3)智能内容和培养方法;

(4)板书提纲、主要范例、练习题;

(5)课堂小结;

(6)作业;

(7)课后教学感想和学生反馈的问题。

一、上课要求

1、教师要严格按照课程表上课,不得随意调课、让课、占课,不得旷课,无特殊情况不得坐着上课。

2、预备铃声响时,教师应站在教室门口,目视同学做好上课准备,并组织学生进行相应学科的常规训练。在专用室上课的教师,应在预备铃声响之前组织学生进入专用室准备上课。

3、教师上课要注意仪表,衣着整齐端庄,教学用语要使用普通话。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不提前下课、不在课教室内抽烟,上课期间不接听、拨打电话。

4、上课前教师应准备好教学用品,避免中途走出教室或叫学生中途出教室取教学用品。

5、重视思想教育。教师要明确每单元教育的德育要求,要充分利用教材的思想性和特点,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学习目标,端正态度,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6、深入研究教材。正确把握本堂课在单元中、在整册教材中地位。把握教材内容纵向衔接和横向联系,正确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找准教学突破口,不得出现有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的教学错误。

7、加强学法指导。教学要遵循教学规律,正确处理主导和主体的关系,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深度广度和效果。注重师生互动,注重分层教学,反对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挫伤学生积极性的做法。

8、教学设计严格有序,教学活动内容充实,有梯度,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从已知到未知,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定量适度、思想清晰,层次分明,语言准确,板书规范、突出重点,打好双基,关注体验与实践的环节,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重视课堂总结,重视作业布置。

9、重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积极、恰当地运用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视野,增强教学密度,反对信口开河、照本宣科或是“满堂灌”的做法。

10、讲究教学艺术。提高驾驭课堂和灵活处理突发性事件的能力,保证按时按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对课堂出现学生违纪行为要用适当方式及时制止,课后个别帮教。帮教学生要态度诚恳,以理服人,讲求实效,反对冷嘲热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人格,不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能随便把学生赶出教室或不准入教室,也不能采取放任自流的不负责态度。

二、备课要求

1、备教材:研究学科教学要求,熟悉整套教材,掌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认真研究有关教学参考资料,结合学生实际制订学期授课计划,单元授课计划,课堂授课计划。

2、备教法:遵循教学规律,运用教学理论,结合教学要求,认真研究教材教法。正确处理教材与授课的关系,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实现有效教学。

3、备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德育、美育、理想教育的渗透,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情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业,努力做到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备课件:充分合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视野,训练学生思维能力。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本要注明上课所需教具,实验器材等。

5、备板书:板书设计精要。常用的板书设计有:观点式板书、线索式板书,表格式板书、图解式板书,提纲式板书等。板书力求清晰、扼要、突出重点。

6、备预设:教师要对课堂中学生将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充分预设,对教学进行清晰理性的预测,便于对课堂的生成能巧妙地做出调整与变动。

7、备练习:紧紧围绕知识点精心设计练习内容。数量适当,难易适度。题型丰富,符合课改要求。

8、教学反思:教案实施后,及时将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记录下来,特别是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以利于下次课时或以后的教学作为借鉴。教学反思不少于三分之一。

9、重视集体备课,变个体劳动为集体劳动。集体备课的操作程序是: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前分给每位教师,保证每篇(节)有一个人深入备课认真分析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法形成主讲材料,然后组织主讲,同学科同年级教师进行评价,最后由主讲教师综合整理,形成高质量的可操作化的教案。

10、做到超一周备课量,共享教案要有修改后的痕迹。5年内新教师必须备详案,第一年任教该年级该学科的教师也必须备详案,杜绝不备课上课的现象。

三、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要求

(一)作业布置及相关要求:

1、作业内容要精选。要有助于学生巩固与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并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符合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作业要精心设计,形式要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力求少而精。凡是布置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必须先做一遍,体会每道题目的目的性和解答关键,精心选择并准确把握作业的难易程度及完成时间。

2、作业量要适当。教师不得布置机械重复和大量抄写的作业;难易要适度,作业的难度以中等学生水平为准,设计要有梯度,有明确的目的。备课组应统一要求,提倡分层布置作业,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必做题和选做题,保证兼顾每一层面的学生。布置作业要有全局观念,严格控制课外作业的总量,每日课外作业总量控制,初中应在1.5小时以内完成。小学一二年级不留回家作业,三至五年级每门功课书面作业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3、作业要求要明确。教师布置的作业,应明确规定完成时间,凡能在课内完成的作业不到课外去做,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对较难的题目应向学生作适当的提示,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提出作业书写格式的规定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4、作业态度要端正。教育引导学生先复习后作业,养成独立思考,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要求学生作业书写工整,字体要规范,书写格式要统一,要求要一致,要及时检查并改正作业中的错误。

5、作业形式要多样。各学科应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及不同类型的作业,除必要的课外书面作业外,兼顾统一与分层、口头和书面、预习与复习、中长期与短期,实验操作与听力练习等。每个学期还应布置一到两次研究性的作业。预习性作业,要有明确的自学重点,有预习提纲和要求。

(二)批改作业要求:

1、作业的批改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改”“有改必纠”。

2、教师要认真及时地批改学生的作业以便及时检查教学效果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作业中存有的问题作好记录分析,对典型的情况要在下节课作简要讲解,要讲科学重实效。严禁让学生代批作业。对少数特殊学生(包括尖子生和学习困难学生)专门布置的作业,尽可能面批。

3、作业的批改要认真规范,要采用评语式、遵循启发、鼓励原则,促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4、批改作业一律用红色圆珠笔或红色墨水钢笔。作业批改认真细致,准确无误,无漏批、错批现象。对学生改正的错误要及时给予复批,批改符号要规范。每次作业批改后,教师要给予评分,并做好作业批改记录,认真讲评,对错误集中的作业要集中订正。作业批改应有评语或等次,并注明批阅时间。

5、教师对学生经常容易做错的题目要汇编“错题集”,各科任课教师要及时督促学生整理错题集并用好错题集。

四、辅导要求

1、通过全面了解,考核测试,建立优生和后进生档案,重点分析后进生落后的原因,以便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2、在学科教学中,好、中、差学生区别对待;在课间,对优生和差生进行适当的个别辅导;在布置课外作业时,重视中等成绩学生,保持其成绩稳定和提高,对优生和差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3、建立学生学习小组,逐渐形成合作学习的氛围,鼓励优生对后进生的生帮生,师帮生的“一帮一”活动。

4、教师应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对纪律差的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加强家校联系,共同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5、组织好学科拓展活动,做好拓展活动辅导记录;学校每学期举行各年级学科竞赛,以便提高学生学习潜力与学习兴趣。

6.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7、教师应对学生困难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做好辅导记录。备课组、教研组要建立辅优补差计划、总结,有定期检查记录。

五、复习、考试、评价要求

1、教研组有对复习、命题、考试、阅卷、评价的主题研讨,重视提高教师的命题和评价能力。阶段考试试卷的命题应以大纲为纲,以课本为依据,难易度恰当,注意检查学生用所学知识、理论说明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研组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期中、期末复习计划,提高复习效率。各备课组要在组长的带领下,集中全组老师的智慧,梳理教材知识点。要处理好基础与提高的关系,学生自主复习与教师指导的关系,按照循序渐进、阶段侧重、专题突出、精讲精练的原则合理安排好基础复习、强化能力、查漏补缺、综合运用这四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和实施过程。上好每一堂复习课,合理分配好讲、练的时间,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加强对复习内容进行系列化的专题训练。

3、教师应遵守考试监考规则、严肃考试纪律,保证学生考试成绩的真实性。

4、教师应按标准客观公正地批阅学生的试卷,并能对学生卷面中普遍存有的问题进行教学反思,及时改进教学行为。教师应对每一次测试的学生成绩做好记载。对学生困难学生的成绩记性跟踪分析。

5、测试结束做好六个层面的质量分析。任课老师(分析班级情况)—备课组(分析教师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学习情况)—教研组(分析备课组活动质效)—年级组(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各班级情况)—教导处(分析教研组活动情况以及命题评价)—分管校长(分析教导处工作情况)

6、关注合格率,关注学困生的学业成绩。要做好教师、备课组、教研组、教导处四级学困生学习情况跟踪记录。分析学困生的进步与不足,排查原因,采取积极对策提高学困生学习自信心。

教师集体备课心得体会3

从踏上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道路到现在,一路走,一路学,在摸索实践的过程中,有困惑也有收获。

困惑一:老师们为上一节研究课,阅读各类教参,搜集图片,制作卡片和课件,设计教学环节,思考每个环节间的过渡语……事无巨细,不遗余力。到上课之前仍感觉准备不充分,课堂上出现新的生成时还是不知道如何去指导学生,上完课后往往又为设想与实际教学的落差而懊恼。为什么饱满的教研热情达不到应有的课堂效果呢?

困惑二:与课本配套的语文主题丛书不能和语文教材揉合在一起,需要时就生拉硬拽的从丛书中摘上几篇来用。怎样使丛书的使用与日常课堂教学不脱节,达到最大限度的使用效果呢?

小学语文主题学习下的单元整合式集体备课以年级学科备课组为单位,全面阅读单元教材和配套丛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依据课程标准,明确单元教学主题和单元教学目标。充分研究课本和丛书选文的不同特点,进行适当的重组与整合,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单元教学所需课型和课时,描绘出单元整体教学主线。接下来就是确定整体与部分间的内在联系,立足在单元整体的高度上,确定每一课型要进行哪些内容的学习,教学目标与单元总目标之间的关系,使各个课型和每个课时的教学能够前后照应,形成有递进关系的单元课型链。最后,就是精化每一个课时教学设计,理清每课时要承担单元目标中的哪些子目标,将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删繁就简,注重一课一得,避免单篇授课时的“面面俱到又面面得不到”的弊端。

开学前,我参加了语文主题学习下的单元整合式集体备课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博采众长,对整单元的教材进行深层次解读。

基本流程分为以下两大步:

一、文本解读

活动一:素读文本,整合内容

活动二:查阅资料,补充归纳

二、教学设计

活动一:确定单元教学主线,制定单元目标;

活动二:找准语用点(可以从单元导读、课后习题、课程标准、泡泡语、交流平台中寻找,结合学情,结合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教师共同商讨后确定);

活动三:确定主题(内容情感主题和语言文字运用主题);

活动四:确定课型和课时数(基本课型包括:单元预习课、精讲悟法课、略读实践课(读写结合课)、阅读拓展课、综合实践课、习作表达课。);

活动五:制定每课时的教学目标(要与单元目标相呼应,具体到要落实大目标中的哪些子目标。);

活动六:设计每课时的教学流程(重点考虑用什么样的形式来开展教学,让孩子能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当中,还能够落实预设目标。)

通过实践发现,语文主题学习下的单元整合式集体备课模式从整体入手,解读单元教学内容,首先明确了“教什么”,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有针对性,能够做到一课一得,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另外,抓住每篇教材与单元教学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具有递进关系和读写结合序列的课型链,实现了课本与丛书内容整合,有效地提高单元整体教学效果。同时,在设计每一课时教学流程时整合教学方式,给学生学习空间,培养学生预习、自学、讨论、展示等方面的能力。

单元整合式集体备课模式改变过去教师“闭门造车”“单打独斗”的备课方式,大家群策群力,将个人的智慧和特点展现出来,组内人员取人所长、补己之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能将教学过程中反馈来的信息及时处理,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完善教案,改进教法,在互动中提高了工作效率,营造了团结、合作、探究的教研氛围。每位备课教师能够做到胸中有丘壑,对每一教学环节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有的放矢,加快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

在单元课文学完后,教师会引导学生回首学习历程,通过比较、讨论、归纳等方法整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突出重点,强化单元目标,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使学生获得整体性的认识,融会贯通,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并带着成功的学习体验,浓厚的求知乐趣,积极投身到下一单元的学习中去。

单元整合式集体备课,与师与生与课堂教学都有益有效,让我们携手共进,撑着单元整合式集体备课的长篙,向着语文主题学习更深处漫溯!

教师集体备课心得体会4

在顺店镇教育总支和学区的精心组织下,本学期顺店镇初中七年级,小学三年级同时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在集体备课时,大家都有备而来,发言踊跃,不管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刚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都能积极地参与到群体中,各抒己见,从中使我学到了不少的教学经验,在平时的课堂实践中少走了很多弯路。下面就谈谈集体备课以来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集体备课节省了大量的备课时间,减轻了劳动强度。过去是一个人独立思考,而现在,是几个人合起来,共同来完成同一项任务,这样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精力,从事教材、教法的研究。

二、集体备课能使我们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率。为了适应新课程新颖性和选择性的需要,仅靠一本教材和教参已经无法满足现在课堂教学的需要了。除了可利用自有的一些资料外,能为我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就是互联网了。因此,我们将网上查找的一些信息进行整合,为组内人员共享,弥补了书本材料的不足,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效率。三、能扬长避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的质量。一次集体备课的讨论,就是教师间的一次思想碰撞,一次碰撞就会有一次的提升,就会有一次的收获。通过集体备课活动,教师之间改变过去“闭门造车”、“单打独斗”的备课方式,大家群策群力,将个人的智慧和特点展现出来,组内人员取人所长、补己之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能及时将教学过程中反馈来的信息及时处理,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充实教案,完善教法,在互动中提高了工作效率。例如:集体备课能让不同的老师以不同的风格备同一堂课,从中我们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实际的教学方法,从而使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

总之,在集体备课中,也有存在的问题及困惑,如何把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紧密结合起来,打破过去一个人独立思考,靠一本教材和一本教参书来完成课堂教学,今天已不能满足现在课堂教学的需要了。怎样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孩子们的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设计趣味教学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成功的完成课堂教学。而今,通过多人合作,共同探讨,将一项任务分开化,我们有了更多的精力,从事教材、教法的研究,在闲的时间里,通过互联网获取了更多的资料和信息。我会继续坚持个人钻研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在互动提高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

教师集体备课心得体会5

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校采取了年级组集中备课,每月推出一人讲课的方式,进行听课、研讨。教师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下面我也就我校实施集体备课的情况谈几点看法:

第一:集体备课有许多可取之处,集体备课真正集中了各位教师的教学智慧,取长补短,为促进教师“共同富裕”大开方便之门。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能帮助年轻教师迅速成长,引领新教师早日入门,尽快熟悉教育教学,可以使新教师在教学中少走弯路,缩短成长周期。另一方面也让老教师更加谦虚谨慎、严谨治学.第二:个人单打独斗只能使自己越来越落后,完全不适应时代及新课程的要求,而集体备课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同事们进行教研交流,了解他人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相互取长补短,推陈出新,这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利于我们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

第三:集体备课有利于增强教师间的合作意识,凝聚教师的合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不仅适用于学生,也同样适用于教师。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之间学会协作和分享,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知识含量。集体备课能大力促进学校的教科研氛围.集体备课中,主备人选择要备的课,主备人先备课,备好后,主备人介绍自己的教学构思、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时数、教学构思、教学设计等,其他成员进行补充、删减、矫正,初步形成教学设计预案,最后主备人进行整合。

本次备课让我们从中学到了不少的知识,明确了新课程改革在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教师自主、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本次备课,本组成员坦诚交流,力求完美。

教师集体备课心得体会6

20xx年11月27日上午,我有幸参加了国培基地校平遥实验中学的政治集体备课活动。本次活动的集体备课组由学校的名师主持,参与的各位老师积极发言,建言献策,教研员们畅谈了对集体备课的看法,指出集体备课中存在的问题及困惑,大家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老教师做了重要指导,各位老师积极交流互动,气氛热烈、融洽。

下面谈谈我参加这次集体备课的心得体会。

一.要有科学合理的方法

这次集体备课,学校备课组强调了在每次集体备课中都确定一位主备人,主备人介绍自己的教学构思,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时数,教学构思,教学设计等,其他成员进行补充、删减、矫正,初步形成教学设计预案,最后备课组长总结,形成共案。这是集体备课的好模式,值得贯彻。

二.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集体备课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同事们进行教研交流,学生的学习,也利于我们教师自身素养的了解他人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相互取长补短,推陈出新,这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利于我们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

三.组织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集体备课,在办公室其实随时都能进行。我觉得大家可以建立一个集体备课用的笔记本,将自己的发言材料和每次的活动过程都记录下来,甚至在办公室中老师们相互的自由的切磋也可以记录下来,这样,效果会更好些。这种笔记也可以用教学反思的形式进行记录。

四.针对部分老师提出的集体备课时间分配难,下面农村学校同年级班级少,集体备课不好组织等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网络备课。

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网络集体备课。指定初备教师先形成预案,发布在校本教研网上,提出存在问题等,集体备课组的其他教师课余抽空登陆发表意见,提出改进办法等进行研讨,最后由备课组长综合教师们的意见形成共案并实施。

2.解决备课组教师人手不足的问题。

农村中学可以全组参与组织集体备课。各年级的教师分别组成年级备课组进行集体备课,以解决备课组人手不足的问题。

以上拙识浅见,望各位教师、各位领导多多指教!

教师集体备课心得体会7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校采取了年级组集中备课,它促进了教师的成长,也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理论认知水平,促进了教师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促进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脑资源共享,使全体教师能从单元整体上驾驭教材。作为一名年轻老师,我认为集体备课,可以吸取到别人的优点来不断完善自己。在集体备课的时候,由于在教学中采取了统一备课、统一教案的做法,你可以取别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己的教学不断进步。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集体备课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同事们进行教研交流,学生的学习,也利于我们教师自身素养的了解他人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相互取长补短,推陈出新,这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利于我们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

二、集体备课并不否认和拒绝教师个人风格的张扬。

我们体会到,集体备课可以使教师们在大纲、教案、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的疑点、难点等问题上统一认识。同时,我们鼓励教师注意保持个人特色,体现个人风格,并应突出创新;特别鼓励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创新,通过对教材中的疑点、难点问题,以及教师们关心的问题,共同进行细致的探讨,集中大家的智慧、经验、成果为该课程的课堂教学作准备,充分调动了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老师们对教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有意识合作上升到行为合作。

教师的集体备课,促进了教师从意识间的合作走向了行为上的合作,从单一的知识结构形成了集体智慧的结晶,形成了教师间平等、互助、合作、共进步的良好风尚,为教师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提供了可行的模型。

上一篇:41 用数学——连加连减 教案下一篇: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创业交流材料